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整体管理

2024-05-16

项目整体管理(精选12篇)

项目整体管理 篇1

2008年1月, 本人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宁波市电力局基于PI实时数据库实时管理系统的开发, 主要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 整体规划项目实施和管理控制。本系统是基于PI实时数据库及Web的实时信息系统, 采用B/S架构, 将较多的实时信息、设备信息、模型信息、图形信息纳入其中, 使信息得到更全面的流动和管理, 市电力局生效处、用电处、科信处、计划处, 运行工区, 变压工区, 集控站等工作人员均可登陆该系统完成实时信息的管理、浏览、上传、流转等操作。

本系统采用分期建设和RUP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管理, 项目于2008年12月底交付使用。基于涉及到的系统功能综合性强, 协调部门较多, 系统复杂, 用户期望较高等特点, 为此我们把项目整体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项目计划阶段的项目管理计划编制, 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跟踪控制, 力求三大目标统一;正确处理项目综合变更控制等三大过程, 目的是保证项目活动化繁为简, 统筹安排, 实际实施, 分步进行, 保证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一、制定完整的项目管理计划

在项目计划编制过程中, 考虑到项目涉及的功能综合性强, 项目范围较大, 项目产品对客户意义重大, 因此我们邀请用户一起参与项目整体计划的制定, 来明确项目活动和双方责任及义务。

1) 在项目计划制定中, 以招投标书为依据, 通过双方联合设计来确定项目范围, 对项目活动进行了工作分解 (WBS) , 由客户方最后签字确认项目范围。

2) 进度计划的制定采用Micros oft Proje ct 2007为辅佐工具, 召集团队成员制定每次任务的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持续时间, 并明确每个阶段的里程碑。

3) 资源计划的制定包括人力资源、硬件资源的制定, 明确项目所需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和该项目的进度安排;明确项目中的角色、职责、汇报关系, 并制定相应的人员配备表。最后分析计划, 进行整合和优化。

4) 沟通计划的制定, 分析项目干系人项目干系人沟通需求、沟通时间, 沟通内容, 沟通方式等内容, 如:对用户的沟通方式包括, 每周由监理方组织举行项目例会, 绩效报告会, 通过电话、QQ、Email等方式沟通, 并做好沟通记录。

在以上计划的基础上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系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阶段对进度、质量、成本进行跟踪和控制, 力求三大目标统一

实施阶段我们将项目监控的重点关注在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方面, 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 我们采用了Project2003为辅助工具, 制定了进度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使用跟踪甘特图, 关注网络图 (CPM) 上的关键任务, 确定项目中每项任务的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及分配的资源, 以及资源使用状况视图, 避免资源冲突和过度分配造成对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同时要让每个团队成员都知道具体承担的任务时间表, 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另外, 我们还定期采用挣值法 (EV) , 对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进行测量, 查看项目当前状况, 以及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比如在项目进行到第60天, 我对各项活动成本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ACWP104万, 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CWP110万, 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S113万, 经计算得进度偏差SV为-3万元, 成本偏差CV为6万元, 因此我们判断进度落后一点, 但成本还没有超支。发现问题之后, 我们通过变更控制流程变更了进度计划, 并决定在一期研发测试阶段的工作提前开工, 将Project2003中的一期编码任务与测试任务的前置关系从原来的FS调制成FS-4, 即编码还差4天完成时测试阶段的准备工作可以开工。在每一个里程碑召开小组会议并邀请客户方, 以及监理方一起参与, 对本阶段的工作和可交付物进行确定和总结, 决定是否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在该项目中我们要求开发人员和QA、QC人员紧密配合, 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都要有清晰的文档记录。同时我们公司还引入了CMM3质量保证体系, 有效的指导了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 并尽力保证成本、进度、质量三大目标的平衡。

三、正确处理项目的综合变更

在一个项目中变更是必然的, 不可避免的。进度拖延、成本失控, 客户有新的需求, 需求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没有完全理解等都会引起项目的变更。在本项目中, 由于涉及的用户部门范围较广, 用户需求非常复杂, 另外, 我方需求人员对客户的业务知识不了解, 造成需求获取的准确度不高, 引起了项目的多次变更。针对上面的两种情况, 我们一方面引导客户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暂时不需要的功能规划到项目的第二期中去建设。对于一些用户比较坚持的需求同时对项目的成本和进度会造成较大影响的需求, 便由监理方组织必要人员参加评审会议, 明确变更对项目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调整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变更。然后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 由CCB批准后实施变更。另一方面, 为减少我方需求获取不准确对项目进度的负面影响。我们提出建议, 双方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协商, 客户方面组织相关部门的业务专家适当的给我方进行电力业务专业知识的培训, 该建议得到双方高层领导的支持, 并且举行了三次培训, 且培训效果非常好。

基于PI实时数据库实时管理系统于2008年12月底开发完毕, 目前, 该系统状况良好, 受到及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项目能够成功, 做好项目整体管理工作确实很重要, 但是在管理过程在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如:开发团队虽然有技术能力, 但合作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性格和背景不同以及本人缺乏了对他们的个人需求关注以及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很到位, 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我会努力加强和提高这方面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友生等主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熊登峰.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科技风, 2011.

[4]左美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项目整体管理 篇2

[摘要]:

2004年6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开始参与某省烟草公司工商信息协同项目的开发,主要负责系统的组织规划实施开发与项目管理,该系统工程浩大,外部运行环境复杂,具有严格的安全,稳定,时实高效和可靠性能要求,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大型数据库实时分布式系统,该系统由数据交换存储子系统,信息分析查询子系统,产销衔接子系统,管理监控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统一于服务器端软件模块,系统建设从数据中心中获取销售、订单数据,与商业企业核心的专卖、计划决策、订单处理及库存管理、CRM系统以及呼叫中心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统一的数据传输层进行数据的传递。同时分公司一级的工商信息协同系统与省公司一级的工商信息协同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形成整个的工商信息协同系统.分段我们采用分期建设,研发与试点同步推进的开发方案,使用RUP软件工程方法对项目进行管理。一个项目成功离不开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全局把握。本文以该项目为例,结合作者实践,讨论了该项目整体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通过在计划阶段制定完整的项目管理计划,实施阶段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跟踪和控制,力求三大目标的统一,正确处理变革等方法和策略对项目进行整体管理。目前该系统已开发完毕并全面推广,运行状况良好,受到客户一致好评 [正文]2004年6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开始参与某省烟草公司工商信息协同项目的开发,主要负责系统的组织规划实施开发与项目管理,工商信息协同系统完成了工商企业之间的销售预测和合同数量的达成,并自动的实现国家局电子交易系统的数据上报,减少了现有合同签订的工作量,也保证了合同数据的合理、可靠。该系统采用分公司分布方案,并统一建设在商业企业一方,系统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展现层,4个应用子系统,数据传输层,支撑层数据传输层,支撑层。系统展现层是该系统用户界面的接口,使用BEA的Portal产品来实现展示。四个应用子系统分别是数据交换存储子系统,信息分析查询子系统,产销衔接子系统,管理监控子系统。传输层部署工作流引擎,传输引擎和各类系统插件(WEB SERVICE),支撑层上架设应用服务器BEA WebLogic Server,消息中间件(IBM MQ)、后台数据库软件Oracle和LDAP目录服务,硬件平台使用IBM小型机和PC服务器,系统平台是WINDOWSNT,UNIX或者LINUX。在各分公司,要提供各类业务系统接口,实现工商信息协同系统与核心运营CRM,营销系统,专卖系统,数据中心CALL CENTER 的无缝集成,省公司工商信息协同系统建设需要国家局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分期建设,研发与试点同步推进的开发方案,并使用RUP 软件工程方法,进行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项目开发周期为1年,项目人员配置情况如下:客户方项目组由客户方项目领导小组3人 客户顾问1人 客户方项目负责人1人 客户方实施人员2人一共7人组成,负责监督项目的实施,和开发方沟通,明晰需求。开发方项目组由开发方项目领导小组3人,开发放顾问组3人,项目经理1人,分析设计组3人,开发组6人,测试组3人,界面美工1人,工程实施组3人,配置管理人员1人,质量管理人员1人,质量保证人员1人一共26人组成。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对项目的整体管理。在该项目中,我主要使用microsoft project 2003 作为辅助工具,并通过在计划阶段制定完整的项目管理计划,实施阶段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跟踪和控制,力求三大目标的统一,正确处理变革等方法和策略对项目进行整体管理

计划阶段制定完整的项目管理计划

我带队在经过两个月的整体规划和可行性分析之后,项目于2004年8月正式立项建设。项目计划是实施时的依据和指南,好的项目计划可以有效地指导项目的实施。在该项目中,我制定了如下计划:工作计划,主要说明该项目的实施方案以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人员组织计划,主要说明工作分解结构图中的各项任务有谁来承担;设备采购供应计划,主要需要采购哪些设备,采购的具体流程;资源供应计划,它是有关项目全过程资源供应的方案;变更控制计划,主要说明如何处理变更请求,进度计划,拟定项目的进度,完成时间以及各阶段目标,成本投资计划,包括各层次项目单元成本,文件控制计划是保证项目顺利文件管理的方案;支持计划,主要包括培训,考评,系统测试等支持方式,比如:在采购计划,我制定了IBM小型机,PC服务器,其它硬件设备和中间件产品都需从外部采购,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采购流程完成,比如:合同编制,招标,供方选择,合同管理,收尾等。

