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吸纳

2024-09-04

整体吸纳(精选6篇)

整体吸纳 篇1

一、城市中的边缘人:农民工住房境况的社会学透视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变化中农民工可谓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表明, 改革开放30年里, 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1%。但是在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进程中, 却呈现出了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所导致的城乡之间的差距, 加剧了人口流动, 大量的农民流向城市成为农民工。然而在农民流向城市的过程中, 一方面农民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的建设, 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必要的制度保护和城市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接受, 导致了农民的基本利益被忽视、合法权益没保障。这两方面的情况使得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城市成为了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城市边缘人。对农民工来说, 居住问题是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基本的问题。但是, 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人的工资来说比较低、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 因此, 农民工在居住状况上呈现出边缘性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居住方式、居住的地域环境以及居住条件方面。

1. 农民工居住方式。

现阶段, 由于农民工的收入比较低无法购买住房, 同时, 由于制度上的限制, 农民工不能够享受城市住房福利制度。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自行租赁、用人单位提供以及居住在工作场所。据建设部门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 租房比例约占60%, 用人单位提供住宿约占30%, 自购房的不足5%, 以投亲靠友及其他方式解决住房的占5%。与此同时,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表明农民工的居住方式是与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是相关的。制造业和工矿业的农民工, 通过缴纳少量的住宿费, 就可以住在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建筑行业的农民工, 大多数是住在企业免费提供的简易工棚或是有些居住在未竣工的房屋中;从事批发零售行业的农民工, 收入相对较高并且比较稳定, 一般独自或是与人合租在城乡结合的农民房或“城中村”的房屋, 个别的有经济实力点的购买商品房或是二手房;从事洗浴或是餐饮工作的农民工, 一般居住在工作场所;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民工, 一般居住在雇主家中或自行租房居住。

2. 农民工居住的地域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 农民工在选择居住地点时, 60%的农民工选择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 而不是市区或是其它地点。城中村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而城乡结合部又称城市边缘地区, 是指在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这两种地带居住具有共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环境, 即:一是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都是具有落后性, 因此, 在观念意识、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农村社会状态的一些特征, 更容易让农民工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 找到心理上的慰藉;二是农民工的低收入无法负担市区内昂贵的住房, 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都有比较廉价的住房, 可以降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三是相对于市区来说, 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在行政管理上还不是很完善, 这正好为农民工这样的流动人口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

3. 农民工居住条件。

农民工的居住空间狭小, 人均面积小。中国农民调查报告中, 关于大城市农民工住房面积的调查显示, 到2005年为止, 深圳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6.8平方米, 居住在集体宿舍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不到5.0平方米。上海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不足7平方米的占47%, 8-10平方米占29.8%, 农民工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及上海市常住居民的一半, 这远远达不到2004年建设部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的标准。

农民工的居住卫生差, 设施简陋。在卫生条件方面, 由于农民工大多数居住在城中村或是城乡结合部, 因此, 卫生条件差强人意。因为, 这两种地带一是房屋建筑密集, 绿地少;二是市政的配套设施跟不上, 缺乏道路建设, 道路多是狭窄不平坦;三是环卫工作没有跟上, 乱倒垃圾的现象严重。在住房设施方面, 根据重庆市城市自营劳动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农民工多数是几人合租一套房, 生活配套设施极其简陋, 大约10%的自营劳动农民工没有自来水, 70%的没有天然气, 71%住房内没有卫生间, 60%住房内没有厨房。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复杂, 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属于流动人群, 其流动性比较大, 人群复杂, 再加上居住地集中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 相应的制度保护跟不上, 容易引发打架斗殴、偷盗等社会治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居住在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地带随意搭建的房屋多是危房。这样的房屋电力和电讯处于混乱状态, 存在引发火灾等隐患;同时农民工的住房缺少消防、救援的安全通道, 一旦发生火灾, 救护的能力很脆弱。

二、制度的非均衡:选择“城中村”还是“廉租房”

除用人单位提供集体宿舍外, “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是目前城市农民工集中居住地, 也是农民工在有限经济条件下的无奈选择。调查统计发现, 有47.9%的农民工居住在临时性出租房内, 33.8%和9.1%的农民工挤在单位集体宿舍和工作现场。在拮据的打工生活中, 农民工一般采取了多人合住的方式, 合住人数超过4人的有25.6%, 仅有15.5%的农民工独居。某些用人单位为节约成本, 把农民工住所以商业形式加以利用, 还有的农民工干脆就住在工作地, 如店面、餐馆、医院的看护病房等。这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房屋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通风采光条件不好、户型设计落后, 还有些出租房屋是违章建筑。居住环境方面配套设施少, 绿化面积小, 公共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脏、乱、差, 黄、赌、毒”现象突出, 大量住房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有的“城中村”甚至成为城市犯罪频发的地带。有问卷调查显示, 仅21.9%的农民工对现有住房条件表示“满意”和“很满意”, 42.1%的农民工对目前居住现状“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有约2/3的农民工希望政府以实物廉租房或租金补贴等方式为其提供社会保障, 也有少数农民工提出愿意购买经济适用房或享受其他形式的购房补贴优惠政策。廉租房制度是政府在住房领域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向城镇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对较低的普通住房的住房社会保障, 以期使住房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全体公民,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随着城市化发展,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 低收入群体的结构明显变化, 农民工廉租房供给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廉租房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以下的制度缺失:第一, 资金筹集困难。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廉租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看, 我国廉租房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住房公积金收益提成, 各地土地出让金提成, 财政专项助。但实际上, 第一、二、三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2006年以前累计投入建设的资金总额是70.8亿, 2007年1—11月全国投入的资金为83.2亿, 超过2006年之前累计的总额, 但对于实际需求尚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根据2007年原建设部向国务院的汇报, 若要实现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 还需要至少每年投入500亿元, 而在政策的框架内, 仅有70—100亿元能到位, 缺口达到400多亿。第二, 农民工群体缺乏必要的关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集中在医疗、养老、失业等领域, 对廉租房制度重视不够, 对农民工的廉租房建设更缺乏关注。农民工由于身份认同的原因, 没有平等的话语权, 也没有能够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第三, 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和政策操作的复杂性。虽然从地域上看, 农民工的聚集是相对集中地, 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工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 其利益具有分散性。这种农民工群体的弱组织性和边缘性, 使其政策制定、实施、管理、反馈过程无法渗入农民工的利益。在管理程序上, 一般申请廉租房必须达到一定条件, 例如, 被本市用工单位录用在岗1年以上, 并在劳动部门备案;月工资总额在一定金额以下;在本市无房屋等。而通常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 并未签定劳动合同, 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 农民工也会因为这种复杂的程序, 最终选择放弃入住廉租房。

