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信息化(精选12篇)
高校教育信息化 篇1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使信息集中、标准;网络使得信息资源超越时空得以共享,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交流内容更丰富、方式更便捷、行为具有虚拟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高等教育快速地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天然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注入高等教育,并给予其全新的面貌和新的生命力。其中,开放性使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杨晓宏,梁丽,2005)。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按照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包括课堂教学信息化、课外学习信息化、教务考务信息化、学生个人资料管理信息化、交友娱乐信息化和去网络化、就业信息化等。
1. 课堂教学信息化又分为授课内容信息化和授课方式信息化。
学科实验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既满足各门课程的实验要求,又能够开设一些专门技术和系统的综合实验,即使不是课堂教学信息化唯一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受欢迎的。理工科的实验室里,实验数据更多地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文科的金融、会计、贸易、结算、投资等,不用再进入会计师事务所、金融证券所和贸易公司见习,在实验室就有一位专业知识丰富、经验老道的虚拟高手与你过招,没有比这更刺激的了。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经费相对充裕,例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生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国家财政部批复项目建设资金700万元。西安交通大学仅2008年学校就投入校级教学实验室平台建设经费达10 622万元到全校54个教学实验室,包括7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10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11个院级教学实验中心、26个专业实验室。
但是校级、院级学科实验室建设,经常受到经费投入、人员建设、设备更新与维护、软件筛选等问题的困扰。中山大学电子学系2006年承担本系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3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还有本系博士生的所有实验,以及物理系、计算机系、化学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等院系的学生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还有本系研究生和教师的科研实验,人数在3 000人/年以上,而一年学校下拨的实验室建设费用总共不足18万元,如此少的经费既要建设12个教学实验室、2个科研实验室、一个实验与设备管理室,又要维持正常的实验教学消耗,难度可想而知(罗志高,等,2007)。
2. 课外学习信息化。
所谓信息化学习方式是信息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信息化自主式学习、信息化合作式学习、信息化探究式学习、信息化接受式学习、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信息化混合式学习等。求知欲强的青年学生从来不会满足于课堂所学的内容,信息化因其快捷、集成的特点,不仅仅是原有学习方式的补充,更有替代的趋势。学生们借助校园网络,通过网络论坛、文件传输、远程登陆、多媒体视听等方式,广泛地搜寻和汲取知识。但是,学习信息化需要过硬的工具环境和软件环境,中西部高等院校校园不仅硬件不足而且网络拥挤,软件环境也由于资金缺乏,新鲜的、关键的信息又需要付费,因此信息的更新比较缓慢,能够获取的前沿性知识显然不足。
3. 教务考务信息化。
教务考务工作主要涉及教务、考务和教材管理三个方面。教务负责依据教学计划安排课程科目、课时量、上课时间及地点,必选修等;考务的内容则是根据开课信息编排各类考试时间、考场、监考教师,考试成绩录入、修改、统计、查询。教材管理侧重对教材计划、书目、库存、教材采购、订单、入库教材销售、师生领书的管理。因此,教、考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具有便捷性、及时性、安全性、实用性等特点。可喜的是,信息化能使复杂、繁琐、易出错的教务考务工作变得准确、高效。邵冬华(江苏,2006)认为,教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灵活性、及时性和动态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教务部门与教学单位由静态合作转为动态合作。
4. 学生个人资料管理信息化。
从新生报到直到毕业离校乃至更长时间学籍文件的保留,没有信息化是难以想象的冗赘的工作。当今的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部基本都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包括在招生录取后新生数据含姓名、籍贯、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日常维护,如学生的学籍变动,毕业资格审查;学生成绩管理;等级技能考试记录;社会实习工作记录;甚至银行借贷往来等。
5. 交友娱乐信息化和去唯网络化。
信息化行为是信息化时代的典型社会行为,如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博客等,沟通交往,首先从青年学生开始,逐渐向同龄阶层,然后是向上和向下的示范。但是,信息化以其开放性为人们拓展了交往机会,以其创造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的同时,却以其虚拟性掩盖着交往的神秘和危险。虚拟空间是一个主体高度自主的空间,虚拟空间既改变了人们以往接受、处理和发送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本身的产生和存在方式。而且,当今的青年高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之女,网络这种背对背的交往方式,显然具有弊端,因此,交友娱乐必须去唯网络化倾向。
6. 就业信息化。信息化综合集成和跨地域性传送的特点,
对择业就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打破了地缘和亲缘的传统就业模式,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具备信息化思维的大学生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以致中国教育部高层也不能忽视,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化。
2009年2月1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就业网开通仪式,至此,为全国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式开通。陈至立在就业网开通仪式上指出,要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重要保障。该就业网是教育部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求职和招聘的信息化平台而建设的。网站将提供各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同时收集和发布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最新用人和招聘信息。近日,教育部已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属高等院校报送高校毕业生信息,高校毕业生也可以登录网站发布求职信息。该网站自5月15日试运行以来,点击率已达到134万人次。聪明的企业主为节约交易成本,也会利用该网络发布用人信息和搜寻人才,求精准避盲目。
2009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引进的“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在学生中广受好评。该“学堂”是集职业测评系统、职业导航系统、生涯规划系统、就业咨询和专家咨询、就业与实习信息等内容于一卡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目前,北师大已经完成大二大三学生全面覆盖,人手一卡,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账户登陆网络学堂,足不出户接受各种就业服务,方便快捷。此外,该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部分毕业生在校外求职、实习无法上网等实际情况,推出了免费手机短信送达服务,将重要通知、招聘会信息、招聘信息等内容以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便捷地了解就业信息和招聘活动。针对毕业生赴外地求职成本高,学生经济实力不足等问题,北师大开发出了远程网络面试系统。投入运行后,毕业生就可以在学校完成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节省了求职时间和开支。
摘要:高等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又可以细分为课堂教学信息化、课外学习信息化、教务考务信息化、学生个人资料管理信息化、交友娱乐信息化和去网络化、就业信息化等。通过对上述各指标进行考察,描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约束条件,是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总结性文件。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务,去网络化
参考文献
[1]祁雪晶.北师大信息化平台助学子就业[N].光明日报,2009-03-02.
[2]http://zx.china-b.com/jyzx/20090224/340584_1.html
[3]李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
[4]唐闻捷.构建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有效性评价体系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
[5]陈爱娟,等.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6,(9).
