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心态

2024-07-10

网络社会心态(通用8篇)

网络社会心态 篇1

一、网络牢骚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 网络牢骚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牢骚”的解释是“烦闷不满的情绪和说抱怨的话”。古代汉语词典中对牢骚的出处作了说明:1.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忧焦!知己真难报。牢骚!英雄恨未消。”《儒林外史》第八回:“哪知这两位公子, 因科名蹭蹬, 不得早年中鼎元, 入翰林, 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签·邝露》:“湛若为人好诙谐大言, 汪洋自恣, 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李劼人《天魔舞》第九章:“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 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浩然《艳阳天》第九九章:“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 牢骚不等于事实呀!”2.忧愁哀怨。《花月痕》第五回:“大抵秋菊春兰, 各极其胜, 究竟秋菊牢骚, 不及春兰华贵。”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士薛香认为, 牢骚是当人们的某种需要、渴望、希望等不能得到满足或实现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情绪反应。网络牢骚是牢骚的表现形式之一。王天意认为, 网络牢骚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不良社会心理现象, 是网络抑郁不平的情感在网络中的抒发, 是不满情绪在网络中的宣泄。[1]

(二) 网络牢骚的相关文献综述

王天意在《网络牢骚的疏导及控制》中明确了网络牢骚的内涵, 划分了网络牢骚的不同种类, 归纳总结了网络牢骚的特点及社会效应, 同时阐述了网络牢骚控制的方法;在《网络牢骚与中文网络论坛研究综述》中, 王天意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不同研究视角对牢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夏临在《从跟帖看网络牢骚与网络舆情的形成——以“八旬翁摔倒无人扶”事件为例》一文中通过分析“重庆八旬翁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事件中, 网民通过论坛和博客跟帖对该事件发表的各种言论, 探讨该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舆情, 并提出自己的相关思考, 其中网络牢骚是网络舆情的呈现形式, 该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过盛的网络牢骚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健康的网络舆情方向发展。[2]

二、网络牢骚的社会心态分析——以“仇富”现象为例

网络牢骚过剩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仇富”言论的出现是因为个体在心态和认知上的不稳定状态, 同时, 媒体报道关于富二代的新闻刺激了人们的情绪, 放大了贫者与富者相互间的矛盾。此外, 还由于历史环境因素、社会制度弊端长期积压的情绪得不到释放, 网络便成为人们情绪发泄的出口, 网络牢骚语则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一) 历史环境因素

中国历史上一直提倡“均贫富”。毛泽东时期领导共产党员, 打土豪分田地, 为广大群众所拥护。新中国成立后, 邓小平同志为了让中国尽快恢复国力, 提出“先富带后富”, 一些人通过国家当时给的优惠政策以及自身努力, 获得了些许成就, 同时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另一些人却利用手中资源和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 由于当时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没钱没势的平民百姓受到欺凌和压榨。综合上述因素,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历史环境造成了人们传统观念上的仇富情绪。[3]

(二) 社会制度不完善

网络牢骚的产生根源于社会上财富分配不均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当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需不断完善, 如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核定一个尽可能公平的标准, 只有提供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才能有效减少因贫富悬殊产生的怨愤。[4]

(三) 媒体负面报道

2014年7月24日晚, 朝阳区酒仙桥商场公交车站旁, 一名出租车司机莫名遭到一名法拉利车主暴打, 一围观者劝架时也被打。经医院鉴定, 两人均有多处受挫伤。类似这种豪车撞人、豪车车主打人、违反交通的规则的报道屡见不鲜。不得不承认, 网民的“仇富”心态很大程度上与媒体报道有关, 当自己内心的一些倾向与媒体报道不谋而合时, 这种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

2015年4月, 发生在台湾的“阿帕奇案”的男主是台陆军中校劳乃成, 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 他的父亲劳则康是少将, 曾任台陆军司令部副参谋长。此外, 劳乃成家底殷实, 事件发生后, 其价值亿元新台币的豪宅也随之曝光, 甚至劳乃成喜欢去夜店、出手阔绰的旧事也被媒体挖出来。该案的另一女主角艺人李倩蓉, 亦遭舆论拿显微镜放大检视, 她包包值多少钱、身家几何, 媒体都争相报道。事实上, 不止劳乃成、李倩蓉, 本案所有当事人都被贴上“权贵”“贵妇团”标签。媒体为吸引眼球, 迎合受众口味, 作出不负责任的报道, 有违媒体职业准则, 不利于媒体人的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 心理因素

以“仇富”现象为例, 网络牢骚的出现主要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即嫉妒心理和认知偏差, 穷人对富人天然的抵触心理使得一些案件遭受舆论压力和媒体审判, “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 使得人们戴有色眼镜看待此类人群, 在网络沟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理性的言论。[5]

