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2024-06-24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共6篇)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篇1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扬广东高校青年科研工作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鼓励高校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加强我省高层次后备人才的培养,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的精神,教育厅设立“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育苗工程项目)。为加强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育苗工程项目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分层管理的方针,遵循“限额申报、依靠专家、择优支持”的原则。

第三条育苗工程项目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类。

第四条省教育厅指导育苗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承担学校负责具体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育苗工程项目支持范围限于广东普通高等学校在编、在岗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第六条 本项目支持的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

3、一般应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自然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下职称(含中级),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下职称(含副高);

4、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32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36周岁;

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年龄和职称与项目负责人大致相当;

5、申报课题应围绕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国家和省建设目标、社会发展需要研究;课题至少完成1篇SCI(CSSCI)索引检索论文、或2篇核心期刊论文、或取得政府采纳证明的调研报告等成果;

6、鼓励对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前沿问题的探索,优先支持有望成为学科新生长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创新性研究项目。

第七条已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不得申报本项目。已获得资助的项目或项目子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第三章申请与立项

第八条育苗工程项目实行限额申报。项目应以学校为依托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第九条学校应按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对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进行审

查,并按省教育厅申报通知要求进行申报。

第十条申报育苗工程项目需填写《广东省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

第十一条省教育厅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评审。

第十二条省教育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计划资助的项目。参加评审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申报项目内容及评审情况负责保密,切实保护申请人和评审人的权益。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育苗工程项目获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应立即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第十四条项目执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应保持相对稳定。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代理或变更,若因故调离学校,或因故出国或其他原因,离开该项目研究半年以上的,项目负责人须安排合适人选代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十五条项目研究期间,需更改实施计划、变更课题参加人、提前结题或延长研究时间的,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报告由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上报省教育厅审批。

第十六条学校对研究计划执行不力或难于按原定计划完成的项目,可建议予以延期、终止、撤销立项,经省教育厅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七条因故终止、撤销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写出阶段工作总结,经所在学校审核签署意见后一式二份报省教育厅。

第十八条项目所在学校应将项目列入学校计划进行日常管理,并为项目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确保项目的实施、完成,并按规定督促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第五章研究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育苗工程项目资助经费来源于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资助经费统一核定下拨,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学校不得提取科研管理费,不得挪作他用。其主要开支范围包括:

1、仪器设备费,指购置小型专用仪器设备费、存储设备、计算机耗材等。单件仪器设备费上限,自然科学项目4000元,人文社科项目2000元;

2、实验、材料费,指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购置费;实验动物购置、养殖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测试费;

3、科研业务费,指计算、分析、文献检索,图书资料,印刷复印,国内调研,学术交流等费用。

第二十条对未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收回结余经费,经费已经全部使用的,将减少该校次年项目申报指标。

第六章结题与验收

第二十一条项目执行期满后6个月内,项目承担学校组织结题(验

收)。项目负责人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广东省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结题(验收)报告》,经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统一报送省教育厅。

第二十二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项目不予通过验收:

1、未完成《申请书》所规定的任务;

2、预期成果未能实现;

3、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4、擅自修改《申请书》规定的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第二十三条项目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调研报告、软件、数据库、专利以及鉴定证书等,应注明“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助”(英文:Supported by Foundation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of Guangdong, China)和项目批准号,未注明的不得列入结题(验收)材料。

第二十四条凡项目执行期满,未按规定办理结题(验收)的负责人不得申请省教育厅的其它项目。

第二十五条育苗工程培育项目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对某些探索性强的研究项目,因与预期不符难于继续开展研究的,可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报告,做出课题总结,并阐明原因,由所在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后,将课题研究相关材料和论证意见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论证或其他形式予以核实,经核实通过者可准予调整或中止项目。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教育厅(科研处)负责解释。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2010-09-03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篇2

一、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就是管理者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过程中的思考活动。西方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思维对中国影响甚大。管理思维引入到学高校, 即是教育管理思维, 戚建认为:教育管理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中而自发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一种对教育管理问题思考的路线、方法、规律。

二、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分析

管理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范畴, 是专门针对管理活动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 管理思维方式就是管理思维的程式、模式, 是管理思维所遵循的一般准则、原则。管理思维方法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而采取的具体途径、办法、手段等。管理思维方法是管理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 构成了管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的框架和模式, 有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 但由于思维主体具有差异性, 各个思维主体间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 这就决定了管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管理思维方式分类难以穷尽, 几乎所有的思维类型都可被看成是思维方式的某种分类。如东方与西方管理思维方式、定量和定性思维方式、物本和人本及心本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的更加多样。