[6]邵冬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高校教育信息化 篇2
姓名:辛振 班级:化学类二班 学号:201214760212 摘要:
在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着重客体、轻主体的偏颇现象,即偏重信息资源库与信息设施、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信息客体基础结构的建设与投入,而轻视包括信息资源的开发者、提供者、管理者、利用者在内的信息主体的教育与引导。因此突出和强调信息素质教育,有其深层次的意义。把信息检索与化学类专业课程捆绑在一起进行,为学生创设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并能分析、利用,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科研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信息素质的目的。关键词:信息素质,化学类,信息检索,大学生
信息素质的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首次提出的。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素质的内涵也不断发展变化。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之后的另一个生产要素,是信息社会考察某国家人力素质、生产力、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 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投入信息社会的先决条件。信息素质 的教育早已被社会各界作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整合到高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
198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正式启动,且主要以高校为核心,教育过程又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据不完全统计,至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1080所高等院校中,已有700多所开展了文检课教学,其中1985至1988年有近130万大学生接受了学时不等的文检课教学,此时的文检课达到了~个兴盛的时期。然而进90年代之后,其发展呈下滑趋势。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司44号])文件,提出该课程具体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常用的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掌握获取与利用文献情报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作为当代人才的培养目标。信息素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2002年为适应网络化发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改名为《信息检索》课,信息素质教育进入新时代。“文检课”原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发展,新的教育目标要求“信息素质教育”要站在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高度,与时俱进,立足于现实的信息环境,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为出发点来构建“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l、文献法
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纸质文献等途径广泛搜集国内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文献,并把重点放在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趋势上,了解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借鉴和吸收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2、比较研究法
充分利用此方法,分析对比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开展情况,通过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3、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作者获取了大量的数据,为深入了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奠定了基础。教学效果
(1)调动了学牛学习积极性。专业实验课与检索课整合,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觉到不仅是在上课学习,而且把枯燥无味的检索变成一种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掌握一些真才实学,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如实验方案不周、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协调、任务分配不合等问题,学生通过协商克服这些困难,从而提高协作意识与能力,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使学生认真操作,努力提高实验技能。
(2)提高了实验效率。原来做1次实验只得到1个实验数据,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无法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思考与讨论”也无话可说,一份实验报告交上来,常常只是教科书的“复制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基本改变了这种状况。学生不仅从实验课上获得实验产品,观察实验现象,而且通过集体的力量可获得更多的实验信息,经过对这些信息数据的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最佳实验方案,并用所学的的理论知识来解释,使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培养了良好的素质。实行研究式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习上了一个档次,初步树立起科研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以往开展“小论文、小发明”活动,学生主要是依赖指导教师,而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自己选题,检索资料,分析利用,设计方案,开展实验,老师只做“参谋”。不仅如此,学生还能从生产实际中找来问题,进行“攻关”。几位毕业了的学生了解到一个产品“镁铝材质耐火装饰板”的配方和工艺存在技术问题,就把它带回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最佳工艺条件。一家合资企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化工学院招聘3名开发化工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考核试用后录用,企业对他们非常满意。一年来,他们已完成了10个洗涤剂方面的产品开发项目。可以说这与他们在校时的良好基本功训练和具备良好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胡修琦、孙杰乜41提出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在实践树立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形成自身信息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张贵荣嘶1提出在教学中倡导采用双向式、问题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讨论、自学、社会调查、论文写作和专业设计的能力训练环节;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和学生本人共同评判:选用该课题时在调研中的合作精神、讨论中的表述能力、课题的新颖性,实习报告的水平、完成课题的组织能力等指标水平,经过综合评测后给出相应成绩。参考文献: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欧阳江萍(2010)我国信息数值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殷爱武(2006)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多媒体;互联网;建构主义;历史教学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我们接受的知识量发生改变,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譬如出行、购物、销售、阅读、学习、娱乐等。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信息化渗透教育的过程中,人们的教育理念亦在教育信息化中发生改变,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学生、课堂及实践方式发生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理念
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代两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思维的根本目的就是去反映已经存在的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存在的实体,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主张,学习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学习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它所包含的四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即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意义情境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其方式为学习者就某一主题的不同任务进行分工协作,通过会话讨论各自完成任务的经过及所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习集体中共享,以明确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则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以客观主义理念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只不过是将人作为灌输知识的工具,转变由电脑代替人成为知识灌输的工具。而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则通过软件的相互链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形象、直观地营造出与学习目标相似的学习情境。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然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建构主义显然更有助于学习者在现代社会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受众
计算机的人性化设计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上的迅速拓展,使得计算机变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就年龄结构来说,20~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就职业结构来讲,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着增长,从81.0%上升至83.4%。今年,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80.9%),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如此庞大的人群,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杠杆。
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亦大力推进,使教育受众进一步扩大。对高等教育来说,“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就是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影响较大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从“慕课”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即不是由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而是由大规模参与者发布的课程;二是开放性,即尊崇创用共享协议,课程只有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是“慕课”;三是网络课程,即这些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
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历史教学
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慕课”的出现,势必对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对教师、学生都产生深刻影响,为高校历史教学的改变提供契机。
1.促使教育者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从图书检索能力演变发展而来,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有高效获取、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有序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发布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历史的学习、教学虽然依赖于史料、传统意义上的“故纸堆”,但从“故纸堆”中找出相应的围绕某一主题材料的能力却是基本的能力。为加强史料的使用、学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书籍、历史资料被数字化。例如:一些著名的网站和大型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CADAL、全国报刊索引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在如此众多的数字化史料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成为这个时代历史教师的必备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将学术前沿发展状态讲述给学生,成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领路人。因此,高校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应与时俱进,方能站稳课堂,守住阵地。
2.促使学习者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全社会的推广,搜索工具越来越强大,知识层面的东西几乎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精品课程的上网,网络课程的开设,以及“慕课”的推广,作为网民主体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途径去获得知识。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土著”,他们的思维网络化,不习惯于记忆、积累知识,而是习惯于求助于互联网,从互联网中获取想要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变化单纯通过课堂灌输已经难以将其框住。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立刻就能获取的内容,而且是他们需要的更为灵活的促使他们思维活跃的授课方式。
3.促使授课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客观主义观念为指导的,重视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参与,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学的运用成为改变现状的一种途径。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者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者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也为传统授课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能。教师运用自己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营造同教学目的接近的情境,给学习者布置任务,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分享集体研究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从而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
