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精选12篇)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1
【设计意图】
《小猫刮胡子》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生本高效”是贯穿本课教学过程始终的理念。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体现年段特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学情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解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小花猫的天真,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渗透小班化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人人体验。
【教学目标】
1. 运用看图、联系生活等方法学习“刮、皂、镜、狡、猾、肿”6个生字,复现巩固“肥、捕、脑、袋、干、净”6个人教版已学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肥、皂、脑、袋”4个生字。
2. 通过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一眨不眨、聚精会神、老长老长”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相关词语。
3. 借助小组合作,通过读、讲、演等方式自主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明白小猫刮胡子的原因,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小花猫的天真。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欣赏世界胡子大赛的趣味图片。
一、读通故事,了解内容
1. 揭示课题,学习“刮”字。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胡子有关。(生齐读课题)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刮”,比如刮皮、刮画、刮痧等。刮的时候会用到尖锐、锋利的东西,所以刮的右边是——立刀旁。你看到过谁刮胡子呢?
2. 检查预习,指名读故事。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3.同桌合作,读读词语。
(1)同桌互读作业纸上第一题中的词语。读好了,打个钩;有困难的,教一教。
(2)复现已学过的字词:肥皂、脑袋(dai)、干净、追捕。生齐读。
4. 图画排序,厘清故事。
(1)小游戏:老师给故事配了四幅图,请你根据故事内容,给四幅图排排队。小朋友用手指告诉大家,哪一幅排在最前面?
(2)小结:小花猫看到主人刮胡子,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晚上,小花猫追捕老鼠的时候,撞得鼻青脸肿。妈妈耐心地教育了它。从那以后,小花猫再也不刮胡子了。
二、读懂故事,感受有趣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语境识字,积累词语。
1这个故事可真有意思。你听,“咯吱,咯吱”什么声音?谁来读第1自然段?
2出示词卡“肥皂”,这个词,谁来读一读?(出示:白花花的肥皂沫)这样你还能读好吗?你什么时候见过“白花花的肥皂沫”呢?(出示泡沫图)主人的两腮满是肥皂沫,你的“两腮”在哪儿呢?摸一摸。
3出示词卡“镜子”,请你读这个词。你一定看到过镜子吧(出示镜子图),镜子是玻璃做的,那为什么是金字旁呢?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叫作——铜镜,所以镜是金字旁。老师戴的是“眼镜”,你知道还有什么镜?引出词串:泳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哈哈镜……
(2)动作演示,解决疑难。
1主人在刮胡子,小花猫在干什么呢?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
2老师来演主人,谁来当小花猫?请一位小朋友来配音。
你看他什么地方演得好?是呀,他把小花猫眼睛一眨不眨的样子都演出来了。
3小花猫看得多认真、多专注呀,第1段有一个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聚精会神)和“聚精会神、一眨不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全神贯注)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积累在作业纸上。
4你聚精会神地做过什么事呢?现在,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学习呢!一齐读第1、2两段。
(3)角色体验,想象说话。
1主人刮完胡子走了,小花猫看到主人的样子,会怎么想呢?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有趣的画面说给同学听吗?自己先练一练。
2谁来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听,他哪里讲得最精彩?(把小花猫的动作说清楚,再讲讲它当时的想法,故事就更有趣、更好听了)
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方法,学懂了第1~3自然段,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来学懂它。
2.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1读一读课文第4~6自然段。
2议一议怎么学,怎么分工。
3练一练准备小组展示。
(2)小组展示,随机指导。
(3)呈现微课,解决疑难。
1朗读小组汇报:他们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你觉得哪里读得最吸引你?(随机切入“老长老长”,播放微课《小花猫的胡子到底有多长?》)小朋友们,如果你也有这样老长老长的胡子,伸展开来和你的脑袋一样宽,那会是怎样的呢?快伸出手来比画比画吧!
2讲故事和表演小组汇报: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讲得(演得)最精彩?(随机切入对“狡猾、鼻青脸肿”的理解)
三、诵读儿歌,学写生字
1.读儿歌,巩固生字。
小花猫,真干净,
仰着脑袋对镜照。
胡子长,不好看,
擦上肥皂全刮掉。
小老鼠,真狡猾,
躲在一旁笑呀笑。
猫刮胡子老鼠笑,
这是为啥谁知道?
2. 找规律,学写生字。
(1)出示“肥、脑”:这两个字你发现什么了?引入“脸”字,这个字我们上学期已经写过了,说说怎么写好月字旁的字。
出示“皂、袋”:这是两个上下结构的字,这一类字,下半部分要把上半部分稳稳地托住。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示范点评(重点指导写“袋”),学生自我修正。
(3)同桌互评:字写正确,奖一颗星;结构端正,奖一颗星;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四、布置课后作业
1. 积累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完成作业纸上的第三题。
2.在小组学习园地中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科普童话对二年级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如何让课堂既有趣又有效?本课的着力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起点,教在要点
识字和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第一学段的重点。通过梳理,我发现 “肥、捕、脑、袋、干、净”6个生字在人教版中已经学过,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采用了让同桌合作读的略教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生字“镜”的过程中,我先问学生镜子是玻璃做的,为什么是金字旁,借助字理识字: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叫作铜镜,所以镜是金字旁。然后引出词串:泳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这样由一个生字,带出一串词语,学生既记住了生字,又理解和积累了词语。在生字书写环节,我舍弃了已学的“脸”“净”的指导,把更多的时间留在了“脑袋、肥皂”这四个字的书写指导上,采用归类比较、独立书写、点评互评等方式,扎实而有效。
二、小组合作,自主阅读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他们主动参与、实践创新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有趣,走进童话世界,在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一举三得: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采用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全员参与,人人体验;合作学习时间充裕,在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中感受故事的趣味和小花猫的天真;在教师的个别指导和学习伙伴的思维碰撞中,解决疑难问题。
三、巧用微课,突破难点
科普童话有着独特的文体特点,在感受故事趣味的同时,了解浅显的科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学习任务。本课时的教学虽还没有涉及“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但是猫“老长老长”的胡子究竟有多长,这是理解猫剪了胡子就被撞得鼻青脸肿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课中适时引入微课“猫的胡子有多长”的知识介绍,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了“老长老长”的词义,激发了学习热情,为第二课时突破学习难点作了铺垫。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识字写字起点的准确把握,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对学生有意识的个别辅导,以及点赞奖励的评价方式,都体现了小班环境下“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理念,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2
学习心得
张如
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根据“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1.知识与能力。历史课标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①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在知识教学方面,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等,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第一要素是程序,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学习方法的第二个要素是原则,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第三个要素是方式,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总结、评论、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教学中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第四个要素是手段,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准确把握“语用”的学习起点 篇3
2011年版课标开宗明义地提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基于“语用”视角,如何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呢?他们“语用”的学习起点在哪儿呢?
