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观(精选10篇)
整体护理观 篇1
近年,糖尿病发病概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该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难度大,不但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还给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尚无彻底治愈药物[1,2]。相关临床实践调查发现,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方法,对血糖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现本文主要是以60例该疾病患者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分析中医整体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一共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一般常规护理和中医整体护理方法。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2例和28例.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7.8岁。研究组中,年龄范围为51~79岁,平均年龄为58.4岁。对于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均意识清晰,且自愿参加。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经过医护人员的仔细分析和对比后,两组患者在年龄、背景、学历、病情、文化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有对症治疗、饮食以及运动等方面的护理。研究组接受中医整体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从中医角度分析,情绪以及心理波动也是导致器脏发生病变的其中一个原因,怒伤肝,久郁化火,肝气郁结等等均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为此,医护人员在实际护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注重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加强与其沟通,鼓励其勇敢面对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确保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进而达到气血平和的目的。②饮食指导护理:中医传统理念认为,药物治疗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需要通过科学合理饮食才能达到治疗的真正目的。为此,吃什么,如何吃在中医看来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例如:一个患者体质弱属“热”,则在日常饮食中应该以“寒凉”食物为主。若体质属“寒”,在日常饮食中则应该以“温热”食物为主。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控制血糖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③针灸以及按摩护理:让患者卧位,使用大拇指按压其肾系穴,保持力度适中,避免增加患者不适感[3]。一次按压时间大约为5 min,1天1次。当按压胰俞穴时,可使用四个手指放置在患者腹部的胰腺投影区内,并快速摩擦一直到皮肤出现发热现象为止,每次按摩时间约为3 min,1天1次。这种按摩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肠胃蠕动以及促进腹部血液的循环,促使肠系膜的血流量为日常的5~7倍,进一步改善血液以及营养的供给情况,对脾、胰脏以及胃等部位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④运动护理: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可通过五禽戏、八段锦、24式太极拳等锻炼方法来达到调节经络以及强身健体的目的,促使糖代谢维持在平衡状态。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以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4]。
1.3效果判定:最终护理效果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来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整体控制良好率=血糖控制良好总体例数/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良好的为28例,占93.3%。研究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良好的为24例,占80%。研究组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医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其不断的发展,更多的人越来越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神。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仅仅靠西医维持治疗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获取让人满意的治疗疗效[5]。
本文通过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方法,从心理、饮食、针灸按摩、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波动,改善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良好的为28例,占93.3%。研究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良好的为24例,占80%。研究组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糖尿患者来说,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患者及其家属信赖,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整体护理观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一共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中医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血糖总体控制良好为24例,研究组整体血糖控制良好的为28例,研究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整体护理,糖尿病,护理,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崔秀艳.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9):444-446.
[2]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8):554-556.
[3]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4(21):777-779.
[4]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19(30):91-93.
[5]张晓妍.糖尿病护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24(S3):35-37.
色彩写生中的整体色彩观 篇2
关键词: 色彩 写生 整体色彩观
色彩是绘画中的艺术语言,是表现魅力的艺术语言。色彩写生是可以再现自然、生活的真实感人的手段。在绘画过程中,要正确掌握客观物体的色彩发展规律,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这是色彩写生的关键。因此,要提高作画者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可以用色彩表现出来,同时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每一种物象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并将自己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二是任何物象都与周围环境是统一和谐的。无论是静物、人物,还是风景写生,既受到光源影响,又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写生练习过程中应当“多思”,避免盲目实践,用色彩理论知识帮助指导,观察分析色彩表象,时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观察分析物体的色相、明度、纯度、色调冷暖,分析构成画面的基本因素、物象结构、形体、主次虚实和光影明暗等。因此,只有绘画者认真观察分析,才能分析出绘画的自身趋势,并减少作画的盲目性,才能把有限的色彩运用到具体绘画中,以避免费力做无用功。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理解色彩的内在联系
我在色彩写生教学中常遇到以下这种情况,学生认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不假思索地将看到的景色及影像画出来,这样的激情行为往往导致对画画技巧掌握不够清楚,不用笔不能掌握事实的真正面目,导致绘画时抹来涂去、反复修改,直至半途而废。因此,色彩写生,特别对初学者来说,单凭感觉表现千变万化的色彩是很难奏效的,重要的是对描绘物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每个物体的色彩都是由光的照射形成的,没有光的照射就不会形成色彩。色彩借助光的刺激给人产生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色彩与形体是绘画的重要因素,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正是形与色产生的形象使我们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二、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意识
每一个艺术生都知道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是色彩绘画三要素,进行色彩写生时,学生必须淡化“固有色彩”的影响,强化色彩的组合顺序和利用不同色彩组合的可变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三个因素在描绘物象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而起的色彩变化,才能获得生动丰富的画面效果。那么什么叫“固有色”观念?因为“固有色”以其“固有”而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之中,如黄色的橘子、红色的苹果,形成牢固的观念。所以,写生中固有色成了色彩写生中的“拦路虎”,致使学生被“固有色”牵制,而捕捉不到“固有色”被光源色、环境影响后物体的色彩变化,画不出正确的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因此,教学中应该淡化“固有色”的观念,强化色彩意识。教师应该利用学习的机会多让初学者画一些颜色浅一点的物体,并利用光学原理将这些物体放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多角度观察有色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认识了解“固有色”为浅色的物体在不同光源和环境下呈现出来的色彩变化,启发学生认识了解物体的颜色是随光源和环境色彩的变化而变化的,丰富色彩的感觉。
三、利用艺术固有的规律,探索色彩教学新方法
绘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首先立足于美术自身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学习美术的愿望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总结出适合学生特点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新路子。在美术色彩课堂教学中,面对一幅作品进行讨论,利用画面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分析每个人对同一幅画的观察力,并从不同角度谈谈各自的色彩感悟,大家畅所欲言,以画说画,大大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师生平等探讨的气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要在色彩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实验、写生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色彩规律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观察色彩,从而掌握好色彩运用规律。
四、要求在写生中观察色彩的个体及整体
要在真实的写生中强化学生的色调意识,让学生看到事物形状和色相、彩度、明度、冷暖等色彩关系,并能整体概括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多角度观察,不是看到一笔画一下,更不能孤立地盯住一个点画,而要结合整体环境。写生中的整体观察是理性看待事物的真实环境,即在色彩理论指导下观察,有超前意识。通过整体观察,比较不同光线反射下色彩的组合,找到画面的主体视觉中心点,这样才能把要描绘的各种景物按主次、远近、虚实,摆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画面,把握色彩关系,表现出空间的瞬间色彩现象,成为一幅好的写生作品。
五、用“色彩”的搭配衬托画面
“色调”搭配包括:同一类别色调组合,以类似色调搭配,形成鲜明的对比搭配突出画面色调。写生色彩的观察是比较的观察,比较是多方面的比较,从物象色彩的各种属性比较,才能比较得有内容、有深度。色彩写生是塑造形象、传达感情的有力手段。色彩写生教学要用色彩理论知识指导、观察分析色彩现象,培养整体观察和表现能力,发挥色彩的魅力,才能获得生动、丰富的画面效果,从而成功地使用色彩。同时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比较文学的整体教学观 篇3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相比, 比较文学以其宏观性研究而独树一帜。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笔者郑重提出整体教学观, 以此增强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
