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024-06-10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精选11篇)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1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根据语言教学中的.语篇教学理论,本文对语篇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过程.语篇整体教学能加强师生间的交际活动,通过语言教学实践,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 者:余飞英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75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11)分类号:H3关键词:语篇整体教学 实施过程 语言运用能力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2

重词汇教学, 轻阅读教学。教师强调背单词和灌输语言点, 缺乏在语境中运用词汇和语篇分析的指导, 学生很难提高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和语篇的理解能力。不重视听力教学, 听力课常被挤占, 教学形式单一。缺少语篇朗读, 学生只读单词, 不读课文, 不懂得按意群停顿, 语调带有地方口音, 缺乏流利性。

以上的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厌学英语。这不纯粹是学生学的问题, 更多是老师教的问题。所以, 作为英语教师, 回到原点, 反思语言教学的目的, 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理清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对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的本质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它传递信息, 表达思维, 而不只是词汇或语言点的堆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正是我们忘了语言的本质和教学目的, 才导致学生厌学。所以, 深入学习和运用语言学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二、英语诸要素重要性对比

语流和语音、阅读量和词汇量、篇和句和词是英语教学中的几组重要概念, 也属于语言的本质和要素, 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它们的不同认识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 重新审视和思考他们的关系, 比较他们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1. 语流>语音。

语流>语音指语流的重要性大于语音的重要性。语言的一个特点就是连续性。李学钧提出“语音要素进入结构体后, 实际上处于一个不间断的语流中, 在口语里组合成一个由多个音节构成的语音链———语音流”。处于具体语音流中的音素以及声调等语音要素, 会受到邻近音的影响, 或者因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变化需要, 它们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称为语流音变。所以, 语流教学是语音教学的催化剂。遵循语流音变的规律, 在实际朗读中不断规范语音和语调, 更自然高效。相反, 如果花很多精力纠音, 结果出现反复错误, 语调也没能改进, 则收效甚微。

听力教学也遵循语流的规律。语言学家W.S.Allen说过, “语言 (speech) 实质上是运动”。在言语听辨中, 人们的注意力随着语流的运动, 捕捉主要信息, 而不是孤立静止的某个音。在交谈中, 人们很少去逐个辨认孤立的因素, 而不去注意谈话的内容。连续性听辨和孤立音听辨的主要差别是前者总是离不开语境, 这也就是说词汇和句法因素在听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人们对口头语言的解码, 还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 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听声音或认字符, 而是对声音赋予意义。意义的了解牵涉到词义的提取和句子、语段的分析。如果我们听遍一段正常的口语材料, 就会发现发音常有含混, 要是把材料的每一个词抽出来孤立的听辨, 还会发现有一半是听不懂的。因此, 听力教学也应引导学生注重整体语篇的把握, 而不纠缠于个别音。

2. 篇>句>词。

语言理解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建立意义, 但是一个句子的意义不是靠把单词的意义加起来就能理解的, 而一个语篇也不是靠把几个句子的意义加起来就能理解的。人们在语言理解中使用到句法结构, 句子的意义取决于它的词语意义以及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Chomsky通过一系列“深层结构 (deep structure) “的转换规则来解释句子的结构。我们的语言处理过程在几个层面上进行。最低的是语音层面, 然后是句法层面, 最后是话语层面。这种处理过程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 (bottom-up processing) 。相反的是从上而下的处理模型 (top-down processing) 。它认为上一层面的信息可以影响下一层面的处理。最足以体现从上而下过程的是“图式 (schema) ”的作用。Rumelhart把图式看成是“认知的建筑会计”, 他在解释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感觉输入, 从记忆里检索信息、组织动作、决定目标、分配资源、指引处理过程等环节中都起到中心的作用。例如, 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影响我们对词的辨认, 背景知识可以影响对语篇的理解, 要完全了解语篇的意义需要一些附加信息, 这些附加信息包括语言知识和对世界的知识。做阅读理解时, 如果遇到熟悉的话题, 可以充分利用已知的背景知识, 就比较容易理解。还有, 我们在听一段广播, 只要听到“购物”这个词组, 就能激活一个关于购物的图示, 在这个图式的指引下, 就能特别注意购物的相关信息。

3. 阅读量>词汇量。

阅读量和词汇量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 但到底孰轻孰重?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 只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没有生词障碍自然能读懂整篇的意思, 而其实则不然。有些学生狂背词汇表, 还是考不好, 他们做阅读时不能记住一个语篇的要点, 记住的仅是一些孤立的细节, 而且还不是重要的细节, 这些细节和别的有关的细节又不能连接起来, 结果阅读理解题的准确率低。所有语篇处理都牵涉到局部性和全局性结构。依赖全局性结构的知识来导向, 它使我们摆脱那些起干扰作用的细节。相反, 过度注意某个字词, 孤立片面地理解, 缺乏整体意识, 反而会造成“只见树不见林”, 影响整篇大意的把握。

