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文化

2024-10-25

青年网络文化(共12篇)

青年网络文化 篇1

青年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文明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催生出大量的青年亚文化。如近几年的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胡戈的“馒头血案”、山寨文化、“屌丝”文化等等,这些亚文化都表达了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抵抗和颠覆。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民主的政治、繁荣的经济、高度的物质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健康上进的文化。因此,在网络时代怎样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统一,成为学界及社会颇为关注的课题。[1]

一、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分析

(一)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青年亚文化的一大特点是追求前卫怪异、个性潮流。而因特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的交往环境进一步为青年获取信息与个性化的言行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服饰、网络流行语、电子产品等都成为青年亚文化惯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在追求另类的同时,还存在着偶像化的倾向,他们喜爱、追逐明星。如青年亚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粉丝文化”,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

当追星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个性化与偶像化便互相矛盾。另外,许多青年追星仅仅是为了不被“落伍”、“孤立”,他们把追星看做一件没有道理但时髦的事。由此看来,追求偶像、时尚本身就有一种去个性化、从众的特点。

(二)参与性与局限性的矛盾。网络意见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大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意见的集聚,取决于年轻人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近年来,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先在网络上引起年轻网民们的注意,随着围观和聚集的人数增多,之后才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注意。通过网络,青年人的关注能够对社会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青年亚文化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整体文化。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参与也表现出极大地局限性。对于大部分网络事件,年轻网民关注的主要是事件的道德层面和真相,在网络讨论中也容易出现情绪化、语言暴力、谩骂等无所顾忌的现象,使网络参与呈现对策问题简单化、理想化,以至于激进化的倾向,无法提出具体的实质问题或决策方案。

(三)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存在的稳定程度和凝聚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价值观的统合力。由青年群体创造的亚文化也因其对主流文化颠覆的态度以及享乐、离经叛道等价值观而具有边缘性、批判性的特点。

然而,价值观的离散性也成为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价值认同弱化致使青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性,“信仰危机”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一个严峻问题。再加上青年文化形态本身具有松散性的特征,又使青年亚文化要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统合力的价值观十分困难。[2]

二、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依旧存在。抵抗性是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其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表达了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和经典权威的反抗与批判。他们通过亚文化的实践获得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亚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怀疑、排挤亚文化。[3]

另一方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力量的干预下,亚文化内在“抵抗”意义也逐渐淡化。主流文化吸收融合亚文化的资本,发展壮大主流文化领域。这种既抵抗又不得不合作的姿态,让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内部与外部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我国青年亚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张力。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针对青年的亚文化消费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青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社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摘要:网络时代,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使我国青年亚文化在发展中呈现出个性化与偶像化、参与性与局限性、统合性与离散性三对内部矛盾。同时,青年亚文化反映了亚文化群体从主流文化获得资源与启发,又通过各种手段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本文主要探讨了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以及与主流文化对立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矛盾分析

青年网络文化 篇2

各位青年朋友们:

我们生长在一个互联网时代,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成长家园。

我们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是网民的主体、互联网运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互联网影响和塑造着青年,青年也影响和塑造着互联网。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成为真实便捷的知识库、温暖可靠的朋友圈、文明理性的舆论场,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我们应担负起的青春责任。

让我们依法上网,严格自律,提高媒介素养。网络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人人在网上知法守法,网络秩序才有规范,网络才能健康发展。我们要自觉对网上行为负责,讲诚信、守底线、不信谣、不传谣,远离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用从自身做起的点滴努力,为法治网络、法治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让我们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新风尚。网络不能成为文明荒原,与现实社会一样,需要坚守和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崇尚奋斗、崇尚美德的思想观念,为励志进取点赞,为好人善举点赞,对假恶丑现象坚决说不,让我们的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充满阳光。

让我们理性上网,明辨是非,释放正能量。网络上的思想探讨本是常态,但面对当前一些片面极端的思潮、别有用心的言论,我们要拿出青年的正义感和担当精神,理直气壮地倡导正确思想、驳斥错误言论,不让网络成为消减国家发展信心、消解民族凝聚力、妨碍社会平安稳定、影响青年健康成长的负面舆论场。

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青年不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要做勇于担当的生力军。这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中,有青年的责任;祖国的梦想中,有青年的梦想。

清朗网络空间,看我青年力量!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

看网络上的“白沙青年” 篇3

网络宣传工作队伍建设:依托团组织、志愿者群体为整体框架,采取以专兼职团干为主体,志愿者为两翼的队伍结构,现有网宣员230人、网络文明志愿者530人。

拓宽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多元网宣工作路径:依托白沙共青团网站建立团属中心工作展示平台,依托“白沙青年”微信平台、“白沙共青团”微博建立青年受众聚焦平台,依托协同通讯工具建立工作信息畅通平台,依托微信群、QQ群建立纵向联络平台,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网络宣传工作的联动能力。

工作品质建设:一是积极向优秀新媒体平台借鉴,长期关注、学习省内外活跃新媒体平台,与县委组织部“白沙党建”微信、县委宣传部 “白沙新闻在线”微信建立县域网宣内容保障联动关系;二是不断提升青年受众视觉体验,以举办“寻找白沙之美”摄影活动为契机,与南海网阳光岛摄影天地版版主、省民俗摄影家协会部分会员建立技术支持关系,摄影前期的拍摄、后期处理、排版等各个环节力求精致美观;三是拓宽宣传平台,与本地门户网站白沙网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在白沙网设立“志愿白沙”专版,并借助门户网站围绕网宣引导、活动发布、团属工作打造内容,进一步夯实本地网络宣传阵地。

文化宣傳建设:原创拍摄制作《寻找白沙之美》、《大美白沙》等专题微信;在本地旅游推广方面,原创制作《欢乐三月三黎寨白沙美乡村体验游》、采编《白沙意象民俗游等你一起来》等专辑微信;在农业宣传方面采编《引蜂筑巢——白沙南开将成野蜂蜜之乡》、《丰收摄影——青松山兰好风光》专题微信;在台风、旱灾情信息引导方面,及时主动向三防、交通、卫生等部门采集信息,第一时间整合内容向公众发布确保舆情正确导向,原创拍摄制作《爱无疆域,白沙灾区民房重建急需帮助感人影像》、采编《直击旱情,白沙抗旱你我有责》专辑微信;各个服务中心工作专题微信累计阅读人数达4.6万人。

青年网络文化 篇4

谈及青年亚文化的传播, 在众多大众传播媒介中, 网络传播等第四媒体已逐渐成为当今时代最快捷、最便利的传播方式, 其信息量大、实效性强、更新速度快等优势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检视我国的青年亚文化, 其并非完全由本土文化和外域思潮促成, 而带有一些网络等媒体刻意制造的成分, 青年亚文化在当下离不开网络化的力量。可以说, 网络已成为新时期青年亚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

一、网络传播———新时期青年亚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

文章之所以认为网络传播是新时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 主要是源于对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共有的特征进行的思考。

(一) 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都是青春性、娱乐性、消费性的代名词

1. 青春性

二者的主要受众都是青年群体且对其影响力大, 青年人乐于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表达其内心世界、展示自我存在,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使青年群体不必过分担心话语责任, 必然可以更加自由地交流, 这就为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佳场所。

2. 娱乐性

青年亚文化同社会主流文化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其娱乐性, 它是一种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试图挑战主流文化权威正式性的边缘文化, 通过制造娱乐吸引青年人, 代表着青年人生活世界的开放性。而网络传播正是众多大众媒介中最能体现娱乐性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利用其对娱乐事件的报道使青年时刻追随并热捧, 青年亚文化也由此得以滋生。

3. 消费性

网络传播作为当今时代最快捷发达的传播媒介, 无时无刻不以其高科技性体现着消费性的特点, 尤其是网络电商对商品市场的迅速占领为青年亚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而西方国家的消费主义通过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价值观, 网络传媒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将青年亚文化呈现在青年人面前, 引诱他们不得不消费, 以致消费方式和行为已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

(二) 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都是虚拟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青年亚文化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表征, 我国的青年亚文化便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各种关系。社会结构性的矛盾导致青年人从青年亚文化中寻求解决心理矛盾困惑并得到释怀, 但它也同时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得以广泛传播, 网络媒体以虚拟化方式塑造许多备受热捧的青年亚文化形式, 都是通过网络流行起来, 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已逐渐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主阵地。而网络传播虽然形式虚拟, 却也全然体现者社会现实动态, 与青年亚文化一样反映着社会现实关系, 故二者都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三) 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都以开放性与交互性为特征

