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理解

2024-06-24

整体理解(精选8篇)

整体理解 篇1

对于声乐艺术来说, 声音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为声音美是一切感性与形象的来源。“所以我们听歌唱, 不是为语义, 而是要欣赏那‘非语言方式的感动力”’。这也是声乐审美特征的重要灵魂。

一、审美特征的概念

声乐与声乐教育的“审美特征”, 更多的是要从客观性或理性的层面进行论述。就“特征”而言, 一方面有“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性, 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 (克莱夫?贝尔:《艺术》) 这样的观点, 曾经为文艺家们普遍接受;另——方面现代艺术的理念与实践则认为“总是一味地问‘何为艺术’是一种错误”。即使是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大家, 也会犯迷糊。譬如他在《哲学研究》里提出的“家族相似说”:人们常常只是由于不同事物间存在着某些交叉与重复的局部的相似性, 而使用某一名称, 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被同一字眼称呼的全部实体,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定具有共同特征。这原本是作为对后现代文化理论基础的“反本质论”的回应与支持, 结果却是“家族”比喻不仅没能证明反本质的理由, 反而有力地支持了事物间存在着一种可确定的本质属性。

有人从“声器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 认为:“声乐是与器乐并列的概念。器乐源于声乐的理论前提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个本质问题。纯器乐的形式是对声音原型、运动原型进行抽象的结果, 而主要又是对人的声音原型和内在生命运动原型抽象的结果, 器乐形式正因为通过人的声音的抽象, 才找到了通向人的内在生命的中介, 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在这段话中, “内在生命”的观念及“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对于声乐美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概念:“内在生命”的前提是一个“声乐的观念与认知”的问题, 而“有意味的形式”无疑是美学尤其音乐这样的抽象形式的核心问题。

二、声乐的观念与认知

“观念对音乐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音乐内容和价值的认识上。也就是说, 不同的观念会对‘什么是音乐’和‘音乐是什么’作出非常不一样的回答”。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作为文化构成的核心要素, 它是观念产生的源头, 也是声乐方法及其审美形成的源泉。声乐的不同形态, 随着经济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传送, 我们对不同语言和文化区域的声乐样式有了更多的认识。面对不同形式种类的或传统或现代、或民间或人文的声乐类型, 我们往往会感到迷惑, 这其中主要就涉及对声乐认知的“观念”问题。“唯歌唱性”的意义在于他们专注于情感的表达, “歌唱”完全是生命意义上的活动, 把情感流露直接皈者安东尼?西格的论文《为什么苏亚要“歌唱”?》“告诉我们不同民族的‘歌唱’的观念是不同的”, 在南美巴西的苏亚印第安人中甚至没有相等于我们的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对苏亚来说, “歌唱”的“内在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 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 对视觉形象的表达, 对宗教膜拜的渲染……苏亚‘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 是一种部落的符号, 是我与你的对比, 是自我存在的化身, 是历史传承中牌坊式的东西”。

三、音乐美学的启示

对声乐美的的探求, 也会包含普通美学对美的探索一样的历程, 从“客观”到“主观”, 及其中“美”的光怪陆离的折射与反射。因为声乐的美与审美, 也包含客观的声乐之“美”与主观的声乐“审美”两方面。音乐美具有综合性、情感性和时代性特点。对于声乐美的综合性而言, 我们可以从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上进行综合形式的声乐音响的美的考察研究;而对声乐美的情感性来说, 一方面声乐具有音乐情感美的品质, 还具有人声特有的感性特征;至于现实动态美则需要我们的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工作者建立与时俱进的声乐审美观念, 服务于社会和大众。

对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我们还可以从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或者说声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考察。在一般的有关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声乐作品在存在方式上有没有区别于纯音乐作品的地方, 它的特点何在?

于润洋在《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一文中说:“音乐作品不是单纯地以一种方式存在的, 相反, 它的存在方式具有二重性: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 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实在的观念性客体, 这两者处于辩证的统一之中, 它们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得出的结论是:音乐作品的乐谱并不等于它的原作, 正如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说, 符合并不等于它所标志的客体;要确定出一种唯一的样式作为对原作的单一解释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一部音乐作品的原作, 是超验于它的任何物质显现体之上的一种存在, 是主体间的感性对象,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感性样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

总之, 作为一个美学概念, 它不仅指的是文艺作品的美的境界, 而且主要是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审美感受和联系, 意即为深远、含蓄而有意味。

