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目标

2024-10-03

历史教育目标(精选12篇)

历史教育目标 篇1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 在新课标的提倡下如何提升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则成为了整个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需通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来加强学生的提升综合的情感修养, 作为历史学科的一名教师, 更是有责任将实际教学中的历史情感灌输给学生, 通过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系统, 来对历史学科的评价情感教育成果来进行推进。而这种目标的实现, 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授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教育方式, 通过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来完成。本文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经验, 通过对新课程下推进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方式入手, 来着重探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目标实现, 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一、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现状

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界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分数教育、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课程的传授置于精神情感教育中, 如何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敬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国内、外的趋势发展进行有效洞察来提升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虽然我国的历史教育中一直包含着情感教育, 但传统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仅仅是局限于一种问答形式和原则性回复, 例如“对xx历史事件的感悟”、“对xx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等, 即便学生在引导后给予了准确答案, 也无非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背诵和定位。这种情感教育方式对情感目标教育是实现是极其不利的, 而且它本身也缺乏一种实操性。所以,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这种教育方式尽行改革和创新, 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 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 最终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合二为一。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教育情感的方式分析

首先, 要通过学生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的阅读来提升个人思想认识, 通过教师所设的历史背景来感悟那个时代下的思想感悟, 对于一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认知, 历史教师应当给于一定的情感渲染, 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认知、接受、肯定的同时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一种情感上的表达, 实现深层次的积淀。

其次, 以情感体验为根基来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是非观的判断, 通过相应的价值取向来深挖历史。对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老师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 同时师生还能够在此期间来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 无论是赞美还是反对、感动或者愤怒这都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表达, 通过事件内部的本质变化和外部情感体验来进行价值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变化, 它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表达的一种基本训练。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一种“导师”的责任, 通过强烈的角色感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同时, 一方面要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与历史角色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站在一个相对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最终实现情感体验的生化与鲜明。

最后,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和深化挖掘, 来以一种正确的历史情感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进行约束。然而, 包括历史教育情感在内的态度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保护,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是情感、意识和意志的表现, 它本身还是历史对人类教育的一种升华和最高体现。想要通过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讲述和渲染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洗礼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必须通过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来让学生进行体验。另一方面, 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历史教育情感产生认知的过程, 还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引导, 只有通过这种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情感共鸣, 最终以一种理智、高尚的情怀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 同时通过对历史教育的特点, 来树立坚定的信心、陶冶美好的情操, 真正的将这些传统道德和美德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分析

一方面, 良好的历史教育情感能够将现代素质教育观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作为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 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背景上, 还要让学生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有所感悟, 通过对前人的得失、功过来总结经验, 真正的做到在学习中生存、在交往中进步、在创造中发展, 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内心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 历史教育情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进程历史教育情感的引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将历史由一门学科转变为一门爱好进行研究, 这种教学积累能够为新课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总之, 我们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来对历史教育情感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手段, 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完成与实现, 努力的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7) .

[2]程刚, 徐美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12.

[3]徐东.历史教育情感引入及实践教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12.

历史教育目标 篇2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中学的历史教学目标,多是强调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受到教育。也就是说,比较重视的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在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学者不断深入思考学校历史教学的任务,探讨如何全面地编订历史教学的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历史学科的任务与功能,特别是要考虑到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述,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与理解;历史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发展地看待人类社会的过去与现在,掌握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方法。

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出学科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也反映出学科教育在学校的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体现学科的教育功能和特点,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亦是如此。

因而现在的历史教学目标在编制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习历史,其真正的意义并不是在于使他们只是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不应该只是让他们学会重复老师或课本对历史的叙述,而是要透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而且逐步学会怎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如何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探究和思考的经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即使是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也应该是在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方法。

