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

2024-11-19

广东省高校(精选12篇)

广东省高校 篇1

摘要:高校教师发展成为现在高校发展的重要话题之一。高校教师发展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逐渐的发展起来,这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作为高校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并发展起来。其中教师培训成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能。本文主要针对广东省某高校的教师培训情况,分析培训效果和产生这些效果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讨论如何提高广东省某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教师发展,教师培训,积极性

一、学校教师概况

随着广东省某高校规模的扩展,学校教师数量将会持续增加,中青年教师比例现已突破了60%,今后几年将达到70%以上,而教师队伍中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他们既缺少教育教学专业化的系统培养,又缺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主动积累。

其他一些已经有一定教龄的一线教师,虽然在教学领域上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是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这部分老师也出现接受缓慢,知识更新的周期较长等问题。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发展以及接收新事物的程度与速度问题成为了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学校开展的培训的情况及参加人群的数据分析

1. 学校开展的培训的情况

学校于2013年年底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2014年3月正式启动全校规模的教师培训。中心成立以来,中心共举办30余场校内培训,1场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参加培训活动的教职工1400余人次。校内培训主要三个模块:岗前认知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方法与理念培训。培训形式主要有专题讲座、工作坊、研讨会等。中心组织、推荐教师参与校外研修活动的教职工100余人次。研修形式主要有培训班、工作坊、研讨会、高峰论坛等。校外研修主要两个模块:省师培中心的岗前培训;国家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其中校本培训为主要的培训形式。

2. 参加人群的数据分析

其中参加培训次数最多的人群为新入职教师,约占了总人次的60%;职称为讲师或者讲师以下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约占总人次的65%;副高级别职称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约占总人次的20%;而高级职称参加培训的次数约占15%。45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次远远高于45岁以上的教师。

数据差异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心设置的培训侧重于针对新入职教师。因为新入职教师刚到学校,还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尤其是一些还没有高校教学经历的新教师。这部分老师需要尽快适应环境和过教学关,加上学校的政策规定,所以许多培训都要求新入职教师要参与。

第二,职称较低的教师因为职称的压力,无论是外在动机还是内在动机,需要进步的动力相对更强。另外,学校对这部分老师的考核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这部分老师对培训的需求也会比较强烈,参与度也会为之较高。

第三,有一定职称的教师由于职称的压力并不是太重,对比起其他教师,他们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小。这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基本上取决于兴趣,或者是学校强制规定需要参加。还有一层原因是,比较多的培训并非针对这部分人群。当然,也不排除这部分教师学习动力不足,停止自我发展和自我学习。

第四,45岁以上教师一方面受客观问题的影响,精力下降,年龄受限,发展空间变小;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原因,比如缺乏学习动力等等。

三、教师参加培训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1. 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的回馈及原因分析

根据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的回馈,除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培训教师参与度不高和评价不高之外,其余的培训教师都比较满意,认为培训符合他们的需求,能帮助他们今后的发展。另外,教师们更希望以讨论或者答疑的形式进行培训。

由于针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比较多,中心收集的数据也相对丰富。新入职培训的主题主要包括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务管理与服务、人事管理与服务、科研管理与服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如何尽快过教学关、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等。另外,新入职教师培训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包括讲座、研讨会、工作坊、圆桌会议等等。根据回馈和参与度的显示,教师更倾向于研讨会、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的培训,而讲座的反应并不理想。

其原因可能在于理论性较强的讲座式培训比较不太符合新入职教师的需求,或者不能直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新入职教师一般希望能尽早过教学关,尽快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因此理论性讲座式培训效果并不满足这部分老师的短期内的发展需求。

2. 其他教师(中青年)参加培训的回馈及原因分析

中青年教师占了全校教师人数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这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后的回馈对中心将来发展方向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这部分教师对主题为“教学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等的培训兴趣较浓厚,参与度较高,比如“微课的制作与设计”、“名师教学经验分享”等主题比较受欢迎。然而其他培训的参与度并不高。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这部分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不能保证培训的参与度;第二,针对这部分教师开展的培训并不多,具有专业性质的培训也不多,因此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第三,针对这部分人群的培训形式过于单一,讲座式培训枯燥刻板,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对教学实践提升用处不大;第四,一些强制要求老师参加的培训,其效果不佳,也挫伤了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3. 其他教师(45岁以上)参加培训的回馈及原因分析

比起前两种教师,其他教师的参与度较低。其原因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是客观原因,年龄到一定程度,发展受限,精力也比原来下降了;第二是由于接近退休年龄,学习动力没有原来充足。

四、如何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1. 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大部分教师学习的目的性很强,通常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他们更希望得到和自身职业发展紧密相关以及实用性、应急性的学习内容,而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培训要是能满足教师这方面的需求,那么参与度会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会提升。因此中心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培训方案,根据不同专业老师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形式也可以多采用效果较好的研讨会,工作坊,圆桌会议等形式,从而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1]

2. 加强网络培训的应用

现代化技术教学也慢慢成为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据2014-2015年的数据,大部分培训都是以校本线下培训为主。虽然可以极大程度地达到真人对话和交流,但这种培训形式收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目前中心与国家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合作,购买了50门在线学习课程,课程主题基本上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称的老师对培训主题的需求,包括“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等主题。这样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且老师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技术手段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当中。

3. 建立教师岗位培训制度

目前学校有文件规定,学校建立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教师按要求每学年需要完成60个小时的培训任务。在制度文件的压力下,教师们会更积极地参加培训,从而达到学校要求。

4. 增添培训的趣味性和前沿性

培训主题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容忽视。教师除了在专业上和教学上需要提升,其他方面也需要。比如增添一些培训主题如“如何保护好嗓子”,“教师的仪容仪表”,“语言艺术”,“如何让你的课堂变得更有趣”,“西方教学模式改革”等等。

5. 给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会,好让老师多了解外界的新信息,好回来给自己和他人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也能提高教师培训的参与度。比如从国外交流回来的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其他感兴趣的老师。

结束语

最后,根据学校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中心需要改善和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了能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中心还需要多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老师们的专业知识能力,以便不会被时代所抛弃,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要多为老师灌输新鲜的思想,让他们走在前沿,学习国外思想,中西合璧;要多举办培训加强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不能总是以陈旧的思维思考问题;同时也需要加强师德培训,教师增强课堂吸引力,增强个人魅力和个人责任心,做学生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黎辉文,曾凤玲,陈先哲.革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提高高校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4):29-34.

广东省高校 篇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关于下达2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并公布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其中2015年广东省高校(不含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如下:

2015年分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单位:人) 单位名称 博士生 硕士生 总规模  其中: 总规模  其中: 学术

学位 专业

学位 学术

学位 专业

广东省高校 篇3

面对充满个性的高校学生,研究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积极的参与是从教学的主体需要来认识目前的体育课;是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两方面,来综合比较各种类型和目标的体育课教学,对学生喜欢的“好”的体育课所具有的共性化特征的研究,为细化研究大学生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东州本科13所,高职学院7所共1048位在校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评价、入学前后对上体育课的态度、对各运动项目兴趣情况。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本科生和在校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评价差别较大。本文就两个级别的文、理科学生分别进行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就在校本科生来说,理科的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总体评价情况远远高于文科生,尤其是“充分的运动感”理科达到37.0%,文科只有31.9%,“自我磨练感”理科达到21.1%,文科15.4%。

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評价总体上差别不大,二者对此的认知程度不尽相同,文科学生侧重于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自身,在自我磨练感方面,达到90.8%,而理科学生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达到95.3%

从总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评价情况要优于本科生的评价情况;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两项,高职平均达到50.51%,本科平均只有33%。

2.高校学生入学前后对上体育课的态度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结果:在非常喜欢上体育课的一项调查中,文科生变化不大;但在理科学生中“非常想上体育课”从入校前的22.1%下降到15.6%。在总的调查学生中,从入校前的32.4%降到入校后的24.2%,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以及受网络的游戏等因素影响,其次由于课程的设置、场地器材、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原因,体育课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

高职学生入学前后对上体育课的态度调查结果与大学本科学生的结果大致相同,而“非常想上体育课”一项入学前后比大学本科生下降的更多。本科是下降6.5%,而高职从入校前的51.6%下降到47.1%。说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

3.高校学生对各运动项目兴趣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高校学生对运动项目兴趣的调查,从中可以发现文科和理科学生、男生与女生对各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以便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能根据不同的群体,按照各自的项目爱好特点进行教学。

4.(1)大学本科学生对各运动项目兴趣情况调查与分析

在对运动项目的兴趣调查显示:大学本科学生对运动兴趣情况是,男生感兴趣的运动集中在有对抗性的球类项目,文科最喜欢足球占41.8%、理科占28.6%。其次是隔网的球类项目,而田径项目则排在后面;对于大学本科女生,最感兴趣的运动集中在隔网对抗的球类项目,包括排球、文科占23.1%理科首选的是篮球25.4%。田径最后,说明大学生有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而就文、理科男生之间、女生之间对运动项目兴趣的差异性不大。

(2)高职学生对各运动项目兴趣情况调查与分析

在高职学生对运动项目兴趣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主要集中在具有对抗性的球类和隔网对抗的球类项目,尤其是篮球,文科理科各占27.2%和48.4%,而高职的女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依次是,隔网对抗的球类项目、尤其是羽毛球和篮球,文科羽毛球首选的有24.1%,理科篮球首选的有31.7%。说明高职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比较单一,因此在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应重点放在这些运动项目上,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其他的项目运动,特别是一些有关体能练习的项目,以便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教学目的。