三、“整体吸纳”的解困路径

1. 社会政策———建立覆盖农民工群体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 将城市外来农民工逐步纳入政府廉租房申请的对象范围, 规范与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及其相关制度。彻底解决城市农民工住房社会保障的财政配套制度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 需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主导、多元筹措相结合的的稳定的资金链条。采取新建、改建、收购、调剂、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 多种渠道增加廉租房的房源。第二, 引导和优化廉租房的房型设计和整体开发。通过实施优惠的房地产政策、规划调控等方法与手段, 引导开发商加大中小户型低价房开发数量, 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三, 鼓励企业兴建质量上乘的员工集体宿舍。为解决企业职工住宿用房难的问题,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鼓励企业节约利用建设土地的“零增地”政策, 增加建筑面积部分不再收取或调整土地有偿使用的费用、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费, 项目报批过程中需缴纳费用予以减免, 鼓励企业新建或进行老厂房维修和改造,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2. 制度对接———城镇住房公积金向农民工群体延伸。

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城镇已经推广, 但惠及农民工群体的住房公积金尚未出现。公积金制度的优点在于它是员工按一定比例存储起来的专门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蓄。把农民工逐步纳入到公积金制度中, 可以打破住房公积金制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城市正规就业人员独享福利的惯性思维模式。城镇政府逐步完善对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制度管理, 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租房、购房难的问题, 还可以扩大城镇消费的需求。首先, 对非公企业的职工, 大胆创新。例如, 实行“低门槛进入”的政策;在公积金的提取上, 农民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以后, 可立即提取公积金。其次, 放宽农民工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的限制条件。可以规定公积金连续缴存一定时间的农民工就可定期提取公积金, 这既有利于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也会不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延展。最后, 向低收入农民工提供一定的贷款利息补贴。这样有利于处于还款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民工有持续的购买能力, 也可以防范银行贷款风险。

3. 住房补贴———分类提供农民工住房的优惠财政资金。

分类补贴是基于农民工不同层次需要和自身流动性大的特点而提供给的一项有益探索。众所周知, 向全体农民工提供廉租房或单位宿舍并非易事。农民工自身的实际特点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租房仍将是满足农民工住房需求的主要方式。给农民工提供租房补贴应当是现阶段的明智之举。第一, 政府发放农民工住房补贴。农民工在申请廉租住房或经济租赁住房时, 参照各个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由政府向其提供相应的租金补贴, 自行到房产市场上租赁适合的住房。当然, 政府还可向农民工提供一定形式的购房补贴。第二, 用工单位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在适当的条件下, 通过例如退税、抵扣等方式, 鼓励和引导用工企业为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提供帮助。这既可以激活城镇房地产租赁市场, 也可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4. 用房管人———整体吸纳农民工群体的理想机制。

“用房管人”是一种有效的城镇农民工管理模式。由于农民工居住房屋的固定性和人员工作的流动性, 解决农民工融入社会遭受社会排斥的困境问题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软肋”必须积极推进“用房管人”。这种模式可以将农民工的流动性和居住房屋的相对固定性有机结合, 抓住了农民工社会问题的核心。首先是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以县域为单位, 设置专门的农民工城市公共服务机构, 尝试构建“县 (市、区) ———镇 (街道) ———村”三级体系。其次是规范房屋租赁市场。搜集并掌握农民工及其住房信息, 加强出租房、旅馆、农民工宿舍等的管理, 改善其居住环境。此外, 提供“吸纳式”服务。借鉴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引入新的经济组织, 将居民、志愿者和社会团体连接起来, 进行连续性开发。新的开发项目不是过去单纯的政府资助或者进行孤立而且短期的建设, 而是着力于社区关系的再造。这就需要改变只重视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管理的做法, 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 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弟的就学、就医、文化教育等社会性服务提供难题,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 与城市居民一起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2].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目标.2004

[3].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城市自营劳动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R].2005

[4].何昌钦, 陈亮.廉住房, 农民工的渴望[J].中国三农, 2005 (1)

[5].高建.国外贫民窟改造及其住房保障研究[J].华商, 2008 (4)

整体吸纳 篇2

于是, 大家仍然需要继续反思:“到底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面对整合?”“我们去整合他们, 还是让他们来整合我们?”“信息技术课还有必要存在吗?”……甚至, 不少专家把整合上升到了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与否的问题上, 这并非危言, 在义务教育甚至高中教育已经面临课程政策方面的困难。

为此, 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设想“如何跳出技术看信息”、“如何跳出学科看技术”等涉及课程核心的问题, 这实际上也是整合的最高境界。在完成这样的理想之前, 立足于信息技术学科, 在细节上“吸纳”整合元素, 用实践提高课堂整合的丰富性应是可采之举。

●把握整合元素的内涵, 不迁就整合的内容

要在内涵上下功夫, 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不要就主题而主题让技术对学科内容迁就, 二也不要把学科内容仅仅作为范例来应用, 而是要让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切合起来。

反思以前的失误, 开始的时候, 我们跟着任务走技术, 把任务驱动用偏了, 致使到了主题教学, 技术学习就全面沦陷。

因此, 现在如果把握整合元素的内涵, 就要对其他学科与技术双方的内容都责问“是否必要”。

例如, 小学信息技术“图块剪切、复制、粘贴”内容, 基于早期的任务驱动, 我们曾经整合进小学数学的“加、减法”, 即用复制的方法来增加物品演示加法, 用剪切物品来演示减法。其后, 在主题教学的背景下, 我们又曾换成整合语文看图说话的演示, 如“把大灰狼赶出了森林”等。这个变化, 看似越来越故事化、生动化了, 但是却并没有在整合的元素内涵上有所提高, 无非是说“加”或“减”的内容。

再说, 对这样的学科内容, 很大程度仍然是断章取义, 只为多学这点数学或语文知识有什么用途呢?