整体理解 篇2

全面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北京航天总医院代院长、党委书记

马洪山

传统的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服务通过医务人员遵循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实施有效评价和控制所达到的医疗技术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医疗质量概念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已涉及医疗效率、费用控制、服务态度、营养、卫生环境、对病人价值观的尊重等多方面因素,成为医院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技术服务水平、设施环境条件、费用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由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都要通过医疗质量体现出来,所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现代医疗质量观,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医疗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我院近几年狠抓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并贯穿病人就医的全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加强对医疗秩序、规章制度、医疗作风的整顿,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科室成立质量质控小组,制定了质量管理工作条例,规定明确的奖惩办法。为稳步提高医疗质量打下了基础;第二步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开展临床科研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并筹措资金充实必备的仪器设备,改善诊疗手段,开辟新的科室;第三步是加强医疗质量全面管理,进行医疗质量考核,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数据,为对医疗服务质量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决定医疗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的因素是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这些因素的结合程度,即是否有机地形成了医疗工作合力,其中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综合管理为基础,着重抓整章建制,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工作质量标准化,其内容包扩两大类:一类是属于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质量的控制;另一类是属于对质量进行衡量的标准,对每一医疗过程进行终末评价,各部门、各工种,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都制定这两类标准。如果各项工作都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实现了质量管理愿望。

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抓好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监督执行。这是保证医院系统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建立、健全了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管理为尺度,以量化计分为方法,归口管理的医院质量管理和改进的院、科两级组织体系,建立了医疗、护理、后勤、综合四个考核组,按照各级各类考核标准,随机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与利益分配相挂钩,形成了硬性的、可操作性的质量考核体系。医院一级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全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考核、控制、评价,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输血委员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等会议),重要质量问题及时汇报主管院长。科室一级成立科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科主任主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本科室质量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及督办措施,会议记录备查。

其次,完善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制度体系。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以《北京地区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为指导,以核心制度为重点,充实、完善、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经临床试行反复修改,充分体现了制度的程序性、实用性、规范性。为医院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规范医疗行为、实施安全医疗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三,完善针对业务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纵向管理体系。新业务实行准入制度,由准备实行新业务的科室收集资料,填写申报表;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调查分析,提出意见;由不同级别的审批机关审核批准实施。现有核心业务实行备案制度,由各临床科室汇总现在开展的核心业务,完善业务技术规范,交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备案管理。

第四,完善针对部门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横向管理体系。参照医院评审的要求,我院从内科、外科、护理、门诊、急诊、重症监护、检验、医学影像、药事、输血、医院感染、病历质量十二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质量管理与改进措施,其中以急诊、重症监护、输血和医院感染为重点。

第五、制定四种保持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

(一)科室质量综合评价流程:质量管理部门按照“统一化的要求、标准化的表格、规范化的程序”,每日参加科室早交班、三级查房、运行中病历检查,在广覆盖的基础上兼顾重点,发现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按期复检。综合评价结果在院基层科主任例会上公布,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二)院长查房流程:医院各职能处室随院长对科室进行综合测评和现场办公,汇总各职能处室和科室自身反映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月一次。

(三)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制定了各科室医疗纠纷接待处理的规范和流程,发现医疗纠纷背后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收集、分析、反馈、处理。

(四)重点患者管理流程:质量管理部门对全院每一位重点患者(特殊社会背景、大额费用、中等以上手术、有纠纷倾向)每日逐一督察访视,通过参加科室对重点患者的全院大会诊、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工作,在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发现质量管理方面的缺陷。

通过上述四种渠道搜集到医院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利用医院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医院级组织体系,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是员工的问题则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如果是制度的问题则完善与补充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医院级制度体系,最后以《临床质量管理改进建议书》的形式反馈给科室,医院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科室级组织体系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并以《临床质量管理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典型事例进行剖析,找出根源,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提出要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六、改进管理手段,更新管理方法,转移工作重心,抓好决定质量水准的关键环节。管理上更加突出医疗质量的全程监控,制订质量控制措施,开展质量教育活动,修订质量考评标准,完善质量考评制度,质量管理部门全面实行了表格化管理,以量化积分的方式加以落实,通过分解目标,合理分工,将质量监控、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每一年的工作中去。这样做即便于及时统计、分析,又避免了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管理逐步由“主观”向“客观”,由“感性”向“量化”,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迈进。

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发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横向和纵向管理的效能,使医院质量管理走上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轨道,持续改进医院质量。

