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通用7篇)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 篇1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压力。我县是一个生源大县,2013年高校毕业生约3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人,专科生1800人,回到县内约500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局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2012年安排“三支一扶”志愿者24人;事业单位招聘126人,其中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107人。
(二)广泛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今年我局开展了“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牵线搭桥2场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帮助138名高校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三)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见习补助。2010年以来,我局积极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顺利完成了2010和2011就业见习任务目标。共征集就业岗位150个,报名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106人,69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上岗见习, 见习期满被见习单位留用2人。截至目前共拨付见习生活补助资金76.17万元。通过就业见习,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了通向职场的过渡平台,增强了毕业生的社会经验和技能,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组织培训和技能鉴定,发放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为提高毕业生
就业能力和素质,适应市场需求,解决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创业帮扶工程”,切实用好创业服务资金。我局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全力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今年以来已免费培训高校毕业生469人。
(五)开展公益性岗位的招聘,发放岗位补贴。从监督检查、日常管
理、杜绝违规、合理开发等多个方面对公益性岗位管理进行了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步入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开发出后勤服务、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多项公益性岗位,促进88名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已为55人发放岗位补贴24.1万元,补贴保险8.4万元。
(六)实施就业援助,为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困难
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当年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的,从第二年开始纳入失业保险范围,每月给予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90%的失业补助,今年我局已为461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115.8万元。
(七)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落实创业政策。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与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可享受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按照冀人社〔2009〕36号文件的要求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申请一次性创业补助。去年以来,我局已为6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万元,为3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补助0.9万元。
(八)搞好就业服务,落实免费就业服务政策。我局全面落实为登记失
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免费管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目前免费保管3274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按时为2240名高校毕业生办理接续工龄手续。2012年为48名高校毕业生办理完毕职称评定工作,为24名“三支一扶”志愿者及时办理好相关手续,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多数高校毕业生毕业内的主要精力放在实习和求职,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很多毕业生,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二)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教材。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
面指导不足,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不能全面满足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需要。
(三)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
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四)毕业生不能清醒理性对待当前的就业形势。个人的期望值过高,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
不容乐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广开就业渠道,探索新的就业门路,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大扶持力度;
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开辟就业服务的新渠道、新途径,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提高本领和能力;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帮扶,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和发放生活补贴;加强培训,定期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
四、对策和建议
(一)建议在校期间的高校学生可享受就业创业服务。目前的政策,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就业扶持政策只有毕业高校学生才能享受。而毕业高校学生因忙于写毕业论文、求职招聘,很难组织培训和技能鉴定。建议将享受培训和鉴定等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所有高校在校学生。
(二)建议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简化补贴申领程序。职业技能培
训因培训的专业和层次不同,培训成本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补贴标准时要区别对待,合理确定补贴标准,简化申领程序。
(三)建议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或奖励经费,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
极性。就业服务工作涉及民生,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成本逐年增加,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
2013年6月9日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 篇2
一、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之“本”,非常重要。“教材建设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与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1]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解决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使用上的“统独之争”。以往主管部门出于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宏观把握的考虑,总是试图统编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而各高校总是认为统编教材无法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所以都纷纷编写各自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双方理由都很充分也造成了矛盾。而特色教材“统分结合”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之“特”,主要体现在其在内容上由公共部分和特色部分组合而成。前者为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基本理论,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统一撰写;后者为不同地区、行业和高校的就业规律、特点、趋势和就业典型案例等,由各申报院校按要求各自撰写。这种“合编”的体例兼顾了主管部门和高校双方的考虑,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其次,它又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各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与研究方面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在撰写就业指导校本教材时大多都是勉强为之,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重要的原因之一。加之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校方往往不愿拿出经费进行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各高校在自身力量和建设经费捉襟见肘下写出的教材质量可想而知。“教材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为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主管部门以课题形式组织各高校展开这方面研究并予以资助,而且承担了教材公共部分的撰写任务,可以让各高校有财力且集中精力以研究的态度挖掘自己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特色,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最后,它还纯化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队伍。自从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以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市场就变得越来越混乱。“现阶段,各高校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教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3]。而这背后其实与某些书商的运作不无关系。教材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教材人手一册, 编写起来也似乎也没有专业课那么难,而且还不像马列课程教材那样统得非常死,对书商来说是很好的赢利点。于是就有些书商就打着“参编”、“挂名”等各种名义,用高额的“使用费”诱使某些教师订购其教材。试想在高额“使用费”和书商自身盈利挤压下,那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能有多高呢?其结果只能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贻害学生。而有些教师的心思也放在关注谁给的“使用费”更高上,而无心在编写教材上下功夫。而主管部门以课题资助形式组织高校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使就业指导任课教师能在潜心编写教材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从而能将其心思凝聚到本业上来。
二、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遇到的问题
