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2024-08-26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共12篇)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1

摘要: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加, 学生欠费情况突出, 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运行, 尽管国家和学院通过奖助贷体系及勤工助学制度等进行解决, 但是学生欠费仍然没有有效扭转。本文通过分析欠费的原因, 旨在从学生思想状况、诚信体系、欠费联动管理机制等对策探讨解决欠费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欠费问题,对策

2010年12月6日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指出:“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近年来,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 学生欠费现象也愈加突出, 对于无任何财政拨款, 学费收入是办学经费唯一来源的民办高校而言, 该现象更是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行。选取社会团体办学的第一所高校——广东某高校, 据200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 学生欠费人数比例及总体欠费金额逐年上升。学生欠费原因多样化, 收费管理工作繁杂, 多种不完善因素导致了学生欠费比例逐年上升, 极大地影响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面向学生, 学院通过国家资助体系及校内勤工助学制度, 减免助学贷等多渠道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面对内部管理, 学院加强收费政策宣传, 完善收费制度, 建立催缴欠费激励制度加强管理。但学生欠费的局面仍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综合学院近5年的恶意欠费的学生数据情况分析, 总体上可归纳为如下三种原因:第一种是因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 家庭经济人均收入低, 父母只靠单一的劳动力获得经济报酬来维持家庭生活基本开支, 无法承担子女高额学费;第二种是因家庭经济暂时周转不开而暂时拖欠学费, 不符合贫困生条件, 无法申请国家助学金, 并且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这种情况农村生源占比较高;第三种是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家长已给足学费, 而学生揣着学费用在其他方面消费或者用去投资, 更多是持等待观望态度, 最终形成恶意欠费, 恶意欠费行为高年级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占比较高, 城镇生源比列高于农村生源, 毕业班尤为严重。

第一种是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 这类学生可通过国家三金资助政策减轻部分学费负担。我国每年国家助学金资助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每生每年5000元, 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5万名学生, 每生每年800元, 除此之外贫困生还可以通过自主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到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每生每年6000元。目前, 国家三金政策的贯彻实施, 基本上可以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也可以缓解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欠费的问题。

第二种是因家庭短时间经济困难原因导致欠费, 这种情况一般采取暂时申请缓交分期申请, 即可解决拖欠学费问题。

第三种是因学生本人行为导致欠费, 属于恶意欠费, 欠费人数和欠费额度越来越多, 以我院近5年的欠费数据分析, 恶意欠费人数占总欠费人数比例约30%, 这种恶意欠费行为在校学生效仿比例较高, 发展形势一年比一年增多, 并且其性质恶劣, 对学院管理影响极坏, 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没有采取有效地办法遏制并有效地解决, 对学院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解决恶意欠费难题是民办院校重要研究的课题。

一、恶意欠费的原因

(1) 学生对交学费义务意识淡薄, 欠费风气蔓延影响严重。大学生按时按标准缴纳学费是学生因尽的义务, 在日常的学生欠费催缴工作中, 不乏故意甚至是恶意欠费的情况出现:有学生为满足一己私欲未经家人允许将学费挪作他用, 有学生为骗取国家各类助学金而虚造材料等, 总体表现是缴费意识的淡薄。学生恶意欠费有多种因素: (1) 自我约束力差, 经不起物质的诱惑, 部分学生穿名牌、用名牌、讲享受, 如购买超出自身经济可承受能力的手机、电脑等, 或者痴迷网购、大手大脚花钱, 谈恋爱过度支出, 将家里给的学费挥霍一空。 (2) 交费意识淡薄, 将学费挪作他用。有些同学看到身边有同学故意拖欠学费不缴, 但又没有受到校方相应的惩罚, 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与按时缴费的同学无异, 从众心理、观望心理、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导致他们也不按时缴费, 而是把学费存在银行获取利息或用于投资。 (3) 诚信观念缺失, 认为“欠费有利”。教育部公开承诺“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 不使一名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该承诺成为一些大学生恶意欠费的借口, 他们有恃无恐地将学费挪作他用, 更有甚者, 开来假冒的贫困证明骗取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各种资助补贴, 而忽略自己缴费上学的义务。对于这种钻国家政策的空子, 还“贫困有理”的不道德行为, 学校也无可奈何。

(2) 学院财务收缴管理信息反馈迟缓。学院财务采取银行自动扣款和现金收缴方式进行收缴学费, 据统计有学生是通过银行自动扣款完成缴清学费, 但是否扣款成功的信息反馈比较慢, 而发票一般也是开学后才下发到学生手中, 对于学生是否欠费的数据跟踪催缴也没有得到第一时间处理, 往后催缴难度加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招生种类层次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一个万人高校, 收费金额达数亿元, 收费工作量大, 因此对收费系统、财会人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3) 欠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关的管理部门在意识到学生欠费问题对于学院运转的严重性后, 学院于2011年制订了一套奖惩办法, 此办法是由系部承担,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辅导员具体落实, 该制度以数据为标尺, 与系经费和系部领导的年终考核挂钩, 奖优罚劣。尽管强调了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 但因无任何实质性的制度对学生形成实际的限制, 未能够起到多元结合联动的实际效果。事实上, 此办法只是加大了系部、辅导员的工作量, 根本上没能起到长期科学地解决学生年复一年的欠费问题。

二、遏止恶意欠费的对策

(1) 增强学生缴费意识, 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按时交纳学费是每个在校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尽管恶意欠费学生只占在校生的少数, 但是他们却起了较坏的示范作用,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是学院党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督促学生及时履行学生义务, 按时缴纳学费是各系部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职责。以学费催缴工作为契机, 帮助贫困生解决困难,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并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同时需深入了解学生欠费具体情况, 做到知学生之难, 为学生所想, 不间断地进行人文关怀教育, 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其本身的义务意识, 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

(2) 建立大学生经济诚信档案管理体系。恶意欠费的学生毕业后主动回校缴清学费的学生寥寥无几, 往年遗留累计下来的毕业生欠费数据居高不下, 无法追缴。当前出现的大学生恶意欠费行为, 除客观上国家收费法规和高校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缺陷外, 主观上还是学生缺失诚信观念和自我管理意识缺失所引起的。因此, 要遏制恶意欠费行为, 其根本在于塑造大学生诚信的品质, 以及逐步建立大学生经济诚信档案体系。诚信和利益密不可分, 部分大学生缺失经济诚信是因为不讲诚信可以获得眼前利益且不受惩罚。因此,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伦理道德层面来进行诚信教育, 更要尽快构建经济诚信档案体系, 用经济诚信制度来规范、引导大学生的经济行为, 竖立学生主动缴费意识。构建大学生经济诚信档案管理体系, 失信惩罚制度, 对恶意欠费的学生进行处罚记录, 形成经济诚信档案, 对恶意欠费的学生信息形成经济诚信文件, 并第一时间公开发布, 对于数额较大的恶意欠费学生经济诚信报告归入学籍档案内。建立大学生经济诚信档案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 养成自我制约能力, 增强诚信意识,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 大学生经济诚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既要建立大学生经济诚信评价制度、跟踪监督制度、失信惩罚制度, 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奖励诚信的伦理精神, 以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3) 建立完善的欠费信息联动管理机制。以学院教务处系统生源信息为基础, 财务处根据生源信息进行学费收费信息统一处理后, 再通过互联网平台分配到各个部门, 快捷发布学生欠费信息。财务处每次银行批量扣款前, 导出欠费学生的欠费数据信息, 通过信息平台推送给欠费的学生 (家长) , 告知学生 (家长) 具体欠费金额和具体扣款时间, 并附说明学院对恶意欠费行为采取的经济诚信档案等相关政策。对于银行卡存在问题的学生, 需要第一时间向学生反馈并且要求其在第一时间更正。财务处其在第一时间把银行扣款信息发给学生, 让其本人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缴费成功, 如未缴费成功是什么原因。将未缴费成功的学生信息, 第一时间同步发送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部负责人进行协同处理。缴费期限过后, 将形成恶意欠费学生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根据学院制订的欠费政策给予落实处理, 最后形成多个部门联动协同作业管理机制。同时学校应重视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执行地监督检查工作, 由专人具体负责对运作情况的监督检查, 评估控制运作情况, 确保多部门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对恶意欠费学生有促进和制约作用, 并起到积极成效。