二、以重点专科建设为中心,着重抓科研、新技术的应用

重点专科的水平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几年来,我们克服了过去科室平均发展的弊病,根据科室和专业需要,有选择性的引进人才,促进医院专业技术的大发展。把重点专科的建设纳入了医院业务建设的主攻方向,重点专科建设,是在人力、设备条件、技术提高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在选题方面进行研究、指导。通过临床科研,开展新的诊疗技术,以此来直接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如消化科开展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心内科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治疗,骨科研制的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手外伤等,在重点专科建设带动下,三年来全院开展新技术成果300多项,充分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为确保医疗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提出了以“建立一个体系、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项技术、建设四个中心、新增五个科室”为中心内容的“2005年一2010年医院发展规划”和“2015年愿景目标”,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六个达到”的奋斗目标,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士气。其次,发展优势,形成特色。在学科发展上,我们坚持固强扶弱,既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又勇于开拓创新,形成新特色。加大人才引进,新组建了医学整形美容科、内分泌科,介入治疗和微创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综合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仪器,为科研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使科研人员有用武之地。第三,明确目标,实现发展。移植技术是我院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医院的综合技术和发展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医院学科建设的起点和支撑,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以提高医疗技术为重点,着重抓医务人员的培养提高

医学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高低,提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为造就具有较高医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技术队伍,我们采取重点提高和普遍教育相结合,抓技术干部提高为主和管理干部教育相结合;提高临床应用技术为主和提高外语、基础理论相结合;以在职提高为主和外出进修、参观、学术交流相结合。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第一,根据不同对象确定提高的方向,高级职称人员,多数是所在学科的带头人,要求他们搞好学术交流,做好传、帮、带。中级职称人员,有计划的选派他们到国内各先进医院进修或进行专题学习,使他们尽快掌握最新技术;低年资医师则着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狠抓基础工作和薄弱环节,强化“三基训练”,注重“三严管理”,从基础质量、基本建设、基本队伍、基础设施、基本素质这些固根本、管长远、有后劲的工作做起,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护士和其他卫技人员也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确定提高方向。第二,加强在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每周都有全院讲课,广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和护理专科班、本科班等。第三,加强外语学习,举办了不同级别的各类外语培训班。第四,定期进行业务考核。

有了较高水平的医学专业技术,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医疗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活动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的过程,除了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外,保障医疗活动的人员如政工、行管、后勤等在医疗质量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保障人员和保障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我们已把它和医疗工作放在了同等地位来对待。在这方面我们做的部分工作有:增设各种便民设施,统一调换门诊各科室的诊桌、诊椅及候诊椅,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门诊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张贴常用药物、检查价格表,在各候诊区域安装了闭路电视、触摸式电脑费用实时查询系统,方便病人实时查询,深受患者及其亲属好评。另外,统一、完善了全院的标识系统,按照醒目、易懂、规范、统一的原则,完善工作区域内各种路标和指示牌,方便病人就诊;调整门诊布局,扩大内、外科诊疗空间,完全满足了病人的就医要求。

倡导和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开设了节假日和双休日专家门诊,常规门诊每日提前30分钟开诊,口腔科根据病人需要还开设了夜间门诊;实行实名制挂号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工作,增设了预约挂号和电话咨询服务项目,建立医生和病人的预约联系卡,坚持对出院病人追踪随访,建立健康档案,门诊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了中午连班制,门诊化验单查询系统联网,有利于对化验结果的统一管理,也便于患者查找化验单,手术室实行24小时开放。注重融洽医患关系,努力拓宽渠道,强化监督。设立意见箱和院长信箱,主管部门定期开箱,及时回复。我院常年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即优良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患者满意),各级各类人员还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特点规定了优质服务的要求和标准。还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患者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在基层科主任例会进行点评,督促其整改。并及时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服务计划,有效地推动了医院的相关工作。

我院在病人就诊流程,就诊环境,病人就餐等后勤保障方面做了许多改进,如在优化流程方面,我院新建急诊输液观察大厅,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危重病人检查、缴费、取药、住院全程陪护,增设院前急救队伍,开通“空巢家庭呼救系统”;设立导医咨询台、预检筛查门诊;增设了简易门诊、疼痛门诊、便民药房等病人需求高的特色门诊和项目;实行划价收费一条龙服务,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等等。开设院长接待日。

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实行统一招标,主渠道进药,杜绝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现象,狠抓收受药品回扣等现象。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加强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实行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

谈作文题目的整体理解 篇3

关键词:题目;意义;理解

在写作教学中,教会学生整体理解题目的含义和深层意蕴是写好作文的首要任务。审题准确清晰,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否则就会离题千里,不着边际。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咀嚼题目,整体理解题目对作文的要求和规定,弄清题目的词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要整体地理解题义,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咬文嚼字,整体把握题目的意义

题目是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命题者对作文的要求全部体现在这些词语中。因此,要正确地理解题义首先得对题目咬文嚼字、辨清语义。

