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2024-06-1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共12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

最近几年, 中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在70%~80%之间徘徊。2005年, 全国新增高校毕业生失业者约92.6万人, 2006年这一数据估计超过100万。就江苏而言, 2007年约有26.62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当年毕业初次就业, 仍有约8.875万人在毕业当年失业。2007—2008年间, 江苏地区累积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总量超过11.73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失业, 对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至少产生以下负面影响:造成了中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浪费;挫伤了城乡居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江苏地区属于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 为什么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稳增长呢?笔者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课题研究, 发现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扭曲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是指, 接受高等教育能使一个农村青年有机会改变农民身份, 转为城镇居民, 进而成为正规部门的劳动力;或者使城镇居民从非正规部门就业转换到正规部门就业。正规部门的特征是, 工作相对稳定、工资和福利比较好、具有完备的社会保障, 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少数大型外资企业等单位。非正规部门的特征是, 工作相对不稳定、工资和福利一般、没有什么社会保障, 主要包括中小私营企业、部分外资企业等单位。目前部分正规部门雇佣的合同工、临时工, 也属于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两个部门劳动力的收入具有天壤之别, 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大, 相当于白领阶层与农民工的收入差别。

过去,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实行统一分配, 任何人只要考上大学, 就可以实现这一“惊险一跳”。现在, 随着扩招和就业的市场化, 只有部分大学毕业生能实现这一转变。从2005年的有关调查数据推算, 只有44%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了正规部门就业。过去中国农民要转换为城市居民, 除上大学外, 还有参军、国企招工等途径。目前国有企业不再向农村招收正式职工了;部队复员转业人员也不一定能改变身份, 进入正规部门工作。接受高等教育, 特别是接受公办高等教育, 成为了广大农村青年改变身份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这凸现了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的价值。

高等教育转换功能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是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即小学的投资回报率大于初中的, 初中的大于高中的, 大学的最低。在中国,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身份转换功能, 改变了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曲线, 大学教育的真实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人们按照这种投资回报率曲线对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选择, 从而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首先, 上大学成为城乡居民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一般来说, 劳动力选择接受什么程度的教育, 是权衡投资收益后的理性行为。在中国,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提高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民工工资太低, 上大学预期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上大学还是有吸引力的。很多家庭存在就业预期滞后, 认为上大学后进入正规部门的就业概率是100%, 不会想到2005年这一概率就降到44%。在他们心目中, 上大学的预期收入, 比上大学后实际收入要高。这势必增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 在现有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会非常旺盛。其次,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比例过低。现在很多人认为, 职业教育落后, 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有调查显示, 在江苏省中职毕业生, 无论什么专业, 就业后待遇普遍偏低, 一般也就是每月几百元收入, 月工资不足1 000元。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江苏省2005年职工1 746.4元的月平均工资, 与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差距更大, 如果算上住房、医疗、养老等各种福利保障收入, 差距就更大了。在苏北中职毕业生的工资就更低了, 很多人的月工资不足500元。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逼迫多数青年不能理性地选择上大学, 导致整个社会高职生比例过低, 普通毕业生过多, 毕业生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匹配, 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高等教育转换功能保持了公办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垄断地位, 提高了城乡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虽然允许民办高校的存在和发展, 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是没有资格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 比如转户口, 考公务员, 进入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 等等, 这样, 公办高校通过垄断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保持了公办高校的实质性垄断地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一道, 甚至与农民工一样, 在与公办高校毕业生进行岗位竞争时, 不是输在能力上, 而是输在资格上、输在起点上。为此青年只有在考不上公办高校时, 才会选择民办高校。

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导致人们普遍存在高回报预期心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其改革的效果与其他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一样, 尽管收费实行了市场化, 但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做法, 比如, 教育内部改革停滞不前, 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垄断提高了培养成本。首先, 从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 美国和日本两国该比例在5%~10%之间, 加拿大的比率为7.2%, 江苏为46.15%。其次, 从学费占人均收入来看, 在世界范围内, 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 如果过多超过这个比值, 就意味着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 公立高校生该比例为10%~15%左右。在2001—2005年期间, 江苏省人均上大学的学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为66%、59%、54%、48%、4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184%、174%、155%、140%。这一比例实际被低估了, 因为它是以2003年的生均收费4 557元计算的。而有调查研究表明, 2003—2004年度, 减免后生均学费支出约为5 327元, 必须支出生均约为9 800元。因此, 在苏北地区, 上四年大学要花费一个强壮劳力35年的纯收入。这远远高于国际上的一般水平, 使高等教育成为很多家庭的重大包袱。更重要的是, 过高的受教育成本, 使得许多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很强, 存在“有业不就”现象, 即有些大学生在现有岗位或职业不能满足他们的择业理想时, 主动放弃就业。在这种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驱使下, 许多高校毕业生过分偏好高薪、高门槛的工作, 排斥低门槛、低报酬的工作, 结果落入失业的境地。

二、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失衡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属于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失业最根本的原因, 应当源自于市场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正是成功转型的关键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有效的劳动力市场, 尽管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 劳动力市场还远非完善, 但相对计划体制下是有效率的。尤其是针对高素质人才的一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属于这个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必须从这个市场的供需两方面来考虑。

高校连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大量过剩。从供给方面看, 连年扩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有人认为扩招与就业难并没有必然联系,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大学生自己就应当转变就业观念, 先就业再择业。但事实上大规模扩招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工资溢价的下降以及蛛网效应;过快的扩招导致高等教育信号发送机制作用削弱。在短时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扩招, 必然会使上述比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并不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数目的同比增加;扩招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程度的结构性失业。事实上, 现在的就业情况是求大学生、硕士生容易, 寻高级技师却很困难。据调查显示, 目前全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左右, 其中技术工人约7 000万, 高级技师只占0.41%, 技师也只占3.1%。而另一项对全国3 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则表明, 58.5%的企业管理人员短缺, 却有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人员, 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业发展用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失衡。现阶段,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将是第三产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 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84.5%都流向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 一定时期的就业是与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的,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必然与相应时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密切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第二、三产业都有非常迅速的发展, 但主要仍是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无论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仍然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 中国三个产业增长的绝对数字都高于发达国家,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有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GDP总体增长较快。但如从三次产业增长贡献的相对比来看, 中国的GDP增长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第二产业的增长带来的, 第三产业的贡献则不到1/3。而发达国家中除韩国外, 其他国家都恰与中国相反, GDP增长的2/3以上甚至90%以上都是由第三产业的增长带来的。应当看到,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方第三产业, 其发展是比较落后的, 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瓶颈。

三、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堵塞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从各个部门劳动力所能享受的待遇来看, 中国经济社会不是二元结构, 而是一个三元结构, 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如前所述, 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享受高工资和完备的福利;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仅享受低工资和部分福利;农民的工资更低, 能享受的福利甚微。三元结构主要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而是由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福利体制演变而来的。城乡经济社会的三元结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首先, 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存在的基础。上述三个部门, 存在巨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在三个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实际收入和福利会趋于一致。目前非正规部门与农民的实际工资是差不多的, 原因是农民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在农村还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同样技术的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工资却相差很大。问题是, 在正规部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选择进入者?进入这些行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接受公办的高等教育。并且是进入正规部门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 从过去的要中专、大专生, 到现在的要本科生, 甚至要硕士生、博士生;从过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 到现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 甚至海归生。尽管现在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下降, 但是, 不读公办大学是几乎没有机会进入的。特别是, 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存在巨大的工资和福利差距, 尽管进入的可能性下降到了44%, 但是这一预期收益比普通劳动力预期收入还是要大很多。可见, 经济社会三元结构能给接受公办高等教育的人带来巨大的预期收益, 从而赋予了公办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其次, 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挡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路。由于非正规部门没有健全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工资和福利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 其待遇对大学毕业生还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目前私营个体经济占了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吸收的大学毕业生与此很不成比例。2005年当年毕业的已就业的大学生, 只有16.3%到私营企业, 9.5%到三资企业就业。从全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 这一比例更低。截至2004年底, 江苏省目前只有4.7%的本科毕业生和2.7%的研究生到私营个体企业被雇佣就业。因此, 有一部分人觉得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就业, 是其就业难的原因。其实, 这些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 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即经济社会的不合理分割, 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部门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去就业, 挡住了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处。

