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

2024-05-28

初中历史教材(精选12篇)

初中历史教材 篇1

一、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对于学生来说, 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巴尔扎克说,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 因此, 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讲到“孔子”时, 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 教育学生不惟书, 不惟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 师生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探究越来越深, 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 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 达到“教学相长”。在学习“司母戊鼎”时, 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 学生立刻提问:各部分分别铸成后, 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对这个问题, 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 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 下课后我也认真查阅资料, 在以后备课时更细致, 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让他们发表见解, 提出疑问, 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1. 精心设计。

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教科书新设的内容, 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 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 一本书, 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 除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 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 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 分别完成四个题目: (1) 求真中学的发展与未来; (2) 我这十三年; (3)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 (4) 信息交流的实现。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 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2. 重视每节课。

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北师大版”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 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 认真对待, 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 或稍做变通。“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 就直接利用了课本上的主题: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3.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 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 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 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 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探求思考, 实现自我教育。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 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 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 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 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 我将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 就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 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 在读书中思, 在思考后写, 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 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提倡实行“谈古论今”, 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 使之“活化”“升华”, 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 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 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 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 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 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 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 必然会遇到阻力;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 篇2

姓名:陈业强 单位:儋州西流中学 学分账号:特岗入职暂无学分账号

通过这次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让我懂得了新教材的编写是按时间顺序来编写的。这样的编写改变的传统的教材编写按主题的模式。符合了初中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不像以前那种按主题编写,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困难。“例如在八年级第一个学期第二单元的编写’近代化的探索’如果按时间顺序编写洋务运动应该放在第一单元来学习,但却放在第二单元来学习,学生学习完了第一单元。到第二单元时,又从新的去学习,这样在时间方面就感觉很乱,让学生很难把握”。同时新教材的编写按“点——线”的顺序来按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展开,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还让我懂得了利用历史的图片来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更多的历史图片信息。让学生在简短的课堂中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图片来换取同学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能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历史和掌握历史。也加深将来在中招考试中的图片识图题的认识,让同学在心中有一个概念。

同时,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这次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国家的意志,在日后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要淡化如:七年级历史里讲到农民起义时,针对于这类的问题一定要淡化,但讲到中国的领土问题时,这类的问题一定要重讲,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祖国的领土有个概念。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操。

初中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隐性知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64-01

一、引言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通常,隐性知识是指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或者一提而过,不在既定的知识范围体系之内,需要老师的扩展教学或者学生的

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关联出来的那部分知识。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初中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材中穿插着众多补充文字、图片、图表。可不要忽视这些图片、图表,他们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人物、内容的直观性认识,如在《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览关于武则天的图片和文字和文字描述,在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必然会迫切地想了解她从政和掌权后的所作所为,学生有了兴趣,那以后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二)拓宽知识结构,更深入的理解历史

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拓宽知识结构,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使他们更全面的了解历史,更深入的理解历史。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语言少,但含盖的内容丰富。相对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要完全把握历史知识和规律,有一定的难度。而在知识点教学时,适当补充或利用与知识点相关的补充文字、图片、图表等隐性知识,则能帮助学生能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系统性。如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时,展现《清明上河图》,就能更好地说明北宋城市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状况,促进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北宋历史。

(三)对学生心理、情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

对学生心理、情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教材中隐性知识也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中国古代史中,盛唐时期中国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蓬勃发展,国家富饶强大,就会激起学生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面对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则很容易就会激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三、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教学

(一)文字类隐性知识

文字类隐性知识可分为:目录、课前提示、正文、小体子、引文、注释、动脑筋题、课后练习、自由阅读卡、附录等,我们以正文类的隐性知识为例来详细说明。

由于教材篇幅的硬性限制,所以即便是正文,很多东西也都是一笔带过,这样,正文中也必然是有着很多隐性知识,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里,教材显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

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在这里,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协同学生们一起挖掘正文中的隐性知识。

例:问题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问题2、为什么将矛头指向中国,将中国做为他们进行资本主义掠夺的对象。

