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育(通用12篇)
初中历史教育 篇1
翻开人类的教育史,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学科是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展望未来, 我们可以预言, 这门学科将伴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历史学科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能使人类了解过去, 看清现在, 预知将来。基于这样的学科功能,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就不应只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
一、对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定位
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 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 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那么,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
它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教育,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那么,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创新性教育怎样体现呢?“创新性有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 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新性, 如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新性, 是指相对于个体开发的可能性和自我潜在能力的创新性, 如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思维过程所产生的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笔者认为, 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是他们在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创造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现象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能够从历史史料、历史现象中发现有别于他人的见解、观点。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 从人类祖先筚路蓝缕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 从金字塔、万里长城的雄浑到穿越苍穹的火箭、宇宙飞船, 从古拙质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精美的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 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明确, 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先人们的创造才能不断地进步, 从石器时代逐步进入到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人类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创造活动而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价值。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至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 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激情。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 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一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立, 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此,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初就一针见血地批评说:“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 好像是学的事体, 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 居然是学校;说起实在来, 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 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他和学分离了。”为改变这种状况,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合一”“创造教学”的思想。从本质上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 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 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 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 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 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 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 历史综合素质差, 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 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 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三、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1) 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 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 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 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 (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 。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 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 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 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有的严肃性, 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 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 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 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2) 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 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 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 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 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读死书, 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 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 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 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 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 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 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创新精神,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 乐于、敢于探索未知, 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 在他们的心灵中, 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例子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 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 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式, 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 真正做到论从史出, 寓论于史, 史论结合。我想, 有这几点值得注意:
(1) 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 (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 进行分析, 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 并启发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 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 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 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 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 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 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 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然后, 教师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不一样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 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 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 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 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 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他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 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 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 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 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 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 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因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几乎都爆发过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于是, 教师可着重分析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那么, 在以后学习“明末李自成起义”的时候, 就让学生参考秦末农民起义, 分析其作用。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 但是撇开具体原因, 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 也有的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 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 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 不能全面概括。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 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 其爆发原因尽管不同, 但都有相同的因素, 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 回答得很到位。通过实践我认为,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感性到理性, 由模糊到清晰, 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从“教会”, 到“学会”, 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 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3)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 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 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 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 这个理论是否严谨, 是否完善, 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 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同专题讲座一样, 专题辩论亦离不开历史教师精心准备这一环节, 只不过这一环节的实施者既包括历史教师, 也包括学生。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工作的指导作用上。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 教师然后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丰富的资源, 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 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胜谁负并不重要, 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 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 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 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然而, 要做到全面落实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智慧潜力, 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工程, 它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精神主体的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才能完成。对此, 我们有信心和决心, 期盼取得可喜的成绩。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应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 而应利用学科知识, 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 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地位, 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初中
参考文献
[1]李袆.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的构想[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1) .
[2]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 1999 (5) .
[3]何成刚.我的教育观——李晓风老师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 (2) .
初中历史教育 篇2
新课程的改革中,出现了许多的新鲜的事物。特别强调教师眼中要有学生,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情感上的交流。将学生看作有生命有情感、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学习的机器,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是不是很理想呢?
二、描述
我教的这一届虽然不是新课改的教材,但作为老师,要随时把新课程理念贯穿在课堂上。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因为这一章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主要是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一系列斗争。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将黄海海战作为一个典型事例典型处理,搜查了大量的关于黄海海战的史料,尤其是黄海海战中以死报国的邓世昌的一些留学前后的事情和黄海海战前清廷的准备情况做了详实的考订。尔后我用一种非常感性的语言开始讲述这段历史。
这一节课我用了很长时间做情感上的铺垫。当我讲到邓世昌抱着他心爱的“太阳犬”沉入黄海海底时,许多学生的眼睛也湿润了,他们与我一同沉浸到了那段历史中,虽然我的语言是哽咽的,但是学生湿润的眼睛告诉我,学生的心被一种情感所激荡着,而且有些同学的泪水流了下来……在学生的泪水中,我顺势一转,提出了一个我自己认为非常“人性化”的问题:邓世昌的水性那么好,()为什么要选择死?在他沉入海底的一瞬间他会想什么?
