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共12篇)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1
贫困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激烈地就业竞争中,没有家庭给予的经济基础,没有社会提供的资源关系,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然而现实的残酷使他们肩负着家庭与生活的双重责任,并承受着复杂的心理矛盾。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作为中国当代教育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定与未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然而,在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上,仅有政府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更要从实践“以人为本”的角度,构建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帮扶模式,以更好地帮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一)优势因素分析。
高校贫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缺少来自家庭方面的经济与资源支持,在就业方面往往积极主动、期望值低、态度务实,他们主动了解国家政策、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信息,重视经济收入,就业地域与环境往往不在重点考虑因素之中。他们希望尽快走向工作岗位,缓解家庭生活压力,实现自身价值,他们深知就业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有着敢于吃苦、朴实真诚等特点。
(二)劣势因素分析。
贫困毕业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综合素质较低;毕业后还面临着不交学费、还贷等经济问题;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成本较高会有心理压力大,甚至不良的心理状况或障碍的产生,其存在着悲观失望、自卑消极等特点,他们会抱怨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更会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二、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很多,有国家的就业形势、城乡户籍制度、社会的就业机会不公、家庭的社会关系、自身的能力限制及性格特点、高校的就业帮扶等各方各面:
(一)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高校连年扩招,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等因素造成社会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从1999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就行了一系列的的改革,一是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取消了过去的计划分配;另一方面,大学进行扩招。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而2012年高校毕业生已增至680万人。高校的盲目扩张必然导致了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失衡。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校贫困毕业生,受传统家庭观念、教育成本的驱使,趋之若鹜地选择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进行就业,放弃了二线城市就业的机会。就业需求越越大于就业供给这一趋势,致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设置就业门槛的指标上,充分利用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遗留的产物——户籍制度,来限制非本省市户籍的毕业生的就业。
(三)社会公正选才用才方面存在缺陷。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毕业生门所熟悉。然而,在平等竞争的背后,用人机制往往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威胁。一些地方用人优先考虑关系客户,这使得毫无关系和后台的贫困学子求职无门。
(四)贫困毕业生自身心理因素作祟
贫困毕业生往往有较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肩负着父母的期望、改变自己未来的愿望,同时又面对许多残酷的显示,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显得表层化、激烈化,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在笔者曾经对我校范围内发放的100份问卷来看,贫困毕业生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悲观、不满和依赖的心理问题。这种深深的精神枷锁,致使他们畏惧贫困,心生自卑,加上贫困毕业生就业成本过高,缺乏就业信息资源的帮助,没有信息和十足的勇气向社会展示自身特长,从而严重影响就业。
三、构建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高校帮扶体制
(一)高校应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要针对贫困大学生实际情况,帮助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国家利益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
(二)高校应加大帮扶解困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搭建贫困生就业“绿色通道”,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网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主动进行贫困生的就业推荐工作,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方式,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提供求职、招聘、指导平台。广泛发动校内干部、教师参与就业工作,重点扶持帮助贫困生就业。
(三)高校应拓展贫困生就业基地,有重点地提高贫困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并非扶贫,让用人单位降低门槛,而是通过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贫困大学生符合用人单位标准。高校要尽可能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等就业服务。同时,针对贫困生心理压力,为其进行有效疏导,引导其参加社团活动,建立自信,锻炼其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乌兰.试论如何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4月 (下) (276-277) .
[2]、朱勉.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08年第6期 (193) ..
[3]、陈登科.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就业指导, 2012年第3期 (154-155) .
[4]、温斌.关于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想法[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1卷第4期 (448-449) .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2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强有力的就业援助!这是《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中,透露的精神。
昨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贫困毕业生就业方面,享受五项援助和一项免费政策。
谁能受益?
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省内高校吉林籍,和省外高校吉林籍毕业生返回吉林省,尚未就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和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其中,升学、出国、参军、暂无就业意愿的除外)。
如何认定?
认定程序: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自愿原则,持本人毕业证,到其家庭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报。属于零就业家庭的,核对其家庭原始认定资料;属于城镇低保家庭的,核对其家庭低保证件;属于农村低保家庭的,提供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属于残疾人家庭的,提供其家庭主要人员残疾人证。
经认定属实的`,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实名制登记,发给《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上面注明“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凭证享受扶持政策。
一项免费政策
这一项免费政策为:免费求职政策。
具体是指,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发布求职信息、政策咨询、参加各类招聘等活动中,应聘、报名、保管档案等环节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免收任何费用。
五项援助
(一)就业服务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优先为他们推荐就业。
(二)创业服务援助。优先提供创业培训;优先提供创业项目;优先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优先进入创业园区。
(三)就业培训援助。未就业的贫困毕业生,有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可向原户籍所在地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排其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并凭《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见习岗位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优先安排返回原籍的贫困毕业生到见习基地见习,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就业岗位援助。
1.各地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本着就地就近、双向选择的原则。优先在“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中安置返回原籍的贫困毕业生,并落实好扶持政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就业机会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700万,2014年为730万,而就业岗位增加的数量却远远低于毕业生增加的数量。这些毕业生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贫困生,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关系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经济基础差,贫困大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就业机会
由于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老、少、边、山、穷”的落后地区,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生活等基本费用已经使他们不堪重负,在倾家荡产、靠借贷资助勉为其难完成学业的时候,也面对着越来越高的就业费用,因此,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一般不参加异地招聘会,放弃不能确定接收的异地面试,不购置求职服等,这样使得很多就业机会与他们擦肩而过,错失良机。
(二)就业观念老套、自身素质弱,致使贫困大学生竞争力不足
由于贫困大学生从小就承受家庭经济的压力和父辈亲人出人头地的期望,所以在择业观念上仍然比较传统,他们把就业目标定位在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要求工资、福利待遇越高越好。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时选择沿海地区的比例占七成以上,选择大城市的占到六成以上,选择在合资企业的占到五成以上。对未来工作期望过高,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我国的就业机制不健全,致使贫困大学生就业不理想
虽然现在毕业生是双向选择就业,但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调查表明,父母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其子女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母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以及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的,其子女工作落实率和升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由于贫困大学生缺乏人脉,甚至会出现贫困生在艰难地闯过面试关以后被某些有关系的毕业生“挤下来”而落选的情况。这种种因素,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雪上加霜。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加快经济发展,适当调整资助政策,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第一,国家要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小,比重仅为4%,不仅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则平均在7%左右),甚至还低于一些经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教育经费更是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所以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还远远不够,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贫困生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第二,要适当调整资助政策。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减、免”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凸显一些问题:一是“奖、减、免”覆盖面小。由于奖学金有名额限制,只发给少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导致大多数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小。减免学费只针对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并且每年只有极少数贫困生可以得到减免的优惠。二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一定不足。(1)贷款的额度小。每年的贷款额度不超过6000元,这对于本科艺术类学生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来说,这连他们的学费的三分之一都不到。(2)贷款的比例小。为了减少工作量,在年终的考核中胜出,部分高校在贷款过程中控制了贷款的比例,这样使得部分贫困生申请不到助学贷款。(3)贷款的年限短。在国家助学贷款中规定,贫困生在毕业后的1-2年内开始着手还本还息,最迟6年内必须归还所有本金。三是助学金评定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在评定助学金工作中仅仅依靠盖有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来确定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名单,却没有考虑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有可能根本开不到所需要的证明,致使这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
因此,要综合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情况来综合评定奖学金;适当的放宽“减、免”的条件;要对艺术生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适当的增加贷款额度,对于贷款学生适当的延长贷款年限,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另外,要加大对高校的监督力度,取消不切实际的年终考评;要综合学生档案、申请书、辅导员考察以及有学生党员、班委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来综合评定,最终确定助学金学生名单。
(二)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贫困生的三观教育
第一,各大高校要集思广益,在校内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更要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一方面,高校要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如教室卫生维护、机房设备维护、辅导员助理等,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增强他们自强、自立的信心。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如:挂牌社会实践基地,校外的勤工俭学有其校内岗位不能比拟的优势:首先,校外用工招聘相对严格,对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仪态仪容等都有很高要求;其次,校外勤工岗位更接近社会实际,可以提升贫困生的阅历和综合能力;第三,校外勤工岗位工资待遇高,学生锻炼意义大。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贫困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身心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一是提高贫困生的认识。告诫他们物质的贫乏不可怕,精神贫乏才是最可悲的。教育他们要把贫困作为激励自己发奋学习的动力,开朗阳光,积极向上。二是加强贫困学生自尊、自立、自强教育。教育高校贫困生不要自暴自弃,要依靠自身的勤劳和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平等的谈心交流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贫困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自尊自立自强的健全人格,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加快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步伐,为求职者提供正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途径
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起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建立时间不长,市场化水平不高,许多环节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国家还应该建立健全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较少和杜绝违法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就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闫丽莉.当代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及其应对[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2]姜程. 浅析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9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4
关键词: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援助
当前,针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高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15% ~25%[1],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人,那么其中约有104 ~174万贫困毕业生加入了原本艰难的求职大军中。高校毕业生当中的贫困生,是当前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社会资源、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因而更易在就业过程中陷入多种困境。针对高校贫困毕业生,当前的援助政策多采取重“输血”轻“造血”的经济援助或优先扶助方式,这并不能有效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也没有建立起就业援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有效援助高校贫困生就业,成为了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群体特征