2.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学校历史教育的目标中,无疑是要含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因素的,这方面的教育必然要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使教育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的目标中,不仅是要强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等,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有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我们既然很强调历史学科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就应该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非常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就是要求教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在新编订的历史教学大纲中,就特别提出了历史学科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3.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近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己经取得了共识的。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在历史教学大纲的编订。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历史考试的试题编制等各个方面上,现在都很注重培养能力的问题,近年来还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目标的研究上,也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1)在研究教育者的目标与学习者的目标方面,还是比较侧重在前者上,即从教育的角度上研究教学目标,要多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的研究,而针对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的,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制定。(2)目标编制的理性上的思考要多于实践上的思考,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该细化一些。此外,对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没有列入目标编制的视野,这都是需要加强研究的。(3)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系统、结构、层次上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于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也还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所要达到的标准,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科能力,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去深入进行研究。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往往是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科书为中心”,即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多是侧重在教师教书本知识的方法。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则较为忽视,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进行学习。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学者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倡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历史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透过对人类过去的了解,生成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对历史的解释,发展历史的思维能力,掌握认识历史和认识社会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考的展开、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目前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注重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究,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注重在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和对历史的理解。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提倡使学生感受、认识和探究历史,而不是被动地去记诵历史。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模拟、角色扮演等。运用以史料研习为主的方法,也受到学生的欢迎。此外,教学参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模拟考古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虽然传统的讲授方法仍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也要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僵化和遏制学生的思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师在努力探索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组织开展学生的研习活动。这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选定与历史内容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搜集和整理材料、讨论、调查等各种活动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研究课题。

历史教育目标 篇3

联合国1975年对公民教育(citizen education)给出的定义是:"发展(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并以此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欧美国家强调培养积极参与的、有影响力的公民;而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公民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强调道德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记忆民族兴亡的重要。我国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引入公民教育。1919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编订公民教材案。1922 年该会拟定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始把公民科列入中小学课程。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的名为新生活运动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思潮盛极一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公民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切实的把公民教育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真正体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公民教育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整合是时代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时,社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出现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如女童小悦悦被碾路人冷漠经过无人相助、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等,表明中国社会面临道德重建的挑战,公民的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此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已经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既为加强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归根结底,公民教育也就是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问题,而培养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中小学校进行公民教育。而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正在快速崛起,必须发展出能为全民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体系,凝聚民心、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成为中共高层的深刻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教育。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历史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价值。但是,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力,目前还未能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模式。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且以此贯穿整个高中历史教学。

二、公民教育与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公民教育应该是三维教学目标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高中历史课程课标》对于公民教育是有要求的,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中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要求往往流于形式。即使有些精品课例体现这一方面的要求,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是作为探索或表演的性质,只能偶尔为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把公民教育作为教学目标的做成部分。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才。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决定了我们要怎样培养人才。从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公民的公民素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而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把公民教育作为三维教学目标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三、公民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应该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公民教育作为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在贯彻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凸显新课程的理念,尤其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站在新课程理念的高度,遵循《高中历史课程课标》要求,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趋势,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基于课程标准,而不能超越甚至是脱离课程标准。而我们恰恰就是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更加无视公民教育的要求。

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关于独立战争的美国经典课例。教师通过强迫学生买试题纸,从而让学生体会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这一课例被广泛介绍以后,情境体验的教学方法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们一致认为,情境体验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体会历史,感受历史。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历史问题。此后,情境设计、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教学方法迅速成为教室上课的常规教学模式。情境体验的方法,我们是学会了。然而,美国教师创设情景体验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其实,这节课在最后只得出一个简短的结论:" 爱国者赢得了战争。从此,那个前英属殖民地被简明地称为美国 "。 这节经典课例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单纯的情景教学,真正的精华在于,这节课的设计完全是为了公民教育服务的。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归根结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我们只看到美国式的教学方法,但是并没有领会美国教育的精髓。美国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成为民主社会中良好公民的知识、态度和技能,欣赏并尊重美国的制度及其背景,批判与思考当前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能力,增进对世界的了解与宽容。” 这节课情景教学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真正领会最后简短的一句话,使学生真正欣赏并尊重美国的制度。

历史教育目标 篇4

一、设计的原则

1. 全面育人。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的“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全面育人”的课程价值取向,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 体现了时代精神。根据新课程目标, 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消除知识本位和升学取向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重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

2. 尊重差异。

尊重差异不是根据差异填平补齐, 齐头并进, 或只顾两头, 不顾中间。而是根据每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让每个学生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3. 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三维目标”的着眼点, 正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育策略时, 抛弃短视的, 只盯住分数的短期行为, 我们要使学生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意志。

4. 结合渗透。

2006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全面推行课程改革,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也成为人们聚焦的一大亮点。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在教学实践中达到这些目标不可能“分而治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起点, 这一维度类似于“双基”, 强调让学生学得知识, 发展能力, 这是传统教学的侧重点, 也是“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的着力点。“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 掌握方法, 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强调人的意志、品德的培养, 重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维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前两个维度的实施, 也是对前两个维度的意义价值的提升。同时, 在获得知识与技能, 体会过程与方法中, 必然也需要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带得走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工夫。

