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教育

2024-10-14

高校历史教育(通用12篇)

高校历史教育 篇1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美德。高校武术教育在实践中应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把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使命, 纳入体育教育全过程, 中华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 其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 折射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新世纪学校武术要发展, 必须紧扣当前学校教育主题, 必须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 充分挖掘其文化底蕴, 并始终将武术文化本身具有的民族美德作为发展学校武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使青少年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启迪。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 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 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 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 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 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人文素质危机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根本大计。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这是勿庸置疑的共识。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 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就是人类情感的“沙化”和人类意志的“软化”。现实生活中, 许多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 娇生惯养。许多人的心绪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脆弱, 甚至心肠变得越来越“冷”“硬”。他们少有同情心、正义感、幻想与浪漫, 相反, 却越来越“功利”“实际”“理智”和没有诗意。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 缺乏耐心、专心和定力, 相反, 却越来越趋炎附势、朝秦暮楚, 越来越虚娇、萎缩, 禁不住失败与挫折。这是人类精神的退化, 是真正令人担忧的“人的危机”。人类理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理应砥砺自己的生命意志。所以, 必须在开放自身智力资源的同时, 花费更大的气力开发自身比智力资源更有价值、更为丰富的其他精神资源。

三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及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1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

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 这是武术在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 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

(1) “止戈和平”

“止戈和平”的精神。原先与军事格斗关联的武术, 在其发展中受到中国和平主义文化的影响, 而形成了“止戈为武”的文化精神, 使武术的“打”不仅有套路这个由自己“演绎”搏击的文化形态, 而且在比武中也有了“点到即止”的评价指标和行为期待。

(2) “整体为上”

“整体为上”精神。在武术中表现为对人体运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整体之上表现出武术对矛盾众多方面的和谐向往。其中, “人体运动”的和谐要求是武术实现“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础。在人体运动的整体和谐中, 武术的运动成了肢体的全面锻炼, 是身体运动内外的全面发展。

(3) “崇德重义”

“崇德重义”精神。首先表现为武术将习武与道德涵养联系在一起, 武术也成了个体修身养性的手段。其次, 道德也是人们对武术行为的评价指标, 武术行为中有了社会的道德尺度。

(4)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就整体而言, 表现为武术对技击范式的不懈的追求, 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套路。就个体而言, 自强不息体现在个体“拳不离手”的生活方式, 以及对武术境界“艺无止境”的探究之中。

2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武术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武术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它对促进和塑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武术中“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 有助于练习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提高竞争意识。武术是一种人体运动, 且是一种技击术, 必然崇尚勇武, 追求制胜。武林志士尚武勇武, 而又自强不息, 从不向邪恶压迫势力低头, 通过自己坚强屈的精神顽强生存, 这种精神一直都为平民百姓所欣赏。当武术文化把爱国主义当作它精神的最高层次时, 它就同传统文化的其它精髓融会到一起, 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

(1) 武术精神对爱国主义美德的塑造

在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 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武艺超人, 为反抗金人侵略, 精忠报国, 其光辉业绩为世人所传颂;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少林寺僧刻苦研习武艺, 抵抗倭寇的侵略, 使民族精神大振。近百年来, 在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我国的关键时刻, 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 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甘洒热血。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 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的尚武精神。由此, 中华武术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

(2) 中华武术对追求真理、强调独立人格美德的塑造

中国武术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形成的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人到社会直到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使人的认识和实践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武术, 无疑培养了穷尽其理的人们的勇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3) 中国武术对中华民族兼容美德的塑造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其中融会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育等等, 表现出博大的兼容精神。它在思想伦理上汲取了儒家“仁义”, 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人本位的思想, 以及道家崇尚自然、佛家主张众生平等、爱人如己、劝人为善和提倡勇猛的思想。它在技击理论和方法上又汲取了中国兵家、医家、道家、佛家、杂技的一些思想和方法。由此而表现出一种守内、崇实、尚礼、自娱、修性、保身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

总之, 武术能培养习武者助人为乐、积极进取、主持正义、不怕邪恶的奋斗精神;培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兼容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敢于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追求个人的武德修养、集体的道德规范和爱国爱民族的过程中, 中华武术的精神逐渐统一, 并得到社会文化及武术各门派的认同, 随着历史的发展, 逐步取代了武术各门派的具体的武德规范, 而上升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基本主导意识,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最高层次的武术精神。当它同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时, 武术文化便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环境和内在动力, 成为中华武术发展以至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四小结

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美德。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 应充分发挥其传统美德教育的独特作用, 感化青少年, 振奋他们的精神气质, 以消解当今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因此, 面对新的历史责任, 高校武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育之中, 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使命。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牛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人文精神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9) .

[2]蒋玲玲.论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 2007, 157 (1) :161-163.

[4]邱丕相.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1-4.

高校历史教育 篇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一路走 来的艰难,更深的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一代的身上背负的责任,中国的 来的艰难,更深的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一代的身上背负的责任,明天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明天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 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 尤其是全 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 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 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年鸦片战争后,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 外国侵略者肆意的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 争,外国侵略者肆意的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的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 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的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 …… 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行,破坏中国的主权。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 破坏中国的主权。资本 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 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奋斗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奋斗的过程。救亡图存,面临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 面临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著名的义和团运动、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他们都是中国反帝 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后来都以失败而告终。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后来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而告终 1901 年的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年的屈辱的《辛丑条约》 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一样让人痛心疾首。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一样让人痛心疾首。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于是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出台,广州起义,“ 革命。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出台,广州起义,武昌起 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 这时的中 国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但是取得取得巨大成功的辛亥革命仍以失 国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败告终,即使如此,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流传广远。败告终,即使如此,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流传广远。经过长期的摸索,长期的奋斗,最后终于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中 经过长期的摸索,长期的奋斗,最后终于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中 华民族振兴的任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走向世界。华民族振兴的任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应该源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列主义理论为基 在中国的传播。础的政党,是一个新型工人阶级革命的政党,础的政党,是一个新型工人阶级革命的政党,1921 年 7 约 23 日全国 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 “ 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是一个 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 展现了新的面貌。展现了新的面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

