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

2024-06-10

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共4篇)

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 篇1

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完全是由高校扩招造成的。就业难问题的实质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难的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为典型的城乡及区域差距。毕业生的就业力低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策: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国家在制度上采取保障措施;高等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

读完此篇论文,个人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不过也不是完全赞同此论文的所有观点。不过个人觉得说出不同点更能体现我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所以只例出了不同点:

1)文章提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的根源是社会典型的城乡及区域差距,但在我看来这不完全是主要原因,我认识的好几个高校毕业生都愿意回到家乡工作,有的甚至在大城市的offer和家乡的offer都拿到之后,依然选择回家乡,这可能归因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并且论文作者其中只例出复旦毕业生城市就业意愿的数据难免会有些片面。当然,我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以制造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是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虽然大学生在大城市找工作难,但大学生在东部沿海的小县城找工作也不容易。比如本人的家乡就是一个以药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城镇,第三产业极少,除了药业以外极少有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打入市场,大多数以制造零部件和做别的公司订单为主。可想而知,这些企业大多数只招个别专业的大学生,如会计。有的甚至为了节约成本直接招中专或高职生了事。而且当前企业生产成本都有所提高,很有可能会大量减少行政成本和研发成本,对大学生的需求自然会减少,所以大学生的就业能好到哪里去。

2)文章提出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低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本人也不太赞成。本人认为原因可主要归于当前企业太过于重视当下的成本和效率,不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员工职业化的再培训。企业内跳槽者众多和“空降兵”增多以及大学生暑期热衷于当实习工以增强就业筹码的现象也是大部分由这个原因造成的,其实这些现象对职工安全因素的形成是不利的,所以我不经“敢问”一下企业:“既然企业在努力成为一个完全的经济人,为何要求职工变成一个社会人呢?”人嘛,都是趋利的。

这些就是我对此论文的看法。

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 篇2

关键词:高校,就业难,新思考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据教育部门统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 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 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高等教育自身体制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一) 我国教育政策存在明显的短视倾向

政策的短视最好的体现就是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据教育部统计, 我国2012年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 其中硕士生517200人, 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 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 十年间翻了一番。研究生扩招的政策使就业压力在短期内得到了缓解, 然而这只是暂时将就业压力向后推移而已, 现如今研究生扩招的弊端已经显现, 史上最难就业年随之而来。更加严重的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德曼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根据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以上的学历, 随着学历的升高, 学历的附加值将越来越低甚至达到零增长。如果克鲁德曼的结论是正确的话, 以后的研究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提前预测, 只是针对当前年度的问题制定政策, 最终导致了2013史上最难就业年。

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在制定各种政策时应该考虑长远效应, 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预测, 尽早准备, 只有这样, 才能在较长时期内保证就业市场的供需均衡,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二)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

首先, 现今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招聘的理性程度提高, 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 对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现今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并未接受此类培训和教育, 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进入企业之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 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偏好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 而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其次, 各高校争相建设科研型高校, 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培养。在这一方面, 高校混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建设科研型高校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培养学生的手段, 意在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一部分高校把建设科研型高校当作目的, 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比如, 一些水平较高的资深教授往往不在本科阶段授课, 而将重心放在科研上, 大学生接触的大部分为刚刚进入教学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 这些年轻教师和资深教授在理论功底、教学经验、授课技巧、人生历练等各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无法接受最好的教育。高校需要将最有用的资源配置到学生的培养中, 科研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最后, 师资队伍的发展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大。主要体现为师生比例过高, 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高校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兼顾个体更好地发展。

这就要求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 企业要求的是人才的即用性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理论教育不能放松, 要加强对学生全面的管理, 尤其是课堂出勤率和各种考核的难度。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严进宽出, 高校应该严把出口, 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发掘自身潜力。

二、我国市场以及市场和高校教育脱节导致就业难

(一) 总量失业问题的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 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总量失业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市场吸纳能力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所导致的。由于我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面临困境, 增速放缓, 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民营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国企则普遍效率低下, 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也略显不足;第三产业仍然发展缓慢, 第二产业则产能过剩等等一系列的原因, 导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无法跟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再加上前面提到过的若干年前研究生扩招政策导致的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 就产生了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失业。