二、如何设定情感教育目标

首先, 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就目前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而言, 绝大部分历史知识点都包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历史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应该体现在经过过滤、升华了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上, 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 每大类又可划分为若干细目, 可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根据这种分类, 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 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比如, 在讲授《祖国的统一大业》时, 用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用小提琴曲《思乡曲》营造氛围, 朗诵《乡愁》, 同时, 介绍余先生的经历:余老先生生于南京,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 1949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前往香港, 转年赴台湾, 此后飘泊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 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由此来培养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深深的怀亲之爱、乡关之思、爱国之情, 由背景引申开去, 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完成教学任务后播放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在音乐声中将爱国主义娓娓道来: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 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本节内容在设计时要着眼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主要是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育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时期, 爱国主义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付出辛勤劳动。

其次, 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 即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对此,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经过研究表明, 情感内化目标应是一个按不同心理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 它由低到高被划为五个层次, 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这五个层次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布鲁姆等人指出:“在这个过程中, 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 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 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参照布鲁姆的研究, 进行情感教学, 就可以检测和评估学生在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时, 情感内化目标达到的层次。

比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选修四) 时, 我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康熙一生的丰功伟绩, 感知康熙身上的优秀品质, 并通过介绍康熙在少年时期和执政的不同阶段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认识到人在年少时经历一些挫折, 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师生共同吟诵《孟子·告子下》中学生熟知的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识。层层递进, 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生生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目标要想顺利实现, 就必须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 在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科学情境中, 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统一起来, 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 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我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有用, 同时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协调发展。

我推荐的书

《和教师的谈话》, 赞可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情感教育论纲》, 朱小蔓著, 南京出版社

《情感教学心理学》, 卢家楣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5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不仅背离了历史教育的宗旨,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反思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弄清楚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然后再从方法上加以改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时期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必须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历史教学要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赢得生命,赢得学生、赢得未来,就必须重新定位,高举做人的大旗,在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知识分子教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从个体发展来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中学时代是一个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又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课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总任务必须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畴,即增进知识、培养技能、陶冶理想,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未来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学习化的社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勇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这些优秀的品质仅靠应试教育那种灌输和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是无法培养出来的。为此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从一点一滴的历史知识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并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实践,才能逐渐养成。在人格养成教育方面,历史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生往往崇拜名人、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加以熏陶。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就可以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从社会发展来讲,历史是一门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培养健全的公民,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学和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所以中国古代学者有“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讲,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而不是把取得好成绩作为第一追求。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和公民意识,有一种理解当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正确地看待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现实、理解现实、善待人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从教育的理想角度讲,应该培养每个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气节、有文化、有修养、有理想、有抱负,把知识作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途径,而不仅仅是把知识当作实现个人目的的真正知识分子。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会进入大学深造,承担起改造社会,促进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大业。如果大学生丧失了忧国忧民的意识,丧失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知识分子气节,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将会一片黑暗。如果说,知识分子有区别于芸芸大众之处的话,那就是知识分子对真理(或相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和特有的独立思考精神。真正的知识分子首先是高尚的人格,其次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分子最基本的特点是知书达理,最大的优点是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宝贵的品质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另外,知识分子的光辉品格还在于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在于“达则兼济天下,独则穷善其身”的豁达;在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坚贞;在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自由人格;在于经世致用,积极进取的做人原则。可以说在知识分子身上凝聚了人类理想的做人原则。中国要想复兴,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真正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培养必须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入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就是由知识分子延续下来的,未来的文明创造也必须由知识分子来承担。在世界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一种潜心治学,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风气和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教育目标 篇6

【关键词】历史 人文价值观 三维目标

当今很多学生缺乏同情心和关爱心,忽视甚至漠视人与人之间的宝贵情感。缺乏人文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和公德意识①。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反思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②。”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将三维目标融于一炉呢?下面将结合几个例子来谈谈笔者在备课中的体会。

一、准确把握人文核心价值观内涵

现行高中三本必修历史教材都有其核心价值取向。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经济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思想文化史的核心价值就是“宽容、尊重、欣赏、开放”。这些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③。

把握了人文核心价值取向,就要以此发掘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为例:

