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2024-08-23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通用8篇)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 对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在护生实习期间应用整体护理观念指导护校实习生的临床带教, 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查我院实习护生76名, 其中中专生30名, 大专生30名, 本科生16名, 时间10个月。

1.2 方法

分别在实习前、后对76名护生进行整体护理的认知调查和对护理能力的自信性改变的调查[1]。比较其在实习前、后对整体护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护理能力的自信心程度的改变。

1.2.1 实施带教计划:

(1) 第1阶段:熟悉外科病房的特点、性质和深入病房了解患者情况;带教老师在了解每一位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的基础上, 从患者需要出发, 强调护理基本技能是作为满足患者要求, 达到护理目标的护理行动之一, 着重介绍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把护理基本技能与满足患者要求, 解决患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护理技能得到充分实践[2]。 (2) 第2阶段:主要带教老师介绍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特点, 责任护士的工作程序和具体做法, 带领护生进入病房, 选择部分入院、手术前、手术后、出院等不同阶段的患者, 运用护理程序, 通过观察、交谈、护理查房采集护理病史, 整理资料并共同分析, 找出未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和对于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确定问题的原因、相关因素、列出护理问题;按问题的主次顺序排列, 制定护理计划, 让护理实习生了解整体护理的具体做法, 逐步进入护士角色[3]。 (3) 第3阶段:临床责任组的责任护士为指导老师, 让护生应用护理程序对自己分管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如在带教老师的具体指导下, 由护生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 在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的过程中, 利用一切机会对患者及其家庭, 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健康教育[4]。指导老师主要起指导、点拨、概括协助作用, 帮助护生正确熟练运用护理程序, 为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多个层面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 解决健康问题, 满足需求, 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也增强了护校实习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 对临床实习进行阶段性评价:

(1) 在实习的第2、3阶段, 带教老师深入病房, 巡视在护生的身边, 边进行查房, 边检查护生是否能按护理程序给予患者护理, 进行护理评估是否正确全面, 护理诊断 (问题) 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得当, 护理效果如何, 发现问题及时个别指导或者集中进行讨论交流, 大家共同分析和提高。 (2) 从实习第2阶段开始, 每周集中1次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临床护理查房, 由护生报告病史及相关资料, 提出护理问题、计划以及疑难问题, 老师检查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健康教育等落实情况;护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场进行效果评定, 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1.2.3 重视教与学的反馈:

进入第2阶段实习后, 护士长和带教老师主动征求护生意见, 了解她们对教学安排的反应, 征求老师和患者的反馈意见, 以便及时整改。完成实习后进行综合考评并进行座谈小结, 评估实习效果。

1.3 评价指标

观察护生实习前后对整体护理的认识情况与护理能力自信心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习前后对整体护理的认知程度

实习后护生对整体护理认识程度提高, 认识模糊、未明确回答所占的百分比低于实习前, 认识明确百分比高于实习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实习前比较, *P<0.05

2.2 实习前后护理能力的自信心

实习后护生对护理能力信心不足所占百分比低于实习前, 信心增加很大及很有信心百分比高于实习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实习前比较, *P<0.05

3 讨 论

3.1 整理护理的的概念

整体护理观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以患者需要为中心, 护理程序则是解决问题在护理专业中的具体实践, 是护士科学地解决服务对象健康问题思维和工作方法, 将整体护理观念和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纳入临床带教中, 是护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5]。

3.2 临床带教老师的作用

临床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教他们如何学和做, 更重要的是提高护生的认识水平, 强调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的人, 而且是患病的人。培养和强化护理实习生对整体护理的认识, 加深对整体护理内涵的理解和对护理程序的运用。

3.3 护理程序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做好整体护理的基础, 是系统性解决健康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3]。在指导护生提高对整体护理观念认识的基础上, 重点是教会护理实习生运用护理程序, 并将其应于患者身上, 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

参考文献

[1]张悦, 王庆珍.规范临床带教提高带教水平[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10) :37-38.

[2]刘珊珊, 朱东海.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6) :860-861.

[3]盖凤春, 林瑞新, 盖冬梅, 等.护理临床带教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17) :111-112.

[4]沈梨.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的尝试[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35 (12) :739.

[5]季华萍, 席淑华.应用整体护理观念指导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J].实用护理杂志, 2008, 18 (1) :67.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2

“两课”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巨大偏离,表现为: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低,认为课程本身枯燥无味,理论只是高调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固然这与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实效性相联系,同时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传统“两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课程本身的知识性,因而使得各门课程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一贯性,而忽视和弱化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这种情况在我国以往“两课”的历史沿革中就有明显体现。

“两课”改革的第一阶段,从1978至1984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期。这一时期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程。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两门课侧重的是对本学科基本原理的概述,而另外两门课“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则属于“史”学内容。可以说,这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力图尽可能多地教授给学生客观的知识。因而这一阶段课程主要注重原理性的知识。

“两课”改革的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随着改革的逐步展开,课程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此时“两课”课程设置,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客观知识部分,如“史”和“原理”的内容;另一方面,逐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如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此外,还意识到应当使大学生关注中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开设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样,“两课”逐步从注重基础理论转向对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倾斜。

“两课”改革的第三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全面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后来该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此时高校“两课”的课程体系逐步纵深发展,课程不断得以细化,“两课”的知识传授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应当说,“98方案”在知识体系的传播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在课时未增的前提下,过于侧重知识性,使得其德育教育功能被冲淡。因而在这种背景下,“两课”的进一步深化整合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

二、新“两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其实,早在2004年1月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工程”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与此相适应,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将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初中共中央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调研,并于2005年2月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育功能,而不单单是它的知识传授功能。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两课”课改就是根据《意见》确定的,可以说《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我们称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整合时期,这就是“两课”改革的第四阶段。

根据新方案,从2006年秋季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始,中国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科目将由原来的八门减少到四门:即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最初的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占3学分;原“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占6学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占3学分;此外,还增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占2学分。而对于专科学生,只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占4学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占3学分)。可以说,这是“两课”历史上课程整合最多、最为充分的一次。

