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2024-07-05

毕业生就业难论文(精选12篇)

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

贵阳市日前举办了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在现场招聘会上, 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感叹:“就业难, 难在没有工作经验。”

张静是贵州师范大学法学专业2008年毕业生, 她找了几个月的工作, 发现特别难。她告诉记者, 现在用人单位都喜欢有工作经验的人。

张静说, 她只经历了两个月的短期专业实习, 还没熟悉实际操作就走了, 在校期间也参加一些社会商家的促销体验、给学生上过家教、发过宣传单等, 但用人单位是不需要这样的“经验”。她在人才市场里逛了一圈, 发现与法学专业相关的职位就一个, 并且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于是她决定应聘澳门老人头服饰有限公司贵州营销中心形象导购。

20分钟后终于轮到她, 进去后很快就出来了。“他们招聘的是有品牌服装销售经验者。”她看上去满脸的失落, “明天再来看看。”

记者随机采访了计算机、管理、广告等专业的10个毕业生, 他们的回答与张静的看法一样, 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相关工作经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用人单位招聘简章职位的描述中。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随机调查17家用人单位发现, 在63个职位描述中, 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占75%。“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白纸黑字”似乎也是“铁板钉钉”。

贵州银都特种铝酸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因为都是部门紧缺人才才来招聘, 所以想招不培训就可以工作的人, 他们作为特殊行业, 仪表技术员, 成本会计等专业性强的岗位是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记者在现场发现, 管理岗位、营销岗位等对工作经验都比较偏重, 有些连最基层的工作也要求有工作经验。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真的只是遭遇“经验门”的结果?贵阳市人才市场常务副主任刘润生分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 不只是难在没工作经验, 有的是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种倾向中心城市的现象。“我们的一些冶金、化工等生产型企业位于郊县, 但毕业生不愿意去。”“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大、平台宽, 地级城市就业面窄, 发展受限制。”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应届毕业生张芳说。另外, 刘润生认为, 就业时, 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 放不下架子, 一进职场就要求管理职位, 完全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

“有经验者优先, 没有经验者也可以试一试, 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都被经验‘吓’了, 看后转身就走, 严重缺乏自信。”武汉元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阳公司工作人员杨先生说。他认为, 一开始就缺乏自信, 我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缺乏自信。

那么, 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又从何而来?刘润生说, 高校应该强化见习实习环节, 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开辟见习实习基地, 给高校的毕业生做好经验储备。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吕国富认为, 应届毕业生要把参加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就业见习等视为工作经验的来源, 在就业时要通过言谈表现出自己已有的经验。同时, 用人单位不要为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人力资源培训成本, 不愿耗时耗资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培训, 更不要以缺乏工作经验来搪塞应届毕业生, 他们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社会分忧, 并且也为自己第二梯次的人才队伍储备力量。

(来源:新华网)

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2

透过“就业难”的表象,我们要看到“择业难”的实质。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并不一定是工作难找,也不是岗位难求,只是心里想着挣高薪水,骨子里却没真本事。自己想做的挣钱少,工资不错的还嫌没有户口和编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工作能力还配不上“野心”,这样下去,工作难找是不足为奇的。

职业理想与社会报偿不相符是造成求职“选择困难症”的一大因素。去追求所谓的理想,还是谋求高薪或安逸,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一些知名院校的高材生,他们的苦恼是不知是要坚守学了七年的专业理想还是去一家有编制有户口的国企。对初心念念不忘,却对报酬耿耿于怀,着实让人难以抉择。

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导向也是造成毕业生求职困境的一大影响因素。按照传统观念,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似乎是“金饭碗”——工作稳定、压力小、社会地位高,依然是许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工作的期待。然而,社会在不断进步,当年被骂“丢母校脸”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生意做得风声水起,休学创业、灵活就业等多元化的选择也逐渐被更多人接纳和认可。

破解就业之难,并不是一味要求求职者“自降身价”,每一个大学生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规划。如果等到大四、研三才想起做职业规划,那也只能坐等毕业“喝西北风”。不少大学生入学第一年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第二年便争取到了这家单位的实习机会还表现得十分优秀,最后他在校园招聘中脱颖而出。

如今,随着“铁饭碗”和“洋饭碗”吸引力下降,正风反腐的凌厉声势,大大压减体制内的“灰色福利”;而随着“中国智造”的崛起和转型升级的加快,“洋饭碗”不如从前吃香。哪儿有梧桐树哪儿就有金凤凰,大学毕业生更多流向民企和中小微企业,正是社会活力的体现。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透析 篇3

一、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

不可否认,在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困难,甚至有不少人刚一毕业就失业了。这是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不单是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特殊现象。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应该正视它,理智地对待它,有效地来解决它。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是有其复杂的原因的。

第一,国家政策的影响。(1)由于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行,大量机构的精简,由此就业的岗位减少,需要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减少。(2)由于政策的原因,对复员军人的安抚,大量的复员军人被安置到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和政府部门等,剩下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可就业的岗位不多了。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到退休或除名,岗位就腾不出来。(3)国有企业的改制,大部分转变成了民营企业,企业主为了减少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采用延长工时、减少就业岗位(包括法律顾问、法务部等)方法,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机会减少。

第二,泛滥的文凭制造了法律人才饱和的假相。

第三,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人为设置过高的门槛。

第四,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过于呆板,使得一些法学本科毕业生坐失良机。

第五,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招生的盲目扩大,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供过于求,导致结构失衡。

第六,部分毕业生的素质的不断下降,导致其就业能力的缺失。

第七,毕业生就业态度的不端正。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想毕业后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等一些比较稳定且收入有保障的单位,而不愿意到非国有企业单位、基层法律部门;更多的人考虑能够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不愿意去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人眼高手低,不愿从事那些不显眼的法律服务工作。由于他们理想中的工作是去做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等等,目标较高,对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不屑一顾。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个人现实的切身利益考虑较多,而对个人成长的长远意义考虑不足;就业目标定位较高,仍有一步到位的思想,个人期望超越社会现实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但当他们的远大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时,他们感到失望了,并且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之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大学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普及带动了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随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西方国家政府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西方国家在国家宏观政策、高校加强就业指导两个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模式,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和做法,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应积极从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寻求借鉴。[2]