这个单元的价值观教育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二战后初期,建立了以美苏为霸主的两大阵营。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的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在国际关系中不再由美苏两国说了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美国霸主地位不断受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是国际关系中民主化趋势不断加强。总之,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④。

二、将人文价值观置于三维目标之首,明确教学主题

只有明确主题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才能“形散而神不散”,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陶冶情操,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持之以恒地渗透价值观教育。

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为例:

我把“民主化的开始和多样性”确定为本课的价值观目标。以“争取民主——确立民主(民主特点)——巩固与完善民主”为主线,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独特资源,补充了很多史料,帮助学生了解19世纪法、德两国的基本国情,使学生明了两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传统势力力量对比情况,进而理解在两国资产阶级势力与传统势力的斗争与妥协下诞生了两部宪法。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法德两国的政体改革既是欧美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继续,又是两国人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选择的符合国情的民主道路,虽不完美,却被人们尊重,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落实了人文价值观目标。

三、选取能够让学生动情并为主题服务的感性材料。

许多历史事件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近代中国人的救国历程、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等。但也有许多历史事实比较抽象,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必须精心寻找“启情点”。以人教版必修三《破解生命起源》为例:

我选取了欧洲历史上,由于教会阻碍解剖学的研究,许多难产的母亲最后死亡的史料。其中死亡人数之庞大、令人悲哀的图片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共鸣。随着解剖学的进步,难产的母亲由于及时剖宫产而母子双方平安。学生们在这深刻体会到了迷信、愚昧阻碍社会进步;科学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人文价值观。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文献、表格、图片、音像资料,展开真实、生动、典型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中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知道、解释和感悟,并从中获得人文价值观体验。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上课前,我截取了《百年情书》中优秀的林觉民,放弃锦绣前程、丰厚家产在决定为革命赴死的时候写“与妻书”的情景作为导入,放完后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而这些正式我们教学中要渗透的人文价值观。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从学习内容中选取恰当的切入点,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直接的、真实的情感流露,接受历史,为历史所感动,实现价值观的升华⑤。

结语

历史教育目标 篇7

一、历史教育提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表现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关怀人的命运、追求高尚道德、强调身体力行以及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其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理念和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所以我们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任重而道远, 不但要宣传教育使之发扬光大, 还要思考在将来如何避免出现波动和破坏。

赵亚夫教授认为, “成熟的历史教育, 以完善人格为最高目标”, 而“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是发展学生的人格”。这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 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也知道, 决定社会的好坏不是“社会本身”, 也不是其他的物质因素, 而恰恰是“人”, 有什么样的人,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 所以“人”的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绝不容忽视。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 (F.A.W.Diesterweg) 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 体现了重要“人文精神”内涵。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个体, 使他们接受历史教育时, 心灵都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礼;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群体, 使他们受到与时俱进,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教育。他们在学校里, 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 自由探索, 和睦相处, 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学生;步入社会后, 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 积极专研, 快乐合作, 能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二、历史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历史学科主要的教育功能就是培养人文精神, 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又是谋求社会公正, 这就使历史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了公民教育的主阵地。”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具备一定的历史修养和历史知识, 而新时期的历史教育更应发挥公民教育功能。我们历史教师, 应该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公民教育的渗透,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民主意识和现代意识的新时期公民。

何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认识, 也就是公民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 把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国家赋予的权利义务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参与、监督、责任、公德、法律和民主等基本道德意识, 实际上也是“人文精神”在新时期的拓展和深化。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和希望。我们要通过历史教育培养他们和谐合作、充满爱心、理性睿智的品质, 他们将成为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素养的公民, 尤其是当他们成为国家将来的改革者和建设者时, 他们将会把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紧密结合。他们将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个中心来进行。在他们的努力下, 会为市民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富裕、和谐的城市;会为农民提供一个质量、地位、财富、幸福指数不断增长的生活环境;会为各项事业的建设培养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知识突出的高素质人才;会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而努力, 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地位真正落实到实处。

有了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 领导就会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 保证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群众就会拥有“公民意识”, 睦邻友好、遵守法律、参与民主、积极进取, 推动建成和谐社会和实现和平世界。

江泽民同志在《论加强和改进学习》一文中指出: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全民族人文精神, 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堂, 田保军, 王硕旺等编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新课标》.中国言实出版社.

[2].陈旭光著.《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教育初探》, 西安未来出版社.