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既然是创新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首先,特色教材课题的性质界定不清、级别不高且配套经费难落实。特色教材是以课题形式进行的,但它究竟属于学术研究课题还是属于教学改革项目?从主管部门目前所发文件的内容上看界定得不是很清楚,以致造成有些获批立项的课题甚至在所在院校科研处与教务处的相互推诿中无法备案和开展研究。这项课题的组织和立项单位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这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联系的厅局级直属事业单位,其所立项课题照道理来说至少也应该是厅局级课题。但据了解各院校对于这项课题级别的界定并不相同:大多数院校都将其列为了厅局级课题;有些院校重视就业工作,将其列为了级别更高的课题;但也有些院校并不重视就业工作,甚至将其列为横向课题,且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真可谓是同“题”不同命。其次,特色教材课题项目“僧多粥少”,无法很好满足众多院校需求。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 542所,而该年度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和复核后立项的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仅88项,覆盖面仅占3.5%。而且获批立项的大部分都是本科院校,其中还不乏很多的重点高校,但是高职高专院校仅占了五分之一。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实力大多较弱,其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力量也不强,往往更需要特色教材课题项目的扶持并在参与其过程中获得提高。现有全国特色教材课题只具有示范效应而并不具有覆盖效应。最后,特色教材中的“特色”难以挖掘。高校办学要有特色,“任何高校或多或少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体现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管理风格、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可以或多或少地呈现出高校自身的独特色彩和风格,从这个角度讲,学校有特色是必要和正常的,学校无特色则是偶然和不正常的”[4]。这段话虽然揭示了特色对高校的重要性,但在其列举中却忽视了就业这个最重要的方面。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不同的特色,例如行业背景、地域优势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甚至已成为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挖掘和发扬它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特色写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中,这就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有特色教材的根本理由。但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艰难的研究工作,它不仅要对历年毕业生就业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还必须摸索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它在写入教材时还需经过理论升华,因此更不是易事。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工作的思考
鉴于上述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重要性和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其建设工作:首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做法,尽快设立省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特别是向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倾斜;在设立省级课题时最好还能够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项目中,因为从本质上说教材建设属于教学改革的范畴。其次,各高校可以本校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为基础凝练就业特色,作为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特色”部分的基础。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各高校都要按此规定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对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和发展趋势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及规律探索;其中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主要特点包括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等,相关分析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发展趋势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的趋势性研判。实际上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过程也是各高校凝练就业特色的过程,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的“特色”主要应建立在对本校三至五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上述情况的汇总分析基础上。因此对各高校来说,编制就业质量报告与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这两项工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时应紧紧抓住就业质量报告这个突破口,这样就不会因为找不到“特色”而迷茫了。虽然编制就业质量报告属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而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则属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但实际上两者是相通的。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每所高校都必做的工作,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以及教材编写中也必须反映出这些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今后不应以择优的课题形式进行,而应当像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那样成为每个高校的就业常规工作。最后,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自身的研究。特色教材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创新,其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的公共部分与各立项单位编写的特色部分如何自然衔接、浑然一体等。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 篇3
一、近三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广西高校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有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高校总数为69所,其中,本科院校20所,高职高专40所,独立学院9所。2010年在校生总量398758人(不含2010年应届毕业生),其中,研究生13551人,本科生188298人,专科(高职)生196909人;预计未来三年毕业生数量为:2011年157836人、2012年167543人、2013年171887人。目前广西69所高校均设立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平均每所高校拥有就业指导专职人员7人,平均年度工作经费 32.32万元。
(二)近三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2008-2010年,广西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116051人、126828人、145196人,平均每年递增约12%;截至当年9月1日,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0.65%、85.46%、89.87%。期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个百分点,但毕业生就业人数总量保持稳定并有所增加,平均就业率比全国高出近11个百分点。从学历层次来看,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两头稍高、中间稍低的情形,具体情况见表1。
(三)近三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近三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去向为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及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其次是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就业。第三种途径是进入国有企业就业。第四种途径是选择基层项目就业。近三年选择基层项目就业的人员比例逐年上升,且与到国企就业的比例基本相当。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偏少、比例偏低。(详见表2)
(四)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根据广西各高校自行开展的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好。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专业技能较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广西高校的学生,过半数生源来自农村、县、乡(镇)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毕业生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在95%以上。
同时,调查还显示,用人单位不但重视毕业生的人品、志向、道德,而且还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2009年广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
截至2009年7月1日,广西高校当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总人数18442人,约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4.54%。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个人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够高;心态定位脱离实际,过多考虑就业待遇、区域和环境等;部分毕业生存在等待思想,边待业边等待考研、考公务员的结果。部分企业为减少成本,不愿意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部分民营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高校毕业生不敢贸然应聘;部分用人单位任意设置与招聘岗位内在需求无关的附加条件,造成毕业生个人能力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却不能就业。高校开设的部分专业不完全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三本(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排斥等。
(六)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情况
