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特征(精选6篇)
整体特征 篇1
对于声乐艺术来说, 声音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为声音美是一切感性与形象的来源。“所以我们听歌唱, 不是为语义, 而是要欣赏那‘非语言方式的感动力”’。这也是声乐审美特征的重要灵魂。
一、审美特征的概念
声乐与声乐教育的“审美特征”, 更多的是要从客观性或理性的层面进行论述。就“特征”而言, 一方面有“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性, 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 (克莱夫?贝尔:《艺术》) 这样的观点, 曾经为文艺家们普遍接受;另——方面现代艺术的理念与实践则认为“总是一味地问‘何为艺术’是一种错误”。即使是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大家, 也会犯迷糊。譬如他在《哲学研究》里提出的“家族相似说”:人们常常只是由于不同事物间存在着某些交叉与重复的局部的相似性, 而使用某一名称, 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被同一字眼称呼的全部实体,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定具有共同特征。这原本是作为对后现代文化理论基础的“反本质论”的回应与支持, 结果却是“家族”比喻不仅没能证明反本质的理由, 反而有力地支持了事物间存在着一种可确定的本质属性。
有人从“声器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 认为:“声乐是与器乐并列的概念。器乐源于声乐的理论前提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个本质问题。纯器乐的形式是对声音原型、运动原型进行抽象的结果, 而主要又是对人的声音原型和内在生命运动原型抽象的结果, 器乐形式正因为通过人的声音的抽象, 才找到了通向人的内在生命的中介, 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在这段话中, “内在生命”的观念及“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对于声乐美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概念:“内在生命”的前提是一个“声乐的观念与认知”的问题, 而“有意味的形式”无疑是美学尤其音乐这样的抽象形式的核心问题。
二、声乐的观念与认知
“观念对音乐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音乐内容和价值的认识上。也就是说, 不同的观念会对‘什么是音乐’和‘音乐是什么’作出非常不一样的回答”。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作为文化构成的核心要素, 它是观念产生的源头, 也是声乐方法及其审美形成的源泉。声乐的不同形态, 随着经济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传送, 我们对不同语言和文化区域的声乐样式有了更多的认识。面对不同形式种类的或传统或现代、或民间或人文的声乐类型, 我们往往会感到迷惑, 这其中主要就涉及对声乐认知的“观念”问题。“唯歌唱性”的意义在于他们专注于情感的表达, “歌唱”完全是生命意义上的活动, 把情感流露直接皈者安东尼?西格的论文《为什么苏亚要“歌唱”?》“告诉我们不同民族的‘歌唱’的观念是不同的”, 在南美巴西的苏亚印第安人中甚至没有相等于我们的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对苏亚来说, “歌唱”的“内在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 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 对视觉形象的表达, 对宗教膜拜的渲染……苏亚‘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 是一种部落的符号, 是我与你的对比, 是自我存在的化身, 是历史传承中牌坊式的东西”。
三、音乐美学的启示
对声乐美的的探求, 也会包含普通美学对美的探索一样的历程, 从“客观”到“主观”, 及其中“美”的光怪陆离的折射与反射。因为声乐的美与审美, 也包含客观的声乐之“美”与主观的声乐“审美”两方面。音乐美具有综合性、情感性和时代性特点。对于声乐美的综合性而言, 我们可以从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上进行综合形式的声乐音响的美的考察研究;而对声乐美的情感性来说, 一方面声乐具有音乐情感美的品质, 还具有人声特有的感性特征;至于现实动态美则需要我们的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工作者建立与时俱进的声乐审美观念, 服务于社会和大众。
对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我们还可以从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或者说声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考察。在一般的有关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声乐作品在存在方式上有没有区别于纯音乐作品的地方, 它的特点何在?
于润洋在《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一文中说:“音乐作品不是单纯地以一种方式存在的, 相反, 它的存在方式具有二重性: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 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实在的观念性客体, 这两者处于辩证的统一之中, 它们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得出的结论是:音乐作品的乐谱并不等于它的原作, 正如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说, 符合并不等于它所标志的客体;要确定出一种唯一的样式作为对原作的单一解释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一部音乐作品的原作, 是超验于它的任何物质显现体之上的一种存在, 是主体间的感性对象,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感性样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
总之, 作为一个美学概念, 它不仅指的是文艺作品的美的境界, 而且主要是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审美感受和联系, 意即为深远、含蓄而有意味。
元代庐陵文学的整体特征 篇2
关键词:元代庐陵文学,整体特征,文化风气,理学,大气
一、元代庐陵文学:透析元代南方及南北文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庐陵文学是元代文学整体中的一部分。然而却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不仅体现着南方文坛的演变趋势,而且可以说体现了元代文学整体的一些特色。在考察和研究庐陵地方文学的时候,必然需将其置于元代文学的整体中,甚至在由宋入元,朝代变化,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在文学史动态演进中的定位下,来客观真实地反映该地文学的真实图景,并看到其与其他地域文学的关系,及其在整个元代文学生成中的意义。
庐陵地处江西,历来以文章称,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地方文学传统,有了较长的历史,这几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扩大而至江西,江西地方的文风学风在全国都可说为盛,江西文学是元代南方文坛的重要代表,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方文学又与北方文学一起,构成了元代文学的整体大观。庐陵地方传统的诗文也与北方新兴而大盛的戏曲相应而生,代表了元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和流脉。南与北、各民族、诗文与戏曲、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雅与俗,这些其实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渗透。其中就有了相互影响、交融、汇通,整体构成元代文学的大观。庐陵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一个地方文学的成就,而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学的重要组成,对庐陵文学的研究的意义也更在于以地方文学来印证、管窥、透视元代文学的整体。在置于文学整体的历史和地域定位下,既获得对地域文学的具体细微的清理和认识,也是对整个元代文学的再认识,作为一种以微见著,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其意义是较大的。
二、文化外围:元代大气混一之风对庐陵文学的影响
而在元代,由于社会因素,蒙古族入主,各少数民族由北而南,与汉族融合。然而整个民众的居住分布,还是呈现出少数民族在北,而汉人在南的地理分野。元代整个的社会形态影响而及于文学,就出现了元代文学的几个整体的大特色。比如,南北文学文风的分流、诗文雅文学与戏曲代表的俗文学的分流、少数民族性格风气社会习惯对于文风的影响以及元代一统的社会情况所促成的元人大气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影响于文学而产生的元代文学在整体气象上普遍具有的大气浑融的风气。这是元代文学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是我们客观具体考察元代某一时段或者某一地域文学所必然进行的参考和参照。
