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2024-10-22

小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共7篇)

小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篇1

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这说明经过课改十年的实践检验, “三维目标”能够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 “三维目标”该如何理解与把握?笔者以为, 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整体性”关注的缺失, 教师往往用“模式化解读”和“肢解式讲解”破坏了文章的整体、课堂的整体及语文学习的整体。正因如此, 我们呼吁小语阅读教学对于“整体性”的关注。笔者无意在此多费笔墨“破”整体性缺失之“弊”, 愿试以小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实例, 来阐述如何进行智慧整合, 还学生语文学习的“森林”。

一、目标整体性:智慧三合一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其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并非单个目标的简单累加, 而是重新整合成一个整体, 无痕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总体实施。

如笔者教学《嫦娥奔月》时, 目标设定为要借此文本“引领学生学语言, 运用语言, 更是为了学会学习”, 而这些目标, 不是一一去实现, 而是统整在同一个教学的整体中, 即“嫦娥奔月, 仅仅是画面之美, 对奔月情景描绘的文字之美吗”,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探究人物的“心灵之美”。用一个教学整体, 实现“知识与能力穿插其中”———如“接济”和“周旋” (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通过“想象说话”深入理解“接济”;什么叫“周旋”呢?嫦娥会怎样与逢蒙周旋?通过“想象表演”来深入理解“周旋”) , 实现“过程中方法的指导渗透”———如阅读人物的方法 (如通过心理描写、反衬等可以表现人物的善良,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机智) ;实现“探究中领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嫦娥心地善良, 舍己为民。

像这样, 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熔于一炉, 重新锻铸, 智慧整合, 简捷高效, 整体实现, 应该是当下语文课堂值得提倡的高境界追求。

二、内容整体性:一发动全身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 觉得这个重要, 不讲不放心, 那个也重要, 不放心不讲。结果讲讲这, 讲讲那, 什么都讲了, 教师放心了, 学生却闹心了。复复杂杂, 没有重点, 容量过大, 节奏太快, 生吞活剥, 浮光掠影, 学习的效果并不好。这便是对教学内容整体性关注的不够。

所以说, 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关注不是对所有教材内容的敝帚自珍而面面俱到, 而应在大胆取舍的基础上找出能够统整教学整体的有效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点”, 形成教学环节清晰而完整的“线”, 从而实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面”上效果。

这就要求, 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智慧处理教学内容“讲”与“不讲”的问题。比较多的语文第二课时教学是对课文整体的肢解, 或美其名曰“剪裁取舍”。而《嫦娥奔月》的教学,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教学中抓住“三个一”即 (嫦娥奔月) 一个词、一幅画、一段文字作为教学的切入口, 就非常智慧。然后再用一个“美”字统整“文字美”“文字营造的画面美”“文字刻画的人物心灵美”三方面, 也就顺理成章引到了对课文整体的感悟理解上, 牵一发而动全身, “让树木回归森林”, 照顾了整体, 勾连了整体, 还原了整体的感悟与认知。既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空间, 让学生进行当堂的练习提高, 也利于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过程整体性:简洁不简单

课堂整体上如同一首完整的歌曲、一件完好的珍玩, 不要嚼得太碎, 分解得太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关注应避免教学设计“太精巧”的倾向, 注重简环节多功能, 注重教学整体感及整体美感, 实现教学过程“简洁却不简单”的智慧统整。

首先, 过程整体性往往体现为课堂整体设计上的“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往往是抓住一词一句, 一咏三叹, 不断推进, 灵动生成。如散文《望月》的教学, 面对“形散”的文本风格, “月下江景”“比赛背诗”和“对月想象”三部分内容如何有机串接呢?可围绕“是月亮把我叫醒了”一句进行整合。首先是月光的“亮”“美”把“我”叫醒了, 读、画、写、交流写江上月色的一段;其次围绕小外甥醒了之后在江轮甲板上“背古诗”“说想象”进行教学, 背古诗通过丰富的角色朗读, 拓展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进行诗歌情感的体会交流, 引出我们心里的“诗”也被叫醒了;接着想象从“我们会把月亮比作什么”, 再到通过比较体会小男孩的比喻妙, 回到我们的“想象”也被月亮叫醒了;最后拓展引申到对“月亮文化意象”的探究, 课堂沉浸在一派诗意中……

