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2024-08-14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精选12篇)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1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当今时代的普及, 网络文化也层出不穷, 网络安全管理也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如今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引领着社会风范等问题, 由于使用网络的人群不一, 各人群的教育素质也存在着千差万别, 在这样一个相当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 做好管理是有一定困难的, 现就一些网络存在的网络文化做一些简单的概况和处理办法, 为互联网安全和传播积极向上的互联网文化贡献自身绵薄之力。

一、网络文化概述

人类的文化传播经历了各个时期, 从最开始的口头传播到手写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传播, 这是一个相对而言激进的过程, 特别是进入到电子传播的时代, 信息大爆炸已不再是罕见, 互联网作为如今最流行的文化、信息等传播途径, 其快捷方便的特性深受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喜爱, 但是互联网的文化环境确实严重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在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也是最普遍的现象, 互联网是一个大家共享的平台, 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各抒己见, 起观点的正确性是需要使用者本身具有一定最基本的判别能力, 才能适应互联网各种深浅不一的特殊环境, 自律显得特别重要, 做好最基本的自律才能做到最基本的保护好自己不去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他人。

二、网络安全管理

在政治方面, 广大用户应该注意在遵守国家基本法律的情况下, 防止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的攻击、污蔑等, 做好一个中国公民基本应该做的遵纪守法, 积极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 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积极向上的, 自觉批判打击一切不合法势力, 这也是使用互联网前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在信息获取技术上要想杜绝这种在政治敏感话题上是可以才去一定技术手段的,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主要是分主动和被动获取之分, 如何选择测量点以及多个测量点之间合作, 尽量优化资源以达到充分使用是首先应该考虑的, 在一些不宜在公共场合发表的言论等信息可以通过网站截获等手段加以遏制。

在网络健康发展的环节中少不了剔除色情、暴力等内容。互联网庞大的资源量和人数众多的使用者, 为互联网的管理制造了一定的麻烦, 在这些不健康文化中, 各网民应该做好杜绝浏览一切不健康的信息源, 发现时应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 做好一个公民的基本社会风范。正因为大量的可以共享资源, 就造成有个别公民寻思一些不法的事情, 其中色情书刊及其电影等用来获取非法利益, 给互联网网络的安全健康文化抹黑,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首先是要做好自律, 自身杜绝这样行为, 时刻提醒自己应该遵纪守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站管理人员应该禁止会员及其管理人员上传非法图片及视频文件, 对于自制力较弱的人群可以在电脑上安装一些过滤软件以此来保护自己。

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群及其机关单位, 因此, 做好保密性的安全是相当有必要的, 防止国家和企业机密被窃取活流失。对于一般用户来讲, 计算机网络仅仅是用于方便自己的生活, 不过对于一些研究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人员来讲, 计算机的各个环节都了解的相当透彻, 这些人员在思想出现偏激的时候可能会被社会一些激进分子利用, 从而用来破坏国家一些设施, 以便获取国家机密等这类人群称之为黑客, 所以, 相关的保密性措施应该积极加强以便维护自身以及国家的利益。

网络文化还呈现在自身隐私保护方面, 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资源共享, 在用户错误设置以及没有在自己电脑上安装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如果受到一些不法人员的恶意攻击或者植入木马病毒的情况下, 就有可能造成自己隐私被泄露的可能, 所以为了维护网络的安全性, 广大用户应该杜绝连接一些不明来路的链接以防被钓鱼网站利用来植入木马病毒, 另一方面就是用户自身应该有电脑安全使用以及安全利用互联网络上应该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 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定期杀毒排查等手段可以进行有效的遏制。

对于广大爱好创作的用户来说特别应该注意自身创作产品产权性的保护。如今, 计算机已经代替过去手写式传播文化, 更加是被广大用户用来展现自我作品的传媒平台, 不过就因这样, 做好产权性的保护就更加有之必要, 否则被剽窃抄袭的现象就会永无止境, 这样对在、创作人员来说自身权益不得到保护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更加不利于有更多优秀的创作得以诞生。

互联网络的文化错综复杂不言而喻, 防病毒、垃圾邮件、网络蠕虫等恶意消耗信息网络资源, 在其破坏性上我们应该更加近一步的做好认识。当用户在受到攻击时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就会造成电脑的不安全使用现象, 而且往往在受到攻击时根本就没有预示, 不经意之间电脑已经受到了及其严重的威胁, 可能会造成计算机莫名其妙的死机、屏、运行缓慢等现象, 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在网络文化中杜绝破坏性也是迫在眉睫。

三、结束语

媒介的变迁, 网络的发展, 文化错综复杂, 网络世界也是深不可测, 做好公民的基本守则, 自律是维持秩序的基本, 以网络文化管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采取法律的强制性, 自身多担当的责任感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就会变得轻松与简单, 在自律加以技术上的支持我相信网络文化将以崭新的面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宏彬.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0 (3) :52-54.

[2]谢文模.浅析国际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及其对策[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3 (2) :48-52.

[3]马国富, 王子贤, 王贺玉, 等.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1 (23) :129-131.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2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俨然形成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由于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物质载体,借助网络才得以发挥其功能,所以本文着重阐述网络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休闲娱乐方式、性观念与性行为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 社会文化 网络特征

文化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产生、形成与发展并且深刻影响人的社会活动的社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就是文化动物。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在网络时代通过互联网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总称。互联网首先在新闻传媒和信息共享这两大前沿地带登陆,迅速地向整个文化领域渗透和拓展,使得人类社会的整个文化领域都在互联网的笼罩之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多媒体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使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对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做出的预见正逐步成为现实。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1―3月份,我国网民人数已经突破4。4亿,社交网站也已突破2亿个。网络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益全面而深入的渗透,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原有的社会文化形态,重塑更具有现代意味和网络特征的崭新的社会文化。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对人们工作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影响

美国的威廉・达维多在《虚拟企业》一书中提出:信息的实质作用在于取代所谓的“实体流程”。这种实质作用已经开始得到实现,例如商业人员可以端坐家中,通过网络技术详细了解商业行情,天各一方的人们可以在电脑前与贸易伙伴“面对面”会谈,达成协议并立即签合同;教师可以在家里给各地的学生上课;读者可以不走进图书馆,坐在家里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有资料显示:全美国在家中办公的已经达到5000多万人。

即使在实现机械化的农业耕作领域,因为插上网络翅膀,使得原先的机械化耕作方式实现质的飞跃,步入新的时代。美国农民仅占全国人口1。8%,但是依靠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帮助,他们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生产网络化,在美国,大多数中型以上农场的大型拖拉机,都已经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拖拉机从原来的人力操作改为完全由电脑控制作业。根据美国科学家的预测,后的美国农民,可以在家里坐在电脑前把大部分农活干完,用感应技术进行自动操作将成为现实。

随着网络的高速扩展,人们的研究性工作方式与网络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越来越“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研究者写作、运算与传授的效率。研究者可以借助网络,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大大节省过去耗费在手工作业方式中的极为庞大的劳动时间与劳动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不仅使研究者如鱼得水,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成果,而且开创了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新天地,使研究性的工作方式产生了更为重大的改变。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校是最重要的基地。网络出现之后,砖瓦校园的学校功能正越来越多地被以互联网为核心,融各种传媒为一体的电子化学堂所取代。教学空间的电子化、知识的数字化是教育形式发展的最新方式,使教育的信息化达到了高度数字化的程度,这就使得“学校”渐渐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网络教育形式的出现是一场深刻的学习革命,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日新月异,学校的实体形态已经演变为虚拟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化、数字化应用到教育与学习方式上,已不是简单技术层面上的变化,而是引起教育方式剧烈变化,使电子化网络教育成为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特征。

伴随着最初的无线电广播家族到电视家族,再到今天的网络教育,网络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网络媒介逐渐代替纸质教材媒介,原来的翻书查典逐渐让位于网络检索,极大地提高了了解信息的速度和学习效率。不仅如此,与网络媒介知识相比,纸质印刷版教材中的知识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来排列,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而在

网络上,面对同样的问题,只要输入关键词检索和查找,就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获得相关答案,这就给学生创造了最为有利而便捷的学习手段。

二、网络对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巨大影响

与传统的交流方式不同,网络上的人际交流的方式从原来的必须见面进入虚拟交流,可以坐在家里上网,通过聊天室、E―mail、新闻组、论坛、个人主页、留言簿等交流思想和意见,其特点是流动性大、话题广泛、基本上不存在制约。交流方式的变化也改变着人际关系。其中聊天室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有自己所属的“专业”,进入聊天室的网民成分复杂,但大多数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因此其话题范围相对集中。

每个聊天室都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网民,都有自己几个“大师”级的网虫。这些人往往具备该专业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得到网民尤其是“菜鸟”级网民的恭敬。由于其专业知识丰富,因而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但也由于网络的特点,这种专业不具备上下级关系,这些“大师”级网民很少有人会仗势欺人,相反的,为了更好的得到众人的拥护和支持,他们热心助人,不求回报,会受到一般网民的尊重。

网络使人们的相互交流方式也发生变化。论坛和新闻组比较相近,由于论坛对话题具有限制,其交流对象也相对固定,话题有比较严格和明确的划分。这类交流场所里交流的焦点一般是观点,除了即时性和实时性特点外,还可以有各类有用的材料。在论坛里发表意见的网民往往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相对于聊天室,论坛里的网民往往都能根据其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某一事件做深刻剖析,提出相对专业的观点,这种看似虚拟的交往方式,却能够帮助其他网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所以深受欢迎。

BBS是电子公告牌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向用户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在这个白板上,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十分普遍。就BBS情形来看,各类论坛中意见相同或相似的网民往往形成一个个规模不同的虚拟群体。

腾讯软件是较后出现的一种实时交流形式,既可以传输文件和打游戏,还可以用来聊天,寓交于乐,寓乐于交,信息与情感互动,增加信息的人性化色彩,是比较理想的私密化的网络交流形式,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网民的大力追捧。