透视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贫困毕业生群体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基础的贫困性、职业取向的非理性、心理承受力的脆弱性和就业能力的低层次性,出现了经济、思想、学业、心理、就业上的“单困生”、“双困生”甚至“多困生”。
1. 高校贫困毕业生经济基础的贫困性
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求职成本不断上升,大学毕业生在制作简历、交通、食宿、形象包装、职业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求职花费不菲,但求职成功率明显偏低,投入和收益的巨大反差使得贫困生往往选择放弃主动寻找就业的机会。这无疑缩小了择业的范围,降低了贫困生的就业机会。此外,有的用人单位还设定了签约保证金、上岗抵押金、户口等种种限制,高昂的求职成本增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使贫困大学生只能坐失良机。[2]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间, 就业环境和就业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择业过程中,面对热门岗位招聘,一些毕业生凭借其家庭积累的社会资源,经过运作就较轻易地得到了众人追捧的岗位。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普遍缺乏社会资源的贫困生却屡屡失利,折射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的悲哀。
2. 高校贫困毕业生职业取向的非理性
受家庭和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生错误地定位职业取向,对未来的工作期望过高, 不正确就业观念造成了就业困难。在“上大学 = 国家精英 = 事业成功”旧思想的影响下,贫困家庭不惜靠借贷资助子女完成学业。这些家长们误以为孩子毕业后就能到体面的地方去工作,所以贫困生背负了过高的期望,对就业区域、就业待遇等过于看重。对贫困家庭而言,就业难和培养成本之间显得极其不和谐。调查显示,贫困生更多的是选择沿海城市或者是省会城市,而不愿意去基层或边远地区,多倾向于高薪、高福利、高稳定的行业,而不考虑长远发展; 有的还宁愿在城里待业也不愿回家乡工作,表现为急于求成,功利性较为浓厚[3]。
3. 高校贫困毕业生心理承受力的脆弱性
贫困生能够步入高等学府求学深造,往往承受着比普通大学生更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 他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而摆脱贫困,渴望获得与他人平等甚至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贫困生自尊心更强烈,改变命运的愿望更迫切,对未来的规划目标更高远。然而,求职路上屡战屡败的亲身经历给贫困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困扰,他们心理承受力也更脆弱,较易产生挫折感,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贫困生不敢正视困难,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逐渐形成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消极心理。有的贫困生过度攀比,想法不切实际,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急功近利,行动带有盲目性。有的贫困生过分夸大目前社会不正之风和就业机制本身不健全的地方,不能正确地对待竞争, 产生偏激甚至仇恨、报复的极端心理。
4.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低层次性
就业能力的低层次性成为当前贫困生求职时最大的硬伤。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求职者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其主要体现为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 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 等等。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最看重的就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4]由于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制约,贫困生接受特长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社会活动范围和交往方式相对有限,人际交往能力和协助意识相对薄弱。这直接导致其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应聘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欠缺。大学期间,贫困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整日忙碌于课程学习和兼职打工,很少考虑未来的职业目标,没有长远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更不可能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调整和完善,难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从而制约了其就业能力的提升。鉴于以上问题,贫困生即使仓促就业后,也疲于应对职场压力与挑战,不能保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难以较好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
二、当前贫困生就业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援助以经济援助 ( 如高校择优给贫困毕业生一定的求职补助) 和政策援助( 如政府出台就业安置、扶助优先就业政策) 为主,这种援助方式是必要的,但如将其置于不适当的位置,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1. 就业援助缺乏有效整合和长效机制
对高校贫困毕业生仅仅单纯地提供经济援助,忽略了不同类型贫困生的具体就业需求,难以形成贫困生个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容易滋生贫困生的自卑感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援助政策缺乏长远考虑,忽视了就业援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就业援助体系化,致使政府援助和学校援助、社会机构的援助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相互配合,无法很好地发挥互补互促的作用,难以形成长效的就业援助机制。[5]此外,目前很少有关于就业援助效果反馈工作方面的实践探索,缺乏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政府、高校和社会机构无法全面了解援助的运行情况、功能实现程度、各方对援助体系的期望、评价等多方面情况。
2. 就业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目前,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主要由高校承担,其在工作内容上多以如何降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 尽快就业为主,工作方式大多采取教师讲授和会议宣讲,缺乏有针对性。例如,贫困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依赖、攀比和急功近利等消极思想, 对此高校没有开展专门研究,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就业工作缺乏实效性。此外,影响贫困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是社会、校园、家庭、职场和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导致实际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无法帮助他们建立成熟的就业心态,树立健康择业观念。
3. 援助导向偏重经济援助,忽略心理辅助
就业阶段是贫困生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目前贫困生就业援助偏重经济资助,而对其思想心理方面的关注还不多,针对贫困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非常缺乏,也不够深入,而且在实践中高校的相关心理辅导机构多是被动服务,服务面狭窄,方式单一,效率低下。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开展专门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科学把握其就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培养主动竞争意识,正确认知自身和社会; 使他们把握科学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勇敢面对就业挫折。
4. 援助功能较少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 业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采取经济资助和就业安置等方式作为提升这一特殊群体就业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虽然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尝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却鲜有开展,甚至某些人认为贫困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其他都是次要的,将贫困生排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外。[6]目前,政府、社会和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数据为贫困生的职业生涯决策做准备,或没有帮助贫困生掌握有效的决策技能,致使他们生涯决策不正确、生涯发展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到贫困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
三、完善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的对 策
笔者认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要本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建立起一套适合贫困生特点的就业援助体系。它应包括经济援助、思想政治援助、心理辅导援助和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就业援助体系的最终目标正在于 将它们整合起来,帮助贫困生能够较好掌握专业技能,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格,提升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1. 就业援助工作要继续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 支持
缓解高校贫困生就业期间的经济压力,是提升其就业质量和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解决好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和高校需要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对贫困大学生施以援手,持续适度地加大经济资助力度,不断完善“奖、助、减、免、补、贷、勤”等多层次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将经济资助贯穿在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等环节和全过程,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就可以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工作。此外,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将经济扶助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采取经济资助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相结合的资助形式,建立起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贫困生四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2. 就业援助工作要强化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
当前,高校要尽早研究和掌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表现,分析成因。针对不同类型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尤其要注重解决双困生或多困生心理辅导问题。高校心理辅导者要善于引导贫困生主动地参与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其表达出内心困惑和想法,增强心理辅导的切合性,双向性和互动性。注重探索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机结合。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提高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实效性。通过辅导,帮助贫困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此外,高校还应对被辅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督导,接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辅导工作方式方法,即便辅导后的贫困生已经实现就业,我们也要建立联系,定期反馈其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3. 就业援助工作应以贫困生就业能力培养为 核心
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建立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增加贫困生获取未来职业成功的机会。学校培养要侧重解决贫困生的知识与能力转化的问题,注重培养贫困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增强贫困生的就业自信心。总之,在实践教学中实现高素质的“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
( 2) 提升就业竞争力,完善“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职业测评,通过科学的专业化测评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对贫困生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7]要不断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内容,创新授课形式,帮助贫困生掌握求职简历制作方法,掌握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容上要注重贫困生职业能力培养,鼓励帮助他们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 3) 发挥协同指导作用,建立“以人为本”的专业指导队伍。建立由学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成员组成的专业指导队伍, 从各个方面给贫困生以最佳的指导。学业导师可给予学业方面的指导; 心理咨询师可帮助贫困生更好地分析自己,找准自身定位; 就业指导教师则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其确立择业取向; 辅导员负责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他们发挥协同指导作用,形成合力,帮助贫困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改善自身形象,快速、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从学校场景到职业场景的过渡,使其能够掌握求职应聘和职场环境中所必备的各种技能,积极主动地赢得目标岗位。这不仅可以预防贫困生择业中的盲目性,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 实现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就业援助工作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长效 机制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特殊性和客观规律性,因此,单凭高校教学的有限时间,根本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用人单位多种需求的高素质学生,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高校的一己之力。因此,就业援助工作要强调各方支持力量的有机结合,实现在读时高校指导和毕业后政府服务、企业和社会帮扶的有效衔接,有赖于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建立起“政府主导、高校推动、企业参与、社会监督、各方协同”的长效工作机制,激发推动就业援助体系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各方力量要不断完善和整合稳定、配套的就业援助政策和制度体系,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要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地选拔人才, 让贫困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择业。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5
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单位就业,也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2.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优惠政策包括哪些?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等文件规定:
(1)各地要根据统筹城乡经济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服务岗位,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重点解决好他们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员编制、户口档案、职称评定、教育培训、人员流动、资金支持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基层岗位工作。
(2)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3)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4)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5)自2012年起,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市(地)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招录公务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录用计划应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6)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3.什么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所谓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岗位。
200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号),向社会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以指导各地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这批发布的岗位目录共分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基层农业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层文化科技服务、基层法律服务、基层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基层市政管理、基层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以及其他等9大类领域,包括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从事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监察、农业、扶贫开发、医疗、卫生、保健、防疫、文化、科技、体育、普法宣传、民事调解、托老、养老、托幼、助残、公共设施设备管理养护等相关事务管理服务工作的50种岗位。
4.什么是其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在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开发或设立的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部分由政府出资,或由相关组织和单位出资。所安排使用的人员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
5.什么是公益性岗位?