在这种横向的社会整体的背景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元代庐陵文学必不可少地也具有了元代整体的朝代的文化性格,或者说就是其“元代”特性,“元代”特色。而这个富有社会时代标志性的特色,也与元代这个王朝整体的大气包容的文化性格是一致的,在元代文学整体中体现出一种“大气浑融”的气象。
大气是一种大气象,是大气向上的,具有阔大包容的特点,而混一则是一种包容兼取的气量,它们都是元王朝这个大一统王朝的文化特点。若要析其内涵,则可以说是包容、直接、不拘,这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性格,也是元王朝的整体文化性格。这给历代以汉族儒家文化主导的道德礼节文化注入了十分新异的因子和鲜活的活力,成为元代文化的标志性特点。同时也是影响和标志有元一代文学文风的因素。
这不仅体现在元代中期虞集等人所代表的盛元文风上面,也体现在元代前、中、后期各时段,只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具体风格偏向有所不同而已。当然,也不仅体现在一种文学样式文学风格上,而是体现在多种文学样式中,包括北方代表的戏曲。这种大气浑融的风格在不同的文学中都有表现,或者说不同样式的文学都受到元代文学整体的大气混一风格的影响和渗透,而表现为不同的文学特点。比如,庐陵文学的个性突出,其内在实质也是耿慨大气的表现。盛元馆阁文风的歌颂海宇混一,讲求舂容盛大,也是大气的表现。戏曲文学的直白抒情、世俗叙事,也是大气不拘的体现。元曲的俗语入曲,也是不拘束不畏俗的大气表现。总之,这种大气浑融在元代文学和文风上有多重体现,如语辞的俗化、直白,叙事的增加,文风的尚大,诗学的宗唐。甚至,元代文学中另一重要特点,理学的融入,也在某种意义上应和了元人大气混一的文化性格和文学风气。理学讲求心悟和义理,讲求境界的贯通融会,讲求一种整体的体悟,而融合儒释道三家。这种不拘一家,讲求整体,讲求心悟而非物理的文献考索,未尝不可以说也是元人大气为文和治学的一种表现。
三、思想内围:理学之于元代庐陵文学
当然,也不能忽视一个文学内在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向。关注到文学和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向,就不能不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去前后分析元代文学的生成的前后过程,这种先后的顺序,一种前后的生成,其实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元代文学发生的某种原因和结果。除了承接宋、金文风、学风,开启明代文学风气之外,我们可以从更内在的思想和学术发展导向上求得元代文学生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那就是宋代大兴而延及元代的理学。
南宋时朱熹及其弟子讲学东南,理学大盛,天下皆知理学。入元后理学仍然是影响士人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当然,苏学在元代也被尊奉,然却不及理学影响之大。苏学应和了元代社会和文坛的大气豪放征候,而理学则从思想层面深刻地影响元代文人的为文和为学。
元代有诸多文人身兼理学家的身份,其思想和文学中都有着理学的痕迹。元代诗文,都受理学的影响。元代中期馆阁文臣所代表的盛元文风,讲求舂容盛大,其实就是理学精神的融会和影响。可以说,理学影响着元代的文人,也影响着元代的文学,特别是以诗文为主体的传统雅文学。理学作为元代文学大背景,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庐陵文学的方方面面。刘将孙的文章中体现出很强的理学因素。他不仅直接表达他对程朱理学的尊崇,而且他的言论中,也体现了明确的理学精神,比如他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理学的心、悟结合。刘将孙的文章风格本身在学苏轼阔大豪放文风的同时,也体现出理学的自然融合、重心悟特色,已经靠近盛元舂容盛大的文风,只是还有刘将孙自己的才情和思想个性,这是区别于馆阁文人的地方。而苏轼作为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的豪放洒脱,与刘将孙的具有地域个性的不同流俗,文人气度和文学风格的外在表现也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都主于一种豁达豪放阔大的情思境界。而刘将孙的文论和其中所表达的文学思想,则直接有着理学的痕迹。比如他讲求“以欧苏之发越,造伊洛之精微”,讲求诗学的悟入,对诗道的悟入,以心造神悟之境,讲求文人和文章的“气”,特别是“清气”。他自己欣赏雍容雅正的文风,回护科举儒家经义文章等等。在理学的融合心性影响下,刘将孙对于文学的接受和评论则整体表现出一种富有个性的通达态度。庐陵另一重要文人刘诜也受理学影响,追求“清”“和”的文风,讲求文人素养的“心”“理”结合。总之,理学本身的特点,使得文学也呈现出自然融合的大气象和大境界,又有着深入心悟的本于心灵尚真的特色,既有社会眼光和儒家苍生情怀,又有着幽约的个体心悟的情怀。
四、元代庐陵文学的整体发展和成就
元代庐陵文学起于由宋入元的著名词人和文学批评家刘辰翁。刘辰翁名气很大,入元后则隐居不仕,庐陵的文人士子多聚于其门下,庐陵后学也多受其影响。刘辰翁其人耿介富有个性,词作豪放,承辛弃疾词风而来。其文章则奇崛求新,力矫宋末颓靡文风。这使得入元后庐陵地方文学更加兴盛,文人间的联系更紧密,而最终形成一个在文章风格上颇具个性特色,并以文章名世的庐陵文派。比刘辰翁小,然也由宋入元的赵文,曾入文天祥幕参加抗元,在由宋入元的背景下,受到当时社会大征候的影响,情绪激昂,诗文富有个性,在元代文坛具有重要的地位。赵文的文章胜于诗,其诗歌成就不大,还留有较为生硬的模拟前人的痕迹,而其文章则颇造熟境。赵文富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在其诸篇序类文章中,提出“情性”论,称诗人为“畸人”,这些富有丰富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导引元代庐陵甚至元代诗坛文坛走向的文论,显露个性和锋芒一面的同时,也展露出他追求真性情和作为文人的性情之真。刘将孙是元代庐陵文学组成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作为享誉南方的爱国词人,一代名士刘辰翁之子,主要生活在元代的刘将孙,其在元代南方文坛的声名,自然也颇著。他与众多庐陵文人皆有交往,而庐陵许多后起的文人往往也受到他的推美和提携。而刘将孙自身的文学成就,也在庐陵众多文人中可称翘楚,这是他作为庐陵地方文人代表和士人圈子核心的基础。刘将孙诗文兼擅,而文章成就尤其显著。当时许多人,包括为官者、文士、普通大户,往往请其写题跋、碑志等,庐陵或者其他地方,比如南丰等,地方上修学筑祠,往往都请刘将孙为记。刘将孙的文章,呈现出大家气象。他的文章首先根底于儒家思想,有着浓厚的儒家情怀,包括天下苍生之念,文人的用世情怀,对孔孟往圣和四书五经等的尊崇,对欧阳守道、江万里、刘辰翁等大儒士在思想和学术上的继承。刘将孙也尊崇程朱理学,他的文章思想和为文笔法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理学的气象,这形成他文章中的一种融合、舂容、盛大、舒徐,讲求心悟和境界的特点。而在理学为主的儒家思想和情怀的影响之上,刘将孙的文章中还是呈现出庐陵文人和刘将孙自己作为才胜气胜的文章家的独特个性。这包括他的主于性情、求真尚实、博学多识,才情洋溢、兴感豪放。儒士的情怀,文人的才气个性,求真尚实的性情,使得刘将孙的文章整体出现一种大气象,在风格上接近苏轼等文章大家,名著一时。中期刘岳申则个性突出,发论惊人,表达观点直接,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陆九渊心学影响。晚期刘诜诗文皆善,而诗胜于文。其文章较为质朴无大新意,而其诗歌则主于性情,宗法唐人,以才气和情辞胜,取得了较大成就,可以说是当时南方诗坛一位有着很高成就和地位的诗人。
整体特征 篇3
我国从绿色建筑启动到现在已经九年多了,在这期间,我国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年的国务院一号文件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要达到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以上城镇新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项目及单体建筑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说明在未来五年后,我国的绿色建筑将是全世界数量的一半,在大中型城市中非绿色建筑将不予批准建设。可见绿色建筑的市场将不断扩大强化,逐渐成为一种建筑的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我国住房和城乡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对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绿色建筑标识认定项目的整体特征分析,有助于积累经验、指导实践,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尝试对从2008年到2013年底,共1446个绿色建筑项目,从数量、星级、地区分布、建筑类型、申报单位、气候区、增量成本几方面特征情况,分析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
2.标识项目的数量年度进展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增长,继2011年数量井喷式增长以后,2012年开始至今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态势。