4.促使历史教学实践的改变。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大多为中学教师,因此高校重视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在课堂上传递给中学生的能力,但容易忽略培养史學专业大学生将史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的其他实践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拓展培养历史专业大学生的其他能力提供了思路。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际参与制作历史专业课程影视片和历史主题记录片,就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工程实践方法相比,该方法非但不会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为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创造了必要的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影像化工程”教学实践项目为背景,提出将影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校历史实践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双重目的。此种方法的运用将使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进一步拓宽,有助于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邬领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效果[J].实验室科学,2007,(4)
[2]敖雪峰等.高校历史实践教学与影视技术的融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
高校教育信息化 篇4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是质量建设和内涵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通过加强开放和不断夯实信息化基础, 促进教育质量建设, 助推学校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
高校信息化建设面向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紧扣需求、合理规划、注重标准、突出应用和提高效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 极大地扩展了传统教育信息服务的范围, 极大地延展了教育信息的传递面, 促进了管理的集约高效, 使高等教育朝着内涵式发展。
内涵发展, 重在创新。高校要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应用,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着力打造以教育信息化服务基础教育、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师生的全新模式。如果能稳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 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智能化教学开发, 必将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教育功能, 也能提高效能。
在CERNET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上,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明确表示:"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信息化的应用更加广泛, 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高校教育信息化 篇5
摘要: 实效性是信息化时代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基准和标尺,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实施方法、途径和载体缺乏创新等问题,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和载体等方面入手,营造良性运行机制等方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 Effectiveness is the benchmark and scale of the succ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It is the objective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t presen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cks innovation in implementing methods,ways and carrier.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ways and carrier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154-02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高校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实际特点,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活动的结果(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①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在校期间的基础型教育,其教育所达到的有效程度也尤为重要。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信息化背景下,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客观上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趋势、新特点,从而对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活动实际效果产生影响。信息化犹如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该背景下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分析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比较倾向于社会考察、微信宣传、访谈法、青年志愿者活动,认为这样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有30%左右的同学认为自我学习与教育、理论知识宣传的方式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程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信息化?r代背景下在部分同学(尤其是非政法系别的学生)对纯粹的理论灌输有些排斥,他们不太接受空洞的理论教学,相反,典型示范、激励感染教育、微信宣传、网络宣传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这些在实践中获得心得体会,在实践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的活动,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误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方面,同学们普遍认为青年者志愿服务、社会考察等实践途径的效果远远好于单纯的讲授讲解、理论学习、理论培训,也有个别同学标注既要有理论学习,也要有实践交流,要使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途径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实践教育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③从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活动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给予肯定的,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其预期目标之间存在差距,这说明这种实践活动还有待于继续发展,形式方面还需要创新。理论教育途径和实践教育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④但是在调查中,部分同学并不认可这种教育途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教育者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途径时,忽视了理论教育法在运用时的条件性。理论灌输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的作用,就避免不了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载体方面,31%学生认为理论学习方面的活动效果比较好,有六名学生备注学校开展的面向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于简单,缺少实质性的理论知识;而69%的学生认为单纯的理论学习(如阅读报纸、书籍等,党课、团课培训等)效果程度不明显,学生不易接受,认为通过网络开展、采用图片展的形式进行、实习考察、党员带头作用这样的丰富多彩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程度比较高。
在总的调查结果中,大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在个别问题上存在分歧。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体上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情况制定最为合理的教育实施方案。
信息化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还要求教育客体适应新情况、面对新问题,增强自主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我国国家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方法、途径、载体之间的相互促进与融合。
3.1 运用隐性教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教育方法,还要把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起来,防止把二者割裂开来,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当前很多学生还是会有一些逆反心理,单纯的理论教育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在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隐性教育法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直接灌输式教育与间接渗透性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中。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如果没有直接的理论灌输,就会淡化学生的正确意识,相反,间接的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不仅是一个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还会收到直接灌输式方法所没有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高校各教育者要挖掘本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并渗透在课堂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中;其次,将这种理念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最后,教育者自身的言传身教示范作用是隐形教育方法成功运用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3.2 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创新教育载体,在信息化背景下要重点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载体,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途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新出现的事物不断丰富其形式,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它的实效性才会增强。一方面,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逐渐渗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必须正确理解,通过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这种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渗透、互动、引导等方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实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之间的联系。如:建立微信群、QQ群进行信息的传播。此外,各种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各种社坛、论坛等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选择。这些新技术为教育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
3.3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不仅要发挥课堂教学即理论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实践活动,而且必须进行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占领网络新阵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等,以解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
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发挥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功能,开展更为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建立、优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网站在功能和形式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用健康、积极的文化因势利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的选择。另一方面还要规范健全网络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网上信息的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3.4 增强整体性指导,营造良性运行的有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具体的系统工程,它的整合性强,所以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指导,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在于教育主体坚持相正确的方法、合理的途径、相适应的载体的统一。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接受具体、形象的教育与启发,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社会适应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加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⑤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这就意味着选择合理的教育载体也越来越为重要,要坚持寓教于行、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和寓教于管相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点的方法,融入隐性教育方法之中,充分发挥每种载体的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郑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12月。
