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2024-05-19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共10篇)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1

基于新形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始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由于该系统工程比较复杂,但却以比较先进、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并结合当前新形势,为我党培养更多优秀接班人,通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还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党的重要接班人,从而不断地创新、探索、研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高校共青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必要性

(一)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

由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非常漫长,但我国每一代的领导人物都会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并具有非常坚定的政治理念,把我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互融合在一起,使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创新、进步,所以这就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坚定政治思想理念的青年。在这一培养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

(二)各级党团组织的明确要求和任务

基于新形势下,需要更多地关注我国各级党团组织中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才,还需要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展开一系列的开会讨论[1],要对培养工程明确相关的概念和涵义,然后再进行精确的部署、规划等,并引导高校正确的发展方向。所以高校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不断积极主动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并借鉴“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这种教育模式,就可以形成一种比较全面的培养方法,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培养制度,这样就可以全面开展全方位的实践培养活动。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导致了当前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十分混乱,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比较多样化,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使我国以后的接班人受到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这就对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他们不仅具有非常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文化素养、善于积极探索的能力,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能力。在大学期间,正是学生不断增长见识、快速成长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高校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提高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从而在高校中培养一批拥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的青年。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中开展这项工程,可以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在一起,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这也是当前大范围宣传政治知识的渠道之一,也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同时还能使学生全方面地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2]

二、高校共青团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相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教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体系的培训,教会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的结构框架和基础方法,同时还可以采取非常专业的培养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在研究、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再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我们还可以引入演讲、辩论等各方面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参与社会实践与进行社会观察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地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还需要对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或者在思想上有点迷茫,对他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帮助他们理清思路。[3]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安排一些学生参加为期两周的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各种比较集中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可以在自主讨论学习阶段插入一节实践课,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对当前国情、民情等各方面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加深他们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感情。同时,由于当前媒体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形成并不是直接与自身的实践经历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自己对社会仔细的观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媒体来增开社会观察专栏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让他们编写社会观察报告;还可以通过出国培训、短期出访等各种实习活动,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不同制度、发展模式比较,等等。

(三)以比较典型的经验推动工程的实践效果

在高校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我们可以通过以比较典型的经验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引,从而大范围地宣传和推广比较先进的典型经验。而我国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制度中,有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法、典型经验,尤其是“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典型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的推广的,且与高校中的各种资源相互结合,然后深入分析,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各项支出,从而为该项工程开辟新的路径。

(四)建立新型高校导师团的培养策略

进一步地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是该项工程的最基本内容,只有提高教师整体队伍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因此,当前高校在不断积极努力地构建和推行新型导师制的措施,能够让高校教师队伍可以集中学习、探讨我国历史革命等各方面的思想,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师研讨会等,从而提高导师团的整体素养。导师团所采用的培训模式是一对一的,这样就可以对具有坚定思想理念的学生进行实践经验培训和思想辅导,充分地发挥导师的巨大作用,为大学生解答各种各样比较困惑的问题,在新时期下不断地传播正能量以及发扬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4]

三、校共青团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践——以XXX高校为例

(一)制度化工作部署非常重要

XXX高校在2010年就开始实施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而在2013年的时候,我校才进一步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逐渐地走向科学化。在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中,对于实践育人这个环节尤为重要。通过积极努力的建设和完善我校共青团实践育人这个环节的工作体系,才能更好的对所培养对象发挥很大的作用,从而推动了我校对于共青团基础组织的建设和基层工作。

(二)构建梯队式培养模式

我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在培训工作中所应用的模式是梯队式,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层级:业余团校。由于这个层级大概有230多人参加培训,包含有新生的主要班团干部。其主要是学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方法则是以各个分团委业余团校的方式为主,采取集中和自主学习这两种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第二层级:学生干部培训班,这个层级的人数大概有130人左右来参加培训,包含有整个学校各个院系学生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第一层级优秀的学生。其主要是学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的方式则是以各个团委学生干部培训班的方式进行,采取集中上课、自主学习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展学校活动。第三层级,学生领袖训练营。这个层级基本就剩下40人左右,所包含的有各院系学生会、学生干部培训班非常优秀学生等。其主要是学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方式则可以通过采取专家讲座、自学讨论等各种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5]

(三)创新接地气培养手段

1. 突破限制,延长培训周期

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地饱满充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中的前两个层级的培训周期设置为一年,分别是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在集中培训以后,然后再统一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最终考核要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 提高实践环节,突出自主学习

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以外,还需要对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团队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助管一日”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学校的管理工作,组织大家到学校的食堂、宿管进行助管等。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对政治生活的实践锻炼,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才能进行自我教育。

3. 推进基层建设,发挥好作用

让学生深入基层组织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增加基层团队的力量,以此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地推进基层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去担任学校的社团指导老师等各种职务,让学生在学习团务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参加基层团组织工作,成为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新生力量。

4. 运用新兴媒体,促进交流示范

让学生干部训练营中的每一位培训对象都开通微博,然后加入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QQ群,可以在里面发布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微博,可以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每一位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通过微博,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组织的凝聚力。

(四)严格化工作标准

1. 各个团委与实际相联系,制定合理的方案

各个团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出不同的培养方案,并对其进行指导;各个院系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专业,在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

2. 各个层级选出需要重点培养的对象

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采取选拔推荐的制度,建立一个以学生团干部队伍为中心,对刚刚上任的学生团支部书记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担任基层团组织工作。

3. 各层级培训突出实践育人环节

对于高校重点培养的对象不仅要进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训,还要增加更多的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实践考核要求,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基层团工作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结语

总之,在高校中建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使每个人都要提高自我认知,还需要积极地发挥其自身所存在的优势,通过各种不同培训方法,让更多的社会人员参与到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中,如:扎实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通过这些都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让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辨别能力,为我党培养更多优秀的执政队伍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龙泉.高等院校共青团视野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单永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

[3]黄毅静,王正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现状及保障机制[J].青年记者,2015(32):111-112.

[4]徐晶晶.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D].中国人民大学,2011.

