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和谐

2024-09-16

整体和谐(精选5篇)

整体和谐 篇1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 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若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比喻为一首乐曲的话, 如何让音色、音调、旋律达成和谐是谱曲人或演奏者的追求, 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 其实就是笔者关注的,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系统而又有阶段特色地统一起来, 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 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一、高一是起步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夯实知识基础, 为高二高三的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根基。

1. 培养兴趣。

高一的学生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所接触到的高中语文课本与初中课本有很大的不同, 往往高中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与初中老师大相径庭。这些因素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新鲜感, 好奇感。那么高一的语文教学就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高一语文主要完成必修1———必修4的学习。教师要通过教授课本中精选的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等语文的精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此外, 高一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活动, 比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参与这些活动也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相反, 高二高三的学生在面临小高考、高考两重考试的时候, 活动参加的就相应的少了。所以, 在高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会为接下来高二高三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高一, 其可雕琢性很高。这时候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诸如朗读的习惯, 要做到有声朗读、有心朗读、有益朗读;写作的习惯, 要做到工整书写、坚持练笔;有效预习等。其他诸如查工具书、记课堂笔记、及时积累纠错等习惯一定要从高一开始培养, 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在高二特别是高三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 夯实知识基础。

这里指的知识大部分是贴近高考的知识, 比如字音、成语、默写、文言知识等。这些知识很多是靠记忆朗读培养语感而掌握的。高一阶段学生可利用早读等时间大声的读, 加之老师配以相应的题目巩固练习记忆, 高一一年下来, 等同于高三一轮复习了。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每天利用晚读让学生“消化”25个字音、10个成语、5个名句, 有时会读文言实词2个。第二天上课会对头天晚上学生读的知识进行抽测。目前3轮下来学生对常用字音、成语默写掌握得较好。

二、高二是过渡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把握, 个别板块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未雨绸缪, 接轨高考。

1. 注重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把握。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 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 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对学起来压力并不大的语文也有着较高的兴趣。学生到高二之后因为文理的选择将重新走进一个新的班级, 也许接受一个新的语文老师的教诲。加之文理已经明确, 学生对语文也不会像高一那样的重视。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语文老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一定要把学生在高一学习语文时培养的良好习惯保持住。

2. 注重个别板块基本能力的培养。

要未雨绸缪, 接轨高考。高二语文教学主要完成必修5和一些选修课本内容等。这些课本的选编大部分属于板块性质, 而高考专题复习也采取的是板块模式。所以在某一阶段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讲解《史记》其实就可以分类讲如何理解文言实词、如何断句、如何理解文意等等。在其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适当练习高考真题来有效奠基。

三、高三是巩固回归提升

经过高一的积淀、高二的接轨, 高三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更高的解题技巧。

1. 巩固。

巩固的往往是高一高二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笔者所带的几届学生, 到高三后往往有一本厚厚的属于自己的摘抄本, 纠错本。特别是那些易错的知识, 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成为学生主要复习的内容。巩固的是高一、高二阶段积累的基础知识。经过两年的反复积累消化, 大部分学生对高考语文涉及到的字音、成语、名句默写等记忆类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2. 回归。

高三语文复习最大的特点是题海战术, 这是高一、高二语文教学不具备的。但是高三语文复习还应充分开发利用高一、高二的课本。实践证明“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高考复习的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 但其涉及面没有教材更全面, 深浅度的把握不比教材更适中。特别是文言文和现代文板块。其实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大多是源于课内, 因此高三文言文复习第一轮往往是将五本必修课本的文言知识系统梳理。

3. 提升。

高三的学生相比高一高二的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 面对高考其学习语文的能力更显重要。笔者所指的提升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包括认知能力、理解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探究能力、写作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基本上是《考试说明》里涉及到的考查范围。因此高三语文复习强调的是板块复习, 通过指导、练习、巩固进而达到提升。特别是经过至少三轮的语文复习, 学生的能力也分层逐步得到体现。比如写作要求, 高一高二更强调三基本, 即所谓的作文要入格。但是到了高三作文要渐渐地升格, 更强调构思的新颖、立意的深刻等。

总之, 纵观高中语文教学, 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不乏有些老师没有全局的观念, 在高一、高二只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高三不会关注高一、高二的教学, 甚至连基本的课本有哪些都不清楚。这样的教学是脱节的。笔者希望通过写此文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共同构建高中语文整体教学的和谐关系。