三、疏导措施

(一) 健全社会分配制度

“仇富”心理根源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相对公平的社会制度, 可以有效缓解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纠纷, 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 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之所以一直重视社会分配制度, 一是责任使然, 二是网络发展为政府了解网络舆情、了解民意增加了一条新路径。网络牢骚是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政府通过网络信息搜集方式, 了解到人们对于富人行为不得当、品质和教养不高十分反感, 而这些反感除了富人自身原因外, 最主要的是社会收入制度不完善。因此, 健全社会分配制度是十分紧要的。

(二)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配不均诚然是引起人们不满情绪的一个方面, 但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能够减少人们因不公正看待问题引发的烦闷情绪。马斯洛将人们发的牢骚归纳为三个分类:第一, 低级牢骚是缺乏最低级满足, 包括生活的危险、基本物质的不满足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以及最基本的安全感。第二, 高级牢骚, 他认为牢骚有尊重他人和尊重自我两个层次, 包括被他人侮辱、欺凌, 大多数人处在这一层级的牢骚, 渴望获得赞赏和成就。第三, 超级牢骚, 它源于对完善、正义、美、真以及其他类似东西的超越性需要。这种对于真理、真诚, 以及对于全部事实的爱, 是一种超越性的索要, 而不是一种基本的需要。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划分以及网络上查到的数据, 我们发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对于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同事及成年后形成的关系网对于人们看问题的客观程度有影响, 而网络牢骚中对富人偏激看法的出现和有一定财富就无度挥霍、不尊重他人的人, 就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上要尽量公正, 在没有明确事实前不偏向任何一方。[6]

(三) 适度发泄情绪

过度的牢骚会带来矛盾激化, 而适度的牢骚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哈佛心理学家就提出了“牢骚效应”, 称适度的牢骚不仅会弱化矛盾, 还会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与人交往的积极性。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 当某个舆论引爆点出现时, 如富人群体的负面新闻, 作为调查事实真相的新闻媒体要保持尽可能客观的看法和观点, 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 减少偏激言论的生存时间。[7]

(四)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络上信息纷繁复杂, 处于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我们, 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反应能力去鉴别扑面而来的信息, 我们很容易受到网络牢骚中关于对富人的批判的影响, 尤其是当自己目前的状态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时, 便可能将自己的不利处境归咎于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富人群体, 而没有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意想不到的困难, 要学会面对且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激动就将自己置身于网络牢骚的大军中, 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会加剧问题的恶化。

四、结语

网络牢骚的出现与网络舆情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仇富”现象的分析, 简要归纳了两类人群的社会心态, 未来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数据来分析牢骚语言场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薛香.论牢骚及其产生的个体认知因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版) , 2003 (02) :37-40.

[2]王天意.网络牢骚与中文网络论坛研究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65-70.

[3]郝亚明, 朱荟.“仇富”之社会性根源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报, 2007 (01) :26-28.

[4]崔青青.仇富现象的成因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 (B12) :130-132.

[5]沈杰.“仇富心理”何以可能——对北京市和杭州市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 (01) :3-12.

[6]王天意.网络牢骚的疏导及控制[J].红旗文稿, 2004 (24) :17-19.

[7]王方.马斯洛谈牢骚[J].道德与文明, 1998 (03) :40-41.

网络社会心态 篇2

2) 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3) 暗示分为他人暗示、自我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言语暗示等。从作用上讲,有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之分。

4) 积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踏脚石,并将挫折转化为机会,消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绊脚石,任机会悄悄溜走。

5) 真正接纳自己的人也会接纳别人,而无法接纳他人的人也不能接纳自己。

6) 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7) 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已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忖诸行动,这些人在本末倒置。积极行动会导致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心态。

8) 要心怀必胜积极的想法。

9) 一件小事做得与众不同,也会令你兴奋不已。

10) 人的健康是争取来的。这个争取,是心理上的积极,行为上的主动。

11) 今日的世界,并不是武力统治而是创新支配。

12) 独坐,望雨。是什么样的情绪,涌入心里,又是怎么样碧色的思绪,托起一颗一颗记忆的水晶,圆润的滚动,腻滑的旋转。

13) 能够发现并且表达对别人优点的欣赏。

14) 他心里好像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好像全世界的蛇胆都在自己肚子中翻腾,他受不了,想把这种苦吐掉,但是这东西刚倒嘴边,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空留他一口苦涩。

15) 我们醒来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又一个机遇。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自怜懒散自私上呢?

