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2024-07-03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精选12篇)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1

0 引言

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是DNA重组实验开始了人类控制遗传和生命的过程,是计算机开创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是互联网技术推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变革,是创新使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大科学”特征日益凸现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显著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重点,贯穿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在这场竞争中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谁把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能力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任。江泽民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与不竭的发展动力,这是当代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今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党与青年的关系,并呼吁和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决定在其成长过程中,首先必须树立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锤炼品德意志,矢志拼搏奋斗,并因此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时刻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对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大学生的成长同样离不开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而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是政治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论武装,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就缺少“主心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考验面前,便容易迷失方向,甚至铸成大错。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是力学三大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三大运动定律的建立是牛顿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观察客观世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但晚年却痴迷于神学而不能自拔,最终碌碌无为。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试想,一个人即使再具有创新能力,没有坚定政治信念,缺乏正确的世界观,终其一生也只能一事无成,甚至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只有把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过程中,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青春才能焕发绚丽光彩。人生才可能拥有强健的体魄,经得起风吹雨打,百折不挠地坚毅前行。

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铸造大学生崇高的人生信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爱国注意情操,具有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样,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思想政治上才有了可靠的保证。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起核心、统帅、灵魂的作用,是“科教兴国”这一战略决策的根本。

2 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中存在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应试教育”倾向而提出来的。高等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和表现方式与基础教育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并注重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动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思想的角度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从教育模式的角度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是在真实而精确积累前人既知既得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进,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造素质。它既是人类教育史上迄今为止最高级的一个阶段,也是当前正在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只是和技能,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做人,其内涵包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辨别各种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构筑精神支柱。因此,建立育人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与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适应的。

3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的教育实践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中许多有益的内容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缺陷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只注重受教育者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忽略了他们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引导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不注意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在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内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影响,能力受到束缚。这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只能成为某个方面的匠人,难以成为有造就的大家。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起现代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观念知道我们的教育实践。即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创新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转变以科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德、智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我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任务“在于教人发明、创造和运用现代的科技工具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增进人类之幸福”。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向学生灌输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仅要求学生取得好成绩,更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致使高等院校还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方式,青年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巨大创造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改变原有的办学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才能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充分挖掘、合理应用人的知识、智力等重要资源,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促使创新人才早日脱颖而出。

但是,长期以来,“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在教育思想中占有统治地位。教师只是将已有的知识照本宣科地传输给学生,在培养学生方面不注重个性发展,所以要着重解决在只是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坚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课堂上教师不一定讲得很多,重要的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多留下一些悬念和思考的余地,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业务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

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实质上是指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单元数量、质量、类别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运用和动态调节的整体。大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打好基础,创造力的开发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它包括使学生掌握广阔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掌握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建立稳固的知识结构和有效地拓宽知识面,进而促进各知识面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交叉、互相折射、相映生辉,激发出新知识的生长点和独特的创造性。我们要培养具有广泛适应性人才,就要创造条件培养文理渗透、农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有这些都不失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使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激活,产生创造力,还必须把所学到的知识经过输入、存储、思考、想象、判断、重组、加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动态综合体。

另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对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和激发灵感产生积极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文和艺术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以文化素质中德人文知识促成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相当于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未来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因为创造型人才一般都是智能互补型人才。譬如鲁迅、郭沫若都是学医的,但后来成为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是一个兼具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于一身的素质全面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在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研究时,绝不能陷入唯科学主义的偏颇之中,因单纯的科学技术难以造就具有完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一旦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其素质缺陷在所难免,专业教育也缺乏思想支撑,科学不能单独存在,科学技术教育一般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着眼于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启迪人的审美意识,使人的精神世界更趋高尚,行为举止更显文明。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不仅精神保持着和谐愉悦的状态,而且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有一种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人的创造性潜能也有了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根基。

时代发展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外许多国家把对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作为教育革命的突破口和国家生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大潮中,只有有强大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因此,努力提高我们国家在知识、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高等教育只有突出创新这一环节,致力于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知识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才会不辱时代使命。

摘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能力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从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理论,改变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校,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西北大学出版社.

[3]张忠良.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2

(1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河北石家庄050031;

2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内容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根据+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中,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高志华,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高校科技统计研究。

康敬青,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服务学及文献检索学研究。

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都需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要从数量发展转变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这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新的学说体系;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三是在某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针对具体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所谓的创新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外在动机是指外部因素引起人们的创新欲望,内在动机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内在动机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因素和动力源泉。为了实现创新,就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及时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工作中敢于冒险不怕失败,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发现通往成功的道路。

2.创新人才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品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敏锐的创新性思维。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善于用比较、联想、类推、判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密的逻辑思维保证了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保证了思维的原创性。

3.创新人才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自主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他们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创新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也是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人们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获得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对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人才认识的误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误区。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是不是创新人才,不能只看他的学历多高而在于他是否学有所长,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作用也存在着片面狭隘的认识,认为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才需要创新人才,而其他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不需要创新人才。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造成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和人才成长不全面。创新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使其既具有良好坚实的科技素养,又具有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2.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弊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制度保证。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制定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求。许多高校在制定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时,习惯用一些硬性简单的方法,统一要求集中管理,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学生个性的宽容度。对学生的优良评价主要看他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同样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的倾向。过分的`注重教师科研的短期效果,使得教师的科研缺乏长期规划,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3.在办学层面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一些高校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更新,但是课程改革仍然是缺乏深度。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只重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的通识性和实践性的理解,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就更加不足。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学生自选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不能实现自由选择,不仅课程的数量选择不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灵活的选择,而且课程的内容也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能力趋向,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等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力图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如果不能从认识上改变旧的办学思想,变革只会在表面上实现,难以触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依赖于知识,但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知识多少,而是决定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以及对交叉学科知识间相互关联的掌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蕴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2.确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高校要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办学道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改变行政办学的形式,发挥专家教授和广大教师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高校管理制度。高校自治管理体制的建立,使高校作为办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高校能够独立的行使相应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思想交流,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现者。高校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明确专家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广大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鼓励教师把科研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日常教学启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思维和复合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长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4572204)