历史教育目标 篇8

一、借助媒介, 讲究实效

历史教学媒介主要包括学生、教材、教师等。历史教育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必然对教学媒介有要求。那么, 如何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和教学媒介的有机结合呢?

(1) 学生。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立足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道德主体的完善。但是, 学生既是一个有待教育的群体, 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单独个体。

(2) 教材。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 历史教材是我们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载体, 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教学媒介。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开发能实现学生情感教育, 态度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教材资源, 注重引导学生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中去感悟,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实现“寓德于学”。

(3) 教师。历史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自身对历史的感悟和情感予以发挥, 让学生浸蕴到历史的情感和人文氛围中促进学生个体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 教师要积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法, 更好地让学生形成进步的历史感。

二、感知体验, 利于内化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化是学生对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容、目标的能动反映过程, 也是将历史课堂中的思想教育目标转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的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多的是对历史素材所反映的基本道德倾向的肤浅认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更多形成的只是基本的道德表象认知;第二阶段在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后, 帮助学生理解以形成道德观念;第三阶段就是在学生的道德情感观念形成之后, 结合我们的社会生活实践,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 最后升华为自己的道德信念。

在实施内化的实践过程时, 要综合考虑以下操作要点: (1) 将体验作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式。体验既是顺利实现从教师“言传”到学生“意会”的过渡的环节, 也是学生将历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关键。 (2) 重视教师引导在深化体验中的作用。教师若不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也无从体现。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 协助学生加深体验, 从而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情感态度。 (3) 将体验升华到“领悟”和“反思”水平。领悟和反思是对感受和体验的总结和概括, 是历史教学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改造、重建和自我完善的内化过程, 深化了学生的体验。

三、尊重学生, 谋划策略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因素。为增强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历史教师也必须注重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此,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两点建议。

1. 尊重学生, 引导学生

尊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 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作为90年后的学生生活在社会思想开放、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他们在历史问题的认知上更注重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上, 应该在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和认知结构上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2. 发扬教学民主, 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历史教学过程,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过程和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同步的, 教师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例如, 讲授“洋务运动”一节, 可以在历史学习中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走出课本, 分别扮演洋务派、顽固派、外国势力、慈禧太后等, 设身处地地发表自己对当时“时局”的看法。通过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中形成思想的碰撞, 最后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也有利于学生的情感的深化和道德的内化。

谈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 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 都会给自己做个小结。过去, 这个小结主要是为了审视自己在教学法方面的得失。现在, 这个小结被叫做“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呢?当然, 不是反思教学法, 而是学生究竟从自己的课上学到了什么。“反”者, 是指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围绕这个目标所做的教学设计;“思”者, 是指教学目标和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教师而言, 教师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 而且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任务, 因为学生承认他的确学到了历史知识。从教教科书的角度看, 教师的确已经完成了任务。还有, 学生也领情教师的教法。然而, 学生对学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的发问, 才更值得教育者深思。因为学生质疑这些知识的“有用性”, 实际上就是质疑这门学科的学习价值!可见,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 我们期待怎样的历史学习成就

当我们能够预期一项教学任务的结果时, 一定是先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存在。换句话说, 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 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时下的历史教学研究, 不仅将课程与教学打通, 而且初步扭转了“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的看法。当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时, 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 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二者在教学活动发生前, 就规划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 虽然我们不否认它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教学方向, 但是一个走了一半就不再走了, 另一个则是使学习结果呈现为弁放的态势。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 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 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抑或说, 学校历史课程的基本立场, 不是着眼过去, 而是为了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一这是传授与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或许仅从学科特征看, 人们也会为传统的学校历史课程列举几个有关现实的落脚点,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那个学科特征的立脚点, 其行为的主体者是国家而不是学生。简言之, 学校历史课程或放大说是学校历史教育所期待的学习成就即是国家的期望, 学生的学科发展状态是被动的, 其表现出来的学业水平也是一种被动结果。因为无论教师使学习方式表现得多么主动, 其作用于个人的效益主要依赖社会主流意识的稳定性, 历史学习价值也主要是从群体意志方面抒发的。当然, 这与关注学生生存现状、强调提升个体生存智慧、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历史课程目标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 课堂越是封闭, 教师交代的教学内容越多, 学生的主体性就发挥得越差。虽然贯彻国家的期望成了唯一的目标, 但是因为缺乏作为国家主权者之一的学生们的自主认知和主动参与, 再周延的教学目标, 都不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自然也不能完全达到国家的期望。应该说, 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配合得很默契。