标识项目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2013年五年期间,全国分别有10个、20个、82个、241个、389个、704个项目通过评价,共1446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6270.7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1.3万平方米(见图1)。其中设计项目1342个,占总数的92.8%,建筑面积为14995.1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104项,占总数的7.2%,建筑面积为1275.6万平方米。
从2008年到2010年总共112项绿色标识项目,从2008年到2011年总共353项绿色标识项目。其中2009年的项目数量比2008年增长100%,2010年的项目数量比2008年增长290%。之后,2012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数量和建筑面积均超过了前几年同类数据的总和,共评出389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4094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64项,建筑面积为3794万平方米;运营项目25项,建筑面积为300万平方米。12013年我国绿色建筑数量及面积继续快速增长,共评出704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8689.7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648项,建筑面积为7929.1万平方米;运营项目56项,建筑面积为760.6万平方米,数量同比2012年增长81%,面积同比2012年增长112.3%。2(见图2)
各年度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年度数量见表1。
1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2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设计和运行标志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3.标识项目的各星级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从各星级的比例上看,江苏、广东、浙江及山东省的各星级比例较均匀,上海、天津、北京三个直辖市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河北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较多,天津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较多,福建则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最高。3
各年度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年度各星级数量见表2和图3。
4.标识项目的各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虽然有较广的地域覆盖面,但各地区的分布还是不均衡的。
在2011年前,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到2011年有了快速发展,范围开始扩大,从过去的18个省区市发展到28个,陕西、福建、湖南、吉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云南和香港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陕西和福建各达到8项,湖南7项。4到2011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6位的是江苏77项、上海43项、广东38项、浙江20项、北京21项、天津19项、四川9项 ,见图4。
3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各星级数量分析
4 | 至2011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5 | 至2012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6 | 至2013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2012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显。5至2012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几位的是江苏175项、广东95项、上海70项、山东45项、北京42项、河北40项、天津37项、浙江36项、湖北33项、福建27项、四川20项 ,见图5。
2013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加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湖南、内蒙古、河南、云南也实现零的突破,开始有了绿色标识项目。也就是说除了西藏以外,各地都有获得绿色标志的建筑。至2013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几位的是江苏319项、广东172项、山东102项、上海100项、河北85项、天津384项、浙江68项、湖北65项、北京59项、福建43项、河南40项、陕西39项、四川28项 ,见图6。
从过去几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的发展来看,江苏名列前茅,广东、上海紧随其后,山东、北京、天津、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地位于第二梯队,而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内地地增长很快。标识项目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城市群、以及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两个带状区域上。
从各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星级比例上看,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的比例较为均匀,山东、河北二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天津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广东、福建以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最高。
5.标识项目的建筑类型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可分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其中公共建筑主要为办公、商业、场馆、宾馆、学校、医院、酒店等。
2011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241项,其中住宅建筑140项,公共建筑101项,工业建筑0项。
2012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389项,其中住宅建筑198项,建筑面积为2638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74项,建筑面积962万平方米;二星级93项,建筑面积1347万平方米;三星级31项,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88项,建筑面积为1441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68项,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二星级60项,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三星级60项,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工业建筑3项,建筑面积为6103.8万平方米。
2013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704项,其中住宅建筑387项,建筑面积为6103.8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45项,建筑面积2872.2万平方米;二星级207项,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三星级35项,建筑面积378.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07项,建筑面积为2437.5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22项,建筑面积967.7万平方米;二星级120项,建筑面积953万平方米;三星级65项,建筑面积516.7万平方米。工业建筑10项,建筑面积为148.5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项,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二星级5项,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三星级4项,建筑面积106.4万平方米。