所谓整体教学观, 主要是指任课者带着整体教学的意识, 从具体的专业授课中跳出来, 站在一定的制高点, 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把它与其他专业课程渗透、整合。
一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展开整体教学呢?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该避免重复授课。比较文学的课程必定会与外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等课程发生交叉、重复。如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比较研究”这一单元就会涉及大量的外国文学史内容。文学思潮的更替是西方文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外国文学史学习中, 学生在接触到每个时代的欧美文学时, 首先就会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 了解它产生的内因、外因及特点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思潮都是外国文学史的学习重点。一般情况下, 在课程设置上, 比较文学往往被安排在外国文学史之后。既然如此, 对于系统学习过文学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果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再次学习相关内容, 则恐怕不会让学生产生久别重逢的喜悦, 反而有老生常谈之感。
有了这样的考量之后, 这部分教学可以安排得灵活些。笔者在课程开始时, 设置了一个提问环节。比如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什么, 你对欧洲文学发展的主流模式有什么看法等, 通过一系列提问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因为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梳理, 胸有成竹的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会感到兴奋, 也会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回忆和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避免了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简单重复。
针对某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的情况, 笔者有时会提前布置学生分小组预习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上, 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在多媒体的运用上, 有些学生甚至超过任课老师, 这样的互动的开放式的课程比较容易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梳理之后, 学生再进入比较文学领域相对来说就更容易些。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 笔者一般会用个案法说明外国文学史与比较文学的区别。这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可以帮助学生廓清学科界限。因为学生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会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 所以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
二
整体教学的另一个含义是尽可能帮助学生“打通”已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文学的教学不应该是独立的, 也不能独立。
“堂吉诃德研究”可以说是主题学研究中的经典范例。作为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的《堂吉诃德》“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 而且对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1]P88然而, 到底是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外国文学史教材一般不会再继续延伸, 常规教学也在这里止步。然而, 这里恰恰是比较文学开始的地方。站在比较文学的视域里, “倘若我们把《堂吉诃德》看作西方小说的开端的话, 那么此后的小说无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过这部小说的影响”[2]P189。文学史上不仅有大量的仿作, 而且有更多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借用了“堂吉诃德精神”。《商第传》 (斯特恩) 中的托比、《强盗》 (席勒) 中的卡尔·莫尔、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 中的比埃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著名人物形象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模仿了“堂吉诃德精神”。最著名的堂吉诃德的跟随者当属爱玛 (《包法利夫人》) 。这一系列文学人物的梳理, 既是对文学史的回顾, 又是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在主题学的探索中, 学生对堂吉诃德这一著名人物形象的理解会加深。借由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传统的影响和源流。正如梵·第根所言:“文学传统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见重, 各国文学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显得明白清楚。”[3]P48
这一对已有知识提升、拓展的功能是比较文学的独特之处、天然优势。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 都可以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重新观照。文类学会涉及中国古代文论的专业知识;借由思潮流派研究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译介热潮进行深度挖掘;比较诗学更是对中外文学理论的一次统筹。
三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实现对话与沟通, 而且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这一功能。笔者提出的整体教学观的第三个方面就在于此, 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跨学科意识。
20世纪, 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都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特点之一就是文学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及与其他艺术之间互相渗透。在学生现有的课程设计当中, 这部分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比较文学正好可以做这个补缺的工作。
在笔者开设的通识课上, 学生来自各个院系, 包括艺术院系和理工科院系。部分学生对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是相当陌生的, 甚至他们对不少中外文学作品只知其名。这种知识架构存在的缺陷自不待言。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比较文学更容易让这些专业之外的学生理解。伟大的文学家歌德, 《浮士德》的作者, 对植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 并且发表过讨论植物形态的著作《植物的蜕变》、《形态学》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正是出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带入文学批评里, 从而开创了精神分析批评的新天地。比较文学的这部分跨学科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关注。课堂上, 笔者会事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调查,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早在1950年, 雷马克在讨论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时, 就指出:“我们必须进行综合, 除非我们要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支离破碎和孤立隔绝的状态。要是我们有志于加入世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 我们就应该时时把文学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和成果汇集起来, 并把有意义的结论呈献给其他学科, 整个民族和整个世界。”比较文学不仅是联系各地区文学的纽带, 而且是“连接人类创造事业中实质上有机联系着, 而形体上分离的各个领域的桥梁”。[4]P208-214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语言学及文学与科学等分支, 其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看上去是最疏远的。笔者这里就以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看看整体教学观的思路。一个是形象化生动化的, 一个是抽象的理论性的, 然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远。关于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在我国尚属研究的薄弱环节, 但是在西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已经取得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陈惇先生说:“从教学上讲, 我们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开放意识和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 比较文学是他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5]P14这里的“新一代”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还应该包括所有大学生。现如今通识教育已得到高度重视, 在中外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比较文学具备的跨越性正好适应这种教育。
1985年,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1995年,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1997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正式取代“外国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从这几个时间节点看, 国内关于比较文学教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视的。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培养方向等都是研究的对象。
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 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即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纲”, 笔者上述所作的努力, 就是“纲”的具体呈现。对于一般的本科生而言, 他们到底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掌握比较文学呢?有学者认为, 在本科生教学阶段, “切实的教学目的则是初步确立打通的意识, 和一种开阔的、包容的观念、眼光与观察问题的视角”[6]P59。笔者赞同这种观点, 对本科生要求学贯中西, 这是不切合实际的。笔者认为, 比较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总结性的学科, 所以设在大四上学期是有必要也是有理由的。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 学生可以将之前的相关课程知识重新整理、归纳。一方面这是对之前学习的一次巩固和提高, 另一方面, 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说来, 比较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社功能的理论素养, 调整他们的思维定势, 帮助他们树立“比较”的意识。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 比较文学教学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朱维之, 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第三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惇, 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 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4]干永昌, 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5]陈惇.比较文学教学的回顾与思考——为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而作.中国比较文学, 2005, 04.