对一词一义的题目比较容易理解,例如,“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我的班主任”“星期六的晚上”等,词语通俗易懂,但也有不少词语要查阅词典后才能弄清词义。如作文题“情同手足”,学生理解错误的不少,“手足”比喻为弟兄,“情同手足”意为情谊像兄弟一样深厚,这种兄弟情是指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互相帮助、相互支持的同志间的感情,它不同于老师教育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师生情,也有别于家长养育子女、子女热爱父母的亲情。不少同学不理解词义,写了父子情、父女情和师生情的内容。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下意义是变化的。如“我的童话”这一文题,在查词典后,我们知道“童话”是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编织的供儿童阅读的一种文体。但这里却不能理解为自己读过的、写过的童话,在这里应当是追求理想的意思。又如“给我一片绿”,“绿”是指一种颜色。而在实际运用中,“绿”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宁静、纯洁、理解、帮助、安闲,都是绿的代名词,而拘泥于“绿色”反倒呆板了。

有些词意义是确定的,但所指称的对象、内容却是可以变化的。如“我们的骄傲”,“骄傲”是值得自豪、夸耀的意思,它可以指人物如学生、老师、校长,也可以指设施,如校园、实验室、花圃,也可以指成果,如成绩、奖状、作品。又如“我们再也不是孩子了”,“孩子”不仅指年幼,更指幼稚、无知、能力差。同样“我长大了”,“长大”不能仅理解为长高,而是指思想成熟、经验增长、能力增强、阅历丰富、处事老练。

对那些词义在实际运用中已转变的语词,如“丑小鸭”“铁公鸡”等有确定的比喻义,绝不可拘于字面,以免贻笑大方。

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小巷在变”,“在变”表示正在进行,“小巷变了”,“了”表示看到变化的成果。这些字对选材、组材是很有影响的。又如“抢拍来的镜头”,不仅要对“镜头”有正确的理解,对“抢拍”也不可忽略,它是指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忙碌的间隙抓住的几个不相连贯的场景、画面。它可以写社会热潮中的小故事,也可以写大型活动中的场面,或者运动会中的情节。

二、明限定格,整体理顺题目的限制和范围

题目既规定了作文的要求和内容,同时也给写作设置了限制和范围。明确题目的限制和范围是整体理解中的重要内容。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即设置的限制,题目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主题型

即题目规定了写作的主题,超出这一主题范围就是离题。如“一个不怕困难的同学”“忘我工作、辛勤育人——记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雷峰就在我身边”“榜样”“我长大了”“一件难忘的事”等,一看题目,就应该明确需要表现的主题。

2.材料型

题目限制了写作的材料,如“王老师的二三事”,规定了写作对象是王老师,而且只能写二三件事,否则就不合要求,至于要反映什么主题就由作者构思了。又如“瞧那个体户”“老村长的心事”“夜访”“我班办了个图书馆”,都规定了文章的内容。

3.条件型

条件分时间条件、地点条件、情境条件、背景条件等。条件型题目规定了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特定氛围,如“我的一天”“晚上”“上学路上”“今天妈妈不在家”等文题。

4.道具型

道具是展开人物活动的线索或缘由,道具聚汇着一个个故事。如“爸爸的烟灰缸”“老师的自行车”“一张珍贵的照片”“礼物”等。

5.综合型

不少题目的限制比较多,既有对主题的规定,又有对材料的限制,既规定了条件,又设计了道具。如“年青的老教师”“手执金钥匙的人们”“我第一次感到孤独”等。

不管哪一种类型的题目,起修饰作用和限制作用的修饰成分要特别引起注意。它往往是这一题目区别于其他题目的关键所在。只有理解了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文题,写出好的文章。从宏观上对题目的意蕴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可以使文章纲举目张,学生对主题把握也会游刃有余,更容易出“新”。

参考文献:

杨克.作文里的小女孩.中国新诗年鉴,2001.

整体理解 因材施教 篇4

一、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理解及判断依据

从课程的构建与开发角度来看, 学科知识包括两大类:第一, 概念原理性知识, 即该学科经过探究过程而获得的基本结论体系;第二, 过程方法性知识。就数学学科而言, 主要是指相关概念、法则等组成的逻辑体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探究方法体系。比如化归、类比推理、数形结合、估算、实际情景数学化、数学运用等。所以, 学科知识首先是一种知识与经验体系的架构, 它包括结论与思想方法的科学融合, 也包含其本身同其他学科以及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 (如这些结论与方法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等) 。由此, 教师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知识, 就是力图使他们将数学概念原理和过程方法同自己的已有经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能够举一反三, 通达运用。