(二)图片类隐性知识

图片类隐性知识可分为:封面插图、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历史事情情节图、图表、漫画六类。下面我们以封面插图隐性知识为例来详细说明。

开学刚拿到新书时,每位同学都会对新学期、新课本、新生活等报以无限的憧憬,很多同学在拿到新书后就会把封面

甚至是课本里面的内容看一遍,这个时候的学,学习兴趣其实是十分浓厚的。不过可惜的是,很多老师往往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往往是按部就班开讲课,如讲到鸦片战争时,也许就不会想到去利用新版教科书的封面资料导入新课。

以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为例,该教材的封面插图是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半部分刻在碑上的“武昌起义”,下半部分是纪念碑的整体轮廓,背景色以橙、黄两色为主,强调了层次感,象征新中国的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整个封面的寓意是:中国人民在旧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下,仍然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不断奋斗,并终将迎来新社会的光明,画面凸出了意义沉重的历史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可以通过这副封面向学生们介绍旧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史。并可以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一些问题,如: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了解有多少?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为何要以纪念碑为主题?背景颜色为何以橙黄两色为主?以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三)正确开展隐性知识的教学

1.善于运用各种设施和方法发现、引导隐性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隐性知识的入情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很多方法来改变以往古板枯燥的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史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和经典歌曲,讨论当前的中日关系等方式进入今天的教学工作。

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人民英雄纪念碑

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辅以文字说明,详细的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刻画了哪些历史场景,通过介绍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的历史场景,简要概括本学期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今年的历史教材有一个宏观和具体的了解。

2.把握隐性知识教学的度。在历史教学中,教材中的各类显性知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增强教学的效果,适时、适地地挖掘、使用隐性知识,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取代显性知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锡武.浅论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2]崔维友.挖掘教材隐性知识与历史教学[J].山东教育,2000年Z6期。

初中历史教材 篇4

一、初中历史教材目录的特征与功能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不仅有着一般目录的功能, 也能够很好地辅助教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是学习内容的浓缩。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总结与概括, 也是学习重点的浓缩精华。以苏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例, 将课堂标准与目录进行对比, 即可看出目录是学习内容的浓缩。

课程标准 (部分) ——— (1)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3) 了解“文景之治”,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4)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 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 了解东汉的建立, 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目录: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2)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编排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规定, 初中历史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几个模块, 每个不同的模块之后又包含着不同的学习主题。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也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区历史的发展规律, 反映了整个历史学科的特征。

(3) 初中历史教材有着导读与目录检索的功能。有关专家学者指出, 初中历史教材有着导读与目录检索的功能, 也是联系学生、教师与文献的纽带。

二、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应用方式

(1) 将目录作为教材纲要开展教学。从教师的层面而言, 在进行导言课与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 均可将教材目录利用起来,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 为学生理清教学脉络,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以苏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为例, 第五与第六单元目录如下: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根据以上目录, 在讲授世界各国人民的抗争时, 可以将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与无产阶级的抗争结合起来, 这样可帮助学生理清这一段的学习脉络, 令学生的学习变得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 学生在学习完每一个单元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目录来实现知识的复习, 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知识点, 这对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以及综合能力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2) 利用目录实现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初中历史课堂之中, 其中的内容比课堂标准更丰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教师难以为学生传授过多的内容, 只能够将授课重点放在重点考核内容之中, 这就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够齐全, 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将历史教材目录作为索引, 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外知识, 这样既能够避免学生学习内容的单一性,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学习视野, 也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目录进行学习的钻研精神。

(3) 设计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目录。新课改中明确要求, 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应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因此,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目录, 这些目录可以不是单一的文字, 也能够是照片、地图的形式。在编写目录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编排好不同类型的目录,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4) 利用目录开展新课程导读教学。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有着很好的导读功能, 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纲领性与趣味性效果。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将目录引入教学过程中, 这样可达到概括课堂教学知识点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材 篇5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是制约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关键因 素。因此,改革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束缚,重新确定编写原则;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第三,要调整教材系统和知识结构;第四,要改变由国家包揽编写的局面,鼓励地区或个人编写教材。