学生在泪水中试图去走进邓世昌的内心世界,他们没有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在思考,试图将自己变成邓世昌,去人性的解读那段历史。学生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但是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一种别样的东西,那是一种坚定,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定。我知道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此时课也临近结束,我没有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而是将我的想法给了他们:我并不知道当时的邓世昌在想什么,但我宁愿这样去揣度他,他在想,这个国家太昏暗了,这个国家需要一些有血性的人来换起这个民族的血性,我就做这个有血性的人,用我的死来唤醒这个国度求生的欲望,再振兴起这个古老的民族。
课堂到此戛然而止,一切都在不言中了。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我用邓世昌给学生做了诠释。
三、反思
似乎这堂课是完美的,一堂课让学生的心被高尚“摸”一下,应该是成功的。可是这堂课过了好久我一直都不能释怀,心中隐隐的有些东西让自己牵挂,可又一直抓不住是什么。
我要让学生在历史中学到什么?一节课我洋洋洒洒,可以说将邓世昌讲得荡气回肠。可是一堂黄海海战之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了如何走向死亡。难道我讲述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如何去死吗?没错,不能明白什么样的死是有价值的,其生也就没有价值,但是如果没有了对生的追求,明白了死的价值又有何意义呢?毕竟我不是想将学生送到死亡之路上,而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活得更有意义。其实在生死存亡的时候,轰轰烈烈的死固然值得称颂,但是忍辱负重的活比死更加艰难也更加有意义。因为自己对邓世昌已经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价值认同,这种情绪不但左右了我,也左右了我的课堂,让我的课堂走向了一种我并不期望的价值走向。
无独有偶,就在我刚刚从这节课中有所悟的时候,我听了一节课。这位老师讲的是日本侵华战争,中间有这样一个环节:
教师打出了一张张日本在中国犯下罪行的图片,每张图片都极有震撼力,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教师用一种极富穿透力的声音在讲解着这些图片,从教师的声调中明显地感觉到了老师自己已经深深地被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激怒……教师讲解好了之后,用一种极为低沉的声音问学生:“面对日本所犯的滔天罪行,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群情激荡,纷纷表示要报复日本。这位老师很理智的引导着学生,“日本在历史上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种违背人性的行为是我们一直都谴责的。但是如果我们‘以牙还牙’报复日本,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在违背人性呢?”我为这位老师暗暗叫好,理智的引导学生谴责日本的罪行,而不是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仇恨,不让自己的情绪左右课堂,真的是堂好课。
中日的历史事件是很难讲述的,因为越是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心中就越痛,也就不自觉地会产生对日本的憎恨。但是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情绪左右了课堂,并且由此而影响了学生,我们让学生学习这段历史,并不是想让他们时时刻刻恨着日本,而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警惕日本的军国主义,并且也防止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强权意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在这段历史中感悟到“和”的重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和”的种子,期望着他们构建新的中日关系。法德百年世仇都可以和解,那是因为德国的反省和法国的大度,中日为什么不可以和解?如果若干年后日本真的反省了这段历史,而我们还是仇恨的,那么中日能和解吗?