[5]黄艳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2

写在前面的:易错题记忆还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规律才能以最少的精力通过这两千多道题的变态考试。笔者14年3月份四科全挂。14年10月25日高分通过四门考试(心理94、高规89、高教97、伦理95),具体记忆一般采用关键词原则,比如试题一单选7简记为“道德关系”、23、24简记为“洛克习惯,卢梭善良”等等自己读的比较顺的容易记忆的方法。没图说个JB,下面上图为证 1

教师伦理学

试题一

教师伦理学

试题二

教师伦理学

教师伦理学

试题三

教师伦理学

试题四

试题五

教师伦理学

试题六

教师伦理学

试题七

教师伦理学

试题八

教师伦理学

试题九

教师伦理学

试题十

试题十一

教师伦理学

试题十二

试题十三

教师伦理学

试题十四

教师伦理学

试题十五

试题十六

试题十七

教师伦理学

试题十八

试题十九

教师伦理学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3

摘要: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对高校教师至关重要,因此,不论是高校还是教师个人对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在各种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措施当中,理论学习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往往被忽视,这恐怕也是我国目前创新乏力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这一被忽视的层面入手,一方面是论述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素质,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希望引起各界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关键词:理论学习;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创新能力

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央提出要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高校青年教师专职从事科研教学,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线骨干力量。因此,努力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既是国家长远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本职工作的需要。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尚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成为摆在高校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1.重学历,轻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高校都要求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尤其是本科院校,而在一些重点院校中,教师拥有博士学历已成为基本要求。但是,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许多高校对教师素质却没有明确地提出要求,在后期对教师的任用过程中也没有专门针对教师素质提升的进修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科学素质,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相对较薄弱,对青年教师日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2.重实践,轻理论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压力,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重应用、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这极大地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功利主义的科研倾向在高校中并不少见。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高校教师都注重短期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研究,如职称、职务的晋升,奖项的评比等。他们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研究工作,而对于基础研究和理论学习,教师与科研人员中真正愿意从事的人很少。

3.重科技,轻人文

受市场和政策导向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更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对实用技术的钻研,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更加急于出成果、出专利,对于有实用经济价值的项目非常热心,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对科学研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和深厚的人文思想的追求。这种功利性的科研对高校教师的影响极为明显,直接导致部分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随之而来的是学术上的浮躁情绪,这直接表现在近年的论文发表上——虽然数量多,但原创性成果少之又少。没有人文精神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底蕴,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科技创新缺乏原动力,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二、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举起来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附。”

在对外开放的今天,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高校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研价值观,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加以运用,就能克服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浮躁气氛和功利主义倾向,自觉抵御金钱、名誉、地位的诱惑,回归科研创新的本质精神,在全心全意的科学研究中实现真正的创新和自我价值。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年教师相对来说经验不够丰富,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科研难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透过事物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在事物的变化中把握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从事各种科研创新活动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就会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方法,帮助我们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有助于青年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发展理论,并且用来指导自己的科研实践。许多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从事科研实践的时候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又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论不够用造成的。离开了理论的指导,实践自然难以推进,难以获得重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于它自身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性。高校青年教师可以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理论支撑,为科研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和科学指导。

2.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理论源泉和思想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联系着的有机整体。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繁重而复杂,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规律,自觉运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第二,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单一片面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大师级的科学家不仅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我国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就曾说过:“一个民族没有技术,一打就跨;一个民族没有精神,不打自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正是丰富人的精神,提升人的综合素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想在专业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果,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开阔视野,并将习得的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

第三,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将使青年教师更加充分地接触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当前高校科研教学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与社会现实结合不紧密,这一现象在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可以使高校青年教师对舆情世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能及时知悉社会和群众需求的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使自己的研究与时代同步。

3.专业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第一,专业理论学习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础。在进入专业研究之前,接触、阅读、把握与专业相关的理论著作和书籍是进行独立研究的基础。同时,应对前辈和同行已有的科研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进行收集、筛选,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并且对已有成果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没有涉及的领域。只有进行自觉的理论学习,达到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具有了必备的理论素养,才能对自身的科研方向和问题有深度的思考;进而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为本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第二,专业理论学习是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专业理论学习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专业领域的创新,它还是提高青年教师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在学习专业理论的过程中,能够克服理论太难、太神秘的旧观念,正视自身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健全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精神,锻炼科学思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社会,在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最终提高科学素质。

第三,专业理论学习是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求异思维的理论保障。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废旧立新的过程,求异思维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突破陈规,大胆质疑,才有可能在艰辛的科研道路上取得前人没有的成果。但是,求异思维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平时刻苦的学习和积累,尤其是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上下苦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会按照一贯的思路去思考,研究过程就会流于空泛,只能解决个别细节的小问题,甚至做重复研究,得出的成果往往微不足道,从而失去真正的科研意义和价值,事倍功半,付出巨大的精力反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893—1949) [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69.

[2]朱法良.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Z].2006.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定位,发展

1 加强政治理论素养的修炼

坚定的政治方向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素质, 即必须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素养,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青年教师, 要想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首先要奠定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基础, 这是青年教师定位的重要基础。那么, 如何定位?

首先, 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青年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 往往由于年轻, 经验少, 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特殊身份和角色。如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先定位做教师, 教师是做什么的?古语说得好,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能;然后定位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是做什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同于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更多的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偏重于通过知识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国家、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以使他们在踏入社会后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才。

其次, 加强身份标识。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特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求远远高于一般专业课教师, 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和理论属性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在政治理论素养方面,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不仅信, 而且是深信, 要做党员中的党员, 模范中的模范。而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一方面青年教师刚刚毕业, 精力充沛, 善于接受学术新理论, 这是优势;另一方面, 青年教师由于社会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少的原因, 往往在政治理论素养上表现功底不深, 杂而不精。所以青年教师尤其要加强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和改善。

最后, 热爱自己的身份。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一般说来, 理论工作是枯燥的, 思想政治理论的工作更加枯燥。当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地位也普遍存在学生和社会认同低的情况。青年教师通常是从高校硕士或博士刚刚毕业, 踌躇满志, 正是塑造事业发展方向的好时机, 此时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受社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消极因素影响,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干一行, 爱一行”, 既然选择了这样的工作, 就该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去热爱, 这种热爱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只有源于内心的深厚感情, 才能有激情和热情, 才能感染和影响学生。在这一点上, 青年教师应该拿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的精神, “我能舍弃我的生命, 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 但我惧怕离开我最钟爱的三尺讲台!”青年教师如果能像方永刚这样坚定信仰, 坚定传播党的理论的信心, 坚定做马克思主义的传道者, 一定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

2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业务要求。教学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青年教师在进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后, 怎样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 建立多维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储备框架, 这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青年教师, 一定要读马列经典原著, 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文选》、《毛泽东选集》等, 切不可道听途说, 一叶蔽目, 凭借只言片语来向学生解释马克思主义, 只有从原著中才能真正学习领略马克思主义的无限魅力, 进而把这种魅力传输给学生, 让学生真听、真懂、真信、真用。还要及时更新和学习新时代新形势下党的理论的发展, 通过经常读报、看新闻、研读论文, 多多了解国家和世界时事发展的新趋势。同时, 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也是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所要掌握的教育理论从内容上看, 主要有教育的一般理论、高等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以及中等教育理论。其中应重点掌握高等教育理论, 这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需要。而教育的一般理论和中等教育理论也要有所涉猎, 这有助于我们教育的衔接性。知识的储备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应该从头做起, 点点滴滴积累, 锲而不舍的坚持。

