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2024-10-01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共7篇)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篇1

【摘 要】普通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始终是我国各类普通高校较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学科的复杂性、前瞻性,导致目前普通高校办此专业在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置上的混乱,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将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置、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旨在促进我国普通类高校开办该专业成功。

【关键词】普通高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普通高校对信息化相关专业培养趋之若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及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所需的人才培养的专业。目前,各普通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都要参照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录的要求,在符合教育部下达的专业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的历史较短,各高校教师所拥有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对该专业理解的不同,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应有所不同。因此,普通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在与教育部下达的专业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性前提下,更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保证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合理设置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之根本。其中,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了知识、能力、市场和未来四个方面的导向作用。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又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当充分理解和把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教育部在下达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曾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据此,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文化基础课程是基础,专业课程是核心,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是主要技术支撑手段。很多学校忽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分强调计算机和软件等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这样会导致培养的学生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但又不能真正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相媲美,这样会使该专业的毕业生陷入技术误区。

课程设置要尽量结合本校特色优势学科,满足地方建设需求。专业课程中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要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可设置信息管理学、运筹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等课程;选修课程设置中,要根据本校自身优势学科开设相关课程,如带有化工行业背景的学校可开设化工原理、化工生产运作管理、化学工艺学等课程,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为企业节省后续培养成本。在课程设置与制定中要认真听取企业和行业专家意见,对课程结构、比例、学分、内容衔接等方面进行推敲,力争做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知识相统一。确保在课程制定方面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更完备的教育课程体系。

三、走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的起点在高等学校,人才的使用在企业。通过二者合作,能很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在校企合作中,可从共建实训基地入手。将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企业管理一线中,按照企业的真实需求,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很多学校花费了大量精力与财力进行了专业建设,但由于行业技术的不断变化,原有专业教学远远滞后于现有的市场需求。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正是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各自优势,学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符合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标准。这对于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进行校企合作后,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组织相关专家、教授、教研室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另外,还可以通过外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专家的方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益的补充。

四、自我创新发展能力的培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该专业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就要求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强一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本科生导师制的活动中,针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优创”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教师努力为他们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针对性”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培养,对其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在创新能力培育中,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正以其资源丰富、资料搜寻快速和圈子互动等特点逐步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主要来源。网络在学生的学习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普通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人才的应用型。培养模式的选择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保证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技能及较强的自我创新发展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群.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1).[2]陈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3]张秀萍,王春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一、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变革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此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同时也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财务会计进行重整, 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决策和实时监控为一体;企业会计职能的范围应予以转变, 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会计的日常核算和监督, 而是更多地面向整个企业管理, 从而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会计的基本职能, 更要具备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评价经营业绩等技能, 真正地从业务处理和会计报告的传统工作中解脱出来, 转向战略支持等高级管理活动,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可见, 会计信息化高质量的开展与实施,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它的发展需要熟练掌握会计知识, 熟悉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 人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重要保证。

纵观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虽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 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 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 但从总体上, 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更是亟待解决。高校是培养会计高端人才的基地, 因此, 会计信息化人才应具备何种素质和技能要求、应如何培养这类会计高端人才, 成为了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之一。结合会计信息化实施的需求, 本文认为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还需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及了解相关常规知识。比如说, 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好外语、经济学、统计学、财政、税收、金融、法律、营销等相关知识, 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是对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会计信息化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 还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控制、执行能力, 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 以适应环境要求, 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应具有会计实务的解决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职业技能。

二、目前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学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但真正具备会计信息化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才的仍然稀缺, 也暴露出我国会计教育水平落后的问题,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方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还不能完全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 教育系统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设立会计专业的学校很多, 但是设立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并不多, 这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制约。从教育系统来看, 有一部分人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劳动效率, 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 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有人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一点财务软件的操作, 会电脑记账这就是实现了会计信息化;殊不知正是这些偏颇的想法和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 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离, 甚至学不能有所用。