由政府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对符合条件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政策。
6.什么是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
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规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年。7.什么是公益性岗位补贴?
对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按其实际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人数给予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年。
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可按季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申请材料应附:符合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发放工资明细账(单)、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8.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15号)等文件规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全日制本专科、高职生、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学费由国家实行补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的,补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定向、委培以及在校期间已享受免除全部学费政策的学生除外。
9.国家实施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的就业地域范围包括哪些?
国家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这里涉及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
(1)西部地区:西藏、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中部地区: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3)艰苦边远地区:由国务院确定的经济水平、条件较差的一些州、县和少数民族地区。(详情可登录中国政府网查询:
http://)(4)基层单位:
① 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乡镇劳动就业服务站等;
② 工作现场地处以上地区县以下的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
10.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标准和年限是多少?
每生每学年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6000元的,按照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实行补偿或代偿。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实行补偿或者代偿。
本科、专科(高职)、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年限,分别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制计算。在校学习的时间低于相应学制规定年限的,按照实际学习时间计算补偿学费或代偿助学贷款年限。在校学习时间高于相应学制年限的,按照学制规定年限计算。
每年代偿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三年代偿完毕。11.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⑴ 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向学校递交《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和毕业生本人、就业单位与学校三方签署的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服务3年以上的就业协议;
⑵ 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在与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签订毕业后还款计划时,注明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如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不需自行向银行还款;
⑶ 高校负责审查申请资格并上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12.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如何获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15号)要求,各地要抓紧研究制订本地所属高校毕业生面向本辖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否可以获得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如何申请办理补偿或代偿等,请向学校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查询。
13.到基层就业如何办理户口、档案、党团关系等手续?
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就业地区;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就业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由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党团组织关系转至就业单位,在工作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14.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哪些基层就业项目?
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主要组织实施了4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包括: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见表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统一征集岗位、统一发布公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服务管理的原则,统筹实施基层服务项目,做好各类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进一步落实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的就业政策措施。
15.什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教师聘期3年。16.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地区范围包括哪些?
2006-2008年“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为主(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包括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适当兼顾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2009年,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7.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⑴ 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⑵ 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⑶ 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⑷ 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18.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招聘程序有哪些?
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聘工作由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编办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①公布需求,②自愿报名,③资格审查,④考试考核,⑤集中培训,⑥资格认定,⑦签订合同,⑧上岗任教。
19.什么是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组通字〔2008〕18号),计划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务。从2010年开始,扩大选聘规模,逐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标。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3年。
20.选聘到村任职的对象是什么?要满足哪些条件?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以选聘。
基本条件是:①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②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③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④身体健康。此外,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
21.选聘到村任职的程序是什么?
选聘工作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
22.什么是“三支一扶”计划?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2006年,中组部、原人事部等八部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招募对象主要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011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决定继续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从2011年起,每年选拔2万名,五年内选拔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
23.什么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共青团中央牵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募1.8万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24.参加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后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根据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42号)等政策规定,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⑴ 公务员招录优惠:每年拿出公务员考录计划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且考核称职(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也可报考其他职位。
⑵ 事业单位招聘优惠:鼓励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参加各基层就业项目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起,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同时,各省(区、市)县及县以上相关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各专门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