但是,这次课改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论,针对“两课”课程被压缩的传言,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指出:“这是一次整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压缩。”他说,“课程数目虽然减少了,但覆盖内容更广了,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素养都包含在其中。调整是希望提高教学的效果,明显改善教学状况,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不是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说,通过整合实现各个相互关联理论的一体化,即突出每门课程的“整体性”是此次课改最显著的特征。

三、整体性观念在新“两课”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在此次“两课”课程培训过程中,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一再强调“整体性”观念在课改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针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专家逄锦聚强调:“科学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几个似乎互不联系的部分。”参与新教材编写的另外几位专家华东师大教授陈锡喜、同济大学教授顾钰民,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陈大文也都强调,“整合,不是‘拼盘’。”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不是将三大理论“分割”开来讲,而是将其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结合为一个整体,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更好融合,反映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其实,突出“两课”课改中整体性观念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宏观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最终学会应用这一系统理论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此增强“两课”的政治教育功能。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突出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特别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总体上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理论问题,以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3

1 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作用

综合素质是指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

1.1 身体素质和外部形象

手术室工作紧张、繁忙,工作时长期站立,精神高度集中,工作时间长而不规律。要想胜任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特殊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班次,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坚持体育锻炼,均可改善手术室护士的身体状况。对于刚进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首先注重身体素质,这是确保繁重的手术配合工作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秀瑛曾说:“护士的职业形象是力与美的结合”。对患者来说,手术室是神秘可怕的,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安,所以手术室护士应该举止文雅,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对待患者无论贫富贵贱和社会地位,都要一视同仁,语言可亲、语气柔和。这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对一些重症患者尤其重要。

1.2 心理素质

手术室工作环境特殊,术中配合要求精神高度集中。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均可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如此,不但容易导致躯体疾病,更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使得心态和行为都发生变化,人容易变得暴躁,从而做事不专心、准确性降低,甚至会影响术者的心理和思维判断等,进而直接影响手术中的护理质量,从而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平时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境,任何情况都要克服紧张、保持镇定,同时,在术中及术后都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时刻训练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自觉克服职业性心理紧张,工作之余充分休息,适当参加必要的娱乐活动,及时调整好身体和心态,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在工作中,精力高度集中,任何时候都能够不受外界环境和自身不良情绪所影响从而保证配合完成手术。

1.3 人生观

手术室护士从事的是具有特殊专业性质的专科工作,必须认识到自己职业的崇高性和所需要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患者对护士的需要与医生是高度统一的,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深刻理解本专业的性质、任务,高度热爱手术室工作,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高尚人生观,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一切工作以患者的利益出发,以患者的顺利恢复为已任,从而保证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

1.4 协调能力与奉献精神

手术室工作涉及范围广、科室多,常要协调与各科室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亲切、一视同仁的对待各相关科室同志,协调好各科室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争取其他科室和个人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工作失误并化解矛盾。另外,工作中还能够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这就要求护士应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利益着想。工作严肃认真,态度和蔼可亲,努力做到使患者放心,始终围绕患者这个核心。另外,手术成功了患者最感谢的往往是术者而不是护士,却不知道手术室护士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无影灯下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倾注于解决患者的痛苦,只有具备这样的奉献精神,甘当绿叶、乐于配合,这样能够保证术者流畅的手术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恢复质量。

1.5 职业修养

较多时候,手术室护士会面临单独工作的情况,无菌技术本身是一种纯粹的,稍有一点疏忽大意,不负责任,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如不严格无菌操作会引起切口感染,延长愈合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无人监督,也要坚持护理道德信念,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大小手术,器械护士或者巡回护士都要自觉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认真对待每台手术和每项辅助工作。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责任心,时刻牢记自己对社会所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6 忘我学习,完善自我

手术室护士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不仅要求科学性和技术性,比如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如麻醉知识、解剖知识、生理知识、病理知识等,还应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任何时间地点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和应有的地位、将医德规范应用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中,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言行能受到各科室、术者和患者的信赖,得到社会的爱戴,从而极大的提高护理质量。

1.7 提高团结合作能力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护理体系,手术室护士分为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这两种护士直接参与手术全过程的配合。其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理工作,每台手术的完成,需要多人、系统、连贯性的工作配合,从手术前的器械、敷料及其他被品的准备,消毒灭菌,到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配合,手术后的处理等,均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器械室、消毒室、敷料室均有护士负责一定范围内的工作。在施行手术中,护士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通过应用专业知识及技巧,巡回护士及时细致的观察患者的身心变化,判断准确,反应敏捷,异常情况出现一定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器械护士配合灵活,传递器械准确到位,不拖泥带水。每个岗位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共同协助完成每台手术全过程的配合工作,保证手术质量。

2 整体护理及其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起因、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针对病因的治疗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同时,通过对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的观察发现,心理因素在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造成患者恐慌甚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些情况会给麻醉和手术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者有时还会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从术前开始做好手术患者从生理到心理的护理工作,应该作为引起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重点。

2.1 手术前巡视患者并做好解释工作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要到病房巡视手术患者,护士谈话时态度和蔼可亲,举止大方稳重,以自己的仪表言行给患者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告诉患者和家属自己作为手术室护士的职责,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各种疑问,向其介绍手术室及手术间环境、布局等。通过交谈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稳定患者情绪,争取将其心态调整至最佳。

2.2 进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期间的心理护理

此时患者紧张程度可能会达到高峰并伴随恐惧心理,缺乏安全感,这时护理人员应诚恳地对患者进行解释、安慰、告知其目前即将实施的治疗如静脉穿刺、导尿、麻醉等,让患者感到手术准备充分,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充分信任。

2.3 术中心理护理

麻醉后即使是全麻有时患者意识也会存在,所以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大声谈笑,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更不应以患者的隐私或病情开玩笑,医护人员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也会影响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2.4 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如果患者清醒,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交待,手术已经顺利结束,使其放心。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篇4

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乃至近代其他自然科学得最大特点, 在于其从奠基到发展完善的过程, 始终贯穿了典型的东方传统的整体认识论思想。当中医学的整体认识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他们发现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处处都闪烁着整体联系的思想。