四、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用人需求信息不对称

高校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高校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 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 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 高校毕业生求职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高校毕业生求职的真实信息, 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 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 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 高校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 接受培训后没有多久就主动“跳槽”, 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 从而促使企业招工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第二, 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 进入企业后发现“事与愿违”, 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 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与这类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江苏省的人才信息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与就业信息缺乏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造成高校毕业生择业的盲动性加大, 提高了其就业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行情, 对市场上的某些用人需求信息缺乏对比和综合分析, 也难以辨别真伪, 就业期望自然就会偏离实际, 降低了其求职成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赵人伟, 等.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2]张车伟, 蔡昉.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研究[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

[3]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 2003, (5) .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2002]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5]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 2007, (3) .

[6]彭松波, 陶进.大学生就业负担心理的援助模式[J].教育论坛, 2006, (1) .

[7]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97-100.

[8]方夷敏.半数本科生薪酬期望高[N].扬子晚报, 2004-02-10.

[9]2004年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4, (7) .

[10]孙秀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 2006, (6) .

[11]江苏省政府统计局.2007江苏统计年鉴:第1版[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2

兴文县人事局课题组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480万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超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空前压力。就广大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渐渐体会到了这种“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实。如何认识和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从兴文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接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理性解决。

一、兴文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现状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5.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0万人。全县底子薄、基础弱,县内工企业规模不大,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欠发达,属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全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本身区域经济条件所限,能提供给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多,每年除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医务人员作补充外,其余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也很少。2007年至2009年,全县共接收100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招或人才市场推荐等方式就业的有900余名,占高校毕业生的90%。这些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有560余名,在卫生部门工作的有100余名,其它部门工作的140余名;通过人才市场推荐等方式到县内外企业、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有100余名。目前还有近100名高校毕业生未实现相对固定就业。从求职人才专业分布情况看,近年来,到人才市场求职的师范类、计算机、文科类等专业的毕业生较

多,化工、建筑、财会、工程造价、设计等急需专业的人才较少。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比较平稳,但总体趋势也在下降,其余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异地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单位性质方面,以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居多,其中以招考招聘形式进入教师队伍系统人数又占了绝大多数。

二、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首要的是难在择业观念上没有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具体表现为:一是就高不就低。一些高校毕业生,抱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想法,一心攀高,向往工资高、福利好、环境好的单位。二是就公不就私。不少毕业生的思想上仍然很保守,对民营、私营企业抱有成见,非行政、事业坚决不去。三是就工不就农。去基层农村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不少高校毕业生仍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后,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环境过于理想化,思想准备不足,难以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融入社会的突破口,面对艰苦环境,心理落差较大。其次是高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许多高校毕业生虽然逐渐降低了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开始萌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就业机会。但事实上降低期望值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许多高校毕业生社会知识和实用技能严重缺乏,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社会、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

(二)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缓慢不相适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自l999年起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后,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均有了空前大幅度的增长,仅2008年就比2001年高校毕业生增加440余万。以兴文县为例,今年在兴文县报到就业的毕业生约有320人,据初步统计,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招收毕业生的岗位280

个左右。仅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就缺口40个左右,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外地来兴就业的毕业生等,能提供的岗位数相对于待业人数更是偏少。其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大量工人下岗,大量农民工返乡,各个地区同样也受到了影响,导致对毕业生的吸收量大大减少,整个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行业结构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向主要依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打工(短期)、自主创业、在家休养、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学科就业形势良好,而文科和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社会就业要求与毕业生供应矛盾明显。

(四)大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比如从学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质量上看,一般偏重于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价,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使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设置上来看,更多追逐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不同学校而专业趋同现象十分明显,产出与需求比例失调,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五)现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模式与就业工作本身所要求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不相适应。据了解,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没有系统接受过就业指导、职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培训指导。由此带来的最大困难,是毕业生对自己就业没有明确目标定位和行为方向,存在盲目盲从倾向,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懂得如何推销自己。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仍是企业。但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渠道,企业的增人数量、用人标准、用人的选择条件不能完全在有效地时间内传递给毕业生。而作为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各级各类招聘会,然而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教育、就业部门基本各自为政,相互沟通的较少,就业

信息和市场服务功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至于网络应聘和网上求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缺乏开发和利用,客观上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六)是很多用人单位观念脱离实际,不能正确地看待高校毕业生。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需求“求高不求低”,一提接受毕业生,就要求必须是本科生,而且有的单位还要求是优秀大学生等,有的在其他方面要求又高,如外表、性别、身高、视力等,条件较为严格。二是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差,招聘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经费进行培训,因此,许多企业要求招聘进来的人能够立即上岗使用,招工时都提出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

三、破解兴文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社会传统就业观念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职能,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善于整合政府资源,灵活运用就业政策。一是要整合国家、省、市、县政府的政策资源。首先,要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既要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更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政策。其次,要抓住当前政府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利时机,争取多方面支持,出台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第三,根据兴文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加大高校毕业生考录工作的组织力度,补充和培养编制内专业技术人才。二是要整合政府的财政资源。资金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瓶颈,当前要在充分利用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专项贴息资金的同时,尽快筹备成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和创业担保公司,力所能及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资金

支持。在此基础上,要借助政府促进就业的各类专项资金在前期资助、担保、贴息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民间金融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倾向于创业毕业生的金融优惠政策,推出更贴近创业毕业生的融资业务。要紧紧抓住当前政府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措施的时机,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充分整合企业资源,拓展就业空间。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首先,要注重整合企业的岗位资源,引导、支持企业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如果将政府设立的企业发展奖励基金与企业新增吸纳就业人员数量相挂钩,这样既可以促进新增就业,又可以扶持企业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其次,要注重整合企业项目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提供极具操作性、风险非常低的创业项目,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三是要注重整合企业智力资源,组织优秀的创业者及创业专家深入高校毕业生当中,为他们讲述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经验,提高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四是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它公益性组织积极申报县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及时向社会公布见习岗位。当前,特别要注重发挥好“基地”在吸纳毕业生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和提高毕业生创业愿望方面的作用,在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业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搭建好平台。

(三)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工作。兴文县是农业大县,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下,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未尽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设新农村的人才太少。目前,虽然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大学生对到农村创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热情。因此,我们要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一

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项目工程,积极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努力把高校毕业生打造成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四)搭建就业平台,着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配对”服务。目前兴文有一个人才服务市场,由于受人力和服务资源的限制,人才服务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就业信息相对阻塞和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必须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所求有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并要建立完善人才数据库、用人单位数据库,能够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县外发达地区异地择业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适当时候还须办好人才交流会和各种招聘专场洽谈会,并加快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充分利用信息渠道推进毕业生实现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新探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职业胜任力

[作者简介]李蕙羽(1973- ),女,广西灵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广西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64-02-0164-02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受到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这个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近段时间以来,“人才过剩”“就业难”问题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焦虑,家长担忧,甚至在社会上产生了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这给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寻找新的有效应对策略意义重大。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观点及重新审视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观点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扩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凸显了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①二是政府、高校、用人机构的原因。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之间不适应,人才就业管理体制落后与不合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不健全,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歧视,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不明确;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等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用人机构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则加剧了这一问题。三是作为就业主体的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就业观念陈旧,择业期望值高,诚信度下降、“跳槽率”高等。