浅谈初中历史教育功能 篇3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格 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进行素质教育,就历史学科而言,更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历史学科本身知识浩如烟海,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历史事件内容丰富详实取之不尽;另一方面,历史学科又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学史使人明智,研究历史,不但可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现象中揭示历史本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并对未来如何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因此,鉴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独特功能,在目前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好地落实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大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就历史课的教育功能谈谈自己的认识。
1.学史可以明爱国。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挖掘各个环节中有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备课时精心组织,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体会。如中国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量素材。其一:可以利用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蜚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等,这些遗产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称赞。其二:教材中还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弥留之际留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紧扣教材,以情动人,就能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其三:历史教材中还有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素材。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戚继光忠心报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史可法宁死不屈,谭嗣同舍身变法,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些英雄行为及坚定的信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傳统美德,我们做老师的,注意因势利导,充分挖掘这些蕴涵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其四:利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如:列强对华的五大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可以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念,懂得强国的重要意义。其五:以中国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史,让学生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除利用中国历史中的爱国素材之外,还可以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开拓新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如:利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经验,通过找差距、找原因,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还可以通过吸取东欧、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教训,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方针,努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伟大抱负。
2.学史可以明做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一些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辨证关系,把教学的重点只放在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上,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格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如:在教学中可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咏志诗句与秦桧、汪精为、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培养学生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荣。又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可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可介绍居里夫人、布鲁诺、李大钊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可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可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3.学史可以明事理。现在的学生身上还有一大弱点:判断能力低,思维能力差。而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还蕴涵着许多哲理。如: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掌握一分为二这把钥匙,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等之间的辨证关系,并以此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一丝不苟的思维品格,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与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来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总之,以上是我们素质教育中历史教学的点浅显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努力探索,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教育教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霍桥中学)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4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 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塑造。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 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或畏惧困难, 或抵抗挫折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 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 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 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 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 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 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 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 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 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 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 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 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和比较, 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 拓宽思维的广度, 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塑造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 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 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 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 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 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勤奋学习。
要鼓励竞争, 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 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 (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 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 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 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 以推动他们人格不断完善。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不断塑造和完善人格。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篇5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自觉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历史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史料,同时,也可以举办小型的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工具,重新将历史人物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重现历史场景,给学生直观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历史学习是把前人的生活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其中,包括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汇聚了人类的经验和才识。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为那段辉煌的历史而自豪,使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心。当学生学习到抗日战争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学生会为人民所遭受的迫害和屈辱而痛心疾首,可唤醒学生捍卫民族尊严的使命感。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便坚定了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念,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不仅更加热爱生活,而且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育人文因素浅析 篇6
一、结合教学挖掘人文内涵,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人文精神培养,其内涵丰富,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其中让学生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领略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中华名字五千年的文化是国家、整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与凝聚,是整个中华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让学生从教材中的不同侧面感悟经典文化,这是国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把握人文内涵的侧重点,让人文实力体现民族的风貌,反映了该民族精神,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历史知识,提升人文素养,这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采用“移情”的方式,通过对历史情境的渲染来充实学生的感受,力求将一个事件中的人物个性化,探究历史人物的人文精神,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挖掘他们的抱负与情怀,拓展教材之外的历史事件。例如,笔者在对“戊戌变法”一课的处理中,着重突出事件人物的所思所想,六君子的选择正是他们为同一目标做出的不同抉择。虽然最后的结局不一,但这都不能掩盖他们理想的光辉。教师可以补充教材之外的必要素材,引导学生对谭嗣同人物的解读,领略人物背后无法湮灭英雄情怀。
二、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渗透人文教育
1.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历史事件的讨论、分析和收集资料。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创设课堂探究情境;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尊重每位学生,通过采用谈话、讨论、辨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要通过课堂的言行举止影响每位学生,不仅让学生获取必备的历史知识,还应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凸现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忧患意识,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是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体会这些民族英雄天下兴国为己任的爱国情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将历史学仅仅理解为记忆年代、事件、人物等这些简单知识,而应剖析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智慧。在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要让学生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从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反抗外来侵略而进行的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奋勇战斗,在自身受重创的情况下决定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为反抗外来侵略和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浴血奋战的精神,进而学习他们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质。联系当今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的成就,但同时又充满的曲折,凸显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3.注重美育,对学生人格的熏陶
美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美育素材,寻找极其完整、宽阔的历史美学价值内容,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让历史教学充分发挥美育功能。比如:从传说中的仓颉原始文字到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甲骨文的出现,再看今天的不同字体,多姿多彩的书法荟萃;再如,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绘画艺术、精美的艺术作品等,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美、聆听美、欣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总之,历史教育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教师要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潜隐性的人文熏陶。不能将历史课堂过于教条化,过于侧重记忆,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怀,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历史的教育中锤炼出智慧的光芒。
初中历史教育 篇7
一、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现状
翻开教材, 有很多能体现这方面的素材。但每个历史教师面临的难题是如何通过教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讲《文化大革命》这课时, 课文后面的“自由阅读卡”介绍了“上山下乡”, 学生读完一脸茫然, 我脑中闪过了《山楂树之恋》, 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这部影片, 可是我话音刚落, 一个女同学插话了:“老师, 我知道, 就是那个男女主角躺在床上什么也没干的电影。”全班哄堂大笑, 更有男生起哄:“那你希望他们干点什么?”这场景出乎我的意料, 我记不清我是怎样收场的, 但这两句话一直在我的耳畔回荡。
这份材料, 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却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这样的经历让我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落实?
