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

2024-06-05

整体法(共11篇)

整体法 篇1

我们在处理力学中连接体问题时, 经常用到整体法。 即将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看整体受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传统的观点是只有连接体内各个物体运动情况完全一样或者说相对静止时, 才可以将连接体视为一个整体。

题型一:有相同加速度, 无相对运动

例1:如图1所示, 两物体A、B质量分别为m1、m2, 相互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对物体施以水平力F, 求物体A对B的作用力?

解析:在力F的作用下, A、B向右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 即A、B的运动状态相同。 所以可以将A、B视为一整体,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力F作用。 则由整体法得

F= (m1+m2) a①

然后用隔离法, 即以B为研究对象, B在水平方向只受到A对其作用力FAB,

则FAB=m2a②

思考:由例1, 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能用整体法解题的根本原因是连接体有相同的加速度, 那如果连接体内物体均无加速度则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整体法解题?

题型二:无加速度, 有相对运动

例2:如图2所示, 物体A、B质量分别为m和3m, A、B间滑动摩擦因数和B与水平地面间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A、B相对匀速滑动, 求F的大小?

解析:题中A、B两物体均做匀速运动, 它们的加速度都是0, 也可以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与例1所不同的是它们有相对运动, 首先分析A的受力如图3所示:

则绳的拉力T=mmg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其中Fm=4mmg

所以F=Fm+2T=6mmg

例3: 如图5所示, 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其倾角为a,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 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 使之匀速上滑, 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 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题中两物体虽然有相对运动, 但其加速度均为0, 即有相同的加速度,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竖直方向上FN+Fsinα- (M+m) g=0;水平方向上f-Fcosα=0

即地面对楔形物的支持力FN= (M+m) g-Fsinα; 摩擦力f=Fcosα

思考:继续研究例1, 会发现整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整体提供的加速度, 即为连接体内的每一个物体提供的加速度, 即F=m1a1+m2a2, 其中a1=a2。 再结合例2思考, 那如果a1=0、a2=0 (即其中一个加速度为0) , 则是不是可以利用整体法解题?

题型三:无相同加速度, 有相对运动

例4:如图7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 倾斜角为a的斜面上, 一质量为m的物体正以加速度a下滑, 求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FN和摩擦力f。

解析:本题分析的是物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受力, 我们不妨先将加速度分解如图8, ax=acosα;ay=asinα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如图9所示。 其中物块加速度为ay, 楔形木块加速度为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 g-FN=may

即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FN= (M+m) g-masinα

在水平方向上楔形木块是否受力, 若受力方向如何? 还需通过加速度判断。 因为连接体中有一个物体其加速度有一向左的分量, 所以整体必定受到一向左的力, 而这个力只可能由地面施加。 即地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

f=max=macosα

例5: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 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木板上, 要保证木板相对斜面静止, 则人必须怎样运动?

解析:本题中斜面固定, 我们把人与木板视为一个整体, 既然斜面光滑, 那么斜面对木板只有弹力而无摩擦力, 整体受力如图11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 gsinq=Ma+ma

由题意可知木板相对斜面是静止的, 所以其加速度为0那么由上式可得方向沿斜面向下

拓展延伸:由题型一和题型三, 我们进一步思考,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分别以各自的且并不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是否也可以用整体法解呢?

即F合=m1a1+m2a2 (a1=a2、a1=0、a2=0)

这类问题较复杂, 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展开讨论。

可见, 处理连接体问题, 并非只有相对静止才可以使用整体法, 有相对运动甚至加速度不相同的连接体都可以使用整体法解题。

整体法 篇2

种畜场法治建设活动整体工作规划

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2011年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县政法委的有关部署要求,从今年开始用5年左右的时间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活动。结合本镇实际,建设“法治东海”、“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维护公平公正,现作以下整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指导意见》,认真学习贯彻《党章》,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推进执法公开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执法阳光工程,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法治建设活动开展,努力做到“四个切实解决”,确保实现“六个进一步”。切实解决执法不公的问题,坚决 1

防止执法“暗箱操作”,依法公开执法的内容,依据程序、结果和监督途径;切实解决执法不文明的问题,坚决克服耍特权、抖威风、吃拿卡要等司法不文明现象;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坚决纠正不按照法定程序乱执法,不按照法定职责乱作为等现象;切实解决执法不作为的问题,坚决禁止有案不查,有访不接以及漠视群众疾苦,对待群众冷横硬推等现象。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成效,促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和谐法治社会建成。

三、工作重点

全面掌握法治场镇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重要问题,弄清楚什么地区、什么单位,什么部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弄清楚哪些是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哪些是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大力气集中整治的问题,只要弄清楚情况,找准症结,才能在法治建设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客观、准确、全面具体地搞好法治建设工作,夯实法治乡镇建设基础。在法治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群众意见最大就解决什么问题,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动真强硬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总之,今年是平安东海建设的巩固之年,法治乡镇建设的整体突破之年,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治建设,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法治建设保证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把我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提高到新的水平,为维护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建设平安东海,法治东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共东海县种畜场委员会

整体法巧解定点、定线问题 篇3

例1 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F0,cc>0]到直线[l]:[x-y-2=0]的距离为[322].设[P]为直线[l]上的点,过点[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A,B]为切点.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当点[Px0,y0]为直线[l]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的方程.