1 构成中医学整体论的三大学说

中医学整体论是构建中医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 贯穿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是医理论的本体思想和方法论原则。

中医学整体论是由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学说体系构成的, 即气一元论思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其主要理论基础。

1.1 关于事物本原的基础-气一元论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乃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基本、最独特的范畴, 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结合气的本义是“云气”。《说文》谓:“气, 云气也“象形”气所以被引申为哲学概念, 成为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主要范畴。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范畴是从探讨宇宙本原的角度提出的。在先人眼睛里, 万物都是有形, 唯有无形者才可能成为万物的本原。二是古人认识到,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 作为构成万物本质, 必然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中。气是无形的, 但其运动则是可被人感知的, 故气的概念被逐渐引申为自然的本质和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气一元论思想从气本元论或本体论的角度单明了整个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即由气产生的宇宙万物是由共同的基质构成。因此部分中就必须藴涵着整体的功能与信息, 整体与部分之间有着相类、相通的特征。从气范畴本身而言, 它是建立在直观基础推衍出来的一个非确指的概念, 具有非结构性与整体关联性的特征。

1.2 关于事物运动根源和规的整体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出现, 对于解释自然界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 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 是最大的道理和原理。因此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可以通过阴阳关系得到说明。其次, 阴阳的对待的关系, 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如此在理论上就解决了万物在大化流中的统一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整体认识论的构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使气的运动特征得到了圆满的理论说明。其次, 阴阳范畴的引入, 也使得气学说对事物多样性的解释能力大大增强了。气分化为阴气和阳气, 然后生成天地。天在上, 无形主动, 地在下, 有形主静。天阳地阴相交, 而后万物产生。

1.3 关于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论基础-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最早是建立在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五中物质基础上的。古人认为世界都包括五行的内在结构, 并把事物以五行进行划分, 形成了包括自然界的气候、天象、物候和社会活动的政令、农事、祭祀等在内在的整体模式。五行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的五行系统成为一个具有自行调节能力的有机系统。五行理论在天人关系模式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万物具有共同的内在结构和运动方式, 从而本质上是彼此相通的。而且, 五行即可表征事物的空间结构, 又可表征事物的时间结构。五行赋予时间和空间双重含义, 从而能够被广泛用来说明事物的内在结构、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和事物再发展过程中的序列关系。

在《内经》中, 天地分别与气和形相联系。天之气主要与阴阳相联系, 地之气主要与五行相联系。其原因在于:天之气偏于无形, 地之气偏于有形。从物质及其属性而言, 阴阳偏于物质的属性, 主要是表达事物内在部或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而五行则偏于指具体的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由于中医学强调万物的存在形式不外乎形气两个方面, 或者说气的存在形式不外乎行气两方面, 这样就把气、阴阳和五行有机的联系起来, 形成以气为最高范畴, 以阴阳和五行为其内在延伸的整体认识, 完成了其对于具体事物 (形和气) 与宇宙本原在发生学上相统一的逻辑构建。

2 中医学整体论的内容[1]

2.2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若干脏腑组织, 器官组成的。各个脏器、各个器官和组织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而人体的有机整体, 恰恰是由这些不同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所组成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2.2.1 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系统的内属于脏腑, 为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使人体的内脏、形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是相互沟通的, 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与整体在形结构上密切相关。

2.2.2 人体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 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但它们有时脏腑、经络等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组成机体各个脏器并维持其机能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 这些物质分布并运动于全身, 以完成统一的机体活动。

2.2.3 人体机能活动的联系性 由于人体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决定了各种不同机能活动之间密切的联系性。人体的功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各系统的功能, 又是全身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而个系统功能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 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活动。

2.3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内, 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不仅与外界环境有物质交换的同一性, 而且外界环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即中医所谓“人与天地相应”同时, 人又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 所以社会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

2.3.1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的联系。自然因素包括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环境等方面。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非常明显。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其自身客观的规律, 表现为春温、秋凉、冬寒等方面, 而自然界的万物则与之相应而呈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人与之相应, 在生命活动及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反映。季节气变化也影响人体气血运行的流畅或滞缓, 如表现在脉象上则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不同。这充分体现人体生理活动与季节相应的变化。

3 中医学整体论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中医学整体论所强调的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思想, 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主要采取了整体思维、辩证思维、意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中医学认识事物的基本出发点是事物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由于这些作用是通过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而不是事物在孤立状态下的作用, 因此, 只有通过对事物在整体中作用的分析才能加以把握。中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辩证性、直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这特点又决定了中医学认识事物时, 主要采用的是比类取象和以表知里的方法。而这些思维形式和认识方法, 又对中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医学整体论强调了机体各种结构和过程之间的密切联系, 形成了对事物或人体的客观、整体的认识。这种从各个角度综合地对人体进行研究, 把研究对象如实地作为非加和性综合体对峙, 整体与要素的集成关系中把握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系统的整体运动状态的系统综合思维方法, 无疑在由分而合、在不断产生新的边缘科学的基础上越来越走向综合的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领域, 具有长远的影响作用。

4 结论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决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与西医学不同的理论体系。由于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构建的指导思想, 主导着中医研究人体的思路与方法, 因而, 现代要发展中医理论, 实现中医理论重大突破, 必须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进行系统研究和解析。很多学者通过研究, 认识到了其认识论上的合理性和优势, 也对其缺陷与不足逐步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与探讨。保持中医理论的优势与特色, 即保留包括整体观念在内的中医学认识论、方法论中的合理成分, 积极以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观作为指导, 使传统中医理论逐步走出古代哲学的怀抱, 走向现代化之路, 这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5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一种主要方式, 也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Goodman (Goodman, K.S. 1967) 提出:“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 包含思想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任何英语考试中阅读能力都是最重要的考查内容, 然而对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来说, 阅读理解部分恰恰是最为薄弱、得分率很低的一项。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提高英语过级考试的关键。

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材料选择不当

学生当前使用的阅读材料, 很多缺乏时代气息, 语言图示复杂, 很难激活学生的兴趣, 无法给学生带来读后的思索;另外, 阅读材料题材不丰富、太难或太简单, 不能兼顾文学性与实用性等。