整体护理观 篇4
【关键词】素质本位能力观 汽车推销技巧课程 整体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54-03
在汽车产业升级转型、消费者消费观日渐成熟、汽车销售朝着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趋势发展、保险销售成为汽车销售的主要利润来源的汽车行业发展背景下,由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汽车推销技巧”原有课程内容未涉及新能源汽车销售、汽车电话营销 、网络营销、保险营销等内容,已经不能够适应汽车行业发展。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必须以汽车销售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为依据,进行动态调整或修订。应基于素质本位能力观视角,优化整合岗位工作项目所需的知识、素质、技能,在每个工作项目中融入沟通交流、合作精神、职业精神、职业基本道德等要素,最终培养具有汽车推销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技能、职业态度等汽车营销岗位综合职业素质的人才,以满足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销售人才素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高要求。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步骤
为了保证课程整体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满足汽车产业升级、行业发展背景下企业的用人要求,基于素质本位能力观视角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步骤一:课程定位——在对本区域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课程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并对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与中职、本科、行业培训同类课程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差异,找准位置。
步骤二:课程目标设计——根据课程所面向的实际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要齐头并重。
步骤三:课程内容设计——以实际工作岗位工作项目为依据,引入标准业务流程、操作规范、职业基本素质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开发学习项目。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职业成长规律,开发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保证涵盖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步骤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对每个学习项目所对应的各个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方法、训练方式与手段、实施步骤的详细设计,并明确应达到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够反映部分教学效果的展示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达到预定的能力目标、素质和知识目标。
步骤五:项目情境设计——以课程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实际案例为参考,并充分考虑实践性、职业性、环境真实性等要素,对每一个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设计。
步骤六:课程进程表设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流程当中所处的环节、难易程度,进行教学进程的编排、课时的确定、师生活动设计,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
步骤七:考核方案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制订考核方案,以课程所面对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作为课程考核依据,将专业素质、知识、技能三者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采用过程性、实践性考核为主,终结性、理论性考核为辅,确保课程考核结果与企业对员工考核结果一致,从而使考核结果更科学、合理。
步骤八:教学材料设计——明确课程教学所配套的教材、讲义、参考资料,提出仪器、设备、教学软件、场地等方面的要求,保证教学顺利实施。
二、以汽车推销技巧课程为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具体如下:
1.岗位分析。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中小型企业。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初次就业(一线汽车技术服务或销售人员)、二次晋升(汽车销售、汽车精品销售、汽车配件管理、汽车维修接待等部门主管)、未来发展(汽车销售、汽车精品销售、汽车配件管理、汽车维修接待等部门经理),而汽车推销技巧面向的主要岗位是汽车新车销售顾问。
2.课程分析。汽车推销技巧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具有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门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消费心理学、汽车构造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客户关系管理、汽车营销企业管理等课程。
该课程与普通高校的同类课程相比,在强调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更注重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而与中等职业学校同类专业相比,基于素质本位能力观视角下,除了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外,还将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职业态度等职业基本素质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与培训班课程相比,除了对实操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外,还侧重于专业理论基础和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设计。基于素质本位能力观视角,在对汽车推销技巧课程目标进行设计时,不仅充分考虑到了知识适度、注重技能的原则,同时还根据企业销售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对专业素质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使得本课程在素质和技能都获得增强。
1.总体目标:汽车推销技巧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推销理念、汽车推销的基本知识、汽车推介、汽车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汽车保险营销等相关知识,是培养学生潜在客户开发、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介绍、报价成交、合同签订、交车以及售后跟踪等汽车推销职业能力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
2.能力目标:(1)能进行汽车潜在顾客开发、到店客户接待和需求分析,并推荐符合顾客需求车辆。(2)能利用六方位绕车介绍、FAB、FABE、FABI等方法,对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推介。(3)会进行汽车试乘试驾手续办理和试乘试驾;能运用汽车报价、让价技巧,进行汽车报价,并促进成交。(4)会进行新车交付、售后跟踪;能进行汽车保险推销、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
3.知识目标:(1)掌握从事汽车销售行业所必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汽车销售基本知识。(2)掌握汽车销售流程,以及保险推销、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
4.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能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范;(2)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3)具备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4)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习新技能、新技术的能力;(5)具有较好沟通交流、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以汽车推销技巧课程所面对的汽车销售岗位所涉及的工作项目为依据,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4个学习项目:正确认识汽车推销、展厅新车推介、汽车电话推销和网络推销、汽车保险推销。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学习项目的完成过程实际是能力训练过程,因此学习项目设计实际上是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在这个步骤当中,根据4个能力训练项目所要达成的总目标,以其所对应的汽车销售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了正确认识推销、汽车推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开发潜在客户等13个能力训练任务,并明确每个任务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目标,以及有效完成每个能力训练任务所应采取的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并确定教学成效部分结果的展示内容,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将汽车销售岗位的职业素质融入各个能力训练项目当中,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素质也得到了增强。
(五)项目情境设计。以汽车销售实际案例作为各个学习任务的学习情境,本课程以客户张先生购买汽车,推销员小李接待顾客张先生为其进行汽车产品介绍为案例,并按照潜在客户开发、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介绍、试乘试驾、报价成交、新车交付、售后跟踪的流程进行。以这个真实的案例,按照销售的流程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使得学习情境的设计由上到下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
(六)课程进程表。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对本门课程各个学习任务所涉及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情况、职业形成规律等确定学时、设计师生活动、明确学习场所。本课程总课时为64个课时,实训和理论课时的比例为1∶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团队参与、案例或任务为载体完成整个能力训练过程。此外,还根据学习训练项目的需要,在模拟真实汽车销售企业环境的校企合作建设的日产实训室进行教学实施。
(七)考核方案。本课程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70%,其中素质和实践技能考核占50%;而期末理论考核仅占总评成绩的30%。
1.期考占总评成绩的40%。
2.实训考核成绩由几部分组成,具体如表2所示。
(八)教学材料设计。汽车推销技巧课程选用由笔者担任主编,多个汽车销售企业参编,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该教材是针对广西汽车销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广西学生基本都是文科生的现实情况进行编写的,更适用于本专业学生,并采用多个汽车品牌的业务标准规范流程作为课程参考资料,同时配套了能够同时开展60人进行本课程教学,具有新车展示区、销售洽谈区、前台接待区、汽车金融服务区等功能的日产实训室作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场所。
三、汽车推销技巧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特点
(一)避免教学与实际“三脱节”。通过对汽车推销技巧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来指导教师组织、实施教学,保证了教学的效果,避免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脱节。
(二)与汽车行业发展相适宜。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增加了与汽车产业升级、汽车销售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介绍、电话营销、网络营销、保险营销等内容,紧跟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
(三)融入岗位职业素质培养。在进行每一个学习任务知识、素质、能力目标的确定时,融入销售礼仪、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夯实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职业素质也得到进一步增强,体现了素质本位能力观视角下的“素质+技能”并重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燕.基于素质本位能力观视角下多课程整合与实景融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5(186)
[3]李燕.基于“6+2”为基本原则的高职课程整体设计[J].广西教育,2012(1)
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整体教材观 篇5
第一个层次, 也是最低的层次, 即单元整体教学观。
第二个层次, 是一册书的整体教学观, 即研究一本教材的内容。
第三个层次, 是较高的层次, 分为逻辑的横向联系和历史的纵向联系两个方面:横向联系是指同年级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 纵向联系是指同版本不同年级教材的内容。在第三个层次就可以建立起同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四个层次, 也是最高的层次, 研究不同学科间的纵横联系。利用学习迁移理论, 在讲课时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增强小学阶段的整体教学功能。