其次, 对系统的知识储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当代青年教师在学习期间已经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理论框架, 但是这些知识储备不是永久不变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经常更新、补充新知识。这里涉及如何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的问题, 大多数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却并不知晓, 导致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空有满腹经纶, 却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枯燥和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宣讲, 这种宣讲方式是当代的大学生最不愿意接受的一种形式, 也是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笔者向青年教师们推荐读一读储节旺的《知识管理概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所以, 青年教师应把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科学管理和转化, 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能力, 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最后, 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 为多媒体课件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证明, 青年教师时间充沛, 精力旺盛, 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多媒体技术运用方面, 具有老教师所不能比的优势。翔实充分的教学内容加上现代的教学手段, 一定会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一定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3 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5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软实力”。文章立足于深化教育改革这一现实背景,从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要求出发,深度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要义与方略,旨在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认知;校园文化规划

在国内教育朝着社会中心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全新发展背景使高校有了新的目标,高等教育出现巨大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与理论探索需求持续增强,校园文化理论探索面临新一轮挑战:一是必须使校园文化本质、组成、意义等基础理论得到细致有效的分析,优化核心重点问题;二是必须建立相关理论体系,从而在校园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理论定位

1.校园文化的本质含义

校园文化由来已久,经过整理与汇总,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基于狭义层面来讲:“它代表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课外文化”“不包含教学活动在内的其他所有生活模式”等[1];基于广义层面来讲:“全新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涵盖思维方式、体制、各项活动等众多内容,并非仅仅只是常规的文化活动,侧重于本身的文化概念、历史积累、传承与思维方式,即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生存体制”“由文化学方面来讲,它代表提出者结合校园生活归纳整理的物质与精神产物”“也是以人为本,注重培养与潜能发掘,将人与科技设施搭配,最终满足教学需求的管理科学”。由此,校园文化既代表内部人员统一的校园价值观,也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质、精神层面不断延伸发展的文化形态。

2.校园文化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基于文化形态进行分析,主要由物质、体制、行为、精神等四种文化组成。物质条件直接代表着人文景观,与校园的文化体系紧密相关,借此能够给学生带来明显的影响,使学生各方面发生改变。制度文化作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产物,需要内部人员严格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活动顺利开展。对于内部人员的行为方式来讲,有着约束作用,带着明显的强制特征,可以利用奖励等方法转变其思维方式,借此达到教育目的。行为文化作为其动态表现,即按照相应的教育规划由师生开展的活动,可借此了解其价值取向有无问题。精神文化作为其中的重点与支柱,既表达高校基本特色与文化内涵,也能够展示出自身的办学理念、教学意义,代表其文化层面的内在含义[2]。对于校园而言,其历史积累、理想目标、精神面貌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凝聚力与生存方式的核心支撑,借此反映出校园自身的特色与理念。以此为基础,能够彰显高校内部所有人员的价值取向、理想与思维方式,可以借此对学生造成行为方式的引导,使学生真正铭刻于心,增强自身荣辱感,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1.校园文化建设主观性较强,缺乏规划性

此项建设工作本身是按照校园客观形势开展的活动。具体实施阶段,必须遵照客观形势进行改革与完善,不可依照个人兴趣与领导层的随意决策发生转变,否则将会和实际要求、目标背道而驰。不仅如此,还需培养自身独有的特色,与办学宗旨保持一致,结合办学期间的客观形势与现状加以调整,做到思想统一,才能满足校园发展需求。建设工作属于长期性任务,必须根据高校自身情况不断调整,基于发展现状,按照规划要求实现科学处理。在部分院校中,领导层过于关注校园文化工程建设与效果,既未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考虑,也没有提前进行规划与部署,导致建设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3]。在校园文化建设期间,经常出现变动,主要原因便是整体规划不足,无法真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局部与表象,忽视整体与内涵

此项建设工作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主题与基本风格必须做到协调统一。高校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应当基于自身的办学理念、宗旨进行处理,从全局角度考虑,避免进入误区。在具体实施阶段,不可为了局部特色忽视全局要求,一旦如此,必定会给建设工作造成阻碍,导致建设工作程序混乱,无法建立预期设想的校园文化。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其本质含义决定着它的价值与意义。只有保证其文化魅力得到体现,才能长久生存。然而,在实际建设期间,大部分院校过于关注表面,始终未考虑实质问题,比如,精神文化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制度体系沦为摆设等,尚未建立真正有效的体制,失去其本应重视的内涵特色。

3.校园文化重视硬件建设,忽视人文等软件建设

校园文化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与价值。校园文化一方面涵盖硬件建设,如景观处理、绿化发展等;另一方面,涉及校风面貌、体系体制、沟通交流等精神层面的软件要求。大部分高校往往将硬件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导致校园文化缺少本质内涵,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不合理的、有问题的,换言之,没有灵魂的校园文化,注定无法长久发展下去。

4.校园文化重视投入,忽视传承与产出

此项建设工作必须按照效益最大化这一准则来实现。大部分人往往关注资本、资源投入情况,并未真正认识到校园文化的作用与意义,事实上,这项工作的关注点并非投入,而是最终产生的效果,换言之,当出现效益后,我们需要对其在教学期间起到的价值进行评估,一旦所得结果超过投入,那么我们认为建设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属于比较理想的校园文化。在具体实施阶段,应当结合校园本身的发展积累与传承来实现,经过不断优化调整,借此产生与发展一致的校园文化。无论怎样优化与调整,必须以传承为前提进行处理;相反,便会违背文化建设的初衷,仅仅只是根据主观意愿出现的产物,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也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如果领导层出现更换,必将沦为废物。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成因

1.理论肤浅,前期调研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理论体系与基本体制共同支撑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具体实施阶段,应当基于教育理论,进行全面探讨与总体规划,遵照教育理论与要求来实现,避免出现任何冲突与矛盾。必须经过调研分析,从而掌握校园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找出其中具备传承价值的内容,从而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具体。只有以此为前提,方可与时代发展同步,基于高校办学宗旨,实现长期有效进步,最终建立特征鲜明、满足实际需要的校园文化,对内部人员的行为方式带来积极的引导效果。

2.层次较低,缺乏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文化的全新目标,给建设人员提出相关要求,一方面必须具备长远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化深度。一旦校园文化被大多数人接受,就会借此形成一股氛围,从而使更多的师生受到影响,自觉参与,最终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思想行为上获得正确指导。因此,高校领导层应当采用合适的手段给予宣传推广,确保师生充分认识与理解,借此获得全体师生的支持与认可,如此一来,便可推动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应试”压力大,忽视其他功能

