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能力论文

2024-07-13

整体把握能力论文(共11篇)

整体把握能力论文 篇1

整体把握, “就是把握课程创设的语境, 把握作者的基本倾向或观点, 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 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 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呢?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意思是从三年级开始训练学生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是建立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的, 它并不需要像过去流行的对文章进行分段剖析、逐层归纳、再概括中心思想的思路, 它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最基本的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一) 要有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课文特点, 教给学生合适方法。中心句概括法, 是第二学段最常用也最简单的方法。比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最后中心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是全文主要内容。过渡句概括法。如三年级上册《赵州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概括出主要内容。段意串联法, 中段串联自然段, 高段串联意义段。如三年级《秋天的雨》将每段的段意串联起来就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主要讲秋天的雨是钥匙、有颜料、藏气味、吹喇叭。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主要讲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要素概括法, 主要用于写事文章。如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 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要素概括起来就总结出主要内容:主要讲了有一年美国大地震, 一位父亲坚守信念, 挖掘38小时, 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事。文题扩展法, 一般用于以内容命题的文章, 比如三年级《孔子拜师》, 将课题进行扩展, 孔子到哪, 拜谁为师, 便可概括出文意。

(二) 要有训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精心引导, 开始阶段即三年级, 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将概括主要内容落实到笔头上, 先写在笔记上, 然后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反馈给予指导, 最后让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并将改后内容写到书上。教学中, 第一次出现的典型课文所用的典型方法, 一定要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强化训练, 让每个学生真正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落实一段时间后, 到四年级可以过渡到口头概括口头修改。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学习, 两年达到“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目标。到第三学段, 随着学生浏览能力的逐渐提高, 老师也要加强概括能力的拔高训练, 即训练学生选择合适方法快速准确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由“初步把握”上升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除了一定利用好教材中的精读和略读课文以外, 还可以选取同一类型的课外阅读文章进行专项训练。

二、抓住文章主线问题,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一篇好的文章或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清晰明朗的主线。阅读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抓准这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 由此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 形成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活动, 就能避免阅读问题面面俱到, 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 感知主要内容是前提

引导学生抓主线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主要内容。第一步是让学生多读课文, 读通课文;第二步用默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概括出主要内容。只有“读通课文”才能实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有整体把握了文章内容, 才能恰切寻求文章“主线”灵活切入, 为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基本条件。

(二) 寻找切入点是关键

如何切入呢?第一, 从课后题切入。有些文章课后题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第二学段《金色的草地》课后第二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第三学段《少年闰土》课后第二题: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学生读通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之后, 引导学生以课后思考题为主线问题默读课文并独立思考, 边读边画边批注。第二, 从文题切入。有些课题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从文题切入, 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学段《奇怪的大石头》, 抓住课题切入主线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大石头的奇怪?第三学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课题切入, 找出文中父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 体会这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爱。第三, 从重点句切入。有些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总起句、中心句或过渡句, 点明了中心, 可以直接让学生寻找这些重点句, 引出主线问题。第二学段《鹅》第一段最后一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主线问题是: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学段《地震中的父与子》最后一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主线问题: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 不断实践是保证

知道了抓主线问题的方法, 还要不断实践。首先, 在精读课堂教学中遇到适合用抓主线阅读的课文, 一定不要放过。教师要整合学生、教材、自己备课的所有资源, 充分体现主线教学的优越性。其次, 略读课文抓主线问题,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实践, 自己运用精读中习得方法结合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的要求, 抓住主线问题进行学习。最后, 课外阅读要重视学生养成抓主线问题的阅读习惯。课堂课外相结合, 不断实践, 不断通过抓主线问题进行阅读, 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三、了解文章表达顺序,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文章表达顺序, 有助于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 还有部分说明性文章和几篇议论文。记叙文中, 要了解记叙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写人记事文章, 有抓住要素按时间顺序写的, 如《北京的春节》;有抓住要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先是倒叙, 再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写;有抓住人物特点的不同方面写的, 如《少年闰土》;有选取表现人物典型事例来写, 如《詹天佑》;有按人物情感变化来写, 如《钓鱼的启示》, 在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同时, 还写出了人物的心情变化:得意—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写景状物类文章, 有按地点转换顺序来写, 如《山中访友》;有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 如《索溪峪的“野”》;有按时间顺序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说明性文章一般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 如《鲸》《只有一个地球》。议论文有固定顺序, 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按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来写。

指导学生了解文章表达顺序, 总是与学习其他内容相结合。有时与概括主要内容相结合, 如《秋天的雨》, 引导学生用串联段意法概括主要内容的同时, 也梳理出了文章的表达顺序:是钥匙—有颜料—藏气味—吹喇叭。有时与主线问题相结合,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提出主线问题:为什么说伯父为别人想得多, 为自己想得少?引导学生理出文章顺序:关心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有时与文章结构特点相结合, 如领悟《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结构特点是首尾呼应, 同时理出文章顺序:总写美丽富饶—分写如何美丽富饶, 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再总写美丽富饶。