参考文献:

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篇3

关键词:考试制度 考试改革 创新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才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对人才考核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当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考试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高校现行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高中考试制度的延续。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原有考试模式的优势日益淡化,导向功能也发生偏差,考试制度存在许多弊端。

1.对考试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高校考试通常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结业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所追求的不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是能否通过考试,造成学生把主要的学习任务都集中在期末考试前突击进行的局面。在这种目的的驱使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把考试作为教和学的最终目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

2.考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单调、惧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其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

3.考试内容陈腐,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长期以来,高校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教师就教材划范围、定重点的现象比较普遍。

4.教师自由空间小,不利于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考”

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传授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良素质。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思维中提高,在质疑中思维。然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对此却有很多限制。

二、关于中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质。要想在考试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张扬,使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指挥”功能,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考试制度。

1.厘清考试目的,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是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具体说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①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的观念;②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③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

2.丰富考试形式,增强考试的实效性

目前我们的考试还主要是单一的书面考试,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尽管现在尝试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但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形成性考核办法,因而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入手,具体如下:①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②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③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健全考试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鼓励老师在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求开放性和人性化。

(1)命题要突出能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个人思考。大学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寻求教育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2)命题要体现开放性。考试的命题要着重从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要反映出课程教学的目的,而不是课堂教过的和教材中存在的内容。其开放性体现在:试题的内容开放、试题的答案开放和答题方法的开放。

(3)评分标准人性化。人性化的评分标准改变了以往评分标准的单一性,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堂笔记作出的答案只能获得及格,不能得到满分,而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有创意并言之有理的答案才能获得高分。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使得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成为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的个体,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考试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应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为了搞好考试改革,必须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实事求是,尤其要严肃考风考纪。同时,学校管理部门要在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等方面与考试改革密切配合,不断修改和完善各种与考试有关的制度和规定,以利于推进考试改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瑛.考试改革是高校构建新型人才培养系统的基础工程[J].教育与现代化,2003,(2).

[2]张风俊.高校考试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3]刘洁,冯婉玲,唐德玲.研究型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4).

[4]蔡卫峰.转变观念深化高校考试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2,(5).

[5]周治淼.高校考试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4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高峰论坛中的发言, 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 向应用技术型及职业教育类型转, 湖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也提到高校转型是必然趋势, 关键是看如何转型。这一话题对于高校老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要如何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应用性和技术性, 根据现在的形势来看,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要目标, 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设计创新性能力, 使其能快速适应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 “以赛促教”, 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并配合现今用人单位的总体需求。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相整合, 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1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1.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专业学生最好的实践活动是多参加一些相关的技能大赛及相关项目的开发, 从近几年研究结果来看, 教师带队参赛,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上的提升是相当明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对于长期教学模式来说, 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 基础和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高于实践操作课程,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缺少实训基地和部分专业设备, 即使有实训也多处在模拟阶段, 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通过一定的技能竞赛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与其他高校有专业方面的交流, 弥补自身不足的部分, 教学模式也可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向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 带学生实践操作, 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 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任务的驱使下, 学生们在对于不懂的知识上会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 学习效果会比直接理论教育要好很多。如果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相关内容嵌入实践教学环节中, 这样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会提升。

1.2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能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也较原来说有所不同, 教学目标的改革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需要成为双师型教师, 既需要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 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 不仅思路上要有创新, 动手能力也需要大大的提升。要培养创新型学生, 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型的思路。作为创新型教师, 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及视野, 要善于捕捉新型行业的需要, 关注行业的发展及最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做到求异求新, 要善于思考研究, 对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思路, 要敢于研究、尝试, 只有具备了以上基本素能, 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给予学生最新、最全的知识。

1.3通过对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在学生就业渠道方面, 学生与企业之间有了相互选择的平台。在近三年的就业调查中, 就计算机与电子专业来说, 学生大多从事教师、考取事业单位及公务员等在学生眼中的“铁饭碗”行业。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寥寥无几, 一方面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转变,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 学生们在企业就业时发现, 自己的很多知识都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动手的能力完全无法体现, 很多企业要的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人才, 不是去学习的学生, 这样让很多学生失落感很强, 怀疑自己的能力, 缺乏自信, 往往怕到企业就业。在对2012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中显示, 对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评价到达了100%, 显著高于未参加过技能大赛学生的90%。这充分显示了, 这部分学生无论是在综合素质、团队合作能力、技能水平上都显著较好。

2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2.1设计特色鲜明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坚持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 突出了以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个性化课程建设, 并且设置了独立实验课程, 逐渐淡化理论、加强实践, 目前就我院情况来看, 实践课程已从原来的5%-10%提高到现在的30%-40%, 还单独开出了独立实验课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验室或者实训基地边学习边动手实践,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另一方面, 以项目开发为课程的整个贯穿, 引导学生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主动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 为了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还能诱发学生自主学习。