解决高校恶意欠费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多方面对恶意欠费学生进行协同教育, 社会、学生本人、家长、校内各部门积极联动起来。在诚信为先的互联网信息时代, 只有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和网络互联技术, 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完善的学生经济诚信档案管理体系, 形成多部门联动协同管理机制, 使恶意欠费学生认识到严重性, 使其增强诚信意识, 并受到相应教育及制约, 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使其按时履行学生义务, 缴清学费, 这样就能够逐步克制恶意欠费行为在学生中的相互影响, 降低欠费率, 从而提高缴费率。

参考文献

[1]李明洋.高校收费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10 (08) :37.

[2]卢美惠, 李虹.高校学生欠费催缴.工作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12) :208.

[3]胡学忠, 黄一鸣.助学政策体系下高校学生欠费的制度归因及对策[J].财会通讯, 2011 (14) :11.

[4]张波.建立健全高校收费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3) :117.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2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近一半的艺术类大学生都承认自己只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但是并不了解行业的就业前景;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两者都不了解,仅有六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对专业与行业都很了解。

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仅有不足十五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对以后的职业情况和要求很了解,其余人均处于摇摆不定的朦胧状态。

在选择就业的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所看中的是要所选职业对他以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四分之一以上的人相中的是稳定而有固定保障的职业,看中其丰厚薪水的仅有不足四分之一。

而至于那些对当前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政策和发展情况关注却很少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2.2 当今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不强

从被调查大学生的多向选择数据可以得出:选择就业的占一多半,继续深造如考公务员或者考研的占到将近三成,选择毕业后去创业的大学生只占不到两成,还有对于那些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选调生、服务西部计划、参军等加起来都没有十分之一。

其中大多数的大学生青睐那些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如: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

统计表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为了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实现多年来的梦想而萌发创业之情的,相比一下,为了公益性、社会性的理由而创业的学生少之又少,仅有百分之一。

2.3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缺乏认同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停留在初始的设计阶段,还没准备好进入社会实践。

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四成的大学生是根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等去规划,从自身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出发来规划职业生涯是更多大学生的选择。

其中,关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见或职业理念,有三分之一是来自父母或身边亲人的意见,一多半大学生是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出发,其余的对与自身职业未来没有具体规划,只有随遇而安。

而在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过程中,多数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准确认清自己的实力水平,有近四成的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没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或培训,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却对相关方面的学习实践没有充分注意,相比之下,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以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的大学生仅是少数人,四成的大学生是以实现个人的梦想,能让自己以后生活更好等才是创业动机。

据报道,当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人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平均占两到三成,但是、在我国却还远达不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一。

3 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模式

目前,自主创业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来说已成为一个有效且重要的就业方式。

事实上,艺术院校学生开始自主创业的历史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与其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接受太多的约束,侧重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艺术毕业生不情愿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而是选择挑战自己独立创业。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高等教育开始流行创业教育,教育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毕业生创业的激情,导致形成一时的艺术毕业生的创业热。[2]

除了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艺术类专业特色也与大学生创业模式有着密切联系,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艺术类毕业生最大的创业空间,便是“概念创新模式”。

[3] 这种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思想进行的创业活动,适应于网络,艺术,装饰,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创业者非常规的想法可以迅速抢占市场。[4]

4 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创新教育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进行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及时更新创新教育理念

设计创新应通过创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使大学生站在高的立足点,通过教育课程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激发他们的潜能,拓宽知识面,让他们不断尝试突破,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拓艺术设计学生的设计思路。

4.2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为了紧随时代的步伐,艺术设计创新教育也应该结合设计创新教育和信息技术,汲取信息技术对于艺术设计的价值,掌握最新科技,发展数字化教育,为现代化创新教育的构建而努力。

4.3 建立科学的选拔人才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得到扩展,并同时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在人才选拔模式方面,应不断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对学生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在教学中,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时间短,学院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以供学生留出足够的个人创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灌输终身教育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5]

【参考文献】

[1]李运华.广东地方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02):98.

[2]姚圣梅.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05):207.

[3][4]高永良.大学生创业教育目前状况调查与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2):115-123.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指标体系;科技创新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笔者在研究了已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以创新效能和创新潜能作为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创新效能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四个三级指标;创新潜能包括学科基础、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科技网络四个三级指标。该体系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从结果和过程两个维度来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构成如表1所示。

2.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homas I. 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处理难以完全用定量分析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其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便于决策者之间彼此沟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1] 本文采用九标度法来设计问卷,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经过AHP统计分析,最终所建立的专家意见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证明专家们的判断倾向是一致的,得到的权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各指标权重确定如表1所示。

二、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

1. 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笔者选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北、陕西、四川共10个省市作为比较对象,将广东高校2004-2006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9省市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所选比较省份均为优秀高校多的省份,对广东省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为便于测算及分析,笔者采取《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4-2006年)中的原始数据;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中指标数据采用了权威网站的统计数据。计算时将2004-2006年三年的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以北京各项指标数据得分为标准分,其他省份依据此标准计算分值。如科技拨入经费,北京2004-2006年三年平均值为5580611.33千元,广东为1502946千元。根据体系权重,则北京此项指标数值为3.6分,广东为1.0分。其他指标以此类推,加总得出各省份最后分数。

2. 结果分析

(1)创新效能比较

创新效能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4个三级指标来评价。比较多采用相对指标以便反映高校的创新效率。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高校在创新效能上排名中游,展现了良好的创新成果,但同时应看到其部分指标与先进省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较大,在排名中居于末位。

在知识创新方面,各省的差距较为明显。江苏位列第一,北京、上海居中,四川、天津和广东排名靠后。知识创新方面的比较是以相对指标来计量的,其中包含了论文、专著和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项的比较。观察各省份科技成果的绝对数值(如表3),可见广东省的论文总量在十省市比较中处于中等水平。这就说明广东省高校在论文产出总量上在全国还是处于中上水平,但在知识创新效率上就落后于先进水平了。专著和科技成果奖项方面也存在相似的状况。这反映了知识创新上的差距造成是造成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的原因之一。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大对知识创新的关注,提高人均产出效率。

在社会服务中,广东高校排名第五,体现了广东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可以发现其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还不足以与广东省傲人的经济表现相匹配。纵观广东高校从2004年到2006年的数据显示,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虽有所上涨,但在横向上和兄弟省份作比较就看到了不足。这说明,广东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的进步还不够快,与广东省是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称。广东高校为社会服务所作的贡献还有待提高,可进一步发展高校的科技实力,利用高校独特优势促进广东经济发展。

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广东高校位于中等水平,领先于浙江、四川等省份,但相对于北京、上海仍有上升的空间。

从创新效能的结果角度来评价,北京排名第一,这和北京的实际状况相符。北京是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高校数目多,优秀高校集中,科研院所林立,拥有先进的科研条件,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科研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省市。排名前列的天津、上海和江苏都呈现出经济实力强,重视促进高校科技发展的特点。广东高校在创新效能的比较中排名第五,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广东省高校在创新效率上与先进省份存在差距。高校应对科技成果方面的效能表现引起重视,促进其多出成果、提高产出效率,进一步增強科技创新意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创新潜能比较