我仔细阅读了学生预习课文时留下的批注,发现有17个学生关注到了这句话: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其中有14个学生写道:这句话写出了小花颜色很多,样子很漂亮,开得很密;还有3个学生写道:这句话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乍一看,学生的理解可谓到位,但细究之,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感兴趣,他们喜欢抽象出文字背后作者所要传达的基本信息,即了解作者“写什么”;二是个别学生虽关注了“怎么写”,但只停留在“排比”等“语言知识”的“消极语用”上,并没有思考文字背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写作意图与言语形式统一的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学情,如何从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入手,既关注言语内容,又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独特的言语形式,同时带动对课文内容、形象和情感的把握,最终在自己的言语图式中加以运用呢?其实,作者的言语意图正是融合内容和形式最好的联结点。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言语形式而不用别的,他想透过文本语言传达怎样的情感,与读者达成怎样的共鸣?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的“语用”解读他的意图,然后在这样的“语用”中引导学生学“语用”。
基于以上思考,就有了下面的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1】 关注“语用”过程
师:作者在维也纳寻花,心情为什么发生这么多变化?找出原因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再次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完成随堂练习一。先完成的同学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出示随堂练习一)
四月的维也纳,一开始令“我”(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看到花的原野,“我”(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钟后,生停笔交流)
师投影展示一学生的作业:四月的维也纳,一开始令“我”失望、遗憾,因为此时的维也纳都是大片大片的草地,只是绿色连着绿色,没有令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
生:我觉得不是没有花儿,花朵只是藏在花下。
师:用“藏”字来概括更准确。谁能概括得更简洁?
生:作者“失望”就是因为草地上“绿色泛滥”。
师:你理解“泛滥”吗?
生:就是绿色太多,太单调了。
师:用一个“泛滥”简洁地概括了作者“失望”的原因,那么“遗憾”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作者快离开维也纳了,看不到花儿冒出来的壮观景象了。
师:很好。请根据刚才两个同学的建议用上修改符号修改、补充第一处的原因,对的同学可以做小老师帮助组内同学。(生修改补充,师个别面批。第二处略)
【思考】 《花的勇气》作为一篇散文乍看起来信手拈来、肆意流泻,但细究其行文脉络还是有其独到的纹理所在,作者通过文本语言恣意表达的情感变化构成了本文特有的叙述方式。先写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和遗憾,再写看到小花盛开时的惊喜和怦然心动,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前后形成对比,行文出现波澜,以突出作者对生命不畏困难、勇敢绽放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语言的过程,梳理出作者的情感线索,将文本语言概括、加工、转化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的“语用”。
有人认为,概括课文内容的言语实践是指向内容的,不属于“语用”范畴。我觉得未必。如何使这样的言语实践有更多的思维含量?从只关注作者语言表达的结果向关注作者语言运用的过程转化,从只关注学生运用语言的结果向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的过程转化,这项言语实践表面上是内容的分析,实质是对文本关键词句的理解,表面上是情节的梳理,实质是对文本语言的灵活再用。通过学生“先学”的动笔练习,四人小组的交流评议,“二次作业”的修改补充,学生笔下的文字因经历了对作者情感线索的梳理、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而准确、精练、流畅起来。这种“语用”能力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生自我修改、伙伴评议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学情境2】 体会言语意图
师:冷雨中的小花让作者怦然一震,其实语言大师冯骥才笔下的文字也会让我们心头怦然一震。再次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读一读,品一品,等会儿与大家分享阅读收获。
生:我喜欢这个句子: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句话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花颜色丰富、姿态美丽和数量多。
师:真不错,你读懂了三个排比分句写了不同的内容。具体说说,怎么写的呢?
生:写颜色用了三个词,白的、黄的、紫的;写姿态也用了三个词,纯洁、娇小、鲜亮;写数量还是三个词,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连续用三个词语组成短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学生读出了排比句三个分句的递进感,但没关注到短语成句的特点)
师:诗人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样特别的语言背后,你读懂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惊喜。作者好像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对小花的赞叹,所以“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是一连串的词语,中间用顿号而不是逗号,节奏很快,我可以体会到他的那份惊喜。
生:我觉得还有惊奇和不可思议。娇弱的小花竟有如此的勇气,所以最后用了一个感叹号。
生:我也体会到了作者的这份惊喜。因为一开始草地上绿色泛滥,他很失望,这时候看到这么多色彩鲜艳的小花,他怎能不惊喜?