至2010年9月1日,2009届广西生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返回广西区内各地报到人数41912人,通过基层项目、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及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途径实现就业人数33856人,就业率80.8%,期末实有未就业人数8056人。(详见表3)造成毕业生久未就业或长期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自我推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的毕业生以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二、广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目前,自治区在就业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统筹推进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市均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或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发改、公安、团委等部门和县、区(开发区)领导组成的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合力推动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区上下通力合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下发后,我区迅速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118号),各市也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文件精神,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同时,各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促进全民创业若干政策意见》(桂政发〔2009〕41号)精神,出台了加快全民创业实施办法,对高校毕业生给予了更多的创业扶持。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对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计划项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工作,自治区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特岗教师”工作,团区委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计划”。近年来,上述专门项目招募人数逐年递增,2010年招募人数已达到8355人。部分市还结合本地区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开发高校毕业生到地方基层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就业项目。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118号)明确规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本人提出落户申请且在当地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有相对固定住所的,应允许其在当地落户。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这些政策在各地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但调查显示,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与到国有企业就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建筑领域的非公企业多以项目招人,项目方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性不高,造成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失去工作后本应得到的经济补偿金等待遇也难以落实。
(五)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目前,广西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是较为完善的,上至自治区的全民创业政策,下到各市的推进办法,从创业培训、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市场准入、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方面对大学生给予了众多扶持。南宁、柳州、桂林三市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更是下足了功夫。
如2009年6月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关于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柳创业的暂行规定》(柳政发〔2009〕36号)。明确规定,毕业5年以内并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及留学回国人员自带项目或科技成果(符合该市产业发展需求并经过相关部门评估论证)来柳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可享受工商注册、税收减免、无偿创业启动资金资助、贷款贴息、创业场地优惠等优惠政策。该市对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工商经营或开办企业的一次性给予3000元的奖励。市人民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符合该市產业发展方向且具备发展潜力的立项项目,经有关机构评估后,项目所在的大学生创办企业可申请启动资金资助。同时,柳州市人民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委托市产业投资公司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及资金运作。
南宁市南府办发〔2009〕208号文规定,对取得营业执照后正常营业半年以上的南宁市生源高校毕业生,由财政给予每人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毕业生以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免收两年人事代理费,毕业生所办实体招聘人员的,提供一年的免费招聘服务。同时,税务部门调整了营业税起征点,工商部门推出了1元钱注册等等,让高校毕业生参与创业更加便捷。该市还针对高校毕业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特点,组织了高校毕业生创业精品培训,启动南宁市高校毕业生SIYB创业培训项目,2009年至今已举办60多期培训班,免费培训1500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市妇联率先在全区挂牌成立首批妇女服务产业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先后将广西康之桥企业、南宁百佳汇商场管理有限公司、金源CBD现代城等3个基地纳入妇女就业创业及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培训基地。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建立了首期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集优惠政策、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目前,进驻该创业基地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已有20家,涉及的领域有新材料、生物技术、软件开发、网络科技、创意文化、电子信息、电力科技研发等,吸纳大学生创业达60人。2010年3月,“南宁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 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
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原因,全民创业(大学生创业)发展基金难以到位,小额担保贷款落实难,大学生创业启动基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加上公共创业服务欠缺等因素,大学生创业行为整体较为沉寂。
(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一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积极打造求职招聘公共服务平台,免费为毕业生办理求职登记、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落实培训补贴,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组织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去。
二是启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见习。2009年,自治区成立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经委、国资委、工商、信息产业局、工商联、共青团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广西贯彻落实国家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工作方案》及《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全面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目前,全区共建立自治区级及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41家,并在广西人才网开发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网页。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全区就业见习基地共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939个,接纳见习毕业生3868人次,其中见习期满被单位留用1694人,见习期满推荐实现就业448人。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1、高校毕业生观念尚未转变,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见习结束后同样不能保证留在单位,反而会耽误正常找工作的时间;2、部分高校毕业生认为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缺乏技术含量,业务内容难以达到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目的;3、见习补贴与单位正式工待遇相差较大;4、部分见习单位的工作场所在较偏远的县或乡镇,毕业生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部分见习基地接收见习生积极性也不高,主要原因有:1、部分见习基地担心产生劳动纠纷;2、部分见习基地因单位人手紧张而难以安排见习指导老师为见习生“传、帮、带”;3、部分见习基地认为补贴报账程序较繁琐;4、部分见习单位认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均为就业能力较差的人员,难以从中选取优秀人才;5、部分紧缺专业的见习岗位难以招聘到高校毕业生,而长线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又找不到见习单位。同时,广西部分地区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成系统、大规模、连续性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特别是大部分县(市、区)一级由于经费问题,基本上都没有开展高校畢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自治区和各市也只能在财政划拨经费额度内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对部分接收见习生较多的见习单位难以给予更多的支持。而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相对较分散,流动性大,也给推荐就业见习服务增加了难度。
(七)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
从2009年开始,广西每年都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2010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等部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桂人社发〔2010〕41号),在全区开展“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活动,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于9月10日至10月10日开展了以“服务就业、成就人才”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以2010应届及历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长期失业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为重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组织实施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及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多项措施,切实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八)各高校千方百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广西各高等院校均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各高校均构建了就业工作由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职能部门具体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各个院(系)层层负责,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二是开展市场需求预测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三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高校普遍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重视大学生技能培养和培训,加强实习、实训,全面强化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全程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四是加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