那么, 学生达到何种程度, 才算是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数学学科知识?这就需要看看“理解”这一行为的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理解”, 一般是指熟悉并领悟某一概念、原理、方法和思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从而使人能由此摆脱各种单纯和无知, 思维由简单变为复杂, 行动由单纯趋于老练。“理解”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就目前来说, 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理解行为”的特征, 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由浅到深分为四种水平:记忆性理解, 它主要通过反复机械的背诵、重复强化而加以记忆的水平;解释性理解, 它是指领会知识的含义, 同时能转换成易于自己或别人接受的各种语言形式, 加以说明和传播。其特点是模仿成分减少, 加入了自己个人的经验并在有限范围内迁移运用;迁移运用性理解, 即不仅能领会含义, 而且能在新的情境下作较为广泛的迁移运用。其特点是将知识大部分或完全融入个人的经验体系, 掌握了通法通则;批判性理解, 就是指不仅能解释并灵活运用知识, 而且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与缺陷, 加以改进和完善。其特点是在自己的经验体系中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归结起来, 判断学生是否理解, 可以从他们的自主性解释、迁移性运用和批判性思考三个方面加以观察。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进程中, 上面四种理解水平是随着思考的深入, 相互嵌入、渐进演变的动态过程。

反观现实, 如何扎实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关键就在于着力提高对知识理解水平的分辨程度, 找出不同理解水平同相应教学策略和方法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对不同理解水平的教学对策

学生不同的理解水平, 教师在教学上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

记忆性理解水平以讲授为主, 教师给出结论, 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模仿和简单套用, 反复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有时也运用形象的教具和学具引发学生的注意, 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比如定义、名称、符号、定理、公式、法则、注释等。某种程度上讲, 这样的教学设计难度最低, 容易操作。

为了使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水平, 教师需变换各种角度对知识和相应的技能予以讲解, 并且设计各种例题和变式, 使学生尽可能领会知识的本质内涵, 或对有关的方法加以归类。范例讲解注重分析思路和原理,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或换一种形式正确表达知识的内容, 在运用和学业评价上主要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变通运用。如新知识学习巩固时的有限拓展性练习, 如变式练习、解题思路的复述介绍等。

迁移运用性理解, 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 (PBL法) , 或称探究性教学。即教师有目的地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独立思索的前提下, 使学生积极投入相互交流, 在参与和具体操作中共同探索解决冲突的方法。与此同时, 在开放 (条件开放、结论开放、过程方法开放、综合开放) 的情境中有意识地对知识内容加以扩展延伸, 重视在推理运用中让学生掌握通法通性, 但是设计的问题必须含有核心的概念与探索方法。如迁移度较大的开放性问题和情境性问题的解答等。

培养学生批判性理解能力, 主要是重视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敏感性, 提高学生从实际问题和各种数据资料信息中抽象出模型并加以比较、发现疑惑提出假设、进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比如在看似合理、习以为常情景中捕捉问题。如“在真分数乘法中, 为什么积小于其中的一个因数”之类的问题。

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益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从教学设计、教学的实施与展开以及教学的反思与评价等方面, 避免和减少学生理解水平同教学方法策略之间的不协调和错位现象, 从而追求教学的优化。从具体的操作角度来说, 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探索。

1. 全盘考虑, 理清脉络。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应的逻辑结构体系, 所以教师必须学会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 理清学科由哪些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概念、原理组成;其间又是以怎样的思想方法与探究思路来有机串联组合的。这种从学科的课程结构骨架来加以分析比较, 将一个教学单元或者一堂课置于本学科主导概念、原理法则和相应思想方法的背景下加以设计, 展开教学的思维模式, 可以比较好地防止见独木而不见森林的弊病, 在教学的视野与思想观念上取得突破。

2. 甄别重点, 精细加工。

基于学科整体视角展开的教学, 具体落实于每一个教学单元和课时的设计, 需对这一部分内容中的概念原理性知识以及过程方法性知识予以仔细的甄别;结合学生的实际, 在学生理解的“最近发展区”上 (能力的上限) , 将这些学科知识区分为不同的理解水平要求, 进而设计相匹配的教学方法策略, 尤其是要凸现核心的概念及其产生探究方法的迁移运用性理解, 对其中的教学环节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加工, 以问题情景设计作为抓手, 把核心概念、探究方法融于其中。所以,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理应来源于上面的行动过程, 而非自己的想当然, 甚至照搬教学参考里面的表述。