即便校园文化建设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管理部门的一项核心工作,然而,因为考核与评估体制有着明显缺陷,成绩分数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许多院校过于关注成绩学生,并未考虑建设工作的作用与意义,不但如此,部分院校直接将该项工作交由基层人员进行处理,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一旦领导层忽视其功能性,那么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必将失去应有的耐心,注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资金匮乏,评价标准不健全

此项建设工作若是目标定位较高,那么资金投入相对较多,如此一来,便会让许多资金不足的高校产生抵触心理,却又必须进行相关建设,由于对结果存在大量疑虑,所以普遍在中途放弃,即便可以完成,也难以保证质量,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因此,必须明确其建设内涵,不可简单地通过投入判断其价值与作用。现阶段,即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大量存在,同时受到教育管理机构的关注,各项扶持均已到位,相关目标逐渐明确清楚,但所得结果是否为理想的、有效的.,目前难以制定统一规范进行判断,也不存在相关成功案例学习与借鉴。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理论不断涌现,然而,由于各个院校间存在明显差异,故而未能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与处理依据。怎样对建设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略

1.明确的教育观引领,同时做好深入的调研工作

高校管理作为一项科学活动,应当注重管理人员教育观的培养,防止思维行动方式出现误区,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只有自身理论意识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起到科学有效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正常实现。在教育事业持续改革与进步的同时,其教育观也将随之受到影响,最终与之保持同步,根据当前状况重新衡量校园文化,以此为前提,树立良好的教育观。不仅如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将办学宗旨作为重要支撑,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特色文化。由于教育目的是基于办学宗旨而来的,既可以帮助高校制定相关规划,也能够对其办学效果进行判定,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当与之融合、优化与调整。校园文化本身属于历史传承,作为校园长时间演变而来的特色氛围,并非单一个体的主观意愿,受到群体的支持,是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自身的纵向历史进行处理,还必须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横向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高校独有的价值与文化,同时能够依靠本身的团队条件、硬件条件等,使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2.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校园文化认知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反映出高校自身的办学能力与目标,因此,此项建设工作应当受到领导层长久关注,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优化与改善。在具体实施阶段,应当尽可能让管理人员与职工充分理解其重要性,针对重要问题依次处理。不但如此,必须以全面增强综合能力为前提,快速找出问题,制订解决方案,最终使其得到有效处理,经过不断优化与调整,达到理想效果[4]。校园文化必须包含相应的文化特色与教育理论,遵照教育发展现状,以文化为主题,满足教学需求。只有合理分析与探讨,才能真正提高其内涵与认知水平。在高校后期改革创新过程中,校园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能够全力推动其发展,还可以让高校拥有专属于自身的品牌效应,而以上种种必须通过全面分析与探讨才能实现。因此,创建强大的研究探索团队,积极宣传,让所有师生均能够对校园文化引起重视,主动分析与交流,此项建设工作必将达到预期的效果。

3.遵循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整体规划与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会对办学活动提出要求,培养出特有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能够让师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生存条件,对于高校发展而言,价值十分显著。不管物质规划过程中的景观处理、绿化处理,或者精神层面的校风面貌、文化环境,必须经过综合思量、整体规划、科学决策才能形成,否则,将无法达到目的。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方案与行为要求进行处理,但不能给建设理念与相关行为产生限制,是建设工作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如此一来,可以给建设工作提出统一标准与物质框架,防止建设人员进入思想层面的误区,尽可能减少投入,节省资源[5]。虽然如此,大部分高校依然出现了奢华建设、过于关注表象的失误,主要原因便是对相关原则的不理解造成的,在实践处理阶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进行综合分析与理解,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4.营造良好氛围,内引外联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视野

在校园中,师生作为高校的核心,同时作为建设工作的核心,在具体建设期间,具备相应的发言权、监督权与建议权。基于这一前提,既为建设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也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高校属于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在实际办学期间容易出现不同形式的社会关系与定位,导致此项工作具备强烈的社会性。高校最终的目的便是给社会输送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形成开放式办学机制,换言之,校园文化同样需要具备开放性,必须通过更多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接触、认清社会,真正明确其发展需求,只有内外结合拓宽视野,才能为校园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大量机会,达到预期目的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3).

[2]魏伟,华洪林.“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8).

[3]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5).

[4]吴月齐.校园文化构成的双向度:高校文化育人的主要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

[5]刘海春.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J].高教探索,(2).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6

一、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1. 重学历, 轻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重视, 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高校都要求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尤其是本科院校, 而在一些重点院校中, 教师拥有博士学历已成为基本要求。但是, 在注重学历的同时, 许多高校对教师素质却没有明确地提出要求, 在后期对教师的任用过程中也没有专门针对教师素质提升的进修培训,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科学素质, 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相对较薄弱, 对青年教师日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2. 重实践, 轻理论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压力,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重应用、轻基础, 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 这极大地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的科研倾向在高校中并不少见。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高校教师都注重短期的研究与应用, 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研究, 如职称、职务的晋升, 奖项的评比等。他们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研究工作, 而对于基础研究和理论学习, 教师与科研人员中真正愿意从事的人很少。

3. 重科技, 轻人文

受市场和政策导向的影响, 长期以来, 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更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对实用技术的钻研, 尤其是青年教师, 在科研工作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 更加急于出成果、出专利, 对于有实用经济价值的项目非常热心, 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对科学研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和深厚的人文思想的追求。这种功利性的科研对高校教师的影响极为明显, 直接导致部分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随之而来的是学术上的浮躁情绪, 这直接表现在近年的论文发表上———虽然数量多, 但原创性成果少之又少。没有人文精神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底蕴, 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科技创新缺乏原动力, 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二、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毛泽东说过: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举起来了, 大家才有指望, 才知所趋附。”

在对外开放的今天, 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 尤其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高校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研价值观, 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加以运用, 就能克服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浮躁气氛和功利主义倾向, 自觉抵御金钱、名誉、地位的诱惑, 回归科研创新的本质精神, 在全心全意的科学研究中实现真正的创新和自我价值。

第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可以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年教师相对来说经验不够丰富, 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科研难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 才能透过事物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 才能在事物的变化中把握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科学的方法论, 对于从事各种科研创新活动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就会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方法, 帮助我们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将有助于青年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发展理论, 并且用来指导自己的科研实践。许多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从事科研实践的时候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但又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究其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论不够用造成的。离开了理论的指导, 实践自然难以推进, 难以获得重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品质, 在于它自身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性。高校青年教师可以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理论支撑, 为科研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和科学指导。

2.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第一,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理论源泉和思想基础,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是联系着的有机整体。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繁重而复杂, 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 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规律, 自觉运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第二, 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 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单一片面的, 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大师级的科学家不仅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我国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就曾说过: “一个民族没有技术, 一打就跨; 一个民族没有精神, 不打自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 正是丰富人的精神, 提升人的综合素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 要想在专业上取得突破, 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果, 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 开阔视野, 并将习得的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