16) 不要刻意去寻找消极的方面。

17) 优质的睡眠可以提高白天的精神状态。

18)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19) 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网络社会心态 篇3

一、网络文化及其与社会心态的关系

1. 网络文化的内涵。网络文化是伴随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多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2. 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关系。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新空间、信息传播新载体、文化创作新平台。2014 年1 月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18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 亿,占总网民数的81. 0%[2]。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究竟是网络文化决定着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态决定着网络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去寻找答案。社会心态是人们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社会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等心理状态。网络文化是人们社会心态在网络上的表达和反映,社会心态决定了网络文化; 但网络文化不是消极和被动地反映社会心态,网络文化对社会心态有主观能动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影响

1. 网络文化拓宽和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网络让大学生知道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网络使大学生了解了种族的渊源性与民族的差异性,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网络使大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了社会,让他们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网络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自己职业的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要,还可以使大学生把握自己未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2. 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网络文化盛行的同时,恰恰为一些大学生成就自我创造了良好的机会。通过网络,一些大学生展示了在网络应用方面的才能: 在网络上从事电子商务,做得风生水事者有之; 利用网络搞在线教育,做得红红火火者有之; 写网络小说,写得名利双收者有之; 一些人致力于开发网络智力游戏,惠人及己也不乏其人。网络成为一些大学生实现梦想、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一个自由、开放的大平台和梦工场,他们通过网络给人们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便利,他们通过网络文化的创作改变人们娱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学生网络应用的价值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也是其自身的努力和价值得到社会确认的时候。

3. 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表达窗口。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想、敢拼搏、有闯劲的年轻一代,他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感知时代的脉动,顺应世界的潮流;他们除了关心自己的成长,还需要关注中国社会的现状,感受人们群众的处境。大学生既要适应时代的主旋律,也要适时合理地表达自己独立思考的心声。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一个重要的表达窗口,没有地位限制,不受空间约束,大到中、日、美三国的关系,小到姜、葱、蒜三物的价格; 远到结婚买房,近到学习就业,大学生均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不良影响

1. 网络游戏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网游文化也同样属于娱乐文化,它和电影、小说、歌舞一样,都具有娱乐的特性。网游由于其丰富的声色图文、虚拟空间的互动性满足了人们的参与需求,所以它的娱乐价值正在不断超越着传统的娱乐文化,从而吸引了无数的年轻男女的热爱和追捧。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的大量开发,手机网游由于其便利性逐步取代电脑游戏成为游戏的主流,大学生正是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的巨大用户群体。相关数据表明,目前网络游戏玩家中每天玩3 小时以下的仅占26. 17% ,玩3 - 6 小时的占28. 17% ,而每天玩到6 小时以上的竟高达45. 65%[3]。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 网络游戏容易令一些大学生模糊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异,漠视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使一些大学生做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沉迷网络游戏,使一些大学生逃避了现实的压力与无奈,无视了学习的重要与父母的期待,从而耽误了学业,贻害了身心; 网络游戏令一些大学生意志消沉、行为消极,出现自卑及社会功能退化、害怕社会、拒绝融入社会的心态。

2. 网络炫富媚权的价值文化使大学生呈现出价值取向上的功利心态。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郭美美微博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为代表的社会上一些疯狂的炫富行为以及大学生的拼爹现象,就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典型反映。

3. 网络社交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网络文化使大学生产生了人际关系上的冷漠心态,网络的出现与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社交网站的迅速发展,网络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交流交往的空间,在给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使一些过度应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产生了人际关系的危机,形成了网络人际孤独症。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迷恋,长时间地使用社交网站、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网络上,对周围的人群漠不关心,对人缺乏信任感,疏离近距离的沟通,对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变得麻木和冷漠[4]。一些人对网络社交的严重依赖已经到了“没有评论,就丧失了交流能力; 没有微博,就没有了人际关系; 没有网络,就焦虑万分,坐卧不安”的境地。

四、结语

大学阶段正处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网络文化的良与莠需要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加以引导。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影响普罗大众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既存在积极性的一面,也存在消极性的一面。面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我们要高度重视对这一群体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都进入集中呈现和多发时期,培养人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环境,是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当前的网络文化建设,赋予网络文化以鲜明而突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运用和管理,让网络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引擎。

摘要:网络文化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深刻,探讨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为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做好网络文化的引导提供方向。

网络社会心态 篇4

一、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关系

刘毅教授认为“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 在一些公共事务中关系着广大网民的切实利益, 这些网民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情绪、看法、意见等”。可见, 网络舆情不是在虚拟的世界中产生的, 而是网民根据现实生活中和自己切实利益相关的事情利用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 大学生作为众多网民中的一部分, 他们往往也会利用网络媒体, 比如校园贴吧、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去表达意见和看法。

一般来讲, 社会心态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 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 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它能反映出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对社会的认识, 并在心理形成对社会的基本看法、观点和态度。具体来讲, 大学生社会心态主要是指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认知和感受, 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真实看法和态度, 并在价值观念和社会情绪上具体地反映其社会心态。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这种大环境势必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舆情是人们社会心态在网络上的表达和反映, 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它是由客观社会存在所决定的, 并且反映和能动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可见, 网络舆情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社会心态产生重大影响, 但网络舆情不是消极和被动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心态, 而是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主观能动作用。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网络舆情能在某种层面上折射出大量的社会问题, 是现实社会存在的真实问题的网络虚拟化反映。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 网络舆情将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重要影响。