(二)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只注重传统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目前, 许多会计理论工作者只重视传统会计理论的研究,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严重失衡, 教学过于偏向理论知识, 缺乏系统全面的信息化实践教学, 严重背离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背离实际需要, 学生对其缺乏兴趣,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 造成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技能与市场所需要的会计人才需求相差甚远。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需要众多的高尖端信息技术。纵观国内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 大多是在原有传统会计课程的基础上, 简单地添加了几门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 就认为是在培养综合性会计人才了, 而对现代会计与信息化的结合却很少涉及, 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 复合型专业师资的缺乏。

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专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 有着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但没有在企事业从事过具体会计工作, 缺乏实践经验, 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同时绝大多数教师不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的复合知识, 尤其缺乏实际研发的经验和能力, 不能完全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 无法将学生的学和练习结合起来,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培训教育经费对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实践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教师得不到实际环境的锻炼, 无法形成一支既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又熟悉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等的师资队伍, 致使教学师资质量不高, 制约着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笔者认为, 正是由于上述认识误区等多重原因, 使得会计人才的培养游离于社会需求之外, 没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没有达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要克服这一现状,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明确培养目标, 调整并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作为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要解决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断层问题, 首先要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要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特殊, 并有一定难度, 因此, 高校应该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目标, 正确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不同, 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就目前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来看, 大致分为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技术人才和会计信息化操作人才。各高校不妨先按照这三种层次来考量, 量力而行, 准确定位, 而不能不顾自身情况眉毛胡子一把抓, 培养出来的学生没特色。要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夯实基础, 同时, 还要突出特色, 使培养出来的各类型的人才上岗就能灵活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 并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 灵活设置课程体系。

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应用型高端人才, 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课程教学目标, 以信息化作为课程体系的灵魂, 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 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 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为基础, 以计算机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 以各项模拟实验为着眼点, 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校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的全体学生, 可以采取双学位、双专业的培养模式、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也优化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热衷选修的课程主要是英语和外贸, 涉及会计信息化理论的课程并不多, 普遍缺乏计算机信息化知识, 这一现状不利于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应适当增加最新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 提高学生对信息化课程的关注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会计信息化选修课程可以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储备大量后备人才。

(三)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构建“双师型”队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而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把握好信息技术对大学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影响,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其关键的一环。首先, 从自身角度讲, 高校教师应有不断学习、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 只有自身知识的充实与新颖才能教出不落伍的学生。其次, 从外部环境角度讲, 高校需要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到企业第一线实践, 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 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 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最后, 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 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样既可拓宽师生视野, 又可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总之,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不仅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辛苦努力, 而且还要有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会计人员、政府的合作和互动, 共同努力积极思考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之路。因此, 只有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建华.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9) .

[2] .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4) .

[3] .张帆, 罗延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 2011, (2) .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素质;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建设一流的大学,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作为高校教师,不仅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而且应当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能够熟练地把获得的信息成功地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适当的教学途径传递给学生。尤其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教师不能只授业解惑、传递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新专业不断增加,学校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正在不断变化,教师只靠职前教育获得的知识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内容发展。很多教材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学科前沿信息,这就需要高校教师通过较强的信息能力来获取这些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一、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指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信息素质包括图书馆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研究素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等。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先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随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现在,信息素质已成为全面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师的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传递的学校教育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生活等多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内涵可细化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努力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二是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思考信息;三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筛选、整理、组织、编辑,并将信息与所教学科有机整合,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活用于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之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师信息素质的重要体现;四是遵守信息道德,遵守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懂得维护信息安全。

二、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有怀疑性、批判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从而能获得创新性成果或者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的人。

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创新知识的能力;有脚踏实地、不惧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

三、高校教师信息素质与创新人才的关系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信息时代,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目标,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