之所以出现这样难以掌控的情况, 我觉得一方面是教者的原因:教育流于形式, 方法过于简单。历史教学内容陈旧, 使历史教育失去了它应有的鲜活性, 但仔细揣度, 历史教师在课堂里能做的绝不是交代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意义, 更不是按部就班, 没有惊喜, 没有激情。
另一方面跟社会的剧烈变化有关, 学生的心态、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化改变了, 而且有愈来愈复杂的趋势, 很多老师都有感触, 现在的孩子很不简单, 他们的价值观特现实。岁月变迁, 他们更不能感悟过去时代的一些积极精神, 不少学生对课堂中老师进行的传统美德教育嗤之以鼻, 对有些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也冠以“矫情”, 因而在课堂中学生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现象就很少能见到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迪是:历史教师要教书, 更要育人, 必须把目光从盯着课本移向学生, 走入学生心灵。
二、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 其教育方式没有固定模式, 具有非理性特点, 所以笔者认为当以渗透为主。结合历史教学的本身需要, 我觉得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
1.激情感波澜, 增感染效果
我观察了许多老师的课, 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通常会为逝去的历史画面进行最动人的着色, 他们讴歌时富于激情, 谴责时寓于愤恨, 毫无疑问, 他们的声调、表情等对学生接受效果的影响是很显著的。惊叹之余, 在教学中我试着在语言上下功夫, 《九一八事变》导入时, 我做了如下设计:播放《松花江上》, 用字幕逐字发送歌词, 用低缓的音乐与学生作着心灵上的交流, 让大家体会歌曲中蕴含的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侵占我东三省的愤懑;以及家破人亡的惨痛。随后课堂上大概有半分钟的沉默。然后我用低沉的语调问“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我在课后反思中写道, 如果换作平铺直叙的方式, 对学生情感的调动与培养, 在心灵体验上的作用是不可类比的。这次成功的实践让我体会到:在历史教学中“导入”语言的新颖, “小结”语言的理性, 都能使学生主动地与历史“对话”, 使师生间产生共鸣, 在愉悦中接受知识。
2.设置情境, 优化教学内容
历史对初中生来说有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感, 因为他们经验、阅历都不够。如果课堂上我们老师总是简单地问“是不是”、“对不对”、“为什么”、“怎么样”, 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相反, 如果我们教师能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创设一种情境或渲染一种氛围, 把思绪带回从前, 体验成败兴衰的历史沧桑, 感受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 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时, 我组织学生布置记者招待会, 对“张謇”先生进行专访,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体会到张謇“实业救国”的艰辛, 更加感受到先生的爱国热忱。这样的设计增强了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 调动了学生主动体验历史的情感。
3.躬身情感实践, 用心感悟成长
那么, 该怎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教学实践, 我觉得历史教师不能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我觉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是每个人通过选择学习, 参与发展, 体验认知而逐渐习得的。所以,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 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用自己健康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 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后的十年探索和文化大革命, 我以“身边的历史”为主题, 让孩子们先问问爷爷奶奶经历的这段历史, 然后用一节课分享了“我身边的历史”, 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历史, 学生真正投入到了历史的情绪当中, 学生的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真正的变化。
兴趣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 篇8
关键词:故事,图片,互动,兴趣
一、巧妙提问, 营造气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讲五四运动时, 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时, 有礼炮54门, 齐鸣28响?”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先提出问题, 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斗争, 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 为什么要纪念五四运动呢?五四运动是怎么一回事?以此导入新课———五四爱国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 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开始讨论, 教学气氛逐步形成, 大家快乐学习的场景基本形成, 这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及观看插图。这样的开头,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的学习作了铺垫。著名教练米卢的“快乐足球”的理念, 把中国足球队带进国人期待了几十年的世界杯赛场。同样, 快乐的学习氛围也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好插图, 拓展思维
教材中有一些插图, 如人物插图的秦始皇图像、孙中山图像等, 不同时代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服饰, 不同的人物拥有不同的气概, 比如, 秦始皇霸气冲天, 一统天下;孙中山忧国忧民, 坚忍不拔。要领略不同时代的景象, 不同人物的品质, 单纯依靠教师讲是不行的, 关键是要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去观察, 如果不指导学生看图, 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形象, 也难表达作品中的高超艺术, 学生也难以领悟出人物内在神韵。插图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大量图片信息的输入,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历史课本的许多文物插图, 仅观察画面是无法达到课文记述要求的, 这就需要扩展介绍有关知识, 增强观察的深刻性、理解性。在认识这类插图时, 要围绕画面的内容, 说明其背景、产生的经过、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张择端的画卷, 描绘了当时都城中汴河两岸的风光;全卷总长5米多, 共绘人物550多个, 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 车辆约20辆, 大小船只20余艘, 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 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 表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古今对比, 激发情感
通过古今历史事件的比较, 展示祖国历史发展过程, 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学习热情。
从鸦片战争伊始,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从清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 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百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包括强迫中国割地赔款、开发通商口岸、控制中国的关税、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等等。中国人民被这些创深痛巨的不平等条约压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段更加艰难困苦的阶段。先是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沦陷, 三千万东北同胞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后来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大半个中国领土沦丧。这种国破家亡的痛楚, 深深地印入几代中国人的心底。抗战胜利后, 中国人民又被拖入了内战的深渊,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被无情地击碎。
通过对上述历史的讲述, 使学生懂得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 为什么这样贫穷。这是统治者的腐败, 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要使中国富强, 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参与其中, 互动教学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 年代、人名、史实颇多, 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 除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 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 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 每讲一个民族, 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贴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 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 学生分别扮演唐王、外国使臣, 演绎万国来朝的情景, 这样, 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形象记忆, 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五、以情感人, 讲好故事