青年亚文化之所以传播广泛, 不是个体自我作用形成, 而是通过不同个体互动而逐渐形成的, 例如偶像崇拜、“哈”族系都是逐渐扩散形成的。互联网的交互性史无前例, 其覆盖面之大足以满足青年人的社交需求, 它以其交互性的魅力成功侵入了青年人的生活。网络传播注重的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输, 而是同时接受受众的反馈, 网络受众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制造与传播, 互动交流是网络的代名词。强烈的互动性促成了网络环境的开放化, 激发了青年人思想迸发的自由化、个性化和多元化, 从而也使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具有了开放性的特征。

二、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最广义上看, 青年亚文化可划分为顺应型和偏离型。顺应型的青年亚文化是国家和社会对青年正确教育和引导的结果, 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年的期待, 在价值导向和精神内涵上与主流文化一致, 且以其特有的生动性和亲和性, 借助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和休闲性弥补了主流文化的严肃性和刻板性, 为主流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经验、思想和生活方式, 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革,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能量。而那些反映青年探索和社会主流文化矛盾的青年亚文化则统称为偏离型青年亚文化, 这一部分青年亚文化通过网络传播扩散的广泛性大幅度地侵蚀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消解着其主流价值观,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容小觑的消极影响。基于本文在立足点, 将主要阐述青年亚文化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消极影响, 主要如下:

(一)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体的消极影响

首先,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挤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青年亚文化借助于网络广泛传播是青年人作为话语权弱势群体向权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发起的网络群体化运动, 其导致传统政治、道德、文化的话语体系从有序走向崩溃, 引发更大范围上的价值危机。青年亚文化借助网络的自由度制造娱乐, 鼓励消费, 其以强大的活跃性挤占了大学生的时间, 支配大学生的思想和话语, 实现对大学生的影响, 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主导性的话语空间受到更能引起青年人关注的社会生活主导性话语空间的巨大挑战。

其次,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挑战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借助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娱乐性和消费性, 渗透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逐渐模糊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代之以多元混合的意识形态, 威胁着主文化的道德权威, 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

再次,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干扰着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由于大众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兴起, 开始受到异域文化的干扰, 带有反社会主义制度的味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 而青年亚文化的介入带来了与之相悖的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 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体系中的建设。

(二)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的消极影响

值得肯定的是, 青年亚文化网络传播的活跃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以生活化的方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首先, 青年亚文化网络传播的娱乐性、消费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的阶级性和威严性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资产阶级自由性等反政治的西化思想在网络上的肆意传播不断挑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

其次, 青年亚文化借助于网络制造虚拟的社会想象, 歪曲社会现实, 揶揄社会存在, 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秩序的混乱, 不利于社会环境的规范和治理。

(三)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消极影响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以动态的方式不断地更新着内容和形式, 其凭借自身的青春性和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永远保持着不断变化的状态, 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便是对社会规律相对稳定的反映。教育者常常叹息跟不上时代步伐, “文化反哺”现象开始露面, 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开始对教育主体施加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传统模式由于青年亚文化的不断更新而备受挑战。

青年亚文化占据着青年生活很大部分, 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我们应做出科学应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是抑制青年亚文化过度泛滥, 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意识形态安全性的新视角。

三、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播工作, 有效应对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的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的正确传播, 这也势必会对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队伍, 发挥好其对青年亚文化的“把关”的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信息在网络传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队伍既要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传播理论和技术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谨慎地筛选信息, 规范信息制作, 自觉抵制网络不正之风, 及时了解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动态, 对青年亚文化中明显负面的内容进行引导, 防止西方自由化思想对我国传统道德的侵蚀, 警惕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此外, 传播者必须了解受众, 掌握好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 根据其对青年亚文化的选择状态区别对待,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克服不良青年亚文化的干扰作用。

(二)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工作, 从根源上遏制青年亚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针对大学生受众的传播工作是复杂且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引导大学生自觉认知青年亚文化, 提高信息辨别力, 从而对不良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自觉“免疫力”, 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疏导和教育。此外, 要重视受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及时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校园网络建立专题论坛、个人主页、聊天室等平台, 在网站中增加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充分给予大学生言论空间, 提供适当的宣泄平台, 走进其精神世界, 认真分析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正负面影响, 分析产生原因, 合理运用措施减少其不良反应。

(三)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的程序化, 努力做到对青年亚文化的科学性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开展过程管理, 使其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强化领导、检查、导向激励和教育教化等调控体系和机制, 以及法律、自律等保障体系和机制, 保障过程管理的有序进行。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的广泛传播势必要经过繁杂的过程才能被大学生熟知, 要在其传播过程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加强网络执法和监督, 规范信息, 对活跃大学生思想氛围的青年亚文化给予一定的空间支持, 对影响大学生思想阵地的青年亚文化施予程序控制。

(四) 营造积极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环境, 有效应对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挑战

网络好青年个人事迹 篇5

立足基层,以担当网聚正能量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小郭用勤恳踏实的工作回答人民的问卷,他以诗歌的形式宣传热爱家乡、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他所写的《乡愁·呼兰河》、《朔方的年味》在网络和社会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绪;他以美篇与短视频的形式,定期对校园文化进行网络宣传,把平安美丽和谐友爱的育人环境,告诉广大社会朋友,营造了良好的崇教尊教的氛围;他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为基础,对一线教师进行了电子白板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了一线教师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学习使用能力,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与教师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引导他们加强网络法治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文明素养;他积极组织学校广大教职工进行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将党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位教职工的耳畔里,把党的故事送到每一位教职工的眼眸中,同时自己以良好的成绩领先队列,起到了带头的作用,汇聚了正能量。

扎根教学,以课堂传播好声音

从教以来,小郭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提升自身能力,每一个时政热点、社会动态都是他进行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教学中优质的网络素材应用,不仅能够补充教材导入课程,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和舆论,弘扬主旋律。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他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细心琢磨,力图每一节课都能发出独特的声音;为了更好促进教学,他采取语言交流和电子版奖状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反馈。他说:“教育对农村孩子有着特殊意义,学习能够引导他们改变观念成就人生,知识能够引导他们改变习惯拔除穷根。”孩子们很喜欢找他谈心,他讲的道理不让人烦,而且通俗易懂,他的同事们也很认可他的工作理念和人格魅力,他的助人为乐为同事们津津乐道,他的干事担当让领导们纷纷点赞,他坚持以先优模为标杆,也努力把自己也塑造成学生的标杆,切实以行动锤炼学生的品格,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决胜战“疫”,以干事争做好网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小郭的鲜血无时无刻都在沸腾,在这场战“疫”中祖国制度的优越性被生动的体现,而他也能为这场战斗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他积极配合各级部门,把战“疫”的信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美篇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到基层百姓的心中,为他们吃上“定心丸”。他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工作,主动配合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完成本单位的钉钉教学平台网络构建及监督管理和使用,担任一线学科教学,并在课下通过钉钉、微信等平台和学生谈话谈心。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按时传阅上级文件,及时下达和报送各类材料,例如龙江健康码的统计数据、各类规章制度建立情况,同时把在开学复课准备工作中防疫安全演练、疫情知识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进展,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时向上级汇报,向社会宣传,展示了兰西教育人疫情防控期间,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和使命担当,起到了积极正确引导舆论,沟通并服务广大师生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忠诚干事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真章。他所在的学校距县城55公里,他在那里度过了近千个日夜,为了更好的工作,他选择住校不回家,网络连接他与整个世界,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在这特殊时期,网络更是他离不开的平台,线下办公线上教学的有效衔接都是借助它实现的,放眼新时代,好政策推动好日子的实现,“好网民”助力清朗网络空间的建成,“好老师”哺育着“好学生”的成长。“好网民”是一支蓬勃兴起的力量,网络在不断改变世界,也改变着人的思想,让我们争做一名充满正能量的“好网民”,争做一名弘扬主旋律的“好老师”。

周龙,中共党员,在市委办督查室负责督查工作。“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一直是周龙的座右铭,他用一件件平凡小事,垒出了他为民服务的担当和情怀。

这种情怀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把群众健康放在首位,用实干演绎共产党员的勇敢与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周龙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督导检查组组员,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大年三十,周龙同志带领督查组全面摸查武汉来南人员,并对摸查出的20多人逐一登门核查落实隔离措施。面对群众情绪激动烦躁,不配合、甚至拒绝隔离的情况,周龙总是耐心的进行安抚和劝慰。

同时,周龙同志更是承担了交通监控中心的牵头调度工作,对城区和各高速口41个交通卡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督检查,并且还负责高速出入口、街道交通卡口、各村、小区、社区封堵点、重点人员集中隔离点和企业复产复工疫情防控等各项督导检查工作,共计开展督查行动60多次,印发《督查专报》18期,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0次。为了夺取抗疫战争胜利,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短暂休息之后,5、6点钟便又爬起来投入工作,忙碌起来,都顾不上喝几口水。连续高强度的劳动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领导责令他休息一天,他笑笑回答,轻伤不下火线。