四、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提出:“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因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理解内容与学习语言是相辅相成的。领悟表达方法, 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研究怎样表达的问题, 也是对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一是揣摩重点语句, 领悟表达方法。如《窃读记》里既是中心句, 又是主线问题的句子“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引导学生抓住这句心理描写理解作者窃读的快乐与担忧。又如《桥》中“他凶得像只豹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 引导抓住比喻、拟人等修辞来体会老支书的无私无畏。二是感知情感变化, 领悟表达方法。如老舍的《母鸡》, 引导抓住先抑后扬的情感变化, 感受母鸡的母爱。三是抓住布局谋篇, 领悟表达方法。如《再见了, 亲人》前三自然段都是以祈使句开头, 反问句结尾, 引导通过这种精巧的构思, 抒发了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还有抓住首尾照应、篇末点题、详略得当等布局谋篇的表达方法,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四是抓住文章体裁, 领悟表达方法。如《草原》是散文, 引导抓住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表达对草原美景的赞美和蒙汉情深;《晏子使楚》《打电话》《半截蜡烛》《杨氏之子》分别是现代文、相声、剧本、文言文, 都是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对话或表演, 体会语言的精妙幽默, 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表达方法涉及角度很广, 教学中, 应本着一课一得的原则, 抓住主要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领悟, 从而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五、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第三学段都提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写文章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感情, 并且这种思想感情是贯穿始终的。课堂中把握作者的情感, 也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从何入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题目入手。如《穷人》, 引导学生理解表面意思是以桑娜为代表的穷人, 读完课文后再引导理解课题, 明白本文表达的是对穷人所具有的善良品质的赞美。从主要内容入手, 体会思想感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同时, 也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如《少年闰土》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主要讲了“我”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中闰土给我讲了很多稀奇事、分别的事, 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作者与少年闰土的友谊及闰土的可爱。从重点句入手, 体会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后, 由主线问题切入, 抓住重点句子, 体会思想感情。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中“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做了一个花的梦, 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德国风土人情的赞美, 同时领悟到这也是作者的中国梦。从感情朗读入手, 体会思想感情。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朗读, 每个层次的朗读都是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都是在进行整体把握。对文章思想的把握只有通过感情朗读才能释放出来, 只有通过感情朗读才能正确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背景入手, 体会思想感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鲁迅当时的社会背景, 才能更好地体会鲁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拓展入手, 体会思想感情。如《圆明园的毁灭》, 理解全文和感情朗读之后, 让学生写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让学生的体悟融入笔端, 感情得以宣泄, 从而整体升华情感。

以上五种培养整体把握能力的方法是互相穿插、融会贯通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抓住文章主线的前提, 了解表达顺序有时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相互融合, 前四种方法最终都是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的。通过这几种方法的训练, 最终使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得到培养,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整体把握分段训练 篇2

一、低年级段的写话教学

写话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兴趣培养和习作能力的提高起着和重要的作用。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写话教学必须始终掌握几点。

(一)要明确把此时的训练形式定位在写话而非习作上。这时写话的内容不能超越6-7岁年龄段的思维能力,也不能超越他们所掌握的文字信息量很低这个现实。因而,应首先进行一句话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几句话以至一段话的训练。一年级时,训练重点应该是句子练习,可借鉴丁有宽的“四素”练习,即练习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记叙文的要素的句子(见《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练写“四素”句,其内容依然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即“看”“听”“说”“想”“感”“在”“是”“有”“被”“把”句。如:“我看到一只小鸟在枝头唱歌。”“今天过节,我感到很快乐。”等。到二年级时,可重点进行连句练习,从写好一句话到写好一个句群。可以进行以下一些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简单事件,按事件的变化过程写话;出示图画,提示观察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景到人、由人到景等),要求学生按观察顺序写话;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会儿……一会儿……”“有……有……有……”等进行“连句”的训练;调整排列错乱的句子顺序等。

(二)写话的内容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注意有趣、新颖,孩子们对某一生字的理解或记忆的过程是写话的内容,今天的天气状况或者他学习上、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也可以作为写话的内容。比如梅雨季节,我们这儿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奇特的天气,我注意及时地引导学生描写这样的天气状况。有的同学的写话的内容就是“今天的天气真奇怪,天上一会儿有太阳,一会儿又下起了雨”,也有的描写天气的变化过程,还有的在写话上写出怪天气后还表示了自己对这种怪天气的疑惑。我均在评讲时一一予以肯定。剪贴写话也是低年级同学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所谓剪贴写话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图画、卡通片、照片等剪贴在写话本上,并按照图意写一句或几句甚至一段话加以说明。

(三)注意“说”和汉语拼音在低年级习作训练中的重要的辅助作用。写话教学时我们仍需遵循先说后写的一般规律,很多时候先进行说的训练或让学生先说后写,同时尊重低年级儿童识字量有限这一现实,充分发挥拼音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的作用,孩子们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甚至一句话都可以用汉语拼音来写。

二、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知识的积累,识字量的扩张,进入中年级后,我在指导同学们进行习作训练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形式上偏重于片断训练,以摘抄运用优美的词、句、段为主。学生摘抄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名人语录、格言、座右铭,也可以是描写人物的优美的词句。可以是课本上学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中读到的乃至从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传媒中看到的。摘录训练要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记,把摘录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片段练习中,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片断训练在整个习作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它实质上是写话训练的延续和发展,它没有综合作文那么多严格的要求,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思一得都可以寥寥数语或洋洋洒洒地在自己的习作本上留下痕迹。

(二)内容上则应多写观察所得,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习作是对日常生活进行经常性的细致观察所做的记录。它灵活性强,题材广泛,可以没有开头结尾。为了便于学生找到一个准确的观察点,我帮助学生大略地梳理了以下观察习作的内容:1.社会万象。千姿百态的众人像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均在其中,耳闻目睹、传言评议均可成文;2.家庭记事。家庭是孩子幸福的乐园和快乐的港湾。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儿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有趣、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加深他们的印象,引起他们足够的关注;3.校园风光。老师、同学、校园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的习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材料;4.自然风光。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风光无限的四季变换,一草一木的生长过程,风霜雨雪的气候变幻,无不可以让孩子们在习作上留下深深的痕迹;5.影视观感,阅读赏析。这些既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又可逐步地提高他们明辨是非、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加大了课外阅读的量,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汲取知识精华,扩大视野。

总之,观察习作能否写好,这关系到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甚至整个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兴衰成败。学生能否勤于、善于、乐于观察,这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同时也关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因素。