( 一)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网络舆情对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往往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思想更加成熟, 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能够多角度地审视, 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 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这无疑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网络舆情这种互动式的发展更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 由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 当网络上传递负面消息和虚假信息时, 网络的负面情绪和非理性因素会进一步上升, 导致网络舆情的方向发生变动, 使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网民的想法, 不利于国家和政府做出科学的决策, 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网络舆情会干扰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压力、不公平感和安全感, 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二)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谁掌握了网络话语权, 谁就会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QQ、微博和微信等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政治观点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新型工具, 可见网络舆情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 网络舆情在维护大学生话语权的同时, 也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网络舆情的不断变化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方面, 当人们利用网络不断传播正能量的时候, 这种网络舆情往往会引导着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生活信念,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法制观念, 并影响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另一方面, 网络的负面消息也会冲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思想行为还不够成熟, 易被权钱腐蚀, 部分大学生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加上西方多元化和复杂性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偏离, 导致其价值扭曲。这种网络舆情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更不利于其形成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

( 三)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情绪的影响

网络舆情能够折射出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 更加凸显社会矛盾。网络舆情不仅仅能反映出民意, 更能反映出民众的社会情绪。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表达着自己的焦虑情绪, 例如“学习焦虑”、“就业焦虑”、“财富焦虑”等, 这些无不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的过大, 生活负担过重, 竞争越来越激烈等, 大学生社会心态呈现出了消极悲观的一面。然而, 网络舆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当大学生在网络上真实地表达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观点时, 往往也会引起国家和政府对些问题的重视, 例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社会腐败问题。在广大媒体舆论的监督下, 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一些较难的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 大学生的合理期望和切身利益得到重视, 这样就大大地缓解了大学生的社会紧张情绪, 更利于其良好心态的形成。

摘要:网络舆情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社会心态产生重大影响, 但网络舆情不是消极和被动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心态, 而是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它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念和社会情绪产生具体影响。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社会心态,影响

参考文献

[1]侯锡铭.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05) .

网络社会心态 篇5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在技术设备的支持下,不管是人际传播还是群体传播,都拓展了其沟通渠道和范围,使得陌生人间的沟通变得更容易,网民观点也更易实现聚合反应,网络显然已经成为大众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

但网络也为发泄情绪提供了渠道,为社会中的“不满者”搭建了聚合平台,使这些持有相同态度的人更加聚合,情绪、看法等更具倾向性,也更易获得群体共鸣,进而影响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在此种背景下,考察民众的社会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社会心态形成的动态性加强

在社交媒体尚未普及之前,社会心态在整个社会中的关注度其实并不高,社会心态的呈现方式也表现出现实意义上的沉默。民众对于自己情绪、态度的表达要担负更多的社会压力和情感压力,整个表达过程完全暴露在他人面前,表达成本高昂。因此顾虑太多,公开表达较少,加之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个人传播空间有限,很难形成众议。

但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然成为言论表达的渠道和平台,众声喧哗的趋势更为明显。网络的相对匿名性、开放性使民众在言论表达上担负的压力减轻,变得活跃积极,并逐步形成网民观点聚合。而网络中的舆论领袖会不自觉地为粉丝或网民进行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倾向性意见的形成。

同时,社会转型期矛盾、问题的集中暴露,媒体与网民对社会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频频披露,更易引起民众的共鸣,为观点的发表提供了内在动力。并且网民在观点表达上普遍都存在从众心理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更愿意使自己的表现更加突出,因而也会变得更为极端。凯斯·R·桑斯坦在《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中提出“如果互联网上的人们主要是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讨论,他们的观点就会仅仅得到加强,因而朝着更为极端的方向转移。”加之网民呈现出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三低”特点,使网民在网络上的表达更为激烈、极端。

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使得言论更易获得支持,社会心态也主要侧重于变动性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中社会认知、社会感受、社会态度这些情境性、变动性内容随社会转型和变迁而变动较快、较明显。因此,在社会认知、社会感受和社会态度等方面更易受到网民言论的引导和支配,使民众处于网络舆论拟态环境之中,也更易跟随大流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绪。随着网络言论传播即时性、互动性加强,社会心态形成的动态性也在加强。

三、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不确定性使社会心态极化趋势加强

一些网络事件由于在传播过程中有新鲜元素的加入以及经过舆论领袖或是媒体的传播之后,会使其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热点。而这些热点往往诱发对社会转型期矛盾和问题的关注,反映出民众社会心态的一些新变化,甚至通过这些舆论热点加强社会心态极化趋势。