这种情怀就是“行莫厚于乐民”,把群众“小事”当作“大事”,在解决一件件“小事”中传递正能量

网络文学与青年人文精神建构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学 青年 人文精神 建构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一大热点话题。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研发与生产周期不断缩短,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日新月异的技术及其不断拓展的价值空间,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另一方面,技术工具理性日益加强,技术负面效益日益明显,技术力量对个体主体性消解愈加严重,技术危机的到来促使人们加深了对技术与人文精神关系的思考与审视。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并将技术与人文的复杂关系投影到网络世界,衍生了网络文学与人文精神关系的全新课题。探讨这一课题,要求明确网络文学的概念和特征,注重当代青年网络人文精神的建构实践,在技术活动中彰显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一、网络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一)网络文学的概念

这里的网络文学主要是指原创网络文学,它不仅包括既能在网络创作与发表,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发行的文学作品,还包括只能在网络上进行创作与发表的纯网络文学。前者是以数字文本形式存在于网络世界的传统文学作品,他们依然属于传统文学范畴,只是在呈现和解读方式上进行了网络化,并非真正的网络文学,比如经典名著的电子版、网络日志博客等。后者则由网络媒体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性,若是进行现实出版发行将会影响其整体性,只有在网上才能完整地阅读和欣赏它,包括纯文本文学、接龙小说、互动文学等。

(二)网络文学的特征

1.游戲性

网络文学为受众创造了一个可以尽情狂欢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条通向游戏国度的阳光大道。在网络世界里,一切都能被消解重构:高雅变庸俗,神圣变世俗,无意义可以成为一部小说的全部意义,文学似乎回归了游戏起源说,自娱娱人完全能够大行其道。这有效缓解了现代人因心灵空缺所产生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在娱乐中写作,在写作中娱乐,散发着强烈的游戏气息。

2.互动性

在互联网开放性及共享性的技术支撑下,网络文学的阅读欣赏开始呈现出交互化发展趋势。在线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一直处于更新状态,作者写完后及时上传,读者就能够进行评论,作者还可以针对读者评论进行专门的发帖回应。在线阅读一篇网络文学,通常会看到网友评论的帖子,对作品风格、人物心理、情节发展等方面给出独到见解。这些来自不同读者的声音与作品、作者形成对话并同时出现,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美学欣赏的交互性,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深入交流。

3.超媒体性

超媒体叙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视听感官媒体,以影音图像为主要呈现形式的知觉符号系统,也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叙事;另一方面是多媒体联动传送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信号系统,让人们处于近乎真实的拟态环境中,就是我们所讲的虚拟真实。超媒体文本的出现,极大地迎合了信息化时代艺术综合性、创新性发展的潮流,充分彰显了当代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二、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消解

(一)经典意识的淡化

网络文学属于受众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自我表达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文学形式。目前,常见的网络文学都是单纯地表达自我感情和生命体验,基本以感怀抒情为主,自娱娱人,随性书写,具有非常强烈的平民化色彩,上演着一幕幕媚俗剧情。作者无意承担过于严肃的对人类价值或生命价值的追问与思考,很难用宏大叙事结构呈现人文精神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网络文学阅读主体的青年,其经典意识越来越淡化,这无疑对传统人文精神形成了严重消解。

(二)创新意识的流失

网络作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网络流行作品的框架影响或思维束缚,套用一种固定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套路,具有强烈的超越个性的共同特征及网络色彩。千篇一律的模式是网络文学的一大弊病和问题,比如关于玄幻类作品,自从萧鼎《诛仙》问世以来,出现了无数的模仿之作,形成了“屌丝逆袭”式的固定套路。虽然模仿写作能够激发和维持网络作者的写作积极性,能够丰富作品的制作手段,能够拓展青年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模仿写作极大地拉低了网络文学的质量水准,挫败了青年关照现实的积极性,造成了青年创新意识的流失。

(三)诗性思维的消解

文本作品的诗性主要体现在文字的耐人寻味性、无限生发性和可体验性,它打破了色彩、节奏、画面等其他物质媒介的束缚,凭借其超越时空的想象性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审美艺术的殿堂,让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丰富的审美关系,以传递非常玄妙的审美感悟和价值。网络文学创作中,文字无法表达或无法全面表达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表达,写作形象已经构建,除了文字,还能够用影音图像等多种媒介进行表达,变为可视性极强的物质表达,作品形象属于具象的展示,尽管有助于读者对文本的顺利解读,但很容易产生将经典文学作品变为毫无内涵的文化快餐现象。文本作品的诗性美是间接的、想象的,要通过对语言形象的经验还原和内涵解读才能抓住其核心意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网络多媒体表达的形象性和具体性特征,带来了创作主体诗性思维的消解,决定了网络文学很难达到空灵悠远的艺术境界,这也形成了对青年人文精神的一种消解。

三、网络文学对青年人文精神的建构

(一)自由精神的开放

追求自由不仅是网络文学的灵魂,而且是人文精神的根本诉求,自由始终是人类发展的一大目标和主题。网络的自由行为为人文精神的自由性提供无限可能,也为网络文学作家提供了更多平等的机会,可以说,自由精神属于网络文学最显著的身份标签。网络文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出版物的时空限制,网络文学的发表是自由的,它没有传统纸质出版物严格的编审制度的束缚。网络文学发表的目的非常简单,若是单就发表这一行为来讲,可以说它是无目的的,审美无功利的完美构想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实现。显然,那些以虚构笔名创作发表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他们的发表行为基本没有功利性色彩,他们创作发表并非为了名和利,也并非出于对人类发展的整体思考,而是出于自身兴趣和爱好。自由成为了文学与网络相融合的纽带,是艺术与技术结缘的桥梁。网络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就在于自由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支点,这也是当下青年钟情于网络文学的根本原因,自由性是其最根本的人文本性。

(二)心灵的深入沟通

当代青年网络作家普遍怀有“网上有知音”的创作理念和心理期待,这种求同感是所有青年网络作家的心理使然。他们不仅需要获得青年读者的认可,而且需要所有读者的认可,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获取线上线下公众的认同。这样的网络文学始终处于发展状态中,具有非常強的生机活力,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的产物。作者通过匿名创作的形式消除与读者的心理隔阂,两者同时进行写作。作家不再保持高高在上的神秘姿态,他们变得平民化、世俗化,这充分彰显出平等民主的人文精神,心灵深入沟通的新文化时代已然来临。

(三)充分的情感表达

网络文学的创作,主要源于创作者情感意志的冲动。青年网络作家或是为了自我情感宣泄而创作,或是出于兴趣爱好而创作,其功利性非常弱,没有高大上的责任义务,不是为了宣传炒作,也不是为了响应号召,而单单是出于个人的本能需求和情感表达欲望。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普通青年为主,他们基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族,他们有着自我的情感纠结,承受着生活的重负,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是却经常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渠道。而网络世界中的激情和冲动毫无现实破坏性,在网络中也没有现实情感羁绊和道德约束,这为他们提供了情感表达和分享的可能性。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发泄的情感在网络上得以倾吐,只为求得精神的自由和解放,或是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寥。网络文学创作的激情澎湃、肆意宣泄的状态是情感集聚的产物,这也成为作品能充分表达情感的原因。网络文学所蕴含的情感热流是对人的生命力的张扬与释放,所以对青年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虽然网络文学从经典意识的淡化、创新意识的流失及诗性思维的消解三方面对青年人文精神造成消解,但同时也在自由精神的开放、心灵的深入沟通及充分的情感表达三个维度上对青年人文精神产生了建构。

参考文献

[1]严红兰,赖大仁.人文精神: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的“张力”关系——关于文学“人文精神”讨论的人文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15(04).

[2]刘芸瑞,王艺霖.网络空间的人文精神缺失——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人文反思[J].新疆社科论坛,2013(04).

[3]王卫玮.人文精神的反思与“中国式”人文精神的构建[J].文史博览(理论),2014(10).