②单文丽:《论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矛盾与化解对策》,载《教育改革》,2010年第8期。
③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46页。
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30页。
⑤郝丽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载《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浅谈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篇6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高校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强有力的支撑。并且教育信息化也得到国家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促进了高校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文本主要从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为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思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高校里的数字校园类似,就是利用现在的计算系技术,把相关信息放在网上,学生和老师都可以通过相关的登录密码进入数字化校园,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教育信息化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而逐渐被提出来的,特别是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赞同和积极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教育信息化也迅速的发展起来。
二、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虽然相比较美国、德国等我国的教育信息发展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同时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发现,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还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
1.发展情况较好,发展目标和规划清晰
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壮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很快的融入到学校师生的大脑中。特别是国家政府相关教育部门更是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并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与了较大的重视,促进了全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从上面可以看出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也使高校本身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大力推广,发展情况较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个高校加强对国外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紧紧抓住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使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确,形成了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设备与科研资源共享交互平台,校内外综合信息服务,数据存储、交换、分析与备份容灾,网络与校园文化,生活服务与电子校务”为主的发展格局,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
2.各高校发展差异较大,发展特色明显
根据全国高校的分布,我们根据地区和高校的级别为特征,选取部分学习进行考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同级别学校经济地区发展较好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完善,主要原因是同级别的学校,也就是国家对这两学校在相同项目上给与的帮助是一样的,但是经济发展好的地区的学校会获得当地政府更多的资金援助相比于经济发展差地区的学校。同时,不同级别的学校,级别较好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更完善,更好。主要原因是首先级别高的学校获得国家的帮助较多(如985院校比211院校高);再者高等院校的学生或者老师的研发能力和相关的试验设备比较完善。
3.建设任务繁重,深化应用较难
由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的内容还是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建设永远是在建设中,从而,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永不停歇、任务繁重的项目。从高校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变宽带、更改校园网出口设备等;一方面还要更新各应用系统建设,特别是学生经常光顾的教务系统、学生系统等,由于这些系统访问量比较大,如果应用系统建设不好,将导致这些系统无法使用或者只能接受较少量的学生访问,这样是不行的。
三、对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地区、级别和任务繁重等问题。为了使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能够真真切切的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师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注重投入,建设队伍
通过上面的调差和文献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就如先前分析由于不同地区当地政府部门给与学校的资金不一样;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各个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一个学校需要使用资金的地方很多,某些学校会认为建设这种虚拟的设施作用不大,并且由于资金的限制,再加上学校的重视程度问题,那么建设处一个不够完善的信息化则是件必然的选择。比如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信息化的投入累计在5000万以上。为此,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一个体现就是要增加投入,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要投入系统建设费用,也要投入设施更新与软件升级费用。
2.面向对象,立足需求
俗话说有目标才能把这件事情,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也是一样,如果可以找建设高校信息主要服务的对象,那么跟对这些对象去针对性的建设信息化,则会比较完善。首先去了解高校教育信息主要服务的对象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校内老师和学生;另一类主要是毕业的校友或者外界人士。由于是不同服务对象,那么他们所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老师主要关注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学生经常访问的是教务系统,特别是考试成绩的查询等内容,还有就是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比如学校现在每个学生会有一卡通等;校友的需求是了解信息,达到关心母校的目的;外界人士主要关注的学校整体情况,组织架构、科研情况等等。当前的信息化工作,就是要面向对象,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化工作,实现精细化服务。
3.围绕中心,把握重点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容分为很多版块的,并且这些版块中有些是比较重要的版块,老师和学生比较关注的版块,则要重点管控,重点建设这些内容。我们知道信息化工作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的,信息化工作已经不是以前那种上上网,发邮件等比较简单的形式,而是体现在基于共享平台的业务系统。在这一情况下,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围绕“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版块内容为重点,以服务于老师、学生、校友和外界人士为中心,做好应用系统建设,并逐步实现创新。就教务系统而言,教务系统包括内容很多,检查教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否完善主要看是否能够满足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就科研系统来看,能否实现搞科研的老师“申报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基地管理、成果管理、奖项管理、专家管理”等内容,是否可以做到信息共享,方便科研人员。
4.超前规划,高度集成
高校为了适应快速的科技发展需要,校园内也提出了一种智能校园的说法。即学生只要凭借学校发的“一卡通”则可以完成任何的事情,比如去图书馆,现在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门禁,也就是学生没有一卡通是不能进入图书馆的;还有食堂学生也是用一卡通刷钱吃饭,没有一卡通也没有办法吃饭;再比如住宿,我国多数的高校也在宿舍内建立了门禁,像图书馆内一样,没有一卡通是没有办法进入宿舍的等等,学生在学校没有一卡通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
5.技术引领,注重推广
提高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效用正如前文所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展现着我们面前,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选择之一。在新的建设中,要优先使用新科学技术,特别是性价比高、适用性强、效果明显的技术。就当前而言,一定要做好校园无线网建设,并开始推广云存储,云计算等可以在邮件系统、个人网盘方面做一些尝试。信息化工作的成效,一方面是建设出来的,一方面是使用出来的。
参考文献:
云计算与高校教育信息化 篇7
1 云计算
1.1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新发展,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1]。
1.2 云计算的特点
1)超大规模。由于云计算能集中为用户提供各种设施,平台和应用服务,它的规模非常巨大,可以说,“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云计算能够支持用户在任何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而用户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
3)高可靠性。云计算提供了最为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可靠[2]。
4)超强的计算能力。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一定的调度策略云计算模式可以通过成千上万台普通的计算机相连来提供超强的计算机能力,使用户完成个人计算机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5)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可以按照你的需要进行购买。
6)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越来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也使得资源的利用率相比传统系统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
2 云计算与高校教育信息化
2.1 高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信息化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条件。
2.2 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应用的技术
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云存储服务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云计算的最主要的特征。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分离,用户不需要考虑后台硬件的实现,只需要在虚拟层运行自己的软件,这样就可以减少服务器的负载,可以更好的利用高校教育资源[3]。
2)安全技术:在云端,提供了最为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在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管理数据。
3)Saa S:Saa 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就是以服务的形式访问网络上的软件,它是应用软件的一种销售方式,客户不必购买软件,只需租用软件,并按使用时间或使用量付费,而服务商可以通过浏览器将软件传递给客户,这样为中国高校教育的信息化节省了大量的资金[4]。
2.3 云计算与高校教育信息化
1)云计算与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校园网建设。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技术,将此应用到校园网的建设是为了实现:覆盖面更加全面,性能也更加优化、费用也更加低廉,同时还要实现校园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应用云计算,不需要高校花过多的资金购买网络设备,学校只需要向云服务提供商“租赁产品”和“购买服务”[5],这样就只要花少量的租金就可以获得完善的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不用再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云计算除了降低成本外。还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采用云计算可以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降低软件的花费,在资金有限的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快校园网的建设。
2)云计算与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资源的整合。
以前高校都是从本地来获取计算资源、应用资源和存储资源。云计算的提出,最小化了终端设备的需求,利用云计算,我们可以轻松的获取别人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同时,云计算的发展为开源软件的推广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 S)与开源软件提倡的软件免费等观点不谋而合,而且开源软件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也完全符合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将开源软件纳入到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这也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转变。
3)云计算与高校教育信息化中个性化网络学习。
云计算让学生能够方便快速地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个人也将使用更多的是个人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云计算时代,学生可以根据云服务的不同类型,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来创建不同的学习环境。同时云计算是以用户为中心,在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和服务都是围绕个人。通过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容易地获取我们所需的数据,这样我们就不必再因为大量的数据而烦躁,也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同时云计算智能的数据处理技术、快捷的数据检索、人性化的服务等特点,也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总结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我国对高校教育的提出的更高要求。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将会在各方面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将会走向以数据、计算和服务为中心,云计算为此的实现也提供了机会。相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安全、廉价和方便等特点将会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教育信息化工作迁移到“云”端。