2.2通过技能竞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技能竞赛方面, 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或省市级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拓展学生的视野。这些科技类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模式, 让学生能够更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每一个竞赛项目都可以转化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 作为指导老师也需要改变教学观念,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职业技能竞赛中也需要创新型的思维模式,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思维与视野, 要善于求异求新;要善于思考研究, 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进行尝试、研究, 能带领学生在时间中进行共同研究和探索;并且能够关注相关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技术与动态, 并能在新技术中学到新的知识与理念传给学生。

2.3以科研建设为契机, 为学生搭建多途径的实践平台

在科研建设方面, 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本专业的科研项目中引入学生参与, 也特别为学生开创一个实用较小的科研项目, 锻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科研项目中开发资源, 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也能将学生引导到将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开发创造中来。

2.4通过各种技能大赛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教育培养源头找人才, 提出合作意向, 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 选拔优秀毕业生, 建立合作关系, 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外则可以提供顶岗实习的基地, 保障了学校实施半年至一年的工作岗位实习。同时要求老师们成为“双师型”教师, 为了让教师具有新技术和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项目开发与技术应用, 使教师得到新技术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在为企业技术服务和项目开发中, 使教师获得实战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得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3结束语

总之, 计算机专业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方法及途径有很多种, 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及地方经济需要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改革, 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实践、科研创新、实习实训、企业学习等多种形式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 不仅增强了专业上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 使当代高校大学生成为实用创新型人才是先进地方高校面临的较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点, 通过各种手段及平台发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建设氛围。

关键词:实用创新型,校企合作,专业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段雪峰, 李姣芬, 蒋英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33-34.

[2]易万程, 桂颖.浅谈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J].信息系统工程, 2011 (1) :75-76.

[3]沈奇, 张燕, 李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计算机教育, 2010 (08) .

[4]陆卫忠.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训体系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论文 篇5

3.1营造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

环境是成就人才的土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营造一个激励创新,敢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高等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摒弃传统观念和文化对创新人才的束缚,大力提倡科学上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鼓励创新人才大胆尝试。此外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国际合作交流,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

3.2加强创新人才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确立“立足教育、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的教育观念,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来开展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教育培训。

3.3开发人才信息资源、拓宽人才就业渠道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篇6

中美人才培养机制比较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在过去35年中,创业学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1977年,50~7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到1999年,大约有1,1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其中许多学院和大学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同年,美国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成立。

美国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聚焦式和辐射式两种基本组织模型。聚焦式培养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如哈佛商学院的MBA班,对学生有严格要求。辐射式培养则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从事各种职业打下基础。

美国的创业教育还延伸到中学阶段。一项对全美高中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70%的学生希望拥有自己的企业,86%的学生希望知道更多创业方面的知识。

相比之下,在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属于新兴事物,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尚未形成合力,在培养机制上,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高校找不到感觉的局面。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曾表示,中国人不是没有能力搞科研,要让中国的科学家做一个题目能做得很好,但问题是没有一个创新的体系。创新是一个市场行为,是一个经济行为,是一个企业家行为,没有这样一个体系,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方向,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动力,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接力棒。

从美国和中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较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

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 我们必须加强对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纵深培养,既要提升人群覆盖率,又要推动创业的动机提纯和创业层次的提升。

加强多方合作,实现资源整合 我们必须加强学校、政府、企业的多方联动,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上讲台,才能真正帮助创业者。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创业中心 我们应该在组织上强化保障,建立创业中心,重点关注校友网络的人才,并提供资金保障。

引入风险投资,实现全程孵化 我们应该引入风险投资,实现从意识培养、技能训练、团队孵化、市场对接、转售上市的全程孵化。

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和总结,我们建立了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层是创新创业人格的培养,即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在中国传统的家长思想和教育体制下,让创业者拥有完全独立的人格,是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中间层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激发人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创业的兴趣,促进他们萌发和把握创新创业动机。最顶层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人才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计算风险的能力等。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中,政府、媒体、学校、企业、家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家庭和学校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格至关重要;政府、媒体、学校和企业可推动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而学校和企业又是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的真正土壤。

如果能实现校、企、政、家四方互动,则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易创计划”

“易创计划”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做出的一次创新。为了推动大学生创业,2011年,易才集团推出了“易创计划”。作为一项完善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该计划致力于培养10,0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人,打造一个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HR专业支持的公益平台。

“易创计划”体系由易创培训、易创大赛、助创服务三大模块组成。易才将举办易创培训100次,并将培训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普及层次的成功者宣讲。如果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首先要能够识别出他们。所以,举办成功创业分享会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分享,可以间接培养创业者的独立人格和创业意识。第二个层次是创业人大学堂,邀请专业讲师面向大学生创业人提供创业系列培训,旨在提供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如创业领导力培养、如何发现并把握商业机会、如何进行创业前的准备、如何建立并带领团队、创业企业财务管理与融资等。易才每年还将举行易创大赛,给创业者提供真实的演练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同时,易才会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助创服务,如创业企业体验行、创业沙龙、创业企业HR服务、项目融资服务等。

所有通过培养计划正式创业的大学生创业人项目,不仅可以获得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机会,还可获得独具特色的创业人支持方案以及创业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方案。同时,依托易才全国200多个服务网点、全国40多个城市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以及上万家企业丰富的岗位需求,现阶段还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也可获得实习、就业机会。