虚拟社区是人们另类生存空间,也是一个广阔的、无国界的巨大虚拟空间。因为它把时间和空间压缩到近乎为零的地步,消解和超越传统物理时空、距离和属性等现实社会的规定性,使人获得更多的存在自由和交流自由。不但个体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上学、看书、工作、购物、看病、休闲、娱乐等需要在现实社区中才能完成的生存活动,网民之间还可以自由交换信息、互通有无,也能从中获取社会支持与归属感,获得自我认同。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以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中相遇、相识、相爱,人们可以尽情随意地在这里谈天说地、讨论时政、交流信息、传阅帖子、发表作品,俨然使虚拟社区成为虚拟世界。

三、网络对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巨大影响

曾经有人将纪元以来的第一个千年称为人类认识自我的千年,迄今为止人类最有价值的`思想在这个千年中已经成型并得到完善;随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耗去了人类的第二个千年,人们辛苦忙碌的结果,使得新千年获得了娱乐至上的可能性。

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1人类生活形态即将发生的诸多变化中,娱乐将会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成为继和平、发展之后的第三主题。

娱乐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本身就是娱乐,也是为了更好地娱乐,这是21世纪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最新辩证思考。人们通过不断缩短工作日、发明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等,目的是满足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如果娱乐不能成为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的话,那么人类从中获得的快乐终究是有限的。更好的娱乐需要更好的形式,于是网络游戏成为新宠。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娱乐方式。我们的父辈是听爷爷奶奶讲故事长大的,我们是看连环画长大的,我们的下一代将伴随着网络成长。网络时代的游戏品种之多,门类之齐、花样之新是任何前代无法比拟的。在网络游戏里,人类与生俱来的游戏本能终于找到了最为完美的释放。网络游戏既有科幻题材、畅销小说,也有惊险比赛、暴力搏杀等,通过精美的电脑制作,画面更加抽象浪漫、震撼人心,具有电影的特技效果。网络游戏虽与电影制作有相似的故事情节,却有不同的游戏角色,这些角色不是明星而是网民。网民在角色表演中能获得更深刻的刺激、体验与成功喜悦,从而使网络游戏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尽管网络游戏因为容易让人上瘾而影响人的现实学习生活工作而饱受非议,但是利弊相比,利远大于弊,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网络游戏不仅使人获得放松和愉悦,而且健康的网游往往还包含着更多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启迪。在哲学的范畴,游戏的本质恰恰蕴涵了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从现实的意义上说,战争与体育,工作与生活等等,无不具有游戏性,只是因为在生活压力下,人们忽略了生活中的游戏本质。

四、结束语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嵌入性;社会网络;网络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50-0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文化模式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文化成为组织管理的主流语言。强势文化理论、文化特质理论、适应型文化理论、对立价值观模型和过程模型等企业文化模式研究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嵌入性”的概念是马克•格兰诺维特在1985年提出的,其基本要点是强调,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应当考察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而企业文化的研究则一直以来是基于个体主义方法而展开的,忽视了企业文化行为的嵌入性特征。相比于个体主义方法,网络分析范式坚持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网的结构和特征,其中关系、点及位置的分布,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点的态度和行为。“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社会网的研究就将个别与整体、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过程中不同层面脱节的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将网络分析的研究范式引入企业文化领域,探讨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结构问题。

一、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结构

将企业文化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念,共同的意识或共同承认的规则体系,这仅仅反映了对于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而并没有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性特征。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之一,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危机。传统的管理过多地关注组织结构、任务规划、职业划分等技术性问题,而忽略了基于人性需求而产生的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发现一种能够对组织体系具有整合功能的意识层面的工具成为应对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行为,其工具性意义应当是探究概念实质的起点。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工具,管理者输入系统的价值、理念及各类规则只不过是这项工具的构成要件。从功能层面解释,相比于其他的管理工具,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整合作用,并可以进一步引申出约束、激励、凝聚、沟通、辐射等次级功能。“整合”是指将整体的各个局部重新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那么,企业文化整合的对象是什么,企业文化整合的主体是谁,这两个问题对于把握这项管理工具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企业文化具有整合组织内部资源的功能,整合的对象即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知识、资金等各种生产或工作要素。这种解释其实比较模糊,难以精确定位企业文化整合功能的对象。如果从对企业文化的一般性定义分析,对资源要素的整合效果实际上是对于价值观念整合所收获的成果。因此,将组织内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功能的对象是符合实际操作情况的,而且具有较好的逻辑性。由此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被企业文化整合的价值观念存在的主体是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成为组织研究领域的热点开始,个体主义方法一直是主流。按照这种方法的研究范式,单位个体是被企业文化整合的价值观念存在的主体,而且这个主体同上面第二个问题涉及的主体概念应当是具有相同的意义。事实上,组织内的个体往往并不具备完全的决策自由度,个体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个体与组织互相之间的认同是经过具体的社会网络过滤之后建立起来的。而个体主义研究范式则忽略了社会网络的存在及其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个体是具体价值观念的主体,但是经过社会网络的调节与过滤,与组织进行沟通的价值观念则同初始状态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组织既定的价值观念同样是经过社会网络的解构与重建之后才能够实现与最终个体单位的对接。对组织内部价值观念有直接影响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个体,而是来自于组织内的社会网络。所以,企业文化整合的主体并不是个体单位,而是拥有真正决策力量的社会网絡。基于个体主义方法的企业文化因为忽略了社会网络的影响,其整合功能受到削弱,甚至是难以实现,其根源在于没能有效解决组织与个体之间沟通的壁垒。特别是在社会网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的东方社会环境之下,个体主义范式下的企业文化要接受更大的挑战,这是我国企业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热潮过后迅速消退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关系网络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米切尔•达弗尔姆将社会网的概念界定为‘某以群体中个人之间特定的联系,其整体结构可以称之为该群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该定义说明个人行为嵌入于整体结构之中,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网络分析关注的焦点是单位之间的关系,并用行动的外在结构限制而不是单位的内在驱动力去解释行为。社会网主要通过权力结构、符号重建与分散风险三种路径影响企业文化行为,具体表现为对如下两个层面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威利,1929年)。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反应行为,而以关联和依赖为重要特征的反应行为不是产生于所谓的组织与个体之间,而是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网络内部及不同的社会网络之间。因此,文化行为嵌入组织中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的密度、强度、多元性及持久性影响着个体单位存在环境的结构、内容与稳定性,并进而对个体单位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发生作用。强调社会网络对于文化行为的结构性影响与文化行为的嵌入性,与组织的文化战略设计并不冲突,因为承担企业文化设计任务的主体同样处于特定的社会网络之中。文化的整合功能并不是通过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对话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是借助于网络传递的方式。制度、规则、表现化的意念只不过是在网络之间及网络内部沟通的语言符号。“一切文化均由靠语言来表示的‘事’所构成,所以,没有语言则不可能有文化。不过,仅仅无规则的差异化的‘事’是语言的初始形态,这种原始形态惰性化、制度化之后,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那样渐渐地‘物’化,如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成了表示社会地位的象征那样发挥起原本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表示其他事物的功能来了”。社会网络发挥着文化行为转化的功能,这种转化表现的是网络间的关系,“符号的第一本质是其形象性,语言无论其如何为实质所支持也只不过是关系”。通过社会网络的过滤和转化,被倡导的文化符号获得新的意义,并被网络中的个体单位所接受。从结果来看,新的文化意义同最初倡导的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发展到相反的方向。按照目前的管理理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会被追究到设计或执行层面,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对于网络结构力量的忽视才是根源所在。

社会网的基本构成要件是点和联系,点与联系的规模及其组合构成不同的网络形态。不同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文化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可以从这四个层面进行解释。社会网的结构包括各种关系的几何图形和纽带的力量。几何结构的不同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网络联系图式,例如图(a)的单位A对于某项文化行为的理解仅仅受到B和C两种力量的约束,而在图(b)中,A处于四种不同格局的影响,对于同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情况下的A会建构新的意义。纽带的力量有强弱的差异,强弱关系在个体与个体、网络与网络及个体与网络之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纽带的力量在方向上有所不同,正的力量有利于在网络中达成共识,而负的力量则可能推动产生更为多样化的文化概念。行动者资源包括能力、知识、阶级、财产、种族、声望、性别等,网络中的个体通过网络可以获得的资源情况对于网络的密度、强度及持久性有重要影响,可以提供更多社会资源的网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弥补组织对于个体需求的供给不足,这样的网络对于企业文化的重构影响更为明显。网络成员之间的信赖程度、控制网络的管理规则以及保证特定网络中规则履行的有效措施是规范性要素的基本内容,这些规范性要素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交换过程,而交换过程是文化整合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路径。社会网络是动态的结构,随着时间及环境的变化,纽带的解体和重建都有可能导致社会网发生变化。维持社会网络存续的动力来源,以及它的强度和持久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强度与持久性,并对网络交换方式、文化符号的意义构建产生影响,例如,以权力为动力的网络倾向寻求企业文化的平衡性,而以兴趣为动力的网络对于正式企业文化概念的解构影响相对较小。总之,不同的社会网络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行为,这是企业文化嵌入性特征的重要表现。

三、企业文化主体结构的类别

企业文化行为需要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整合问题,所以在此选择整体网分析类型,主体网与关系分析作为辅助。从社会网研究视角考察企业文化需要关注的主要变量是网的密度(D)、网的强度(G)、网的多元度(M)。从这些变量值高(H)与低(L)两个纬度观察,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主体结构有四种类型。企业文化行为在不同的网络结构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企业文化战略设计及其实施路径的选择如果忽略这种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影响,局限于组织与个体的二元框架内,文化的意义将难以体现。

第一种类型是高密度与低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HD-LM型。如图(a)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密度高,但是并不具备多元或很少具备多元网络的特征。HD-LM型网络并不是常见的类型,主要存在于小型组织。这种类型网络的密度很高,文化符号的意义能够得到充分的渗透,但文化整合功能还要取决于点与点之间的亲切度,处于和谐状态的HD-LM型网络对企业文化行为的支持更有力。