整体和谐 篇2

一、“高速公路理论”解决了我们民办学校的困惑和出路。

到朝阳学校几年来的教学总感到我们民办学校要超过公办学校难度很大,怎样超过他们,苦无出路。刘校长说的“高速公路理论”为民办学校的超越找到了出路,我们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就像高速公路的两辆车,公办学校的车本来就在前面并且车又好,我们民办学校的车本来就在后面车又不好,要想赶上他们难上加难,怎么办,我们只能从高速公路上下来,改道,用更先进的工具――飞机来超越他们,“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理念,就是我们先进的工具,可用于赶超公办学校。

二、“考试理论”解决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感,使学生会考试,敢考试。

几年来的教学,由于课堂上我们只是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活动仍然多是由教师做主,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成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对中考题、高考题了解很少,很少进行解题训练,所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到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以及平时测验,不论差生还是优生,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都不愿意考试,通过听了刘校长的培训,如果让学生从初中就开始了解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了解出题的理念,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从初中就知道高考怎么考,学生解题就像家常便饭,到考试时就能很好的适应,对考试就不会感到恐惧、害怕,老师不考试,学生也会要题做,来证明一下他们的能力,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成绩能上不来吗?我们的中考、高考成绩能上不来吗?我们的成绩如果在全市名列前茅,何愁我们的`招生。

三、“教师语言、学生语言的理论”真正解决了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做法。

整体和谐 篇3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意识

从理论上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涵盖三个要素:教育信念与热情、教育知识与经验、教育眼光与智慧。

学校通过“外请、内用、网络”三大途径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课改理念、课程标准、教材解读培训与课堂实例相结合,创新教师培训内容;通过搭建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激发教师培训内需;通过引导教学反思,跟进教学改进,提高教师培训效果。学校认为:首先,教师即课程。教师是最具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就是本校、本年级该门课程的象征。其次,学生即资源。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多样的探索经历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发现、使用和提升。再次,家长即助手。家长分布于广泛的社会行业,其中不乏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如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这一课程资源,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减少学校的课程负担。最后,社会即学校。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课程建设资源;随处可见的社会场所,都是实施课程的广阔天地,正所谓生活的天地有多宽,教育的外延就有多大。

以生为本,创新课程实施策略

深入钻研国家课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学校依据教委教学管理文件和学校工作实际,细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的环节要求,关注过程落实,各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学科,做到月末查、期中展、期末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正。面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均以课题的形式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团队协同化,研究方式多样化,研究时机灵活化,研究过程常态化,研究成果实践化,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学校通过积极争取市区级教学视导、教材介绍、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的机会,让教师们在任务驱动中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在集中充电中,更新观念;在创新教法中,改变行为。为了能够让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和推广,学校把在国家课程落实过程中总结、提升的研究成果集结成册,或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

规范落实地方课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 对于北京市和顺义区的地方课程,学校规范课时、规范教学、规范考评,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即依据读本进行的班级课堂教学,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专题教育”《健康教育》《舞蹈》《心理健康》等,侧重学生知识、方法、社会生活能力等的教育;利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全校的或一个年级的专题教育,如《地震知识与防灾》《远离危险》系列,在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学生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在社会大课堂中,学校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走进市区各类教育基地,引导学生们动手动脑,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受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特色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体验办学特色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学校把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相结合,积极开发面向全体的必修课,努力建设张扬个性的选修课,不断丰富打破班级、年级界限的社团活动内容。

其一,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通过自愿报名、年级定向、教师辅导组建起来的集知识学习、实践体验、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为一体的学生成长组织,具有自主选择、广泛普及、内容多样等特点。校本课程的实施着眼于学生心理感受,把枯燥的抄写改为操作类、实践类体验活动。学校目前已经开设了五个领域共计34门类活动,五个领域即社会实践、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运动、学科拓展。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学生在活动中自理,在实践中成长。学生在管理角色体验、辅导角色体验、参与活动体验中获得一份亲身经历与感悟,在体验中学会了做人。多样化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自我实践的体验舞台,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体验中经历过程,感受成功,享受成长,成就精彩。

