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

2024-10-03

网络文化背景(精选10篇)

网络文化背景 篇1

1 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的工具与媒介。大学生的特点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新颖、快捷、广泛、开放, 以及它所带来的互动、平等、自由相契合, 网络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迷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便利和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 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过分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甚至学业失败、身心受害。据调查, 浙江某大学189名退学学生中, 有85%的人是因为迷恋网络而无法完成学业, 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转学的205名学生中, 有1/3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与无节制地上网有关。某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调查显示: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而退学的学生占总退学学生的98%以上。

尽管各高等学校也采取了不少管理措施, 但沉迷网络而阻碍了个人健康成长的大学生却有增无减, 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已被为洪水猛兽。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会那么迷恋网络?

2 大学生网络沉迷的儒家文化背景

网络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限于篇幅, 不讨论网络自身的特点, 重点从心理学的视角讨论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原因。Young在美国心理学会上的报告认为, 病态使用网络者很少将网络作为搜索信息的工具, 而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 寻找性的满足或利用网络创造新的人格面具。国外研究者还发现男生更易发展为网络成瘾[1]。中国研究者发现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

事实上, 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网络沉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在多年的大学生网络痴迷的心理咨询实践中, 发现了这样一类人,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理性, 曾经有过良好的教育经历, 且过去学习成绩显著。但, 他们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即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心灵并认识和允许他人的独立性, 不能与人建立真正的基于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的关系。他们常因严重的亲情关系如恋爱关系、亲子关系的困难以及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沉迷网络。这类大学生身上表现出严重的病理性自恋的人格特征。

经深入探究, 我们发现他们的有一共同点, 即他们的心灵底层内化了浓郁的传统儒家道德伦理观, 儒家的某些价值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座右铭。表现为:

2.1 过份崇尚理性、抑制情感

儒家文化过份崇尚理性, 特别是宋明以来的儒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将凡超过维持人生存需要或违背礼义规范的行为统归于“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要求使人们对情感采用贬低的态度, 不愿也不敢正视自己的需要与欲望, 对情感的抑制成了自已“修身”的重要内容。儒家价值中榜样式的人物柳下惠以其“坐怀不乱”而流传于世, 家喻户晓。这样的伦理期待通过教育和代际传承潜隐默化地影响着家庭, 指导着中国人、包括我们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使得大学生对待情感的习惯使用的防御方式是压抑, 倡导理性, 压抑情感, 用压抑的方式来阻止不被儒家文化价值观所认可的情感满足。

但是, 人都是需要满足情感的。当社会价值蔑视情感的自然表达时, 会带来两种后果, 一是过份压抑导致心理不健康、躯体化等疾病, 二是被压抑了的情感以病态的方式在网络———这个比外在世界较为安全的地方呈现出来。很多网络沉迷者表现:都曾经为外在世界伦理道德的“模范遵守”者, 小时很乖、很听话, 曾经学习成绩很好, 曾经是很优秀的孩子, 其实自己真正的情感遭受残酷的压抑。遭受压抑的情感则在网络生活中以消极的形式表露无遗。

过分压抑的反作用力, 导致大学生一旦缺乏接触能满足情感的网络即表现为很难自律、自控。明明知道该怎么做, 却做不到, 管不住自己的行为, 意志力较弱, 不能控制, 经不住诱惑。正如有的学生说:“我也知道天天打游戏对学习和身体有害, 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不自觉地又走进了网吧。”调查显示, 65.2%的学生上网时的初衷是围绕学习, 但上网后因抵挡不住网上丰富、新颖、有趣信息而忘了上网之初的目的, 30.8%的学生因上网而旷课, 而“整天在网上, 几乎不上课”和“24点~8点上网”的大一学生比例最高。约10.6%的学生是在接受同学、老乡的邀请而接触网络的, 这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2.2 脱离现实, 沉迷于网络虚幻的理想之中

儒家的“君子、圣人”的人格理想是社会肯定的价值。这种价值导致的过高角色期待往往难以在现实中实现。如此, 这就造成了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之间的冲突。

家庭会将从文化中传承的价值规范带给孩子, 同时也会将这些冲突展现给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难以对如此矛盾的行为进行整合, 也难产生对言行不一的养育者的信任感。因而, 一方面孩子会习得长辈的矛盾行为;另一方面, 如此之高的角色期待与现实的差距会给孩子带来过低的自我评价。为了达到内心平衡, 孩子会在内心里幻想出一个全能的、能满足社会价值期待的养育者的形象。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代没有任何需要能超过要求父亲保护的需要。”不令人信任的父亲是难以让儿童感到安全的。这种缺失导致对全能形象的追求, 也为日后沉迷于在网络世界的称王称霸打下了基础。

网络特有的匿名特性, 使不少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因学习不佳、因情感挫折、因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带来的挫败感在网络上一扫而空。他们可以在玩游戏中称霸、在虚拟的世界中化身为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而获得网友的爱情。在网络世界无拘无束的情感放纵、言语毫无顾忌的自由表露而得到网友的认同, 这一切都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 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有位网瘾学生说:“虽然我学习不好, 但在网络游戏中我指挥着千军万马, 我受到了其他网友的敬佩和仰慕, 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还有的学生说:“我在现实中不善言辞、显得木讷、难以与人交往, 但在网上我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与网友交往并与不少网友有着非常好的感情和关系”。

因此, 当虚拟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这种自尊和成就需要时, 他们自然地选择了网络, 迷恋网络, 过分依赖网络以寻求短暂的良好感觉。网络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学习困难的最佳去处。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大学生会如此在网络上的流连忘返可以让自己沉醉其中, 忘却现实中的学习烦恼, 以此来麻痹自己。

2.3“自我客体”式的人际关系网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 所谓自体客体就是被个体体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身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人。自体客体有三类:一类是对儿童固有的活力感、伟大感和完善感作出响应, 并给以证实的对象, 科胡特把这类自体客体称为反映性自体客体 (mirroring selfobject) ;另一类是儿童所尊敬的、并能将其作为安宁、完美、全能的表象而与之融合的那些对象, 科胡特称这类自体客体为理想化的父母表象 (idealized parent imago) ;再一类就是人们感到与自己基本相似的人, 科胡特称之为他-我自体客体 (alterego selfobject) 。[4]心理发展不完善, 心理边界不十分清晰, 内心没有完全分化的大学生对自体客体会有过分需求。从自体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其自恋的发展还不充分, 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三种自体客体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 但是在隐秘、可以死而复生的网络世界却很容易得到满足:渴望得到反映性自体客体的大学生, 可以在网上尽情夸大、展示、炫耀自己;渴望得到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大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心仪的偶像;渴望得到他-我自体客体的大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志同道合、与自己相同相似的人。