2015年12月28日发生的甘肃永昌13岁女生偷拿超市巧克力坠亡事件就是典型例子,事件除造成大规模群体事件外,更引发全社会的一场舆论博弈。在整个事件的传播中能明显感受到网民对社会不满和心态失衡情绪的宣泄,以及由社会事件所引发的民众社会心态的极化倾向。在观点表达中,网民更多地凸显出底层意识和一种被剥夺感。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被剥夺感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渠道,一旦发生某一社会事件时就会很容易唤醒负面情绪。同时,网络环境的隐匿性、言论表达的情绪化和即时互动性的传播特点使得观点更易引发共鸣,变为泄愤行为。观点、言论的迅速聚合发酵,极易造成舆情失控局面。因而在当前的社会心态影响下,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舆情预判显得尤为重要。

四、网民情绪、态度明显受到传播内容详实程度影响

由于网络言论表达的随意性、内容传播的碎片化,以及媒体报道只为求快,对内容缺乏应有的甄别,使得有些事件在传播中出现舆论反转的情况。在详实的事件背景和过程之下,网民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态度也并非不可改变。

2015年5月3日,在网络上热传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所呈现的网民情绪、态度的转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男司机将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整个过程触目惊心。此事迅速在网上发酵,声讨男司机的声音不断。但很快事件就出现了反转,女司机疑曾两次别车,迫使男司机紧急刹车。女司机很快变为众矢之的,甚至开房记录都被“人肉”出来,遭受网民的道德审判。在整个事件中,舆论讨伐焦点由一方迅速转向另一方。一方面说明当下网民对热点事件的参与度使得网络舆情发展不确定性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民众对于真相的追寻并不会因为网民的畅所欲言而掩盖,甚至会出现舆情反转。网民呈现的情绪和态度的转变更为直接和坚决,极化特征明显。由此笔者认为,只要有详尽的事实梳理以及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看似凶猛的负面舆论压力也并非得不到改观,看法、态度等社会心态表征也会作出相应调整。

五、为培育正向社会心态提供良好土壤

在此种背景下,有必要营造和改善网络舆论传播氛围,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预判和研判,完善网络舆情预警等级,积极进行舆论引导,防范社会不良情绪的蔓延。同时,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根源上缓解网民负面情绪。个人也应提升自我修养,注重心理调节,培养健康平和的心态。

摘要:网络时代个体拥有了更为广泛的言论发声渠道和平台,网民对于自己的情绪、观点、诉求等表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网络已成为大众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面对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时,我们也看到了网民在社会心态方面呈现的一些新变化亟待解决。

关键词:网络热点事件,舆情传播特点,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6-01-22.

[2]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90-92.

网络社会心态 篇6

早在16世纪70年代, 近代西方宪政专家布丹就提出“国民幸福指数”以取代“国民生产总值”, 他认为政府施政应该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 把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置于经济发展之上。而今, 国内的相关研究和指标编制工作也已经起步。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心态的塑造。2011年3月, 社会心态的培育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2012年l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反映出我们党和政府对于塑造、培育社会心态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投以极大的关注, 产生了大量的相关论著。

通过百链检索, 在期刊标题中有“社会心态”字样的文章1 356篇, 且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是2011年以后发表的。纵观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心态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构建途径等几个方面。总体而言, 这些学术成果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研究框架。具体而言,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 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表现形式, 提出对策等方面, 忽视了从社会心态运行规律出发研究社会心态的影响及调控;其二, 虽然有理论研究, 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理论建树不够;其三, 现有研究经验式或感想式色彩浓重, 在健康社会心态培养方面并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理路;其四, 未能把社会心态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

近年来, 学者们的研究并非以单维度的视角出现, 多是从社会心理、行为模式、整体意识等方面作出理解和判断。这反映了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当下, 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1]在对众多的社会心态概念的研究之后, 山东大学马广海教授对社会心态概念阐述更全面准确:社会心态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 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它属于社会心理的动态构成部分。[2]理清了社会心态的概念, 本文将深入展开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 探讨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途径。注意强化自我引导、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功能。

二、健康社会心态培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对社会心态的概念进行过界定, 从社会心态概念可知, 社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经济动向、和对某一重大事件的看法等, 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通常社会舆论就是社会心态的重要表现形式。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 从总体上说, 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已经趋于开放进取、理智成熟、多元包容。但不可忽视的是, 社会心态仍处于不断调整、适应、分化的动态过程之中。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 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调危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是我们所期待的,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乏, 人微言轻, 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长此以往, 不良的社会心态如仇富、仇官、厌世、恨世等消极思想不断涌现, 甚至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3]

而中国社会几十年的社会转型, 在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相关联的社会心态现象。尤其是近几年, 全国各地发生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 以及各邪教组织对一些群众的迷惑而引发的其他社会性事件。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从社会心态的角度来看, 心态失衡、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悲观厌世、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态是其共同的特点。这些事件频发, 一方面说明我国社会在转型期积聚了诸多急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说明了, 重视社会成员心理和谐、优化社会心态, 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我国社会这些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 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良的社会心态既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需要, 而且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三、社会心态失衡表现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众多不良社会心态中具典型性意义的社会心态有以下四种表现:一是弱势心态, 二是浮躁功利心态, 三是悲观失意心态, 四是非理性心态。[4]