其二,学生体验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基础教育育基础”办学思想的落实,为学校体验教育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支撑。学校丰富师资来源,从社会招聘辅导员,他们中有电视台的导演、少年宫的艺术教师、部队教官以及退休的特长教师,为课程发展注入活力;丰富校园节日,在原来欢庆六一、国庆、元旦节日的基础上,设计并增加校园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不同的课程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成长,增长自信;丰富评价内容,在用好小学生综合质量评价手册的基础上,学校设计使用了班级评价墙,将学生参与课程活动、展示情况以个人争责任心、小组争笑脸等形式做评价,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丰富环境内容,学校的宣传橱窗不仅展示课程活动掠影,还展示学生作品,如:剪纸、书法、绘画、小制作、数学报、手抄报……同时,学校社团辅导教师还与学生一起自主研制开发了活动指导手册,目前已经有电子技术、太极扇、霸王鞭、篮球、脸谱、英语口语、剪纸、健美操、毽子、热巴舞等十本活动指导手册,成为活动的指导性资料。学生不仅在校参与课程活动,还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例如电子技术、建筑模型、养殖等活动前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进行活动的设计,这种前置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结反思,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三级课程的整体构建,促进了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 学校在国家课程中融入积极情感体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学校体验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们构建了以尊重、赏识为原则,以扬长为特征,立足换位思考,强调对学生情绪、情感等心理要素发展施加渗透性影响、实施体验性教育的“1、2、3、4、5”课堂教学心理引导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观点,三种情境,四个环节、五位引导”的课堂教学心理引导模式。

nlc202309011528

三级课程的整体构建,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实现了理念浸润、经验借鉴、行动跟进、反思提高,成就了研究团队的发展,“参与式教学讨论”“有效提问的探讨”“激励性评价的运用”“教学难点的确定与破解”“课堂中的师德”五个专题研讨实录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作为网络课程被湖南、广西、广州等省市教师网络培训平台采纳使用。学校还承办了北京、内蒙古、首师大三地利用网络进行校本教研交流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学校在2012年国家级教师评优课、说课中有10人获奖,承担市级研究课、评优课、说课13人,承担区级研究课34人,教师论文近80篇获奖,为国家课程中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落实提供了引领。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在“活动课程”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主动发展,其潜能得到不断释放与发展,同时提高了合作意识,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如:暑期朗诵表演社团的谢伯阳、刘恩彤同学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青少年现场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红领巾文学社课程的汤玉莹同学在学校和家长的帮助下,出版了《七彩童年ING》个人体验专集,里边收录她撰写的68篇文章和一部小说,共计7万多字;京剧社团70余人,3月份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曲》栏目一周的节目录制;电子技术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近几年有600余名同学取得国家承认的电子技师等级证书,多次代表顺义参加北京、代表北京参加全国比赛;民乐社团走进香港、走进台湾,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演奏水平。

三级课程的融合,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2011年,北京市启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改革项目,顺义区开展走进免检校、规范化验收、特色建设活动。作为减负实验项目学校和免检展示学校,学校从完善管理制度、开展课程建设到提高课堂实效、创新作业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相关经验在区教学会上作大会交流。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学校、全国少年电子技师北京地区认定单位、“十一五”北京市中小学美育研究先进学校等29项荣誉称号。

三级课程的整体构建,促进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体验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成就积极的心理,以积极的心理成就幸福的人生。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学校定会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总结经验与教训,用创造性的劳动,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让减负落到实处,让孩子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

整体和谐 篇4

近年, 随着医学院校不断并入或升为综合性大学, 人文学科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来看, 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培养理念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 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机制;医学教育的学科专门化导致医学生知识面狭窄, 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贫乏, 妨碍了医学生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12月, 由全球医学教育领袖人物组成的“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 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 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报告。报告在回顾20世纪丰富的医学教育改革实践基础上, 通过全球、多学科、系统的视角并运用系统的方法, 从机构和教学层面的改革对教育和卫生进行分析, 提出研究发现和改革建议。报告指出, 目前全球医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其中在医学人文理念方面更明确地提出, 医学教育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 向注重能力培养和提高全面素质转变, 侧重学生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均衡发展。

在当今时代, 大力加强医学生人文建设,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提升医学生人文关怀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风貌, 构建一个适应形势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医学生人文素质体系, 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理论定义

1. 和谐观念

关于和谐的概念,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认识, 《诗经》中“后妃说乐君子之德, 无不和谐”的句子中, 和谐即意为“和睦协调”。西方对和谐理念也有着相似的认识。毕达哥拉斯认为, “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 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认为,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 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总之, 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2.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的一部分。概括起来说, 整体性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理念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外界环境具有统一性, 人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

整体观要求考虑问题从全局出发。首先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 人和其他的生命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 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 整体则因之破坏。