3. 敏感觉察, 随机渗透。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教学愈发成为一种学习探究活动的生成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各种随机性的思维反应。如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由“商不变的性质”联想到和、差、积不变的性质, 多位数的加减法可否从高位算起等。虽然它们不尽合理甚至是谬误, 但这些所谓的“亮点”, 恰恰能真实显现学生的思维状况和理解水平。我们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并捕捉这些过后不重现的契机, 随机介入, 将思维引向深入, 提升学生的理解力。除此之外, 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调控, 启发学生不断自问反思:“我这样想是否圆满?”“为什么会这样想的?”“问题出在哪里?”“哪些可以归类迁移?”……以此培养学生的反省能力并提高理解水平。

整体理解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是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一、系统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事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联系的系统性要求要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以系统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安排,从而把全局作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兼顾各方,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和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方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要在系统设计中驾驭和把舵改革的方向和主线,处理好点与面、局部与总体、创新探索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在框架结构上,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领域,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六个方面的改革是为实现总目标而设计的,总目标又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而且每个领域的改革服务于总目标,同时又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呼应。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领域,由点到面,通过各层面、各部门、各地区形成的良性互动最终来谋篇全局,这种相互助力,相互推动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要求。

二、整体性是改革发展的本来逻辑

整体性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系统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要求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不仅要弄清系统由哪些不可或缺的部分组成,而且要弄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弄清系统在整体上呈现的新的属性和功能。结合《决定》内容来看,这次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七方面着眼,既涉及宏观领域,也涉及微观领域;既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通过发挥经济的火车头作用来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从而使改革从整体上向前推进。这既遵循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又在客观上为改革地顺利推进减少了阻力。

三、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改革是有时序和节奏的,是有步骤的,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时间。这次改革的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照这个时间段部署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这是协同性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纵向看,回顾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见一斑。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以说这一决策影响深远。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在一些具体环节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党一直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此寻找新的科学定位。随着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十五大基本上延续十四大的提法,但到党的十六大却对此在程度上有了新变化,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的量的积累,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的飞跃,到党的十七大则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又从程度和领域上也就是量上加以规定,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从根本上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新的质变过程中的量的积累,并为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做准备,我党对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市场在我国的前进脚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有步骤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中全会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定位,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抑制消极腐败现象,这个过程就是改革协同性的具体体现。

横向看,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越是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相互关联度和依存度会增强,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可能牵动其他领域。为了使改革更加成功、彻底,这就要求其他领域改革要搞好协同配合。反之,如果其他领域改革配套跟不上,相关改革措施就会相互牵扯,改革就会就很难进行,更难以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即使勉强去改,最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一盘棋”的整体思维,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立足点,每项改革都要放在这个总布局上来设计、考量,从而使改革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在改革进程中要处理好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为改革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毕竟改革归根到底是制度的变迁,是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由此而实现效率的更加提高、分配的更加公平、社会的更加正义。协同性要求使改革的进程形成“永动”,在协同推进中掌控改革时序和节奏,激发各主体的活力,使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的改革形成全力并良性互动。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特点,也是改革的综合动力源。改革的系统性要求各层面、部门、地区的改革决策制定要良性“互动”,搞好系统设计;整体性要求处理好各市场主体单元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重点和突破点,通过不断化解冲突、破解矛盾,加快市场体制的完善,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协同性要求使改革的进程形成“永动”,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在此进程中把握好改革的时序和节奏,使改革不断得以深化。

整体理解 篇6

一、系统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事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 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联系的系统性要求要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 审时度势;以系统的思维分析全局, 顺势而为;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 统筹安排, 从而把全局作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 要兼顾各方, 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正确认识和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 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 使各方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要在系统设计中驾驭和把舵改革的方向和主线, 处理好点与面、局部与总体、创新探索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在框架结构上, 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领域, 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方面, 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六个方面的改革是为实现总目标而设计的, 总目标又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而且每个领域的改革服务于总目标, 同时又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呼应。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领域, 由点到面, 通过各层面、各部门、各地区形成的良性互动最终来谋篇全局, 这种相互助力, 相互推动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要求。

二、整体性是改革发展的本来逻辑

整体性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也是系统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要求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不仅要弄清系统由哪些不可或缺的部分组成, 而且要弄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从而弄清系统在整体上呈现的新的属性和功能。结合《决定》内容来看, 这次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七方面着眼, 既涉及宏观领域, 也涉及微观领域;既涉及经济基础, 也涉及上层建筑,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通过发挥经济的火车头作用来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 从而使改革从整体上向前推进。这既遵循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又在客观上为改革地顺利推进减少了阻力。

三、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改革是有时序和节奏的, 是有步骤的, 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时间。这次改革的时间设计到2020年, 按照这个时间段部署改革任务,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这是协同性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 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纵向看, 回顾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见一斑。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可以说这一决策影响深远。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在一些具体环节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 党的十四大以来, 我党一直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此寻找新的科学定位。随着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十五大基本上延续十四大的提法, 但到党的十六大却对此在程度上有了新变化, 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的量的积累, 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到党的十七大则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又从程度和领域上也就是量上加以规定, 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从根本上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新的质变过程中的量的积累, 并为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做准备, 我党对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体现了市场在我国的前进脚步,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有步骤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三中全会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定位, 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这个过程就是改革协同性的具体体现。