(二) 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

结构性失业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高等教育专业必须反映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而我国现存教育体系僵化, 主要表现为在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既有结构的约束下,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滞后甚至脱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 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缓慢, 远远跟不上经济环境变化的速度, 政府对专业的开设和调整并没有长远的规划和高效快速的决策, 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提出的“6+1”产业链理论中指出, 产业链分为7个环节, 其中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1”是指:产品制造。而我国只是掌握了7个环节中利润最低的产品制造, 其他环节大部分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而在这7个环节中, 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也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是前六个环节, 产品制造环节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 也就是说, 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高校毕业生, 只需要像富士康一样的人员结构。

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必须整合整条产业链, 进行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原因, 我国市场并不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那么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提高相关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把握住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链的前六个环节, 整合整条产业链, 抛弃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企业中引进科学管理和科学生产,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 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 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产业结构进行区域性的调节, 使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将高校毕业生引导至西部, 这样就能提供大量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三) 科技的高速发展产生的异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 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但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举例来说, 富士康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美国道琼斯指数中的联合技术公司, 7年来产值增长35%, 但是雇用人数下降了3%;以医生为例, 美国放射科医生所需的平均培训时间为13年, 年薪为30-50万美元, 但是美国近年研发出了一款模式识别系统软件, 可以代替医生的工作, 成本只有以前的1%;再以律师为例, 以往, 一起大型的官司需要10个以上的律师来调阅大量文件, 搜集各种资料, 根据2011年《纽约时报》报道, 一款名为blackstone discovery的软件可以取代律师搜集资料的工作, 而且准确率要比人工高出一倍。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软件和机器替代人工的潮流, 但是确实值得警惕, 相关部门应该提前作好准备, 避免再一次就业难问题的“火山喷发”。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系统的工程, 市场、高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协同共进, 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积极展开合作, 紧密配合, 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就《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读后感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难;认识;思考

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

许多职业技术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不是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是等、靠政府下指令,习惯于向上伸手,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学校的政策,企盼上级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经济条件的招生就业问题,使学校丧失生机与活力。而且有些学校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相互攀比,看谁开的多,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部分高职专业设置时名称不规范、特色不明显,例如有些高职院校设置英语、临床医学专业,都相应改名为应用英语、临床医疗技术,以此来体现高职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体制,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战场,因此专业能力标准要有企业、行业主导来制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政策的制订、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和实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等。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专业设置不以快速变化的市场为导向,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是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于社会,能否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部长指出:“要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及时地调整专业,适应各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就现行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制和根据而言,学生就业是与专业设置相统一的。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到所需求的具体工作岗位,从而补充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岗位缺口。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制本身就已经确定了学生的具体从业岗位。专业设置之前,对经济发展信息的搜集,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设置的意向,再将意向逐一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企业需求的人数确定招生计划,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开设课程。当市场需求量超过高校实际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就业压力相对较少;当市场需求量小于高校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据统计,日本专修学校由于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毕业生备受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欢迎,具有很高的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大高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目前,我国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时必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市场的需求现状及趋势;二是考虑自身是否已具备开设该专业的条件。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的巨大反差

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3年达到17%,2004年达到18%,2005年达到21%,早在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宣布“我国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最初是通过扩大原有高水平大学的招生规模,后来是升格一批中等职业院校去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在已有的资源水平上来培养急剧增多的生源,其质量水平下降将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可以用发展的质量观、大众化时期的质量标准来搪塞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是教育质量确实下降的事实。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从没有生存压力的优势群体彻彻底底地沦为充满竞争压迫和职业危机的弱势群体,而天生韧劲和抗击打能力的缺乏更使这种困难和压力无限放大。

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入学人数剧增而教学资源有限所带来的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影响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由于原有的普通本科院校扩招再加上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那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雪上加霜了。我国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谓先天不足,是指创办之初的办学模式与办中专雷同,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后天失调是指在高等育大众化过程中受本科生的挤压,没有定好位,而是拼命争取升格以更趋同于本科院校模式,事实上挤压更厉害。因此,我国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要来设计自己的专业,在社会认同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最终成长为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

因此我们不是想要高校扩招,而是教学质量的改善,是在质的层面上提升。才能正真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学校所学无法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然而,据我校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位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对近1000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知识陈旧。大多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级、考证上,等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积极性,从而也抹杀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其次,当前我们有些高职院校不管就业情况,不问社会需求,闭门办学的做法也还存在,有什么教

