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主义

2024-08-30

整体主义(通用12篇)

整体主义 篇1

哲学方法论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根据的, 世界观以自身对人们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指导意义而取得存在的价值。哲学方法论的类型有很多, 本文主要是对整体主义方法论运用的分析。

整体主义强调的是从社会走向个人, 个人可以成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手段, 它讲究无论是从独立、平等、还是自由问题上, 都是从国家出发, 抽象地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法国当代政治哲学家莫尼克·卡斯基若认为, 政治上的整体主义指的是:“国家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一个由所有社会成员构成的统一体, 给予社会成员他们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意义, 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国家无条件地服从、忠诚、奉献,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自己的生命;个人首先是为了国家而活着, 然后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1]单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整体主义, 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这种社会条件决定了人们缺乏个人独立性和个人自由的概念。这种整体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贯穿在哲学家的著作中, 体现作者的整体主义观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写到:“当前我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乃是铸造出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来, 但不是支离破碎地铸造一个为了少数人幸福的国家, 而是铸造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2]在这里, 苏格拉底声称城邦整体的幸福要远比其中任何一个阶层的幸福更重要。这说明, 柏拉图关注的是城邦的幸福, 而且随着他论证的逐步推进和展开, 个人越来越被看作是城邦整体的一部分。个人在城邦中的地位完全根据其对城邦整体的贡献决定。柏拉图多次说明他的目的既不是城邦中某一个体的幸福, 也不是城邦中某一阶层的幸福, 而是城邦整体的幸福。

柏拉图认为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 “并把聚集的居所称作城邦”[3]。理想的社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他反对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制, 主张两个上等阶级 (统治者和武士) 实行共财产和共妻儿。由于国家论是建立在他的伦理学基础之上, 所以他认为个人必须以私利服从公共福利, 因为个人的真正的善同社会福利是联系在一起的。柏拉图评判道德的标准是城邦的利益, 那么他的伦理学应探讨的是个人的利益如何符合并促进整体的利益。

其实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国家实际上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 政府权威高高在上, 个人绝对服从, 由“哲学王”来统治的共和国, 它充分体现了政治整体主义的特点。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 柏拉图所设想的城邦并不是极端的专制主义。虽然他更关注城邦整体的幸福, 但城邦整体的幸福在柏拉图那里指的是城邦全体公民的幸福, 二者并不是不同的、对立的两种价值观。因为在柏拉图这里, 公民为国家贡献的同时也是在谋求自己的幸福, 在理想城邦这种体制中, 每个人的真实利益都得到满足, 没有公民受到虐待和歧视。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4]这个观点意味着个人必然带有政治属性, 必然归属于城邦。人只能在社会中过群居生活, 于是就成为各种社会团体, 乃至城邦国家产生的原动力。城邦的形成是社会团体自然演化的结果, 而城邦的形式过程足以表明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其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

在《政治学》一书中, 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的问题看出他的整体主义的体现, 他的国家起源说表明他认同的是社会共同体国家学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城邦的形成发端于由男女关系同主奴关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家庭”, “家庭”是延续人类满足人们正常生活所需而建立的基本社会形式。继而为了适应更为广大的生活需要, 若干家庭联合起来, 农村公社便应运而生, 然后是若干农村公社组合为城邦, 这时“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状态, 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 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5]

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将整体主义具体化为国家至上的道德原则。“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 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6]在这里, 黑格尔把国家看作普遍伦理可能达到的最高目标, 它不再是个人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 而成为克服私人利益的目标和欲求。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 绝不可能最初为一个个人而获得, 它只有作为一个从一个人的最初环境为起点的区别过程的结果才可能出现。而“个人权利”这一市民社会的话语, “只有在家庭开始解体”的时候才出现。因而个人权利不可能先于社会而存在, 社会也不是个人简单的集合体。所以“国家是比个人更高的东西”[7], 国家不是保障个人幸福的手段, 而是目的本身, 个人必须尊敬国家, 一切符合国家的利益, 甚至是为了国家牺牲个体, 只有这样人才是具有伦理性的人。

在中国儒家的伦理思想里, 也体现了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运用。不论中国或者西方, 整体主义的方法论都在哲学史上各家言论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整体主义方法论对各种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多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对道德言论的丰富化和对政治伦理的多元化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为重要的是, 在个体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念, 人类宏观利益被相对弃之于从属地位的今天, 关于整体主义的思考, 对当代主流思想的反思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摘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 体现在诸多哲学著作与哲学家的思想当中。它强调社会的作用, 要求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乃至为之作出牺牲, 本文主要通过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著作分析, 对整体主义方法论进行简单的阐释。

关键词:整体主义,方法论,社会,个人

参考文献

[1]陈强.西方社会的变迁—从整体主义到自由主义[J].北方论丛, 2009 (2) .

[2][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4][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6][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整体主义 篇2

**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 加北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地委、区委有关建设新农村具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

区域优势,立足城郊,强力推进“农业经营生产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化,生态旅游特色化,农村建设城镇化”,全面打造新型乡镇形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争取早日跨入全省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列。

二、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是坚持水、田、路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农业产业、人居工程、交通水利、教育、通讯等各项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

三、规划范围、预期指标、总体目标和初期目标

1、规划的范围:整个加北乡辖区,包括3个行政村20个村民组,总面积458平方公里。乡址所在地加北村作为试点村,兼于幸福村、五一村和城区接壤,居民城镇户口也比较多,把幸福村、五一村纳入城镇社区管理。

2、加北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项目规划及说明(附后)

3、规划总体目标: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北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重点是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乡村;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把加北乡建设为一个“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个性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现代小乡镇,使加北乡成为兴安首府一个环境一流的生态旅游观光的亮点,使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农村先进行列,实现经济结构好、人居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生活方式健康、富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

4、初期目标: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8-03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前提下关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斗争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而整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对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众多学者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探索,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探索。

一、为什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并不是某个学者的一时兴起而带领了整个研究的狂潮,而是由于之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缺乏整体意识已经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严重扭曲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所以必须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纠正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给马克思主义带来的种种曲解和错误,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首先,割裂了整体性研究和分科性研究的关系,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种分法主要来源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受这种分法的影响,将这三个部分分属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领域进行研究。虽然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能够更加集中深入地挖掘其内容和精神实质,为整体性研究提供基础,但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仅靠分门别类的研究是不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和实质的。因为缺乏整体意识,固然在不同的领域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但是却出现了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曲解和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割裂,甚至是对立起来,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其次,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内容遭到对立,甚至有些反马克思主义者意图从整体上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除了上述的三个部分以外还涉及军事、教育、历史、美学等等很多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分开进行研究,容易造成内容方面的脱节,使得各个部分不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片面或者错误的理解。抛开整体角度,只注重某个方面的研究,也容易夸大某一理论,使得其与体系中的其他理论相分离,或者有些学者甚至不负责任地自由发挥去“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把一些五花八门的观点乱插入体系当中,不仅破坏了整个体系的结构,而且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容易造成后来的研究者曲解马克思主义。

最后,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未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之前,只注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非常匮乏。而且我国有着严重的学科概念,以往只注重与分门别类的研究,使得有些学者无法摆脱单个学科的束缚。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后,能够为学者提供了强大的制度平台,帮助他们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队伍的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学术性,提高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完善。

无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摆脱分门别类的单一研究,在分科性研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对其科学理论的界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进行整体研究,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其实就是如何从整体上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个问题都是想从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概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认识。