进度,成本,质量进行跟踪和控制,力求三大目标统一。

实施阶段要进行进度的跟踪和控制,在确定项目开发计划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度表,在确定每项任务时都确定了该任务的工作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同时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知道自己承担的任务时间表,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工作日志是了解每个小组成员工作情况的最好方式,我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做日志,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工作。在每周5下班前通过内网B/S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提交《项目周报》,把各自本周内完成的任务进度情况和下周任务计划做出汇报,报告要严格按照百分比量化任务完成的情况,因为PMIS只提供具体的百分比选择,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自己的总结报告做出负责,我把各项任务实际完成数据输入到项目进度计划中,Project自动完成甘特图的绘制并生成成本统计表,通过查看甘特图就可以交好的把握项目的总体进度绩效,随时了解项目进度,并确定是否调整下一阶段的进度计划

一个产品是否合格,取决该产品的质量是否达标。在该项目中,我要求开发人员要和质量管理人员,质量保证人员要紧密配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都要有清晰的文档纪录。同时,我们公司还引入CMM3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地指导了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并尽力保证成本,进度,质量三大目标的平衡。正确处理变更。

项目整体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整体效果

一、前言

从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来看,项目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对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基于这一考虑,在建筑工程中,应对项目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认真分析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积极开展项目管理,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为此,我应正确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要求,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来看,项目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初步的认可,项目管理工作得到了开展,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是考虑到项目管理的难度及复杂性,目前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经过分析可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管理观念滞后

我国刚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久,一些施工企业经营者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不深,观念滞后,

许多施工企业甚至还未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概念,对于项目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建筑施工中没有有效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导致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考虑到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施工单位要想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就要对项目管理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应及时更新项目管理理念。

2、 项目管理不规范

缺乏高质量的管理人员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导致经营监控不到位,常使得某些个人获得大量利益而牺牲了企业的整体利益。

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来看,目前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还不够规范,在项目管理制度、人员和管理手段上还比较欠缺,导致了项目管理在实际实施中难以发挥预期作用,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为此,应从规范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

3、 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施工企业控制了项目管理机构的财权,但由于施工企业大多具有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的特点,难以准确预料,导致了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未得到有效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从这一角度来看,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应从制度建设入手,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满足项目管理需要。

4 、项目部职能不明,责任分工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合理

施工企业的各项目部职能不明确,有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放任不管,有的又越权多加干涉,使得一些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体制受到旧体制的干扰。从目前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实际来看,项目部的定位不准确、职责不分明成为了制约项目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就要从项目管理的定位入手,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保证项目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三、建筑工程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果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际,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认真分析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从项目管理观念、项目管理的机制和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机构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积极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 、更新项目管理观念

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水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应从管理理念对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正确分析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并认识到项目管理的积极效果,使项目管理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达到预期目的。基于这一考虑,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及时更新项目管理观念,充分发掘项目管理内涵,保证项目管理得到有效开展,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2、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

为更好地执行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应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出发,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展情况,对现有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并积极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使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应从项目管理的机制创新和管理方法完善的角度出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组织机构效率

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大,为更好地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机构设置实际,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中,将项目管理机构作为重要的管理部门来看待,对项目管理机构的目标、权利和责任进一步明确,保证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效率,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达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发展,提高项目管理效果的目的。

4 、加强对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施工企业要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要想保证项目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应分析施工企业目前项目管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和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入手,全面提高项目管理人才水平,使项目管理人才成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整体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应注重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有效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就要对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认真分析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并积极开展项目管理,从项目管理观念、项目管理的机制和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机构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项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春杉;浅议市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J];才智;2011年33期

[2] 朱云芳;小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5期

[3] 周铁柱;建筑工程中防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3期

[4] 张辉;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3期

[5] 符欣;建筑施工中各专业成功协作的方法[J];才智;2009年10期

项目整体管理 篇4

1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管理在工程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有很多, 诸如:施工环境、物资供应、劳动力状况等, 而项目承包商对于工程的管理也很重要, 很多承包商在管理方式上不到位, 执行力不强, 使得项目实施人员只是注意到自己的利益, 却往往忽视了大局, 导致项目进度的拖延, 严重的甚至不能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另外, 作为管理人员, 也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进度、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不能同时兼顾三者, 往往导致了重进度轻质量, 重成本轻质量的现象, 这样既会打乱工程的实施进度, 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1.2 项目管理在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何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务计划, 同时又能保证工程质量, 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然而, 很多项目工程, 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有的施工方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同时对多个项目进行施工, 其中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在多个岗位流动, 导致没有专业的人员保证质量的进行, 因此, 项目的质量在开工后便会遇到重重困难, 往往加重了施工的额外成本。另外, 没有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和监管体系也是很多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缺乏必要的质检体系, 和相应的实施规划, 质量的检测和监督本身便成了一件难事, 再加上没有配备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督、整改, 很容易便降低工程的质量, 而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1.3 项目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划, 自然就不会有严格的成本规划。现行的很多施工工程本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只是有需要时随时进行资金、人力的调拨, 缺乏完整的成本规划, 这样非但没有充分利用好权责, 还容易在工程出现问题之时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 不利于工程项目的进展。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我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对于工期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不重视, 虽然每份合同上都会对工期有明确要求, 但工程方却很少就此进行明确分析, 这就造成在真正施工的过程中, 往往出现赶工期便增加成本的现象, 自然不利于工程的进展。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水平

2.1 完善施工前的工作准备, 充分做好计划

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还能充分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 使施工项目更加合理。因此, 在工程开始之前便要对工程的进度、技术、人力、质检等方面做好充分规划, 对于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施工难题、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等进行事先预估, 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以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2 在项目施工中要不断进行管理完善

工程施工过程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 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 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不断的进行工序完善和质量监控, 对于工程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完善的监管, 合理分析施工成本、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 以质量为出发点, 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的情况下, 保证工程的如期完成。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 针对不同的工程, 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 并且要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调整, 以完善工程结果。而对于工程施工中不稳定的因素, 也要进行充分的事前预估, 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维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2.3 加大检查制度, 严密进行监督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同样不容忽视, 只有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正常、合理, 才能使最后工程建成时的质量过关。因此, 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 对于工程中的违规操作、设计不合理、施工漏洞、规范缺失等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 避免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另外, 也要定期对于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检,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整改, 维持施工质量的标准。

2.4 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

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 可以明确管理人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责管理, 并且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管, 对于施工人员形成相应约束力, 并且, 责任机制的建立可以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 实现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工程质量。

2.5 加强对工程验收的管理

工程完成后, 需要相关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 包括工程的结构形式、材料的使用安装、墙体构造、防护系统等方面, 这些方面都是关系到建筑是否能正常使用的关键。工程的验收要符合一定的规定, 不能随意进行修改, 否则即使进行了验收也不能说明工程合格。这就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清楚了解相应的验收标准,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执行工作, 对于不达标准的建筑进行上报, 以督促工程方进行整改, 达到竣工标准。

3 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与阶段, 不仅关系工程合理成本的利用, 还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 因此, 要正确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管理把控, 只有这样从管理入手, 才能真正实现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的协调统一, 同时又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被放在首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 项目管理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则与安全相挂钩。本文从提高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入手, 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提出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果的对策, 希望借此可以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项目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李龙乾, 杨贵良, 张凯.浅论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1) .

[2]谢石华.浅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J].华章, 2012 (21) .

[3]杨波.试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13 (10) .

[4]闵晓燕.浅论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8) .

[5]石昕.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J].房地产导刊, 2013 (10) .

项目整体管理 篇5

息官及其职责

2018年上半年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小伙伴是很多的,但是由于教材比较厚,知识点比较多,时间比较紧,所以复习和准备考试就成了头等大事,甚至有些人直接准备裸考了。这可是万万要不得的,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贡献一下企业首席信息官及其职责知识点!

企业首席信息官及其职责

CIO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职位。这种职务在国外的企业中是一种与企业其他的最高层管理人,如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e Officer,CFO)、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CTO)、首席营运官(Chief Operation Officer,COO)等这一类职务相对应,相当于副总裁或副经理地位的重要职务。在美国的政府机构内和非商业性机构也设有这种职务。

从技术角度来看,CIO是负责制定企业的信息化政策和标准,实施组织信息系统规划,并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一个跨技术、跨部门的高层决策者。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管理与技术是相对封闭的。管理者大多不关注IT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而IT人员则很少关心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在这种情况下,CIO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来促进管理机制的变革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改善,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增强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CIO是企业决策层中的重要角色。

从CIO的职责角度来看,需要CIO是“三个专家”,即企业业务专家、IT专家和管理专家。就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制和大学的专业设置来说,没有哪个专业是培养CIO的。相对而言,系统分析师是CIO的最佳人选,因为系统分析师满足CIO的“三个专家”的基本条件。为了帮助读者提前准备好“就职”CIO,下面简单介绍CIO的主要职责。的主要职责:

1.提供信息,帮助企业决策

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在肖今时代,管理问题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而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热点变化得非常快。作为IT专家,CIO必须密切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分析新技术对经营管理与竞争战略的影响,以便及时作出快速反应。

随着现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CIO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其对企业决策的支持作用在不断加强。除了要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负责外,还要越来越多地在企业里以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身份出现。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CIO要利用他们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知识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2.帮助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

作为高层管理人员,CIO运用其IT优势,有效地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CIO不只是负责信息资源管理范围内的决策活动,而且必须参与企业发展的全局规划,帮助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此,要求CIO必须对影响整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方面问题都有相当全面和清楚的了解。

具体来说,CIO在帮助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方面,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和解读企业目标,分析市场变化,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企业总体战略发展趋势、机会和风险。

(2)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总体战略的信息化需隶。(3)从信息化的角度提出信息化对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的支持作用。(4)从信息化与业务结合的角度提出企业信息化规划。3.有效管理IT部门

CIO是企业高层领导成员,因此,应当从企业全局来考虑问题。但是,CIO同时又是IT方面的专家和领导者,有效地管理好企业IT部门也是CIO的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而且,这项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其他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信息化项目上,而这些项目能否开发成功需要一个团队来实施,CIO正是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CIO既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协调,又要站在IT部门的角度做好实施的组织工作。