基于以上的理念, 笔者认为, 整体和谐的观念, 也可以应用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观思想下的各学科互通的教育理念, 从以上观点出发, 培养感性、理性兼容, 身心和谐、健康积极、完整的人, 强调事物的关系性存在并尊重各种存在, 发挥各自的作用, 通过积极地整合、融合, 达到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和谐整体观视角下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内涵。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的灵魂, 不是“能力”, 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它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也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 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 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综合能力等基本要素。具体来说, 就是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念为核心, 内心深处牢固地树立热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接受一定的教育和学习, 掌握较为广泛的科学知识, 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 同时应具备一定的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开拓能力。

2. 和谐整体观教育的核心

和谐教育整体观的核心是整体优化的观念, 要求各个要素和谐统一发展, 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的, 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过程。坚持医学专业基础和医学人文基础并重的原则, 促进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以达到最佳的整体教育效能。从教育者来说,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形成明确的教育理念, 并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

(1) 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互相渗透, 逐渐融合。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优化整合资源, 既要充分考虑到医学生应具备的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又要把医学专业教育互相融通, 兼顾人文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

(2) 注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医学生自身教育的统一。晋代傅玄说:“夫金木无常, 方圆应行, 亦有隐括, 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文化、寝室文化氛围, 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能够全面提升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 使之成为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协同合作精神的人。

首先, 应处理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医学生自身环境教育的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应该加强图书馆建设, 充实人文社科图书内容, 为学生努力营造优雅的人文景点与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

其次, 定期有组织地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或邀请医学相关专家来校传授行医之道, 畅谈医风医德。同时, 还应该营造理想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和情感交流的氛围。

再次, 在社会教育方面和医学生自身环境教育方面, 应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团体, 加强文化社团建设如开展定期升旗活动、医学生誓言活动、人文沙龙、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 丰富医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凝练校园文化, 让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

最后, 在医学生自身环境方面, 应鼓励积极阳光的寝室文化, 树立优秀典型, 提高群体的人文风貌。

(3) 注重社会发展需要与医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协调统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现代医学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融合的趋势, 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蓬勃发展, 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行为学、医学管理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学科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哲学、心理、社会、伦理等的复合模式发展, 这种发展要求医学专业人员不仅要研究患者的病理情况, 还要研究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情况。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敏于知, 健于行, 知行合一。”社会实践环节是医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窗口在培养医学生扩大视野的同时, 应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应积极引导医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比如, 组织医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市场了解社会生活;组织医学生参加访贫问苦、送医送药等社会医疗实践等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提升关注现实、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这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培养行业风尚的需要, 更是现代医学模式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1) .

[2]梁仁君.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3) .

[3]陈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9) .

整体和谐 篇5

实验教师培训讲座稿

双辽市王奔镇中心校 闫景录

《整体构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研究》是我校在“十五”期间深入开展《农村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的基础上,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的子课题。2006年是本课题研究的开局之年,2007年8月,本课题研究进入了课题研究过程阶段,2009年是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本是本课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年,研究计划是否落实、研究过程是否扎实、研究实践是否深入,将决定着本课题研究能否出成果、上层次、上水平,决定着本课题研究能否于2010如期结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本阶段本课题研究工作,全力抓好研究计划的落实、研究经验的总结、研究成果的提升,整体构建出符合我们农村小学实际的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为2010年结题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按照本课题研究计划,我们如期举办了这期实验教师培训班,其目的是:引领实验教师比较系统地学习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和谐德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基础知识,以提高我们的科研素养,指导我们课题研究实践。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以下几个专题:

一、小学和谐德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为我们建构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掌握《整体规划意见》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1、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重大意义

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是构建和谐德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为先。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与我们“十五”期间构建出来的德育基本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整体规划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解决的是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途径与方法体系解决的是怎样培养人,用什么方法来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和途径与方法体系的协调一致,必然会导致学校德育的和谐。因此,整体规划德育体系是构建和谐德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2、整体规划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学校工作始终。

3、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基本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4、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长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教思政(2007)4号

1、基本原则:

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相结合。

2、目标与主要内容:开展纪律教育和做人做事基本道理、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介绍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活动,安排学生学习历史上有关清正廉洁故事、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活泼多样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与加强爱国主义,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基本涵义

1、基本概念:

(1)小学和谐德育途径。途径是实现目标的通道,是内容、方法、过程的有效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和谐德育途径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为实现和谐德育目标——全体学生道德各要素协调统一发展,载承和谐德育的内容、方法与过程于一体的必要通道。(2)小学和谐德育方法。方法是实现目标所采用各种手段的总和。德育方法是实施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所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段的总和。和谐德育方法,是实现和谐德育目标,附着于和谐德育途径将和谐德育内容、和谐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和谐品行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2、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的联系:

途径与方法是“统一的”。按照这个观点,在整个和谐德育体系中,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最现实的,它们是缺一不可的有效“整体”,如果没有和谐的德育途径,和谐德育的内容、方法、过程就无所附着,和谐德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没有和谐德育的方法,和谐德育的途径就会空洞无源,和谐德育的内容就无法实施,和谐德育的目标就很难收到实效。

3、和谐德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小学校内和谐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课程类——

专门课程:主要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经历教育”活动指导以及民族常识教育、国防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

学科课程:主要指专门课程以外的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等。组织类——主要指少先队组织。

实践类——主要包括德育基地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等。辅导咨询类——主要包括个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集体辅导等。管理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班级管理。

传媒类——主要包括报刊、图书、板报、校园小广播、影视、计算机。环境类——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环境。小学校外和谐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家庭、社会,如:家务劳动、社会德育基础等。

(2)小学和谐德育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讲解、讨论、规范约束、典型引导、具体指导、自我体验、评价激励等。

三、建构小学和谐德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1)目标依据:《若干意见》指出的“热爱祖国、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新《守则》、《规范》、“八荣八耻”和《教育部整体规化意见》中的三方面十六个子目标。(2)原则要求依据:《若干意见》要求学校德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未成年人)”,《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的“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德育原理依据。

(1)德性论原理。人的德性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但德性一旦形成,便逐渐凝化为个体的稳定的价值取向。德性具有发展性,是可塑的,这种可塑性表现在外在规范或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或改造。德性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学校德育,只有不断地改变教育环境、改变德育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德性才能不断地发展,他们的思想品质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规范才能与时俱进,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要求。

(2)德育论原理。德育论关于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原理是构建学校和谐德育目标、内容、基本途径与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谐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指导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和谐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双主体”实践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学生的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和谐德育的实践性要求学校要整体构成和谐德育目标和内容,拓宽和谐德育途径,改变和谐德育方法,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确实成为现实社会中独立生存的现实的人。

(3)新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是构建和谐德育内容、目标、途径与方法的支撑性理论,它体现了人本主义和“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突出了德育的实践性,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提高了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实效性。

3、和谐与和谐社会理论。

(1)和谐与和谐社会。所谓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这叫社会形态”。因此,和谐社会就是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认为未来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中央强调,要把“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要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和谐发展理论。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他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与体格发展等融为一体的和谐统一的人。和谐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服务,也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和谐发展是指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是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结构合理、富有个性的发展。

(4)和谐校园要素。和谐也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与关系的协调、统一。和谐校园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校园内外各种要素协调统一发展。创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其核心是调整好校内外的各种关系,既包括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协调统一,也包括构成教育教学活动各种要素间的工作关系的协调统一,以及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关系上的协调统一等。

①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是真正实现民主法治的校园,是能够切实维护公平与公正的校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校园,是一个积极进取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是一个开放的校园。

②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一是建构和谐课堂,二是建构和谐校园环境,三是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四是建构和谐人际关系,五是建构和谐班集体。

③建设和谐校园,要夯实四大“支柱”:

一是弘扬“人和精神”,夯实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团队的“人和精神”可概括为八个字,即“以人为本”“人和校兴”,“以人为本”是学校的的办学理念,即:人是目的,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人和校兴”反映了人的和谐与学校发展的辩证关系,只有“人和”才能“校兴”,学校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人和精神”就是团结协作、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来说,“人和精神”就是团结友爱、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于学校发展来说,“人和精神”就是把人的发展摆在首位,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主渠道,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在“以人不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致力于学科教学改革,创建“和谐”、“活泼”的学科教学模式。“和谐活泼”教学模式要有以下四个特点:整体优化、生动活泼、自主构建、和谐发展。

三是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校园中“人”是第一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关键,这需要“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四是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互动机制,实现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和谐。

④构建和谐班集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是学校的构成单位,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构建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的和谐班集体,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构建和谐班集体,一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强化和谐班集体管理;二要规范学生的品行,培养和谐的班风;三要以爱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要建好“龙头”、抓住“苗头”、转化“ 后头”,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五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形成和谐教育合力。