它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学科组成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但是这不能完整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因为这种界定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是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的分门别类研究,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但马克思主义虽然由这三大部分组成,却不仅仅是三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如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从纵向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试图解救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号召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它从诞生起,就受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关注和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在有生之年不断探索,无论是《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这些经典著作,还是亲自投入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去,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体系。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到各国,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不断创新。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后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快速成长起来,不断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也起到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被抛弃,而是继续向前发展,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横向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张雷声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在于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它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拥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它克服了学科束缚,着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科学性。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安于现状,其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间和实践的不断推移和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

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整体性问题,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组成部分以及二级学科的关系

从学科划分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05年之前不是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模块组成进行分别建设,并没有作为整体进行研究,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确实没有从整体上进行学科建设,但是这并不说明我们没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整体寓于部分当中,而部分也体现着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三大组成部分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具体领域深入探索,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领域的地位,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服务。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并不是完全独立,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就是将其三大模块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他们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也要立足于整体的高度研究,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无论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都要体现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属性这一原则。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是从实践上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面分别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这五个二级学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载体,它们的研究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在研究范围、研究方向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至于整体性具体表现在哪里,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但不难看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还是它的五个二级学科之间虽有区别,但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二级学科的建设,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而且还要抛开单一研究的束缚,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当前理论界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顾海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5]靳辉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6]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7]王贵明.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南京社会科学,1999(10).

[8]靳辉明,张雷声,钟明华,武东生,顾钰民,陈占安,佘双好.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整体主义视角下的课堂重建 篇4

一、关于整体主义

在社会学方法论领域, 一直存在着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个体主义方法论之间的二元对立, 个体主义方法论以个体作为社会分析的基本单元, 整体主义方法论以社会整体作为所有解释的出发点。其实二者都有局限性, 于是出现了“温和的个体主义”和“妥协的整体主义”, 以调和两者的对立。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那里, 社会科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内涵有很大变化。

整体主义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观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的整体主义的理论意义, 就在于对主客二分论、二元论、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否定[1]。任何整体相对于更大的整体而言, 都是具有自己个性和特点的个体。另一方面, 任何个体也不是抽象单独存在的部分, 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个体, 是诸多“关系”的总和,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个体就是一个整体。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 在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看来, “个人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2], 主张着眼于人类整体, 摒弃现代激进的个人主义, 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 建立整体的人与人之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摒弃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 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化关系, 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

二、关于课堂的研究

自从夸美纽斯创设班级授课制以来, 课堂教学便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课堂便成为学生系统学习“法定文化”的一种基本场所[3]。在对课堂的有限论述中, 大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 所不同的在于究竟“课堂”是干什么的场所。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还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 还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还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等等。

由于把课堂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所, 只看到了课堂作为“物”的一面, 课堂成为一种实体性存在的个体, 于是有许多对课程、教学、教学环境等课堂要素的个体式研究, 却很少有对课堂整体的思考。

不满足对课堂的“解构式”研究, 我国有学者把课堂理解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4]。这种观点把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特殊对象, 把课堂作为教学的现象与规律发生的主要“场域”, 把课堂作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个自然的实验室。相对于个体主义的课堂研究, 这种观点开始关注课堂整体。

三、整体主义视野下的课堂

整体不等于局部的简单相加, 正如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所说, 孤立地考察各自部分, 是不能理解各级系统的;另一方面, 社会虽不能还原为个体, 但也不能脱离个体存在, 对个体的探究, 尤其是对个体间关系的思考与对整体的认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强调价值、意义、关联、统整的整体主义, 遵循整体观照、具体探究、关系生成的逻辑线路。我们认为课堂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环境、主体、文化、活动等要素按照特定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关系整体, 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动态生成系统。

这是一种基于整体主义的理解。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课堂受一定时空条件的限制, 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但是构成课堂的不再局限于某些物质条件, 而是包含环境、主体、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的要素, 正是这些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课堂整体最为核心的内容。构成课堂的不仅有物质因素, 也有文化因素;既有心理因素, 也有社会因素。因此课堂不仅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 更是一个关系性和过程性的存在。对课堂整体的认识, 我们既可以从课堂的组成部分来分析课堂, 这就是课堂的静态结构, 也可以从课堂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课堂, 这就是课堂的动态结构。

四、课堂的静态结构

1. 课堂环境系统。

关于课堂环境的组成, 有研究认为要形成一个教学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即自然地理、人员和文化[5]。有研究认为教学环境包括生物因素、物理环境和心理因素[6]。第一种看法的可贵之处在于把课堂置于较大的时空条件下考察, 但是笼统地把人员和文化作为环境因素是有待商榷的。对于第二种观点, 我们认为文中所指的生物因素作为教学的生理基础比较恰当。

综合考虑, 我们认为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部分。物理环境包括时空条件、桌凳的高低与学生身高比例、座位编排方式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设施条件等方面;心理环境包括人际关系、校风、班风、社会信息等方面。

2. 课堂主体系统。

课堂主体系统是指教师、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和师生共同体, 以及在作为师生非日常生活主要形式的课堂中, 社会角色的定位、形成和转化, 师生关系、学生群体、师生共同体等关系的生成和演变。

3. 课堂文化系统。

课堂文化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课程。课程是一个含义多重且争议较多的概念, 且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分。显性课程主要是指课堂中的规范性文化、主动文化和学术性文化, 隐性课程主要是指非规范文化、受抑文化和日常性文化。

4. 课堂活动系统。

课堂是课程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师生、文化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评价等等。

五、课堂的动态结构

静态结构是对课堂系统横断面的、静态的结构分析, 上述课堂静态结构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 而是彼此关联, 相互制约, 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 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课堂的“人为性”和“为人性”, 决定了课堂是一个系统问题, 更是一个生成性的问题, 彼此的关联和制约正是课堂整体生成的机制。课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自组织系统, 它主要处在开放的、形成性状态, 而不是封闭的、完成性状态, 稳定、平衡是暂时的, 而变化、重构却是经常性的。课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课堂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形成课堂系统的动态结构。

从课堂系统向外看, 它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 教育系统又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所以, 课堂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次子系统。同时从不同的视角来看, 课堂又处于生物系统、历史系统、民族系统、文化系统、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等等系统之中。作为一种耗散结构系统的课堂, 它并不是阻隔生活与外部世界的屏障, 相反, 课堂系统始终保持对外和对内的开放性, 它的结构、规模、功能等, 无一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通过环境为其提供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不断引入负熵流, 通过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协调抑制和减缓系统内熵的增加, 从而使课堂系统内部的总熵减少, 使课堂系统进入、维持其正常的有序状态、走向新的有序状态。课堂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使其具有自我调整的诱因与动力, 从而不断地由无序状态达到更高层次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有序状态。

向教学系统内部分析, 它又是由课堂环境子系统、课堂主体子系统、课堂文化子系统、课堂活动子系统等不同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的, 各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不断地进行着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自组织”或自建构的调整。课堂系统作为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活动系统, 是离不开一定的秩序和纪律的, 没有有序, 课堂就无法存在。课堂的有序性外在的表现为课堂运行与管理的程序、秩序和纪律, 诸如分科教学, 班级授课, 明确的课程表, 系统的教学内容等等;内在的表现为学生发展的规律性、课堂生态的规律性、课程与教学运行规律等。但是由于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和课堂系统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而使课堂成为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 因此课堂系统又具有无序性。课堂系统的无序性外在的表现为课堂运行与管理的程序、秩序、纪律等偏离常轨, 从而使课堂表现出易变性、无常规性和偶然性;内在的表现为对课堂的研究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穷尽对相关规律的把握。课堂的有序性和无序性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有序性中包含着无序性, 无序性背后隐藏着有序性, 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综上所述, 在以往对课堂及其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着眼于整体来重审课堂, 在要素之间及要素与课堂整体的关系中开拓对其更为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金美.论整体主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7) .