4.制定信息系统发展规划

CIO是企业信息化的总负责人,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及时制定或修订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规划,以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当企业战略发生变化时,CIO要及时投入信息技术力量和调动资源来响应这种变化,使企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与管理策略更加协调一致。作为IT管理专家,CIO要主持拟定企业信息化流程的大框架,以及信息化流程与管理流程、工作流程的集成,建立和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

5.建立积极的IT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群体历史行为的积累、沉淀和传承。企业的IT文化就是企业与IT有关的人员建立在IT平台上的共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和愿景,是企业信息化在人们思想上的反映。因此,CIO耍把建立良好和健康的IT文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项关键任务。CIO除了自己必须认同本企业文化,主观上重视IT文化建设外,对其真实内涵要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措施正确宣导并有效传承。

IT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亚文化,必然是企业价值观与IT应用特性的结合、体现和细化,如果IT亚文化与企业母文化不兼容,甚至出现冲突,IT员工与其他员工就会像工作在不同的企业一样,出现是非标准不

一、沟通难以畅通、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合作协同,最终影响各自的工作绩效。

项目整体管理 篇6

作为负责人之一,主持中国国家教育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工作。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新世纪”山东科技版)8册,这是在中国大陆最为广泛使用的化学教材之一。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北京师范大学本科课程“化学教学论”2009年荣获国家级精品课。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国培计划”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区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十余项,主持“基于专家支持的高水平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高端备课)”项目。

在中国大陆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化学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0年应邀出席第21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并演讲,在2010年NARST会、2011年EASE会、2012年AARE会和2013年、2015年EASE会等国际研讨会上多次进行学术交流。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期间,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地区形成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问题导学”新型教学模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遇到了诸多的瓶颈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材问题。现有的教材是基于知识传授式教育而编制的,与新型的教育教学形态差异较大。因此,设计适应问题解决式教育的新课程教材就成为课改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十年中,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发展,更加关注学科核心观念的建构、关键能力的发展,更加注重把基于科学实践的促进学生核心认知和关键能力的发展融合统一。基于此,基于问题解决、科学探究和实践的项目学习成为科学教育的最具活力的方式。

综上所述,设计和开发一套基于项目学习的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可以更好地满足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之亟需,其次有利于丰富国内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的特色,再次能够更好地迎合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项目学习实验教科书《化学》由山西省教育厅策划和领导,山西教育出版社组织和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团队编写,笔者担任主编。主编王磊教授,化学课程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研究中心学科教学实验室主任。王磊教授还是教育部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修订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师教育资源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化学教育》杂志副主编,是北师大“新世纪”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教材主编,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职化学教科书主编。

教材的副主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胡久华、魏锐两位副教授。胡久华副教授以化学教学、化学教师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教学、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发展教学、化学教科书的比较、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科书的分册主编。魏锐副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有化学教育、科学教育、博物馆科学教育、化学哲学等,创立魏博士科学教育联盟,致力于搭建中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与课程的研发与交流平台、孵化与推广平台、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的支持平台,是北师大“新世纪”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职化学教科书的核心编写成员。

本套教材的核心编写者包括高等师范院校的化学教育研究人员,北京和山西的优秀化学教研员,以及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化学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他们均长期深入中学化学课堂,致力于化学教学研究,深度参与化学教学改革,且有丰富的教材、教师用书编写经验。

教材在编写上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為宗旨,其项目主题从学生关心的社会或生活问题入手,重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发展化学核心认识,提升学科关键能力,增进科学态度和情感。教材的设计基于项目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化学科学,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解决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属于将课程、教学和学习方案相融合的项目式的教科书。

本套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特色之一:每个项目设置了真实、有意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项目主题。例如,项目7的主题是土壤改良。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种花或者是植树时经常要接触的问题,也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土壤需改良吗?改良哪些方面?怎样知道土壤里缺什么营养元素?肥料洒入土壤里就可以了吗?这些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又有很强的驱动性。

特色之二:项目作品制作、问题解决过程、核心知识逻辑顺序,三条线索并进。项目作品可以认为是一个总问题驱动,而其中的检查进度可以认为是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驱动。例如,项目4的三条线索,见文末图。

特色之三:使学生对日常的现象和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具体表现在:(1)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形成问题意识;(2)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权利交给学生;(3)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真心实意地解决真实的问题;(4)适时恰当地加入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例如,项目2“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盐”,看上去是个很生活化的话题,里面却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自然界中的盐和餐桌上的盐在成分上有什么差别?自然界的盐是不纯净的吗?餐桌上的盐是单一的物质吗?学生在提出一系列问题后,非常愿意参与到项目学习中。学生亲自参与到从盐水中分离出氯化钠,而后深入体会分离盐和水的生产工艺。这些真正地让学生深入问题解决的真实过程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

特色之四:聚焦核心知识,彰显知识功能,提升学科素养。例如,项目1通过对燃烧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调控,可以使燃烧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人们可以对其中的某一项条件或因素进行调控,也可以同时对多项条件或因素进行调控。同时教材还指出,从科学原理到实践应用是有一定距离的,其中蕴含着很多的技术思想,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领域。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材注重体现知识的学科价值、应用价值及其学习价值,同时关注技术工程教育。

特色之五:实现“知识、认知→意义、价值→行为、态度”相统一的化学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素养。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发挥项目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切实落实到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中。例如,项目5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进行下面的成果交流:(1)汇报展示项目作品“金属制品合理使用的宣传手册”;(2)走进社区开展“金属制品的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3)谈谈通过本项目学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撰写自己的项目总结(包括主要的化学知识梳理、过程技能的发展,以及态度情感上的发展变化等)。

特色之六:探索项目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与对策,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中。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些核心问题,比如:(1)活动开放性大,课堂生成的问题难以预料和驾驭;(2)时间紧,任务的开展难以调控;(3)对学生如何提出针对性评价;(4)基础知识如何落实;(5)如何培训和指导过程方法、技能;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对策。例如,时间可以课上、课下统筹安排,一些自主学习、调查分析利用课下时间开展,节省课内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关于过程方法和技能形成,教材里提供了“方法导引”等栏目指引学生,提供了“资料在线”,设置了“调查分析”“实验探究”等栏目,锻炼学生的资料查阅、数据处理、组内合作等能力。

综上,本套教材是一套具有先进理念和创新特征的教材,体现出多年化学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果,是一套易学、好教,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教材。

策略一:充分发挥“开启我的项目之旅”和每个项目中的“项目导引”的作用。

“开启我的项目之旅”是以“从自然界中的水到千家万户的水”这个项目作为样例,一步步指导学生如何开展项目学习。教材创造性地分为两侧进行表达,一侧是该项目自身活动的开展,另一侧是如何开展项目学习的具体流程。从以下这些标志性的指导语言,可以了解怎样进行项目学习。例如:(1)当你拿到这个项目时,你想怎么完成?(2)对项目问题分析,需做到什么?(3)为完成每一个子问题可采取什么途径?(4)通过查阅资料,你如何获得有效信息?等等。该项目既完成了自身的目标任务,又达到引领整个教材所有项目开展活动的目的。

项目伊始设置了“项目导引”。“项目导引”具有几项重要作用:首先是提供项目背景,激发学生开展该项目学习的兴趣;其次,为该项目提供必要的知识素材或者是基本概念;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该项目的策划。“项目导引”一般所用课时不多,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策略二:项目进程中时刻关注“检查进度”,项目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所有的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梳理我的项目成果”的学习。“成果”是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后完成的一个大的任务或者是形成的一个作品,这个大的任务或作品需要分解为几个阶段逐步完成。“检查进度”就是针对每个阶段设置的检查。教师要在每个任务完成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进度检查,这样最终的“成果交流”才能顺利进行。最后的“梳理我的项目成果”实际上是针对所有项目而言的,教师将引导学生和所在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开发一本“化学手册”,旨在梳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物质和变化的认识;(2)解释身边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实现物质转化,例如从黄铜渣中提取有价产品。

策略三:有针对性地用好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栏目。

教材设置了“实验探究”“交流研讨”“调查分析”“自主学习”等核心活动栏目,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对于这些核心活动栏目,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调查分析”要安排学生提早在课下进行调查。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中的这些栏目,要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这些栏目承载着教材核心内容的教学任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栏目的教学实施,不仅是落实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方法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教材中还设置了“知识支持”“资料在线”“方法导引”“身边的化学”等栏目,对核心活动栏目形成有益的补充。其中“知识支持”“方法导引”等栏目旨在引领学生建构完成某项新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身边的化学”“资料在线”等属于资料性栏目,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丰富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不作为基本要求。

教材还设置了“总结反思”和“项目整合”等栏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整合。“总结反思”是项目中每个任务完成后对学科知识和能力发展所进行的归纳,“项目整合”是整个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自身和化学学科知识所进行的概括整理。对于这种类型的栏目,可以一开始带着学生进行归纳、整理,然后逐步放开,到最后要实现学生能自主进行概括整理,完成提升。

项目整体管理 篇7

自“十一五”后, 国家更加重视“三农”发展, 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力度, 吸引了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 政府也在进一步提高对此类项目的管理要求并逐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如何合规、保质、高效地完成项目, 提高科研成果和资金的转化率, 备受关注[1]。目前, 项目管理仍以人为管理为主, 主观性较大, 存在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低、物资管理不良、缺乏进度控制、项目延期等问题[2]。农业项目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技术复合性强、后期维护难度大等特点, 决定了其管理关键在过程管理, 必须要提升项目过程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管理体系由皮尔斯伯公司联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共同开发, 是一种以防范为主的过程管理方法[3,4,5]。实践证明, HACCP管理体系主要优势表现在:能评估影响项目进程的潜在风险;鉴别项目控制点并按已分析的危害关系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与各关键控制点相适应的临界值;当关键控制点失控时, 启用纠偏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6]。