解析 对于(1),容易求出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对于(2),已知直线通过定点,要写出直线的方程,按照常规方法,还需要求出另一点的坐标或者求出直线的斜率[k],这个计算量是比较大的.我们换个思维方式,寻求[A],[B]两点所满足的关系式.首先设出点[A],[B]的坐标,不求出它们的坐标,而是通过切线[PA,PB]的方程观察规律,然后利用两点定线写出直线[AB]的方程.

由[x2=4y],有[y=14x2],求导得[y=12x].

设[Ax1,y1],[Bx2,y2](其中[y1=x124], [y2=x224]),

则切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12x1],[12x2],

所以切线[PA]的方程为[y-y1=x12x-x1],

即[x1x-2y-2y1=0],

同理可得,切线[PB]的方程为[x2x-2y-2y2=0].

因为切线[PA,PB]均过点[Px0,y0],

所以[x1x0-2y0-2y1=0],[x2x0-2y0-2y2=0].

即点[x1,y1,x2,y2]在直线[x0x-2y0-2y=0]上,

由于两点决定一条直线,

故直线[AB]的方程为[x0x-2y-2y0=0].

点拨 这种“设而不求”的方法在求切点弦的方程时经常用到.

以分求合

例2 设椭圆[E:x2a2+y21-a2=1]的焦点在[x]轴上.

(1)若椭圆[E]的焦距为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E]上的第一象限内的点,直线[F2P]交[y]轴于点[Q],并且[F1P⊥F1Q],证明:当[a]变化时,点[P]在某定直线上.

解析 对于 (1),容易求出椭圆方程为[8x25+8y23=1].

对于(2),[设F1(-c,0),F2(c,0),P(x,y),Q(0,m),]

[则F2P=(x-c,y),QF2=(c,-m)].

要证明点[P]在某定直线上,就要消去参变量[c],[m]和方程中的[a].

由[1-a2>0]得,[a∈(0,1)].

进一步有[x∈0,1,y∈0,1].

又[F1P=(x+c,y),F1Q=(c,m)],

[由F2P//QF2],[F1P⊥F1Q] 得,

[m(c-x)=yc,c(x+c)+my=0,]

消去[m]得,[(x-c)(x+c)=y2],即[x2-y2=c2].

下面的目标是消去[a],即用[x],[y]来表示[a2],

由[a2=1-a2+c2]有,

[a2=c2+12=x2-y2+12],[1-a2=-x2+y2+12].

将其代入到[x2a2+y21-a2=1]中,

[2x2x2-y2+1+2y21-x2+y2=1],

整理后,[x4-2y2+1x2+][y2-12=0],

因式分解得[x2-y+12?x2-y-12=0],

即有[x2-y+12=0]或[x2-y-12=0].

又[x∈0,1,][y∈0,1],

所以[x=1-y].

故动点[P]在直线[x+y-1=0]上.

点拨 解题过程中,有两个分离. 其一是设出点[Q]的坐标,但是没有求出它,而是将它直接分离后消去,得到一个整体[x2-y2=c2]. 其二是没有将[x2-y2=c2]与[x2a2+y21-a2=1]联立求[P]点的坐标,而是将[a2=x2-y2+12]代入椭圆方程,得到[x4-2y2+1x2+y2-12=0],利用因式分解得到结果. 这种解法各个击破, 看起来是“分”,实际上是“合”.

寻求关联

例3 已知动圆过定点[A4,0], 且在[y]轴上截得的弦[MN]的长为8.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2)已知点[B-1,0], 设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l]与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P],[Q] ,若[x]轴是[∠PBQ]的角平分线, 证明直线[l]过定点.

解析 对于(1),容易求得轨迹[C]的方程为[y2=8x].

对于(2),如图,直线[l]与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P],[Q] ,连结[BP]交抛物线于点[R],首先要寻求三条直线[BP],[BQ]和[PQ]的联系.

由于[x]轴是[∠PBQ]的角平分线,所以点[Q]和点[R]关于[x]轴对称.

设直线[BP]的方程为[x=ky-1],

将其代入到[y2=8x]得,[y2-8ky+8=0].

设[Px1,y1],[Rx2,y2],

则[Qx2,-y2].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三步”法 篇4

第一步:整体教学, 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要统观全篇。教师在这步教学中, 要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入手,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初读:听、读全文, 表层理解, 抓住大意, 理解练习。

2.再读:默读全文, 中层理解, 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 并注意材料的有序性, 进行特殊问答练习, 选择练习等。

3.复读:逐段朗读, 深层;理解, 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划分段落层次。找出主题句。

第二步:分段教学, 就是在全文整体理解的基础上, 在根据课文内容, 将课文分块进行教学。阅读由初读和复读进入到精读。在这步教学中, 教师着重一个“精”字。学生要突出一个“练”字, 重点一定要讲深、讲透。难点也必须解决。

1.分析长句、难句及其含义。首先让学生进行语言分析, 然后略作讲解, 最后译成通畅的汉语。

2.精讲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在整体教学, 完成对课文前两个过程的教学后, 再对课文整体进行综合操练是必要的。它既是对两步骤的总结和复习, 又是课文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系统化, 更有利于促进应用能力的形成。

1.语言交际训练。以自由谈话方式进行, 谈话的话题以课文内容为中心, 教师设计些具体有概括性和评价性的话题, 让学生来讨论, 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完全熟悉的情况下, 让学生来讨论, 有话可说, 开得了口, 上得了嘴, 鼓励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

“整体法”在解物理题中的应用 篇5

例1 如图1甲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体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与A并列(图乙),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平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 F(填“>”、“<”或“=”)。

解析:将A、B两个物体视为整体(一个物体),整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F=f。

若将B与A并列放置,并列的A、B两个物体同样视为整体,由于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用水平推力F使它们一起匀速前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F=f,则F=F。

评注:A、B叠放或并列放置时,均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A、B两个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故可以将A、B视做整体来进行研究。用整体法研究,使本题变得非常简捷、明了。

例2 将长方形木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木块体积的2/3浸入水中(图2甲),此时木块排开水的重为3N。再在木块上面放上一块铁,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如图2乙),则放在木块上方的铁块为多少N?