三、高年级段学生的习作教学

高年级段学生习作应更趋于综合性。信息记录、学习心得、活动的过程都要经常涉猎,要注意启发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探究的良好习惯。要把思考(心得)引进习作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写出一定数量的研究性习作,从而培养他们探究、创造的品质。

信息记录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你觉得有价值的最新的信息记下来。学习心得则是把课本上学到的、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记下来。思考习作也就是心得体会。它要求每一同学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议论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和心理活动,进步成长的过程摘要地记下来,思考习作对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去弊除害有独特的功效。因而它具有警世、醒世,催人奋进的作用。活动习作,记下参观访问或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研究性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社会万象、大自然,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以习作的形式呈现出来

几年习作教学的实践给我的启发是:习作训练必须从整体考虑各年级段地训练重点,这样才不至于产生重复训练或训练不扎实的现象。在整个小学阶段根据年级段的不同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针对性强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各年级段习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整个小学阶段习作教学效率和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整体把握能力论文 篇3

感知语篇方面, 课标有着明确要求:“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课标上述要求, 不难梳理出整体把握的一大要点为: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整体感知, 要注意文章的体式。写人记事的可从写了几件事或诗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说明文可以从说明的几个方面开概括。童话故事, 可以抓主要人物和古诗的开头、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寓言故事, 可以抓写了一个什么小故事, 告诉一个什么道理来全面把握。议论文可以抓论点;散文,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规律, 发现其“神”, 从而感知。除此之外, 还应该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教给其整体感知的方法, 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找准方法, 长文读短, 厚文读薄, 将语篇浓缩成语句。

一、课题入手, 直面主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课题浓缩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华山的险》, 题目直接点出全文写的就是华山非同一般的险。《马蜂与熊瞎子》道出了马蜂与熊瞎子相互依存, 互相制约, 相生相克, 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课题已经提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经过、人物、起因、结果等重要信息,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围绕此补充——谁, 因为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等信息, 由此也可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瑞恩的梦想》, 重点围绕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时引导学生提问——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什么?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 文章梗概便浮现出来了。

二、提取要素, 抓住梗概

记事类课文, 可以从文本中提取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的信息, 连成通顺、完整、连贯的语句, 从而抓出梗概。如《天上偷来的火种》, 这个希腊神话描写了普罗米修斯——最早的泰坦巨神后代, 童话中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 作为人类的创造者, 他冒着风险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故事。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多个版本中都被选为教材。人教版四下《普罗米修斯》, 苏教版四上《普罗米修斯盗火》, 西师版六下《天上偷来的火种》。不同的版本, 不同的年段, 抓要素的要求可以体现层次差异。四下的教学可抓住文中依次出现的人物姓名, 引导学生读对人物姓名, 再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提问:谁做什么?或是谁向谁做了什么?以问题梳理脉络, 再归纳出故事梗概。这一教学过程有扶有放, 逐个击破, 循序渐进, 适合中段学生。西师版教材中这篇课文安排在六年级下册, 学生提取要素和概括的能力更强。因此, 在初读以后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直接让学生提取人物要素: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其中主要人物是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试着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学生交流后, 继续引导:以主要人物为主体, 用上恰当的连词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合并成一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课文梗概自然水到渠成:“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 普罗米修斯不惜触犯天规, 勇敢盗取天火, 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 却受到宙斯严厉的惩罚, 忍受痛苦的折磨。最终被大力神所救, 重获自由。”不同年段, 不同学情, 教学时因材施教, 顺势而导, 就能让学生对要素提取法驾轻就熟, 运用自如。

三、重点句切入, 整体感知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许多课文中都有一些能统摄、驾驭全文的重点句子, 抓住了这些句子, 就能俯视全文, 对课文做出整体把握。如《母鸡》, 可以抓住文中开头“我一向讨厌母鸡。”, 结尾“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两个重点句, 明确老舍先生采用对比手法, 先抑后扬, 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变化。为何会有如此转变呢?再结合倒数第二段中的“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便能整体感知全文。根据课文的特点, 还可以找过渡句或总结句, 作为整体感知语篇内容的抓手。有的课文, 是按照“总——分——总”或“总——分”“分——总”的结构写的, 文中有总起句或总结句。教学此类课文时, 就可以借助总起句或总结句整体感知语篇内容。

四、理清思路, 列出提纲

教材中不少文章行文线索清晰, 可以抓住此类文本的线索, 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思路, 列出结构提纲, 然后串点成线, 理出头绪, 把握整体。如《鸟的天堂》, 可先理清作者行文思路: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第一次、第二次去鸟的天堂?两次去鸟的天堂“我”分别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通顺、完整的话归纳出第一次、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 再将归纳出的语句连成一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第一天傍晚, “我”去鸟的天堂, 看见了一株茂盛的榕树。第二天早上, “我”经过鸟的天堂, 看见了群鸟飞舞鸣叫的热闹场景。

由此可见, 文本中那些精彩、传神的关键词语, 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如果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 就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轻松自如地把握文本大意。

《智取生辰纲》整体把握 篇4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与此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四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五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前面说到“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又在盛气之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后得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把押运生辰纲的任务交托给他。谁知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由刘唐开始,串珠子一般牵出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贵重的财宝,并由吴用定了一条智取之策。至于是什么计策,作者留下一个悬念,并不着墨,而是宕开一笔,写杨志如何接受任务,如何押送等情状。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此行的凶险,他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这也“特写出杨志英雄精细”,事实也证明他的顾虑和准备都是必要的。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

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可以说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他又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他与兵士矛盾的激化构成了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军汉们只是些小人物,尚惧怕他的权威,不敢公开反抗,那么,他不注意协调好与老都管、虞候的关系,使得本来就对他心存鄙视的老都管公开抵制,这一矛盾的激化就是致命的了。它直接导致了军汉们不听杨志的打骂(有人撑腰嘛),坚持在强人出