要备课, 特别是要“备学生”, 就不可能不对教学目标深思熟虑。上好课, 特别是要上有质量的课, 就必须使教学目标针对确定的教学内容且可以测量。从教学技术层面的问题转到学习目的层面的问题, 又需要将学习内容做高度提炼。比如, 如果我们把历史教学的视野打开, 既立足于开放的教学态度, 又满足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的话,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就应该是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 知晓它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围绕“人文精神”“反封建主义”“民主观念”等核心议题, 每个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教学设计, 而且大家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是等价齐观的。教学目标是让我们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能否达到这个程度的规范和要求。我们追求开放的历史教学, 因为我们期待的历史学习成就只能放在“满足学生期望”的学习系统中操作和测试, 所以对广大的历史教师而言, 开放历史课堂之时, 也就同时启动了个人的历史意识一学生参与其中的所感所悟———即教学目标还本务实之日。

2 基于学生历史认识发展的教学目标建构

目前大家都知道,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者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历史教师们还相信, 有怎样的教学观念, 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怎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和陈述方式, 就有怎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全过程的控制者, 在表征方面, 已经逐渐地由过去的教师中心一“教师教”、教授中心———“为了教”、教科书中心———“学教科书”、课堂讲授中心———“千篇一律的教”, 转变为现在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行为主语是学生、行为动词明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对象丰富多样、行为条件灵活务实且有程度规范。

姚锦祥教授认为, “了解” (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背诵、辨认、选出、举例、复述、描述和识别) 、“理解” (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阐释、归纳、概述、概括、判断、整理) 、运用 (行为动词如分析、比较、探讨、讨论、质疑、总结、评价) 属于“结果性目标”, 都是指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而反映学生感悟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则属于“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这部分目标既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也反映教学的可操作性, 即在处理学习问题所选择的过程与采用的方法, 再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的内容, 当然是作为学习成就可以测量的。尽管教师们在表述教学目标时, 在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方面中, 后二者往往被省略, 但是这不意味着后二者不重要, 特别是当我们充分考虑到地区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时更是如此。

但是, 我们也发现影响教学目标有效发挥的因素依然较多。比如, 同样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要, 教学目标却要求在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设计。又如, 课程标准对学习要点规定了基本的内容和应达到的结果。教师还需要通过教科书分析相关内容, 并确定教学目标应包括哪些知识要素、需要学到什么程度。既需要知道这些知识的性质、范围及其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也需要了解教科书的结构, 即了解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上是怎样表述的。尽管在目前条件下, 我们强调历史教学着眼的是历史知识结构, 而不是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至今仍然不能抛开教科书谈这个问题。也就是说,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效果的判定, 教科书依然是重要的依据之一。这就需要明确“用教科书, 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历史教育目标 篇10

教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教育的这种明确的目的性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有清晰的目标指向。余文森教授在《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指出,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基本因素构成的系统, 如果要让系统发挥出最大功能, 就需要教学目标对这四个基本因素进行统帅和支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 缺少这种引领, 教学就会像一盘散沙, 毫无方向, 不着边际, 课上得看似热闹和漂亮, 但经不起思考和推敲, 其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备课和教研活动中, 教学目标是其中需要讨论的重要环节。一个规范的教案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有的教师会把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 每一次说课和评课都会涉及目标的设想和达成情况的反思。然而事实上,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什么是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区别在哪里, 如何让目标更有效地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等问题, 个人觉得还有不少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

二、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 即教学的最终目标。所谓课程目标, 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 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的工作者,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认真关注的内容。普通高中14个学科的课程目标往往包含如下的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谓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是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细化, 是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行为紧密相连的。然而教学实践中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容易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如把课程目标当成课堂教学目标, 照搬教师用书上的目标设计或者是别人课件中现成的目标等。我们容易专注于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 但是经常会发现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设计有时是脱节的, 根本不能体现用目标来引领课堂, 这不能不说是教学中的一大缺陷。

三、例说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本文以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例。第三单元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中第一至第三课主要是介绍二战爆发原因的。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课中, 经济危机和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都是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从学生的学情看,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容在高一阶段已经学过, 相对陌生的是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这一块内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而围绕这一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 什么是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 (2) 德日法西斯专政是怎样建立的? (3)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4)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