是什么导致这种病态的自体客体需求?与儒家文化有极大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为本的社会, 直至今天, 这种模式仍对中国人具有特殊魅力。儒家伦理以亲亲 (家) 观念为出发点规定了一系列诸如父子、夫妇、兄弟等关系的处理原则。在这种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里, 儒家认为, “已”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个体, 而是一个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显现的中心点。儒家的这种“人人关系”想要表达的是:追求理想人格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因为与他人休戚与共, 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 也要顾及他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 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界线并不清晰。

而且, 儒家基本的伦理标准“已所不欲, 勿施予人”“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建立在这个“己”上, 并以此为儒学的核心“仁”的重要内容, 使儒家在施“仁”予人时, 容易将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人。如此, 则难以了解到“己所不欲而人欲之, 己所愿而人不愿之”的个体生命的差异。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自我界限不清的关系网, 容易出现利用他人作一个自我客体 (selfobject) 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但前提是:我是为你好。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子女身上, 压抑了子女真正的需要, 也压抑了子女的情感需求。使得子女们被打上浓郁的自恋的烙印, 无疑成为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好的温床。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 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爱、照顾太多。没有经历转换性内化, 具有浓郁的自恋色彩, 各方面能力较弱。到大学后, 因远离父母和家庭, 人生地不熟, 大学的管理又以自我管理为主。所以不少学生到大学后感到不被重视, 缺乏关爱, 孤独、寂寞, 容易产生自恋性创伤。匿名的网络给人们的精神世界营造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使情绪得以表现和宣泄。于是, 网络成为大学生摆脱孤寂, 宣泄紧张或压抑情绪的理想场所。他们就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去寻找心灵的慰藉。调查显示:61.5%的大学生在“寂寞无聊”时上网, 19.6%的学生认为在网上最主要的收获是“使自己的压抑、苦闷得到缓解”, 而来自山区的学生选此项的比例高达41.3%。36.5%的学生认为上网“可以减轻学习、生活压力”, 28.5%的学生在网上交友的最主要原因是“可以充分述说自己内心的苦闷或压抑”。

2.4 过份在意外在评价

按照儒家的理想, 其最终目的为达到理想的“圣贤”人格。同时, 儒家文化的“人人关系”将“修齐治平”融入与他人的关系中。儒家认为个人是在诸如“君臣”“父子”等关系中, 通过“修齐治平”完成自己的角色期待。因而, 这就导致对他人的评价的重视, 而评价的优劣也反映了角色对自己责任和义务的完成情况。这些导致人们人们常常过份在意来自外界的评价而忽视了目的。个人对自已的感受也来自于与他人关系的评价中。所以, 这就导致了在社会互动中面子这种心理地位 (设及到自我印象等) 并非要以自我形象的建立来获得。人生的重点已不是自已的人格与品性的施展上, 而是放在他人的评价或表面应酬上。个人为了对“自我”的把握, 不得不顾及以及借助他人的评价。如一个来访学生所言:“我对自已从无真实感, 如果有什么感受的话, 只是一堆来自他人的评价。”过分在意外来的评价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学生原先因为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而入选学校“飞鹰计划”, 后来因为忙于社团工作, 影响了学习成绩。他很担心会被淘汰出“飞鹰计划”, 紧张、焦虑之余, 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 形成了恶性循环, 很希望自己好好看书却根本看不进书。他又怕在同学面前失面子, 还要装作学习很正常、很轻松的样子。害怕自己令父母失望, 令老师失望, 整个人更加焦虑、抑郁, 终于破罐子破碎, 投入网络游戏的怀抱, 很快成为游戏高手。他在网上很有钱, 别人向他要钱时, 他可以很随便就给人家, 当别人围绕着他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你真厉害!”之类话时, 他真的很开心。而一旦回到现实, 他又感到回到了毫无成就感的深渊之中。于是, 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成了真正的网络成瘾者不能自拔。

3 结论

尽管我们对儒家的思想有过批判性的剖析, 认为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很多负面影响。但从辨证的角度讲, 我们也应看到正是儒家文化有对“神性自我”的追求以及过份的耻辱感, 才决定了在西方文明介入的一百余年, 中国人能以这种外来文化作为一个他者, 一个参照, 作出深刻的反省, 才能使中国人“知耻要强, 人生向上”走出“亡国灭种”的灾难。

我们不可能将我们的文化抛弃!我们要做的是批判地继承与创造。

只是抛砖引玉, 也希望专家们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宋仲福.儒学在现代中国[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2]车文搏.弗洛伊德文集.第二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8:650-676.

[3]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4]Clair, 贾晓明苏晓波译.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1.

[5]蔡飞.自身心理学:科赫特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1.

网络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探微 篇2

摘 要:随着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强有力手段,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成为重大战略问题。网络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主要包括政治文化安全、宗教文化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和文字文化安全。为此,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地位,推进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建立技术和法律的网络管理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安全;治网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73-02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安全威胁也变得日趋复杂。基于此,探讨网络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化安全及其重要性

1992年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提到文化安全,并将其视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文化安全也是我国重大的战略问题。从外部讲,文化安全是指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不受其他强势外来文化和恶意文化侵害攻击和损害,防范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的文化渗透;从内部来讲,文化安全是指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我国优秀的文化以及长期形成的道德、精神、信念等不被自己淡化,不被他人颠覆,能够继续保持和延续固有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民族特性以及文化特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安全性、文化的世代传承和不断创新是前提。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相对封闭区域被打破,各种异质文化蜂拥而至,文化的安全、存续与发展,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等难免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截至2015年,我国有将近十亿的互联网和手机用户,他们每天都在接收和处理着海量的数据信息。互联网等新的媒体已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及其特点,导致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首先,网络上消极庸俗文化的盛行将削弱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标志,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的名片,是熔铸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因子,是深刻影响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内心世界、日常生活和视听言行的最重要因素,是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财富,其地位必须维护。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看到,网络作为虚拟世界,打破了文化传播的传统时空概念,新的网络空间既是信息传播的平台,又是信息传播的区域。各种庸俗文化的网上流行和盛行,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网上各种错误的政治观和负面价值观的大行其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现实的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党我国的指导思想,其地位不能动摇。但是网络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观点以及各種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大行其道,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社会正能量缺失,对我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再次,国外敌对势力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和网络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和挑战。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国民财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西方敌对势力的心理更加失衡,他们更加紧了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战和文化战。他们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网络大肆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侵略,肆意宣传资本主义的政治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借以攻击和抹黑社会主义文化,消解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动摇民众中国道路、中国精神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危害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局面。

最后,网络的难以监控性,也使得文化安全的维护具有难以克服的管理漏洞和“技术漏洞”。网络是个跨越国界,没有统一法律管控的虚拟世界,网络主体具有隐匿性、互动性和变动性大的特点,这使得管理者对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难以监控和杜绝,为文化安全性留下了隐患。