师:我们在阅读时要多关注这些特别的语言,它往往表达了作者特别的情感。试着背诵积累起来。(生背诵)
【思考】 提及“语用”,往往有教师窄化它的概念,认为“语用”只是“运用”。殊不知,“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理解作者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内容,还包含理解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特点、规律及方法,即言语形式。因为“形式”本身也能创造出“内容”。文中作者用三个排比分句写出了不同的内容,更是一波波溢出作者心头的惊讶;且以词语构句,中间用顿号,读起来轻快、跳跃,似胸中有股难掩的喜悦,这是典型的语言内容、形式和作者言语意图高度融合的语言现象。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特别的言语形式,更要感受作者“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所产生的特殊表现力,把写作意图与言语形式相融通,既理解了“怎么写”,又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情境3】 运用言语形式
师:作者从一丛小花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读了课文后,你一定也得到不少启示吧!拿起笔写下你此刻心头怦然一震的感悟吧!(生写感悟,师批阅,3分钟后交流)
生:如此娇小的花儿都有这么大的勇气,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困难面前退缩?
师: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你的感悟,不错。
生: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有勇气就有奇迹!(生笑)
师:大家也觉得你的感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用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表达你此刻的感悟,真特别!
生:生命,生命是多么强大,一枝玫瑰可以顶开又厚又重的窗户;生命是多么顽强,一粒瓜子掉进砖缝,竟可以生根发芽;生命是多么勇敢,一朵娇弱的小花竟能在冷风冷雨中欣然怒放!
师:你能用排比这种特别的句式来表达你此刻的“怦然一震”,真了不起!(师生响起掌声)
【思考】备课前,我曾担心,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否只停留在“排比”等“语言知识”的“消极语用”上,至此,学生的作业消除了我之前的疑虑。他们能自觉运用积累的言语材料,灵活捕捉文本中独特的言语形式,自然、自如地阐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观点,这是对作者“语用”的深入理解。本文选自《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用“维也纳的小花”表达对生命含义的思考:奋发向上的勇气。从三位学生的感悟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作者的意图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情感体验。
再进一步分析三位学生的作业,第一位是用反问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这是学生主动寻找已有的言语表达技巧;第二位是改编熟悉的歌词,这是学生从日常经验出发,活用熟悉的语言积累;第三位是用一组排比句,这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再创造,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主动融于自己言语图式中的言语意图的表达。教师用适切的评价语言赞美学生的言语表达,尤其是点明了学生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融的高层次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由朦胧的语用表达走向自觉关注言语形式的语用表达。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4
我曾观摩过多位名师执教的“年、月、日”这节课, 也曾认真学习过见诸于各种刊物上的“年、月、日”教学设计, 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事实也的确如此, 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更何况“年、月、日”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多多少少应该知道一些。
根据我的认识, 我对本课教学做了比较大胆的尝试, 针对学生可能知道的一些信息, 设计了较为开放的教学环节, 体现了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学组织者的课改精神。备课结束时, 我为自己的设想沾沾自喜, 仿佛看到了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场面。
二、教学中的茫然
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走上课堂, 一开始, 教学比较顺利,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接下来看年历, 了解有关月的知识, 并进行分类, 一切都很顺利, 学生似乎掌握得不错。但拓展巩固应用部分, 学生们一些错误的回答, 将我上课伊始的自信与喜悦全部赶走, 取而代之的是一肚子困惑: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的日期;再如学生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 但2005年12月31日后面一天是几月几日学生不知道。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 在我看来, 有些不需要教师讲授,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也应该知道一些, 或者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学生犯一些低级错误呢?
三、教学后的反思
1. 整体的“多”不等于个体的“多”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些新知识看似学生懂得很多, 但个别学生的懂, 不等于全体学生都知道;个别学生的理解, 不等于全体学生都掌握。在上课伊始, 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一个学生说一个方面的知识, 全班汇总起来就很多。但作为教师要知道, 这个“多”, 并不代表每个学生都知道得很多, 这仅表示学生群体知道得多。教师往往被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为通过学生间的交流, 全班学生都知道了, 在后面的教学中就掉以轻心:该重点讲的知识轻描淡写;该组织学生进行重点训练的地方一带而过, 导致一些学生吃“夹生饭”。
2. 生活中常见不等于非常熟悉 (了解)
每年我们都要与一些节日打交道, 有时学校还在节日中还开展一些纪念活动。按照我们的理解, 这些节日的日期学生应该能够记住, 但事实上除了“六一”儿童节全体学生能记住外, 其他节日日期能够记住的学生并不多。在课堂拓展应用中, 不知道国庆节、元旦、劳动节、建军节、建党日等节日的学生还不在少数。可能是这段历史确实离他们很遥远了, 对学生来说和他们身边的事又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后来我在课上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练习, 可在一次课堂提问中, 班上还有1位学生认为教师节是10月1日。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视无睹”吧。
3. 亲身经历不等于深刻理解
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打交道,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按常理来说, 学生对时间应该有感觉。但在“年、月、日”新授课后的一节练习课上, 学生的表现与我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在练习课上,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表1是2006年12月的月历, 请根据月历填空:
(1) 这个月有 () 天, 12月7日是星期 () , 12月19日是星期 () 。
(2) 2006年的11月30日是星期 () 。
(3) 2007年的1月1日是星期 () 。
第 (1) 题没问题, 学生根据月历很快做出了正确回答。可第 (2) , (3) 题有些学生居然束手无策, 不能利用刚学的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进行简单推导。课后我找有关学生了解情况后知道, 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一个星期为周期, 在日常生活中对星期几的概念印象深刻, 学生的时间概念大都只有星期几。也难怪一些学生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很淡薄。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迪
在新课改实施之前, 我们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相关能力也很重视, 一般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了, 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 这些都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并为我所用呢?