解析:长方形木块漂浮于水面,根据漂浮条件得:F=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ρgV=ρg×2/3V=3N,则G=F=3N。并可得:ρgV=45N。

木块上表面放上铁块后,将铁块和木块看成整体,整体漂浮于水面。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F′=G+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ρgV′=ρgV,

则G=F′-G=45N-3N=15N。

评注:铁块放到木块上后,由于铁块和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可视做一个物体,由此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联立列式,从而使问题变得非常简捷。

[习题链接]

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Pa这么大存在疑问,想证实一下。

中学语文“整体三段式”复习法 篇6

一、定向—自读,做到宏观了解、细致把握

在中学复习过程中, 定向自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单元知识框架,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一 )把握 整 体 结 构 ,建 立 宏观 知识 体 系 。

让学生从教材整体结构入手疏通教材, 建立宏观知识框架,同时明了知识点的分布,以提高接下来的复习效率,是定向—自读的第一步。例如我们在复习第三册语文课本时,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 迅速对书本内容进行框架梳理,整理后可发现一般为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外国文学常识 ( 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这里主要是对外国文学进行鉴赏及对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行思考。

2.记叙文常识 (如《斑羚飞渡》、《猫》(郑振铎 )),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区分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模式。

3.现代诗歌常识 ( 如《纸船》( 冰心 )、《我是一条小河》 ( 冯至)、《色彩》(闻一多)),这里应注意诗歌的特点、诗歌的惯用手法及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4.古代诗词常识 ( 如《渡荆门送别》( 李白 )、《秋词》 ( 刘禹锡)),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注意古诗词中词语的运用和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等。

5.古文常识 ( 如《小石潭记》( 柳宗元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这里主要思考文言文中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纪传体的特点。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重点内容进行掌握,同时可以思考这类问题时的答题技巧,获得知识学习和内容复习的主动权。

(二 )在 宏观 把握 的 基 础 上 进行 微 观 掌 握 ,补 充 知识 框 架 。

第二是要 在宏观把 握的基础 上进行微 观的思考 和理解,更细致地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充实大纲内容。例如我们所说的诗歌常识或是古诗词常识。在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学习它的具 体写作手 法和具体 作用 , 像是描写 手法通常 有 :(1) 通过抒情、写景相融合的方式达到情景交融 ; (2) 通过对比的手 法突出主 体形象 ;(3)以古喻今 ,使诗歌寓 意更加深刻;(4)反复法,强调作用 ,突出重点 ;(5)象征手法 ,使内容富有深度。在情感色彩的表达上通常有:(1)壮志豪情(《沁园春·雪》);(2)忧国忧民(《春望》);(3)思念家乡 (《渡荆门送别》)。

二、研讨—归纳,做到梳理知识、融会贯通

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在于学懂知识,而且在于对知识的灵活掌握, 一个人有大量知识储备, 却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结构, 知识便会显得杂乱无章, 难以运用已有知识进行问题处理。因此在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归纳,以实现深层次的知识重组。若是将定向—自读作为中学语文复习的基础,那么研讨—归纳便是中学语文复习的一个升华。一般情况下, 我们按照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两个方面对教材知识进行划分,其中基础知识包括语法、修辞、段落结构及古代汉语知识等,因此这既要求我们看到其具体内容,又要求我们看到其外向延展。基本常识方面主要包括各种文体和文学常识,其具体方法是先排出三种主要的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并以其结构标出教材所涉及的一些其他文选,接着对文章类别进行细分,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等。最后在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归纳出其一般规律。

三、应用—反馈,做到多途径实现知识迁移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但使受教育者吞下了若干东西,尤其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消化那些东西,化为自身的新血液,新骨肉。”这里所指的并非传统中学语文复习中管用的超负荷的题海战术,而是指寓教于乐的科学性训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学习。这种学习一般采取如下方法进行:(1) 小组合作进行“举一反三”, 利用小组方式进行题目的抢答,当老师说出一个作品时,小组成员立即抢答与之相关的内容;(2)教师定向命题测试或是学生自主命题互测,但应注意教师定向命题且让学生在充分准备下考试的方式不宜多用,一般在整册复习或是复习的阶段性练习时使用;(3)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语文临场应变力。

四、结语

整体法加固刚架拱桥技术分析 篇7

梅州市国道205锭子桥, 建于1988年, 是梅州市连接广州、深圳及通往福建等地的重要通道。该桥全长108.25m, 上部结构为3×32m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 桥宽18.7m, 每跨由6个钢筋混凝土拱片组成, 拱片采用现浇法施工, 由横系梁将其组成整体, 桥面系为预制肋腋板上现浇桥面铺装层。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桩的高桩承台, 两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