二、网络背景下我国面临的主要文化安全问题

(一)政治文化安全

1.意识形态安全

在意识形态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将中国视为强劲的对手和攻击的目标。美国不断地输出他们的文化产品,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进行渗透,使得西方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资本主义观念持续对我国造成影响。国外敌对势力往往通过隐蔽的手段,如门户网站、虚拟社区论坛、视频网站等方式揭露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夸大政府政策的失败程度、大肆攻击党和政府、试图制造社会动荡,同时与“持不同政见者”“民族分离主义者”相互勾结引起人们的同情,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2.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安全

制度安全是党掌握政权和治理国家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有序发展是我国一贯的目标。一般地说,得到本国人民的认同和肯定是国家制度安全的根本。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西方国家获得了最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通道,美国依靠强大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不断突破我国的网络审查技术的层层封锁,向我国民众不断宣传所谓的“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个人主义的山巅之国”“优越的美式生活方式”等价值观念,试图降低人民群众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宗教文化安全

宗教文化安全有利于我国宗教文化体制的稳定和政治文化的安全,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平衡和稳定。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试图利用基督教来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们传播教义,发展信徒,越来越成为分化、西化我国的工具。同时,邪教组织也利用我们开放的社会环境大肆入侵,不断制造矛盾,动摇民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企图分裂我们的社会。

(三)民族文化安全

网络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文化安全主要表现在西方势力的不断弱化和西方文化的同化。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得西方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一度领先并占据着重要的话语权,一切以西方为标准成了人民的普遍共识,西方媒体更是借助无孔不入的新媒体手段不断加强西方价值观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强化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以达到弱化中国民族自身文明的认同感。同时,西方文明中的快餐文化、简单暴力美学、腐朽腐败思想也不断消耗着国人的思想,使得中华上下五千的优秀文明逐渐被消解着。

(四)语言文字安全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思维的外化。网络背景下,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导致人们形为的多元化,乱用汉语现象层出不穷,错别字、谐音字、象形字成了时下的流行语,这给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同时,英语正在挤占着汉语的使用空间,英语的侵略在电视广播、科技信息、互联网资源等等方面无处不在,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对策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抵御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应对国内极端分离主义势力与邪教组织的文化侵袭的有力思想武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动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判标准,坚决抵制危害我国文化安全、威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地位。其二,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高效、开放的特点,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工作,将新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新阵地。

(二)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的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网络电视、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不断出现。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要素的新兴文化产业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在发展态势与市场份额方面却有着不俗的表现,并在文化传播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顺应这一发展潮流,把握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占据文化传播的制高点,掌握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三)构建技术治网机制

强化技术手段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加快互联网防火墙与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建设与升级。要加快信息监管与过滤技术的研发,对低俗、反动等不良或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并及时阻断其传播。同时,对有害信息的來源进行倒查与追踪,从而实现有害信息的源头定位与治理。2013年6月被斯诺登揭露的“棱镜门”事件震惊了世界,也为我国的互联网安全敲响了警钟。因此,必须要积极建构互联网的信息关口,保证我国的信息安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受侵袭。

(四)坚持依法治理网络

法律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利器。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隐蔽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单纯的技术管控不可能实现对于网络空间的无死角覆盖,因此,通过法律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为新媒体传递信息的行为划定范围与边界,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所以,要加快互联网综合法律的出台,使各个网络主体明确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越法律的界限。同时针对特定网络现象出台专门法律,对网络失范行为形成威慑,减少精神暴力行为或抹黑社会主义文化的谣言在网络中蔓延传播,从而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N].光明日报,2010-07-29.

浅谈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的嬗变 篇3

1、“荣辱观”模糊

网络背景下的女性缺乏正确的“荣辱观”。部分女性为增加其知名度, 不惜在网络发布不堪照片, 自我炒作, 此类女性更是层出不穷以此为荣, 随着“兽兽门”、“凤娇门”的出现更是将网络背景下女性“荣辱观”展现的淋漓尽致。

2、“表现欲”强烈

网络背景下女性的“表现欲”十分强烈, 女性群体拥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欲望, 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例如, “麦当劳侧漏女”, 衣着暴露, 旁若无人的在麦当劳进餐, 全然不顾他人看法, 正是其内心“表现欲”强烈的体现。

3、“抗压”能力强

网络背景下的女性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抵抗压力的能力较以往各个时期都有所增强。例如, 网络名人“凤姐”就以其犀利的语言爆红于网络, 对于来自网络和生活中的各种负面评价, 依然我行我素不予改变, 抗压能力强的特点在其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4、缺少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的缺乏是网络背景下女性的又一重要特点, “跟风”、“一边倒”、“墙头草”是这一特点的具体现。网络背景下的女性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 缺少理性的精神。

二、中国女性文化嬗变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

在封建社会时期, 我国传统女性的特点为“三从四德”, 所谓“三从”, 是指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德, 容, 言, 工, 就是说女子, 第一要紧是品德, 能正立本;然后是指相貌要端庄稳重持礼, 不要轻浮随便;而后指言语与人交谈时要会随意付义, 能理解别人所言, 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最后为治家之道, 具体包括相夫教子, 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我国传统女性特点的形成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的稳定, 封建礼教又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教义对女子的品德, 修养进行了规范。

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到1978改革开放是我国女性文化嬗变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我国女性形成了独立, 自信, 勤奋, 婚姻观更加开放的性格特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提倡民主,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封建思想的进一步动摇, 对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提倡;建国后到改革开放阶段对对封建思想的改造, 对男女平等的提倡等使我国女性更独立自信。

1978年至今, 是我国女性文化嬗变的又一阶段,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网络背景下的女性文化更加多样化, 并且展演出以往各个阶段不曾有过的新的特点。网络背景下的女性文化多呈现出随波逐流, “荣辱观”模糊等特点。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特点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文化的方面, 又有法律的制约, 所以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下我国女性在网络背景下嬗变出新的特点。

三、中国女性文化何去何从

1、中国女性文化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对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嬗变的影响

社会对网络背景下的女性文化的影响是深厚的, 从当代社会的整体特点上讲, 男女平等的思想广为传播, 要求女性不仅享有权利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就要求女性必须拥有新的特点, 以便更好的承担这些义务, 同样要求女性必须“自信”而且要更加坚强以便抵挡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压力。

其次, 当代社会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炒作”风气盛行。“表现欲”特别强烈和“荣辱观”模糊就在在“炒作”风气的盛行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风娇门”“兽兽门”, 更是赤裸裸的, 只为点击率, 只为增加知名度, 不顾社会形象的“炒作”。这些事件并不全是“炒作”引起的, 这与当代女性“荣辱观”模糊是不可分割的, 假若“门”事件中的女性有知荣辱, 也惘然不会做出如此不堪入目之事。

(2) 文化对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嬗变的影响

1915年至今的一百多年里我国的传统文化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纵观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这种文化的改变所经历的时间确实非常短暂的, 并没有给文化的变动提供一个充足的过度时间, 所以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文化特点。1915年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 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更是我国在文化发展中的巨大挫折, 封建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快速转变同样也给女性文化的嬗变引出了新的矛盾。