三、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分析

针对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存在问题, 青年干部要系统学习管理思维理论、掌握管理思维原理、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要进一步掌握思维规律, 要从无意识思维走向有意识思维, 从主观臆想走向科学思维, 从而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1. 掌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

青年干部在系统学习管理思维理论基础上, 要注重把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赵修卫认为管理思维方式主要有五个原理:系统原理、动态与权变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 结合教育管理思维实际, 这几个原理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只是其包含的内涵有所区别, 效益原理应改为效率原理。

系统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将管理对象看作一个系统, 把管理中的各种事物和要素的联系和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 全面综合地把握、控制事物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权变管理的核心是权衡教育管理环境与条件的变化, 在变化的环境与条件下变通管理的方法尤其是变通控制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动态满意, 它强调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 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 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 重在实行柔性管理。效率原理是指不同于企业效益至上原则, 而是遵循效率原则,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为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 强调统筹兼顾, 强调高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综合运用管理思维创新方法

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如果不注意合理归纳、科学选用, 会陷入思维混乱状态。青年干部要综合运用和不断创新管理思维方式、方法。综合来看, 思维方法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西方现代管理中新型思维方法、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三个方面。

(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中, 青年干部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求同存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否定之否定等的思维方法。如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辩证否定, 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规律的过程。民办高校青年干部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扬弃、再造创新、丰富充实的过程。青年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观念, 不间断地持续学习, 学习力是最大的竞争力, 是辩证否定的最有效手段。

(2) 将西方现代管理思维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中, 核心是要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 创新和特色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尝试来得以实现。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 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 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往往与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关联在一起。优化思维是对管理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优化, 它以管理工作的规范为基础, 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特色为目标取向。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质疑、反思与批判来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目的, 从而创出工作的特色与新意。发散性思维是对工作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 举一反三、由此即彼, 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 开创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

(3)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如“天人合一思维”、“中庸思维”、“一分为三思维”等对高校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3. 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青年干部要掌握管理思维的规律, 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 在理论研习的基础上, 更应通过实践途径来提升管理思维的能力。实践途径有统一培训、自主学习、外出考察等, 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等方式来切实提高管理思维水平。

(1) 开设青年管理干部学习班。学习班由学校领导挂帅, 制订学习计划, 利用业余时间, 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 听取学校领导和专家的讲座, 针对实际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火花碰撞, 切实提高领导力、思维力、研究力。

(2) 组织青年干部外出学习。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 确立学习的对象与目标, 派遣青年干部外出学习、考察, 借鉴他人思维提升自我能力, 如学应用型办学理念到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 学民办教育到浙江树人大学等, 学习他们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 对于开阔眼界与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大有裨益。

(3) 大力开展干部学习作风建设。一是通过整体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领导素养和服务能力, 可提出“学习、合作、务实、负责”的工作要求;二是通过干部学习年活动, 外引内培, 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意识, 如通过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可大量学习、听取教育专家、行家的讲座与报告。

高校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非常必要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而管理思维是队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管理思维无处不在, 但因其抽象性, 培养起来有难度, 但思路不清、方法不当, 势必影响青年干部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因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思维研究, 加强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研究, 将大大有助于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

摘要:青年干部是高校管理的生力军, 管理思维在青年干部执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思维水平决定了管理能力高低。文章通过对管理思维的内涵、方式、方法分析, 结合青年干部管理思维现状, 对如何创新管理思维的培养途径作出分析、研究, 以期对高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赵修卫.管理思维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张弛.管理思维差异对人本管理模式构建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3]戚建.关于教育管理思维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 5

[4]唐勇、温容祯.以管理思维能力为导向的管理教育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7

[5]刘海英.管理思维变革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 1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篇3

关键词:学校管理;优秀干部;创新

培养选拔优秀学校青年领导干部,要在干部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要建立符合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选人育人机制,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多年来我一直积极探索学校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环境,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

1.营造政策环境,不拘一格造人才

我觉得学校在人才成长、青年领导干部培养选拔方面,要坚持两条原则,即德才统一论原则与德才层次论原则。做到选人用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去发现、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通过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导向,营造出育人、选人、用人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多空间范围和多个考察评价角度那样“不拘一格”的良好氛围。

2.营造文化环境,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塑造高素质人才

学校就是一个先进文化教育的环境,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因此,学校在努力推进发展有自己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中,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中青年领导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1)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氛围,使广大青年领导干部得到潜移默化的心灵塑造。