⑶ 考学升学优惠: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
⑷ 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政策:参加各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⑸ 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⑹ 其他: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年限计算工龄。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的,按照规定转接社会保险关系。
日本儿童贫困问题浅析 篇6
关键词:日本;儿童贫困;贫困代际传递;支援活动
90年代中期以后,纵观众多衡量贫困的指标,日本的贫困水平都持续上升,总体来看呈扩大态势。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贫困正在扩大蔓延,甚至波及到了儿童。因为一旦父母陷入贫困,其子女必然遭受影响。在破坏儿童健康成长环境和影响教育机会均等方面上,这样的贫困代际传递的产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日本儿童贫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论述其核心问题,并究明贫困在代际间传递的途径。同时,在此基础上,讨论为了控制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让孩子们脱离贫困状态,政府、地方自治体、NPO、企业等应该提供的支援。
一、日本的儿童贫困
(一)日本儿童贫困的实态
儿童贫困是指,儿童被置于经济困难、维持社会生活所需必要物品匮乏的状态之中,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各种各样的机会被剥夺,从而导致儿童遭受众多不利,甚至影响到其一生。根据日本内阁府(2015)《平成27年版儿童·青年白书》,日本的儿童贫困率已从1985年的10.9%上升到2012年的16.3%。也就是说,每6~7名儿童当中就有一名处于贫困状态,而且日本儿童贫困率的上升一直持续了20多年。即使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日本的儿童贫困率也并不低。2010年日本的儿童贫困率在OECD34个成员国当中高居第10位,高于OECD各国的平均值,并且远高于丹麦、芬兰等国的儿童贫困率。
(二)日本儿童贫困问题的核心
日本儿童贫困问题的核心是单身母亲家庭的贫困。2007年所有育有子女的家庭(户主年龄位于18岁至65岁之间)的贫困率为12.2%,其中单亲家庭的贫困率高达54.3%。同时,2010年,在育有子女的家庭中,日本单亲家庭的相对贫困率在OECD成员国当中处于最高的位置。而在单亲家庭中,单身母亲家庭的贫困率非常高。OECD2008年的数据显示,单身母亲家庭的贫困率高达66%。实际上,2006年单身母亲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仅为213万日元,只占普通家庭平均年收入的36.0%。84.5%的来自单身母亲家庭的妈妈们拥有工作,其中临时工·零工最多,占43.6%。也就是说,单身母亲家庭中的孩子们所处的情况尤为严峻。
二、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儿童时期的贫困对成年时期的影响
在儿童时期经历贫困的不利影响,在成长成为成年人之后很有可能继续持续。儿童时期的贫困经历会对成年时期的收入、生活水平、就职情况产生负面影响,这种不利影响进一步被其下一代所承继,在代际之间就产生了贫困的传递。
日本学者阿部彩利用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实态调查》(200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儿童时期经历过贫困的个体与儿童时期未经历过贫困的个体之间,在成年时期的生活困难情况上是否存在差异。根据阿部彩的分析结果,15岁时生活状况为“非常艰苦”的人在成年时期经历过食物匮乏的概率为15岁时生活状况为“普通”的人的3倍,15岁时生活状况为“稍有困难”的人在成年时期经历过食物匮乏的概率为15岁时生活状况为“普通”的人的2.2倍。而在衣物匮乏方面,15岁时生活状况为“非常艰苦”的人和15岁时生活状况为“稍有困难”的人在成年时期经历过衣物匮乏的概率分别为15岁时生活状况为“普通”的人的3.5倍和2倍,在医疗服务的就诊受限方面,15歲时生活状况为“非常艰苦”的人和15岁时生活状况为“稍有困难”的人在成年时期经历过在医疗服务方面就诊受到限制的概率分别为15岁时生活状况为“普通”的人的3倍和1.7倍。也就是说,在儿童时期经历过贫困的人,即使是在成年之后,从生活贫困的各个指标来看,也是处在一种不利的状况下。无法脱离这种贫困的成年人们成为父母之后,贫困就会被下一代的孩子们所承继。
(二)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
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是指,将儿童时期的贫困与成年时期的贫困联系起来的因果关系。阿部彩利用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社会保障实态调查》(2007年)的数据对儿童时期的贫困通过哪些途径来影响现在的生活困难情况这一问题作了分析。
图1中各个箭头的大小是通过Recursive Multi-variate Probit法推算出来的。分析对象为20-49岁的从事有酬工作的这一群体中的年轻男女。“儿童时期的贫困”这一变数将在“15岁时的生活状况”这一变数中回答“非常艰苦”的人定义为“在儿童时期处于贫困状态”。现时生活贫困这一变数包括在过去1年内经历过食物匮乏,在过去1年内经历过衣物匮乏,在过去1年内医疗服务的就诊受限三项。低学历被定义为高中中途退学、初中学历以下,现时低收入被定义为收入处于相对贫困线以下。
表1为阿部彩所推算的各个贫困代际传递途径的系数及其显著性(*号表示其显著性)。系数为正值(+)的情况下,说明此变数与其他变数为正相关,系数为负值(-)的情况下,说明此变数与其他变数为负相关。食物匮乏、衣物匮乏、生活意识、就诊受限分别表示生活困窘的具体内容,阿部彩将其命名为模型1~模型4,同时,为了表明各个系数与图1中箭头的对应关系,将图1中与各系数相对应的箭头的编号标明在表1内。
nlc202309081001
梳理阿部彩的分析结果后可以看出,15岁时的贫困会引发低学历情况的产生,使非正规就职的概率升高,诱发现时的低收入情况,除此之外,还会直接影响到现时的食物匮乏、衣物匮乏及生活意识。同时,低学历会引发非正规就职的情况,诱发低收入,也会直接影响到食物匮乏和衣物匮乏。再有,即使是在控制其他的过去的不利影响(儿童时期的贫困、低学历)的基础上,非正规就职仍会通过引起现时的低收入而影响到现时的生活困难。但是,非正规就职的直接影响在此处并没有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儿童时期处于贫困状态会引发低学历情况的发生,而低学历情况会使得非正规就职的风险提高,非正规就职又会诱发现时的低收入,由于低收入的影响生活状况会进而陷入困难的状态之中,这一模式在此处得到了验证。与此同时,儿童时期的贫困除了以“低学历”、“非正规就职”为媒介产生影响外,还会直接影响到现时的生活困难这一问题也得到了验证。
三、儿童贫困应对策略的探讨
此前关于儿童贫困应对策略的研究多是围绕政府的政策制定及改革、制度的制定及改善展开论述。本文中不仅涉及到日本政府的政策及制度,还对日本地方自治体、NPO、企业的合作及具体的儿童贫困支援活动展开了讨论。要解决儿童贫困的问题,仅凭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抑制儿童时期的贫困对成年时期的影响、真正实现孩子们的脱贫,需要地方自治体、NPO及企业的协同合作,需要对政府政策的支持配合,同时也需要将支援活动的重点放在控制联系起儿童时期的贫困与成年时期的贫困的途径上。
(一)教育支援
要解决“低学历”的问题,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儿童来说,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无偿化,他们就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在日本的义务教育中,只有学费和教材是真正做到了无偿化的。辅助教材的费用等与学校教育相关的费用尽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仍然是学生们自费负担的,而且这一部分的费用是比较高昂的。要充分保障孩子们接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教育的机会,至少在公立中小学,政府或地方自治体应当承担除学费和教材费用以外的,包括辅助教材费用等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其他费用,早日实现真正的无偿化。同时,地方自治体、NPO及企业应该共同合作,对贫困家庭的中小學生及高中生进行持续性的学习支援。例如,NPO可以在中小学生及高中生的课后补习教室的运营、学习指导志愿者的派遣及派遣后的跟进等方面提供支援。学习指导志愿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掌握程度进行少数人的分别指导。相关企业可以在补习教室场所的提供、教材的提供等方面进行支援。此外,地方自治体及NPO可以合作开展访问型家庭教育支援。
(二)就业支援
要抑制来自“非正规就职”这一途径的影响,对于儿童的就业支援必不可少。在日本,尽管大学升学率与过去相比有所上升,但仍然只有49.9%,大约一半的的孩子在高中毕业后的未成年阶段被输送进劳动力市场。此外,初中毕业、高中中途退学的,且多为来自贫困阶层的孩子们也从16岁这一较为年轻的时期就从教育制度中脱离了。他们是比较容易陷入非正规就职这一情况的群体。地方自治体、NPO及企业共同合作,以希望成为正式员工且正在求职中的贫困阶层的孩子为对象,开展集实习、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为一体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已经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就职的,通过职业指导等对其职业的稳定发展进行支援,对于难以成为正式员工的,通过定期的实习型训练以帮助其成为正式员工,并通过职业指导等对其职业的稳定发展进行支援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单身母亲家庭的支援
由于除了通过“低学历”、“非正规就职”等途径,儿童时期的贫困也会直接导致现时的生活困难,直接解决儿童时期的贫困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的儿童贫困问题的核心是单身母亲家庭的贫困。也就是说,单身母亲家庭中的孩子们处于极为严峻的状况之下。要减少儿童贫困,抑制儿童时期的贫困对于成年时期的直接影响,当务之急是充实对单身母亲家庭的支援。政府应该进一步改善儿童扶养补贴的支付对象及支付方法。例如,将带着孩子的,处于离婚诉讼中的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列入支付对象中,并且应该增加对于支付对象的支付次数。同时,地方自治体及NPO应该共同合作,支援单身母亲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独立。例如,在网站上提供对刚刚成为单身母亲的妈妈们有益的生活基本信息,搜集单身母亲家庭可以领取的各种补贴、补助、支援等情报。此外,NPO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考察分析劳动市场的情况,为单身母亲们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训练。
结语:本文论述了日本儿童贫困的实态、儿童贫困问题的核心以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的途径。要抑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让孩子们脱离贫困状态,教育支援、就业支援以及对单身母亲家庭的重点支援非常重要。当务之急是政府应该推进义务教育的真正的无偿化,以及地方自治体及NPO、企业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援。同时,地方自治体、NPO及企业等应该支持配合政府的对策,为很容易陷入非正规就职的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未成年人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的支援。此外,政府应该进一步改善政策与制度,而地方自治体及NPO应该合作起来为单身母亲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独立提供支援。孩子们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不被贫困所左右、健康成长的孩子们长大之后才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对儿童贫困这一问题加以重视、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阿部彩,2012,「子ども期の貧困と成人期の生活困難」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日本社会の生活不安―自助·共助·公助の新たなかたち』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77-98.
[2]------,2014,『子どもの貧困Ⅱ―解決策を考える』岩波書店.
[3]浅井春夫,2010,『脱「子どもの貧困」への処方箋』新日本出版社.
[4]堀夕葵,2014,「子どもの貧困問題と貧困の連鎖の解決に向けて」『香川大学経済政策研究』10:27-49.
[5]子どもの貧困白書編集委員会,2009,『子どもの貧困白書』明石書店.