7 | 2011-2013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建筑类型分析
8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点(2012年和2013年)
从2011年到2013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类型中,绿色标识项目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数量差异不大,,以住宅项目数量略多,而工业建筑在2012年实现零的突破。(见图7)
6.标识项目的申报单位特征分析:
至2012年底,项目标识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79项、万科60项、绿地40项、招商15项、朗诗11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10项、苏州建屋10项、保利9项、中建中海8项、花桥8项。
至2013年底,项目标识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162项、万科84项、绿地57项、招商23项、保利19项、苏州建屋14项、朗诗14项、花桥12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11项、华润11项。
在拥有绿色建筑标识数量最多的申报单位中,万达、万科、绿地等开发商稳居前三,几乎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住宅类建筑是万科、万达、绿地、保利、朗诗等集团申报项目最多;公共建筑则是万达、绿地、招商、苏州建屋等集团申报项目最多。
前十位申报单位的项目星级构成比重区别很大:其中万科、苏州建屋重点为三星级项目,朗诗集团全部为三星级项目,绿地、招商主要为二星级项目,深圳光明新区城建、万达集团几乎都是一星级项目。6
至2013年底,住宅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科77项、万达39项、绿地36项、保利16项、朗诗14项、招商10项、华润10项、中建中海9项、花桥商务城8项、北京经投开发7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7项。
公建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123项、绿地21项、招商12项、建屋10项、万科7项、天津生态城7项、中新苏州6项、花方兴4项、解放军4项、张江4项、花桥商务城4项、深圳光明4项、天津生态城建4项。
从中可以看出,住宅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申报数量以万科为首,数量几乎是第二位的两倍。公共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申报数量以万达为首,数量一三位数遥遥领先,远大于后面九个申报单位数量之和。
7.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在各气候区的分布各有不同。
2012年,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为176项,占45 %,面积为1792万平方米;夏热冬暖地区项目为78项,占20%,面积为831万平方米;寒冷地区项目为20项,占5%,面积为231万平方米;温和地区项目为1项,占0.3%,面积为55万平方米。7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相差不多,均超过总量的一半,而寒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各占20%左右,严寒和温和地区项目较少。居住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差不多,均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
2013年,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为284项,占40.3%,面积为3190.6万平方米;夏热冬暖地区项目为100项,占14.2%,面积为1235.6万平方米;寒冷地区项目为269项,占38.2%,面积为3429.8万平方米;严寒地区项目为41项,占5.8%,面积为641.1万平方米;温和地区项目为10项,占1.4%,面积为192.6万平方米。8
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的数量接近总量一半,寒冷地区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严寒和夏热冬暖地区各占约10%。居住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数量占比较大,均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去年相比,寒冷地区占比增加较多,夏热冬冷地区占比稍有下降,夏热冬暖地区占比下降较多,温和地区项目仍然较少 ,见图8。
8.标识项目的增量成本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2012年评审的148个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统计,每平方米居住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3.9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70.9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131.8元;每平方米公共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9.9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87.3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16.4元。9
在2013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牵头的课题组对全国100个竣工后的绿色建筑进行调研,除去个别增量成本不合理过高的项目之后,进行统计:每平方米居住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33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73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22元;每平方米公共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40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152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82元。10
数据显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较前几年降低。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绿色建筑技术趋于成熟,被动式技术得到广泛采用,绿色建筑零增量成本、低增量成本技术运用越来越多,使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住宅建筑中,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不高且相对容易达到,至2013年一些地区政府已要求保障房普遍达到一星级要求,北京、深圳等地要求所有新建房屋至少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可见普及一星级绿色建筑乃大势所趋;二星级项目在国家财政、地方政府补贴和城市建设配套减免等激励政策下,增量成本压力减小,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申报;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较高,开发商需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达到评价要求。
9.结语
本文对从2008年始到2013年底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进行粗略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的一些发展规律。
期望能归纳出对今后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分析成果,从而为更好的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52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15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56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8
[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6
[6]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8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5
[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18
[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8
整体特征 篇4
关键词:二战后美国课程,改革,危机