(课题组成员:于祖毅、侯龙生、李鹏、吴仕瑛、尹文钺、朱泓昊)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4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继、、、、、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于206月又进行了第七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本报告是对 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样本涉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的28所高校,由本版进行独家发布,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及时准确地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教育决策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丰富有效的信息。
毕业生落实率:专科生最高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如果将上表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83.1%。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落实率差异不大,都在80%以上。专科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高于女性。男性落实率为85.3%,女性为80.8%,两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上,男性高出4.8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89.4%;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86.5%;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排第三,为80.6%;普通本科院校最低,为77.7%。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部高校的落实率分别为85.9%、81.6%、78.4%。
起薪比较:科研单位最高
为了排除奇异值,调查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4187元。
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4448元,女性为3896元,两者相差553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包括“985”)重点高校为5571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944元,高职院校为2597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993元。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49元,东部地区为3401元,中部地区为2866元,西部地区为2680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2.03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472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605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306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909元和324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63倍。
第六,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科研单位5407元;三资企业5329元;国有企业4801元;高等学校4404元;医疗卫生单位4056元;党政机关3967;其他企业3889元;其他事业单位3740元;私营企业(民营、个体)3647元;中小学3422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8倍。
第七,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专业技术工作、企业管理工作、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4611元、4504元和4400 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的收入居中,分别为3901元和3847元;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收入分别只有3014元和297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5倍。
第八,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5386元;金融业为5098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4834元;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4648元;房地产为4395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4165元;采矿业为4077元;文化体育娱乐为3999元;农林牧渔为3938元;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926元;制造业为3859元;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3822元;教育为 3816元;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3661元;建筑业为3607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3496元;居民服务为3334元;批发零售为3255元;住宿餐饮为2854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9倍。
就业满意度:到采矿行业最满意
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25.9%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53.6%的毕业生感到满意;19.0%的毕业生感到一般;1.2%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3%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之间存在差异:博士生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生和本科生,专科生的满意度最低。
第二,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高;第二是西部地区;第三是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三,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第四是农村,在乡镇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四,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中小学;私营企业(民营、个体);其他企业;医疗卫生单位。
第五,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7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六,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采矿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农林牧渔;金融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文化体育娱乐;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
此外,性别之间、学校类型之间的就业满意度差异不大。
就业分布:乡镇农村仅占2.6%
根据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的回答,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如下:
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
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9.1%,在地级市工作的占25.4%,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3.0%,在乡镇工作的占1.8%,在农村工作的占0.8%。
第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11个单位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私营企业占38.9%;国有企业占27.9%;三资企业占8.1%;国家机关占4.9%;其他企业占4.6%;其他事业单位占4.6%;中小学占4.2%;高等学校占3.1%;科研单位占1.5%;医疗卫生单位占1.1%;其他占 1.2%。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单位类型非常集中,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就业单位。
第四,按工作类型划分:7个工作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专业技术人员29.8%;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6.7%;商业和服务人员14.3%;企业管理人员14.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1.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1%;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8%。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比较分散,有5个类型的工作比例达两位数。
第五,按行业划分:在19个行业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业顺序是:金融业为15.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10.8%;制造业为10.3%;教育为9.1%;建筑业为6.7%;农林牧渔为5.4%;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4.5%;批发零售为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4.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4.0%;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3.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2.7%;房地产为2.7%;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 2.3%;文化体育娱乐为2.1%;住宿餐饮为1.9%;采矿业为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1.0%;居民服务为1.0%。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 篇5
实践的参加者:
实践的主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实践的时间:2010年2月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中,促进就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是继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之后的另一庞大求职人群。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加艰难,初步估算,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中将有一半左右无法实现就业。这样的现实,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一、就业难,越来越难
毕业生就业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1、从供给量角度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
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
虽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多,但需求增长的数量赶不上毕业生供给数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测算,“十一”五时期,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增加40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00万。根据《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要点》提出的要“确保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00万人”目标,考虑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中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专毕业生以及城镇其他新增劳动力等,根据经验判断,这1000万新增岗位留给高校毕业生的不大可能超过60%。