[6]厚生労働省,2007,『平成18年度全国母子世帯等調査結果報告』.
[7]------,2009,『子どもがいる現役世帯の世帯員の相対的貧困率の公表について』.
[8]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2009,『2007年社会保障·人口問題基本調査 社会保障実態調査 結果の概要』.
[9]内閣府,2014,『平成26年版子ども·若者白書』.
[10]------,2015,『平成27年版子ども·若者白書』.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7
一、贫困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为了获取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2011届毕业生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各院系的普通毕业生,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1份,其中贫困大学生人数统计为197人。通过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总结出贫困毕业生较普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特殊专业的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
在回答调查问卷中的“如何看待当下的大学生就业”时,商务英语、企业管理、会计、金融等专业的66%普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示堪忧,而贫困毕业生则达到72%,而其他专业的普通毕业生和贫困毕业生的比例分别是61%和68%。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这就导致了这些特殊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而特殊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再加上自身存在的问题(下文论述),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取向问题
从调查中发现:在就业职位上,62%的贫困毕业首选公务员、管理类、白领类职位,而对相对较多的技术类、蓝领类岗位的选择只占到38%;在就业目标上,58%的贫困毕业生对当前的利益更在乎,而更加注重未来前景的仅占42%;在就业区域上,53%的贫困毕业生热衷于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36%的贫困毕业生选择了中小城市,而考虑去乡镇农村就业的仅占11%;在待遇上,能够接受的月工资底线1000元的仅占20%,80%的选择了2000元及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了想急于出人头地、不想踏实地从基层干起、迫切想改变现有的贫困状况、过分关注眼前物质实惠等急功近利的就业取向,在无形中加大了就业难度。
(三)贫困毕业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毕业生往往被家人看成家中的希望,就业质量也关系到家庭能否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过高的就业期望使得85%的贫困毕业生都有就业方面的压力,72%的贫困毕业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社会背景和生活行为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易造成人际交往的不和谐,进而会出现压抑、敏感、自卑、焦虑、逃避、封闭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患上了抑郁、强迫、偏执等心理疾病,贫困毕业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势必会加大就业困难。
(四)贫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
55%的贫困大学生通过兼职或假期打工来获取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或学费,相比较普通毕业生这个比例才占到27%,打工消耗的时间对学业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导致他们的专业知识欠够扎实全面。加之76%的贫困毕业生来自农村,他们高中以前接受的更多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上大学以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应用水平、文体技能、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明显弱于普通大学生。其中调查数据显示:贫困毕业生对英语口语、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三项自我评价中,选择“良好”的比例分别只占到12%、22%、20%,远低于一般大学生。
二、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一)调整人专业结构,开辟就业渠道
根据近年来就业实际情况,我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对于一些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切实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调整。理论型专业多向技术实用型专业转化,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更多的融入就业和创业教育,就业冷门的专业减少招生名额,对一些社会需求很大的专业,进行扩招或申请增加新的专业。学校主管就业工作的部门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整合资源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积极组织实施创业服务计划,切实扶持一批高校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同时大力促进学校毕业生到基层组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学校以新型产业发展和旧产业升级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抓住每个就业机会,努力做到2011届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在确保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的前提下,在各类就业过程中对贫困毕业生给予优先考虑,对特殊专业的贫困毕业生更是重点照顾。
(二)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建立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就业指导服务四年全程化,在这个过程中,格外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建立了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一对一”的跟踪和帮扶机制,根据每个贫困生的所学专业、爱好特长、心理特点等进行分类指导、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就业帮扶工作。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并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纠正急功近利的就业取向。学校广邀在各个行业中出类拔萃的校友,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培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所学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要求、职业技能及职业发展等相关知识,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积极发挥我校心理健康协会和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同时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开展一系列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学校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资源,并赋予它们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借鉴国外的苦难教育,且结合“两个务必”和“八荣八耻”的思想,培养在校大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以达到了“磨练意志,砥砺品格”的目的,最终形成“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强为高尚”的良好校园氛围。在这种氛围影响下,不论富裕家庭的学生还是贫困大学生所拥有的错误价值观和消费观都能自发的改变,进而能够减少或杜绝过度消费和盲目攀比的现象,贫困大学生也能从容地面对周围的现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在毕业时真正以一名具备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健全人格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四)培竞争实力,提高综合素质
能力是就业的关键,所以学校将在培养贫困大学生能力上下更多的功夫,做更多的文章,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宗旨,以最大发挥贫困大学生的潜能为目标,以强化贫困大学生的竞争实力为核心,以引导大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工作为基础,以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初步形培养贫困大学生竞争实力的独特体系。从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入手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定期开放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厅、报告厅等活动场所,并配备专职的辅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定期举行研讨会、学术报告会、音乐会、舞会、演讲辩论比赛、英语角、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大学生参与其中,有效地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实力,进而有力地促进贫困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国实施专项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影响》[N]中国教育报2008-12-03
[2]黄希庭《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200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8
在激烈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中, 贫困毕业生是弱势人群。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 这些贫困生缺乏诸多有利条件:来自边远农村, 大多家境贫寒;来自城市低收入家庭, 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后盾, 只能靠自身奋斗;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 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 同时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资助困难学生的工作, 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 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在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 高等学校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 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这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1 从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入手, 是做好贫困生的就业指导的基础
1.1 态度积极务实, 平衡自己的心理
1.1.1 价值观。
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系着能否顺利就业的问题。在高校的贫困生中普遍都存在这样的想法, 就是要找一个固定的、收入高的好单位, 才能不辜负自己十多年来得的艰苦努力和父母的希望, 这样才能为父母分忧, 尽早还清贷款, 早日回报父母。应该说大学生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但往往是与社会现实和自我能力不相符的, 从而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就业机会, 不能及时就业。
1.1.2 求职态度积极务实。
贫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态度积极务实, 通常很早就行动起来, 表现为关心就业形势, 主动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用人单位的各种信息, 在就业中也能调整个人期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的期望值虽然不会太高, 但还是希望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 缓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1.1.3 在贫困大学生中, 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够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国家提倡的, 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不过, 创业对资金、管理能力、社会关系等条件要求较高, 假如早有创业目标, 也一定要先找一家与自己未来创业目标较吻合的单位先工作一两年, 熟悉管理知识、营销意识、质量意识、信息意识、风险意识等, 这样在创业的道路上会少走弯路。
1.2 心理复杂多变
1.2.1 自卑。
自卑产生的原因多来自经济和学习两方面。由于家庭贫困, 自尊心在同学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中受到严重的打击;另一方面在原来的高中很受老师关注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显得普通, 甚至常常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比, 比较的结果使自己丧失信心, 产生自卑心理。在自卑的笼罩下, 他们的心灵倍受煎熬, 长期的自卑还使他们显得郁郁寡欢, 意志消沉。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
1.2.2 嫉妒。
嫉妒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体验, 是不健康的心态。被嫉妒心所支配的人的内心总是处于极度的压抑状态, 对自己没有恰当的认识和评估, 总是被别人在某个方面的优势所吸引, 自己在这一方面恰恰处于劣势, 忽视了自己在某一方面优于对方的事实。
1.2.3 压抑。
有些贫困生虽然成绩良好, 但在公共场合极少发言, 看似不善言谈, 实际上是缺乏自信, 害怕发言失败, 被别人嘲笑。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达能力差, 情绪压抑, 与人交往少, 有心理自我封闭倾向, 甚至演变为心理障碍。
1.2.4 焦虑。
毕业前夕, 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 尤其是单位无着落的学生, 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焦虑使他们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 常双眉紧锁, 心情沉重, 意志消沉, 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 急躁、烦躁不安等等。
以上是对贫困生的心理进行了大致的扫描, 除此之外, 可能还存在着别的心理疾病, 我们要更加关注他们, 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研究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经济压力增大
贫困毕业生经济能力有限, 有些还面临着补交学费、还贷等问题, 目前毕业生求职成本高, 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除了制作求职材料的花费外, 还有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的路费、门票, 参加各种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有些单位在签约前还要求毕业生交纳“抵押金”、“按金”,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有的贫困生因为交不起这笔钱而不得不放弃了岗位。贫困毕业生不愿错过任何机会, 但目前五花八门、不够规范的人才市场徒然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浪费了他们的精力, 使其感到无奈。
2 因势利导, 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做好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合格人才上。应当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 教育和引导贫困毕业生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就业求职行为。
2.1 针对某些贫困毕业生出现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开展思想教育, 引导他们设计职业生涯
教育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志存高远, 胸怀广阔, 增强事业心和使命感, 把个人的成长和需要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相结合, 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教育他们大胆转变观念, 到国有企业、到基层去就业,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培养自主创业的胆魄和能力。
2.2 针对某些贫困毕业生弄虚作假, 缺乏责任心的情况, 教育他们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创造机会的第一步, 才能更容易摸清事业的方向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方向正确, 努力才不会白费。相反, 若不认识自己, 好比被人蒙上眼睛, 在漆黑中不能辨别方向, 到处瞎摸一通, 处处碰壁。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才能更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 把缺点掩藏起来, 或者把缺点变为优点。实践证明, 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工作后表现出来的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和吃苦耐劳、朴实真诚的精神是用人单位非常欢迎的。
2.3 针对某些贫困毕业生只看重工资收入、金钱至上的情况, 教育他们正确看待金钱, 抵制拜金主义的影响
有的贫困生滋生了贫困的心态, 把经济利益看得重于一切。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通过正当的途径创造价值和财富, 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而不是用非法或违法的手段获取, 沦为金钱的奴隶。在择业过程中, 不但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 更重要的是考虑能否发挥自身的专长, 能否作出更大的成就和贡献。