师就开设什么专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尤其是不发达的省市开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不认真研究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一味追求生源与本科院校攀比,把自己变成本科压缩型,未与市场需求接轨,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们有的学校教学课本和教学内容是多年一贯制,专业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学生动手能力弱,社会实践少,学生就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出现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如电脑培训班的学员好就业的现象。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从培养模式单一的高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讲发展,从来都是要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经济发展是这样,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大、几经证明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果断实行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在教学中,高职专科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工作力度,应尽可能结合专业特点申报技能鉴定站,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充分体现现代职业人的特征。

四、市场需求与毕业生择业观的差异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的飞速扩大,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确实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水涨船高,难免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毕业了理应有很高的位置和很多的票子,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市场的秩序化、理想化和成熟化,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早已悄悄转变了,但大学生还在用昨天的谱来唱今天的曲,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职务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形成“自愿失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从英国回来的经济学研究生,到惠普公司面试,公司给他4000元底薪,他不满意薪酬待遇,又去新加坡读了个博士,回来后还去惠普公司面试,结果底薪还是4000元。他就索性留在惠普了,但心中肯定是不太舒服,但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待遇就超过万元了。因此我们要转变择业观念,起薪和自己的希望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也是自己价值转化的过程。如果你能够转化,期望值就可以转化;如果转化不过来,可能就无法实现。大学生距离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上,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有距离。另一方面,个人素质方面,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东西,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择业是建立在以市场价值观为导向的择业,从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你能为企业做什么,你能创造什么价值。

五、明确求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凭运气碰,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

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它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地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政策法规司.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参见http:///Desktop.aspx

[3]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

[4]刘志坚.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5]温云峰,石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05,(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李长安.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缺失[J].中国社会导刊,2006,(4).

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4

【篇一】

**年,**市采取多项措施,拓展就业空间,搭建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助毕业生实现“成才梦,就业梦”。截至目前,全市实名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6040人,登记率100%。实现就业5289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8%。

一、工作现状

一是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纳入“双创”工作总体安排,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年内举办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培训15期,750人参加培训,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18期,560人参加培训。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及时为各类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共为77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支付一次性创业奖励77万元,为92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支付首次创业补贴18.4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74户,发放金额1178万元,极大地鼓舞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三是举办双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举办了以“青春喜迎十九大,创业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市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各县(区)精选30个创业项目参加比赛,使创业大赛成为了创业者们培养创新意识、展现创新才能的有效平台。

四是加大招录力度,夯实基层队伍。先后组织了4个批次1048人的考录工作,其中公开考录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公务员44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84名,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和医护人员321名(中小学教师199名、医护人员122名),招聘**年政府雇员99名。

二、存在问题

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的观念,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不愿意到环境艰苦、条件较差的岗位就业,也不愿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一心向往党政机关和高收入单位。

二是本地就业渠道不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发展对就业拉动的作用不明显,新增就业岗位不多,高校毕业生大多首选在毕业地和外地大中城市就业,即使在本地就业的,多数人也只是选择参加录用招聘。

三是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远高于同期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增加了城镇就业压力。

三、对策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工作,广泛开展新时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的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

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放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全面兑现落实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及双创系列活动,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组织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紧紧围绕“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主题,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是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名登记工作,及时录入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实施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就业。

**年,**市采取多项措施,拓展就业空间,搭建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助毕业生实现“成才梦,就业梦”。截至目前,全市实名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6040人,登记率100%。实现就

业5289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8%。

一、工作现状

一是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纳入“双创”工作总体安排,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年内举办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培训15期,750人参加培训,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18期,560人参加培训。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及时为各类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共为77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支付一次性创业奖励77万元,为92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支付首次创业补贴18.4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74户,发放金额1178万元,极大地鼓舞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三是举办双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举办了以“青春喜迎十九大,创业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市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各县(区)精选30个创业项目参加比赛,使创业大赛成为了创业者们培养创新意识、展现创新才能的有效平台。

四是加大招录力度,夯实基层队伍。先后组织了4个批次1048人的考录工作,其中公开考录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公务员44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84名,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和医护人员321名(中小学教师199名、医护人员122名),招聘**年政府雇员99名。

二、存在问题

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的观念,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不愿意到环境艰苦、条件较差的岗位就业,也不愿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一心向往党政机关和高收入单位。

二是本地就业渠道不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发展对就业拉动的作用不明显,新增就业岗位不多,高校毕业生大多首选在毕业地和外地大中城市就业,即使在本地就业的,多数人也只是选择参加录用招聘。