/ 2

没的黄泥岗松林里休息。这样,杨志一行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不免失败。

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当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出现了,但他们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然后,由白胜挑着满桶诱人的白酒(此时尚是好酒)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蒙汗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而白胜追这个,夺那个,竟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毫不露破绽。这样一做戏,杨志也不由得有点相信这是好酒了,于是同意买。但白胜又一次欲擒故纵,一个劲儿不卖,这就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在这段文字中,杨志和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始终在紧张地进行中,但并不是明刀明枪,自始至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因为我们无从知道那几个贩枣子的客人就是晁盖等人,而他们之间的斗争也被表面上的“兵士买酒”和“杨志阻止喝酒”的争斗所遮盖。杨志处在不听话的想喝酒的军汉们和一心想引诱他们喝酒的晁盖等人中间,虽然小心谨慎,却也是疲于应付。更重要的是,晁盖等人“计”高一筹,无论杨志怎么猜测,怎么提防,他们都好像全然了解杨志的心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而且事事走在了前边。

阅读的整体把握 篇5

分析思路及结构。思路是内在的行文过程,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不管写还是读,都要理顺思路。理思路可抓线索,或时间空间,或相关物事及事件,或思想感情,都可以是行文的线索。思路的外在呈现就是结构,就文章学的一般原理来说,结构有三分法及四分法。所谓三分法,就是开头、中间及结尾。前人有龙头、猪肚、豹尾之说,是着眼于效用而言的。至于四分法,就是起、承、转、合,比三分法多了一个层次。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多了一个层次,就多有起伏曲折。但若合而言之,仍可将承与转视为中间层次。这文章结构的三分法及四分法,二者也都有助于划分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的安排,进一步还可落实到段落上。不过,先要对分段有一些认识。如何分段,在夏■尊和刘薰宇合编的《文章作法》中是这样说的:“一篇文章虽有一个中心思想,但仔细分析起来,总是联合几个小的中心思想成功的。为了使文章的头绪清楚,应当把关于各个小的中心思想的文字作成一段;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小的中心思想应当作一段,而一段中也只应当有一个小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内容若十分复杂,一段里面还可分成几小段。”这是分段的依据,更可以说是原则。“分段不但使文字易读,且使文字有序不紊。分段有长有短,原视人而不同,但大体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每段自成一段落。”分段是为了分出条理,意思上则是相对独立的。且就段落的组合关系来看,有并列、承接、层进、对照、总分等。从段落入手,分析其层次组合关系,也有助于把握结构。段落中尚有一种过渡段,则要注意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体把握能力论文 篇6

一、从高中数学知识链中认识函数

函数是必修1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新课程数学从必修到选修,函数是其中一条主线,主要体现在必修1:函数概念和性质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对数、幂函数);必修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必修数学5:数列(离散型函数);选修系列1-1 (2-2):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

函数是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线性规划、算法、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函数模型是实际问题和几何问题中研究最值的常用模型。

二、从高中数学内容和结构中认识函数

必修1中主要是: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三种函数模型(指数、对数、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数据应用。

必修4中主要是:角的概念及表示→三角公式及应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三角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必修5中主要是: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两种数列模型(等差、等比)→an, Sn的研究→数列模型的应用。

选修1-1 (2-2)主要是: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常见函数的求导公式及求导法则→用导数刻画单调性→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实际应用。

从高中所研究的初等函数来看,函数的研究的结构都遵循着以下几种结构。

结构一:

结构二:

三、从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函数

1. 两条线索

一是抽象的数学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符号y=f (x),符号化、形式化是数学的重要特征,如所有的函数关系都可以用抽象符号y=f (x)来表示,这种表示不仅形式简单,而且可以加深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

二是具体的实例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y=ax, y=logax, y=xa, y=sinx, y=cosx, y=tanx,以及初中学的y=kx+b, y=, y=ax2+bx+c等函数,通过研究这些函数图像,掌握这些函数的性质,对了解和掌握函数的性质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

2. 两个角度

对高中函数的研究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从符号语言对函数进行精确的刻画;二是从图形语言对函数进行直观的描述。这两种角度贯穿了函数的学习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函数的概念

在函数的概念中定义域的定义为所有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值域的定义为所有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其本质就是由符号的取值构成的集合,而这两个函数基本概念用图形语言描述为函数y=f (x)的图像在x轴上的射影构成的集合即为定义域,在y轴上的射影构成的集合即为值域。如图1,值域用图形语言描述。

(2)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

解析式即用一个关于x、y的二元方程f (x, y)=0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即把二元方程f (x, y)=0解构造为一个点集{(x, y)|f (x, y)=0},然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函数的图像。前者是通过式子用代数的方法刻画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便于通过等式研究函数的性质,而后者是通过图形用几何的方法刻画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直观反映函数值随自变量值变化的趋势。

如方程x2+y2=1 (y≥0),根据函数定义可得,该二元方程即为函数,而该方程的解构造为一个点集,画出图像如图2所示。

(3)函数的性质

(1) 单调性

符号语言:“”就是对自然语言“随着x增大,y也增大”的精确刻画.

图形语言:

从左向右观察,曲线在逐渐上升,这样就是对自然语言“随着x增大,y也增大”的直观反映。

(2) 奇偶性

符号语言:“”就是对奇偶性的精确刻画。

图形语言:通过图形关于y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直观反映了函数奇偶性。

(3) 周期性

符号语言:“”就是对自然语言“周而复始”的精确刻画。

图形语言:通过图形的不断重复,直观地反映了函数的周期性。

从函数的概念到函数表示与函数性质,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函数的研究是从代数角度用符号语言和几何角度用图形语言这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

四、从高中数学感受与应用认识函数

1. 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代数:ax+b=0相当于函数y=ax+b, 当x=?时y=0?

ax2+bx+c=0相当于函数y=ax2+bx+c, 当x=?时y=0?

f (x) =0相当于函数y=f (x) 当x=?时y=0?