在这四种层次中, 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只能做到前两种。其实前两种层次真正能做好也不容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 在备课时往往备一课讲一课, 在课堂上讲什么和怎么讲, 跟着感觉走, 这就人为的割裂了单元知识的整体性。第二, 讲课时一些教师只重视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价值, 而忽视了它的人文价值。《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规定的课程目标分为5个方面: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这5个方面教师只讲前两个方面, 后三个方面往往忽略不讲, 缺乏整体的教学观, 一方面学生体会不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美感, 没有跨文化的意识, 视野不够开阔。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不会使用英语学习策略。
第三种和第四种层次是较高的层次, 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不但熟悉同一年级多种版本的教材, 还要熟悉不同年级教材内容上的相互衔接和联系性。
对同一年级多种版本的教材研究, 是指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它可以发掘每一版本的特色和优点, 在讲课时可以取其所长。目前小学生使用的英语版本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人教的PEP版, 一种是朗文出版社的综合英语, 一种是人教版的新起点。这三种版本的特点如下:。
小学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同时参照这几种版本, 才能实现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的最优质化。
对不同年级教材内容的研究, 是指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它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有效的“搭脚手架”, 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样所学的内容就比较牢固, 不容易遗忘。就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所写:“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 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看看阅读课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 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请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请你想一想, 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 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些什么”。同样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时也应如此, 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心中要有一幅知识构造图。给学生讲到一个知识点时, 就要联想到和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出现在哪个年级, 当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什么, 现在对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对这个知识点的延伸和扩展将来还会不会出现, 如果还要出现, 那我现在该如何铺垫等。小学英语教师心中有了结构图, 给学生讲起知识点来就如数家珍, 信手拈来。
树立整体性大习作教学观的探讨 篇6
一、习作教学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整体
教师在讨论习作教学时, 往往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来看待。事实上, 从我国目前中小学的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来看, 根本就不存在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所谓习作教学, 而是把它蕴含于语文教学这一整体之中, 与识字、阅读融为一体。至于三年级以上每周两节习作课, 只能理解为指导学生书面习作的练习课, 单靠这两节习作练习课, 是不能完成习作任务的。有关习作训练的任务, 要靠读、写结合, 靠语文教学这一整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通力协作来完成。遗憾的是, 有的教师一方面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忽视习作能力的训练, 认为阅读是单纯的理解和吸收, 只知道“逆序而进”, (感知文字———理解内容———掌握思想) , 不知道“顺序而返” (认识外物———产生思想———付诸文字) , 更不善于在理解吸收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表达训练 (如回答问题、讨论、复述、做笔记等) ;另一方面, 在进行习作练习时, 又不能充分利用识字、阅读中得到的丰富积累。试问, 如果学生从阅读中有了多方面的丰富的积累, 何以在读了三百余篇名人名著之后, 习作内容还是那样干瘪, 语言还是那样苍白呢?古人云, 诗的功夫在诗外,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而后著万言文。习作需要有丰富的积累, 我们不能把习作教学的时空和阵地囿于两节习作课内, 应注意与语文教学整体的联系。
二、表达训练不能脱离认识事物
表达的关键是情感, 而情感又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悟。习作的完整心理过程应是:客观事物———心理反应———文字形式。习作教学的逻辑起点应当延伸到认识事物和“训练思想、培养情感”上来。有的教师片面理解“认识事物不属于训练范畴”, 把“书面表达训练”看成是单纯的书面语言形式训练。他们对《优美词语集锦》《优秀作文选》和各类《文章作法指导》等极感兴趣, 而置儿童活生生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于不顾, 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奇思妙想无动于衷。他们所追求的习作效果, 说穿了, 只是把抄袭来的优美词句和结构模式, 硬套在僵化的甚至是编造出来的思想内容上, 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和口, 去按别人的思维逻辑重复别人的思想, 于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缺乏生活气息的新八股文章。
有的教师注意到习作教学要“培养两种能力”, 但是他们误认为认识事物是每次习作练习的起点, 因而盲目地把大量的观察活动硬挤到两节习作课上来, 把许多学生未曾经历或尚无认识的事物摆到学生面前, 硬叫他们写“临场观察习作”“活动习作”。由于学生毫无精神准备, 常常弄得茫然无措。于是, 为了帮助学生“体验”, 教师不得不作大量的“解释”“介绍”, 或者索性把自己的“感受”“认识”, 暗示甚至灌输给学生, 这种现打柴现烧窑的做法, 不但耗费了大量“书面表达”的训练时间, 也很难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其结果, 学生所写的仍然不是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广义说, 作为寓于语文教学整体之中的“开放性大习作教学”, 当然应抓认识事物和信息储备。虽然提高认识能力、积累知识经验, 这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但习作教学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应当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发展和改组儿童的个人世界。通过阅读, 可以间接体验事物、认识事物。另外, 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并做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加强形象感受, 建立丰富的表象联系, 进而了解机理, 能够解释事物的原委和因果, 还要注入自己的情感,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 习作就有了源头活水。当然这些不仅是“习作教学”的事, 也是语文教学这个整体系统的事。还要借助课外活动并配合其他各个学科为此“效劳”。从狭义讲, 每周两节习作课, 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即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把自己的所看、所听和所想写出来。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训练学生写作必须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当然, 十来岁的孩子的“积蓄”是有限的, 质量也不会太高, 但是教师不能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只是一片空白。关键是要了解他们, 注意开发他们的精神资源。不从认识事物开始, 绝不是与认识事物无关。教师在指导学生表达, 即反映他们头脑中的印象, “倾吐”他们的“积蓄”时, 必然要对这些印象和积蓄是否与本来的事物、人和行为等相符合进行验证, 并帮助他们加工, 使表达尽量准确、完善。这本身便是对认识事物的再指导, 也是对认识能力的再提高。所以, 不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去理解, 习作教学是不能脱离认识事物, 脱离学生的思想情感, 而只搞纯形式的表达训练的。
参考文献
[1]李伟.建构小学习作教学系统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10) .
整体护理观 篇7
翻译是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翻译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者最为关注和孜孜以求的。 技术技能型英语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熟练的汉英双语转换能力、基本的职业岗位相关知识(如商务知识等)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以胜任国际贸易、 商务翻译、 外事服务等相关岗位工作。 但翻译课程不同于听、说、读、写这些课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异性,它依赖于听、说、读、写这些基础教学,又高于这些基础教学。如何通过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达到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以切实推进课程的内涵建设,是翻译教学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此,本研究从教育生态角度出发,做点新的尝试和探索,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学生的学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尝试构建基于教育生态观的翻译课程整体设计框架, 以期为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依据与参考。
二、研究现状
1、有关教育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历程
“生态学”一词用于教育研究中始于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Waller, W.)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提出 “课堂生态学” 概念。1之后, 美国学者阿什比 (Ashby, E.)于1966年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概念。[1]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在1976年由美国 哥伦比亚 大学师范 学院院长 克雷明 (Gremin, L.A.)首先提出。 70年代是国外教育生态研究的兴盛时期。到了80和90年代,教育生态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并向纵深发展。教育生态学家鲍尔斯(Bowers,C.A.)是这一时期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领域既包括微观的课堂生态,也包括宏观的教育、文化、生态危机等教育生态问题。2
教育生态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1975年台湾师范大学方炳林研究了环境因素和教育的关系。[2]之后,李聪明出版《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1989), 认为应以教育生态系统引导台湾教育的发展。[3]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大陆学者开始介绍并进行教育生态学研究。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等进行了界定, 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3本专著。 吴鼎躈、朱文蔚的《教育生态学》(1990)成为大陆第一部教育生态学研究专著,较系统地分析了教育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演替与演化、检测与评估,以及教育的行为生态等。[4]任凯和白燕的 《教育生态学》(1992)把教育生态系统界定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不同的研究思路。[5]范国睿的《教育生态学》(2000) 则在研究内容上有所突破,认为教育生态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促进其自身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6]21世纪后 ,涌现出一 批有关教育生态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教育生态平衡、学校生态、课堂生态、班级生态、远程教育生态、 生态德育等,但在教育生态的理论方面没有进一步的贡献。
2、有关教育生态学与翻译教学改革的研究