二战后美国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改革主要有年代末年代初的学科结构运动, 年代的回到基础运动, 以及年代以来的标准改革运动。试图以一种较为宏观和整体的视角来深入对这几次改革的研究, 着重探讨这几次改革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国课程改革的一些整体特征。
任何课程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效率和恰当性, 而这取决于教育的外部因素 (如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 和内部因素 (制度内自身的活力) 两个方面。[1]美国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
1 二战后美国历次课程改革评述
1.1 社会效率与进步主义的之争
可以说, 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教育, 是社会效率和进步主义针锋相对, 此消彼长的时期。1911年, 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出版以后, 效率取向不仅在经济领域盛行, 并迅速波及社会其他领域, 从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效率运动。在课程领域, 富兰克林·博比特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1924年出版的《怎样编制课程》, 查特斯与1923年出版的《课程编制》等著作, 无不反映了课程领域受泰罗主义的影响。
而以杜威、帕克、克伯屈等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运动旗帜鲜明的提出“通过科学的研究他的智力、身体、精神和社会特征的需要, 使个体最自由、最充分地发展”[2], 赢得极高的社会声誉。1919年进步教育促进协会成立, 1938年该会会员人数居全美各协会之首, 表明以儿童发展为己任的进步主义运动以深入人心。
1.2 以科学保卫国防
在旧金山会议上由于政治地理方面的对抗不仅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美苏冷战, 也引发了两国间紧锣密鼓的军备竞赛。年秋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事件, 使得美国人对国家的强大产生了怀疑, 甚至还产生了“脆弱的美国”这样的想法。1957年, 康茨发表《苏联教育的挑战》一文, 提出整个苏维埃教育反映了教育是进行政治控制并建立完全的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无所不包的工具这一信念, 号召美国以教育对抗教育, 响应挑战。[3]在这之后, 美国彻底进行以科学卫国防的课程改革。1958年9月2日, 《国防教育法》获得通过, 为课程开发设立联邦基金, 重点资助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改革。
1.3 回到基础的课程改革
20世纪7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兴起让美国主流文化感受到了一种被侵蚀、被剥削的“危机感”。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此后的两次世界性的石油价格猛涨, 引起国内经济衰退, 劳动力过剩, 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人们对学校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了。“该运动当然缺乏理论基础, 而且似乎在没有明确的组织领导者的情况下蓬勃发展着。”[4]回到基础”强调的是基本技能和基本训练, 专注于三Rs, 即阅读、写作和算术。
1.4 追求统一标准, 统一优异的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时代, 这种危机不仅仅来自外部的社会影响, 如日本的汽车生产效率高于美国等, 也来自于内部, 即对教育的失望。“以往每一代美国人都曾在教育上、在读写能力上并在经济成就上超过他们的家长。一代人的教育技能不超过、不等于、甚至达不到他们的家长的教育技能, 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5]1985年到1989年, 民间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推出了《美国2061计划》;1991年, 白宫签发《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1994年, 克林顿总统签发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2001年, 布什政府公布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2002年, 作为对“9·11”恐怖事件的回应, 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了《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
2 改革的背景
2.1 文化上的“危机”意识
危机-教育改革的思想在美国文化中十分根深蒂固, 美国人普遍存在一种深层的危机意识, 他们不能忍受落后, 不能忍受一点点所谓的“威胁”或是“危机”。例如, 别国军事力量比自己强, 科技比自己先进, 经济比自己发达。这种危机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是单纯由简单的政治口号推动的, 而是由美国借以迅速崛起的方法所铸就的一种民族品质和思维框架。
2.2 经济危机
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遭遇到了经济危机———即美国人觉得自己的全球经济领先地位受到了威胁。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为经济发展培养必需的人才-一支训练有素和具有较高适应能力的劳动力, 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 “才能具备适应结构性变迁的能力, 也才能抓住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在很多情况下, 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必须对教育和人力资源所受到的经济待遇进行或许是严重的再检验”。[6]
2.3 政治危机
隐藏在教育、学校、课程背后的这种政治实力比较, 首先源于教育及课程的一般特性, 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 教育控制本来就是一种社会控制, 课程本来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教育、课程与政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对于纯粹教育、纯粹课程的追求都只能是一种枉然。例如, 在20世纪下半期, 人们显然开始把教育看作是各个社会中争取平等和公正的关键。
3 历史总结
尽管每一次改革发生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不尽相同, 但相同的是,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发生在对前一次改革反思与批评的基础之上。
上述的这些所谓危机最终都会落实到学校头上, 关于危机的争论最终会引发对学校的批评, 而对学校的批评又最终会引发改革。这种批评, 不仅有理论分析, 更有数据支持主要体现为大量的调查报告和可行性数据。如《国家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所列出的由种种数据得出的结论:
1 0 年前对学生成绩所作的国际比较显示出,
在19种学业测验中, 美国学生从未得过第一或第二名, 并且, 与其它工业化国家比较, 7次是最后一名;
中学生在大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 现在低于26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的水平;
这不仅仅是因为学校是一个承载批评的好场所, 更因为教育所具有的批评贮藏功能和安抚作用。对学校课程的改革, 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从而减轻政府及其行政机构所负载的批评。久而久之, 这种对于学校的批评, 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根据William L.Walker的总结,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 学校每五年就会被要求改变其课程方向, 学校及其课程, 不管是作为还是不作为, 都会受到不断的挑剔、指责和攻击。”[7]
参考文献
[1]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2]Saylor, G, Alexander, W., &Lewis, A.Curri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p241.
[3]Counts, G.The challenge of Soviet education.New York:McGraw-Hill.1957.
[4]瞿葆奎.马骥雄选编.回到基础学科及其意义, 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484.
[5]瞿葆奎, 马骥雄.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593.
[6]Benjamin Levin著, 项贤明等译.从启动到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3.