1. 课前做好扎实、细致的摸底工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曾精辟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 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 促使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经验去探求新知、建构意义, 无疑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高课堂实效的首要前提。
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这节课:
……
师:叮叮和当当在野餐中也遇到了数的问题。 (出示情境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带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蛋糕。
师:怎么分这些食品呢?
生:叮叮和当当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 每个人分到2个;把2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 每人分到1瓶。 (动画演示。)
师:像这样分得的每份同样多, 在数学里称为“平均分”。可是蛋糕只有一个, 能平均分吗?
生:能!
师:如果是你, 你怎么分?
生:从中间切开, 两边一样大。
动画演示: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多少?
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 () 。
生齐答:一半。
把板书改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这是一半吗?另外这一边呢?
生:也是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可是, 这一半怎么用数表示呢?
师:听说过是一个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
在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之后我了解到, 张老师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曾经两次在不同学生群体中进行了调查。张老师在自己任教学校选了一个最好的班做调查, 全班有6个学生听说过分数, 其中有3个人能够比较模糊说出二分之一表示把一个东西分两份中的一份, “平均”就根本不用谈了。其次, 张老师又从四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选择一个班再次进行了解, 结果孩子们对小数、百分数在正式学习之前有过大量的接触, 能够从生活中举出事例来理解或者说出自己朴素的想法, 唯独对分数几乎是一无所知。两次调查的结果, 使张老师认识到以前对孩子们认识分数的起点有所高估。为此, 教学时他从“分东西”的操作情境入手, 在“用整数无法表示分得的结果, 怎么办”的适宜认知冲突中, 引导学生借助“有意义接受”的方式展开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他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依托, 有效地拓展和提升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获得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实现了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张老师严谨、细致的课前准备, 使他准确把握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起点, 为其教学设计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他的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无疑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学习。我在执教“年月日”这节课时, 由于事先没有做好细致的调查工作, 没能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 故原先的教学设想没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试行稿)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面对我们的学生, 在上课前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 才能找准学习起点。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正确地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研究教学时如何调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知识的生长点上以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
2. 适当补充学习材料, 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但有时与实际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在目前的教材中, 有一些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 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例如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认识人民币”, 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分币“1分、2分、5分”, 但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分币几乎用不到, 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分币, 这就造成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这部分学习内容尽管取材源于生活, 但作为教师不能太过于迷信教材, 应该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分币实物以及相关的情况说明, 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
3. 设计多路径教学预案, 便于临时调整
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各不相同,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在课前不可能将每个学生的知识起点、生活经验教搞清楚。再加上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学习, 课堂上随时都可能有“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 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们要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起点出发, 在预设教学基本流程的同时, 预设出各种层次的学习思路, 形成多种备用方案, 构建非直线型教学路径。这样, 在课堂上不管发生怎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方案中实行跳转,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能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4. 消除不正确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5
关于四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大纲”总共规定了七条。例如,第一条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读和背诵的标准是“能”。在读的过程中“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的标准是“能初步”做到,这一要求指出了四年级开始进行的一项新的训练内容。教学时,要通过讲与读让学生逐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训练时可以在讲读中,先从练读课文的重点句子入手。例如《中国石》一课,表达了戈壁滩的边防战士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之情。小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思想感情,在读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赞美边防战士之情。课文最后“‘祖国’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含义深刻,充分体现出边防战士爱国之情的句子,也能比较好地读出感情来。按上面的例子去学习把握“大纲”,就基本上算是理解了“大纲”规定的年级要求了。
把握教学起点促进有效学习 篇6
一、关注思维感知的空白处
儿童的思维分为两种: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低段儿童对感知过的各类事物积累有丰富的表象,他们的言语与思维需要表象、情境的支持,具体形象思维是其优势思维。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作为个体文化学习的开始,对个体的后继学习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于一些难解释或者远离学生生活的词语,正是学生思维感知的空白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具体形象思维引导孩子识字。
教师在这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关字词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中的有关情境,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庄严”,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关注课前预习的朦胧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同时预习不但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以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还能快速地把握住教学的起点,利于执教者根据教学起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新课标明确要求中段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此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应该有个预习的积淀,到了三四年级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我所带的班级一直很强调预习习惯的养成。正如海量阅读创始人韩兴娥在《踏上阅读快车道》中所阐述的:“在低年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很熟,但单独挑出生字就不认识了。这不要紧,只要能大量阅读,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预习最重要的是读课文。进入二年级后,预习的要求为三点:1.读一读,熟读课文。2.理一理,圈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通过预习,简单的生字学生自己掌握,课堂中重点解决不会的生字词,教师站在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点上出发,提高了教学效率。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陆虹于今年10月份在杭州执教《风娃娃》这课时,教学目标中有一项是这样设定的:通过前置性预习作业单的练习,重点将带读词“纤夫”。这一目标的设定准定地站在了学生的起点上,以此为教学起点,为学生创设主体地位的课堂。
片段1:
师:有一个词我们班有32个同学认为很难读,有29个同学表示不理解,有谁能帮助大家?出示词卡“纤夫”
生回答并正音。
这一环节,师敏锐地获取信息,通过例举渔夫,农夫,车夫来迁移理解纤夫和纤绳的意思。
关注预习的朦胧处,这种起点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
三、关注能力的薄弱处
据心理学家分析,每个人的一般能力如感知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特殊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都不同,学校教学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并通过适当的课堂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使用等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立足于能力的薄弱处,实现因材施教。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段学生生活经验贫乏,语言积累不丰厚,方法没掌握,写话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我认为低年级写话可以进行仿写训练,填空训练,续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二上《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我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在第二课时实践环节,学生们以生活为本,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别人等方式知道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模仿课文进行训练。
教师以能力的薄弱处为教点,既不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后进生,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也不能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鼓励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宝贵财富,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的核心。教师需要站在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个别差异,将心比心,从儿童出发,以儿童的意识去探索课堂,这便是新课改所提倡和追求的人文精神。
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展开想像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在乐学、善学和会学中快乐成长。
把握“教学起点”生成课堂精彩 篇7
一、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鉴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识, 教师就应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 开放教学思想, 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 拓展教学空间.实践中, 对于“认识钟表”一课,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 猜谜语引入.