英语中存在许多一词多义和词性活用的现象, 这就意味着死背词汇和盲目扩大词汇量是无效的。语言是活的, 只要不同的语境, 一个词的语义就不同。这就决定了你不可能背下所有意思, 即便你背下它的意思, 如果不懂得在上下文中灵活引申, 也是不能理解整句的含义的。例如, Weather can be pleasant, although temperatures average 10~20 degrees lower than summer readings.Nighttime lows can fall into the teens and lower.Snowstorms increase in frequency as the weeks go by or towards the end of the fall season.句中虽然没有生词, 但存在average, low等词性活用, 还有teens这一用法也是学生少见的, increase in frequency和the end of the fall season使学生也反应比较慢。所以, 多数学生对这句理解觉得有困难, 瞬间反应不过来。事实上, 是因为学生对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掌握不熟练, 这样的语言素材输入较少, 不够敏感。所以, 应该多输入地道的语言素材, 学生自然就能增强敏感度, 从而提高理解力。

三、教学启示

1. 树立语言教学的整体观。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是因为当构成整体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形成最优化结合时, 就会产生大于整体的综合效应。桂诗春提出语言系统工程说“外语教学———学习整体模式建构”, 用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外语教师要树立整体的教学观和语言观。如上所述, 语流>语音;阅读量>词汇量;篇>句>词,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语言的连续性输入, 即语流输入和语篇的整体教学, 减少孤立词汇的讲解和微观结构的分析, 引导学生从整体宏观把握, 从更大的语言单位, 运用从上而下处理模型, 充分利用除语言形式之外的附加信息, 如句法和图式, 增强语感,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 增加语流的输入。

语言的输入有两种形式, 听和读。从某种角度说, 听的输入比读的输入更重要, 多语音和语调感知, 增加语言的地道性。听电台CNNVOABBC是很好的学习渠道。电台播音就是语流 (speech flow) 源源不断的输入, 而且输入的是最纯正自然的语音语调, 长期不断的输入, 刺激耳膜, 可提高语音的听辨能力, 更重要是提高语言的敏感度, 感受语言的线性特征, 甚至能体会到思维的差异。长此以往, 对语义的感悟能力就增强, 不仅听力理解能力提高, 语音在语调中也会不断被规范, 趋于准确。语调也可避免地方口音, 口语能力得到提高。甚至, 对书面阅读能力也有提高, 因为随着听说能力的提高, 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 就能促进读写能力, 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所以, 增加听力语流的输入是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最便捷又最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一定过程, 因此贵在坚持, 它不能立竿见影, 但会潜移默化。另外, 收看21世纪报网站中的“名人演讲”, 也很有帮助, 它不仅提高语言能力, 还能扩大知识面, 了解和学习名人, 提高非智力因素。遵循这一规律, 早读多跟读课文录音, 模仿语音语调, 少跟读词汇, 学会在课文中识记单词。

3. 注重语篇教学, 教授语篇理解策略。

改变重词汇轻阅读的教学观念, 增加语篇的输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比例应倾向阅读教学, 而非词汇教学。如果整堂课都是讲解语言点, 学生就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不利于形成整体的语感。语言点的讲解应在语篇中进行, 注重引导, 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感悟出语义, 培养和提高猜词的能力。适当教授语篇理解策略, 例如, 文章脉络梳理、提高模糊容忍度和语言敏感度等。这些阅读策略可结合具体练习在讲评过程中给于点拨,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注重阅读错题分析, 让学生讲做题思路, 促进思维外显, 并正确归因, 如原文的片面理解, 以及干扰项的特点等。只有多从语篇下手, 有意识运用阅读策略, 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语

作为英语教师, 不仅需要教学理论, 还需要语言学理论, 应对语言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有系统的了解, 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指导外语教学实践。任何违背规律, 急功近利的教育, 结果都会适得其反。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深入学习和运用语言学理论能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忠, 张绍杰.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理论教学;理论运用;能力培养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类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就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被视为一个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设置这门语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否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是应该有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目标?更高的目标又该如何去实现?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高校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应该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是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跨越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之间的距离?语言学概论课程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这些问题恐怕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应对高等教育发生的诸多变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受中文教指委委托,其中的《语言学概论》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业教师承担编写工作,目前该教材已正式出版(《语言学概论》,贺阳、沈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总结了长期理论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得失,并有意识地将形成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材的编写中,努力使新的语言学概论教材能够方便这些教学理念的实现。

一、学以致用是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内容,无疑是语言学概论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如果到此为止,我们不禁要问:学习理论究竟为了什么?怎样才算掌握了一种理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理论的本质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

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系统化知识,它来自实践,但又不局限于当下的实践。理论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对科学观察的引导作用、对观察结果的梳理、概括和解释作用,以及对未知事实的预测作用。理论虽然也是一种知识,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认知活动的引导作用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预测作用。一句话,理论既是人类认识的总结,又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既然理论是一种工具,那么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应该是运用,而不能只是单纯的了解。脱离了理论的运用,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一种理论,这跟我们了解和掌握任何一种工具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说,学以致用应该是所有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要使学到的理论能够发挥其在认知活动中的应有作用,而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和命题。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我们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