[2]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王鉴.课堂研究引论.教育研究, 2003 (6) .

[5]孙多金.教学环境的基本要素分析.兰州学刊, 1998 (3) .

整体主义 篇5

后现代主义的反表象立场与整体式判断的细化分析

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反表象立场及其语言学依据作出考察和评价,本文依据一种语言的经验分析界定了“整体式判断的.细化分析”,且据此说明了任何判断的谓词都具有一种相对而生的模糊性;然后以此为基础肯定了语言和表象的模糊性,同时对“表象是不可能的”这一后现代判断作出了经验分析;最后就如何取舍现代表象表明了一种态度,且对后现代主义者作出了评价.

作 者:马永翔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刊 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Z1)分类号:BO关键词:表象 整体式思维模式 分体式思维模式 整体式判断 分体式判断 细化分析 模糊性

整体主义 篇6

近年来,以整体性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方法论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固有的有机性、整体性要求作为它的子系统即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必须持续协调的进行,反之,马克思主义系统的有机性、整体性就会破坏,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许多复杂的层次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功能与作用。笔者认为,做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至少应该明确和坚持以下五个最基本、最紧要的“结合”。

一、坚持分科研究与整体性研究的结合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认识事物是一个不断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对于任何事物,我们仅有对其部分的把握属于一叶障目,如同盲人摸象;对其只有整体的感性的认识属于浅尝辄止,恰似蜻蜓点水。所以,我们必须既要不断从“整体”也要不断从“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切实做到二者的密切结合。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呼声折射出我们以往的确缺乏从整体视野上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反映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形成准确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观。近年来学术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当前我们必须加强从整体上理解、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这不单是一个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的问题,更是关乎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意义及其相互关系,不断从内容体系、价值取向、立场观点与方法论等层面把握其整体性。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和否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分科式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恢弘,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否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无法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按学科划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内容,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学科中确立其学科地位,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我们以前在分科式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这些成绩正是我们今天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出发点。总之,从长远来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兼顾分科性研究与整体性研究,不能矫枉过正。

二、坚持(保守)与创新相结合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的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和特质,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保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保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取向。坚持是创新的基础,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无所谓创新。同样,创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须。坚持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互为前提。我们可以想象,假如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始终保持“最初形态”,我们怎能用19世纪40年代的思想一直指导21世纪的伟大实践?我们今天之所以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指导我们改造自身、改变社会、改变人类命运的思想,其关键是我们根据其原初精神不断发展、补充、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不是我们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正是这些结晶,给人类带来了新气象和新希望。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

坚持与创新就是定与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统一,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发挥真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与魅力。但是,如果这种创新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图,那么坚持的就不是真马克思主义了。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整体性的视角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作出科学的、准确的和完整的概括与回答。

三、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在整体性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艰苦的理论探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人类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者都把它作为重要的研究對象且长久不衰,希图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十月革命开辟的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及今天古巴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委内瑞拉等国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国际金融危机下《资本论》的热销,无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吸引力和当代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充满自信,克服浮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反思和探索,其逻辑在于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直接回答和解决当代实践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然而,光有理论研究还不够,还需要把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牢牢结合起来。“无论是哲学也罢,政治经济学也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是归结于直接指向现实共产主义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3]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体。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理论家,更是社会实践家。他们都能积极参加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当中思考、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构建。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理论创新的生成点。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也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挥的。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用之学。从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伟大创新,无不是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的结合中诞生的。仅以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为例。这一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是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后的剩余部队到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在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毛泽东不断开动脑筋,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结果。毛泽东善于总结实践,这一时期先后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报告和文章,从理论上基本阐明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在这里表现得相辅相成,天衣无缝!

所以,理论工作者需要积极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以求在实践中不断对理论进行反思、创新、检验和完善;并在理论探索中总结实践,升华经验。

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160多年了。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理想到现实这样一条凯歌前行的道路,也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遭遇挫折的艰难幽曲。回顾和总结这1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这里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无论我们怎么总结,都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个谬论。因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空前挫折的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历史的教训,以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以更开放的理论姿态,不断实现着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理论不断得到活水源头。苏东剧变后,中国共产党能以史为鉴,不断加快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成了推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理论利器。

同时,社会主义是人类空前的伟大实践,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并且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毫无例外的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设想相差甚远。在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境遇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和说服力,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和民族化。

最大程度地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克服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足和弊病,最大程度地发扬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地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现实相结合,是历史和现实逻辑的必然要求。

五、国内与国外研究方法及其成果的相互结合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既要立足国内,又要具备国际视野和放眼全球的开放心态。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我们应该自觉加以借鉴和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林立,学说观点纷杂,但它们有一个大致的共同点,即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而是自觉不自觉地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理解和发挥”。[4]

对于国外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成果我们加以研究和吸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放性的本质所规定的,自我封闭是没有前途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即宣告了一个大时代:人类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是隶属于这个大时代的,各个不同国度的马克思主义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具体的历史任务,而且道路也多样,但有着共同的精神情趣與价值关怀,应当加强联系、合作和团结,增进了解与互信,求同存异”。[5]

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它所追求的不仅是整个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超越国界,在追求公平正义、人类进步、社会和谐的先进群体中产生了并不断产生着共鸣。今天,面对马克思主义从低谷中奋起的历史机遇,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宽广胸怀海纳百川,以批判精神审慎甄别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合理因素与缺陷,应该学习的就要认真细致地学习,应该批判的就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在综合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成果的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又要坚持辨证法,不轻易全盘肯定,也不轻易全盘否定。这是坚持、捍卫、发展和宣传真马克思主义的必由路径。

参考文献:

[1]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4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3]王南.从实践意图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7.

[4]阎孟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国外马克思主义[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0.