本论文从涉农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入手, 以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项目为例, 运用HACCP管理体系, 研究农业信息化项目的过程管理并建立了其关键控制体系。

1 项目概况

1.1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 而是更加注重其品质和质量。农产品的消费观念已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特别是近年来经历了“瘦肉精”、“红心蛋”、“毒米毒面毒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后,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加强, 同时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大为提高, 2009年国家颁布了《食品安全法》, 并将食品安全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是水产养殖和消费大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好, 据统计, 中国内陆可养水面为2 734万hm2, 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hm2, 只占可养面积的19.6%。同时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养殖经验丰富, 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渔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现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但遗憾的是, 这种非持续性的发展方式造成养殖水域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所以传统水产养殖业需要进行创新, 需要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和信息化进行改造, 这为“水产养殖综合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1.2 基本情况

在此背景下, 2010年H公司申请政府科技项目“工厂化水产养殖质量全程监控与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并获立项。项目主要内容是利用传感器、RFID、二维条码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 对水产养殖过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控管理。

1.3 管理基本要求

项目从原材料的控制着手, 利用传感器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质量生产过程视频监控、室内环境监控、水质监控自动控制;采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构建水产养殖从孵化、育苗、长成、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可追溯体系;并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建立基于Web远程质量全程监控。项目的实施界定了生产主体责任, 保障消费者权益, 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项目要求在2012年10月份完成, 提交的可交付物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质量全程监控系统”和“工厂化水产养殖可追溯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各一套。

2 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分析

首先根据HACCP管理体系要求, 研究该项目实施过程特点, 建立了项目过程管理关键控制体系, 包括风险特征分析、关键控制点选择、纠偏措施建立以及体系运转保障措施等, 综合利用项目选择方法、管理方法、信息系统、专家判断技术等制定了项目章程、初步设计书、项目建议书, 对项目准备、施工和验收不同阶段进行过程管理风险点控制。

2.1 编制项目章程

建章立制, 以保障项目管理的有序开展。为此, 本工作团队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制定项目规划蓝图, 从源头上理清项目实施路线、主要实施内容, 为项目开展指明方向。此外, 工作组还制定了项目管理规范、管理程序、绩效评估管理办法, 旨在加强控制规范, 明确工作流程, 提高项目的产出和绩效。

2.2 编制项目初步设计书

初步设计说明书是指展示项目所有目标的文件, 虽在在项目规划时就开始创建, 但随着项目需求的进一步明确, 会逐步修改、丰富项目内涵和涉及范围。根据本项目要求:实现产品生产、运输及消费全过程的信息管理跟踪, 生产者对农作物的产地、生长环境、肥料使用情况等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上报;加工配送负责记录产品运输过程的冷藏温度、运输时间等情况, 信息上报至控制中心;消费者可通过产品包装上的追溯标签, 通过RFID识别器、网站、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查询生产信息。通过确定项目大概范围, 尽可能多的记录范围内涉及的人和工作内容, 以便相关工作人员达成共识。在项目准备阶段, 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主要细节的把控上。随着项目的逐步开展和深入, 再及时添加相关信息。

2.3 编制项目建议书

编制符合实际的项目管理建议书对项目进程管理尤为重要。有学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对影响项目实施成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包括项目和谐合作因素、项目过程管理创新因素、项目准备因素、风险分担因素、相互了解因素、承诺与激励因素、沟通因素共7类因素, 其中和谐合作因素是决定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承诺与激励因素是决定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7]。因此, 在编制项目管理建议书时, 优先考虑了上述2类因素的制定方案。

为了能使项目管理建议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中普遍适用, 在制定建议书的过程中, 以常用的项目管理方法论为基础, 借助本单位自主研发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 编制了工厂化水产养殖质量全程监控与可追溯体系的管理计划, 包括项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考虑到工厂化水产养殖质量全程监控包括3个子系统:生产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和水质监控系统, 工厂化水产养殖可追溯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信息采集及上报系统、生产履历中心系统、标识生成及管理系统、产品运输定位系统和信息识别及查询系统, 本人首先要求各子系统的负责人制定子系统管理计划, 待子系统的管理计划制定后, 再对子系统计划进行整合和平衡。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行标准化管理, 使得各系统的建设标准都具有可比性。在编制子系统管理计划时, 要求各子系统负责人收集国内成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项目管理计划作为参考, 借鉴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成功资料作为编制子系统管理计划的依据和基础,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子系统的计划编制完毕后, 再对上述计划进行整合, 在考虑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平衡, 形成了项目的整体管理方案, 最后将项目建议书上报项目负责方审批并顺利获得批准。在项目整个控制管理过程中, 始终将其作为一条重要基准和依据。

2.4 加强阶段性检查汇报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十分重要, 关系到项目执行效率。本项目涉及如何协调人和相关资源, 完成不同实施阶段的各项活动, 并使这些活动与项目建议书的计划保持一致。项目可交付成果主要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质量全程监控系统”和“工厂化水产养殖可追溯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各一套, 主要在项目实施阶段产出, 分为Window桌面操作应用软件、数据采集一体化设备软件、视频监控软件和移动终端RFID读写设备应用软件四大部分。一旦实施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因此需要开展定期检查, 帮助项目的5个子系统的实施人员及时了解项目整体执行进度。一旦发现项目工作量、成本、质量等方面存在偏差时, 及时分析偏差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如在考虑到郊区雷多, 建议所有室外线路或远程的室内通信线路采用4芯多膜光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 建议H公司选用红外型摄像枪, 不论白天或黑夜都能清楚浏览到视频图像;一般的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设备选用国产成熟产品, 如昆仑等, 这样既成满足项目质量, 又能控制成本。在项目实施期间, 通过收集项目进度、成本花费等项目绩效信息, 与制订的项目计划进行比较, 及时发现了项目进度与计划基线之间的偏差, 如:在程序设计开发阶段, 通过项目成员的工作日志和里程碑分析, 发现项目进度延误4 d, 在与项目组成员开会讨论后确认是因为程序员对Web Service架构掌握不熟练所致, 及时向公司研发中心申请支援。在得到资深工程师及时支持后, 逐步追赶落后的工作进度。

从项目整体考虑出发, 通过一系列的实施和监控手段, 以及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采取合理有效的纠正措施, 最终使项目在用户要求的期限内完成。经过用户方的试用测试, 系统功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顺利完成项目实施验收工作。

2.5 严控项目经费使用

监督项目实施方严格按照单位内部统一的财务管理相关规定, 遵守项目实施的评估制度和合同签订评审制度, 对项目经费进行规范管理, 实行专款专用, 做到了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和核算到项目, 按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的实际开支与原来的预算基本保持一致, 经费使用合理, 无更改项目实施内容、实施标准、实施地点等问题发生。

2.6 充分准备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

项目验收是项目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项目是否完成合同要求的重要标志, 包括业务和财务验收两个方面。通过组织项目实施方、项目需求方、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和专门的财务人员组成验收组,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鉴定验收。

2.7 完善项目成果并归档

对项目相关成果进行进一步完善, 根据市场需求, 尽早转化成产品并示范推广。对相关成果资料建档管理, 档案主要内容包括申报材料、立项文件、任务书、项目方案、原始记录、试验报告、检测报告、项目总结材料、相关成果形成材料、结题验收材料、应用证明以及经费到位开支材料等。由于项目实施人员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且不在意档案资料的收集, 因此本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开展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项目立项开始即建立档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及时入档保存, 既方便资料的查询使用, 又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便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延续。

3 总结

强化项目过程管理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客观要求, 也是发挥农业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前提。农业建设项目承担和监督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 尊重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 抓好项目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保证项目的高效、规范执行。

经过全体项目成员10个月的努力, 该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在项目验收会上得到用户方和H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经过3年的运行维护, 目前情况良好。实践证明, 项目整体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是保障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促进项目各组成要素在适当时间充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实施效率, 并保障了项目完成质量。

当然, 刚开始执行标准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仍有子项目未能按时完成, 少数需要提前审查的资料报批不及时等。今后需要在该项目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致管理工作和加强管理力度, 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明辉, 魏泰莉.水产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科技, 2013 (24) :13.

[2]陈超.项目管理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C].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 531-532.

[3]百度百科.HACCP[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5647.html.

[4]百度百科.HACCP体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314.html.

[5]李来好, 吴燕.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HACCP建立与审核[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6]方松, 赵红萍, 王征硕.基于HACCP管理体系研究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过程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 :197-201.