第二种类型是高密度与高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HD-HM型。如图(b)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密度高,而且每个点处于多元的关系网络之中,例如A属于A、B、C、D构成的整体网络,同时又分别属于A、B、D,A、D、C,及B、D、C构成的网络。网络中的点处于多元权力结构冲突之中,文化在这种模式更具有渐进主义的特征,“只做因时间差距进行边际的选择,只考虑有限的政策方案和有限的行动结果,只在于调适目标、重新检查资料、做连续不断的补救性的分析评估及社会片段分析”。因为网络自身的密度很高,在权力结构冲突不是很剧烈的情况下,文化的整合意义仍能够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得以实现。

第三种类型是低密度与高多元度的组合,这里表示为LD-HM型,如图(c)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密度较低,因而存在“结构洞”,即存在比较多的关系间断的现象,但是多元网络现象比较突出。相比于HD-HM型网络,LD-HM型网络存在“结构洞”,密度越低,“结构洞”问题越突出。信息孤岛的情况在这种网络模式下比较普遍,尤其是存在明显权力结构冲突的格局。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在这种网络体系中的障碍要比其他三种类型更难突破。

第四种类型是低密度与低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LD-LM型,如图(d)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存在“结构洞”,而且整体网络结构关系比较简单,网络密度低,多元性特征不突出。LD-LM型网络中部存在多个具有很高声望的点,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意识、有控制的过程。

四、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一般被描述为图1的形式,精神层、制度层与物质层构成了企业文化体系。按照这种结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是从高层管理者的创意和信念开始的,基本程序如图3。现实中的很多企业通过这种路径构设企业文化。但是,因为忽略了企业中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过多地强调某个人或某一类型人的诉求,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

图1与图3所体现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有更大的适用性。但是,当企业进入成長阶段后,企业结构趋于复杂,作为企业文化主导力量的不再是高层管理者,而是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互动所产生的主导结构,即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结构力量。高层管理者可能恰巧是这种结构的主体,但高层管理者更多的是发挥代理的功能。一直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精神内容,则是不同网络之间对话的结果,而不是高层管理者的创意与信念。

所以,企业文化结构的核心层次应当是结构层,精神层依附于结构层。从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序来分析,在理念产生之前,对话与主导结构的产生是两个重要阶段。而企业经营行为产生的不仅仅是经营结果,企业文化语言在内部网络之间的过滤与转化是企业文化产生的重要过程,基本过程如图4所示。因此,在设计企业文化战略时,分析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的类型,把握网络的密度、强度与多元度,通过调整网络结构,推动适合目标企业文化生存的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进而策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袁方,等.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杨新华,企业文化生成与演化机制[J].人才资源开发,2004,(1).

[5]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法]让-弗朗索瓦•费黎宗.思维的战争游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 李成彦.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6,(6).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4

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不断地建设完善, 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人类的生活正在不断地发生深刻的改变, 人类开始用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本文就从下列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讨论网络文化发展给人类的文化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1 网络给人类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将工作与网络紧密地集合在一起, 并且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数字化”的趋势,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者书写和计算的效率。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无论是抄写还是删除, 都可以借助网络轻松地完成, 照比从前的手工操作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研究者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 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 学校是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基地。当网络时代开始之后, 实体化的学校功能开始越来越多地被网络所代替, 电子化的课堂开始逐渐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教育的信息化已经逐渐达到了高度的数字化, 学校的概念已经会逐渐被历史的浪潮打走, 成为历史性的概念。网络教育形式正在掀起一场新兴的学习革命, 如今已经流行五花八门的新兴远程教育, 学校原本的实体形态开始逐渐成为虚拟的空间。网络媒介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原来的纸质媒介开始逐渐隐退, 原来人们都是习惯查找工具书和字典, 现在已经习惯了利用网络进行检索, 这样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不单单这样, 和网络媒介相互比较的话, 纸质印刷版在阅读和检索方面都有着极其低下的效率, 而如今利用网络对相同的问题进行查找的话, 只要将问题当中的关键词输入即可, 很快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对于学生来说, 现在的学习会变得更加快捷、更加有利。

2 网络对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巨大影响

网络时代的交流和以往传统的交流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通常都必须以见面作为基础, 现在则直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交流, 人们只需要坐在家里的电脑面前上网, 就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聊天室、BBS等等互相进行交流, 相互交换意见。网络交流具有许多独特点地方, 比如说交流对象的流动性比较大、交流涉及到的话题比较广泛、交流起来也不会出现制约的因素。在聊天室进行交流的网民通常身份比较复杂, 但是共同点就是对聊天室所属的“专业”很感兴趣, 所以通常谈论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几乎每一个聊天室中都会有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固定的网民, 他们掌握了这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在聊天室中有着极高的话语权, 但是却很少会出现仗势欺人的情况, 他们往往热情地帮助其他的网民解决一些问题, 以得到他人的尊敬为荣。

网络的出现, 使得人们之间原有的交流方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论坛和新闻组是比较相近的一类事物, 但是论坛往往在讨论的话题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 交流对象照比新闻来说也都是比较固定的, 话题在进行讨论的时候也会进行比较严格的划分。这样的交流场所里面通常把讨论的焦点放在每个人的不同观点之上, 通常这种观点都带有一定的实时性, 还可以在这里互相交流每个人需要的有用的材料。经常于论坛里表现自己, 发表自己意见网民常常都会具备一定的某专业领域的技能, 并且于聊天室进行比较的话, 论坛中的网民会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对一些事件进行比较深度的剖析, 并且提出比较专业的一些观点, 这种交流看上去比较虚拟, 但是却能帮助网友们真正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这一点非常受到网民的欢迎。

BBS来源于英文单词的缩写, 代表的就是电子公告牌系统。它具有十分优越的一些特点:在这个白板上, 它可以提供给每一个用户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 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应用起来十分方便。从BBS现今的形式来看的话, 不同的论坛里面具有相同兴趣和一致意见的网民通常都会组成属于自己的一个团体, 这些团体或大或小, 经常在一起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QQ算是出现的比较晚的一种实时交流形式, 它可以满足用户传送文件的需求, 有的用户用它来玩游戏, 最多的用户还是利用它来进行聊天, 这样一来, 信息就和情感在一起全面进行互动, 原本冷冰冰的信息更多地加入了人情味在里面,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交流形式, 所以从推出开始直到现在, 一直受到网民们的热烈追捧。

虚拟社区是网络世界为人类构建的一个生存空间, 这是一个没有国界之分的巨大虚拟空间, 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时间上或者是空间上的距离, 人们在这里可以照比现实世界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更加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在这里虚拟世界中, 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借助网络来完成学业、看书、工作、等等原来只能够在现实世界里面才可以进行的生活活动, 网民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所需要的信息, 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 这种就可以令人从中获得极大的归属感和极大的成就感, 帮助人们进行自我认同。现如今, 互联网正在不断地走向完善, 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相识甚至是相爱, 这里没有国别之分、没有种族之分、没有年龄之分, 甚至是没有性别之分, 人们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谈天说地、发表自己对时事政治的看法、交流彼此所需要的信息、查阅网民们发布的帖子、发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虚拟社区已经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进驻的一个虚拟世界。

3 网络对人们体闲、娱乐方式的巨大影响

娱乐就是为了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实际上也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去进行娱乐活动, 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娱乐。人们开始将工作的时间逐渐缩的更短、然后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等, 就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逐渐开始有更多的人发生观念上的转变:娱乐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 更加要演变成为一种目的。人类可以从中得到了快乐相对来说都是有限的, 所以就需要更加有趣的娱乐方式, 所以网络游戏就成为了网民们的最爱。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娱乐方式, 现今的儿童就是在网络的陪伴下成长。网络时代有着种类繁多的网络游戏, 多变的样式和囊括全部的种类, 任何之前的游戏都无法与其进行比较。在遨游网络游戏世界的过程中, 人类本身自带的游戏本能可以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释放。网络游戏既可以是由科幻故事和畅销小说进行改变, 也可以是激烈的体育比赛、血腥的斗争厮杀等, 借助电脑科技的精美制作, 使得整体的情节和画面更加打动人心, 网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角色, 去体验游戏中的成功带给自己的无可比拟的快感, 所以, 网络游戏对于许多人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4 小结

综上所述, 网络以及新兴的这股网络文化, 有着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正在对我们身边所有熟悉的事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也开始逐渐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渗透, 悄悄地改变着整个社会。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对网络加以利用, 推动社会生活的改变, 这一点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文化开始对人们原本的社会活动进行改变。网络文化要以网络作为基础, 依靠网络发挥功能。本文就重点阐述网络给人类的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带来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网络特征

参考文献

[1]鲍菊花.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J].学术季刊, 2001, (02) .

[2]王丽萍.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7, (10) .