(一)政府应从政策上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条件

法学本科毕业生是国家经过十几年的培养才得到的宝贵财富,政府应予珍惜。(1)政府应加快公检法司等部门的人员新老交替的步伐,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教育部通过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的方法来解决研究生就业,不就是一个安排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的范例吗?我们的政府应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就业途径。(2)建立法学本科毕业生带薪实习制度,即大学毕业后的一年内,由政府有关部门安排毕业生到涉法部门实习,通过实习选择一批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踏实肯干的毕业生充实到该部门。(3)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4)修改司法考试的相关规定,允许法学本科在校生参加司法考试,对通过考试者,待其毕业证获得后由司法部门发放资格证,以方便其就业。(5)帮助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科学的招聘程序。[3](6)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雇用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二)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笔者认为,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培养科研教学为主的高级法学理论人才和培养法律实务为主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可以在本科专业中,设立法学研究专业和法律职业专业,或者在法学本科专业中设立法学研究和法律职业两个方向。对法学研究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侧重于法学理论的培养,为我国的法学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培养研究型后备人才;对法律职业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侧重于处理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实践环节的力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参与到司法实践中去,设置若干门实践课,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法庭旁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进行法庭代理,举办模拟法庭等,加强动手能力、辩论技巧、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法庭审判的规则、流程程序化、熟练化,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能很快进入角色,独当一面。

(三)修改、完善高校现有的评价机制,以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

高校以及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应调整现有的评价机制,将单一的评价机制改为多元的评价机制。对高校教师应区分为科研型、教学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对科研型的教师,应定位为“单位的科研骨干”,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应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考核,适用现有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型的教师,应定为“教学骨干”,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则侧重于教研成果的取得、教学改革的实施等方面的考核;对科研教学型的教师,应定位为“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辅”;对“教学科研型”的教师,应定位为“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则介于科研型和教学型之间。这种评价体系是可行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根据个人的特长,发挥其优势,解除其后顾之忧,有效地整合资源,能搞科研的,让其一心搞科研;能在教学方面搞出特色的,让其大胆创新,甩开膀子大干;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的,也要发挥其“两栖动物”的优势。避免“畸形”评价标准所产生的弊端——千篇一律,浪费资源。

(四)帮助法学本科毕业生走出就业认识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建国后的四十多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一种精英教育、身份教育,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了,就有了铁饭碗,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高校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身份教育,而仅仅是一种学历证明教育。[4]对于这样的变化,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还存在模糊的认识,这是人们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认识方面存在的主要误区之一。要让他们树立就业是“一个逐步实现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的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花费一定时间找工作,如同消费者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市场上选购到自己称心的物品;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视同自己还暂时没有在市场上挑选出如意的商品。大学生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与就业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培养、指导法学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所大力提倡的。自主创业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勇气。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开展全员全程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事业为目标。鼓励他们利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知识建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或者成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家政公司、调查公司,通过合法经营得到发展。[5]国家向青年提供贷款,同时在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青年自主创业。

高校毕业生为何就业难 篇4

江苏地区属于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 为什么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稳增长呢?笔者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课题研究, 发现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扭曲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是指, 接受高等教育能使一个农村青年有机会改变农民身份, 转为城镇居民, 进而成为正规部门的劳动力;或者使城镇居民从非正规部门就业转换到正规部门就业。正规部门的特征是, 工作相对稳定、工资和福利比较好、具有完备的社会保障, 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少数大型外资企业等单位。非正规部门的特征是, 工作相对不稳定、工资和福利一般、没有什么社会保障, 主要包括中小私营企业、部分外资企业等单位。目前部分正规部门雇佣的合同工、临时工, 也属于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两个部门劳动力的收入具有天壤之别, 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大, 相当于白领阶层与农民工的收入差别。

过去,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实行统一分配, 任何人只要考上大学, 就可以实现这一“惊险一跳”。现在, 随着扩招和就业的市场化, 只有部分大学毕业生能实现这一转变。从2005年的有关调查数据推算, 只有44%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了正规部门就业。过去中国农民要转换为城市居民, 除上大学外, 还有参军、国企招工等途径。目前国有企业不再向农村招收正式职工了;部队复员转业人员也不一定能改变身份, 进入正规部门工作。接受高等教育, 特别是接受公办高等教育, 成为了广大农村青年改变身份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这凸现了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的价值。

高等教育转换功能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是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即小学的投资回报率大于初中的, 初中的大于高中的, 大学的最低。在中国,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身份转换功能, 改变了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曲线, 大学教育的真实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人们按照这种投资回报率曲线对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选择, 从而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首先, 上大学成为城乡居民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一般来说, 劳动力选择接受什么程度的教育, 是权衡投资收益后的理性行为。在中国,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提高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民工工资太低, 上大学预期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上大学还是有吸引力的。很多家庭存在就业预期滞后, 认为上大学后进入正规部门的就业概率是100%, 不会想到2005年这一概率就降到44%。在他们心目中, 上大学的预期收入, 比上大学后实际收入要高。这势必增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 在现有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会非常旺盛。其次,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比例过低。现在很多人认为, 职业教育落后, 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有调查显示, 在江苏省中职毕业生, 无论什么专业, 就业后待遇普遍偏低, 一般也就是每月几百元收入, 月工资不足1 000元。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江苏省2005年职工1 746.4元的月平均工资, 与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差距更大, 如果算上住房、医疗、养老等各种福利保障收入, 差距就更大了。在苏北中职毕业生的工资就更低了, 很多人的月工资不足500元。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逼迫多数青年不能理性地选择上大学, 导致整个社会高职生比例过低, 普通毕业生过多, 毕业生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匹配, 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高等教育转换功能保持了公办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垄断地位, 提高了城乡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虽然允许民办高校的存在和发展, 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是没有资格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 比如转户口, 考公务员, 进入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 等等, 这样, 公办高校通过垄断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保持了公办高校的实质性垄断地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一道, 甚至与农民工一样, 在与公办高校毕业生进行岗位竞争时, 不是输在能力上, 而是输在资格上、输在起点上。为此青年只有在考不上公办高校时, 才会选择民办高校。