横向看, 改革涉及方方面面, 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越是深入,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相互关联度和依存度会增强, 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可能牵动其他领域。为了使改革更加成功、彻底, 这就要求其他领域改革要搞好协同配合。反之, 如果其他领域改革配套跟不上, 相关改革措施就会相互牵扯, 改革就会就很难进行, 更难以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 即使勉强去改, 最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一盘棋”的整体思维, 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立足点, 每项改革都要放在这个总布局上来设计、考量, 从而使改革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在改革进程中要处理好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 为改革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毕竟改革归根到底是制度的变迁, 是资源的重新配置, 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由此而实现效率的更加提高、分配的更加公平、社会的更加正义。协同性要求使改革的进程形成“永动”, 在协同推进中掌控改革时序和节奏, 激发各主体的活力, 使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的改革形成全力并良性互动。

整体理解 篇7

小学生好奇心强, 对语言的理解以整体理解为主。首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整体理解, 需要让学生对语篇的主题有一个整体感知, 可以通过巧妙铺垫和设问讨论, 接下来需要创设情境、整体呈现。整体理解的效果便是看学生能否完成任务, 灵活运用了。前两部分是有意义的语言输入, 那么丰富任务就是来激活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一、巧妙铺垫, 设问讨论

研究表明, 背景知识对文章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利用背景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己有的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在语篇的教学中, 一开始我尝试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入到语篇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上, 为整个语篇教学进行巧妙的铺垫。这种铺垫占教学时间的10%左右, 通过师生互动激活或提供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有一种想去了解语篇的愿望, 并更好地展开话题。

1.讨论假设。可以假设某种场景、或某个人物, 假如是你, 你会做些什么, 说些什么。意在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比如在教授关于“School fair”的故事前, 可以用英语这样提问:“假如我们有游园活动, 你想来买或卖些什么呢?”这样就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讨论热情,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再比如碰到关于西方节日或特殊人群等内容时, 让学生先进行已有知识的讨论, 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层次地去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形式来展示图片和影音资料, 这一形式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通过一个视频让孩子与海洋动物近距离接触, 和孩子们讨论他们看到的海洋里的各种有趣的动物, 来激发学生对这个语篇主题的兴趣, 并对故事围绕的话题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设情境, 关注理解

1.精彩导入。可以围绕题目展开想象, 可以通过只看图来猜测文章的大意;也可以截取文中某句特殊的话或场景来展开讨论;也可以设置悬念, 让学生想读、愿意读。在一节关于选鱼群领导的课中, 通过一张所有鱼被捕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讨论鱼儿们原来在做什么。从而用倒序的手法巧妙地引出故事的主要情境:选举鱼群的领导者。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自主表达, 同时也为故事主要内容的整体呈现打下了基础。

2.精彩呈现。结合大语篇的背景、环境, 设置精彩的幻灯片,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演, 并利用录音, 音乐等辅助手段, 注重语段、语篇的完整呈现, 给学生以完整的语言和整体的语言感知。只有语段和语境的整体推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模仿、体验重点语段。这样学生不是孤立地在学习语言, 而是在情景中、乐趣中学习和体验语言。每每进行到这里, 孩子们总是乐此不疲。在教授关于海洋动物的语篇时, 将每个动物的具体形象都以卡片的形式出现, 并讨论和模仿, 既在无形中突出了重点, 又让学生乐学, 愿学。

3.精彩过渡。可以用一个个精心准备的问题, 让阅读层层深入, 用一条条线索加强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每读到一个关键的地方要停下来, 让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性, 比如语篇中其它人物会说什么, 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你对这个人物形象或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等等。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保持有好奇心和探索欲, 同时也激发出孩子们对语篇的自我感受[4], 从而更好地从情感上体验语篇内容。

三、巩固拓展, 愉快运用

1.归纳反馈。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会巩固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可以让学生给出标题, 可以借助板书或关键语句让学生复述课文, 排序配对等等, 以起到巩固理解的作用。

2.扮演运用。让学生分角色将文本进行演绎或改编,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相关信息完成某个任务。比如让学生分组调查组内成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种类, 完成表格并表演出来。这时学生的表演就是一种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语言的形式, 其实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二度创作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给出明确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其它方式完成, 可以达到真正运用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对于英语语篇来说, 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又使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思考有关问题。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的教学环境, 创造出自然和谐的语言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而且语篇整体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但得到激发, 英语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很大地提高。

摘要:目前英语教学中语篇占主导地位,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铺垫、创设情境、拓展运用等方面来使学生对语篇进行更好地整体理解及感知, 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

关键词:语篇教学,整体理解,探索欲

参考文献

[1]丁维莉.篇章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第1版) :5~6.