摘要:高校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作为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的“云计算”是目前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技术。云计算,是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的代表,它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并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全新的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云计算,数据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靖,孔国利.云计算及其应用[J].职大学报,2010.
[2]高晓燕.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
[3]Rich Maggiani.Cloud Computing Is Changing How We Comminnicate[D].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0.
[4]黄镇圣.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分析[J].网络财富,2010.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综述 篇8
信息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技术革命,世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世界各国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教育信息化放在重要的地位,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育,并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世界各国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新举措。
教育信息化[1]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2](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订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美国成立了高等教育机构委员会,评价的执行者为具有民间性质的团体,包括民间组织、高等教育评估理事会、高等教育机构委员会等。评价方案是由各专业鉴定委员会拟订的。
美国EDUCAUSE联合美国大学注册及入学许可人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AACRAO)和招生咨询国家联盟(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NACAC)提出的“The Student Guide to Evalu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Campus”论述分析了高等学校信息化的4个方面:学术经验(Academic Experience),管理经验(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学生生活(Student Life),服务和费用(Services and Fees)。现在这4个方面不仅是作为学生评价学校信息化水平和选择学校的依据,也是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CEO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成立于1996年,是美国商界和教育领域领导人联合成立的合作型组织,致力于评估和监控美国学校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进展状况,他们开发出了著名的STa 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量表,从4个方面来衡量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该表已经被美国的许多州和学校普遍使用。
美国的CCP(Campus Computing Project)。“信息化校园计划(CCP)”是目前美国有关高校信息化方面最大的、最具权威性的研究项目之一,是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从1990-2002年,该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大学校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许多建议。调查表明,美国大学不仅注重信息化规划的制订,而且也注意制订相应的财务计划,从而在资金上保证规划的实施。同时他们认为明确IT发展目标、建立信息化预算模型、防止IT人才流失、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管理系统是今后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E-mail,Internet资源、课程网站、展示工具在1994-2002年中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在今后的应用中教学应用、用户支持、设备更新、在线/远程教学和升级管理/ERP系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而近期美国大学信息化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校园无线网络、CMS/LMS(CourseManagement Software or Learning Management Software),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这3个方面。
亚洲的ACSS(the Asian Campus Computing Survey)。ACSS是目前亚洲有关高校信息化方面最大的、最具权威性的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02年在香港大学启动,并与北京大学、美国的CCP、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多媒体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ultimedia Education)合作,研究将调查亚洲地区的1 000多所大学。
在香港地区的调查显示,香港大学都很明确学校对短期和中期内信息化的需求,并为此作了相应的战略规划。当前规划最注重的方面是:网络安全、学生上网的方便性、教学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香港大学都做得不错,网上的资源也很丰富,甚至一些学校还提供个人定制服务,同时也注重教学软件和课程管理软件的开发,但是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开展不尽如人意。由于香港大学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总体上能够令学生和教职工满意,所以他们现在更注重帮助IT人员掌握新技术以及对用户更多的支持、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学系统,从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在日本,虽然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很明确,高校也很重视信息化的投入,也做了一些规划,但是由于成本、缺乏技术支持人员、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缺乏积极的态度这3个方面的障碍,使得日本高校信息化的目标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
在英国,评价方案的制订是通过由政府与高校构成的双重评估体系完成,建立了高校自评与外部评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执行者是有中介性质的,包括政府、社会公众、专门职业团体、行业协会、大学自身等;而评价方案的制订没有统一规定,仅提出若干评估判据,各评议组自行决定,由专家组综合打分。
2 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化的含义与特征、信息素养、校园网建设等方面。
2002年3月至8月,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我国高校首次进行了“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3]。调查显示中国高校的校园网建设还不是很完善,高校提供的网上资源与服务还比较有限,网络数据传输能力也不高,虽然办公室的上网率较高,但教室、学生宿舍上网率不高,当前各高校学生和老师的电脑拥有率都在不断增加,但比率也不高。但在信息化发展战略问题上,各高校都很注重明确信息化目标和发展规划,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把学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结合在一起,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通过Web提供在线或远程教育。同时中国高校对设备的更新和升级缺少相应的规划,对用户提供的技术支持也不足,也缺乏统一、专门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共同实施了一次全国性的教育信息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的投入总额早已超过1 000亿元。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70%的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规模的校园网。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被调查高校中,校园信息化发展都比较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都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高校中,教师办公室联网率已达到76.6%,学生宿舍联网率已达到49.4%,教室联网率达到48.2%,安装有固定投影设备的教室的平均比例也达到31.2%。目前已经有13.7%的高校建成了无线局域网。在师生计算机装备方面,教师每人拥有1台计算机的平均比例达到35.4%,2~5人拥有1台的平均比例达到48.5%;在学生中,平均2~8人拥有1台计算机的比例为34.4%,6~10人拥有1台的比例为35.9%。上述这些情况说明,在被调查高校中,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
第二,校园管理信息化发展速度快于教学信息化。调查数据显示,有41.7%的高校目前已开始使用网络教学系统,但同时平均有58.3%的被调查高校已使用校园管理信息系统,而同时只有65.2%的高校专门设立了“教育技术中心”或“电教中心”等机构,只有46.8%的学校制订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正式计划,44.6%的高校建立了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库。此外,在网络教学方面,目前仅有16.7%的被调查高校为全日制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计算学分的在线课程;只有8%的高校制订了关于承认本校学生通过Internet在国内外高校所获得的学分政策。上述这种情况说明,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教师的应用情况要落后于学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PPT的比例最高(96.8%),其次为计算机课件(69.0%),电子邮件(65.5%)和使用网络资源(55.1%);比例较低的有网络教学(30.5%)和BBS讨论(19.7%)。这说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而调查同时显示,目前高达73%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各种学习资料;32.8%的学生经常利用在BBS上发帖的方式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疑难问题;19.5%的学生经常利用电子邮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和进行交流;还有4.8%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重大难题时会通过电子邮件向校外的专家进行请教。
第四,校园信息化经费预算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硬件投资比例仍然过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高校信息化经费预算中,硬件经费预算是37.5%,其次为软件经费预算(18.0%),网络服务和技术维护经费预算(13.3%),人员类经费预算(11.0%),校园网用户支持经费预算(8.9%)。这种情况说明,“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74.8%的高校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64.7%的高校认为,技术支持和服务人员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也说明,学生对目前校园网服务的意见比较多。例如,76.4%的学生指出,网络连接不稳定,经常出现网络中断现象;52.1%的学生指出,校园网内网络安全措施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网络在教学、科研中的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也说明高校对技术维护和用户支持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五,学校在校园信息化相关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9%的被调查高校制定了针对教师开发的电子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只有8.6%的高校由部门或专人来负责解决师生在使用电子资源时所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另外,对大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30.1%的学生知道学校有关校园网内禁止商业音像资源的下载及传播的规定;52.1%的大学生了解校内各种版权资料的合理使用规定;另有24.0%的学生则根本不知道学校在上述方面是否有明确规定。
3 结论
通过以上与国外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资源浪费、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尤其是许多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新技术、新设备的现象,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有许多学校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些都与缺乏科学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有着一定关系,因为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方法,许多高校无法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进行有效评估,不能就信息化是否对学校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价,导致许多高校无法正确认识自身信息化建设所处的阶段,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校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以指导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国外、国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足,提出了进行教育信息化评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1]R M Wachter,J N D Gupta.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 Use of Comput-ers as Instructional Tools for Systems Development Projects:A Cas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t Systems[J].Computers&Educa-tion,1997,29(1):13-23.
[2]F C I Chang.Intelligent Assessment of Distance Learning.[J].Informa-tion Sciences,2002,140(1/2):105-125.