(3) 法律对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嬗变的影响

法律对女性文化的嬗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平等, 这就赋予了女性和男性相等的社会地位。法律在赋予女性社会地位的平等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也要求女性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 这就使女性应当拥有新的特点以便更好的适应平等的社会地位。新中国法律肯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促使女性从封建伦理道德中解放出来。

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的颁布使婚前男方购买的房产成为个人私有财产, 这一司法解释的颁布就要求女性必须更加独立, 分担家庭责任, 使女性不能单纯的依靠男性。这就需要女性更加自信, 增强“抗压”能力抵挡新的家庭和工作压力。法律对女性嬗变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作用也是巨大的。

2、政府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背景下女性的嬗变

政府的引导对女性嬗变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至关重要的, 女性嬗变政府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减少不良文化对女性的影响, 建立网络监督机制, 在第一时间内对网络不良现象进行处理。对传播不良文化行为恶劣者进行处理, 为女性的嬗变提供健康的环境。 (2) 政府主持制定法律法规, 加大法律对恶意“炒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公民、公司等的惩处力度。 (3) 完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 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促进廉租房建设, 确是解决人民群众买房难、看病难的问题。 (4) 学校长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宣传勤奋、诚信、节约等优良品德, 以便对女性的嬗变做出正确的引导。

结论

我国目前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嬗变的产生,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那么随着历史的发展, 当然也有进一步完善的必然性。政府对网络背景下女性文化的引导是不可缺少的, 也是必然的。但需要说明的是, 政府的引导是关键, 但女性也应当积极配合, 只有这样我国女性文化才能嬗变出新的美德和优秀的品质。

参考文献

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 篇4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语言,人类的沟通交流都离不开语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语言文字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汉语的变化速度也进一步增快,新的词汇层出不穷,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存在于爱好网络的年轻人中间,而是进一步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为了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潮流,对于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排斥,而是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研究,尽量找出让语言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同时又不丢掉原来的精华的办法。

一、汉语言词汇的变异

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变异往往是语言词汇的变异。一般情况下,拥有的语言不能满足人们交际需要的时候就会直接打出一些能够表达自己情绪的符号来代替语言传达所需要传达的消息。在网络聊天中,这种情况经常存在,这种方式方便对方更迅速的了解自己的想法,给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样,也给汉语言的词汇带来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词形的变化,还有词义的变化。

(一)在汉语言中词形的变化

在网络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汉语言词汇不再和往常一样书面的语言主要是汉字的书写,一些词汇开始出现了谐音化和拼音化的变化。

1.网络语言中词语的拼音化。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流,网友们自创了缩略词,比如说BT是变态的意思、mm是妹妹的意思等。这些的词汇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环境,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将冰冷的文字变得温暖,更加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在网络语言中词语的谐音化。网络语言谐音化的产生主要是输入法输入的时候,因为和一些老的词汇谐音而产生的,比若说“大虾”便是“大侠”的谐音,一般情况下是说那些对网络特别熟练的老手。此外还有近年出现的“兰州烧饼”“妹妹”“酱紫”等一些词汇,都是由于谐音而产生的。还有一部分谐音字的产生是和数字有关的,比如说:88是拜拜的谐音、521是我爱你的谐音、837是别生气的意思、还有3344是生生世世等。

3.在进行网络聊天的时候,经常使用叠音词。使用叠音词可以显得更加的形象和亲昵,比较常见的有把东西说成东东、把好吃的说成好吃吃、把吃饭说成饭饭等。而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语气比较孩童化,说出来有一种很幼稚并且矫情的感觉,所以出现的频率比较低,而在网络世界中,这种顾虑就比较少了,人们都渴望别人的关怀,所以这样比较儿童化的语言出现的频率就会比较高,让人们在增加乐趣的同时,也可以保持一颗童心。

4.在网络语言中不断地产生和普及词缀化的新词。在现在由于网路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其不仅仅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而且还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生活方式,早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现在的学生和青年人,接触网络喜欢网络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新鲜的生活方式,还体现出了他们对于个性的追求,那些词缀化的语言和新词的诞生便是反映出了这点。词缀化的新词主要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种,比如说:“高富帅”“高品位”“高素质”就都是前缀词。而“追星族”“手机族”“月光族”便是后缀词。

(二)词义上的变异

由于人们对于创新和新鲜事物的追求,一些老的词语在网络的运用中又被赋予了新的意思。

1.对词义进行联想。比如说:“可爱”可以联想成“可怜没人爱”、“偶像”则可以联想成“呕吐的对象”、“神童”则联想成为了“神经病儿童”、“贤惠”则成为了“平时很闲什么都不会”这些词语含有的意味大都是诙谐和戏谑,偏向于贬义。

2.给老的词语新的意思。比如说“恐龙”是指“长得很丑的姑娘”、而“青蛙”是指“长得很难看的男人”、美眉则成为了“漂亮姑娘”的代称、而“楼主”则是说“第一个发帖子的人”这样的词语比较形象,并且通俗易懂,让人容易接受并应用。

二、语法上的变异

(一)在聊天的过程中省略用字,任意简约

人们在网络聊天的时候,为了简单方便便会不顾语法的对词语进行一定的简化,用最少的文字,尽量表达最多的信息量,在人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比较简单直接,比较经济化,但是在运用的时候也体现到了网民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的程度。

(二)在网络的发展中诞生了新的构词和新的缩略语

网络是比较开放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为了更方便的交流,便创造出了一些以前并不存在的新词。比如说:“下载”现在很多人都会直接用“当”这一个字代替,是Down的谐音,由于英语的运用比较广泛,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英汉混用的情况,比如说“e社区”“e人类”等一些词语,还有的把英语直接音译过来,比如说“瘟都死”就是“windows”,当然,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贬义。

(三)在网络中也存在着词性的活用的现象

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名词当作动词使用,比如说今天你雅虎了么;二是形容词作为动词来使用,比如说人们经常会说的考研被黑的看过来;三则是名词当作动词来使用,比如说你很孟子;四是把形容词当作副词使用,比如说我对你严重支持。词性的活用一般就是指以上的四个方面,本文中就不一一赘述。

(四)语法的变异

在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传达自己的个性,或者是因为口误,会出现状语后置的情况出现,比较出名的便是“我先走”。

三、网络语言在语用层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在网络上,除了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人,交流的时候大多数是面临着陌生人,自我保护的意识会比较的重,比如说在聊天的时候说:“你是谁”对方回答:“我是你的网友”这两句交流基本上没有任何信息的交换,说的都是一些废话。除了这些,在网上交流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比较夸张的现象,比如说:“跪求答案”等。这些词语在运用的时候比较夸张,也正是因为夸张,所以也比较形象,偶尔运用的时候别人会觉得新奇,但是若是用的过多了则会显得这个人浮躁和肤浅。对于汉語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小。