整体特征 篇5
1 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要求
因为施工项目中整体地面建筑是一项最根本的项目, 所以在建筑物料上存在一些额外需求, 用以确保地面项目的建筑品质符合技术标准需求。建筑物料部分的需求关键是胶凝物料以及细集料部分, 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要素和混合物的密度、强度以及安稳性相联系。
1.1 胶凝材料
普遍来讲, 建筑项目中整体地面项目所使用的胶凝物料基本是水泥, 因为措施标准需求最好采取硅酸盐水泥, 强度在三十三兆帕斯卡以上, 使用这种类型的水泥主要是因为和别的水泥进行对比其水化热反应不大, 早期强度高、收缩性不大等明显好处。普通项目来讲也能够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必须在三十三兆帕斯卡以上的强度。不管选用什么样的水泥, 混凝土骨料比例策划和搅拌等工作程序必须根据步骤开展, 同时准确落实到全部工作程序中。策划混凝土比例时必须使用合理的试验器具在试验室开展, 检验过配置比例才可以正式使用到项目, 建筑现场要严厉根据水泥、砂石比例进行配比, 添加一定量的水开展拌合, 拌合程序中要注意添加时间以及次序, 保证搅拌成项目所需的混凝料。全部程序根据试验结果开展, 才可以保证生产出收缩性以及水化热都小并且耐磨的混凝土。
1.2 细骨料
混凝土内不仅要确保配备的石砾强度等粗集料之外, 还需要配备能够确保混凝土密度的细集料。水泥砂浆表层使用的细集料大多是细沙, 砂。混凝土中至少要三分之一是砂, 由于砂量的多少对细集料的配置存在作用, 假如细集料级配不达标会致使混凝土不耐磨, 干缩性质大, 运用后也会会形成缝隙, 甚至对地面运用时间产生影响。
2 施工项目整体地面建筑措施以及手段
在施工项目中差不多都建筑水泥砂浆的整体地面, 其建筑技术程序大多包含基层处置、灌筑模板、面层涂抹、保养等, 下面就综合每个工作程序环节简单解析其中牵扯到的建筑措施重点。
2.1 基层处理
基层处置是最重要的项目, 由于其和基础层构造后期水泥砂浆地面的抗磨性以及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最开始, 在建筑部位上铺设大小一样的碎石, 进行碾压之后在建筑地坪, 方便解决现浇筑地坪在多次载重下形成缝隙等品质毛病。面层混凝土灌筑作业是确保地面品质的重要工作程序, 灌筑混凝土要使用分区分层次的灌筑形式, 就是把整体地面划分成很多一样大小的区域, 按序进行建筑。底层灌筑完成之后, 要使用震动设备匀称的捣实, 把混凝土里面的空气清除干净同时匀称的铺筑在地面上。为确保基层处置环节的偏执, 要打扫干净之后, 保持比较干净的建筑条件。在灌筑完混凝土之后, 等其固定成型之后再使用凿毛设备把表面凿平整, 使其符合平整度的标准, 然后再用清水进行清理, 清理掉外层的尘土, 在开始下一个环节的建筑。
2.2 弹线、找规矩
2.2.1 弹基准线地面抹灰前, 应先在四周墙上弹出一道水平基准线, 作为确定水泥砂浆面层标高的依据。
做法是以地面±0.00为依据, 根据实际情况在四周墙上弹出0.5m或1.0m作为水平基准线。据水平基准线量出地面标高并弹于墙上 (水平辅助基准线) , 作为地面面层上皮的水平基准。要注意按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面层厚度弹线。
2.2.2 做标筋。
根据水平辅助基准线, 从墙角处开始沿墙每隔1.5~2.0m用1:2水泥砂浆抹标志块;标志块大小一般是8~10cm见方。待标志块结硬后, 再以标志块的高度做出纵横方向通长的标筋以控制面层的标高。地面标筋用1:2水泥砂浆, 宽度一般为8~10cm。做标筋时, 要注意控制面层标高与门框的锯口线吻合。
2.2.3 找坡度。
对于厨房、浴室、厕所等房间的地面, 要找好排水坡度。有地漏的房间, 要在地漏四周做出不小于5%的泛水, 以避免地面“倒流水”或产生积水。找平时要注意各室内地面与走廊高度的关系。
2.2.4 校核找正。
地面铺设前, 还要将门框再一次校核找正。其方法是先将门框锯口线抄平找正, 并注意当地面面层铺设后, 门扇与地面的间隙应符合规定要求, 然后将门框固定, 防止松动、位移。
2.3 模板工程
浇筑模板是为了时地基得到更好地处理, 原因在于其对地坪混凝土浇筑和后期地坪伸缩有着重要关联。模板工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具体内容如: (1) 长向布置地坪模板。由于距离比较长, 地表标高、地面平整度只能依靠模板控制, 足见模板工程的重要性; (2) 弹基准线。为了确保地面标高的准确性, 涂抹面层前需要在施工位置周围弹出一道水平基准线; (3) 做标筋。利用水平基准线在面层上选择一个标志地块, 然后以标志板块为基准标出纵横方向的标筋; (4) 找坡度。为了避免倒流水事故发生, 找好坡度是必要的。注意, 找坡度时需要注意地面与墙高度的关系; (5) 校正。将以上内容全部校正核对过, 正式实施面层涂抹工作。
2.4 面层涂抹
进行面层涂抹工作前, 将其用清水浇洗一遍, 使其维持湿润状态。先将混合料填铺在各标筋之间, 随即将其拍实, 且保证面层平整度, 之后用铁皮抹子再偷摸一层混合料, 并细致磨平, 直到面层无水溢出。当所有涂抹工作完成后, 如果发现面层上还有一些多余的水分, 可以在其上面撒上一些干水泥, 用以吸走多余水分。混凝土初凝过后, 再在其上面涂抹一层混凝土, 这一遍涂抹工作是确保面层质量的关键工序, 必须压实、压光, 确保混凝土内部不在存在气泡、空隙, 且表面光滑平整。
2.5 地面养护
涂抹完表层之后, 要开始进行30天左右的时间保护。大多在常温条件下, 使用木屑以及草席等物料盖在上面, 同时按照试验对洒水量进行掌控洒水, 让它在湿润的环境下慢慢的硬化, 方便放置混凝土内部存在裂缝等情况。一般情况下, 严寒季节要在四十八小时, 炎热季节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后对面层进行涂抹, 是因为温度原因。保护时间内, 绝对不能够允许任何人在上面走动, 等其强度稳定成型了才可以。
3 结束语
施工项目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是最根本的项目, 是确保构筑物构造安全、安稳的重要项目, 为确保其建筑品质, 不仅要严厉的施行文章中讲述的工作之外, 还必须要谨慎选用物料。现在, 大型混凝土是构筑基础项目中最普遍运用的建筑技术, 其拥有强度以及稳定性佳的优点, 能够综合大型混凝土建筑措施的有关措施重点, 确实促进地面整体建筑措施前进。不过, 运用大型混凝土建筑措施要关注缝隙情况, 需要使用有用的预防手段整治缝隙等毛病。
参考文献
[1]赵海东, 赵鸣, 沈水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0 (4) .
[2]张琦彬, 刘兴远.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墙体裂缝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3 (1) .