2 病害情况及分析

2.1 由于该桥位处于梅州市区环城路并为G205和G206国道的重合线上, 交通量大, 超重超限车辆多等, 按原有的设计标准图设计的结构比较纤细, 车辆行驶过时振动较大, 尤其各跨跨中特别明显, 预制的肋腋板及桥面铺装均难于承受现有的重载车辆, 全桥桥面铺装出现了大量的纵横裂缝, 沿路线前进方向 (重车方向) 多处出现穿孔破碎 (见图1、图2) , 有的肋腋板在运营过程中已经损坏后更换多次。

2.2 由于该桥建设期限较久, 难于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并且从基础及主拱片上未发现有裂缝或变位等, 现就根据该桥现场状况并比较同类桥型出现的类似问题分析病害的主要原因:

2.2.1 桥梁本身结构缺陷和承载力不足,

刚架拱桥是一种集零为整的结构, 结构尺寸偏小和配筋不足, 混凝土标号偏低, 整体性能差和刚度低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根据桥梁博士3.03软件分析, 在拱脚上缘、拱顶下缘、小节点上缘及靠近大节点的弦杆下缘等均为薄弱位置 (见图3) 。

2.2.2 重载车辆过度通行加速了结构的破损。

重载车辆及高速的行驶均对对肋腋板的直接冲击、振动均会引起比普通静力荷载作用下大得多的结构内力, 从而造成的肋腋板及铺装层的受力超过了极限值而破坏。轴载增加造成的破坏已众所周知, 常见的为“四次方法则”, 即汽车对路面的破坏作用与汽车轴载质量的n次方成正比 (n≈4) , 按这个比例下, 一次超轴载10t车辆的破坏已相当于正常车辆行驶超过10000次以上。

3加固研究及分析

首先分析该桥的桥墩台基础, 根据现场调查, 未发现墩台沉降和变位问题等, 因此对该桥的加固主要是上部结构的加固。由于刚架拱桥本身的整体性较差、承载潜力低、刚度小, 加固方法是采用拱腿加固、整体铺装桥面及加贴碳纤维布等, 该加固方法已在多座同类桥中得到了的应用且达到了预期效果。

3.1 在主拱腿拱脚2.5m范围内上缘顶面新增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将矩形截面改造为T型截面, 改善拱腿受力和加强6片拱腿横向连接, 厚度为18~30cm, 采用此加固方法, 不仅加强了桥梁整体性, 增大了刚度, 还极大地增强了拱脚附近截面的抗力, 同时对拱顶正弯矩实施了“卸载”作用, 如图4、图5。

3.2 更换桥面, 增强桥的整体性

采用肋腋板与桥面铺层一次性现浇成整体, 实践证明由于肋腋板整体性差, 与拱片不能形成组合截面, 降低了刚架拱桥的强度和刚度, 并采取有效措施, 使新老混凝土结合牢固在, 增强刚架拱桥的整体性, 提高桥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见图6) , 现浇桥面系即为原来的预制肋腋板及现浇桥面铺装, 经过整体现浇, 肋腋板与桥面铺装形成组合截面, 使全桥更有连续性, 而桥梁的静载没有增加, 改用连续性的拱微弯板, 更是完善了原有的肋腋板中出现应力缺漏的情况, 从而大大提高了桥面通行能力。

3.3 薄弱环节加贴碳纤维布。

根据桥梁博士3.03软件分析, 在拱顶下缘、小节点上缘及靠近大节点的弦杆下缘等薄弱位置处加贴多层碳纤维布, 由于碳纤维布具有高强的受拉应力, 加贴在构件上时与能与构件共同承受构件的拉应力, 从而达到改善簿弱支点强度效果 (见图7) ,

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必须保证构件表现平整且有一定的刚度, 因此对于构件表面必须清除劣化层并用砂轮打磨, 裂缝部分用环氧树脂灌涂封闭处理, 基面错位要磨平, 转角部位要倒角处理, 从而确保碳纤维布与构件的粘贴效率。

3.4更换全桥伸缩缝, 增设变形缝, 修复其它缺陷等。

4工程造价

锭子桥加固工程建安费252.32万元, 每平方费用为1250元, 工程费用能在较好控制范围内, 对于本桥具有较强的加固价值。

结语

桥梁病害的生成虽然与原设计及使用年限有关系, 但目前社会上超载超限车辆的增多, 大量改装车辆使原有的轴载增加了多倍, 这样的车辆在一定的速度下已造成大量普通设计桥梁的破坏。如何抑制这些改装超限车辆的行为, 已成为当前减少危桥病害的主题。非法改装车辆不但成为公路桥梁的杀手, 而且本身就扰乱了市场秩序, 造成恶性竞争, 无益于社会及个人。

参考文献

整体法制备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材 篇8

微晶玻璃装饰板作为一种新型高档的建筑装饰材料已广为国内外建筑师和用户的青睐, 但由于其生产能耗高、成品合格率低等缺点, 导致价格一直高居不下, 成为其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最大障碍[1,2]。