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示范、引导作用。教师的信息意识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对信息的敏锐性,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要知道哪些信息是新颖的、未知的、可探索的,具有潜在价值的,值得探究的,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跟踪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敏锐地捕捉信息,从司空见惯、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将之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识别信息、发现信息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2.教师的信息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师不但要创新教学理念,而且要创新教学策略和技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教育形式也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今天,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面对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剔除过时的、无效的信息,提取及时的、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到教学资源中,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将成为探索新型教学结构和模式的有力技术支撑,它将影响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才能进行教学创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策略、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和新的设计;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3.教师的信息道德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

创新人才不仅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非凡的创造力,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创新人才应具有辨别良莠信息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对网络负效应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不去制造和传播负面信息,懂得合理、合法地应用和传播信息。高校教师应自觉以身作则,做好信息道德的表率。在信息的获取、使用、传播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观、信息伦理观,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帮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四、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的策略

1.培养教师敏锐的信息意识

教师的信息意识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意识的自觉性和敏锐度,引导教师定期主动追踪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信息,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把最新的、有用的信息整合到教学资源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例如:在教学活动中要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方式,增加开放式、交互式、情景式、讨论式的教学;上机操作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深入引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可采取班级、小组、个人、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方式;要开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课件以及带智能测试、评价的多媒体或网络式教学、考评软件;探索集知识、能力、态度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评价方法。

3.搞好信息技能的培训

许多高校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能力方面先天不足,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高校要积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信息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信息技能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应着重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以及综合应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为目标,可采取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职进修以及自发研修等多种形式。

4.依托图书馆开展数据库培训

当前,高校图书馆都十分注重文献资源的建设,购置了大量的数据库和数字文献资源。高校应依托图书馆对教师进行信息检索和利用数据库技能的培训。图书馆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让教师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能熟练掌握各种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手段、检索策略;经常举办各类数据库讲座,让教师能熟练使用本专业的数据库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5.提高教师的信息道德修养

高校应给教师开设信息道德的相关培训课程,讲授有关法律、知识产权等知识,使教师在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信息等活动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尊重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在引用别人的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尊重个人隐私,不窥探别人的文件,未经许可不能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遵循信息法规,抵制各种不良信息;不传播虚假有害的信息,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不使用或拷贝自己没有支付费用的软件;不使用盗版软件。教师只有自己拥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尚的创新人才。

6.高校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

高校要把提升教师信息素质落到实处,既要有硬性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又要有软的政策加以鼓励。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制度,做到负责有专人、培训有记录、后续有跟踪、工作有成效、经费有保障、考核有依据、激励有政策,特别是要把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工资晋升、评优等工作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

五、结语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信息素质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为此,我们应加强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并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作用影响学生,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松青.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J].情报探索,2010,(7).

[2]吴陈,陈建学.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3]王惠.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1,(1).

[4]张礼芳,施建林,袁国麟.教师信息道德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9).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篇4

一、信息素质内涵

信息素质的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波尔于1974年提出的,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被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关于信息素质的定义在我国还没有定论,国内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素养和品质。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主要包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信息知识主要包括对信息理论的理解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信息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交流及创造、驾驭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主要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教师信息素质的特点

教师信息素质主要是指向教育教学实践的。它除了具备以上一般性信息素质的内涵外,又具有其职业的独特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信息观念和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作为教师,能运用信息传播规律来科学地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是教师信息素质培养和提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适应信息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使用意识、信息更新意识,才能把握对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的教学当中,才能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及学科建设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2.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

应用信息的能力也称为现代信息社会的读写能力。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信息的责任感、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新的信息创造和传递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指对信息科学的基础和信息手段特征的理解以及技术手段基本操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教师信息素质的核心内容,是现阶段教师急需具备和提高的主要能力。因为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的操作和信息处理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具有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

科学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也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学科内容和学习对象的媒体。教师必须具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选择合适、实用的媒体的能力。这种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4.高尚的信息道德和健康的信息心理