网络文化背景 篇5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2000———2005年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市场上网络公司数量有限, 自行运营能力欠缺, 游戏运营的方式大多通过购买授权的方式获得。2006———2008年成长阶段, 知名公司纷纷涌现, 市场竞争开始加剧。2009年至今成熟阶段, 网络公司逐渐成熟, 拥有较好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运营能力。

2 中国网络游戏存在的问题

2000年市场起步, 到2013年的年规模达到831亿的产业,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流行的文化娱乐形式。但是现行的网络游戏普遍有重娱乐轻文化的倾向, 并不断加剧。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游戏的问题:第一, 类型化、同质化严重, 缺乏真正的文化内涵。现行的游戏玩法单一, 不同游戏间简单模仿。游戏中渗透的文化内涵较少, 所构建的游戏世界观虽然宏大, 却无法给玩家提供真正游戏世界带给玩家的乐趣。第二, 为吸引眼球部分游戏走低俗化路线刺激玩家的感官和欲望。诸如采用暴力色情来引诱玩家, 现在的网络游戏开发技术日渐成熟, 独立开发一款游戏已经不是水中望月, 部分小型公司为追求更多的玩家, 经常会使游戏中的角色穿着暴露, 或者以一些譬如“十八岁禁玩”的敏感性话语来引诱玩家;再者游戏中玩家往往为了追求暴力的装备不惜花重金购买, 进而导致恶性循环。

3 网络游戏对于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 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载体, 对文化的宣传和发展有着极强的作用, 网游本身的特性就是可发展的。

任何一款网游经过几年的积累, 内容都会无比庞大, 文化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玩家在一款网络游戏中玩的时间越长, 再转投其他游戏的成本也就越高, 因此网络游戏将会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文化传播器。它通过人机交互, 不仅仅能够给玩家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在娱乐性体验的背后蕴含的是文化内容特定的价值观, 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网易自主研发的《梦幻西游》作为网络游戏里的常青树, 其成功之道就在于致力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 以中国古代经典的《西游记》为大背景,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推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经验模式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有人说, 创新创造是一个游戏的精髓所在, 一个真正能使玩家感兴趣的游戏必将是一个与生活与文化贴切的游戏, 一个与创造新事物息息相关的游戏。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大块完整的时间去进行一个规模庞大, 耗时巨大的游戏, 客户端游戏的市场份额会逐渐被手游和各种即时战略的网络游戏所分割, 游戏周期小的游戏将会成为未来游戏的主流。

4 体感网络游戏前景好

在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大政策下, 中国网络游戏正处在一个绝对优势的时期, 网络游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正视, 正确理解, 游戏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已经被国家所正视。

笔者认为未来国产网游的发展方向应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 在当今倡导绿色运动, 健康人生的主题下,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户外运动来强壮自己, 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家庭生活的主流。

目前家庭体育开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部分人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户外进行健身。目前城市小区里的健身设施也是极度匮乏, 这都是阻碍户外体育运动的因素。

体感游戏是由街机游戏发展而来, 这种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 玩家在一起相互切磋, 相互促进,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街机游戏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 包括运动、音乐、射击等, 相较于传统街机游戏来说, 内容将会变得极为丰富, 增加了体感游戏的可玩性。在当下网络时代, 实现体感游戏的网络对战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可能性, 而且能促进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关系, 让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

新时代的父母会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网络游戏, 他们会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游戏观, 教会孩子去如何面对网络游戏, 对于体感网络游戏, 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愿意孩子接受这样的游戏, 实现多人对战的体感网游必将成为未来游戏的发展趋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历史悠久, 一个具体完善, 恢宏壮丽的游戏背景很容易实现, 在这种优良环境下, 体感网络游戏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婉秋.网络游戏文化浅析[J].文化界, 2010, (08) :90-91.

[2]欧阳友权.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游戏[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2, (01) :105-106.

网络文化背景 篇6

当今, 网民的数量呈几何形式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上网的人员从年龄结构来看, 绝大部分都是在10-39岁之间。从职业结构来看, 上网比重最大的还是学生。当网络上的一切活动与学生关联起来的时候, 就构成了相应的校园网络文化群体, 并形成了相应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二、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一) 网络行为中的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网络法律规范不甚了解。有不少高职学生表示遭遇过网络侵权行为, 比如, 个人隐私被随意披露, 遭受过网络诈骗等, 但同时又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承认通过微博等方式披露过他人的隐私。

(二) 高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差

由于网络信息五花八门, 相比本科生来说, 高职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更欠缺一些。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 高职学生难以适从, 对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各种观点不能理性的分析评论, 逐渐形成麻木盲从、人云亦云的心态和方式, 从而成为信息的奴隶。

三、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主要影响

(一) 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

1. 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网络文化具有前沿性, 能够将最新知识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网上的许多虚拟图书馆、各种在线参考材料、电子书籍等资料都唾手可得, 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显示, 有30%的高职学生上网是为了看新闻, 查学习资料, 极大地开拓了学生视野。

2. 缓解压力, 平衡心理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 高职学生可以与自己相识或者不相识的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交流畅谈, 可以“毫无顾忌”地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特别是有的比较内向甚至孤僻但内心又渴望能与人交往的学生, 在网上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 也会变得幽默、开朗。

(二) 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

1. 学习成绩下降

网络挤占了高职学生的大量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 调查显示, 一有空就上网的高职学生占35%, 每天上网时间在2-5个小时的占45%, 上网时间在5-8个小时的占10%, 利用上课时间上网的占27%, 有95%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 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 厌学、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自己不思考课后作业, 习惯从网上寻找答案。

2. 道德信仰偏差

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他们的道德信仰也处于不稳定状态, 特别是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 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学生之间的网络模仿, 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的信仰的扭曲。另外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通过网络传播, 导致学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不顾道德底线。

3. 网络性心理障碍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打游戏, 以致损害身体健康, 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有少数学生甚至是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上网, 而出现身体衰竭和死亡。

四、应对措施

(一) 从社会的角度, 加强网络管理

1. 网络技术安全防范

由于网络信息的五花八门让学生难以辨别。公安机关可以会同相关网络信息部门联合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有害信息的专项整治活动, 过滤有害信息。同时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有益的网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 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于1987年开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网络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还是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 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我国网络法规不了解。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梳理网络法律法规, 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网络立法, 并进行全民学习。对于网络犯罪的应采取严厉措施, 并进行有效的反面宣传教育。

(二) 从学校的角度, 加强学生的网络教育

1. 进行专业建设, 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 建立网络教学资源, 从而建立校园文化阵地。对专业前沿结合社会热点话题, 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在校园BBS上开展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减少学生无节制的上网聊天游戏行为。同时通过这些网络平台, 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话题, 不仅可与学生打成一片, 还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2.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提升网络素养

由于高职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缺乏了解。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道德行为的宣传教育, 请网警或者是网络律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网络文明知识主题班会等, 增加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三) 从家庭的角度, 合理引导学生上网

为防止学生上网成瘾, 家长应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 并以身作则, 起到表率作用, 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看新闻、关心热点话题。另外, 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做到安全上网。比如, 在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 以屏蔽不良网站;还要求家长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 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摘要:随着学生网民数量的猛烈增长, 校园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形成。在这样的网络文化背景下, 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阐明了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行为,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CNNIC第31次互联网报告[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ef8d307f12d2af90242e615.html.