所以, 必须要解决整合双方元素的“必要”性, 才能体现正确的内涵。同样是刚才看图说话的例子, 如果我们从制作图片为看图说话提供活动材料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讨论手工制作好多张相似的“图画”场景, 需要重复绘制, 工作量比较大, 如果采用增、减图片元素的方式 (也可以向活动图册要灵感) , 会不会提高效率?就这样转转视角, 学生一样需要看图说话的语文知识, 又需要用技术来改善看图说话的素材, 必要性油然而生。技术因此也变得必要, 而不是迁就整合活动让内容相互应付。

●提高整合元素的价值, 不苟合整合的过程

要体现整合元素的价值, 就是不要把技术过于综合化, 不要因为内容而分散技术价值。就像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是以提高其与学习效益相似, 整合进其他学科是为了提高技术学习的效益。

在整合过程中, 要突出技术的核心价值, 不能动辄以“综合技术应用”来遮掩技术学习的苍白。例如, 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 往往抛出一个主题, 比如“南极洲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地理学科知识的探究。比如, 需要搜索一些变化的图文、视频媒体资料, 或者还要通过网上交流方式与专家、教师讨论等。这无疑是一种过于综合的技术应用实践。这样的网络探究设计, 看似非常实际且有效, 但是执行起来时间、空间都相对困难。因为信息技术工具化的前提是对基本技术已经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反诸于已, 信息技术课程就需要优化过程, 不能为了整合而采用技术过多泛化了技术的学习过程。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时, 曾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 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个“点”上宜于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科知识, 仍然也需要“整合点”, 即要能够区分在哪个“技术点”来整合学科知识会更有效益。即要寻找整合的必要性。例如, 在网络交流时, 我们需要发挥网络的虚拟特点, 让大家对一些问题进行辩论, 如话题“圆明园是不是应该重建”, 因为技术的采用让学习、活动过程更自由, 观点更自主;而对于一些需要面对面解决的问题还是面对面更好, 如话题“如何制作插花”, 如果用技术会使活动过程缺乏现场亲切感、内容真实感。

●增强整合元素的融合, 不游离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素养, 而不是过多因为整合去培养学生的其他学科素养。很多人曾明确提出过反对意见:“我们学科没有这个责任”。其实这话本身是有道理的。但是, 如果作为一种技术, 它的目的是应用, 因此必要的应用是不能回避的, 虽然不能因此作为技术课程的核心。就像开车走路,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关心天空, 但如果我们会应用“太阳”、“北斗星”辨识方向, 如果我们会采用“GPS”定位位置, 我们仍然还是在走路, 而不是搞天文学。

把握了整合的内涵, 找准了整合的点, 再需要做的就是要把整合真正“整”起来, 达到有机融合, 而不任由两个目标各自游走。

例如, 早前做过的“用计算机作文”课程整合, 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仍然把输入法、文字编辑与作文整合。这不是技术讲完后让学生现场在电脑里写篇作文了事, 而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教会学生如何用电脑列出构思、写出规范的文章、修改文章的内容提高质量, 甚至把文章进行排版利于交流的整体的活动设计。整个活动围绕学生作文进行, 但每个环节用到的关键技术:输入、编辑、审阅、校对、发布等都是明确的、有效的。真正把技术作为工具融合在作文中。

如果只是输入汉语句子, 我们想象不出在电脑中写一句座右铭或者一首打油诗跟手写有何不同。相反, 利用技术整合, 文化元素要和技术元素融合。如座右铭的整合内涵可以是用技术让它变得更有力量 (字体、配图等美化) , 整合点也可以只放在“艺术字”技术, 整合元素融合就要瞄准艺术字的字体风格、形状气势、色彩韵味等, 让整合整出默契来。

综上所述, 诚如我们在群里争论的“‘学而时习之’的正解是什么”的问题, 好多人去网络检索, 对比出现的分歧集中在“习”的意义有大不同。可见, 在技术要求上会“检索技术”就行, 在语文学科上要求“正解的结论”能得出才行, 在整合的意义上呢?希望, 留有这个问题让我们去思考!

但愿, “学而时习之”, 也能成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法与课程境界。

就像开车走路,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关心天空, 但如果我们会应用“太阳”、“北斗星”辨识方向, 如果我们会采用“GPS”定位位置, 我们仍然还是在走路, 而不是搞天文学。但是, 由于关注了天空, 我们走路的技术会更好

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吸纳与借鉴 篇3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 从宋金杂剧到清朝的地方戏, 数百年来吸收融化了唐宋大曲、金元诸宫调、唱赚、南北曲以及民歌、兄弟民族乐曲、琴曲、宗教音乐、曲艺艺术等声腔曲调, 融于一炉, 并集其大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声腔艺术的戏剧特质。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戏曲既是一种音乐化的戏剧, 又是一种中国式的音乐戏剧。

中国的戏曲声腔理论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专业技巧, 经过历代艺术家、理论家的总结, 已形成一套独特艺术体系。这是我们研究、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声乐必不可少的资料和教材, 也是我们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大力吸纳与借鉴。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 中国声乐, 特别是民族声乐, 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那么对于戏曲、曲艺艺术的吸纳与借鉴, 都应当是全方位、深层次的。长期以来, 高等音乐教育的课程都是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中心, 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基本上建立在西洋美声“科学的”唱法基础之上, 理由是解决技术问题, 内容多以学堂乐歌及新时期的创作歌曲为主, 优秀的民间传统声乐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民族声乐教育相继出现了“主体文化危机”“本土音乐意识匮乏”“西化倾向”以及民族声乐审美标准的“规范化”“媒体化”等尖锐的批评和质疑。超越“现代教育”的理念。“和而不同”的民族声乐教育观, 是在重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倡导多元并存, 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开阔的世界音乐文化视野。高校民族声乐教育要树立超越“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 重视民间传统声乐技艺的研究, 发掘本土人文资源并将其转化纳入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 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西方及其它的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为了研究与论述的方便, 本文只探讨民族声乐教学中对戏曲演唱中一些要素的吸纳和借鉴。