创新潜能由学科基础、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科技网络4个三级指标来评价。

由表5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校在先进省市的创新潜能比较中位于第六,这说明广东省高校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潜力。师资队伍得分较高证明了高校拥有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会在将来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为经济社会作出贡献。广东高校经费投入排名在分指标中排名靠后,仅列于第八位,与排名第一的北京有很大差距。由表6可知,广东高校在科技拨入经费总量上与北京、上海和江苏差距较大,与其他省份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研究与发展经费和企事业委托经费额仅仅高于天津和山东,低于其他各省份。科研经费的不足制约着高校的科技能力发挥。企事业委托经费的差距意味着广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这说明广东高校今后需要加强经费投入,注重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科基础和科技网络方面,广东高校的得分在十省份中属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广东高校在科研设施和交流环境方面拥有较好的条件。

3.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由表7可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由大到小的总体排序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湖北、广东、陕西、山东、浙江和四川。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先进省市中排名第六,位于中游,展现了其创新的成果、效率和发展潜力,但与排名前列的北京、上海和江苏还有不可忽视的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效能中,广东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无法与第一层次高校的综合水平相比,在总量和效率上都存在差距。广东高校在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上急需采取措施,应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高校,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产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人力使用效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广东高校的创新潜能排名说明了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基础,广东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促进本地高校和港澳高校的交流合作,科技网络的顺畅构建是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但经费投入方面的欠缺不容忽视,继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和实现经费来源途径的多元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提升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综观评价体系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造成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有科技资源整合难、效率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等。面对广东的新形势和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使高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1. 重视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广东高校的科技成果总量位于全国中等水平,但知识创新指标与其他省市存在的差距说明广东高校的创新效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知识创新总量和效率发展不均衡。其原因之一是在现行体制下,不同高校、不同学院和专业之间,科技资源相互封闭,科研整合程度不高。广东省拥有数量众多的教学科研人员,这是广东省的科技创新人才优势,但要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就要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到科技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重视发展中老年杰出人才的同时,鼓励年轻的科学研究人员进行独立研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多产出优秀论文和申请专利;鼓励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形成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2. 继续增加经费投入,解决科技发展瓶颈

科研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2000年以来,美国、日本、西欧等国的科研经费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我国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6%。由于经费紧张,我国的科技条件和科研人员待遇都落后于国外。[2]广东省科技经费拨入总量和研究发展经费的不足也很明显。解决经费问题,一方面要让政府继续加大对高校科技研发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制约高校科技发展的瓶颈,设立专项高校科技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事业单位在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中的地位,鼓励企业与省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在高校科技经费中所占的比重。

3. 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2004年到2006年,广东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三,而这些业绩的取得与广东高校的关系并不大。[3]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但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相比,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廣东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首先应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秩序的科研机制。这方面可以借鉴先进高校的经验,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为更好地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纳入该系考评范围,发明专利可代替核心期刊论文。其次,要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应努力推动创造高质量和易于转化的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人才,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增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发挥孵化器的功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再者,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机构或者技术管理机构与高校建立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参与到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以高校为依托的合作研发机构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谢承华.AHP及其应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2).

[2]赵佩华,张卫国.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4

注:*P<0.05**P<0.01,下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共发放网络问卷259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2.6%。其中男生99人,女生124人;大一83人,大二55人,大三56人,大四46人。

采用Amabile,Hill,Hennessey和Tighe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3],该量表共30个项目,包括外生动机量表和内生动机量表两个分量表,采用4级评分,池丽萍、辛自强 (2006)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4],修订后信效度较为理想,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1.2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民办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得分最高的是热衷性维度,其次是依赖他人评价维度,追求回报维度排在最后。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内生学习动机显著高于外生学习动机(P<0.05,t=7.522),总体学习动机水平为2.672,略超过中点2.5,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

2.2 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性别差异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表4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家庭来源地的差异(M±SD)在依赖他人评价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依赖他人评价维度的得分(P<0.05),但在其他五个维度、两个分量表和总体学习动机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 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年级差异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民办大学生仅在关注人际竞争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4.002,P<0.01)。经比较发现,大一学生在关注人际竞争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P<0.05)。虽然民办大学生在整体学习动机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经过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学生总体学习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大四的学生(P<0.05),大一学生在外生动机量表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P<0.05)。

2.4 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家庭来源地差异比较

不同家庭来源地的民办大学生在总体学习动机和外生动机得分均差异显著(P<0.05),而且在依赖他人评价(P<0.05)和追求回报(P<0.01)维度上得分均差异显著。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总体动机、外生动机、依赖他人评价和追求回报维度均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P<0.05)。

3 调查分析

3.1 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研究得出,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而且,内生动机的得分显著高于外生动机得分,说明他们在学习中更偏爱挑战性,倾向于选择和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并且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快乐[5]。从维度得分的排名看,热衷性和挑战性维度的得分较高,进一步说明民办大学生的内生学习动机更强,较少学生为追求名利而学习,该研究结果与田澜、胡雯[6](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平时的学习或者教学中,高校老师可以适当调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例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布置一些有趣和有挑战性的作业等。内生动机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持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2 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民办大学生的内生、外生和总体学习动机得分不存在性别的差异。研究结果与池丽萍、辛自强[4](200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民办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都比较相似,学习的目标也类似,导致男女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女生在依赖他人评价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具体学习动机的条目,男女生的学习动机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两性心理差异造成的。女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外界对她们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最好是激励性的评价。方刚[7]指出大学生缺乏来自老师学术上的鼓励或许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女生在学术上的一次的失败会比男生更快放弃学术上的工作。正面性的评价可能有利于女生学习动机培养。

3.3 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是经比较发现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大四。该研究结果与田澜、胡雯[6](2010)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第一,大一的学生刚从高中毕业,对学习的积极性还比较高,而且对大学的生活充满期待,渴望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第二,大四的学生将近毕业,忙于实习、找工作,还面临各种生活的压力,投入学习的时间就比其它年级少,所以学习动机水平较低。但是,在关注人际竞争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经比较发现,大一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得分。原因可能是大一的学生刚进大学,更渴望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通过学习的竞争获取信心。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差不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调动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大二和大三是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时期。

3.4 学习动机的家庭来源地的差异

该研究得出,城镇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外生动机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依赖他人评价和追求回报维度,城镇学生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原因可能有几个,第一,广东地区城市比较发达,城市的中小学教育资源比农村丰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城市和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方式也不同,可能来自城市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农村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第三,城市和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同,造成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和农村的大学生在依赖他人评价和追求回报方面的差异。

4结语

第一,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在不同的家庭来源地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民办大学生的内生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外生动机。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04,408-409.

[2]李炳煌.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3):105-107.

[3]Amabile TM,Hill KG,Hennessey BA&Tighe EM.The Work PreferenGe Inventory: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5):950-967.

[4]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64-70.

[5]李雪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84-88.