师:我有一个好帮手, 滴答滴答不停地走……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钟.
师出示许多外形漂亮的闹钟.学生啧啧赞叹.
师: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 它的作用可大了.你们知道吗?
生:它可以叫我们起床, 还可以让我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
第二步, 探索新知.
(1) 认识钟表.
A.学生拿出学具钟表.
师:看看钟面, 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B.由学生反馈整理出钟面的知识:时针、分针、1~12的数字等 (并在黑板上圆圈里画好整个钟面) .
(2) 认识整时.
当师把黑板上的钟面画好后, 就听到下面许多学生说:“这是2点.”
师及时补充:小朋友们真棒, 老师没教就会认识时间了, 只是2点是口头语, 书面用语是2时 (并板书) .
师:你怎么看出它是2时呢? (生有点困难) 师再拿出一些表示整时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是几时.
通过多个整时钟面的感知后, 让学生观察这几个钟面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 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 时针指向几, 就是几时.
我们不难发现, 这种教学方案站在学生原有的现实认知起点上, 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 适当调高思维的梯度,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 达成共识, 而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善于突破教材的局限
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教师还必须了解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 才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比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 教材是先安排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方程解, 然而学生实在是不愿意那样做, 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方程”这样繁琐的程序来完成呢?几次教到这里, 都感觉是在强迫学生做不愿做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 在第一节课时就出示下面两题:
(1)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 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少16棵, 苹果树有多少棵?
(2)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 比苹果树的2倍少16棵, 苹果树有多少棵?
我马上让学生列式计算, 反馈后发现第 (1) 小题几乎全部学生都做对了, 而第 (2) 小题只有三分之一学生做对.这是为什么呢?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题之间的不同点, 并讨论怎样才能使全部同学都会做第 (2) 题, 学生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很理想.这时, 教师点拨学生是否用方程尝试, 学生发现用方程解答该题, 原来做错的三分之二同学也能正确解答.师再呈现几题, 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让学生用方程解, 屡试成功,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 创设了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 强调了知识形成全过程的展示, 强调了学生的参与, 置学生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之中.
三、及时捕捉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认识,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达到教学相长.这要求教师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 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把课堂引向深入, 推至高潮.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8
“启发”与“告知”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启发式教学旨在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教师不是径直告诉学生有待掌握的知识, 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 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启迪学生思维, 让学生产生困惑并形成力求认知的学习心向, 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以实现有意义学习的过程。相反, 新学习的内容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时, 就不宜采用启发式, 而是以合适的方式告知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说过:没有对知识的分类, 就没有对方法的确定。正如其他领域的知识一样, 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三种”相互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知识:概念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相对应有三种类型的数学学习:概念性学习、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如概念学习时, 有的概念是学习之前, 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即前概念, 比如“厘米的认识、周长的认识”等。这类知识教学时, 由于新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建立了实质性联系,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 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激活他们头脑中与新知识有实质性联系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启发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有的概念学习之前, 学生没有前概念, 如“认识更大的数”一课中的“数级”, 对于这类知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认识数级, 适合采用告知法。对于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数学规定等知识, 不能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内在的逻辑联系, 也就没有启发的可能与必要。
准确把握新课标用活“目标”教学 篇9
一、超前学习, 初步达标
该环节的出发点在“自学”, 落脚点在“发展”。超前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不同, 传统预习有较大的随意性, 一般没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训练序列, 而超前学习则不然, 它绝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强调教师引导有方。因此, 该环节在操作时应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 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循序渐进地来达成目标。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 铺垫搭桥。
学生超前学习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铺垫题, 并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降低自学难度, 这是超前自学的基础。如超前学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时, 我这样设计铺垫题:简算以下4题186+173+14;23+46+77+54;159+49+44+51;385-28-72。又如, 学生超前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我这样设计铺垫题: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把下列各式中的除数化成整数15.8÷0.02;0.45÷0.09;4.97÷0.007。对基础好的班级, 学生在超前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中差生情况分层“补差”,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为他们自主学习新知识扫除障碍, 较快较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让学生尝到自学新知的乐趣, 增强中差生进行超前学习的信心, 实现优生与后进学生同步学习的目的。对基础差的班级, 在实施超前学习之前,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 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况, 全面了解后进学生个体的知识“断层点”, 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 精心设计铺垫题, 巩固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拨”的作用, 鼓励学生超前学习, 共同探求新知识。
2. 激励自学。
学生有了自学数学的愿望, 就要趁热打铁, 利用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超前自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超前自学时, 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 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 让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活跃状态。为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好胜心理, 抓住时机, 以小组为单位, 组织各种内容的超前自学竞赛。在竞赛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引导、评价, 评价要面向全组同学, 而不只限于一个人, 因为成绩是大家的, 失误要共同纠错, 这就促使小组内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组与小组之间就能形成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在此前提下, 学生就能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这样的超前学习,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心理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学习热情就能一浪高过一浪。