以上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的观点基本上涵盖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必须关注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层面,涉及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个责任主体,对把握就业难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更侧重于就业问题的外因,即使涉及毕业生个体的内因,论述也较空泛。从总体看,这些观点未能清晰解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此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观点的重新审视

1.关于扩招引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从表象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似乎是高等教育扩招致使人才过剩的结果。不可否认,高校扩招与就业难有一定的关系,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相对增加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但高校扩招并不导致就业的必定困难。袁祖望教授曾撰文指出,高校毕业生难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能直接归因于高校的扩招,即使不培养大学生也会有失业存在。②试想,如果没有扩招,将有几百万学生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他们面临就业问题就要前移好几年。也就是说,即使不扩招也会出现失业的问题,扩招并没有“扩”出更多的劳动人口来,更不是制造失业的“祸首”,而是缓和失业的有效途径。另外,为了保障大学毕业生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人为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缩小,复归到精英教育的单一化模式上去,显然是与当前国内和国际的新趋势以及教育公平相悖的。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认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暂时的困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决不能因为这些暂时的困难而放弃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大战略。③

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论述人力资源时曾说:“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和经济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因而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④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而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是最主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赢得发展,才能及时应对变化、调整战略,更是人才资本增值的最佳方法。⑤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正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蓄人才。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高等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后所获得的终身工资性报酬增加值及带来一些心理收益,比如更高的社会声望、更美满的婚姻、更高的艺术鉴赏力等。⑥也就是说,经过高等教育的训练,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都得到加强,假使他们在一次性就业时工作不是很好或没有找到工作,这只是暂时的,并不表明他将来工作不好或找不到工作。

所以,高等教育扩招是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高就业个体人力资本、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是制造教育资源浪费、就业矛盾、就业困难的源头。

2.关于就业问题中几个责任主体——政府、高校、用人机构的责任问题分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不是职业训练所。在当前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即使是职业训练所也不能和用人需求形成无缝对接,何况是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另外,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的矛盾,即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⑦也就是说,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短期内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是总会存在的,高等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对就业难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是关键作用。

从我国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到2050年中国劳动力资源依然在8.5亿以上。由于人口尤其是劳动力人口数量是在过去15年人口内在变化中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资源总量丰富的秉赋不会很快消失,而且已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的一个长期的趋势和特点。⑧我国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总会客观存在。即使经济结构、人才就业管理体制、用人观念等都进行了调整,但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造成的就业高压态势依然会长期存在,就业竞争激烈程度还是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前文关于政府、高校、用人机构的责任问题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但仍是治标不治本。

3.高校毕业生个体的责任问题分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学而优则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要转变这一观念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另外,大学毕业生是理性经济人,追求高的经济收入、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一个理性经济人正常的心理动机。⑨而用人单位总希望优中选优,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属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即使在国家政策、教育体制等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之下,就业矛盾依然会极其突出。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社会经济形势、政府相关政策等影响就业的外部因素总是动态的客观存在,从毕业生角度来看,这些影响因素都是不可控变量,也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其实是大学生之间的竞争问题,并最终归结为大学生职业胜任力高低的问题,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当然,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

美国麦克莱兰教授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指出胜任力是指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或动机;是可以区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可由实证而得的,不易造假也不易模仿的特质。一个职位的胜任力模型要素是一个KSAOs系统,即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能力(Ability)和其他因素(Others)(包括人格在内)。⑩

廖昌荫教授提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观”,并提出“高职教育可以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具体化为:培养企业(组织)所需要的、符合相应胜任力模型要求的、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这正是高职教育的目标”。 进一步提出“高职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以企业的实际职位为基础,也就是要以企业相应职位的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只有以企业相应职位的胜任力模型为基础选择和确定的高职教育内容及其所设计的课程体系,才是真正有效的”,并进一步研究,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职业化的观点。

这个研究给高校作为责任主体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带来了启示。近年来,各高校都明确了培养目标定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明确,但具体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却未完善,很多高校现有的人才质量标准与毕业生将来就业岗位胜任力关联不够紧密。以某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教学研究人才;主要课程设置有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初等数学研究等。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标准没有体现。学校对该专业培养质量主要以几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众所周知,考试大多着眼于理论知识,而现实是用人机构相应职位的胜任力模型所包括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问题,甚至有时候理论知识的问题并不是其中最重要或最关键的问题。 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要建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培养对象必备的职业胜任力,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适销对路。

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明确办学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同一类型或层次的学校中办出特色和优势,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需要高校在对社会需求进行超前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培养目标的规格,即根据自己的地域特征、办学层次、行业特点等情况,深入研究自身的情况并分析社会的需求,客观地找到自身的定位。 其次,高校要清晰明确各专业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目标、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建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与相应KSAOs系统相对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及课程系统,将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取向与职业教育取向相结合。

(二)锻造职业胜任力是高校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 或者说是职业胜任力的竞争。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内因起着主导作用,其主体是大学生自己。只有大学生自己认识到就业难问题的根本症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有可能。

从某个意义上说,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表面上是难在毕业时的“终点”,实际上是难在整个大学生活的“起点”和过程。 大学生应该从一入校就开始着手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认清形势,做到知己知彼。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对待个人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寻求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点,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合适的就业空间,正确定位,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学生涯中,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根据高校建构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明确需要具备哪些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利用一切时机和场合,不断地完善自己,强化实践学习,建立动态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定向调整的知识能力结构,保持知识能力结构的弹性。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个体人力资本,增加就业筹码。这些是大学生个人能否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政府及社会各界强化服务意识,搭建提升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平台

2009年6月5日至7日,温家宝总理在西安调研时谈到:“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企业、科研单位扩大招收规模。”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行为。作为责任主体之一的政府,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在经济结构调整、就业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切实的服务,同时加强服务的执行力,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用人机构等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并积极参与到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工作中来,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注释]

①刘文,周立群.扩招引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1):43.

②袁祖望.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J].现代大学教育,2001(5):35.

③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2003(Z1):9.

④高慧.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2001(4):4.

⑤王晓丽,等.加入WTO我国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及高校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5(2):61.

⑥洪成文.大学生就业难催生“三大趋势”[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8):12.

⑦王晓平,胡娇.大学生就业难之症结[J].中国成人教育,2009(7):21.

⑧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14.

⑨胡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68.

⑩ 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内容和方法[J].中国职业教育教育,2007(27):13,13.

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目标和对象[J].北京职业技术教育,2006(36):14.

廖昌荫,严红梅.产学研合作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的初步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18.

丁振国,赵频.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34.

王树岩.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9(6):92.