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导致人们普遍存在高回报预期心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其改革的效果与其他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一样, 尽管收费实行了市场化, 但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做法, 比如, 教育内部改革停滞不前, 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垄断提高了培养成本。首先, 从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 美国和日本两国该比例在5%~10%之间, 加拿大的比率为7.2%, 江苏为46.15%。其次, 从学费占人均收入来看, 在世界范围内, 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 如果过多超过这个比值, 就意味着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 公立高校生该比例为10%~15%左右。在2001—2005年期间, 江苏省人均上大学的学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为66%、59%、54%、48%、4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184%、174%、155%、140%。这一比例实际被低估了, 因为它是以2003年的生均收费4 557元计算的。而有调查研究表明, 2003—2004年度, 减免后生均学费支出约为5 327元, 必须支出生均约为9 800元。因此, 在苏北地区, 上四年大学要花费一个强壮劳力35年的纯收入。这远远高于国际上的一般水平, 使高等教育成为很多家庭的重大包袱。更重要的是, 过高的受教育成本, 使得许多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很强, 存在“有业不就”现象, 即有些大学生在现有岗位或职业不能满足他们的择业理想时, 主动放弃就业。在这种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驱使下, 许多高校毕业生过分偏好高薪、高门槛的工作, 排斥低门槛、低报酬的工作, 结果落入失业的境地。

二、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失衡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属于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失业最根本的原因, 应当源自于市场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正是成功转型的关键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有效的劳动力市场, 尽管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 劳动力市场还远非完善, 但相对计划体制下是有效率的。尤其是针对高素质人才的一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属于这个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必须从这个市场的供需两方面来考虑。

高校连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大量过剩。从供给方面看, 连年扩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有人认为扩招与就业难并没有必然联系,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大学生自己就应当转变就业观念, 先就业再择业。但事实上大规模扩招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工资溢价的下降以及蛛网效应;过快的扩招导致高等教育信号发送机制作用削弱。在短时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扩招, 必然会使上述比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并不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数目的同比增加;扩招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程度的结构性失业。事实上, 现在的就业情况是求大学生、硕士生容易, 寻高级技师却很困难。据调查显示, 目前全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左右, 其中技术工人约7 000万, 高级技师只占0.41%, 技师也只占3.1%。而另一项对全国3 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则表明, 58.5%的企业管理人员短缺, 却有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人员, 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业发展用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失衡。现阶段,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将是第三产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 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84.5%都流向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 一定时期的就业是与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的,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必然与相应时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密切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第二、三产业都有非常迅速的发展, 但主要仍是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无论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仍然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 中国三个产业增长的绝对数字都高于发达国家,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有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GDP总体增长较快。但如从三次产业增长贡献的相对比来看, 中国的GDP增长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第二产业的增长带来的, 第三产业的贡献则不到1/3。而发达国家中除韩国外, 其他国家都恰与中国相反, GDP增长的2/3以上甚至90%以上都是由第三产业的增长带来的。应当看到,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方第三产业, 其发展是比较落后的, 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瓶颈。

三、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堵塞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从各个部门劳动力所能享受的待遇来看, 中国经济社会不是二元结构, 而是一个三元结构, 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如前所述, 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享受高工资和完备的福利;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仅享受低工资和部分福利;农民的工资更低, 能享受的福利甚微。三元结构主要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而是由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福利体制演变而来的。城乡经济社会的三元结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首先, 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存在的基础。上述三个部门, 存在巨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在三个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实际收入和福利会趋于一致。目前非正规部门与农民的实际工资是差不多的, 原因是农民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在农村还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同样技术的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工资却相差很大。问题是, 在正规部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选择进入者?进入这些行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接受公办的高等教育。并且是进入正规部门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 从过去的要中专、大专生, 到现在的要本科生, 甚至要硕士生、博士生;从过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 到现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 甚至海归生。尽管现在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下降, 但是, 不读公办大学是几乎没有机会进入的。特别是, 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存在巨大的工资和福利差距, 尽管进入的可能性下降到了44%, 但是这一预期收益比普通劳动力预期收入还是要大很多。可见, 经济社会三元结构能给接受公办高等教育的人带来巨大的预期收益, 从而赋予了公办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其次, 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挡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路。由于非正规部门没有健全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工资和福利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 其待遇对大学毕业生还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目前私营个体经济占了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吸收的大学毕业生与此很不成比例。2005年当年毕业的已就业的大学生, 只有16.3%到私营企业, 9.5%到三资企业就业。从全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 这一比例更低。截至2004年底, 江苏省目前只有4.7%的本科毕业生和2.7%的研究生到私营个体企业被雇佣就业。因此, 有一部分人觉得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就业, 是其就业难的原因。其实, 这些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 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即经济社会的不合理分割, 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部门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去就业, 挡住了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处。

四、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用人需求信息不对称

高校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高校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 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 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 高校毕业生求职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高校毕业生求职的真实信息, 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 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 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 高校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 接受培训后没有多久就主动“跳槽”, 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 从而促使企业招工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第二, 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 进入企业后发现“事与愿违”, 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 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与这类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江苏省的人才信息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与就业信息缺乏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造成高校毕业生择业的盲动性加大, 提高了其就业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行情, 对市场上的某些用人需求信息缺乏对比和综合分析, 也难以辨别真伪, 就业期望自然就会偏离实际, 降低了其求职成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赵人伟, 等.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2]张车伟, 蔡昉.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研究[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

[3]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 2003, (5) .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2002]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5]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 2007, (3) .

[6]彭松波, 陶进.大学生就业负担心理的援助模式[J].教育论坛, 2006, (1) .

[7]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97-100.

[8]方夷敏.半数本科生薪酬期望高[N].扬子晚报, 2004-02-10.

[9]2004年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4, (7) .