第三, 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 将使青年教师更加充分地接触社会, 把握时代的脉搏, 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当前高校科研教学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与社会现实结合不紧密, 这一现象在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可以使高校青年教师对舆情世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能及时知悉社会和群众需求的变化, 从而调整自己的研究领域, 努力使自己的研究与时代同步。

3. 专业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第一, 专业理论学习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础。在进入专业研究之前, 接触、阅读、把握与专业相关的理论著作和书籍是进行独立研究的基础。同时, 应对前辈和同行已有的科研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进行收集、筛选, 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 并且对已有成果进行反思, 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没有涉及的领域。只有进行自觉的理论学习, 达到了一定的理论积累, 具有了必备的理论素养, 才能对自身的科研方向和问题有深度的思考; 进而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为本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第二, 专业理论学习是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专业理论学习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专业领域的创新, 它还是提高青年教师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在学习专业理论的过程中, 能够克服理论太难、太神秘的旧观念, 正视自身不足之处, 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健全知识结构, 培养科学精神, 锻炼科学思维,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社会, 在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 最终提高科学素质。

第三, 专业理论学习是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求异思维的理论保障。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废旧立新的过程, 求异思维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突破陈规, 大胆质疑, 才有可能在艰辛的科研道路上取得前人没有的成果。但是, 求异思维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平时刻苦的学习和积累, 尤其是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上下苦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只会按照一贯的思路去思考, 研究过程就会流于空泛, 只能解决个别细节的小问题, 甚至做重复研究, 得出的成果往往微不足道, 从而失去真正的科研意义和价值, 事倍功半, 付出巨大的精力反而得不偿失。

摘要: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对高校教师至关重要, 因此, 不论是高校还是教师个人对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 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在各种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措施当中, 理论学习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往往被忽视, 这恐怕也是我国目前创新乏力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这一被忽视的层面入手, 一方面是论述理论学习对于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素质, 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也希望引起各界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关键词:理论学习,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素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893—1949) [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1969.

[2]朱法良.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 [Z].2006.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7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指教师在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进行课题和科学、学术研究乃至最终实现专业自主, 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进行的促进自身的教育理念、服务精神、教育机智、科研内在能力等自我认知结构的完善、提高和成熟而进行的各种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的活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突发的、转眼间就可以完成的过程,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反复的、有机的、渐进的过程,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分阶段完成的, 突出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本文以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因素展开分析, 对其外在各阶段因素在时间维度上展开对应研究。

一、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的有关研究

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斯·富勒 (Frances Fuller) 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 即职前关注阶段、入职初期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从此拉开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的序幕。随后, 卡茨 (Katz) 、伯登 (Burden) 、菲勒斯 (Fessler) 、伯利纳 (Berliner) 、休伯曼 (Huban) 等人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 采用多种不同研究方法, 对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种种考察与描述,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卡茨 (Katz) 在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教师成长发展可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的四个阶段。

伯登 (Burden) 等人在访谈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生涯发展论, 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菲勒斯 (Fessler) 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 认为教师成长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

伯利纳 (Berliner) 提出, 教师发展成长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

斯德菲 (Steffy) 提出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 将教师发展成长经历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瑞士学者休伯曼 (Huban) 等人提出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教师生涯经历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

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在上世纪末, 国内学者借鉴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部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师成长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我国专家学者对促进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叶澜教授等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等五个阶段。

傅道春教授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归结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学生关注”阶段。

吴康宁教授将教师专业化过程分为预期专业社会化与继续专业社会化两个阶段。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管理的现状, 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在高等院校中的重要战略性地位, 并对现在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和完善措施。

部分研究者认为要转变教师管理观念, 并提出了一些新理论, 如:人本观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双阶梯机制理论、马氏预测法等, 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研究理论创新大有好处, 实际应用也成效显著。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 高校教师增加869566人。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 当年全国高校40岁以下 (含40岁) 青年教师为822173人, 占教师总数的63.48%。高校青年教师已经占据了高校教师的较大比例, 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随着“量的增加”, 需要研究者重视和关注青年教师“质的提高”。目前,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缺少主体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等方面的问题。

1.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者单一, 仍以政府和相关鉴于主管部门为主, 不够多元化。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少主体性。

青年教师在入职后常常会发现, 因为自身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往往与学校的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 或者因工作需要被安排从事不是很适合的教学任务, 而无法施展才华, 逐渐流于平庸。

2. 目前针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内容主要为学历补偿式教育, 强调对青年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学习, 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实践性。

根据江苏某高校教学督导组专家近三年来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整理发现, 老专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担忧主要集中于:不少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暴露出对所教的科目没有把握, 因缺乏学科知识的教育技能而经常照本宣科, 依赖于只要求单一答案的问题, 不能进一步补充和扩大学生的回答, 墨守成规。

3. 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上来看, 现有的培养模式主要为岗前培训、进修学习, 形式单一, 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多样性。

以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方式为例, 自上而下、千篇一律的评价指标, 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 也无法促进优秀的青年教师更多承担起更广泛的职责。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从我国高校建设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 进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化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研究的重点,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本次研究对象———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来说, 这一过程包括重在奠基的职前准备阶段、重在适应的入门适应阶段、重在建设的在职专业阶段、重在提高的歧变重估阶段。

1. 职前准备阶段:严格高校教师准入机制。

职前准备阶段既包括毕业于师范院校的青年教师接受的教师教育, 又包括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接受的职前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的时候, 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需要明确引进人才的相关要求, 全面考察、了解拟引进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基础, 了解他们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和人生品质, 严把入门质量。

在青年教师进修岗前培训时, 要延长岗前的培训的时间, 丰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除了进行常规的高等教育学、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等课程的培训外, 还要进行一些高等教育理念、教学技能、课堂教学中常见情境, 高校学生特点和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机智等方面的培训, 让青年教师对这些方面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使他们在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有一个心理、思想上的准备。另外, 要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老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经验的介绍, 和青年教师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丰富青年教师的经验和感受。要让他们认识到岗前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不能敷衍塞责, 一定要有对自己、对学校、对学生负责的意识。这些尤其是对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教育技能培训方面, 要教导青年教师探究学科的主要概念和组织原则, 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 而且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在培训结束时, 要采用相应的形式进行严格全面的考核, 严把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关, 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坚决不授予资格证书, 宁缺毋滥。

2. 入门适应阶段:加强高校教师组织建设。

入门适应阶段指青年教师入职3年之内的时间。新任教师在最初3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整个教师生涯并决定新任教师的去留。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的适应期, 是需要特别关注、支持和帮助的时期。