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篇5

――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人类社会已迈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不仅表现为一种技术现象,更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网络文化,虽然还远未成熟,但由于其以网络为载体,特有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对社会成员极具吸引力。根据CN NIC的调查,目前上网人群中,18~35岁的青年约占85 8%,是网民中的主体,考虑到青年时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必然会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当代青年社会化的崭新因素,值得社会高度重视。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载体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连接互联网终端的是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因此网络文化的生成和传播依托于当今世界信息科技的发展,是信息科技发展成果的反映和应用,网络与多媒体的结合更使网络语言具有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等特点,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极强。没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网络及网络文化,技术的进步使电脑的操作更加简单,功能日益完善,价格不断下降,这一切促进了电脑的普及,增加了人们与网络接触的机会,加速了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发展的步伐。

(二)虚拟与隐匿性

从技术层面上讲,网络空间是由比特构成的,比特和原子循着完全不同的法则,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的结果,是在网上形成了一个几乎可以找到实存社会的一切东西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互动,形成了“现实”社会之外的“虚拟社会”,网络文化便存在于这个“虚拟社会”之中,因而具有虚拟性。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技术不仅使人们的身份变成了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不分民族、种族、国籍、性别、信仰等因素进行联系和交流,而且,如果愿意,人们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不会被人觉察。相互交往的人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对话者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隐匿性的文化氛围在网络文化中司空见惯。

(三)超时空性

在网上,没有国家的边界,没有自然空间的地理限制,人们足不出户却可以超越地域的概念,轻而易举地驰骋于任意不同的文化空间中,网络也使社会时间成为一种可以选择和操作的价值路径,你可以自由的回复历史和回到过去,网络文化将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昨天与今天,遥在与此在混合在一起,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社会成员构造了超载时空的精彩空间。

(四)多元性

表现在:文化渊源多元,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连接着150多个国家,各种文化在网上充分展现、传播、碰撞和交融。这种交流使网络文化融合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独特的兼容并包的多元化品质;内容多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影视、股票、音乐等方方面面,形成烟波浩渺的信息海洋,各种风俗时尚和社会热点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中得到体现;文化价值观多元,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体现着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信息在网络大行其道,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权威在此经历着网络文化的挑战。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更是利用网络大量散播着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值得警惕。

(五)自由与平等性

网上交流具有极大的自由,没有中心,几乎没有约束,人们不仅可以在BBS中高谈阔论,而且可自由设计个人主页,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可以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同时网上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由与平等,这是许多人选择网络、一往情深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青年社会化的实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以及所遭遇的社会历史事实,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青年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群体和组织,如家庭、同伴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等,宏观环境只规定着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性质和方向,青年社会化的具体情况,基本上是由微观环境决定的。网络文化的诞生从空间和时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互动方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接触它的青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它的出现不仅拓宽了青年认识世界的视野,增加了青年了解世界的机会,而且对青年社会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新的影响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一)网络文化为青年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创造了便利条件

学习和掌握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技能是青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除了在儿童少年时期已经习得的基本生活动作技巧,青年社会化的重点是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会社会交往,以适应独立的生活,自食其力。与开放多元、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的接触,一方面能促进青年的学业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远程教育、网上课堂等的日益普及,也拓展着青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受教育的空间,据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对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63.9%的上网学生认为上网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36.5%的上网学生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网络文化不只是为青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更是他们的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成为青年寻求知识的新手段和新动力。

(二)网络文化能够帮助青年正确的认知社会角色,完成角色培养和角色调适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身份、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角色社会化失败会造成许多心理或精神疾病。青年虽然缺乏社

会生活经验,但对未来的可能担当的社会角色却有各种猜想,角色之间应如何取舍?网络文化的虚拟现实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角色实践场所,满足了其体会和尝试各种角色的精神需求,因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青年可以改变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如果愿意,甚至可以以多种年龄、多种身份、多种性别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增加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机会,从中可以体会到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正确的理解、认知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角色,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的角色义务。

(三)网络文化有助于青年的个性培养和自我完善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培养与社会标准相吻合的个性,使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年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和困惑又往往难以启齿,长时间压抑于心中就可能引发人格障碍,网络文化的隐匿性使青年免去了现实社会中可能暴露身份的顾虑和尴尬,可将自己的真实思想在网上流露出来,一方面可以寻求到专业的援助,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网络空间宣泄情感,促进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虚拟毕竟不等于现实,网络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工具,手段的目的化将会泯灭真正的目的。因此,在洞察网络文化在给青年社会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其消极方面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四)网络文化导致青年学习能力的下降

网络文化中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必然会使青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它所营造的平面化、标准化的“快餐文化”,将会消解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使受众被投入经验的覆盖之下。网络文化一方面能够使正在求学期的青年摆脱学校的刻板学习模式,完全凭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但同时由于许多人还没有悟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这样就很容易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有的甚至染上网瘾,长期沉迷于网吧,学习时间减少,以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荒废学业。据报载,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00名学生中,至少有30%是因为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导致成绩下降造成的。

(五)网络文化的隐匿性引发或强化人的潜在的不良心理,弱化青年道德意识

在网络交流中,青年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调查表明,有不少青年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撒谎为乐趣。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项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素质”时,66.1%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甚至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正常的。由于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并直接影响到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有的甚至仅仅为了支付上网费用走上偷窃、抢劫的道路,网络犯罪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六)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不利于青年对社会文化的内化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社会人不过是掌握了社会群体行为方式,并将社会主流文化内化的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中,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内化的只是能够代表特定文化存在的比较一致的理想和信念,它在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表现在对个人的社会行为所起的定向作用和稳定作用,决定并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青年接受信息的渠道单一,学校教育和大众舆论对于青年接受社会文化的教化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与网络文化的接触,使一切变得复杂起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色情、反动的信息更是大行其道。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之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标准的多样性,青年在难辨是非真伪或受不良信息诱导的情况下,就可能由欣赏而走向趋同,由无意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最终做出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错误选择。

(七)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导致青年在现实中的交往能力下降

首先,沉溺于网络文化中,造成了青年同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一个青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几个小时不同其他人交谈半句是常见的事;其次,网络文化的虚拟环境很容易使青年耽于幻想之中,沉醉于一种虚假的满足,从而把与他人的交往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第三,虚假环境很可能会扭曲青年人格,影响同他人的交往。在虚拟环境中,人人都是完美的,可以发号施令,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到了现实社会中,持这样的观念同他人交往,必然会四处碰壁,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引发网络依赖,恋网成瘾,网络幽闭症和人际信任危机。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青年与成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更是明显不足。综上所述,网络文化在缩小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的同时,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天涯咫尺也使咫尺变成了天涯,使青年重视了远交,却漠视了近往,习惯于虚拟却离开了现实,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弱化。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过:“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5.38亿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已经基本饱和,而高等院校学生无疑是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难免会呈现出人被网络异化的问题,进而引发诸种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面向社会转型期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高校网络文化,特指高校师生在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上,由于长期交流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其基本特征有三点:

(一)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不仅是一个沟通的平台,而且是一个虚拟社会。网络行为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学生网民通过和他人的虚拟交流,从而形成自己的网络虚拟交往空间。尼葛洛庞帝对此曾说过:“(网络的 )虚拟性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对此,曼纽尔·卡斯特指出:“真正的沟通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信息解读过程中传送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通过共同交流观点,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星星之火”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燎原之势”。

(三)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在网络文化中,每个人都是平等关系,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因素受到限制。高校网民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内容无所不包而且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极大的宽容与自由形成了在网络文化形式与内容上的超时空性特征。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功能

(一)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舆论引领功能。在当前自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环境的巨变也冲击了传统舆论引导机制。网络空间里的传播对象即“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影响甚至左右媒体传播与舆论走向。诸如自媒体时代的微博等形式,其即时性使它成为舆论热点的重要推手。

(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文化创造功能。网络可以全方位覆盖的保存与传递文化,实现文化传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自主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创造主体的精英倾向,使其较之普遍意义的网络文化选择功能更为突出,更具促进先进文化创造的功能。

(三)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信息渗透功能。高校网络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多元一体的,大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信息,放纵或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信息的交互渗透,既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也进一步强化了网络参与者的趋同性,从而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渗透力。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网络语言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的,在虚拟空间中交流使用的媒介语言形式,诸如“给力”、“高富帅”、“屌丝”等一些热门网络词。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的影响,此类网络“亚文化”其凸显出多变而且日益庸俗化的特点。

(二)多元文化良莠并存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复旦大学张涛甫教授曾指出:公共生活中,很多公共话题,由实体社会点燃,却在网络爆发,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交互影响,甚至存在虚拟世界引领、倒逼现实社会的现象。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会通过网民带到网上,极易形成舆论热点,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网络放纵导致的大学生学业荒废和信仰迷失。江西某高校一份信息显示:有些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退学的学生8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我国的社会转型不完全同于西方国家,它还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步伐,更易使学生陷入价值迷失危机,使其暂时处于“灵魂断奶期”,造成道德困惑。

四、针对社会转型 加强网络文化监管

(一)全面加强高校思想舆论引导,唱响高校网络文化旋律。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同时,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从而掌握高校舆论主导权。

(二)创新网络文化互动机制,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有效接轨。学校党团部门要积极通过论坛、新闻评论等网络渠道,利用微博等新兴网络服务,促成校园积极向上舆论的形成。同时,必须探寻师生网络协商互动机制,防止和化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高校网络管理监控,建设校园网络的“绿色”文化长廊。高校网络管理应该强调“监控”与“引导”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除了依靠技术手段,学校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引导网络走向,放大网络“正能量”。实行网络舆情日报制度,及时有效掌握校園网络态势,建设绿色校园网络文化长廊。

(本作品系河北师大2012年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廉政文化网络载体的构建与管理 篇7

一、信息网络化和廉政文化及其关系

廉政文化, 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 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 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有四个基本范畴: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要求, 作用于执政者的内心世界, 形成廉洁从政的文化动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 形成以廉为荣的社会风尚, 用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职业文化;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境界在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反映。

计算机网络“使单子聚集起来, 起到社会节点的作用, 为那些变动不居的单子培育起多重的可以随意选择的亲和关系。”信息网络化作为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 处于一种虚拟环境状态, 有其自身的特点:1、交互性。2、便捷性。信息网络化让人们体验了“e网情深的精彩世界”, 但也带来了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 同时给廉政文化带来发展机遇。

二、信息网络化存在的问题及给廉政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网络化的现象是内容广泛、资源开放、语言另类、角色虚拟、规范淡薄。虚拟生活凸显感性、个体、游离等后现代特征, 被形象地喻为“后现代游牧部落”, 网络规则的淡薄, 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现实的生活, 并受到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

网络存在的益处和负面影响饮鸩止渴固然不好, 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信息网络化存在许多问题, 但也给廉政文化带来了机遇:一是充实了教育内容, 益于学习;二是利于教育观念现代化和教育主体个性的弘扬和完善;三是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 丰富了生活;四是优化了廉政文化的环境, 拓宽了空间和渠道;五是在主客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更直接更便利沟通的桥梁, 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四位一体”的网络廉政文化新模式。