王树岩.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观念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09(3):11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4

20世纪90年代末, 为了适应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中央决定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 就已经表明要把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使得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但是也给高等教育甚至这个教育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999年, 我国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2001年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3年是我国扩招后的第一个学生毕业年, 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高峰年, 就业压力剧增。据权威部门统计, 2002年,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了145万, 比2001年多出了30万, 增长了26.1%。但是2002年,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7万比2001年多出了3万,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到2003年,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到212万, 比2002年多出了65万人, 待业人数也比2002年多出了26.67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高达559万, 比2007年 (495万) 增长了12.9%, 这一年高校毕业生中有112.9万人处于待业状态, 2009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611万,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到目前为止09年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 待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50万, 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 将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这样看来09年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

从上面的图表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加, 我国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在不断的攀升, 这些数据充分的表明了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规模供给与就业岗位的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为了响应“科教兴国”的战略, 我国决定从1999年起实行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策略, 从此之后,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每年大幅增加。由于, 我国经济始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致使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速度是有限的。经济的稳定增长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 加上退休人员所空余出来的岗位, 这就是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数, 但在劳动力供给方面, 除了高校毕业生外, 还有各级教育的毕业生以及下岗人员, 这些人都要竞争那些有限的岗位, 由于供给大于需求以及高校毕业生在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和社会能力方面相对不足等原因, 使得大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毕业生区域择业观念之间的冲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环境的明显差异造就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机会较多且收入高, 交通便捷并且运输成本较低, 环境优美且配套设施完备能便捷的接受新的科技成果, 这些因素使东部地区成为了毕业生的首选地, 大批毕业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流向东部, 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然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收入较低, 交通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环境恶劣信息不对称, 这些因素使毕业生很排斥去中西部就业。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条件的巨大差异使的东部人才挤挤, 竞争激烈造就人才过剩就业难, 西部地区极其缺乏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据统计,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省市区是西藏自治区、贵州、海南等。

(3) 高校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 在培养开发模式方面高校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两方面的缺陷。在专业设置方面, 高校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 未来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里面却很少有这方面的专业来培养这类人才, 这将直接导致有市场需求而没有人才供给的局面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而那些老的专业在所有的高校里面却比比皆是并且这些专业划分过细, 结果是人才的供给超过市场需求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 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另外, 在教学模式方面, 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加以重视, 只重视学术研究却忽视了社会实践, 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结果。另外, 高校的扩招使的师资力量变的薄弱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

其次,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的不到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缺乏有效的体制不能及时的了解到人才市场的需求, 不能给以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不能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来制定人生职业规划更不要谈将人生职业规划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另外, 每年临毕业时校园招聘会少之又少, 高校与用人单位缺乏紧密的联系导致好多企业单位不能到校园里面来招聘。

(4)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其就业难的直接因素。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其就业观念是落后的、错误的。据统计, 有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将自己的首次就业地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的大城市以及沿海地区, 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地方找到一份收入高、受人尊敬的职业, 在求职受挫后既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去找一份出力吃苦的工作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求的一份稳定的职业, 还有的毕业生只将目标锁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外企上, 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全国巡考”的现象。其次, 在自身素质方面。由于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空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能力以及社会经验, 这些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再次, 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与勇气, 毕业后过分依赖家人的社会关系而不去当今巨大的创业平台上闯一闯, 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

3 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 政府要高度重视, 大力发展经济,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门路。

首先,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容易引起其他的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社会的动荡, 所以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 要将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督导。其次, 要大力发展经济, 只有经济持续的增长才能带动社会的繁荣, 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者。政府要根据我国三个产业的就业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对于第一、二产业,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业以及制定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 使农村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安置减小对大学生就业的竞争, 另外, 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中小企业使它们能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对于中小企业, 政府要放宽市场准入并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政府要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 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西部投资建厂,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 同时要制定东部扶持西部的政策实行“一帮一”的对口帮扶。再次, 政府要深化体制改革, 逐步改革户籍制度, 降低劳动力流动障碍及成本, 规范人才市场制度严厉打击人才市场乱收费、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给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环境, 另外, 政府对公共教育要加大投资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2) 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等方面,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 在高校的专业设置方面, 应以社会需求量的情况来优化专业设置, 对于“热门”专业要根据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来适当的扩大招生规模切忌一窝蜂上的局面, 对于“冷门”专业应该对其减少招生规模或者隔年进行招生以保证满足社会对这些特殊人才的需求切忌一棒子打死的局面, 另外, 高校应该重点发展自己的突出专业, 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学校。其次,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高校要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主动的顺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专业结构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教学方面, 要改变传统的对理论的灌输, 适当多的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另外, 高校还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项的技能培养,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再次, 在就业指导方面, 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运转, 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的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反映给高校, 同时也应做好对企业的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另外, 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或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相关知识讲解, 提供心理测定与求职咨询服务, 临近毕业时要多办几场校园招聘会, 对毕业生的去向要做跟踪调查, 全程为毕业生服务。

(3) 大学生应更新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顺应市场需求。

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大学生应做好多方面的心理准备,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精英化”就业观念,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适当的降低就业期望值, 不要太看重初次就业的好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积极投身我国中西部地区。二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自身情况出发, 入校后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制定职业规划, 以后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和各项竞赛, 培养自己的看问题方式以及创新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些年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助于社会稳定。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就业难的成因,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宏英.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 2009, (2)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基于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黄敬华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刊 名:当代经济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自愿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经历了2013年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各界对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格外关注。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高达727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了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每年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日益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高校扩招、经济结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并就此提出相关对策。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一)高校扩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是一项旨在解决当时经济和就业困境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相关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则扩大到了159万,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更是以每年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在总规模上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不可否认,扩大招生确实对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扩招在实践中亦呈现出了一些弊端。

首先,高校扩招增速过快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但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却增长缓慢,甚至还出现了减少的趋势,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其次,高校扩招使得原本只能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转而报考本科类院校,从而造成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的大量流失。因此,扩招的另一个后果是理论研究型的本科毕业生过剩和技能型人才的短缺。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8000万人左右,高级技工占4%,技师和高级技师仅200万人左右,产业工人较为集中的城市如武汉、太原、沈阳等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技术工人匮乏现象,高级技师更是严重短缺。

再次,高校扩招后,生源参差不齐。加上扩招后大部分学校相关师资力量和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以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进而造成学生总体素质的下降,使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高增长却没有带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第一和第二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仍占有过大比重,而对于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以非公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则呈现出整体匮乏的态势。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仅占38.5%,相比第三产业占70%左右的发达国家,总体还处于落后水平。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失衡亦导致了人才流向的单一性。区域环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收入水平不断拉大,即使相同行业在不同地区收入水平也相差甚远,进而导致了人才流向的单一性。而人才流向的单一性反过来又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剧了就业难度。

(三)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呈现,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校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学校作为政府的直管单位,对招生人数、课程和专业设置等均有详细的规定,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了一定的扩大,但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仍存在着过多的干预,使得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2、专业与课程设置陈旧,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麻木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升格,竞相开设热门专业以及增加专业数量等问题,导致办学结构类似,毕业生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与市场需求不能对接,部分专业供过于求,部分专业却人才难求。

3、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当下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聘主要以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成果为依据,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仅作为参考,使得广大教师均以继续深造、发论文拿课题等为主要目标,而对教学则缺乏足够的热情。另一方面,目前师资队伍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授课知识系统也相对陈旧,教学过程更多的是照本宣科,使得整个课堂沉闷缺乏创造性,种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学生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四)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欠缺

当下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大多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处的下属机构,具有较浓重的行政色彩,往往按照行政逻辑而非市场逻辑开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其工作内容往往仅限于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宣传、户口和档案派遣等工作,其次,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非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形势和前景缺乏深入了解,他们大多依靠个人经验而非专业知识来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更无法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规划教育。再次,指导中心的人员一般配备较少,加上平时一些常规工作就占据了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使他们无法分身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求职心理辅导。

二、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政府调控,健全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国家应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力推动吸纳就业较多的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建设,缩小区域差距,同时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力度,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加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帮扶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高校教育培养模式

政府要处理好宏观管理和执行的权利界限,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持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条件自主制定招生制度,设置和调整专业、课程,扩大高校人事管理、财产经费使用、境外交流、教学和科研等权限,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政府则应侧重加强和改善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需求广泛设立学生实践基地,加强和规范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职场素质并积累工作经验,从而缩短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

(三)优化师资的绩效考评体系

学校成立教学督导专家小组,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考评,综合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测评,共同纳入教师的绩效考评体系,直接与教师的薪职挂钩,并及时的将督导专家的意见反馈给教师,从而让教师了解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四)完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1、系部成立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承担各院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协调统筹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从而形成学校和系部两级协作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样既便于宏观调控,又实现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近距离的面向系部学生。

2、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务。

3、聘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就业形势、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讲座,对学生的简历及面试等具体细节加以指导,提高毕业生整体就业素质。

三、 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各行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裕群.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 人口与经济, 2008,(3).