四、结论

1.通过对广州市20所本科、高职学校共10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在校本科生和在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评价差别较大,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评价情况要优于本科生的评价情况。

2.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入学前后对上体育课的态度,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而就个别内容来说,学生入学后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这与当今社会的网络世界、以及高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关。

3.大学本科男生感兴趣的运动有对抗性和隔网的球类项目,而女生感兴趣的运动有隔网的球类项目和技巧性运动项目;高职的学生感兴趣的运动有隔网的和对抗性的球类项目,但运动兴趣比较单一。

广东省高校 篇4

2010 年9 月1 日实施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下简称《办法》)将教育收费、经费来源、预决算、物资采购等列为高校主动公开的信息。同时规定,高校应在学校网站设置信息公开专栏对需要公开的信息予以公开。2012 年11 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 《通知》),指出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是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规定了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其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财函〔2013〕96 号);广东省政府下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意见》(粤府办〔2013〕38 号)以及2014 年7 月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 号)等文件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都有了具体的规定。

我们可以将上述文件中关于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分为七大类:教育收费;财务制度;经费来源;物资采购;预决算;资金使用;招投标。

二、本文研究介绍

(一)研究样本

本文以广东省全部共141 所高等学校(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所列的普通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141 所高等学校中有独立学院17 所。按学校性质分类:广东省高等学校中专科院校82 所,本科院校59 所。

(二)研究内容

各高校门户网站中信息公开专栏所公布的财务信息,具体而言是七大方面:教育收费;财务制度;经费来源;物资采购;预决算;资金使用;招投标。

(三)研究方法

我们通过访问各高校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专栏来开展调查工作。对各高校的调查,我们先看其是否开设信息公开专栏,如无则直接列为“未公开”;如已建有信息公开专栏,我们将分别对高校财务信息的七大方面分内容完整性与信息的及时性两个角度给予评分,评分为从1 分到5 分(5 分为最佳,1 分为最差)最高总分为70。根据各项目的评分,我们综合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总评“完全公开”、“半公开”、“未公开”。调查数据截止时间为2015 年8 月31 日。

三、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信息公开专栏的开设情况

141 所高等院校中有120 所高等院校,占比85.11%,设置了信息公开专栏;有21 所高等院校没有开设信息公开专栏,占比为14.89%。在21 所没有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的高等院校中,6 所本科院校均为独立学院(占比28.57%),15 所为专科院校。21 所未开设信息公开专栏高校具体名单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我们对余下的120 所高校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我们进一步发现部分高等院校的信息公开专栏只是一个壳,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12 所高校的门户网站虽设有信息公开专栏这个栏目,但点击后无法进入,出现无法访问或无法打开链接的情况,如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州医科大学、五邑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14 所高校的信息公开专栏打开后未发现其公开任何的财务信息,具体学校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科技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信息公开专栏虽有内容,但其内容均需要下载后才能查阅,点击下载却是遇到无法下载的情况;(4)东莞理工学院则是限制浏览页面,当浏览两个页面后便出现禁止访问的提示。以上4 种情形,共28 所高校属于形式上开设专栏的情况,列为“不公开”的情况,占19.86%,

(二)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情况

1.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总体情况。我们把未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的21 所高校和只是形式上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的28 所高校,共计49 所高校分类为“不公开”,占34.75%。

我们剔除49所财务信息不公开的高校,对余下92所财务项目的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广东省92所公开财务信息的高校中,共有23所高校对七个项目都进行了公开,分别为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嘉应学院、惠州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这23所大学列为“完全公开”,占Á比16.31%,余下的69所高校为“半公开”,占比48.94%。

从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总体情况是:以半公开为主,接近一半,其次是“不公开”,比例为34.75%,完全公开比例最低仅为16.31%。本科院校13 所,专科院校10 所。“半公开”与“完全公开”的高校合计92 所,占比65.25%。

我们从广东省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总评分的前10名的排行榜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情况,总评分前10名,共22所高校,半公开的8所(占36.36%),完全公开的14所(63.64%),也就是部分半公开的高校总评分不低进入了前10名,23所完全公开的高校没能全部占据前10名。总评分看似与公开程度两个调查结果产生了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对公开程度的评定标准比较严格,在财务信息的七大方面两个维度(共14个分项)的考核中,哪怕其他分项全部取得5分的满分,但只要有其中一个分项小于2分,该高校便评定为半公开。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下面将对各分项进行深入分析。

2.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分项情况。我们按照文件规定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七大类对广东省92所进行了财务信息公开的高校进行调查。其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研究的结果,我们看到“教育收费”项目得分最高,其次是“财务制度”,第三位是“物资采购”,第四位为“招投标”,“预决算”与“经费来源”并列第五,得分最低的项目是“资金使用”。这结果与其他省份的全样本研究结果呈现了高度的一致。

(1)教育收费与财务制度公开情况。“教育收费”与“财务制度”项目公开的危险性较低,而且社会大众也容易从其他渠道中获取这两个项目的信息,高校公开这两个项目一般无需做太多的准备工作,可以把现有信息稍作加工便可以发布到信息公开专栏。但即便如此,“教育收费”、“财务制度”这两个项目公开情况也不是非常乐观,92所高校中竟然有33所,超过1/3的高校仅公开一点点甚至没有公开“教育收费”的相关信息,只有5所高校,同时在及时性和完整性上做到最佳;“财务制度”项目的情况同样也令人忧心,31所高校对“财务制度”的公开情况是几乎没内容或没有内容,仅有5所高校实现了及时性与完整性的全部要求,达到满分。

(2)招投标与物资采购公开情况。“招投标”与“物资采购”项目的财务信息公开情况很接近,稍微优于“预决算”、“经费来源”、“资金使用”。招投标与物资采购各高校的公开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但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仅有3所高校(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招投标项目上取得满分,物资采购项目也是仅有3所高校(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取得满分;54所高校(58.70%)在这两个信息公开项目中没有公开内容。招投标与物资采购均应公开过程、结果的信息,但很多高校要不就只发布过程,不公布结果,要不就是只公开结果,不反映过程。

(3)预决算、经费来源与资金使用的公开情况。这三个项目的公开情况非常接近,均没有一所高校在及时性和完整性上达到满分的程度,可见其公开情况实在堪忧,之所以出现这现状,主要是因为这三个项目正是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核心所在,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全社会最关心的内容,所以这三个项目都是极为敏感,风险最大的公开项目,高校的公开现状正是印证了这点。

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公开组织机构设置缺失

虽然教育部多次发文规范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广东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但到各高校具体执行时,却由于信息公开组织机构不明确的原因影响了具体执行效果。在调查研究时,我们发现高校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信息公开的工作,缺少一个信息统筹机构,不少高校信息公开专栏采取的是不同的信息链接到不同的部处页面。

(二)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低

我们对广东省141 所高校进行全样本研究,发现有49 所不公开财务信息;余下92 所有公开财务信息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访谈中发现的原因是信息不公开或者不完全公开基本不会受到处罚,但如果因为公开的信息引发什么问题,那责任却会归到信息发布者身上;另一方面,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也不会受到表扬。两个方面的存在,让不公开或者少公开的做法成为了各高校的理性选择。

(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粗放简陋

目前信息公开平台没有统一标准、随意性较大。不少高校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十分粗放简陋,部分链接无法打开,很多信息需要下载后才能查阅,这些都给社会公众查阅高校的公开信息造成不便。部分高校把信息公开平台当成一个通知栏,没按要求对各项公开信息进行分类,把学校的各项通知简单地堆放一起。部分高校把信息公开专栏放得极为隐蔽,得花上好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五、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优化对策

(一)科学设置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果,需要科学设置组织机构,高校层面,各高校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统一于学校的发展战略之下,把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纳入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高校财务信息应由专门机构统筹安排,其负责高校财务信息的审核、发布以及回应,并向校长办公会汇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层面,应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放到高校内部控制的高度考虑,落实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列入各项审计的范围之中,如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与高校建立有效的即时沟通机制。

(二)建立有效财务信息公开绩效考评机制

1.细化财务信息公开标准。细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标准,是有效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出发点。教育部和各省市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距甚远。这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尽快统一口径,制定具有可执行性的实施细则。具体我们可以以教育部文件为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给予指导,高校认真贯彻“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须具有可比性、统一性,对特殊情况应做必要的备注。

2.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检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成果的重要措施,能更好地促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我们认为可以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奖励或惩罚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方面能让对高校的奖励或惩罚更有依可循,又能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程度。当然要做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绩效考评,首先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执行性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须包含社会大众的评价、具有独立性的专家组的专业评判还有具有客观性的指标。

3.引入激励机制。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激励机制缺失。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逻辑是公开了就会面临风险,可好处却是见不着;不公开很安全,惩罚不会来。这种逻辑下,不公开或少公开成为最优选择。要打破这种逻辑,则需引入激励机制,让做好财务信息公开的高校获益,财务信息公开做得不好的高校没有奖励甚至受到处罚。具体措施:一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可以定期公布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排名榜,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排名的评比。这是荣誉方面的激励机制;二是我们可以在物质层面下功夫,比如生均拨款、项目申报、专项拨款等方面都可以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情况纳入衡量因素。

(三)大力推进互联网+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

1.打造标准一致的财务信息网络平台。由于当前财务信息公开平台没有统一标准,各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平台差距较大,随意性较大,大部分都较为粗放简陋。查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需要登录、有的需要下载;信息公开专栏位置也没要求,部分放置在极为隐蔽之处,这都给财务信息查阅者带来各种不便。为了避免财务信息公开平台的随意性,提高财务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质量,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同时节省重复建设的浪费,可考虑全国或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会同互联网专家、高校代表、社会民众代表,共同设计建立一个能普遍适用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平台或一个统一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平台标准。这样各高校可在统一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格式等要求发布具有较大可比性的财务信息,社会公众也能更有效地查阅各高校的财务信息。

2.积极创新,实现互联网+ 财务信息公开。互联网迅速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实现互联网+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针对当前社会大众比较喜欢使用微信、微博和手机浏览信息的时代背景,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可以在做好原有的门户网站或财务信息公开平台的情况下,推动微信、微博公众号的建设,只要订阅者关注高校的信息,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公众号便把最新的信息主动推送给订阅者,订阅者还可以在手机上查阅其感兴趣的历史信息。高校还可以开发手机app软件,让社会公众以自己最方便的方式随时随地查阅到其关注的高校财务信息。互联网+财务信息公开除了能实现随时随地查询财务信息,还应实现及时有效的互动反馈,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或者app与高校财务信息主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高校及时回应公众的有关疑问。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EB/O L].广东省2014/2015学年教育事业统计简报http://www.gdhed.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xzzfa/201507/490902.html.