其次, 过程整体性也体现为一种课堂整体设计上的“伏笔”与“呼应”。课堂本身亦如一篇整体文章, 不能只是破碎的精彩、零散的妙悟, 缺失了整体的精妙将大打折扣。如《花瓣飘香》教学的“伏笔”与“呼应”体现在对小女孩摘花的动作产生的疑问, 暂留不解, 直到学完“对话”, 学生才自主迎刃而解;也体现在朗读“对话”时注意抓住关键词、提示语, 后在拓展续写上便有了关于此的迁移训练;也体现在先前对“花”进行了三方面赏析, 而在后面“送花”部分再次回顾巩固了“花”的三方面;也体现在读课题, “飘香”起先读出的是花香的飘散, 末尾能读出花香亦是人的美好心灵与品德的馨香, 淡淡飘溢……处处伏笔, 处处呼应, 教学板块之间相互勾连, 浑然一体。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讲“文学语言怎样才能生动”时, 曾说过一番很有意思的话, 他说成语是“死了的语言”, 仿佛“活牛”制成的“牛肉干”, 而鲜活生动的语言, 需要把“牛肉干”放回一台“机器”, 从机器的另一头重新牵出一头“活牛”来。用这个比方来类比语文教学, 备课也许需要条分缕析“肢解课文”, “三维目标”一一考量, 而在课堂教学实施中, 则需要将“三维目标”重新放回“整体性关注”的“机器”, 从机器的另一头重新拿出一套“整体的而非肢解的教学”来。

论当今“小语的课堂教学” 篇2

关键词:找规律,抓特点,促方法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虽然运用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但成效并不显著。究其根本是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实用性。

一、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学习起来也就更有实效性。

(一)把握学生差异,提出预习要求

各年级段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自学能力不同,教师应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实践证明,预习要求越是尊重差异,学生的预习效果就越好。

(二)教给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

学生开始不会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就应该不拘泥于形式,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上几次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等到学生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之后,也就可以很好地做到回家预习。

(三)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我们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点:1. 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3. 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

二、巧用课前三分钟

我所说的“课前三分钟”,是指上语文课的头三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上讲台所做的说话训练。

(一)内容

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课前三分钟教学可以根据教材的进度、内容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情况,从内容要求、发展目标等各方面而有所侧重。

例如:对于一年级或刚开始“课前三分钟”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诵读古诗词中的名篇,也可以从说一则笑话,让大家对“课前三分钟”产生兴趣;中年级,可以是一则新闻报道,可以推荐好书……

2. 把握住课前的三分钟。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好这珍贵的三分钟,教师要做好细致的安排。不能让课前三分钟流于形式。

(二)模式

1. 提前布置,确定说话内容。2. 充分准备,脱稿,说话流利,要求脱稿。3. 同学简评,指出优劣。4. 建立机制,有效促进。5. 形成模式,规范主持。

一开始,老师要培养一位同学担任活动的主持,并把整个活动的程序确定下来。就算老师不在场,活动依然能如期开展。

三、把握好低年级识字教学技巧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

1.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2. 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的运用重新回到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3. 识字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在课下、课外广泛识字,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课堂,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二)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识字教学的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因此我们应该:1. 调动多种感觉通道,引导发现识字方法,拓宽思维空间。2. 融合多种识字方法

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法”“动作演示法”等等,老师要把这些识记字形的方法逐渐教给学生。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让学生自己运用这些方法灵活地记忆字形。

四、让语文和生活手挽手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1. 有生活才有语文。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2. 有生活才有能力。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1. 日常生活“语文化”。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2. 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

回归小语教学的质朴状态 篇3

一、回归真实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必须是真实的。 反思课堂, 教师对教材理解的肤浅, 加上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祟, 使得教学上的“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比比皆是。 难怪有老师形容当今形形色色的“观摩课”、“优质课”是“听听感动, 想想激动, 回去一动也不能动”。 广大一线教师对放了太多调味品的“美味佳肴”已经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 他们更呼唤朴实无华的“家常菜”。

1.教师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那种“无病呻吟”式的、“自作多情”式的、“矫情造作”式的情感流露。 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学会弯下身子, 用与孩子平视的眼光与孩子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2.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真实的。 在真实的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应该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应该表现在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从初步感知到深刻认识、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善学乐学的学习过程之中。 在真实的课堂上, 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能受到高度关注, 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得到真实呈现, 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张扬; 在真实的课堂上, 学生敢于说“不知道”敢于问“为什么”, 敢于向书本、老师的权威发出挑战。 只有这样, 课堂上生成的一切才是真实的, 才是精彩的。

二、回归个性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 》 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 提醒我们: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 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 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发挥, 读出个性。

1.驱情入境。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阅读的“内驱力”, 有了情感的参与, 阅读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 阅读过程会变得津津有味。