既然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我们又清楚地知道:知识并不等于能力,从知识到能力需要一个跨越,学习甚至理解了相关理论,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那么理论课程如何教,才有利于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呢?这是我们在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确定之后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长期的理论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高校的理论教学应该由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向理论运用能力培养,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强化问题意识、注重解释理论和理论解释等做法,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都是有意义的。

二、强化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都是问题驱动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原动力,提问和质疑通常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好奇心的具体表现就是喜欢问“为什么”,这本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在应试教育下,这种天性或多或少被消磨折损以至于不少学生只习惯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理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看不到问题,提不出质疑,也就不会有理论的运用。所以,提问和质疑是理论运用的前提,质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理论运用能力的基本要素。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和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手段。

1.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是说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再讲授理论作为问题的解答。这种问题导入方式比开门见山讲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兴趣,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发问的摹本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得发现问题的技巧,逐步养成提问的习惯。

语言学概论中的音位理论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之一,学生尤其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些明明不同的发音归并为同一个语音单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前期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出音位理论来加以解释。

通过前期语音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及元辅音的教学,学生已知道不同的元辅音音质不同,发音共鸣腔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音质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要问:

(1)就不同人的发音而言,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发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为什么不同的人发某一个音时,明明都是有差异的,但我们却会听成同一个音?

(2)就同一个人的发音而言,有时候我们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变化的感受,明明知道刚才因发音器官的状态不同,所发的音一定是两个不同的音,但为什么却又听不出来分别而把它们当成同一个语音单位?

这些问题是人人都可以亲身体验的,但又是一般人难以回答的。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人对语音的感知是一种范畴感知,这种范畴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所得到的语音心理印象是在对客观的声音进行过滤和筛选后形成的。那么过滤和筛选的机制又是什么?或者说人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在这个过滤和筛选过程中舍弃什么,保留什么?endprint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音差别在语言中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把不同的意义区别开来。因此人们对所有的语音差别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根据是否与区别意义有关而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凡是和区别意义有关的,就是重要的,不管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人们一定会敏感地察觉到而详加分辨,否则就听不明白别人说的意思。凡是和意义的区别无关的,就是不重要的,即使听不出差别,也不会影响对他人言语的理解。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语音差别的感知就会迟钝,甚至完全不能感知。这既是音位理论的经验基础,也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提问—解释的基础上,再去讲授“音位”的概念,由于有了人人可以体验的经验事实,学生理解起来就要容易很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提问—解释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理论运用案例,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有益的体验。

2.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是说在讲授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时,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追问,将理论的阐释和理解引向深入。这种追问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也有利于避免学生不求甚解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语言学概论在讲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语言的发展演变时,总是要提到“语言接触”的概念,但很少去讨论“语言接触”究竟是什么,语言和语言又是如何接触的,而只是介绍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如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现象、语言转用、语言混合等。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个由符号和关系构成的抽象实体,并不是具体的物体,它们又怎么能相互“接触”呢?如果我们说不清楚“语言接触”是怎么回事,就无法说清楚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我们提出上述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去了解语言接触过程的微观理论。学生就会知道:所谓语言接触是指语言使用者的接触,这种接触指的是互相学习和使用对方的语言。或者说语言之间的所谓接触是通过外语学习和使用实现的,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也离不开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外语成分或表达方式引进到自己的母语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母语发生变化。可见,所谓“语言接触”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在双语人头脑中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外语成分和结构怎么就会引进说话人的母语,从而引发母语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遇到同胞就说母语,遇到外国人就说外语,这可以是两个彼此分离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由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可以有多种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所谓“语码交替”。所谓“语码交替”是指同一个说话人跟不同对象(例如同胞和外国人)交谈时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那么语码交替为什么有可能使外语成分进入母语呢?有关研究表明:说话人如果经常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很难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不激活另一种语言,以致一种语言的成分会渗透到另一种语言之中,或对另一种语言产生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语码交替等机制会导致外语成分的渗透,这种渗透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外语成分的借用。但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借用同一个外语成分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个人或个别人的借用怎会影响到整个语言而使整个语言发生演变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外语成分的借用可以分为借用的发生和借用的传播两个前后相连而又不同的过程。所谓借用的发生是指语言社团中的个体在个人言语中引入外语成分,所谓借用的传播是指个人言语中的借用成分在整个语言社团中的扩散和接受。只有当个体借用扩散到整个语言社团并为其所接受,才称得上是外来成分的“并入”,才是语言演变意义上的“借用”。借用的发生和传播虽是不同的过程,但传播也会制约发生。只要有双语人存在,个体借用就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个体借用无法获得广泛传播,就只能是个人言语成分而不是语言成分。因此,传播的可能性对个体借用也会有制约作用,除非借用者只图自娱自乐,否则借用者必须考虑借用的可接受性。