河南手机电视项目整体方案 篇8

手机电视是利用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收看电视节目的新兴多媒体业务, 它使电视广播从面向固定、家庭接收, 扩展到面向移动、个体接收,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手机电视节目, 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节目内容, 真正实现节目内容接收的个性化和互动化。手机电视带给用户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节目内容, 更是一种令人震撼的全新体验, 手机电视必将为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手机终端厂商开创广阔的新兴市场。

如今已经到了手机新媒体跑马圈地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上海文广、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媒体也都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手机新媒体。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手机新媒体已经成了当前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前提下, 河南手机电视项目也进入了规划建设阶段。

河南手机电视平台将建成一个集手机电视新闻、手机咨询服务、手机生活服务、手机音乐、手机搜索、手机邮件、新闻汇聚、手机社区、手机下载、手机游戏等功能为一身的手机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的建设必将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会带动手机游戏、动漫、软件、手机设备、音像等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手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本方案是根据河南省手机电视项目在内容制作、存储等方面的需求, 借鉴广电行业专业的内容处理技术, 为河南手机电视设计的适合手机电视节目内容处理及其发展的一个整体方案。

1 需求分析

通过前期对兄弟省市相关项目的考察, 并在与相关领导和专家的沟通与调研基础之上, 我省手机电视项目系统的主要需求如下。

1.1 内容采集需求分析

河南手机电视节目内容源主要需求是:1) 通过数字媒体资料上载工作站 (DVD上载) 采集节目源, 数字媒体资源上载主要是收录来自河南手机电视自制节目、外购节目及共享节目等, 同时还支持蓝光、P2等设备的内容上载等;2) TS卫星收录系统, 主要是完成对卫星TS流信号的收录;3) SDI/AV收录, 主要是完成模拟电视节目的收录及SDI接口电视节目的收录。

1.2 内容制作需求分析

内容制作功能承担内容制作, 包括内容采集、上载节目源的再编辑, 审核后将节目内容存入内容存储管理系统;内容制作功能在本方案中由内容制作网络系统完成。它具备素材采集、高低质量编辑, 通过CPU+GPU+I/O技术, 支持MPEG-2 I、MPEG-2 IBP、MPEG-4、WMV9、IMX、DV25/50、ES等多格式混合编辑。本方案中配置的编辑工作站要求能够支持3层25M视频的实时编辑, 满足广播级的节目编辑制作要求。

1.3 内容存储需求分析

内容存储管理功能负责存储成品节目;内容存储管理功能在本方案中是由存储管理系统完成。根据对本省手机电视开播后播出量的推算, 存储部分至少需要9TB在线存储空间。由于内容存储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因此, 磁盘阵列可采用广电级可靠性大的磁盘阵列, 具备双控、RAID容错、冗余电源等冗余功能。存储管理服务器也配置主备。这样将极大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1.4 播出系统需求

主要是实现河南手机电视的自制节目及收录节目的播出, 需要实现主、备信号的自动切换、手动切换;并实现安全、可靠、7×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工作。

2 整体目标

2.1 总体目标

建立一个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技术可靠、运行安全的手机电视平台。为河南打造一个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

2.2 具体目标

1.建设手机电视平台, 实现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搜索、手机邮件、新闻汇聚、手机下载、手机社区、手机游戏等功能。

2. 将手机电视平台通过城域网光纤接入互联网, 实现手机综合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对互联网的安全访问和信息传递。

3. 以手机电视平台为核心, 建立统一的综合业务平台如手机电视的采、编、播等其他业务平台, 为各种功能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器、存储备份支持, 从而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交换、存储、备份和管理。

4, 为制作编辑视音频节目专门搭建一个制作网络, 配备相应的设备。

5.部署安全系统, 初步建立安全支撑平台;实现对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全面防护, 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

3 设计思路

本方案是针对河南手机电视项目的内容和业务需求而整体设计的, 内容涵盖了网络架构, 硬件体系结构, 软件模块功能等内容。方案不但要保证系统在目前的标清环境下进行正常运转, 同时还有兼顾到以后在高清编辑环境下的正常、稳定运行。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处理技术, 结合新的高清AV设备, 搭建一个AV+IT有机融合的、高标清兼容 (或很容易过度到高清标准) 的制作系统。本方案的目的是将河南手机电视项目建设成为一个具备数据化、网络化、自动化特点的, 高标清兼容的节目创作、加工平台, 并且可以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手段, 承担对外经营任务。

4 设计原则

河南手机电视项目应有统一的体系结构, 在设计和实施该项目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4.1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原则

整个河南手机电视制播项目应由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统一、长远的规划, 对项目具体需求要有全面考虑, 同时对整个系统设计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整体性的设计。

4.2 示范和推广原则

目前国内的手机电视项目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所以河南手机电视项目在建成后力争能够达到引领我国手机电视项目技术的水平, 为全国的手机新媒体运营增值平台的建设发挥强大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4.3 安全可靠性原则

采用安全、稳定的网络结构是河南手机电视项目建设中的关键。在日后的节目日常制作、播出、存储以及内容数据管理等方面安全性表现将更加突出。系统应具有极高的运行可靠性, 具有检错、纠错能力, 并具备完善的应急方案, 且应急操作安全、快捷。备份系统 (包括通道) 要有独立性, 防止主系统出故障时对备份系统造成影响。同时,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关键因素要有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手段。安全性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系统的健壮性, 需要从硬件、软件、网络构件、通信介质、布线规范和电源供给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二是系统信息和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需要采用各种有效的访问控制方法和安全保障技术手段来实现[1]。

4.4 先进发展性原则

项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 不仅要完全符合我国电视广播规范和有关标准, 符合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潮流, 完全适应视音频编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系统中其他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 要借鉴和吸收国际领先的新闻制播理念, 实现先进、高效的自动化流程。提供平滑升级到高清数字电视信号的采集、制作和播出的接口, 把系统建立在可扩展、可变化的基础之上, 更好的调整管理体系和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 充分体现系统的先进性[2]。

4.5 标准开放性原则

采用标准平台、运用标准规范、实施规范设计与开发, 是任何IT应用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河南手机电视系统也应该具有良好的开放兼容性, 系统要支持主流的文件格式、压缩格式和相关的主流设备, 完全满足收录、上载、编辑、审核、播出等需求。

除上述开放性技术外, 数据交换平台要采用标准的企业服务总线, 支持松散耦合系统的交互, 支持各种异构平台的互连 (如C++、.NET、J2EE等) , 可实现基于用户触发, 支持各种消息格式, 如:HTTP (s) /SOAP、JMS、FTP、SMTP、File等, 提供高效率的消息路由, 提供同步和异步通信模式。在河南手机电视系统解决方案中, 标准开放性重点针对数据交换平台对各个应用业务系统的接入、互联互通和未来新系统的接入等方面。

4.6 易维护可管理原则

所设计和提供的河南手机电视系统要具备优秀的可操作性能, 同时也要提供了良好的检错、纠错能力, 具有完善的备份措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通过统一的网络监管中心, 系统能对网络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

该系统还要具备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操作简单、直观、维护方便。所有日常维护工作要求能实现在线式操作, 同时所有的主要设备必须支持在线热插拔。

4.7 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由于河南手机电视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中涉及项目的产品、过程和人的因素, 因此总体解决方案必须在考虑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 充分考虑管理、法律方面的制约和调控作用。单靠技术或单靠管理都不可能真正解决安全问题, 必须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为保障河南手机电视新媒体项目的安全, 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运行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由安全技术、管理和人才教育三个子体系组成。

4.8 良好性价比原则

河南手机电视项目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同时, 应该充分为用户着想, 在系统配置、运行管理、系统扩展性等方面进行合理化设计, 使整个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性价比, 切实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TCO) 。

5 系统构成

河南手机电视项目系统, 由节目采集收录板块、节目编辑板块、存储/核心服务板块、节目播出/发布板块和内容管理板块等系统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建设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原则, 为实现手机频道网络化、安全播出/发布奠定坚实的基础。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满足高质量、高效率、低风险的节目制作和资料调用的需求, 还要满足对现有节目的数字化整理、存储、管理功能。

6 系统功能

河南手机电视系统各子系统, 按功能具体划分如图2所示, 详细功能如下所述。

6.1 节目运营支撑平台

1.存储管理系统:河南手机电视平台的数据中心。

2.接入用户管理系统:完成用户基本信息的登记和管理, 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用户ID、姓名、联系方式、住所、资信等级等) 。

3.用户服务系统:完成对客户的服务支持, 比如开户、业务开通、故障报修、疑问咨询等。

4.网络安全系统:整个项目系统的网络安全中心。

5.资产管理系统:对运营支持系统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平台, 完成物资管理、运行系统资源注册管理 (比如流媒体服务器的IP、端口、带宽、负载能力等) 等功能。

6.2 节目生产中心

1.节目采集/收录子系统:节目采集/收录子系统为手机电视系统信号输入的主要来源, 建成后的收录网络应可以接收来源于光纤、卫星、有线电视机顶盒、互联网等多种路由信号, 收录网络系统以收录单为线索, 实现信号的调度和收录、节目素材的存储服务。收录系统由于需要长时间、稳定、安全的收录外来节目, 在本次的规划方案中, 根据对将来节目所需收录信号的预计, 自动收录系统应该可以同一时间完成六路不同 (或部分相同) 信号源的录制工作, 前端配备16路信号切换矩阵, 完成收录计划编单、自动收录、自动入素材库等功能, 实现无人值守的7天×24小时的不间断卫星收录工作。为应对特别需求, 也可以通过设置将卫星信号直接收录到录像机磁带上。支持模拟、数字、复合、分量等多样信号输入, 收录成MPEG-1、MPEG-2、MPEG-4、H.264、WMV等多种编码格式和文件格式的文件, 同时生成高低码流, 支持“边收录、边编辑”。同时要有完善的素材管理使用方法, 以防止素材的误删除。

2.节目转码子系统:支持主流音视频编解码格式和文件格式的广播级高效互转。

3.节目制作子系统:该子系统用于完成剪辑、特技、字幕、文稿处理等大部分节目编辑工作, 其编辑结果可送审看或打包发送并待播。

4.媒体资产管理子系统:建立一个好的节目内容资料库, 管理好节目资料, 将极大提升手机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本系统应具有节目内容管理功能, 如对节目进行编目分类及归档等工作, 采用多级存储的体系结构, 这个子系统的建设策略是不单独为媒资建设一个独立的网络系统, 目前可与制作网络共用部分服务器, 如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等。采用此种模式, 在有限的设备投入的模式下实现了节目内容管理的功能。未来可以将其建设成独立的系统, 以此来完成节目的上载、审查、多层编目、多级存储管理、迁移管理等功能, 是媒体资源集中存储和管理的业务系统;。

5.远程节目共享子系统:与兄弟台或记者外地采访时进行素材、节目和相关元数据 (编目数据、文稿、场记信息、图片) 的远程传送导入, 支持多种数据链路, 和媒资系统、节目制作系统无缝衔接。