对于新任教师来说, 渴望获得高校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信息。譬如, 学校组织对他们的期望, 他们是否有权参与目标的制定, 他们享有的权利和职责, 他们应该努力达到的发展目标, 他们已经达到目标的程度, 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 他们能否缩小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之间的差距, 等等。尽管高校中处于入门阶段的新任教师在年龄、文化、个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他们中间仍存在着共同的需求, 譬如, 相对自主、获得个人发展发展的机遇、接受令人感兴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发挥特殊专长的机会等。

从国外的很多研究中可以看出, 教师组织这个团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益和必不可少的。但本次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中基本没有教师组织这个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教师组织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年教师加入其中, 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合作, 能够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大大缩短专业发展的进程, 减少因靠自身摸索而造成的精力上的浪费。

青年教师在组织中, 除了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外, 还能够从组织中获取新的技能, 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也能从组织中获取归属感、安全感, 并以业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获得荣誉和尊重。这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 在职专业阶段:注重高校教师文化氛围营造。

在职专业阶段是指青年教师入职后7—10年, 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经过之前的准备和适应, 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也逐渐清晰, 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同时, 由于这一阶段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仍比较脆弱,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屈服于外在的评价, 有时难以协调各种关系、创造条件以获得专业发展, 还会产生自我怀疑失去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 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来说, 应注重高校教师文化氛围的营造。

加强高校教师文化氛围营造, 能使青年教师有较多的机会能够与学者、专家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专业对话, 进行批判性反思, 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通过与学者、专家的对话, 青年教师能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责任, 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逐步构建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知识体系。

青年教师应该努力适应独特的学校氛围。高校组织应该努力创造适应教师心态的学校氛围。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意义之一就是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合。高校组织要听取和研究各种合理的建议和批评, 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得这些建议和批评融入到学校组织的氛围之中。

4. 歧变重估阶段:激发高校教师“自我更新”。

歧变重估阶段是指青年教师入职10年前后。40岁以前经历这一时期的主要是两类青年教师:一类是入校时未到达最高学历的青年教师, 在工作的10年间, 经过进修和培训提高了学历层次, 对教师生涯进行重新评价。另一类是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顺利的青年教师, 已经获得高级职称, 希望通过创新实践进一步激发自己的专业潜能, 在突破中继续提高。

在这一阶段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已逐渐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 而不再受到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 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 此时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青年与中年的转型时期, 已经可以自觉地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 有意识地自我规划, 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在这一阶段中, 决定留任的教师会全心致力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能够对专业发展的问题予以整体、全面的关注。

因为这一时期同样为青年教师发展的再评价期, 如果教师感到难以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教学, 而且切身感到教师职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并非想象的那样高, 机械、重复的劳动很多, 等等, 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会心灰意冷, 甚至离任。

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来看, 要使其获得较为满意的专业发展, 高校组织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长期的、阶段性的关注, 特别是在职后稳定、成熟的歧变重估阶段, 更要注重对青年教师自我更新意识的培养, 以“自我更新”取向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帮助青年教师形成内在专业结构和自我更新意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使青年教师自身能在自我更新意识指导下谋求专业发展, 顺利走完整个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第三编教师发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0.

[2]王斌华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0.

[3]威尔伯特.J.麦肯齐等著.徐辉译.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8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我国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的性质不同, 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只有了解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需求, 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一)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比例大, 物质需求较强。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年轻硕士生, 他们年龄一般在26岁~30岁。 这些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 其需求自然是多方面的, 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刚进入社会的他们需要成家立业, 面临买房子、结婚等各种经济物质方面的问题。 同时许多年轻教师有想要提高自身能力等的精神方面的需要。 相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此时更需要先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 但是, 这些青年教师一般都是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 工资待遇上相对较低[1]。

(二)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双重压力。

高等学校有三大职能, 我国民办高校基本上以教学为主要职能, 所以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这些青年教师精力充沛, 课时数量与工资收益直接挂钩。 他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量较重, 周课时在20节以上是常有的事情。 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青年教师根本无暇顾及科研。 但是科研成果是青年教师职称评比和学校发放绩效工资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此,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面临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

(三)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求, 当一个组织能够给予人稳定感和满足感时, 其成员就具有对这个组织的安全感。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和学校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他们签订的合同一般是1至3年。 青年教师随时可能被解聘和不予续聘, 职业风险较大。 为此,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安全感较低。 这种安全感的不足使青年教师常常把所工作的学校仅仅当做人生的一个驿站而缺乏归属感。

(四)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挫败感和自卑感较强。

总体来看, 民办高校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较为严格。 学校的多数教室会安装监控设备监督教师的课堂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精心进行备课和上课。 但是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并不多。 一些学生一学期课程学完而基本上一无所获;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考试成绩较差; 一些学生会对某些任课教师不满意, 会向学校直接反映教师的问题等, 这些结果使老师产生强烈的教学挫败感。

除此之外,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课题申请等方面存在差异, 他们会产生自卑感。

(五) 学生琐碎事情增加教师工作量。

民办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学生的学费。 学生的满意度是民办高校的生存法则。 学校为了留住学生、节省开支, 常常将学生事务分配给各岗位教师, 即使是教学岗教师的也需要承担学生事务。 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琐碎事务较多, 这些学生工作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六)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较为硬性。

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上常采取高中式管理方式, 对青年教师同样进行硬性管理, 管理制度和手段较严格。 一般来说, 很多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坐班、打卡等, 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上受到限制。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这些工作的特殊性, 要求学校在对他们进行激励管理时要关注并满足其需求, 以此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

二、“双因素理论”中的“中庸”精神

人作为个体有多方面需求, 这些需求是人性所要求的。 每一个人都有三种人性存在:一种是人的生物性;一种是人的精神性;一种则是现实的人性。 物质性是人的基本需要, 精神性是人性的本质追求, 现实的人性是人的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综合。

人必须存活于生活之中, 人性也体现在人的生活中。 人性的生物性和精神性使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现实人性要求人的生活统一物质和精神生活, 是基于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2]。 人的本质上是追求精神的满足, 但这种本质的实现需要以物质的满足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 “双因素理论”。该理论指出,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为此,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双因素理论”又被称为“激励保健理论”。 所谓保健性因素即维持性因素, 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的因素, 如企业政策, 工资水平, 工作环境, 福利和安全等。 这些因素得到改善能解除职工的不满意, 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激励因素”则是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并使人获得满意的因素, 如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成就等。 这些因素改善了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 调动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 它们通过注重工作本身提高工作效率, 激发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3]。

我们需要同时关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种统一的要求内含了中国的智慧———行“中庸之道”。 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准则, 常有做到过分或不及的情况。 孔丘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 防止发生偏向, 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 朱熹曾注:“中庸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而平常之理也。 ”[4]“双因素理论”就符合统一性要求, 体现了我国的 “中庸”精神。