中学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近年来,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中学历 史教师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跟上中学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新形势,要适应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 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 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 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 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 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 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 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 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 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用心爱心专心 1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 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 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 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 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 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 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 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 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 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 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 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 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 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 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 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 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 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 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 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 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

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 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 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 或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历史教育将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 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精心编写能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 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教科书赋予过高过多教育目标的 传统观念,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课程论原理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一定 历史时期、一定教育目标与政治需求的具体反映,因此,就应当根据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 编写指导思想,以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阶级斗争史的编写指导思想 已显得陈旧而滞后了。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编写指导思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保留行之有效的 精华部分,准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不要单方面强调或不切实际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功能 作用。同时大胆参照、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社会道德好、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 思想,取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以形成全新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的教育目标。几十年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始终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 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是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却很少有人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据初步了解,在全国十几万所中学里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学校不是很多,数以百万计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绪很难提到这样高的层次。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与教育发达国家 地区相比,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绪教育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均难度偏大,要求过高,且教科书内 容标题繁杂而不精练,课文内容分量过重。据此进行教育很难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制定新的历史教育目标 时,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出历史学的不同层次,历史知识的不同层次,历史教育的不 同层次,历史教科书的不同层次,搞清楚中学历史教育的层次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功能层次和教科书编写层次,逐步建立起历史知识教育的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地编制出不同层次人员所需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合理地构成 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量,使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真正达到既教育学生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也可以 说,正确地把握好历史知识层次,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是编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改进与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书编写的 具体要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教育状况。不同的编写原则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 养的要求,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几十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的原则继续坚持,同时还应本着改革精神大胆提出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编写原则。既要增加历 史教科书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难度;既要全面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知识,又要保持 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既要保证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使历 史教科书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的重构与整合 篇6

现行的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其构建体系科学新颖超越过去,导读内容简洁有序,目标多元化等特点能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着眼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它的积极和进步作用是无容置疑。但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点的相对分散、凌乱,部分史实的缺失,内容跨度太大,衔接不清等原因造成学生学习困难,难以理解,又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甚至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混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因而教师就需要适时适当的对教材进行再次加工整理,也就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整合构建,使其脉络清晰,知识明细,再现历史史实,使学生易于理解接收,就要求教师对学科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构和整合,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实现。

例如:在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下册教材中分别出现了不同的货币插图,有战国时期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又有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有唐“开元通宝”(新疆吐鲁番出土),又有日本“和同开弥”钱(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金“正隆元宝”钱,还有北宋“交子”纸币、南宋“会子”纸币。反映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和地区使用的不同的样式,不同的材料,的货币,且其型制又有极为相似之处,看似无关,容易给学生造成零乱繁杂的假象。但如果教师经过有序的整合,按其先后次序(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给学生介绍货币的简要发展史及中国货币的演变,使学生了解有关货币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货币,了解钱币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钱币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而日本、金国之所以也用类似的钱币,并不仅仅由于这种圆形方孔钱品质端庄,更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及它蕴含的高超的工艺及内在的高科技含量和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深刻的影响。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同时陶冶情操,使爱国主义的观念深入他们的心灵。

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必要的重构和整合,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种知识载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既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又能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去整合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需要,这就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材资源的挖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体系重构整合、对知识加工和活用,提升其文本资源价值,使其适时、适用,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教材结构,使其合情、合理。同时教师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现教学内容整体的有序性,使学生知晓各个部分知识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关系和意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知识的垂直迁移,体现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性,这样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再如:在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下册教材中分别出现了关于丝绸之路这一重要内容的不同内容讲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第6课《开放与交流》(玄奘西行),都有关于丝绸之路路线介绍、知识讲解,都要能够反映开放对于中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主旨,及对外开放的积极意义所在。如能对知识重构和整合,就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丝绸之路这一知识的重构与理解的升华。如能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等内容融入其中,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开放的国策,了解中国古代对外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懂得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中国古代王朝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又能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进而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收集、整理、信息加工,又能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树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一个条件的观念,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这也正是我们学习与探究对外关系史的现实意义所在。