(2)注重对学校青年干部的素质教育,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3)营造制度环境,使干部在规范约束中提高素质。

无规矩不成方圆。把选拔培养和提高学校中青年领导干部置于规范化的制度建设环境之中,是有利于从根本和全局上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素质的。

当前,在改革和创新青年干部管理机制、制度建设上,应以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1)完善干部选拔竞聘机制。(2)健全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制度。一方面强调集体领导原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另一方面在执行中重视个人负责,在教育教学和行政总务工作上重视校长的指挥权、决策权。(3)改进学校干部考核监督制度,促进青年领导干部健康成长。(4)坚持完善干部进修培训学习制度,为中青年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创造学习环境。

二、探索规律,把握人才成长的轨迹

学校中青年领导人才成长的经历,虽然个体上千差万别,但以人才成长整体论,则有着鲜明的客观规律。探索并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必将有助于引导广大中青年领導干部不断走上素质提高的人生轨道。

1.学习教育,理论武装

坚持学校领导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地学习特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

2.实践锻炼,培养提高

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这是学校培养造就领导干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干部成长的最广阔的道路。利用基层的管理实践,来锻炼培养提高学校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素质。

3.大胆使用,提供舞台

有了舞台,艺术家才能一展身手,并且在舞台一试身手中不断促进自己艺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培养高素质青年领导人才,还需要给他们搭舞台、设角色、强化锻炼。

三、管理与自律并重,激发自我升华的内驱力

1.坚定对青年干部进行科学的“人本”管理,以管理激发内力

通过设置科学的学校机制,使青年领导人才在规范机制约束下奋发向上。强调寓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于机制管理之中,使机制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作用,是任何单纯的机制管理不可取代的。既要体现出管理机制的原则性,又要遵循“人本”精神,使这种管理不仅有规范、准则、制度,更体现着对人的理解、关怀。从片面强调“奉献”而忽视合理利益的误区中走出,及时合理地解决中青年领导干部关心的切身利益,以解其后顾之忧,轻装前进。

2.强化中青年领导干部严格自律的品格,靠自律自强不息

学校在管理活动中,十分关注有利于中青年领导人才自律能力锻炼经验的热点时刻、解惑环节和关键活动。尤其对他们工作实践中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得意与落魄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予以格外的关注与指导,培养激发他们的反思精神,锻炼他们的心理容量。

3.从严要求中青年干部慎用手中权力,保证廉洁奉公

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中,实行校长负责制、部门责任制、目标管理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负责制与责任制都使每个领导者有较多的自主权,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权力对中青年干部的考验是严峻的,也成为焦点问题。

总之,我校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随着教师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要求领导部门与时俱进,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优秀的学校青年干部,以迎接现代学校管理的挑战。

参考文献:

王明杰.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机制研究述要[J].理论前沿,2007(03).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篇4

实施细则(二0一0年七月修订)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工作,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推荐、评审、公示、授奖等各项活动。

评奖范围和评奖标准

第三条评奖范围

凡我省个人或集体编撰并正式出版的专著(含个人专业性论文集)、教材、译著等,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咨询报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均可参加评选。

申报评奖成果的评选时限的确定:由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以第一次出版的时间为准;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以第一次刊登的时间为准;未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以被采纳的时间为准。

申报评奖的研究成果,其主编(或第一主编)、第一作者必须是我省的人员或集体。在评选时限内调入我省的人员,且在评选时限内未参加过同级别评奖的研究成果可以申报。在评选时限内已调出我省的人员,其研究成果不能申报。

已经去世的个人在评选时限内的研究成果可由其所在单位代为申报。

下列成果不列入评奖范围:

(1)凡已在高于或相当于本奖励级别的评奖中获奖的成果;

(2)尚未结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

(3)由集体撰写编成的论文集;

(4)没有取得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及省直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认可、采纳、评价等书面证明的未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

(5)文艺作品及其翻译成果;

(6)著作权有争议的成果。

第四条评奖标准

《奖励办法》第七条所称“对不同类型的成果在具体评价标准上有所侧重”是指:

专著必须在研究重大的现实、历史和理论问题上有创见,对学科建设有新贡献; 译著必须译文准确,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教材必须在内容、结构上有创新,对科研、教学有重要价值;

古籍整理出版物必须注释准确,补阙拾遗,对弘扬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通俗读物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工具书必须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论文必须在学术上有创见,能正确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或有助于解决重要现实问题; 调研咨询报告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明显效益。

评审机构

第五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本奖项评奖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评奖工作的领导和对拟奖成果的核准,审议关于异议成果的调查报告并做出裁决等。