整体主义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实践认识论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此过程中,都会直接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这点在成立其一级学科后变得更为明显,我们在研究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其整体性问题的重视。对此,有必要结合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上研究的成果,深入分析其问题的所在,这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任何理论都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产物,其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认识论前提。二者的内在关联提示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前提出发来理解它的整体性特征。由于“实践”的历史生成特性,这种认识论体现出历史的、具体的特征。“具体的”认识论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具体”本性,即其始终根据实践情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理论内容,并以具体完整的形态呈现出来。从“实践认识论”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具体”本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三个层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研究。我们对于这一个层面的研究,是在成立其一级科学之后开展的,重点是探索其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存在的关系,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揭示,这样在安排学科的过程中,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被全面涉及。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在研究时重点是要基于其整体性,这样才能对其整体性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例如:将系统性、整体性等原则贯彻到学术研究和学科构建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学科的研究纳入了这一范畴。此外,开展这些研究,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有裨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其与整体性研究的内在关联。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整体性的研究。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个较为关键的研究内容,在研究这三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后,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1]另一方面,不再局限于以往所划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进行阐述的同时,更加准确的把握其整体性。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整体性研究的双重可能性

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过程中,本质上看有着双重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特点。需要统一好发展整体与结构整体的研究视角,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从而更加清楚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阐述。通过统一这两者之间的视角可知,主要问题是不管是列宁、斯大林为主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或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些都对其整体性把握得不够全面准确。

为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应从发展的整体出发。主要是因为处在了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时,才会出现冲突或对立的局面。由于在理解上存在差异,所以很容易获知,为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思想是关键所在,在现实中存在较多的可能性。所以,在研究其结构整体与发展整体时,需要有机结合两种视角,立足于其历史进程,才能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进行理解。

3 整体性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

第一,通过研究其问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为加强对其的创新,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根源。处理好其实践中存在的整体性问题,对其整体性的研究很有帮助,同时全面展示出其创新之处。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创新,结合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可以加快其整体性研究与创新加快。[2]在研究其问题的过程中,有着整体性与综合性特点,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对其整体性的研究。

第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时,要不断拓展研究的范围,从而真正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揭示。在深入研究其整体性问题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认识到其理论内涵,在最大限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以及立场的同时,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分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难题。这样可以在研究其整体性中,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高的起点,这样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要求得以满足。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可知,为让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完成其发展目标,避免受到某个结论的影响,要通过加强对其整体性的研究,从而真正掌握到其实质内涵。对此,我们要加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才能够让其实践问题被揭示出来,并让其视野更加宽阔。

4 结语

总之,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除了是马克思主义学科自身的需求以外,也是研究其理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更好地满足以上提出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而争取获取到更多的成绩。马克思主义不仅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而且还用它来观察人类自身的认识运动。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人的意识反映客观实在的活动,并不像旧唯物主义者所了解的那样简单、刻板,而是一个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向被认识的对象接近的无限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不全面不完备的知识到比较全面比较完备的知识发展的无限过程。每个具体的反映过程,都由许多认识的环节和因素构成,既有生动的直观,又有理性思维,它们执行着不同的反映功能而又相互补充,使人能够通过反映活动而得到对于客体的多方面认识。由于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人的认识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认识和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一致,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实现的,具有历史的具体的性质。

通过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认识,有利于在新形势下以全局观念、战略眼光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拓宽视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历史表明,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两个方面特性是应该兼顾的:只看到其整体性而忽视其层次性,就会妨碍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反,若只看到其层次性而忽视其整体性,又会使这种发展脱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并处理好这种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并发挥出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于纯海.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述评[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5):28-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 篇8

第一, 要从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的一致性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主线。该逻辑主线的把握, 要做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史, 符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认识发展史;并体现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核心和灵魂;体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这一逻辑主线的确立应该是: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 以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内容,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必然结论, 阐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辩证发展的一般规律, 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 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 落脚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掌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武器, 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理解, 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绪论”的第三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论述中。在这一部分,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基于上述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安排时, 就注意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又不局限于三大组成部分, 特别注意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简单相加, 而是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同时, 尊重马克思主义学科规律和教学规律, 从计划的一定学时要求出发, 在内容和逻辑的安排上要突出重点, 使之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并运用这一规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教材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 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如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的观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资本主义一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理想的观点等, 都力求讲述清楚, 使教材的内容既重点突出, 又基本上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第二,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力量, 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 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这种完备而严密体现在它“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 克服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由此而创立的唯物史观, 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 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了人类, 特别是交给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英国及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切合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从而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的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两大发现,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就表现在它贯穿于三大组成部分中。这种“贯穿”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相加, 而是指在这三大组成部分中的“贯穿其中”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基于以上认识,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与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这个问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附件2)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界定时给予了明确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 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 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首席专家逢锦聚教授介绍说, 新编教材既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着眼, 又不局限于三大组成部分, 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很丰富的理论体系, 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 我们在突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同时, 要努力以新的视野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行把握。只有从整体性出发, 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不被“肢解”, 进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只有以整体性为归宿, 才能实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目标。

摘要: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从整体性出发, 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不被“肢解”, 进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只有以整体性为归宿, 才能实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参考文献

[1]石云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的一致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5) .

[2]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5) .

整体主义 篇9

关键词:生态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解释学

面对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就掀起了一场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论争,一时间,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整体主义与分析主义、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绿与红、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等各种关于生态发展的哲学理念纷纷粉墨登场,形成了尖锐的学术对立和思想纷争。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德国学者瑞尼尔·格仑德曼以其《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1991年)一书为标志,开辟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解释视角,倡导重新确立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立场,建构了以可控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各种生态哲学理念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从而形成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格仑德曼的思想在我国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对他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这对于全面地发展生态哲学思想无疑是一个损失。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格仑德曼的生态整体主义的哲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以为抛砖引玉。

一现代生态问题产生原因的整体主义认识论解释

瑞尼尔·格仑德曼是德国著名左翼学者,20世纪90年代,他从整体主义立场出发,对各种生态哲学理念给予分析和批判,从而对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尝试建构生态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从而形成了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首先在对现代生态问题产生原因的解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用。

格仑德曼认为,目前关于现代生态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大多是片面的或不到位的,因为他们缺乏整体性。

例如,环境主义者把生态问题归因于人们在“控制自然”这一思想驱使下采取了对自然的破坏行为而产生的,正是人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污染和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的发生,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摘引了怀特的一句话来表明她对人的行为的不满,“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并使之屈服。”[1]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也借用托马斯的话而指出,“一方面,人类为了扩大自身利益而统治周遭的世界,另一方面,这种不断的征服与给自然界带来的严重后果之间形成矛盾,‘在这个矛盾之下,现代文明很有可能毁灭’。”[2]环境主义者强调,人类的这种控制自然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想要避免生态问题,就必须首先放弃人对待自然的这种态度。

再例如,许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作为生态问题出现的根源,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充满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阐释,主要聚焦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通过损害或破坏,而不是再生产其自身的条件,而具有的自我毁灭的力量的问题上。”[3]美国学者约翰·福斯特也指出,“只有当我们把生态发展趋向与资本积累联系起来理解时,全球生态危机才会完全展现出来”,[4]他们一般通过展示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内在关联而提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对于如上这两种较为普遍的代表性的观点,格仑德曼都提出了诘难,对于前者,他认为这种观点不仅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而且是错误的。他指出,“控制自然并不是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相反,生态问题的出现恰恰证明了这种控制的缺失。”[5]15也就是说,人生活于自然中就必须与自然作斗争,对自然的控制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人的正当的行为,因为人只能通过劳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劳动的过程就是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过程;而对于后者,他指出,生态问题明显存在于任何现代大工业生产中,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计划经济中也有生态问题,所以,仅仅指出私有制的问题是极其片面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的存在也不是引发生态问题的关键原因。