[2]顾浩俊.高职学生网络行为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高职专论, 2013, 46-47.

[3]张国红, 胡国胜.高职学生网瘾成因及防御对策[J].学生管理, 2012 (17) :55-57.

[4]张秀凤, 李云芳, 王军.浅谈网络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 2011, 105-106.

网络文化背景 篇7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7A《Fashion》一课的Reading部分时, 笔者课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古今中外有关时装发展的趋势以及当今世界各国时装流行的趋势, 要求他们重点了解中国近代时装发展的趋势。作为教师, 笔者也不失时机地在网络上搜集了许多精美的、有代表性的世界著名时装图片。课前通过多媒体设备交流这些搜集的资料时, 学生异常地活跃, 争先恐后地发言。当教师顺势亮出那些时装图片时, 简直引起了一番轰动。此时, 再巧妙地话锋一转, 转到中国近代时装发展的趋势上来, 教师说:“H e l l o, everyone.Welcome to our fashion show.We want to raise money for Project Hope, so we are having the show.”然后, 用多媒体依次打出Kitty, Simon, Amy, Sandy, Daniel的表演, 学生学习兴趣异常浓厚, 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网络融入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的功能是交际, 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对于外语的学习, 我们曾经一度只偏重于读、写, 而忽略了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传播文化, 而文化因素容易成为交际的障碍之一, 要克服这种障碍, 了解交际对象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中国非常熟悉的人见面, 最亲近的问候是:“吃饭了吗?”而跟其他一些国家的人见面, 就是再亲近也不能这样问候, 否则人家也许会感到莫名其妙。因此在教授英语的同时,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并以课件的形式整理好在课前交流比较、在课上渗透吸收、课后反观消化,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得体地交际, 懂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 对什么人讲什么话, 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利用网络融入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生从单一的语言、单一的文化过渡到对多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这就要有一些辅助性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补充, 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英语网站多学习英文背景下的各种社会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 也可以让学生在英文短片、电影中感受英文的文化背景等, 这都将有助于感觉方式、思维角度、情感能力、行为模式的拓展, 会变得更加开放、宽容, 更加具有鉴别、判断的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自觉性的语言背景知识的学习, 并能正确处理和摆正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 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学习的大背景, 知道英文中这个意思是这么表达的同时, 还要了解为什么它是这样表达的, 这将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对语境的熟悉, 这种方式下的英语学习打破了的语言学习到一定阶段的瓶颈问题, 所谓瓶颈是指语言学习到了山穷水尽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再措手不及地花大量时间恶补文化背景知识。

四、通过网络多渠道地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社会正在飞速地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都越来越广泛。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比如看球赛, 外国裁判和运动员的对话学生们也能津津乐道, 因此教师平时可以有意识地留意这方面的信息, 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精彩球赛片段, 让学生认真聆听外国人的对话, 然后模仿表演、交流, 效果非常棒。当然, 听新闻、看电影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和学习手段, 或者可以从网上截取经典的英文对话场景在课堂上来反复感受学习。再比如学习语法知识, 众所周知, 语法知识一向都显得比较枯燥、乏味, 不太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枯燥乏味也可以变得有趣起来。像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在课堂中已经可以越来越便捷地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融入文化背景知识, 当然其有效性也相当可观。现在文化知识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不但要自己做个有心人, 还要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做个有心人, 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不学“哑巴外语”。正因为有这样的要求, 去过上海世博会的学生才会洋洋得意地告诉老师和同学, 他们和老外交流得很好, 得到老外的赞许, 大大提升了我们国家的形象呢。

五、结束语

网络文化背景 篇8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文化[1],是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全新的、开放的文化表达形态,是一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即时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2]。网络文化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分别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包括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等;制度层面包括网络规范、网络行为等;精神层面分为主观精神文化和客观精神文化,主观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民族性格等,客观精神文化包括网络道德、网络知识等[3]。本文探讨的主要是指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对于区分是非、好坏、美丑、荣辱、得失、祸福、苦乐和利害等方面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是大学生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评价标准[3]。大学生价值观主要包括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价值目标包括人生目标、社会目标、道德目标、生活目标、成就目标等方面;价值评价指的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客体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作出判断;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价值追求的态度和行为的选择。那么,大学生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大学生应该树立的价值观。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一)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情况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数为230万个,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网民当中学生人数比例最高,占30.2%,达到1.55亿。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网龄在“3—5年”和“5—10年”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29.78%”和“43.26%”;每天上网时间在“1—3”小时和“3—5”小时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4.38%”和“38.76%”;认为对互联网“有些依赖”和“比较依赖”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4.75%”和“25.28%”;认为“网络是获取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渠道”的学生为87.64%。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生活、学习和思想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正面影响

一是网络文化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完善。互联网无国界、无边界的特点,造就网络文化自由、平等、多元化等特点。宽松的言论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学术权威得到极大的淡化。网络文化糅合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蕴含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在网络海洋中自由翱翔,个性得以凸显,主体意识和开放意识得以加强。二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求知求真的态度。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在互联网上得到及时的体现,给学生搜索信息、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营造良好环境。调查表明,72.07%的学生经常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60.89%的学生经常利用互联网关注学习相关的信息。互联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三是促进“公平、公正、公开”政治观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包括政府事务、学生事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决策、办事程序和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在网上得以公开,大学生逐渐习惯借助网络关注这些内容,也习惯在网络上办理各项事务,促进参政议政和监督评价等意识的形成,培养“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观。四是促进道德的进步。互联网使得大学生的交往空间无限扩大,也使得道德关系及各种社会交往关系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和经常化。由此产生各种冲突带来危害的同时也促进他们道德意识的觉醒,加强对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思考道德义务和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西化。大学生思想容易受到各种文化、信息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网络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并以民主、人权为幌子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对一些主权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若长期接触这些信息,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软力量”影响,意识形态的选择必然出现西化的危险[4]。二是导致道德的失范。网络上的道德约束主要依靠人的内心信念,传统力量社会舆论的制约作用消失殆尽。虽然学生当中认为自己上网“能够注意文明用语”的比例占78.65%,认为需要规范网络道德的比例占85.39%,但另一方面,上网“偶尔骂人”的比例却达到42.13%,“随意转发未经求证的信息”的学生比例达到35.39%,反映出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行为存在相背离的情况。三是导致价值取向的迷惘。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令人难辨是非,容易使大学生出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情况。对网络上“新、奇、特的新闻、言论、思想”认为“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73%和62.92%,认为网络上的新闻、言论等各类信息对其价值观“影响比较大”的学生占44.94%。四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和社会责任淡化。网络上交往是自由的、平等的、便捷的,有41.01%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自由的,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观点”,有46.63%的学生承认上网“有时会带来逐渐脱离现实社会的感觉”,一些学生长期在网络上与人交往,引发逃避现实世界、网络与现实社会角色混乱、社会责任淡薄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的选择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都应参与其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一)政府方面