曲折的,共产党曾几度遭到国民党的围剿,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共产党曾几度遭到国民党的围剿,但 共产党的生命力顽强,仍在挫折之中顽强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1934 共产党的生命力顽强,仍在挫折之中顽强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年红军长征,期间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年到 1936 年红军长征,期间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过雪地……都流传下了悲壮的故事,抢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过雪地……都流传下了悲壮的故事,也留 ……都流传下了悲壮的故事 下了革命的精英,这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史诗,它向全世界宣告: 下了革命的精英,这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史诗,它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是一个伟大的事迹。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是一个伟大的事迹。虽然国民党 统一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但是在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统一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但是在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开 在抗日进入 始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日,始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日,所以抗日的主要力量还是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进行了野蛮的侵略,例如: 三光政策” “ 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进行了野蛮的侵略,例如: 三光政策”,“万人坑” 更例如“南京大屠杀” 让不计其数的中国人民呗残酷杀 万人坑” 更例如“南京大屠杀” 也让英勇抗战但设备条件又差的的共产党人牺牲了很多,这是中 害,也让英勇抗战但设备条件又差的的共产党人牺牲了很多,国人最痛苦的记忆,我们要记住我们的人民受到过的屈辱。国人最痛苦的记忆,我们要记住我们的人民受到过的屈辱。当然,正义始终会很公平,当然,正义始终会很公平,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支持帮助 了我们胜利结束了八年抗战。这个胜利告诉了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 了我们胜利结束了八年抗战。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 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好未来。好未来。之后,中国又经历了全面内战,之后,中国又经历了全面内战,国民党扼杀全国人民关羽和平建 国的热切愿望,注定要失败。所以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的热切愿望,注定要失败。所以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宣告了 解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全中国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全中国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大陆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三大该 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大陆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做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完善。做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发展,虽然有过错,但都能最后改正。索中曲折发展,虽然有过错,但都能最后改正。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 的政策,发展了中国,使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政策,发展了中国,使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最后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主义现代化。在中国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在中国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人是伟大的,有这么一个人是伟大的,值得纪念的,值得纪念的,他就是毛泽东。他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是历史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战略家、毛泽东是历史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理论家,中国共产党、者和领导人。他为中国做了很多突出的贡献,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 者和领导人。他为中国做了很多突出的贡献,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 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毛泽东思想作为 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许多的伟大的成就,尤其是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许多的伟大的成就,建国六十周年。在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建国六十周年。在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六 上天,龙芯的开发和研制等等。政治地位上: 上天,龙芯的开发和研制等等。政治地位上:成为联合国五大常委之 一,随着综合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经济上: 随着综合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经济上: 越高 改革开放,人民不断富裕,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外交上:独立,改革开放,人民不断富裕,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外交上:独立,在国 际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等等。际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等等。总体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增强,总体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增强,不 断走向世界,屹立于民族之林。断走向世界,屹立于民族之林。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近十年高校历史教育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育研究综述

历史教育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主要环节,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及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不应将历史教育作为历史专业的专长,应加强对所有专业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学科,对此,本文针对近十年来,高校历史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论述,旨在更为清晰、明了的展现研究成果,为未来高校历史教育提供相应参考经验[1]。

一、 高校历史教育现状

许多高校中,如政治、历史、中文等专业,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较为淡薄,除相关专业外,已被必修课程所排除,高校对此类课程缺乏重视,甚至只有在选修课程中能够得到开设,如中华文明史等,但因选修课程的性质,面对的学生专业不同,且接受能力有一定差异,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授课效果不佳。历史课程的边缘化主要表现为其整体的课程结构设计缺乏统筹安排,除历史专业学生,以工科高校为主,将历史教育定位于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消极的影响,从而学生对历史教育缺乏重视,无法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2]。

由历史专业层面上看,学生选择非热门的历史专业多由于自身兴趣,但进入高校学习后,历史教育处于被冷落的地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受到一定打击,从而弱化了历史专业的地位。对于非历史专业学生来说,获得历史教育的途径较为狭窄,且课程对历史背景、知识的涉及面不深,与现实的关联度较差,使得本对历史科目不够了解的非历史专业学习较为困难,缺乏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差,加速了其边缘化程度[2]。

二、 历史教育改革措施

随着历史教育边缘化的加剧,加强历史教育改革已成为高校学科改革必然趋势,加强民族认同感与历史知识认知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吁,高校应针对学校性质,将历史学科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将历史融入高校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基础,全面实施高校历史教育改革。

2.1改革教育模式

对历史教育的改革应从教育模式改革入手,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试制度等各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理论性较强,与其他学科缺乏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现实缺乏关联性,且以往的考试模式较为死板,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处于应试教育的现状[3]。因此,历史教育的改革需从课程模式的改革入手,首先,将“与时俱进”作为改革理念,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历史教育体系;其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其满足时代性与关联性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思维锻炼及接受能力的需求;再次,积极改革历史教育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应创新历史学科考试模式,考试内容应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升其发散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及现实的关联与迁移。

2.2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学者认为历史价值应通过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如独立思考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等,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为对历史的思考过程,其中各项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与培养[3]。因此,历史教育的改革应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锻炼,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实现能力的养成与落实,使历史教育得到更好的价值体现与发挥。

2.3融入人文精神

从人文教育的角度上来看,首先,历史教育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以人文本”做为基本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指向,发挥学科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其次,教学内容是传达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满足历史学科所承担的人文教育责任。

三、 高校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3.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历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今高校学生的生长环境较为复杂,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历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高校学生,只有对历史有良好把握,才能更好的理解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与丰富的历史知识密不可分,拥有扎实的理论支撑,能够使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良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提升分辨是非的能力,对民族意识的培养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是历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4]。

3.2提升综合素质

许多学者认为,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应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体现,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道德素养、政治思想等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重中之重。历史教育是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最为直接与基础的途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政治思想教育最为有效及长远的方式,同时,历史教育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5]。

四、小结

近十年以来,高校历史教育的边缘化程度加剧,逐渐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并作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此类研究对历史教育改革的推进的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多数高校的历史教育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教学地位的边缘化、教学内容落后、教學方式单一等;其次,相对其他历史学研究,历史教育研究缺乏一定的研究成果;再次,高校历史教育作为一个较大的领域,其中涉及较多的问题较多。尽管我管高校历史教育的研究未取得良好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历史教育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必然会逐渐突出,得到更多的重视,从而得出创新、科学的研究成果[5]。

参考文献:

[1]王灿,王佑江.历史教育研究:探寻高校历史教学过程的实效性[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20):117-119.