[10]孙秀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 2006, (6) .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篇5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5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 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何在?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呢?俗话说,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将来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就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由于大学毕业生年轻,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很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此外,还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总结;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虽然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成为社会普遍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将现新高峰 篇6

就业难的新高峰

“对于大学生而言,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既是福音,也是挑战!”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晓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会上顾晓敏提交了一份《关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和影响》的书面意见,她认为,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有积极作用。比如,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需先签合同再试用,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大学生就业因此有了法律的保障,过去存在滥用试用期的问题。很多企业利用实习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开始许诺干得好就录用,但干了一段后一个人都不留。这种做法在今后都是违法的。同时,只要被雇用就要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如实告知用人要求、工作岗位及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规章制度等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有直接关系的事实情况,这对大学生就业的权益也是一种保护。

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阻力同样不小,顾晓敏解释说,首先,《劳动合同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注重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该法将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因此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会比以前更加谨慎、理性,这会加剧本已比较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从目前上海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根据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反馈,企业对大学生招聘比过去要谨慎。其次,《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一些企业对于眼前“可招可不招”的岗位,可能会通过暂时从内部挖潜的方式来解决。第三,以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存在着重学历、重名牌大学背景的倾向。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会更注重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这是因为企业必须雇用高素质、能力强的员工,才能符合《劳动合同法》,才能降低用人成本,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大学生找工作靠名气、靠光环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

依据这些分析,顾晓敏断言,今年大学生就业难将会出现新的高峰。

“新《劳动合同法》虽然会客观上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但这只是暂时的,从规范就业、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讲,是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的。”顾晓敏认为,因此,面对这个暂时性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例如政府对招聘大学生人数占员工一定比例的企业,应给予税收优惠,提高企业招聘大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如大学生到上海中心城区以外的乡镇工作,可补助一定数额的津贴;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户口可根据毕业生的意愿,选择留在上海或迁往外地。

对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顾晓敏则认为,虽然上海已经设立人才发展资金,向本地创业的大学生开放,各区县也大多都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但大学生大多没有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实际创业人数不足1%,99%的学生必然到企事业单位工作。鼓励创业仅能作为一种补充,不能完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一力降十慧

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新《劳动合同法》仅仅是客观上在就业难的问题上轻轻推了一把而已。

“面对各种各样的就业难题,动多少脑筋都不如大学生自己具有用人单位所认可的职业能力更为实际。”顾晓敏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她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教育部门要反思一贯以来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大学,包括中小学,都要重视学生的素养教育,因为一个人好的素养的形成,从大学阶段开始培养为时已晚。只有从小学就抓起,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顾晓梅告诉记者,为什么以前许多大学生宁可被企业剥削甚至白白地付出劳动,还要在企业工作,一方面,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难,竞争者很多,好不容易进入企业,就有了留下来的机会;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许多大学生忍受这段难熬的日子,还是为了能够学到实际的职业技能,使自己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内成为不被忽视的有用之才,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是一个被动的职业能力学习的过程。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忽视了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这堂在学校内没有上的课,必然要在社会的大课堂上补上,而且是要迅速补上,不然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作为职业教育研究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树超研究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学而优则仕等思想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积累而引发的。现在很多人埋怨大学生就业思想有问题,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大学生为什么不能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7

20世纪90年代末, 为了适应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中央决定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 就已经表明要把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使得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但是也给高等教育甚至这个教育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999年, 我国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2001年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3年是我国扩招后的第一个学生毕业年, 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高峰年, 就业压力剧增。据权威部门统计, 2002年,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了145万, 比2001年多出了30万, 增长了26.1%。但是2002年,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7万比2001年多出了3万,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到2003年,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到212万, 比2002年多出了65万人, 待业人数也比2002年多出了26.67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高达559万, 比2007年 (495万) 增长了12.9%, 这一年高校毕业生中有112.9万人处于待业状态, 2009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611万,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到目前为止09年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 待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50万, 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 将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这样看来09年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

从上面的图表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加, 我国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在不断的攀升, 这些数据充分的表明了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规模供给与就业岗位的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为了响应“科教兴国”的战略, 我国决定从1999年起实行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策略, 从此之后,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每年大幅增加。由于, 我国经济始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致使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速度是有限的。经济的稳定增长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 加上退休人员所空余出来的岗位, 这就是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数, 但在劳动力供给方面, 除了高校毕业生外, 还有各级教育的毕业生以及下岗人员, 这些人都要竞争那些有限的岗位, 由于供给大于需求以及高校毕业生在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和社会能力方面相对不足等原因, 使得大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毕业生区域择业观念之间的冲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环境的明显差异造就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机会较多且收入高, 交通便捷并且运输成本较低, 环境优美且配套设施完备能便捷的接受新的科技成果, 这些因素使东部地区成为了毕业生的首选地, 大批毕业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流向东部, 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然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收入较低, 交通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环境恶劣信息不对称, 这些因素使毕业生很排斥去中西部就业。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条件的巨大差异使的东部人才挤挤, 竞争激烈造就人才过剩就业难, 西部地区极其缺乏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据统计,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省市区是西藏自治区、贵州、海南等。

(3) 高校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 在培养开发模式方面高校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两方面的缺陷。在专业设置方面, 高校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 未来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里面却很少有这方面的专业来培养这类人才, 这将直接导致有市场需求而没有人才供给的局面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而那些老的专业在所有的高校里面却比比皆是并且这些专业划分过细, 结果是人才的供给超过市场需求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 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另外, 在教学模式方面, 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加以重视, 只重视学术研究却忽视了社会实践, 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结果。另外, 高校的扩招使的师资力量变的薄弱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

其次,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的不到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缺乏有效的体制不能及时的了解到人才市场的需求, 不能给以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不能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来制定人生职业规划更不要谈将人生职业规划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另外, 每年临毕业时校园招聘会少之又少, 高校与用人单位缺乏紧密的联系导致好多企业单位不能到校园里面来招聘。