信息网络化给廉政文化的挑战主要有: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 容易导致人们思想迷失方向;二是垃圾信息对人们思想误导, 从而形成行为误导;三是网络过多介入人们生活, 导致网民心理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增强;四是影响廉政文化大环境;五是影响正常交往, 多数网民挂在网上导致关系“生硬”。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平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为我们利用网络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动力, 利用网络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一是受众面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3亿多, 居世界第一位, 平均每5个人就有1个上网。因此, 在网络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能将传播的效果最大化。二是包容性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几乎是无所不能。三是速度性快。没有时空限制, 可随时更新, 易抢得传播先机。四是参与度高。运用网络传播廉政文化, 网民既是观众, 又是参与者。有了参与, 廉政文化建设改变了传统说教的形式, 变得生动活泼, 丰富多采。

三、廉政文化网络载体的构建与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时代, 利用网络进行廉政文化建设, 可以使社会各界网民通过网站了解到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最新内容, 也使廉政文化在网上的空间不断发展壮大。同时, 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宣传, 利用网络进行宣传舆论、传播知识, 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深、渗透力强, 群众关注程度高等特点。以时代的主流文化和旋律, 坚持正面宣传、反面警示, 倡导科学精神, 形成一个大宣传的格局, 可以增强廉政文化的宣传声势和效果。

(一) 廉政文化网络载体的建设有其自身特点。

1、互动性:开辟富有理论价值的BBS发表青少年自己的观点, 参与讨论、交流、反馈;

2、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技术, 制作德育课件来接受德育熏陶;

3、预见性:充分利用网络设计虚拟的德育社区, 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生。

4、“利他”性:源于“利他主义” (altruism) , 即为他人的无私行为。[1]

5、能动性: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 选择网络廉政文化活动。最终使网络廉政文化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茫茫的网海中, 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富有教育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绿洲。

(二) 廉政文化网络载体构建与管理的途径:

1、网络平台, 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实现教育日常化。

2、健全网络文化规范, 形成有效制约机制。

3、构建系统的网络监督体系, 防止行政权力异化。

4、培养网络宣传骨干, 提升廉政文化品位。

5、建设廉政文化网络载体要强化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是指网上实践主体对于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它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 构成了教育主体创新和学习的基础。当网络教育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廉政文化就应当把网民的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这也是廉政文化网络载体建设本质上“自组织性”的内在要求。

6、实现线性教育与多渠道非线性教育相结合。

另一方面, 还要多渠道多途径地拓展廉政文化的载体领域, 积极探索广大受众喜闻乐见、干群皆宜的宣传教育形式, 占领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如廉政歌曲曲艺、影视作品、公益广告、绘画漫画、博客贴吧等。

“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4]借助网络平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从而改变了以往传统上单一的本本模式, 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新形势下, 加强廉政文化网络载体建设是时代赋予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 体现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廉政文化要求, 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重要阵地。同时要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 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 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 从而使网络载体和廉政文化健康、创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庆红等.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2) :p49-50.

[2][3]董世军, 周占军.廉政文化建设要善于运用网络载体[J].新长征, 2008, (11期) :p56-57.

试析网络文化对图书管理的影响 篇8

1 网络文化对图书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扩大了图书管理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下, 使得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分为了馆藏信息资源与网上信息资源两大类, 同时这两大类对于图书管理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并且内容及其丰富。网上信息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网上数据库、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网上图书馆等, 可以为各大图书馆读者提供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料, 如世界名著、会议信息、目录索引、参考工具书、科研论文预印本等。就读者角度而言, 无论是网上信息资源还是馆藏信息资源, 其信息质量是没有区别的, 读者更为在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1.2 实现了资源共享, 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网络文化下, 使得各公共图书馆、资料室、高校图书馆之间搜藏的信息资料更为系统化、规范化, 可以使各馆能够有重点、有特色地收藏文献资料, 有效地解决馆与馆之间的交叉和空白问题, 形成优势上的互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通讯与电子存储使得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和馆藏位置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促使传统图书馆逐步走向无墙化电子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推动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在这种新形势下, 图书馆、资料室可以摆脱传统藏书的模式, 力求使藏书范围不断扩大, 而网络文化可以从世界各地将信息资源输送到图书馆内, 不仅节约了办馆经费, 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1.3 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

文献检索是文献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环境下, 能够通过高分辨率图标显示、多窗口菜单、鼠标以及触摸屏技术的应用, 利用人际交互方式实现人机界面操作的简单明了, 从而避免传统手工检索带来的巨大工作量与读者时间的浪费。读者只需要将重要的关键词将输入其中, 图书管理系统便能够自动检索出与之相匹配的文献资料。此外, 检索的途径也随之有所扩大, 不仅可以包括责任者、题名、主题、分类等方面, 甚至还包括信息数据中的任一字段。利用全文检索、声音检索、数值检索、图像检索、超媒体检索、超文本检索等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 提升文献检索的准确率。

1.4 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流通方式

在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模式下, 读者借阅文件时只能整本提取属于静态的纸质文献, 并且加以珍惜使用。而在网络文化下, 读者能够便捷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料, 只要根据要求获准进入网络系统并遵循规定付费, 便可以享受查阅、下载、编辑、组织文献信息等权利。不仅可以查阅图形、文字、数值、图像等静态文档资料, 还能够查看动态图像信息资料, 获取多媒体信息等动态文档。

2 网络文化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树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观念

在网络文化下,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必将从原本的格局分布向着多中心、多层次、多系统、多类型的方向发展, 所以图书管理工作应当满足分工协调、资料信息资源共享、开展网上服务等要求, 避免各大图书馆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如, 在目录数据库建设时, 对于已经存在的重复建库应当予以慎重考虑, 减少资金和人力的浪费, 不要使数据库的建设无法达到预期使用的效率。

2.2 健全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适应网络文化对图书管理带来的重大影响, 图书馆必须优化图书管理体系, 健全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使图书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实现有章可循, 既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又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同时, 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目标责任制, 使权责利相结合, 使评聘、奖惩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将目标管理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严格执行各种实施细则。此外, 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使各部门、各环节、各工作程序都分工明确, 紧密联系, 从而确保图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图书管理可以遵循工作的客观规律, 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质量管理体系和改革图书管理体制, 来达到开源节流、节本增效的目的。

2.3 提高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

网络文化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借还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馆员更应当担负起信息管理者、信息向导、信息专家、信息顾问以及系统专家的角色, 使其能够参与到网络文化的构建中。这就需要馆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 通过多专业、多学科的学习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同时, 图书馆应当根据馆员的个性发展、层次结构以及自身状况的不同, 按照实际工作要求对馆员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培训和指导, 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2.4 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

网络文化下,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应重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 使信息服务手段日趋现代化、多样化。首先, 加强硬件环境工程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的硬件建设是信息平台的物质基础, 应做好工作站和网络通讯系统更新换代的工作, 同时做好包括检索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的升级改造工作, 以此适应图书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其次, 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应强化对现有文献的深层次开发, 将文献整体的提供方式转变为知识单元化的提供方式, 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通过构建集成化的信息检索接口, 从而实现文献信息的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管理, 为用户提供准确、快速、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提高图书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3 结论

总而言之, 网络文化对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 同时也是推行图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图书馆应当正视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工作,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要: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对图书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论从管理理念, 还是从管理方式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于此点, 本文就网络文化对图书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探析, 并提出完善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图书管理,积极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易大东.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初探[J].图书馆, 2007 (2) .

[2]李晓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J].图书馆, 2007 (5) .

[3]罗承艳.浅谈网络中图书、信息资料的保护和合理使用问题[J].科技咨询, 2011 (8) .

[4]陈贵娥.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科学咨询, 2008 (21) .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篇9

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厘清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的关系和特征,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品位,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2]

1 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文化素质

网络文化的信息开放性为师生知识文化素质的提升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网络文化的信息开放性使得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汇集于网络之中,成为一种多元性世界广域文化。加快了广大教师和学生思想交流的频率,扩大了师生与外界接触的平面,拓展了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渠道,能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2)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比,网络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渠道,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得到广泛运用,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扩大学习的知识面。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交互性使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拓展了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空间,更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为其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3]网络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以其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便快捷,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3)有助于缓解压力、拓宽交往空间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他们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我们通过网络得到诸如学习、科研、专业等信息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娱乐、休闲,以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开展网上聊天、收发E-mail、网络游戏等活动,大大突破了信件、电话等传统交往方式。通过网际交往,师生们可以建立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拓宽眼界,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种独立意识、开放意识和全球意识。

4)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

传统的校园文化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开展同一主题内容的文化活动,而校园网络文化的出现,使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内容。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性使得网络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受众。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内容,让不同的网民群体在网络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致所在。网上教学、网上竞赛、网上聊天、玩游戏、看视频、写博客等丰富的网络文化生活赋予了个体充分的自由和创造力,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自主活动空间,网络文化的建设、传播和内化功能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对传统的校园文化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2 校园网络文化引发的问题

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上的内容包罗万象、极其丰富,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网上存在的一些淫秽、暴力、反动的言论以及邪教组织在网上散布的反动言论和歪理邪说,扰乱人心,导致广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混乱。庸俗的网络文化、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根据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的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大约有47%与色情有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导致了一些网络用户的失范行为[4]

一些网络用户刻意模仿黑客,在网上非法截取他人信息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甚至在诸如“贴吧”等论坛上发表一些侮辱、攻击老师、同学和学校的言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却认为自己是在和机器打交道,只不过敲击了几下键盘,点击了几下鼠标而已。这些网络失范行为导致校园文化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3)网络成瘾问题突出,容易引发学生身心健康问题

客观上,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条件。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弱,辨别能力有限,容易上网成瘾,而一旦成瘾,将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适应,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意识,并出现孤僻、冷漠、不合群等心理疾患。一些在校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方面,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经常通宵达旦的上网,不但耽误学业,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

3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思路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我们应加深对它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理清网络建设与校园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突出网络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在校园生活中,如何兴利除弊,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网络,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校园文化的新途径、校园公共文化的新平台、学生健康精神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全局,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建设

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无庸置疑,网络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校园文化也必然反作用于网络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创建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陶冶情操的作用并以此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2)加强舆论引导,倡导“健康上网”