很显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供给量高于总需求量,以后几年,供给高于需求的情况还会继续,供过于求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本质原因。
2、真实的一次就业率远远低于官方数据
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70%?80%,这意味着每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尽管教育部门统计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高,但是毕业生就业率的科学性依然遭到社会、学生和学者的质疑。因为,当前政府部门关于就业率的测算方式既不同于理论界的算法,也不能和国际接轨。从严格意义上说当前政府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实际上是安置率(落实率)。
2005年的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6月毕业生已签约的只有33.7%,而2003年这个数据是31.9%。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
年5月,毕业生签约率为45%。显然,目前的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是政府把升学出国的毕业生都视为就业。因此,如果用新的就业率统计标准,不包括升学出国者,那么就业率就没有那么高。
(二)结构性问题普遍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体现在总数方面,还体现在结构方面,因为供给和需求往往存在着结构性不匹配问题。近年来,地区、行业、专业等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从种种迹象表明,就业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期之内有效解决。主要体现在:
1.地域:“孔雀”依旧“东南飞”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将继续吸纳全国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依然不高。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将依然存在。今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高校,其毕业生就业率将和往年基本持平,甚至有个别地方可能比往年好。这些地区吸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这种高校密集往往会带来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对于贵州、安徽、广西、云南等经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尽管高校相对较少,毕业生也不如高校密集地区多,但是由于连年扩招,毕业生总数也相当可观,加之这些地区的高校普遍档次不高,优质就业岗位遭受外地区高档次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使得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更为困难。
2.行业差异:部分行业供小于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非所有的专业就业都难,由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某些行业毕业生需求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人才供小于求的现象,比如电子信息类、汽车类、物流类、建筑类和新材料类的人才需求旺盛,而人才培养速度较慢。另外,由于这几年的宏观调控,毕业生需求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如一些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如房地产业,随着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人才需求量走低,薪酬水平回落,并趋于较为合理的水平。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等涉外专业的就业今年也普遍不理想。
3.专业矛盾:“时髦”的并非最好的
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难以打破。专业趋同现象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进一步显现。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是竞争更为激烈的就业市场。
4、学历矛盾:最难要数高职大专生
从学历结构看,由于毕业生人数激增,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大幅度增多,用人单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与本科生、硕士、博士相比,高职大专生就业空间日益逼仄,就业率将大为不如。近年来,大专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路跌降。以吸纳毕业生就业数量大省广东省为例,2002年,大专生就业率仅47.08%;2003年,大专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55%;2004年6月份时,大专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足40%,到9月份也只有61%。即使如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还有水分。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专业性不如本科生,另一方面技能方
面往往不如中专生,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特别尴尬。当然也有个别技能性较强的高职专业就业不错,甚至超过本科生。与大专高职生相比,本科生就业较为稳定,也可以说是本科生稳定的就业率托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整个大盘。
与低学历相比,硕士和博士就业率较高,一般可保持在90%以上,有些高校、某些专业基本可以达到100%。但是即便如此,由于硕士、博士扩招速度过快,社会需求量增长相对较慢,用人单位选才逐渐务实,加之硕博毕业生培养质量出现滑坡等问题,近年来,硕士博士的就业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个别高校、个别专业甚至出现难就业的现象。
(三)就业搜寻时间延长,平均签约时间点后移
如果按毕业前一年的10月份开始找工作算起,截止毕业当年6月份,毕业生就业搜寻时间为9个月。根据前几年6月份统计的一次就业率来看,约有近40%的毕业生经过9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达成就业协议。也就是说至少有40%的毕业生经过9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就业;有30%的毕业生经过12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就业;至少有30%的毕业生,经过15个月的就业搜寻还是不能就业。
(四)不能再低的薪酬水平
期望薪酬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晴雨表,也是毕业生从贵为天之骄子的自豪到面对现实的艰难抉择和消极反应。前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2005年,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甚至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从人才市场获取的各类信息表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非常务实,把期望薪酬定在1000-2000元左右。
同时,近年来,毕业生签约薪酬和就业初年薪与早些年相比也大为不如。据调查,2006年的平均签约月薪酬低于2005年的200-300元左右。与期望薪酬一路走低相比,签约薪酬和就业初年薪酬相对较高,根据2006年的一项统计,北京市毕业生期望薪酬平均为1000多元,而签约薪酬平均为2300元。
但是平均签约薪酬高,并不能掩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薪酬水平低的现象。据统计,北京高校毕业生近2/3的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近1/4的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考虑到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毕业生实际签约薪酬和实际就业初年薪酬将明显缩水。
(五)就业重心下移:与农民工抢饭碗
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主要体现在: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以前,大学主要设在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能很轻易在学校当地就业。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难了。据2005年的数据表明,武汉市一年毕业生人数5万人,最后在武汉就业的只有2万人。另外,就业重心下移还表现在从用人单位总部向分支机构转移,从重要岗位向辅助岗位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早在2004年,到普通中学当老师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占当年毕业生研究生数的12.04%,到高校从事学生工作或行政管理的占26.74%。
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并非顺利。实际上,这一过程正在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的竞争也很激烈。
(六)高昂的就业成本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还体现在就业成本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成本包括制作简
历、赶场路费、考证培训、美容包装、手机通讯、食宿、上网等开销。据统计,2003年毕业生就业平均成本为800元,2005年上升为1100元。而不同性别之间的就业成本也会有差别,一般来说女生就业成本高于男生。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求职路上的花销算是当期成本的话,那么因为就业环境日益严峻,毕业生可供选择的岗位少了,一有机会,很多毕业生惟恐机会错失,仓促签约,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人岗不匹配,或者其它各种不理想因素而跳槽,这对本人以及用人单位带来的预期就业成本就更大了。
二、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本质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满足不了毕业生的供给,而造成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退出就业市场
根据一项调查1000元月薪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根据保留工资理论,劳动者根据个人人力资本和个人偏好,对就业薪酬有个基本底线,当他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这样的薪酬时,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工作。考虑到国家、社会、家庭和毕业生本人二十多年的持续投入,当就业薪酬低于一定值时,毕业生退出就业市场,寻找其它出路可以理解。退出就业市场会增多,主要去向有考研、考博、就业观望,其他如考证书、回高校或职业学校回炉、出国等等。
(二)灵活就业也是一种选择
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工作场地、收入报酬、劳动关系、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固定的各种就业形式,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季节性就业、钟点工等。从事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06年12月份,在已就业139508名毕业生中,选择灵活就业的有35815人,占25.67%。
(三)创业环境艰辛,自主创业成为奢望
随着就业环境的日益严峻,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另外,由于这几年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创业风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项好的举措,它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如果经营不错,还可以解决其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目前在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比如,要参加诸如质检、验收、达标、文明建设等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这些都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并且越是不发达偏远的地区,这种费用越高。对于如此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刚出学校大门的毕业生很难对付。虽然国家有多项优惠政策,但是要落实到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创业者身上,太困难了。对于创业环境的艰辛,官方的资料显示:由于不堪重负,加之工商、城管、交通部门的乱罚款、乱收费,我国自1999?2004年的5年间,个体户净减少770多万个,每年平均破产154万个;2005年,法人企业净关闭30万家。据统计,近年来,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不足1%,而自主创业成功率更低。