青年网络文化 篇7

一、在社会结构转型与文化变迁的最高契合点上

传播学家们早就指出,一个社会想要维持稳定并实现持续的进步和革新,必须依靠它的传播体系来实现。首先,传播体系是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把社会共同的价值及目标传达给大家,使得所有的成员都能够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众志成城,紧密合作。其次,一个社会想要寻求改革也必须依靠其传播体系的协助来实现。传播体系使得身处其中的所有社会成员知道:为了长期共享进步繁荣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地追求进步与革新。在这个过程中,促进社会“结构变迁”和“文化变迁”是传播活动对文化产生影响的两个重要方面。而《新青年》的传播对于当时的社会影响也正是集中在对社会“结构转型”和“文化变迁”这两大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上面,它向旧的文化宣战并提倡“新文化”,取得了巨大的、空前的成就。那么一份由普通的知识青年以个人的力量创办的小小杂志,何以竟能够产生那么巨大的历史能量?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被历来的史学家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的,或者说是至今尚未给出一个十分科学和准确的答案的。而这样的答案,笔者认为,也许只有依据传播学的理论去寻求。

在传播学理论中有一种理论叫作“依赖模式”,由德福勒和鲍尔-罗克希于1976年提出。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而其中的社会体系会根据它的结构的稳定程度而变化。在《新青年》之前,以“唤醒”和“启蒙”为目标的传播工作已曾经有许多人做过,如改良派的梁启超及谭嗣同、严复等人。但是,他们终未真正完成其历史使命,终未把历史真正加以改变。而比较之下,《新青年》能够取得如此空前的成就,更为重要和更为本质的原因也是《新青年》时期社会结构处于极其不稳定的状态,而这种不稳定状态诱导了社会体系的变革。

《新青年》时期,是中国社会内在结构最不稳定的时期。1840年以后,无论是社会的文化、制度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西方文化的剧烈入侵使得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失去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其次,封建制度的根基受到随后改良运动的威胁;再次,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终于在辛亥革命摧枯拉朽般的力量下土崩瓦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激荡,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文化的结构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1]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和政治斗争相比较而言,启蒙和文化始终无法成为先进知识群的关注焦点,甚至是无暇顾及。[2]以至于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封建帝制被推翻了,一些封建思想和约定俗成的观念不再具备权威性,但是从社会全局来看,谈不上有多大的进步,政局、思想及意识形态都陷入了空前混乱,社会出现了极其矛盾的两面。一面是皇权的崩塌随即带来诸多旧的制度、思想、习俗、信仰的动摇甚至是毁灭;另一面,顽固守旧势力不甘心王朝就此毁灭,又开始用“孔孟之道”那一套企图封建复辟。在这种社会状态之下,不仅是知识分子陷入迷茫而不知何去何从,甚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都渺茫不清。但是正是在如此混乱和压抑的时代里,陈独秀及其《新青年》异军突起,以民主和科学为其鲜明的思想旗帜开始了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大面积传播。所以,《新青年》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样的社会契机是极为重要的。

二、为国民之觉悟而传播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初,就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即希望通过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传播而改变国家的整体社会结构及文化体系。1914年,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的国家观,他认为有没有将为国人谋求安宁与幸福作为宗旨和目标乃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近世国家的标准。而如今之中国,民无建国之力,根本没有建设这种近世国家的自觉心。在革命屡遭挫败以后,陈独秀开始探索新的道路,他慢慢地意识到政治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相应的文化思想上的彻底革命。鉴于此,陈独秀曾对汪孟邹说:“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①他认为,在政治革命之前要先进行思想革命,即“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3]。

1916年春,陈独秀在刚刚创办的《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一九一六年》和《吾人最后之觉悟》这两篇非常重要的论文。陈独秀说,“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凡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运动,其事每不易成就,即成就矣,而亦无与于国民根本之进步”[4]。这实际上是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他的文化传播追求和主张。要真正改变中国的状况,必须通过“多数国民之运动”,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传播去唤醒国民“最后之觉悟”。

一个直接面对大众社会的现代传播者,对于他所从事的某项传播活动,尤其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传播活动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和清醒,这一点实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大大避免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许多盲目性,而且可以使传播者(运用各种媒介)从一开始就能从理论上认清这一活动是于社会有益的还是无益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以及是否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与要求。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陈独秀在当时的理性认识和选择是无可挑剔的,然而,这样的认识和选择也是经历了许多艰难与曲折的过程才逐步达到的。

作为一个接受了现代意识和观念的文化人,陈独秀对于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早有一定的认识。1904年以前,他就曾两次计划创办《爱国新报》,当然,他此时的办报动机还只是因为“我中国人如在梦中,尚不知有灭国为奴之惨,即知解而亦淡然视之,不思起而救之”[5]。这种笼统的救国救民主张,显然尚未升华到思想革命这样的高度和境界,他还没有真正找到最有效的救国救民的途径。1904年3月,他创办了一份《安徽俗话报》,而办这份报纸也只是为了传播事件新闻和普及常识。这样的“办报主义”在当时的文化面向平民、走向最底层的人民大众这一方向上是有意义的,但是,其与后来他所主张的“思想革命”方面的意义还毫不沾边,相距甚远。

十年之后,经历了种种社会的动荡,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陈独秀终于懂得了国民的觉悟与智能(即“自觉心”)对于国家兴亡的根本意义。因而,他开始把传播(办杂志)的目标定位在“思想革命”这样的方向上。这显然在陈独秀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但是,《新青年》的创办,虽然有了正确的方向,也并不是一下子就被广大受众所普遍接受的。正如傅彬然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在当时对于像他那样的青年,《新青年》的文章也经历了从吸引到感情上不能接受到最后完全接受这样的转变过程。而其中的感情上不能接受,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对儒家学说和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这也说明了传播对人们态度的改变。而在《新青年》还不能得到最广大受众接受的时候,两度面临休刊的困境,其中一次是1916年,刚刚出满1卷6期后,因销售甚少,不得不暂时休刊。陈独秀感慨说,“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6]这几句感慨之词,不仅正面说明了《青年杂志》当时休刊的原因,而且也有意与无意之中表述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具有传播学意义的道理:对一种新文化的传播来说,尤其是“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的传媒,能够及时地受到“驳论”,才属于正常的和有成效的,也才有利于传播的深入和更广泛地推进;而如果“罕受驳论”,或者毫无任何反响,即使再有意义的传播,也不能算是有效。正如鲁迅后来所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7]《新青年》在创办之初,显然就遇到了这样的悲哀。这也许就是后来他们在《新青年》上演那场化名“王敬轩”的“双簧戏”的根本原因。当然,《新青年》创办之初的备受冷落,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他们对新思想的传播,尚未触到社会的痛处,尚未击中传统文化的要害,而只是在个别观点或言论上“与时俗相左”,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那个麻木僵化的社会的很大反应。而到了1917年,胡适对白话文的倡导,尤其是“文学革命”大旗的高张,才开始动摇了传统文化最深层的根基,《新青年》的划时代意义和价值才得到了突现,其影响也迅速蔓延。至1919年初《新青年》销路日渐“兴旺”,由于其影响的不断扩散,上海群益书社陆续收到读者来信要求再版前几卷。而1919年初再版前几卷之后,迅速被抢购一空,《新青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8]由此可见,德福勒与鲍尔-罗克希所描述的“依赖模式”之中,“社会体系”“媒介体系”与“受众”这三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是极其密切而有机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对受众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对社会体系和媒介体系本身产生影响”[9]。1919年,紧接着爆发的全国性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某些论断。《新青年》逐步影响广大受众,取得重要的效果:在认识方面,促进了改变社会的积极态度的形成、信仰体系的扩充,以及新价值的阐明等;在情感方面,大大增加了信心;在行为方面,则引发了政治示威,促进了行动和问题的解决。[10]社会体系开始发生变化,而“五四”前后,新的刊物更像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出来,如《每周评论》《新潮》《觉悟》《少年中国》《建设》《解放与改造》《星期评论》《学灯》等。据统计,仅在1919年就产生了400多种白话报刊,媒介体系也就有了大面积的发展。

三、对《新青年》传播新思想的传播定位

无论如何,传播内容(信息)在整个传播活动中都是最中心的环节,传播效果如何也最终取决于传播内容。陈独秀及其《新青年》之所以在传播效果方面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功,除前文所分析的社会契机之外,其传播内容与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高度一致,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和依据。当时,在同样的社会结构、文化体系与历史背景之中,从事传播活动尤其是办报办刊的人员已经不少。当时中国的新闻报刊事业已形成了不小的气候和规模。但是,其他所有的报刊及其主办人为什么都没能够成为划时代的标志和历史的强大推动者呢?答案也许只能在于传播内容(思想观念)的根本不同。