较之单一的比赛或其他短期项目,“易创计划”体系较为完备,因此,对创业者的吸引力较强,创业者参与后,收获较多,满意度也较高。

只要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健康、持续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本地化培养,就完全是可行的。在此,我们也提出几点经验供分享:

A.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时间,需要让双方都明白,不可操之过急。

B. 前端的创新创业人才甄选过程必不可少,需巧妙设计。

C. 创新创业人格、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训需要言传身教、来往反复、团队互动,可采取聚焦与辐射结合的策略,实现普及中抓重点。

D. 创新创业是种能力,不是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实战、实训提高。

E. 需要全程孵化,贯穿创业准备期、创业初期、高速成长期、规模成长期,有始有终。

2012年,全球经济继续低迷,中国经济虽增速放缓,但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也给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更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另外,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平台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的可选方向也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校、企、政、家四方联动”,积极推进、适当引导、合理规范、坚实保障,创新创业将可以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助推器。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篇7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量人才,但是由于现阶段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案不够完善,往往忽略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可能是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列入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中。 当代,高校的评价内容基本上是依据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往往只看重诸如高级职称的人数、高学历的人数、高水平论文的发表篇数、科研项目及其科研经费的多少等易于统计和评价的项目。但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所以要在高等教育的四年时间里看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创新思维的作用发挥大部分只能是在实践工作之后方可检验其成果,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成果的检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将其加到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上。

2. 教师缺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

一般来说,教育的主导者都是教师,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一样,全体教师在此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教师也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由于现在好多高校看重教师的各自科研成果,并以此来作为主要的教学评估指标,这样致使每一位教师投入到真正的教学实践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1]。我国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高校、教研型高校以及教学型高校等三类,虽然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就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来看,三者是一样的,即以科研为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和完成的高级项目的数量等。对于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质量也是以相应的科研经费数量来衡量,在其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严重欠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指标,只是片面地要求教师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科研任务只是敷衍了事,而只注重相应工作量的完成情况。 另外,在一些民办类的院校中,由于教师对其工资待遇的不如意,因此,这种状况可能会使得教师更倾向于兼职收入。

3. 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激励不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中与之相关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教学环境和相应的师资团队,而学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因所在,离开了学生,具体的培养方案就毫无意义,因为如果要顺利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依靠每位学生的自身努力。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估,各类高校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基准,还是处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对较低年级的学生注重其基础课的学习, 高年级的学生侧重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整个的高校教育期间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有关创新培养的课程和进行一些相应的辅导工作,所以严重限制了在校学生的创新学习时间。此外,学生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把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找工作上,有的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的考虑继续上学,所以学生用在创新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2]。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价值理念

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之前,首先要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最重要的是理解“创新”二字的具体含义。对于共性来说,应该对社会、对自身甚至对人类有极其强烈的责任感, 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宽广的胸怀。而对于个性来说,高校应该依据自己独特的风格,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目标。在当今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全面发展、独立创新的能力,当然勇于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协同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高校应该注重价值理念的重塑, 鼓励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容易导致物质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本质也不像以前那么纯粹,更多地趋向功利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高校有责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夯实学生原本的价值观基础知识,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存在的真理,大胆地去探索神秘世界。

2. 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协调合作是有所区别的,与集成创新也是有差异的,它主要是将各项技术要素进行相应的整合,本质特点也有别于管理创新。高校既要具备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也要有相应健全的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还需注重积极采用新的组织模式和配置方式。高校要以科学研究和创新为主心骨,逐步健全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学科共享、科研成果合作的方式,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营造和谐自由创新环境

目前,社会的高校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现象较为突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散。各高校应该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能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而对于教师的考核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对学科的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需要更加具有发展空间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鼓励教师积极创新,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在学生方面,应该适当缩短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丰富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们勇于提问、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3]。高校在进行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通过诸如专题讲座、交流以及讨论等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健全不同的教学机制。此外,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4. 注重协作创新,自我评价体系的完善

各个创新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是共同协作创新所必需的重要过程,而高校也是共同协作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心骨,高校可以通过共同协作创新的平台,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评估高校协同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建立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既影响着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其具有相当的有效性,也为新的创新团队探索出更加合理规范化的指导。高校内部各个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规则,第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高校内部在协同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院系之间的创新合作,科研成果的相互学习借鉴, 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院系之间的共同协作,组建一支更有力量的创新团队; 第二,所谓的协同创新也是有既定的前提,高校内部的课题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以及相当的实用价值。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就会导致创新的失败,而导致后期研究成果成败与否的关键原因在于创新的实用价值。就高校的角度来看,科研机构以及包括高校在内的其他企业在协作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科研基础储备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科研成果价值回馈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5. 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8

关键词: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联动

高校的招生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创建高等教育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使招生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一、从招生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看, 招生制度、招生宣传、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以及招生录取信息的充分利用都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 高校的招生制度、招生宣传、录取机制决定着高校的生源质量, 而生源质量是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 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校都改变以往招生与人才培养脱节现象, 例如, 清华大学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过程中, 设置了学科专业评价环节, 首次在10个学科专业试点进行面试, 将人才培养前置到招生环节, 实现了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了专业选择的“精确制导”, 学生在最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和潜质的专业、院系及老师指导的环境当中, 也会大大增加他们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