三、经济高增长,为何不能带来高就业?
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十一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继续走低的态势似乎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高校毕业生只是求职人群的一部分,就业弹性系数走低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一样很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业弹性系数走低与长期以来我国所选择的经济增长模式息息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优先”的目标模式,屏蔽了社会就业问题的紧迫性。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也影响着对毕业生的吸纳。
(一)与市场严重脱节的毕业生供给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以外,高校毕业生供给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1、高等教育行政化过浓,与就业市场脱轨严重
高等教育行政化色彩浓厚,已经不能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行政化色彩浓厚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僵化、专业结构老化等。
以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为例,高校设置专业需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从对就业市场的敏感性而言,高校比高校管理部门更有优势。尽管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等22所高校开始试点自主招生,到2007年自主招生名单增加到59所,但在全国1794所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并且自主招生的比例仅占所在学校招生的总数的3%?5%,而其中只有6所高校拥有自设专业的权利。
2、毕业生及其家庭期望值过高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大学生很稀缺,进入大学就等于进入保险箱,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丰厚的报酬。但是现实社会,留给毕业生的机会远远低于他们的想象,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才发现生活的艰难和理想的遥不可及,但是思想的转变却需要较长时间。家庭寄希望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光宗耀祖,对大学生的期望超越了实际上社会所能给予的水平。这种压力转嫁给毕业生,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轻易不能接受层次较低、待遇不高的工作,不愿意面向基层就业造成毕业生拒绝低端工作,寻找能获取高收益的工作。
3、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大而空泛的理想目标,很少去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据对中日小学生的一项关于理想的调查,很多日本学生的理想是做名公交司机等非常具体的岗位,而中国学生更多的是想成为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由于长期精英教育在学生心理留下过于不切实际的理想,在遭遇现实挑战时,很多毕业生出现了迷茫,不愿就业,而选择攻读高一级的学位,继续编织当初的梦想。由于精英教育思想作怪,很多高校不愿意教授操作性强的课程,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主动去掌握谋生的本领。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很多毕业生理论掌握不牢,而动手能力更差的原因之一。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挤压效应
由于就业的压力,一些毕业生开始被动进入保姆、家政等传统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但是,近3年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政策以及配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变少了,在某些就业领域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优势在不断增强,客观上对毕业生就业造成挤压效应。
5、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承诺的5年之后开放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到2006年12月31日,5年期已届满。我国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竞争已经开始。毕业生就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国际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就业难也就难以避免。
(二)不规范的就业市场
1、人才高消费
一是学历崇拜盛行。很多用人单位,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现象。雇主对雇员提出的学历要求,在很多国家有严格的限制。比如韩国对低级公务员没有学历要求,美国《华尔街日报》招聘广告上多数没有学历要求,只有4%的职位要求学士,只有2%要求硕士。但是我国学历高消费却大行其道,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硕士、博士。而国有单位的人才高消费更是起着不良的效标作用。以公务员招考为例,要求本科学历的,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位的职位屡见不鲜,而实际上也没有理由证明一般性的岗位需要本科学历,甚至硕士和博士。二是学历滥用。主要表现为让高学历者从事简单劳动,支付低廉报酬,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本浪费。
2、就业垄断
就业垄断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就业垄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地域就业垄断。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对本地大学生就业优惠,限制外地大学生就业。其他很多地方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域就业垄断。这两年,有些城市限制外地毕业生就业有抬头的倾向。(2)体制内单位就业垄断。单位自主用人是人事制度改革的进步。但是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垄断国有企业,这类用人单位由于经营垄断,竞争机制难以充分体现,从而衍生出用人垄断。在没有市场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毕业生。这就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破坏了就业公平。公务员统一招考有效地破除了机关单位招录的垄断行为,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以及垄断型国有企业还存在严重的就业垄断行为,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公平。
3、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某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根据毕业生非经济特征的因素给予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和工作机会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待遇。这些非经济特征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地域、外貌等等。就业歧视是毕业生就业经常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就业公平。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 出版单位:华科大出版社 作者:邓长青 出版日期:2005-09-01
2、《大学生就业指导》 出版单位:西北农林科大出版社 作者:陈登文 出版日期:2003-10-01
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出版单位:华南理工作者:汤耀平出版日期:997-02-01
4、《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出版单位:天津大学出版作者:社张春华 出版日期:2000-03-01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 篇6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基于人的某些先天性能力不相关因素而作出的任何区别、排除或限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急剧加大的背景下, 用人单位在高校毕业生选拔中设置了越来越多的不合理条件, 如对学历、性别、身高、英语水平、户籍的要求等, 造成各类就业歧视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 就业中的院校歧视现象开始频频出现, 使得211高校和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明显的差距, 而且差距表现出明显加大的趋势。许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是政府部门, 在人才选拔录用方面都设置了211高校毕业生的门槛。如2010年4月长沙市天心区政府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 规定必须为211院校毕业生方可报名[1], 引发了网民的热议。麦可思 (My COS) 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年) 》统计, 2008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0%, 而非211院校87%;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 211高校年终就业率为93%, 而非211院校为90%。不仅在就业机会方面211高校与非211高校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且在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到 (2009年) 》的统计, 2007届211院校本科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949元,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则为2241元;2008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59元,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2030元;2009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2757元, 而非211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282元。可见, 211院校与非211院校毕业生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人才选拔方面
1.院校歧视导致人才选拔不公平、不公正。人才选拔应该体现公平、公正和机会均等的原则, 设置211院校的门槛违反了宪法的人人平等原则和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 并非所有的211高校都是一流高校, 同时并非所有的非211高校都是一般高校。如国内某一知名高校虽然不是211高校, 但与113所211工程大学相比较, 该校其基本指标居于全国60位左右, 甚至许多指标还居于全国前列。可见, 211院校并不意味着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一定比非211院校高, 同时非211院校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其综合素质一定比非211高校学生高。所以, 盲目地采用211高校的就业门槛, 严重造成人才选拔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2.院校歧视造成人才选拔机制不科学。目前我国高校总数为2021所, 其中211高校为113所, 承担约10%的人才培养任务, 而非211高校为1908所, 培养了全国90%的大学生。如果在人才选拔录用中设置211院校的标准, 就使得人才选拔局限于10%的范围, 人才选拔的面过于狭窄, 导致真正优秀的人才和最适合的人才难以被发现。
(二) 高校健康发展方面