[6][9]田澜,胡雯.师范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以湖北师院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0(2):74-77.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5

关于印发《广东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条例

(试行)》的通知

各高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规范和加强广东省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现制定《广东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团省委学校部 省学联秘书处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三日

广东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广东省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登记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由本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学生自愿组成,为发展成员共同兴趣爱好,实现共同志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本条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校内学生社团)。

第三条

学生社团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和所在院校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各级团组织和学联支持学生社团依照本条例第三条规定及其章程开展活动。

第五条

高校团委是校内学生社团登记管理机构。校团委及校团委授权的校内有关部门、机构、组织是学生社团的业务指导单位。

第六条

未经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许可,校外社会团体不得在校内面向学生成立分支机构,同时,学生社团也不能擅自成为校外社会团体的会员单位或分支机构。

第七条

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

(一)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应以培养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爱好为目标,向大学生宣传科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他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让大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应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校园氛围。

(三)兴趣爱好型学生社团,应以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社会公益型学生社团,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为任务,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品格修养的形成。

第二章 学生社团的管理

第八条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负责对全省高校学生社团进行宏观工作指导,定期对各高校学生社团工作进行考核、表彰,对全省性或跨校的学生社团进行登记管理。高校团委负责校内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指定专职干部负责本校学生社团工作。第九条

切实加强学生社团的政治领导和指导。校团委和有关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把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探索和推进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团组织,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十条

条件成熟的高校应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在校团委的授权和指导下开展学生社团的登记管理及业务指导工作。未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高校,由校团委或校团委委托的机构履行本条例关于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职责。

第十一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日常工作向校团委负责,校团委要加强对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校学生会与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加强工作交流、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团学组织的工作体系。

第十二条

应加强学生社团联合会与学生会之间的干部交流,促进两个组织之间的融合。

第十三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学生社团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备案及审查;

(二)监督、指导学生社团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三)对学生社团实施年度检查;

(四)对学生社团违反本条例和校内有关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维护学生社团成员的合法权益。第十四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建立学生社团考核与奖惩机制。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团、成效显著的学生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学生社团干部、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成绩突出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有权要求活动范围、内容与学生社团宗旨、章程不符的;不遵守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的;学生社团内部机构混乱,作用发挥不力的;其他应当进行整改的情形的学生社团进行限期整改。

若学生社团违纪违法情形严重,或在校内外产生不良影响,应追究该社团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学生社团的工作经费和资产来源主要由学校拨款、会员会费和社会资助组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学生社团的经费和资产。

学生社团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学生社团应当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会员公布。

第十七条

学生社团在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自觉加强财务管理,并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和社团成员的监督。

第三章 学生社团的成立

第十八条

成立学生社团,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服从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管理,承认并遵守本条例及学校有关条例。

(二)在校学生10人以上联合发起,发起人必须具备开展该社团活动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符合本条例第三十六、三十七条关于社团负责人要求的有关规定。

(三)有规范的章程。

(四)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社团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并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

第十九条

申请筹备成立学生社团的发起人应当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提交申请书、章程(草案)、发起人基本情况等相关文件,学生社团联合会批准后予以公告,社团方可正式成立。

第二十条

学生社团章程应当包括社团名称、社团宗旨、活动范围、活动方式、社团成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执行机构的产生程序及权限、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社团的终止程序及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一般不能在一所高校的同一校区成立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学生社团。

第二十二条

鼓励学生社团确定一个固定的挂靠单位作为业务指导单位,挂靠单位应是具有管理职能或学术研究的校内正式机构,例如专业教研室、学院党委(党总支)、团工委、学校职能部门等。

第二十三条

鼓励学生社团聘请一名以上的相对固定的校内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四章 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

第二十四条

学生社团成员大会是学生社团的最高权力机构,依照本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第二十五条

成员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选举和更换社团负责人。

(二)审议批准负责人的工作报告。

(三)对社团变更、注销等事项作出决定。

(四)修改社团章程。

(五)监督社团财务活动。

(六)决定社团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六条

学生社团成员大会应当每学期召开一次,大会形成的决议要报学生社团联合会批准和备案。

第二十七条

成员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成员半数以上通过;对社团变更、注销和修改章程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二十八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应根据实际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要明确负责人,建立学生干部队伍,完善学生社团的工作体系。

第五章 学生社团的成员

第二十九条

本校学生有自由参加和退出校内任何学生社团的权利。第三十条

在学生社团内部,各成员一律平等,并按所在学生社团的章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第三十一条

学生社团成员有权了解所在学生社团的管理机制和财务状况,并有权向社团负责人就有关社团事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二条

学生社团成员有权向学生社团联合会反映学生社团内部情况,并应积极配合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其所在社团的调查和审核工作。

第三十三条

学生社团成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按照社团章程担任学生社团管理职务的权利,并应据此承担相应义务。

第三十四条

社团成员要接受社团的定期注册,定期缴纳会费,积极参加社团的各项活动。

第六章 学生社团的干部

第三十五条

学生社团干部的产生应坚持民主和公平的原则。学生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应通过学生社团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经有关业务指导单位审核后报学生社团联合会备案。学生社团联合会要根据实际制定具体的产生办法。第三十六条

学生社团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优良;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热心组织社团活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或继续担任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

(一)在校期间曾经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

(二)曾因违反有关规定被撤职或社团被宣布解散或注销,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社团负责人;

(三)其他不宜担任社团负责人的有关事项。

第三十八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坚决制止学生社团干部参加校外非法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

第三十九条

学生社团干部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社团干部有参与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的权利。

(二)学生社团干部对学校的学生社团工作方面有意见,有直接向学生社团联合会反映的权利。

(三)学生社团干部有享受章程所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学生社团干部有为会员服务的义务。

(五)学生社团干部有配合管理机构开展学生社团工作的义务。

(六)学生社团干部有履行章程所规定的其他义务。第四十条

学生社团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机构一经产生就开始接受全体社团成员监督,社团的重大事项须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并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指导。

第七章 学生社团的活动

第四十一条

学生社团必须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社团活动应自觉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及其它业务指导单位的监督,服从学校工作的全局安排。

第四十二条

学生社团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成才的目标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鼓励和提倡学生社团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活动。

第四十三条

高校应提供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经费,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要建设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第四十四条

社团活动必须奉行公开原则。

第四十五条

凡组织跨校的社团活动,必须经所在高校团委批准,并由学生社团联合会向省学联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开展。第四十六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严格监督管理学生社团与校外团体、单位,特别是与境外机构、企业联合开展的,或有外国人或外国驻华机构人员参加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认真审核学生社团举办的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严格把关,并对集会的秩序、安全及其合法性负责。

第四十八条

学生社团不得开展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不得开展违背其宗旨和超出其活动范围的活动。

第四十九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出版刊物、网站(主页)的监督管理,确保内容健康积极,不得刊载、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管理条例以及可能在校内外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网站(主页)不得违反政府有关互联网站管理的有关规定。刊物的发行不能超出本校范围。

第五十条

要把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

第八章 学生社团的变更和注销

第五十一条

学生社团的登记事项、备案事项需要变更或需要修改章程的,要及时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核准。第五十二条

学生社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向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变更或解散:会员大会决议解散的;社团分立、合并的;学生社团被责令关闭或解散;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五十四条

学生社团提出变更或解散申请,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及时组织对其财务进行清算。学生社团解散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五条

学生社团变更或解散,要及时向社团全体成员公布。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适用于广东省各高校学生社团。省属中等学校参照本条例执行,各市团委、学联和省直团工委参照本条例制定中等学校学生社团管理条例。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学校部、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五十八条

各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要根据本条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九条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6

关键词:广东省;高校;网球选项课;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5

1、加强网球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合理使用现有场馆

网球设备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体现了体育課的质量水平,大学内部的场地与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也体现了高校开办网球课程的能力。日本以小林为首的心理学家就曾经指出,体育设施也可以很大程度体现一所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 。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状况是:扩招几乎每年都有,但是设备设施、场地等硬件条件却没有怎么更新,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开展网球选项课。所以说高校必须做到扩招与场地、设备更新同时进行,通过诸如合作与商家赞助的手段来聚集资金用以改进教学环境。与此同时相应的教育机构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和验收高校的体育选项课开展进度,这样一来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高校网球课程的硬件建设的发展。当然没有相应条件的高校就可以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网球课程教学,尽量满足有网球爱好的学生,比如一种球场多用的手段等来实现其最基本的网球教学。换言之,有条件的高校大力发展;条件不好的高校也应该尽其最大力量发展网球运动。