弱势心态指人们因在政治、经济、文化、健康、资源等诸多领域面临的缺失、不平等与无奈, 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无助感。弱势心态的产生一方面在于外界客观条件所致。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 物质丰富, 人民生活获得了极大提高。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不合理, 政策性的行业垄断利润以及贪污腐败等导致了明显的贫富差距与阶层分化。除在社会变革抢占先机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之外, 大多数人处在一个纵比不足, 横比不满的中层阶级和低层阶级。这一客观情况致使大部分群众处于一个政治和经济的劣势, 由此而产生一种弱势心态。另一方面, 相对于纵向比较, 人们往往愿意横向比较。本来, 自身的生活水平是提高的, 但是, 一些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现在和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 就是把自己的处境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的人作比较, 或者是和身边那些近几年生活条件看起来比自己好的人作比较。这一比较, 尤其是和身边“发”得比较快的群体进行比较, 就比出了深深的“相对被剥夺感”。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弱势群体的抱怨的心态。

浮躁功利心态指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的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转型期社会浮躁心态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和好高骛远。[5]导致浮躁功利心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的浮躁心态, 因为高科技追求的就是快捷, 人们不断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问题的捷径, 在追求这些的同时, 渐渐失去了耐心和等待, 最后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其二, 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是引发浮躁功利心态的直接原因, 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使更多的人越来越物质化, 即在利益的选择上, 伴生出功利心态。其三, 畸形的快餐文化加速浮躁功利心态的形成, 当前讲理财投资、讲成功学类的书太多太多, 真正净化心灵的读物没几本, 而在物欲涌动的今天, 人们接触的大多是没什么营养的快餐文化, 这只能激发人不断追求书本中所谓名利双收的成功。

悲观失意心态指人容易产生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过低估价社会对自己回报的倾向。一方面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有本事的, 另一方面觉得社会没有给予自己应有的机会或没有从社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由此而衍生出一种悲观失意的厌世心态。

非理性心态指表现为人们不能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理性地去认识事物, 在社会群体行为习惯的影响下, 单纯根据自己感性认识作出决策。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财富占有量两极分化的现象, 不少人产生仇富、仇官、厌世、恨世的心理, 而这样的心理使人们在某些事件上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如从近些年来的社会舆论中就可看出, 凡是涉及官二代或富二代与平民老百姓之间发生纠纷, 人们势必会站在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方, 在未弄清事实的来弄去脉之前, 便指责他们滥用权势欺压普通老百姓, 可倘若之后有媒体爆料平民百姓其实是某个更大的官的后代, 人们的舆论又会偏向另一方。这就体现出人们被仇富仇官这种非理性心态蒙蔽了心智, 使得人们在某些事件上不能辨别是非, 只是凭自己的一时喜恶而作出判断。

四、解决措施及建议

目前, 学术界都承认, 中国在社会转型期间, 社会心态出现了严重失衡, 亟待协调控制。可是对于“社会转型的内涵和标志”这个问题, 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尽管学术界观点不一, 但都认同今天的社会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转型, 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与体制、机制、制度密切关联的大转型。[6]在这样的环境中, 要调控失衡的社会心态, 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要深化社会管理领域改革, 重点破解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既是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问题, 又是涉及社会成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问题, 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 我国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表面化和显性化, 仍然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消解“弱势心态”。要关注“底线生存”, 实现分配公平。在社会保障上要尽快建立起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机制, 实现贫者有食、病者得医, 应保尽保。在社会分配上要由“效率优先”向“更加注重公平”转变, 尽量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社会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让更多社会公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重点领域改革中, 要通过不断调整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建立起相对公平均等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尤其要尽力消除“非竞争性不公”, 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有分享的可能、有发展的希望, 使社会公众感受到公平, 感受到被重视, 感受到和谐, 由此社会心态才可能良性发展。[7]

第二,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民主, 健全法制,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是协调利益冲突最好的调节器, 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唯有统一在法治原则之下, 同受法律约束, 才可能有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尺, 才会有厘定是非、协商整合利益的基点,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即蕴含此意。[8]

在社会管理的利益调整环节, 要强化法治水平, 确保正义伸张, 必须贯彻法治原则, 做到民主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诉讼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殊公民, 没有超越法治的所谓潜规则, 做到依法保障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依法引导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 促进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在法治的框架下公正解决。