在稍早于《新青年》创办的两三年前,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国内尊孔复古的思潮几成大势,各类传播媒介竞相呼应。1912年10月上海孔教会成立,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并为孔教会作序,同年10月颁布的以孔子之道为本的国民教育的规定等都是这一思潮的衍生物。康有为大肆宣扬尊孔,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发布尊孔祭孔令。[11]这种尊孔复古的文化思潮的传播,由于一方面仰仗着当时文化名人(如康有为)的声望,另一方面又甚至是以政府法律和法令的面目出现,所以其来头是非常之大的。比起刚刚出山的陈独秀及刚刚创办的《新青年》来,显然有着极其强大的政治势力而又有极其丰厚的财力物力。但是,尊孔复古思潮却最终并没有广泛持久地传播开来,而是很快便被陈独秀这样一些小人物击垮。其决定因素显然就在于他们所传播的内容是完全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的。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作为先觉者的个人可以产生改变历史的思想,历史的创造必须有个人以其超前的思想去加以设计。而这种产生于个人的先进思想,又必须通过广泛的传播唤起更多人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去共同行动和努力,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传媒,不能进入有效的传播,先进思想也就只能作为个人的普通意愿或空想而自生自灭。而先进的思想武器与传播媒介的完美结合是《新青年》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秘密所在,先进的思想武器即指的是“民主”与“科学”,而最佳的传播媒介无疑就是报纸和杂志了,用大众最能接受的方式传播最符合社会需求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思想,自然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青年》一问世,陈独秀就在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呼唤青年要“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对于千年的生存方式和状态,陈独秀在文中提出六项标准和要求,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2]。“科学”和“民主”是蕴含于六项标准的最基本也是最深层次的思想。通过《新青年》的传播,“科学”和“民主”很快成为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与行动纲领。随着“科学”与“民主”意识全国性的普及,传统的封建文化终于被淘汰,历史也从此开始被刷新,取得如此传播效果应该归功于传播内容的历史先进性。

对于一种有计划的系统而完整的传播活动(或过程)来说,有了明确的目标,选择了最佳的媒介,并确立了科学与合理的内容,甚至也正处在最好的时机,还算不上是最完美的实施方案与工程蓝图。因为它还没有涉及最后一个也是更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那就是对受众的把握。陈独秀所取得的伟大成功,虽然并不能表明他在理论上已经对受传者有了多么科学的认识和分析,但他毕竟凭着一种优秀的传播家的敏感,寻找到了最能与他所传播的内容发生沟通和理解的对象阶层,从而做到了对受众范围的科学定位。

陈独秀所要传播的思想内容,对于当时的社会尤其是统治阶级来说,完全是一种异己的、反动的、危险的东西,这些思想即使是对于广大的社会成员来说也是有隔膜与陌生的、与习俗完全相左的。而陈独秀一开始就抱定了“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也就是要向整个社会挑战。他正是要通过传播,把全中国人头脑中那几千年固有的观念彻底革除,而改换成他所主张的那些全新的东西。面对顽固的旧垒,如何给他的传播找到一个最佳的突破口,就只有从受众当中选择最适合的群体。于是,他认定了青年。他所创办的杂志之所以叫作《青年杂志》,实际上已表明他将青年作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最初传播的受众。对此,他实际上也是做出过非常清晰的分析的。在《敬告青年》中,他谈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3]这正是他把青年阶层作为新文化传播的“第一级”进而促进全社会觉醒和新生的理论依据。在次年出版的首期《青年杂志》(一卷5号)上,陈独秀又发表《一九一六年》,不仅在开篇又重申了上述进化论思想,而且又从精神本质上划分了青年与老年之界限,并对青年所应有的“思想动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说:“从前种种事,至一九一六年死;以后种种事,自一九一六年生。吾人首当一新其心血,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以新民族。”[14]陈独秀赖青年之彻底觉醒与奋起,并与旧文化之宣战和决裂,在此表露无遗。这实际上也正是他在新文化传播中的一种唯一可行的策略。后来的历史事实也的确证明,正是当年被陈独秀所召唤起来的那一大批先进青年,又进一步开展“第二级传播”,并且付诸了革命的行动,中国的历史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结语

陈独秀的新文化传播活动及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当然不仅限于创办和主编《新青年》,他受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期间的教学改革活动,尤其是后来又创办《每周评论》,以及直接筹办工人刊物等,对新文化的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也都有非常值得研究的传播学价值,限于篇幅,本文暂不做更加展开的论述。

传承师徒文化加强青年管理 篇8

怎么让这个新生代群体热爱并胜任工程建设行业?如何通过培训吸引、用好、留住人才, 解决单靠提高薪酬、培训技能所无能为力的问题?面对种种困惑, 要充分转变思想观念, 换位思考, 不仅关注青年员工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更致力于通过企业文化为基础, 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自身发展因素与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 采用导师带徒培训方法为支撑点, 构建出属于企业青年人自己的文化—师徒文化。该公司真正做到了不仅以工作为中心, 更以人为中心的内训, 通过不断提高、丰富导师带徒这种培训方法, 在企业内形成师徒文化, 不断潜移默化地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达到了“留心育人”的效果与作用。

导师带徒是支撑点

为什么在众多青年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中, 如上下级教练法、模拟培训法、工作轮换法等等, 笔者会认为导师带徒法应该作为培养形成属于企业青年文化—师带徒文化的最主要手段。首先, 我们就可以明显的分析出其自身的优越性。导师带徒是指挑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突出的职工作为导师或是师傅, 通过签订师徒协议, 一对一或是一对多地传帮带, 指导新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新进厂职工或有拜师学艺愿望的青年职工, 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不仅该方法自身就是针对青年人量身定做的内训方法, 与其他上下级教练法、模拟培训法等, 都是针对全公司员工均可运用的;而且该方法主要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是根据青年员工的自身需求所进行的一对一地培养模式。其次, 导师带徒方法是形成企业青年文化的最佳载体。对于言传和身教两种培训形式, 已有专家证明后者强于前者。

对于施工企业, 主要是操作性、建设性行业, 会实际运用操作、安装等基础工作。为此, 培养施工企业的青年人才, 在各工程施工现场, “身教重于言传”的培训形式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文化的培养除了价值理念的引导, 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日常工作中, 长期性的融入工作、融入集体、融入行动, 在现场的施工环境中, 采用导师带徒这种最有效、最贴近实际的培训方式, 是形成企业青年人文化—师徒文化的最佳载体。最后, 师徒文化是助推企业年轻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的主要途径。当基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下, 通过合理的培训方法, 进一步扩展、延伸为更适应现代年轻人愿意接受、主动接受的文化, 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下, 让年轻员工植入对企业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至关重要。

提升导师带徒培训管理

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 企业内训, 特别是针对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的工作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 首先要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形成属于企业青年人自己的文化。企业可以以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理念—师徒文化为引领, 创新青年人才培训工作管理理念, 以传统的导师带徒形式为载体, 彻底把“以工作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培养理念, 着手从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过程管理、抓好导师构建三方面入手, 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自身发展因素与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 树立青年员工“企业人”意识, 达到青年员工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成功紧密联系。这是解决诸多建设施工企业担心培训后员工流失问题的关键。

以目标化和定向化为原则, 做好导师带徒培训规划。企业的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工作要想实现成功, 首先取决于贴实际、高水准的长期培训战略与规划。可通过对标行业内优秀的内训管理方法、借鉴国外同行业的先进做法、调研企业年轻员工对培训的有关想法意见等前期调研工作, 对达到高水准制定导师带徒培训规划做足了充分准备。最终确定以培训效果目标化和培训过程定向化为原则, 根据企业的短期和长期青年人才队伍发展情况, 以每两年为一个短周期, 以每4年为一个长周期的基本循环年限, 考虑组织目标、任务环境、带教内容、技术要求、员工需求、投资成本等因素需求, 并将倡导引领的“民主授课、反复学练、互相尊重、融入彼此”的师徒文化, 在制定对应解决方案措施中要很明确、很有效, 在目标化的执行落实中, 科学合理、潜移默化地逐步形成师徒文化, 并反作用于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工作中。通过对以上公司青年人才队伍培养战略的内容统筹策划, 最终形成公司中长期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工作规划。

带教课程内容的制定尤为重要, 把握带教重点, 精心设计带教计划是解决导师怎样才能把徒弟带好、教好, 把自己的高超技艺、优秀品质传授给徒弟的基础, 或者说是前提条件。企业可将带教计划与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企业生存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以引导和评估为切入点, 做好导师带徒过程管理。一是以师徒文化为引领, 全面克服导师带徒培训方法的弊端影响。导师带徒培训方法培训场所不固定、周期时间长、统一评估难度大三方面就是影响整体培训效果最主要的“先天缺陷”。为此, 只有在固定、统一的文化氛围内, 才能保证在特定、不固定的施教场所和时间上,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企业以公司文化为基础, 构建起属于企业青年人特定群体的文化理念—师徒文化, 去引领培训场所以不固定工作环境为主, 培训时间以长期性为主的导师带徒培训工作。使得在“民主授课、反复学练、互相尊重、融入彼此”这样共同的师徒文化理念下, 使从事培养这些青年员工的专业技术导师, 和跟随他们长期学习的青年员工徒弟之间, 在共同的学教、相处理念的约束、激励下, 保证了导师带徒在标准化的培养机制下, 顺利推进。做到个性化“双向选择”, 如该公司在大中专学生刚参加工作时, 会根据分配工程及专业, 随机指派师父, 等到规定的磨合期过了以后, 师徒双方要根据磨合期的“学教”相处效果, 分别填写《双向选择表》, 如师徒彼此感觉相处好, 可以继续保持随机分配的关系, 也可以重新挑选自己想要的师傅或徒弟。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和谐、共处的培训氛围, 更有利培训效果的提升。