1.就业中的院校歧视不利于高校多样性发展。211高校或为研究型大学, 或为研究教学型大学, 或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这些类型的高校主要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研究型人才, 对学科基本理论较为重视, 但对操作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相对忽视。虽然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研究型人才, 但由于就业中的院校歧视, 导致许多非211高校盲目效仿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致力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造成人才培养规格单一, 办学特色缺乏。同时, 由于就业中的院校歧视, 导致部分非211高校不顾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定位, 一味地追求进入211工程院校的行列, 甚至以牺牲办学特色为代价。所以, 就业中的院校歧视会造成高校发展模式的趋同, 不利于高校的多样性发展。
2.院校歧视制约非211高校扩大与优化教育资源。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 使得非211高校毕业生相对211高校毕业生而言, 其就业机会、职业发展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进而使得非211高校的校友资源相对稀少, 导致在校外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扩大与优化, 进而影响非211高校的长足发展。
(三) 毕业生就业方面
由于用人单位实行院校歧视, 使得非211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其就业信心、就业态度、就业动机等方面遭受一定的打击, 给其就业造成消极影响。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大约有50%的地方高校毕业生自认为211高校的竞争力明显高于一般高校, 并认为院校歧视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2]。可见, 非211高校毕业生的被歧视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信心、态度与动机。同时, 由于就业中的院校歧视, 使得非211高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 其提升、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就业中的院校歧视, 不仅影响到非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而且影响到其职业发展。
此外, 就业中的院校歧视也不利于被录用的211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由于一批毕业生是因为系211高校毕业而被优先录用, 容易使得这批毕业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养成懒散惰性的心理, 自认为是211高校毕业而非常优秀, 从而在职业生涯中不再自觉加强学习锻炼和重视职业能力发展。
三、造成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的原因分析
(一) 相关法律与政策因素
我国关于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主要散见于《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 而且这些法律条款适用范围过宽, 没有针对性, 内容太单薄, 很难对就业过程中的院校歧视给予规范。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 使得毕业生就业中的反院校歧视难以得到法律保障。另外, 部分城市, 特别是国内特大城市, 为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 在户籍、社会保障、招录公务员等方面, 在政策层面上实行了院校限制, 特别是硬性提出211高校毕业生的条件。如《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规定对申请上海落户的211高校毕业生给予加15分。此类现象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也是屡见不鲜。由于地方政府政策导向的偏差, 导致非211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也导致用人单位利用对211高校毕业生给予照顾政策, 并在其职业生涯中过多地关照211高校毕业生。
(二) 人才选拔指标因素
随着高校十来年的连续扩招,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随着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 在选拔录用人才时, 只能通过一些外在指标, 如院校知名度, 学生外貌、学历等, 这样使得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方面存在较大优势, 而使得非211高校毕业生存在较大劣势。
(三) 用人单位错误观念的因素
211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科基本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 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不是特别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多元化, 绝大部分岗位需要的是懂得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人才,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单位和岗位并不需要211高校毕业生。但由于许多单位进行人才选拔时缺乏与相关院校和毕业生的沟通和了解, 以至于形成错误的观念, 认为211高校毕业生更为优秀, 造成在人才选拔录用中, 倾向于211高校毕业生, 虽然211高校毕业生并不一定适合岗位的要求。
(四) 高校声誉优势的因素
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目标是建设一批具有国家一流水平的大学。由于该工程投入大, 政策优惠较多, 因而211工程被媒介大量宣传, 使得民众认为211高校一定就是一流大学, 非211高校就是一般大学, 使得211高校声誉不断提高, 非211高校声誉越来越下降, 造成社会和用人市场在设置选择人才的标准中, 自觉不自觉地优先考虑211高校毕业生。
(五)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了211高校大量的政策和经费的配套支持, 使得211工程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非211高校虽然没有得到211高校的重点扶植, 但同样要承担扩招的任务, 经费投入非常有限, 办学条件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相对困难, 造成非211高校院校教育质量在某种角度看比211院校相对较低, 这也使得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录用时更加倾向于211高校毕业生。
(六) 高校校友资源及地域优势的因素
211高校一般为老牌本科院校, 办学历史相对较长, 校友资源较为丰富。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往往通过校友的资源而使毕业生受到更多的青睐。而且, 绝大部分211院校集中在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 这些城市经济相对发达, 对人才需求相对较大, 这也是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 国家立法部门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 地方政府调整和完善相关就业政策, 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为保障就业的公平公正, 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工作。美国以《民权法》为基础, 颁布了《同酬法》等一系列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 日本专门颁布实施了《平等就业机会法》。而我国对就业歧视还没有专门的立法, 只颁布了一些相关的行政法规, 且没有制定相应的强制措施, 使得反就业歧视难以真正落实。为保障非211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 国家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并设立专门的有关就业院校歧视的条款。同时, 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贯彻教育部、人事部等四部委2002年9月12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及中组部、教育部、人事部、中央编委2003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积极进行政策调整, 取消不利于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政策规定, 打破人才选拔中的院校、地域、性别等方面的限制, 鼓励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公平公正地参加就业。为保障反就业歧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以遵守和落实, 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 通过这些监督手段, 对一些违反就业公平的现象给予及时处理, 并对一些不合理的规定给予纠正。
(二) 非211高校加强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倾向于岗位本身的要求, 而非像以往那样只注重学历和院校名声。所以, 非211高校应加强特色建设和质量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构建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多规格人才, 以消除用人单位的偏见,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此外, 由于非211高校主要是地方院校, 为促进就业和实现就业公平, 非211高校必须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依托地域资源, 针对地区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获得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支持, 以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就业。
(三) 非211高校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 建立多种就业平台
导致非211高校毕业生受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与高校及毕业生的信息不对称, 特别是用人单位对非211高校和毕业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沟通, 造成用人单位错误地认为211高校毕业生肯定比非211高校毕业生更能胜任就业岗位。为此, 非211高校必须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平台, 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改变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如通过搭建网络平台, 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院校情况资料和毕业生的详细资料, 帮助用人单位对院校自身及毕业生进行深入了解, 以促进就业, 并消除就业中的院校歧视。此外, 211院校与非211院校毕业生求职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30%的211院校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第一份工作, 而非211高校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只有20%。所以, 非211高校在就业资源开发方面, 还必须重视建立多种就业平台, 通过开展网络招聘、参加校企洽谈会等多种途径, 促进毕业生公平就业、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四) 非211高校创新就业教育模式, 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
非211高校要创新就业教育的模式, 针对就业过程中的院校歧视, 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帮助学生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 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及职业精神, 使学生以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实力取胜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 要教育毕业生调整心态, 正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学会应对各种歧视, 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度, 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 注意积累就业经验和就业技巧, 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天心区定向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章[EB/OL].http://www.gjrcw.com/gongxuan/Article_View.asp?id=658.2010-06-10.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 篇7