第三, 要建立社会情绪的疏导机制, 疏导社会心态。构建社会情绪的疏导机制不仅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不良社会情绪需要“出气口”和“减压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层面影响社会心态。因此, 必须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 创新化解社会矛盾和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体制与机制, 构建起社会成员诉求表达的渠道和网络。一方面, 要注重开展经常性心态健康教育, 使社会成员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结构, 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 明白自己的心理缺陷, 诊断自己的心态问题或心理疾病, 从而有意识地调适自己不平衡的心态, 在心态上自我超越, 实现自我升华。另一方面, 要克服传统误区, 积极发展心理咨询、心理诊疗、心理疏导事业。为社会成员提供经常性、多渠道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第四, 充分重视和发挥媒体网络作用的正向引导作用。媒体网络所形成的舆情无不体现和蕴涵着一定的价值导向, 进而对社会心态的形成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从当前的实践看, 媒体网络对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与披露, 促进了人们对事件真相的了解, 促进了社会公众情绪的疏解。坚持全面、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对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的真相揭露和本质还原,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辨明是非, 引导和成就健康的社会心态, 进而引导社会公众行为, 促进社会和谐。同时, 最重要的是通过舆论引导, 形成和弘扬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转型时期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往往使许多人感到把握不定, 是非难辨。核心价值观能强化积极的社会心态, 扭转和消除消极的社会心态。利用媒体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讲解, 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利于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

最后, 个人方面:一是要调整好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随着社会的日趋多元化, 人们不得不面对种种“诱惑”。对此, 有的人能够理性分析、客观认识, 保持心态平衡;而有的人却被它深深吸引, 把自己追求不到的对象作为人生的目标, 形成不理性的认识和追求。这种认识一日不改变, 则一日心无安宁, 结果只能是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调整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 使之与自己的实际条件基本一致, 保持相对平衡心态。二是要认识到, 人生是否幸福, 不是以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为指标, 而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人有很多欲望, 但是, 能够变成事实的只有少数, 所以, 面对现实社会, 需要有点所谓的“释怀精神”, 多想想自己已经得到的幸福享受, 多品味自己先前攀比的人可能的艰辛之处, 满足感就会抵消不满和抱怨, 心态也就自然平衡了。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 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 甚至拖后腿。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社会心态,培育,基本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宇波, 欧美强.近年来社会心态研究综述[J].实事求是, 2014 (03) .

[2]马广海.论社会心态[J].社会科学, 2008 (10) .

[3]冯小六.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 (11) .

[4]傅金珍.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问题的治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5) .

[5]宋谦.转型期社会浮躁心态的剖析及防治[J].党政干部论坛, 2007 (09) .

[6]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 2000 (05) .

[7]刘霞.社会治理祝阈下力口强社会心态建设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0) .

网络社会心态 篇7

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种社会思想、文化观念在我国发展起来, 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出现。在高校,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视野的开阔, 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复杂性, 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变得更复杂。一方面是教育对象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促使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也要随之改变, 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辅导员群体本身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尤其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辅导员面临着个人权力和利益, 面对各种各样的物质和利益的诱惑, 这就增加了高校辅导员群体工作的复杂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

(一) 工作负荷重

随着这几年大学大量扩招, 学校不断扩大规模, 导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责任继续扩大。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参与工作的各个方面,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只要是学生的事情, 不管是什么, 都被设置为辅导员的事情。这个艰巨的任务、冲突和矛盾的多重角色, 经常让辅导员不知道如何应对, 疲于应付, 所以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 职业风险高

目前, 维护安全稳定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优先重点的工作。在高校中, “和平、和谐、促进稳定”的理念不断加强, 而辅导员成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的主要负责人。各个辅导员都可能“5+2”、“白+黑”24小时待命, 随时准备应付紧急情况。但目前从高校对辅导员的评价体系来看, 又大多采用“一票否决”制度, 辅导员处理事情得当是应该的, 一旦出现偏差, 被批评、扣奖金甚至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辅导员群体长时间在精神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 工作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 必然导致身体和精神疲劳, 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三) 职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低

辅导员的地位在高校中是比较低的, 和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相比, 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未来。许多高校都缺乏辅导员保障机制, 更没有有效地激励机制, 导致辅导员绩效不确定, 收入不能保证, 无法得到晋升, 等等。此外许多辅导员面临着婚姻家庭等实际问题, 使辅导员有许多的后顾之忧, 最终放弃爱的职业和敬业精神。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

(一) 心理疲劳

所谓的精神疲劳, 通俗地说就是“累”, 是指人们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 导致对工作兴趣明显降低, 出现累的感觉。高校辅导员工作长年累月都是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 缺乏新鲜、刺激, 容易让人出现心理疲劳。

(二) 困惑与迷茫

许多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责任没有一个明确的鉴定, 使得很多辅导员感到混乱和困惑。双重身份的大学辅导员, 既可以是教师, 又可以是行政干部, 表面上看方便辅导员群体的发展, 但实际上却造成辅导员尴尬的地位:作为教师, 没有机会发展专业;作为行政干部, 很难有提升的机会, 发展空间有限。这些都导致辅导员群体对自己未来和发展方向的困惑与迷茫。