情感是人的内心活动, 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 有支配行为的独特作用。教师通过深情讲解历史故事,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 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一百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 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 把他拘留了十几年, 而张骞始终保持节操, 忠于祖国时, 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 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 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 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十几年的磨难之后, 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 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情感, 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 那就不但学不好, 而且会觉得负担很重, 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反之, 只要有兴趣, 思想就集中, 容易学得好、记得牢, 即使学习时间长些, 内容多些, 也不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 我们开发学生的智力, 必须注意激发其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又增长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 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初中历史教育 篇9
一、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做学生们道德的榜样
历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才能使学生们对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更加的感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高度。提高历史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首先, 教师应该定期接受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培训,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工作综合能力。其次, 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 感悟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和高尚情操, 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 历史教师应该定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 使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状态,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二、在历史教育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 有许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物值得我们去称赞、歌颂和学习, 然而如果只是让学生们从文字上去感觉, 那么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比较微弱的,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历史故事以及自身的演讲, 将这种感情渲染出来, 提高这种道德情感的感染力。比如, 在讲到汉文帝的“文景之治”时, 我们可以引入汉文帝至孝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 在其二十四岁的那一年, 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 因为不能服食药物, 所以这病好得非常慢。汉文帝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母亲, 常常泪如雨下, 并且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 直到母亲病愈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消瘦了不少。”在这个故事讲完以后, 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对自己的父母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而引发学生们深思, 以提高他们对“孝道”的认识。
三、历史教育中加强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1) 根据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 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知识。借助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的道德形象, 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他们的道德行为, 使学生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 从而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心理标准。初中历史知识中优秀人物们所涉及的道德形象是多种多样的, 忧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屈原, 天下为公、舍生取义的商鞅等。这些道德形象对于学生们道德知识的培养和道德标准的规范化、具体化、生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利用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 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观念的重要过程, 再多的道德知识培养, 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内心的感触, 也对学生们道德观念的生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运用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 通过情境教学或者是多媒体教学, 增加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 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道德知识, 形成道德情感。
(3)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名言名句, 这些语言文字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历史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怀和伟大情操, 同时也带有比较浓郁的情感色彩。比如,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这些名人名言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也是非常有效的。
四、历史教育中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历史道德知识和历史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源自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的解读, 这与现在的道德实践是有着一定距离的, 毕竟两者之间拥有不一样的政治、社会背景。这就要求我们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入手, 具体做法是:首先, 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分析, 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其次, 明确指出历史人物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最后, 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于德育与初中历史教育的有效结合, 我们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具体的措施和策略还需要我们根据历史教学的环境、学生们的道德基础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来客观地制定。在此, 也希望更多的教育界人士参与到这种课题的研究中来, 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敏丽.试论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 (下) , 2012 (2) .