[2]丁洪荣. 大学生就业难的学校原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8).

[3]贺平.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7

关键词: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现今社会, 进入大学学习已并非一件难事, 全国毕业大学生数逐年增长, 因找不到工作而剩余下来的一部分大学生数也在持续增长中。2014年, 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上升至大约727万, 较2013年增加了约28万。伴随着毕业大学生人数的渐长, 与其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 就业压力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成为当下被热议的“啃老族”。社会提供的就职岗位毕竟有限, 人才与社会需求间供大于求, 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大, 就业率不断下降, 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尤其是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江苏高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 我们小组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以及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途径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1) 高校文科类专业持续扩招, 市场供过于求。迄今为止, 高校扩招已超过十年, 在这十多年间, 高校毕业生中文科类专业学生在数量上的增长远远高于理工科专业。据统计, 1997年, 全国文科类在校生119.6万人, 理工科在校生197.8万人;2013年, 全国文科类在校大学生718.2万人, 理工科在校生737.7万人。文科类专业办学成本低是造成文科类专业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增长的原因, 因为相比于理工科专业办学, 文科类专业对实验实践要求较低。同时, 家长们希望孩子们毕业以后可以“坐办公室”,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使得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的文科类专业招生成为热门, 这也加重了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每年全国各地包括江苏都有成百上千场招聘会, 提供的岗位数总是大同小异, 就业岗位数量增长缓慢, 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毕业生人数, 致使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而且文科类就业岗位所占比例小。

(2) 约半数文科类毕业大学生工作专业不对口。相较于理科类大学生而言, 文科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强、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知识、其可替代性比较大, 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竞争压力也就越大。而文科类毕业大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就业面比较广阔, 从而对未来工作接受的范围便也比较宽泛, 造成了一种“工作易找”的假象, 导致自己在专业的学习方面没有太多的重视。在调查研究中表明,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工作的选择比较重要, 但在之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 真的能找到工作专业对口的确实不多。专业不对口这个问题在社会的发展中也日益突出。

(3) 用人单位偏爱理科生, 文科类的专业技术正在脱节。文科类专业的覆盖面极其广阔, 几乎每个公司或是其他用人单位都需要文科类大学生, 比如秘书、市场部人员等等, 而这些岗位却往往起点低、薪资低。另外许多大学的教学课程拘泥于书本和理论, 缺乏实践, 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理论性知识过多, 单凭老师讲课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又缺乏实践的印证, 能学到的专业技术相比于理科生少之又少。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 理科类的专业技术被人们更为重视, 而有些文科生的专业却正在与社会和就业脱节。

(4) 公司等用人单位注重名牌大学, 社会环境缺乏公平。在如今的求职社会中, 许多公司对于学校学历的重视程度更胜过其他方面。就江苏省地区的就业现象而言, 一些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名牌学校出来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即使他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 但相较于那些从普通大学出来的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然而在江苏省普通大学有上百所, “985”、“211”院校只有大约十所, 普通大学的学生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却遭到了许多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对待。

三、促进江苏文科类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 政府及社会。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的经济水平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政府应努力加快经济的发展, 这样可以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同时优秀的城市形象和高速的经济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人来此投资建厂、开办公司, 为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及社会应积极地采取措施对文科类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引导, 改善就业的形势, 给予毕业大学生更多就业机会。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从而让更多的毕业大学生愿意去工作就业。

(2)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招聘时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去对待各类人才, 消除性别差异所带来的歧视。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 制定一系列有原则可循的标准, 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实际条件来制定需要的岗位以及需要的人数, 做到不浪费人才也不让人才过剩。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规范性, 做到公平公正, 杜绝“走后门”现象, 择优而录, 为大学生提供透明的招聘制度, 让更多的毕业大学生公平的去进行良性竞争。

(3) 江苏高校。从学校的角度而言, 应该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 发展每个专业所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所具备的一些条件, 在实际的教学上给学生带来最大的优异点, 而不是过多地把时间用于其他方面。也要不断提高办学的水平, 让老师们多选取一些当代社会上的实际发展问题对在校文科类大学生进行教育, 在未来专业人数或是课程的准备上也应具备长远的眼光去看待, 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去设置。学校应多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而为学校的学子们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平时学校的发展中, 类似学校内部学生所成立的学生会、社联等组织, 学校应鼓励其也与外部的企业进行沟通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交际面以及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4) 大学生自身。从个人而言,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在学校的时候多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 文科类大学生在课余生活应更多学习一些其他有利于自身的东西, 不论是去考一些等级证书, 还是发展一些自己的业余爱好或是报一些语种班。多思考, 让自己具有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随机性的、灵活性的思维方式, 加强自己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也让自己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各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往这方面多发展。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文科类大学生要能够适时地将变化转化为机遇, 做出一番成绩来。

参考文献

[1].茆汉成, 王欣.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20) .

[2].谭晞, 高茂兵.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困境与对策.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6) .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篇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产业结构、发展不平稳、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比较突出的原因外, 还存在着高校定位不清晰、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变机制、办学质量不高等因素, 同时某些观念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一对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后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最早的“教育”是无目的、无意识的, 只是为了生存, 出于本能。随着国家、阶级的产生, 使教育受政权性质、制度、政治纲领的制约, 同时又为政治服务。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行的高校培养目标主要体现的是对政治立场的确立,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 具有健全的体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文化大革命的不要知识、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到改革开放后盛行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 都强调所谓的以高考分数论英雄, 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引导和应付考试技能的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曾经有过在夏令营里不会吃鸡蛋的小学生, 也有很多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炒菜的大学生, 更有面对设备无技可施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切之所以产生, 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学习成绩、特长的提高发展,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要学习好、上大学, 就能找到好工作、挣钱多。然而, 世界经济全球化, 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技能不一定能很好地生存于社会。学会生存, 能主动适应社会, 才能立足于社会。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有缺失 (这里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因素) , 毕业生生存的技能能力不足, 追求稳定、高薪、舒适的工作, “等、靠”思想占主体, 创业意识不强, 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不愿干脏累的工作或宁愿“啃老”在家待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从小到大, 新中国60的发展巨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高等教育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从象牙塔走向平原, 辽宁省2009年高考录取率达78%。

在用人制度上, 已经从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双向选择, 发展到目前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上大学并不代表成功, 曾被称作“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在当前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时, “郁闷”似乎很流行, 也倍感迷茫和困惑, “精英”思想仍然很强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才短缺,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都是由国家分配, 享受“铁饭碗”, 在人们心里形成了上大学就能从事“好”的职业、就能脱离苦、脏、累、就能高人一等的观念, 这种心理期望值并没有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消失, 知识改变命运, 上大学仍然是寻求理想职业的代名词。