几何:方程f (x)=0的根即为y=f (x)的零点。

2. 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代数:y=ax+b>0, y=ax2+bx+c>0,即解不等式的解的问题就是函数值大于零或小于零时对应自变量的值。

几何:如:x2-5x>0的解集即为函数y=x2-5x在x轴上方所对应图像在x上投影的集合。

3. 函数模型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们,而函数作为一个重要的模型之一,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实际问题,其本质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其过程如下图:

高中新课程对实际的应用进一步加大,其目的是想通过对函数的应用,使得以前我们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日趋减少,认为数学就是做题,学数学没用、升学有用等现象得到避免,通过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倾听交流觅根源整体把握促生长 篇7

1 教学案例分析

题设△ABC的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acos C=2b-c.

(1) 求A的大小;

(2) 若, 求b+c的取值范围.

对于 (1) , 两位学生分别从余弦定理 (化角为边) 和正弦定理 (化边为角) 角度给出解答, 对于 (2) , 两位学生分别从正弦定理 (探求目标函数值域) 和余弦定理 (利用均值不等式确定b+c的最大值) 角度给出解答.教师应该及时追问:b+c>a能否说明b+c的下界为呢?引起学生质疑, 使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给出解读, 能从感性走向理性.

变式1 若, 求b+2c的取值范围.

在学生通过正弦定理化边为角解答后, 教师给出变式后追问“基本不等式不好用就没法解决了吗?基本不等式真的不好解决了吗……”

生:由条件“3=b2+c2-bc” (原文错误均已修正, 下同) , 与结论“求b+2c的最大值”, 我想到线性规划, 但不知3=b2+c2-bc代表何种曲线, 所以求不出.

教师启发:联想到线性规划非常好, 不知形, 能从数角度解决吗?

在教师点评学生判别式法解答后继续启发:既然判别式法可以用, 那基本不等式法可用吗?请大家再思考如何解?如果用, 关键是解决什么?学生用待定系数法给出不等式法解答.

在此过程中, 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 逼出了学生的不等式法.遗憾的是, 教师未能让学生“为什么不可以从边方面考虑解决”、“3=b2+c2-bc代表何种曲线”驻足思考, 激发探究或解惑.一划而过不只是课堂少一份精彩, 更可能会使学生好奇心泯灭, 平添几分沉重.

实际上, 从边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b, c范围的控制和条件与结论的关联.对于题中曲线的确定, 学生是有能力的 (笔者曾开设过“二元二次方程与圆锥曲线形状关系”的探究课) .“圆锥曲线”中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0, b>0) , 与初中学过的双曲线方程y=k/x (k≠0) 产生认知冲突, 学生通过操作实践 (用一张透明纸将函数y=k/x的图像拷贝, 然后与比对, 完全重合) , 通过坐标 (系) 变换予以确认.变换是整个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2]三角函数是匀速圆周运动的本质体现, 它与向量、复数等都是刻画旋转与伸缩的天然工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0 (x0, y0) 绕着原点按逆时针旋转角θ, 得到点P (x, y) , 则有

证明如图1, 记

由题意得OP=r, 则

针对以上分析, 授课教师可针对具体情况亡羊补牢.

教师:想法非常好!3=b2+c2-bc表示什么图形呢?与我们的认知冲突在哪里?

学生:交叉项.

教师:如何突破这个障碍呢?

(放手让学生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通过 (坐标) 旋转, 利用待定系数法消去交叉项.将

x0=xcosθ+ysinθ, y0=ycosθ-xsin烅烄烆θ

代入x02+y02-x0y0=3 (用x0, y0代b, c) , 整理得

(1+sinαcosθ) x2+ (1-sinθcosθ) y2- (cos2θ-sin2θ) xy=3.

取, 它表示焦点为 (0, 2) , (0, -2) , 长轴长为的椭圆.

旋转π/4 (图2) 后对应方程为

教师:我们学习过出现交叉项的公式吗?你能利用其解决问题吗?要注意什么?

学生:完全平方式, 尝试对条件3=b2+c2-bc配方实施代换, 换元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以变式1为例, 由

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联想 “已知tanα=m, 求psin2α+qsinαcosα+rcos2α (p, q, r为常数) ”及均值不等式 “1”的代换 (本质是常数为零次幂) , “齐次化”消元.以变式1为例, 记

得 (12-z2) t2+ (12+z2) t+3-z2=0,

由根的分布有

变式2若值.

文献[1]中生7 利用, 结合恒等式cos22C+sin22C=1依次解出cos 2C, sin 2C, tan 2C, tan C, tan B.生8利用, 建立关于sin Bcos C, cos Bsin C的方程组.能否从边的角度求解呢?根据目标意识, 利用整体思想.只需逆用, 建构边a, b, c的关系, 如由, 得

2sin Bcos C-2cos Bsin C=sin A,

由正弦定理得

2abcos C-2accos B=a2,

由余弦定理得

变式3 若, 求BC边上的高.

文献[1]中生12由化角为边得

不会解方程组

教师及时点评:思路非常好……方程思想运用到位, 理解深刻.继续启发……需要思考的是求bc, 还是求b, c.受同学们解法影响老师提供一种方法……教师行云流水的讲解博得学生的钦佩和喝彩.缺乏 (师生、生生) 倾听、交流、 (即时点拨) 评价, 暴风骤雨式的浇灌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多少印迹?教师应停下来倾听学生的困难, 剖析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 在关键节点上进行点拨引领.前面生6给出了待定系数法, 生9 也利用 (sin A与sin (B-C) ) 二倍关系, 学生12为什么还不会解方程组呢?更谈不上灵活应用,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下面给出常见解法:

解法1 由

由等面积法得

解法3 由

解法4 设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解法2与解法3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解法4构建目标h的方程, 以简驭繁.