由此可以明确:重点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难点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据此形成的知识结构是:

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复习回顾)

二、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的标志

2.建立的原因

3.内外政策及其表现

4.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据此确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 (一) 通过回顾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内容来引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 通过教师讲述, 让学生了解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 认识法西斯势力是邪恶的、反人类的。 (三)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使学生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和标志, 引导学生区分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方式。 (四) 通过补充相应的材料, 让学生分析得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并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相似之处, 分析和认识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 (五) 通过了解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的内外政策及表现来体会和认识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因为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具备了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工明确, 教与学有了更好的互动。二是学生经历了由了解到理解再到分析比较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三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关于课堂教学目标优化的几点思考

实践证明, 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得到优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目标优化前的教学和目标优化后的教学带给学生和教师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优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因此会目的更明确, 过程更轻松, 成效会更显著, 教师也会从中收获更多的自信。那么,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呢?

1.所确立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课程目标指导下的教师和学生个性化的教与学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要体现教师对教材、教育教学、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 应该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现状。因此我们在备课时照搬别人的教学目标设计显然是极其不合理的。可以参考、改装, 可以无法做到很全面, 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样课堂才有生命力, 教学才是确实有效的。

2.知识目标要结构化、系统化, 富有逻辑性

所谓知识的结构化就是要理清课堂教学的主题或者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找出其中学习的角度。如要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就要从农作物培植、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工程、经营方式、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角度来梳理;要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就要从货币的演变、城市的发展、商人的活动等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而所谓知识的逻辑化就是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有先后的,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常可以套用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为例,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内容是“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三目内容, 优化后的知识框架为:一是古希腊的城邦及其特色, 二是城邦特色形成的原因, 三是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实践的效果实实在在地表明, 通过对教材进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梳理, 把知识目标结构化、系统化, 在思维上更具逻辑性, 这是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

3.能力目标要过程化, 对教与学的行为表述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我们教师备课在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时,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 即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显然这样的能力目标有和没有是一样的。而在这种目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毫无规划的, 其效果一定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不断互动中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教什么, 用什么方法教, 通过什么载体来引导, 学生学什么, 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这些事先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本规划。例如前文确定“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是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这块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系比较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在确立这一目标时, 笔者作了这样两点表述:一是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了解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 认识法西斯势力是邪恶的、反人类的。二是通过补充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分析得出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并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相似之处, 分析和认识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其过程性表现在:一是明确了教师的行为———概念解读, 呈现材料, 适时引导学生的学习。二是明确了学生的行为———阅读、分析、比较、认识。三是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紧密相联, 在互动中完成。

4.情感目标应合理、自然

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历史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这是历史学科教育可以实现的情感教育目标。既然如此, 情感目标的制定应该也是可以明确的, 具有可操作性, 而需要避免的倾向是目标的设立大而空, 导致无法让学生感到共鸣。我们可以从现实出发, 挖掘历史内容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性因素以确立情感教育目标。例如上文关于《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关于情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一是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了解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 认识法西斯势力是邪恶的、反人类的。二是通过了解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的内外政策及表现来体会和认识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介绍法西斯来源和法西斯的理论以及法西斯上台后内外政策的表现, 让学生认识法西斯势力违背了人类和平与正义、自由、民主、平等的愿望和要求, 因此是邪恶的、反动的。通过了解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史实来认识和体会世界局势的紧张程度。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同样的道理, 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始于制定准确而清晰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让它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 这是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高明.有效评课的策略和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谈情感目标与历史情境 篇11

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如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能注重情感的作用,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不断汲取“情感养料”,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达成情感目标,最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下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学生情感形成机制的形成和如何创设情境落实情感目标两方面所作阐述。

从心理学和情感教学理论看来,学生个体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其个体情感的形成,一般会经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内化过程:接收、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价值观的性格化。

1.接收:由意识、接受意愿和控制注意或选择注意三个连续的子系统组成。这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更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标志。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某些现象的存在,从而激发思维,唤起学生的内部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在课堂上发出的教学信息应当是强烈的、刺激的、富有情感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愿意主动接收的。

2.反应:即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以某种方式做出应答。由默认(遵从、顺从)、反应的意愿和反应的满足三个子类组成。当学习者在接受信息的基础上,教师要继续驱动学生,刺激学生对感知的事物做出某些反应,或产生有关的外部行为,如表达、表情、动作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本节课教学灵魂的确定、教材内容的重组、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等手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