二是以节点评估为标准, 提升导师带徒过程管理。首先, 企业可以半年为一个周期, 进行第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评估。该种评估主要是指评估受训者通过培训掌握了哪些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 测试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即“受训者学到了什么”。该公司对参与导师带徒培训的全体青年员工, 采用书面考试、操作测试、工作模拟等方法来了解他们在培训前后, 知识以及技能掌握方面的提高程度。通过参加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 以了解他们是否学习到新的东西及进度。这种评估能够最直接地, 在培训不同阶段的过程中, 使企业了解培训青年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是否有了预期的提高。其次, 以一年为一个周期, 进行第二阶段的行为变化评估。该种评估主要是指评估受训后员工是否在品德、执行力、专业技能等方面表现出了期望的典型行为, 即“受训者是否在工作中应用了所学的知识和态度”。在这一阶段的评估要确定参加导师带徒培训的青年员工通过培训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行为上的改进, 针对这个层次的评估, 企业针对每年每批受训青年员工的情况不同, 制定《行为变化评估考核表》, 其中主要包含带教课件内容、实际操作技能、独立作业水平等各项考核指标, 该表将分别由受训者的导师、直接上级、同事进行填写, 主要以导师为中心, 由总部导师带徒评估组将其结果进行对比, 并对结果进行实际考察, 有利于真实反映培训的效果, 加强了该环节过程的目标化管理。如在考核带教课件上, 若未达到掌握实际操作的工作要求, 就要求此后每个月导师填写带教计划, 分析师徒双方现状, 做到师徒双方十分了解;找出徒弟存在的业务技能上的薄弱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出十分具体的, 规划出阶段性目标。不断重新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去, 使徒弟逐步接近目标。

浅析网络对青年政治观塑造的影响 篇9

青年阶段是人的政治观塑造的重要阶段, 作为青年最重要的信息获取和娱乐方式, 网络对于政治观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1世界信息时代, 是多元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 人们的价值观多元而复杂, 各种思潮、各种主义在社会上存在, 网络的出现更是使这些思潮有了便捷的传播途径。作为社会发展未来的青年, 更善于从网络获取信息, 通过虚拟世界了解现实社会,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初步的政治观念。

1 网络对青年政治观塑造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扁平化的状态。青年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学习各种知识、交流各种信息、进行网络娱乐、参与商务交易, 这表明网络正在改变着青年的行为模式。网络对于青年政治观形成的积极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络帮助青年获得较为全面的政治信息

网络技术促使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民族、时间的限制。青年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获得第一手的政治资讯, 同时观看相应的从各种层面出发对同一政治事件的不同阐释和解读, 这就使得青年获得相对全面的政治信息的了解。同样通过网络媒介, 青年可以进行广泛的政治信息的交流, 畅所欲言, 对政治事件进行评论, 在各种政治观点的交流互动中, 加深对于关心的政治事件的理解, 并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自身初级的政治观念和理念。

1.2 网络帮助青年开阔政治视野和参与政治实践的积极性

各种网络平台在新世纪的广泛应用, 能够帮助青年开阔政治视野, 网络的普及使我们能够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成为了现实。通过网络, 青年用电脑、手机随时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信息, 并能同时对事件给予评论。从中国青年的角度来看, 我国青年本身就具有关注各种政治时事的传统, 网络则进一步使中国当代的青年快速了解各种政治信息。在开阔了青年政治视野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促使中国青年提高参与政治实践的积极性。近年来, 网络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日益兴盛, 大量的青年人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参与各种政治实践。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底, 我国青少年在“通信、微博、博客/个人空间和社交网站除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低于总体网民外, 其余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群体使用各类交流沟通应用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群体, 是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主力军。”中国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的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参与政治实践活动, 表达政治理念早已屡见不鲜。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中国也日益注重通过网络加强和公民的政治沟通。青年是中国政治实践的参与主体, 近些年来, 中国各级政府机构越来越注重通过官方微博的方式加强对公民政治教育。就青年人自身而言, 通过网路政治讨论, 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互动, 使青年能够避免在政治实践参与中的狭隘主义。

1.3 网络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良好平台

网络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路径。它可以为对青年进行主流政治观的教育提供丰富的事实材料,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除此以外, 网络平台也在帮助青年提高受教育水平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它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 我们的“两课”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水平, 通过积极的网络互动, 思政教育者可以及时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动态, 通过良性互动帮学生解答思想政治上的各种困惑。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例如运用电子邮箱、QQ、微博、微信、飞信等方式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网络对青年政治观塑造的消极影响

中国的网络环境在当前是较为复杂的, 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政府对于网络媒介的管理力度和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青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于网络上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缺少辨识度和正确的处理态度, 在许多问题上极易不辨真伪盲目从众。同时网络媒介的兴起再给我们提供更好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同时, 也在对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例如, 网络的出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导的主动权交予了学生。学生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比以往具有更多的主动权。网络技术之下, 信息传递的迅速、同时各种信息鱼龙混杂, 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时, 大多取决于自身受教育水平、自身还不成熟的三观。这就使得学生不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 就政治观教育而言, 在政治观念上, 青年学生极易出现偏差。

2.1 大量网络信息的涌入, 对青年政治观确立带来不利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网络信息在快速膨胀, 网络再给青年带来巨大信息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青年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特点, 他们对许多信息的真假不能够有效地识别, 从而将网络信息良莠不分的加以吸收, 并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状态。网络技术是发端于西方世界的,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网络媒介上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 西方国家控制着网络舆论的导向, 他们也在通过网络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者有利于自身发展得各种价值观念, 通过各种途径潜移默化的对世界各个民国家进行价值观的渗透。这些都对我国青年政治观养成带来不良的影响。长期接受西方价值观的渗透, 极易使得我国青年接纳西方的政治观念, 对我国的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带来极大影响。

2.2 网络媒介应用极易降低青年的道德意识

网络作为最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 它的负面影响就是各种信息充斥其中, 这要求青少年要有良好识别力和自制力。对于网络媒介的利用不当极易造成青年的道德意识的滑坡的问题。网络便捷性导致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上升, 2013年中国青少年平均上网时间为每周20.7小时比2012增加了2.3个小时。而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部分青年迷恋网络上的各种不良文化。例如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信息等侵蚀。并且不能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区分, 最终在现实中造成了个中问题。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不良信息对于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带来的极大的挑战, 这些信息的涌入会对青年的道德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3 运用网络媒介塑成青年正确的政治观的路径

3.1 加强立法, 依法对网络进行监管

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对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力度。虽然我国已经在网络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依然无法有效的对网络加强监管。这需要政府组建相应网络管理机构, 同时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工作, 使我们的网络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 同时做到网络监管的有法必依、网络执法中执法必严的原则, 依法对网络进行行政管理。对网络上的青年政治观教育,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通过依法对网络管理, 保障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引导青年人在网络上依然是一个守法公民。

3.2 建设打善于运用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我国的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当代青年较高的思政素质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思政教育者肩负着教育青年一代的责任, 网络时代对于这些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除了要精通马列主义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网络管理、沟通能力, 能够将所学理论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 提高青年思政水平,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3.3 加强教育, 规范青年网络行为

网络技术的交互性和及时性, 使得思政教育者可以及时了解青年的思想发展状况。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 开设相应的教育课堂, 同时可以在网络上对于各种重大事件对青年政治观的影响, 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 通过剖析事件, 引导青年政治观养成。与此同时, 对于青年的网络行为也要进行规范管理, 是青年在网络上不使用网络暴力、不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 做守法公民。

参考文献

[1]王喆.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 2012:22-2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L].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邓凯文.虚拟实践对青少年政治观的影响[J].教育科学, 2006 (12) :25-26.

[4]丛翠.浅议网络媒介技术与青年政治观的塑造[J].青年与社会, 2013 (1) :40-41.