首先是演唱方法上, 从总体上讲, 戏曲、曲艺的演唱方法大都比较简便自然, 嗓音运用较为自由, 说唱性较强。从发声生理角度考察, 大都运用纯真声的所谓“自然大本嗓”, 适当运用假声, 而且声音与语言结合紧密, 讲究“字正腔圆”, 发声部位较靠前。与此同时, 讲究高低、徐缓、顿挫、轻重、强弱等等变化, 且讲究四声、四呼、收声、归韵等方法, 以达到字真、意切之目的。例如著名民族声乐歌唱家王昆、郭兰英, 原系山西梆子演员;刘斌、孙丽英, 原系京剧演员。李谷一、雷佳唱过湖南花鼓戏;吴碧霞唱过河北梆子等等。在他们的演唱中, 就充分吸收了戏曲的演唱方法之优长, 从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比如说吐字, 我们知道, 字是表情达意的基础。戏曲演唱要求字音与声音密切结合, 清晰准确地表达字音与词义, 是唱功的第一要求。声音要始终为语言服务, 语言第一, 无论任何时候, 声音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字音、词意、感情而发。切忌音包字, 吐字不清, 有声无字, 听不出唱什么。“一字唱完, 须交带清楚, 再唱下字, 方是本字之音, 如出而不收, 张而不闭, 是仅有上半字, 无下半字, 欲入其听, 不亦难乎注”。 (《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2 4 5页) 戏曲讲究“喷口”, 意思就是字头的吐发要像从口中喷出那样坚定、有力。如此, 才能字正腔圆, 才能字真、句笃、依腔、贴调。一般来说, 加强字头的吐发力度, 是确保字音清晰的关键。但是对吐字力度的控制还必须根据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表现的实际需要来灵活掌握。一般对于感情激愤、昂扬、节奏铿锵有力的声乐作品, 则应该特别加强字头的吐字力度以充分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比如歌剧唱段《恨似高山仇似海》, 整个唱段的吐字力度和“喷口”的力量要明显加强, 以表达了喜儿对黑暗势力强烈的仇恨和要报仇的坚定决心。

其次在行腔上, 戏曲讲究吞吐虚实, 无论唱腔是繁是简, 风格或柔或刚, 如果方法上有吐无吞, 有实无虚, 直来直去, 用的是拙劲, 势必毫无韵味, 不可能美妙动听。所谓“声要圆熟, 腔要彻满”。戏曲演唱中的情必须以声情体现词情和曲情。戏曲声乐最忌毫无生气的平铺直叙, 谓之“一道汤”。戏曲音乐家曹心泉曾将昆曲的唱法归纳为“气字滑带断, 轻重急徐连, 起收顿抗垫, 情卖接擞板”, 这句话中每一个字都包含有复杂的内容和技巧。

在传统声乐中最为常见的是三种腔型:短腔, 环绕腔, 长腔。可视作构成唱腔音乐的主要成份, 或者说, 它们是一些用来表现不同情调的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音乐语汇。

比如短腔, 在民歌、戏曲、曲艺中处处可见的最接近口语的一种腔型。散唱时如说话一般, 上节奏数唱、垛唱、快唱更显出字字有筋, 铿锵有力。如江苏民歌《数鸭蛋》。

环绕腔的特点是腔在字内环绕, 扩大字调的幅度, 增强其音乐性, 比短腔委婉。无论用于抒情、叙事, 环绕腔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京剧《红娘》四平调片断:这句唱腔中的“小”字与“许”字用的是环绕腔, 其特点是唱腔小有起伏, 而不超过字调本, 身的声调趋向, 好似把字调拉长了。

与短腔相比, 长腔是一字多控, 唱腔在字尾伸展, 可尽情发挥。长腔指唱腔中的拖腔、花腔、甩腔等, 字少腔多, 曲调优美, 是这类唱腔的共同特点。

以上三种腔型不是孤立地存在唱腔之中, 通常是三种腔型混合使用。

还有, 在唱韵上, 韵味是戏曲演唱的最高要求, 就是语言的美与韵律的美经过“凝神结想”后实现完美结合的结果。它包括了声音、语言 (字音) 如何美化, 语调、语气如何润色、表达, 以及根据文词中感情意境的需要, 给予形象鲜明、恰如其分的表现技巧等的综合体, 既好听又经听。唱离不开腔, 腔离不开字, 有腔即有字, 可以说汉语的语言特色造就了声乐演唱的技巧和由此而展示的音韵之美。唱, 是音韵美的直接体现。

在戏曲的唱韵中, 抑扬顿挫最见功力。抑扬顿挫这四个字是润腔技巧中最为精妙的地方。唱腔设计与演唱的功为如何, 从这里见出分晓。有时我们听一位演员唱了一天段唱腔, 却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听另一位演员只唱了几句, 就感觉兴味索然。高、低和起、伏, 都是相对应的两个动态, 传统唱腔中的抑扬不是单纯的高、低之别, 还含有收、放, 明、暗等对比因素。收为抑, 放为扬;明为扬, 暗为抑。欲高先低, 欲收先放, 欲左先右, 欲快先慢等等, 无不体现出在矛盾中的统一。

我有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嗓音条件较好, 声音明亮, 音域较宽, 特别是声音比较统一;不足之处是声音不够委婉流畅, 在演唱中不会“润腔”。因此, 大家对她的演唱普遍反映不是太满意, 原因是她唱的歌曲不动人、不传情、感动不了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教学中我有意让她学唱歌剧《红珊瑚》中珊妹的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 因为这首曲子起伏跌宕、委婉动听, 装饰音较多, 旋律中豫剧的音乐元素比较多, 唱好的话特别感人;我计划通过学习这首曲目达到掌握“润腔”“传神”和“传情”的目的。在此同时我要求她学习豫剧个别唱段, 力争掌握豫剧演唱的风格和地方语言的韵味。同时我告诉她, 要想感动别人, 首先要感动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她唱歌终于有感觉了, 不仅在声音传情的把握上成熟了很多, 而且在声音的修饰上、吐纳上有长足的进步, 不是直来直去地用拙劲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从戏曲里面学到的”