教师的信息行为应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发生。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应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过程中自觉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按照一定的信息规律办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同时能够解决和处理学生所面临的信息伦理道德问题,关注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发展,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三、高校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响到了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分子,必然受到信息化这一大环境的巨大冲击。为了迎接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各高校建设了计算机校园网,并接入了相关的国家主干网和国际互联网,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学习等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不断形成和出现,这些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客观上为教育实现信息化创造了物质条件。然而,要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对不同内容和不同来源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利用和传播,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素质必须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教学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的现象将会在许多学校长期存在,无法适应信息时代要求。 2.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网络、电脑等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如果高校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质,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化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信息素质决定着高校教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因此信息素质成为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3.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新型的教学结构中,应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学生更多的通过教学媒体,利用信息资源自主地学习,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学节奏的调控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上。教学的目的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可见,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必备的条件。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应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4.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我国大学长期受计划管理体制的局限,所培养的人才多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在信息化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缺乏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的好坏来决定。

信息时代,只有不断提高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才能不断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更深层次地开发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使我们赢得21世纪全球人才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曾金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改革与战略.(6)

[2]冯淑娟.吕何新.高等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新要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3)

[3]张洪珍.颜冰.石瑞珍.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 篇5

王自强

(邢台学院体育系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高效性、精确性和良好的交互性,在实践中又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因而推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文章将从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以及建设的主要途径等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在促使青少年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加强身体机能锻炼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质状况与身体机能也是各项考试和应聘职业需要考核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信息化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凭借其高效性、精确性和良好的交互性,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因而推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信息化建设在体育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而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现代化的信息数字设备、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二是加强现有教学模式、方法与信息化建设的接轨,以信息化的思维来引导教学的发展与变革,集合优势资源,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提升体育教学理念的过程,也是“通过信息网络建设,对学校体育各方面资源进行统计、[1]分析、分类、汇总、得出结论的有效途径”。关于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体育教学涵盖面广,而高校体育又比较开放和自由,因而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并不像小学和中学那样固定,再者由于硬件设施的相对完善,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游泳等大量的体育活动都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方面从简单的体育活动到专业化的培训及各种体育比赛的开展,以及体育

理论知识的测试等,都使得体育教学的涵盖面更广,管理难度与教学资源的需求量都不断上升,而各种体育教学形式之间又需要强有力的整合,因而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日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形式的管理和资源提供而言,显得很有必要。

1.2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学已经由简单的体育运动向集合了身体训练、协调性及身体机能开发、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生存能力、意志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在很多高校中,体育教学已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些转变使得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包括“知识目

[2]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全新的结构和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体育教学需要将更多的信息整合起来,同时提供更加生动与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更多的服务性功能,这些单靠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难以实现,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撑。

1.3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

在通常的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运动的动作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同时大量体育运动的动作具有连贯性、快速性等特点,在某些较为专业的训练和教授时,关键动作以及一些技巧学生难以观察清楚,进而难以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和难点,这往往使得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教师层面来看,由于教师水平、理解能力、教学方式以及运动水平的差异,其在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随意性的影响。而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便于丰富教学的维度与广度,降低教学的难度,提升其可理解性与形象度,对教学有很大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学引入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较为枯燥且匮乏,在与其他学科整合性方面显得薄弱,与学生的互动性上也十分不足,而这些因素恰好是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所在。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常见的PPT、视频、flash等多媒体资料;其次,可以与其他学科通过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料等进行整合,使得体育教学中涵盖更多的内容,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另外,信息化的操作使得教学变得具有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与教师沟通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与教师和教学资源互

动及反馈教学情况。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以通过体育教学信息化平台,搜索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的技术理论、视频,这样即实现了分层教学的具体要求,又能

[3]更大幅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

3.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加强教学资源的数字化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重要支撑,因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构建首先要实现教学资源的突破。在传统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集合,集体训练,然后例行活动,在解散,这样的方式过于单一且枯燥,学生对体育知识接收量较低,同时大量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运用。要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首先便需要在学校层面构建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模块,以海量的体育类图片、视频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料作为教学的基本资源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料进行搜集并不断扩充,而对于本校的优秀体育教师和优秀体育课程,也应该以数字化资料的形式并入资源库。