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篇10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 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 已完全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 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 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 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 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 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 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 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开放式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创新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的特征。所谓独创性, 就是在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超出常见的独到见解, 在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 能够敏锐地发现事物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 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 具有超常、超群、超前的特点, 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思维灵活性则指思维发散的范围广大, 维度多向, 思维灵活, 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而思维流畅性则表现为思维敏捷, 思路开阔, 思想活跃。
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志向和信心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也就不可能有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 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采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的精神, 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 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会考的改革, 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 尽管考试仍在进行, 但难度大大降低, 题型的变化, 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 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对较特别的问题进行鼓励, 时间一长, 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 久而久之, 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意识, 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个性化的发展是其重要的内容。
素质教育必须把学生的自主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师应该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学生时代是自我寻找, 自我发现的过程, 教师的本领是把每个人身上特有的火种点燃。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 不能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人, 要积极发现和及时扶持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化特长。把评价的尺子交给学生自己, 相信他们在自我表扬和评价别人自我表扬的同时, 也会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达到发展个性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3. 历史教师还应在教学方式上, 改变以前单一的“课堂说
教”方式, 采取实践教学、学校交流、理论学习等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培养具有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创造性和良好自我调节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要学习和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问题是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 有关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观点已经取得了共识, 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培养个性等, 但作为理论还处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就要经常关心教育理论界讨论的进展情况, 特别是历史教育界的研究成果要及时吸收过来, 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 要积极开展实验研究, 不断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体会, 踊跃参加讨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历史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一定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 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他着眼于全体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 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4.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 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 又难以发展历史学科能力, 所以, 历史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4.1 丰富学生的表象, 积累想象的素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历史遗址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表象之后, 想象能力便会得到发展。
4.2 发展学生思维, 提供想象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从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陶冶学生情感, 激发想象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要。
初中历史教学不可忽视人文教育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教育;重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4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在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近年来对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呼吁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等因素,从小学到中学,至今仍未完全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走出来。正所谓“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仍然把历史看成是一门“死”的学科,认为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体会不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很强,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历史学家白泰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从白先生的话中,我们应该感受到学好历史需要较强的思辨力,学习历史是为了使学生懂得怎样分辨美丑、善恶、是非,更快地积累人生经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更改教学内容
目前历史课教学内容的主旨在于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规律”本身归属科学性的范畴。其实,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永恒意义,体现着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绝对价值的精神、人物和事件也应该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比如为募集癌症研究资金而发起的“希望的马拉松”长跑活动及其创始人,比如捐献车祸遇难亲属的器官救治他人等,这些都体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体现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同类的爱心,对于疾病和厄运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应该让一代又一代人都记住并且发扬光大的。
三、以道德为衡量标准
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上道德维度,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作为农业资本主义化的一种方式,它的历史作用无疑应当肯定,但是对于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英国农民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残酷、极其痛苦的被剥夺过程,马克思形容为“羊吃人”。而法國大革命中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在当时来讲这是最符合人民利益的解决土地问题方式,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对以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仓猝草率地予以“定性”。