毕业后考公务员、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仍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有77万余的考试大军, 录取率仅为1.75%, 竞争激烈而残酷。在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在校生就业问题随机调查问卷中 (发放300份, 收回292份, 有效问卷230份, 以下简称辽地院问卷) 选择国营企业就业的达45.9%, 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上产生了偏差, 陈旧的就业观仍占有主导地位。正是这种观念上偏差的存在, 才引出人们对前些年北大学子卖肉是不是人才浪费的激烈争论;而09年“广州猪肉大王”招聘研究生, 人们面对火爆的场面和结局, 却表现出宽容;今年“两会”期间, 当央视主持人朱军的“掏粪论”一出及人们的评说, 可以看出人们逐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大学学习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加油站, 知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 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专业学习与职业的选择有联系, 知识也可以改变命运, 但不是绝对的, 大学学习为未来更好地生存提供了可能。在当下新闻媒体和网络上, 还不时刊登大学生应聘到清洁岗位等类似的话题, 试图引发人们对就业难的思考,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上的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弱化, 高文凭并不能代表高生存能力, 独生子女特有的缺陷、功利思想、重待遇、注重个人价值, 是当代毕业生的特征, 追求待遇、不愿吃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辽地院”问卷中, 就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占42.8%, 选择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和就业地区的占38.4%, 选择去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地区就业的占44.1%, 选择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只占10%。多数人把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 不愿到边远、基层、乡镇企业工作, 不愿从事艰苦行业。有首打油诗描述80后的就业状况:“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 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 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流露出的是他们不愿从低处做起, 追求高薪而舒心的职业的心态, 正是定位的缺失、过高的期望, 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毕业生生存能力的缺失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存”的定义是: (人或生物) 保存生命。这是人的最基本权力。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生存。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从小学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 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很普遍。高考的“指挥棒”效应, 仍是主导当前初中、高中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 但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即学会专门的本领便于找到工作) 和特长的学习和训练 (为了增加个人高考加分几率) ,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生存常识训练主要是教授如何进行地震逃生、防避雷电伤害等自然灾害避险以及卫生安全、事故灾难等应急常识等。

高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 主要解决的还是技能, 而对于高校毕业生如何走向并能融入社会, 学会生存于社会, 由于教学与现实存在距离, 高校师生们的社会实践并不能真正具有针对性, 或者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做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 在对就业环境的认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心理的承受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 还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还生活在相对比较封闭的校园环境中, 对社会、企业的了解也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程度, 在“辽地院”问卷统计中, 有36%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知晓社会、了解时事。尽管各院校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技能考核、拓展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和训练, 但是对于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 提高学生在社交、创造、心理承受、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会生存, 目前还缺少系统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不完善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现阶段正是由于政策机制的不配套, 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及收入方面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各种保障措施不能或不能及时到位, 在劳保、医保等方面没有根本保证, 必然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而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衣食无忧, 这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千军万马对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趋之若骛的原因所在。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 增强各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五创业意识不强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大都是出生在80年代后期, 城镇的独生子女较多, 他们处于新中国经济最繁荣的阶段, 因此生活优越安逸, 缺少吃苦经历, 受家庭、社会宠爱, 使他们处于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 从大学生的宿舍卫生状况及自理、心理、社交能力等诸多方面, 都能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欠。

由于从小到大金钱的得到和花销相对比较容易, 对于父母挣钱的艰辛无从体验, 独立生存的意识淡漠, 创业的意识不强, 因此当他们独立地去面对生活或生存时, 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一旦遇到就业困难时, 采取逃避现实成为可能。现在流行的“啃老族”们“蜗居”在父母的身边, 相当数量的女大学毕业生匆匆把自己嫁出去当全职太太, 这些就是躲避就业难的处境的例证, 也是创业意识不强的表现。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的因素, 也有学校、家长教育的责任。毕业生自身要有清醒认识, 勇于面对挑战, 在国家、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 迎接挑战, 展示才华, 充分发挥潜能,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进程中, 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7:8-5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9

一、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政府对就业地域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和保护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地域局限于国内会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政府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国外去就业来减缓我国就业压力、拓宽我国就业视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其次,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和教育基础差距较大,需调动大量有远见、有能力和肯吃苦的人才来改善中西部落后的现状,因此,政府要完善相应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使更多“大胆敢为”的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去发展,在弥补西部人才短缺、促进西部发展的同时缓解东部就业市场压力。虽然近些年我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做了很多改革,但中小城市和非公有制单位仍因解决不了人事编制和户口、档案管理等问题受到高校毕业生冷落。同时,由于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就业市场有时会出现应聘岗位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的情况,使高校毕业生失去就业信心。

2、社会就业市场盲目追求“工作经验和高学历”的大环境影响

美国的马丁·特罗通过对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得出,传统思想观念仍影响大众观念。精英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的时期;而当毛入学率达到15%及以上时,高等教育的性质开始转变,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毛入学率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步入普及化阶段[1]。而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就达到了15%,即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已有13年,但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仍停留在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就是精英人才,就应在工作稳定、薪金高、待遇好的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中外合资企业工作,误使一些毕业生放弃发展前途大好的民营企业,甚至宁愿待业而放弃西部和基层单位工作的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用人单位越来越希望聘用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者,而高校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经验不足被企业摒弃。更有些用人单位过度追求高学历,宁愿选择高薪聘用超出工作岗位很多的高学历者而放弃聘用相应学历的应聘者,导致人才过度浪费,大批高校毕业生一直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

3、高校扩招、专业设置、教学理念等因素导致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不足,师资队伍配置的提升跟不上高校规模扩大的步伐,许多教师身兼多门课程,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影响学生学识的提高,制约其顺利就业。另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快速发展的用人需求不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产生错位。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忽略学生就业面的考虑,不是某些专业设置过窄,与就业市场脱节,就是某些专业设置过宽,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或者只根据现有条件开设课程,导致学生所学内容陈旧,知识能力和思维模式等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出现“人职匹配错位”现象,形成结构性就业矛盾。甚至有些高校为追求招生数量仍保留被时代淘汰的专业,或仅据当年市场需求进行扩招,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被市场吸纳,使得供给结构失衡。

此外,一些高校的教学理念落后,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而且就业指导工作滞后,使就业形势异常艰巨。很多高校忽视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只对就业形势进行简单讲授,不能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没有完善的就业指导系统和清晰的就业指导思路,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就业指导,更不能激发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和思路,使学生就业时无方向感可言。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各高校应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差异化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其特点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和选择。

4、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准备不足和实践能力差是导致其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新常态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击风险明显,由此导致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选择待业或继续深造的学生并非少数,此外,有些毕业生只愿意到大城市和机关单位工作或只盯着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其他企业均不考虑,这就增加了就业难度。一方面学生不清楚自身追求,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难以找到与自身特点匹配的工作而误以为自己能力不足,不敢接受工作和挑战;另一方面有些同学缺乏自信和主见,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仰仗父母和亲友为自己找工作,使求职之路更加壁垒重重。

高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实践能力差、就业准备不足的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发现所学知识很难用到实际工作中,一些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不一致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更难适应工作,使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且,眼高手低的现象经常在毕业生身上出现,上司的指点或轻微批评就会使其内心受挫或出现负面情绪。此外,很多学生升入大学后,只专注于各种资格认证考试,而忽略了就业道路规划和职业素质培养,导致就业时出现迷茫,甚至对在职单位不忠诚的现象。

二、促进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制定就业指导政策,完善权益保障制度

为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政府应以经济发展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外出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和经验。此外,还应制定更多的政策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不仅大学生命运的改变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而且企业命运的改变也需要创业,国家命运的改变也离不开创业[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维护正常就业市场秩序的依据和保证就是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制度和市场法规建设[3]。相关部门需将已有的政策落到实处来保护毕业生权益;对户口迁移、人事档案调动、各种手续办理制度和程序应力求精简,提高办事效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管理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权益的保护,避免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2、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努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社会大众应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就业形势,充分接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适当降低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和期盼。同时,政府应鼓励各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或工作岗位,不应一味要求工作经验或高学历。并且,企业要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为更多高校毕业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岗位,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企业要利用高校毕业生朝气蓬勃、不怕失败、想法独特等优势为企业注入新血液,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大众观点的转变将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和企业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3、高校适当调整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高校是为市场储备和供应其所需要人才的地方,现在社会上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对专业进行调整,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增设新专业时高校应具有远瞻性和预见性。此外,高校应顺应市场需求,对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以素质教育为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适应能力等多项综合素质,并与企业对接,探索出一种订单培养,人才配送的方式[4]。