3. 互探例题。
这是以例题为媒介, 自主研究、互探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提纲导读法”、“知识迁移法”、“实物操作法”、“尝试练习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质疑、互探新知。如引导学生超前自探、互探“长方体的认识”, 首先编拟自学提纲: (1) 每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实物。 (2) 利用学具, 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什么叫做长方体的棱?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长方体的4条长、4条宽、4条高分别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带着问题, 带着自学提纲自己阅读教材, 再结合实物进行操作, 用比一比、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议一议等方式主动获取新知识。
4. 检测自学。
学生在自学、互探学懂例题后, 教师再进一步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习题中与例题相关的习题自主尝试练习, 自己检测自学结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测发现不懂的地方, 再由学习小组合作解疑, 懂的同学主动帮助不懂的同学, 从而达到小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 然后激励学生“比一比, 看谁能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激励, 学生主动自学课本后, 教师巧妙引导他们进行知识迁移, 经过学生亲手操作后, 他们均能分别用“割补法”、“拼凑法”等多种形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能打破教材例题的束缚, 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所以, 教学中教师只要大胆放手, 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优化课堂, 深层达标
通过超前学习, 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相对透彻一些,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模仿与记忆上。因此,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 要针对学生在超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于然”, 从而实现深层达标。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有如下具体做法:
1. 自学反馈。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超前学习、主动发展的检查, 是学生自学结果的信息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 设计相关的习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或效果, 准确把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学的效果。检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检查、书面检查、操作检查、尝试练习检查等等。根据信息反馈结果,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要特别强调的是, 此环节一定要确切真实地把握住学生自学的情况, 同时收集、整理、归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这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这样教学, 既弥补了学生知识的“断层”, 又降低了自学的难度, 让学生感受到自学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并在不断的自学、探究过程中去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从而增强学生自学数学的信心。这样, 学生自学数学的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2. 互助交流。
这一环节是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它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关系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和宽度。为此,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反馈环节中所收集、整理、归类的问题及困难,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扬自主、合作精神, 积极、主动、深入地解疑释惑, 彻底排除一切问题和困难, 实现自主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具体做法: (1) 充分发挥学习互助小组的作用,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借鉴、实物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自己解决存在的问题,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和概括性。 (2) 让学习小组汇报互探新知识或相互纠错的收获, 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索成果。小组可以推荐一名主讲人, 集中大家的意见后进行阐述, 其他同学补充;也可以一个人说一点, 全体参与, 形式不限。各小组合作学习信息交流的高频率和广泛深入地相互传递, 以及学生思维的不断地相互碰撞, 往往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如果几个小组提出同样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他们相互补充或组织相关竞赛, 将探讨交流推向高潮, 使问题得以更圆满地解决, 从而实现群体自主发展的最终目的。
3. 点拨归纳。
经过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后, 依然会有些问题理解不深入、不准确、解决不彻底, 有些重点问题可能没有涉及, 或学习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 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 进行点拨、引导、归纳, 将学生的探索活动引向深入, 使数学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使数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样, 整个教学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结构体系,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灵活的运用了目标教学。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10
一、抓准教学对象的起始点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要首先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现状、已达到何种程度, 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 才能确定应重点进行的教、学、练, 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确保教学的针对性、适切性。设计时要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所暗示的现实起点与可能起点, 为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展开设定生成更多新的起点。如跨栏教学对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平跑速度、动作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教学设计时, 应针对男女生的身体素质、技能差异, 学生的起始差异等, 设计不同高度的栏高、设定不同的栏间距、不同的攻栏与不同的栏间跑节奏进行教、学、练。
二、瞄准教学目标的核心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 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深刻理解体育课程标准, 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既要五个领域目标并重, 更要高度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目标。
1. 注重全面性。
教学目标设计中最容易出现片面化, 忽略目标的整体性。设计时既要注重体育健康知识的获得, 又要注重技术教、学、练的系统性、层次性, 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针对性、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性,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 强化具体性。
教学目标太笼统、抽象, 不够具体明确, 就会缺乏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设立要注重通过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方式对教学目标做出具体说明,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 重视客观性。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要适应学生特点, 已有的经验和发展需求, 要符合教、学、练的基本规律, 体现相应的层次性;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结果。
三、把准教材内容的重难点
“目标统领教材”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严、更细、更新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教师要研透目标、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和摸准难点, 力求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主次分明、难易结合。
1. 科学遴选, 合理建构。