2、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师资力量的数量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开设网球课程的成败,与此同时师资队伍的合理分配也会很大程度影响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所以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合理地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在广东省高校开展好网球选项课的相关课程,就离不开广东省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提供各种培训机会给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在提高学历的同时还能增强其执教能力。总之,一方面各高校要引入更多专业网球教师,另一方面也加强对现有师资力量的专业化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选项课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

当前,广东省高校网球选项课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术动作传授,过于单一乏味,而教师教学模式则僵化传统,不能引入新的教学形式,课程的考核则是一刀切式的以技术动作为主要考察内容,忽略理论知识,考试评价体系也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可见,网球选项课的整体教学水平还处于较为传统和粗放的阶段,未能充分照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往往安于现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非常不足。这就给网球选项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消极影响。

首先,学生必须体会到成功给他带来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学习的兴趣会随着学习成功或者有鼓舞的地方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教师必须想办法使得网球初学者或者爱好者获得相应的成功,这种成功可大可小,只要对学生有正面的激发作用就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条件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和提升自我,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式。所以,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得学生感到新颖,并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娱乐性和游戏性等。

4、推动校内外网球竞赛,培育网球社团(协会)发展

在当今时代,竞技体育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范畴,而且还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具有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满足社会大众的观赏和参与的需要、显现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和排解社会成员不良情绪的价值。所以为了促进高校网球的开展,校内或校际之间就要定期举行网球竞赛,并扩大网球竞赛的影响,不但赛事的宣传要做好,还要加大竞赛结果的重视程度,如:校内比赛取得好名次的给予足以吸引人的优惠条件,校际之间竞赛取得好名次的加大奖励额度等。奖励越诱惑越会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也会吸引更多的目光,从而增加赛事的影响,赛事影响扩大了必将会有大批的赞助商参加,同时也会促进高校网球运动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产生良性的循环。

大学生自主发起和成立的网球组织就是高校网球协会和社团。学生网球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依次是:技术练习、内部比赛、对外交流和理论裁判。大学生自发成立网球社团和协会本身就是网球选项课的成果,因为这意味着通过上网球课,激发了大家对网球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结合起来,形成组织去策划、宣传和参加各类校内外网球活动;另一方面,网球社团和协会对于推动校园网球发展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网球选项课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应充分信任同学们组织的各种协会和社团,放手大胆让他们去干,并有意培育他们的组织建设和动员能力。无论是课外网球竞赛还是网球协会活动都可以推动网球选项课的普及开展,同时也是网球选项课成功的标志。

5、加大对粤西和粤东地区高校网球的投入,推动全省网球运动全面协调发展

调查发现,广东省高校网球选项课开展情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存在地域差异,这是由广东省的省情所决定的,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粤西、粤东和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存在着显著差异和不平衡,珠三角地区一家独大,各项事业都居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

就网球专项课相关因素来说,珠三角地区高校和其他地区高校网球发展上,尤其表现在硬件(场馆设备建设)和软件(师资力量)上的较大差别。因此,不仅要从整体来推动全省高校网球发展,更要特别对粤西、粤东这些落后地区加大投入,在场馆建设和师资力量上给予特别支持和政策偏向,推动全省高校网球选项课和校园网球发展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在学生的主观乐趣方面,反而不存在地域差异,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网球运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参加网球运动。这就意味着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创造条件,改善高校网球发展的落后局面,弥合地域差异,努力满足全省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对网球的热情和需要,推动全省高校网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李春艳.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EB/OL].

[4] 王锐. 高校普及体育选项课的调研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6):31-33.

作者简介:

陈伟(1981.8--),男,汉族,广东茂名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7

本文所指“欠费”, 特指学费, 不包含住宿费和教材费等。

本文所称“高校大学生”, 是指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在读学生, 不含专科生和成教生。

一、欠费现状

(一) 广东某地区部分高校的学生欠费现状

广东某地区高校学费欠缴情况近年来日益严重。据统计, 2005—2008年 (含2008、2007、2006、2005四个年级学生) , 欠费上千万元的广东高校不在少数。具体情况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各高校相关部门, 通过访谈调查而得。

(二) 全国部分高校欠费的现状

从1997年全国高校取消招生双轨制, 实行全面收费以来, 欠费问题开始出现, 但此时欠费人数不多, 欠费金额也不大, 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1999年国家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以来, 学费标准呈上涨趋势, 高校里学生欠费的人数不断增加, 欠费金额不断增大。尽管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 但欠费仍困扰着高校的发展。

首先, 学生欠费金额较大。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8年底, 湖北省欠费累计达3亿多元;陕西欠费累计达2亿多元;贵州某大学除去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抵交的学费, 学生拖欠的学费达3 000多万元;海南某大学每年应收学费5 000万元左右, 其中1/4即2 000万元要用于教学, 目前1 800多万元的拖欠学费已经严重影响了该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兰州某大学到2008年12月底, 仍有6 250名学生欠费3 548万元, 这大约占到该校全年办学经费的10%。

其次, 欠费人数越来越多, 欠费率逐年增高, 部分院校学生欠费率甚至达30%以上。例如, 湖北某某学院在2008年9月开学两周后, 有67.4%的老生欠缴学费, 欠费额达1 100万元;到同年l0月9日止, 未交学费学生还有1 600人, 占老生总数的34.8%, 欠费512万元。同年11月7日, 学院暂停了近百名学生的学籍, 占欠费学生总数的19.7%。2008年10月, 河北某大学全校3万多名学生中有5 000多人欠缴学费, 欠费率为16.6%以上, 欠费额共计5 000多万元, 差不多每6名学生中就有1人不缴学费, 甚至有学生上大学4年都没有缴学费, 该校一年的预算是3.2亿元, 而学生欠费数额竟然占到预算的近1/6, 欠费金额及欠费人数都达到相当高的比例。

二、欠费的现实影响

(一) 欠费影响学校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由单一财政拨款向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及社会捐赠等多渠道过渡, 经费投入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近年来, 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有限、高校学费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高校的收入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财政性经费占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学杂费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有些学校的收入结构从以财政拨款为主转为以自筹资金为主。

以广东某学院为例, 该校的收入结构自扩招以来不断发生变化。与1996年 (扩招前) 相比, 1997年 (扩招第一年) 和2008年 (最近年份) 的财政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 分别下降了9%和16%, 自筹收入 (主要是学费收入, 其占自筹收入的89%) 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 具体情况见表2。

%

注:学费收入占自筹收入的89%

由上表可见, 学费已成为学校的重要收入来源, 及时足额地收取学费成为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 因学生欠费引发的财务紧张问题已经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学生拖欠学费, 首先是影响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一直受到自上而下的影响 (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对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拨款额度不同等) , 现在由于学生欠交学费, 学校的发展受到了自下而上的影响。学生的学费上交到省财政厅后, 再将其返拨至学校作为办学经费, 学生拖欠学费, 就会影响学校办学经费的及时到位。

(二) 欠费影响大部分学生切实利益

小部分学生的巨额欠款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势必损害大多数按时交费学生的正常受教育权利。一方面, 他们无形中侵犯了已缴费学生合法的受教育权, 使他们的权益被不合理地“资源共享”了;另一方面, 巨额欠款束缚了学校更好地为缴费生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此外, 还特别危害了真正困难学生的利益, 小部分学生缺乏诚信, 拖欠学费, 使银行助学贷款的信贷工作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 必将堵塞贫困生上大学的“绿色通道”, 使那些确实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资助。