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表现出普遍的求稳心态, 不原意到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工作。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的主渠道, 因此要抛弃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业观念, 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通过自我努力寻找就业机会。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充满风险, 企业破产、单位裁员、经济不景气以及新生劳动者对现有劳动者的淘汰等, 均是现阶段与未来发展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 要根据自身条件, 选择可能的职业和岗位, 或降低不切实际的要求适应市场, 或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切忌挑肥拣瘦, 失掉就业机会。
2.4 引导贫困毕业生科学地自我评价, 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方法, 勇于面对挫折, 塑造健全人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年成长成材的重要因素。就业求职中错综复杂的情况对贫困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考验。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贫困毕业生是特殊的群体, 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心理辅导工作, 要从个体入手, 开展“一对一”的贴身的教育和辅导, 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
由于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贫困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性格内向,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兴趣爱好不够广泛。要帮助贫困毕业生建立自我认同, 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 树立自信, 避免走向自负和自卑两个极端;同时, 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选择适当的职业目标。
目前, 我国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够规范和健全,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竞争在所难免, “四级六级不如爸爸是厅级, 三好五好不如家在深圳好”。这使得贫困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 他们更容易遭受客观原因造成的打击。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贫困毕业生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 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宣泄, 保持心理健康。
3 增强服务意识, 协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
就业指导中心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 抓好全程就业指导, 提高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使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3.1 提高其综合素质及竞争能力
贫困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化与新形势相适应的信誉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等, 使贫困毕业生有较强的实力参与竞争。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 相对多数人享有了高等教育的权利, 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 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 这是一个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变化, 也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客观的大众化就业需求与毕业生主观的择业观念相冲突, 也成为当前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 提高其综合能力是扶持贫困生的重要工作之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一些在校期间努力进取, 注重发展的贫困生因实践能力强、独立进取的精神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要由单纯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的机构转变为以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培养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团体。
提高贫困生群体的整体素质, 不仅需要一两个学校的关注和努力, 不仅要靠贫困生主观的进取, 还需要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 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3.2 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训练
要帮助贫困毕业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这一方面包括求职材料制作、面试技巧, 另一方面包括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主动适应职业岗位。
目前,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强调就业的个性化“包装”:彩印简历、个人写真、上千元的西装、手机一个都不能少……。对此, 要引导贫困毕业生保持成熟冷静的心态, 懂得用人单位看重的不是毕业生外在的东西, 而是个人内在的能力。同时, 也要学会表达, 学会推销自己, 在仪表、仪态、与人交往方面更成熟和适合职业要求。
3.3 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服务
要宣传就业政策, 拓宽就业渠道, 形成立体的就业信息网, 积极为贫困毕业生牵线搭桥, 寻找就业机会。对贫困毕业生来说, 学校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来源。要使其清醒地认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 在政策上对这一群体要有所倾斜。要关心他们的求职情况, 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 提供热情、到位的服务。
要争取用人单位优秀的贫困毕业生采取优惠措施, 比如对于紧缺专业和优秀的贫困生就学期间所欠的贷款, 单位可以一次性无偿地偿还。此外, 要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全和完善, 保障贫困生享有最起码的平等的就业权。
参考文献
[1]温斌.关于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想法.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 (12) .
[2]李芳欣.如何做好高校贫困毕业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 .
[3]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 .
高校毕业中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 篇9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资助困难学生的工作,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在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高等学校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这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1]。
1 开展深入调研,掌握贫困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特点和问题
1.1 态度积极务实
贫困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往往较早的表现出一种尽快工作的心理,他们希望受到社会的认可,减轻家庭的负担,早日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当毕业来历的时候,他们比别的学生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主动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关注市场的就业导向,积极收集用人信息,很务实的针对,就业的经济收入、地域、工作环境做出全面的考虑,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大多数贫困生由于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对于工作的薪酬待遇,表现出更高的现实需求。上学时他们往往选择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来缓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由于有了生源地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生活的对比,他们往往表现对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没有特殊的原因,他们更多愿意在大城市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1.2 心理复杂多变
求职就业对于每一位面临就业的学生来说,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而贫困生的心理情况表现出更多的复杂多变性。他们一方面对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充满憧憬,一方面又往往因在一次次的求职失意中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茫然失措。他们明白求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却难以从求职失败的悲观情绪中解脱出来。他们告诫自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机会,争取取得成功,但现实往往使他们倍感压力,抱怨的激增增加了他们更多的负面情绪[2]。这些复杂的心理体验使许多毕业生产生了不良的心理状况甚至心理障碍。
1.3 经济压力增大
贫困生在毕业时承受了更大的经济负担,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还面临着学费还贷的问题,经济能力十分有限。但目前就业市场的求职成本过高给贫困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大量的求职资料需要打印,还有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的路费、门票。为了应和就业市场,许多学生不得不考取大量的资格证书,而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有些用人签约还要交纳“抵押金”、“按金”,面对高额的费用,许多贫困生不得不放弃了岗位[3]。
2 因势利导,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1 着眼于学生思想教育
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志存高远,教育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个人的成长和需要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相结合,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到基层去就业,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胆魄和能力。树立更加高远的人生规划,真正为发展祖国的经济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 树立正确品德和修养
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个人品德和修养。某些贫困毕业生弄虚作假,为了能够找到好的工作,他们往往制造虚假材料,增加自己的就业机率。在面试时,夸夸其谈,吹嘘自己,在工作中挑肥拣瘦,斤斤计较,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我们要教育他们,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培养自身吃苦耐劳,朴实真诚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为用人单位所欢迎。用人单位不会对贫困学生就业有任何的歧视,不是看毕业生的出身,而是注重素质、能否为单位带来效益。
2.3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有的贫困生太看重经济利益,拜金思想严重,眼前只有工资待遇。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考虑能否发挥自身的专长,能否做出更大的成就和贡献。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创造价值和财富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用非法或违法的手段获取,沦为金钱的奴隶[4]。
2.4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就像经历了一场考验。许多学生产生了病态的心理状况甚至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进行防治刻不容缓,贫困毕业生是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自身情况,有目的、有方法的对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最好从个体入手,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还可以开展大型的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普遍问题,如自我的客观评价、如何调节自身的紧张情绪等进行教育,稳定学生情绪。
我们对一些贫困毕业学生做了SCL-90人格测验筛查,结果显示,贫困毕业生普遍反映出性格内向,人际交往敏感,情绪易焦虑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更多源于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要鼓励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针对自身的兴趣、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职业目标,发挥自身的优势,改善自身性格缺陷,为顺利毕业,打下好的素质基础。
3 增强服务意识,协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
就业指导中心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抓好全程就业指导,提高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5]。
3.1 提高其综合素质及竞争能力
当前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指导贫困毕业生在诸多的就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直是我院的研究要点,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院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提高[6]。强化与新形势相适应的信誉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等,使贫困毕业生有较强的实力参与竞争。
发掘贫困生的性格优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生实践能力强、有较强的独立进取精神,对于这种精神要给与肯定和鼓励,这些品格的发扬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7]。还要注重发展的高校的勤工助学机制,在给学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组织管理的综合能力。
提高贫困生群体的整体素质,不仅需要一两个学校的关注和努力,不仅要靠贫困生主观的进取,还需要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8]。
3.2 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训练
有目地的为毕业生组织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的培训讲座。例如:如何做好求职材料,面试注意的技巧方法等,要引导贫困毕业生保持成熟冷静的心态,懂得用人单位看重的不是毕业生外在的东西,而是个人内在的能力。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学会表达,学会推销自己,培养大方得体的仪态、与人交往方面技巧等综合素质,使学生能主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3.3 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服务
开设网上就业信息平台,随时在网上发布最新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创建更广阔、更及时地就业机会。关心他们的求职情况,除了开通校园热线,还在校园网上开设专门的咨询板块,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提供热情、到位的服务。对于就业政策进行积极的宣传,解除学生的疑惑,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就业信息网[9]。
对优秀的贫困毕业生,学校要给与积极推荐,力求争取用人单位给与优惠措施,比如对于紧缺专业和优秀的贫困生就学期间所欠的贷款,单位可以一次性无偿地偿还[10]。此外,要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保障贫困生享有最起码的平等的就业权。
综上所述,在党和国家的大力领导下在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工作一定能不断提高,高校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定会获得关爱,得以成长,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过渡。
摘要: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就业时产生了许多超于一般学生地复杂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地毕业、就业。本文着眼于这一社会现象,针对贫困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特点和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意见、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温斌.关于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想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4):9~10.