[2]郭利伟,陈泉.近十年我国高校历史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3(15):159-161.

[3]于金翠,乔仁洁.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15(17):177-178.

[4]关幼萌,杨可,任一明.近十年我国比较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8(15):101-103.

高校历史教育 篇4

(一)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毁人之才, 败人之纲纪, 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 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灭人之祖宗, 必先去其史。”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不知道世界的历史, 没有历史的比较,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归属感, 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也曾指出:“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 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 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情, 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2]华夏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相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 伴随着岁月积淀, 形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中华文化系统。泱泱中华引以为豪的浩浩青史, 以其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包容性和时代性, 它不仅是国人存在的基础更是国人发展的动力之源。拂尘览史, 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自豪。这种骄傲产生的强大的家国认同感, 曾鞭策我们筑起钢铁的万里长城;这种自豪产生的民族凝聚力, 更将促使我们走向希望的未来, 走向蒸蒸日上的明天。

(二) 培养大学生完善的认知空间, 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 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 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 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 这就是认知空间。历史教育强调关注人的意志、道德、理想、信仰等人格要素的综合, 因此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纵观上下五千年, 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民族传奇, 鞭策我们承袭前行。如岳飞的“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怕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 热血肝胆两昆仑”;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以祸福趋避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历史素材[4], 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回顾久远的历史, 更能帮助其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 从而为其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厚重的基础。

(三) 培养大学生纵横的时代视野, 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

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 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在不断的借鉴与反思中开阔眼界、拓展能力, 从而纵横捭阖、知古论今, 从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 从而更深层次体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风貌。学习历史、运用历史更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创新过程。例如, 我们可从商鞅、王安石力图改革中, 去理解并弘扬“祖宗不足法”的“大胆革新”精神;从陈独秀开展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 去体会并传承“首吃螃蟹,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中, 去继承并充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等。一段历史-的感同身受、一种精神的源远流传,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包容性, 更能提高学生的时代视野, 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层层递进, 把适应变化、传承弘扬、创新理念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历史情境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功能性价值

尽管历史教育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进, 但其无可取代的教育功用还是渗透在思政工作的各个方面, 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与时俱进地探索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

(一) 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历史是时空的载体, 承载着已逝社会的知识, 而历史教育正是为了认识、承袭和揭示这“人类知识之记录”, 让不断传续着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身历史文明进程的途径。任何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都建立在对已有的历史遗存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一个对历史无知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定是漫无目的, 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念形成于历史的影响, 价值观念的更新, 也需要从历史到现实的追寻中进行取舍。[5]历史教育不仅实历史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让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并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有利于实现国家基本的政治教育功能

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历史教育是政治智慧教育。这主要因为讲历史必然要讲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事件, 以及当代人对治乱兴衰问题的看法?——历史教育的深层目的是为了观察国家的命运, 从过去的历史体验中培养我们观察政治与社会的能力。[6]历史教育的政治素质培养功能与形势政策课的政治教育功能的归结点是一致的, 其作用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因为形势政策课是直接地告诉学生们当今的世界形势是怎样、未来会怎样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是什么, 而历史教育中的政治素质培养则取材更为广泛、内涵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复杂多样, 需要学习者们通过勤思善思巧思, 纵横千年而方寸于心。

(三)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

近代启蒙思想学家梁启超先生说过:“历史是爱国心的源泉”。历史教育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所在。以古代的辉煌历史, 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激发国人奋发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中国现代艰苦创业的历史, 激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热爱;以爱国仁人志士的美德, 陶冶爱国主义的情操;以统一发展的大势所趋, 坚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良传统的决心和力量。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功能无可取代。

三、探索历史情境教育的时代内涵延伸和创新发展

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史学对人的强大训示功能、熏陶作用, 培养强化广大国民的爱国情感, 塑造国民的公德意识,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服务。这与先进文化创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7]

首先,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 而历史教育正是传承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渠道。其次, 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 而历史教育正是介绍和推广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三, 先进文化的前行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在先进文化的创造过程中, 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历史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多学科交叉焕发出的创新火花为历史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带来了新的生机。

基于历史教育与先进文化的交互关系, 历史教育在未来一定能有所作为, 然而要想大有所为, 就必须不断探索自身教育方式的新思路, 增强自身教育方式的新活力, 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就历史情境教育主体的延伸而言, 从原来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向对大学生、研究生的普及, 更能展示历史教育的成果和功效, 也使历史教育能够实现终身制, 将历史的影响终身化。从历史情境教育内容的延伸来看, 从通史教育——专门史教育——人物专题史教育——地方史、校史教育, 层层递进, 步步深化, 有针对有侧重, 由面及点, 将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具体化, 落实到实处。抓住历史情境教育重心的延伸这一主线, 就是从单纯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人物精神内涵的挖掘——历史心态的深层剖析——结合实际的合理运用, 真正实现“读史明智、以资借鉴”的目的。贯穿历史教育时空的延伸的过程, 一方面是在所有本科院校甚至高 (中) 职院校中推广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必修课, 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在农科、理工科院校开设与历史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讲座等, 让非文科生也有机会更多接触到历史学科的内容, 完善其知识结构, 修正其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图书馆, 1996

[3]章年海.论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教学研究, 2002, 5

[4]王孝俊.简论历史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中国德育, 2006, 4

高校历史教育 篇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我认为,历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帮助青年人坚定“四个自信”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很好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多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必要的历史意识培养和历史素养熏陶。在大学阶段,高校尽管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必修课程,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我国历史进程全面深入了解的需求。

因此,我认为应将历史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高校开设一门“大学历史”公共必修课,有关部门应从历史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若能实现,将极大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爱国精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高校历史教育 篇6