2 教学思考

案例中,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课堂的预设与掌控等基本到位, 但也存在目前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2.1 教学节奏风驰电掣

受教材内容、考试深 (广) 度、教学进度等影响, 当前教学呈现 “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与理解程度与日俱增, 试题日益灵活多变, 但每届学生的起点类似 (有可能降低) , 如果教师仅凭借直觉来确定教学的起点, 就会发出“学生越来越差, 越来越难教”的感叹, 如此反复, 就会出现职业的倦怠感.欲速则不达,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倾听, 强化与学生的交流, 及时跟进针对性评价, 让教师的“无为”促进学生的“有为”, 如使学生从 (未必) “学会”走向“会学”,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 师生充分享受慢化教育的过程.当然, 慢化教育不是为慢而慢, 而是为了生出“快”的效果而采取的“慢”的策略.如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呈现, 思维的关键节点等处驻足等待, 让学生弄清本源, 扫清障碍, 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文献[3]分别从慢教育是何、为何而慢、慢在何处、如何慢下来进行了综述.

2.2 思想方法渗透不力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 两者本质相同, 只是视角不同, 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常见的数学思想为: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或然与必然等.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提炼出简单问题蕴含的思想方法, 学生才能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自觉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引领, 将本质化隐为显, 如生5的判别式法相当于“设而不求”, 其几何背景是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 形的关系表征更本质, 数的推理相对形式化.[4]由交集思想可知变式3中h是确定的, 类比确定sin x与cos x可先构建关于sin x±cos x方程组, 尝试先求b±c, 在求解过程中, 要弄清整体思想与局部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3 运算能力停滞不前

运算能力是指根据概念、公式、法则对数式等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分析条件, 寻求并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多数学生“逢算必错”或反复迂回计算, 说明他们对算理、算法认识模糊, 没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课程标准实施以后, 义务教育更加注重几何直观与实践归纳, 减低了对代数式、变形处理能力的要求, 高中重在数形结合等思想, 运动、辩证思维方式的学习, 缺乏对变形能力专门的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1) 准确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公式和法则是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来源, 理解实质.即学生不仅要知道其“是什么”或“为什么”, 还要知道“有什么用”和“如何用”, 解题时才能物尽其用.

2) 科学记忆是基础.高中数学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的数据、公式法则和定理较多, 死记硬背会导致张冠李戴.教师要在学生易混淆处、关键点给出警示, 从学科整体角度给出点拨, 教会学生科学记忆, 增强数学感觉与意识.

3) 提高变形能力是保障.计算过程是从已知运算对象推导结果的过程, 必然要经历数学变形.要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变形方式, 如加减项、拆项、配方、分子有理化、因式分解、降次、取对数、1的代换、乘除互变等.使学生清楚变形的背景和依据, 如判断多项式 (乘积) 形式的函数的单调性, 往往采用作差 (商) 转化为平方和 (乘积) 形式判断符号, 渗透着分解与组合的思维方法.

4) 反思优化是关键.通过反思, 掌握运算过程中所用的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 深化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悟透本质方可游刃有余.如有些问题本质是考查性质的, 不需要计算, 而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深层次思考规避繁杂计算.

5) 发展思维是核心.数学解题是数学对象和人类思维的交互作用.它以数学概念为基础, 运用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数学方法, 并借助于数学语言, 对数学对象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行逻辑思维, 从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 教学时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无论怎样, 教师都必须先让学生运算, 在运算难点、关键处适度点拨提醒, 还要让学生思考能否把运算简化, 引导学生概括联系, 比较评价差异.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 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却能给予人以上的一切.”数字世界、奇妙无穷;几何王国, 诗意朦胧;思维之花, 魅力无限;数理逻辑, 妙趣横生;一种方法, 到处可用;题海拾贝, 流连忘返;数学灵感, 千古之迷.[5]但现实是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 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 甚至希望数学 “滚出高考”.这与数学内容抽象、逻辑严谨而难以理解, 与教师刻板的“概念+例题+练习”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很多解法学生为什么会想不到?是我们讲得较少还是学生练得不够呢?都不是.我们的教学没有突破关键点, 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支离破碎, 思维千疮百孔, 无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没能形成真正的数学能力.

倾听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前提;交流是实现数学理解的工具, 评价是检验数学理解的手段.[6]徐利治先生认为教学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 在学生可接受、可操作的基础上追求通性通法的“简易”.提高教学质量, 就是用最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其最需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弟成.教师深度引领学生高位发展[J].数学通报, 2015, (1) :22-26.

[2]齐民友.三角函数向量复数[J].数学通报, 2007, (10) :1-7.

[3]沈威.“慢”教育的本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中旬) , 2014, (7) :2-5.

[4]郑良.直觉和逻辑同行形式和本质并重——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5, (1-2) :26-30.

[5]蒋文彬.数学审美情趣漫谈[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2, (3) :5-7.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高中新课程 篇8

一、如何整体把握数学素养和能力

我认为教师必须明确高中阶段要帮助学生形成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这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应融于平时的每一节课中, 融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 融于师生交流的过程中, 循序渐进。如, 《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有的教师没有整体把握它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只想一步到位, 恨不得把高中三年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又如, “三垂线定理”的教学, 新课程是不作为定理要求的, 而有的教师却硬要学生掌握, 继而补充一些利用定理来求角度、距离的问题, 私自拔高, 人为制造难点, 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甚至放弃, 不仅未能达到教学目的, 反而偏离了新课程的方向。

二、如何整体把握数学课程内容

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从备课中去把握。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一节课的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 要进行哪些能力的培养。但是没有注意到本节课内容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内容在本单元、本学段、甚至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果注重从整体把握教材, 就能从更高、更深层次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从而合理处理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