此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由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启动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完成。调查对象主要是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一年以上)及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各项目管理人员、乡村干部、高校学工人员等)。问卷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总体上涉及广西现有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认知、评价、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和今后建议等方面。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定向调查的方法,范围大体覆盖了广西全区设岗县(市);投送问卷的方式采用纸质、网络(QQ群)、电子邮件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240份,其中2010年应届毕业生750份,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在岗人员200份,组织、人事、教育、团委等系统参与政策实施人员2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107份,其中应届毕业生714份、在岗人员163份、参与政策实施人员230份,回收率为89.27%。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对广西现有公益性岗位的认知、评价方面
1、应届毕业生对广西现有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认知相对充分,在岗人员和应届生均对公益性岗位性质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调查显示,在高校、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网站和相关单位的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下,应届生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特岗教师除外)了解较多,了解比重均占被调查应届生的50%以上。而且,大部分(60%以上)的在岗人员和应届生对公益性岗位性质有较为准确的认识,认为公益性岗位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岗位”和“由政府出资开发,优先安排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的过渡性岗位”。但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认为大学生公益岗位是“面向普通大众,可长期从事的岗位”(应届生的占46.88%,在岗人员随岗位项目不同而有差别,其中“特岗教师”岗位选择比例为60.87%)。这一方面说明主管部门对公益性岗位的界定没有一个明晰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现有纳入公益性岗位的不同项目待遇、出路等差距较大(广西特岗教师项目服务期满基本转为正式教师)。
2、总体上赞同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计划。被调查的三类群体总体上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计划持正面评价。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公益性岗位的意愿很高,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表示“想过、并且条件允许则愿意参加公益性岗位”,同时其选择最多的项目是“西部志愿者计划”。在岗人员也把“寻求认同自己、可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作为选择岗位的重要因素,其选择的比重超过五成;而且认为在当前岗位做到了“抓住了机会,把知识付诸实践”和“发挥自身优势,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超过85%的参与政策实施人员认为广西现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设置基本合理,对广西农村发展是有作用的。
(二)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服务期限、工资水平和专业要求方面
1、大学生接受的公益性岗位合适服务期为2年,希望的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城市居民最低工资标准至该地区城市居民中等收入之间”。 调查显示,五成左右的应届毕业生接受的合适服务期为2年(男、女生选择比例差别不大),70%左右在岗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人员也认为合适的服务期为2年,只有在岗大学生村官和特岗教师则认为合适的服务期为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回答从事公益性岗位对工资的期望值问题时,选择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至该地区城市居民中等收入之间”和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到该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之间”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最高,均为三成左右。不同项目的在岗人员大多数都对当前工资水平表示基本满意(均超过50%),但三支一扶项目除外,仅有12.12%表示满意、39.39%表示基本满意、45.45%则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大学生在对公益性岗位认知相对准确的基础上,对工资水平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2、参与政策人员认为从事公益性岗位最需要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类专业背景。调查中,参与政策实施的科级及以下和处级及以上干部认为从事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最需要经济管理类和农业技术类专业背景,在四个备选项中这两者所占比重最大。但也有相当比例(20%左右)的认为“无所谓什么专业背景,主要是看能力”。
(三)调查反映当前公益性岗位存在的问题
1、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大部分各类项目在岗人员和参与政策实施人员认为当前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考核机制“合理”或“基本合理”,但也有个别项目被调查者反映考核机制存在较大缺陷,需进一步改进。其中,处级以上干部选择最多的是“三支一扶”项目,科级及以下干部选择最多的是大学生村官项目。在回答“您认为个人评估考核不合理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时,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岗位人员均反映评估考核程序化,只注重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实际的工作业绩,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被考核者的绩效,缺乏对考核者的激励性。此外也有人员反映评估考核人员不够专业,态度不够认真直接影响了考评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服务期内的公益性岗位培训不足。在岗人员反映在岗位培训方面,与希望和实际需求相差较远,50%以上各类项目在岗人员表示仅是偶尔有岗位培训。而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和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均看重岗位培训,尽管对培训的内容侧重点不一致,但比重相差不大,包括业务知识培训、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培训、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地的基本社会情况培训、大学生的心态转换及心理辅导培训、提高与村民沟通的能力以及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等。
3、服务期满后,大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服务基层的比例不高,且对期满后的去向不明确。应届生对于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服务基层的比例均不高(10%左右)。在岗人员则选择“结合自身情况,伺机考虑”的最多(特岗教师除外)。在调查不愿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原因中有40%左右的应届生表示对职业发展前景(去向)表示担忧。应届生即使选择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在服务期内,也有近30%的学生担心服务期满的出路问题。同时,五成以上的应届生对服务期满的去向表示有目标但是不很清晰。
(四)对公益性岗位的建议方面
1、被调查者认为公益性岗位政策应该继续完善,并且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定期联络制度。不管是应届生群体还是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均认为广西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政策应该加以改进,继续完善。尽管其选择的侧重点不一样,但主要集中在公益性岗位的“选拔方式、程序”和“岗前培训及后续培养”及适用对象上。而且高达40%左右比例的应届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定期联络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更客观、更全面地考核毕业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培养方式、学习内容等的调整。
2、被调查者建议今后多开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超过60%的应届生和50%以上处级以上干部认为广西今后开发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项目应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接下来是“民政低保、劳动监察、社会保险、工会协管”等。
三、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在广西的社会总体认知度、认可度均比较高。在调查的三类群体中均对广西现有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持正面评价,肯定其在广西这样一个后发展省区,广大农村缺乏人才、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西农村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今后应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参与到公益性岗位中来。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过程中要设置配套的政策措施,保障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的权益,并使其能够在服务的过程中免去后顾之忧。比如设置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择优录用;公正严明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等等。不管是在岗人员还是参与政策实施人员,都有相当多的认为当前公益性岗位项目考核、培训等方面还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各主管单位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有效性,完善合理的培训机制,加大岗位培训的力度。同时,要设置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确保择优录用;监督并落实对从事公益性岗位期满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大学生的权益。
(三)今后可进一步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并可确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大学生意愿较高的方向上。调查对象均在认可现有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认为今后可进一步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并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方面多设置岗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开发、设置公益岗位时,在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应结合大学生年轻、有知识、有干劲的特点,多设一些需一定专业技能的岗位。切忌简单套用对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政策,警惕在岗位设置、工作内容上的大学生“民工化”的现象。
【昌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昌黎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