声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更应努力涉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 因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 都是先辈们一代一代实践总结的精华传承下来, 其中包括了它的艺术和技术, 非常值得我们去传承和研究。它不止在艺术上给我们教诲, 而且在技能上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艰苦、细致的过程, 要有耐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长达四年的民族声乐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很多, 特别是与声乐相关的姊妹艺术, 如戏曲、曲艺、全国各地的民歌等等, 是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

吸纳传统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篇4

传统文化是一个与“现代文化”相对的名词。所谓传统文化, 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 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汇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 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个时代, 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 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 都有着各自的特征, 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 中华民族又具有多源一体的发展格局, 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源远流长, 绵延不绝, 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力;第二、丰富多彩, 博大精深, 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多元性;第三、长于积淀, 注重交流, 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开放性。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作为一种积淀性文化, 长期以来, 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为了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 并激励他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我校根据学校实际,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抓课题研究, 拓展传统文化之路。为促进我校的办学特色, 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 学校以市级课题《儒家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策略研究》为契机, 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尤其是对儒家优秀文化的学习, 师生获益匪浅。

二是以活动为载体, 渗透传统文化。我校先后开展了“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儒家文化解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创造和谐美好人生”等全校性的活动。另外, 每个班、每个年级根据实际情况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每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也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内容, 通过这些活动, 我校师生不断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进一步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三是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 在校园里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的文化活动, 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人生, 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勤劳勇敢善良的美德, 了解、认识中国国情。开展校园文化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丰富阅历, 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

我校在运动场四周建了校园文化墙, 诸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 供师生在运动之余和漫步校园之时阅读和感悟。

四是校本读物, 感悟传统文化。全校教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 以校长为主编的编写组编写了校本读物《构建和谐三十四中》、《三十四中三年发展规划》、《儒学感悟》、《走近孔子, 走进和谐》等。深入浅出的解读, 生动鲜活的例子,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儒家智慧、启迪美妙人生, 懂得中华文化, 为人处事立国立业之本;儒学命运, 和国家时代的命运相连;挖掘儒学, 找到与现代接轨之精华;中国文化, 在和平永恒上引导世界。

我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取得了以下成果:

第一、提炼校园文化, 内涵更加丰赡。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 弘扬个性, 和谐发展。健全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个性, 激励创新, 挖掘潜能, 为了一切学生, 以利成才, 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办学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全体学生发展, 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指学生人格全面的发展, 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而不是全体学生去按同一规格的发展;指学生的终生发展, 而不是局限在学校期间的发展。

共同愿景:坚持“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 遵循“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思路,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创造和谐美好人生, 培育“仁智勇省”人文精神, 彰显传统文化特色, 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努力构建“民主、公正、关爱、进取、诚信、和睦”的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令人羡慕和向往的重庆三十四中。

办学思路:质量立校, 科研兴校, 文化养校, 特色亮校。以优质的教育教学实绩确立学校地位, 奠定知名度;以务实的教育科研精神促进学校发展, 提高赞誉度;以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涵养人文, 提升美誉度;以传统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品质, 赢得钦慕度。

核心价值观:“纵横驰骋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仁爱”的情怀。

主流价值观:学思观:博学笃志, 切问而近思——坚守自己的志向, 树立远大理想, 博闻强记, 审问而反思。道德观:以至诚为道, 以至仁为德——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以德修身, 以诚养性, 善待万物。实践观:思, 壮志凌云;行, 脚踏实地——即激情, 多梦, 又敢于冒险, 大胆实践。敢思, 敢试, 多想, 多做, 少议论, 脚踏实地, 雷厉风行。中庸观: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幸福观:对于幸福来讲, 充分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这就是, 好的出身、好的容貌、好的命运和好的朋友。但是, 外部和物质的善只是它的消极条件。如, 生病的时侯把健康当成幸福;在贫穷的时候, 就把财富当成幸福。只有不断追求善和美, 即“美好生活”和“善良行为”, 并且为获得这种满足而乐意牺牲其他一切的人, 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心中有盼头, 手中有事做, 身边有朋友, 家中有积蓄。愉快地工作, 出色地发展, 优雅地生活。和谐观: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和谐共生。四雅观;情趣高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气质优雅。大爱观:大爱者有大志, 大志者有大勇, 大勇者有大成。“五度”观:思想上要有高度, 积淀上要有厚度, 形象上要有亮度, 体魄上要有硬度, 人格上要有气度。快乐观:快乐是一种美德, 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 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 成功是一种心态;洁白是温柔的枕头,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微笑力量最大, 爱能战胜一切。

三十四中的员工文化:毋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圆做人、万众归一、不断创新。毋忘在莒:永远不能忘记一起创业的艰辛和苦难,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珍惜现在, 展望未来。昔日和今天的苦难, 是我们终生进步的阶梯, 是我们终生进取的不竭动力, 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守正出奇:守住正派之风,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创造奇迹, 掌握未来。方圆做人:为人处事, 该方则方, 该圆则圆。方即是大事要方, 小事要圆;对已要方, 对人要圆。方是做人的脊梁, 圆是处事的锦囊。方中要容得了圆, 圆中要不失方;方是以不变应万变, 圆是以万变应不变。万众归一:围绕三十四中的发展目标, 人人事事都责任到位, 扮演好在促进三十四中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角色。学校要发展, 学生要发展, 员工个人也要有发展;别人有发展, 自己也会有发展。万众归一, 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不断创新:一切成绩都已成过去, 未来永远是一片空白, 要以终为始, 不断创新。创新是生命的延续, 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训三风”。校训:仁智勇省。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省者不疚。校风:尚德修文、扬善达美。修炼品德, 崇尚高尚道德, 推崇优秀品行。教师修身养性, 师德高尚;学生努力修为, 内化修养;安和修文德, 加强文化建设, 培育文明风尚, 彰显儒教风范;心怀善意, 推己及人, 弘扬正义, 凸显人性光辉, 实现“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厘规;引领师生求真、臻善、达美, 努力构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和谐共生”的和谐三十四中。教风: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心怀教书育人之大任, 情系三十四中之发展,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敬业乐业, 无私奉献, 守望教育人生的美丽。学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终生学习, 兼容并包, “泛爱众, 而亲仁”;学则以疑, 思疑而进;辨明真伪, 甄别良莠;践履所学, “知行合一”。