类似于货币(钱币)、丝绸之路这样的基本线索就如同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它是由许许多多个因果相连的历史事实构成的知识链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打破模块之间的界限,通过归纳和综合,搞清历史事物的横向联系,形成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抓住了基本线索,既能帮助我们贯通历史的纵向联系,也能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实现统揽全局、纲举目张。

然而现行的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编写中,因落实课程标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教育,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的新课程初中历史课本比传统的通史式课本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同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往往分散在初中历史学习的不同阶段,给学生造成历史知识比较乱、比较杂,难以统括全局的映象。这就要求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师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网络体系,贯通知识点间联系,实现知识的重构和整合,就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 篇7

一对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价值的认识

1.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而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最好途径。受身心发展的限制,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习惯通过画面、实体事物等有形象化的表现来认识和了解事物。在满是文字的教材中, 插图是与众不同的, 它能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 会促使学生无意识地去阅读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这些插图,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很多历史事件仅是通过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是很难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的, 通过文字的表述可以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声势十分浩大、场面很是壮观, 但是到底浩大到什么程度、壮观到什么地步, 这些都是很难把握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来进行合理的想象。很多教材中的插图实际就是对历史的艺术加工。这些插图就好比一个引子, 在学生看这些插图时, 教师可以从旁用语言进行引导, 让学生根据插图进行联想,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和相关文字对历史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和表达, 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其民族自信心

历史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之外, 还要让学生能对祖国的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爱国心,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历史教材中的文字知道祖国的发展历程, 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插图来比较直观地感受古代中国人的坚强意志和美好品德。

二运用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的策略

1. 地理插图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地理插图主要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在向学生展示某一时期人类的活动, 比较典型的有统治区域图、形势图、路线图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这些地理插图来分析在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以及人类的发展状况, 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文字融入进去, 从而让学生对教授的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2. 人物插图

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图大多数都是介绍在历史中留下深刻一笔且在当时社会地位比较突出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毛泽东、斯大林、拿破仑等, 他们在历史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历史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新教材中对将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画像一一展示出来, 让学生对这些曾经的英雄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教师在教授有关历史任人物的事件时, 可以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插图对历史人物的气质特征更加熟悉, 在对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加深刻的评价和认识, 进而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

3. 漫画插图

在初中的历史教材中漫画插图是比较常见的, 这种插图与其他插图不同, 其表达比较诙谐幽默, 但在笑过之后往往能带给人很大的启发和感悟, 如在九年级下册的《冷战中的对峙》一单元中, 有一节内容是讲述的20世纪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 在这里有一幅漫画插图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以苏美两国当时最高的领导人掰手腕的方式和双方座下的武器威胁, 来表现冷战期间苏联与美国之间的角逐和竞争, 让学生对冷战期间苏美关系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简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解, 主要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索为主, 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发展, 初中历史教材也重新进行了编制。笔者认为, 这些插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历史画面,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爱国热情。本文主要谈谈对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的认识, 并针对不同的插图提一些教学建议, 希望能给初中历史教育者带来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插图,认识,策略

参考文献

[1]安普文.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认识和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S2)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8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材呢?

下面我简要谈谈在平常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 分析历史教材基本结构。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 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指教材的正文内容。 二是教材的编排结构, 主要指教材的目录、插图、导入框、习题、资料卡等教材部分的设计与组合。 历史教材的编排结构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工作特点, 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 注重教科书内容的启发性, 便于学生参与教学, 发挥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创造条件;在能力培养上,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以有利于终身学习。 教师要领会历史教材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有效驾驭历史教材, 实现对历史教材的合理利用。

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历史教材中, 教材只有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满足学生对特定学习情景的需要和兴趣时, 才具有真正的课程意义。 与教材相比, 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 要具有优先性。 因此, 教师要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对历史内容进行整合, 使历史教材内容更好地适应学生。

