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的日记

2024-08-10

小语的日记(精选5篇)

小语的日记 篇1

语文课堂要想取得高效, 关键是要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让孩子们动起来。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变被动为主动, 变教师单一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样孩子们才能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 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是“导演”, 是学生“活”起来的关键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是整个课堂的“导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转变观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童趣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舍得放手,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变教师单一的讲解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的“导”是学生“演”的关键。教师如何当好“导演”呢?

1. 导语激趣。

一次公开课, 一位教师上《北风和小鱼》, 学生一开始很紧张, 课前教师让学生猜关于风和小鱼的谜语, 课堂一下子欢腾起来, 学生兴致盎然, 紧张的感觉一下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接着老师说:一天北风和小鱼碰到了一起, 他们之间发生了那些故事呢?孩子们带着这一疑惑打开课本, 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教师有趣的导语让学生不但乐于听课, 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 教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 取得很好的效果。

2. 鼓励赏识,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赏识教育能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 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当学生专心听讲时, 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发言精彩时, 教师竖起大拇指。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喜欢你!”“说得好!”“你真棒!”等。哪怕他们说错了, 也要对他们的勇气予以充分的肯定。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3.“好剧本”是学生“演”好戏的关键。

活动方案就像是一部戏的剧本一样, 要让学生“演”得好, 那“剧本”的设计尤为重要, 活动方案是一堂好课的生命线, 关系到这堂课学生活动的效果、课堂的成效。活动方案的设计既要简洁可操作, 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和深度, 让学生能根据活动要求“跳一跳, 摘得到”!

二、学生是“主角”, 是课堂“活”起来的核心

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灵动”起来。

1. 观察想象, 让学生学说学演。

新教材大都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 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与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表现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 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童话乐园”。如, 教学《放小鸟》一课结尾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去演:鸟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相见了, 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有的把自己想象成小鸟, 有的把自己想象成鸟妈妈, 进行对话表演。鸟妈妈说:“孩子, 妈妈救你来了!”小鸟说:“妈妈, 我想死你了!”还有的小鸟着急地说:“妈妈, 我被关在笼子里, 难受极了, 快救我出去吧!我的肚子好饿, 你快带我回家吧!”鸟妈妈在鸟笼外心疼地说:“孩子, 妈妈马上带你回家给你好吃的!孩子, 你不要着急!”孩子想得很合理, 很天真。教师根据教材设计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想象对话,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学生就“动”起来了。

2. 让学生学当“小老师”。

笔者发现, 如果你从一个小组里选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做小老师, 不但这个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的, 而且学生也听得很专心, 一对一的辅导, 效果更好。当然教师应该是“能者为师”, 即使平时成绩稍差一些的同学, 只要他有一点好的方面, 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三、学科融合, 是课堂“活”起来的链接要素

孩子们为什么都喜欢看动画片?就是因为动画片中将音乐、图画和童话故事融于一体。因此, 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情境, 将音乐、绘画、表演等有机地融合到课堂中, 那将会使课堂充满了情趣, 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那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迥然不同的。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活”起来, 就需要教师努力点燃孩子的情感和智慧的火种, 让学生喷发出思维的火花,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小语中的德育 篇2

面对伊始入学的孩子,我想起了一位著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次对话。

“请问什么事对您一生影响最大?”

“是幼儿园老师教会我洗脸、刷牙、叠被子、洗手绢……这些好习惯使我受益终身。”

听者初闻这一答语着实吃惊不小,大家最初可能会猜想他说的这一件事一定非比寻常:要么惊天动地,要么感人肺腑……可就是没有想到这位著名人士的回答竟是如此质朴。在这质朴答语的背后,我不由得想起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习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难道不是这位成功人士真实的写照么?

受此启示,在学生已有幼儿习惯的基础上,我从孩子们的情感上入手。感情有着极大地鼓舞力量,他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让孩子们与课文中的一些感人的画面产生共鸣。学习《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时,我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孩子们回忆在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这一问题一提出,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的小手如雨后春笋高高举起。他们一个个兴奋地扬起小脸,一一列举了在家中享受过的最舒心的待遇。此时我不失时机的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你们好吗?”

“好!”

“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在家你该怎么办呢?这些他们为你服务的事情可不可以你自己独立完成?”