而近年来兴起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作为纯微晶玻璃装饰板的替代品, 已成为建筑材料市场的新宠。微晶玻璃与陶瓷砖相结合, 实现了两类材料的优势互补。它同时具有微晶玻璃极高的光泽度、高耐污性、高强度、高耐磨性等优点, 又具有陶瓷砖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3]。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也有其缺点:生产技术较高, 生产工艺不易控制。传统的生产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的方法是将微晶熔块粒料复合于陶瓷砖表面, 经高温晶化烧结而成, 即采用的是微晶玻璃的颗粒烧结法。此种生产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产品中存在气孔。因烧结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制品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少量残留气孔, 抛光后可能将部分闭口气孔磨成了开口气孔, 暴露于产品表面, 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4]。二、表面存在微小未晶化玻璃颗粒。产品经磨平、抛光后, 其表面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未晶化的玻璃颗粒夹杂在晶化颗粒之间, 使表面色泽不一致, 影响美观。三、产品变形, 导致产品合格率不高。正是这些因素, 造成了如今市场上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价格也是高居不下, 一些品牌的复合板与纯微晶玻璃装饰板价格相差无几, 这和以复合板替代昂贵的微晶玻璃装饰板, 以较低成本获得微晶玻璃板材良好性能的初衷相背离。本文通过大量实验研究, 探讨了以整体法制备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的工艺技术, 以改进颗粒法制备复合板过程的缺点, 稳定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质量, 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2 实验

2.1 原料

原料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硼砂、三氧化二铝、氧化锌、氟化钙等, 基体陶瓷选用市场上常见的玻化砖。

2.2 实验过程

2.2.1 基础玻璃配方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基础玻璃配方属于CaO-Al2O3-SiO2系统, 并适量加入Na2O、B2O3等调节玻璃的熔制性能, 主晶相为β-硅灰石 (β-Ca SiO3) 。基础玻璃的组成范围见表1。

2.2.2 工艺过程

按配方中的化学组成精确计算出所需的氧化物或各种盐的质量后, 在电子秤上准确称取各种化合物, 混合均匀后装入高铝坩埚内, 放入硅钼炉中以3℃/min升到1480℃保温2小时。保温结束后将熔融玻璃液倒在已经预热的平整铁板上, 用另一块铁板将玻璃液压成3mm~5mm的薄片, 并马上将薄片放入600℃炉中退火半小时, 然后随炉冷却。将普通玻化砖和冷却后的玻璃薄片切割成形状大小一致的试块, 将玻璃片置于玻化砖上层, 再一齐放入高温炉中晶化, 使玻璃片在高温中核化和晶化, 并与基底形成牢固结合, 随炉冷却后即得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材料样品。

2.2.4 样品测试

将融化后压延成薄片的玻璃磨细, 过200目筛, 在德国耐驰公司的STA409C进行差热分析 (DTA) , 升温速率为10℃/min, 参比物为α-Al2O3。

取复合板表层 (微晶玻璃层) , 研磨过筛后用日本理学公司的D/MAX-RB X射线衍射仪对微晶玻璃物相进行分析。

将微晶玻璃陶瓷复合试样磨平、抛光, 在10%质量分数氢氟酸溶液中腐蚀20s, 采用日本日立公司S-450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析试样表层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

根据“JC/T 994-2006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建材行业标准, 对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试样进行硬度、吸水率、抗压强度、耐酸碱性、抗冻性等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础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将融化后压延成薄片的玻璃磨细, 过200目筛, 进行差热分析 (DTA) , 以10℃/min速率升温, 得到DTA曲线如图1所示。该玻璃料的转变温度为795℃, 结晶温度为969℃, 而在1110℃的时候发生晶相转变, 微晶玻璃整体又变为透明。以此确定玻璃核化温度为800~850℃, 晶化温度为960~1000℃。随着晶核剂CaF2含量的增加, 在核化和晶化温度分别保温1h, 即可得到完全致密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试样。

3.2 XRD讨论

复合砖的表层微晶玻璃的XRD图谱见图2。根据JSPDS卡片, 由图1中可以确定微晶玻璃的主晶相是β-硅灰石 (β-CaSiO3) , 其余为玻璃相。硅灰石因其形成的结构稳固, 化学稳定性能、机械性能及热性能优异, 因此微晶玻璃的实用价值较高。

3.2 晶核剂作用机理分析

在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生产中, 一般采用颗粒烧结法进行晶化。烧结法的特点是玻璃经过淬冷后颗粒细小、表面积增加, 通过表面或界面晶化而形成微晶玻璃, 很少使用甚至不需要使用晶核剂。在本文中使用整体析晶法, 热处理过程中没有表面和界面晶化, 虽然会出现自发的表面晶化现象, 但结晶过程缓慢, 难以完全晶化, 所以有必要通过晶核剂诱导晶化, 因此选用合适的晶核剂对于本实验是至关重要的。

在研究整体析晶法后, 本文选定CaF2为晶核剂。CaF2在此配方中不仅作为晶核剂使用, 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基础玻璃的熔制性能, 改善熔融玻璃液的流动性, 便于压延成形。相关文献表明氟化物在冷却过程中从熔体中分离出来, 形成细结晶状的沉淀物而引起玻璃乳浊。利用氟化物乳浊玻璃的原理, 可促使玻璃核化, 其中氟化物微晶体就是玻璃的成核中心[5]。图3是基础玻璃经过热处理以后的显微结构, 不难看出用CaF2核化、晶化的玻璃, 是一种数量巨大的微小晶体, 整体结构均匀致密, 在切割研磨时表现出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说明在晶核剂的作用下, 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能够整体析晶, 使其具有均匀致密的显微结构, 而配方成本并未增加的前提下达到的。