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应聘请更多的专业教师来弥补由不断扩招造成的教师短缺的问题。努力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开设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按学期分阶段、连续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同时,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和分析,依此对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职业规划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越全面、越系统、越细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越好。

4、毕业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树立准确的择业观,提升自身竞争力

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讲,毕业生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明白只有在具体岗位上才能突出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只盯着“铁饭碗”类的工作不放,边就业边择业才是明智之举。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把握每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在理论与实践间找到平衡。另外,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此外,积极参加实习工作,了解社会工作环境、提升自身竞争力,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高低不仅是应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获得满意工作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关乎社会各界的问题。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高校结构体系的完善、改革和高校毕业生自身能力的提升都影响着该问题的解决,而高校毕业生素质和观念的转变和提高则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自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关乎寻常百姓生存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本文从政府、社会、高校及毕业生自身视角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研,2009(3).

[2]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

[3]邢亮:从市场视角“透析”大学生就业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0

作为培养音乐教师专业的音乐师范类有着非常明显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倾向, 这种倾向使学生存在博而不专, 泛而不精的专业现状, 对于音乐类的知识他们都会涉猎一些, 但真正提高知识的专业度时, 他们则处于劣势地位, 如此的知识构成与能力储备, 使他们无法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相竞争。同时, 对于那些素质教育没有完全普及到位的偏远中小学校, 音乐教师的需求量则少之又少, 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音乐教师。而对于一些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对音乐教师在是否具备高学历或是否参加过国家大赛等方面的要求又很高。面对如此狭窄的就业岗位, 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实状况。

2 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分析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就业意向重视不够

受个人对音乐的喜爱、报考时文化分数不是很高以及只要能迈进大学校门, 混下一纸文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学生在高考时报考了音乐专业, 报考的盲目性导致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将来就业何去何从的问题。初入大学后, 考入大学的兴奋感以及高中时期思维模式蜕变得较慢, 很少有学生会思考就业这个问题。当就业指导课的政策充斥耳边时, 当目睹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艰难的寻找工作时, 有的学生开始对就业产生危机感, 一边悄悄地整理着就业信息, 一边加强对声乐、器乐等技术性专业的练习。然而, 具备这种思想的学生却只占很小的比例, 大多数学生仍是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 当就业真正地摆在面前时, 通过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各种形式的考试之后, 部分学生发现原来钢琴的练习并非朝夕之事, 原来声乐的发声并非有副好嗓音即可, 视唱练耳、乐理等大学里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环环相扣, 如果当时自己多学习、多练习, 招聘会中的自己也是一颗闪亮的星, 然而此时却为时已晚。

2.2 大学时缺乏主动的学习意识, 就业竞争力不突出

近年来, 我国音乐人才就业市场仍然存在着“两股道上跑火车”的现象, 即一方面音乐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另一方面音乐专业需求岗位部分闲置, 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当一部分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在校时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 就业能力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主项考试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参加高考时必考科目, 这个主项或是声乐、或是器乐、或是舞蹈等等, 进入大学以后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导致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自己的主项学习, 主项意识的强烈使得学生只是某方面的专才, 他们或是只会唱歌, 不会弹琴;或是只会跳舞;更有甚者, 有的钢琴学生只会弹奏大曲目而不会即兴伴奏, 这些现实是学生缺乏一专多能的体现。然而, 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去处普遍是中小学校, 受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的影响, 这些学校招聘音乐教师时更多的是需要在钢琴、声乐、小器乐、舞蹈等方面通晓的博才, 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无法胜任, 以致施展不开拳脚。

2.3 就业形势不明确, 就业期望值过高

有些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很了解, 以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过高。首先, 毕业生具有强烈的地域观念, 他们凭借自己四年刻苦地练习, 练就了卓越的本领, 因此他们的头脑里存在着总想进大城市、进事业单位、进公立学校任教, 只认正式协议的招聘信息, 不能清楚地看到劳动就业合同背后的就业机率。眼高手低的现状误导学生不愿走进沿海地区新兴的民办学校、农场的公办院校、农村以及偏远的西部地区这些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其次, 各个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其它专业, 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都处于饱和状态, 毕业生认为音乐专业类毕业的学生最理想的工作即是中小学正式编制的老师, 这就形成了千军万马的毕业生去挤公招教师这一独木桥的现象。再次, 虽然国家已相继开展西部大开发、三支一扶等计划从而产生了大量用人计划, 但由于这些地区工资待遇、发展机会、信息流量等条件远远比不上大城市, 很多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前往, 他们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偏高, 期待更多的机会出现在面前, 这种择业意愿与社会对人才需救济的错位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3 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解决办法

3.1 提高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 加快就业的步伐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 练就一身好的本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与多次演出磨练后的成长。因此, 大学四年要采取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较好地建立起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未雨绸缪, 提早为毕业后的就业做打算。如果一再地认为就业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 把更多的大好时光用在吃喝玩乐上, 而不是加强对就业的储备和就业形势与政策的积蓄上, 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十分被动。因此毕业生要尽早地建立起就业危机的意识, 关注市场上对于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 搜集用人单位信息,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在大四期间主动出击, 加快就业的步伐。

3.2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 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 应尽可能地多吸取知识, 积攒经验, 加强主项学习的同时, 提高其它相关专业的技能训练, 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具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音乐优秀人才。

同时, 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或自学的形式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如学生可以深造音乐经纪人专业使自己毕业后可以成为演艺界的经纪人;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学习音乐MIDI制度使自己毕业后可以到电台、电视台等单位从事音乐类节目或背景音乐的制作;可以考取录音师、音响师等职业资格证到酒吧、录音棚等地从事调制行业;可以自学音乐教育学等专业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涉足其他行业领域。总之, 大学期间, 只要具有一颗上进的心, 有一份完整的规划, 主动学习, 在顺利毕业的道路上才会增强就业竞争力。

3.3 分析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期望值

面对今天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学生应该做一名有心人, 知道什么样的答题卡实用, 什么样的人才紧缺, 从而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学习。当前, 随着音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实现, 以往人们概念中那些条件好、待遇好的岗位已趋于饱和, 基层、资源匮乏的贫困偏远地区、非公有制的企业、艺术团体最急需音乐人才。因此, 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式, 调整过高的容易让自身受挫的就业期望值, 从自身的综合素质出发, 从社会需求人才的实际出发, 在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职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 大学生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思路。目前, 在大中城市兴起的音乐热使我国青少年儿单甚至退休在家的老人学习音乐的概率比以往有所增加, 大学生可以通过创办音乐培训学校和私人琴行、私人幼儿园等形式实现就业。

摘要:音乐大众化教育和高校扩大招生的风潮使得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 音乐市场需求量的饱和和毕业生就业眼高手低的现状使得音乐专业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难的现状。旨在从毕业生的思想认识、就业竞争力以及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角度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自身因素

参考文献

[1]杨军诚.跨越就业门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 5.

[2]于洋.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

[3]康爱琪.高校音乐专业扩招的负效应[J].人民音乐, 2006 (5) .