[2]吴晓烨.做好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68~69.
[3]魏颖.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问题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27~28.
[4]方文晖,等.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J].中国教育报,2003(9):19~20.
[5]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33~34.
[6]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5):12~15.
[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59~60.
[8]吴增强.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9):59~71.
[9]刘华山.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M].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39~45.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10
一、高校贫困生“软贫困”问题分析
虽然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当中不乏能力突出者,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 视贫困为个人发展的良机, 进而战胜贫困。但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长期受经济上的“硬贫困”困扰, 产生消极情绪, 继而引发了能力上的“软贫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职业基本技能欠缺。
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等教学条件较差的中学, 前期较少开设计算机、英语口语课程, 这方面基础较为薄弱, 因此导致高校贫困生对这些专能的欠缺。进入大学后, 逐渐在计算机应用、英语听说能力等一些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中暴露出差距。由于经济的压力使他们缺乏相关的学习资源, 导致知识单一, 知识信息来源渠道狭窄, 思维的发散性及创造性有限, 参与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机会也相对较少, 沟通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得不到锻炼。这些方面能力的欠缺还可能进一步与普通同学拉开差距, 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即使进入职场, 这些同学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职业发展不顺或发展缓慢。
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不足。
在人际交往方面, 由于自我认知上的偏差, 自卑封闭, 与人交往无法找到共同话题, 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常以失败告终。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与人交往时总是心存芥蒂, 与同学相处难以掌握分寸, 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比较被动, 不愿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 担心自己在活动中缺乏优秀的表现而受到同学的耻笑。长此以往, 这些贫困学生变得敏感多疑、自我封闭, 不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在人际交往上往往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3. 就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 贫困毕业生大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 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关系, 几乎是靠孤身奋斗, 因此, 出身贫寒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就成为弱势群体。具体表现为贫困大学生在签约时间上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据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课题组调查显示, 不同阶层子女受教育后的结果不平等, 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1]。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不够, 贫困生专注于书本学习, 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不够, 没有经费和心思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 创业能力很少得到锻炼, 他们的家庭更没有条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 极少有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提出自主创业计划。目前条件下, 他们即使具有创业能力并提出创业计划, 也很难取得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源和经费支持。就业竞争优势的丧失意味着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仍处于困难地位。
二、解决贫困生“软贫困”问题的构想
目前, 大部分贫困生仍然没有摆脱所谓的“贫困循环”状态:经济困难→难以把握和取得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各种培训和锻炼机会→能力欠缺→经济自救能力差→经济困难。这种“贫困循环”严重束缚和制约着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也使得他们很难在毕业后的社会生活中赶超非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水平。面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软贫困”问题, 高校管理者必须以崭新的资助理念、科学的制度安排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贫困大学生给予人文关怀, 并理性地选择解决“软贫困”问题的对策。
1. 打造贫困生职业基本技能学习平台。
“授人以鱼”的同时也要“授人以渔”, 即高校在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扶助力度的同时, 也要对贫困生进行开发式扶贫, 培养贫困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教育, 提高实践技能。高校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习实训课程;为贫困生量体裁衣式地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和普通话培训, 使贫困生较好地掌握现代工具, 获得成功就业的“通行证”。同时通过开展学习小组与学生社团的形式, 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的计算机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训。通过开展一系列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如精英训练营、各类兴趣小组、技能竞赛等, 提高贫困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关注贫困生群体, 引进社会资源扶困帮贫。在传统勤工助学的基础上, 学校积极引导勤工助学活动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 通过成立类似公司形式的贫困生自助团体, 培养贫困生的各项职业基本技能以及创业能力等。在这方面, 由教育部与福特基金会发起的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它通过项目试点提高学校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 打破学生所面临的贫困循环, 目标是帮助贫困生解决个人经济问题以完成学业, 增强贫困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以不同形式培训相关的管理、教学人员和学生, 提高他们实施支持贫困大学生的战略规划的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挑战。该项目惠泽贫困生的并不是钱, 而是励志, 是方法, 是精神。它不表现有钱交纳学费和支出生活费用上, 而是那些学生的热情得到了激发, 技能得到了展示, 自信心大大增强, 学会为自己的问题负责, 自己找办法, 作决定, 最终使他们能够在步入社会后自立自强获得成功。
2. 增强贫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贫困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立体而多元的复杂过程, 除了贫困生自身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之外, 他们更需要从自己所属的群体那里获得内在支撑点和直接推动力。正如麦克尔·富兰所言:“如果你想……让人的信念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持久的、能够对他人产生示范作用的变化, 你需要在他们周围创造一个社团;在这个社团中, 新的信念可以得到贯彻实施、自由表达、培育成长。”应该说, 以“团体建设”的聚光灯集聚和辐射贫困生的力量, 扩大贫困生的眼界, 寻求贫困生团队的合作与对话, 这是比单纯的贫困生个体发展更具有根源性和策略性的探索。因此, 要彻底改变贫困生的贫困状态且获得持续自我发展, 学校要通过搭建互助组织来帮助贫困生学会与人交往。在选拔班委、学生会、团委干部时, 注意适当向贫困生倾斜, 为贫困生充分提供锻炼的机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时, 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根据贫困生个人特长设计活动计划和内容, 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信。通过组织平台展示和发挥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贫困生自行设计、组织、参加活动, 达到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引导贫困生尽自己所能去服务社会, 增长自信;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辨识力及语言表达力等技能, 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使他们逐步走近或走进社会主流文化的圈子。
3. 积极构建高校贫困生就业支持网络。
在高校与贫困生接触紧密的是高校政治辅导员, 因此高校辅导员对贫困生的生活与就业方面的影响重大。首先, 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情况的收集,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高校辅导员要提高为贫困生服务的意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 防止贫困大学生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悲观和不满情绪, 帮助他们调适择业心理, 提高择业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在毕业时使他们能尽快融入社会, 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 摆脱经济困难的状态。最后,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辅导员应相互沟通配合, 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社会实践和专业见习的力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适当予以求职经济补贴, 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落实国家有关补贴政策。2012年江苏省全面启动了“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 免费为来自省内3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936名困难家庭大学生提供为期1周的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课程集训围绕自信力、理解力、沟通力、协调力和说服力等5项就业适应能力, 设计了素质拓展、职业规划、语言表达、人际关系、形象礼仪和求职面试等6门课程, 并组织了职业倾向测评解读及求职规划辅导、求职形象设计及职场礼仪专项训练、模拟面试及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专项训练, 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摘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综合性的问题, 仅仅着眼于经济资助, 解决贫困生物质上的“硬贫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提高贫困生的能力入手, 积极构建贫困生职业基本技能学习平台、增强贫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加强贫困生就业支持网络建设, 使其摆脱精神、心理、能力上的“软贫困”, 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软贫困,能力贫困
参考文献
[1]莫飞平.经济困难学生能力贫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微[J].经济师, 2007 (5) :111.