[2]梁勇.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J].教育财会研究,2011(2)

[3]马杰,朱莉.江苏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3(4)

广东省高校 篇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优秀教案申报材料

嘉应学院社会科学部

汪平秀

李冬妮

张焕新

苏世隆

2007年7月8日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一、教学理念:

回归历史,走向现实,服务现实。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以及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历史过程;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的基本理论、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和《临时约法》;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明晰为什么历史会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意义;如何理解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与妥协;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

四、教学方法与准备:

讲授法与启发式讨论教学法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图片等。

五、计划课时: 3学时

六、教学过程:

注:标明[辅助材料]的文字部分和[知识拓展]的内容为简讲、选讲或不讲,主要由学生自学。

[课程导入] 提问:你心目中的孙中山先生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对于你们的回答,我不做评价,而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课去印证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接近真实地去勾描出孙中山先生的形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主讲内容]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而清政府的腐朽更使国人陷入绝望;与此同时,由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了。为了救国救民,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加深。主要表现在:

军事上:自《辛丑条约》签订后,沙俄妄图把中国东北变为“黄俄罗斯”,由此造成了俄与日、英、美之间的矛盾,于是在1904年至1905年爆发了一场为争夺中国领土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战争结果,规定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日俄相斗之时,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德国则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原属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它们还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深渊。

其实《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一定时期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不是战争,而在于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控制和进行扩展。

政治上:《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从政治上加紧控制清政府,清政府也甘当“儿皇帝”,成为洋人的朝廷。如各国驻华公使颐指气使,左右朝政,甚至干预督抚大员的调用。它们把持清政府的很多重要部门,甚至还进入地方衙门供职;

经济上:通过对华输出资本、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借款。甲午战争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二三亿,而至1911年,清政府的外债累计超过12亿两,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20亿元。它还通过银行垄断中国的金融系统。这时期,铁路、矿山等利权更是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因为铁路不仅是帝国主义对华输出“过剩”资 3 本、榨取巨额利润的极好途径,而且是它们伸展势力范围,扩大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侵略的重要杠杆。

帝国主义就是这样把对中国的控制权伸展到各个领域,陷中国于“名存实亡”的绝境,“亡国灭种”的阴霾笼罩在中国人的头上。

2、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提问:此时期,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早在1900年,还流亡在西安的朝廷就在一道上谕中,表明朝廷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以感谢这些武装占领首都的“与国”“保全”了这个朝廷。

(2)清政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和借款等,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又不断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人民群众已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

(3)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正当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时,一方面为了讨好帝国主义,在回到京城时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于帝国主义面前,表明本政权是一个能够顺应帝国主义需要的政权;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对清政府已失望的国人燃起对清政府的新希望,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辅助资料]:

“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合并机构——不但丝毫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也没能革除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各种弊端,而且还向帝国主义表明以后要一心一意与它们和好。“现当重定和约之时,首以邦交为重,一切讲信修睦,尤赖得人而理”。

改革兵制:编练新军(袁世凯——编成“北洋陆军”六镇),没想到成为反清的主力军。

教育改革:废科举(1905)、设学堂、奖游学,培养了一批新知识分子群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部分走向了朝廷的对立面。

奖励工商:虽是对资产阶级的一种让步,但实际上保护私人资本的措施是一点也没有。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评价:(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新政”的内容大部分只是延续了洋务派和维新运动时的做法和主张,很多人认为“新政不新”。陈天华在1903年说道:清政府“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这样一个从头到脚都体现封建专制的“新政”,使人们对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诚意产生了怀疑,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于是日益强烈。

1906年,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不得不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教师点评: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这正是清政府立宪的指导准则。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不但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而且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又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1911年5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这样一来,清政府陷入了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这一点,连有的在华外国人也已经觉察。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道:“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新政”、预备立宪的骗局,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3、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继续发展。拿全国各地逐年创设的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来说,1895—1900年共有104家,资本总额2300多万元;1901—1910年,共有370家,资本总额8620万元。特别是1906、1907、1908这三年可以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的高潮。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当时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中国留日学生最多时达近万人。有些人还远渡重洋,赴欧美留学。他们在国外更多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很快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到了1900年后的几年间,中下层民族资产阶级、商人、学生成群地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如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而且这种爱国运动开始和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生了联系。

上述情况表明,《辛丑条约》后,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掠夺和控制中国,一方面是清政府已甘心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使中国进一步堕入半殖民地深渊,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因此,在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中国社会日益逼近革命的前夜。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基础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并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5分钟)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文,号日新。1875年5月,离家奔赴檀香山,依靠哥哥的资助到教会学校读书。这使他逐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后在哥哥的建议下,又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开始在香港等地行医。

但随着接触病人的增多,他觉得这种生活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因为孙中山小时曾非常崇拜洪秀全,认为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自己要当“洪秀全第二”,推翻清王朝。在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教育后,他进一步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就是由于清政府(满清)反动统治的腐朽无能。要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够享受民主,必须首先推翻清王朝。而每天与病人打交道,顶多只能治好病人的躯体,却治不好国家的残破。于是 弃医从政。1892年,在广州行医之余,他曾与陆皓东等集会,提议创设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宗旨。

但到这时,他的基本思想其实并不是革命,这可以他1894年《上李鸿章书》为证。1894年夏,一直思考要推翻清王朝的孙中山,觉得要建立中华民国的前提,首先是要汉人掌权。认为在当时政府官员中,汉人李鸿章不仅能干,又能够得到西太后的信任,如果能够说服李鸿章通过进行变革夺得政权,也是一大好事。因此,他不辞辛苦,赶到天津,向李鸿章送交了一份后人流传甚广的《上李鸿章书》,建议李鸿章在中国“建华盛顿之功勋”。并具体提出了四项改革纲领,即“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希望李鸿章能接受他的上书,厉行变法,以筹自强。但孙中山的满腔热情却受到了李鸿章的冷遇。李鸿章认为这是“书生之见”,根本不预理睬。这使孙中山认识到,无论是满族专政还是汉人掌权,只要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就不可能给资产阶级以民主。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靠和平手段是不行的,只有通过革命道路,靠暴力夺权。由此,孙中山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它的标志是兴中会的成立。

组织准备——兴中会的建立

1894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兴中会总部在会章中沉痛地指出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揭露了清朝统治的黑暗和腐败,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开始,随后各地的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

2、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辅助资料]: 相关论文和资料相关资料

教师点讲: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及其觉悟的提高,各种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尤其突出的有: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的《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热情讴歌革命,指出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这些宣传革命的读物,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同盟会的成立,1分钟)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各个革命小团体分散活动,显然已不能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客观的形势要求汇集各革命团体的力量,在政治上、思想上提出一个明确的革命纲领。

1905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同华兴会的成员黄兴等人商议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以便全国的革命运动。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黄兴等人起草的章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总部设在东京,还决定将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改名为《民报》。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教师点评: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2、三民主义

提问:三民主义是指哪三民主义?具体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知识拓展]: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相关论文和资料相关论文(1)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是同盟会的基本主张。这不仅由于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族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要避免中国被瓜分、共管的厄运,就必须推翻清朝统治。这正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的基本原因。“非革命无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须“先倒满洲政府”,民族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意义蕴涵于此。(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应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 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也就是要结束清政府的媚外政策和专制统治。);二是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缺陷: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因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因而,决非“平等的国民所堪受”;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严重状态。孙中山提出了建国三序:军法之制、约法之制、宪法之制。还提出五权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之外再增添考选、监察权。

孙中山强调,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他还认为“政治革命”要与“民族革命”同时进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他又特别强调,要废除君主专制制度,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必须进行“政治革命”。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缺陷: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也能使“公家愈富”,从而促进“社会发达”。显然他想通过平均地权,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只要及早实行他们的所谓社会主义,就可以预防资本主义发展的祸害,也就可以避免下一次的革命。”

关于资本,孙中山把发展社会经济的途径归结为“节制资本”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即将“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的“大实业”(如铁路、电气和水利等)“皆归国有”,因为这既可“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国之资力”。

缺陷:民生主义实质上是最大限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虽然它涂上了主观社会主义的色彩。列宁说:“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是真正 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但他又指出,孙中山认为在中国可以“防止”资本主义,认为中国落后就比较容易实行“社会革命”等,是小资产阶级空想。他说:孙中山的这个纲领实际上是反对压迫群众和剥削群众的封建制度的纲领,是要打碎封建主义的枷锁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纲领。由资产阶级实行土地国有,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恰恰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道路。

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讨论:你是怎么看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

教师点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是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它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末有的新鲜气息。在思想上战胜了不久前还居于先进地位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个胜利对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是,它没有提出明确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总之: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但是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而且在组织方面,本部和地方分会之间始终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内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派系斗争,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当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惊怕于思想界权威地位的动摇和丧失,企图驳倒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阻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而革命派清楚认识到,对于改良派的进攻,必须给予有力的回击,才能进一步推动革命的发展。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的论战达到高潮。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主要喉舌《新民丛报》是双方论战主要舆论阵地。

[知识拓展]:相关论文和资料相关资料 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 A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论战的中心。

改良派: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革命派还进一步驳斥了改良派认为革命要“杀人流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说法:第一,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革命而容忍清王朝的统治,只会让中国人民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戒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第二,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牺牲,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这就是说,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B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民智未开”、“程度未逮”,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C 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的大**。他们还攻击主张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主张土地国有破坏了私有制的“自然法则”,“危害国本”,最终将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宁死不让”。

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组织的最大弊病就是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提问: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知道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思想区别很大,但二者有没有相通之处?