随着教育生态理论研究在我国的逐步开展及其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逐渐渗透,学者们开始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之中。 笔者搜索了中国知网(CNKI)发现,自2008年以来有10多篇论文从教育生态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师意识、 课程设置、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师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 但是,从教育生态角度对翻译教学的研究仅有5篇论文,且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生态环境角度对翻译教学进行的探索。 如李砚霞的《整体观照下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建设》(2013)、[7]方雪晴的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2011)、[8]张慧琴、徐臖的《生态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教学探索》(2013)。[9]还有的从翻译的行为生态角度研究翻译教学。 如戴丽萍的《翻译的行为生态与翻译教学》(2010),[10]而方芳的《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的英语笔译教学》(2010)则阐述了教育生态学对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启示。[11]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在教育生态环境下对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局限于单一的层面,观点比较零散,没有从教育生态角度对翻译教学进行系统研究。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翻译课程的认知情况和对该课程的期待情况, 课题组对本校13级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做了课程学习前的学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习动机与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方式、学前知识背景、课程期待等方面,发放问卷78份,回收78份,有效率为100%。 课题组分别用Excel 2010和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 计 , 具体分析如下。
1、学习目的与动机
这部分问卷的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学习翻译课程的动机以及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47%的学生表示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他的表示没有什么明确目标或根本就没想过学习目标这个问题。 有57.1%的同学表示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因为这门课程比较实用, 仅有14.1% 的人表示学习这门课程是出于喜欢, 还有19.2%表示选择这门课程是为了修学分。 在学习翻译的动机方面,90%的同学是为了就业,6%是为了毕业,3% 的同学表示没有明确动机。 在就业意向的调查方面, 只有4%的学生表示非常明确将来要从事翻译工作,73%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话,将来想从事翻译工作,同时有23%的人明确表示将来不想从事翻译工作(详见表1)。 由此可见,不管动机如何,大多数学生还是想通过学习翻译这门课程来提高翻译能力的,并且在能力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愿意从事翻译行业的工作。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因素,尽量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考虑到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在单元设计上,要有效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期望。
2、学前行业背景知识
为了解学生对翻译行业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情况以及他们对翻译课程的重视程度,课题组设计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翻译行业的相关文件和翻译入职资格证书考试不了解,对社会需求情况不了解。 上表显示,虽然有72%的同学很重视翻译课程的学习,也有63%的同学表示有参加翻译资格证书考试的计划或想法,但是真正对考试情况了解的只占了10%。 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对翻译行业的服务规范、翻译市场需求及运作情况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结果显示,在这几项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这从其选项均值全部都接近“4”这个选项也可见一斑。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平时不注意去了解和学习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醒任课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需要把这部分信息补充到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以增长学生对翻译行业的整体认识,树立职业目标。
3、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上,课题组主要想了解学生希望从翻译课程的学习中学到什么,学生对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关系的认可度如何, 以及他们最感兴趣的、 最希望提高的是什么。 从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希望能从翻译课程的学习中学到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技巧,在题材上62%的同学希望教学内容以商务为主,22%的人希望以旅游为主。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语言、文化和知识内容(50%),认为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希望提高的是翻译实践,有46%的人认为翻译实践内容最重要,60%的认为最希望提高的是翻译实践能力(见表3)。 表3明显显示,被调查学生在翻译课程的学习内容选择上,普遍偏向语言、文化和知识内容以及翻译实践内容,而且认为教师补充的课内外翻译实践材料要与社会翻译实践结合,要与社会翻译实践有关。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选择翻译实践教学材料时,除了与语言和文化相关内容的材料之外,还应该选择来自生活的材料,尤其是来自企业的真实翻译实践材料。
4、学习方式和方法
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设计,为此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查,以促进教师对翻译课程在教学活动上进行整体和单元设计,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翻译练习量、 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等,详见表4。 表4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在翻译课程的学习方法上,多数学生不太愿意进行翻译实战练习, 只有27%的人表示喜欢翻译练习,有67%的同学持中立态度,选择“一般”。希望教师每次翻译作业布置字数在200字以下的占72%, 学期总字数量在500字以下的占70%。 但与此同时, 又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详细讲解翻译作业。 这说明一方面学生希望能从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获取有关翻译处理技巧等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另外,上表中的调查结果标准差值最大的几项也几乎都与翻译作业有关, 这说明学生在翻译作业与练习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和意见存在着矛盾和两极分化现象。 翻译是一门实战性较强的课程, 翻译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反复的实践。因此,针对以上调查的学生现状, 任课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平时课堂活动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进行翻译实践练习, 尤其是对于那些持中立态度的67%的学生, 教师的引导会起到关键性的改变作用。
在教学手段和模式上,6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翻译课时有必要或很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技术,同时有77%的学生认为在学习翻译课程时需要使用网络技术,另有81%的学生认为应该将翻译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影响教学效果最大因素调查项上, 有67%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最大因素,其次是教师教学经验(18%)和教学与教学内容 (11%),而我们原 本认为的 “教师翻译实战 经验 ”在学生眼里并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这就提醒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要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同时在安排翻译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更多地应该考虑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翻译实战能力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四、调查结果对翻译课程设计的启示
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显示:首先,在学习目的和动机上,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这门课程是出于它的实用性, 认为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会有帮助。 其次,在自主学习意识上,被调查学生还是普遍缺少自主学习和进行翻译训练的意识, 只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相关的知识。第三,绝大部分学生缺少翻译行业的背景知识, 但是他们对翻译课程又很重视,对翻译这门课程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学到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翻译技巧与方法。 这就给翻译课程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在设计课程教学的整体方案时,以教育生态观为依据,然后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构建生态化翻译课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见图1)
1、分层分级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要达成的结果,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针对多数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来设计分层分级的翻译教学目标。 首先设计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总体目标的要求可以稍微低些,这是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需要达到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A、B两种分级目标,一个目标高些,针对那些原有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设计,一个低些,针对那些原有水平稍低的学生。 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前两个目标,设计个体学习目标。 教师要求学生不定期地对照自己制定的个体目标与A(B)目标及总体目标,找出差距,教师进行过程监控,逐步实现各级目标。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能最终达到各个目标的有效实现。
2、以工作项目为导向,设计翻译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调查意见引入真实的翻译实践项目来组织教学, 要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中的项目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 围绕商务翻译活动中译者任务和行为来设计课内翻译训练项目和任务。同时,课外翻译训练项目的设计要在结合课内训练项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翻译实战, 积累翻译经验。 课内外的翻译教学和实践材料可以是来自生活的材料,也可以是源于网络的材料,但更多的应该是源自企业的材料, 比如来自企业的产品简介、公司介绍、产品使用说明书等等。 在课外翻译实践方面, 课题组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优势,联合企业、衢州市外事与侨务办公室、学校院办等部门,多方协力,利用孔子文化节、广交会、义博会、校外事接待等社会资源和活动,开展翻译和外事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二战“杜立特尔行动”史料的翻译和历年孔子文化节的外宾接待翻译活动, 积极为他们营造和搭建翻译训练和实践平台。
3、以过程为导向,精心设计翻译课堂活动和教学策略