通过基本收录与平时的不断扩充,高校的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库将越发丰富,这一方面大大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与分类保存,同时可以使得每一类体育教学课程都有强大且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库。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流水化补充体系,资源集中,数据量大,便于查询和保存,同时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的信息化平台自我浏览海量资源,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2加强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化

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层面是要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化,因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自身具备良好的交互性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实现教学与信息化建设整合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乏味,基本都是教学示范和自我训练,之后便是自由活动,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实际上很难充分理解。以篮球教学为例,由于该运动节奏快,同时运动规则复杂,学生一方面很难充分理解各个动作的标准型,而对于如何才算犯规也不容易准确区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播放多媒体教学短片,对于关键动作或教学难点,可以通过慢放、定格、倒退、重复播放等多种形式使得学生切切实实地看

得更清楚,对于当中的技术难点,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多媒体设备将关键动作抠出,以flash等形式进行分解,这些方式显然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对于犯规行为,可以直接以多媒体模拟各种犯规行为的动态过程,这样学生的理解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或者简单的示意图更为直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经典的篮球比赛,紧张激烈的比赛可以瞬间将学生拉进实际篮球比赛场景之中,感受比赛和运动氛围,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体育课堂可以变得更加多元与生动,这也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重要运用。

3.3实现教学平台的网络化

资源共享与互助是当下教学改革的主流,而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便是教学平台的网络化,这也是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之一。平台的网络化包括多个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等,显然信息化建设可以将这些因素全面地联系与整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信息建设中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作为信息建设的门户及主要功能窗口,其中嵌入教学资源、交流、反馈等多个功能模块。例如,可以构建如表一所示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中,首先学生可以对整个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搜索、浏览、下载等一系列操作,同时利用E-mail、在线交流等形式可以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大大缩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根据体育爱好组建各个BBC类社区,在社区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除此之外,网络平台的突出作用在于院校级别的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建设,各个高校可以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电子化数据文件传输各自的教学经验和经典课程或课件,这十分有利于分享教学经验,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可以邀请体育教学专家在网络平台上与大家交流,这些对于提升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表一:网络平台功能表

功能模块 网络功能 网络体系 教学资源 资源搜索,资源下载 千兆级校园骨干网络 交流 及时沟通,信息及数字化资源传递 教学资源数据库 反馈 信息纵横向流动 基于PPRS的网络交流平台 3.4构建考核模式的信息化

考核与检测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许多职业与升学的第一道

关口,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在考核方面也应该促进其信息化建设。目前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考核模式,即以跳远、跑步等固定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最后根据学生的成绩打分,并人为地设置一个“及格线”。这样的模式不仅没有人性化地考虑各个学生在体质和运动爱好以及平时训练强度的差异,也难以实现考核及测评的数字化,因而其结果不仅不够科学与人性化,也难以进行后续的分析与处理。实际上,现代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学更多是服务性的,其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因而人为地划分一个及格标准并无太大实际意义,在这方面,可以用新兴的体质监测模式取代传统的体育考试,即综合体检与趣味体能检测的模式对学生的肺活量、肌肉弹跳性、爆发力、耐力等做出科学的测定,并将其与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因素综合起来。在这里,信息化建设的突出意义在于从检测开始的数字化模式,可以使得学生的检测结果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并且彼此之间可以利用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后续分析,提出一份最终的体质检测报告,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并提出身体机能的弱项和后续锻炼、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建议。这样的方式不仅更加准确和科学,同时可以对整个院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体质监测情况统一归并至信息平台,便于学校的管理和分析。