教师总结:论战中,革命派和改良派虽存在着原则上的分歧,但也有共通之处。一是两者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又都替侵略者开脱罪责,认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自有可亡之道,岂能怨人之亡我哉!”两者都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赞助。二是两者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但又都对反对封建的艰巨性缺乏认识。这表明,革命派和改良派代表着同一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这个阶级在政治上的两翼:左翼的革命派希望用革命阵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右翼的改良派希望不冒革命风险为自己争取较好的境遇。两派的分裂和对立,正是中国资产阶级不成熟的表现。

评价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教师点评: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论战的实质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更多进步人士的拥护。论战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阵营,促进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1907年《新民丛报》:“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国中,今则得法理论、政治论以为之羽翼,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立宪党人则“气为所慑,口为所钳”。

但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和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不仅内部见解不一,且语焉不详,并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主讲内容]

一、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一、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新政”、预备立宪的骗局,使清政府空前孤立,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2)武装起义——为革命造时势。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黄花岗起义,5分39秒)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相继失败,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当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又史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失败,但也使清朝统治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烈士们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鼓舞人们奋勇前进。“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3)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直接推动革命的到来。“皇族内阁”成立后的卖国、集权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把各阶级、各阶层人民推向反清革命阵营。1911年5月,“皇族内阁”以“上谕”形式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就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清廷命令端方自湖北带兵前往镇压。不久,湖北方面便响起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提问:为什么武昌成为起义之地? 教师简讲:

◆社会矛盾尖锐 武汉素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据点,也是清朝反动统治的一个重心,因此,社会矛盾尖锐。

◆良好的革命基础

武昌有比较良好的革命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在这个地区发展迅速,各省革命党人也多在此地联系;湖北较早向外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中很多人都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另外武昌有很多支持和同情革命的新军。

◆革命工作扎实 武昌的革命工作比较扎实,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长期把新军作为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在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约五六千人参加了革命组织,周围还聚集了无数倾向、同情革命的士兵。为武昌起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革命的时机 1911年6月,四川爆发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率鄂军前往四川镇压,造成了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客观条件。

2、武昌起义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武昌起义,1分29秒)

首义成功: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胜利时,孙中山远在海外,黄兴及同盟会成员的其他重要领导人又未赶到,组织起义的领导者,有的被捕牺牲,有的被迫逃离。在这样群龙无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革命新政权就戏剧性的落在黎元洪(张之洞等人的帮凶,从来不赞成革命,起义前还杀过革命党人)之流的手中。10月11日,革命党人同立宪派聚会湖北咨议局,决议成立湖北军政府,共推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年号,因为这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

各省革命风云和旧势力的篡权活动:“武昌义旗天下应”。革命风暴一经武昌掀起,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从10月10日~11月9日,短短一个月,全国就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上海等13个宣告独立。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 武昌起义后形势

武昌起义后虽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但当时的形势极其复杂。主要表现为:

一、在面临武昌起义后全国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资产阶级革命派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同盟会组织很不健全,缺乏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和把革命推向前进的统一革命步骤。他们既害怕帝国主义出面干涉,又恐惧农民群众把封建斗争深入开展下去,希望赶快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制度,取得廉价胜利;

二、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反映出软弱性和妥协态度。在一些地方,开始本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夺得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找一个有地 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结合起来把持了湖北军政府的大权。又如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夺取政权后,最初由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任正、副都督。部分立宪派与旧军官发动政变,将焦、陈杀害,推立宪派首领谭延闿为都督。就这样,立宪派与旧官僚采用“和平”的乃至流血政变的手段,先后取得了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广西、贵州等许多省军政府的权力。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

三、就当时而言,无论是革命派掌权,还是立宪派、旧官僚掌权,几乎一律压制下层民众的革命运动,府县基层政权基本上没有触动。这些都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四、反革命方面,主要是清政府迫于当时独立大势,又受帝国主义的压力,重新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袁不失时机迅速掌握清政府的军政大权,成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绞杀革命的代理人,成为南方革命派的主要对手,革命失败的危机更为深重。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分钟)

各省独立后,急需组织一个统一的政府,1911年12月,独立的17省代表会议在南京召开,商议组建临时中央政府事宜。正当各方对临时政府代表的人选问题意见分歧,临时中央政府的组建陷入难产之时,孙中山在经历了16年流亡海外的艰苦斗争之后,回到了上海。因孙中山在国内有崇高威望,对革命有卓越贡献,12月29日,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评价:南京临时政府(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

但也有局限性,如在《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即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总之,南京临时政府的基础是脆弱的。它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实际上它的权力并不能推行于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省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方,也往往各自为政。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同盟会,也早已处于十分涣散的状态,内部“意见不相统属,议论歧为万途”,起不了革命政党的作用。不过不管怎样,它坚持了民主共和的立场,在促成清朝政府覆灭和民国成立的革命大业上,仍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计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共五十六条。

①《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②《临时约法》体现了民主主义精神。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

③《临时约法》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临时参议院还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措施,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廷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评价:《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从此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了“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毛 16 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讨论:你认为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成功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这正是为什么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均受到社会舆论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坚决反抗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外国反动势力,使帝国主义以清王朝为工具长期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企图破产。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从而促使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人民在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随后的几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而扩大,为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辛亥革命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打击,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主讲内容]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提问:孙中山为什么要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而袁世凯又为什么能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1分多钟)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3个月便夭折了。原因: 一是临时政府面临危机;

外部压力:一方面帝国主义武力威胁:起义后几天之内,便集中十多艘军舰于武汉江面,威胁起义军,为其走狗袁世凯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虽然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采取妥协,但帝国主义没有放弃绞杀革命的企图。

内部压力:混进革命阵营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借口怕引起外国干涉,反对孙中山抗击袁世凯,让孙中山尽快将权力交给袁世凯。就连革命党人内部也对同袁世凯的斗争缺乏认识。认为只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共和国,革命就算成功。至于谁当总统,则不必计较。如黄兴就曾经对孙中山说,难道你革命就是为了当这个总统吗?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二是袁世凯以军政大权、帝国主义为依托,实施两面手法——逼诱;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引起了中外反动势力的惊恐和仇视,于是抬出了袁世凯。获得军政大权,且有帝国主义撑腰的袁世凯,巧妙地利用南北对峙的局势,一方面借用南方的革命力量威胁清政府,进一步让权于他;另一方面对革命党人又打又拉,软硬兼施。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力和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孙中山只好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就这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最终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不是通过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而是通过假共和的手段实现了权力转移,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2、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建立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袁世凯的黑暗统治,3分半钟) 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辅助材料]: 如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制定《暂时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禁止罢工和一切革命活动;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绞杀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强迫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遣散议员,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可以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一块空招牌了。

 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辅助材料]:

如兼并土地: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土地4万多亩,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北洋政府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如以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为北洋政府经理外债、内债和税收,还直接控制了一些工矿企业。

 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辅助材料]:

如,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后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规复文庙,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清朝遗老遗少纷纷组织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尊孔复古团体,发行《孔教会杂志》等尊孔刊物;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甚至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为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还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1915年12月,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接受百官朝贺。31日,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正式当皇帝。由于云南、贵州等省发动护国战争,纷纷讨袁,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称大总统。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声讨中忧惧而死。

 对外,出卖国家,投靠帝国主义。[辅助材料]:

袁世凯统治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如,用盐税作抵的“善后大借款”,由此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为让日本支持复辟帝制,基本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等。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使国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孙中山本人沉痛地说过,当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为反抗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黑暗、反动统治,维护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又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二次革命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二次革命,2分钟)

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政党林立,同盟会内也派系林立,分裂严重。基于种境况,1912年8月,宋教仁建立了以同盟会为基础的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宋教仁希望组织以其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这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恐慌。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宋教仁遇刺使孙中山从迷雾中清醒,认为“非去袁不可”,但是大多数革命党人对武装讨袁缺乏信心,主张以国会力量“法律讨袁”。5月,袁世凯指责国民党人破坏共和,6月,袁世凯先发制人,在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善后大借款合同,筹备了内战经费后,找借口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党人节节败退,7月初,孙中山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决定“二次革命”,但是由于他们一开始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没有领导核心,人心涣散,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被袁世凯各个击败,反对袁世凯独裁,捍卫民主制度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逃亡海外。