其次, 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以及学生信息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能有效地促进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报考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专业办学特色、师资水平等情况。通过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率情况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地域对专业的认同度、需求度不同, 导致个别专业在不同地域的报考志愿率差别很大;而更重要的一方面, 专业的报考热度体现了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如果某专业在多个省市的报考志愿率都比较低, 说明该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的同时, 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专业建设, 形成专业特色, 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招生录取过程中专业报考热度的分析可以促进专业办学特色和教学模式的改进,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根据考生高考分数以及填报的志愿信息分析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 结合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

例如, 表1是对2009年我校入学的五个一批录取的省份中前三名的学生共15名进行跟踪, 调查这些学生入学后这两年学习的情况。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 及时协同教学办和学生办对其进行引导。如学生2, 第四学期成绩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是该生的英语成绩有所下降;而学生3、学生5入校后整体成绩都有下滑趋势, 要提醒老师查找原因, 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其他大部分考生成绩较为稳定, 可以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之外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科研型的专题设计。

3.招生录取信息中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可以作为高等教育品行评定的参考。高考体制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对象, 改进高考评价制度, 在高考录取中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但目前高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实行, 高校录取还继续沿用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情况下,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注重录取信息中关于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评价以及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体现出来的特长和爱好, 对于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和意义。

二、从人才培养对招生的影响看,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的生源质量, 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对高校招生制度、招生录取模式、评价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 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二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因此, 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赋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权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

1.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高校招生不仅具有选拔的功能, 而且对基础教育还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高校对人才的选拔也随之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即是要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 着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许多省市高招部门及专家学者已经探讨在本科统一招生考试的基础上, 加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将考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发展等评价指标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推行多元录取形式。《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纲要》提出了五种招生录取形式, 即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多元录取机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和优秀人才的选拔,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2.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指高校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制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而是按学科大类 (或按系、学院) 制定计划进行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即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 经过一到两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培养, 根据兴趣、专长、社会需求以及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顺应了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 是为实现社会普遍所需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而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根本性改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 按大类招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学生志愿选择和个性化发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按大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填报专业志愿时比例失衡、冷热不均的现象 , 而且将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对接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马一鸥.试论高校招生的专业录取方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03) :60-62.

[2]王福, 吴奕.关于高校招生改革的几点思考[J].特别策划, 2011 (01) :6-7.

[3]范康健.论高校招生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1 (06) :33-34.

[4]张晓明, 王燕妮.深化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82-83.

[5]反思高考招生乱象:高校招生≠抢夺高分考生[N].人民日报, 2011-07-05.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意识,创新人才,教育质量,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质量的核心之一, 就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21世纪, 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社会衡量高等教育价值的主要尺度。

一、提高教育质量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纵观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与是否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是知识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知识经济社会, 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人才因素。有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参加的欧盟组织报告研究表明:体能、技能、智能的投资比例是1∶3∶9, 素质提升后, 它所创造的价值是1∶10 ∶100, 创造的财富产生了巨大增长。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知识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各国都把大力发展教育作为第一战略。韩国为实现在21世纪成为“世界超一流国家”, 把强化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核心战略。在知识发展的时代, 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只有在人力资源的作用下才能被赋予活力、创造财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21世纪初, 日本提出“教育立国”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目标;声称要做教育总统的老布什在《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强调:没有教育革命就没有复兴, 建设好教育制度以确保我们未来的成功, 要为学校教育达到世界水平而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如何在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展的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2006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2007年度工作会议, 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的讲话, 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认识。要提高教育质量,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周济部长提出“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特别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进一步把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提高质量上来”。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际教育竞争的特点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增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紧迫感, 要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人才基础, 将高校打造成培养国家自主创新人才的基地、自主开发和重大研究的主阵地。要强调自主创新和原创性创新,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加大力度将科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提高教育质量可借鉴创新型国家教育经验

提高教育质量不单是加大知识积累, 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此, 有必要借鉴创新型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美国的经验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对权威理论提出批评意见, 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开设培养创造力的“创造学”课程。二是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到有关单位实习半年至一年, 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经常性的专家讲座、辩论会等, 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和校内各种活动团体, 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四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把本科生科研当作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的做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把“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日本地震灾害严重, 自然资源匮乏, 一直把这些因素作为教育的重点, 以此激发学生改变现状的意识。二是强化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考试以论文及实验报告为主。三是注重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图使学生有基础成为与国际科技水平接近或持平的创新型人才, 提出在本世纪50年内, 诺贝尔奖得主达到30人。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最新、最高水平的科学文献作指导,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挖掘自身潜在的研究能力, 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 教师起提示、辅助的作用, 学生要查阅、研究众多的本国和国外的科技文献, 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始终是以灌输式授课为主的知识传承教育, 过分注重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 严重桎梏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朱棣文说:“中国高校过多强调书本知识, 过多频繁进行书面考试, 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丁肇中指出:“考试第一并不代表最好, 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 而科学研究是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内容应进行改革, 有些已不适应需要, 也可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可以带领学生完成科研课题, 把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为学生科研创造条件。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建设适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基地, 开设综合型、设计型的实验, 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学术活动, 举办讲座, 发表出版学生的作品等。

三、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虽然掌握了书本知识, 却没有获得能力, 有学者提出:既使接受最先进的知识教育, 也只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水平, 而不能保证适应未来, 因为未来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学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才能有足够的创造力。我国学生能获奥林匹克大赛冠军, 但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原因之一是因为未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蔡元培说“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而是教学生学。教师角色应重新定位, 不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应是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应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教学问题, 来满足学生在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探索知识的需要。问题体现着教学目标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英国科学家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要培养学生兴趣、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求异思维。