(4)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其就业难的直接因素。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其就业观念是落后的、错误的。据统计, 有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将自己的首次就业地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的大城市以及沿海地区, 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地方找到一份收入高、受人尊敬的职业, 在求职受挫后既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去找一份出力吃苦的工作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求的一份稳定的职业, 还有的毕业生只将目标锁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外企上, 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全国巡考”的现象。其次, 在自身素质方面。由于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空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能力以及社会经验, 这些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再次, 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与勇气, 毕业后过分依赖家人的社会关系而不去当今巨大的创业平台上闯一闯, 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

3 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 政府要高度重视, 大力发展经济,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门路。

首先,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容易引起其他的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社会的动荡, 所以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 要将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督导。其次, 要大力发展经济, 只有经济持续的增长才能带动社会的繁荣, 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者。政府要根据我国三个产业的就业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对于第一、二产业,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业以及制定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 使农村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安置减小对大学生就业的竞争, 另外, 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中小企业使它们能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对于中小企业, 政府要放宽市场准入并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政府要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 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西部投资建厂,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 同时要制定东部扶持西部的政策实行“一帮一”的对口帮扶。再次, 政府要深化体制改革, 逐步改革户籍制度, 降低劳动力流动障碍及成本, 规范人才市场制度严厉打击人才市场乱收费、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给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环境, 另外, 政府对公共教育要加大投资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2) 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等方面,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 在高校的专业设置方面, 应以社会需求量的情况来优化专业设置, 对于“热门”专业要根据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来适当的扩大招生规模切忌一窝蜂上的局面, 对于“冷门”专业应该对其减少招生规模或者隔年进行招生以保证满足社会对这些特殊人才的需求切忌一棒子打死的局面, 另外, 高校应该重点发展自己的突出专业, 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学校。其次,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高校要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主动的顺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专业结构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教学方面, 要改变传统的对理论的灌输, 适当多的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另外, 高校还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项的技能培养,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再次, 在就业指导方面, 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运转, 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的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反映给高校, 同时也应做好对企业的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另外, 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或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相关知识讲解, 提供心理测定与求职咨询服务, 临近毕业时要多办几场校园招聘会, 对毕业生的去向要做跟踪调查, 全程为毕业生服务。

(3) 大学生应更新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顺应市场需求。

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大学生应做好多方面的心理准备,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精英化”就业观念,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适当的降低就业期望值, 不要太看重初次就业的好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积极投身我国中西部地区。二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自身情况出发, 入校后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制定职业规划, 以后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和各项竞赛, 培养自己的看问题方式以及创新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些年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助于社会稳定。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就业难的成因,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宏英.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 2009, (2) .

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8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国内高校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由于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较普通高校多处于劣势, 独立学院这一新兴办学实体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显突出。对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 以期寻找帮助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的突破口。从2014年10月至11月, 毕业班辅导员和导师通过电话采访、深入宿舍课堂等方式, 对机械与车辆学院2015届毕业生全体开展了问卷调查, 并对其中20名学生 (每班随机抽取1名) 进行了一对一约谈。

本文将对调研中发现的普适性问题展开分析, 初探独立学院“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独立学院相关特征分析

1. 学校层面。

(1) 办学能力。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上往往不逊色于普通高校, 因为它们一般都有母体高校成熟的办学模式做支撑, 且有着充足的办学经费和饱满的办学热情;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也更具灵活性, 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 由于独立学院入学门槛较低, 生源总体质量不高, 在师资方面, 由于优质教师更倾向于公办高校, 使得办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2) 社会认知度。我国最早创建的独立学院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从1999年首次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1], 较传承久远的普通高校, 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品牌形象还未完全树立起来, 被认知程度有限, 受接受程度更有限。因此, 独立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办学质量和声誉上也与普通本科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2. 学生层面。

(1) 家庭背景。相比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的学费更昂贵, 这间接要求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其家庭需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这也是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2]。如此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的成长过程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 正面影响表现为:处于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 他们在成长的多个阶段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具备了更广的知识面, 对大学阶段的发展起点高;负面影响则源于从小受长辈宠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至中学阶段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较差, 学习恒心和毅力不足, 生活上盲目攀比、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也普遍存在。 (2) 学生素质。相较公办高校, 独立学院学生的智商情商、思想活跃程度、个人特长及发展潜力等, 并不逊色于公办普通高校。在良好的家庭条件下, 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影响也不尽相同, 但大多表现出见识广、主意多、思维活跃的特点, 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较深。许多学生从小还受过特长教育, 在文体、书画、社交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能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些素质是独立学院学生未来发展的特殊资本。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 部分用人单位存在偏见。

独立学院介于一、二本高校与专科院校之间, 其地位和作用在国内高等院校之林似乎颇显尴尬。由于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和意义认识模糊, 且受传统思想束缚, 部分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产生了疑虑, 认为只有公办院校才是正规的, 更有甚者偏激地认为独立学院是借办学之名行敛财之实。对独立学院的怀疑态度自然会延伸为对其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偏见, 认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一定不如公办高校。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就业歧视较大地阻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道路, 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无异于雪上加霜。

2. 毕业生专业素质尚待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 高校生源在质量上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韧性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 这种差异性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已客观存在, 加之对三本院校的认同感或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 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 忽视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2013年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用人单位反馈给学校的首要意见是“相关专业知识较缺乏, 期待进一步学习提高”。可见, 对专业素质水平的社会认可度是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

3. 毕业生就业观存在误区。

据《谈话总结》,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集中在就业薪酬、就业单位及就业地三方面存在着误区。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往往自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缴纳学费较高, 从“付出”与“回报”对等的角度出发, 独立学院学生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值一般较高[3]。在就业单位方面, 毕业生大都希望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 或是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 认为只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成功的摇篮, 而这些“热点”单位往往对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有众多高校精英参与的岗位角逐中, 独立学院毕业生胜出的成功率并不高。在就业地的选择上, 大部分学生把一线城市作为工作的首选城市, 越是大城市、发达地区, 人才就越密集, 竞争也越激烈, 更加剧了就业的困难程度[4]。以《谈话总结》为例, 将广州、深圳、珠海作为首选择业地的占到总数的55.76%。