3.3 微晶玻璃和陶瓷基体的结合性

微晶玻璃和陶瓷基体在高温下能否形成紧密的结合层, 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陶瓷砖的软化温度大致在1000℃左右, 而本实验改进配方, 控制微晶玻璃晶化温度低于1000℃, 使其晶化较为完全的情况下, 不使陶瓷砖在高温过度软化, 防止了降温后复合材料的变形。

图4是微晶玻璃与陶瓷基体界面的显微结构SEM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微晶玻璃与陶瓷基体结合紧密, 两者在高温下复合后, 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在实验设计时, 首先就充分考虑了微晶玻璃与陶瓷基体之间的结合性问题。基础玻璃薄片在高温状态下逐渐软化, 和陶瓷基体紧密粘连复合。在保证微晶玻璃晶化前提下, 进行大量的与陶瓷基体复合实验, 不断调整基础玻璃配方与热处理制度, 得到既保证表层微晶玻璃有较高晶化率, 同时微晶玻璃与陶瓷基体紧密结合的最佳配方和热处理制度。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本文配方和热处理制度生产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材料, 即使试样打碎也不出现表层微晶玻璃层与陶瓷基体层剥离的现象。因此, 微晶玻璃和陶瓷基体的结合性问题是可以通过改进配方和优化热处理制度来解决的。

3.4 力学性能测试数据

根据“JC/T 994-2006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建材行业标准, 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测试中心陶瓷与石材检测部, 对本实验的试样进行一些力学性能测试, 数据见表2。

根据测试数据, 可以看出通过整体析晶法制备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材料, 具有微晶玻璃强度高、硬度高、空隙率小等优点, 而表面微晶层与陶瓷基体结合性好。

4 结论

1) 采用整体析晶法制备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 微晶层晶化率高, 纹理一致, 没有出现像颗粒烧结法产品表面的颗粒感;在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着色剂, 就可制备多种颜色复合板材。

2) 采用CaF2作为CaO-Al2O3-SiO2系统整体析晶的晶核剂, 不仅可以显著改善玻璃的熔制性能, 晶化效果较好;并且作为较为便宜的工业原料, 加入CaF2并没有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成本负担。整体析晶法比颗粒烧结法工艺步骤少, 反而更具有成本优势。

3) 通过表2中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 通过基础玻璃配方的合理设计和选择优化的核化晶化热处理制度等措施, 整体晶化制备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结合紧密, 该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 硬度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刘世权等.Na2O-ZnO-CaO-Al2O3-SiO2烧结微晶玻璃的试制.玻璃与搪瓷, 1996, 23 (6) :5-9

[2]P.W.麦克米伦, 王仞千译.微晶玻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8

[3]吴小福.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变形原因浅析.佛山陶瓷, 2005 (9) :12-13

[4]李玉平, 肖汉宁, 邓春明.微晶玻璃陶瓷复合墙地砖的研制.陶瓷学报, 2001.22 (3) :184-186

整体法 篇9

一、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整体法运用的重要性

整个力学的基础是受力分析, 贯穿整个力学部分, 它是重点也是难点, 很多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导致得不出正确的解答, 在分析连接体受力情况的题目时, 不知道怎么做, 如果要需要分析每个物体的作用力和变化, 涉及物体之间的力, 计算的步骤就多, 且容易出错。

解连接体问题, 一般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分析。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 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力学中的应用。它是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来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 研究事物的变化, 从而省略了每个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 也就不需要烦琐的推算, 提高解题的效率。隔离法则相反, 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至于用那种方法, 就需要对题目仔细分析, 二者相互补充, 共同帮助解决物理力学问题。

在解题中使用整体法, 可以灵活地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不拘泥于局部, 着眼于问题的整体结构, 在整体上把握问题, 也就是政治学中抓住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分析问题,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整体法的运用实例

例1:将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将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斜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加速下滑, 在质量为m的物体下滑过程中, 斜面体受水平地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各为多少?

对于这道题, 大家应该很熟悉, 物体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中, 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 方向与斜面平行并向下。因为没有涉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正压力和摩擦力, 所以只要求计算物体与斜面所组成的系统受系统以外的地面对系统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在此, 我们可以采用整体受力分析的方法。根据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求得合力和加速度, 从而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式如下:

整体法使用之后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但是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 下面这道题就需要谨慎使用。

例2:如图1所示, a、b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 所带电荷量分别为+2q和-q, 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 a球又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 在两球所在的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为E, 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球的位置是图2中的 () 。

仔细看看题目中的条件, 两个小球所带的电量不一样, 若还采用整体法, 将两个小球看做一个整体, 就会选择A。在两个球带电量不同的情况下, 看成整体, 受力分析时, 左右电场的力不能达到平衡, 也就是左右方向的合力不为零。根据F=Eq可知, a球的所受的电场力大于b球所受的电场力, 整体上分析, 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大小为Eq, 方向向左。因此, 整体应向左偏离, 使用排除法, A错误。剩下的三个答案的区别就是夹角的大小问题。设a球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α, 此时借助整体法, 把α、β看成一个整体, 有tanα=Eq/2mg, 再以b球为研究对象, 设b球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 则tanβ=Eq/mg, 所以有α<β。即小球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小球a与竖直线间的夹角。选择C。

经过上面两题的分析, 可看出, 当整体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时, 且又不涉及物体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 选择整体法解题带来方便。若整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时, 在不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且各物体都具有大小和方向相同的加速度时, 也可选择整体法。什么时候使用整体法, 要结合题目中的条件, 仔细辨别, 得出结论。