在这样的不断追问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就会不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深入展开的理论呈现了有关现象的足够细节,而绝非空洞的“宏大叙事”。这就为学生具体运用理论去观察有关现象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细化的理论才可能对科学观察有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同时,这种提问—解释,再提问—再解释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理论运用的观摩和实践过程。

当然,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教材编写受行文惯例的限制,不可能总是以“设问”方式引导下文。但编写者如果有问题意识,在编写过程中能够在心中自问自答,则可以使理论的阐述更系统、更深入,避免重要的问题浅尝辄止,同时也方便教材使用者以提问方式展开教学。而这正是我们编写这部《语言学概论》教材的一个原则。

三、注重解释理论与能力培养

注重解释理论是说要讲清楚理论的道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的介绍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讲清楚某种理论的内容是什么,一是解释某种理论为什么是如此,或者解释某种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介绍理论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显然后者更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和实质。只有掌握了理论的精神和实质,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理论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避免理论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和强作解释。

语言学概论教学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曾提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纲领和指南,人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切分和分类,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组织起来的。因此,语言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一致。这也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理论长期以来充满争议,在中国大陆更是长期遭到批判。但在今天看来,对这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不介绍是不合适的,但前提是要讲清楚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可取的。endprint

对“语言决定论”,我们在教材和教学中是这样来处理的:就民族语言和民族思维的关系而言,“语言决定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这要看我们对其中的“决定”做何种解释。如果对“决定”做强式解释,认为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这个民族的语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民族语言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同,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论。如果对“决定”做弱式解释,认为民族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的认知,一种语言可能比另一语言更容易促发和指引某些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在认知习惯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不仅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而且目前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共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民族语言虽然会造成不同民族的认知差异,但语言和认知毕竟不能等同。认知能力作为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各民族相同的,不同民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共同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则和规律。我们既要看到语言不同所造成的认知方式和习惯上的民族差异,也要看到人类在认知能力、思维规律上的一致性以及在认知结果上的共通性。

上述对“语言决定论”的理论解读,可以告诉学生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这相当于给出了运用这一理论的限制条件,以保证理论运用的适恰性。

对理论进行解释,还可以利用理论和理论、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用更为基本的理论来解释其他理论,用更为本质的属性来解释其他属性。例如,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离散性和线条性。但为什么语言符号会具有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角度进行解释。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词义的模糊性,但词义的模糊性是否具有必然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范畴化和词义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现象是理论的运用,用理论来解释理论同样也是理论的运用。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解释理论,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其了解某一理论的立论依据、可信程度和适用范围,建立“理论自信”,而这些都是敢于运用某一理论并能够恰当运用这一理论的保障。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注重解释理论,教材内容才能够具有一定的深度,并尽可能地建立理论之间的关联,从而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展开空间。

四、注重理论解释与能力培养

注重理论解释是说学习理论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利用理论的解释功能,不但能够描写相关现象,而且有能力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描写和解释通常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层面,但由于语言现象往往无法穷尽观察和完全归纳,因此没有解释的描写往往难以达到“描写的充分性”要求。从这个角度说,描写的充分性有赖于解释。所以,学会运用理论来对客观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是培养理论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下面每组句子的真值条件相同,语法结构一样,但却一句自然,一句别扭:

a1. 茶杯在桌子上面

a2. 桌子在茶杯下面

b1. 板车在大楼前边

b2. 大楼在板车后边

c1. 邮票贴在信封上

c2. 信封贴在邮票上

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直接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语言形式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因此,语言形式总是和认知方式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就等于扭曲了人的认知习惯,这样的语言形式就不易被人们接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言现象背后往往有其认知上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上面所举各组句子中一句能说,一句一般不说呢?从人的认知习惯上看,当人去观察和感知同一空间内的两个物体时,人眼不可能同时聚焦于两个物体,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因受到关注而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突出而清晰的印象,另一个物体则只能作为确定方位的陪衬。在这个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主体—背景认知模型。那个被关注的物体可以称作“主体”,被当作“主体”陪衬的物体可以称作“背景”。一个物体究竟是被当作主体,还是被当作背景,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粗略说来,体积、面积相对较大的物体通常被看作背景,体积、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通常被当作主体,违反了这一认知规律,语句就难以成立。在汉语里,“在……上/下/前/后”结构通常是表示背景的,(a2)、(b2)和(c2)之所以别扭,是因为这个结构中的名词所表示的都是体积或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用这样的成分做背景,违背了认知规律,所以句子让人难以接受。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理论的解释功能,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如果我们可以在教材中多提供一些理论解释的案例,不仅可以印证理论,而且可以为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这比举几个例子去简单印证理论,对教材使用者的帮助会更大。

总之,高校的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讲清楚有关概念和命题,而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亦当如此。理解和运用、知识和能力都不是可以自然转化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化,既是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理论课程教师的应尽职责。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4

如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在观念上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在教学模式上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制约,体现不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就是学生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较,更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现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报道如下.