4. 毕业生就业紧迫感不强。

通过与毕业生进行就业谈话了解, 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方面积极性不高, 少数毕业生甚至无动于衷。究其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认为毕业和工作为时尚早, 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二是在求职道路上遇阻后浅尝辄止, 如很多公司的招聘以立刻就职为条件, 受挫多次后, 以大四学习压力大、应以学业为重为由逃避就业问题;三是部分学生仍未达到必要要求学分, 因担心影响毕业一心扎在重修课程里, 不积极参与求职。

5. 就业辅导工作缺乏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是高校常规教育的组成内容, 大部分院校也都相应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但是, 在执行中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学生反馈“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用处不大, 还不如多参加几场招聘会面试”。由于职业教育课程缺乏强制力且难以考核, 逃课敷衍现象普遍。就业辅导不能贴近毕业生的需求、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这是独立院校甚至大部分高校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机械与车辆学院展开了专门调研, 结果显示:毕业生最需要的是就业推荐、求职技巧和培训等实用性的就业辅导。针对这些内容开展专题宣讲, 可有效将就业辅导从“要我学习”转变未“我要学习”。

四、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建议

1. 突出办学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起步较晚, 想要持续发展必须确立独有的办学定位, 彰显自身特色、深化独立学院的品牌的内涵建设。如主打“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使学生兼具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 将“理论水平比二本差, 动手能力比高职差”的社会观念扭转为“理论水平比高职强, 动手能力比二本强”的办学特色。只有综合了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 才能使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畅销人才市场。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职业选择是否合适, 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能在所学领域就业, 不得不从事一些并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的工作, 究其缘由是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 好高骛远、一日三变, 最终随波逐流。所以毕业生在择业时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理性选择。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能力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找准自己对职业的定位。

3. 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

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专业岗位的必要条件, 故毕业生专业素质的优劣, 决定了就业率的高低。故应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 (1) 理论知识能力是谋求工作的前提, 首要应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2) 实践能力是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的必要砝码, 应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志愿者活动, 因为在同等条件下, 参加过这些实践的毕业生被认为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性。 (3) 人际交往能力是求职必备的关键素质。面试是绝大多数招聘的必须环节, 是展示个人素质的最直接平台, 人际交往能力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此, 在大学生活中就应培养积极的心态, 注意社交礼仪, 敢于主动接触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关心他人, 通过实践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方法与技巧。

4. 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针对就业指导实际效果不良的问题, 建议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就业指导内容应贴近毕业生需求、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侧重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心理调节, 提高学生就业信心与就业心态的指导, 通过对比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 弱项专攻, 以取得实效。

在就业压力下,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自主创业当作他们步入社会的另一途经。《谈话总结》调研显示, 有6.77%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这个绝对量不高但占比逐年走高的群体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然而, 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 即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也不超过5%[5],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及创业之初提供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更显重要, 而这也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予完善的重难点课题。只有不断建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才能系统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承担起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使命。

五、结语

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 突出办学特色, 加强宣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升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完善就业平台和指导服务工作, 对于确保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的特点, 基于就业调研资料, 揭示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性普适性问题提出建议, 以有效改进就业辅导工作, 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 篇9

关键词:高校,就业难,新思考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据教育部门统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 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 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高等教育自身体制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一) 我国教育政策存在明显的短视倾向

政策的短视最好的体现就是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据教育部统计, 我国2012年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 其中硕士生517200人, 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 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 十年间翻了一番。研究生扩招的政策使就业压力在短期内得到了缓解, 然而这只是暂时将就业压力向后推移而已, 现如今研究生扩招的弊端已经显现, 史上最难就业年随之而来。更加严重的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德曼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根据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以上的学历, 随着学历的升高, 学历的附加值将越来越低甚至达到零增长。如果克鲁德曼的结论是正确的话, 以后的研究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提前预测, 只是针对当前年度的问题制定政策, 最终导致了2013史上最难就业年。

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在制定各种政策时应该考虑长远效应, 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预测, 尽早准备, 只有这样, 才能在较长时期内保证就业市场的供需均衡,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二)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

首先, 现今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招聘的理性程度提高, 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 对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现今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并未接受此类培训和教育, 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进入企业之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 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偏好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 而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其次, 各高校争相建设科研型高校, 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培养。在这一方面, 高校混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建设科研型高校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培养学生的手段, 意在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一部分高校把建设科研型高校当作目的, 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比如, 一些水平较高的资深教授往往不在本科阶段授课, 而将重心放在科研上, 大学生接触的大部分为刚刚进入教学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 这些年轻教师和资深教授在理论功底、教学经验、授课技巧、人生历练等各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无法接受最好的教育。高校需要将最有用的资源配置到学生的培养中, 科研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最后, 师资队伍的发展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大。主要体现为师生比例过高, 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高校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兼顾个体更好地发展。

这就要求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 企业要求的是人才的即用性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理论教育不能放松, 要加强对学生全面的管理, 尤其是课堂出勤率和各种考核的难度。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严进宽出, 高校应该严把出口, 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发掘自身潜力。

二、我国市场以及市场和高校教育脱节导致就业难

(一) 总量失业问题的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 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总量失业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市场吸纳能力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所导致的。由于我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面临困境, 增速放缓, 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民营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国企则普遍效率低下, 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也略显不足;第三产业仍然发展缓慢, 第二产业则产能过剩等等一系列的原因, 导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无法跟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再加上前面提到过的若干年前研究生扩招政策导致的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 就产生了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失业。

(二) 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

结构性失业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高等教育专业必须反映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而我国现存教育体系僵化, 主要表现为在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既有结构的约束下,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滞后甚至脱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 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缓慢, 远远跟不上经济环境变化的速度, 政府对专业的开设和调整并没有长远的规划和高效快速的决策, 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提出的“6+1”产业链理论中指出, 产业链分为7个环节, 其中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1”是指:产品制造。而我国只是掌握了7个环节中利润最低的产品制造, 其他环节大部分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而在这7个环节中, 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也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是前六个环节, 产品制造环节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 也就是说, 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高校毕业生, 只需要像富士康一样的人员结构。