青年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诚信建设

网络化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入手,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势在必行。这既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保障网络健康发展,助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失信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危害,突出网络诚信在大学生各方面诚信问题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从根本上治理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强、自我意识强、创造能力强,他们更具备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的需求和能力。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自由、轻松,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接触网络。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浅、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极易受到网络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失去必要的“他律”,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滋生出来。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将极大地削弱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道德教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素质是否全面、是否合格,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建设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犯罪。个别大学生把网络当作犯罪的手段和工具,通过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网络技能,非法截取知名机构的网络信息或保密数据,诱骗网民的金钱或实物。这种犯罪行为主要是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二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为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挑战。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利用网络抄袭论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三是隐私侵犯。当前社会上频繁出现的“黑客”事件,许多“幕后人员”是毕业或在校大学生。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个别具有“网络天赋”的大学生身上。四是网络谣言与网络诽谤。网络谣言在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中最为普遍。某些大学生为了泄私愤,歪曲或夸大事实,甚至捏造事件,对某机构或个人进行恶意攻击,给相关人员或机构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或名誉伤害。

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还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人诚信意识淡薄、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到位、家庭忽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社会大环境的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 一) 大学生群体诚信意识淡薄

网络行为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网络社会里,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督的力量无形中被削弱,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得到空前的自由。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大学生的一切“反动”欲望迅速膨胀,卸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义务,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律、自控能力,最终通过网络行为释放自己的“反动”情绪,满足自己的“反动”欲望。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对同学友善、对教师尊敬的学生在网络社会里却满口污言秽语,对人出言不逊; 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老实”学生,很有可能是通过网络诈骗他人财物的骗子。这些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范行行为为,,归归根根结结底底是是由由于于大大学学生生本本身身网网络络诚诚信信意意识识淡淡薄薄,,只不过通过网络社会被无限放大。

( 二) 网络自身的先天性缺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自产生之初就给人们带来双重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渗透和普及,网络的消极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行为主体变成虚拟的数字或符号。这些虚拟的存在与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行为主体符号化、主体身份多重性,使网络行为主体的真实身份、地址等信息难以确定,网络行为责任难以追究。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无法有效约束或控制人们在网络社会里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网络社会里随意发布、传递、交流信息。大学生出于各种目的,通过网络实施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或不能的行为,比如,网络欺诈、人肉搜索;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便利。大学生利用网络抄袭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大学生为获取经济利益做各种不正当的网络兼职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 三) 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滞后

长期以来,互联网一直保持着又快又稳的发展形势。相比之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较为滞后,网络道德体系建设与互联网发展严重脱节。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性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症结,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也成为我国道德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的诚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来进行。而学校普遍使用的“灌输式”诚信道德教育方法脱离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实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且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抽象,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被各种法规、制度“压制”下来,进入虚拟的网络社会后,被压制的逆反心理摆脱了现实的束缚,一下“爆发”出来,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致使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不符合常规的行为。

( 四) 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可以对网络诚信道德“无限透支”。对于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网络行为主体,法律会对其进行必要的制裁。对于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行为,法律并没有相关的处罚规定,行为主体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即便是谴责,也是对某一行为群体或某种具体失信行为进行谴责。具体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行为主体在网络“虚拟性”的“保护下”逃之夭夭。总体来讲,由于网络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使得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的成本过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法律法规的“纵容”加剧了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现象。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民族性、地区性,而在网络社会中国家、阶级、民族、种族、宗教等一切的疆域、界限都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网络社会里犹如一个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家的的法法律律规规范范、道道德德规规范范都都不不可可能能完完全全适适用用于于这这个个“地地球球村”。“地球村”自身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又困难重重,导致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滋生、蔓延。

三、关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对策的探讨

( 一) 以教为主,构建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道德问题的缩影。归根结底,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在网络社会里的延伸滋生了网络诚信道德问题。因此,建设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格的“母机”,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把网络诚信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高校要以身作则,把“诚信”融入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中,贯穿到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将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有机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切实提高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成效; 结合当代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个体意识强、思想变化快等特点,利用网络加强与大学生的思想交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网络诚信道德教育; 组织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诚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其诚信意识。

除了学校,大学生诚信意识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影响。大学生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将诚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其诚信上网、诚信待人。在此过程中,家长要端正对网络的态度,做好诚信的表率,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社会上的各种民间团体、新闻媒体和社区要积极投身到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中,大力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活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 二) 以制为基,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可以提高其诚信道德自律,进而有效改善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问题。但仅仅通过诚信意识培养实现诚信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法律法规、校风校纪、舆论监督等他律的促进。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行为失范与高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高校与网络行为管理相关的校风校纪、规章制度缺失或流于形式,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现象,比如,网上诽谤、传播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抄袭等。虽然高校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大都没有真正落实,导致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行为屡禁屡犯,屡犯屡禁。学校要加强对网络诚信道德的管理,把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予以严厉的处罚,以儆效尤; 对于网络诚信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相应的奖励,以正校风。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行为。

由于网络失信引发的网络犯罪行为涉及面广、防范难度大、蔓延速度快,必须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强制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行为。目前,国家网络管理相关部门虽然对网站内容及网民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意义不大。面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引发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的严峻形势,有必要专门针对网络失信行为制定内容全面细致、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杜绝网络失信犯罪问题。

各种网络团体或组织也应重视网络行为管理,制定相应的行为管理规范,把网络行为管理列入本团体或组织发展范畴。各团体或组织可以联合起来制定约束性强、操作性强的网络公约,相互监督,以弥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不足。一旦某个网络团体或组织破坏公约就必须受到惩罚。此外,社会各界力量要团结协作建立网络诚信监督保障协会,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进行互联网行业监督。对违反诚信的网络团体、组织及网民予以曝光揭露,让网络失信行为无所遁形。

( 三)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情感需求,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大变革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普遍存在迷茫困惑、消极堕落的心理困境。在现实生活中迫于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各种伦理规范的束缚,大都被隐藏起来。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泄渠道,许多大学生习惯通过网络缓解压力、宣泄情绪、调整心情。发泄后的快感使他们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进而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学校和家庭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矫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帮助其解决心理困境。一方面,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组建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对前来求助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正常释放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或情绪。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大学生与教师、家长平等、自由、轻松交流提供了保障,教师和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针对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自身需求,给予其所希望得到的帮助或咨询,进而使其现实压力得到正常释放,使其偏差心理得到正确调整。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剖析、反思现实生活,理性进行网络行为,提高网络行为自律性,增加网络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避免人格的分裂和迷失。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紧密配合,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网络诚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事业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现象,深入剖析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探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文化全面发展、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综上所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要做到预防、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以人为本,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防止网络失信行为发生; 以德为先,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以教为主,帮助大学生了解诚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以制为基,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8]刘亚.论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J].网络财富,2010(13).

[2]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马云,白木斯.互联网的文化与伦理价值——网络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4]鲁兴虎.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2006(5).

[5]李德.网络时代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及其重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青年艺术热度的文化思考 篇11

2012的余温还未完全消散,2013已经向老去的年华里又迈进了一步,昔日的青年已老,今天尚且年轻的人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标识着自我存在的价值。生活在继续,艺术也一样,躲过了被烂尾的“世界末日”,我们是该庆幸虚幻寓言的又一次扯淡呢(之前那次是被诺查·丹马斯寓言的1999)?还是会对奇迹并未如期而至的爽约而略感失望呢?我属于后者。