作 者:黎广彬 张淑香 作者单位: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刊 名:黑龙江畜牧兽医 PKU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5

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口语词汇的掌握,大班幼儿掌握的口语词汇量迅速增加,所能理解的词汇类别范围不断扩大,对词意的理解也逐渐丰富和深刻。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这些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可在本学期我发现幼儿在具体运用中往往会出现“从众”现象,幼儿常常会重复别人的词语,而已有的丰富词汇只限于在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中运用,较少运用于与他人的交往。

通过我的分析与思考,总结出原因有两点:1、幼儿不理解词汇的含义;2、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中所用的词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脱离,对此我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提醒家长要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在自然的氛围中与幼儿交谈,纠正他们言语上的错误。2、让家长引导孩子用形容词描述在家中和外出和活动时看到的物品。3、建议家长与幼儿玩词汇游戏。如家长说出一个单音字的词,让幼儿找出包括这个字的词。如家长说“纸”,幼儿说“纸盒”、“报纸”、“图画纸”4、建议家长利用真实事例引导孩子用“一边。。。。一边。。。。”“如果。。。。就。。。。。”因为。。。。。所以。。。“有。。。有。。。。还有。。。。”等句式来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为了极力促进家中的积极性,我还定时表扬家长检查幼儿。一学期下来还真见成效了。所以有时家长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积极调动和利用。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6

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 精读课 非语言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

论文摘 要: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在精读课教学中,注重非语言因素的培养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指出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及采取的对策,论述了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引言

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兼顾国家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需要。英语口语流利性是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英语专业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综合性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英语专业学生对精读课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受到语音、语调、单词、语法等语言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到一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

1.文化背景知识。所谓文化背景知识就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 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中西方文化的迥异形成了语言运用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不同。学生如果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没有一定了解,势必会导致在课文理解时的晦涩难懂。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的第三册和第四册为例:在精读第三册中的Highland Fling(苏格兰高地舞),the Volga(伏尔加河),Thanksgiving(感恩节),Aristotle(亚里士多德)等;在第四册中的Communion(圣餐),the World Bank(世界银行),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Zimmerman Note(齐默曼函电),the 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等。以美国大片经典之作True Lies为例,如果学生对特定的文化背景缺乏相关的了解,在正常的播放速度下是很难完全弄懂影片的内容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英语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在多媒体环境下加大有声资料的使用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背景知识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英语网络资源知识介绍,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所谓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即对一般知识和各类学科知识的基本了解。这些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体育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不了解The

Beatles的人就不会去研究Rock and Roll的历史;还有像Oscar,Grammy及其相关的名作,以及一些国际性的组织UN,WTO,WHO,IMF等。当各种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课本、磁带、录像等)传到学生那里,有时会出现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使作为载体的语言被曲解或者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精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三、采取的对策

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语言因素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则会对精读课教学产生很大的限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加强在精读课教学中对学生的非语言因素的开发与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施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1.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跨越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障碍。在精读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介绍英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作为精读课老师,我们应在介绍语言技巧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同时,穿插一些额外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要注重对学生非语言因素的开发,其实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或非语言因素应用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因素,而且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非语言因素指导开发的程度。例如,在讲WTO(世界贸易组织)时,也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常用术语: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关税贸易总协定)等[1]。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GDP(国内生产总值),down payment(预付款;定金),bad debt(呆账),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bioeconomy(生物经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名词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所限,当他们遇到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语言材料时,往往摸不着头脑、有的甚至不懂装懂。在摸不着头脑或不懂装懂的状态下,学生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兴趣,更别说针对话题进行英语语言交际了。要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一方面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多留意当代社会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进步,尤其要熟悉一些专业术语。当然这对精读课教师的知识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充电”,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增强精读课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四、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精读课教学中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针对Chomsky的语言应用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包含了Chomsky的language competence,包含了语言的知识和语言的应用。正如上文所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曾经感到陌生的话题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进一步表现

为能较好地运用英语的知识针对某一话题畅所欲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了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地促成他们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融合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3]。在精读课堂中,词汇学习、文中涉及的语法知识及课后练习等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在课下完成,最重要的部分是课堂活动,教师应该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对精读课教学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非语言因素与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采取将全班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进行同伴教学(peer teaching)、参与自我评价,共同探讨与课文相关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4],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五、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加大非语言因素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0.[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7

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要符合英语自身的规律,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并做到及时反馈。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教学模式,并采用了实物演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有意义的东西记忆遗忘较慢的特征,我利用实物、简笔画、声音、动作等教学手段.创造便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耳、口、眼、手交替使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热烈的语言氛围、广泛的语言实践是一堂出色的英语课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进行语言游戏、信息交流、扮演角色等有发挥性的双边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改善了外语教学的过程,又训练了交际能力。

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进行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一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学生年龄小、好说爱动、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强,我就重点培养他们开口说话的能力,要求他们响亮清楚、正确地说英语,坚持“Daiky Talk”“Free Talk”,这样既加强了语言材料的积累,又增加了实践运用的机会。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首先应加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比如对后进生采取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适当降低训练难度,及时表扬,使之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其有进步时,还要安排一些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练习。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那么,学生不仅口头表达能力能够迅速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8

英语语言学教学评价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普通语言学作为英语专业必修理论课程,对学生巩固专业基础、加强语言实践、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普遍存在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制约着该课程的`学习.使该课程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语言学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评价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弥补终结性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不足.