四、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因为它对教师起制约和导向作用, 教师要按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所以评价标准、程序、办法必须科学准确。评价指标必须坚持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以往的评价过多注重教师讲得如何, 而忽略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考核教师应加大学校专家组的评价指标, 因为专家组的评价有更大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前瞻性;教学效果评价必须加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评价指标;必须加大教师科研和带领学生科研的评价指标, 以此推动科研发展和创新活动;必须加大教学方法改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指标。一些高校采取学生给教师打分的方法评价教学, 这种重学生打分的评价方式混同于听众给歌手打分的做法, 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 学生的认识必定有局限性, 每位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分门别类, 重视程度不同, 大课与小课教学效果有差异, 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就很难把握公正与准确, 还可能把教师的注意力导向与学生的感情因素上, 以学生“满意”为标准, 这对实施创新教育是不利的。

试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篇10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在教育”。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但是,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加强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 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 高校普遍存在着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理论多而实践少。教学中很多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缺少主动性, 不爱动脑筋积极参与教学, 也不爱动手亲自实践活动;通过长期这种灌入式的学习, 倒是加强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能力, 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却被白白扼杀了。部分高校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视的不够, 没有形成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和大胆尝试创新的研究氛围。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创新”被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定义为“创造性的破坏”, 创新应该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创新包括很多内涵:从无到有、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发展是创新;能推陈出新, 打破常规的也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新颖, 新颖的程度会决定创新的层次与水准。创新教育是重视人的主体性, 坚持以人为本, 要努力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我们认为创新人才通常应该具备学习及思维的独立性、研究及实践的独立性。

基于目前我国的国情, 当代的高等教育要以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为根本, 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热情为切入点, 进行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层次结构人才的需要, 进行制度及模式创新, 进而形成适合本国国情、有利于高级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个性特征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构建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根本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及其方法体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策略培养创新人才:

(一) 更新传统的教育观, 能够坚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

虽然, 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经济发展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 也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但是, 我们发现目前的大学课堂大多数还是依靠着传统的教育理念, 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 还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尤其是没能够充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坚持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 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从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过渡到鲜明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从而真正实现由教师的教为中心, 转变成学生的学为中心;尽量从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 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 只有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 与时俱进, 始终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才能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 要充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创造能力。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因素对创造能力的影响往往比智力因素本身会大一些。因而, 高校及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巨大作用。学生的个性特征越是突出, 他的创造能力可能就越强。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 我们既要讲究共性又不忘记个性。人才的培养会折射出社会的共同需求, 可同时不能无视个性的存在, 不然的话, 就可能使我们将来会缺少更多的独具特色的高等院校、有独创见解的学者以及有鲜明个性的高级科技人才。

(三) 需要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和精心指导。因此, 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 只有教师心里有了创新的观念, 才能在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时充分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逐渐形成创新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学识及学历和不断展开科学研究来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 使得教师学会如何引导学生研究发现问题和帮助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率越来越快了, 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 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改进自身的思维方式, 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能够发现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引领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的创新精神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水准, 一定要发挥教师的先锋和表率作用。

(四) 敢于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底蕴, 也需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 合理地安排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要把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中能够及时补充本学科最先进知识, 逐步扭转教学内容过于老化陈旧及其不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适当问题情景, 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 启发大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从而充分锻炼大学生独立思维、言语表达能力及快速应对能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注重现代化技术在发挥大学生创造性中的作用, 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能够在教学中适当及时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及网络信息, 这些手段都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注意评价学生知识性内容的掌握, 还要评价能够体现学生独特见解的内容。同时, 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平时课堂的表现、课程作业完成、创造性的研究学习, 以此来激励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和勇于创新的强烈欲望, 一点一滴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 大力提倡以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具备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和浓郁的学术氛围, 有助于开展科研活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 能够把科研中所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日常教学中, 使得所教的学生能够获取最先进的理论知识, 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鼓励高校经常性与各大企业合作, 科研、教育与生产一体化机制的融合会使高等教育直接联系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使高校了解生产与科研的最新前沿, 既让大学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 又有助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可是, 目前不少的高校及科研人员及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苗头。教学工作本来就应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必须认识到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日常工作的突出地位, 尽可能地制定相关的制度, 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 重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对科研的决定意义, 通过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良好循环机制, 积极发挥教师和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意义, 同时, 又绝不能忽视日常教学使命, 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二、结束语

德国总理赫尔佐克说:“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市场上的位置, 取决于其人才素质和如何有效地推进创新。”高校的教育必须创新, 创新的教育必须建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突破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 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也能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具体细节。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要依赖高校自身管理体制的改进、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以及全社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 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科技飞速发展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饶明如, 钟莉华.新时期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1) .

[3]杨福运, 徐佩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0 (4) .