一是要准确把握互联网国际发展的形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加强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要加强净化网络环境的工作,配备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舍得经费的投入,做好开发安全软件、过滤软件等工作,抓好舆论建设和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三是应整合各项优质资源,建设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能吸引广大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效果的网站,占领网络文化建设的高地,满足学生网络文化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

(二)学校方面

高校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应有充分认识,予以高度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理论修养、良好的互联网应用能力,能深刻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熟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互联网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理性看待各种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二是做好校园网络的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批蕴含教育功能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做好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管和引导工作,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三是要注重多媒体的应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可利用视频、音频、图像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经常通过微博、论坛和聊天软件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以最为贴近学生的方式让第一课堂在互联网上延伸,提高教育效果。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有培育孩子价值观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需要和选择,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吸收网络上优秀的文化;还要帮助孩子锻炼自己意志力,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行为,防止网络成瘾等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发现问题与校方共同解决。

(四)学生自身方面

只有大学生真正把思想和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情感,才能真正达到构建科学价值观的目的。所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应帮助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保持清醒的头脑,抱以正确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念,在网络道德、网络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把网络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志愿者活动、党团活动等各种实践机会中磨炼自己,思考人生,升华思想。

大学生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典范和动力,他们的价值观总是走在社会前沿,具有先导性,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代表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目的在于帮助其认同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示范和传播作用扩散到全体社会成员,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摘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文化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结合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的调查结果,对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2).

[2]张欧.网络文化的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3]吕冬诗.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网络文化背景 篇9

摘 要:关于网络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在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学院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3所院校展开。调查问卷全部采用1970年美国心理学家舒伯的WVI职业价值观澄清量表。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1.男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男性高职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成就感、智力刺激、利他主义、独立性、经济报酬、管理、社会交际、安全感、舒适、社会地位、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女性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排序依次为:人际关系、成就感、社会交际、利他主义、独立性、经济报酬、舒适、智力刺激、管理、安全感、社会地位、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计算男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排列等级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776,相关显著性检验结果为P<0.001,相关性显著,说明男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尺度的等级排列相当一致。男女高职学生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及成就感,对社会地位、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重视程度都不高。通过对各个职业价值观尺度的差异性进行双侧t检验,结果显示,女性对于社会交际的重视程度高于男性。

2.不同年级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高职学生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等级排序的前后变化不大,如人际关系、成就感、利他主义,各年级学生都把他们排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前3位的排序中只有社会交际在三个年级中的排序有些差异,但是差距不明显。而对于社会地位、安全感、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三个年级排序比较统一,全部为后四位,说明这四类价值观对于高职学生来讲都不重要。计算三个年级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等级排列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显示:三个年级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他们的价值尺度的等级排列相当一致。

3.不同学科背景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文科学生对职业价值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成就感、社会交际、利他主义、经济报酬、独立性、舒适、智力刺激、管理、安全感、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理工科高职学生的排序为:人际关系、成就感、独立性、智力刺激、利他主义、社会交际、经济报酬、管理、社会地位、舒适、安全感、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文理科高职学生价值尺度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35,且P<0.01.相关性极其显著,说明不同学科背景高职学生的价值尺度的等级排列相当一致。

4.是否独生子女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独生子女的高职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际关系、成就感、社会交际、利他主义、经济报酬、独立性、舒适、智利刺激、管理、安全感、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社会地位、美感。非独生子女的高职学生排序依次是人际关系、成就感、独立性、智利刺激、利他主义、社会交际、经济报酬、管理、社会地位、舒适、安全感、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美感。是否独生子女高职学生价值尺度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35,且P<0.01,相关性极其显著,说明不同学科背景高职学生的价值尺度的等级排列相当一致。通过对各个职业价值观尺度的差异性进行双侧t检验,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对于独立性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独生子女。

5.父母职业不同的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父母职业不同的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有不同的表现,对以上13项根据重视程度的不同都表现出不同的排序方式。通过对父母不同职业高职学生价值尺度的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父母工作职业类型是民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经营、自由职业者、务农、务工这几项的等级相关性显著,价值观尺度的等级一致性较高。成就感方面,父母职业类型相对灵活的,如民营企业、个体经营、务农、务工的学生重视程度较高;父母在党政机关工作的高职学生对于利他主义的重视程度最高,排到了第二位;父母为个体经营的学生对于独立性的重视程度最高;父母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的学生对于经济报酬的重视程度相较其他学生较高。

6.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通过问卷统计,高职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对他们的价值观有影响的占到72.5%,认为没有影响的仅有27.5%,可见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在对一些网络热门语句的看法上,对于“事业是男人的姿色,姿色是女人的事业”这句网络热门语句有37.2%的学生认为与现实相符。另外,认同“现在是一个拼爹拼娘拼干爹拼干娘的时代”的占比24.9%;认同“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所以,有没有后台很重要”的占19.0%;认同“人生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的占10.2%;认为以上四句话都与现实不符的仅占8.7%。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分析

1.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不稳定性。通过调查问卷中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影响的了解,可以看到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当问到如果网络文化所传达的就业理念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相符时你会如何抉择?有40.9%的学生选择兼顾两方面,会综合考虑;27.1%的学生选择不清楚;16.9%的学生选择接受新的就业理念;15.1%的学生选择坚持自己。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学生非常中立的选择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网络文化时的犹豫不决,在面对价值冲突时,能坚持自己的学生少之又少,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如何抉择,职业价值观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2.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现状不相符。量表分析结果中对经济报酬的整体排序与个别访谈结果相矛盾。通过整体性的量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报酬这一价值尺度在总体排序中位居第六,但是通过与三个年级学生的个别访谈,及参加毕业生双选会、招聘会等方式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在择业时依然把经济报酬作为非常重要的因素予以考虑,与整体排序中的第六不相符。这反映出了学生择业的实际情况与价值观的背道而驰,说明学生并没有用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择业行为。

3.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最重视人际关系。量表的总体职业价值尺度的等级排序位居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即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学生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能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希望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与领导相处比较随便,建立融洽的关系。可见,高职学生期望获得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他们的职业价值观里,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4.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缺少美感和创新意识。高职学生无论性别、专业对于工作中对美的东西的追求显示出最低的重视程度。通过个别访谈的补充分析发现,他们不认为工作中充满艺术,因为他们毕业后大部分是一线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固定的,很少会变换工作内容,因此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对于美感和变异性或追求新意表现出较低的重视程度。

5.高职学生整体职业价值观定位清晰,社会化水平较高。从整体来看,高职学生对于舒适、社会地位、安全感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反映出了高职学生对于自己职业定位比较理性,相比普通大学本科生,高职学生没有较高的文凭,在选择一些相对稳定的职位时难免会受到学历的限制。但是高职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专业实操技能。因此高职学生在择业时大多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一线工作。此类工作的稳定性、舒适性、社会地位相对偏低。在13项职业价值尺度中,高职学生对人际关系、社会交际、利他主义的重视程度较高,这3项尺度都侧重于衡量一个人对于与人交往的态度、倾向,查看量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到,高职学生非常重视与人的交往,在乎自己所处工作环境的状况,同时也乐于为他人的幸福和利益尽一分力。这些正说明了高职学生在观念意识上已经基本完成了社会人的转变,社会化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林伟英.广东省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2(3).