三、欠费的原因分析

扩招使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一方面学费标准上涨, 另一方面贫困生的比例增大, 两方面的因素, 使得高校学生欠费问题逐渐严重。高校大学生欠费的原因很复杂。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首先是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了支付学费的能力, 是影响学生缴交学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国家政策原因, 如因国家投入不足和办学成本核算范围界定不清晰等因素导致的高校收费标准过高等;再次是国家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导致的欠费, 如助学贷款渠道不够畅通、奖学金的奖励面少、勤工助学的岗位不够多等;还有学费管理不规范的因素, 如对欠费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及执行制度力度不够等;最后是诚信意识淡薄导致的欠费, 如缴费认知不深、信用缺失、甚至个别学生恶意欠费等。总而言之, 大学生欠费问题的大量存在, 既有社会因素, 也有学校管理和学生自身的因素。

四、欠费的现实诉求

破解高校大学生欠费问题无论对高校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对高校而言, 既要保证应收的学费能收上来, 又要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对大学生而言, 既应自觉履行缴费上学的义务, 也要为自己拖欠学费的行为承担压力和责问, 甚至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解决欠费问题, 像一些高校那样要么禁止其参加考试, 要么不予评优、要么扣发证书等简单处理, 不但不符合教育管理有关规定, 也违背了学校办学的宗旨, 脱离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因此, 需要在逐一分析欠费原因的基础上, 辨症施治, 在特定形势下转变思维, 打破固有传统方式, 以一种新的理念, 从制度上、体制上寻求应对的办法, 对大学生欠费问题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理, 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保障, 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

如何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 从社会发展、学校管理、学生自律等诸方面寻找大学生欠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进而有的放矢,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学费管理机制, 成为高校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双武.湖北大学生欠费三亿少数人竟贷款高消费[EB/OL].新华网转《中国青年报》.2008-02-01.

[2]赵叶苹.大学生欠学费:恶意还是无奈?[EB/OL].新华网.2007-12-01.

[3]邓光霁.关于我国高校学费拖欠问题的分析及建议[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 (5) :111-113.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8

关键词:大学排名,教育投入,广东高校,内涵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在省际统筹的层面上全面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引导区域高校特色办学并提升办学水平,办好以“满意度”为核心的人民高等教育,是当前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1,2,3]。然而教育问题往往涉及经济问题,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经济增长可为高等教育提供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同时也影响高等教育投入的规模和结构[4,5,6]。同时,高等教育投入通过影响高等教育系统产出人才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制约经济的增长[7]。在当前进行高等教育深入改革阶段,如何 “导航”达到目标,前进的第一步就是“定位”。本研究通过分析广东省高校的大学排名情况、广东地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投入和产业投教经费状况定位“起点”,为广东省高校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对策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通过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收集我国2008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生产总值情况和我国2008年~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地区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我国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金平果排行榜》2008年~2014年连续7年的大学本科院校综合排名榜单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 方法

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广东省高层次办学高校的大学排名情况

广东省高校在我国四个大学排行版的前100名所占比例相对固定,连续7年占比5%~6%左右(见表1)。其次,不同榜单中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100名的广东高校名次区间构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P>0.05,见表2),且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100名的广东高校名次区间构成稳定,差异不随时间变化(χ2=5.102,P>0.531,见表3)。但不同名次区间的组间比较发现,广东省高层次办学高校的排名主要位于第21名~40名和第61名~80名区间,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4,P<0.01,见表3)。

注:不同榜单名次构成分布差异χ2=5.307,P=0.257

注:不同年份名次构成分布差异:χ2=5.102,P=0.531不同名次组分布差异:χ2=17.204,P=0.002

2.2 广东省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科研拨款与产业收入投放教育的情况

2008年~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科研拨款占本科教育总收入的比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且低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和山东等6省(直辖市)。此外,2008年~2012年广东省产业收入投放教育占本科教育总收入比重仍然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且仍低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和天津等4省(直辖市),见图1。

2.3 地区教育投入与地区百强高校的关系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本科教育总收入平均水平与各地区百强高校比例具有正相关性,本科教育总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其百强高校比例较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927,P<0.01)。科研拨款占本科教育总收入比重与地区百强高校比例也具有正相关性,科研拨款占本科教育总收入比重高的地区,其百强高校比例较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764,P<0.01)。产业收入投放教育占本科教育总收入比重与科研拨款占本科教育总收入比重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665,P<0.05),说明产业收入反馈教育投入与科研开支有一定相互支撑与扶持的关系,相乘相长。

注:**表示P值<0.01(双侧);*表示P值<0.05(双侧)

3 问题与对策

3.1 问题

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广东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匹配。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水平位于全国首位,但高层次办学的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连续多年的前100名高校占比和排位没有显著提升,显示广东省高等教育后起之秀的后备力量不足,以及广东省高水平院校在自我层级上发展稳定,但没有大的突破,处于发展瓶颈期,需要新的举措和刺激。

地区科研重视不足。科研拨款是高等学校从中央和地方取得的《政府收支分类支出科目》第206类“科学技术”科目的科学研究经费。科研拨款占本科教育总收入比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该地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占据“北上广深”两个一线城市的广东省在科研投入比重上不仅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低于浙江、江苏、天津和山东4省市。

高校科研推进区域产业发展与产业反哺教育投入不够。产业收入投放教育的经费是指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具体指学校举办的校办产业和各种经营取得的收益及投资收益中用于补充教育经费的部分。该渠道是扩大高校教育经费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地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以及产学研发展的成熟程度。在高校科研推进地区产业发展以及地区产业反哺教育投入上,广东省不仅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不如江苏和天津。

3.2 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的结果,在促进广东高校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竞争力上有以下几点启示:

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院校分类管理体系,分类扶持潜力拔尖高校发展。一方面,建立省域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可以清晰界定省域内每一类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的合理分工、优势互助,最终实现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另一方面,建立省域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可以给大学的办学者提供参照,帮助各大学在类型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各自的使命、任务和职能,确定自己与其他大学的异同点,继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此外,可以分类遴选出一批具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和潜力的高校,通过政策、经费、人才等投入,整合省域相关优质资源,共同创建一批高水平大学,形成广东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区域科研经费比重,尤其注重对科研人才的投入。从各大排行榜的具体指标来看,近年来广东高校在一流科研创新成果、拔尖人才、重大学科和技术平台等方面缺乏较大的突破。而科研腾飞依靠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才,随着广东省薪酬优势的逐渐流失,科研人才向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聚拢。对接广东省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需求,以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为依托,广东省应资助或帮扶区域高校吸纳海外优秀顶尖的科技、教学、管理人才,加强培养和储备紧缺高端人才,帮助广东高校提高整体竞争力,助力广东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省域协同创新文化建设,建立高校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而高校是区域内高端人才的聚集高地,区域产业技术发展往往要依托高校重点学科和科技平台的支撑[8]。因此,应该在认知上转变单打独斗的旧思想,政府通过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加强建设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带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参与创新、服务创新的氛围和环境[9]。此外,加强区域产业对教育投入的反哺意识,破除高校单方支撑区域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旧体制,建立高校与产业机构创新技术上相乘相长,经济上区域产业收入加大对教育的反哺力度,孵化和营养高校新技术创造。

参考文献

[1]洪成文,李湘萍.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途径及效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有得[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3(2):12-16.

[2]王少媛.整体推进省域大学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3(2):31-36.

[3]丁晓昌.省域统筹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3(2):8-11.

[4]赵树宽,余海晴,刘战礼.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11-15.

[5]钟无涯.教育投入与经济绩效——基于京沪粤的区域比较[J].教育与经济,2014(2):64-71.

[6]米红,郭书君.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1):30-34.