[2]周怡.社会情境理论:贫困现象的另一种解释[J].社会科学, 2007 (10) :59.
[3]黄钢威, 刘恒.高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新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99-100.
[4]郑晓芳, 张静.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2) :93-95.
全球变暖与贫困问题 篇11
全球变暖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影响
西北——蒸发量增加、降水减少
东北——气温增高、降水增加
西南——冰川退却,短期内地表径流来水增加,长期来看水资源逐渐短缺
全国——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极端天气现象更加频繁(自然灾害)
水资源短缺引起的贫困问题与挑战
※贫困问题加剧,脱贫地区返贫
※导致短期和永久性移民
※引发社区内矛盾冲突
※加剧农村社会的凋敝和已存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妇女劳动强度增加)
※加深已存在贫富两级分化
要理解这点,我们可以以河北省张北县纳令村作为案例分析一下。
这个村庄的人均年收入400-500元。在过去几年,几乎所有的水井都干枯了,全县20多村庄存在吃水问题,挑一桶水往返40多分钟,旱季时邻村的水井也不能用。水资源的短缺,导致该村130多户人家已经有30多户放弃村中土地搬迁,处于萎缩状态。水利局承诺打1500米的机井,属于几万年前岩层中的水,不可再生,不可持续。
另外,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引起生态方面的灾难。2006年内蒙古等地蝗灾可以说明此点,这次蝗灾的原因之一,就是暖冬使蝗虫卵易于过冬,成活率提高。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12
一、高校资助过程中新凸现的一些贫困生问题
1. 争作贫困生, 一切向钱看。
近两年来, 随着国家对贫困资助资金力度的加大, 学生享受到的资助越来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经济压力。但是贫困生也逐年大量增多, 并不困难的大学生也纷纷加入贫困生的行列, 结果一个只有三十人左右的班级可能有二十多人被认定为贫困生。能够成为贫困生成为一种风气, 申请资助争先恐后, 接受资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更有一些大学生为争得资助金, 弄虚作假。与以前多数贫困大学生不愿承认家庭困难、心理自卑的现象形成很大反差。
2. 普遍高消费, 摒弃好传统。
勤俭节约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在受资助的对象中部分贫困生在生活上节俭朴素, 而一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则越来越重, 追求享受, 用得到的资助金追赶时髦, 随意挥霍, 还有的用资助金上网打游戏, 购买高档服装, 追求与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不相符的生活水平, 这种高消费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他们认为获得贫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自己的资助金理应由自己随意支配。
3. 自救意识弱, 依赖心理强。
在国家加大资金力度进行帮困助学工作的同时, 部分贫困生在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再主动勤工俭学补贴家用, 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视自己的困难, 而是希望通过学校的各项资助解决经济困难, 形成“等、靠、要”的现象, 且“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
4. 重复资助。
在帮困助学方面, 除国家之外, 社会各界人士也对在校的一些贫困生进行了大力资助。有些大学生在高中起就开始接受资助, 进入大学后依然享受社会人士的资助, 同时还享受国家资助;还有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同时享受社会人士资助和国家资助, 存在着重复资助的问题。这些大学生从不主动提出已享受社会资助, 而是积极争取金额更大的国家资助。
二、贫困生问题的原因
1. 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不足。
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 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要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 让大学生正确看待遇到的困难挫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 大学阶段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 只重视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工作,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重视程度非常不够, 尤其是感恩教育, 缺失非常严重。在需要贫困生奉献爱心的时候, 一些大学生竟以贫困为理由拒绝, 只知道物质上的索取, 缺乏爱心奉献精神。这些大学生不仅仅是物质上贫困, 精神上更加贫困。因此, 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急需加强。思想教育的缺乏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 贫困生认定工作上的缺陷。
大部分高校在建立贫困生档案方面是比较完善的, 但是在贫困生的认定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取证难度大, 可靠性差, 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各地民政部门、乡政府、村委会或企业单位共同给学生出具的贫困证明把关不严格, 往往将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推给各高校。而各高校面对出具的许多贫困证明, 也不可能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做贫困状况的调查取证工作, 使得部分学生“滥竽充数”, 凭着开具的一张贫困证明, 混进贫困生队伍, 使得贫困生人数逐年增多, 贫困资助金不能够真正地用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这些客观原因都增加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度, 进而也影响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3. 高校资助体系的变化。
在对贫困生的资助方面, 国家资助面变宽, 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学费减免、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 同时增加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每一项资助金额加大, 资助数量增多。这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工作的重视, 对贫困家庭的关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不劳而获的观念, 认为不通过自身的劳动, 也可获得大量资助。这就促使部分大学生积极主动地申请各项资助, 造成伸手索要资助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原因之一。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对策
1.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树立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观念, 使贫困生意识到自己当前的贫困状况是暂时性的, 树立不怕艰苦、努力学习战胜困难的信心, 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和优良生活作风, 并形成良好的学风。可组织学生多看一些励志等方面有意义的影片, 或者请社会上的一些成功人士开展一些讲座, 加强大学生的自立自强观念。另外, 急需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只有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 才能更好地战胜困难。
2.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重在走访大学生。
建立贫困生档案需要地方开具贫困生证明, 但并非所有拥有贫困生证明的学生就是家庭经济贫困生。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需要走访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的学生, 才能真正了解其是铺张浪费、随意挥霍型还是勤俭节约型。家庭经济贫困而大学生本人高消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的大学生不能够被认定为贫困生。因此,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不仅需要当地出具贫困证明, 更关键的是重在走访与其共同生活学习的学生。
3. 贷款制度的变革。
由学生高校贷款直接改为生源地贷款。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升大学之前进行助学贷款, 当地政府审查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更为方便、直接和真实有效, 同时开具大学生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并表明困难程度, 这样高校帮困助学工作就可以顺利进展, 能够直接将资助金资助给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从而避免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不真实的现象, 减小高校资助政策实施的难度。
4. 将助学金制度改为奖励制度。
助学金的单纯发放使得大学生形成两种认识:一是国家应当资助困难家庭;二是自己是贫困生, 应该无条件享受助学金, 易形成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这种单纯发放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成才。如果将助学金制度改为奖励制度, 助学金以奖励的形式发放,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贫困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比如提倡学生搞小发明,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给予适当奖励;提倡大学生申请课外科技活动或者创新基金活动, 根据取得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作为实验助理, 跟随老师做实验进行科学研究, 给予适当奖励;对在道德素质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大学生给予奖励;参加志愿者服务队, 给予奖励。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 在贫困生中进行奖学金评定, 适当放宽奖学金的评比条件, 目的是对贫困生进行扶贫资助, 等等。这样贫困生不仅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 而且能够提高综合素质。
5. 避免贫困资助的重复性。
对于同时享受国家资助和社会人士资助的大学生, 高校很难辨别和清理, 因此, 高校对于自大学起就享受社会人士资助的大学生进行详细登记;对于自高中起享受社会人士资助的大学生, 大学生所在中学应将该生的资助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该生即将升入的大学资助管理中心, 根据其家庭情况和所享受的社会资助情况, 进行适当资助, 或者不再享受国家资助, 避免资助的重复性, 把多余的资助金用于其他的贫困生。
四、总结
当前, 高校资助存在着许多让人担忧的错综复杂的问题,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提出的几条解决措施虽有一定的针对性, 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因此, 探索寻求能较全面合理地解决当前高校资助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方案仍是国家、高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韩晓光.资助帮扶贫困家庭学生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4) :132-133.
[2]姜振逵, 王娜.高校贫困生问题分析及对策[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 (9) :117-118.
[3]贺小虎.高校助学帮困工作之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 (6) :128-129.
【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贫困毕业生论文05-20
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10-11
贫困线与贫困人口问题08-16
贫困问题07-02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05-09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07-03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08-16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06-01
城市居民贫困问题调查07-10
贫困问题研究分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