作 者:余运伟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912(6)分类号:H319关键词:普通语言学 创新能力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9

语文学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听得懂、能够说、能够写,也就是能够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主要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上,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但是理解了并不代表会用了。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大致过程就是: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但是会运用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理解和运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会运用这种语言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使理解不停留在表层,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再看看当今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可以说仍然有很多欠缺。例如在考试和作文中,别字泛滥,成语误用,写作文病句连篇,标点乱用,修辞乱用,并且经常性用到很多网络用语。这反映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有很多欠缺。,这和我们的日常教学分不开,所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将结合钱倍倍老师的课例子,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挖掘好文本中的关键点、激发点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教师首先自己要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重点放在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找好关键点和激发点,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和附藉。但是拥有一双发现文中关键点和激发点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这和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经验分不开。能够拥有一双发现文本中关键点、激发点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与语文教师一生的努力分不开。

在《乡下人家》模范课的执教中,能够很好的挖掘到关键点和激发点。在字词教学方面,钱老师能够将字词分为三行,第一行是一般的认读的重点字词;第二行是多音字;第三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这样分梯度地呈现字词,不仅清晰而且一目了然,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清晰而且一目了然的方式再以后字词的运用中,更加好地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字词的运用。在文本的执教方面,钱老师抓住“别有风趣”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如何别有风趣,让学生仔细读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钱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描绘瓜架上的情景“闭上眼睛,春天到了,一定开出了——,长出了——;夏天到了,瓜架上,结出了——;秋天到了,瓜架上——”,引导学生自己说出闭上眼睛后看到的春天、夏天和秋天瓜架上的情景,并且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瓜架。在句子“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教学中,能够出示图片,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在句子“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些语言点的挖掘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关键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才会犹如有源之水,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增长。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表达和运用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内驱力,能够激发学生表达和说的欲望,能够化低效为高效。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表达自己看法。这需要教师自己做好以下工作: 1.学会赏识学生

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并且真诚的表扬孩子,能够给孩子以无穷的动力。而恶意的中伤和批评则会挫伤一个孩子表达和说的欲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很多回答虽然有很多和你预设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创造性,值得表扬和肯定。在《乡下人家》执教的过程中,老师一直微笑着面对学生,语言如春风般温暖,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自然表达和说的欲望就要强烈。2.拥有孩子般的童真

孩子和我们成人拥有不一样的天空和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只有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一种孩子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用一种孩子的语言去倾听学生的回答。在钱老师的这节课中,在学生回答了“西红柿紧紧靠在一起,害羞地涨红了脸”“油菜花们露出了笑脸”的时候给予了大大的表扬。更加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和说的欲望。

三、以学生的听、读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是四个相辅相成的能力,听懂、读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说和写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说和写的操作。在让学生回到思考问题前会让学生去充分地读,再学生理解文本以后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并且能够指导好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因为正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本节课的最开始阶段,设置的教学环节“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教学“别有风趣“一句时设置的环节“再仔细读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和“能不能把这么美的景色带给大家?”“带着不断变化的画面,带着勃勃生机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能不能夸夸乡下人家的瓜架。”“可爱多了,语气多自豪啊,谁也想来试试。”。在教学到“门前”“屋后”的方位词时,能够指导学生“真实言之有序,谁给我们读读这个句子。”在教学到花儿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时,指导学生,“能不能依着时令读读。”在这一环节中,尤其出彩的是能够指导学生把逗号读好了,就能读出“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给予学生朗读的知道,能够更加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雨后春笋”的画面时候,能够指导学生抓出探出头来读读这个句子。朗读能力的指导,能够为学生的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打好支架。让听说读写能力相辅相成地增进。

四、设置课堂情境,增加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虽然阅读也是语文实践活动,但是语文实践活动又不仅仅是阅读,应该借助内容和课文情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课堂的任务就是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语言实践后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语言实践活动不应该仅仅只成为课堂的一种点缀,课堂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现自己教师技能的舞台,而是应该真真切切地做到引导孩子。钱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即选择一处景物,也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写,使画面上的景物动起来。“到乡下走走,常常会看见()”。但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还不够充分。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大脑活动规律 儿童 语言运用能力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有研究者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敏感性三个方面,还有研究者将儿童语言学习的内容区分为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类。在三种语言能力发展或三种语言学习内容掌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流畅性或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根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敏感性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也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掌握的。所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关键。