2013年1月在UCCA开幕的“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展览,为之前就已持续升温的“青年艺术”展览及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具有延续性的话题,尽管策展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展览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并在学术姿态上与其他展览间拉开距离,但量贩式的展览模式还是免不了让人将其与其他展览和活动放在一起说事儿。以翻墙软件的切换状态来比喻年轻一代的整体状态,同样也在展览中形成了一种个体与群体间反复切换的临界现实:艺术家做的认真,但穿梭在琳琅满目又数量众多的作品间,却总免不了浮光掠影式的快速观看。尤其是对于大部分的影像作品来说,多数观众(包括我)都是一带而过的,但如鄢醒等著名艺术家的影像封地前却总是人头攒动。观众也许未必真能搞清楚他们在表达什么,但“名气”本身的如雷贯耳却足以让人期待在其中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看点来。从集体肖像中脱颖而出的英俊面孔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但也透射出明星身份在不同界面间劈腿的泛化光芒。而在公共心理中自然分化出的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的姿态中,对于“平等”的强调也更多了一层假设的虚幻味道。“ON/OFF”的策展人之一孙冬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现在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关注恰恰折射出中年一代的创造力危机,总把当下未解决的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身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与之前一代的艺术家相比,社会环境和生存模式的改变已将游戏规则进一步细化,关于“话语权”的争夺也早已不再是以某种口号般的自我标榜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在网络上只言片语的累积就能够汇聚成正能量的潮流或负能量风暴的当下,对自我洞察的敏锐与社会步调的共振让空间和作品具有了更强的参与性。而“口水”的力量也在驱策着艺术家和策展人对自我的路线做出修正,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最终能否分化出“口水”中犀利且实在的盐分也并非一门简单的功课。当群体出镜的舆论力量弱化之后—与上世纪90年代喜欢归类风格的美术史手法不同,年轻一代策展人的聪明之处或许正在于不下定义的“低调”表态,或在指出他者“谬误”基础上的变调“重复”等—个体的状态(“真实”或“被包装”后的状态)在艺术中的显现也会回归到杂乱的当代空间中去继续蔓延,但亲眼看到的就一定会比道听途说到的更接近“真实”的内核吗?当下的“真实”是怎样的?是付晓东所说的“整体碎片化”的社会环境,还是艺术家自言作品销售状况时的无奈自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叛逆心理在不同的时代中都会颠覆掉很多既定的规则,而坐拥王城后的起义者其内心微妙的变化也会逐渐累积成另一些具有合法性的习惯壁垒。已经年过半百的崔健在一次访谈中说:“你们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年代里。天安门只要挂着毛主席像,我们就都一样。别以为你比我小20岁、30岁,我们就不是一代人。我的困惑和你的困惑是一样的,只是你我所说的东西、关注的点在某一个阶段里面不一样,只是你们在变化。”我们并不具备在近距离的感同身受中,对孰是孰非的宏观走向做出曲直判断的能力,通过几个人写的文章、策展人、艺术家和艺术行业从业者的现身说法等,本期专题希望能够呈现出一些不尽相同的思考角度和状态陈述,其中难免会有修饰和做作的一面;就像有些艺术家在言语带刺的个人逻辑中,也很善于利用媒体来进行自我宣传的延展一样,媒体也已经或正在成为当代艺术发生的有效场域之一: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同样也在艺术的借尸还魂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阳光和灯光同时照着我的身体,要么我选择孤独,要么我选择堕落。”—在阳光和灯光混杂的舞台上,孤独和堕落或许并不是矛盾针锋相对的两极。就像张楚在上世纪90年代时歌唱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从物理年龄上看他已经老了,但这句话也随之老了吗?(文/郝科)

弹幕与青年亚文化 篇12

“弹幕”是一种悬浮在视频上方的即时评论字幕,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观众能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将评论展现在屏幕上,满足了人们的表达欲,增强了互动性。弹幕文化作为一种新型原创性青年亚文化,起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具体来源于日本的一个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该网站以A(Animation动画)C(Comic漫画)G(Game游戏)为主打内容。弹幕在2007年左右传入我国,这种文化舶来品在中国尚显年轻,但却表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我国,2008年出现第一家专业弹幕视频网——Ac Fun(以下简称“A站”),2009年第二家专业弹幕视频网——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出现,因其上传的视频内容相对宽容,视频资源更加丰富,继而成了我国弹幕迷的主要集中地。由于A站经营内容中包含中国时政社会的内容,使得着重发展ACG文化并有着严格会员准入制度的B站显得更为纯粹。发展至今,非弹幕视频网站也纷纷试水“弹幕”这一互动形式,使得弹幕文化在腾讯、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媒体上也开始盛行。

一、弹幕文化的特点

(一)弹幕语言风格化

“风格”一词在英国伯明翰学派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20世纪的青年亚文化主要通过服饰、音乐、行为、文字等来表现风格,80后另类小说就是中国青年亚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赫伯迪格(Dick Hebdige)认为“风格”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反抗与矛盾的嵌入与展现都位于现象的最表层,即符号层面……”[1]在当前互联网语境下,青年亚文化在更加多样化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借助符号来体现,弹幕文化中出现的多种语言符号和表情符号就是风格化的体现,创新了语言的表达模式。

来自不同地域空间的人们聚集在网络上,对同一事物表现出共同的关心,并对共同关注的事物呈现出相对一致的感情色彩,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语言,容易产生共鸣,通过交换意见产生互动效应,共同更新并丰富相关信息,成为超越地域空间和生活阶层的团体性青年群体。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认知结构在共享网络资源时互相之间所形成的群体性凝聚状态和聚居模式。一般来说,不同的青年社群会创造出不同的相对封闭的文化语境,在形成社群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面向大众化的传播。

可以说,“沟通的区隔、内容的偏向、技术的限制,这些为弹幕和弹幕文化建立了一个无形的转入机制,使之只能存在于一个范围有限而特征鲜明的亚文化群体内。”[2]弹幕族创新并使用的弹幕用语便是特定文化语境的产物,通过弹幕制造的乐趣,不具有广泛性,更不为主流人群所了解,甚至因其恶搞性质和使用语言的独特性而时常被主流所误解。弹幕族通过使用字母、数字、文字甚至表情符号,对画面进行针对性点评或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弹幕评论内容通常由专门的弹幕用语来完成。

(二)价值诉求多样化

弹幕发送是一种自主参与性极强的点评方式,而发表意见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自我价值和他人认同的表现。所以,发送弹幕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诉诸话语权的行为,这种行为方式折射出现实话语权的缺失。行为参与者的价值诉求更多地体现在自我表达和情感抒发上,以寻求情感的复制认同,获得归属感并实现情感寄托。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3]弹幕群体的一致性决定了审美趣味的相似性,弹幕中包含多种吐槽和恶搞元素,当同一个关注点被集中吐槽并得到普遍认同时,参与者能够在发泄情绪的同时有效地消除孤独感。通过弹幕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符合当下的虚拟社交模式,一方面,人们期待认同并渴望找到存在感,需要这样一个能够彰显个性的平台来进行自我展示;另一方面,人们通过交流实现情感互通,从这个共享空间获得心理满足感。

(三)评论意见“碎片化”

在播放视频画面的同时,播放平台也成为一个放置意见的场所,一个允许多向交流的社交平台。人们通过发送字幕表达不同意见从而进行争论或表示认同,这种“部落化”的互动观影模式更加凸显自主性和趣味性,在表情达意上更加简洁明了,匿名发送也进一步确保了表达的自由化。弹幕族对视频画面进行针对性、流动性的“碎片化”表达,形成了围观性的评论意见输出,群体内部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组织机制,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实践。

观看视频时,观众与视频画面处在并行空间,这时具有画面针对性的即时评论会让观众很容易把握住交互节奏,而不会不知所云。“碎片化”的内容及情感表达反映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构成不了连贯的自我表达,交互对象的匿名性和不固定性也使互相之间难以形成连贯的对话,建立不了稳定的关系,这种覆盖式的混乱表达和即时反馈使弹幕信息碎片化,很难体现出逻辑性。

二、弹幕文化动力产生机制

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纷繁杂乱的事务容易让人产生焦躁压抑的情绪,需要找寻一个相对自由的自我表达空间来进行释放。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让人们很难找到这样一个表达和发泄的场所,于是弹幕作为一种相对温和的抵抗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表达需求。

从众多的弹幕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视频在弹幕数量上会有巨大差异,原创性质的视频一般更具吸引力。如果视频吸引力或者话题性不足,就无法使观众聚集起来,也就形成不了一定规模的意见输出,所以弹幕也可以说是氛围化的产物。

三、弹幕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研究弹幕文化离不开青年亚文化这个大环境,青年亚文化不是一种单纯的概念性文化,它具有复杂性,是一种丰富的拼盘式文化。与主导文化相比,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具有非主流、边缘性的“亚”文化或“次”文化特征;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往往与较小的参与群体、与年轻创新文化相关联,偶尔具有政治抵抗性和激进性并呈现自身的独立性。[4]群体力量的悬殊和所关注内容的不同使两者在影响力、开放性、文化格局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青年亚文化更加注重自我表达,体现自身的生活方式、情感态度以及心理需求,具有自发性、率直性等特征。

不同时期的青年亚文化会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表达内容,但都具有反抗、另类等特点。弹幕文化的主要受众是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属于典型的青年亚文化。虽然它是小众文化,无法与真正的主流文化相抗衡,但其受众的忠诚度高,群体内部力量和方向更加具有一致性。

四、结语

使用弹幕的过程中,评论时间的任意性、评论语言的丰富性和评论对象的选择性都凸显出其独特性,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弹幕文化也是如此。如今弹幕的种类、功能及表达含义日益丰富,但如何发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弹幕文化,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青年亚文化更加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并存在广泛的解构空间及文化含义,其长期被边缘化的处境也随着互联网的盛行、网民数量的激增及组织结构的多元化而逐渐得到了改善。要客观地看待青年亚文化,拒绝强制标签化,在文化实践中要承认差异并尊重个体的差异化表达,以期谋求更好的融合。

摘要: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在接受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上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同时他们也带来了最广泛的文化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诉求。本文从文化领域解读弹幕现象,运用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理论结合弹幕这一具体实践方式,探析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多元价值诉求。

关键词:弹幕,青年亚文化,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迪克·赫伯迪格(美).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9.

[2]陈义,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6):19-24.

[3]孙名之.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04):88-93.

上一篇:外包过程下一篇:保障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