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走开放之路。组织一些参观、访问、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历史,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教《红军长征》一文,上课之前,我们就带领学生到学校德育基地—湖南坡红军墓,参观凭吊了红军烈士李楚才的坟墓和纪念碑,从碑文和当地老人言谈中了解到一九三五年红六军团肖克部队经过我地的一些情况,这样上课后,学生对长征精神有了切身的体会。在教《五四爱国运动》一文后,组织学生召开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班会。在教《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一文时,我安排了学生课前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向老人们了解新中国成立时,七、八十年代和现在等不同时期当地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党的英明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五、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
历史教师要注重研究历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关心和感悟,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使学生具备民主竞争和求真、务实、创新的意识,树立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保证其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六、提高教师修养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学生来讲,教育者往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教育者本身的人文素质不高,可想而知,上述三点就没有可能实行,人文教育的目标也就没有可能实现。日本某些缺乏人文精神的历史学者和教科书编写者篡改历史,拒绝在教科书中如实反映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事实,致使日本年轻一代对于侵华战争的历史真相缺乏了解。而《异端的权利》、《昨日的世界》不仅作为历史读物脍炙人口,而且作为人文主义的经典之作而进入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茨威格本身就是人文主义者,所以他才能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爬梳出最有人文价值的教育素材。“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在中国古代,这些民间说唱艺人在用口述方式将历史一代代记叙下来的同时,也以其朴素的是非功过评判为普通百姓树立起了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完成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古今中外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教育者本身具备深湛的人文修养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应牵手道德教育 篇12
塑造有道德素养的年青一代, 初中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初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今后想做什么样的人, 怎样做人的问题在他们的脑子里开始变得清晰;何为善恶美丑, 他们心里开始有了评判的尺子;今后追求什么, 权利、责任与义务也是他们在这一时期经常考虑的问题。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正确引导, 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帮助。历史课有着比其他科目更多的道德教育素材。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 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 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杜威曾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 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历史教育是极富德育功能的, 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 有利于推动学生的道德品质向前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 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
一、确实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分成三块, 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在前两个目标实现基础上的升华。“育人为本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要旨, 这是教育的灵魂和终级目的。”新课标进一步指出, 要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素质高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现实教学过程中, 我们许多教师往往由于考试的需要, 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得住, 记得是否准确, 对某项技能是否掌握、运用得得心应手, 而忽视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殊不知三维目标本身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 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产生情感、态度, 反过来又能增强对这一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的能力。因此, 我们在备课时, 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 贴近社会实际, 让学生去谈感受。这样, 学生不仅仅得到知识, 更能驾驭知识。
二、充分运用课本中的人物教育学生
对历史来讲, 今天是昨天的沉淀, 明天是今天的延伸。古往今来, 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人文品质和情操丰富了中华五千年美德的内容, 这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我们教师在讲述这一类题材时, 一定要注意准确把握, 把此类人物身上的光辉形象生动鲜明地展现给学生。对于那些历史上早有定论的人物, 我们教师自身应态度鲜明, 用自身的情感态度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明辨是非。比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时, 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展示戚继光的英雄形象:为国为民, 呕心沥血, 一生经历大小百余战, 功绩显赫。尤其在打击倭寇方面更是能力非凡, 但他的志向却是“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教学时教师要把他虚怀若谷的坦荡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就在学生的面前更加鲜明, 学生对于戚继光的印象就会更深刻, 这时再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由于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 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会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而对于那些弃民族大义于不顾的人, 教师也应痛指直陈, 让学生明辨是非。
三、注重利用活动实践课启迪学生
现在课本上每一单元之后几乎都有活动课, 开展活动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应注重在活动课上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喜欢“指尖上的智慧”, 学生自己创作, 享受活动的欢乐, 更会有情感的经历过程。教师应适时抓住时机, 对学生予以思想上的点拨。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升华思想道德情感。比如在教学《古代世界文化之旅》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各种文明图片以及自己的旅游照片, 编写导游解说词。学生由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创作, 会有收获的成就感。这时, 学生会对古代劳动人民产生尊敬之情, 也会对那些破坏人类文明的行为表示鄙视, 在观看近代中国的圆明园废墟的图片展示时, 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同时, 也可以结合乡土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初中历史教育】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情感教育05-27
初中历史素质教育05-13
初中历史教育论文06-20
初中历史课的创新教育08-06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反思一07-29
江门星火教育: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05-18
初中历史08-08
初中历史10-18
初中历史教材05-28
初中历史数学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