网络文化背景 篇10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基础, 大学生在信息选择、认知、认同等一系列过程中, 不知不觉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 增强大学生求知欲, 使其形成自主学习观

网络学习方式兴起之前, 我国大学生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课堂灌输为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 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网络技术兴起后, 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及趣味性, 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 他们利用网络寻找学习资料, 自觉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会, 对于书本上的疑难问题也积极上网寻求帮助, 而非坐等教师在课堂上解答, 并且还敢于对现行知识提出质疑, 在网上进行合理论证, 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 形成了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观的形成, 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促进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树立学以报国的理想信念。

2. 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 促进其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 高分即优秀, 学校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是机械式的, 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定程度上被扼杀了, 而网络文化的兴起则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充足条件。在网络学习中, 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 又可以充当教育者, 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信息筛选,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人平等且相对自由, 大学生不用考虑世俗的眼光, 可以结交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网友, 关注时政新闻和娱乐资讯, 也可以随时参加网络创意设计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 也可以就网络热点问题自由发表观点, 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的主体意识, 会逐渐融合于现实世界中, 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展现自己, 促进自身的发展。

3. 价值取向模糊, 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

网络的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 使西方非马思想与价值观念进入网络知识海洋, 与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相冲突。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容易受西方意识形态流的影响, 导致其价值取向模糊, 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有部分大学生虽深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却在实践过程中只重视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有的学生深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 把追求名利作为人生第一目标, 如网上出现的大学生炫富、上传寝室恶搞视频求出名, 丑化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形象。有的学生重物质价值, 轻精神价值, 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 走上传销、诈骗、抢劫等犯罪道路。同时, 网络文化带来多元价值观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标准不一致, 相对主义价值得到认可, 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善恶, 没有终极价值原则, 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持中立态度, 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道德意识淡化, 道德失范问题时有发生

在网络不良信息、网游、不良视频以及网络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不少大学生被“洗脑”, 对传统道德持漠视态度, 缺乏普遍的道德观念, 因受网络不良影响而导致的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问题时有发生。有大学生为了追求新奇, 制造病毒软件侵入他人电脑;有的深受网络暴力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殴打他人;有的受他人教唆, 进行网上诈骗;有的学生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 损害国家和社会形象;更有学生网上转播纯属造谣的言论, 损害他人利益等等, 这些都与网络监管力度不够,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力有关, 这些行为都将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障碍, 必须及时拿出合理对策积极应对。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正负两面影响, 要趋利避害, 促进网络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

1.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光依靠传统手段教授传统内容行不通, 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进行创新。在教育的手段上, 既要运用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情感教育等传统手段, 也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价值观教育, 如开展微博讨论会和辩论赛, 建立价值观学习交流群, 鼓励学生拍励志微电影, 给学生观看爱国影片, 组织开展时政问答赛等等。在教育内容方面, 要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 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使他们易于接受, 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倡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参加三支一扶, 参与社会义务调查等等。

2. 一元与多元相统一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 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 坚持统一性。统一性即一元性, 就是保证价值观教育有核心的指导思想和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 个人价值在必要时候要服从社会价值。在指导思想上,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内容上, 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 使学生形成爱党爱国、自立自强、重德守信、求真尚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的闭门造车, 而是要求大学生们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 取世界多元文化之精华, 弃多元文化之糟粕, 以此满足大学生全面化多样化发展需求。

3. 教育与服务相融合

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服务。网络信息时代, 大学生在网上接受教育享有自主选择权, 如果网上教育的服务作用不明显, 不能为学生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困惑, 再经典的教育信条也无人问津。因此必须建立相关教育服务网站, 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提供咨询和帮助。再者, 在教育方式上, 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疏导, 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 鼓励支持学生组织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 家校社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为其成长成才服务。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网络文化复杂多变, 对学生的影响亦好坏并存, 分析问题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探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即落脚点。

1. 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前提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 在国外,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如大肆宣扬西方的民主, 肆意诋毁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在国内, 社会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 如贪污腐败、贫富悬殊、医疗昂贵、就业难等等。这些国内外的不良现象势必会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 使他们价值取向模糊, 价值评价标准相对化。因此, 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培育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除了学校的思政理论课、党团活动外, 还应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门网站, 利用网络技术把教育内容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 以此提高点击率和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 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与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 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 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2. 健全网络文化监管体系, 净化网络环境是保障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共存要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好成效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首先, 要“以法治网”。网络具有虚拟性, 人们在网上的言行举止是自由的, 有时是不可控的, 必须完善网络法制法规。要规范整顿现有法律体系, 网络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还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查漏补缺, 根据新的网络不文明及违法犯罪现象进行补充, 让网络不法分子无空可钻。其次, 要加强网络监管。国家信息部建立严格的互联网监测入口, 要对互联网垃圾信息进行清理和踢出, 堵截不良和恶意信息, 把不良信息扼杀在源头。第三, 要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络中心要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 组织网络非法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络体系毒害误导大学生, 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和法规教育, 使学生文明上网不逾矩。

3. 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 提升网络素质是内核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要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必须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着手。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 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化,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突出, 加强网络伦理教育迫在眉睫。首先, 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培养, 恪守“慎独”原则, 以现实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参照, 要求大学生及时反省网络言行中的不良倾向, 做到自我约束与提升。其次, 要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方法, 实现德育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和生活化, 要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模式, 让学生参与网上德育工作讨论, 建立专门的德育工作网站, 让学生在网上网下都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 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再次, 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生由于沉迷网络, 内心变得孤寂冷漠, 崇尚暴力、颓废, 容易冲动, 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必须及时进行开导。对上网成瘾、过度依赖网络的学生予以开导,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那些受网络不良影响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学生开展心理治疗, 帮他们摆脱网络困扰, 做一个文明上网, 有节制上网的新时代网民。

参考文献

[1]杨业华, 湛利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4 (03) :31-35.

[2]赵惜群, 苏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102-106.

[3]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4-3-25.

[4]陈佳.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11-23.

[5]王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04.

上一篇:课前课后下一篇: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