2.珍视体验。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 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 不能或不敢提出独特见解, 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 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 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 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 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 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 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3.问题开放。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 那么, 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 对课文产生共鸣或质疑。 所以, 在问题设计上, 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的限定性问题, 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 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 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空间。

三、回归生命的语文课堂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由此可见, 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 建构新型课堂, 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境界。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尽量宽容地对待学生。 新课程教学中, 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 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 “问”让学生自己提, “果”让学生自己摘, “情”让学生自己抒, “话”让学生自己说, “写”让学生自己评。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长, 在“探究”中创新, 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2.营造创新氛围, 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 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 因为, 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 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 讨论、质疑的机会多, 创新机会才多。 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己”, 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 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 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 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 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 这种情况下, 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

“删繁就简三月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 我们期待着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的回归。

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快速步入推陈出新的时代, 纵观纷繁复杂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课堂, 回归“真实、本色、个性、生命”的和谐课堂, 师生共同经历着生命的成长, 精神的同构, 领略着学习带来快乐和甜蜜。

小语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一、强化意识法

语文教学的美育,主要是运用教材这一媒介,通过想象使学生置身课堂,神入美境。我们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意识,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去看、去听、去感受,从而把握审美对象,领略客观事物的美,进入教材的美好境界。如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顺着文章作者的思路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展开联想,让思绪穿越时空,把握文章的审美主题,与作者的审美指向同步。又如教学《荷花》时,教师一方面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另一方面通过作者对荷花持久清爽的香味、美丽的姿态、明丽的色彩等生动细腻的描绘,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意境美。

二、情感共鸣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走向教学中的情感世界,激发共鸣效应。例如,在上《丰碑》一文时,讲到“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时,我出示了军需处长被冻僵的画面,同时也出示了狂风呼啸,大雪皑皑,漫天风雪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风雪无情,不知它吞噬了多少热血的生命,而这位军需处长,他那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是不朽的,这座晶莹的丰碑,将鼓舞着我们走向胜利,因为这种精神永远不灭。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美文诵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朗读为主旋律体会其中的美。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递进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读,一方面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掌握生字词,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的畅达美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见情,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对那些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再由文及意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把握作者的感情脉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效应。

如笔者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杨梅的语句读一读,理解语句中浅层的意思;在读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一边看关于杨梅树的幻灯片,一边反复朗读课文中语句,明了语句中写出了杨梅树枝、叶的外形特点,读懂语句所描写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吟颂语句,学生通过“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四个词的亲身感受,体会到了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梅树在春雨的沐浴中勃勃生长的喜人气势,由此把杨梅写活了。这样的朗读教学,通过反复吟诵,意会字里行间的意蕴和情感,获得丰富的美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并在精神愉悦振奋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再学习。也可以通过训练(如讲故事、朗读、朗诵、演讲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展现个人才能的信心,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美育目标。

四、情境表演法

入情入境地体验、想象、表演,可加深认知活动,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表演法来渗透审美教育,其表现为:

一是角色表演。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戴着头饰即兴表演调皮的小猴、凶恶的狼、美丽的孔雀、狡猾的狐狸、温顺的羊……学生在再造形象中既激发了求知兴趣,又获得了内心深处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教师让小学生扮演狼和羊,通过羊和狼的对话、羊如何辨识“真相”来教育学生。坏人再伪装,也掩盖不了凶恶的本性,只要人们认真观察,善于分析,就能识破他,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是角色转换。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领悟不同的心理。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是司马光”,学生说:“我是司马光,就叫小朋友过来,大家手拉着手,像小猴子捞月亮那样,把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拉出来。”“我是司马光,就用一根绳子放进缸里,套住那个小朋友,把他拉上来。”“我是司马光,就叫来另外两个小朋友,大家一起用力,把大水缸推倒。”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是司马光砸缸用的石头”,学生说:“我是一块不大也不小的石头,住在一口大水缸的脚下。一个小朋友踩着我的头顶掉进缸里了。眼看小朋友就要淹死,这时,司马光把我搬起来,高高举起,朝大水缸使劲砸去,几下子就把大水缸砸了一个大窟窿。我也被大水缸碰得鼻青脸肿,头昏眼花。可我很高兴,因为那个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是司马光砸的那口缸”,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学生反复体验不同的角色时,感受到了人物的智慧美、机智美、心灵美。

五、互动探究法

从信息学原理看,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互动反馈的过程。课堂上,师生、生生在相互的信息传导、接收、再生、反馈中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互动探究就是追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这就是美的表现。在唯美的过程中,学生树立了责任心、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安全感、成功感,提高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并充满创造美的热情。

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过收获节那晚,父亲是怎么做的?”通过了解父亲对我们教育的态度,可启发学生去认识花生的崇高品质来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又如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除了课文中写的老人指点的办法以外,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学生从正面、反面,发散、收敛等方式开展探究性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美、鉴赏到美,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主动地去再创美。

刍议小语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5

一、更新教学观念, 确立创新思维

就教者本身而言, 应树立其积极向上, 勇于探索, 不断进步的精神, 更新教学观念, 确立创新思维, 从而在把最新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把教书育人看作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 不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 不认真对待, 不正确引导, 这又何谈创新?