关键字:声乐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教学

一八七九年中国杭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學前身)开设了音乐选修课,一九二二年,在中国北京,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大学率先筹划建立了音乐研究所,继而清华、燕大、上海交大、华北大学、辅仁大学等老牌高等教育学府对音乐教学都加倍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说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起步阶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到了六十年代后,中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起起落落,几经波折。一直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得以重新发展。从八十年代到今天,国家相关部门不断的出台鼓励、扶持、保障性政策,促进和保障了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科门类、课程设置、教学教法等等都得以丰富和完善,有关声乐教学实践课程的设置也越来越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普遍惹是提高,在广大各层次声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声乐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的声乐的学习也变得普遍,中国普通高校音声乐教学有了质的提高。教学成果、学术研究、理论专著和科研成果丰硕。从二十世纪初年至今,不仅中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本科教育发展迅速,众多中国普通高校开始招收声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更加增强了中国声乐教育师资教学实力与科研能力,这为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师的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声乐艺术的实践活动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在这种状况下,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目前中国声乐教学所存在种种现实问题,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还相对不太平衡,专业课教育相对成熟,而声乐选修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声乐教育在园歌文化建设也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大学生对声乐艺术认识还不够系统,面对不同层次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选择缺乏引导性的选择和把握。优秀的声乐实践经验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与普及,这些现象证明中国声乐教育任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结、归纳,逐步形成科学的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理论实践课程体系。由此得出,客观准确的了解当下中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规律,准确、深入的掌握声乐教学课程体系的真实状况、深入的分析声乐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阶段性的总结中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实践的成功案例和现实可行的经验,深入研究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灵活的探索和制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模式等

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声乐教育推广和发展遇到的阻碍,是包括声乐教学自身的内在因素在内的诸多社会因素造成,再加上中国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学科门类建立相对比较晚,所以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首先,社会对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导致了声乐课程在整个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和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高。在表中所列的音乐教育成绩比较突出的六所高校所开设的47门音乐选修课程中,与声乐有关的课程仅仅占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音乐艺术课程总量的不到百分之十七,声乐演唱实践的课程也仅占所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音乐艺术课程总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其次,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及教材不够规范,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关于声乐课程的设置,虽然多数体现了声乐知识的综合性、关联性,可是这些声乐课程对于不同基础包括非专业的大学生来讲,都缺乏可行性的实验论证。这不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声乐教育几乎都是在选用专业艺术类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的声乐教程设置及各类声乐艺术考级教程等当做参考教材,普通高等学校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常常采用自主编辑的声乐教材,但教材不规范,知识点堆砌,缺乏合理性,应当紧密结合教育知识,注重知识的延续性和合理的逻辑性。在这些声乐课程设置和自编声乐教材中,几乎没有能够紧密联系中国普通高校声乐课科学合理的声乐教程和声乐教材。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课适用的声乐教程设置和声乐教材编辑,以其它学科的教材和课程设置相比还相差甚远,这成为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育当下最迫切的问题。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教学课程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声乐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关系,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实践的现实状况又直接影响到了其声乐教学理论研究的有效开展,一个学科的理论研究的水平势必直接反映着出其教学实践行为的真实水平,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声乐艺术教学方面的实践反映出其理论研究水平从笔者对该学科学术成果的梳理得到了证实。

故而,身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声乐艺术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之下,应该树立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分析研究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声乐艺术教学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存在优势,科学合理的研究和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声乐实践教学,逐步有序的进行声乐实践教学理论的探索,才能为中普通高校声乐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岳雷.试论社会音乐选秀现象对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影响.《音乐创作 》.2011/06

高校历史教育 篇7

根据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其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萌芽期、发展期、停滞期与飞跃期。思想教育的发展形势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情况, 而教育则取决于政府领导与社会格局, 因此思想教育的发展轨迹在不同阶段都具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

1.1 高校思想教育的诞生——萌芽期

我党一贯重视人才的教育工作, 视政治教育为人才培养的地基与至高点, 面对建国前国内萧条的局面, 我们利用思想教育的积极优势, 为人才树立远大目标、坚定政治信仰提供保障。

在建国前夕我国遭受着国外资本主义思潮的大肆侵略, 为了使学生认清当时的社会形势。各高校纷纷响应党中央的指示精神, 将学生送到工厂车间、农村乡下与群众共同生活劳动, 在磨练意志的同时, 又使学生认清了在国家当前百废待兴的时局中肩负的责任。

传统的社会主义精神成就了这一代人坚固的人生信仰, 他们为祖国的复兴、崛起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这一阶段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国的思想教育框架尚未规范, 但其核心内容为日后高校的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1.2 高校思想教育的探索——发展期

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借鉴外国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功转型。以往的思想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 思想教育崭新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探索中破茧而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 政治思想教育成为了各高校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 高校将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宗旨, 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等方面均衡发展。然而在此期间部分高校扭曲了思想教育的本质意义, 同时“大跃进”的方针扰乱了思想教育的进程。为了修正此种不利的局面, 政府发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 文件中明确指出“在思想政治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发展阶段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虽然出现了偏差, 但整体的改革与制度的调整为当时人才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探索中形成了思想教育的雏形。

1.3 高校思想教育的灾难——停滞期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整体的政治思想工作而言都是巨大的灾难, 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此期间完全陷入被动状态。高校成为“文革”的第一战线, 教学计划与育人理念从根源上遭到破坏, 思想工作被激烈化、极端化, 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陷入混乱, 大大的降低了人才的综合素质。

1.4 高校思想教育的回暖——飞跃期

新世纪以来我国领导人更是对思政教育投入了大量的关注,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 使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这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们一方面吸取外国教育的先进思想, 提倡人才个性化、开放化的成长, 同时结合自身特点, 用社会主义的核心精神武装学生的思想堡垒, 在“以人为本”的同时注重人才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的形成, 保证其在复杂的时局中健康发展。

2 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回顾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演变过程, 从中不难看出, 时刻秉承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正确的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教育工作能否顺利、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当下的思想教育体系虽然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因素, 但结合历史经验与现今形势我们可以规划出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蓝图。