2.学生阅读模式单一

当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更多教授学生采用至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多从语言图式的结构去理解篇章, 而忽视了至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即从学生的内容图式或形式图式去解读文章的脉络和逻辑, 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 学生只能看懂单词或句子, 却不一定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阅读习惯不良

(1) 阅读时出声的习惯

很多学生不是无声的阅读而是出声读, 他们逐字逐句的理解, 而不是逐行理解或停顿在每个意群, 势必会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回视

有些学生阅读时总是看一行文字的后半部分时, 又返回前半部分。重读某个词或某个短语。Nuttal指出, “频繁的眼睛回视方式是造成阅读缓慢的关键。”这样读了下句忘了上句, 造成阅读速度缓慢, 理解效率低。

(3) 过于依赖于词典

有些学生遇到生词不是利用上下文或构词法来推测字义, 而是查字典。Nuttall认为, 依赖词典则实际上使自己成为低效率的阅读者。

(4) 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英语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 了解并熟悉那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而影响了他们对阅读材料所含意义的正确理解。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及步骤

1.阅读前 (Pre-reading)

阅读前活动, 指的是学生在仔细阅读前应该完成的任务。Harmer称这个阶段为导入, 它包括提出问题、引出主题, 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文章角色。阅读前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预习词汇 (Vocabulary Preview)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加快阅读速度, 在阅读前可先教学一部分课文中所出现的生词, 尤其是那些会对学生阅读理解构成重大障碍的生词, 另一部分生词则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自己去理解, 这样可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 (杨桂娣) 。指导学生查字典和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是培养他们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2) 预测标题 (Title Prediction)

好的标题常常包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胡春洞) 。如“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Weather”这篇课文, 学生看到标题就会联想到气候条件对人与自然界带来的影响。不论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 但最终都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谈论的兴趣, 而且还能激发他们急于阅读的欲望, 去印证他们猜测的后果。

(3) 背景介绍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在学生阅读前, 教师对与文章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作一些介绍是十分必要的 (王立非)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让学生了解讲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如何观察事物, 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和习惯, 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十分必要的 (吕中舌) 。

2.阅读中 (While-reading )

阅读中的活动,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 了解课文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这里强调的是阅读过程分析, 而不是传统的阅读的结果。阅读中的活动主要有下面几种:

(1) 快速阅读 (Fast Reading)

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读一遍课文并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第一遍阅读应是“扫描式”的。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词义。快速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计时是一种控制快速阅读的手段。

(2) 理解检查 (Check Answers)

待学生快速阅读大致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后, 教师对问题进行提问, 如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不理解课文时, 有必要放慢速度, 让学生再读一遍以加深理解。

(3) 语言要点 (Language Points)

语言要点包括词汇、短语、句型及语法等。教师在讲授新的语言知识时可适当复习学过的有关内容。精讲多练是语言形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3.阅读后 (Post-reading)

在此阶段的教学,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除了传统的提问、翻译等方法外, 应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 让他们流畅地表达阅读后的感受。具体的活动有以下几种:

(1) 角色扮演 (Role-play)

它是英语学习中出常用的一种活动。学生根据课文情景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为了有效地实施该活动, 教师应充分组织, 以免陷入混乱, 结果不尽人意。

(2) 完型填空 (Gap-filling)

教师写出课文概要, 留出一些空白让学生填, 鼓励学生尽量使用不同的词和短语。

(3) 复述 (Retelling)

复述课文, 教师提供关键词和短语, 让学生据此用来训练独白, 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复述要防止背说, 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

(4) 写作 (Writing)

教师要求学生就所读材料来写作。如写课文概要, 根据课文对产品的描述, 写一个广告, 用自己的观点重写一个故事等。这些练习都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 否则会适得其反, 构成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 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新观念包含着一个广泛的整体性教学原则, 它既强调教学活动的整体性, 也强调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有机统一。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恰倒好处地运用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有密切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中舌.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8.

[2]胡春洞, 戴忠信.英语阅读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6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简称脊柱微调手法,是以目标调整节段椎体横突或棘突作为支点行短促的按压、推扳手法。所谓“短杠杆”,主要区别于传统脊柱调整手法,该类手法操作力需要多节段传递才能达到目标节段[3],属长杠杆手法;所谓“微调”,主张以最轻的力度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微调手法的动作、度轻微,患者感到舒适,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减轻了体力消耗,也避免了对其他椎体不必要的干扰,因此大大避免了推拿手法的风险[4]。脊柱微调手法坚持走“精细化”道路,手法操作精巧、细腻、柔和,“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手法的可控性强,表现为操作过程的可控性,体现在力的大小、方向、角度及作用节段和运动幅度的可控性。脊柱微调理论坚持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不但善于调整产生症状的病变局部,而且注重调整整个人体脊柱的生物力线。微调手法将单节段、局部最优的脊柱调整观念转化成了多节段、整体最优的脊柱调整观念[3]。

笔者有幸跟随沈国权学习多年,虽有所悟,犹未能窥其堂奥,但深刻体会到脊柱微调手法及其理论是推拿学适应了现代临床脊柱疾病诊疗需要的产物,使脊柱推拿手法操作更具科学性、安全性及针对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传统脊柱调整手法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脊柱微调手法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现仅据随师心得,对脊柱微调手法的“整体观念”思想作一初步探讨,管窥蠢测,在所不免。

1 脊柱整体观

脊柱从解剖及其运动生理上是一个整体,各部互相协调完成其正常功能,病理上也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1.1 脊柱是一个功能整体