整体法可以将不同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也可以把物理过程看成一个整体。当物理过程比较复杂, 始末状态与过程无关, 或始末状态即可了解过程的全部, 就可以使用整体法解题。另一种情况是解题时不需要知晓整个过程, 只需要过程的某个特征或始末状态时, 也可以不同的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

例3:如图3所示, 长为L的光滑平台固定在地面上, 平台中央放有物体A和B, 两者彼此接触, 物A的上表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 且R<L, 轨道顶端距台面高度为h处, 有一小物C, A、B与C的质量均为m, 物C从静止状态沿轨道下滑, 已知在运动过程中, A和C始终保持接触, 求A和B刚分离时, B的速度。

对于本体的解答, 采用整体法是解题的关键。分析物体的运动以及受力情况, 可知C滑动过程中, 弹力和弹力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刻发生变化, 若用“隔离法”讨论, 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无法使用, 因此需要用整体法。把A、B、C三者看成一个整体, 整体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求解。

三、结束语

整体法 篇10

【关键词】整体语言法理论 高校英语 教学改革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想要真正学好外语,就要注重整体语言的把握。为此,“整体语言法”理论从语言系统整体出发,全面掌握语言学习环节,从宏观的角度启示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整体语言法的概念

想要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运用整体语言法,首先就要了解整体语言法的概念内涵。整体语言法最初起源于美国教育领域,是教师根据长期的教育经验总结得来的,提出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方法,才能更好掌握语言技能。在整体性的要求下,整体语言法也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发展,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寻找符合自己需要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整体环境下发展个人优势,促进语言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主要还是围绕课本展开教学,依照传统课堂模式进行知识传授。在整体语言法的指导下,教师应当认识到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课本只是英语学习的基本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英语的表达更加关键。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的锻炼,设置多种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学习在不同场合下英语的表达方式。

二、整体语言法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状况

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整体语言法也被许多高校所采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然而在现实的理论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

首先,各类高校的专业领域有所不同,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有所偏差,因此在语言类专业较薄弱的高校中,整体语言法的使用范围较小,教师依旧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学生对英语课程的积极性也比较低。在整体语言法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成为课本的主导者,利用固有的书籍,创造性的利用课本,跳出课本带来的局限,运用多种创新方式,综合学习课本知识。所以在该要求下,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学习最先进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英语课堂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实现高校英语课堂的改革创新。

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是影响整体语言法运用的一个方面,另外,校方也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加大英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方式。为此,学校可以增加英语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引进更多英语原声带,丰富课堂教材。还可以对班级进行更合理的划分,例如取消大班教学模式,采用小班形式,把每个学生都带入到英语课堂互动中,增加大学生表达英语的机会。

整体语言法在我国高校的英语课堂中,已经传播了很久,但是效果并没有西方学校那样明显,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实际行动力。在学校引进了整体语言法思想后,的确是对英语课堂起到了一定激励作用,也改变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思维模式,但在实际行动方面,许多高校仍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由于我国实行应试教育体制,学生往往只是将英语学习停留在背单词背语法的低级层面上,没有深刻认识到英语语感的重要性,也不了解英语实际表达对于以后在社会上工作的重要性,这就给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校方和教师就应当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考试思维,尽最大可能去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并不断融入整体语言法的理论思想,做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

三、整体语言法的运用

大学相比较于初中、高中,是一个特殊的学习时间段,初中高中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大学则强调知识体系的升级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进入大学后,会有不少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与以前的知识体系有所脱节的,大学里的知识板块是被分成了两部分,并且每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掌握整体英语水平方面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应当做好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英语课堂上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可以给学生传授一些学习英语的技巧,创新课堂形式,吸引学生学习英语,让学生主动在课下花时间学习英语。只有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动者,才能使英语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最新的实事热点,将其转化为英语素材,不管是国内的社会新闻,还是国外的新鲜消息,都可以成为英语课堂上的讨论内容,甚至可以比书本上的内容更加灵活多变,贴近学生对英语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增加学生自由发言环节,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在无形中把所有学生都带入到了课堂教学环节里,让学生体会到大学英语的魅力,从而自发的去学习英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方法不止一种,整体语言法理论只是改革手段的其中一个部分。对于英语教育,我们不能停止改革的步伐,广大教育界人士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努力,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同时,对于整体语言法思想,我们应当加以支持和利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到英语课堂中去。注重现代社会对英语能力的实际需求,让高校英语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整体法 篇11

1.研 究背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际教学法渐渐取代传统听说教学法。到了八十年代,任务型教学法快速发展,二语习得研究迅速发展,随之整体听写方法(dictogloss或grammar dictation)作为一种全新交际性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广受青睐。与传统听力教学法不同,“整体听写”是以篇章为基础、以任务为方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形式的一种教学法。整体听写法有助于将学生的听说读写与语法能力有效整合, 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转换能力, 并在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将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

传统口译听辨过程中, 学生由于各种听力障碍在听力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 整体听写法将多种口译技能练习融为一体,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这种方法与口译听辨过程相结合, 对提高学生口译实战能力、听辨技巧和综合能力有效。整体听写方法可以给口译听辨的准确性创造条件,但是目前国内外有关整体听写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案例较少, 该方法在国内英语口译听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整体听写法的作用和口译听辨的重要性,本文试图探讨在英语口译听辨教学中融入整体听写法讨论整体听写法对学生口译听辨能力的影响。