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进展。 历史课程内容以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依托, 历史教材内容必然体现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教师要深入把握历史教材内容, 就要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发展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是瞬息万变的, 新情况、新事物总在不断出现, 教师应根据社会出现的新情况, 及时为教育内容赋予新的意义, 使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 既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学习, 更要加强自我学习。 学习内容既要涉及一些史学名著, 又要包括当代有影响的史学论著, 尤其是那些对通史编撰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思想、观点和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了解学科研究前沿, 而且可以提高对历史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适当补充地方史资料。 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 根据地方特色, 适当补充一些既有典型意义又能使学生切身感受的地方史料, 使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例如我县 (隆化县) 的博物馆珍藏了从原始社会至今的大量历史文物, 诠释了我县最全面的历史足迹。 它是历史课的重要拓展和补充, 带领学生参观学习会让师生受益匪浅。 博物馆珍藏的这些文物从内容到形式都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这为创新教学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土”, 只要你观察、思考、探索, 就会发现许许多多闪光点, 把它们发掘出来都可以作为创新素材加以发挥和利用。

挖掘延伸教材中的“动脑筋”。 新教材中增设了一个栏目: “动脑筋”。 一般的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对比都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 其实编写者的真实用意是通过“动脑筋”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 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并使课文中没有讲出的结论, 由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 另外, 它的设计也能起到培养初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该栏目的设置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些问题的设置便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

捕捉运用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 “自由阅读卡”的内容是以介绍与课文同一时期的相关材料, 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一些问题。 它有利于补充教材中的主题知识,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历史更贴近生活, 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插图是考试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既然教材中的插图在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利用插图巧设疑问激活课堂, 利用插图在第一时间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 是众多导入法中效果显著的一种。 利用插图巧记忆提高效率, 充分利用图片与文字的联系进行记忆, 可以提高机械记忆效率。 如提起夏朝的灭亡就想起《以人当坐骑的夏桀》, 提起秦的暴政就想起《焚书坑儒》, 如此学习, 留下的记忆比起单纯的文字叙述会深刻得多。 在教育教学中, 还要利用插图的先天优势, 对特别重要的插图, 把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浓缩在上面,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提纲”。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表明,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因此, 教学时要把这一理念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包括变更教材体系, 调整教材顺序, 摒弃和添加某些内容, 甚至自编教材。 一句话, 教材要为我所用,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材是载体、是材料, 教学时可以选择, 更应当创新。 创新的最终着眼点是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毕竟教材并非尽善尽美, 许多内容及教材要求完全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再创造。

初中历史教材 篇9

一、历史教材选择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素质水平, 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而教学中, 教材是对学生教育的主要脉络,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自觉体现政府行为。中学历史教材不是纯粹的学术行为, 它必须体现国家意志, 体现政府行为, 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 这是一条基本原则。所以对于历史教材、历史教学,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而对于教材的选择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二、对于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中要正确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做到充分熟悉教材。

1.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在早年的教学中,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就想到要订购教材, 或者编写教材, 甚至进口国外教材。但是从课程资源的定义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 尽管教材 (主要是教科书) 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特别是在现代化教育时代,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用鲜活的影像表现出来。因此, 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 适当地补充和筛选相关的知识内容。

2. 现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需要性

在现代教育学习中, 历史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参与考试单纯记忆为主, 学生希望通过历史学习增长知识, 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并能通过学习结合现代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自身观点, 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中课外知识的补充。而且在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问题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差较远, 要有意识地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历史常识来解决历史问题, 将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样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的关键是能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3. 对教材的选择和整合

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或课堂需要来选择内容。筛选教材, 为学生提供有研究价值及研究兴趣的历史人物, 并针对学生特点, 采取不同的课程模式, 初中可以适当采用演讲和小品表演的方式。在以教科书为教学主渠道的前提下, 补充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于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讲, 世界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只依赖教材的简单介绍, 学生会处于模糊状态, 越往后就越难掌握。这时候将历史背景进行整合, 加入多媒体教学补充知识内容, 可以把陌生的情景, 通过图片等表现出来, 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便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三、想法和建议