第二、教师注重形象, 学生言行儒雅。

我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 熟悉传统文化内容, 熟悉教学方法, 有独立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与良好的人格魅力的师德形象;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终身学习的品质的学习形象;具有广博丰厚的知识与开放的知识结构的智能形象;具有精湛的教育技巧与较强的团队工作能力的工作形象;具有端庄高雅的仪表与得体的体态语言的美感形象;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健康形象。

学生更加热爱学校、关心学校, 能做到情趣高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气质优雅, 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女生文静淑雅, 男生温文尔雅, 有一定文化底蕴。使用体态语言:微笑、点头、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积极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 塑造三十四中学良好的学生形象。

第三、传统文化浸染, 成绩硕果累累。

三十四中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等的浸染之下, 攻坚克难、励精图治、锐意进取, 办学特色已初步形成, 为社会、为巴南、为李家沱地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中考、高考圆满完成教委下达的各项指标, 尤其是高考成绩在区内同类学校中高居榜首, 有的指标还超过区内联招校。

艺术教育成绩突出。美术教育, 我校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 成绩优秀, 每年参加高考都有10余人美术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 尤其是高2003级6班的蹇蓓蓓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参加国内各级各类书画展获奖超过100多人次。音乐教育, 我校音乐社团学生酷爱音乐, 每年参加高考有近10余人上本科线, 高2009级苏祥利参加全国钢琴比赛获金奖。体育教育, 我校田径队参加巴南区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多次获得过二等奖, 2008年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

教师论文获奖超过100余人次, 受各种表彰奖励50余人次, 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获奖超过100余人次。

整体吸纳 篇5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记载,在前人已有的诱导因素基础上,本文考虑到当前的实际农户生产情况,选取政策因素、价格因素、制度优化因素、激励手段因素等作为导致空巢农户科技吸纳行为迥异的自变量,逐一对上述自变量进行细致的单独分析,有如下关系式存在:

其中,ν为随机扰动项,反映无法观察到的其他影响因素。下面将对上述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概括。

一、政策诱导因素对空巢农户科技吸纳的影响

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农户对科技吸纳的程度与政府的宏观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国家出台的法规会对农户的科技吸纳产生深刻的重要影响,决定着农村生产率是否提升,农业生产活动是否可以正常开展。一方面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小农资产阶级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家目前的农业政策倾斜有关。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要考虑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要注意将农户的热情和吸纳行为联系起来。

(一)“剪刀差”政策的存在。一直以来,由于长期的错误思想引导,国家一直“重工轻农”,这其中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基于现实层面的考虑。我国土地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农业产出逐年增强。据有关资料统计,自2000年至2010年的短短11年时间,农业出口率已从不足20%上升至接近半数,出口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类似行业,但是国家却在运用剪刀差政策将农业生产的很大一部分收入转移至工业、商业等领域,虽经历过多次整改,但效果甚微,这种方式一直保留并流传至今,导致了农业部门收入基数可观,但实际得到的却很少。“入不敷出”的局面难以解决,严重削弱农业的行业竞争力,农户作为生产的唯一主体,一直充当着“侍卫”的角色,总是为了国家效力,却得不到该有的利益和发展空间,正是这样,在农户成为了独立的经济单元后,在整个市场日益繁荣发达的背景下,农业与工业及其他产业之间剪刀差的存在,使得农业生产要素的逐步减少,农业供应生产链的大幅度缩短。同时,农户对于科技的需求明显下降,对科技吸纳行为也慢慢演变成为了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要想完全扭转此种情况,加大农户的科技吸纳程度,必须严格重新制定新的价格交换规则,既不过分损害农业利益,也不迁就于工业的发展,使农户平等的参与各项竞争,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必须依照价值规律条件下的法则操作运行,还要调整好不同工农产品之间交换的比例大小关系,维护农户的根本利益,提高其吸纳意愿,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促进农户的循环、有序良性发展。

(二)税收政策要利国利民。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税一直深深的困扰着广大农民,不仅负担沉重而且降低了劳作的激情,正是因为它的存在,让很多农户无法体验到农业生产带来的丰厚效应。国家自2003年推出免除农业税的新规后,农户对于农业税的忧虑彻底打消,不用再为昂贵的税收烦恼,对于农业也有了重新的再认识,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目前,国内的规定是在购买农业机械后,尤其是大型农机后,往往需要购买者上缴一份税收,而对于进口的机械可能还需要交纳额外的关税,本身这些机械价格就不菲,还要加上其他的税收,这就让普通民众无法接受,政府对于农机购买的具体补偿政策也在不断变动着,这样加剧了农民负担。这种税收政策对于农业的进步是有害的,在使用一项新技术时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存在,因此不应把重点放在税收上,要把目光投向率先采用先进技术的农户身上,给予其适当的补助。由实际经验来看,只有当政策符合民众的意愿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强加压力于其身上,极有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情况。

(三)信贷支持的不完善影响农户科技吸纳。农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土地是国家财富中的宝贵血液,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往往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投入至科技吸纳中,而其自家的储备又不足,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通过信贷的方式来解决。现在通行的政策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户难题,农业中常用的设备购买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兴建、修整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农户无法自行承担,这个时候国家要大力支持农民,优先提供贷款。在利息方面,1983年之前的农业贷款利率低于工业利率,但自从1984年以来,农业贷款利率不断攀升,一度接近甚至超过工业利率,这对于农户对农业的认识显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必须早日改变贷款利率不合理的现状,对于采用高科技的农户给予优先、低率贷款支持,如此才能刺激吸纳市场的活跃。