三是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远高于同期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增加了城镇就业压力。

三、对策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工作,广泛开展新时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的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

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放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全面兑现落实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及双创系列活动,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组织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紧紧围绕“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主题,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是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名登记工作,及时录入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实施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就业。

【篇二】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34万,再创新高,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如何促进这一群体的就业创业,如何为企业就业减负担、增活力、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

高校毕业生是每年新增就业的重要群体,针对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压力,从今年1月1号起,“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今年启动实施”,就业见习补贴范围扩展至到16-24岁的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基层成长计划、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等专项计划等将共同发力,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当前我国就业总压力仍不减,在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去年全年新增就业的总数是1361万,连续第六年每年新增就业1300万以上,去年年末全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3.8%,这是近几年来的新低,就业岗位总体上是供大于求。

针对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用工压力,国家相关部门表示: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要一降低一提高,企业有活力,就业就有保证,加快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企业降低社保费率的实施方案,提高创业贷款额度,个人的贷款额度由10万提高到15万,小微企业由200万提高到300万。

就业优先,社保兜底。社会保障网将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合理均衡地方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将深入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为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提升抗风险能力,还将继续推进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投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正在建立,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提供保障!

【篇三】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就业!据市教育局统计,今年我市大中专毕业生预计达1.1万人。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我市积极实行各种带动就业创业政策,给稳定毕业生就业夯实了基础。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毕业季·就业季系列报道,共同关注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

如今5月过半,不少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去处,而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也在四处奔波,希望尽快找到一份满意的职业。毕业生希望找什么样的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遇到哪些难题?需要什么帮助?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听他们说说自己的求职经历。

毕业季找工作面临挑战:难关重重

自身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专业不对口,很受限。其次是缺乏经验,竞争力不够。”

今年来,周新颖已经面试了七八家企业,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她有些疲惫了。“出去面试了才知道自己的见识太少,应对能力也不行,比如面试被问到薪酬问题,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怕说多了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说少了又违心。”

她苦笑道,有很多职位都要求有工作经历,也是一道跨不过去的门槛。“很多地方根本不考虑应届生。”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蒋泽颖也很苦恼,因为实践经验的不足,也曾被拒之门外,好在如今她已经与钟山区的一家医院建立了劳动关系,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期待希望更多好政策,更有针对性在就业的大潮中,毕业生们在政策的帮助下、学校的帮助下,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去争取就业的机会,在表达感激的同时,希望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希望学校多开设一些有实操性的讲座,来提升我们的面试能力。”

周新颖告诉记者,政府和学校引进招聘的企业很多,但是很多专业要求很高,希望企业能够适当放宽条件,提供更多的岗位,给应届生更多的机会。

【篇四】

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思路与发展导向,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不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目标之中。对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和政策效果的评价,应该把就业问题的解决放在优先位置。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实践证明,最能够吸纳就业的,不是尖端高的大企业,而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就业压力均较小;凡是大企业多的地区,就业压力反而较大。我国的江浙和东北地区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要扩大就业,必须更加重视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

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各级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积极开发和创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其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

积极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努力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篇五】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21世纪是人才的社会,谁能掌控最顶尖的人才,谁将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大力发展教育成了教育的重点工作,所以大学生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因为大学生就是人才的象征。大学生数量增加确实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素质,确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然而大学生的数量过多却又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也导致了就业压力的过大,使一大批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就业环境,包括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环境、职业环境。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自身,包括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情感问题、贫困问题等方面。

压力的过大也间接反映出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在校学习时的问题:其一,很多大学生在选择报考时没有仔细的研究社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选择的专业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二,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对自己的生活目标不明确,对未来很迷茫,学习具有盲目性。虽然有些同学学习非常努力,有的还每年争取奖学金,但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从未设计与规划过,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出现了学校里是优秀生,在面对社会这个大课堂时就束手无策。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在面对各种岗位时缺乏综合辨析的能力和生存能力,其实部分学生想法很多,但做起来却缺乏毅力,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让大学毕业生在面对社会上各种困难时无法去真正的面对,去解决问题。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来说,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健康的,作为内在驱动力,它能刺激学生去获取各种成功的机会;但当压力过大,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心理、身理及应对能力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减轻就业压力,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压力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快过年了,总结下这半年的工作下一篇:语篇整体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