[4]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篇11

关键词: 高校创新型人才    学科竞赛    培养途径

为提高我国各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国务院于2006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文件为我国设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方针。这一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全面规划与部署。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后备军,可为社会贡献的力量、创造的价值都是巨大的,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创新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及与社会经济水平的紧密性

21世纪是以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力、科技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将被社会青睐,被国家需要。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可以说,创新性人才的数量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不仅是为社会提供劳动力,更是为社会带来知识的更新与技术的创造。因此,增加我国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十分必要。

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隐形的财富,能够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一个创新的想法可以创造新的产品与产业,甚至可以为一个产业带来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大多数投资者都深刻认识到,创新能够带来商机,创新可以赚取更多资金,因而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资金反过来再投资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上,以求得更快更早地获取相关产业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在同行中独占鳌头,获得更多效益。投资者们会将更多资金再次投资于培养创新人才上……如此往复循环,就会使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经济不断飞速增长。同样的,如果忽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那么整个社会的创新知识水平与其更新的速度也将会止步不前,社会无从发展,经济无从提升,人们无法获取更多资金,自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将无从谈起。我国南北方经济现状的对比反映了创新性人才的重视程度。我国南方最早接受改革,最早实行了教育改革,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迅速投身于各种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过来使得人才的培养获得更多投资;而我国北方则重视相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其创造的价值仅满足于新一代传统教育的开支,无暇顾及创新能力培养。这也是我国南北方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与我们社会的经济水平有紧密联系,为了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良好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学科竞赛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空间,竞赛的结果也会以一种积极的方式,鼓励与刺激广大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创新。因此,为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平台,十分有效。

1.按专业领域划分

理科类学科侧重以科学知识来研发出能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理论成果;工科类学科,则是以理科类的理论成果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创造出能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工具;而文科类学科则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以总结人类历史和预测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学科。根据各类学科的不同专业目的,相应的竞赛方式也要根据其特点而有所不同。

对于理工科类,我们可以为机械专业的学生举办“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积极推动机械产品研究设计与生产的结合;电子类专业举办“电子设计竞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及对新旧实验器材整合的能力;土木类专业举办“结构设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而对于文科类,我们可以将其专业与社会相关联,如针对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以真实企业商业问题作为比赛内容,辅以企业资深人士作为企业教官,以及业界专家的点评与辅导,让大学生与高校老师在了解企业现实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配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实践就业;营销类专业则可以举办“市场调查分析大赛”,通过将相应问题所需的信息具体化,设计信息搜集的方法,管理并实施数据的搜集,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确定其含义的过程,培养大学生观察生活、体验实践,从实践中学到观察、分析事务的本领,也为今后从事各类经济工作打下基础。

2.按组成部分划分

一个专业学科可以细分为多个组成部分。很多时候为学生组织一个完整的专业学科的竞赛并不现实。对此,我们可以将专业细分,拿出该专业学科中众多技能之一进行竞赛。例如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举办“英语演讲大赛”,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与自信心;为医科类专业的学生举办“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以及针对土木类工程学生的“测绘之星大赛”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同样,竞赛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多专业学科相互交叉,如“广告艺术大赛”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通,以扩大广告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丰富广告教育的内涵,促进大学新闻传播、广告、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机器人竞赛”等竞赛亦是如此。涉及专业交叉类的竞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合作观念,更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出新起到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

3.按个人兴趣划分

打造以竞赛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旨在激发广大群众对事物有创新性思维。因此除了专业性较强的竞赛,一些起点低、平易近人的竞赛活动也必不可少。大学生除了主修专业,在生活中一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好可能与专业相关,但多数是出于兴趣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我们也要相应地举办一些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帮助大学生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样有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诸如“影像处理大赛”、“字体秀”等趣味十足小型竞赛。这样让竞赛给人一种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活动的感觉,更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随着时代飞速前进,培养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必将会成为国民生计的重中之重。各高校应承担起这一责任,保障学生在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限制与顾虑,可以完全施展。让新一批朝气蓬勃的创新人才为我国的中国特色发展开辟出一条宽阔之路。

参考文献:

[1]邰枫,郭福,高国华,等.卓越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29-31.

[2]田玉敏,崔三常.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术论坛,2014,37(287):177.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12

一、高校创新人才的界定

创新,顾名思义,即人类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并通过反复的实践验证,从而得出新知识或新事物的过程[1]。创新人才便是具有创新精神,并富有创造能力,通过大胆地尝试,乃至反复地实践,从而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所贡献的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校为主体,凭借其雄厚的师资能力,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整体机制。

经济增长的初期,是以生产要素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2],在此模式中,其是以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资源等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消耗等,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诸多问题,粉尘污染、雾霾侵蚀、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此后,通过以投资为主,进入以投资驱动来发展经济的阶段,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依靠劳动力、自然资源、投资等因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的新型经济发展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科技创新具有创新性、不易复制性,其能够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科技创新的主体则是创新型人才,在我国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具有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思维较活跃、眼界较开阔等特点。因此,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其必须具备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虽然较之计划经济时期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确实有显著的增长,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也暴露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不足:一是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较少。我国的高校数量较多,但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管理体制、政府资金支持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院校按照已有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创新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很大的不同。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种类单一。长期以来,一提到创新,人们更多地重视认为自然科学的科技创新,而忽略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可以直接作用于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固然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社会科学虽然不能研制出新实物、新技术等,但依然可以通过软创新间接作用于生产力。三是各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界定不同。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抗挫折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扎实肯干的实践能力等。各高校对于创新人才的定义不同,有的认为引进新理念、新思维、新事物就视为创新,有的则认为应当在原有的知识以及引进新知识的基础上,独创具有创新点的新事物。

(二)产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原因分析

1. 高校教育理念略显陈旧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活跃经济市场,各种理念也从计划指令逐步转向市场调节,延伸到高校教育的管理理念,也是逐步从计划性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转向“教学相长的创新型”模式。目前,我国有的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个性化教育课程等创新类课程,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乃至创新型人才。由于计划经济思想的残余,高校教育理念仍有些许陈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略显陈旧。