在格仑德曼看来,现代生态问题[5]36由于现代技术的特征,即使工业生产下降或采取小规模工业生产,生态问题仍有可能发生,原因就在于污染体现的是市场的失败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后果。所以,如果人们会因此而停止生产或放慢步伐就完全错了,污染其实与增长无关而是资源错误配置的结果。可见,格仑德曼是不主张对工业实行限制的。另外,在大工业生产中,市场机制使得私人资本不断外化其自身的支出,也就是说,企业主可以为他的原材料、劳动力和机器等支出买单,却不会为由于他的生产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而买单,这样,实际上,他的部分支出就等于外化于自然环境,如他的工厂生产出的废气、废水等污染了环境,他却完全能置之不理。对于这种情况,有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如果把自然资源如空气和水等作为私有财产保护起来,那么就可能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损害。但也有很多人立刻提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上述观点一旦成立,那么这就会成为日后资源日渐匮乏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果自然资源成为商品而能被买卖的话,那么拥有者肯定不会真正善待它而是会极力把它投入生产中获利或是出卖它,而如果它为大家所共有,大家就会真心保护它。但此时关于公共财产就又可能出现“哈丁牧场”[6]106从格仑德曼对生态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到,格仑德曼突破了旧有的传统理论认识,他并没有把原因笼统归为某一点而作出猛烈抨击,而是作出整体论的分析和探究,作出整体主义的哲学解释,从而使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客观和深入。

二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的整体主义本体论立场

“控制自然”的思想由于被环境主义者作为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受到批判,随之相应的,人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而遭到攻击。他们指责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对自然任意妄为,结果就是人的生活环境质量日渐下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他们批评人类过于自私而破坏了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所以,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人类必须接受“生态中心”的观点并按照“生态中心”的原则来行动。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以一种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人类并不是系统的中心,他只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绝不能以中心地位自居而应该遵守生态原则和系统论原则;自然界其他物与人类平等,它们也有生存权利,它们自身也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万物。对此,格仑德曼坚决给予了反驳,他从生态整体主义的原则出发,坚持人类中心的理念并为此作了辩护,体现出整体主义的本体论立场。

其一,人类中心具有合法性。

格仑德曼运用马克思的思想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已表现出了人类中心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在他的“控制自然”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控制自然”的概念不同于古代对自然所怀有的尊重或神秘感,它是对“自然”的现代性的一种把握。现代思想认为自然就是一种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载体,从自然那里,人们可以获得各种生活资料,而这种获得必须是在控制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这种“现代性”近来不断遭到攻击,随之对自然的这种态度也遭到攻击。但控制自然的思想是非常合理的,它也只在涉及行为人的利益和需要时才起作用。在国王“点石成金”的故事中,我们不能说国王已控制了一切,因为他不能自食其力,他甚至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绝不是控制。同样,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考虑到由于改造自然而给人类带来的不良后果,那就根本谈不上是控制了,而相反,生态问题的频频出现,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这恰恰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控制的表现。在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马克思也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控制的思想,因为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是人类完全控制自然和自身行为的社会,“对于马克思来说,共产主义就是人类能第一次完全实现自我的社会,所有自然和社会都是他们有意识的控制的产物,共产主义就是不断加大对自然的控制这一过程的顶点。”[5]92可见,对自然的控制一定是一种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也只有在达到对自然的完全控制并使得它服务于人类生活且避免出现生态问题,这时才足以表明我们已控制了自然。

其二,人类的中心地位是通过人类掌握和顺从自然规律而建立起来的。

人生活于自然中,生物特征已使人发展成为最高级动物,自然是其为了生存而竞争的领域,而自然并不总是对人有利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人类要在不安全的环境中生存就必须也只能要控制和改造自然,“人生活于自然中并控制着自然,这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容的状况”,[5]23但这里的控制自然并不是意味着违背自然规律而是意味着顺从,即通过掌握和顺从自然规律来控制自然。自然是非人的,人作为自然的管理者和解释者,他只有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才能理解和有收获,但人绝不能以武断的方式控制自然,绝不能骄横盲目地对待自然。格仑德曼为此特举了一个小提琴的例子来说明:一位小提琴艺术家技艺精湛,我们说他已控制了他的乐器,这里的控制并不是说他不计后果地对待乐器,比如用锤子来砸小提琴,而是说明他的技术已炉火纯青,他对小提琴的控制已得心应手,我们正是应该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对自然的控制。而人的控制自然的能力已决定了他在自然中的特殊地位——人类中心的地位,道德在这里显得很无助,对自然的尊敬也毫无意义。

其三,应对生态问题必须从“人类中心”出发。

人类中心的立场可以提供一个参照点来评估生态问题,它已牢固地建立起判定生态问题是否存在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标准,它可以从个体、人类、社会、后代等多方面来参与评估或界定生态问题。既然参照点是人,那么,对自然的非人类中心的方法一定是有缺陷的,任何以生态为中心的立场注定是不连贯的,它之所以不连贯是因为它其实是伪装从自然本身的角度来界定生态问题,但实际上它却早已把所有人类行为应该采纳的自然法则预先设定好了,这等于是在把人类标准和人类发明注入自然的运行中并同时把自然拟人化了,但这种行为与他们“自然至上”的理念已明显发生矛盾。生态中心论者认为自然应该是平衡的,自然处于平衡状态就是处于正常状态,而此时格仑德曼提出了质问:“自然为什么应该以平衡方式运行?自然为什么应该总是美的?难道不是人类把美的法则引入到自然当中吗?”[6]112这已清楚表明,对生态平衡的界定是一种人类和社会行为,它总是与人的需要、愉悦和欲望联系起来的,如果不把人的利益作为参照点,这种平衡很难成立,其实,自然总是自我平衡的。假如一条河流由于严重污染而导致鱼类灭绝,但其他生物却有可能出现并繁荣起来,生态中心论者这时可能会指出,如果河流不能以自己的能力回到从前状态,那么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但格仑德曼却认为即使河流干涸,自然仍然是存在的,它也许只是变化了一种存在方式;如果说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被破坏,那么前提一定是保护自然的复杂性对人有益,也就是说,总有人的利益在背后。人背后的利益或许是出于美学,或许是出于自私,也或许是出于人类对自身环境的关注。

在格仑德曼看来,生态中心主义总是以短期理性行为来判定一切,他们强调要反对经济利益,但却又在同时重复着一些错误的经济原则,这是可笑的,而真正关注自然的繁荣必定是人类中心的,因为它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开放模式和唯一连贯一致的追求自然繁荣的形式,它随时欢迎对它的批判,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有利。

三可控发展生产力的整体主义价值论诉求

英国学者泰德·本顿指出,马克思没有很好地考虑自然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限制,他过多强调的是人类劳动对自然改造的能力,而这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对生产性劳动过程的片面和错误的理解导致了对劳动改造潜能的一种整体性夸大”,[7]但格仑德曼对此提出了不同观点,他指出,在本顿所说的“没有改造性的而只是维持或制约环境条件的那种农业劳动过程中”实际上已存在人类的改造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改造行为,“所以,我看不出在改造性的和生态制约性的劳动过程二者之间有什么重大差别”,[6]108人类劳动确实对自然有巨大的改造能力,这并不是一种夸张。本顿认为虽然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已有生态维度的考量,但仍需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来应对生态问题,而格仑德曼则反驳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已有大量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这要超出本顿所理解的范围,关键是需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生态维度的拓展,这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评判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准完全是从经济或技术标准出发的,但如果我们仅仅从这一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话,就会失掉其另外同样重要的内涵,这些内涵需要我们深刻挖掘。格仑德曼以三层模式的形式重新解释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他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此二者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决定具体社会意识形态。从此结构中可以看出,生产力(对格仑德曼来说,生产力即技术)是在各种社会元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核心,它指引着社会前进却又始终内在于社会之中,历史是由社会和技术共同演化形成的,这也就表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技术和社会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由此,在格仑德曼看来,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就是内在统一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相对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大幅提高,资本主义制度也比封建主义制度体现出了更大的优越性,但目前,生态问题的出现说明生产力需再度发展,它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制度了,它应该迅速摆脱资本主义的羁绊而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时,我们应该提供另一种取代经济尺度的标准,即用一种非经济标准来衡量社会的进步。这样,生产力和社会制度达到内在统一,社会制度很快也将会有一次大的飞跃,到那时,生态问题就已消失不在了。