关于在历史教材的筛选方面, 如果能配备课外读本, 如历史人物小故事、历史成语小故事、历史神话故事等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文化课方面, 展示相关的图片或一些相关的音乐都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好加入一些探究式的问题, 启发学生,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达到现今历史教育工作的要求, 加强学生对国家的爱国情感。

初中历史教材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材资源,趣味性

历史课程本身具有过去性、不可再现的性质, 历史知识本身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 学生不容易理解, 难以产生兴趣。其实, 历史课本身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 那些充满智慧哲理的历史小故事, 让人崇拜景仰的历史人物, 只要利用得当, 则无一不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 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从内容编排到栏目设置, 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 巧妙利用导入框

教材每课之前都设置了一个导入框, 这些导入框由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民谣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 然后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利用导入框导入新课时, 要以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起求知欲, 同时, 紧紧抓住导入框提出的问题, 以这些问题为纲, 展开本课历史知识的学习。新课讲授完毕之后, 要回到导入框的问题上来, 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回答这些问题。这样, 既能做到让历史课充满悬念, 又能前后呼应, 对每课的知识作总结归纳。

2. 充分利用“动脑筋”栏目

“动脑筋”栏目穿插在课文中间, 每课1—3个, 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 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并且课文中没有讲出的结论, 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比如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动脑筋”栏目设置的问题是“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不但需要联系上学期的知识, 而且要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中设置的动脑筋问题是“想一想, 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把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这些问题, 具有极强的思维型, 对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利用得好,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但是如果简单处理, 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对这些问题的处理, 为学生回答好问题做充足的准备, 耐心地引导、启发, 让动脑筋栏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真正开展“活动与探究”

每课课文后面, 有1—3项“活动与探究”, 可任选。活动探究方式很多, 包括小讨论、小游戏、查找成语故事、寻找变革、判断、分析材料、制表、填图与思考、看图分析、看图猜字、故事会、朗诵比赛、短剧、小制作、欣赏与临摹等二十余种。“活动与探究”因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探究内容的广泛性, 不适宜当堂解决, 要根据题目, 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再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 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成就感。有些教师因为“活动与探究”栏目对知识掌握与巩固的作用不突出, 忽视对“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处理,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活动与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 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与探究”, 必然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产生巨大的作用。

4.“不自由”地阅读“自由阅读卡”

新教材在每课之后都安排了一个自由阅读卡, 主要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漠视“自由阅读卡”, 认为它属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 对学生掌握知识没有什么帮助, 这是错误的。“自由阅读卡”在历史学习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 由于字数的限制, 课文非常简练, 只能明确地告诉学生一些概念性的知识, 在这方面, “自由阅读卡”就如同教师的一个帮手。它针对在课文中未能加以解释而又很关键的内容, 作了扩展性的介绍, 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讲了甲骨文在中国文字演变进程中的地位。学到这里, 学生们必然想知道: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自由阅读卡”从占卜入手, 回答了这个问题, 同时又扩展性地指出了甲骨文记录的内容, 加深了学生对甲骨文意义的认识。因此, “自由阅读卡”起到了加深理解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的作用。其次, 越是形象的内容, 就越容易理解和记忆。教材中45张“自由阅读卡”除了3张, 均配了文物的照片或依照文物绘制的图版, 有的还特意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了带有人物活动的图画, 这就给同学们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 不仅使他们能较容易地明白自由阅读卡的内容, 而且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可见, “自由阅读卡”起到了增强历史知识形象性的作用。最后,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某个文化景观或遇到涉及某个古典文化知识的问题时, 往往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不知其所以然。“自由阅读卡”介绍了一些最常见的文化知识, 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如塔的由来, 碑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琉璃瓦和汉白玉, 元宝和银币, “册”“编”“卷”的来历, 文房四宝, 年号, 名、字、号三者的区别, 等等。可见, “自由阅读卡”起到了增长文史常识的作用。

综上所述, “自由阅读卡”在教材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 相反, 它能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的作用。“不自由”地阅读“自由阅读卡”, 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有布置, 有检查, 了解学生从“自由阅读卡”中学到了什么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自由阅读卡”的作用, 让历史课堂充满趣味性。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10.