[7]罗建平,马陆亭.我国普通高校经费配置情况与教育质量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3(3):20-24.

[8]周浩波.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3(10):10-14.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体育健身观念逐渐降低, 尤其是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心理及其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几乎很少参与体育运动, 致使当代大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 学习和生活质量逐渐降低[1]。而广东地处我国最南端, 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 得天独厚, 是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的领头羊, 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活动[2], 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增强身体素质, 同时为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8所高校的大一到大三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了全国中文体育期刊中近十年与体育参与及提高大学生体育参与度方面有关的文献以及相关著作, 并收集了广东省8所高校体育参与方面的资料,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为了了解广东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及开展情况, 该文对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学院、惠州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第二技术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8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及专家进项走访。

1.2.3 问卷调查法

该文专门设计了问卷, 本问卷所调查的对象均选自广东8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在校大学生, 并且是随机抽取, 该问卷调查以现场发放或者邮件的方式发放。共发放100份问卷, 问卷有效回收98份, 回收率98%。问卷的效度采用专家审核法, 经审核和修改后专家认可:问卷设计比较全面, 能够调查内容, 可以实施调查。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 在首次问卷发放15天后, 抽取其中20人再次检验, 两次检验数值采用极差相关法得r=0.91, P<0.01, 说明问卷有较高的信度。

1.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将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 把调查表中的数据输入Excel2003和spss17软件中进行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得出一级指标的贡献率, 二级指标的各项指标间的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对广东高校大学生总体参与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 有体育锻炼计划的大学生只有9.8%, 没有体育锻炼计划的大学生35.29%, 有54.4%的大学生随机安排体育锻炼。调查统计结果得知, 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只有3.75%, 一周锻炼两到三次的大学生有40.18%, 一周锻炼1次的大学生有19.61%, 二周才有一次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有13.73%, 几乎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高达20.19%, 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不乐观,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几乎没有体育锻炼计划, 大多是盲目的, 随机的参与体育锻炼。

对广东高校不同年级体育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 (见表1) , 大学生运动参与度最高的是一年级,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以上人数占本年级的83.33%;其次是二年级,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以上的人数占本年级的81.82%;;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以上的人数最少的是三年级, 仅占本年级的55.88%。由此可见, 随着年级的增高, 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逐步递减。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比较发现 (见表2) , 男生体育运动参与率远大于女生, 男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以上人数为89.47%;女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以上人数仅为50%, 且女生参加运动的时间远低于男生。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也许与男女学生间的性格差异有关, 女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缺乏同伴陪同, 或缺乏意志力和恒心而产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想法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而男生大多比较独立, 好强的性格促使其参加体育锻炼。使得女生平均体育参与人数远低于男性。[3,4]

对于广东大学生体育参与运动时间的调查分析, 对于每次进行运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大学生有39.22%, 1-2小时的大学生有50.98%, 2-3小时的大学生有9.8% (如图1所示) 。男生持续一小时以上的人数为78.95%, 女生持续一小时以上仅为50%。

关于大学生喜欢哪类体育运动项目的调查显示, 羽毛球和跑步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 两项运动所占比例都为56.86%, 因为这两项运动既比较方便又符合大学生的基本运动需求, 其集娱乐和锻炼于一体。其次是篮球和乒乓球, 其中篮球占31.37%, 乒乓球占25.49% (如图2所示) 。按照性别比较发现, 男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篮球, 有21.57%, 其次是跑步, 有19.61%, 女生最喜欢的运动是羽毛球, 有39.21%, 其次是跑步和瑜伽, 分别有37.25%和19.61% (如图2所示) 。说明男生更喜欢激烈的运动项目, 而女生更喜欢轻柔、运动量小一点的项目。男生主要的运动方式是篮球, 女生则是羽毛球和跑步。

2.2 影响广东省高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情况的因子分析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周围环境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场地环境因子三方面,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学生的调查, 现对其三方面的指标分别进行帅选。

通过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 (见表3) 其中KMO值为0.376,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分析, KMO值小于0.6, 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出的相伴概率为0.031,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拒绝零假设, 认为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过主成分法和碎石检测准则, 提取方差特征值大于1的, 共有3个公共因子, 采用方差极大化原则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变换, 根据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主因子轴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进行因子命名。

由表4可知, 从9个因素中提取了3个主因子, 3个主因子对总体的解释程度达了73.018%, 三个主因子按其贡献率排名的, 其中第一个主因子贡献率为29.539%, 第二个主因子贡献率为25.800%, 第三个贡献率为17.678%, 他们的重要程度随着贡献率的下降而降低。

由表5可知个因素的分类情况, 将各个因素根据分类情况整合在表4中的各主因子里, 并对每个主因子进行命名, 得到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周围环境因子, 自我发展因子, 场地设施因子。

由表6可知, 第一个周围环境因子在提取的3个主因子中贡献最大达到了29.539%, 是最重要的因子, 包括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天气、同学朋友的参与程度三个维度。第二个自我发展因子在提取的3个因子中贡献仅次于周围环境因子, 达到了25.800%, 它主要包括运动兴趣、余暇时间、缺乏毅力三个维度。第三个场地设施因子, 其贡献率达到了17.678%, 其主要包括场馆开放时间、场地的设施数量、场地环境三个维度。

3 结论

3.1 结论

1.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不乐观,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几乎没有体育锻炼计划, 大多是盲目的, 随机的参与体育锻炼。

2.随着年级的增高, 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逐步递减。男生体育运动参与率远大于女生, 且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远多于女生。

3.在大学生喜欢体育运动项目的上男、女间存在一定差异, 男生注重以健身为主要目的激烈对抗性项目, 如篮球, 女生则注重以健美为主要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 如健美操和瑜伽。

4.广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周围环境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场地环境因子三方面, 第一个周围环境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子, 包括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天气、同学朋友的参与程度三个维度。第二个自我发展因次之, 它主要包括运动兴趣、余暇时间、缺乏毅力三个维度。第三个场地设施因子, 其主要包括场馆开放时间、场地的设施数量、场地环境三个维度。

3.2建议

1.学校开展宣传活动, 激发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激发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

2.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满足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需要。

参考文献

[1]付芳.山西省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J].中北大学学报, 2011, 27 (5) :114-118.

[2]叶林海.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1) :88-90.

[3]王华倬, 刘枚瑾, 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1) :89-91.

[4]段健芝, 彭健民.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2) :45-47.

[5]钞飞侠, 陈华东, 周华锋.广州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1, 33 (2) :113-115.

[6]朱晓峰, 胡涛.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16) :417-420.