2.1 思想教育将一致性与包容性并存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 其中虽然有资本主义思想的负面因素, 但外国文化中积极先进的观念同样值得我们借鉴。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能够明确人才的价值取向,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作为自身学习的动力与未来奋斗的目标, 这才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在再鼓励学生了解外来文化, 人才可以通过学习分析出未来世界的发展动向与本身民族的优势所在。有了坚固的信仰为保障, 学生在不良因素的诱惑下同样能保持敏感的判断力, 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实现素质的综合提高。

2.2 思想教育将更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面对崭新的教育对象与世界发展的整体趋势, 彰显个性、积极热情的性格色彩无疑成为当下人才的主体特征,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恰恰满足了人才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将不再扮演高高在上的管理角色, 取而代之的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引导者。以往思想教育的偏差绝大部分是由于主观主义的误区, 给人才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新时代的思想教育将在保证政治信仰教育核心绝对坚定的同时,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2.3 思想教育的主体将更加稳固

从大环境来看, 世界各国的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 人才在多种文化的作用下思想意识也受到考验。正如上文所说, 教育在统一性的基础上鼓励开放发展, 然而这恰恰对思想教育核心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教育会更加注重工作的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信仰的坚实地基, 时刻与党中央的号召保持同步,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理论强化人才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保证其坚定不移的履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红英.红军创建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时考察[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

[2]中共中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6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633.

高校历史教育 篇8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 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教育性资源, 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途径,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可教育性资源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 构建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体系, 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 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瑷珲历史陈列馆简介

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 坐落在清代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地———瑷珲新城遗址内。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一级博物馆, 是全国唯一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瑷珲历史陈列馆既反映了“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主题, 又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需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分析与应用

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是指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具有浓郁地方性特色和地方性气息的教学资源, 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本土性、独特性和实践性等重要特点。深入挖掘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到瑷珲历史陈列馆实地参观, 通过实地触摸鲜活的历史, 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 生动、直观地在感官和情感上感化学生, 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

瑷珲历史陈列馆将遗址、建筑、陈列三者融为一体, 突显强烈的爱国主义主题, 是情境教育的典范之作。

如今在瑷珲新城遗址内甬道两侧的刻有“江东六十四屯”屯名的不规则石头、古城墙、“警世钟”、魁星阁、见证松等, 都见证了瑷珲曾有过的辉煌及屈辱的历史。瑷珲历史陈列馆主展厅建筑外观左方右圆, 中间被巨大的三角形台阶分开, 象征着刀剑割裂了国土。台阶左侧为大型浮雕墙“母亲河”, 展示着黑龙江流域我国古代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情景。右侧为风铃墙, 1858个风铃随风鸣响, 寓意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风铃墙下的大型铜雕《痛失》, 寓意祖国失去了国土。在基本陈列中, 以模拟复原历史手法创制的“签订《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两个大型超写实雕塑场景、“瑷珲被毁”开放式场景和“海兰泡惨案”半景画, 生动、直观地再现了瑷珲曾有过的辉煌及遭受的屈辱和悲哀。站在半景画馆大楼顶端平台上, 可见瑷珲新城遗址全貌, 以及宽阔壮观的黑龙江和江彼岸的“江东六十四屯”。学生参观时, 仿佛穿越了历史, 身临其境, 唤醒和强化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使他们真切认识到“国弱无外交,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 敢于担当,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成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责任。

(二) 思政课大都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就会陷入抽象性和枯燥性, 不能感染学生、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充分利用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做法。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中蕴含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融入每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 增强课程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就能有效提高每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 可以结合瑷珲人民的勤劳勇敢, 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教育;结合瑷珲昔日的辉煌, 对学生进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教育;结合瑷珲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不畏强暴、敢于牺牲, 对学生进行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等, 从而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奠定基础。

在讲述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时, 可以结合史实, 运用国际法有关领土问题的规定, 在事实和法律上阐明瑷珲旧城等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和不平等条约没有法律效力等国际法基本知识, 拓宽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国际视野,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当今世界, 无论解决国内纠纷还是国际争端, 法律是最基本的依据和解决方式,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当代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治观念, 为成为学法、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模范奠定坚实基础。

2.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 以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依托, 把它作为第二课堂, 可以重点讲述近现代中俄关系史特别是瑷珲地方史。通过历史人物、事件、情景的展现, 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 使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 同时产生沉重的国耻感, 进一步增强发奋图强、立志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在讲述两大政治理论课时, 适时引述近现代中俄关系史, 史论结合, 使学生了解两大理论成果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 理清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而深刻认识其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 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 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 揭露沙俄的血腥史, 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战争的根源是经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保国”等深刻道理, 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中国梦”的热情, 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不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5.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热点问题》和《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世界,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对于世界, 特别是对于中国仍有大的影响。在讲述“当代”中俄关系的同时, 如果简要回顾中俄关系的“历史” (特别是瑷珲地方史) , 展望中俄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未来”, 则会使讲述内容更丰富, 分析更透彻, 使学生深刻理解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及中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深刻理解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从而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更清晰的宏观把握, 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讲述瑷珲旧城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和不平等条约没有法律效力等国际法基本知识, 扩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国际视野。在讲述中, 要着力突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主题。

(三) 鼓励、指导学校团委和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以地方主要人文资源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可采取主题班会、专题演讲、讨论会、辩论会、观后感、网上论坛、师生互动、征文比赛、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成果。这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寓教于实践的目的, 更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另外, 可以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作为学生举办成人仪式、入团、入党的宣誓地,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在深入挖掘黑河地方人文资源中可教育性资源的基础上, 撰写黑河地方主要人文资源思政实践课教学指南, 把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教育性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 进而建设有黑河学院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

建议编纂全国地方主要人文资源思政课实践课系列丛书, 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思政实践课教学模式, 推进各地方主要人文资源的交流和优势互补, 更好地发挥各地方主要人文资源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五) 注重宣传地方人文资源优势, 打造公共外交平台。

在国内国际的交流中, 黑河学院安排来访人员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 让学生担任讲解员, 提高师生参与公共外交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瑷珲历史陈列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有力地促进瑷珲历史陈列馆对内教育群众、对外宣传中国作用的充分发挥, 达到黑河学院与瑷珲历史陈列馆互相提升、共同提高的目的。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资源, 将其纳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是重中之重, 具有教育性、时代性、示范性和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地方人文资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育性分析,教学应用,瑷珲历史陈列馆

参考文献

[1]李立菊, 何冰, 马丽丹.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3 (11) .