整体理解 篇8

一、结合课程特性, 突出教学设计, 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的重要地位

上述课标在初中历史课程性质描述中, 阐释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四大特性。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国际视野” (思想性) ,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文性) ,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综合性) 等, 这些教学目标因体现历史课程的四大特性而显得相当重要。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可以根据如下对知识点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突出教学设计的理念。《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从列强侵华过程看,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 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与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从战争的危害性看, 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看, 这场战争使得清王朝腐朽不堪的现象彻底暴露无遗, 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这场战争既是危机也是转机, 此后, 一个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因此,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特点, 其地位举足轻重。通过本课学习, 让学生了解清楚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学生不忘国耻, 并从中吸取教训, 拓宽国际视野,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全面认识历史与社会, 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为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承前启后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们可以用一个“读图明史”的环节来展示前面列强侵华战争的典型图片, 让学生回忆这是反映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图片, 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最后教师总结道:这些图片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 它的恶果就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 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但在危机面前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和退缩, 而是进行了一次次坚苦卓绝的抗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会让学生明白了本课承前启后的特点了。

二、理解知识点的功能价值, 让学生明确三维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主要知识点是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的签订。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 这两个知识点蕴涵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拓宽视野”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丰富的功能价值。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 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层层加以落实。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通过提前发学案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史实

例如: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大战、威海卫溃败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教材基础知识, 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2.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 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例如:针对本课战役繁多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动画演示战争经过, 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黄海大战这场当时世界上激烈的海战, 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断, 生动再现这一悲壮的历史场景, 也可以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于《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 可以运用比较法、提问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时我先将《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一一作比较, 然后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探讨:①割三地给日本, 会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②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到九千万两, 这两亿两白银怎么还?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④增辟的通商口岸都在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 列强究竟有什么企图?通过以上探究学习,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马关条约》签订后,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地加深了, 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了。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对比、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 层层设疑, 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课学习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本课的知识点特别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 把握好该知识点的功能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感受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并认识到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是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要为学生确定的主要目标所在。教学过程中, 当我播放《甲午风云》的视频剪辑, 学生看到在弹尽之时, 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 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 即使死, 也要撞沉吉野!”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壮场景时, 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一股莫名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实现了精神的升华。紧接着抛出设问:虽然中国爱国官兵誓死抗争, 但中国最终还是战败了, 清政府缘何会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1874年, 天皇诏令:从即日起, 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 不要排场, 只要海军。1893年, 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 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 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作造舰。

材料二光绪大婚庆典 (1889年) , 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 (1894年) , 修建颐和园, 挪用海军经费, 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 (光绪十四年, 即1888年) 北洋海军开办以后, 迄今未添一船, 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 窃虑后难为继。

通过对这三则材料的对比分析, 清王朝的腐朽不堪与日本的励精图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场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王朝自身腐朽的封建统治这样的结论。

最后, 我在《夜深沉》的乐曲声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诗歌《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从战争的失败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 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推进军事现代化”等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以史为鉴, 这就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这样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文字资料, 通过“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学习空间, 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都一一实现。

三、理清课程关联结构, 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主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之相关联的事件主要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理清课程的这些关联结构, 并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由日本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 导致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 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是本课知识点的内涵。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显示出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在亚洲国家的扩张是其国家利益使然, 导致日本一直以来与周边邻国之间存在固有的领土争端等矛盾, 这就不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搞出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我在教学设计中, 抛出“钓鱼岛国有化”, 为振兴中华, 展望未来, 21世纪的中日关系应如何才能健康发展等相关问题, 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把学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以致用,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点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

诚然, 知识点内涵与外延挖掘的深度, 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课业负担。但教师对知识点的内涵挖掘, 对知识要点的讲解, 采取提升历史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理解知识点, 没有从社会、人生、课程的视野, 任何仅有知识点的历史教学都难以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2], 因此, 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 整体理解知识点的地位和功能, 是提升历史教育效度的关键。

注释

1[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2052c00cc175527072208fa.html.

【整体理解】推荐阅读:

整体发展07-16

整体素养05-19

整体营销05-21

整体管理05-28

整体特征05-31

整体工程06-03

整体法06-05

效益整体06-05

整体优势06-28

注重整体06-29

上一篇:患儿护理下一篇:作文之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