6.3 节目播控中心

1.节目播出编单子系统:支持顺序播出、延时播出、紧急播出 (插播) 、应急播出 (垫片播出) 、点播、直播等多样播出方式。

2.节目播出控制子系统:根据播出编单信息和播出设备的信息, 按照播出调度策略和用户点播回传信息进行播出流媒体服务器播出的动作控制, 支持直播控制、数据播出控制、收视动作控制 (快进、快退、暂停、恢复播放等) 。同时对播控信息进行记录, 作为用户计费的基础数据提供给计费营帐系统。

3.播出节目审看子系统:完成对整个节目的政审及技术审核;完成播出质量的监控和保障。

6.4 节目分发中心

1.节目实时编码子系统:实时编码系统支持模拟、数字等多种信号的收录, 实时编码成MPEG-4系、H.264系等适合河南手机电视项目节目播出的音视频数据流, 发送给直播流媒体服务器或者直接支持RTP、RTCP等播出协议的服务器进行播出。

2.节目直播流媒体服务器:支持手机电视直播业务的流媒体服务器, 接收实时编码器的音视频数据流, 封装为RTP、RTCP等流媒体播出协议的UDP/IP包实现流媒体的播出。

3.节目点播流媒体服务器:根据播出控制系统的播控命令在指定的通道, 按照指定的方式, 播出指定的节目文件。

4.播出节目监视子系统:对播出节目信号进行监控和预警, 出现播出故障时及时启动垫片播出或者备份播出, 同时对播出情况进行实时的日志记录和事后统计分析。

6.5 运营商网络平台

完成节目在播出IP网络上的分发, 使就近的流媒体服务器服务就近的终端用户, 减少网络的数据通讯压力。

6.6 辅助平台

1.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教学功能是该系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发布、资料下载、辅导答疑、讨论交流等。

2.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可进入其他相关各类网站 (如政治类、经济类、农业类等网站) 和应用系统 (如资源库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 ;发布手机电视相关信息, 使用户更深入了解河南手机电视实际情况, 起到宣传作用。

6.7 手机电视发布形式

由于手机电视为新兴的产业, 根据其特点要求实现以下四种发布形态:

1.节目广播:与传统电视台的播出模式类似, 用DVB-H、DMB (数字多媒体广播) 、CMMB或其它形式的广播, 用户以手机、MP4、PPC、PDA等终端接收。

2.节目点播:与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合作, 设立点播服务器, 让用户想看就看, 随时看随心看, 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

3.互动参与:让用户可以实时或非实时的参与到节目制播中来, 第一可以发布自己的拍摄作品, 第二可以对发布的节目进行评论, 发表自己看法, 第三可以参与游戏, 多人互动。

4.资讯订制:根据用户需求, 可以订制天气、道路信息、股市动态等资讯, 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资讯与服务。

根据不同的发布形态, 一方面可以利用广电总局建设的CMMB网络进行节目的广播, 另一方面可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实现点播、互动、资讯等。同时完成用户管理、计时计费、流量统计等功能。

根据我省目前实际情况, 可以采取节目制作完成以后, 通过转码服务器转换成流媒体格式, 提供给移动、联通公司, 采用现有2.5G网络进行发布。随着CMMB网络建设的完成, 可以逐步将部分功能平移到CMMB网络发布系统中去。

7 系统流程及架构

7.1 系统流程

系统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内容采集环节是通过信号上载、收录、网络传输、数据资料引入等手段, 对节目进行挑选, 然后统一转码为所需要的格式, 例如:MPEG-2、H.264等, 然后进行节目制作环节, 如果该节目不需要制作, 可直接入存储库, 然后发布播出。

内容制作环节主要是根据审核通过后的发布任务, 进行预告片、片花等节目的制作, 然后统一转码为发布的格式, 入库保存。

内容管理环节, 根据发布任务查询节目, 然后进行挑选、编目等环节, 并且根据新媒体业务的特性, 引入美工制作的图片, 统一在存储系统中保存。编目、图片引入等工作完成后, 可根据节目的发布任务紧急程度, 选择是否是迁移到近线保存或者直接进入内容发布环节。内容发布环节仍然是以发布任务为依据查询发布节目、编制发布节目单, 通过后台转码为MPEG-2或H.264或者其它发布格式, 然后迁移节目到发布节目区, 同时发送节目单到前端播出系统。最后, 进行远程推送操作, 完成节目的最终发布。转码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入库前或者入库后的迁移、传输前进行调用。

7.2 系统架构

根据以上分析, 河南手机电视系统具体架构如图4所示。

1.网络架构:在整个系统中, 为了更好的实现系统建设的性价比, 本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采用iSCSI (IP-SAN) 方式, 其主要的目的是可以节约建设成本、降低管理门槛和维护费用、节省存储资源、不受距离限制, 而且根据将来的实际扩展情况可以对本系统进行灵活的伸缩。关于iSCSI和FC-SAN及SAN+NAS网络架构的不同, 多有文章介绍, 在此不再赘述。

2.软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采用三层结构实现, 即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 如图5所示。介绍三层软件结构优点的文章较多, 在此不再赘述。

7.3 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

投入使用后的河南手机电视项目系统, 可以将其比做一条庞大的节目加工流水线, 每一位工作人员在这条流水线上从事着对节目资料不同角度的加工工作, 成品节目与素材从上载、编辑制作到审批、播出、入库再到存储, 以及应用到各种服务中都要经过不同的业务流程来完成。使手机电视系统内各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按照事前制定的流程进行, 整个系统衔接收录、编辑、播出、媒资等多个环节, 如图6所示。

8 系统安全体系

河南手机电视项目系统内含多个业务子系统, 可能涉及到电视台的收录、新闻、制作、播出以及SP运营商等多个部门, 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建立系统安全体系的目的是保障环境、网络、主机、数据库、数据、应用系统的正常和安全。

整个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应当覆盖并兼容国际信息安全标准 (ISO17799) , 其主要内容由信息安全政策总则、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信息安全政策细则、信息安全审计考核、信息安全政策标准评估等五个方面组成。

安全体系结构模型是一个五角形的动态模型, 如图7所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五个分系统 (安全防御、安全管理、安全检测、实时监测和安全响应) 分别位于五角形的五个顶点, 安全策略位于五角形的中心, 构成基于策略的、完整的、实时的、动态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建立完整的、实时的、动态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是河南电视台手机频道非编网络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的基本指导原则。根据这一原则, 应该建立如表1所示安全机制, 并根据系统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步骤的规划和实施。

9 小结

手机电视是一个新兴媒体形式, 所以系统的设计和建立应本着立足现在, 长远发展的原则, 设计建设一个适合于河南省实际情况的手机电视系统。

摘要:河南手机电视项目是发展新兴传媒产业, 构建新的传媒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该项目涉及方面较多, 且以前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所以在设计建设时要考虑全面。本文是根据河南省的具体情况, 立足于现实, 着眼于发展而为河南手机电视项目量身定做的系统方案。

关键词:手机电视,新媒体,功能平台

参考文献

[1]GB/T17975.2-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象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

项目整体管理 篇9

我国从绿色建筑启动到现在已经九年多了,在这期间,我国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年的国务院一号文件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要达到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以上城镇新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项目及单体建筑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说明在未来五年后,我国的绿色建筑将是全世界数量的一半,在大中型城市中非绿色建筑将不予批准建设。可见绿色建筑的市场将不断扩大强化,逐渐成为一种建筑的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我国住房和城乡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对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绿色建筑标识认定项目的整体特征分析,有助于积累经验、指导实践,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尝试对从2008年到2013年底,共1446个绿色建筑项目,从数量、星级、地区分布、建筑类型、申报单位、气候区、增量成本几方面特征情况,分析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

2.标识项目的数量年度进展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增长,继2011年数量井喷式增长以后,2012年开始至今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态势。

标识项目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2013年五年期间,全国分别有10个、20个、82个、241个、389个、704个项目通过评价,共1446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6270.7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1.3万平方米(见图1)。其中设计项目1342个,占总数的92.8%,建筑面积为14995.1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104项,占总数的7.2%,建筑面积为1275.6万平方米。

从2008年到2010年总共112项绿色标识项目,从2008年到2011年总共353项绿色标识项目。其中2009年的项目数量比2008年增长100%,2010年的项目数量比2008年增长290%。之后,2012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数量和建筑面积均超过了前几年同类数据的总和,共评出389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4094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64项,建筑面积为3794万平方米;运营项目25项,建筑面积为300万平方米。12013年我国绿色建筑数量及面积继续快速增长,共评出704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8689.7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648项,建筑面积为7929.1万平方米;运营项目56项,建筑面积为760.6万平方米,数量同比2012年增长81%,面积同比2012年增长112.3%。2(见图2)

各年度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年度数量见表1。

1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2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设计和运行标志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3.标识项目的各星级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从各星级的比例上看,江苏、广东、浙江及山东省的各星级比例较均匀,上海、天津、北京三个直辖市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河北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较多,天津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较多,福建则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最高。3

各年度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年度各星级数量见表2和图3。

4.标识项目的各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虽然有较广的地域覆盖面,但各地区的分布还是不均衡的。

在2011年前,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到2011年有了快速发展,范围开始扩大,从过去的18个省区市发展到28个,陕西、福建、湖南、吉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云南和香港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陕西和福建各达到8项,湖南7项。4到2011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6位的是江苏77项、上海43项、广东38项、浙江20项、北京21项、天津19项、四川9项 ,见图4。

3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各星级数量分析

4 | 至2011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5 | 至2012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6 | 至2013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2012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显。5至2012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几位的是江苏175项、广东95项、上海70项、山东45项、北京42项、河北40项、天津37项、浙江36项、湖北33项、福建27项、四川20项 ,见图5。

2013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加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湖南、内蒙古、河南、云南也实现零的突破,开始有了绿色标识项目。也就是说除了西藏以外,各地都有获得绿色标志的建筑。至2013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几位的是江苏319项、广东172项、山东102项、上海100项、河北85项、天津384项、浙江68项、湖北65项、北京59项、福建43项、河南40项、陕西39项、四川28项 ,见图6。