在课堂活动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教师要改变传统单向的活动主体关系, 参照教育生态理论,采用以关系主体为导向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活动设计。 在翻译训练中,教师除了是发起者和译文评价者之外,还扮演着观察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等多重角色, 而学生除了是翻译行为的接受者和实施者外,还是小组活动的发起者、译文同伴互评的评价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翻译过程的译前、译中、译后行为所体现出的个体性、社会性、交际性等不同特征,制定合理的翻译教学策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 在译前阶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情境,与学生一起分析文本,布置翻译任务,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或阅读相关文本获取相关知识,解决不熟悉的双语表达问题。 在译中阶段,由小组合作完成特定项目情境的文本翻译,在真实或者仿真实的情境中完成翻译实践,养成职业素养。 在译后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各组的翻译译文展开译员自评、 小组互评和全员他评活动,对译文以及运用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反思和总结,从可能译文中选择出最佳译文,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认知能力和翻译策略选择能力。
4、优化内外部环境,实施翻译训练与评价
课堂环境是教育生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化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进入到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益。 翻译训练行为的实施既会受到如译者双语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技巧掌握、心理素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如翻译任务的轻重程度、翻译时间缓急、翻译材料难易程度、 可获取的工具书和网络资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教师应该在翻译训练实施前,帮助和要求学生做好文本的解读,了解相关背景知识,选择并确定恰当的翻译方法。 进行教学评价时,以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升为导向和依据,让学生对原文理解、翻译策略使用、 可能译文优劣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让全班以小组的形式从认知、语言、交际功能传递等角度对译文进行小组评价, 在译文表达准确、 形式恰当的前提下,鼓励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师通过改变课堂生态微环境来帮助学生改变外在影响因素,将外部消极影响因素内化为内部积极因素,从而帮助学生减缓翻译实战时的心理焦虑。
五、结语
整体护理观 篇8
中小学技术教育所面临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 基本科学素养在中小学中得到一定的普及, 而技术和工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只是近十年的事情, 且愿意投入这项事业的教师非常少, 工程教育的开展更是少之又少。根据2001年度的国际权威数据统计, 54%的国际航空航天科技从业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上, 33%的人员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因此,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相关技术和工程教育的启蒙已迫在眉睫, 但中小学实际的技术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
1. 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矛盾
技术教育内容涉及的广度大, 如果讲授内容过少, 仅仅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则会最终流于形式而效果不佳;如果讲授内容过多, 教学时间不允许, 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
2. 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
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尽管各学校按照课程开设要求引进了非师范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并将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但由于技术设计具有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可迁移性大、实施条件灵活等特点, 其对技术教师的能力要求远超过其他学科, 原因包括:一是课程、教材体系尚处于试用和探索期, 远没有其他学科的内容成熟, 加上学生的基础差别很大,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二是技术课程是面向应用类的, 因此需要经常充实新的内容, 而大部分内容需要技术课程的教师通过自学或者继续教育完成。
3. 对打破学科界限和内容限制的要求已十分迫切
长期以来, 每个教师仅局限于自己所任教的课程, 不注重与其他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技术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改变的条件又不具备。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 必须从整体教学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国的技术和工程教育模式, 而不是仅仅在内容和模块方面做局部调整。近年来, STEM教育模式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中被广为接受, 同样它为我国实施中小学技术和工程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什么是STEM教育
STEM教育源于美国, 是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英文首字母的组合, 但并不是四个方面内容的简单相加。在美国, STEM教育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多学科教育的新范式, 和以往分学科教学不同的是, 它更强调交叉与融合, 学科体系建立在集成其他学科知识并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它提供给学生的是接触整体世界的最佳结合点, 而不同于以往的零碎片段式的教育方式。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它们分别代表了四类不同的学科, 如数学代表的是有确定性结果而方法不同的学科群 (如物理、化学等) 。
中小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科学思维、获取知识、创新意识、逻辑推理、动手实践等, 要理解STEM教育, 首先需要了解各个学科教育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个学科教育按照过程和结果的可知程度可用图1所示的坐标轴来表示。STEM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象限, 如大家所熟知的数学是有效训练学生思考能力的学科, 因为不同的学生可以灵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去得到确定的结果。科学与数学相比则增加了不确定性, 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某一未知领域的兴趣以及科学探索的过程, 而结果则可能会因为方法的不同或者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但是科学和数学的共同点都是其过程是未知的,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即学生之间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 在对中西方基础教育进行比较时可以发现, 同等学生层次中, 西方的基础教育对数学、物理等学习能力的要求低于我国, 而他们更加强调的是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图1还可以做如下区分, 左半部分的科学和数学代表了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而右半部分的工程和技术则代表了应用知识的能力。从教育改革的进程来看,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减轻学生负担”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平衡, 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就被提上了日程。近些年,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 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提出了以应用技能为主的教育形式, 并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中明确指出, 高中的技术课程是高度综合、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且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从图1中可以看到, 与数学、物理学科相比, 技术有更加固定和成熟的方法, 且它是面向实际的应用类学科, 因此不同的学生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即可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从标准的要求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如两个必修模块都是和过程相关的, “技术与设计1”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体现当代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 “技术与设计2”则是让学生理解技术实现所经历的一般技术设计过程, 而选修模块则从结果导向的角度让学生通过成熟的方法得到可预期的结果。
从STEM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 工程方面的内容在基础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甚至有时会将它和技术相混淆。工程强调的是利用已知的过程和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 但是结果则可能是不确定的。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执行第10次太空任务时, 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O型环失效, 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并且在升空73秒后, 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部在此次意外中丧生。这是工程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工程可以简单定义为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 寻求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方案, 而这些约束条件是自然定律, 因此, 工程设计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符合人的需求或者愿望;二是能够解决特定的问题;三是在恰当的约束条件下满足前两项要求, 如成本、时间、技术的可实现性、环境保护和政策等。
为什么要推行STEM教育模式
1. 是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培养已经从应试能力向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培养转变, 这就要求教育培养方案必须能够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相匹配, STEM教育无疑是好的实现形式之一。
尽管世界普遍公认日本的教育系统是一个典范, 但他们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教育进行了若干改革, 并实施了《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 简称“彩虹计划”。该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推行了类似STEM的做法, 打破各教师和各学科之间的界限, 强制让教师之间合作并推行整体的教学观。虽然其中的一些做法在当时遭到了很多教师反对, 但正是得益于其前瞻性, 现在其教育成效开始显现, 并使得日本的教育系统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
2. 是培养未来工程领军人才的迫切需要
中国工程院2010年发布的《人才创造未来创新引领世界——关于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指出:2007-200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 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排名中, 中国位于125个国家的第77位。工程性与创新性的缺位, 使得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难以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具有创造力的工程师的稀缺, 是制约我国实现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今后全面领先于世界工程科技的最关键因素。
我国学生工程教育启蒙少且晚是难以培养领军人才的重要因素。一些人认为, 工程和技术教育的开展可以从大学或者高职教育开始, 而不是中小学教育应该做的。在我国中小学中普遍开展的课程, 按照学科分大约有十多门, 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中, 共有92个专业类、506个专业。大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 对所填报的专业缺乏基本的了解, 为数不少的学生刚上大学即对专业失去兴趣。而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受到行业顶级工程师的熏陶, 完成了成为工程师的基础启蒙, 中学阶段则已经有商业化的产品推出。
STEM教育开展形式的若干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STEM代表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四个方面, 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因此STEM教育的开展形式不应该孤立为各个不同的模块, 而应设计一种整体的教学情境, 让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得到综合提高。下面, 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教学或实践活动, 介绍若干新的STEM教育形式。