二、价格诱导因素对空巢农户科技吸纳的影响

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的存在,使得农户对于价格尤为关注。这里的价格有两层含义:一是农户的销售价格;二是农业机械或科技的购买价格。农产品的售出价格与农户的个人收入息息相关,政府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让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农户缺乏安全意识感,价格市场的不确定对于其吸纳科技会带来一种畏惧感,从而不愿冒风险从事农业生产。农机产品的价格过高会造成农户的购买力减弱,目前信贷利率较高,农户资金有限,对农机的购买还是较为谨慎的,因此控制好农机销售市场的正常化是保证农业良好发展的首要前提。在价格与农业科技吸纳之间存在一种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价格高,农户采用科技吸纳的就少,农业的发展限制条件就越多;价格低,农民主动采用科技,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户的吸纳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尽管目前还不能游刃有余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但首先要做好的是解决好农产品内部和所在区域间的价格协调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深化对价格政策的改革。

三、制度优化诱导因素对空巢农户科技吸纳的影响

农户是农村经济生产的主体,这一主体地位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便没有改变过。以利润为导向的思想下,在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后,对于富余的产品可由他们自由支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充分提升农户参与农业的积极性,制度改革对农户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农村体制改革之外,通常所说的制度优化还包含农村部门建设和农村市场培育。村委、社区部门智能的减弱,机构设置的不合理阻碍了农户的科技吸纳,将来要注重对社区建设的重视,为农户提供系统性的专业服务,而对于市场培育来说,要大力推动生产要素和农产品的引导培养,打造精准农业产业园。第一,对于劳动力市场完全放开,在技术的指导下,通过各个要素的价格变动情况来反映丰缺度,在市场相对价格的带动下就会激发起农户的科技吸纳兴趣;第二,增大优质高效多产农业的推广,调控农产品市场,将价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农户一旦拥有自主选择权,在价格便宜的前提下,就会加大科技吸纳的吸收效率。

四、激励手段诱导因素对空巢农户科技吸纳的影响

为了提高农户对科技行为的吸纳,就必须要做到加大农户对于科技信息渴望的动力。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动力可分为社会需求推动力和比较利益推动力,这二者都是起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为迎合社会的发展,配合经济市场的运行,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将农户引导至市场体系中,在“物竞天择”的生态学理论下,农户会自发的形成一种竞争压力,同时这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在增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丰厚条件下,催促着农户认真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回馈性价比,一旦此种方案被他们接受,便会立即产生对科技吸纳的高涨关注度,而比较利益推动力主要是在二者或多种利益下综合权衡后的驱动力量,它往往代表了农户对于利益的追求度,全方位条件下需要我们熟谙农民的这一特性,并制定符合他们需求的利益法则。

五、提升科技吸纳行为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支撑性的保障功能。政府是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当前,我们应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能,切实划分好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建立起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首先,应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户科技吸纳体系,规范各地经办机构,尽可能的实现所有经办机构公营化,创建“人人有服务、人人可服务”的新型模式,解决农户对于农业科技吸纳的相应难题;其次,开创新型农户科技吸纳的“诊疗体系”,即安排一部分专家、学者定期的前往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对农户的科技吸纳行为实地调研,将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梳理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同农户深入交流,验证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同时将调查报告提交给政府部门,为建立新的政策提供依据;最后,针对贫困的空巢农户家庭,政府要积极主动地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其基本生活,例如在乡镇实行干部责任制,即一名干部负责一户困难家庭,实行绩效考核制,将扶贫工作完成的好坏与年终干部考核相挂钩。

(二)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当前,建立社会服务化体系是紧迫所在,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仍是一片空白,尤其是农村地区要重点打造成农业科技服务的中低端平台,宣扬农业科技的最新使用政策,鼓励农户采用农业科技,建立健全农村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体系,将农业科技的使用与推广与当地基层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可由一个干部负责一个乡镇或一片区域,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农业科技一体化结构。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强调公民与政府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政府作为主导力量,要承担起构建的重担,资金支持要到位,有利于农业的政策要合时宜的向农户倾斜;二是要大力培育社会全体人员的自觉监督意识,不仅要从外部对科技吸纳的行为监督,更要在内部营造出一种监控氛围,对于资金的流向、环节的完善、风险的防范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强化空巢农户自我意识。个人思想的转变是其行为的导向。首先,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要一味地消沉,总觉得自己是一种累赘,告诉自己虽然年龄偏大,但仍然有存在的意义;其次,无论面对哪种新的先进科技,都要主动的积极采纳,即便无法领会其真谛,也要试着向有关人士和个人寻求帮助;再次,应该放平心态,端正态度,努力改变惯有思维模式,尝试接受新鲜事物,多参加劳动技能方面培训,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最后,国家要制定相关保护空巢农户利益的法律法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三农”问题再次被提上议程,而空巢农户又是一类不同于正常农户的特殊群体,无论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还是对农业科技吸纳的水平都与传统意义下的农户有较大区别,针对他们在科技吸纳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传统形势下的做法是对其行为素质的拓展与提高,除了对农户的人力投资外,国家还应有针对性地对农户科技吸纳行为中的相关行为进行辅助性的诱导。这样,一是为了加快农户的科技吸纳行为早日发生,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增强农村科技转化率;二是加快科技吸纳成果的转换,为早日实现现代化绿色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空巢农户,科技吸纳,诱导因素,三农问题,农村科技转化率

参考文献

[1]诺思.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

[2]顾焕章.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李立秋.建立国家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J].中国科教论坛,2003.11.

[4]阎文圣等.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3.