2、护国运动

[辅助材料]:(播放视频:护国运动,4分半钟)

1915年,袁世凯加紧进行复辟帝制活动,于12月12日公然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首先举起“护国”旗帜。在梁启超的学生、具有民主思想的爱国将领蔡锷的主持下,反对袁世凯称帝、捍卫共和制度的护国运动爆发了。

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武力讨袁。北洋系军阀、官僚亦与袁世凯离异,帝国主义各国亦“警告”袁缓称帝。袁在内外压力下于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

评价: 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的国号,基本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护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但是护国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讲,护国运动失败了。

3、护法运动 [辅助材料]:

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支持军阀的不同派系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日本支持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控制了中央政权,控制了皖、鲁、浙、闽等省,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控制了东北三省,另外还有一些小军阀各占一方。

“府院之争” 在北京政府内部,任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段祺瑞独断专行,排斥总统黎元洪,引起黎元洪和副总统冯国璋的不满,联合反段。1917年,日本想唆使北洋集团参加对德作战,加强对中国控制,段祺瑞也想借此机会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力主参战;美国见形势于己不利,唆使黎元洪拒绝参战,两方因为是否对德国参战的问题而激化,爆发了“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职务。段祺瑞在天津通电各省反对黎元洪,6月准备向北京进军,没有军权的黎元同意军阀张勋北上调停。张勋趁机于7月1日拥戴12岁的溥仪“登极”,恢复清朝旧制。黎元洪躲入日本公使馆。

段祺瑞“再造共和” 张勋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反对。而段祺瑞见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目的已达到,于是立即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向北京进军讨伐张勋,辫子军一触而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元勋,重新继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黎元洪宣布辞职,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中央政府的实权仍操纵在段祺瑞手中。

段祺瑞的独裁统治与护法运动的失败 8月14日,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对德、奥宣战,以参战为名,于1916年到1918年,以中国的各项权益为代价向日本借款达5亿日元,统称“西原借款”。同时,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提出另外召集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立法权,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

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1917年9月,孙中山借助西南军阀(西南军阀则企图利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实力),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且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南方军阀来反对北洋军阀,是行不通的。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不断地摸索救国救民之道路,并坚持奋斗不懈,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但他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应当说,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需要新的革命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为什么?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教师总结: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

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想要垄断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整个世界市场,就决不会容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之道路,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和市场。所以,它们必然会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正是因为如此,它们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可见,要战胜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先天不足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力不能胜的。

2.主观上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具有其不可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不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同盟会纲领的主旨是反满、反君主政体和不切实际的“平均地权”,对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对象缺乏正确的认识。首先,他们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而且对帝国主义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以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对革命政府的承认、同情和援助,这自然就放弃了反对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即帝国主义的斗争;其次,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最后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帝国主义支持的袁世凯。革命归于失败。孙中山说:“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第二,不能建立真正统一、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同盟会从成立时起,对三民主义纲领的认识就不统一,而且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辛亥革命胜利后,同盟会进一步分化、瓦解,如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有的争名夺利,追逐权位。甚至有人喊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论调。可见,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难以发挥革命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作用。正如孙中山所说: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散”。

第三,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也联合新军(多数是穿起军装的农民和学生)和会党(以游民和破产农民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被推翻后,便把群众抛弃了。他们不但不去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派兵镇压。这样,这个革命的根基就相当单薄,革命难免失败。正如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第四,没有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作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

资产阶级革命派注重于武装斗争,但未充分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意义。他们所发动的一连串武装起义或武装运动,几乎都是凭借会党、新军或军阀的力量。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没有能力将具有浓厚封建因素的“会党”、“新军”、军阀改造成一支政治素质强的革命武装,使之成为革命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担负起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任务。所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力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最后因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而化为泡影。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使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总之,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任何革命,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路线是不能成功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两半社会里,能否把反封建与反帝结合起来,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很好地结合起来;敢不敢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是革命胜败的关键。但,尽管辛 23 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小结:

通过前两章学习,我们发现,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上,不管是地主阶级上层的努力也好,农民阶级的积极奋斗也好,还是资产阶级的尝试也好;不管是用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武器也好,还是用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也好;不管是进行资产阶级改良也好,还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也好,都打了败仗,破了产,行不通。由此可见,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新的阶级、新的思想、新的建国设想。

课后作业:

本次作业安排,以个人为单位,请大家根据对本次课内容的了解,并利用课后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再一次较为客观地勾勒出孙中山先生的形象;形成一篇不得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格式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参与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格式);时间为三个星期;杜绝抄袭。

参考文献:

1.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1912年7月)2.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3.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10月20日)

4.《民报》:《〈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1906年4月28日)5.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军政府宣言》(1906年秋冬间)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7.章开沅 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

8.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9.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0.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1.金冲及 胡绳武著:《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2.胡毅华 徐锋编著:《辛亥革命》 网络资源

1.http://(中国网: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其它辅助材料:

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发现,和平改革与武装革命是社会演进尤其是政治变革的两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恰如鸟之有双翼、车之有两轮,缺一则难以行进。通常情况下,如果有开明而富有远见灼识的当权者可以顺应时代潮流而进行改良或变法,则是最受人民欢迎又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最佳改革社会的方案;而武装斗争则是在阶级矛盾极其尖锐、一切方法都有无济于事的情况下解救社会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最后的方法。但在以往的中外历史进程中,开明的当权者总是少数,矢志去改革者更屈指可数,因而武装的革命斗争则较和平的改良在赢得社会进步方面就广泛得多。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专制集权极为发达又延续时间相当长的古老的社会中,和平改良的成功十分少见,武装斗争则变为推翻旧政权的主要方法,“一治一乱”、“马上夺天下”成了许多政治家的共识。特别在近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和平改良几乎无用武之地,无情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武装斗争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办法。人们歌颂革命、肯定武装斗争,甚至批判改良主义,都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任何人也无法否认近百年武装革命斗争的正确性。但随着历史脚步的推进,尤其是近20多年改革开放逐步成功的社会实践,再去反观历史,我们就有必要去重新反思过去一些习以为常的结论。当中国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之后,当中国走向世界民族之林之时,改革或曰改良也会成为中国社会进步方式的一种选择。我们不应该为了歌颂革命,而去批判改良;更不必要在改革和革命两种社会变革方式中只取一种,甚至摒弃另一种。科学的思维,应当是在社会演进过程中,适合改良时就改良,需要革命时就革命,绝对不可将和平的与武装的改造社会的两种方式对立起来。

广东省高校 篇6

8月14~22日,山东省教育厅在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先后举办了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培训、山东省学生信息网办公平台培训和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培训等三期培训班。省教育厅巡视员宋承祥同志到会指导,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学籍学历处处长解汉林、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信息处副处长刘云昭等专家分别对有关培训班授课。

会上,解汉林全面解读了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的相关政策;对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建议,指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政策性强,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做好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刘云昭对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操作使用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辅导,对管理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难点、疑点做了详细介绍和解答。山东理工大学法律事务室主任马志忠教授详细解读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与高校学生权益相关的内容,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高校学生的处分与救济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解决途径。青岛大学新闻学系姜昕博士详细介绍了新闻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经验,以及近年来媒体稿件写作风格的变化趋势。山东省学生信息网开发人员介绍了山东省学生信息网在线办公平台和山东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员上机练习。参训人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和掌握了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学生管理和大学生征兵工作的政策规定,提升了处理日常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来自全省143所高校的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人员170余人、学生管理和大学生征兵工作人员250余人、成人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人员

广东省高校 篇7

关键词: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广东省,调研,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模式逐步走向了市场化。即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高校就业指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业指导与服务功能也得到强化,内容也不断丰富。但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着过于同质化、一致化,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分类指导和服务,指导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是重要途径。

一、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

所谓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升就业能力,进行合理的职业决策,以实现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为目标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我们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指导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在尊重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的指导。当代的大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一代,每个大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必然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在指导大学生时,要尊重这种差异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1]

(二)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全程化指导

个性化就业指导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成长过程中,其个性特点、对专业的认识,每个阶段对职业的了解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时,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始终贯穿大学能力培养的全过程,[2]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个性化就业指导不排斥共性就业指导的模式

在当前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由于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有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些全体大学生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会议等形式进行指导,不一定要对同一问题给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化就业指导不排斥共性就业指导,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四)个性化就业指导最终目的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最早提出,“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不自愿失业之存在,此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的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3]而我们这里的充分就业与凯恩斯的“充分就业”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下面两层含义:量的层面,基本上所有大学生都有一份工作;质的层面,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有机联系的两个方面。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要通过指导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提升就业能力,进行合理的职业决策的过程,让其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

为了解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笔者通过对广东省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近30所高校及其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学生卷)3000份,回收率高达100%,有效问卷2956份,有效率高达98.5%;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8.5%,女生占51.5%;抽样学生学历状况:研究生占4.2%,本科生占46.6%,专科生占49.2%;回收调查问卷(高校卷)30份,回收率高达100%,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高达100%;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下表1:

(一)就业指导师资严重不足

由于就业工作涉及的事情多,导致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执行的是事务性的、行政性的工作,导致真正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力量明显不够。就业指导队伍是“学校就业服务部门加院系就业辅导员”的模式。[4]调查统计显示:有73.3%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认为就业指导人员不足。