信息化构建是高校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必然趋势,基于信息化建设对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高度重视。虽然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积极探索与创新,并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综合入手,一定可以从本质上推动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强.信息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33 [2].瞿德明.浅谈体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8.(11):99-100 [3].李琦,李春鹏.论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10-112 [4].舒涵.体育信息化四大需求[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9(5):2-3 [5].张光忠,范先锋.推进体育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院学报,2005(5):104-106

[6].胡彪.体育信息化发展的下一个里程—信息资源规划的重大意义[J].山东体育科技,2005,(1):89-92

个人简历: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篇6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 原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它必须能够确定合适需要信息, 并且它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应用信息的能力。”在这以后, 又有许多学者陆续提出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认为信息素养已不是单一的技术和技能问题, 而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概念。一般认为它不仅包括普通意义上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 还包括更深层次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以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性的信息处理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其含义为:

(1)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与信息事业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总和。它包含了对于信息敏锐地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与洞察力;

(2) 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学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

(3) 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 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

(4) 信息道德指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对信息犯罪的防范。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 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是个人寻找职业、融入社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 信息化环境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2.1 应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愿望, 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 关心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2 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 对信息有较多地了解, 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教学, 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较快地获得信息, 能制定稳妥的获取信息的不同策略。

2.3 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吸收和理解, 批判性地评价各类信息。

2.4 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2.5 能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学术交流。

2.6 有较强的信息公共道德意识和信息公共安全意识, 对信息安全有所了解, 并能积极维护信息安全。

3 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策略

3.1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师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主体, 特别应当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信息化正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新体系, 是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 迫切需要高校教师摒弃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中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需要的部分, 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并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 在教育过程中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方法。但是,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把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简单化, 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 在课堂中使用课件, 再或者就是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文本。因此,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应当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 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教育行为。

3.2 建立对高校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和进修制度

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各高校也应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制度。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尽可能与新教师的上岗、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结合起来。

其次,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 实践证明校本培训是最直接、也是最方便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之一。校本培训是以本校为培训基地, 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 直接服务于教师, 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教师一边接受培训, 一边进行教学实践, 一边开展教学研究。校本培训能够充分利用本校的特色和优势, 发挥本校的教育技术资源, 结合本校的教育技术现状和教师的实际情况, 以求获得最佳培训效果。

再次, 要确定培养与培训的层次和内容。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时, 应分层次进行。在对所有教师进行信息意识与信息策略培养和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对计算机基础差的老年教师, 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使其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一般操作, 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学工作的工具之一;对一般中青年教师要求掌握Windows、Powerpoint、Internet、CSC电子备课系统以及有关课程软件性能与使用方法;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求Frontpage、Authorware、Photoshop、Premiere等平台组合与页面制作软件, 并能进行初步的教学软件加工;对信息专职教师或教育技术专职教师要求掌握C语言、VB语言、JAVA语言、数据库、动画软件。能进行较高层次的软件开发, 能对校园硬件系统进行设计、组合与维护。通过培养和培训, 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信息意识和素养, 具备较强的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存储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 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的能力和信息免疫的能力等。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电子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3.3 教师创造条件自己培养信息素养

首先, 可以多在网络上阅读写作。在不远的将来, 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手段。重视并坚持网络阅读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电脑上写作除了方便于编辑、修改和保存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实现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即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当然, 用电脑写作不仅是进行顺序文字的写作, 而且包括超文本结构的多媒体写作。经常在电脑上写作 (如教案、试卷、教学总结、电子幻灯片、论文等) 有利于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就感。其次, 可以多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上课。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上课, 是教师信息素养提高过程中的分水岭。要充分创造条件,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 也不要等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后再用。

3.4 紧密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

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 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 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 从面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着重抓师德与现代化教育理念, 更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和各科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磨合。每学期教师必须上电教展示课, 根据各学科自己的特点,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管理中表现为教学信息的数字化、系统化、管理的规范化;例如学籍管理、成绩分析等等。应用到教学中, 则表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同里。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学校教育的信息化, 很大一部分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上的效率, 落到实处是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与应用效率。因此, 让第一线的教师成为课件制作的专家、课件应用的能手, 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目标与成果。