三、基于 “双因素理论”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效用

“双因素理论”内含的 “中庸”精神, 可以满足个体的多重需求。 为此, 我们可以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进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管理。

(一) 保健因素维度。

保健因素主要是从物质层面消除人的不满意感, 满足人性的生物性层面。 这就要求我们从物质层面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需求。

1.增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经济保障力。

人的发展首先要得到物质上的满足, 只有物质上得到保障才能积极地发展自己。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刚踏进社会不久, 有着较强的经济需求。 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津贴和其他津贴等构成。 为此, 学校需要给予青年教师经济保障力, 在基本工资上应该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发放、绩效工资需要依据合理清楚的评价结果进行发放, 福利津贴需要有所提升[5]。

2.完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保障力。

民办高校教师在退休后没有像公立高校教师一样的退休金, 他们拥有的社会保障主要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 通过这些福利激励措施, 学校可以使教师对其产生信任感和依恋感, 自发地为学校服务。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虽然距离退休还有较长的时间, 但仍希望在退休之后获得有力的社会保障。 为此, 学校应该适当地提高教师社会保障福利。 除此之外, 学校还需要对各级教师的福利项目进行清楚划分, 以保障各级教师获得恰当福利[1]。

(二) 激励因素维度。

激励因素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提升人的满意感, 满足人性的精神层面而调动积极性。

1.完善柔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 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

教师管理一则要求对教师的日常管理的灵活性;二则要求要体现教师的参与性;三则是在教师管理制度上要体现重精神轻物质[6]154。

学校校长通过校内民主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使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订。 同时, 校长要通过建立沟通制度, 经常与教师沟通情况, 交流思想, 从而调动教师在工作上和思想上虞学校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 这种制度上的激励就体现了灵活、参与和重精神性[6]。

民办高校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需要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民主参与。 比如制定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等,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青年教师的声音。

2.重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激励。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虽然以教学为主, 但仍有再进一步接受培训的需要。 他们要获得知识和能力提高, 为此, 学校应该根据青年教师的需要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种培训可以是定期进行的校本培训, 也可以是派青年教师参加其他学校的相关培训。 学校要给予年轻教师出外培训的机会, 使他们开阔视野, 增强工作热情。

3.塑造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文化激励。

民办高校教师身处校园之中, 深受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即指导和约束校园整体行为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 其目标是塑造员工的校园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 在校园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 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努力工作, 并在工作中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6]169。

为此, 学校首先要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 优美的校园会使教师更加热爱学校而充满归属感。 其次, 学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我们可以从办公室文化开始着手, 各教研室需要和谐的同事关系和积极的工作氛围, 这样的环境使青年教师有愉快的心情;我们还需要树立科研之风, 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4.加强民办高校教师的情感激励。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有较强的物质需求, 同样有强烈的精神需求。 那么, 民办高校领导可以通过感情上的沟通, 使教师在精神上得到关怀。 教师的精神愉悦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和动力开展工作。 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教师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感联系, 比如学校为教师开生日聚餐, 定期组织教师座谈会、与教师谈心等。 情感激励可以给予教师关心, 学校领导真诚地解决教师所面临的生活和工作问题, 教师会心情舒畅、积极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6]。

5.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目标激励。

如果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能将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关乎他们的未来, 青年教师便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积极性。 为此, 学校必须让教师看到希望, 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平台。

学校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当目标能调动教师积极性时, 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但是学校在制定目标时既不能太低又不能太高。 目标太低起不到激励作用;目标太高, 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积极性受挫。 这要求学校引导教师保持个人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发挥青年教师激励管理的效用。

6.实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激励。

进行教师激励的目的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群体积极性的提高是教师激励的根本目的。 为此, 我们进行教师激励, 就需要最大限度地针对教师群体而非单纯个人。 比如, 学校对教师进行激励时, 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奖励和表扬, 提升整个教研室的荣誉感。 这样就可以由点到面地实现教师激励:由激励单个教研室扩展到所有教研室都受到激励。

摘要:青年教师群体是我国民办高校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其进行激励是建设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效条件。但是,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要寻求和建构一条符合我国文化内涵的途径——“中庸之道”。“双因素理论”所包含的精神正符合我国的“中庸”精神, 其内容为“中庸之道”提供了具体意见。基于“双因素理论”激励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师激励,双因素理论,中庸之道

参考文献

[1]李杏林.目前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硕士, 中南大学, 2006.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汤桂香.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 2006 (2) :55-58.

[4]孙培青, 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张洁.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89-91.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9

关键词:高校工会,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1 高校工会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由于经常性的琐事缠身,大部分青年干部投入学习、反思、提高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容易造成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化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很可能导致青年干部对本职工作的定位产生困惑和迷惘,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对青年干部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工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号召者、引导者和直接实践者[1],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担负重要责任。同时,高校工会在学校管理、维护教职工利益权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

为调研了解目前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状况,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和朋友圈在部分高校青年干部中发放了专题调研问卷,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61份。主要调研数据结果如下。

(1)基本情况。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段在20~25岁的占比19.5%,在26~30岁的占比48.2%,在31~35岁的占比32.3%;所有受调查人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比6%;政治面貌多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仅有3人为群众,1人为民主党派;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占比60%,从事机关工作的占比40%。

(2)个人状态。高校青年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增加收入(占比82.4%)、职务和职称晋升(占比61.3%)、完成本职工作(占比20.3%);目前的工作状态以“工作繁忙,但迷茫没有目标”居多(占比46.7%),极少数青年干部“感觉工作没意思,迟到早退”(占比4.2%);平时不开心的最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占比33.7%)。

(3)成长发展。就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而言,48.2%的青年干部认为需要“自己更加努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最希望学校创造条件促进成长的是“文体活动活跃生活”和“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分别占比80.8%和73.5%);对参加各类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的态度主要是“学校组织就参与”(占比65.9%),有约占8%的青年干部填选了“不参与”和“不关心也不了解”。

(4)精神文化建设。认为对青年干部产生负面影响的思想因素前三位是“追逐权利,逃避责任”“精神空虚”和“混日子,得过且过”(分别占比31%、27.9%和26%);绝大多数青年干部都认为学校“有必要在青年干部中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占比超过90%),也有小部分感觉“没必要,把员工福利搞好就行了”(占比4.9%);主要认为学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丰富业余生活,多开展文娱活动”(占比72%)和“提炼核心价值,凝心聚力塑形铸魂”(占比48.3%)。

3 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

根据调研数据,结合部分已得到充分检验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具有迫切性、多样性、高层次等特点。