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篇9
教育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自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以来的又一次巨大变革, 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方面,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的素质要求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本身需要以变革求生存, 以创新求发展, 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走向教育现代化。这两方面都需要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支撑, 所以,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对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事业, 发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缓解高等教育供求矛盾, 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现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取得很大的成绩,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在东西部高校之间、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国家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也相差很大。另外, 各级各类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很多, 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 也还存在着“资源浪费、应用水平不高、盲目追求新技术”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 如何通过可靠地评价和比较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和成就, 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投资决策和具体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提高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 是现阶段高校信息化研究的重要课题[1]。
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刚刚起步, 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比较少, 缺乏科学和系统的量化数据。现有的研究较为零散, 因而, 需要建立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技术方法, 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的反映与评价, 以便更清楚地了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2]。
本文对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等3种被广泛应用的信息化评价方法进行比较, 分析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优点和缺陷, 提出选用因子分析方法作为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方法。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方法
AHP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1) 确定比较判断矩阵:请专家对指标两两比较其相对于上一层所从属指标的重要性之比, 由比值构成比较判断矩阵; (2) 层次单排序:用方根法计算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特征向量, 将特征向量归一化, 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3) 层次总排序:自上而下分别用每一层的每个指标相应的归一化特征分量作权, 乘以下一层其支配的每一个指标的特征分量, 便得到下一层指标的组合权重, 最下一层的组合权重即为所求。在总排序的过程中, 还要进行组合的一致性检验[3]。
齐二石、王慧明将制造业的信息化分为6个方面若干个二级指标来进行评价[4]。模型如下:
ZMEL代表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的得分, ZMEL越大, 信息化程度越高。j为信息化水平构成的要素个数, i为信息化水平第j个构成要素的指标个数, Aij为第j个构成要素的第项指标的权重, yij为第j个构成要素的第i项指标的得分值, Wij为第j个构成要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 并将这此因素按支配关系进一步分解, 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排列起来, 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 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综合评估总体的判断确定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组成复杂问题的多个元素权重的整体判断转变为对这些元素进行“两两比较”, 然后再转化为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 最后确立各元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 先对单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 然后再进行层次间的指标总排序, 来确定所有指标因素相对于总指标的相对权重, 为确定类似指标体系权重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途径。利用层次分析法, 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难度, 提高指标权重的精确度和科学性, 并且通过采取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等措施, 有利于提高权重确定的信度和效度。
毋庸置疑, 将层次分析法引入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估以确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的权重, 是定量方法在高校信息化评估中运用的有益尝试。但是, 由于高校信息化指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层次分析法无法处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度, 使得具有相关性的绩效指标存在重复计算权重的可能性。因此,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量化指标权重的方法, 在对高校信息化评估研究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 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方法
数学模型为:
式中, R= (rij) n×m为模糊矩阵;A为权数矩阵或加权矩阵;B为综合决策矩阵;“o”为模糊算子。
先确定权数分配矩阵A, 再根据单因素评价矩阵R, 得出综合决策矩阵B。
这是一个简单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 作为单因素评价所进行的综合。任何一个综合判断矩阵, 都可以归结于上述步骤。
然而, 在复杂的技术系统中, 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往往很多, 且各因素间具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及包含关系。人们在遇到这类情况时, 往往把因素集合按某些属性分成几类, 按照不同的层次对每一类 (因素较少) 综合评价, 再对评判结果进行类之间的高层次的综合, 为此, 应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决策程序:
(1) 选取因素集U, 并确定各个因素的加权矩阵。在决策中, 一般应考虑的因素很多。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将上述各因素制成一个统计表, 再确定各个因素的加权矩阵。在确定各因素“权数”的过程中, 由熟悉这项工作的专家进行评分, 填写权数。再将所有专家关于同一项目的权数合计、平均, 便可得出该项目单因素的权数矩阵。
这种评分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 看似“模糊”, 实则精确。
(2) 确定决断集V={v1, v2, …, vm}。在决策中使用6个等级来评价决策的程度, 即:很优, 优, 良, 中, 差, 很差。故取V={很优, 优, 良, 中, 差, 很差}。
(3) 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A。
(4) 计算综合评判矩阵B。
(5) 评价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模糊评价方法的优点。在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时,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本身是一个向量, 而不是一个点值, 并且这个向量是一个模糊子集, 较为准确地刻画了高校信息化水平。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做进一步加工又可提供一系列的参考信息。模糊综合评价从层次性角度分析复杂事物, 有利于客观地描述高校信息化水平, 结构层次多的事物, 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评价方法的缺点。首先,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本身不能解决评价项目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 评价项目也并非越多越好, 关键在于评价项目在评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一般原则是以尽量少的主要指标应用于实际评价过程中。因此, 评价前指标的预选处理特别重要, 必要时要实践调查, 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其次, 在模糊综合评价中, 指标权数不是评价过程中伴随产生的, 而是人为定权, 由于人的主观性, 权数不一定能充分反映实际;另外, 权数的调整往往容易破坏同一被评对象不同评价结果间的可比性。
上述两种方法都有共同的缺陷:在确定指标权重时运用的是德尔菲 (Delphi) 法, 容易受到专家主观判断的影响, 特别是当专家对目标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是非常了解时, 其确定的权重可能会使评价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是一种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以其具有综合分析和研究多个指标的经济现象的显著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评价某一对象的综合水平时, 不能单独以某一个指标为依据, 而是需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 按一定的顺序, 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影响客观事物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可以对众多的因素进行简化, 使简化后的因素既能综合反映原始因素的信息, 它们之间又是互不相关的。主成分分析正是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法之一, 其步骤简述如下: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2) 求指标量的相关矩阵R;
(3) 求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确定主成分;
(4) 求方差贡献率, 确定主成分的个数k;
(5) 对k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需要在一定的数据环境中实现, 选取能够反映实际的标准数据环境便成为进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求指标权重的首要准备工作。权重分析的标准数据环境必须具备如下特征:真实性, 即标准数据环境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该是通过实际统计调查获得的, 而不应该是虚构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才有意义, 分析结果才能为各种决策提供参考;代表性, 即标准数据环境应该能够代表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平均水平, 过高或过低的数据环境都不具备一般性;可用性, 即标准数据环境应该包含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计算所需的所有数据, 而且数据质量较高, 关键数据项不应该存在空项、错项等情况。这样的数据环境是很难实现的。
5 评价方法的比较
综上所述, 目前高校信息化评价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上述方法可以满足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的要求, 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例如, 在模糊评价中权重值的确定有很大的人为性, 使得评价结果不统一, 进而导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意义也不大。
因子分析是对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与主成分分析相比, 因子分析较为灵活 (体现在因子旋转上) , 这种灵活性使得变量在降维之后更容易解释, 这是因子分析比主成分分析有更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具有相同的评价思想 (提取少数综合性指标) , 相同的数学基础 (在求解过程中二者都是从一个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阵出发) , 两者最终评价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这两种方法是有差别的, 主成分分析模型实质上只是一种变量变换, 是可观测的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而因子分析需要构造一个因子模型, 公因子一般不能表示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另外, 主成分分析中每个主成分相对应的系数都是唯一确定的;与此相反, 在因子分析中, 每个因子的相应系数不是唯一的, 即因子载荷矩阵具有不唯一性, 这也是使因子具有鲜明意义的原因。一般来说, 主成分评价主要应用于排序评价, 因子分析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可以对指标或样品进行分类, 并给出较为明显的意义。
因子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最新的数据统计方法, 它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 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 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5]。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从根本上解决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 又大大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
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事件的内在关系, 抓住主要矛盾, 找出主要因素, 使多变量的复杂问题变得易于研究和分析。它不需要人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而是通过对大量数据内部结构的分析, 得出评价结果, 克服了评价方法中人为确定权数的缺陷, 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唯一, 而且客观合理。另外, 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给出排名顺序, 还可以探索影响排名次序的因素, 从而进一步指明努力改善的方向, 这是其他综合评价方法所不具备的。
6 结论
因子分析法是适合评价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1) 因子分析法用较少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找出主要因素, 使复杂的问题简化。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对初始载荷因子进行旋转, 更为明确地解释各主因子的含义, 从而找出影响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方面进而努力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当然, 因子分析法也存在以下不足:它是根据样本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的, 所以评价的结果跟样本量的规模有关系;它假设指标之间的关系都为线性关系, 但在实际应用时, 若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 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因子分析法对主因子的选取也会造成部分信息的损失。虽然因子分析法还存在一些缺点, 但是不可否认它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研究用因子分析法来解决综合评价问题。
(2) 因子分析法已在其他的领域应用,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些有益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例如, 因子分析法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方面的应用:2001年S.Ganesalingam, Kuldeep Kumar利用因子分析法, 通过对1986-1991年美国证券市场中部分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了因子分析适合于股票市场的结论[6]。任福匀设计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行业背景状况的指标体系, 并且把因子分析法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所有的指标都设计为定量化的指标, 提高了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7]。刘罗曼从数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抽样调查数据中的应用[5]。
因此, 将因子分析法作为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赵国栋.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 2005-03-01.