整体特征 篇6
一、高校德育的培育性文化特征
青少年常被比喻为“美丽的花朵”, 因为他们展现出同样的纯洁、率真与美好。然而, 还有一个共性却少有提及, 就是:在这个人为的世界里, 他们都是“文化”“培育”的结果。在当下的语境中, 青少年经由教育受特定的文化习染, 这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栽培如花朵之类的植物也算是文化?这恐怕为很多人难以认同。可是至少在三百多年前, 西方世界的人们所知晓的文化, 恰恰倒是停留于农业灌溉和栽培的涵义上, 在此之前的悠悠年代里, 文化能指代人的修养和生活方式, 倒是闻所未闻。从18世纪起, 特别是在19世纪人类学取得长足进展的时代里, “文化”这个词发生了重大的转义, 它的内涵越来越被限定于人的精神活动领域, 反而它的“出身”则渐渐遭淡忘了。
尽管文化的指涉发生了恍若隔世的变化, 但其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涵义却是贯穿古今, 没有历经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动, 这就是:对自然生长 (的事物) 的管理, 说得精致一些, 就是“培育”。文化的拉丁词根是“cultura”, 究其本义, 就是pflege (培育) 的意思。尽管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 (W.T.Cicerro) 突破性地将文化从农耕领域扩展至动物乃至灵魂方面, 但他始终没有改变“培育”的基本涵义。如果单从初始对农作物的管理上理解培育不会产生什么争议, 因为科学地看, 麦、谷、稻等农作物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 外力 (人的管理) 可以干预它们的生长, 但不能从根本上违背它们的生长“意志”, 所以及时、充分给予它们生长的各种条件、顺性而为, 方能取得最大的收获。而当人, 尤其是尚“不谙事理”的青少年成为文化作用的对象后, 仍然坚守培育的主张, 却是需要勇气的。实际上, 富有洞察力的学者总能把握文化的精髓。英国文化史学家雷蒙德·威廉斯曾指出:“文化的观念依赖于一个隐喻:对自然生长的管理。当然, 无论是作为隐喻还是作为事实, 最终的强调必须是在生长上。”[1] 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P. Koslowski) 道出了文化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 而非“剥夺”, 他说:“文化是这样一种去蔽的方式, 它不只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安排对象, 即自然和社会, 它也促进对象本性的发展。”[2]
威廉斯和科斯洛夫斯基的论说不能仅仅被认为是文化的“培育性”本义的简单重申, 而更可以看作是他们进行“文化拯救”的纲领。其实在不少学者看来, 现代社会充满了文化病理状态, 究其根源, 就在于技术如巨兽般地控制。正如科斯洛夫斯基所言:“技术……大量地决定我们的生活世界, ……个体以技术的范畴把握自己、自己与他者的关系, 其结局是人的智力财富的衰减和人的扭曲。”[2] 技术渗入文化给人带来的满足显而易见, 那种灯红酒绿、繁华似锦的景象不是几千年田园般简单、机械的生活所能比拟的。但技术的膨胀导致的对文化的垄断, 却反而迫使人进入到了一种“无根的状态”, 它“把人从地球上甩出去, 将他们连根拔除。……我们唯一剩下的东西, 只有技术的关系。这已不再是人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4] 技术攫取文化, 把它扮成自己的“肉身”践踏人的尊严、品性与自由, 导致文化被当作替罪羊遭人指责。“真相”当然是技术异化了文化的本义, 迫使它成为压制人、降服人的工具。所以只有返朴归真至文化的培育本义, 才能对人产生真正的文化价值, 也才能真正使自己获得救赎。
农作物的丰收需要培育, 青少年的德性成长也需要培育。教育中的灌输能够生成一个单纯、简捷的知识传导机制, 但是这一机制是搭建在一个严重的不平等的授受关系基础上的, 教育一方的挤压和学习一方的受迫使得了悟和体验这些品德建构必需的心理过程无从实现。而德育最终只能简约为对被化作知识形态的各种信条的机械诵记。尽管如此思想道德规范也能被牢牢掌握, 但由于缺乏学生自主的心理介入及整合过程, 所以这些知识还是只游离于个体观念体系之外, 它们只被用于对权威的应答和迎合上, 难以在个人的生活世界中起到价值引领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校德育为什么在造就学生的理论回应上非凡卓著, 却在面对世俗环境里学生日益肤浅化、平面化、功利化的表现时无以对的尴尬。高校德育如果只能导致品德知识的崇高和品德观念的低俗的二元对立, 那么无论如何它是不成功的。而回归高校德育作为文化体的“培育”本性, 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基本前提。
那么, 培育在高校德育中的操作思路是什么呢?英国学者特瑞·伊格尔顿 (Terry Eagleton) 在谈及文化的观念的时候向我们提示道, 文化“既暗示着规范, 又暗示着自然生长。……因此文化的观念意味着一种双重的拒绝:一方面是对有机决定论的拒绝, 另一方面则是对精神的自主性的拒绝。”[5] 可见, 文化领域中的“培育”, 实践的是一条折衷的路线。它既维护了文化的形塑权, 又给予对象的天性和自然生长一定的尊重。高校德育所体现的也是培育的这种含义。不可否认, 高校德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套更崇高、更美好、更先进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 与此同时, 在让这些价值观念通达学生的“心灵”的时候, 高校德育应创设一定的条件, 使学生在对这些价值观的自发性需要、自然性体验、自主性辨识与认同的过程中, 完成外在的思想道德与原有心理图式的融合。
二、高校德育的整体性文化特征
在文化人类学发展路程中, 有太多的怀疑、论争甚至攻击, 可是在谈及文化的整体性时却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整体论的捍卫者是文化功能学派。此派理论的假设前提就是认为任何具体的社会文化都是一种有机、自动、自足的功能整体, 其所有组成部分只有表现出对整体功能的贡献才能在文化存在上得到确认。正如其奠基者马林诺夫斯基 (B. Malinowski) 所言:“文化是由部分自治和部分协调的制度构成的整合体, 它依据一系列原则而整合。”[6] 他所描绘的文化, 是在“制度的宪纲” (即传统确立的价值、纲领和组织化行为原理) 统观下, 由人工制品、组织化群体和象征符号三者紧密联系形成一体而表现出的能满足人的生物需求的“功用性装备”。所以整体的观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另一个对“文化整体”推崇有加的人物是提出“文化是人格典章的扩大”的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 在她的观点里等于把文化看作了人格的“隐身”, 人格的完整性是由文化的整合所赋予的, 所以她说:“一种文化, 就象一个人, 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7] 并指出导致这种一致性的原因是:“每一文化之内, 总有一些特别的, 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些目的的服从过程中, 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的经验, 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 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7] 不仅如此, 现代系统论思想在她的文化理论中也有所体现, 她较早提出“文化整体大于文化各组成部分之和”的观点, 因为由各种文化特质组合而成的文化整体具有了“新质”, 就如同火药在硫磺、木炭、硝石的合成中产生了“爆破”的新质一样。为此, 她主张文化研究的焦点不在于婚姻形式、亲属称谓、礼仪性舞蹈等文化特质, 而是带有整合性的“文化模式”。除此之外, 进化论者、结构论者、符号论者也对文化的整体性特征持赞同性意见, 即便是将进化论、功能论、结构论一一打入冷宫的格尔兹 (Clifford Geertz) 也承认:“文化体系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一致性。”[9]