从过去几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的发展来看,江苏名列前茅,广东、上海紧随其后,山东、北京、天津、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地位于第二梯队,而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内地地增长很快。标识项目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城市群、以及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两个带状区域上。

从各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星级比例上看,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的比例较为均匀,山东、河北二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天津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广东、福建以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最高。

5.标识项目的建筑类型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可分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其中公共建筑主要为办公、商业、场馆、宾馆、学校、医院、酒店等。

2011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241项,其中住宅建筑140项,公共建筑101项,工业建筑0项。

2012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389项,其中住宅建筑198项,建筑面积为2638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74项,建筑面积962万平方米;二星级93项,建筑面积1347万平方米;三星级31项,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88项,建筑面积为1441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68项,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二星级60项,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三星级60项,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工业建筑3项,建筑面积为6103.8万平方米。

2013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704项,其中住宅建筑387项,建筑面积为6103.8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45项,建筑面积2872.2万平方米;二星级207项,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三星级35项,建筑面积378.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07项,建筑面积为2437.5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22项,建筑面积967.7万平方米;二星级120项,建筑面积953万平方米;三星级65项,建筑面积516.7万平方米。工业建筑10项,建筑面积为148.5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项,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二星级5项,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三星级4项,建筑面积106.4万平方米。

7 | 2011-2013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建筑类型分析

8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点(2012年和2013年)

从2011年到2013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类型中,绿色标识项目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数量差异不大,,以住宅项目数量略多,而工业建筑在2012年实现零的突破。(见图7)

6.标识项目的申报单位特征分析:

至2012年底,项目标识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79项、万科60项、绿地40项、招商15项、朗诗11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10项、苏州建屋10项、保利9项、中建中海8项、花桥8项。

至2013年底,项目标识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162项、万科84项、绿地57项、招商23项、保利19项、苏州建屋14项、朗诗14项、花桥12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11项、华润11项。

在拥有绿色建筑标识数量最多的申报单位中,万达、万科、绿地等开发商稳居前三,几乎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住宅类建筑是万科、万达、绿地、保利、朗诗等集团申报项目最多;公共建筑则是万达、绿地、招商、苏州建屋等集团申报项目最多。

前十位申报单位的项目星级构成比重区别很大:其中万科、苏州建屋重点为三星级项目,朗诗集团全部为三星级项目,绿地、招商主要为二星级项目,深圳光明新区城建、万达集团几乎都是一星级项目。6

至2013年底,住宅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科77项、万达39项、绿地36项、保利16项、朗诗14项、招商10项、华润10项、中建中海9项、花桥商务城8项、北京经投开发7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7项。

公建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123项、绿地21项、招商12项、建屋10项、万科7项、天津生态城7项、中新苏州6项、花方兴4项、解放军4项、张江4项、花桥商务城4项、深圳光明4项、天津生态城建4项。

从中可以看出,住宅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申报数量以万科为首,数量几乎是第二位的两倍。公共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申报数量以万达为首,数量一三位数遥遥领先,远大于后面九个申报单位数量之和。

7.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在各气候区的分布各有不同。

2012年,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为176项,占45 %,面积为1792万平方米;夏热冬暖地区项目为78项,占20%,面积为831万平方米;寒冷地区项目为20项,占5%,面积为231万平方米;温和地区项目为1项,占0.3%,面积为55万平方米。7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相差不多,均超过总量的一半,而寒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各占20%左右,严寒和温和地区项目较少。居住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差不多,均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

2013年,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为284项,占40.3%,面积为3190.6万平方米;夏热冬暖地区项目为100项,占14.2%,面积为1235.6万平方米;寒冷地区项目为269项,占38.2%,面积为3429.8万平方米;严寒地区项目为41项,占5.8%,面积为641.1万平方米;温和地区项目为10项,占1.4%,面积为192.6万平方米。8

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的数量接近总量一半,寒冷地区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严寒和夏热冬暖地区各占约10%。居住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数量占比较大,均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去年相比,寒冷地区占比增加较多,夏热冬冷地区占比稍有下降,夏热冬暖地区占比下降较多,温和地区项目仍然较少 ,见图8。

8.标识项目的增量成本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2012年评审的148个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统计,每平方米居住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3.9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70.9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131.8元;每平方米公共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9.9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87.3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16.4元。9

在2013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牵头的课题组对全国100个竣工后的绿色建筑进行调研,除去个别增量成本不合理过高的项目之后,进行统计:每平方米居住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33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73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22元;每平方米公共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40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152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82元。10

数据显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较前几年降低。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绿色建筑技术趋于成熟,被动式技术得到广泛采用,绿色建筑零增量成本、低增量成本技术运用越来越多,使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住宅建筑中,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不高且相对容易达到,至2013年一些地区政府已要求保障房普遍达到一星级要求,北京、深圳等地要求所有新建房屋至少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可见普及一星级绿色建筑乃大势所趋;二星级项目在国家财政、地方政府补贴和城市建设配套减免等激励政策下,增量成本压力减小,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申报;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较高,开发商需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达到评价要求。

9.结语

本文对从2008年始到2013年底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进行粗略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的一些发展规律。

期望能归纳出对今后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分析成果,从而为更好的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52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15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56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8

[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6

[6]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8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5

[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18

[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8

项目整体管理 篇10

1 建筑施工监理现状

在经济日益增长的当今社会, 各类建筑拔地而起, 不管是什么建筑, 总是质量管理贯穿整个施工。因此, 建筑施工监理在整个过程中有着相当复杂困难的工作, 并在监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诸多的施工问题对与建筑工程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今的建筑施工监理的要求已经不能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 所以必须对当前的建筑施工监理进行加强整顿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下面我们就针对目前建筑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来做详细的分析:

1.1 建筑施工监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近年我国在监理制度、监理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还有些不足。出现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建筑项目监理企业本身实力不足, 管理不够规范, 对于下面的监督力度不够, 无法对工程款项、进度、质量等进行有效的监理, 导致建筑施工监理失效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缺少较为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理的法律条例, 不能有效的对建筑施工监理的失职、存在的不规范不道德的行为做出制裁。如今的监理市场存在很大的竞争, 有的监理企业为了利益采取非法的手段来获取工程项目的监理权。所以完善的法律能很好的约束一些行为。

1.2 建筑施工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许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例如在一些地方偷工减料、钢筋绑扎不合格、砂浆不按照规定进行配料、需要仪器测量的不采用仪器直接施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使所完成的建筑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偷偷将工程下放给一些其他工程团队, 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建筑施工监理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这类情况给予更高的重视, 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2 加强施工监理, 提升工程质量

针对于目前工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建筑施工监理的管理就必须得到良好的改善。对于加强建筑施工监理我们从以下几点措施来进行分析:

2.1 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于监理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某些企业对于招聘监理人员的不严格直接导致此单位人员素质的下降, 从而降低监理质量, 不能有效的对工程进行监理。低素质的人员容易接受贿赂而对项目的施工不管不问, 引发一些列的问题。不专业的监理人员往往缺少就业经验、缺少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 不能很好的开展监理工作。所以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对建筑施工监理的加强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监理企业要以提升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素质为目标来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于违反制度、纪律的监理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

2.2 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责任制

现在建筑施工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的好坏没有很强的意识, 监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没有很明确的概念, 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对整个施工的重要性。这样的建筑施工监理人员在其任职期间, 会出现许多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会给建筑工程造成不小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建立完善的制度来约束监理人员, 才能使其认识到责任的重大, 对施工质量的提高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明确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的身上, 对监理人员所负责的项目要终身负责, 这样对于出了问题的项目才能及时找到经手的监理人员, 追究其责任。完善的责任制度能使监理人员更认真的去负责每个项目。

2.3 严格审查开工报告

监理单位必须在每个项目施工前对其图纸进行详细认真的研究了解, 加强监理人员的技术考察。开工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 所以要加强对开工报告的审查。对施工人员的能力、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也需要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严格考察。加强审核是对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 建筑施工监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对自己所负责的任务、项目进行监督审核。

2.4 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及原材料

施工设备及原材料是施工进行的基础, 只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问题, 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监理人员要重视对原材料的抽查, 可以通过建立原材料样品档案库还有严格抽查各个样本来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监督。定期检查施工设备是避免设备损坏后不用仪器继续施工的有效方法, 不用仪器施工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的错位或移动, 减少建筑寿命。设备用的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失灵或不精确, 不注意设备的保养和使用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5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有序的施工现场对于施工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建筑施工监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现场管理能力。建筑施工监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 首先是要学会对现场安全的管理, 只有安全的施工现场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稳定的施工环境。其次是施工人员的管理, 监理人员必须监督施工人员是不是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最后是对现场环境的管理, 监理人员不仅仅只是监理工程质量, 也需要监理施工现场的环境, 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放置。

3 结语

总得来说, 建筑施工监理对建筑施工影响非常大, 建筑施工监理的工作合不合格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当今社会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的需求, 就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监理的管理, 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建筑监理人员。同时建筑监理企业也必须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责任制制度来约束提高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本文详细的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监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在今后的建筑施工中应加强建筑施工监理、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艳, 陆彦.住宅质量政府监管职能定位分析与制度建议[J].工程管理学报, 2013 (1) :59-60.

[2]李忠富, 孔雯雯.林源储备库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服务质量综合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 2013 (3) :75-76.