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必须整合整条产业链, 进行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原因, 我国市场并不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那么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提高相关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把握住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链的前六个环节, 整合整条产业链, 抛弃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企业中引进科学管理和科学生产,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 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 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产业结构进行区域性的调节, 使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将高校毕业生引导至西部, 这样就能提供大量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三) 科技的高速发展产生的异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 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但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举例来说, 富士康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美国道琼斯指数中的联合技术公司, 7年来产值增长35%, 但是雇用人数下降了3%;以医生为例, 美国放射科医生所需的平均培训时间为13年, 年薪为30-50万美元, 但是美国近年研发出了一款模式识别系统软件, 可以代替医生的工作, 成本只有以前的1%;再以律师为例, 以往, 一起大型的官司需要10个以上的律师来调阅大量文件, 搜集各种资料, 根据2011年《纽约时报》报道, 一款名为blackstone discovery的软件可以取代律师搜集资料的工作, 而且准确率要比人工高出一倍。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软件和机器替代人工的潮流, 但是确实值得警惕, 相关部门应该提前作好准备, 避免再一次就业难问题的“火山喷发”。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系统的工程, 市场、高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协同共进, 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积极展开合作, 紧密配合, 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0

1、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分析

当前, 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大学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问题。

1.1 劳动力供求市场不平衡

我国劳动力市场明显供大于求, 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 虽然说岗位越来越多, 但是需要就业的人员更多, 比如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的压力, 转业军人就业的压力, 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的就业压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能满足我国一年比一年上涨的劳动力就业需求, 就业形势紧张。这种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严重地影响到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1.2 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近年来, 高校一直在扩招, 学生的增多, 而师资力量却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增加, 这种情况使得高校的教育质量逐渐降低。而且, 在教育中, 教学设备跟不上需求, 教学模式老套, 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而现实社会则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社会要求综合性的人才, 要求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高校的教育出现于市场需求错位的情况, 这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将在学校中学习的东西很好的运用于实践, 不能快速的适应社会[2]。

1.3 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

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难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这是早些年就有的情况, 这是高校毕业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 过分的追求工作带来的物质满足, 而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生的发展, 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高低。在面临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下, 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急需改变, 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逐渐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锻造出更加适合社会的人才, 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2、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任何时期都不能丢弃的, 人的一生从出生就开始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 到学生阶段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再到社会之后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除了课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外, 学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多多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将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 无论是在学校生活中还是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 在面对问题时都能有较强的意志力, 能够尽自己所能的去克服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 能够促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 充分发挥利用大学的青春岁月, 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合适的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对策

在当前形势下, 高校要积极促进学生的就业, 就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努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

3.1 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就业指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校除了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外, 还要针对毕业生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对毕业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面试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说话的技巧和礼仪等进行详细全面的指导, 积极解决学生面临的思想困境, 让学生能够从长远角度思考, 从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促进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 发展完善自我, 实现自我提升[3]。

3.2 立足实践,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口说白话, 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浮于表层的, 学生会在教师的说教教育中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 教学效果非常差。为了促进学生就业,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 为学生与用人单位架构起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 逐渐挖掘出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练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 理论教育也要注意方法, 要注意情感教育, 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 自主去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 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3.3 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了学生价值观的不成熟, 学生没能正确认识社会形势, 没能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所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这是从学生踏入大学校园开始就要进行的教育, 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和健康。价值观的教育上, 学生既要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 自己所具有的能力, 也要认清社会形势, 认清社会发展的态势, 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完善自我, 逐渐让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结语: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 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矛盾和问题, 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要制定基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逐渐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促进学生文化水平与思想政治水平同步发展进步, 逐渐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学在不断的扩招,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而社会竞争压力则是越来越大, 在这种形势下, 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总是会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而且还是一年比一年就业难。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话题。面对就业难的困境, 高校要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来对学生的就业提出一定的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促进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亚南.论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学术交流, 2013 (04) .

[2]陈勇.论思政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中的作用[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

毕业生就业难论文 篇11

对即将毕业的学子而言,面临即将走向社会,开始人生新的启程。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困扰着很多的毕业生,文科生更不例外。如何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位学生都该思考的问题。

一、国内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创历史新高,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

二、文科生就业难原因浅析

1、文科生日益增多,社会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

近年,全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文科专业,致文科专业迅速扩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但带来了就业难的困扰。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远低于扩招的增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调查,有80.66%的大学生认为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比较合适,选择企业的占14.92%,想创业的占4.42%。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该有个稳定、待遇好的工作。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严重,致使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2、文科生专业性较弱,可替代性强

我国各高校文科专业设置往往理论性较强,大多数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过于笼统,导致文科生在学习中只能学到较为浅显的知识,很难在现实中去实践,从而造成找工作时面临着就业难的局面。另外,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文科生干不了,但文科生能干的岗位诸如文秘、行政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也能做。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很多教学成本较低的文科专业招生增幅较大,从而加剧了文科类学生就业岗位的竞争。

3、文科专业学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在全国范围内,文科类专业院校及综合类大学中的文科专业女生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多,在毕业找工作时,往往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有用人单位表示:女毕业生由于日后会面临结婚生子,很长时间不能工作,岗位空缺会给企业工作造成很多不便。以笔者所在学院所带2011级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为例,男生共有42人,除一人考取研究生为,其余学生均通过校园宣讲会或招聘会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7.62%。纵观整个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情况,对于男生的需要远远供大于求。

三、解决高校文科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1、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促进文科生就业

文科大学生就业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牵头搭建就业平台,搭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为部分学生提供帮助性的岗位。同时,政府部门要落实就业政策,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减少因行政审批给大学生带来的不利。

2、调整专业设置,改变培养模式

文科生就业压力与文科专业的扩招有很大的关系,高校在文科专业的招生上不可以盲目,要根据学生就业情况“量出为入”,对于就业较好的文科专业可以保持和扩大招生,对于就业差的专业要缩减或停招。尤其是对一些冷门专业要改变专业设置,尽量将专业设置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