3.价值评价:即将感知到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并以该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价值的接受、偏爱、信奉三个子类组成。在学习者做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感知深入的引导,使其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做出科学的合乎逻辑和主流意识的正确判断与确信。

4.价值观的组织:即面对多种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系统,再通过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来建立个人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由价值观的概念化和价值系统两个子类组成。教师通过课堂潜移默化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接收、反应、价值评价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5.价值观的性格化:即价值观和价值系统已形成稳定的、具有个人特点的价值体系。由于情感是富有个性特征的,所以在事物评价以后,教师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价值观、信念组织到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内,并用来指导学生的行动,内化学生的性格,也就是让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思维和行为融为一体,这应当是我们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情感终极目标。

那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操作才能达成上述的情感目标呢?教师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不同课堂教学时段,灵活地创设不同的情境。

1.言语情境。人类的语言丰富且富有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把话说明白,还应用自己带有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课堂语言的表达不仅要准确,且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富有魅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等教育活动中的语言艺术作为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在教师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基础上,然后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什么时候需要引人入胜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哪种情况需要简洁明了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调……最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悟。

2.想象情境。这里的想象指的是再造想象,即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受教育者做出积极的“反应”,在他的情感世界中掀起波澜,通过自我的认知与甄别,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模拟情境。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史实,加入一定的想象,来重现历史情境。例如我在讲授“一国两制”中,安排了两个学生模拟“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激烈交锋”的情景。当邓小平的扮演者慷慨激昂地说“如果在1997年中国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成了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就成为了那拉氏、李鸿章”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4.推理情境。由于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还有限,看问题又容易偏激,即使感受到的东西未必全部理解,往往容易做出某些错误的判断。比如针对日本问题,有的店门口挂着“日本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子,甚至有人要火烧日本驻我国的大使馆。我们有些学生抱着“以牙还牙”式的心态对这样的事表示认可与赞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形成正确认知,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是不理智的,进而明确怎样的行为才是最合适的、真正的爱国主义。

5.体验情境。学生的情感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情感的稳定性、深刻性,同时也可凸显鲜明的个性特点。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篇12

一、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高中历史专题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三方面内容。

首先, 对具体的历史史实, 可运用“看、读、说、评”教法。例:在教学“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梭伦改革”中的“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一目时, 为了帮助学生迅速完成记忆目标, 我首先板书关键词:雅典地理、荷马时代、贵族政治、平民暴动, 然后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分别予以简释。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是:经过学生的一看、一读、一说和教师一点评, 学生对于“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历史时间、政治发展等都有所了解, 既能强化记忆, 又能简化理解,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是一种教少学多的选择。

其次, 对基本的历史概念, 可用“析、导、启”三步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资本原始积累”概念时, 先通过教师的讲解, 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图片或影视录像资料等方法, 形成有关的时间印象、空间印象、实物印象等, 并了解其内在关系, 把握其本质, 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 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

最后, 对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 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途径。

在能力方面, 高中历史课标要求完成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

首先, 历史技能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见的显性技能, 也称操作技能, 如绘制历史地图、表格等;另一种是在人脑中进行的隐性技能, 又称心智技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培养的是隐性技能, 其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和表述历史的技能。包括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课本的史料, 引导学生分析, 逐步提高能力。

其次, 历史认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高中历史教育的认识能力培养主要有一般性能力和学科性认知能力。在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这两种类型的能力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优化教学过程, 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上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 增加了过去没有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的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 “方法”指的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即学法, 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过程与方法”的确切表述应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来学习什么知识, 让学生学会怎么样的方法。

从老师角度看, 学习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 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兴趣领域的需要, 在教师的示范、指导和组织下, 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转变为新课程的历史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新课标的特点, 切实做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从而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得到好的熏陶与锻炼。如人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前都有“学习建议”一栏, “历史必修I”第五单元的“学习建议”有这样一项:“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 也可观看新中国外交五十年成就展, 或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相关资料。”这些建议让学生走出课堂, 亲自感受历史,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非常有帮助。

三、加强情感教育, 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隐性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一种内心感受, 教师仅靠书本上的形式加以传递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表明把隐性知识的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 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并积极创造有利于主体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在尝试和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上一篇:Oracle恢复下一篇: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