尽管从骨结构角度看,脊柱可分为颈、胸、腰、骶尾诸区域和20多个运动节段,但这些骨性结构由肌肉、韧带互相连为一个整体,脊柱各部分间、各节段间保持着协调的空间位置关系。脊柱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维持躯体动静力平衡、为头颅提供运动平台和保护脊髓、神经根。脊柱作为一个功能整体,其任何运动均为多个活动节段三维空间运动矢量和的外在表现,任一部分、任一节段的姿势变化也将由于脊柱承重线的改变,引起韧带、肌肉、骨骼中本体感受器兴奋,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的作用,重新调整脊柱诸活动节段空间排列关系的重新组合,以保持身体重力线与脊柱承重线相合,保持头颅与躯体的正常对应姿势,保持两眼视线前方平视。例如,腰椎生理前凸过大者,其骨盆发生前倾,胸椎后凸亦相应增大,使身体重力线在矢状面上与第一骶椎岬部相合;胸椎原发右侧侧凸者,颈腰椎将继发向左凸,而骨盆则继发左倾,使身体重力线在冠状面上与第二骶中棘相合;斜颈患者则寰枢关节、寰枕关节发生继发性的旋转、倾斜错位,使头颅保持在冠状面上与水平面向垂直的关系。同样,脊柱任一节段结构的改变,一旦影响到脊髓或神经根的自由生存空间,不仅病变所在节段会发生相应的保护性位置改变,如旋转、侧屈、前后倾斜等,且其相邻节段甚至远隔节段均会出现有益于减轻脊髓和(或)神经根机械压迫的保护性位置反射。

1.2 椎管内容物在结构上的连续性

脊柱除了作为人体的中轴和提供躯干运动自由度外,最主要的功能是为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提供坚强的骨性保护壳,脊髓与其附属结构在组织结构上连续为一体。当脊柱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时,脊髓与其附属结构作为同一个整体产生相应被动位移和变形。硬脊膜上端附于枕骨大孔,两侧和下缘与脊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相融合。当脊柱前屈时硬脊膜和神经根受到拉伸而紧张,后伸时则较松弛,侧屈时同侧硬脊膜纤维和神经根松弛而对侧紧张,头颈旋转时硬脊膜腔像照相机光圈一样缩小,纤维也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当脊柱发生姿势调整时,必然影响硬脊膜和脊神经根的张力,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笔者在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发现患者除了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及上肢疼痛、麻木症状外,多数患者还伴有明显的上背部及肩胛区疼痛,查体往往可见T4~7棘突有偏歪或高起并有压痛。这些胸背部异常调整好后,往往上肢的疼痛会明显缓解,正是脊柱错位后影响到椎管内容物形变,神经根紧张,症状加重,而治疗后可以改善这些变化。因此,现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很重视对病变远端尤其是上背部的检查和治疗,因为考虑到对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疾病的治疗,不可能短时间内使突出椎间盘部分回纳或减小,局部炎性反应也不能通过手法治疗迅速减轻或消退,但又不能太消极地完全放弃颈椎间盘突出的手法治疗,故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病变上下节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手法调整,首先使脊柱排列恢复正常,脊柱曲度异常得到纠正,使人体生物力学尽可能回到一个更相对平衡、合理的位置,神经组织张力、应力减少,从而减轻症状[4]。这也是沈国权教授经常说的手法治疗目的,即“尽量给神经一个宽松的环境”。

1.3 硬脊膜、脊神经外膜的张力传递是脊柱疾病和损伤远节段效应的中间环节

硬脊膜和脊神经外膜质地坚韧,不易被外力所拉长,对脊髓和脊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但正是这种坚韧的质地使硬脊膜和神经外膜在脊柱继发远节段姿势调整中承受了额外的张力。由于正常情况下,硬脊膜与脊神经有着充分的松弛度,即使脊柱因某一部分或某一节段病变而调整其整体姿势,也不会使硬脊膜处于牵拉状态,远节段效应较少见;但在某种病理状态下,如硬脊膜与椎骨粘连,神经根受到突出物压迫,限制了其活动度,其张力就会急剧增高,刺激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出现远节段症状,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急性期常出现屈颈试验阳性。

1.4 同一损伤过程中的多部位和(或)多节段损伤

脊柱与骶髂关节、下肢作为统一的功能整体,在躯体运动过程中共同承受着内外负荷。在外界暴力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可造成脊柱单点损伤,同时由于组织损伤时的能量释放,使其他部位免于受损;而在外界暴力较强大的情况下,脊柱某点损伤时的能量释放不足以抵消外力,与损伤点相关连的其他部位继续出现损伤。如在腰部前屈、下肢伸直位搬取重物,既可造成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也可能造成骶髂关节屈曲型损伤或半脱位,还可能同时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和骶髂关节损伤、半脱位。由于这种多部位、多节段损伤的临床表现与单点损伤的症状、体征并无明显差别,临床工作者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首先发现的损伤点而忽视潜在的伴随损伤。

1.5 病理演变过程中脊柱原发疾病和损伤可向其上下方发展

脊柱疾病和脊柱损伤出现后,病变节段的结构异常、运动异常必然影响其上下方运动节段的运动和结构,脊柱运动肌群在这一病理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椎旁肌受病变刺激而处于紧张状态,紧张的肌肉又引起上下运动节段的解剖位置改变,限制了节段的运动能力,引起固定。持续增高的肌张力不断牵拉肌肉-骨骼附着处,导致应力性劳损。由于脊柱运动肌群大多跨跃多个关节或多个区域,故脊柱疾病和损伤可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向远处发展。如慢性腰痛患者,腰部的原发病灶往往刺激髂腰肌、骶棘肌、臀中肌等跨关节肌群,使其持续紧张,最后可造成骶髂关节固定;而颈椎病患者由于斜方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头最长肌、颈最长肌等跨区域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上胸椎产生牵拉,最后也可导致胸椎损伤或错位。临床上经常可见到原来只是颈椎有问题,却未及时治疗,结果腰椎亦出现病变者。

由此可见,脊柱作为一个功能性整体,在生理情况下具有自动调整姿势,实现动力平衡的能力;在病理情况下,原发疾病和损伤可逐渐向上下部位发展;硬脊膜和肌肉在脊柱病变的远节段效应中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脊柱在外伤过程中,可能存在多节段、多部位同时损伤。因此,临床工作者对脊柱疾病和脊柱损伤应具有整体观念,不仅要以神经节段支配理论解释所掌握的检查资料,还要考虑到脊柱神经节段外因素所产生的远节段效应,不能满足于用所发现的检查结果来解释患者的症状、体征,还要追踪隐藏着的伴随疾病和损伤;临床检查过程要细致,分析问题要全面。