遴选教学内容应做到取舍得当, 既要注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练;更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组织、加工、磨合, 突出重点内容, 构建合理教学框架。如先教短跑, 后教跳远;先教技巧, 后教单双杠、支撑跳跃等。
2. 整合内容, 强化功能。
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拘泥于教材已有的呈现方式, 应注重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内容的有机化处理, 注意从教材的显性、隐性两方面功能组织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趣味性。把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整体, 使学生在整体感悟中把握知识、技术、技能的共性与差异性。
3. 任务适度, 难度适宜。
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既要防止要求过高, 出现“厌学”“逃学”, 又要防止对学生要求过低, 出现“放羊式”教学。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4. 置身单元, 强调系统。
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把课堂教学计划置身于单元教学中, 注重在单元教学体系内设计、把握教学内容的技术结构, 重难点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技术性较强的学习内容教深教透。
四、理准教学方法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和主体性, 量体裁衣, 优选活用, 力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1. 注重针对性。
设计时既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既可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也可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2. 提倡多样性。
设计时要尽可能广泛地了解有关新的教学方法, 以便自己选择。教师是否能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 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 常教常新, 富有艺术性。教师要适时、适当使用投影仪、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3. 优化组合。
设计时应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利弊等, 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学方法更符合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学科的特点。
4. 巧设平台。
设计、运用教学方法要注意给学生一个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锻炼;注重让每一个学生尝试成功, 体验成功。
五、控准教学组织的安全点
再好的教学只要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都是失败的。教学组织设计务必突出以安全为标尺, 严密策划、严格管理、严格控制, 高度关注组织的预设与生成, 力求组织教学紧凑、高效。
1. 严谨预设, 严把生成。
体育教学的特性要求设计者对教学组织要作整体的安排。哪些环节容易出现组织混乱, 出现安全问题, 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场地、器材, 怎样用?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 从严、从细进行慎重审核和反复斟酌, 强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弹性化操作, 提高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2. 严密组织、严保安全。
设计时要充分关注班级人数, 干扰因素等实际情况, 设计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如组织迎面接力赛游戏, 要强调用哪只手交接棒, 并划分交接区、缓冲区;投掷教学时, 要在统一指挥下, 按口令进行掷、捡, 做到令行禁止, 并划出安全线;学练棍棒操时, 要注意学生前后左右的适当距离与间隔。
3.精设流程, 严控进程。
教学流程既能形象描述教学过程, 又能形象描述教学结构, 便于教师整体地把握教学进程。流程设计应明确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怎么教、学、练, 使教学进程结构严谨, 环环相扣, 过渡自然, 时间分配合理, 密度适中, 确保教学进程有序、高效。
六、设准教学活动的反馈点
教师要准确设计, 与学生坦诚交流。反馈的时间、空间, 通过交流、测试等及时反想、发现教学设计中出现的不足, 及时反思、反省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 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效果。
1.注重交流, 反省理念。
在交流中反省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交流让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
2. 深入观察, 反思过程。
教学进程中、完成后要及时回想当时的教学情境, 积极思考反馈教学效率是否高,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 主动投入了教、学、练;反馈学生受益面大不大,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 教、学、练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高效。
3. 倾心交谈, 反馈效果。
课中要设计与学生进行倾心交谈的环节, 反馈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内容的安排是否妥当?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手段、方法与内容是否配套?教学流程是否严谨?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完善?教学方法的安排上是否围绕突破重点、难点进行设计的?这些都需要及时梳理、总结、记录、时时处处关注教学设计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德华.从课前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重新审视[J].四川体育科学, 2010, 1.
[2]张海兵.如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2.
紧扣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课堂教学 篇11
1 脱离学生能力,无序补充相关知识
虽然现行的必修教材为分三个模块,但三个模块之间存在着众多的联系,包括知识与能力等诸多方面。例如,知识内容上,必修二模块中的遗传物质与必修一模块中细胞中的化合物——核酸就存在着关联;在科学方法与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必修二模块侧重在假说——演绎法,必修二的许多内容与演绎推理的方法有关。但必修一在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及膜中脂质是如何存在的,就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的。如何处理这样的关联,需要教师的深思熟虑。而不顾学生的能力,无所补充或加深知识,其结果会造成学生对现有知识理解的紊乱。
案例1:“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内容之一,其中的教学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全能性。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说明细胞分化的含义、分化的特点、分化的意义、分化的程度与分化能力的关系,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能够对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进行搜集与分析。其教学重点之一细胞的全能性是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又是教学的难点。对于细胞全能性的教学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知道细胞的全能性就是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强化对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惜将选修三教材中《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调过来,以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为案例,对细胞的全能性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耗费了大量时间。
这一做法有待商榷。(1) 在这节内容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对细胞分化的理解,从细胞分化的原因和细胞的来源上就可以从理论上分析出为什么细胞具有全能性。(2) 这一节内容的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对细胞全能性案例的分析上,就冲淡了教学重点。尽管细胞的全能性是教学难点,但可以从前面所学的细胞有丝分裂知识入手,从有丝分裂的特征看,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和DNA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由于体细胞一般是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所产生,因此,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与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所以说,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3) 如果详细分析细胞的全能性,势必要补充许多新的知识,如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等概念,课堂的容量大,学生在没有完全能够掌握细胞分化知识之前,再去消化这些知识,势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好的教学安排应该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夸美纽斯说:“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从这个角度看,对细胞全能性知识的扩展就不是十分合适了。
2 脱离教学目标,随意复习迁移
因为知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会注意对前述知识的复习,一方面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巩固已有的知识。但问题是,已学的内容与现学内容有关联时,是否有必要都要进行复习?如果需要复习,教师应该把握怎样一个度?