[2]朱桂娟.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5) :127-129.
[3]余丽华, 石青, 费军.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J].教育信息化, 2004 (9) :21-23.
[4]齐二石, 王慧明.制造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 2004 (5) .
[5]刘罗曼.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抽样调查数据中的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3.
[6]S Ganesalingam, K Kumar.Detec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vi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J].Managerial Finance, 2001, 27 (4) :45-55.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 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5年12月底, 国内网民的数量已达到6.88亿, 18-24岁的网民占到总数量的38.6%, 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 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宽泛, 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便利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特征
(一) 德育主题的自主性。
与传统道德相比,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学生的道德呈现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征。互联网是人们基于自己的需要自觉形成的, 每个人即是参与者, 又是组织者, 正是由于这个特性, 人们必须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 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
(二) 德育内容的开放性。
与传统道德相比, 信息化时代的道德呈现道德意识、理念及行为之间的冲突、碰撞及融合的特征。德育内容的开放性在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开放性, 任何事物都能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存在。
(三) 德育过程的多元性。
与传统道德相比, 信息化时代的道德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现实中道德是单一的, 一元的, 但是信息化时代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共同性的主导道德规范, 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高校除了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外, 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可从下述几方面着手:
(一) 建立信息发布和交流的网络论坛。
为了实现与学生及时、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可针对性地建立学习和交流的网路论坛, 教师不仅可以在线发布教学内容, 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在线互动, 满足师生双方的沟通。具体来说, 要从满足下述需求方面进行:第一, 思政教育理论学习内容。教师可将思政教育内容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类发布,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针对不同时期的重大政治、实时事件, 教师可及时将这些内容上传到论坛提供给学生, 采取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减少召集学生分发资料的不便, 给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第二, 思政教育信息的公开发布。高校辅导员工作面多而广, 传统的口头通知、班会等管理方式远不能满足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信息化平台上发布这些信息不仅能及时、快捷地发布信息, 还能避免由于忽视信息传播的情况。学生只要登录网络论坛, 就能及时得到通知。第三, 思政教育的师生在线互动。传统的思政教育比较重视和强调师生的思想灌输, 师生面对面的信息传输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畏惧的状况, 从而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网络在线平台能有效避免这种问题, 让学生的心理接受出现一个缓冲期, 同时虚拟网络的交流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让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 在网络交流平台可将思政教育内容以一种大学生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了解, 可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也是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信息化的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便捷性, 对学生的各种材料进行记录和保存, 便于随时调阅及打印, 不仅减少了教师在纸质文档中的查阅之苦, 也能实现轻松备份, 有效防止和避免学生信息的丢失。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 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实现信息的海量存储及高速检索, 完全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
(三) 建立学生干部的信息化队伍。
学生干部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 通常素质都比较高, 学生干部都是从学生群体中选择出来的, 是被大部分学生认可的, 因此学生干部的观点、思想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因此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建立一支学生干部的信息化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信息化队伍的建立必须要做好下述几方面:第一, 选择能力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加入队伍。其次, 要不定期进行培训, 采取各种教育模式, 如案例教学、模式演练等, 提高学生干部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工作能力。最后,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通过考核激发学生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 高校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除了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还要与时俱进, 在信息化时代搭建思政工作的网络平台, 为师生双方的交流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的欲望, 将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文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初探[J].西安社会科学, 2014.11 (27) :56-58.
试论地方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育信息化 数字校园 信息化管理
[作者简介]宋新江(1967- ),男,江苏盐都人,盐城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盐城 22400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058-02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使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社会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一系列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地方高校在教育信息化这方面起步较晚,发展略显滞后。地方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强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高校生存、发展、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的理念,加强教育技术管理,促进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教育技术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管理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走过了由办公自动化阶段向行政计算机管理阶段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的过渡,目前正向着信息网络集成和在线决策支持阶段发展。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结构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其由分层型变为网络自由型,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连的管理组织机构也就从“尖塔”型变成扁平“矩阵”型。这种结构,可以使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得管理的控制功能减弱,高校权力进一步下放,信息变得多角度化,主动化。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有助于高校推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高校管理工作的改革,学校可以从大量的、具体的管理事务中脱出身来,强化质量检查评估及调配教育资源的职能,从而对高等教育和学位质量真正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控。同时,学生面对信息社会,各种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扩大,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多角度化、主动化,不再简单遵循教育者制定的目标,而是依据自己的判断力来选择自己认可的答案并转化为自身思想的一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就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层面,增强了管理的可控性和双向互动性。
二、着力建设一个内容全面、丰富多彩、功能完善、更新及时的管理工作网络
管理工作网络的建设对地方高校来讲,应该改变以往的模式,立足本校,统一规划,全局构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页面精彩,把网站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建设,在网络上加强学校形象的宣传。而且内容应该全面,尽量涵盖各个院(系)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如学校(院系)概况、师资力量、专业构成、学生组织、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招生就业、后勤保障、勤工助学,等等,把现实中的各个院(系)可以公开的一切信息都搬到网上,建设一个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可亲可爱的网站。应开发一个本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快速化。这个管理系统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应用软件,通过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检索和记忆功能来服务和改善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透明度和公正性。主要应该包括档案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综合测评管理、学籍管理、后勤管理、奖惩管理、办公室管理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其对学生学籍、后勤服务体系、各种规章制度、学生奖惩、办公室工作以及其他各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管理。这个管理系统应建立在一个学生工作管理的网络平台上,实现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来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信息化,将管理工作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进入到网络领域,赋予时代感和实用性,并让思想政治工作占领网络阵地,净化和纯洁目前内容混杂的网络文化空间,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真、善、美的网络净地,共建网络道德,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地方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
信息技术发展在教学模式、办学方式、教学制度、教学思想、高校功能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由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校园网的普及,给高校网络教务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数字化校园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出现。地方高校的教务管理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应是面向全局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应采用分布式网络管理,应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考虑,以提高教务管理效率为目的,强调系统间数据的流通。由于多年运行不断改进,国外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处于比较完善的稳定运行阶段。但是,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与我国的实際情况还有很大的差别,相关机构管理职能不同,教务管理办法也不同,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的引用,还应该本着借鉴学习的态度,探索研究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务管理系统模型。