1. 风靡全球的FIRST机器人竞赛
FIRST全名为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崇尚发扬科学技术) 。FIRST认为, 要在现实世界中取得成功, 学生们不应只坐在教室里回答问题。在当今全球竞争的环境下, 学生们必须能将学术概念应用到现实世界中, 学会战略性思考, 为开放性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具有团队精神, 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互动及表达自己的想法。FIRST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FLL、FTC、FRC等四种比赛项目, 成功地将这些内容结合到类似体育竞赛的挑战中, 使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与科学项目之余, 能够锻炼在21世纪的人际交往、技术、商业和创作能力。
以FTC比赛为例, 每年吸引了全球近30万学生、10万名志愿者及超过3500家企业参与。与大多数的竞赛一对一对抗竞技不同的是, 该比赛采用的是两两配合对赛的形式, 即不同的队伍之间既是竞争对手, 又是合作伙伴。队伍之间的合作也是影响小组得分的重要因素, 每场比赛之前, 同盟队伍的主要队员都需要紧张协商比赛策略。2011年, 该项赛事由美国PTC公司引入中国并在上海举办试点赛, 2012年正式在中国举办该项赛事, 并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上海同济大学分别举行。北京赛区共有10支队伍参赛 (如图2) , 100多所国际著名大学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奖学金申请机会。从2013年开始, 该项赛事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列为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的正式比赛项目, 北京地区参赛队伍达到了50支。
2. 开放问题的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 (RWDC)
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 (RWDC) 是一项全美设计赛事, 得到了超过70家著名国际企业的支持, 涉及参赛高中生逾7800名。该竞赛由公私机构共同合作支持, 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等领域及职业的兴趣。和一般的课程竞赛不同的是, 真实世界挑战赛采取的方法是真题假做, 问题都来自于行业或者企业, 要求学生所应用的知识不是某一门或者固定几个所学学科的, 而是多学科、多跨度的不同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参加2012-2013年真实世界设计航空挑战赛的学生需要设计无人驾驶飞机系统, 以定位走失儿童。再如, 要求参赛学生提交一份商业计划书, 以满足50个营救行动的财务支出;参加地上运输挑战赛的学生需要设计显著提升燃料功率的下一代卡车, 以保护国家燃料和能源存储。
之所以有很多国际著名企业对该项赛事感兴趣, 是因为它们想通过这种挑战赛激发学生对工程的兴趣, 并为即将退休的优秀工程师物色潜在的“接班人”。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中提到了五个真实。
真实的问题:以学习课程为基础提出一套实际的应用方案。
真实的工具:激励学生通过随手可得的工具展示他们的方案。
真实的角色:需要学生具有小组合作、领导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
真实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真实的贡献: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
3. 跨学科工作营模式
跨学科工作营是针对某一真实问题, 由若干学生组成跨学科小组, 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且没有固定的答案。2011年7月12日~18日,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联合美国AECOM、美国PTC、丹麦威卢克斯等著名企业举办了2011年可持续城市论坛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可持续性设计工作营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每组十多名学生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北京市丰台区西铁营村的城市规划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产业规划等任务。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历史、文化、交通、给排水、建筑、设计等多领域和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当地的发展问题。北京景山学校的十多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特别小组参赛, 尽管这些学生此前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 但是在指导教师的简单辅导下, 还是提出了他们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单体建筑的设计方案 (如图3) , 并且体现出若干新的解决思路, 如岳文硕同学针对当地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蓄水系统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 一些国际高校已经将跨学科工作营模式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富兰克林欧林学院以其年轻、小规模、基于项目合作的课程, 以及由F.W.Olin基金会资助的大额捐赠而著称。该学校仅有学生三百余人, 每年授予入学新生相当于学费免半的欧林奖学金, 2007年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美国25所新常春藤学校之一。该校选拔学生的模式就是采取了十多人组成的跨学科小组的方式。
实施STEM教育的若干建议
1. 教育部门联合相关研究机构引导的重要性
开展STEM教育并不是某一所或者几所中小学所能完成的, 首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引导更多的政府研究机构加入进来, 推动STEM教育的开展。在美国, K-12阶段开展STEM教育得到了极大的支持。美国政府投入了超过43亿美元用于支持该项目, 包括提高STEM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等。美国工程院K-12工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2010年发布了K-12的工程教育标准。美国工程院在推动美国STEM教育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如它通过两个网站搭建了中小学与高校以及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是工程之路 (Engineering Pathway) 网站, 网站上包括各个工程专业的普及介绍, 各种工程常识以及经验等 (如图4) , 所有的资源都是开放的。二是创建了专门针对女性工程师的网站——Engineering Girl (如图5) , 其中不但有专门为女性准备的关于各个工程领域的科普性介绍, 更有各大公司和行业的优秀女性工程师代表等。
2. 需要社会企业的大力支持
美国的STEM教育还得到了社会力量的全力支持, 如前面提到的几个竞赛都得到了著名公司和基金会的赞助。PTC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工程设计和计算软件提供商, 该公司支持和赞助了包括FIRST机器人和RWDC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在内的诸多面向中小学生STEM教育的赛事。著名的飞机制造企业波音公司支持的竞赛包括FIRST机器人竞赛、Space Camp太空训练营、Grea Minds in STEM创意竞赛等六个赛事。在波音公司的支持下, 2012年参加北京地区FTC赛事的学校均得以免费参赛, 2013年, 北京地区的FTC科技挑战赛更是得到了波音公司15万美金的支持。
国际著名公司均有面向中小学STEM教育的专门网站, 并编制了相关教程, 供师生免费下载。图6是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编制的部分面向STEM教育的教程。微软、波音等著名公司还联合成立了STEM教育联盟 (如图7) 。
另外, 中小学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技术和工程课程的兼职教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 希望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
3. 发挥高校的主体和推动作用
高校在技术和工程教育的推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高校为培养行业人才服务, 另一方面高校更擅长教育, 许多著名大学都在推动STEM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8、图9分别为明尼苏达大学和MIT (麻省理工学院) 的STEM中心网站。由于棒球在美国是一项热门体育运动, MIT更是面向热爱棒球运动的学生开展了棒球STEM夏令营。
分级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初探 篇9
根据工作性质,护理分为三部分
专业性护理:专业性护理活动范围广,复杂多变,无章可循。它要求护士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解决护理问题,因不同的时间、地点、护理对象身心状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从事专业性护理的护士叫专业护士,大多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师或工作能力强的年轻护师担任。
半专业性:指一些常规性、简单性护理工作。它需要护士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来实施的护理,如打针、服药、换吊瓶、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从事这种工作的护士叫治疗护士。
非专业性:指一些不需要学习或培训的工作,如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准备药品、物品,患者的生活护理等。从事这种工作的护士叫辅助护士。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
专业护士职责:①热情接待新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专业护士姓名,解释住院规章制度,帮助患者熟悉环境,树立康复信心;②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要对患者倾注爱心,耐心听取患者诉说,并对各种疑虑给予合理有效的答复;③为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解释自己的护理行为,使患者理解配合;④根据病情及患者的理解能力,给与合适的健康教育;⑤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精心做好心理护理;⑥及时完成护理病历及各项护理记录。
治疗护士职责:①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任务,并向患者解释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反应;②治疗技术操作要规范;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④接受专业护士的领导和监督。
辅助护士职责:①保管好物品,保证抢救药品齐全,抢救设施完好;②及时为治疗护理工作准备药品、物品;③患者的生活护理要细致、耐心;④接受专业护士的领导和监督。
结 果
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历时10个月,护理质量稳步上升。通过对患者调查、随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2.3%上升到99.1%,健康教育普及率100%。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原来的87.6%上升为99.4%,无护患纠纷、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病历及记录书写合格率95%。各项消毒指标、隔离技术符合医院规定。历次的随机检查中护士都在岗在位,护理行为规范,保证了整体护理的开展。
讨 论
整体护理观 篇10
20世纪下半叶, 美国战后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一时间, 科技万能主导了社会的视听, 但科技双刃作用带来的环境恶化也日益激起学界的反思, 蕾切尔·卡森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生态文学家。卡森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寂静的春天》 (1962) 也被称之为“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1], 作品透析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即便置于高度工业文明的当下, 仍具有现实批判和指导意义, 卡森由此开启了欧美生态文学的新纪元。本文立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维度,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 以期在新视角下, 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思想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形成的流派, 该流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西方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 该流派力主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重构, 以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普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即从制度的维度进行批判, 普遍认可, 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及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代表人物包括本·阿格尔、威廉·莱斯、詹姆斯·奥康纳、贝拉米·福斯特、安德烈·高兹等杰出代表。