整体吸纳 篇6

关键词:农村,安全

吴店镇是200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的中心镇, 辖37个行政村、1个社区, 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 5.2万人, 5.4万亩耕地。近年来, 吴店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 以农村所需、群众所求、自己所能为创建宗旨, 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有效探索出一条农村创建安全社区的新路子, 营造了安全、健康、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1 吸纳理念, 整合资源, 建立安全社区创建机制

2007年, 吴店镇在全市率先引入“安全社区”创建理念, 成为第一个农村创建试点。在无经验可借鉴、无样板可参考的情况下, 吴店镇组织创建骨干多次到西安、上海、济南、北京等地参加专家培训、现场观摩, 成功吸纳安全社区创建理念。并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落实、部门实施、团体协作、全民参与”的创建机制。整合村级电工、防疫员、卫生员、治保主任、退休教师、秧歌队等人力资源, 形成了介入全覆盖、参与全方位的工作网络。同时, 把安全社区创建列入党委、政府工作长远规划,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政府的具体实践。

2 因地制宜, 注重实效, 着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安全意识淡薄, 为突出宣传实效, 吴店镇采取特色宣传法, 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 精心设计了具有农村特色、突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安全社区创建图标;将安全知识编排成山东琴书, 组织开展“安全文化进万家”巡回演出;编成歌谣, 通过各村秧歌队, 边锻炼, 边宣传;把安全知识制作成挂历、厨房围裙, 免费发放给农户;设立安全知识漫画宣传栏, 刷写安全标语, 悬挂安全壁画, 设立农家书屋, 并坚持推行“四个一”工作法, 即学校每周上一堂安全课, 企业每周观看一次安全教育片, 行政村每周组织一次群众安全知识培训, 包村干部每周制作一期安全板报, 营造了人人讲安全、论安全、支持安全、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

3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精心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为探索农村安全社区推进方法, 科学设立推进项目, 吴店镇开展了群众安全状况基础调查, 排查需要重点解决的安全问题。根据调查结果, 打破城市“安全社区”项目设立模式, 设立10个富有农村特色的安全促进项目, 针对不同的高危人群和高风险环境, 持续进行安全干预, 实现了城市安全社区理念的农村化。

3.1 家庭用电安全项目

针对农户用电线路乱拉乱扯、设施老化等用电隐患, 制定了分期、分批改造计划, 投资150万元无偿对第一批2000余户农户用电线路进行改造, 用4平方铜线取代了1平方铝线、用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新式表盒取代了单一的计量箱、用新式标准闸刀取代了破旧的裸露闸刀, 使改造后的农户拥有了城市居民享有的用电条件。并与改电农户签订《家庭安全用电协议书》, 规范农户用电行为, 从源头上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

3.2 防农药中毒安全项目

农村农药使用量大面广, 为避免误食农药和喷洒中毒事件, 吴店镇为农户制作了农药储存箱, 温馨提示“珍爱生命、远离农药”, 将农药安全保管, 一把小锁锁住了危险, 换来了安全;借鉴交警防护服模式, 制作了防毒隔膜, 在喷洒农药时佩戴, 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药的“保险柜”和“隔离衣”。

3.3 防狗伤害安全项目

农村家家有养狗的习惯, 被狗伤害极为平常。吴店镇大力开展狂犬病危害和被狗伤害紧急处置知识培训, 积极倡导家犬拴养、笼养, 组织专业队伍逐户逐条进行防疫, 发放防疫证、牌, 形成了农户自我规范管理、卫生部门跟踪防疫的安全养犬格局。

3.4 农用机械安全项目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 机械伤害人数越来越多。我们以顺发农机协会为载体, 对农机会员实行统一管理, 统一培训, 统一检修, 规范农用机械的操作使用。协调交警部门开展农用“三轮车”无证驾驶、非法载人等违章现象, 确保了农用机械安全运行。

3.5 出行安全项目

在镇主干道设立道路交通安全检查点, 重点路口、重点路段施划减速带、人行横道线, 设置安全行驶标志, 镇、村街道架设照明路灯;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 改造村级道路51公里, 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目标, 达到了交通便利、出行安全的防控效果。

3.6 农民工安全项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 伤害时有发生。我们充分发挥大后方作用, 充分利用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 举办培训班, 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法律法规培训, 经考试合格颁发安全生产培训证书, 切实提高了农民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并依托镇司法所成立农民工维权办公室, 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维护农民工权益。

3.7 儿童安全项目

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 留守儿童安全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我们适时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 建立留守儿童与教师“一对一”帮扶对子, 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农村儿童有在坑塘洗澡、滑冰的习惯, 在辖区内坑塘树立了安全警示标志, 在危险地点设置防护绳, 学校根据季节特点, 向学生家长发放校外安全建议书, 全方位增强对儿童的安全防护。

3.8 暴力预防项目

农村治安防范力量薄弱, 社会治安问题容易发生。我们在镇主干道安装监控设施, 在各村设立警务联络站, 安装广播求助报警系统, 组建治安巡逻队, 配备对讲机、蓝白棍、强光灯、喊话器等巡逻装备, 建立完善了暴力预防打击网络。

3.9 消防安全项目

农村火灾隐患多, 农民消防意识淡薄, 消防设施缺乏, 乡村道路狭窄, 大型消防车难以及时施救。我们合理编制了全镇消防规划, 投资50万元建设了吴店消防站, 配备2辆适应乡村道路的小型消防车, 组建了消防、治安联防为一体的消防队伍。各村建立了村级消防点, 配备了干粉灭火器、消防锨、消防桶等消防器材, 成立了村干部带头、群众轮流参与的义务消防队。

3.1 0 企业生产安全项目

与各个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督促企业对新员工实行岗前三级培训, 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 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定期组织企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4 持续改进, 巩固成果, 建设安全、健康新农村

随着安全社区工作的推广和实践, 广大群众对“安全、健康、和谐”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安全知识认知率有了较大提高, 各类伤害大幅度下降。据伤害检测统计, 2010年与2006年相比, 辖区被狗伤害、农药中毒、农民工伤害人数分别下降84%、94%、71%;农用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分别下降61.3%、83%, 全镇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2009年1月, 国家安全社区专家评定组对我镇安全社区进行现场评定, 对吴店镇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安全生产报》、《大众日报》、《菏泽日报》等媒体多次对我镇安全社区创建做法进行报道。

上一篇:资金拨付管理下一篇:小组管理与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