学校有关部门可以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举办以“构建和谐网络,倡导健康文明”[5]为主题的“校园网络文化宣传周”,积极宣传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建立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讨论专栏,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和辩论,及时化解矛盾,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谴责、举报和打击那些淫秽、反动信息的发布者,从源头上控制网络不良信息在大学生中的蔓延。

3)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

学生是校园网的主要使用者,也应成为网络建设的参与者。要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以激发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

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校园网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的网站往往缺少特色,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各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适当调整门户网站的内容设置,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可以尝试建立以网上团校、网上党校为代表的主题教育网站,加强招生、就业网站和心理咨询网站等服务指导性网站建设,开展网络摄影比赛、网络文学征文、网络知识竞赛、主页设计竞赛、动漫设计比赛、校园DV创作比赛、网络绿色游戏比赛、博客设计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通过网络主动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减少学生因浏览不良网站而产生的隐患,也有利于促进校园网的不断完善。

4)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化素质教育

当前,大部分高校没有实现校园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数据分散,教育信息化层次不高。我们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尤其是要加快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等方面的建设步伐,以建设数字化校园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

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最可行的方式,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4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

要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减少甚至消除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广大师生的网络道德观念,规范其网络行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成立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构

校园网络管理中心要制定师生网络行为准则,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师生的网络行为,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控、搜集、分析、加工、处理,对网上反动、淫秽内容要及时进行清理,规范网络市场,净化网络环境。

由学校学生处及网络管理中心协助,成立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小组,负责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在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好、网络技术过硬的校园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工作队伍中既要有认真负责的行政管理人员,也要有耐心热情的教师,更要有积极投入的学生,使这支强有力的队伍担负起信息收集、发布、传播、管理等重任,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骨干师生的表率作用,强化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

2)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提高技术水平

校园网的建设在满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需要的同时,必须杜绝各种垃圾信息和色情、淫秽等不健康信息侵入校园网站。我们要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确保网络安全。不同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有较大差异,不能一相情愿地认为仅仅通过教育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就可以完全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还必须要有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作后盾。现阶段高校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监管,即:校内网站监管、校内上网场所监管、校内网络信息监管。

网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构筑防火墙、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上传播的黄色、暴力、反动、迷信、民族歧视、诽谤祖国等信息进行有效地阻止和过滤。对网上发表言过其实的言论,散布虚假信息,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污蔑社会等不健康的内容要及时进行清理。合理分配和管理校内用户的上网活动,要有两手抓、两手硬的意识,才能做到将不良文化拒之于校门之外,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少接触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使网络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3)建设校园网络管理的制度文化[6]

结合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参照《学生上网管理规定》及校规校纪,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网络管理领导小组的作用,对校园网站的监管、信息化教室的管理、宿舍上网管理、学生外出上网管理等制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强化网络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在制定制度时,要审时度势,重视其科学性、教育性、稳定性和灵活性,时刻关注其导向性。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务必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校园网络文化是新型的校园文化,对它的管理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可以套用,只能在实践中摸索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的管理方法。因此,校园网络管理人员要积极到其他高校调研,结合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吸取先进的校园网络文化管理经验,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5 结束语

网络时代,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走在学生的前面,充当网络文化的领航员,要在坚持传统校园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教育青年学生,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寻找对策,解决矛盾,充分调动和整合网络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开创高校管理工作新局面,实现高校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摘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中,校园网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而生的校园网络文化改变和重构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伦理观念、道德素养、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也给传统的校园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该文在阐释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探究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影响,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洁贞.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涵义特征探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敬菊华,张珂.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4).

[3]江凤艳.浅谈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崔向平,张会凌.计算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6).

[5]顾锡宏.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10

一、网络文化及其与社会心态的关系

1. 网络文化的内涵。网络文化是伴随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多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2. 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关系。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新空间、信息传播新载体、文化创作新平台。2014 年1 月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18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 亿,占总网民数的81. 0%[2]。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究竟是网络文化决定着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态决定着网络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去寻找答案。社会心态是人们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社会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等心理状态。网络文化是人们社会心态在网络上的表达和反映,社会心态决定了网络文化; 但网络文化不是消极和被动地反映社会心态,网络文化对社会心态有主观能动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影响

1. 网络文化拓宽和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网络让大学生知道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网络使大学生了解了种族的渊源性与民族的差异性,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网络使大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了社会,让他们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网络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自己职业的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要,还可以使大学生把握自己未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2. 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网络文化盛行的同时,恰恰为一些大学生成就自我创造了良好的机会。通过网络,一些大学生展示了在网络应用方面的才能: 在网络上从事电子商务,做得风生水事者有之; 利用网络搞在线教育,做得红红火火者有之; 写网络小说,写得名利双收者有之; 一些人致力于开发网络智力游戏,惠人及己也不乏其人。网络成为一些大学生实现梦想、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一个自由、开放的大平台和梦工场,他们通过网络给人们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便利,他们通过网络文化的创作改变人们娱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学生网络应用的价值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也是其自身的努力和价值得到社会确认的时候。

3. 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表达窗口。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想、敢拼搏、有闯劲的年轻一代,他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感知时代的脉动,顺应世界的潮流;他们除了关心自己的成长,还需要关注中国社会的现状,感受人们群众的处境。大学生既要适应时代的主旋律,也要适时合理地表达自己独立思考的心声。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一个重要的表达窗口,没有地位限制,不受空间约束,大到中、日、美三国的关系,小到姜、葱、蒜三物的价格; 远到结婚买房,近到学习就业,大学生均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不良影响

1. 网络游戏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网游文化也同样属于娱乐文化,它和电影、小说、歌舞一样,都具有娱乐的特性。网游由于其丰富的声色图文、虚拟空间的互动性满足了人们的参与需求,所以它的娱乐价值正在不断超越着传统的娱乐文化,从而吸引了无数的年轻男女的热爱和追捧。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的大量开发,手机网游由于其便利性逐步取代电脑游戏成为游戏的主流,大学生正是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的巨大用户群体。相关数据表明,目前网络游戏玩家中每天玩3 小时以下的仅占26. 17% ,玩3 - 6 小时的占28. 17% ,而每天玩到6 小时以上的竟高达45. 65%[3]。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 网络游戏容易令一些大学生模糊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异,漠视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使一些大学生做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沉迷网络游戏,使一些大学生逃避了现实的压力与无奈,无视了学习的重要与父母的期待,从而耽误了学业,贻害了身心; 网络游戏令一些大学生意志消沉、行为消极,出现自卑及社会功能退化、害怕社会、拒绝融入社会的心态。

2. 网络炫富媚权的价值文化使大学生呈现出价值取向上的功利心态。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郭美美微博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为代表的社会上一些疯狂的炫富行为以及大学生的拼爹现象,就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典型反映。

3. 网络社交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网络文化使大学生产生了人际关系上的冷漠心态,网络的出现与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社交网站的迅速发展,网络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交流交往的空间,在给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使一些过度应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产生了人际关系的危机,形成了网络人际孤独症。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迷恋,长时间地使用社交网站、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网络上,对周围的人群漠不关心,对人缺乏信任感,疏离近距离的沟通,对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变得麻木和冷漠[4]。一些人对网络社交的严重依赖已经到了“没有评论,就丧失了交流能力; 没有微博,就没有了人际关系; 没有网络,就焦虑万分,坐卧不安”的境地。

四、结语

大学阶段正处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网络文化的良与莠需要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加以引导。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影响普罗大众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既存在积极性的一面,也存在消极性的一面。面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我们要高度重视对这一群体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都进入集中呈现和多发时期,培养人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环境,是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当前的网络文化建设,赋予网络文化以鲜明而突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运用和管理,让网络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引擎。

摘要:网络文化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深刻,探讨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为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做好网络文化的引导提供方向。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11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的高职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4C36)的阶段性成果以及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美院一刻”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编号:14WL10)的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不足

在实际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际的校园网络文化现状进行考察与研究。下面是笔者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现状的认识:

(一)鉴别能力不足

校园网络文化以多种网络媒介为依托,它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计算机的发展广受青年学生的热捧。由于校园网络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容易造成文化信息的冗杂,学生不容易从中辨别出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信息。例如,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微信、微博,E-mail等,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可能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他们的鉴别能力不足,从而无法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

(二)削弱现实交往

校园网络文化一方面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另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也削弱了学生们的现实交往能力。网络容易让学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他们喜欢用手机与别人进行交流,而忽视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长时间进行网上聊天,就容易形成性格上的孤僻、冷漠。除此之外,他们还容易对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形成戒备,不愿意轻易卸下自己的面具,这就造成学生交往的缺失,从而对其人格的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三)缺乏管理体制

校园网络文化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这是一大突出诟病。在当代的网络平台上,存在有不少不良现象,例如,未成年人浏览一些庸俗与淫秽的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却没有被关闭或是接受任何惩罚。在网络的管理方面属于一种无组织状态,这就容易造成网络的混乱。另外,在监督体制方面也是相当匮乏,校园网络文化主要以学校的宣传为主,但是,在学校里却没有一种专门的机构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监管,这容易造成一种隐患。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校园网络文化对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紧跟时代步伐

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继广播、报纸、电视机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开网络,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潮流。而校园网络文化就是以网络这种最新的发展模式传递文化信息,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这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从而形成一种全面发展的能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让学生紧跟当代潮流发展的动态,使他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网络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它是一种经过学校专门挑选出来的、带有目的性传播的文化。这种文化方式具有隐晦性,它可以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为学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网络改变了以往“为我独尊”的局面,它使每个人都享有表达的自由和权力,这容易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们知道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促进个体发展

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促进学生的品德以及文化素养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校园网络文化始终紧紧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国家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新要求,这说明国家十分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竭力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这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

三、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方法

基于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现状,这就需要我们对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方法进行积极探讨,只有如此,校园网络文化才能以一种更加规范化的姿态去引导学生的发展。下面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的角度分别进行探究。

(一)从社会的角度

1.提供资金支持

在校园网络文化发展中,社会应该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校园培养的人才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因此,社会的发展与学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些硬件设施,而这些硬件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这些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社会应该多方面筹集资金,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援。