2 脊柱手法的整体观

脊柱手法作用的整体观,即手法作为矫正脊柱解剖位置关系的一种非创伤性疗法,既能产生所要矫正节段的近节段治疗作用,又可产生远节段治疗作用。脊柱手法除了对目标作用节段具有确切的机械效应如整复关节错位、改善压迫神经根和压迫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增加局部血供等作用外,还可改善脊柱的曲度和承重力线,缓和硬脊膜-脊神经根及肌肉的牵拉而产生整体性作用,从而引起不同节段应力的重新分布,人体神经、血管内环境得到改善,起到治疗效果[5]。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脊柱和脊柱手法应具有整体观念,不要陷入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机械思维方式。沈国权教授始终强调,脊柱手法治疗要走出局部节段论的局限,要具有整体观念;要从单节段、局部最优的脊柱整复观念转化为多节段、整体最优的脊柱调整;从经验性采用手法处理转变为在深入分析病情及脊柱影像学检查资料基础上,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决定手法的运用。

从临床经验来看,脊柱疾病和损伤的远节段效应客观存在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用远节段手法解决临床问题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沈国权教授治疗一个眩晕患者,最初诊断为寰枢关节紊乱、颈性眩晕,经在颈部多方治疗,效果均欠佳。偶然一次发现患者骨盆不对称,且髂前上棘处明显触痛,结合其主诉经常有走路抬腿过高即有头晕感觉,遂考虑是否由于骨盆不正使颈椎位置异常而导致头晕。遂将治疗重点放在调整骨盆上,结果治疗几次后头晕消失,再无复发。还有笔者诊治两例腰背肌紧张、腰背酸痛患者,一例采用法等放松手法及腰部调整手法,均不能使紧张的腰背肌放松,遂先调整上颈段关节错位,结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颈椎调整好后,不但颈部肌肉得到放松,腰背部肌肉亦完全松弛。另一例胸背及腰部肌肉紧张如强直性脊柱炎表现,已经过手法、针灸等治疗一年未见缓解,就诊时发现骶髂关节欠对称且有压痛、腰椎生理曲度变直伴轻度侧弯,先采用放松手法治疗数分钟未见好转,就先调整骶髂关节半脱位,结果骨盆调整对称后患者立即感觉腰背部紧张缓解,再查患者腰背肌较调整前张力明显降低。

应重视脊柱两端和各阶段的交界区,即寰枢关节、骶髂关节和颈胸交界区、胸腰交界区及腰骶交界区。脊柱的交界区是相对静止的胸椎、骨盆与活动的颈椎、腰椎之间的交界区,对整个脊柱的运动均起到带动、制约和调控作用,因此应从人的整体平衡出发,以骨盆为基础、以脊柱为中心,施以正确的调整手法。

当然,有关脊柱疾病和损伤远节段影响和脊柱手法远节段作用的理论和原则尚在初期探索阶断,尽管手法远节段应用的理论和原则还较为模糊,但一旦能掌握这一规律,必将大大丰富治疗脊柱疾病和损伤的手段,提高手法治疗效果,减少手法意外的发生。

3 脊柱四肢一体观

沈国权教授认为,四肢疾病主要为骨关节及软组织、神经的病变,而这些组织的损伤和疾病往往较多地反映为局部病变,容易使临床医生形成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机械观点,塑造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器官组织之间、脏腑经络之间、皮肉骨骸关节之间均存在着密切联系。局部肢体不能不受到整体结构和功能影响,局部病变又能引起整体其他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继发性改变。因而作为一个脊柱推拿医生,必须自觉养成整体观念,在检查诊断局部病变时,考虑脏腑、经络、气血及筋骨其它部分对患者症候的影响;在选择推拿治疗方案时,可采用整体治疗效应,因为脊柱与四肢无论在结构、运动生理还是病理均为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

脊柱与骨盆、下肢同为人体承重的中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脊柱问题往往隐藏着骨盆和下肢生物力学的失衡;同时,下肢力线异常也会导致骨盆脊柱失稳,最明显的下肢不等长患者,经常伴有骨盆倾斜及脊柱侧弯。因此,脊柱、骨盆及四肢在生物力学及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治疗髋、膝、踝关节病痛中采用整体调整,往往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临床医生较为头痛的一个问题,多数方法效果均欠佳或不持久。近年来沈教授采用整体调整治疗该病,获得了较满意疗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时,主要针对局部肿痛采用各种方法治疗多次效果均欠佳,但沈国权教授治疗时则首先查看脊柱及骨盆位置、肢体长短及下肢力线变化,并重点纠正脊柱及骨盆错位,改善下肢力线,许多患者经过2~3次治疗后其肿胀疼痛往往明显消退,更有一次即明显缓解者,且疗效均较持久。沈国权教授治疗一唐姓女性患者,主诉为“左踝关节内侧疼痛一月余”,曾以踝关节扭伤和踝关节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沈国权教授在检查后发现该患者的骨盆骶髂关节有旋转,在治疗中予以骨盆调整后,患者的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经3次治疗而愈。另一位40岁的女性髂前上棘处压痛明显,详细体检后发现患者的疼痛是高足弓伴踝关节内翻所引起的姿势代偿性疼痛[6]。

另外,沈国权教授在治疗腰部及骨盆疾病时,很重视检查腘窝后腘肌及腓肠肌内外侧头处是否存在肌肉痉挛、紧张及压痛。沈教授认为,由于脊柱骨盆有问题必然会引起下肢行走时力线异常,走路时不平衡,下肢相关肌肉受力也会不平衡,久之则那些过度受力的肌肉组织会出现损伤,从而在这些部位形成紧张、痉挛及压痛等软组织损伤表现。治疗时必须同时处理,否则将影响治疗效果,因为这些继发性反应会影响下肢行走步态,反过来又引起脊柱、骨盆的不平衡,造成恶性循环。