一、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儿童学习语言的兴奋性,促进优势法则的形成

所谓优势法则,是指儿童在从事脑力或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都有代表性的区域,其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如果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能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优势兴奋灶,并将其他部位的兴奋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处于优势兴奋灶的皮层区,具有最好的应激能力,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能力和效率都比较高。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法则,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使之对各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年龄越小的孩子,兴奋性越低,越容易对感兴趣的活动产生兴奋,在此之中儿童更易学习语言,思维也更活跃,注意力和记忆力也相对较好。因此,教师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促进儿童优势法则的形成,从而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始动调节的原理,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发展儿童语言运用能力

始动调节是指当儿童学习刚开始时能力都较低,然后才逐渐提高。神经细胞和机体其它组织一样具有“惰性”,始动时需要时间来克服和调节;另外,神经系统作为全身协调系统,对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在学习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学习而增加了的功能损耗会引起恢复过程加强,所以学习能力才逐渐上升。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活动的安排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难度最大的任务安排在儿童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候完成为宜。例如,儿童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前一周的疲劳得以消除,但由于大脑皮层始动调节需要一个过程,周一的学习能力并不高,周二才开始升高,周三、四达到顶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因此,学校一周的计划安排,应是在周一、周五设置较为轻松的学习内容,星期三、四可安排难度和强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周三下午可安排户外锻炼或娱乐活动,以提高下半周的活动能力。不要在课余、周末给儿童安排过重的学习任务,否则全周的疲劳不能消除,长此以往会形成过度疲劳。而在每一次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考虑始动调节的原理,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用猜谜语或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其迅速地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语文活动中,随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再把他们引入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中去。所以,课堂导入需要精心设计,以适应始动调节的规律。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稳固的动力定型

当各种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按一定的次序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会固定下来,即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和抑制区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作出的反应越来越精确和恒定。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一定次序和强弱配置而构成的暂时的神经联系称为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建立需要花费很大神经劳动和很多时间的重复训练才能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以后,神经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损耗收到最大的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动力定型也不能轻易得以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儿童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的结果。儿童越小,可塑性就越大,动力定型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配合家长让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语言学习习惯,使他们的学习每天有规律地按时进行,例如,当孩子刚刚开始阅读文学经典时,教师首先需要告诉他们怎么看书,怎么品书,怎么评书,这样经过反复几次的强化,孩子就会形成对此类书的“动力定型”,知道是先需认真看书,再品书,最后才评书,看书时需要完整地反复地品味,能够品书后才可评论书的内容,以后孩子读书,就会按这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有时甚至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而直接这么做,这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时,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听写、阅读、写作之习惯,以形成科学的“动力定型”,这样才能以消耗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效。

四、运用镶嵌式原理,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效率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当从事某一活动时,只有相应部分处于工作状态,其他部分则处于休息状态,大脑皮层形成了兴奋区与抑制区,即工作与休息互相镶嵌的复杂方式。同时,由于脑的功能定位不同,随着活动性质的改变,兴奋区和抑制区、工作区和休息区不断轮换,新的镶嵌形式不断形成。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应利用兴奋区与抑制区的交叉,利用脑力与体力活动的交替,将不同的教学科目、不同性质的课程予以交叉更换安排,来减少大脑的疲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习者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不同性质的活动相结合,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不同形式相结合,使儿童大脑各区交替兴奋,这样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减少疲劳的发生。例如,每日的课程安排可以是语文与体育、数学与音乐、写作与综合实践相交替,每节语文课的安排可以是多种形式导入、重点课文讲授、中间再穿插一些游戏和放松活动,如成语接龙等,这样动静交替进行,各种形式相互变换,可以避免儿童的大脑皮层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损害其健康。所以运用镶嵌式活动原理,每天、每周的活动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从而可以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效率。

五、语文教学中重视保护性抑制,防止儿童过度疲劳,以利于其语言的学习

当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超负荷时,其功能活动降低,就会处于抑制状态,以防止进一步的损耗,称为“超限抑制”,这是大脑皮层的自我保护抑制。如不注意这种保护性抑制的出现,继续超时学习,即会事与愿违,加重了大脑皮层细胞的损伤,大脑过度疲劳,则会出现头昏脑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严重者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因此,当学习出现疲倦时,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休息措施,以恢复大脑的功能。

儿童的疲劳易产生,也易消除,为避免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兴奋时间过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儿童大脑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让儿童长时间地用同一方式学习语言。据研究表明,儿童每天有一小时学习后的活动性休息,可以提高其学习语言的效率,降低患病率。一般认为,多次短时间的休息比一次长时间的休息效果更好。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注意到儿童疲劳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便说话、东张西望,注意力不稳定,这是早期疲劳的表现,教师则需停止让其继续学习同一形式或同一性质的内容,可选择让他们进行短暂地休息,或换种方式学习。另外,在周围环境单调乏味的情况下,儿童会因为大脑缺乏新颖刺激,对事物没有兴趣,从而很快产生疲倦感。所以,教师还需要时常变换儿童所接触的语言环境,让他们的大脑受到新颖刺激而引起兴奋。还有,如果儿童在学习语言时情绪不安、紧张、焦虑、抑郁、恐惧、过分亢奋,都会加重神经系统的负担,增加大脑消耗,降低大脑活动效率。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时,应注意保持儿童稳定、愉快的情绪,避免心理过分紧张和压抑,合理满足他们各种生理、心理需要,将儿童的情绪应激调整在适当的水平,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