在培养模式方面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增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比重,增强就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工作。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养积极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各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文科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指导,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毕业生就业交流会等。帮助面临找工作的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和理念。同时,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开展校园宣讲会和招聘会等,为大学生提供机会,积极拓宽就业管道,以获得更多就业途径。在就业难形势下,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形势;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培养自信心,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总结:与理工类毕业生相比,文科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就业压力,要想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实现从就业到择业的良性过渡,逐步迈向事业的成功!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篇1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产业结构、发展不平稳、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比较突出的原因外, 还存在着高校定位不清晰、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变机制、办学质量不高等因素, 同时某些观念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一对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后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最早的“教育”是无目的、无意识的, 只是为了生存, 出于本能。随着国家、阶级的产生, 使教育受政权性质、制度、政治纲领的制约, 同时又为政治服务。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行的高校培养目标主要体现的是对政治立场的确立,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 具有健全的体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文化大革命的不要知识、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到改革开放后盛行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 都强调所谓的以高考分数论英雄, 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引导和应付考试技能的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曾经有过在夏令营里不会吃鸡蛋的小学生, 也有很多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炒菜的大学生, 更有面对设备无技可施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切之所以产生, 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学习成绩、特长的提高发展,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要学习好、上大学, 就能找到好工作、挣钱多。然而, 世界经济全球化, 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技能不一定能很好地生存于社会。学会生存, 能主动适应社会, 才能立足于社会。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有缺失 (这里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因素) , 毕业生生存的技能能力不足, 追求稳定、高薪、舒适的工作, “等、靠”思想占主体, 创业意识不强, 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不愿干脏累的工作或宁愿“啃老”在家待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从小到大, 新中国60的发展巨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高等教育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从象牙塔走向平原, 辽宁省2009年高考录取率达78%。

在用人制度上, 已经从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双向选择, 发展到目前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上大学并不代表成功, 曾被称作“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在当前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时, “郁闷”似乎很流行, 也倍感迷茫和困惑, “精英”思想仍然很强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才短缺,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都是由国家分配, 享受“铁饭碗”, 在人们心里形成了上大学就能从事“好”的职业、就能脱离苦、脏、累、就能高人一等的观念, 这种心理期望值并没有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消失, 知识改变命运, 上大学仍然是寻求理想职业的代名词。

毕业后考公务员、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仍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有77万余的考试大军, 录取率仅为1.75%, 竞争激烈而残酷。在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在校生就业问题随机调查问卷中 (发放300份, 收回292份, 有效问卷230份, 以下简称辽地院问卷) 选择国营企业就业的达45.9%, 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上产生了偏差, 陈旧的就业观仍占有主导地位。正是这种观念上偏差的存在, 才引出人们对前些年北大学子卖肉是不是人才浪费的激烈争论;而09年“广州猪肉大王”招聘研究生, 人们面对火爆的场面和结局, 却表现出宽容;今年“两会”期间, 当央视主持人朱军的“掏粪论”一出及人们的评说, 可以看出人们逐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大学学习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加油站, 知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 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专业学习与职业的选择有联系, 知识也可以改变命运, 但不是绝对的, 大学学习为未来更好地生存提供了可能。在当下新闻媒体和网络上, 还不时刊登大学生应聘到清洁岗位等类似的话题, 试图引发人们对就业难的思考,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上的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弱化, 高文凭并不能代表高生存能力, 独生子女特有的缺陷、功利思想、重待遇、注重个人价值, 是当代毕业生的特征, 追求待遇、不愿吃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辽地院”问卷中, 就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占42.8%, 选择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和就业地区的占38.4%, 选择去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地区就业的占44.1%, 选择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只占10%。多数人把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 不愿到边远、基层、乡镇企业工作, 不愿从事艰苦行业。有首打油诗描述80后的就业状况:“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 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 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流露出的是他们不愿从低处做起, 追求高薪而舒心的职业的心态, 正是定位的缺失、过高的期望, 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毕业生生存能力的缺失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存”的定义是: (人或生物) 保存生命。这是人的最基本权力。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生存。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从小学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 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很普遍。高考的“指挥棒”效应, 仍是主导当前初中、高中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 但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即学会专门的本领便于找到工作) 和特长的学习和训练 (为了增加个人高考加分几率) ,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生存常识训练主要是教授如何进行地震逃生、防避雷电伤害等自然灾害避险以及卫生安全、事故灾难等应急常识等。

高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 主要解决的还是技能, 而对于高校毕业生如何走向并能融入社会, 学会生存于社会, 由于教学与现实存在距离, 高校师生们的社会实践并不能真正具有针对性, 或者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做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 在对就业环境的认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心理的承受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 还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还生活在相对比较封闭的校园环境中, 对社会、企业的了解也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程度, 在“辽地院”问卷统计中, 有36%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知晓社会、了解时事。尽管各院校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技能考核、拓展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和训练, 但是对于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 提高学生在社交、创造、心理承受、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会生存, 目前还缺少系统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不完善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现阶段正是由于政策机制的不配套, 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及收入方面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各种保障措施不能或不能及时到位, 在劳保、医保等方面没有根本保证, 必然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而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衣食无忧, 这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千军万马对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趋之若骛的原因所在。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 增强各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五创业意识不强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大都是出生在80年代后期, 城镇的独生子女较多, 他们处于新中国经济最繁荣的阶段, 因此生活优越安逸, 缺少吃苦经历, 受家庭、社会宠爱, 使他们处于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 从大学生的宿舍卫生状况及自理、心理、社交能力等诸多方面, 都能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欠。

由于从小到大金钱的得到和花销相对比较容易, 对于父母挣钱的艰辛无从体验, 独立生存的意识淡漠, 创业的意识不强, 因此当他们独立地去面对生活或生存时, 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一旦遇到就业困难时, 采取逃避现实成为可能。现在流行的“啃老族”们“蜗居”在父母的身边, 相当数量的女大学毕业生匆匆把自己嫁出去当全职太太, 这些就是躲避就业难的处境的例证, 也是创业意识不强的表现。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的因素, 也有学校、家长教育的责任。毕业生自身要有清醒认识, 勇于面对挑战, 在国家、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 迎接挑战, 展示才华, 充分发挥潜能,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进程中, 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7:8-56.

上一篇:柔性评价方法下一篇:载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