那么,生产力该如何发展呢?马克思指出,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总是极力减少每一份支出,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原材料,而格仑德曼认为,这种情况在如今的大工业社会中也是一样,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支出结构。在马克思的时代,劳动力相对廉价而今天要更贵一些,它已被法律保护而不能如以前那样被随意浪费,但原材料并没有在整体上便宜,有些反而更贵了,正是在这种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也一定不同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结果。今天,大多数资源已被耗费枯竭,只有少部分能进入再循环,也只有相对价格高的原材料被资本家再利用,便宜的则被浪费掉,很显然,对于资本家和个人消费者来说,更好的选择是扔掉那些需要花费很多劳动时间来修补的材料(产品)而以极低的价格去购买新的材料(产品),正是在这种机制下,许多消费者宁愿去买一台新电视机而不愿去修理。除此之外,还存在另一种趋向,即在生产中用廉价原材料来代替昂贵原材料,不论哪种情况,人不可避免会加大与自然的交换力度,从而不断把更多的自然(原材料)转化为人工制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在经济生产效率与技术能量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不一致性,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所以,经济理性必须被一种能量意识理性所取代或补充。鉴于前面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解释,我们就可看到我们当前面对的是一种生产力发展和存在着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但现代社会已不必用提高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来适应社会制度了,生产力如果要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话,就必须在整体上要变得更可控一些,当前应该是形成这样一种生产力,即看它是否会成功地改造自然并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伤害,只有在这种价值诉求的指引下,社会制度才会有进步,也只有这种生产力能带领人们朝向更自由的社会发展。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在格仑德曼看来,马克思对于人类和个体的关注主要是去寻找一种能解除使人奴役的方法,因为那种奴役完全束缚了个体的普遍发展,而且,马克思曾把“真正的财富”定义为个体的完全自我实现,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不断加大对自然的控制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进入没有奴役的社会是完全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它将综合古代社会的道德和现代社会的成果,它将组合老一代社会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质量)和现代社会商品的普遍获得性(产品数量),这样,“幸福的”和“最大数量的物质财富”的融合将会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而极大地使人免于与自然的辛苦斗争,而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度赞扬了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中也存在着一种矛盾趋向,它在道德上表现出了退步,它使人痛苦并造成了非理性行为,从而具体化了社会关系,而这也正是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之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对自然的社会控制只能在共产主义中实现,一种对农业和工业的综合将避免人与自然交换的中断,但格仑德曼指出,现代自然环境的状况,农业和工业的全球化状态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都清楚地表明:人类依然没有成功控制自然,只有那种能灵活控制生产方式并成功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才配得上称为共产主义,并且历史终将到达共产主义。

四结语

生态问题是全球共同的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遭破坏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这一难题是各国政府和各阶层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格仑德曼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他在多方面取得了理论成果。

首先,格仑德曼对生态问题所给出的明确的界定使我们对生态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他对生态问题出现原因的整体主义的分析,也使我们对自身的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给予人们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提示。如果我们说一种问题是生态问题,那么它必定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生态问题就是人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由人对自然的行为反馈到人自身并伤害到人而出现的问题,它们包括污染、资源匮乏和人口增长,这些都是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险已明显难以回避。然而,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类控制自然这一理念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人有充足的理由为自身生活创造条件,问题在于人究竟采取了何种方式来对待自然,这些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现代大工业社会中,人们采取了各种错误的经济行为,暂时的经济收益很可能会让我们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我们自身的行为来避免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当然,自然本身也能引起生态灾难,如洪水、火山、陨石等,但此时,我们只考虑由社会引起的生态问题,并且对它的解决也必定在人类行为的范围之中。

其次,格仑德曼的整体主义的本体论立场,强化了人类中心的理念,捍卫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可以说,从格仑德曼为人类中心主义作出了一系列辩护之后,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之间的争论就成为生态问题的一个主要论争点,因为它涉及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最基本问题。美国学者罗依·艾克斯利指出,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理论“赋予所有具有自我更新这一特征的实体以内在价值,这里的自我更新意味着自我生产或自我代谢”。[9]可见,她认为人类应该承认非人世界的内在价值并给予其他生物感情。但其实,正如格仑德曼所言,任何对生态问题的界定及其成因的剖析都离不开人这个参照点,生态问题是人的问题,是由社会产生的,其解决方式也必定要在社会内部来决定,赋予自然界其他生物以价值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毫无意义。生态中心主义指出,人的行为已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这种破坏已反馈到人类自身,但这正恰恰证明平衡的最终受益者只能是人,离开了人,自然界无论怎样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界是否平衡总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毫无疑问,格仑德曼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再一次强调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地位。此后,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在其代表作《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中重申了格仑德曼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生态社会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他说:“(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通过人类劳动和科学创造实现增长,通过强调资源保护、无污染、再循环和优质风景的民主的、集体的、有计划的生产,满足物质上有限的但日益丰富的人类需要”,[10]当然,佩珀也强调,这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发扬人道主义、关爱世间万物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说,它是格仑德曼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进一步的发挥。

第三,格仑德曼提出的可控发展生产力以推动社会进步的观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论诉求,提示出新的价值评价规范。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一切人的行为要求从经济效益和技术力量来决定其是否成功,而这种行为机制必然会导致生态问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生态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维理念,正如格仑德曼所说,目前应该以一种非经济标准来判断生产力是否进步,这也就是说,生产力要朝向一种更灵活的方向发展,它不能以经济为目标,而是要把避免出现生态问题作为其核心内容,只有在这种生产力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成功改造自然进而使自然真正为人类服务。应该说,格仑德曼的这一观点对社会发展进程也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另外,他的非经济标准的提出与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的生态理性的概念也相类似,高兹认为,目前资本主义实行的是一种经济理性,在这种理性的控制下,社会生产必定会产生生态危机,要避免生态危机,就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理性可以满足物质需要,但它只要求生产数量很少的、使用价值极高且非常耐用的商品,这样,我们只需做少量工作,只需利用少量资本和自然资源”,[11]可见,他们都对当前的资本主义经济表现出了不满而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更好的经济模式。

从格仑德曼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许多观点都受到了马克思理论的启发,比如他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他曾在《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中写到:“我认为很明显,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他没有在对自然的探索中营建起道德障碍。”[5]58在他看来,马克思所持的“人类控制自然”的态度是非常正确的,正是在马克思“控制自然”这一概念的指引下,格仑德曼为“人类中心”作出了辩护,随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人类中心”的立场必须得到坚持,如果我们接受了“生态中心”的立场,那么,人类在采取行动时必然会缩手缩脚,人类不仅无法实现完全的自我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倒退。

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拓展也是格仑德曼对马克思思想的一种继承或是补充。很显然,他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是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前提的,这种前提就是“技术和社会是在共同演化中前进着的”,虽然他以三层结构的模式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新作出了解释,但其基本内涵是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相一致的,他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解释来得出一个结论,即:生产力的形成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它们共同推动历史前进。当然,格仑德曼也承认他所提出的“非经济标准以考察社会进步”这一观点在马克思思想中已能找到,但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非经济标准是用来衡量人的幸福感的,而格仑德曼在这里意指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在非经济标准指引下的生产力可以使人类的行为免于引发生态问题。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格仑德曼极力从多层面、多角度的整体主义原则来探寻各种可能导致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即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但他也仅仅是停留于一些表象,对深层原因的分析如社会制度所具有的缺陷、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还缺乏本质的认识,这些都表明,他还没有真正领悟到对生态问题的整体性认识与整体主义的本质差别,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内涵还缺乏更深层的理解,所以,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持有一种模糊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格仑德曼一方面对未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充满渴望与信心,但另一方面却从社会制度上不能正确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因而对于可控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制度设计,还不能在真正建构性的意义上作出,陷入了困境之中。这从根本上表明,他的生态整体主义只是一种解释学,还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化的高度。但不管怎样,格仑德曼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仍给我们的生态理念带来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序言5.