这时教室里孩子们的表现各异:有的在沉思,有的憋红了脸,有的一脸茫然,有的激动地高举小手。

在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道理之后,我又抛出一个惊人的问题:“自己的事能自己做的同学当然是好孩子,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会一天天老去,那现在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此时教室里孩子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他们一个个站起来饱含激情地说出自己将会怎么做。课上到这儿,我的心亦不再平静,因为我知道“关爱他人”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那一颗颗懵懂的心懂得了付出亦能使人快乐。

在学习《一株紫丁香》时,我与孩子共同体验老师教学的辛劳,品味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自从学完这篇文章后,孩子们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荡起了一丝丝微澜——我的讲桌上不时有一颗颗糖、一个个水果、一张张自制的贺卡……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真情回馈吗?在教学中我对孩子们有所付出,孩子在我的付出中学会了感恩。此时我也送给教会孩子们一句谚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孩子们收到我这一特殊礼物时开心不已。

在学习《荷叶圆圆》《夏夜多美《纸船和风筝》》《美丽的小路》《从现在开始》这一系列的童话故事中,孩子们童心飞扬。他们掌握了礼貌这一把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学会了宽容别人,也能受到别人的宽容;明白了真诚待人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只有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懂得了爱护环境的意义——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它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一切。环境恶化,而人也会随之而恶化,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安稳;知道了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性也是一种礼貌,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德育的方式要多样化。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知道孩子们特别喜爱儿歌。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班集体劳动,爱护劳动工具,于是我就借鉴窦寇美老师的一首告知孩子们放学早早回家的儿歌:“天黑了,钓鱼的,回家吧!你的妈妈在等你,我的妈妈在等我。”自己也教孩子们唱儿歌:“我是谁?我是谁?我是你的好伙伴,请你轻轻爱惜我呀,请你轻轻爱惜我呀!我会帮助你,我会帮助你。”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孩子们吸收得特别快,效果特好。

回归小语教学的质朴状态 篇3

一、回归真实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必须是真实的。 反思课堂, 教师对教材理解的肤浅, 加上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祟, 使得教学上的“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比比皆是。 难怪有老师形容当今形形色色的“观摩课”、“优质课”是“听听感动, 想想激动, 回去一动也不能动”。 广大一线教师对放了太多调味品的“美味佳肴”已经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 他们更呼唤朴实无华的“家常菜”。

1.教师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那种“无病呻吟”式的、“自作多情”式的、“矫情造作”式的情感流露。 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学会弯下身子, 用与孩子平视的眼光与孩子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2.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真实的。 在真实的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应该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应该表现在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从初步感知到深刻认识、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善学乐学的学习过程之中。 在真实的课堂上, 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能受到高度关注, 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得到真实呈现, 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张扬; 在真实的课堂上, 学生敢于说“不知道”敢于问“为什么”, 敢于向书本、老师的权威发出挑战。 只有这样, 课堂上生成的一切才是真实的, 才是精彩的。

二、回归个性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 》 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 提醒我们: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 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 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发挥, 读出个性。

1.驱情入境。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阅读的“内驱力”, 有了情感的参与, 阅读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 阅读过程会变得津津有味。

2.珍视体验。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 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 不能或不敢提出独特见解, 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 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 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 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 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 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 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3.问题开放。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 那么, 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 对课文产生共鸣或质疑。 所以, 在问题设计上, 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的限定性问题, 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 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 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空间。

三、回归生命的语文课堂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由此可见, 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 建构新型课堂, 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境界。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尽量宽容地对待学生。 新课程教学中, 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 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 “问”让学生自己提, “果”让学生自己摘, “情”让学生自己抒, “话”让学生自己说, “写”让学生自己评。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长, 在“探究”中创新, 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2.营造创新氛围, 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 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 因为, 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 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 讨论、质疑的机会多, 创新机会才多。 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己”, 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 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 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 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 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 这种情况下, 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

“删繁就简三月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 我们期待着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的回归。

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快速步入推陈出新的时代, 纵观纷繁复杂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课堂, 回归“真实、本色、个性、生命”的和谐课堂, 师生共同经历着生命的成长, 精神的同构, 领略着学习带来快乐和甜蜜。

刍议小语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4

一、更新教学观念, 确立创新思维

就教者本身而言, 应树立其积极向上, 勇于探索, 不断进步的精神, 更新教学观念, 确立创新思维, 从而在把最新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把教书育人看作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 不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 不认真对待, 不正确引导, 这又何谈创新?

语文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 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按教参“照抄”“照搬”, 否则就会泯灭个性, 遏制创新。一篇课文老分字词、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毫无个性, 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学生也毫无新鲜之言, 没有其学习的积极性, 又何谈创新?因此, 教师要独具个性, 不断研读教材, 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用创新思维设计教学。在各个环节精心准备、精心设计, 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中, 学生才敢说, 才爱说, 思维才以发展。如教学《守株待兔》一文, 在文段结尾提示寓意时, 教师不直接提示其意义, 而是问:“有谁像农夫这样做过?”“其最后的结果怎样?”从中你又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这下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七嘴八舌, 思维放开了, 学生思维自然得以发散。

二、激发学习兴趣, 导引学生质疑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强制性的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文学科本身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要把课堂组织得有声有色, 笔者一般采用。

1、融音乐、美术于课堂。

音乐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 激发人的情感, 小孩子更是爱唱、爱画, 在语文课中何不让他们大显身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用教学简笔。