[7]林新利.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江科技, 2008 (2) :65-66.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10

一、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

发展留学生教育对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国家“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发展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其中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积极吸引国外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大力推进汉语在全球的普及推广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同时,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 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 就是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多寡和留学生的层次。尽力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 扩大留学生规模, 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得越深, 也就越能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的友好使者, 能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因此, 地方高校应该清楚认识到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重视该项事业的发展。

二、广东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 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 而在留学生教育方面, 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相比, 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仍有所差距。就到广东省学习的来华留学生而言, 绝大部分留学生选择到省会城市—广州的各个高校学习。而广东省的各个地方高校中, 只有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的深圳大学没有受到地缘的影响, 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的高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 留学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重点高校和中心城市高校留学生规模的逐渐扩大, 在各重点高校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此类高校留学生接受能力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 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各地方高校将承担起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任务。

由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仍以方言为主导语言, 这对国外学生选择来粤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加之地方高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知名度不高、留学生教育起步晚、缺乏有经验的管理教学队伍等因素, 使地方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树立信心, 形成特色, 以营销策略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

广东省地方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过程中会遇到以上提出的种种困难, 但各地方高校应该清楚看到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地方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实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广东省经济较为发达, 地方高校只要及时转变观念, 以市场营销策略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 积极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一定能开拓出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新局面。

(一) 统一认识, 制定本校来华留学生发展规划

由于留学生招生的前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国内学生教育发展资金相对紧张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对留学生教育方面的投入会有所顾虑。因此, 高校留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争取学校主要领导对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支持、取得各个部门的配合, 进而统一学校的认识, 在学校层面创造一个有利于留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在这个基础上, 地方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认真制定来华留学生发展规划, 也就是市场规划。在制定这个规划之前, 必须先做好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决策。首先要了解留学生市场需要, 收集留学生市场资料, 测算出留学生市场的需求情况。再者, 需要做出市场细分, 决定学校主要定位在招收哪一类型的留学生。

(二) 完善相关部门各项来华留学生服务, 培育广东教育品牌

每种产品的销售都需要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好的服务体系。由于地方高校所处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 留学生在办理身体检查、居留许可、外汇换兑等手续的过程中会遇到没有合格的检验机构、居留许可办理困难、银行工作人员汇兑业务不熟等问题, 因此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与这些相关机构进行沟通, 为完善留学生服务创造好的环境。

(三) 多种途径拓宽来华留学生招生渠道

地方高校要主动出击, 多方位加大宣传, 扩大学校影响,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 争取生源。

第一, 要做好对外宣传资料的印制。由于招生简章简明扼要, 便于邮寄、携带, 有利于外出宣传。针对不同地区, 要有不同语言版本的招生简章, 使外国留学生易于获取信息, 增强宣传效果, 使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 要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递快捷、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优点认真做好网络宣传工作。针对学校目标生源国的各种语言版本建设一定要到位, 使其宣传作用达到最大化。

第三, 组织招生宣传团直接到目标生源国招生或者参加在当地举行的教育展会。同时, 要利用外国留学中介或留学院的宣传作用, 在其招生宣传广告上刊登学校的招生信息, 或者在其网站上链接学校的招生网页。

第四, 招生主管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 有意识地、主动地宣传学校。同时, 也可以调动在校外国留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本校外籍教师的作用, 使其为学校推荐新的留学生或进行招生宣传。

第五, 设立各级奖学金制度, 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前来就读。

第六, 通过建立与国外大学之间的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保证相对稳定的留学生生源。

(四) 加强外国留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留学生教育要注重招生与教学管理两手抓。把留学生招进来以后, 还需要使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有一个连续渐进的质量提高过程, 使留学生不断地获得满意的服务并学到丰富的知识, 这样才能带动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总之, 地方高校应解放思想, 树立信心, 勇于开拓, 以市场营销的理念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 并重视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质量, 这样才能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留学生教育事业才会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王磊.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取得留学生教育规模效益[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任友洲.世界各国留学生招生策略[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009

[3]黄大卫, 程斌.积极引入市场营销观念拓展自费来华留学生市场[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5

[4]徐玲玲.论新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高校的留学生教育事业[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3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11

6月28日,由省总工会、教育厅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启动仪式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教育厅副厅长李学明出席,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陈昭庆主持,来自全省高校的参赛选手及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

陈宗文在致辞中指出,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是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更是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的具体行动。省总工会要以这次竞赛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全省教学竞赛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陈宗文还对大赛提出三点希望:要精心投入,赛出成绩;要弘扬师德,赛出风格;要以赛促教,赛出效应。

李学明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在教学基本功上下的功夫。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综合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省高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已有很好的开端,各高校要进一步创新竞赛方式,丰富内涵,坚持长期下去。李学明希望青年教师要重视本科教学,上好本科生课;要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传承教书育人,树立教师风范。

启动仪式上,全国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南方医科大学吴芃教授谈了参赛体会,本届参赛选手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朱玲湘老师、评委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吴先球教授先后发言。

据竞赛组委会主任、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陈昭庆介绍,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旨在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2012年我省成功举办首届高校青教赛,全省有104所高校124名选手参赛,所评出的文、理、工三个组别的一等奖获得者已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广东参加全国首届高校青教赛均获一等奖,广东是全国唯一全部选手获一等奖的省份,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荣获“优秀组织奖”。

本届竞赛于6月28日至29日按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类、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类举行,每个类别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一等奖获得者经综合考核合格后按程序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广东省于8月份参加在湖北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者由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授予“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所授奖项均为省级奖励。本届竞赛将延续首届竞赛的好做法并进行了传承创新,总的来说有三大特点:一是规模大,参与面广。报名参赛的高校和选手数量上比以往更多,共有107所高校131名选手报名参加。二是要求高,组织精密。本届高校青教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在竞赛内容、竞赛流程、竞赛方法等方面要求更高,组织更为严密精细。三是影响大,关注度高。本届竞赛得到省教育厅等相关单位持续给力,在首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社会关注度及学校认可度更高,竞赛活动示范效应更大,深受教职工欢迎。

(本刊记者)达娃

莅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6月7日,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达娃在圆满完成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竞赛的指导工作之后,莅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达娃副司长一行在原校长冒超球、副校长张江和陈烨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校园环境和实训设施设备,重点视察了旅游专业广州中航国旅省旅校分公司,酒店专业前台实训室、模拟酒吧、茶艺室和咖啡室等,每到一处实训室,魏司长都问及一次实训多少人、学生上实训课的热情高不高。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 篇12

1 发挥学生主体性,开展以“三爱一奉献”为主题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教育实践活动

广东白云学院始终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也是广东省第一个成立基层党委的民办高校,学校党委认识到学生工作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广东白云学院一贯注重学生本位,本着一切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在开展“三爱一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全员性。把党支部建在班级上,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党支部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人民的主流文化思想导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为建设幸福广东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文明礼仪、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开展应用型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面对着社会林林总总的诱惑,面对着道德、社交、知识等方面挑战,面对着身体、生活、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首先要研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民办高校应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满足学生的成才愿望,使学生在真正“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承担、学会生存”。对学生宿舍实行社区化管理,建设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社区,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广东白云学院先后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缓解学生在学习、情感、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为他们提供经验性指导和帮助,(下转第238页)(上接第193页)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

同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广东白云学院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心理测评工作,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适当调整、使其完善自身,激发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之不尽的智慧及创造力。广东白云学院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每月都在勤工助学学生中开展主题文体活动,树立自信自强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同时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利用学生追求成就感来激发他们的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和合理的奖励,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尊重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只有从尊重出发,引发出各种激励的教育措施,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发展,要正视学生的潜能,善于把个体的差异当作资源来开发。广东白云学院的学生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与服务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管理与被管理,更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把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贯穿于整个育人体系中。

3 建立完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体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管理体制,使学生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生管理工作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时要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学生在作为被管理的同时,又充当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决策、执行、监督等管理的全过程,行使管理者的权力;在“三自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只有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改变师生之间的主从关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的出现。广东白云学院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实施校园微博舆情周报制,利用微博搭建大学生与学校管理层相互沟通的平台,建立平等对话通机制,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顺应了当前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掌控网络话语权和引领校园文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举措,学生参与了校园管理,更有助于增强他们理解、执行学校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从根本上彰显了学校管理的权威性,促进了校园和谐。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广东白云学院在制定涉及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政策时都要召开各个层面的会议,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几番修改,才能最终定稿,使学生可以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才会养成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长期的教育过程,只有正确认识各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难题,准时发现,准时带领,坚持进行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促进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培进,孙鹤汀,张东;仁人爱物博雅创新——论大学的育人理念[J].煤炭高等教育,2002(4).

[2]汪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江苏高等教育,2006.2.

上一篇:旋转控制下一篇:能量回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