[3]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265.

[4]Foster J B.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2:74.

[5]Grundmann R.Marxism and Ecology[M].Oxford:ClarendonPress,1991.

[6]Grundmann R.The Ecological Challenge to Marxism[J].New Left Review,1991(187).

[7]Benton T.Marxism and Natural Limits:An Ecological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J].New Left Review,1989(178):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73.

[9]Eckersley R.Environment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Towardan Ecocentric Approach[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Press,1992:60.

[10]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出版社,2005:343.

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 篇10

一、整体性既是研究视角,又是研究方法

作为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从其研究成果看它既是指由马克、恩格斯创立的思想,又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后继者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究其阐述的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学说。不同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解读。所以,马克思主义中的整体性研究,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视角性探索,需要研究者全方位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和要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指导社会的发展。同时,整体性是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不仅包括我们要树立正确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观点,也包括具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二、从整体性研究视角出发,正确认识、对待马克思主义

从整体性研究视角出发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更好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常规化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是从它的创立者与继承者方面来释义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其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主义后,它不断的深入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实际相结合下,进而产生了具有民族化、时代化、本土化的成果。作为由紧密联系的各个原理组成的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各个原理的考察必须置于具体的历史经验中,必须与相关的原理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各部分原理更好的运用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去,以整体的思维看待问题,反对将某一原理加以引用,割裂了原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三、针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

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存在许多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在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立,不能给全面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分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制造经典作家之间的对立等。这些势必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长远性的发展。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要想继续保持它在理论界思想界的地位,就必须从整体性角度,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加强自身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方法

1、树立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念

一方面,需要以树立科学的态度,进而更好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全面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相关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思想引导人们进行头脑武装,并自觉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把握认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科学方法

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认识,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发展的科学,因此我们要坚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方法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其次,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总是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最后,马克思主义就是将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性的思想。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义,深度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论。

3、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构

第一,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三大部分,而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所有观点的有机结合。第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学科间的整体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个二级学科虽然之间有着各种差别,但它们严密的逻辑整体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上,不但要逐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而且更要重点落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研究和建设。第三,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思政研究中,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四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化、具体化。

摘要: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认识,以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以整体性的研究方法来对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整体性视角,整体性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逄锦聚等著: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

[4]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8).

整体主义 篇11

1.在探索中不断统一思想认识,确立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

通化县属于中等规模县,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处于全省中上游。2008年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结合县情,分两批组织乡镇和有关部门干部到山西夏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确立了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进而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我们之所以下大力量抓改善农村环境,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1环境建设能够引领和助推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不仅仅是村容整洁,与其它方面也是紧密相连,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来讲,人居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居才能乐业,才能创业,才能创造就业岗位和吸引劳动力。从“生活富裕”上来看,村庄的人居环境是富裕的要素之一,环境改善了,农民才能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真实的富裕。从“乡风文明”来说,环境建设作为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得实惠的地方抓起,能够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环境建设也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民主管理意识和当家作主的能力,从而强化了农村管理民主。

1.2具备了较好的环境建设基础连续五年的“安居工程”和“新居工程”,基本消灭了农村危草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水泥路“村村通”;延续多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成效明显,绿化、美化、亮化、围墙一体化等初具规模,卫生保洁机制初步建立,改水、改厕、沼气等工程有序推进;通过“扶贫助困奔小康”、“捐资助学”等活动的开展,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努力进一步提升环境建设层次,工作难度相对较小,见效比较快,易于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

1.3农民有改变农村面貌的强烈愿望通化县近几年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想使通化县城乡和谐发展,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改变农村面貌,就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改变原有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适时开展环境建设,也是顺应民意的一项重要举措。

1.4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通过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村、生态村、民俗村、旅游村,创建舒适、靓丽、宜居的环境,能够吸引人才,吸引投资者,提高乡村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招商引资的有效开展。

2.在推进中不断完善标准和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我们分别制定了达标村、先进村和标兵村的建设标准。要求达标村做到所有自然屯净化、绿化、美化达标,卫生清理到位、有碍观瞻的堆积物清理到位、绿化到位、美化到位、畜禽圈养到位,集体经济有项目、产业发展有典型、农民收入有增长、农民培训有成效。要求先进村做到道路硬化、边沟围墙一体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庭院硬化,有科技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卫生计生室、消防队伍及设施、休闲健身场所、便民超市、清洁能源设施,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要求标兵村建设在达到先进村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便民浴池,集体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0%。这样,使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奔有目标、干有抓手、比有尺子、奖有依据。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

2.1变污点为亮点为改掉传统生活陋习,提升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大力清除“三小五堆”,大力整治乱排污水粪便等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的不文明现象,先后清理空心房、柴草垛6246处,清除垃圾点2889处,445处卫生死角经绿化都变成新的风景点。新建文体广场126个,完成泥草房改造1088户,改厕4611座,建沼气池3252个。治理小流域砌筑浆砌石7.6万延长米,砌筑永久性边沟17.2万延长米。以前的敞牛圈、垃圾堆、柴草垛,变成了绿化带和小花园;过去的臭水泡子和臭水沟,变成了小公园和景观带;过去的河滩地和荒草地,变成了运动场和篮球场。

2.2变家园为花园在清障治污的基础上,对村屯和庭院进行绿化、美化、硬化,极力打造花园式村居。在绿化美化上,实行“有空就栽树,露土就栽花”。全县投入1400多万元购置苗木,栽种垂榆、桦树、快杨、红皮云杉等124.9万株,在278.6公里公路两侧栽植红皮云杉大苗,村屯路边美化52.6万平方米。在庭院改造上,拆除破杖子、旧篱笆,修建一体化围墙42万延长米,硬化庭院7940户,改厨2178户,安装路灯1270盏。经过强力提升改造,我县农村正逐渐成为城里人观光度假与避暑休闲的新去处。

2.3变陋村为乐区以前的农村有“三难”,就医难、入学难、购物难,“打瓶酱油要去八里地”。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先后修建村部70个,新建文化活动室66个,便民浴池63个,便民超市157个;计生卫生室28个,幼儿园48个,安装自来水41处,改变了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农民有学习的地方、有看病的地方、有娱乐的地方、有买放心食品的地方、有托管孩子的地方、有洗澡的地方,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2.4变穷乡为富壤农村环境的变化,带来思路的变化,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打破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模式,赚钱增收的门路正在拓宽。仅2008年,全县各乡镇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80个,到位资金20亿元,同比增长32%;乡镇财政收入实现20151万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2008年达到4998元,比上年增长17.9%。