3.5 营造良好的信息教育环境与信息化校园文化

在重视学校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的同时, 还应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文化氛围的形成。通过举办各类信息技术的学术讲座, 使师生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信息知识, 了解信息法规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展课堂教学,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扩大信息技术在校园服务体系的应用面, 使广大师生在充分享用各类信息资源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各项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 激发师生应用信息技能的积极性等等。这样, 在浓厚的信息化氛围中, 师生自觉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 从而使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得以充分的利用, 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没有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教师观念创新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又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障, 高校只有努力营造和优化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的环境, 才能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2]宋诚英.探究式学习背景下透析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高教探索, 2007, 4.

[3]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 2005, 6.

高校信息人才培养 篇7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作为信息集散中心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另一方面,又对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图书馆员要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使图书馆的工作走向网络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在图书馆理论中,出现了借助互联网络形成的“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许多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设想。因此,西北高校图书馆员的教育与培养,它不是过去传统的、狭义的概念,不是局限在业务水平和技术学习上,而是一种对馆员进行全方位调整的教育活动,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西北高校地处西部偏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各种软硬件与东部高校图书馆相比都处于劣势。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是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情报信息的需要,要向社会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竞争的主要内容。

一、西北高校图书馆员的现状

1、人才资源开发观念不强

由于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多数人对突飞猛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缺乏更深的了解,对图书馆事业的理解还停留在日常的借借还还,有些领导认为守住摊子、管好书就万事大吉了,没有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甚至有些领导只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就靠投入,靠一流现代化设备,对书刊的流失比较重视,而对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则很少考虑。这就极大影响了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西北高校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根本上讲,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近几年,高校高度重视,加大了馆员的培养力度,人员在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观。目前的队伍结构还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数量缺少,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专业水平等参差不齐。许多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认识不足,习惯于被动服务模式,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科研意识淡薄。而现代图书馆又是建立在网络化、国际化的基础上,对英语、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而且需要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需要的是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想做好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工作,就需要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和能力。

3、管理机制上不完善,造成人才严重流失

由于西北高校地区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经费较短缺,信息相对闭塞,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环境生活待遇、发展机遇等与发达地区或专业课教师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收入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不能体现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评职称论资排辈,不问实际工作能力及工作业绩;管理上权力过分集中,大事小事一律领导拍板,没有注意到图书馆人才资源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同时,西北高校人才流失现象还较为严重,调出的人员大多是图书馆的骨干,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西北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所以西北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西北高校图书馆馆员培养面临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人才队伍建设和现状来看,形势仍不很乐观,与东部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比较,西北人才队伍存在明显的不足。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馆员要想在新时代生存、发展,必须洞察一系列新情况,掌握新情况,掌握新方法、新技能,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促进西北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馆员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才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众所周知,馆藏、读者和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图书馆事业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从图书馆业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到图书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这都是图书馆员人勤奋工作、拼力争取的结果。站在面对知识经济的高度、重新认识图书馆事业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战略地位面前,要确立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培养具有强烈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图书馆员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按照社会需求引导和培养馆员,真正塑造出素质高、有创新能力的图书馆员。目前由于西北高校图书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不如东部地区,对于高人才的引进不如东部图书馆,所以,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就要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对专业图书馆馆员的培养,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创造、传播和应用信息资源的主体,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在其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并发挥关键作用。没有出色的信息管理员,就不会有出色的信息资源。因此,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个适应全体馆员发展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不同类型的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这是人才不外流的有效方法。在留人方面,要做到“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发展留人”;在用人方面,应做到“知人、用人、发展人”;在管理方面,应通过疏导、教化、激励等手段,调节人的心理与行为,调动和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实现图书馆目标的群体意志和力量。使馆员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和需要依托于岗位及图书馆事业的奉献中,将馆员个人的工作和发展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全馆上下形成“我尽职、馆发展,馆发展、我发展”的信念,使图书馆成为全体馆员发展的重要平台。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无论谁来到这里,都会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种管理和文化就叫“以人为本”。对于西部高校图书馆就要培养造就一批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起到领军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防止人才流失,影响西北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馆员培养要树立创新意识的教育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在前人基础上的超越和升华。图书馆员必须改变头脑中传统的理念,要培养图书馆员树立创新意识观念,图书馆员不再是单纯的图书管理员,而是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转变的多面手,由原来的守摊式的借借还还,延伸到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信息服务的信息馆员和对知识进行采集、整理、加工、组织的知识管理者。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更新观念,必须准确地定位,及时转变角色,适应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工作。“勇于开拓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图书馆走向成功的源泉。创新也是高校图书馆特别是西北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优势的基础手段,信息化社会用户的多层次需求,要求高校图书馆必然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移植到图书馆中加以创新,使图书馆工作生动、灵活、多样、高效。这样才可以使西北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西北高校图书馆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