本·阿格尔和威廉·莱斯批判并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并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危机必然产生的生态危机的理论来替代。阿格尔指出: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所谓国家干预主义, 通过不断控制和引导公众的消费需求让民众沉溺于商品消费中, 以此来维系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必然根源。莱斯对技术理性的起源、功能和社会后果进行了追溯, 认为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决定了技术运用必然走向非理性, 决定了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和利用, 最终造成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和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 奥康纳通过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 引入“生产条件”的概念,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之外, 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的矛盾”, 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福斯特则强调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本质上也是探讨人和自然相互联系和物质转换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法国的安德烈·高兹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进行过论述, 他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生态危机唯—的出路在于停止经济增长, 改变生活方式和限制消费。总体而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不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产方式, 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2], 赞同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途径是“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 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3]。
(二) 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并成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 受其母亲的影响, 卡森从小对大自然、对环境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就读宾夕法尼亚妇女学院期间, 因为对大自然的兴趣, 由文学改学生物学, 后在“美国渔业局”后改名为“美国联邦鱼类和野生生物署”工作, 并成为一些杂志的专栏作家。卡森一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学创作, 早年的文学作品均涉及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保护, 奠定了她在生态文学领域的名誉和地位。20世纪40年代, 卡森以海洋生物学家所独有的敏锐, 开始怀疑当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DDT (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的缩写)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着手就这一农药对生态链影响的调查, 开始撰写《寂静的春天》。这一时期, 卡森已罹患癌症晚期, 但她不顾病痛, 以顽强的毅力于1962年出版这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该作品最终被认为是生态文学发展历程中一座“里程碑”。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故事开头, 全书分十七章, 以翔实、专业的数据和实例陈述了新型杀虫剂DDT对环境和生物链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 给人类和地球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后果。这部作品的出版, 触及了一些集团尤其是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切身利益, 受到了各种打压和抹黑, 甚至遭受了无耻的人身攻击。但同时, 这部作品也受到了民众和环保人士的拥护, 唤醒了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民间意识”, 最终影响到了政府, 肯尼迪总统就曾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书中提到的化学物进行试验, 书中的结果最终得以应验。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 环保主义者艾尔·戈尔在为《寂静的春天》中文版撰写前言时, 盛赞这部作品“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 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述评
(一) 《寂静的春天》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生态整体主义观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由美国生态博物学家利奥波德首先提出, 这一理论倡导人类的生存权应该以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不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为底线。利奥波德之后, 罗尔斯用“荒野哲学”, 奈斯用“深层生态学”对生态整体主义进一步完善和演绎。生态整体主义所强调的“生态系统的整体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系统的完整、平衡、协调”, 这正是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极力倡导的思想和理念。
卡森早期的作品即描述大自然是“一个严密的大系统, 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不可割裂的联系”的生态整体主义初步思想。在《寂静的春天》中, 卡森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已日臻成熟, “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网络的一部分, 一种植物与其他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联……如果我们打算给后代留下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就必须学会尊重这个精美细致但十分脆弱的自然生命之网, 以及网上的每一个连接”[4]。从《寂静的春天》这部作品的整体构架来看, 卡森通篇都在阐述自然生态体系中由于“死神的特效药”DDT的介入, 导致人类无可挽救的生态灾难。卡森所要呼吁的是, 人类作为大系统中的一环, 对维系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自然平衡并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他是一种活动的、永远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人, 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5]。不仅如此, 卡森还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原有的生态观, 以全新的生态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观来替代, 她曾反复指出, “陶醉于自身巨大能力的人类, 看来正在毁灭自己和世界的实验道路上越走越远”, 呼吁现今生活的这一代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直面现存的环境问题, 而不是无视或者逃避它们”[6]。虽然对于美国工业革命初期,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在经历了战后经济的大发展之后, 由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恶化, 人们已经开始逐步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但在那个时代, 科技万能的思想仍占据着社会思想的绝对主流, 卡森以一妇孺的羸弱之躯, “质疑了技术社会对自然的基本态度”, “警告人们缺乏远见地用科技征服自然很可能会毁掉人类生存所有必需的资源,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7]。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阐述的人与自然整体依存、环环相扣的前瞻性思想, 无疑从道德伦理层面,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即便在高度工业文明的今天, 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 制度批判维度下的《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评析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一种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导致的人类生态危机, 卡森将这一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类对自然控制的妄自尊大的想象”, 卡森仍然将“生态整体主义”局限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强调“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是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未能从制度批判的层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做深度的剖析。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的缺陷也为卡森所触碰的利益集团提供了反击的机会。美国昆虫学家乔治·德克尔反驳卡森时这样陈述:“如果我们像某些人所轻率地鼓吹的那样, 在北美采取让自然任其发展的方针, 那么, 可能这些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就会发现, 两亿过剩的人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 更麻烦的是美国当前的谷物、棉花、小麦等剩余物资如何处理。”卡森的反对者们谴责卡森“担忧死了一只只猫, 却不关心世界上每天有一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化学工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甚至恶毒地模仿卡森的作品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荒凉的年代》, 制造民众对卡森作品的误读, 等等[8]。
就人类生态思想的发展而言,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作出过突出的贡献。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证过“生态的整体性是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来实现的”, 恩格斯也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说”, 强调“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针对西方社会的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则是从制度批判、技术批判、异化消费批判等维度进行的挖掘。事实上, 注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的揭示与批判, 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同西方其他绿色思潮有所区别的最根本标志。制度批判和异化消费批判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衍生和呼应。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必然导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 必然导致消费观念的异化;反之, 技术的滥用、消费观念的异化也会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可见,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作品中没有也无法从这一层面进行论述, 体现出其生态整体主义观的局限性, 从这一角度,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是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四、结语
《寂静的春天》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影响了美国一代人, 也影响了世界生态文学的发展方向, 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环保运动。这部作品也被译为多国文字, 在世界广为流传。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对当今环境恶化的中国也有一定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回溯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中体现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在肯定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积极意义的同时, 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新视角,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维度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76.
[2][3]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99-200;
[4][5][6][7]蕾切尔卡森.吕瑞兰, 许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