2.口译活动中的主要听力障碍

口译技巧可以分为理解技巧、记忆技巧、表达技巧和应急技巧。其中听辨,即听力理解是口译的首要步骤和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口译活动的成败。听辨不够的译员即使能听到一个个单词,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连续意思。在口译活动中,译员的听力障碍主要来自音流听辨、关键信息识别和口译预测上的障碍。

2.1语 音 听 辨 的 障 碍

听辨是所有口译活动最开始的部分。良好的语音听辨可以让译员捕捉到更多信息, 但是英语的语音变体常常使译员陷入听辨盲区,影响听力。英美国家的英语母语者对发音通常有自己习惯的方式,并与汉语有很大区别,造成学生口译听辨障碍,成为口译教学中的重点。主要表现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每个单个的重音,还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连读和弱化现象,同时学生的发音习惯也会影响口译听辨能力。

2.2关 键 信息 识 别 的 障 碍

语言都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 不同语言有不可避免的地域差异。口译学生听辨的关键在于积极主动地把握和分析口译材料辨别出关键信息,而不是被动地理解和辨别。对于句子理解的不足,听力能力不够,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已知和未知信息的判断和关键信息的把握。此外,由于语言和词汇的差异,容易产生词义难辨或句法混乱现象,难以快速辨别关键信息。

2.3口 译 预 测的 障 碍

在口译听辨过程中, 积极预测十分必要, 既包括语言预测,又包括非语言预测。既包括预测语言使用的惯用表达与固定搭配, 又包括对讲话人的讲话思路及整个语篇论点和逻辑思维的论证。成熟的口译员能通过自己成熟的语言习惯进行积极预测,从而降低口译听辨难度。然而学生语言习惯往往是在非标准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当接触到各种不同英语时,复杂多变的语言变体往往使学生的语言习惯和预测能力无法获得成功,不能进行口译预测。

3.基于整体听写法研究的口译听辨教学改革

整体听写法又叫语法听写法, 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或者70年代初的教学方法。它的起源是传统听写,但又有所不同。在整体听写活动中,教师以正常语速给学生读一篇文章,学生在听辨过程中记下自己熟悉的单词或短语,然后按小组讨论,组员根据自己记下的零散语言碎片重建文章。

口译听辨教学作为口译教学的基础与入门, 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笔记整理原文,并进行输出。笔者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口译教学中发现, 学生口译能力直接受到听辨阶段各种听力障碍的影响。本文拟从整体听写法角度探讨如何克服学生在听辨过程中遇到的语音听辨、关键信息识别和口译预测等障碍,全面提高学生在口译活动中的听辨能力。

3.1解 决学生语 音 听 辨 的 瓶 颈

适应不同口音是非英语为母语的口译学生遇到的一大难题,需要得到足够重视。整体听写法一般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即热身、听写、重构和分析与纠错。其中,听写阶段,教师以正常语速来读,大大降低学生听辨难度。同时,提高口译听辨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语音听辨, 英语专业学生与标准语音或多或少有些差距,在一般口译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听不懂产生漏译或者错译。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口译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选择较短的视听材料进行口译训练, 减轻学生听辨能读压力,渐渐熟悉不同语音,建立语音语料库,提高学生口译听辨的灵敏度。另外,通过整体听写法,学生认真仔细听写较短的听说文章或演讲录音,熟悉之后采取跟读或模仿,不断提高对语音语调的熟悉程度,更好地掌握。

3.2提 高 学生把握语 篇 关 键 信息 的能 力

对于文章的听辨主要包括听取文章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除了语音听辨之外,学生口译听辨的另一大障碍就是把握语篇关键信息的能力。口译涉及内容较广,词汇量大,要求较高,对关键信息或词汇的掌握不当容易让学生听辨能力受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不断拓展词汇量和知识储备,在听辨教学中,通过整体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整体听写法的第三个步骤是重构,即要求学生按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信息重构原语篇, 对学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系统性地运用知识,将听力活动由理解直接意义渐渐转向理解推测意义,如文章中心思想、要点和特定信息等。这种类型听力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提高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整体听写法往往被认为语法教学的关键,实际上在活动安排中,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或记录的外壳抓住语言的核心话语信息。

3.3通过丰富的专题练习训练学生口译听辨能力

语音和核心信息的听辨训练主要关注学生对语音和整篇语料分析的能力, 而在口译课堂上最有效扩大和丰富学生知识和词汇量就是通过各种专题演练。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听力都是无意识和口语化内容,但是有些情境下,我们需要听一些时间较长的连续性讲话,如学术演讲等。整体听写法适合这些材料, 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口译材料相比较于其他类型材料更容易重构和理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专题,一方面给学生补充更多知识,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不同语篇的分析能力。在整体听写法的指导下,通过专题,给学生更多接受训练提高听辨能力。

4.结语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社会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拥有高听辨能力的高素质口译人才。文化与语言的差异给口译听辨带来了很多障碍。在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可以对这些障碍进行分析,通过使用整体听写法,从语音、语料和专题听辨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口译听辨教学进行改善, 不仅提高学生口译听辨能力, 更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口译人才。

摘要:现阶段,口译是中国英语专业尤其翻译学生的必修课,专业性高,社会需求广泛。但是口译课堂教学成果并不佳,主要是很多学生听辨水平无法达到口译课程需求,因此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然而,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必须解决学生在听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本文拟从整体听写法角度讨论解决大学英语口译听辨障碍的问题。

上一篇:职业培训质量下一篇: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