项目整体管理 篇11

摘 要:中海油二期绿化项目地处天津滨海新区西中环西侧,土壤环境恶劣。在该项目中,北方园林大胆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排盐工程结合到一起,成为该绿化项目最大创新点。本文全面介绍了该绿化项目的实施难点、设计思路及保障措施,并为重盐碱地绿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养管措施。

关键词:重盐碱地;原土改良;海绵城市;滨海盐渍土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0.029

Abstract:Cnooc Ⅱ phase of greening which has poor soil conditions is located on west of Xizhonghuan in Binhai new area in Tianjin.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and brine engineering were combined in the project.In this research,practical difficulties, design idea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fo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n heavy saline soli.

Key words: heavy saline soil; soil improvement; sponge city; coastal saline soil

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土地资源紧张与客土绿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促使园林人在原土改良方向投入更多力量。天津北方园林多年脚踏实地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应原土绿化整体方案。中海油二期绿化项目是海绵城市与该技术结合的典型代表。因此,笔者总结整个项目从设计施工到养护要点,为原土绿化提供实践经验。

1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西中环内侧;所处区域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3℃。全年平均降雨量为550~650 mm,主要集中在夏季。整个区域内土壤平均pH值为8.2,含盐量为9.3%,为典型滨海盐土,地下水位在1.4~2.2 m,地下水矿化度15.5 g·L-1,次生盐渍化较重,整体绿化面积21万m2。

2 项目指标分析

2.1 现场状况

项目现场所取土样为一期施工部分原土。现场取样4个,其中3个在南侧,一个在北侧。据现场取样观测,取样现场表层土壤较疏松,土壤质地较好,深层土壤黏重,质地坚硬,土样处理过程中很难打碎。

2.2 土样分析

对送来的4份土样进行土壤pH值及土壤含盐量检测并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

如图所示,除去供试土壤1号含盐69.11‰,pH值7.8,这组数据规律性差异外,其他3组数据符合正常滨海盐土特征。分析1号点位取样为返盐区域不具代表性。图2中1~3号土壤应该分别是30~60 cm、0~30 cm、60~90 cm土层所测数据,这3组数据含盐最高的是3号土样,含盐量达12.64‰;最低的是2号土样,含盐量为7.35‰;土壤pH最高为8.8,出现在图2的1号土壤中,最低7.9,出现在图1的1号土壤中。说明项目地经过雨季淋洗,现表层土壤含盐量已经有所下降,同时随着盐分的下降,土壤出现次生碱化的现象。由于没有检测八大离子,我们仅仅是推测得出下列结论:阳离子中可能Na+占优势,可溶性阴离子中Cl-和HCO3-占优势,粗略判断土壤中的盐分组成以NaCl和NaHCO3为主,土壤的碱性主要是由HCO3-引起,土壤在用作种植土时必须进行改良,除了排盐之外需要降低HCO3-的含量,并抑制NaHCO3量的继续增加,防治次生碱化的发生。

2.3 存在问题

经以上分析,本改良区域的土壤在种植利用前需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土壤的含盐量,供试土样含盐超过7‰,影响苗木根系的生长,改良时必须降至3‰以下;其次取土范围内部分土壤的pH值较高,利用时需添加改良调理剂降低其pH值,避免土壤过高的碱性对苗木造成危害;最后是回填利用时注意土壤的培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在降低土壤碱性的同时还促进土壤中多余离子的洗出,土壤中充足的养分也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

3 方案设计

3.1 设计目标

3.2.1 满足文化与美学的通达性 结合海洋文化,以鱼和浪花的形式体现在设计中,同时体现大地艺术的形式,在设计中将产业文化与海洋文化融合一起。

3.2.2 为后期绿化项目培育驯化耐盐碱苗木 考虑后期其他项目情况,在本项目中减少构筑物的设计,利用多彩的耐盐碱植物形成季相景观差异,并规划设计了一片草本耐盐碱示范区,填补市场上耐盐草本植物的空白。

3.2 设计理念

3.2.1 对当地文化与暗色的研究与提炼 天津杨柳青传统文化中年年有鱼,鱼的形象与海洋文化结合在一起,寓意资源与活力。

3.2.2 与海绵城市、湿地景观完美结合 设计中考虑原有地形,微调整形成坑塘、草沟、湿地等可以吸水、蓄水、净水的低影响开发排水系统,打造原生态的芦苇荡、碱蓬地等生态景观。见图3和图4。

4 排盐工程

4.1 排水设计

由于天津滨海地区属于典型滨海潜水盐土地区,土体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土壤pH值高、有机质含量低;风速大、蒸发量大、地下水矿化度大。做好排盐工程是绿化景观工程中保证长远效果的关键。

本项目中采取3种有效的排水措施:(1)抬高地形形成有起伏的种植面,种植面内侧向坑塘内排水;(2)种植面外侧向草沟(在园路两侧设30 cm×30 cm的草沟)内排水;(3)整体绿化区域外围向市政排水井排水(图5)。

4.2 治碱措施[2]

(1)前期可栽植耐盐碱植物(紫苜蓿、紫花地丁、紫穗槐等),后期加酸性有机物治碱。(2)挖渠排水,抬高栽植层,深翻晾晒土壤。(3)在土壤中加土酸性有机物、无机物、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改良——添加改良剂。(4)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绿肥内加一定比例的酸性溶液,加速碱性土的改良。

4.3 原土改良工艺流程

5 养护方案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树木栽植后成活率的高低,能否尽快体现设计要求及景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管水平[3]。本项目特殊土壤条件建议采取一些特殊养护措施,如下。

5.1 打孔特殊措施

根据种植的不同地被植物及区域土壤含盐量,开展打孔作业。打破滞水层,加快盐分淋洗。

5.2 灌溉特殊措施

5.2.1 灌溉水质要求 应采用符合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源,矿化度不得大于2.5 g·L-1,pH值在6.5~8.5之间[4]。采用再生水水源时,水质中有害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临界值。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采取灌水洗盐,蓄淡压碱措施。

5.2.2 灌水时期要求 半湿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的主要表现就是蒸发积盐、淋洗脱盐和相对稳定3种形式,并规律地出现在周年之中。春季(3—5月)强烈蒸发积盐阶段[1],其中根据土壤墒情,建议4月初开始大量灌水,3月初补充表层水;夏季(6—8月)淋洗脱盐阶段,注意小雨过后补水,防治过度蒸发导致盐碱上升;秋季(9—12月)蒸发积盐阶段,可以采取中耕配合灌溉;冬季(12—2月)注意大雪过后,起伏高处土壤保墒。

5.3 修 剪

通过对树木合理的整形修剪,动态控制地上、下部生长使得树木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得到调节控制,使栽植群体的结构达到和接近生态环境需求的最佳状态。在本项目中重视修剪工作可以控制根系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使其在改良土得以健康生长,以获得优质的景观效果。

5.4 施肥特殊措施

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培肥和有机质的提高可以抑制土壤盐分向上表聚和加强向下淋洗。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使用牛粪和麦秸后能有效降低0~40 cm土层的含盐量。土壤脱盐效果依次是麦秸>牛粪>化肥。试验还显示,随着无机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土壤盐分有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对土体水分蒸发和盐分表聚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在加强。故在肥料选择上偏重有机肥料。

参考文献:

[1] 刘太祥.盐碱滩地生态植被构建技术集成[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41-43.

[2] 高学刚.基础知识与技术[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7-29.

[3] 郭育文.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技术及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0-17.

项目整体管理 篇12

《有线电视网络组建与施工》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以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维护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售后工程师, 和网络设计工程师等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 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是理论实践一体型课程[1]。

1 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定位

首先要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定位, 本课程针对通信技术专业 (电信业务方向) 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开发前期主要对高职院校、高校和用人企业进行了市场调研。通过对北京歌华有线公司、北京电信管理局等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 明确了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行业的四个岗位群, 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 确定了一次就业岗位和晋升岗位。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所示, 有线电视网络共分为四个岗位群, 有线电视网络规划设计岗位群,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维护岗位群, 有线电视网络质量岗位群, 有线电视终端客户服务岗位群。本课程的培养主要面对前两个岗位群。

一次就业岗位是本专业主要的职业目标岗位, 主要是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人员、设备员、有线电视网络运维人员、数字前端维护人员和客服人员, 主要就业部门在工程设备部、网络质量管理部等, 岗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

晋升岗位是部分能力较强学生可以获得的高级职位或者工作3-5年后可以晋升到的岗位, 实现从适应性就业向竞争性就业的转变,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课程相对于高校类似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 以使学生在就业中具备零距离就业或短时间上岗, 并使学生具备岗位晋升发展的空间。

2 结合岗位分析明确课程目标

结合图1的职业岗位分析, 本课程培养岗位主要面对有线电视网络规划设计岗位群,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维护岗位群, 一次就业岗位分别是有线电视网络规划设计员、网络施工员和网络维护员三个岗位, 深入企业对上述三个岗位进行详细调研, 得出企业岗位职责需求, 这是找到与本课程对应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依据。具体的岗位职责如表2所示。

3 课程内容设计

从岗位能力分析, 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 确定本课程内容共分为7个模块:

4 课程项目整体设计

有线电视网络有五个典型的工作项目的设计流程, 我们课程的课程的项目设计围绕这五个典型工作过程展开, 每个项目都按照这五步流程进行开发, 同时每一个项目都会着重培养学生对工作流程中某一个环节的技能。其中项目5是前几个项目的综合, 项目1、2、3、4、6是顺接并行关系。我们在案例的选择上经过很多考虑, 不仅是企业的案例, 另外还要把课程所学的知识点要放在案例中。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也是从高职学生的特点考虑, 从单一到综合的知识技能锻炼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具体的项目设计如图2所示。

5结论

针对《有线电视网络组建与施工》课程的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定位, 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整体项目设计。课程项目的总体设计符合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 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摘要:《有线电视网络组建与施工》课程项目整体设计, 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定位, 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 根据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 然后进行课程项目的整体设计。课程项目的总体设计符合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依据, 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关键词:课程定位,课程培养目标,课程项目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财务管理政策下一篇:现代汽车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