3、馆员培养要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教育观

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第五条指出:“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即要求馆员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加工整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和知识。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有针对性开发新信息潜能,优化信息质量,增值信息价值,加快信息传播。《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第七条:“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即要求馆员要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现代信息技能、完备的网络及信息知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知识、信息服务。因此,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型西北高校图书馆馆员,只有好的教育思想、明确的培养目标,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具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面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西北高校图书馆员。

三、西北高校馆员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制度

人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竞争的主要内容,职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人才、招揽人才、稳住人才,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经济、文化、信息手段相当落后的西北地区,尤为重要。当前图书馆的人才资源开发,其核心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可以在引进全日制教育毕业生的同时,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要构建纵向链接、横向沟通的重视教育体系,促进图书馆员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人才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持续培养与开发,发挥西北高校图书馆的人才资源,不断激发他们的创制潜能,增强他们在高校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因此,开发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不仅要学习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而且还要在行政体制、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以及人才的培养引进方面寻求比东部沿海地区更大的突破。

2、加强西北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西北高校应认清当前形势,在思想观念上要积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如要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就要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和学术交流等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特别要注意学习和提高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管理技术和技能,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对馆员进行相关图书管理知识的讲座。脱产学习要和在职学习相结合,单位学习要和自学相结合。既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学习和提高,又要重视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他们应有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图书馆员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员,而是系统馆员、知识导航员、知识咨询员。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

3、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分层次调整培训结构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西北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在结构比例上,有计划地调整,补充配备多学科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图书馆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建设,以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员充实图书馆队伍,同时,为进一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对现有人员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是图书馆创新服务最重要的条件。馆员个人的发展与图书馆的发展是一致的,没有高水平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图书馆服务,要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优化队伍结构,争取学校支持。有计划地培训和培养现有馆员是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应该给以足够重视,要不断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达到让馆员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逐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较为合理的、适合图书馆发展需求的专业队伍。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队伍,才能保障我们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给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高校图书馆都应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可能单个图书馆的技术力量有限,我们应该注重发挥西北高校图书馆集体的力量,资源共享不应单纯是文献资源,也应该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技术力量较强的图书馆也有责任帮助其他图书馆。西北地区高校图工委在组织调研和探讨有关涉及西北高校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问题时,同时应继续积极加大开展馆员培训工作,加强区域间高校合作,逐步建立一支适应西北社会发展的、新型的、高素质西北高校图书馆员,促进西北高校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

[1]苗岭.谈东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协作发展[J].2005(1)107.134.

[2]孙武秀.西部高校图书馆与西部人才培养[J].现代情报 2004(3):34—35.

[3]王月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型人才培养之管见[J].2004(3):127—128.

[4]谈谈东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协作发展[J].图书理论与实践2005(1):1.

上一篇:毕业生还款注意事项下一篇:大学开学典礼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