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问题

高校历史教学在强化学生信仰、深化感情、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将来要把历史学作为工作的基础, 因此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这也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 许多高校的历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体例等方面都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

一、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历史学主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 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 (四个学期) 。这种设置虽有优点, 但跨度太长, 很多学生无法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也无法从更高远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 大多只喜欢或是只记得某一段历史, 而不能前后联系、古今对照。有很多学生说, 两年之后反而还不如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历史知识线索清晰。一些考研究生的学生甚至把高中时候的笔记翻出来, 作为备战《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参考。

由此可见, 这种课程设置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 更容易造成学生始终不能在一个单位时间里或在一个特定的注意周期中完整、系统地了解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授课时间过长也使学生无法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层次性, 一个地区史和另一个同时发展着的地区史分别介绍的时间有时会相距数月, 学生在头脑中缺乏横向比较的位置感, 而时间和空间的多维观念恰恰是学习和认识历史最重要的思维基础。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

(1) 教师往往注重科研而忽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育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但目前高校历史课教学大多缺乏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有些教师甚至只是“念讲稿”。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质, 在讲授的过程中, 只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悲壮、现代解放战争的雄伟磅礴都有着明显的人文特征, 而地主经济对中国社会两千年的统治、世界范围内政治制度与宗教观念的繁杂纠葛等, 又需要用冷静的科学态度去理清和分析。如何根据不同的历史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在知识结构、心理品质、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特点有效开展教学, 都是需要重视而至今未受到重视的课题。

(2) 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较少。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画面鲜活、授课方式灵活等特点, 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是大有裨益的。而打开网络, 关于大学历史专业教学的资料和课件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资料和课件相比却少之又少。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对课件的使用不多, 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师缺乏对专业历史课件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方面课件的开发与交流, 这显然不利于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是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很多高校历史教师早已不再使用教具了, 教学挂图、化石、模型等也都被堆放在资料室里。其实, 传统的教学模型更能生动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例如:用再好的口才来描述北京猿人的头盖骨的形态, 也不如拿上一块石膏做的教学模型更直观、生动;对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时, 如果将实物模型与图画相结合, 教学效果会更好。

3. 教材体例陈旧, 学术观点有待更新

首先, 大学历史教材的体例一直采用章节体的形式, 这种形式有其简洁的一面, 但是不能很好地表现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能动作用, 学生只是感受到政治在变动、经济在发展、军队在厮杀流血、文化在曲折中衰落与繁荣, 却看不到人的活动。

其次, 多数教材在观点体系上仍需更新。当前,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过去的旧体系。旧体系的缺陷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发展的唯一主线, 着重解决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忽视其多样性, 用一系列僵化的理论公式去生搬硬套各地区活的历史;二是中国被排除在世界发展体系之外, 而以其他几个从发展的典型性、发展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都相对不够充分的国家和地区来作为东亚的代表;三是国别史的机械拼凑, 这是多年来受到批评最多的旧结构, 也是教材旧体系最典型的代表。

二、解决高校历史教学问题的对策

1. 缩短主干课程的教学周期, 将课堂讲述与学生研究相结合

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 高校历史教学应该吸收中学历史教学的成功经验, 缩短主干课程的教学周期。高校历史教学要避免课堂上连篇累牍地讲历史进程中的细节, 而应该全面展示本段的线索, 将丰富的史料与同时期古今中外的历史作比较,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研究,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说中学历史教学课程紧, 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的话, 那么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就应该将思考与研究作为学习的重点。许多高校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都是由不同的教师分段讲授, 因此教师可以在第一节课甚至每一次课开始时将本段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全景展现,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然后引导学生对本段历史中的热点和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并对同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进行比较, 而不是把这种比较在本段历史即将结束的时候一语带过。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对本段历史感到线索明晰, 又能让学生对本段历史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 全方位实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所涵盖的信息量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高校历史教学也应当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当然,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教师简单地放一些图像, 或是像美术馆里的讲解员那样只介绍一幅幅图片, 而是要对高校历史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制作出符合于大学生特点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高校历史学教师首先要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 有新颖的构思和丰富的影像资料, 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动画来对历史进行全景展示。

3. 校园学习与野外考察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高校历史教学应积极引入实践课程。一方面, 历史学不是一门闭门造车的学科,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 什么样的水土养活什么样的人, 也造就什么样的文化, 走出去就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另一方面, 考察一些遗址古迹能更好地使学生加深对这段史实的理解。例如:河南自旧石器时代到清代的遗址有上万处, 几乎每个省辖市都有博物馆, 如此生动鲜活的教材, 我们没有理由弃之不用。这种校园学习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走出去, 丰富学生的视野, 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改变历史教学封闭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开放的社会和生活课堂, 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推进教材编写改革, 使教材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灵活

教材的改革非同于一般学术著作中的观点变化, 它牵涉的方面很多, 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虽然我国历史学科很早就开始进行教材改革, 也在一些高校进行了试点, 但是成效并不明显, 总体来说, 还是史料越来越多、内容越改越厚、教学时间越拉越长。笔者认为, 教材改革应使教材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灵活, 让主线与史料部分显得主次分明, 哪些是学生思考和研究用到的、哪些是课堂掌握的都能标示清楚。编写教材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课时的安排与分配, 注意教材内容的多样性, 中学历史教材图文并茂, 大学历史教材同样也需要有丰富的色彩和图片。

参考文献

高校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 篇10

一、高校历史教学渗透德育遵循的原则

(一) 实事求是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求真忌假。历史是客观的, 所以在渗透教育时要尊重事实, 做到重史实, 讲真史, 有根据, 有出处, 不能为了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而去擅自篡改历史, 这就需要教师要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二) 求实忌空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求实忌空。千万不能为了追求德育教育的效果把历史课当做政治课来上。此外, 进行案例分析时要从历史实际出发, 与学生们关心的问题紧密相连, 实实在在的分析问题, 切勿太空洞。