[4]阎宝林.高等音乐教育中供需脱节现象的剖析[J].人民音乐, 2005 (7)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1

关键词:河南省“三大战略”;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27-01

一、河南省“三大战略”发展背景

“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并称为河南省区域经济 “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也是河南省经济战略发展的核心内容。

200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 (2008-202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把“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上升到关系河南省全局發展的战略高度对待,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大投入,狠抓粮食生产,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健全奖励补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等机制,全省粮食成产总量屡创新高,为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提出贡献。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建设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河南省委、省政府以中原经济区规划为引领,着力破解难题,积极探索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保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河南郑州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打开了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决定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水平和一体化程度,成为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起着核心增长作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规划围绕航空运输业、航空服务业等,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制造维修等“八大园区”,为中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升级发展创造新优势、新机遇。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

近年来,河南省生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与2014年相比,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增加了22万人,总数达749万人。河南省作为全国的第一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8年的32.2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56.6万,增幅达43.11%。201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又创新高,被称为又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可见,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下滑趋势。

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就业数据,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按照就业率计算,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不能就业,累积起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每年的就业人数是保持在稳步增加的状态,但总体就业率却下降了近3%。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除2008年以及2011年、2014年达到高于80%的就业率外,近5年中的就业率均低于 2008 年的原始水平,2013年最低。2012年和2013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毕业生普遍求稳,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的热度不减。

近年来,全国公务员和研究生报考程度相当火爆,势头有增无减。近五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年增长幅度均在10万人以上,2014年首次下降,报考人数为170多万人,热度趋于缓和。然而,河南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热度依旧不减,2014年报考人数继续增加,达到13.4万人,较去年增加3507人。2014年河南省计划招录公务员人数为4732人,报考人数达到26.3万人,创历史新高,平均竞争比例为57:1,高于2013年的46:1。说明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势头依然强劲,普遍存在求稳心态,希望找到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创业意识不强。

三、河南“三大战略”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举措

当前,河南正在着力落实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有了“三大战略”发展的支撑,河南省总体经济形势较好,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三大战略”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解决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从2013年起,河南省政府、人社厅、教育厅多次举办“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洽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产业集聚区企业招用人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和能力。

2013年4月12日,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新梦想之——2014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对接洽谈活动”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本次岗位对接洽谈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产业集聚区企业招用人才牵线搭桥,共吸引了来自我省各地市180个产业集聚区的包括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开封京宇电力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等在内的500多家单位前来参会。共有3万多名毕业生前来参加应聘2万多个就业岗位,经过供需双方对接洽谈,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近6000人次。

2014年河南省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达48.3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就业,省教育厅还将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多场大型现场及网上双选活动,其中包括,4月19在河南工业大学举办“新梦想之—河南省家庭贫困毕业生就业专场双选会”,4月21日至27日举办“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5月10日启动“河南省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等,以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2015年4月11日,“河南省2015年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对接洽谈活动”在河南工业大学启动。共有省内各产业集聚区企业420余家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涉及粮油、机械、化工、金融等专业,活动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100余人次。对接洽谈活动启动后,还举办各类对接活动60余场。此次高校毕业生与产业集聚区企业对接洽谈活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战略,做好毕业就业工作的积极步骤,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高校毕业生投入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宝贵机遇。

参考文献:

[1]薄爱敬.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与职业,2014(2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2

1 环境科学简介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它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边际学科。我国的环境科学自1973年召开全国环境工作会议以来,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环境科学研究体系[1]。

1.1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汇理、工、文等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本专业十分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以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及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课程进行系统掌握。

1.2 环境科学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环境科学方向、环境规划管理方向。环境科学方向主要研究各种污染物在自然界之间迁移转化规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体健康以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等。环境规划管理方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从规划、管理、政策、经济等角度提出有效地解决途径。

1.3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能力强,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毕业生,使其能够适应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环保部门从事监测和监理、环境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环境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等工作,在环保咨询机构从事环境评价和环保政策咨询等工作。

2 环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学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造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当前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复苏迹象缓慢,导致许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很多企业迫于压力纷纷裁员。上述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科学与自然、社会的一切学科有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密不可分,故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当广泛,然而近年来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学环科难就业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警示语,于是很多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拒绝填此专业,进入高校后许多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为了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提出申请转学其他专业,本专业大三的学生因毕业找工作难纷纷选择考研继续深造,造成当前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很多学生被动学此专业的尴尬局面。

2.1 环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

笔者始终认为没有就业不了的专业,只有就业不了的人。环境科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还是源于学生自己。环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1)当前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有待改变。现在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定位偏高,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不注意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自身在企业中的发展潜力,就业时往往只注重自己工资待遇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好坏,对于那些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相对欠缺的岗位很少问津。(2)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要改变。许多毕业生有比较严重的就业地区的优越感。很多同学都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提供的待遇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也不予考虑。(3)很多环科毕业生在择业时经常局限于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对于就业市场上出现的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岗位表现出兴趣不够或信心不足。(4)一些毕业生缺少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也比较欠缺,应付不了当前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于是就出现有些毕业生刚刚工作几个月就因适应不了工作压力,而选择辞职重新找工作或返校考研。(5)有些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同时部分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在校时也不注重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毕业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6)社会上提供的与环境科学专业相关的岗位还不是太多。时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环保节约型转变,虽然环保观念正在深入人心,政府也正在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但是整个环保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环科学生的就业。

2.2 提高环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建议

2.2.1 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技能

(1)在务实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2)经常关注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时刻保持应有的专业敏感度。

(3)关注当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市场热点,例如,环境友好材料研究与应用、三废处理与资源化、室内外空气污染研究、噪声污染与控制、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治理、绿色技术与清洁生产工艺、核电站环境与安全设计等等。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2.2 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策略

(1)改变择业标准和择业观念。

要打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国家干部和非国家干部的界限,要打破地理位置、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等观念的束缚,要从单位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着重考虑是否能发挥个人能力。

(2)毕业生要树立自主择业意识、竞争意识。

要提早准备,主动出击,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实力的基础上要多渠道广泛联系,推销自己。

(3)要克服不良心理。

要克服从众心理、克服挫折心理、克服虚荣心理、克服攀比心理、克服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这样,就一定能够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实现自身价值[2]。

(4)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从事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开发利用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工作。发挥专业所长,将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为他们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最新研究工作,为相关部门应对大气污染、水污染提供理论支持;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咨询机构从事环境咨询工作,灵活应用管理、规划、经济、法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注重开发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的基本理论方法,注重开发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的基本理论方法,最终纳入到政府的宏观社会、经济与环境决策、企业微观决策和公众对环境保护参与的个人行为决策中。环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通过学校获得就业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而且也要利用外校、外地的各种人才市场,获取就业信息。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策略,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扩大就业领域和空间。

3 环境科学的未来

3.1 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重大问题出现“环境科学”这一概念以来,随着人类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一新兴学科发展也日趋成熟并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它将从分门别类研究环境和环境问题,逐步发展到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研究。

环境科学现有的各分支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这些分支学科在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中,还将出现更多的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环境生物学在研究污染对微生物生命活动和种群结构的影响,以及由于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而引起的环境变化方面,导致环境微生物学的出现。这种发展情况将使环境科学成为一个枝繁叶茂的庞大学科体系。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发展。例如在环境质量评价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将环境的历史研究同现状研究结合起来,将微观研究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将静态研究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并且运用数学统计理论、数学模型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通过这种研究,逐渐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理论。

3.2 社会发展对环境科学的需要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每年以10%左右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原材料单耗过高,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另外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严重。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给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切实采取有效地环境保护措施,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彻底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正在日益恶化,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各类有关环境的规范法规也日趋严格。

总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环境科学作为一门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必将得到更加广阔地发展,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一定会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陈定茂,宇振东.我国环境科学的未来研究方向预测[J].环境科学进展,1994,2(2).

上一篇:动脉夹层动脉瘤下一篇:钢琴踏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