2.加强网络管理

网络的发展离不开管理,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往往会导致校园网络文化的漏洞百出。首先,社会应该制定一些有关校园网络文化的规章制度,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可以确保网络文化的安全性;其次,应该实行分权而治,设立一些专门的人员或者是组织机构实行监督;再次,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校园网络文化予以取缔,打击一些不法的网络文化宣传活动,确保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二)从学校的角度

1.利用媒介宣传

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的渗透,除了一些基本的网络媒介,我们还应该积极挖掘新颖的网络文化传播载体。众所周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即微信、微博等电子时代。我们应该对学生所关注的网络交往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抓住学生们所喜爱和热衷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才能利用他们所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更加容易地接受,从而方便网络文化的管理。

2.打造专业队伍

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中,无法离开专业的网络文化人员,网络专业人员以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轻松解决网络文化中的问题。学校应该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这样可以成为以后校园网络文化的后备力量。首先,打造一批具有现代信息能力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网络知识可以进行传授;其次,打造一批具有现代信息管理能力的队伍,他们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实时的管理和监督,从而确保有效性;最后,打造一批具有信息研究能力的队伍,对网络文化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

3.疏导结合,注重正能量的引导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半是95后的学生,这一代人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与管理者及教师是互联网世界的“移民”,如何采取“原住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事情。院校需要进一步开动脑筋,采取全新的形式,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引导,以及增强对正能量案例的宣传。

(三)从个人角度

1.提高网络意识

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与个人也是紧密联系的,个人应该从提高网络意识做起,并在实际的文化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首先,个人应该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网络,在进行网络交流时,积极探讨网络的多样性,在生活中要善于利用网络解决遇到的难题,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在利用网络时,要善于发挥网络的有利方面,避免网络的不利方面,从而减少危害。

2.培养自律能力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公共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享受一定的自由和权力,没有人对你进行实时监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律能力。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控制上网时间,不能无限制地沉溺于网络世界,要知道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它不能取代我们现实的生活;其次,要健康、绿色的上网,对于一些庸俗低下的东西,我门要提高鉴别能力;最后,要文明上网,对于一些不健康的行为要进行抵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对于校园网络文化,我们应该坚持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等多个角度去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武月清,李龙.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

[2]郭加书,崔然,王明燕,李岩.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

作者单位: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 篇12

(一)研究背景

2006年被媒体称为“恶搞元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成为网络恶搞兴盛的标志性事件,也让草根阶层胡戈一炮而红。从此,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恶搞形态开始在网络上受到网友的广泛追捧。社会上关于网络“恶搞” 文化这一“亚文化”的态度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恶搞”是社会排解情绪与压力的安全阀,有利于当今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平衡,是公众争取自身话语权的积极手段;而也有人坚持,网络的媒介“把关人”的缺失由来已久,而部分网络“恶搞”文化对国家话语、社会舆论的颠覆与戏仿,将会导致主流话语权的丢失,主次文化的颠倒,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

网络“恶搞”文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性?它的发展现状如何?它的流行和大众心理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其对社会话语权结构的深层次分析,正是本文探讨的切入点所在。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网络“恶搞”文化这把双刃剑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和其引发的社会话语权的变迁这一现象进行深度的剖析, 可以揭示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一,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把网络“恶搞”文化视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文化,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恶搞”文化的产生和流行进行研究,为网络“恶搞”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本文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纵向的梳理, 可以为更深入研究恶搞文化提供一些资料和参考。

第三,本文通过对网络“恶搞文化”传播行为的分析,为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分析参考,有助于引导社会形成良好、健康的网络文化新风气。

二、文献综述

关于恶搞产生和流行原因的文献研究,最开始是出现在报纸、新闻周刊和网络上的报道和评论,其特点是较为零散, 往往针对恶搞的一个点进行发挥,大多是一些个人碎片式的想法和观念,虽然后来随着文化人和学者的介入,观点更加深刻和全面,但是只有当后来主流学术媒体开始进入,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愈多,关于“恶搞”的文献才渐渐的丰富起来。总体来看,现在研究恶搞文化,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文艺学等方面入手。

针对当下恶搞现象进行文化研究主要分成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总体研究从宏观上把握恶搞文化产生并盛行的文化土壤,个案研究则从一个案例入手,最后探讨的还是文化问题。前者如詹珊的《土壤、气候、种子———恶搞文化盛行之探源》(2006,6),后者如杜明艳的《“馒头案”网络时代下大众文化的错位及回归》(2006,5)。

(一)关于恶搞文化的概念

“恶搞”一词来自于日语的KUSO,汉译就是“恶搞”的意思,是近几年风靡世界的网络亚文化。

目前“恶搞”这个流行词汇,并没有一个统一定义。李胜盼认为,“恶搞”文化就是对原有经典之作的戏仿、解构和反讽,是一种基于大众娱乐需求和表达欲望而产生的非原创性的亚文化。

(二)关于恶搞文化流行的原因

关于恶搞产生和流行的原因,目前学界的主要观点主要有如下两个:

1.后现代文化的滥觞

吴凤颖认为网络恶搞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精英文化身份的失落。恶搞在网上流行是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心理。它体现着大众对长期以往主流文化压抑的一种宣泄,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抵抗。

2.大众狂欢

林晨认为恶搞文化主要是对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和体系,以及这种话语秩序和体系所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的合法性等进行戏弄、解构和颠覆。那么恶搞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这种颠覆和解构呢?经考察发现其主要采取的是戏仿、拼贴、碎片化、移置、升格与降格等后现代艺术常用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段的共同特征就是狂欢化。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指出,“狂欢状态是人出于最高形式的自我肯定需要的产物。”也就是说大众都有一种狂欢的心理情结,这种情结是他们实现自我的一种心理补偿。

三、我国网络“恶搞”文化的特点

“恶搞”其实并不只存在于现在的多种媒体上。解构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同名小说曾被认为是“文明堕落的表现”,作者甚至有被告上法庭的危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然,“恶搞”真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在近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恶搞”文化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媒介发展到了电影、电视、互联网上。电影大师周星驰对四大名著 《西游记》的恶搞作《大话西游》被一代人奉为经典,而网络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全国范围内的走红则正式开创了新时代的“恶搞”元年。至此,“恶搞”文化进入了广大公众的眼球,到如今,网络“恶搞”可以说是层出不穷。2015年武打明星成龙早年的洗发水广告就遭到“恶搞”,使得一时间, “duang”成为2015年的热门网络词语。网络“恶搞”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一)大众性

“恶搞”文化是彻彻底底的草根文化,网络的低门槛使得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恶搞的主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发泄感想、宣泄情绪。比如2006年9月,女诗人赵丽华在网上写的一组即兴诗,陆续被转发网络上,随即掀起一阵口水诗歌狂潮,甚至有些网站还设计出了相关作诗软件,发起“后现代诗大赛”,而这也促成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梨花体”诗歌流派。2015年愚人节,一系列名为“大哥别杀我,大哥听我解释”的网络恶搞视频,在网络上形成全民疯传的“接力”风潮。 这个“恶搞”创意起源于国外的街头恶搞,整人者事先点燃鞭炮伪装成枪声。再配上经典台词“大哥不要杀我!”,使得不知情路人以为此处发生了枪战,表露出各自受到惊吓后的真实反应,而这些反应往往让知情的“围观网友”捧腹大笑。而这样的整人小把戏可操作性强,“恶搞”效果明显,所以当大众一起接力玩同一个游戏后,“恶搞”风潮也就形成了。网络媒介的低门槛、草根性是“恶搞”文化生长的土壤。而网络媒介的大众性也正是网络对传统媒介绝对话语权威胁的根源所在。

(二)互文性

“互文性”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产生的批评术语,指一个文本把其他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引用、戏拟、仿作、拼帖、合并、改写、化用等一系列互文写作手法。网络“恶搞”正是借助网络媒介把不同作品的音视像和文字等拼贴组合,运用夸张、放大等多种表现手法建立原文本和创作文本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从而表达创作者的观点与想法。这类作品的内容往往与原作主旨大相径庭,是对原有作品的一种戏仿。如网络“恶搞”的经典之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套用了《法制在线》的模式,将陈凯歌的商业大片《无极》中的镜头语言配以多种不同音乐(包括黑客帝国的音乐、流行歌曲和多段民族歌曲等等),并在其中穿插多个时下流行的元素对原作《无极》进行解构,以表达创作者对原作内容的不满与嘲弄。

(三)娱乐性

娱乐性是网络“恶搞”文化的最主要的功能特性之一,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凝聚着创作者无限的巧思与智慧。纵观现今网络上流行的“恶搞”作品,往往都富有创意、别出心裁,诙谐幽默中带着戏谑的基调,这些特性都牢牢地抓住了受众的眼球,使得许多轻松出奇的“恶搞”作品受到网友的广泛追捧。像活跃在网络“恶搞”界的后舍男生,就是广东美术学院两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他们以美国流行乐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as long as you love me》为母本,然后对照歌曲的情景进行对口型与夸张的表情模。他们极具娱乐精神的处女作一下便俘获了追求个性张扬的年轻人的心,迅速成为无厘头恶搞的典范人物。而同样走无厘头恶搞路线的,还有2011年在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中恶搞《还珠格格》的台湾大学生谢依霖,她凭借其自成一格的脱口秀表演,也是获得了广大网友的青睐,一举成名,进军娱乐圈。在另一个大众媒介上风靡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同样是以其独具特色的搞笑方式成功地成为电视恶搞的典范。《武林外传》虽是武侠片,但没有传统武侠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刀光剑影的武打场面,反而以小人物的生活琐碎成了为主线,巧妙引用了不少流行歌曲和明星绯闻等,看似制作粗糙,实则匠心独具。其恶搞的核心在于以一种嬉笑怒骂的搞笑方式娱乐大众。