其次, 要整体把握贯穿在高中课程中的一些基本脉络或者主线。高中课程的基本脉络主要有: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向量、几何、算法、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现以函数为主线为例从四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个维度是教师要对函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函数的概念在初中、高中、大学都有自己的定义, 它是逐渐发展完善的;第二个维度是高中阶段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函数模型, 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第三个维度是函数的应用:一个是函数在数学内部的应用, 如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线性规划之间的联系与作用, 一个是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四个维度是教师在高中阶段要帮助学生形成研究函数的两个基本方法:一个是如何应用算法去研究函数, 一个是如何应用导数思想去研究函数, 如研究函数单调性、最值等。

整体把握能力论文 篇9

一、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一个学段内各门学科的教材都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 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都体现了编者的教学理念。作为教材的执行者———教师, 能否理解并落实编者的理念和意图, 是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教师, 都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 通读教材, 认真对照课程标准, 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是什么, 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 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画出本册教材的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进而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

一般来说, 对知识的掌握分为四个层次, 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教师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每一部分知识, 仅仅是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 这是第一个层次, 如同一盘散落的珍珠, 还需要用一条条线把它们串联起来。只有通读教材, 感悟教材, 才能把分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同一类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条条的知识线, 这是第二个层次。不同的知识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西方有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世界怎样的结局。要把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线并联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面, 这是第三个层次。最后, 要把一个学段不同年级的知识构成一个立方体, 如同一座立交桥, 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四通八达, 不管从哪里切入都能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整合起来, 这才是完成了知识的建构。

要达到这四个层次, 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构, 强调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的编写, 大多是以“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如:初一《我们生活的世界》;初二《我们传承的文明》;初三《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类教材都有自身的规律, 但这种规律是隐藏的, 学生并不掌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以教学内容为“知识线”, 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方法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用“方法线”控制引导“知识线”,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形成基本的能力。

二、统筹安排课堂教学

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统筹教学过程, 探寻学习规律。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我也曾做过一些尝试:

1. 课前导入中的整合:

导入可以是多种多样, 可以情境导入, 也可以复习导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新课导入时, 我就采取了复习导入的方法。我回顾新航路和殖民侵略的影响等内容得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

通过对过去知识的整理和整合, 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必然性有更深的认识。

2. 知识点讲授过程中的整合: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从法律上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689年还发生过什么事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所以这时候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刚刚确立, 要侵略中国还为时尚早。

这种整合虽然很小, 但很实用, 能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 明白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历史及相关联系。

3. 课后小结时的整合: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可以用表格来比较。列出名称、时间、领导人、主要事件、重要文献、确立的整体等内容。

用表格归纳比较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也是学生比较得心应手的。但还是初级的知识点的整合。

4. 单元知识点的整合:

一个单元就有一个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 把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局部的知识网络。

比如《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就包括这么一些内容:

(1) 成熟的礼乐文明是根基:西周的礼乐文明

(2) 稳固的政治制度是保障: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3) 民族融合中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4)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5. 期中期末复习中的整合:

这一阶段知识点多, 学生容易混淆, 不易记忆, 整理归纳非常必要。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时, 我出示了以下知识脉络:

(1) 经济状况:农业上的生产工具 (新石器-铁农具牛耕-筒车曲辕犁-秧马) ;手工业的丝织业 (黄帝-唐朝) ;陶瓷业 (炎帝-黑陶彩陶-越州青瓷-北宋景德镇) ;商业 (统一货币度量衡-大运河-唐朝长安-宋元的交子, 东京大都临安)

(2) 政治状况:制度 (禅让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推恩令监察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县制-郡县制-行省制) ;理念 (仁政, 以德化民-民贵君轻, 水舟, 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清明政治时期。外国的制度 (种姓制度, 雅典民主制, 罗马的共和制, 元首制)

(3) 思想文化:思想 (百家争鸣-法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佛教-儒家, 佛教、道教-多种宗教融合) ;文化 (文字, 文学, 史学) ;艺术 (书法, 绘画, 雕塑) ;科技 (四大发明及影响, 棉纺织技术) ;外国的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罗马, 古阿拉伯)

(4) 民族关系:秦 (长城灵渠) ;西汉 (匈奴西域) ;南北朝 (北方民族大融合) ;唐 (一视同仁, 胡汉交融) ;宋元 (农牧文化融合, 西藏, 回族)

(5) 对外交往:西汉 (张骞-丝绸之路) ;元 (空前繁盛, 马可·波罗, 泉州, 陶瓷之路)

(6) 社会生活:宋元世俗化 (瓦子勾栏看棚, 杂剧说话, 节日习俗)

整体把握 快速立意 篇10

【摘 要】本文从近几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确审题立意入手,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材料作文“新”在何处(特点、定义)。二是新材料作文的类型,从形式、内容方面分析。三是新材料作文应对措施(审题方法)。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审题 立意

一、新材料作文“新”在何处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演变。但开放性呈逐步递增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如今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文体“四不象”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是高考作文命题值得思考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在作文命题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新材料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新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和材料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具有材料作文的形式,都有材料和限制语构成,不同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意蕴更丰富,为多角度立意提供了基础。二是材料作文强调整体理解材料基础上,从任意一个角度展开思考,无所谓最佳立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二、新材料作文的类型

新材料作文形式上可以分为单则材料类(如2006年全国卷Ⅰ)和多则材料类(如2007年全国卷Ⅱ)。内容上可以分为:

1.图画类材料(如2007年全国卷Ⅰ)

材料为图画的作文形式由来已久,图画往往蕴含丰富,非一般语言所能涵括。加之今天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画作为一种对社会、世界的反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爱好。因此以图画为材料来命题既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对当前随意降低审题难度,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有力的反拨;而且又不加大审题难度,图画本身往往具有多向解读的可能,允许考生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具有很广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宿构作文现象。