第六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办公室设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起草评审工作方案,提出学科专家评审组建议名单,组织成果申报、会议评审工作,对拟奖成果进行公示,受理异议等。

第七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由省内知名社科专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评审委的人选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征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提名,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评审委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

评审委的主要职责是:对初评和复评结果进行终评,确定奖励项目和奖励等级。

第八条 各学科专家评审组(以下简称学科组)负责初评、复评工作。

建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库。学科组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遴选,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聘任,实行动态管理。必要时可适当聘请外省专家。

评审程序和表决办法

第九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按初评、复评、终评、核准的程序进行。

第十条 广州市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个人和集体,向所在单位送交申报材料,所在单位将本单位的申报材料审核、汇总后,直接送给省评奖办。

广州以外的按所在地市由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申报并汇总送给省评奖办。第十一条 学科组负责初评、复评。

第十二条 终评由省评审委以会议评审方式进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产生终评结果。第十三条 省评审委的评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其表决结果方能有效。第十四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所有奖项均需到会评审委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

第十五条 核准由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会议审核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实行完全回避制度,即有成果申报的专家不得担任该整个评奖工作的评委;其父母、配偶或子女有成果申报的专家不能担任该成果所属学科组的评委。

公示、异议及其处理

第十七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受理制度。经核准的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目,授奖前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如有异议,由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办公室予以调查研究,由评审委提出处理意见,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裁定。

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个人提出异议的,必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异议材料必须有本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授奖

第十八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附则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篇5

为切实加强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为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和对象

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职专任教师。单位领导干部一直未中断教学教研工作,且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和影响的,也可参加评选。

二.评选条件

(一)学科带头人

中小学(含中专)市级学科带头人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资历要求

(1)参评教师必须是区级学科带头人或市级优秀青年教师,且男性不超过55周岁、女性不超过50周岁;

(2)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普通话等级证书,聘任中学高级或小学高级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近5年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

(3)担任班主任或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等工作或负责指导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活动等累计满5年,并取得较好成绩;

(4)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具有1年以上区内边远薄弱学校交流或农村学校支教经历,或在上述学校工作5年以上。

2.职业道德要求

-1-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在本区同行中有较高威望,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1)近5年至少2次考核为优秀;

(2)任现职以来获得过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任现职以来获得过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称号,或所带班级获得区级以上优秀班集体。

3.教学实绩要求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较强的创新意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本学科教学规定的课时量(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兼任中层领导职务的,任课时数要达到专任教师的1/2;兼任校级领导职务的,任课时数要达到专任教师的1/3),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突出,任教学科教学质量在本区域处于领先水平。

4.教研科研要求

具有刻苦钻研的教科研精神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治学态度严谨,成效显著,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1)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作为主要参与者或主持子课题)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2)近5年来,作为第一作者至少有3篇本学科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过,或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会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成-2- 绩。

(3)近5年来,编(译)著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或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含复习资料等教辅材料)1部,参与编著的不少于3万字,并由市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发行。

5.示范指导要求

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积极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必须担任区级及以上业务培训的主讲教师,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1)近5年来,开设过6次以上区级及以上公开课、示范课、学术讲座;

(2)近5年来,指导3名以上青年教师在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奖;

(3)近5年来,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其改革成果在区及以上范围交流推广并产生较大影响。

6.继续教育要求

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近5年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360学时以上,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160学时。

高校市级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条件另行制定。区级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条件,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略低于市级学科带头人的标准掌握。

(二)优秀青年教师

中小学(含中专)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资历及年龄要求

-3-(1)参评教师必须是区级优秀青年教师,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普通话等级证书,具有中级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5年至少2次考核为优秀;

(3)担任班主任或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等工作或负责指导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活动等累计满3年,并取得较好成绩;

(4)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近5年来应具有1年以上区内边远薄弱学校交流或农村学校支教经历,或在上述学校工作5年以上。

2.职业道德要求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3.教学实绩要求

有较系统的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完成本学科教学规定的课时量(兼任中层领导职务的,任课时数要达到专任教师的1/2;兼任校级领导职务的,任课时数要达到专任教师的1/3),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突出。

4.教研科研要求

具有刻苦钻研的教科研精神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治学态度严谨,成效显著,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1)近5年来,主持区级科研课题或参与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或主持子课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2)近5年来,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4- 过本学科研究论文,或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会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成绩;

(3)近5年来,编(译)著出版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或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含复习资料等教辅材料),参与编著的不少于2万字,并由市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发行。