(三) 求正忌偏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求正忌偏, 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客观的地看待问题, 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公平的详述历史才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高校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 善于挖掘发现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历史课由于其学科特点, 其内所包含的德育素材并不像政治课那么明了, 所以这就要求历史课授课教师善于挖掘发现有效的德育素材并加以运用。有些德育素材容易被学生遗漏, 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就能将历史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充分利用, 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的德育教育功能。

(二) 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练习题渗透德育教育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 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来取代枯燥的文字内容, 借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除了图片外, 教师还可以使用视频、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实施教学, 借此充分发挥历史课程中的德育功能。此外, 一些历史名言警句的使用也必不可少, 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完毕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做为作业, 给学生渗透爱学习的优良品格, 使同学们坚信, 只有学好知识毕业后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三) 校内外教学场所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历史课的教学大部分是在课堂内完成的, 所以说历史课程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在校内, 但是教师们需要注意, 校外的教学资源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授课过程中, 我们要多出去走走, 比如可以到学校所在城市的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区等, 在实践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参观完这些校外德育资源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小论文, 通过撰写论文加深德育知识。此外, 可以组织历史学科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小组, 使其成为历史教学的拓展, 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分延伸。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小组是强化德育教育的很好的形式, 许多学到的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在兴趣小组讨论得到更深刻的记忆。除了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外, 还可以开展其他多样的课外活动, 比如历史问题辩论会、历史知识猜谜会、历史故事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 收获更多的知识, 并将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三、结语

在高校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中, 要充分渗透德育教育, 这项工作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作。在渗透德育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要求教师既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负责的责任心, 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创新, 深入钻研历史教材, 认真撰写教学大纲, 在平时注意收集和阅读、积累有关资料, 再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 找准进行德育的切入点, 从而有效地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 为大学校园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摘要:在高校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充分进行。高校历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很有必要。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高丽金.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9) :110-111.

[2]李云志, 王恩春.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昌吉学院学报, 2005 (2) :43-45.

[3]佟力.我对历史教学中渗透理智爱国的一点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3) .

高校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 高校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充分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致力于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培育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向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征途。

1.有效教学的内涵分析

所谓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的教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学生得到一定的进步或发展,若学生没有进步或发展,那么其所开展的教学就是无效教学。而且教学的有效性,并非只要教师将教学内容教完,也并非教学教得认真即可,这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及学生学得好不好判断,教师教学再辛苦、再努力,但只要学生没有收获就视为无效教学,而且即便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发展或进步,同样属于无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内涵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载体下,学生的学习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学生在认知方面从不懂向懂转移、从少知向多知转移、从不会向学会转移、从不感兴趣向感兴趣转移等。换言之,有效教学必须在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

2.高校历史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有效教学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有效策略的应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致力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自初中接触历史教学以来,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主要是死记硬背,这与传统的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模式有着莫大的关系。高校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转变教学观念,并在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为高校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和启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切实掌握高校历史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还能强化师生互动,整个学习过程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着力将问题解决,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更多的时候彰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是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加强高校历史教学。开放性教学首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确定的目标在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应有助于学生理性探索精神和拓展思维品性的形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开放性教学的主要目标。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例如分组讨论、情境复现、自主学习等方式均是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并将这种开放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将开放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开放性的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三是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切实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仅能生动再现历史场景,营造良好的历史氛围,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在节省教学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而且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在整个应用过程中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有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内容时,重庆谈判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事关未来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业。教师可以播放《重庆谈判》这一视频中的选段,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该事件的基本背景、大致经过及重要影响,同时也能通过视频中对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个人物性格、气度的分析把握中国未来命运的走向,在掌握事件真相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在整个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切勿喧宾夺主,预防从传统的人灌转移到机灌上,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四是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高效课堂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环节。为了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应切实注重“人和”、“激趣”、“主动”这三个关键词。其中“人和”是高效历史课堂构建的基础,“激趣”是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条件,“主动”是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主体。所谓“人和”,主要是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和谐关系的打造,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激趣”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新课改理念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及新颖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工作,教师为了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致力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3]。

3.结语

高校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的认真努力。为确保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想方设法地进行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丰富高校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玉亮,王俊荣.开放式教学理念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02:98-100.

[2]张淑利.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7:126-128.

高校历史教育 篇12

关键词:1949年以来,地方高校,部委高校,办学体制,历史变迁

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次管理体制改革,每次改革都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壮大和勃兴。

一、在改造中沉寂(1949~1956)

1949年至1956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导和管理以中央为主,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高校。国家通过接管、接办和初步改造,把过去公私并存的高校逐步改造为统一的公立学校,建立了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调整与建立中,地方高校总体处于沉寂状态。

1950年5月5日,政务院颁布《各大行政区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高等学校除华北区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外,其他各大区暂由各大区教育部或文教部代表教育部领导[1]。《办法》特别强调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或文教部是“代表“教育部领导高校,不是自己直接举办、管理或领导高校,因而直接从政策上宣布了这一阶段地方高校的沉寂命运。三个月以后,大行政区教育机构“代表”教育部领导高校的关系被修订为受“委托”“直接领导”。1950年8月2日,政务院颁布《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规定“全国高等学校以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领导为原则”。中央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军事学校除外)均负有领导责任;各大行政区教育部均有根据中央统一的方针政策领导本区高校的责任。华北区内高校,除已交由省政府领导者外,由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其他各大行政区高校,暂由中央教育部委托各大行政区教育部直接领导。中央教育部得视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各地区高校收归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2]。此时强调的是加强中央对高校的领导,由“代表”转为“委托”,并没有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生机。

195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关,原由大区机构管理的综合大学和工业、农业、财经、俄文等院校由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师范、林业、卫生、艺术、体育等院校改由高等教育部委托有关业务部门管理。其中若干师范、农业、药学等院校由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卫生部分别委托省、市人民政府管理[3]。由此,教育部及其委托有关业务部门管理的部委高校成为主体,地方政府仍然是受中央部委的“委托”管理高校,不具有独自举办的权力,但这种“委托”关系为日后地方高校的起步打下了根基。