虽然脊柱骨盆位置异常多影响下肢,但颈背部也会影响到上肢及胸壁,如上交叉综合症是脊柱四肢病变的一个典型病例。该类患者由于脊柱颈胸交界段的过度前屈,从而引起胸锁关节位置异常、锁骨与胸廓间隙减小而出现胸锁关节部位疼痛及上肢疼痛、麻木等胸廓出口综合症的表现。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了纠正胸锁关节紊乱外,应重点手法改善脊柱颈胸段曲度过大的问题。

最后,脊柱微调手法的整体观还包括“筋骨的整体观”。微调手法从筋骨整体观念出发,认为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只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如脊柱椎旁肌肉紧张疼痛多由于椎骨关节错位刺激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紧张、痉挛,而肌肉紧张、痉挛反过来又引起或加重关节错位等病变。因此,应摈弃整脊手法与松解手法作用机理的人为割裂思维。认为合理的整脊手法消除了引起肌紧张反射的病理环节,因而是最有效的松解手法,即“骨正筋柔”;恰当的松解手法解决了造成脊柱运动轴牵拉张力的不平衡问题,因而是最本质的整脊手法,可达“筋柔骨正”的效果[3]。因此,临床应用一定要具体分析病机、病理,重点纠正始发因素。

总之,脊柱微调手法及其理论是传统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及手法医学等学科的完美结合。

摘要:脊柱微调手法操作精巧、细腻、柔和,手法可控性强、安全性高,使脊柱推拿手法操作更具科学性、安全性及针对性。脊柱微调理论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的整体最优脊柱调整观念,其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解剖及生物力学为依据。本文将对脊柱微调手法中整体观念思想的基础及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脊柱微调手法,整体观念,基础,实践

参考文献

[1]沈国权,严隽陶.脊柱手法安全性及其方法学的思考[A].全国推拿手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全国推拿手法学术会议,1993:1-2.

[2]沈国权,严隽陶.二十一世纪推拿学科建设的若干学术问题[A].全国推拿流派与文献交流会论文集[C].上海:全国推拿流派与文献交流会,2001.

[3]师宁宁,沈国权.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发展与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8):11-13.

[4]何水勇,沈国权.浅析沈国权教授脊柱微调手法的人文哲学思想[J].河北中医,2009,31(6):805-806.

[5]沈国权,严隽陶.关于推拿手法量效关系的思考[A].上海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00:1-3.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7

1 整体观念在中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风又称之为卒中和类中风, 其起病急, 主症为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神识昏蒙以及口舌歪斜等, 引起该病发病的因素有很多, 在未发之前通常有先兆症状, 多发于40岁及以上人群, 次症主要表现为目偏不瞬、头痛、饮水发呛、眩晕或瞳神变化等, 在临床诊断中若具备上述两个主症及以上或者一个主症辅以两个次症, 根据患者起病情况、年龄、诱因以及先兆症状等即可确诊。该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的内容[4], 所体现出来的观念就是整体观念, 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 需将患者基本资料、症状、诱因以及病史等当作一个整体, 即构建病状。

在中风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整体观念, 首先应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中风病因较多, 就临床实践情况来看, 多以内因为主, 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以及血液瘀滞。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但和季节气候变化相关, 当入冬时气温骤降, 寒邪入侵, 容易使血脉循行受到影响;当早春到来时气温突然转暖, 厥阴风木主令, 且内应于肝, 同时风阳暗动也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其次观察主症、次症以及中风先兆, 中风证候特点为发病突然且急, 根据病位深浅以及病情轻重分辨中脏腑和中经络, 其中中经络通常无神志改变且病轻, 而中脏腑则常伴有神志不清且病重。中风先兆症状主要有头晕、肢体麻木、头痛、突然某侧肢体出现无力或者活动不灵活、不明原因的晕倒或者摔跌、暂时性说话不灵或者吐字不清、嗜睡、短暂性意识丧失、鼻出血、恶心呕吐、血压出现波动、某侧肢体出现不由自主的抽动、短暂性视物不清或者自觉眼前黑蒙。上述症状无特异性, 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最后结合患者病史、年龄等进行综合性评判和诊断。

2 整体观念在中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内经》认为人为一个有机整体, 治疗的对象不应该仅局限于存在功能障碍的局部器官或者肢体局部, 而应为整个机体[5]。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中风疾病多为疑难杂症, 仅采取单一疗法或者予以短期治疗很难奏效, 对此应以整体观念来进行治疗。由于中风疾病病情变化比较迅速,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对此,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可根据疾病程度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将中风疾病分为重症和轻症, 其中重症为中风后患者神志昏迷, 且超过24h难醒;轻症为中风后患者神志清醒, 或者尽管存在昏迷但于24h内可转醒。

2.1 中风重症治疗

中风重症通常提示患者局部脑损范围较广或者受损位置非常重要, 易引起全脑功能障碍。在中风重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整体观念时, 总治疗原则为平息气血逆乱、解除脑部损伤、阴热饮血下行以及护气阴醒脑窍。目前在中风重症的临床治疗中,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通窍活络方法:适用于中风昏迷者, 可化解患者脑部水肿, 改善其受压变形情况, 使脑功能得到保护且便于其恢复, 在药方选择上主要为胆南星、郁金香、三七、地龙、怀牛膝、僵蚕以及全蝎等,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可静脉滴注西药脱水剂、醒脑静或者复方丹参注射液。 (2) 通泻二便方法:同样适用于中风昏迷者, 可有效缓解患者气血逆乱症状, 减轻内生风火对脑窍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冲击, 药方可选择龙胆泻肝汤, 结合患者自身病情适当添加怀牛膝、人工牛黄或者大黄;也可选择大承气汤添加人工牛黄、怀牛膝或者益母草, 且服用安宫牛黄丸, 若服用较为困难, 可采取胃管注入的方式。 (3) 降逆泄火方法:主要用于中风昏迷且伴有高热、血证或者痰郁化热壅肺患者, 药方可选择黄连解毒汤与调胃承气汤, 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添加人工牛黄、龙胆草或者野菊花。 (4) 顾护气阴方法:在中风重症的临床治疗中配合上述方法进行治疗, 选择生脉散, 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合理选用人参, 或者利用西洋参来代替, 同时结合患者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对水电介质代谢失常进行合理的纠正。