2.比喻、寓言类材料

比喻类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比喻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寓言类材料意蕴丰富,解读空间很广,以之为材料作文,往往可以供选择的写作角度很多,而且命题者往往有意对寓言进行加工,使写作角度更为明晰,写作范围更为宽广,这样实现了写作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考生对寓言寓意的挖掘、角度的选取则足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深度,命题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智慧含量”,这样完全避免了话题作文命题随意性过大的误区。

3.联想类材料

联想类材料作文就是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发散性联想和想象,材料只是触发联想的媒介。材料可以是一句名言、一首诗……但必须能引发考生的多种联想,尽可能多发提供多种思维方向。2007年北京卷就是典型代表。这类材料作文开放性更强,而且都必须和材料相关,所以又有一定的限制性,开放性和限制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类题目以激发考生的联想和想象为目的,这是作文教学和本真追求。

三、新材料作文应对措施

针对新材料作文以上特点,如何更好地把握它意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整体把握法

阅读材料,立足全局,从整体上理解它的内容,抓住其中主要對象,弄清其特征及相关人或物之间的关系,并体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倾向,然后将得到的信息进行全面整合,抽象概括,从而确实文章的主旨。生活故事类的材料多用此法。

2.抓关键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了这些关键句或关键词(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就能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例如《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学生很容易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3.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Ⅱ卷))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4.辩证关系法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角度: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5.存异求同法

有时候,题目所提供的是多则材料,它们在内容上往往呈多样的联系,或为同一关系,或为并列关系,或有交叉关系,或为对立关系,或为矛盾关系。对于它们,务必不放松任何一则内容的占有和分析,而切忌偏执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做法,具体操作时可分别考虑。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在立意过程中,上述几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整体把握能力论文 篇11

一、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的理念

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理念, 是阅读文本的整体性决定的。新课标对整体把握理念的强调, 则是阅读教学对文本整体性的回归。传统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所谓应试知识点的需要, 将对文本的解读集中在与应试相关的内容上, 与应试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 往往忽略不计。由于所谓的重点内容缺乏辅助内容的基础和依托, 加之重点内容之间缺乏甚至失去了联系, 使整个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分析支离破碎。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理念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对知识要从整体语境当中去理解, 要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 构成这个整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或因素在文本解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任何一篇成功的作品, 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尤其是选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的作品, 其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程度更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宏观上体现为具体内容与体裁选择是高度一致的, 具体则体现为特定思想感情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内容的理解不能脱开形式, 对表达艺术性的把握不能脱开内容, 而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进行整体把握。其次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文本是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 也就是说整体是由局部融合成的整体, 局部是构成整体的局部。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对某一局部 (重点内容) 的突出, 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视野。

二、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游离状况

整体把握原理要求对于局部 (重点) 内容的把握必须有整体的视野。由于长期受传统阅读教学支离破碎式的分析的影响, 以及应试制度的导向, 在新课标颁布实施、广大教师理性上普遍接受整体把握理论之后, 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的矛盾和游离状态依旧严重。脱离文本整体性的所谓“突出重点”仍然普遍存在, 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整体把握作为点缀的“突出重点”。新课标颁布实施之后, 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督促下, 教师开始有意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整体把握的运作, 但又缺少运作的理念, 只好做一些点缀性的工作;于是, 在讲具体内容之前, 或就把文本的整体内容复述一遍, 或把放在最后的主题、特点的归纳搬到授课的开始阶段, 或干脆将习惯中开讲前对文本的阅读当作整体把握, 使整体把握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二是完全不顾整体的重点突出, 也就是完全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学《荷塘月色》, 教师在概括地说明前面的内容之后, 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解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里的月色”, 由于教师就景物讲景物, 就技巧讲技巧, 而将其与整个文章的主题游离开去, 与整个文章的情绪氛围游离开去, 使这个重点越是突出, 对文本内涵游离的就越远。学生根本看不出“月光下的荷塘”、“荷塘里的月色”与“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的联系。这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的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甚至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整体把握是对文本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突出重点则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整体把握是基础, 突出重点是目标。因此, 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是相辅相成的, 尤其应对整体把握予以高度的重视, 没有整体把握或缺少整体把握的依据, 往往会导致突出重点的片面性, 乃至使突出重点游离于文本而产生误导。但是整体把握仅仅是基础, 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深化对文本的透视, 还必须突出重点。只有在整体把握中突出重点, 才能保证理解以尊重文本为依托的正确方向, 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见解。例如, 诸多《背影》的阅读教学就存在着只抓“突出重点”而漠视“整体把握”的弊端, 许多教师教学时, 把详写父亲背影的段落当作核心, 甚至是全部内容, 而淡漠相关的背景与那个段落及其前后文字内容非常密切的联系, 使背影的魅力和父爱的感染力大大失色。将详写父亲背影段落作为重点是必须的, 但这个背影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 前面部分层层对背影出现背景的渲染, 是父亲背影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而背影描写之后, 意味浓重的自责又使这个感染力具有了更为强烈的辅射, 深刻表达了28岁的作者对20岁时作为的反思, 如果没有对于这些内容的整体把握, 那就只剩下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这一点点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感动了。整体把握的越是全面、具体, 重点突出的就越鲜明。在《背影》的整体把握中我们不能漏掉任何课本中提供的相关材料, 包括提示、思考和作业, 也包括插图。插图是内容的形象化, 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文字的描述。但对所有关于整体把握的材料首先是判断然后是使用, “背影”的插图显示的是最精典的“背影”的描写。这里应特别提示, 语文教科书上关于父亲“背影”的插图违背了原文的描写, 原文中“父亲两手攀着墙”, 插图是两手拄着墙, 原文中“两脚向上缩, 显示出努力的样子”, 插图是两脚踩着地, 所以在整体把握中不能将其作为理解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矛盾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 它不仅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 在理清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我们应努力进行教学实践, 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下一篇:开放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