经过努力,全县15个乡镇所辖的160个村全部达到了“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目前已有44个村达到了先进村标准,32个村达到了标兵村标准。

3.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和办法,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的不平衡和所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建设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对此,我们坚持抓规划、抓示范、抓投入、抓机制、抓帮扶、抓管理,推动新农村建设。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我们始终强调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既注重规划的长远性和前瞻性,又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特色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突出小城镇规划。坚持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按照功能互补、基础共享、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原则进行编制;注重突出特色村规划。在山水和人文优势上做文章,突出一村一品,在强调基础环境改善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各乡镇根据各自财政实力、村屯现状和农民承受能力,實事求是地做出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做到了文明村镇建设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群众认同,实现了规划在先、建设在后,整治一处、规范一处,建设一处、达标一处,保证了建设效果。在指导和建设过程中,不一味地追求大拆大建,围绕一村一品,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干实事”的原则,力求特色,建成了赶马河村、大都岭村、老岭村、爱国村、新开村等具有一定品位和特色的新农村。

3.2政府主导、强化责任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各包一片,副县级以上领导各包保一个乡镇和一个重点推进村,乡镇领导干部每人包保一个村,县直副局级以上干部都承担出生地或成长地所在村的包保任务,而且每月给三天假回村帮助开展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包保抓、帮扶部门定点抓、镇村主动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3.3农民主体、齐抓共建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只能靠双手建出来。能不花钱的事就动员农民自己干,能自己做的事就鼓励农民干,实行建设项目农民确定,农民参与,农民管理,少花钱、办大事,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委、县政府还针对建设工作投入大,而村级经济又比较薄弱的实际,采取了向上争一点、县乡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的筹资方式,在两年的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全县共投入资金23594万元。结合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向农民感恩的平台和机会,组织引导和动员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及在外的能人回乡帮扶新农村建设,共筹集款物2492万元。同时,把所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加大县、乡两级配套力度,共解决建设资金7318万元,加上村级投入的6674万元和农民自筹的7110万元,保证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3.4政策引导、奖励激励县委、县政府为调动各级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连续三年获得标兵村的村支部书记,如果年富力强,可以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或享受副科级待遇,继续留村工作;对年龄偏大的,可按副科级标准每月发补贴或由县乡共同解决养老保险。目前已有1名村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副局级领导干部(仍留在村内任职),12名村支部书记享受副乡级工资待遇。县财政每年拿出近400万元,作为奖补、奖励资金。奖补资金与省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配套使用,按照各村的工程造价确定补助标准,依照工程量确定补助金额。2008年,在全县160个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补助中,最多的村得到专项补助19万元,少的村还不足2000元,极大地调动了村和农民建设积极性。奖励资金用于每年对先进帮扶部门和先进乡镇、标兵村、先进村奖励。2008年,拿出142万元对62个帮扶部门、8个先进乡镇、13个标兵村、31个先进村进行了奖励。

3.5强化督导、保证落实县委书记、县长各分80个村,每年对各村的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至少检查一次。县级领导都有自己包保的乡镇和推进村,每年实行2~3次现场办公,推进工作的落实。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督查室,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经常进行巡回检查。新农村办除了及时跟踪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外,还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将检查评分记入档案,作为评选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的条件。每年秋季,对各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采取实地踏查、实际丈量的办法,进行检查验收,为落实奖补政策提供依据。对各乡镇申报的标兵村、先進村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逐村检查筛选。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一次对标兵村、先进村的考核验收,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整体主义 篇12

一、“整体推进”是革命实践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在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整体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实践始终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 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自己的理论体系, 强调把科学的认识世界和革命的改造世界有机的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 接受实践的检验, 又指导着实践, 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 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强大生命力正是源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生实践引导和推动其思想理论趋向“整体孕育”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践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活动是多方面的, 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等各个方面, 他们始终秉承在实践中获取认识的科学态度, 坚持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选取理论的研究重点。

1、特定的社会背景就会产生特定的社会认识。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 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 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 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 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

2、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选取理论的研究重点。

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不断加深, 19世纪30至40年代, 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有一定规模的工人运动。这不仅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 更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实践者特殊的个人经历也影响他们的实践经验。

考察马克思的思想历程, 我们发现关心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是整个马克思人生的主线, 这极大的影响了其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马克思在青年时对职业选择的思考, 最显著地体现了马克思致力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主张: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不应为虚荣心所支配, 不要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而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的地方。

二、“整体推进”是理论演进的历史展示

(一)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在其创始人著述中是如何展现的

为了适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 一方面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巨大的理论创新的研究, 并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进行不调和得斗争;另一方面, 自觉的把创立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 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共产党宣言》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了。

在此之前, 马克思还在发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 这些文章和《共产党宣言》都是相互支撑的关系, 《共产党宣言》不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更也突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与之后的《反杜林论》不同的是, 《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即没有明显分出哲学、政治和经济, 但著作中都有涉及且相互支撑, 这种综合也是一种重要的著作方法, 是整体推进的表现。

(二)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大理论成果显示了三部分的“整体推进”

1、1843年底, 马克思到达欧洲并参与了工人阶级的斗争, 在研究法国革命史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 认识到了分析私有财产、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初创过程中的特殊文献, 它内容丰富, 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部分。它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对共产主义进行了哲学的探讨, 初步探讨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问题和辩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 它对人和社会的研究, 从政治批判追溯到经济的分析, 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剖析和批判提供了逻辑前提。

2、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争需要出发, 依据哲学发展的必要逻辑, 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这也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在这一著作中, 马克思还认识到无产阶级是现时代最先进的阶级, 并将这一认识带到了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以哲学的批判和认识为主, 但仍是政治经济和哲学相互关联、相互推进的过程。

3、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资本论》看起来只是在讲经济, 但实际上还涉及政治、历史、法律、数学、自然科学等, 它揭示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最终得到了剩余价值, 得到工人阶级受到剥削的根本, 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得到了要以工人运动推翻资本主义的结论。

三、“整体推进”是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彼此联系, 相互支撑、相互推进、相互论证, 构成了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从逻辑上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彻底性和严整性, 不是三者的简单拼凑、“理论拼盘”,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1、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 得出了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 而这个物质基础也在现实中决定了意识形态, 这一社会关系恰好反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 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云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位理论依据, 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理论体系的核心,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社会主义在当代遇到了新问题和新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力量日益壮大的同时, 也遇到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困难。为了消除体制中的弊病, 社会主义改革开始兴起。然而,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矛盾和国际和平演变的双重压力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土崩瓦解, 这让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战后, 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 在经济领域, 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作出了多方面的研究。

无论发展到怎样的新时期都是整体推进, 都不是只发展单方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有它特定的时代条件、历史经验和现实基础。马克思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坚持和创新的统一中不断前进的, 变现在当代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它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都是多学科的, 多方面的。

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说, 科学社会主义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但各国无产阶级需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 独立自主的探索本国道路和制定自己方针,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 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丰富和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赖亦明、汪荣有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安徽大学出版社。

[2]《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选编》, 学习出版社出版。

[3]谭培文、陈新夏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 人民出版社出版。

[4]徐建立:《马克思实践批判思想的当代启示》。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上一篇:构建价值下一篇:商务伦理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