2.2 中风轻症治疗

中风轻症治疗原则除了参照重症治疗方案外, 还需全面了解中风患者合并的其他疾病和病史, 比如胃痛、糖尿病、肺胀、冠心病、心肾功能不全或者高血压等, 基于整体观念, 及时且有效地防治各种并发症, 从而避免轻症发展成为重症。目前在中风轻症的临床中常见证型主要为两种, 即风痰瘀阻脑络和肝阳化火、上窜扰脑。前者主要表现为眩晕、肢体抽搐、口角流涎、呕吐、偏身麻木或者半身不遂等, 其治疗以通脑络、化风痰以及除瘀阻为主, 药方可选择温胆汤和牵正散, 添加大黄、胆南星、郁金以及人工牛黄, 并服用化风丹, 若有必要可服用安宫牛黄丸, 且静脉滴注复方丹参、血塞通以及醒脑静注射液等,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应用脱水剂。后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头痛、面红目赤、秘结或者便干等, 治疗以引热引血下行、泻肝以及清火醒脑为主, 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添加怀牛膝、大黄或者人工牛黄, 服用安宫牛黄丸治疗, 并静脉滴注脱水剂、醒脑静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中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运用整体观念, 不仅符合当前疾病诊断治疗的要求, 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同时还可提高治疗效果, 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对中风疾病中医诊治进行深入研究, 以此为中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曾学清, 滕东时, 林岫, 等.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 (7) :431-432.

[2]朱彩英, 戴果福.脑梗塞的诊治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22) :154-155.

[3]孙秀丽, 姜学永, 李明, 等.关联规则研究及在中风诊治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 21 (9) :145-147, 152.

[4]赵斌, 梁永忠, 付立平, 等.自创中风病辨证论治体系在238例中风病诊治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 2009, 22 (7) :19-20.

整体护理观念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经诊断为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分级为IV级需进行手术切除的12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进行趾骨关节离断法手术,其中,女20例,男44例;年龄55~82岁之间,平均年龄69岁;观察组64例,进行截趾手术治疗,其中,女29例,男35例;年龄61~85岁之间,平均年龄70岁;两组的病人的其他情况无差别,即P>0.05。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最新修订的WHO中对于糖尿病的确定评判,足坏疽均按照《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判定,足坏疽分级标准参照Wagner分级。

1.3 治疗方法[1]

1.3.1 观察组

采用截趾法进行手术治疗,以未溃疡正常组织为界限,靠近端做切口切开,从切面下方部位根据病情截断全部或者部分趾骨,并截断趾骨头,检查后若发现切面有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则也需截断,如正常则修饰切面边缘,如渗出血液,需要涂布骨蜡,开放伤面,按时换药,常规抗炎。

1.3.2 对照组

采用趾骨关节离断法进行手术治疗,以未溃疡正常组织为界限,靠近端做切口切开,以斜插方式在关节远侧做切口,在近侧成锥形对进行对坏死组织进行截断并分离出关节,只截除趾骨关节软骨,缝合伤口,伤口放入负压引流管,常规抗炎,12 d后拆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手术完成后,统计两组患者的Ⅰ期、Ⅱ期伤口愈合率,伤口面不良情况(如因缺血而变黑紫、伤口肉芽生长异常、发生肿胀等),重新手术情况(如发生感染、切除不足、有窦道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如引起心、肾等脏器疾病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本次试验的数据与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描述一般资料,组间比较用r检验,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分别计算P值。

2 结果

观察组中Ⅰ期愈合11例(17.2%),Ⅱ期愈合60人(93.8%),创口不良2例(3.1%),产生严重并发症0例(0%),二次手术1例(1.6%);对照组中I期愈合44例(68.8%),Ⅱ期愈合61人(95.3%),创口不良12例(18.8%),产生严重并发症4例(6.3%),二次手术8例(1.3%)。其中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总体异常率均有显著差异,即P<0.05,而Ⅱ期愈合率则没有不符合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试验中进行两种手术方式具有很大代表性,各有其优缺点,趾骨关节离断法手术造成较大伤口面,给机体调整修复功能造成负担,从而加重下肢缺血的情况,增加患者的二次感染率,但可以更完整的切除感染组织,并减少了关节等组织对术后不良影响,减少手术患病部位的压力,且由于其术后的Ⅰ期愈合率较高,易被患者满意,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截趾手术多为术后缝合,此种方法由于创面肿胀,缝合后线会对伤口造成压迫感,从而引起皮缘缺血现象加重,易于感染,加重风险[2]。所以传统比较来看,趾骨关节离断法更为合理。笔者认为,趾骨关节离断法的术后风险是由于手术本身缺陷造成,不能避免,而截趾术的风险来看,主要为术后缝合造成的负担,所以,笔者进行了改良,从传统的术后缝合,变成开放疮面,加强护理和换药杀菌,以此减少二次感染。从疗效结果看出,虽然截趾法的Ⅰ期愈合率较低,但是Ⅱ期愈合率与趾骨关节离断法无差异,且截趾法术后疮口不良情况、引发严重并发症情况、二次手术情况均明显小于趾骨关节离断法,从中医整理理论来看,手术成功不应单独以愈合速度定论,而应总体评价患病与全身疾病关系、认为消除感染源和机体整体修复能力等综合考虑而不仅单从愈合率而断定。综上,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创口感染、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次手术率均好于对照组,虽然愈合时间较长但Ⅱ期愈合率与趾骨关节离断法无异,应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摘要:目的 从中医整体观念整合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的术后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128例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以趾骨关节离断法和截趾法手术,SPSS软件分析后对比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 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总体异常率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期愈合率则没有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从中医整体理论来看,观察组术后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整体观念,足趾坏疽

参考文献

[1]许樟荣.糖尿病足病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4,9(2):118-122.

上一篇:扩大传播下一篇:技能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