(二)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调查统计显示:有76.7%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认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而在具体实务中,就业指导人员所学的专业涵盖了很多学科门类,反应我们高校在招聘就业指导人员时更多的是把该岗位看成一个普通的行政岗位。另外,高校在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培养方面也不够。

(三)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够系统,效果不理想

当前,一方面,各高校充当就业指导课师资的更多是各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相关专业教师很少;另一方面,该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认同,很多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不得不采取大班上课、周末上课等形式,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调查显示:有42.5%的同学和36.7%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认为所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够系统,效果不理想。

(四)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由于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紧缺,职业化、专业化不强,各高校对就业指导对象多采取集中授课、团体讲座、统一活动为主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也不分行业、专业、岗位、个体兴趣等,形成“一锅煮”的局面,缺少分类指导,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指导和服务。致使学生对自我了解的程度不高,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就业市场上疲于应付,在工作岗位上匹配度不够,在职业发展上可持续性不强。调查统计显示:有42.8%的同学和40%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认为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除上述问题之外,还有部分同学反应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方式趋同,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要求,就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学校就业网站形同虚设、就业指导讲座名不副实等问题。

三、高校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对策

从上面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当前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非常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形成相关制度和机制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现实需要,也是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着诸如指导和服务的方式方法简单、粗糙,指导过程“一锅煮”等诸多弊端,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等问题,为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对就业指导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给予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给予大力支持,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二)确立“以生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个性化就业指导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辅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的就业,从而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三)设置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是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载体。个性化指导是全程化的指导,高校设置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重要途径。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是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对学生职业基础知识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创业教育、择业准备教育等就业指导课,从而使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充分了解市场,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较早培养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形式,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更多采用同学们喜爱的教学形式:如引入个性化的就业评价、进行案例教学、面对面咨询、职场模拟招聘、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与指导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把就业服务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有计划地分阶段实施。

(四)打造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师资队伍

高校要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最根本的是要有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这是决定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5]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活动,这就需要构建一支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有较广博的文化、专业知识。为了应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师应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咨询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只有这种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就业指导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其次,具备就业指导服务的实际技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能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捕获有价值的信息、过滤虚假信息,为社会和学生提供丰富、详实的供求信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供需双方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五)创造条件,发挥学生获取就业指导知识的主动性

造成当前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很少主动地去找就业指导人员去咨询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从我们的调研得知,大学生主动去找过所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咨询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3次以上的只占10%,1次-3次的占33.2%,没有去过的占56.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高校设施、师资方面的原因。这就要求:一方面,我们高校要加大投入,创造条件,让学生咨询就业方面知识的渠道畅通,例如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安排专门的人值班等;另一方面,加大就业指导宣传力度,让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就业指导感兴趣,激发他们遇到就业方面的问题,学会主动求助,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六)建立信息畅通的网络平台

在信息化的今天,个性化就业指导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当前高校仅有足够的就业信息还不够,还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如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库,提供“双向”的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开展网上招聘会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电子邮箱等网络工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总之,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着过于同质化、一致化,指导效果不理想等现状。高校要从高度重视,形成相关制度和机制,确立“以生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设置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师资队伍,创造条件,发挥学生获取就业指导知识的主动性,建立信息畅通的网络等方面来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以便让毕业生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最终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登峰.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初探[J].高教探索,2004,(3),

[2]胡亚娥.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3][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1.

[4]周辉湘.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探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3).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 篇8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广东

一、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一)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人员投入现状分析。兼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学人员、研究与发展 (R&D) 人员、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部分。教学与科研人员是指高等学校在册职工在统计年度内, 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是指统计年度内, 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时间占本人教学、科研总时间10%以上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全时人员是指在统计年度中, 从事研究与发展 (包括科研管理) 或从事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科技服务 (包括科研管理) 工作时间占本人全部工作时间90%及以上的人员。即工作时间在9 个月以上的人员。寒暑假和加班工作时间不计, 一年按10 个月计。

由《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3~2012) 的数据可知: (1) 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 学校数、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及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的数量自2003~2012 年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高校科技创新中人力投入量逐渐增大; (2) 在这10 年中, 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人数在研究与发展人员中的比重大部分在60%左右, 并且呈现增长趋势。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在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的比重也是在60%左右变动, 相比前者更为稳定; (3) 2003~2012 年间, 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最少, 其人数出现轻微的波动, 虽然2011~2012 年人数减少, 但整体呈增长趋势, 反映了广东省高校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服务意识有所提高; (4) 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在总的教学与科研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偏小, 由此可见, 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兼任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教学工作者仍是高校科研的主力军, 这与教师在高校中的主体作用与近几年广东省高校推进教学、科研的建设不无关系。而研究与发展人员、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在总的教学与科研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则相差较多, 前者在35%左右浮动, 后者在6%左右浮动, 且没有前者稳定, 说明在高校中, 专门从事研究发展的人员较多, 而从事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的人员相对较为稀缺, 但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较为稳定。

(二)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现状分析。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经费的实际投入, 在经济学中常以高校 (R&D) 经费内部支出来进行统计。高校 (R&D) 经费内部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的实际支出。

日常性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为开展R&D活动而发生的人员劳务费, 及其各项管理费用和购买非资产性的材料、物资费用等其他日常支出。资产性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为开展R&D活动而进行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固定资产, 以及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和大修理等实际支出的费用。政府资金是指调查单位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资金, 包括财政科学技术拨款、科学基金、教育等部门事业费以及政府部门预算外资金的实际支出。

企业资金是指调查单位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本企业的自有资金和接受其他企业委托而获得的经费, 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从企业获得的资金的实际支出。

由《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2014》可以看出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广东省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在2003~2013 年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由2003 年的124, 645 万元增长至2013 年的458, 300 万元, 增长了267.68%, 增长幅度非常大; (2) 高校R&D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较上一年均有明显的增长。将其与应用性研究相比较, 应用性研究的实际支出都比基础研究的内部支出多, 所占比重最大。而试验发展的投入力度与前两项相比较, 均低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力度; (3) 2003~2013 年间试验发展的支出水平相对稳定, 增加幅度较小, 但是在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该领域的投入经费所占比例最小; (4) 2003~2013 年间日常性支出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而资产性支出波动明显, 在2003~2006 年间呈上升趋势, 2006 年之后资产性的支出不断反复, 趋势不明显。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中, 政府资金占比较大, 企业资金趋势不稳。

二、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的科技产出主要是指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取得的某种被公认的具有学术价值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本文主要选取了出版的著作数、发表论文数、所取得的专利数及通过专利转让所获得的实际金额来呈现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的产出状况。

根据《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3~2012) 可知: (1) 2003~2012 年10 年间, 广东省高校出版的科技著作数, 除2003年最少, 2004 年最多, 有较大的波动外, 整体上比较稳定; (2) 在这10 年内, 广东省高校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由2003 年的17, 310 篇增长至2012 年的43, 134 篇, 增长幅度较大, 其中国外学术刊物占比从2003 年的7.65%增长至2012 年的21.95%, 增长幅度较大; (3) 在国家级项目验收上, 2004~2005 年增加, 2005~2009 年递减, 之后又递增, 因此整体并不稳定。其中, 在项目来源中, 除2012 年外, 其他年份“863计划”均占比最大; (4) 在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中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由2003 年的454 个、168 个增长至2012 年的3, 803 个、2, 341 个, 分别增长为原来的7.38 倍和12.93 倍, 在这两项中, 发明专利整体均占比最大。但是, 专利的出售数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不容乐观。专利出售数2003~2005 连续3 年是增长的, 但当年实际收入并未随之增长, 2009 年之后专利出售数量有所突破, 其中2010 年专利出售数量达到最大值, 为153 项, 总金额为62, 028 千元; (5) 高校科技服务技术转让合同数由2003 年的146 个增长至2012 年的258 个, 整体呈增长的趋势, 但2010 年最多, 为349 个。合同金额从2003 年的123, 989 千元增至2012 年的136, 816 千元, 但是2011 年达到最大值, 为209, 639 千元, 由此带来的实际经济收入也由2003年的30, 912 千元增长至89, 736 千元, 仍然是2011 年最多, 为101, 677 千元; (6) 合同数中, 国有企业的占比从2003 年的34.93%减少到2012 年的12.40%, 其中2010 年达到最小值, 为6.02%;外资企业占比从7.53%减少到5.04%, 幅度较小;民营企业从22.60%变化到73.64%, 占比最多, 变化幅度最大。合同金额中, 2003 ~2012 年间, 国有企业占比从24.20% 降到15.26%, 外资企业从1.82%增长至16.42%, 民营企业从56.24%增长到65.40%, 仍然占最大比例。在当年实际收入中, 国有企业从27.51%降至11.69%, 外资企业从3.13%增至24.71%, 民营企业从35.27%增至60.41%, 占比仍然最大。

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高校科技著作出版数与学术论文数的持续增长与高校中兼任教学、科研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是分不开的; (2) 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投入的相对少, 以及对试验发展投入经费的不足,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科技成果 (专利) 出售量很少、转化投产难的现象; (3) 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中, 应用研究部分比重偏大, 这与技术转让情况中合同数、合同金额、当年实际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小武.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M].2012.