(四)颠覆性

“恶搞”作品往往极具有颠覆性,对社会精英阶层主导的主流文化充满质疑的草根阶级通过具有反讽与批判意味的作品和主流文化进行抗争,依赖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达到对社会权威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与颠覆。像对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篡改:在蒙娜丽莎俊美的脸上加了两撇山羊胡,从而引起艺术界的轩然大波;而改编潘冬子身世的恶搞视频《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更是将这被几代中国人视为革命教育典范的红色经典狠狠地恶搞了一番。而在2015年6月27日东方卫视播放的《欢乐喜剧人》节目中,国内搞笑艺人贾玲饰演的花木兰,啃烧鸡,被父亲骗去当兵,见到壮男更是流鼻血,这些在原本的花木兰主题艺术作品中绝对见不到的桥段,颠覆性地把花木兰塑造成了一位贪吃、不孝、花痴、畏战的“傻大妞”。这一恶搞除了在给观众带来笑料的同时,也引发了文艺界专家的不满,各界评价不一。

(五)失范性

“恶搞”行为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常常“匿名”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使得他降低对自己的约束管理标准,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使网络传播中的“恶搞”行为缺乏可靠性。2007年的海南香蕉遭遇的非典“恶搞”事件就使海南、广东等地蕉农蒙受惨重的人为损失,很大程度上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近年来网络“恶搞”这一负面影响开始逐步得到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与反思。

四、网络“恶搞”文化与社会话语权的关系

网络“恶搞”是一种混杂了大量不同性质的表达方式的网络亚文化,伴随着网络的盛行而大行其道。这种模式本身体现了某种不自觉地对于传统话语权结构的反抗,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他们的存在与变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一)社会话语权结构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影响

1.话语权的涵义

中国人民大学的郑保卫教授认为:话语权是指公民运用媒体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深究“话语权”中“权”的概念,首先应理解为权利(Right),与平等权、文化教育权一样都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但是深究其内涵,我们不难发现,现今,话语权的“权”字还隐藏着一层“权力(Power)”的含义。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对这一观点有形象的阐释: “社会层次的分布是很不相同的,有些人的‘音量’比较大,比如他掌握着某种权力,操纵着某种国家机器,拥有某种财产; 有些人的‘音量’比较小,因为一没权,二没势,三没财。”那么对于后者,我们就不能说他真正拥有话语权。

2.网络时代话语权结构的变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一部话语权的争夺发展史。历史上,话语权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权威的君主和代表宗教权威的神手中的君神时代;话语权掌握在由国家监控的传统大众媒体手中的官方霸权时代;直至今日随着新兴媒体的繁盛而来的话语权回归时代。

在网络出现之前,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体属于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在这种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中,社会上的普通公众缺乏可以真实反映民意的正常渠道, 整个社会呈现只有“一个声音”的一致局面,但这种团结只是表象,民众深藏于心的话语无法表达,喜悦无法分享,民怨无法抒发,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健康和谐发展, 民众有表达的需要,开始呼唤话语权的回归。而此时网络的诞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改变了这种单一的直线式的对话方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双向沟通的绝佳平台。 微博、微信、论坛皆是网民们热衷的交流平台,身处网络世界中的个体自由平等,不但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络上获取大量信息,同时还抛开了现实社会中身份地位财富的重重枷锁, 实现纯粹的思维上的交流,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舆论领袖。 正是网络自由的表达形式、受众主体地位的凸显、传播效果的显著给公共话语权结构的改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公共话语权在我国得以复苏,开始逐渐由掌握社会主导权的精英阶层向普通公众分流。

3.社会话语权结构促成网络“恶搞”文化

上世纪,在技术影像时代,拥有技术已经成为掌握话语的必要条件。大部分的专业设备都是由精英操控的,也就是以电视广播报刊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从社会话语权的结构的角度分析,社会话语权完全倾向了代表精英阶层的大众媒体,导致社会话语权结构的严重失衡。大众在话语权的争夺中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一方面缺少发言的权利,百姓渴望阐述话语、表达利益,所以对话语权有特殊的渴求;另一方面自身的与媒体的互动无法从大众媒介得到回馈。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脑和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网络的低门槛准入,正是给了渴求话语权的大众表达的空间和平台,而近年手机等移动设备功能的越发完善,也促使了自媒体的兴旺发展。只要手头有一台手机,通过时下流行的微博、 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发一段感想或是拍两张照片,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让全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再是一个奢望。自媒体时代给了大众“说话”的权利,综上,笔者认为,网络“恶搞”从话语权角度分析,可以被认为是社会话语权结构失衡的产物。

(二)网络“恶搞”文化对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诞生,大众传播系统不再成为单一的影像传播渠道,其霸主地位遭到新兴媒体的撼动。网络小众化、互动化、丰富多元化的特性符合了受众个性化的传播需求,形成了一种以人际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新兴传播方式,大众传播的霸主地位被消解。而网络“恶搞”则是这种新兴传播方式中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其独特的表达形式、亲民化的传播路径为网络“恶搞”的流行提供了契机,使其作为后技术影像时代的一种新兴文化得以风行。

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其双向互动性、信息全民共享性也同样是网络“恶搞”文化的特质,更具特色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与方法满足百姓的狂欢心理,在扮演了社会安全阀角色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权,是百姓争取自身话语权的有力武器,从这一角度来说, 网络“恶搞”文化对平衡社会话语权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网络“恶搞”文化不仅是社会话语权结构变迁的产物,而且推动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变化。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是信息社会、公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其中存在的深层次的动因还有待专业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

五、网络“恶搞”文化管理对策探讨

网络恶搞在营造全民狂欢虚幻性的同时,其背后还有许多问题令人担忧。我们有必要呼吁社会各界对网络“恶搞”失范现象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从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学范畴等深层次角度来剖析问题存在根源所在,从而促进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恶搞”文化的缓解功能

除了提供娱乐性外,网络“恶搞”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安全阀功能。强大的娱乐功能是网络“恶搞”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也是它之于公众的魅力或魔力所在。当今社会,人们现实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早已对传统媒体的常规叙事模式产生审美疲劳,而“恶搞”文化幽默、夸张、讽刺、戏拟的表述手法正好迎合了人们追求轻松、个性、自由的心理需要,极大地满足了身心俱疲的现代人缓解心理压力的内在需求,为大众提供一种宣泄和释放焦虑与压力的通道,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从这一层面上说,网络“恶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功能,这一点,我们应予以正面的肯定,通过轻松诙谐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宣泄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虽然网络“恶搞”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缓解功能,但是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二)网络“恶搞”文化的弊端及管理对策

由于社会中相对年轻的中青年阶层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所以,他们也是网络“恶搞”负面影响的主要受害者。这些消极影响系统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传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颠覆

网络“恶搞”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了冲击与颠覆,特别是对身处象牙塔中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充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恶搞”使大学生们出现信仰危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念的确立期,网络“恶搞”是对诚信、良知、劳动创造等传统优秀文化与道德荣辱观价值观的颠覆。不少受众因此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动摇, 对理性判断和价值准则产生怀疑。

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是很必要的。应要求学校从青少年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地为他们的成长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其次,在教育形式上,多采用轻松活泼的教育方式,关注眼下青少年的生活需求,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以此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或是恶搞作品的使用能力和欣赏水平。

2.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削弱

网络社会是一个隐蔽虚拟的空间,我国还未具备完善的青少年网络管理机制,时常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会间接为一些青少年失范行为提供滋长的空间。

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实践中进行引导,提高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既不能一面打压,也不能任其发展。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看到“ 恶搞”作品中凝结的智慧、创意等, 也要警惕“ 恶搞”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充斥于网络的“ 恶搞”作品,相关部门必须对网民加以规范和引导,完善青少年网络管理机制,同时在课堂教育中加强网络法制意识教育,把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基本目标。

3.触及法律底线,危害社会安定和谐

现今我国有关互联网文化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使得网络在给予公民相对自由的表达空间的同时,不免产生话语权的滥用行为:身处网络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隐藏真实身份,不受真实世界的束缚,人们可以从现实中跳出来,在网络上展示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时候道德规范等都消退了,没有约束,就容易引起行为的失范。当今网络“恶搞”呈现低俗化、信息不可靠的原因也大体同上所述。“海南香蕉”事件就是个切实的例子。

网络“恶搞”泛滥导致的失范行为常常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尤以道德和法律问题最受公众的关注: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陈凯歌状告胡戈侵权案,正式把网络“恶搞”同法律一同拉进公众的视野;无论是李宇春、曾轶可还是小胖,他们之所以能够令人捧腹,也正是因为广大网友侵害了他们的肖像权和名誉权,而这些权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只有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得到应有的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成为可能。目前,还未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对网络 “恶搞”行为进行必要的法律约束,网络文明与文化现状令人堪忧。

而针对网络恶搞时常触及法律底线这一弊端,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首先,网络“恶搞”常常牵连有关公民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等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利, 确保“恶搞”行为的合法性。

其次,网络“恶搞”在形式上给不良信息以病毒式繁殖的空间。现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相关部门特别是各大高校可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建立较为完备的网上信息监管系统,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信息入口的严格把关, 优化防火墙的功能,并做到及时填补网络漏洞,提高监管技术的含金量,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而有序的网络环境。

最后,外界强制性法律监控作为他律是不可少的、第一位的,而网络自律作为一种自我行为的控制,同样不可缺少, 他们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网络自律即通过从业者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以达到网络自身的完善。

做到网站的自律,应从源头上加强从业者的队伍建设, 提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主体责任意识,建立相对规范严格的审核和更正制度,在网络信息传播活动中把好关。

六、结语

网络“恶搞”现象与话语权的变迁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信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最后,笔者针对网络“恶搞”失范带来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应对措施,旨在从他律、自律等多方面全面推进网络“恶搞”的规范化管理,为公众提供一个更为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摘要:本文研究中国当代网络“恶搞”文化现象与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关系及网络“恶搞”文化管理对策。网络“恶搞”现象与话语权的变迁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信息社会、公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本文分析了网络“恶搞”文化的弊端,为健全我国网络“恶搞”管理提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文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上一篇:客户获取下一篇:主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