二、在跃进后整顿(1957~1976)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随后,党的八大决定“适当扩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开始逐步拥有部分高校的领导权,地方高校由此得到发展,并很快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这一时期的地方高校,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式迅速发展。

一是中央部委高校下放地方,使地方高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1957年10月,高等教育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将高等农业院校由农业部转交各省、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以省、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为主和农业部实行双重领导[4]。12月,国务院又发出通知,将高等医药院校逐步下交省(区、市)人民委员会领导。据此,卫生部决定除北京中医学院仍暂归卫生部直接领导外,其余的37所高等医药学院交由各所在省(区、市)人民委员会领导[5]。195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提出除了少数综合大学和某些专业学院仍由教育部或者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外,其他的高校都可以下放,归各省(区、市)领导。据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将原来由中央领导的229所高等学校中的187所先后下放归地方领导[6],下放率达81.6%。

二是教育大跃进促进了地方高 校的大发 展。1958年全国发起了“大跃进”运动,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说:我国教育事业飞跃发展,地方新办高等学校达400余所,有些乡、社也搞起了科学研究工作,旧社会农民高不可攀的高等学校,已在农村中建立起来[7]。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做到使全国的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我们将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从事提高工作。”由此,全国高校总数由1953年的181所猛增至1960年的1289所。地方高校亦迅速发展。1959年全国共有 高校841所,中央办的96所,省 (区、市)办的421所,专署、市县办 的342所[8],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88.6%。

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出了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962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大幅度裁并高等学校特别是专科学校,逐步缩小保留下来的高等学校的规模。至1963年底,全国高校已压缩至407所,在校学生由96万人压缩至75万人,地方高校也相应大为收缩。

在整顿高等教育的同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开始了改革探索。1963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试行草案)》,明确“对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并对两级的分工作了具体规定。到1965年,全国共有434所高等学校,其中高教部直接管理34所,中央有关业务部门管理149所,省(区、市)管理251所,地方高校在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至此,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条块分别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和格局。

“文革”时期,全国高等教育的实施总体以地方高校为主。196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规定,除极少数高校仍由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少部分由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外,其余全部下放地方领导。据1971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统计,原中央部属学校176所调整为131所,大部分高校包括北大、清华等都改由地方领导,只有6所院校由中央部门领导[9]。

三、在改革中壮大(1977~1998)

“文革”结束以后,中央重新确立了对高等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地方高校也乘着改革的东风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1979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了教育部《关于建议重新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的报告》,对1963年的《决定(试行草案)》给予了肯定。与此同时,恢复与新建地方高校也同步展开。1978年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7.4%。

中心城市举办的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成长起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中央部委对具体事务集中过多,对高校统得过死,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致使学校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活力。为此,国务院于1983年4月批转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要求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和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倡大、中城市和大企业举办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为本地区、本单位培养人才[10]。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办高校的积极性被调动起 来。江苏、广东等沿海省份的中心城市开始积极兴办短期职业大学。截至1990年代中期,广东共设立(包括改制、合并)了11所中心城市举办的地方高校,辽宁23所,江苏14所[11]。即便如此,地方高校所占比重的提高依旧进展缓慢。1985~1997年,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66%左右。

部委高校下放地方促进了地方 高校的壮 大。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逐步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将中央业务部门管理的部分高等学校转由省级政府管理或实行联合办学,鼓励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积极做好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审批权下放的试点工作。这次改革的方针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的结果是将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管理权下放到各省级政府。1997年全国尚有部委高校348所,1998年时已减至243所,此后更是进一步减少。而地方高校的数量则不断增加,由1997年的675所增至1998年的759所,其占比亦增至74.3%。这标志着地方高校壮大的时机已经来临。

四、在扩招中勃兴(1999~2013)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从而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也推动了地方高校发展高潮的到来。为保证扩招任务的完成,国务院将设置专科学校的审批权下放地方政府。随即,各地将一批专科学校调整为高职学院,并将一些中专、中技、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又新设了部分高校,由此开创了地方高校勃兴发展的新格局。在升格与新设两重举措的推动下,地方高校的数量和占比急剧攀升。2001年,全国地方高校总数为1114所,其占比也增至90.9%,达到历史最高峰。地方高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支柱,承担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地方高校2011年的毕业生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4.5%、95%、94%[12]。

自2002年开始,地方高校虽数量逐年增加,占比却呈逐年递减态势,主要原因是民办高校发展迅速。2008年,教育部对公办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整顿并将之归入民办高校之列,导致地方高校占比进一步降至66% 左右。部委高校、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巍然形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高校依然是中国高校的主体部分。

新时期地方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职业院校占据半壁江山。根据教育部网站截至2013年6月21日公布的中国普通高校名单统计,在1661所地方高校中,职业院校高达872所,占地方高校总数的52.5%,充分反映了国家重视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

二是区域分布不平衡。从经济地带分布看,东部11个省(市)的地方高校达714所,中部8个省有521所,而西部12个省(区、市)仅426所。从全国各省地方高校平均数来看,全国有15个省超过了平均数54所,西部仅有四川和陕西2省超过了平均数,而中部8省有7省超过了平均数,是地方高校的密集分布区。从地方高校占比来看,全国共有10个省(区)没有部委高校而全为地方高校,其中有7个省(区)为西部地区,说明地方高校撑起了西部高等教育的蓝天。

三是办学规模发展迅速。我国地方高校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此进程中,高校规模急剧扩大。地方高校中的万人大学早已成为常见现象,各地的综合性大学在校生规模普遍高达3万人以上。

四是办学条件受到较大限制。在地方高校办学规模迅猛发展的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教育资源的积累则又明显不足。不仅获得的教育经费不足、生均公用经费比部委高校要少很多,而且教学行政用房、科学仪器设备、学校藏书和学生宿舍等办学资源同样缺乏。地方高校普遍贷款举债办学。各地政府为地方高校化解债务多以控制发展、暂停新建为策略。

上一篇:信息素养教育途径下一篇:电子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