[2]历史研究, 2011.6.

初中历史教材 篇11

一、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原则

初中历史新课标和新教材,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及世界发展潮流编写的,融于了现代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依此指示精神设计。也就是说,更新教学观念,落实四条原则:

1.开放性原则。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要改变思想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型”的教学观念(黄济《教育哲学》p119)。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置中国历史于世界环境之中,从更为广阔的领域来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以更为现实的观点来讲解世界历史和文化;适度向教材以外方面拓宽,引入体现时代性的史学新信息,加强与其他学科间交叉渗透结合。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要求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因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并注意由课内校内延伸到课外校外。

2.民主性原则。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观念民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方法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行为民主,教态和谐、平易近人,多与学生“商量”,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性原则。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已具备的思想素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作用,把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点考虑。教师要重视“主导”作用,特别是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

4.发展性原则。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必须减轻学生负担,澄清四个问题

新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新教材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每个学生都可在其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新教材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生产一种内驱力,从而增强自信、自立的能力,并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新教材如何设计,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得以减轻呢?

1.要清除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倾向同样存在于历史教学之中。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这种定式,仍然坚持单纯的背诵名词,记忆年代,增加作业量的做法,依然采取订正、改错,不断重复知识点的教法,就不可能实现提高素质的要求。从素质教育要求看,记忆只是学习知识的一种行为习惯和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学生由知识障碍、能力障碍和情感障碍所引起的矛盾,并且提供一种消除这些矛盾的捷径。教师应在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能。所以,历史教师必须从应试的模式影响中解脱出来,才能设计出最佳效果的教学方案,才能减轻学生负担。

2.应正确认识系统性。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从人类的全部知识中选择的。而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无所不包,每个系列自成体系。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各自内部又可分为一些小的系统。因此,每个时代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自成系统的。编写者按照当时的需要选定教材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野与思路的变化,内容必须有所变化,这就成了新的系统。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按照这种相对系统,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切不可贪多求全,片面地理解系统性。比如,新教材一方面加强经济史、文化史,尤其是科技史的内容,增加了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另一方面简化了事件的过程或历史现象的描述,加强了宏观知识和理性知识,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就不能把用于开拓学生视野的教学内容自成体系,层层加码,把增加或删去的点,扩大成线,连成面;这种把广阔分散的点变成专深严密的线的做法,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一个最佳的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系统性。

3.需要正确认识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的确定,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内容的调整及资料的选择。分清重点、难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复杂纷繁的历史过程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环节,从典型的历史事件中看到历史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清重点、难点是设计最佳教学方案的关键。目前,对于什么是重点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于作为判断重点的依据则基本上相近的。即认为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体现历史基本线索、主要环节的那部分内容。教学难点就是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较难掌握的那部分内容。由于教学重点不明确而增加学生负担的事情较为普遍。我们认为在使用新教材时,教师必须重新审定教学重点,只有认准教学重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我认为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教材重点:

第一,从事物的矛盾规律看,应该抓住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即主要矛盾或主要环节。

第二,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看,要把一事物与他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键点为教学过程中的着眼点。

第三,要围绕当时形势来确定教学重点。

初中历史教材 篇12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材,人教版,认识

现行的2003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是我国教育部门针对“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争相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1) 这一大的背景下, 结合我国教育现状, “通过吸收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和优点” (2) 而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该版教材从我国实际社会教育状况出发, 体现了我国当前客观的教育规律与教育特点, 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主要表现有:“体例追求大而全;教材观点上过于滞后;教学理念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仍时有体现;对历史人物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作客观介绍, 而是以教条的阶级观点妄下结论。” (3) 对于这些宏观上的缺陷, 已有学者做过整理研究, 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着眼点在于从微观入手, 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 进而谈谈自己对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两点认识。

一、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脸谱化

“人物是历史的链条”, 讲历史离不开人;讲人离不开功过善恶。我们的历史教学通过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点评, 特别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立言、立德、立功的分析和研究, 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独立的精神及高尚的人文情怀。这是历史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 也是“以史为鉴”的需要。