第一,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具有迫切性。高校青年干部存在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暂时无法完全满足工作需要、对本职工作和职业发展的定位存在困惑等问题[2]。工作中认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的缺失容易导致青年干部滋生职业倦怠情绪,这就迫切地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鼓舞和支持,帮助青年干部及时脱离心理困境、保持工作热情。

第二,高效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动态变化,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单一的载体形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作为年轻一代,青年干部更是普遍追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时尚通俗的流行文化、生动活泼的娱乐文化、格调高雅的经典文化都为不同的人群所喜好。

第三,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追求高层次。高校青年干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普遍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背景决定了他们对文化需求的层次和品位较高。相比于通俗、浅显易懂的文化产品,高校青年干部对于高雅、专业性强的“阳春白雪”文化有着更大的兴趣,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

4 高校工会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和特点,高校工会应当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所赋予的参与、维护和教育等职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依靠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积极探索途径方法,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发挥高校工会的参与职能,搭建精神文化建设支持平台。精神文化载体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充足的活动场地和平台支持,这就需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调用资源,提供保障、搭建平台。在校园规划建设中,工会代表广大教职工参与规划设计、采购招标,应当充分考虑到青年干部的精神文化活动平台搭建,积极争取教职工活动中心、各类文化体育场馆等建设。

二是拓展高校工会的维护职能,丰富精神文化建设活动载体。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仅是办晚会、搞演出,更要千方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开展丰富的载体活动,摄影、朗诵、辩论、影视、外语、体育、文艺等领域都能产生多风格、多类型的高层次文化产品,吸引青年干部普遍参与,既能充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唤起情感共鸣。另外,应当特别注重女教职工、残疾教职工等群体的特殊作用和特殊需求。

三是践行高校工会的教育职能,加强精神文化需求指引导向。青年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多种多样,高校工会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正面宣传和潜移默化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干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既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又能逐步完善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是履行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营造精神文化建设良好氛围。高校工会作为教代会闭会期间办公机构,在做好学校工会各项工作的同时,要在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途径、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指导各学院二级工会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和满足于组织几次活动、举办几场比赛,而要力求做到全员参与、持续不断、卓有成效,逐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营造精神文化提升的良好氛围,做到精神文化建设不断线、不断点,协力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 篇10

许多学者已经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如田先芝通过数据统计表明:男性比女性容易职业倦怠, 31—35岁之间的青年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疲劳, 文科比理科的教师创新感偏低, 而学历越低成就感越差。至于职业倦怠的原因学者们基本是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并提出基本对策。本文基于修正钻石理论模型, 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竞争力进行多维度分析, 提出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1 波特“钻石理论”简述

钻石理论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名论点之一, 这一观点在他的巨著《国家竞争力》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他认为, 衡量一个行业及产业竞争力与否的指标包含以下六方面: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与结构与竞争对手以及政府和机会, 其中后两者为辅助因素, 而前面的四个指标为主要因素。根据他们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直接与否对六个要素进行配置, 由于该图呈菱形, 又称钻石理论模型。

“钻石理论”主要应用于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企业生产某一功能的产品投放市场, 希望得到市场认可并持续下去, 从而获得该企业甚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国家大力提倡的文化产业等。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将高校青年教师看做一个生产教育产品的产业, 它符合“钻石理论”分析产业竞争力的所有条件, 因此, 用钻石理论的维度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竞争力是可行的。

2“钻石理论”各要素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分析中的体现

职业竞争力一般是指某一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该职业必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学习能力、成长速度, 以及职业压力的承受和应对能力。它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原始钻石理论模型的形成要素,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分析钻石理论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中的体现。

首先是“生产要素”: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的“生产资料”, 这一群体都是高水平、高学历的青年群体, 在专业领域进行了多年的学习和研究, 具有较高的个人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研究能力, 部分教师的前期研究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在适当的生产条件下科研水平、教研水平都会有大的突破。

“需求条件”在本研究中指的是社会对青年教师能力的需要。高校担负着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使命, 教师在教课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 尤其是利用大学实验室等条件进行的专业研究, 因此, 社会对青年教师的责任要求构成了“钻石理论”中的需求条件。它能够直观的构建青年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工作方向。

“相关及支持产业”在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中的体现就是, 每位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方向存在很大差异。在社会热点轮换过程中, 不用的专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这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材料专业的青年教师在目前国内重视材料科学的前提下, 各类科研项目拿到手软, 但与之相比, 当年炙手可热的中文专业的青年教师, 目前在科研领域处境尴尬。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在该研究中是指所在院校的战略、定位以及同等级院校的发展情况。这一条件直接关系到每位青年教师的工作方向、侧重领域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学校如定位为学术性大学, 教师被要求工作的科研比重将增大, 相反如果院校定位为应用型院校, 则教师被要求工作的实践教学比例将增大。同层次龙头院校的做法也将影响到本院校的工作重心。

政府的作用不言而喻, 本文中政府的政策是指在一段时期内政府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举措, 这些举措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未来的走向和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一段时间内针对高等教育, 形成层次合理、健康有序的评价系统将为青年教师指明努力地方向。

波特认为, 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钻石理论因素之一, 有些行业受到部分机会的影响, 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 但有些行业可能一直得不到相应的机会而销声匿迹。

3 基于修正钻石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在产学研中的提升分析

以上关于钻石理论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中的要素分析, 主要是就青年教师所在的宏观因素进行描述。而职业竞争力的微观研究指某一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该职业必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学习能力、成长速度, 以及职业压力的承受和应对能力。目前,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竞争力分化严重,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热点频出、强调成果应用性的今天, 理工类基础理论研究的教师因科研周期长、成果转化速度慢而感觉到“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而文科的部分青年教师更是因社会热点轮换较快导致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需要面对学习能力的挑战。因此各种原因导致职业竞争力提升困难, 这将会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弱化, 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 现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构建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的模型。

3.1 遵从市场规律原则

高校青年教师也是一个供给到高校市场的产品, 也必须遵从市场规律原则, 生产要素固然需要专业知识等内容, 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 因此, 高校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尤其是需要什么专业、层次以及类型的人才, 高校应该按照市场需求培养这一类的人才。

3.2 产、学、研相结合

高校青年教师的产, 指的是其工作期间的成果, 如参加项目、发表论文等。学习是指在此期间的进修状况, 如国内外访学等。两者的结合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产学研脱节现象, 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 在进修等过程中一味注重理论而不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因此造成较严重的职业倦怠。从这一角度出发, 可以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竞争力提升明确路径。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 邱如美,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姚乐彦.略论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激励机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3) .

[3]黄金顺.职业生涯视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 2007 (2) .

[4]卢宝祥.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

[5]陈璧辉, 等.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

上一篇:液压爬行的控制下一篇:下咽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