(三) 焦虑

焦虑指的是面对未知紧张的心情,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心理负担。焦虑, 一旦形成, 将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构成巨大的压力。表面上看, 高校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但事实上, 他们经常扮演多个角色, 无论是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 他们都有份。每个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 而角色的多重责任, 意味着更多的冲突。加上辅导员团队内部的竞争, 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可能导致这个群体高度的紧张和焦虑。

(四) 自卑压抑

许多高校辅导员都会出现自卑和压抑的心态。因为他们在大学校园中缺乏认同感, 许多高校虽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但实际上对这一工作的执行者的重视不够。另外, 尽管辅导员工作很努力, 但因为学生工作本身的特点, 其劳动的价值难以量化, 辅导员的劳动价值有可能长期得不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而且, 辅导员群体一直处在较低的位置:社会地位不高、报酬不高、政治前途不明, 这些都严重抑制辅导员群体自尊的发展, 让他们感到沮丧, 失望, 沮丧, 抑郁、自卑。

四、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分析现状, 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造成的。从内部来看, 主要是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 以及思想和工作方法;从外部来看, 主要包括社会认同不高, 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利益不足, 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等。因此, 要解决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 必须从两个方面对内部和外部, 双管齐下。

(一) 辅导员自身提升

大学辅导员应该注意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理论水平;创新应注意的工作理念, 改进工作方法,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奉献精神。

(二) 高校重视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

高校应该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一个更突出的位置, 积极完善政策, 提供担保条件,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 包括辅导员角色定位,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工作职责、管理机制、培训机制、发展机制等;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心理咨询机制、心理机制, 定期检查机制, 保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三) 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

1.搭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政治学习平台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思想的复杂性。高校要搭建政治辅导员的学习平台, 坚持以学校党委为核心, 以基层党的组织为主线, 以教师为主体, 对部门的单位建立学习小组。学校辅导员学习平台是一个大系统, 部、学习小组是一个子系统, 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 有利于统一思想, 指导行动、解决问题、交流经验。学习小组、学习部门交流频繁, 对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开展活动, 这有利于老师更好地参与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时间跨度、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多, 建立学习小组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学习和交流,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及时性。

2.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

学校领导与宣传部、组织部在辅导员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要结合此开展各种活动以提高辅导员的视野,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振奋精神。高校在促进人才选拔上对辅导员有政策保证, 避免重专业轻质量, 正确理解政治成就。高校还要注意辅导员群体的社会实践 (包括工作实践) , 组织辅导员进一步参加社会建设实践, 以使他们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经验, 增长能力, 从而增强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帮助青年辅导员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凤英.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 2011, 19.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心态问题 篇8

所谓和谐心态, 就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 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豁达平和的心理状态。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有的人开着私家车, 有的人却在挤着公共汽车;有的人住着高楼大厦, 有的人却住着低矮的平房;有的人吃着山珍海味, 有的人还在为温饱奔波……对于这种社会现实, 无论处于哪个社会层面上的人, 都需要具备健康的心态。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 如果对此有个良好的心态, 认识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意义, 认识到国家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认识到只有努力工作、奋力拼搏, 才能改变自身的生存境地, 进而为过上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先富起来的人们, 如果能有个良好的心态, 就会理性的对待个人收入, 正确看待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收入差距现实,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帮助生活水平低的群众, 带动他们走共同富裕之路。如果人们都能以和谐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身, 那么, 整个社会和谐相处就能实现。相反, 如果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心态是不和谐的, 那么他们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肯定是难以友善和平和的, 一旦遇到自身不满意的事, 一旦遇到分歧与矛盾, 就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 就会出现过激的言词乃至过激的行为, 就会出现剧烈冲突乃至群体性事件。当前, 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群体性事件, 有相当一部分人卷进其中, 这些人与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有些人甚至对事情的原委都没有搞清楚, 其原因就在于不和谐心态在作祟, 这种不和谐心态使这些人聚集在一起, 借机宣泄自身的不满情绪。如果人们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对待他人和社会, 社会处于一种不稳乃至动荡状态之中, 那么,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和谐心态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把保持社会成员健康理性的心态, 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二、心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心态和谐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任何社会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只有社会和谐了, 表现在人们心理上, 才能出现一种和谐的状态。因此, 和谐的心态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同心同德, 精诚团结的前提条件, 而且它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试想, 如果一个社会政治黑暗、经济落后、流弊丛生, 而又要让人们具备和谐的心态,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改变了受奴役、受剥削的状态, 因而从总体上来说, 人民群众的心态是和谐的。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不懈努力, 社会和谐的状态取得了极大的进步。2006年, 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 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这些投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极大地增进了人们的心态和谐, 有力促进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中央政府将加大力度, 着力加大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合作和整顿市场秩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可以肯定,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成就的取得, 人们的和谐心态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上一篇: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下一篇: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