一幅幅逼真而简洁的画面, 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很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善用幻灯、录音、录像, 课件等先进的教学媒体,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以生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求知欲。

4、开展各种兴趣比赛。

教学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当堂的知识以有趣的形式加以巩固, 效果显而易见, 他们也“乐于其中”、“学在其中”、“思在其中”。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 才会有不断的问号, 才会有独到的见解, 思维才会活跃, 重要的就是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一是抓关键词句。如《飞夺泸定桥》可扣“飞夺”一词提出问题。泸定桥是怎样的?谁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说明了什么?以一系列的问题激发探求的欲望;二是寻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 邱少云面对熊熊大火为什么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让自己活活烧死?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导的主题理解;三是辨异。同样一个字, 为什么这个字比那个字更准确, 培养用字的能力;四是发散质疑。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学生, 看待一个问题不能从单一的方面, 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认识。

三、培育创新意识, 善待创新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不能只说空话、大话、套话。而要教给他们具体的方法, 笔者一般采用:

1、逆向思维法。

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 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 肯定了一方面, 也就否定另一方面。但由于思维的方式, 学生往往侧重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这种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 学生往往陷入思维的僵局。因此, 要求他们有时从事物的反面入手, 这样长期训练, 思维能力必上一个台阶。

2、发散思维法。

这种思维形态, 能使学生达到“善假于物”的效果。如作文“距离”:引导学生从两点之间到两人之间的距离, 可谓丰富多彩, 有的人以昔日的草房到新居的绿化带, 通过“距离”反应人们生活的大变化;有的以运动员的你追我赶, 通过认识彼此的“距离”, 找到“距离”便找到目标;有的人认为距离是人与人的差异……用这种方式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更合理。

3、情景思维法。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的使用这种思维形态去读、去写, 往往收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佳的效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先介绍总理的生平, 再介绍当时的场面, 朗读时体会当时的心情, 读出沉痛怀念的感情, 这样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4、竞争思维法。

如何突出小语学科性质的教学 篇5

一、对小语学科性质认识的演进进程

1956年的小语大纲,第一次涉及学科的思想性、工具性;1963年的大纲突出了小语学科的工具性质;1978年的大纲点明了思想形式与文学可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1986年的大纲对小语学科性质的人士开始整合,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学科性质的三个方面:基础性、工具性和思想性;1992年的大纲基本承袭了前程。

2000年教育部新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的两个性质。继而具体阐述:“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既补述了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又连用三个“对于”强调了小学语文对提高民族素质的作用。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将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概括为: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

小学语文的工具性表现为:第一,是小学生进行思维的工具(这从外部言语说);第二,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从外部言语说);第三,是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工具;第四,是将来从事工作的工具。总之,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小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人际交往的工具,是与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超时空的交际工具。由此《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于对此本质属性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学的教育,亦即母语教育。指导小学生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多读多背、多学多写和多思,做到每个小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

小学语文的文化性内容表现:第一,是广义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指文化的“硬件”和“软件”,即《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说的“人类文化”、“人类进步文化”、“人类优秀文化”,指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等。第二,是狭义,仅含精神财富,即指“软件”。第三,是泛义中的具体内容,即《语文教学大纲》提及的“科学文化素质”或称之为“知识性”、“技能性”。显而易见,小学语文的“文化性”显然是指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蕴含着表现了我们的民族的思想文化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文化性的精髓。

小学语文的基础性表现为:从小学语文课程对学习者起的作用和影响来看,其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小学语文是学习者学习各科知识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家苏步青十分强调语文的基础作用,他认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是最基层的基础。第二,小学语文为学习者服务社会、学会做人打下了基础。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乃至自身发展,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语文的文化学习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为学会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的知行尝试

工具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语文的本色,它侧重于形式技能(交际功能)。文化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它侧重于内容(教育功能),语文的文化性集中体现为人文性。因此,小学语文课教学应把语言文字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基础性侧重于发展的功能,着眼于小学语文学科在基础教学和终身教育学习中的特殊意义和地位。我们既要从局部,又要从全局的角度认识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的性质。这对于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与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都是非常有益的。

对汉语特点的把握,人文内涵的影响,言语实践的加强,等等,知行要深入浅出,教与学要同步统一,将小学课程的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的学科属性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换言之,诚如《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要关注以下七项要素: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认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结语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言明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和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员提高;其二,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其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过程。不言而喻,语文素养高低、好坏的量化与性定的标准,无一不用语文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的学科属性来考量吸纳、迁移、物化等的快慢、优劣。而又必须全员、全面、全过程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不仅对小语课程的学科属性有所知,而且践行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受益于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1]张锦贞.略论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与教学要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 02.

[2]张悦红, 许晶敏.人文教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精神主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

上一篇:中学历史学习下一篇:绿色服装与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