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校是文化机构,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基本要素,是形成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内核,也是学校辛勤耕耘的精神产品。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要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好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调解作用和对学生形成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文化的和谐性集中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策略和育人环境、制度建设的和谐统一、协调一致。一般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包括协调一致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人文氛围等。物质文化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学校文化的第一层面,是载体文化,是指合理的布局,建筑的规范和标准,自然景观的“四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规范的校训和“四风”(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人本化的警示牌,内涵丰富的墙壁字和黑板报。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于头脑中的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是和谐校园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灵魂。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的“四风”和谐建设上。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的总称,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规范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行为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等。人文氛围是指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浓郁校园文化气氛,主要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德风范,学生“乐观向上、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奋进精神。

下面举两所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例子: 例1 深圳市布吉龙岭学校(陆恕)

教育宗旨:对孩子全面负责,为孩子终身着想。

培养目标:为培养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成功人士奠基。发展思路:服务立校、质量兴校、队伍建校、管理强校。治校策略:以人为本,以德铸魂,法情相济,和谐发展。

管理要求:定位准,目标明,思路清,标准高,要求严,工作细,行动快,到位实,效果好。

校 风: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例2 浙江嘉善县大通小学的德育文化(陈岳峰)

校 训:一切为你成功着想(与“绿色学校为你成功奠基”遥相呼应)校园文化:软硬件并重。

件:文化氛围浓一点,教师才华多一点,文明语言多一点,学生成绩提一点,家校交流多一点,同事合作多一点,工作愉快更多一点。

件:校园大了,设施多了,软地硬了,污墙白了,荒地绿了,教室亮了,墙壁文化了,校园更美了。

德育文化:实施“3+4+3”策略,努力构建德育十个“一”。

德育文化凸现3个“一”:学校门口“每月一句德育名言”,学生“每人一句勤勉向上的座右铭”,教师“每人一段自律格言”。

爱心教育文化体现4个“一”:学校党团员“每年结对一名后进生”,班主任“每学期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任课教师“每学期一篇教学反思”。

班级德育文化突出3个“一”:班级“每学期学习一位名人(童年学习奋斗史)”,主题中队会“每月一次德育活动课”,大队部“每学期一次德育实践活动”。

4、卞吉的“人本”德育理念。

(1)“人本”德育理念要求科学界定教育本质。教育的根本作用是人格培养,即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完全人格,建设人类文明。

(2)“人本”德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为本体的关键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要关心爱护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就业和走向美好的未来服务。(3)“人本”德育理念要以培养学生完全人格为目标。要增强人的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培养人的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和超越性等。要培养法律人格、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智能人格、心理人格、审美人格等。

(4)“人本”德育理念要求采取人性化的方法,即符合人性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彻底纠正简单、枯燥、生硬的方法。

5、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4)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

(5)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6)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7)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条件。(8)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社会要求。

四、2009年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开展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其目的是推进学校德育的深化改革,实现德育理念与目标的和谐、目标与内容的和谐、内容与途径的和谐、途径与方法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按本课题研究整体推进表和研究计划要求,我们2009年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初步整体构建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具体任务是今年上半年完成小学各学段和谐德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整体构建,下半年设计系列化各学段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好活动,写好活动案例。

五、德育弊端、改革与经验

1、德育弊端: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差,知行脱节。

2、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1)人的德性教育日趋“边缘化”。加强科学、语文、数学、外语教学是当代学校普遍追求的目标,加强科学前沿课程的教学成为所有课程改革的中心,“去道德”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德性教育日趋“边缘化”。(2)当代德育的指向为“外在化”。当代教育的指向为“外在化”,必然导致德育指向为“外在化”,人们的道德学习也完全变异为一种“外在化”的过程,造成在道德学习中道德不在场的荒谬现象。

(3)当代德育存在的形态是“知识化”。道德教育成为“外在化”教育,以“知识化”形态存在,德育过程向智育看齐同样成为单一知识获得过程,道德教育以善通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

3、德育改革:

为克服传统德育途径与方法表现出来的诸多弊端,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和“五个转向”、“一个回归”。

“三个转变”即:变“以培养学生形成‘道德知识结构’为重心的德育”为“以培养学生形成‘道德能力结构’为重心的德育”,变“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为起点的‘说理德育’”为“以提高学生道德体验能力为起点的‘感悟德育’”,变“主要着眼于‘结果’的道德教育”为“主要着眼于‘过程’的道德教育”。

“五个转向”即道德教育应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从“感悟”转向“践行”、从“受爱”转向“创爱”。

上一篇:汽车姿态测量下一篇: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