语文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 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按教参“照抄”“照搬”, 否则就会泯灭个性, 遏制创新。一篇课文老分字词、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毫无个性, 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学生也毫无新鲜之言, 没有其学习的积极性, 又何谈创新?因此, 教师要独具个性, 不断研读教材, 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用创新思维设计教学。在各个环节精心准备、精心设计, 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中, 学生才敢说, 才爱说, 思维才以发展。如教学《守株待兔》一文, 在文段结尾提示寓意时, 教师不直接提示其意义, 而是问:“有谁像农夫这样做过?”“其最后的结果怎样?”从中你又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这下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七嘴八舌, 思维放开了, 学生思维自然得以发散。

二、激发学习兴趣, 导引学生质疑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强制性的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文学科本身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要把课堂组织得有声有色, 笔者一般采用。

1、融音乐、美术于课堂。

音乐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 激发人的情感, 小孩子更是爱唱、爱画, 在语文课中何不让他们大显身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用教学简笔。

一幅幅逼真而简洁的画面, 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很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善用幻灯、录音、录像, 课件等先进的教学媒体,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以生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求知欲。

4、开展各种兴趣比赛。

教学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当堂的知识以有趣的形式加以巩固, 效果显而易见, 他们也“乐于其中”、“学在其中”、“思在其中”。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 才会有不断的问号, 才会有独到的见解, 思维才会活跃, 重要的就是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一是抓关键词句。如《飞夺泸定桥》可扣“飞夺”一词提出问题。泸定桥是怎样的?谁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说明了什么?以一系列的问题激发探求的欲望;二是寻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 邱少云面对熊熊大火为什么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让自己活活烧死?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导的主题理解;三是辨异。同样一个字, 为什么这个字比那个字更准确, 培养用字的能力;四是发散质疑。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学生, 看待一个问题不能从单一的方面, 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认识。

三、培育创新意识, 善待创新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不能只说空话、大话、套话。而要教给他们具体的方法, 笔者一般采用:

1、逆向思维法。

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 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 肯定了一方面, 也就否定另一方面。但由于思维的方式, 学生往往侧重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这种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 学生往往陷入思维的僵局。因此, 要求他们有时从事物的反面入手, 这样长期训练, 思维能力必上一个台阶。

2、发散思维法。

这种思维形态, 能使学生达到“善假于物”的效果。如作文“距离”:引导学生从两点之间到两人之间的距离, 可谓丰富多彩, 有的人以昔日的草房到新居的绿化带, 通过“距离”反应人们生活的大变化;有的以运动员的你追我赶, 通过认识彼此的“距离”, 找到“距离”便找到目标;有的人认为距离是人与人的差异……用这种方式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更合理。

3、情景思维法。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的使用这种思维形态去读、去写, 往往收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佳的效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先介绍总理的生平, 再介绍当时的场面, 朗读时体会当时的心情, 读出沉痛怀念的感情, 这样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4、竞争思维法。

如何突出小语学科性质的教学 篇6

一、对小语学科性质认识的演进进程

1956年的小语大纲,第一次涉及学科的思想性、工具性;1963年的大纲突出了小语学科的工具性质;1978年的大纲点明了思想形式与文学可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1986年的大纲对小语学科性质的人士开始整合,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学科性质的三个方面:基础性、工具性和思想性;1992年的大纲基本承袭了前程。

2000年教育部新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的两个性质。继而具体阐述:“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既补述了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又连用三个“对于”强调了小学语文对提高民族素质的作用。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将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概括为: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

小学语文的工具性表现为:第一,是小学生进行思维的工具(这从外部言语说);第二,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从外部言语说);第三,是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工具;第四,是将来从事工作的工具。总之,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小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人际交往的工具,是与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超时空的交际工具。由此《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于对此本质属性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学的教育,亦即母语教育。指导小学生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多读多背、多学多写和多思,做到每个小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