案例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专题5是生态工程,其中的第一节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 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从教学要求看,重点应该是对能够应用案例引出对原理的学习,再利用原理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整个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此内容的教学把握有所偏差。例如,在对其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无废弃物农业图解中的成分,让学生画出其中可能存在的联系,主要是物质方面的联系。在学生们画出其中的联系后,教师并没有就此展开对物质循环进行分析,而是又引出其中能量流动的问题,请学生写出其中的食物链,并分析在食物链中存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并画出能量流动图解。笔者以为,教者可能是想与前述(必修三)的生态系统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并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本节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明白什么是无废弃生产体系,能够举例说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物质循环利用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能够体会到物质循环利用的优点。而教师在此的延伸似乎冲淡了主题,给人的感觉是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复习。同时,由于大量的时间用于对能量流动的复习与分析,整个教学的目标与重点没有能够落实。再者,由于教师教学的着眼点落在了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的复习上,对教材所提供的“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业”不能很好利用,没有能够把握好这一实例的德育之功效——强调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
对知识的及时巩固与复习是必要的,它是掌握知识、提高水平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教在当教之处”,从实际教学来看,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回顾也应该是在必要之处进行。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时,有必要对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回顾;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时,有必要对核酸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实际上,这些复习一方面是起着对后序知识学习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现学知识与前述知识的有效比较,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脱离教学目标,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面面俱到的复习,似乎就不是十分合适。教学应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才能真正起到在复习中有效迁移。
3 脱离重要概念及主干知识的学习,强调细枝末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中设置了许多栏目,例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旁栏思考题、相关信息、知识链接等。这些栏目的设置有着不同的功能,例如,“问题探讨”一栏,主要是用于课堂导入,激活思维;“本节聚焦”一栏,是提出本节要探讨的问题,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旁栏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文主栏内容,活跃思维,培养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关信息”一栏,是对正文栏内容的补充和理解;“知识链接”一栏,不同章节前后呼应,形成概念间的逻辑联系等。但在使用该教材的时候,存在着对所有栏目都进行细嚼慢咽的现象,甚至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案例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其知识目标是要能够说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教材的开始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探讨:通过对食品包装袋上食品成分的了解,总结出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能够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教材这样的编写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蛋白质学习的兴趣,并为教学内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作必要的铺垫。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前准备了多种食品包装袋,引入课题时让学生们分别说出包装袋上附有的食品成分说明,以此总结出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然而这样的操作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们面对纷扰繁杂的食品包装袋时,思维的焦点并不能够集中在对食品中蛋白质成分上,而是集中在所带食品袋的食品美味的分享上。如果教师以图片形式列出几种食品包装袋的成分说明,以此聚焦问题,是否更合适一些?再如,在学习了氨基酸的结构通过式后有一栏目——与生活的联系中提及了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目的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充分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新课程理念。但在具体教学处理时,有些教师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补充了哪些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并且还列出记忆它们的“顺口溜”。这样处理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往往会把学习的注意点从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上转移到记忆人们内存在哪些必需氨基酸上,势必冲淡了学生对重要概念及主干知识的学习。上述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令人担扰。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 篇12
一、体验
以《中心对称》中概念中心对称图形学习为例:硬纸条——线段AB的中点O用图钉钉在小黑板上, 让学生演示线段AB绕着它的中点O旋转多少最少的角度后的线段和原线段重合, 即点A的位置转到点B的位置, 点B的位置转到点A的位置;再演示硬纸制作的平行四边形ABCD, 把平行四边形ABCD硬纸绕其对角线交点O旋转多少最少的角度后的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重合, 即点A的位置转到点C的位置, 点C的位置转到点A的位置, 同样点B的位置转到点D的位置, 点D的位置转到点B的位置, 类似地, 矩形、正方形、菱形等都具有这种性质, 即图形绕着某点旋转180°后的图形与原图形重合, 而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没有这种性质, 从而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二、辨析
在对概念有初步理解之后, 可以适当举一些概念判断题让学生辨认比较, 有利于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 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检验所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有利于对概念的准确理解。负数概念是用描述性语言给出的, 如等, 在数 (除零外) 前面放有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所以学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这时在引进了字母表示数以后, 我们可以举些反例, 如a是负数吗?3a一定小于4a吗?2+a一定大于2-a吗?等来加深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学习了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后, 让学生辨析下列各式:等, 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概念作简单判断的能力, 而每做一次判断, 概念的本质属性就在学生的思想里重复一次, 达到再进一步理解新概念的目的。
三、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于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概念, 只有经过多次的对比分析和练习, 才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 正确把握概念的本质。例如: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等, 学生常常分辨不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等式和方程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它包含两种:一种是恒等式, 如2+3=5, a+b=b+a不论a、b取何值等式总能成立;另一种是条件等式, 如3+x=7, 只有当x=4时, 等式才能成立, 否则不成立。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这说明方程必须同时满足条件: (1) 含有未知数、 (2) 等式。又如平方和与和的平方可比较它们的运算顺序:平方和是先平方再求和, 即a2+b2;和的平方是先求和再平方, 即 (a+b) 2。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可以比较运算结果:因式分解是把多项式分解成几个因式的乘法, 如x2-y2= (x+y) (x-y) ;整式的乘法是把几个因式的乘法化成多项式, 如 (x+y) (x-y) =x2-y2。有些难以理解的概念, 还可通过比较化难为易, 揭示本质, 例如:比较两个代数式12a2b2c和8a3xy的共同点;比较正方形和正五边形的异同点;等等。
四、类比
有时, 通过概念的类比, 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如:分式与分数、不等式与方程、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等类比, 这样类比之后, 温故知新、互相裨补, 加深概念理解的效果。例如:学生是以直接定义的方式学习梯形的概念, 可以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边联系起来思考, 认识到梯形是原有四边形特殊的一类, 从而明确它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讨论梯形的各种特例, 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 进一步突出梯形的本质属性, 与原有的一些概念 (如平行四边形) 区别开来, 并相互贯通组成一个整体, 纳入原有概念 (四边形) 体系中, 再学习例题、解答习题, 特别是通过让学生辨认肯定例证及否定例证 (其中包括一些变式图形) , 加深对梯形概念的理解, 使它在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得到巩固。
五、变式
在数学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方面进行变化,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机会亲自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 使学生所掌握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避免把非本质属性当成本质属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在学习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时, 为学生提供一些在形状 (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位置等方面有变化的不同三角形的例证, 让学生通过对这几种典型变式的思维加工, 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因此, 学生明白了 (1) 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从不在该边上的一个顶点向其所在的直线作垂线, 所得的垂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 (2) 高既可在三角形内又可在三角形外, 只要是从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所作的线段是垂直于对边的即可。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起点论文】推荐阅读:
在美术设计中如何准确把握好三维教学目标08-24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06-26
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05-17
准确把握新时代职责09-30
雅思考试听力时间如何准确把握12-20
陈锡文: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05-16
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思想实质,落实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08-30
有效把握教学的起点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