2. 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目前各级各类高校较多,因培养目标不同,其培养方案也各不相同,有的院校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还兼顾培养其实践能力。而我们目前的很多院校从培养方案上来看[3],仍然是认知性的课程比重较大,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思想残余,长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单一的考核标准,使得学生为了取得奖学金,为了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苦学书本知识,通过考试取得高分。虽然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里,也有认知实习、实践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实践类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例如,虽然学校与企业建立实践关系,但部分企业以怕影响生产等理由,其还是以让学生参观为主,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这样直接导致最后对学生的考核就形同虚设,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实习报告,然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动手机会较少,其所写的实习报告含金量不高,同时,教师执行的实习报告的评分标准也不够明晰。

3. 我国各类高校参差不齐,所获得的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定位不同

随着政治经济的协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目前有“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省部共建院校,普通地方性院校,这些院校的师资水平不同,科研能力不同,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不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各不相同,显然,培养出的毕业生创新能力不同。因此,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是同一体制、同一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管理方面

1. 建立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教育目标

针对教育目标略显陈旧,高校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取得毕业证,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动手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学生通过四年高校学习经历,不但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当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甚至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

2. 完善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教学模式略显陈旧,高校教师具有学历高、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在专业知识领域占有绝对性优势,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存在一些误区。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模式是正确的,也是正统的教学模式。其实,我们应当逐步转变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和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讨论式教学相长的模式,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好讨论课题,学生在课前通过翻阅图书等方式积累相关课题资料,等到了课堂上,教师应当通过启发式的讨论组形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思考到讨论再到教师的指导,从而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讨论组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理念,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优化高校管理人员与管理体制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机制,这个机制也是有投入和产出的,要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合理而高效运转,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高校整个管理机制的配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科研,参与创新型项目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有项目的组织、场地的支持、资金的运营、激励机制等,这些都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来完成,可见,高校应当对管理进行定期培训或组织到外校调研等活动,让管理人员走出去,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做好人员保障。二是高校必须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对应的管理体制,高校要想培养真正意义的创新型人才,不是多开几门选修课、多申报几个创新项目就能完成的,既然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体制,那就必须配套合理的组织机构,组织分工,例如,有的高校有独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创新项目的申报与管理,也有的学校由教务处或团委来进行管理,在组织机构上相对比较明确,各司其职,而有的高校在组织机构和组织分工上却不够明晰,比如,大学生创新科技类项目由团委进行管理,教育部下发的部分科研创新项目又由教务处管理,日常的学生创新项目又归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管理,这样分块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各部门互相推诿或政令不一的情况。我们认为术业有专攻,高校应当选取一个专业的部门对创新型项目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二)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即是传道、授业解惑者[4],传统的授课方式为,教师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提前准备备课,然后把所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板书或多媒体传授给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或深或浅地讲解,而学生则坐在座位上聆听,长此以往,由于灌输式的授课模式,不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差,而且有的学生还出现旷课、上课打游戏等情况。有鉴于此,我们建议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除了板书授课,可以将讲座、讨论、课堂授课、聘请行业专家等方式纳入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在科研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以期达到循环创新。教师不仅有教学任务,还肩负着科研任务,教师应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让学生参加自身的科研项目,使得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教师的教务态度来讲,教师应为人师表,必须认真备课,而不能图省事,一上课就只打开多媒体放映PPT,没有板书又不与学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态度是错误的。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当辩证地对待,教师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场所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选择学生上并不能只看学习成绩,而是要因材施教。

(三)学生学习和评价方面

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因学校层次、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科研能力等差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略有差异,但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院校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动手能力为辅,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必须引入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观,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过于单一,很多高校还主要是以学生的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对于实践能力的评价为辅,有鉴于此,高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

对于闭卷考试科目应当增加开放性题目,此类题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例如,有的科目考试,教师将教材中例题的数据稍作变动后,在阅卷时却发现很多学生就因为数据换了,就不会做题,这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是机械地学习,没有学以致用;与此同时,教师的评阅也应该采取开放式,评阅答案不能固化为单一式,而应该多视角、宽视野。

除了原有的以卷面考核的方式,应当增加各类实践实习环节,例如,分组讨论课、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毕业实习、个性化教育等,大量的实践环节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集思广益,通过教师的引导、团队的讨论与协作迸发出的新观点、新思路。

(四)政府支持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首先,政府应当出台新的规章制度,以期能够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比如,大力发展大学生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团体等形式,并对大学生创新给予资金与制度的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只有有了明确的制度保障,学生才能放下顾虑,敢于作为;改革教师的职称评定办法,高校教师具有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等优势,高校教师在评定职称时需要若干科研项目,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选拔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并将此作为评定职称的加分项,这样既增加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教师也能得到政策支持,还能够在科研实践中教学相长。其次,资金支持,我国高校具有数量多、层次多、专业实力不同等特点,既有“985”工程、“211”工程、省部共建院校,也有普通的地方院校,而这些院校所获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同,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其物质保障,教师的培训、科研设备的购置、校外导师的引进等,都需要充足的物质保障。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相应的成绩,但仍存在创新人才数量少、学科种类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理念有待创新;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校定位等参差不齐。有鉴于此,为构建新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高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评价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琼,林之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4-5.

[2]陈勇星,等.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0):37-41.

[3]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8-9.

上一篇:无套利模型下一篇:选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