[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4-201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广东省高校 篇9

1 需求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喜欢吃鸭肉、鹅肉的人数分别是55%、45%,而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几乎都是鸭肉,鹅肉几乎没有,这说明学校提供的水禽产品能满足一部分喜欢吃鸭肉的同学需求,而不能满足另外喜欢吃鹅肉的同学的需求。水禽产品富含动物蛋白,成为了学生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独特的风味更是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调查发现,对于学校目前提供的水禽产品的数量,20%的学生认为学校食堂非常需要增加学校水禽产品的供应量,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32%的学生认为比较需要增加供应量;44%的学生觉得一般般,可加可不加,其余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另外,高校学生对不同口味的水禽产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喜欢。卤味和白切分别占33%、29%,有23%、14%的学生分别喜欢吃烧烤、腌制的水禽产品。从调查的数据可以总结出:高校的学生对于水禽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学校食堂应该适当增加白切、卤味、烧制等口味水禽产品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

2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从图1和图2来看,高校学生在选择消费水禽产品的时候仍心存疑虑,而影响学生选择消费水禽产品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学校提供菜式少,学生被迫选择消费;(2)水禽饲养的条件差,产品质量不安全;(3)水禽疫病频出现,消费信心不足。

2.1 学校食堂提供样式少,学生被迫选择

高校食堂是一个集中、统一为学生供食的场所,其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消费,解决吃饭问题。而提供消费的根本目的与性质是营利。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纯消费者,消费能力普遍不高。价格昂贵的消费产品,消费人数少,而且所得到利润差价不高。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价格低廉且容易采购的菜式。另外,高校食堂考虑到人员,煤气,电,添加配料等问题,也不愿意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出多样的菜式。也就是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的菜式不能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很多学生在选择水禽产品时也存在着被迫选择的因素。几乎所有的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的水禽产品是鸭制品,其原因是鸭制品的价格低廉,工序简单,其利益可观。因此高校学生在选择水禽产品消费时既存在着主观选择因素,也存在着客观因素被迫选择的因素。

2.2 水禽饲养条件差,产品质量不安全

高校学生在选择消费水禽产品时对水禽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疑虑。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禽饲养条件差。虽然我国的水禽饲养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养殖技术落后,水禽饲养水源受污染。那么这样的水禽产品营养价值不高,而且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另外,有些不良养殖户在养殖水禽时会加入一些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会间接进入人体内,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水禽的饲养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让高校学生在选择水禽食品时心存疑虑。

2.3 水禽疫病常年出现,消费信心不足

虽然我国水禽疫病防治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水禽疫病仍频频出现,水禽疫病疫苗研制过程较慢,疫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水禽疫病不仅危害水禽本身,还会被食用进入人体。高校食堂在购买水禽产品时,可能会采购到一些病死的鸭和鹅,而病死的鸭和鹅体内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高校学生选择水禽产品消费时还会考虑水禽疫病的影响。

3 H7N9对水禽产品需求影响分析

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后,由于疫情比较严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高校学生对水禽产品产生心理恐惧和抵触。基本上没有人选择吃水禽产品,甚至鸭蛋都不吃。高校学生会选择其他的肉类代替水禽肉类,水禽产品需求大大降低,市场出现凋零状态。随着H7N9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治措施以后,一部分的学生消费者会选择水禽产品,但频率没有以前高,而另外的一些同学还是担心疫情的问题,对水禽产品的消费信心仍是不足。

4 对策与建设

4.1 加强高校一基地合作模式

高校—基地直接合作的模式,也就是高校采购部门直接向水禽养殖基地的养殖户购买水禽。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减少中间不必要的销售环节,高校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水禽,达到更多高校学生对水禽产品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此外,高校一基地合作的模式使得水禽产品的来源明确,可靠,有利于增加高校学生对水禽产品的消费信心,吸引更多的学生消费者。

4.2 完善高校食堂制度

很多高校食堂是由私人承包的,对于食堂的操作和管理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制度。一个完善的食堂制度有利于食堂的运行和保障学生的消费。完善高校食堂制度应该采购合法,加工规范,建立食品监督小组,食品信息透明公开。

高校采购部门应该通过合法的渠道和手段购买健康的水禽产品,抵制购买病死鸭鹅。对水禽产品的加工安全规范化,不添加国家禁用的添加剂,保证水禽产品质量安全可靠。食品监督小组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形式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督。监督小组对水禽产品购买加工各个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有利于确认水禽产品加工干净安全。水禽产品信息透明公开化,提高高校学生的消费信心。

4.3 提高养殖技术和卫生管理水平

大部分的水禽养殖户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传统的养殖方式生产周期长,数量少,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技术有利于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养殖成本投入,提高水禽产品的营养价值和数量。高的养殖技术包括有效的卫生管理。有效的卫生管理为水禽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减少水禽的病死率,预防水禽疫病的产生,从而保证水禽产品的品质安全。

4.4 提升水禽疫苗的研究水平

高校学生对于水禽疫病,比如H7N9产生的恐惧主要是因为水禽疫病出现后,疫苗的研制和生产过程较慢,使得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打击了他们对水禽产品的消费信心。因此,我国应加强提升水禽疫苗的研制水平,加快疫苗研制和生产过程,及时控制疫情,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摘要:分析了广东省多所高校对水禽产品的供需关系,进一步分析影响水禽产品消费的因素,了解H7N9对水禽产品消费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禽产品,供需关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解华东,布丽君,谢友慧,等.我国水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安全防控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3):29—32.

[2]陈新华,徐达炯,芮景灿,等.清远市飞来峡镇水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分析[J].学术论坛,2014(31):211-213.

[3]罗玲,陈国毅.基于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8):79—80.

[4]闫建伟,王雅鹏,麦尔旦·吐尔孙.社会风险对我国禽肉类产品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以2013年H7N9风险对水禽产业消费的影响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49—57.

[5]麦尔旦·吐尔孙,王雅鹏.消费者对安全认证肉鸭产品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5):244—254.

[6]刘力,彭义,彭祥伟,等.水禽蛋与蛋制品质量安全调查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18):26—29.

广东省高校 篇10

一、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

发展留学生教育对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国家“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发展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其中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积极吸引国外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大力推进汉语在全球的普及推广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同时,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 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 就是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多寡和留学生的层次。尽力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 扩大留学生规模, 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得越深, 也就越能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的友好使者, 能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因此, 地方高校应该清楚认识到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重视该项事业的发展。

二、广东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 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 而在留学生教育方面, 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相比, 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仍有所差距。就到广东省学习的来华留学生而言, 绝大部分留学生选择到省会城市—广州的各个高校学习。而广东省的各个地方高校中, 只有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的深圳大学没有受到地缘的影响, 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的高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 留学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重点高校和中心城市高校留学生规模的逐渐扩大, 在各重点高校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此类高校留学生接受能力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 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各地方高校将承担起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任务。

由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仍以方言为主导语言, 这对国外学生选择来粤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加之地方高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知名度不高、留学生教育起步晚、缺乏有经验的管理教学队伍等因素, 使地方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树立信心, 形成特色, 以营销策略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

广东省地方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过程中会遇到以上提出的种种困难, 但各地方高校应该清楚看到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地方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实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广东省经济较为发达, 地方高校只要及时转变观念, 以市场营销策略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 积极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一定能开拓出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新局面。

(一) 统一认识, 制定本校来华留学生发展规划

由于留学生招生的前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国内学生教育发展资金相对紧张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对留学生教育方面的投入会有所顾虑。因此, 高校留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争取学校主要领导对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支持、取得各个部门的配合, 进而统一学校的认识, 在学校层面创造一个有利于留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在这个基础上, 地方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认真制定来华留学生发展规划, 也就是市场规划。在制定这个规划之前, 必须先做好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决策。首先要了解留学生市场需要, 收集留学生市场资料, 测算出留学生市场的需求情况。再者, 需要做出市场细分, 决定学校主要定位在招收哪一类型的留学生。

(二) 完善相关部门各项来华留学生服务, 培育广东教育品牌

每种产品的销售都需要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好的服务体系。由于地方高校所处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 留学生在办理身体检查、居留许可、外汇换兑等手续的过程中会遇到没有合格的检验机构、居留许可办理困难、银行工作人员汇兑业务不熟等问题, 因此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与这些相关机构进行沟通, 为完善留学生服务创造好的环境。

(三) 多种途径拓宽来华留学生招生渠道

地方高校要主动出击, 多方位加大宣传, 扩大学校影响,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 争取生源。

第一, 要做好对外宣传资料的印制。由于招生简章简明扼要, 便于邮寄、携带, 有利于外出宣传。针对不同地区, 要有不同语言版本的招生简章, 使外国留学生易于获取信息, 增强宣传效果, 使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 要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递快捷、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优点认真做好网络宣传工作。针对学校目标生源国的各种语言版本建设一定要到位, 使其宣传作用达到最大化。

第三, 组织招生宣传团直接到目标生源国招生或者参加在当地举行的教育展会。同时, 要利用外国留学中介或留学院的宣传作用, 在其招生宣传广告上刊登学校的招生信息, 或者在其网站上链接学校的招生网页。

第四, 招生主管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 有意识地、主动地宣传学校。同时, 也可以调动在校外国留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本校外籍教师的作用, 使其为学校推荐新的留学生或进行招生宣传。

第五, 设立各级奖学金制度, 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前来就读。

第六, 通过建立与国外大学之间的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保证相对稳定的留学生生源。

(四) 加强外国留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留学生教育要注重招生与教学管理两手抓。把留学生招进来以后, 还需要使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有一个连续渐进的质量提高过程, 使留学生不断地获得满意的服务并学到丰富的知识, 这样才能带动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总之, 地方高校应解放思想, 树立信心, 勇于开拓, 以市场营销的理念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 并重视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质量, 这样才能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留学生教育事业才会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王磊.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取得留学生教育规模效益[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任友洲.世界各国留学生招生策略[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009