笔者认为,地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几年会向下面几个方向发展:第一,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校区的增多,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尽快实现网络化,以便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第二,增强辅助教学的功能。以往的教务管理系统只作用于单纯的教务管理,而和教学相脱离。在地方高校的网络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应加强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时刻体现教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第三,提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性。比如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智能代理技术,以帮助教务管理者更轻松地管理教学、教师更方便地教学、学生更好地查询信息等。第四,加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网络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学生成绩的查询、选修课的选课密码等都需要很高的安全性。未来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更加注重系统的安全性,才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加强管理与引导,发挥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
地方高校在资源建成后,应该加强管理,否则各类教学资源不仅容易流失、损毁,而且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教育资源的管理就是保证资源能被合理地利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防止资源老化,维护系统安全,对以资源目录索引为核心构建的资源导航系统,进行不同资源库之间的数据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资源保障,方便学习者利用资源,这也是资源利用的重要前提之一。要对资源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规划、组织,提高资源的可运用性。基于浏览器的网络资源类别繁多、存储量大,若规划、组织出现混乱,很难保证使用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查询到相应的资源,这对调动师生利用资源的积极性是不利的。从这个层面考虑,首先,必须对地方高校所拥有的众多的资源按照相应的属性进行资源分类,为每一段资源进行归类并且定义相应的属性,为资源的后续组织、管理和运用奠定基础。其次,应该把教学资源按照合理的结构进行存储并建立相应的查询导航。如同一格式的视频资源按照学科性质进行组织归类,相关联学科的资源存放目录应尽可能地接近,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为现代的课程内容一般都是多学科交叉的,合理的存放结构能为学习者查询相关知识提供极大的便利;二是能够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按此方法对所有类别的资源进行归类、组织并建立相应的查询导航。这种资源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保证使用者在大量的网络资源中迅速查询到所需的资源,可大大地提高查询效率,为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地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任重道远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主体,也是目前教育技术工作者很需要做的工作。“数字化校园”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信工作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數字化校园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数字校园必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到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并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的校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它的目标是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真正做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此外,还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分析工具,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可以直观而便捷地反映到管理者的面前,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地方高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应以校园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覆盖并协调各类人员对生活与工作的需要,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与学生身上。只有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设良好的数字校园,才有可能将高校教育信息化引向成功,让更多的人认识信息,使用信息,从信息中得到效率,得到效益,“化”入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层面。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一堆设备,它还是一项产业,一项事业。有的专家把校园网的操作层简化为“一个平台、一个门户和N个应用”,确实是精练之极。“一个平台”是用于解决信息服务多元化问题,为解决应用系统集成、数据一致性问题提供相应的接口,它是由应用管理、数据交换、空间管理、文档管理、信息发布五部分组成。“一个门户”是在整个“数字校园”里为用户提供单一访问点的个性化服务,用户进入门户后,可以获得与他自己身份相称的各类服务。“N个应用”是指学校中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若干个业务系统,各个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但从技术上必须要有一个总体规划,要考虑各个系统的接口、边界甚至风格,从业务上注重一线需求和国际标准,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又要考虑校内教职工能够接受和使用。在规划时要特别注意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着重强调的。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地方高校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互动。
[参考文献]
[1]杨 虹.现代教育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2]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 (10):8-17.
[3]邹承鲁,王志珍.科学与技术不可合二为一[N].科技日报,2003-08-05.
[4]赵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月刊,2003(11-
12):35.
[5]秦如祥.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J].理论探索,2004(3):63-64.
高校教育信息化 篇12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财务,管理
一、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积极影响
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拥有将高校财务状况一体化的功能以及效率高的特点。因此,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加快了高校财务工作的节奏。财务管理是识别风险、预判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重要工作。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是将高校运营的数据上传到固定的终端,来自各个院系与部门的的数据都能经过信息处理,以精确度高的数据结果,在高校财务人员之间进行即时分享,省去传统数据移交的中间步骤。一方面提升了财务工作的进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过失率,提升了数据的完整程度。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通过简化高校的数据系统,帮助高校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找准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起到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的作用。
(二)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消极影响
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信息管理部门要求非常高。国内的信息管理技术不完善,且技术人才较少,国内的高校为了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设所投入的财力、物力甚至高于其带来的盈利程度,导致拖延了高校教育引入新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设施。这样不合理的高校建设方式,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在财务人员仅需通过信息化的数据进行财务管理的情况下,缺少与教学人员面对面交流,财务人员未将诸如此类的感性因素涵盖在财务风险之中,从而加大了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完善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规模与信息管理规模相平衡
根据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建立状况,更新扩大高校网、完善新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扩大信息管理规模。但是,在扩大信息管理规模、拟设性价比更高的共享中心之前,必须要平衡财务管理规模。
1.保证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完全掌握财务共享中心提供的数据更新速度,对即时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预判并且拟定规避风险方案。目的之一是高校的风险规避最终要依靠人作出的决策。因此,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作为信息处理部分是辅助人做决策的存在,在高校教育发展中,财务管理依然是最关键的部分,因为财务状况决定了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否能在长时间内始终得到稳定提升。保证信息管理规模与财务管理规模两者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可避免盲目地对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投资,使得高校的融资合理化。目的之二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适应教育市场变化的能力。财务人员具有了掌握数据变化的能力,能够在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新变化与新事故发生的时候,进行最优化决策,从而达到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
2.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更新速度快于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更新速度。目的之一是由于财务人员的数据信息来源于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更新的是新鲜血液,只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内容优先于高校教育质量更新的内容,财务人员才能对高校的教育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信息进行更细致、更明智的判断,对未来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内容进行筛选,从而规划适合高校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决策。目的之二是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向其他企业与高校学习,学习中外的财务管理最前沿的知识,用财务管理的知识来管理高校,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始终是高校的新鲜血液,为高校的各个财况进行冷静的分析,输送给各个部门财况最适应其发展的资金,行使财务管理最完善的职能。
(二)吸纳信息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信息管理技术虽然低下,但是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吸纳是刻不容缓的。由于信息量是庞大的,因此面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必须吸呐更多的信息管理人才。
1.要扩大信息管理人才的招聘面。不仅是面向国内还应当面向国外。中国的信息管理技术普遍落后于美、日发达国家,如能提供一定的福利,可留住人才为高校教育质量的建设作出贡献。
2.通过高校交流对其他高校优秀、拔尖的信息管理人才进行吸纳,开设优渥的工作条件,对于信息管理技术有诸多成功经验的人才要加大关注。吸纳高水平的信息管理人才,让掌握高端信息管理技术的人带动高校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是建设高校优质教育的长久之计。
(三)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组织交流会
1.财务人员仅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提供的财务数据,作出识别、预判、规避风险等操作,实际上是片面的看法。财务风险与高校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息息相关,高校的教学人员应当最大化利用高校的资源来引导高校学生出色完成学业任务,实现高校的教育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因此,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教育与财务的信息交流会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人员需要在了解高校资金运营状况的前提下优化教学方案,而财务人员需要在了解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后,制定出高校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更替的资金方案,帮助教学任务更快更好地完成,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
2.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组织交流会,分为周次、月次。间隔短期的交流是为了让财务人员与教学人员互相增进了解;间隔长期的交流会比起交流更看重教学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共同成长。一方面,深化了财务人员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对感性因素的潜意识;另一方面,教育人员学习了高校“最发达的大脑”的财务知识之后,能够在教学任务中逐渐倾向选择最优教学方案。
(四)设置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与传统信息移交相结合作为补充
目前高校在建立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之后,应当保留传统信息移交程序。一方面,信息化发展不成熟;另一方面,高校适应能力不强。踏实的传统信息移交程序虽然存在失误率大等缺点,但是能够弥补信息化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成为替补方案的存在,解决暂时的信息递交问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