小学语文的文化性内容表现:第一,是广义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指文化的“硬件”和“软件”,即《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说的“人类文化”、“人类进步文化”、“人类优秀文化”,指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等。第二,是狭义,仅含精神财富,即指“软件”。第三,是泛义中的具体内容,即《语文教学大纲》提及的“科学文化素质”或称之为“知识性”、“技能性”。显而易见,小学语文的“文化性”显然是指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蕴含着表现了我们的民族的思想文化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文化性的精髓。

小学语文的基础性表现为:从小学语文课程对学习者起的作用和影响来看,其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小学语文是学习者学习各科知识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家苏步青十分强调语文的基础作用,他认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是最基层的基础。第二,小学语文为学习者服务社会、学会做人打下了基础。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乃至自身发展,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语文的文化学习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为学会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的知行尝试

工具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语文的本色,它侧重于形式技能(交际功能)。文化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它侧重于内容(教育功能),语文的文化性集中体现为人文性。因此,小学语文课教学应把语言文字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基础性侧重于发展的功能,着眼于小学语文学科在基础教学和终身教育学习中的特殊意义和地位。我们既要从局部,又要从全局的角度认识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的性质。这对于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与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都是非常有益的。

对汉语特点的把握,人文内涵的影响,言语实践的加强,等等,知行要深入浅出,教与学要同步统一,将小学课程的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的学科属性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换言之,诚如《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要关注以下七项要素: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认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结语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言明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和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员提高;其二,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其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过程。不言而喻,语文素养高低、好坏的量化与性定的标准,无一不用语文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的学科属性来考量吸纳、迁移、物化等的快慢、优劣。而又必须全员、全面、全过程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不仅对小语课程的学科属性有所知,而且践行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受益于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1]张锦贞.略论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与教学要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 02.

[2]张悦红, 许晶敏.人文教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精神主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

小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篇7

一、增加导学弹性, 注重方法引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学生都是积极的探究者和知识的构建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生长的基点;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自主情感是有效学习的内部基础;学生的学习技能不是靠教师“教给”的, 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的。

如:《小露珠》不同的导学设计片段———

【片段1】导学设计:

(1) 抄写本课生字词3遍。 (2) 从《课课通》找出以下词语的解释:降临、水晶、光彩熠熠、圆润、生机勃勃。 (3) 造句:越来越…… (4) 说说为什么大家喜欢小露珠? (5) 背诵全文。

【片段2】前置学习:

(1) 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 生字小研究:说说你是怎样学习和记住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的。 (3) 结合课文, 说说为什么每个小动物说的话不一样。如果你是小动物或植物你会说什么? (4) 阅读描写露珠类的文章, 如《小雨滴》《露珠赞》…… (5) 读了《小露珠》你有哪些疑问?

比较上面的两组材料, 我们不难发现:“导学设计”多少还带有传统的框框, 教师按书后要求, 梳理每个考点, 设定学习内容, 然后让学生一项一项完成;作业中要理解哪些词语、思考哪些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学生是完全依照教师的思路在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是“被学”。而在“前置学习”里, 可以看到教师只给了学习方向———自学生字词、围绕主题解读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要学习的内容, 在开放的空间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师是生命的“牧者”, 是抛砖引玉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像牧者, 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 让他们吃个饱。教师存在的意义是激发和引领。在课前, 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超越教材, 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

二、强化合作探究, 内化文本语言

新课程的理念更多地强调小组学习, 在学生课前对学习内容有了研究思考之后, 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组员或是共同练习、准备在全班展示, 或是按照交流的主题将自己在课前研究中的发现或疑问逐一汇报, 或是将本组同学的想法进行梳理整合等待与其他小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 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一人说 (读) , 三人听, 相互补充、纠正, 在互学中有进步、有提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再全班交流, 这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单向课堂结构, 增加了生生对话, 形成了三向对话的课堂结构, 让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 从而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 使学生能独立思考, 主动求知, 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高年级的《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一) 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而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 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那孔子眼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呢?找出有关的段落。

(二) 出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 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2.自学要求: (1) 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2) 你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3)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4) 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5)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哪些品质? (6) 由孔子的话, 你会想到孔子的哪些相关故事? (7) 读了孔子的这段话, 你想对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提什么建议? (8) 孔子谈水, 他认为水是真君子, 你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总是带着自己个人的经验背景和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里学习的, 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 通过学思知行的统一, 使得智慧和能力得到自由的释放和全面的发展。因而教师不是知识的施与者, 而是智慧的开启者。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要多指导他们看书, 教会他们看书时, 要认真细心;到了中年级, 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时, 要圈点、批划、加注、补白。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教师不是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 不失时机地修正教法, 使之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

“让学”是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 这正是我们要追寻的教育本真。

上一篇:二灰碎石基层下一篇:年终奖的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