[3]黄大卫, 程斌.积极引入市场营销观念拓展自费来华留学生市场[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5

[4]徐玲玲.论新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高校的留学生教育事业[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3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11

摘 要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 经济危机

自从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扩大招生,高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综合性问题。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对本来就不容乐观的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又造成了新一轮的冲击。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意味着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得不到有效的回报。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成为当前亟需解决。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截止到2008年底,山东省人口总量为9417万,仅次于广东省和河南省,位列全国第三名。2009年山东省省内大学生46.52万人,加上中专学校毕业生,全省预计接收省内院校大中专毕业生60万人,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劳动力市场求职的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不断增长。从渠道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有限、竞争激烈,社会就业主渠道的民营经济、基层单位吸纳作用不突出,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重点院校就业易,普通高校就业难

从学校看,重点高校、211工程院校以及综合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就业率超过80%;而一般院校尤其是专升本院校,成人高校,单科性、缺乏特色的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二)研究生就业率下降,专科生就业率上升

从学历层次看,前几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高,专科生就业困难。从2006年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滑,2008年就业率由2005年的90.5%下降到72.3%,特别是师范类研究生以每年13个百分点速度跌落。在研究生就业率下降的同时,专科就业率却在逐年上升,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例,2008年一次就业率由2003年的51.6%上升到81.9%,上升了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省专科(高职)院校教育正在走向以市场需求导向的转变,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日趋现实,岗位技能有所提高,也证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实现由盲目追求学历向重视能力技能的理性转变。

(三)应用学科“走俏”,文法专业“滞销”

从学科专业看,工程、材料、化工、机械、自动化等应用型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持续走俏,供需比例一般在1:5以上,2008年正式就业率最高的十个规模以上专业全部为工科应用型专业,正式就业率均在70%以上,说明我省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而文法、管理等文科毕业生则“销路不畅”,供需比例为4:1,有的甚至达到10:1。

(四)半岛人才聚集效应明显,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山东省属于沿海身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从而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大量毕业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难以吸引毕业生。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市接收了全省63.3%的研究生和84.2%的本科生,菏泽、枣庄、德州、滨州、聊城5市只接收了6.9%的研究生和12.2%的本科生,东西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毕业生就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半岛城市群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就业容量大,人才聚集效应明显,而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局面仍难以改变。

(五)先就业后择业成为新选择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信心和期望值在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道路,通过灵活就业积累工作经验,等待机遇再行择业。2005年以来,灵活就业人数大幅增加,2007年达到50.4%,说明大学生就业质量还不高,就业形势仍不稳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制度原因导致的总量性困难

学者王诚在《当前经济增长中的失业及治理》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制度性失业”的概念,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的大学生失业根本上是“制度性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没有成为一个自主的办学主体,专业设置、招生,大都由政府控制和审批”。一是办学理念偏离。在学校建设上,许多高校盲目追求“高大全”职专转学院,专科生本科,学院改大学,都争着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在这种办学理念驱使下,高校普遍不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素质的培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二是专业设置偏离。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在人才供求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上专业,紧缺专业严重不足和大众化专业明显过剩并存。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偏离。多数院校仍沿用过去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重灌输轻实践,导致学用脱节,毕业生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有很大距离。

张连绪在《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一文中提到:大学生就业难,重要是量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供幅超过社会增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就业的有效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句测算,山东省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6万—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之后20%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山东省经济连续保持14%左右的增长速度,每年最多能新增22万个大学生就业岗位,这显然满足不了需要。

(二)社会原因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1.就业观念不适应

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就业观念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很多人的认识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认为大学生必须当“白领”,只有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企业才算是正式就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高于现实。就业意识与社会需求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毕业生就业机制不适应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要求转变就业生就业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就业生就业机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信息不畅,学生不能及时全面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情况,用人单位也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基本条件和意向要求,影响了双方的最佳选择。二是双方合作机制不健全,用人单位一味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但又不愿意为毕业生最初的工作经验买单,很多应届毕业生就业就被挡在了“没有工作经验”的门槛。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地域行业之间社会保障差异,致使众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西部以及民营企业就业,更不敢自己创业。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与解决办法

(一)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健全体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公共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紧密衔接。一是建立协调统一、调控有力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高校招生计划制定审批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衔接的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培养目标。要适应这一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深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从多方面促进学校工作由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学科建设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转变招生计划拟定和专业设置机制,建立及时准确反应市场需求的信息传导机制,以适应社会需、促进就业为中心的专业设置调控机制,促进高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加大措施,引导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今后一个时期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方针。高校毕业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在自主创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把引导和推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为大学生创业信息、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

(二)高校转变职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控制规模。由于盲目扩招,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能一时解决,如果不顾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继续盲目扩招,无疑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重。推迟就业,也不是一个能够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性过多的根本办法、为此,高校在进行招生时,有必要对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及市场需求做一个准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决定招生规模与招生结构。

转换高等教育的身份。当前高等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高等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转变自身职能,把主要任务和目标转换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上来。

高校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以在读学校为平台,所以高校就业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率。当前,各个高校虽然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由于毕业生数目庞大,所以,仅仅由几个人组成的就业指导中心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应当切实把学生的就业摆在重要的位置,就业指导中心不仅仅局限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上,还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三)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学习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虽然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这里面也存在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对自身期望过高,导致就业困难加剧。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进行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

主动学习,培养技能。尽管存在用人单位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责任的客观原因,但是目前一部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校大学生有责任主动学习,锻炼能力。多读书,多参加社团工作,通过实习提高自身劳动能力,抓住每一个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成钢.失业属性与中国失业问题研究.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游均.2006-2007:中国就业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曾湘泉.中国劳动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蒋世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8).

广东省高校 篇12

关键词:女子,篮球队,训练,运动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对2014年广东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乙A组共10所高校篮球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东莞理工学院、肇庆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共137名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购书中心相关图书等收集有关广东省高校女子篮球队选材、教练员配置、训练时间、运动队的管理及训练、队员运动素质的基本特征、比赛成绩等诸多方面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10所高校137名运动员、10名教练及10名领队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运动员选材、训练时间、运动队的管理及训练、场地器材等。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2份,回收率为95%。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材的总体情况

2014年广东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乙A组队员组成以高考排球、田径者居多。广东体育术科高考排球和田径相对容易拿分,因此许多考生报考此二项,导致考篮球专项的女生较少。南方女学生身材较北方矮小,技术偏向于速度与突破上篮,篮下对抗技术相对较少[1]。

按照大学篮球队员选材梯段的划分,大学生一、二年级为第一梯段,三、四年级为第二梯段。(如表1所示)

2.2 篮球队的训练时间

2.2.1 常规训练时间

常规训练时间是指在收到比赛通知之前的训练时间。调查显示,常规训练时间越长,运动成绩越好。(情况如表2所示)

2.2.2 集训期训练时间

各高校自收到2014年广东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篮球联赛下发通知时间是9月22日,因此从收到通知起算至11月27日止,大概两个月的时间为各高校女子篮球队乙A组集训期,每周训练如表3所示。

2.3 教练员职称及执教年限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通过调查,广东省高校女子乙A组篮球队现任教练员队伍具有较高学历,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如表4。教练员大多由本校青年教师构成,教练员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2]。

2.4 学校经费及物资投入对教练、队员心理的影响

广东高校对球队的物资及经费投入如表5所示,大部分高校在常规训练期没有伙食补贴,而在为期两个月的集训期内提供伙食补贴。

2.5 规章制度的影响

2.5.1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教师职称评定与比赛成绩挂钩的情况如表6,除广州体育学院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外,其余各高校教练员职称评定不把带队比赛成绩作为评定的必要指标,比赛成绩只能成为参考指标,这样会使教练员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训练效果,不利于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3]。

2.5.2 运动员科目加分制度

运动员在训练期加分情况如表6,有70%的高校在训练期间队员所学科目没有加分,只有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韶关学院对学生进行科目加分甚至学分加分。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学生极其需要科目加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广东省高校女子乙A组篮球队运动水平不高,生源局限于广东,女子身高偏低,运动基础不足,选材受困,经常性的训练时间偏少;运动员学习任务繁重;教练由学校年青教师担任,他们教学任务重,实训时间和水平有限。

(2)广东省高校女子乙A组篮球队梯段性选材存在不合理现象,第一梯段运动员与第二梯段运动员比例有待调整。

(3)广东省高校女子乙A组篮球队训练条件、设施和制度都不完善,场地、经费、器材缺乏,硬件条件带来的限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4)师资和教练员拥有职业水准、训练方法和运用能力等,但具体在该校女子篮球队缺乏资深教练,导致缺乏比赛经验,总体水平难以提高。

(5)绝大多数的训练课是在课余进行,学校未把训练时间列入教学日程,训练占用的是教师私人时间。

(6)大强度的训练任务,使队员难以有与不参训学生同样的精力学习其他课程,队员的正常学习收到很大的影响。

3.2 建议

(1)应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办法,根据各高职院校的需求自主招生,放宽渠道。

(2)在选材、管理、训练、比赛等环节着手,根据运动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严格的训练管理办法。

(3)增加比赛交流的机会,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参与的比赛能力。高校应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4)让学生处理好文化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关系,调动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学习与训练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阮锦东.广东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1(8):204-205.

[2]李兰芳.安徽省普通高校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现状调查及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2012(26):128-130.

上一篇: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下一篇:生态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