综观各方观点, 作为整体的文化具有如下特点:第一, 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核心价值观念, 充当一种统摄力和整合力, 将该文化“收缩”成紧密的“躯体”。这一核心价值观, 在马林诺夫斯基那里被叫做“宪纲”, 在本尼迪克特那里被叫做“主要动机”, 在克罗伯 (A. L. Kroeber) 那里被叫做“文化原型”, 在斯宾格勒 (Oswald Spengler) 那里则被叫做“主导象征”。第二, 文化是由各文化因素 (或被称为文化特质) 整合而成的结构体。人的起居、饮食、举止谈吐、婚姻、行事风格、语言思维、理念信仰这些都会受到其隶属于的文化的形塑, 由于人的活动可以被“肢解”成这些众多的细节, 而这些细节的背后都存在着相应的文化特质的“魅影”。文化特质作为文化的构成“物件”, 尽管能够以“个体”的形式存在, 但它们并非是一个个自行其是的“独立王国”, 而是具有共同指向的、相互连接的“联合体”中的成员。就如同作为祭神的重要贡品的羊, 就不大会在同一文化圈中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呈现狡猾、叛逆或污秽的形象, 这就是所谓不同文化特质的一致价值指向。第三, 文化在各文化特质的有序排列组合中形成“实形”的整体, 发挥意义和谐的整体性功能。族群的完整及人格的健全得益于某种文化的整体性形塑, 文化人类学中往往把这种整体的文化称为“文化类型”或者“文化模式”, 如同本尼迪克特经过实地考察归纳出的“酒神型”和“日神型”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 它们是总体性的差异存在。而在某一个文化体覆盖下的人群, 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总体特征, 实质上就是这个文化体的整体面貌。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 (Clyd Kluckhohn) 对文化的整体性也有这样的总括:“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结构, 它并不是信念和行动的所有在物质上可能, 在功能上有效的模式杂乱无章的搜集, 而是一种有相互依存性的系统, 并且具有按某种感到合适的方式分隔和排布的形式。”[10] 政治信念或思想道德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构件”, 它当然也不可能独立地、自由地“游荡”于文化的躯壳内, 而必须合宜地身处于文化结构中为其预留的居所, 体现并发挥它合宜的文化作用。文化的整体特征映射在它之上主要显现出两点:一是它是寄生于文化母体的组成部分。文化的整体存在是它存在的前提, 所以在根本上它应遵从文化的整体需要及指向。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产生出一个“大陆性地域, 农业经济格局, 宗法与专制”[11] 的传统文化系统, 与此整体格局相应, 在伦理道德上面就重“忠孝”轻“簪越”, 重“群性”轻“个性”, 重“谦忍”轻“居傲”。二是思想道德体系本身又是一种隶属于文化的整体性存在。它是由多种具体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分隔又联接而成的结构体, 而这些个别的价值观又是统合于思想道德整体之中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如此, 其他文化系统也同理, 这样就形成了文化的稳定、有序、整合的完整图景。
整体的思想道德文化并不是一种如化石般的沉寂遗存, 它需要在社会行动中得到活的显现及更高层次的整合。高校德育就是能实现这种作用的重要社会活动。作为活动着的文化体, 高校德育当然要对应于文化的整体性特点。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验证。首先存在于一种主导价值意识以实现对整个德育内容与过程的统辖。这种价值意识无疑是整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反映, 比如在“群性”的价值指向下, 德育的内容选择会以种种克己和利他的德性:诸如坚忍、谦卑、奉公、报答、助人等作为优先, 而对他者及社会的关怀也会在德育过程中不断得到认识及行为的强化。可见, 高校德育的整体性首先是在对主导观念的顺应中获致的, 而各种价值观念在德育中受肯定或否定的命运也只能看它能否迎合这一文化价值整体了。其次, 高校德育以一种动态性的过程结构形式展现自己的整体形象。作为文化活动整体, 高校德育在运行过程中须构筑起一个统整性文化场域, 人 (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 、组织、制度、交往行动、符号等要素在核心价值指向下, 通过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德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德育评估、协商与反馈机制的运作, 营造出一个活化的德育文化统整体。
摘要:作为一种发展大学生德性的文化活动, 高校德育不仅要有文化之形貌, 更应有文化之神韵, 阐释并在实践中显现其文化特征, 是高校德育达致“以文化人”的应由路径。本文指出高校德育的“培育性”和“整体性”文化特征, 所谓“培育”就是对“自然生长的管理”, 德育的规范形塑应与大学生的内在德性成长相适应;所谓“整体”就是高校德育一方面在内容上体现出具有共相的各种伦理价值观有序组织的整合, 另一方面在过程上体现出前后连贯的动态性统整。
关键词:高校德育,文化,培育性,整体性
参考文献
[1]Raymond Williams.Culture and Society:1780-1950.London:Chatto&Windus, 1958.30.
[2][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毛怡红, 译) .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6.45.
[4][德]海德格尔 (郜元宝, 译) .人, 诗意地安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148-149.
[5][英]特瑞.伊格尔顿 (方杰, 译) .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
[6][英]马林诺夫斯基 (黄剑波, 等译) .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56.
[7][8][美]R.本尼迪克特 (何锡章, 等译) .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36.
[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 (纳日碧力戈, 等译) .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20.
[10][美]克鲁克洪, 等 (高佳, 等译) .文化与个人[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