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语篇阅读;外语教学;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62-02

1 语篇分析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当今大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差,仍是英语教学面临的严重问题。大学英语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而教学实践的最终结果是以学生的CET-4的通过率为衡量标准。于是应试的模式延伸到大学阶段。传统的讲授为主,练习为辅的模式带来的是学生消极地听课,课堂教学难以实现语言交际功能。根据教育学基本原理和语言学交际法的有用原则,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语篇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美国当代著名的语用语言学家Lyle F. 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应包括组织能力(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言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所以语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的同时,注重语篇能力、言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时,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寻找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的写作特点。模仿课文写作特点,限定时间即兴作文。选择部分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进行点评。根据Kolb(1984)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四个阶段:具体经验阶段;观察思考阶段;逻辑思维阶段和外向阶段。Kolb根据这四个学习阶段,提出四种学习风格:想象的;逻辑的;务实的和热心的学习方法。依据Kolb的学习理论,通过语篇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英语的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能有较大的提高。语篇分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思维模式,学生通过语篇分析的方法正确地、透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传递的信息,提高学生在写作是布局谋篇的能力。

2 语篇分析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研究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中,阅读就是识别词并取得词意,很少从篇章中构建意义。这种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轻视阅读策略和语言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目前的英语阅读不应局限在对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是为理解文章的篇章意义的。语篇的教学包括:题目、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提纲、过渡、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几个方面。一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依照作者一定的思路通过一个个自然段连接起来的。每一个自然段都受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统帅。语篇分析牵涉的方面很多。语篇意义的构建受到读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对情景的感知、对阅读的感知、对阅读任务的要求、读者有无阅读策略、有无参与阅读行为等的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兼顾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语言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要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指读、摆头、唇读或心读、回读等;还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如预读、略读、寻读、研读、构词法等。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所读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语篇知识及上下文线索等,背景知识的多少及如何调用决定着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一个语篇的语句并非杂乱无章,如同句子里的单词有句法结构组织起来一样,语句间也有自己的结构。语篇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分析语篇的基本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识语篇结构,了解语篇意义理论和掌握语言处理方法。从认知理论来看,语篇分析是比句子高一层次的话语分析,而且还是一个涉及到文化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3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七十年代就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在已经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在目标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3.1 习得与学习区分假设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distinction hypothesis):克拉申认为习得就是下意识的、非正式的、自然的、甚至是拾遗式的语言学习过程。 学习是指有意识的、正式的、明确的学习语言规则。习得方式比学习方式更为重要。 有些第二语言理论家认为孩子是习得语言,而成人只能学习语言,根据克拉申的这一假设,成人也能习得语言。

3.2 输入假设 (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设是在区分习得和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克拉申认为这是他整个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输入假设回答了语言教学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即我们怎样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外语。克拉申把输入假设概括为如下四点: (1)输入假设与习得有关,与学习无关。 (2)通过理解含有稍微超出学习者现有语言能力的结构的语言,才可习得新的语言结构。(3)当交际成功时,即可理解输入时,语言能力就会自动包括在内。 (4)说话能力自然产生,不能直接教会。

3.3 情感过滤假设 (the e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情感过滤的概念是杜莱(Dulay)和伯尔特(Burt)于1977年提出的。情感过滤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三大因素。情感因素只起阻碍或促进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器官的作用。情感过滤假设的意义在于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提供可理解的输入,而且要创造一种情感过滤很低的环境。

4 建设性的阅读的意义

建设性阅读就是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把握整个语篇的布局。学生所读文章的模式总体可以分为描述、叙事、阐释和论辩。按照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采取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不是被动地阅读,不仅记住和接受文中的某些内容(单词、词组、语法现象),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通过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对该语境中出现的生词进行猜测,从而习得该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进入文章所构筑的世界里,了解它的基本内容的同时经过思考,做出自己的评判,对整个阅读过程采取一种积极主动、探索和评估态度的阅读方法。学生在对语篇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参照原文的思路和层次,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个总结,简明扼要地写出原文的主旨,即内容梗概。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理清文章的发展线索、逻辑关系以及先后主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加强语言的输入量。减少了学生由于词汇量相对贫乏而影响语言整体能力提高的弊端,学生可以自由地以书面的或是口头形式表达一个完整的语篇内容,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阅读训练是大学英语学习的核心。也可以认为阅读能力是听、说、写、译的必要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训练中正确选用阅读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训练的效果。在语篇分析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 Maureen Miller, Wanda & Steeber, Sharon.1985. Reading Faster and Understanding Mor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 Hamer, J.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上一篇: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下一篇:立言立行立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