5.示范指导要求

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积极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必须担任区级及以上业务培训的主讲教师,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1)近5年来,开设过3次以上区级及以上公开课、示范课、学术讲座;

(2)近5年来,指导青年教师,听每位被指导教师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或被指导教师在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奖;

(3)近5年来,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其改革成果在区及以上范围交流推广并产生较大影响。

6.继续教育要求

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近5年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360学时以上,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160学时。

高校市级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条件另行制定。区级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条件,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略低于市级优秀青年教师的标准掌握。

(三)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推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优

-5- 秀青年教师

1.受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未满5年者;

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或受各种刑事处罚者;

3.体罚、侮辱学生,师德表现不良者;

4.近3年参加过编写或推销未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各种中小学练习册和复习资料,或组织和参加各种以盈利为目的办班、竞赛活动;

5.违反市教育局关于骨干教师参加社会活动备案制度,造成不良影响者。

三.评选名额

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一般每两年评选一次。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每次评选200名,市级优秀青年教师每次评选400名;区级学科带头人每次评选人数应当控制在本区在职教师总数的1%以内,区级优秀青年教师每次评选人数应当控制在本区在职教师总数的3%以内。市、区教育局根据在职教师数并参照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分别下达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推荐名额。各单位在推荐候选人时要注意坚持条件,不降低要求,不硬凑指标,宁缺勿滥。

四.评选原则和程序

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应坚持“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按照“自愿报名、逐级推荐,评审考核,择优认定”的程序进行。市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程序是:

-6-

(一)个人自荐、学校提名。学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评选文件,采取教师个人自荐与单位推荐相结合方式,确定推荐人选。学校正式确定的推荐人选名单上报前要在校内张榜公布,张榜公布的时间不得少于5天。

(二)区教育局考核推荐。各区教育局要广泛征求被推荐人所在单位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通过全面、严格的考核,按分配的名额向市教育局上报推荐人选及材料。

(三)市教育局评审。市教育局组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评审委员会,采取业绩评价和能力考察(形式为常态听课、查阅教案和备课笔记等)相结合的办法,择优选拔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选拔结果经公示后,报请局长办公会审定,由市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联合发文授予相应称号,颁发相关证书。

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具体评选程序和办法由各区教育局制定。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增减相应内容。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各区教育局、市直单位可根据此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篇6

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以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代表的科研成果的快速发展,持续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立本计划。

第二条 “管理学院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2年评审一次,每次资助不超过3人(可空缺)。

第三条 本计划支持的对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全职教师,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检索的与所从事学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2篇以上;

3.近5年内主持过国家级研究课题; 4.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

5.在申报当年1月1日,讲师职称年龄不超过35周岁,副教授、教授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本计划的资助者,本计划不再给与资助。

第四条 本计划资助人选的确定程序为:

1.个人根据本计划规定的申报条件,向所在系提出报名申请; 2.申请人所在系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填写推荐意见;

3.院教授会听取申请人的答辩,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

4.院务会对教授会推荐的人选进行审批,并予以公示。公示期1周,如无疑义,正式公布资助名单。

第五条 本计划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强度为每年10万元(包括2万元现金及8万元经费)。现金直接发放给受资助者。经费由学院掌握使用,主要用于国际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等。

第六条 除资金支持外,本计划还包括如下支持措施:

1.同等情况下,优先向本计划获得者提供出国进修等学术机会; 2.对计划入选者降低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要求。可以用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的当量数冲抵教学工作量的当量数。3.受资助者所取得的年度教学、科研、论文、著作等成果仍按照学院规定,参加考核,并享受相关奖励。

第七条 受资助者在计划执行期内,年度聘岗考核应达到优秀,并按以下条件进行考核:

1.在计划执行期3年及项目结束后的2年内,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考核为合格。

2.未达到第1条标准的受资助者,在计划执行期3年内,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检索的与所从事学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3篇(不含申报时已经录用的论文),或在计划执行期3年和项目结束后的2年内,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检索的与所从事学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4篇(不含申报时已经录用的论文),考核为基本合格。

3.未达到上述第1或第2条标准的受资助者,考核为不合格。第八条 学院教授会负责对受资助者的考核。具体考核程序如下: 1.在计划执行期第2年末,对受资助者实现项目目标的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继续资助。

2.在计划执行期第3年末或项目结束后的第2年末,对受资助者实现项目目标的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收回已经拨付科研经费的一半,并由学院教授会提出其他具体处理意见。

上一篇:外科护理学Z(2010新版)1-6答案下一篇:乌拉特后旗医院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