从本质上讲, 我们所学的都是历史的陈迹, 而这种间接认识, 必然导致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 “盖棺”却亦难“论定”。这是历史发展的常态, 正因为如此, 才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但是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 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价,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没能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刻、全面、客观的评价, 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产生偏差, 无法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甚至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 仍习惯给历史人物“戴帽子”、“贴标签”, 并且将他们划分派别, 装入不同阶级属性的“筐子”。这样历史教师在讲述过程中的确省去了很多对历史概念阐释的麻烦, 然而, 这种用派别、阶级属性将人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不仅使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趋于脸谱化, 使教学陷入僵化, 还远离了历史教育教学的本意。

必修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部分的结尾讲道:“在革命的紧要关头,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限制工农运动, 放弃革命领导权, 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 7月15日, 大肆捕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在历史教材的叙述中, 陈独秀被贴上了拘泥保守、停步不前、悲观软弱的“右倾”标签, 学生会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主要责任在于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其实, 陈独秀曾说:“我与蒋介石不共戴天, 他杀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还有我的两个儿子, 我们和他们是有仇的。现在大敌当前, 只是共赴国难而已。”陈独秀一生所守定不变者, 是进化、民主、科学、爱国和社会主义五大根本问题, 始终如一, 至死不渝。直至晚年, 贫病交加, 四面受敌, 靠接济度日之时, 仍不遗余力地探索变革之道, 期望再造中华。陈独秀作为一个革命者仍值得我们景仰, 并且在大革命中, 中共中央实际受制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政治局,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实际权力和工作范围是很小的, 并且“国共合作”对于共产党来说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当时的共产党不过是几百人的小党, 与国民党比起来势单力薄, 而且苏联一直以牺牲中共的利益来实现“国苏合作”。所以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是在这双重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的行为, 不仅仅是个人的错误。

复旦大学的金重远教授在《两个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兼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文中指出了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政治气候的影响;时代背景的作用;历史资料的制约;文艺作品的误导。这些社会因素或多或少会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且由于教材版面设计及对于教材整体效果、编订周期的考虑,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难免偏颇, 但是这种偏差很容易误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赵亚夫老师认为历史课程应当追求公民教育, “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一定是智慧型的历史, 而非断章取义的历史。有助于公民自我认识的历史一定是反思型的历史, 而非顾盼自雄的历史” (4) 。这种公民教育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对即将进入大学, 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化底蕴, 而且赋予他们国际竞争的优势。所以, 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慎重,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原则下, 尽量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对历史人物给出评价。

二、对历史事件界定的片面性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推进, 而众多的历史事件就是它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正是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连接组成了历史。所以, 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及怎样评价, 便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的教材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呈现, 并不完善, 甚至有些事比较片面的。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 其认知水平还不太成熟, 教材中这些并不完善的内容, 会影响其全面地、理性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对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 教材中是这样评价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外患接踵而至, 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对于这种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情, 这种愤慨多数来自于民间对于历史真实的想象, 因而想象出外国人的极端凶残和别有用心, 进而产生一种对外来文明过分的敌视心理” (5) 。的确,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在列强铁骑蹂躏之下的屈辱的历史。但是, 我们在一味承认屈辱的同时, 是否应该对战争做出其他反思?

鸦片战争最为屈辱的表现便是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割香港岛给英国 (第三条) 。割让香港岛对于我们现在来讲, 对中国无论是从国防、经济还是国家主权的完整性方面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1840年的香港, 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渔村, 人口只有200来人, 经济状况非常差, 几乎食不饱腹, 与现在的“东方之珠”、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简直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清政府和民众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惋惜愤慨, 而且战争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是常有之事, “开疆拓土”也是战争的常态, 况且是对香港这种当时认为没有太大价值、偏居一隅的地方。第二部分战争赔款 (第四、五、六、七条) 。鸦片虽是天下第一大流毒, 应当予以禁止。林则徐将鸦片直接收缴销毁的行为, 其实已经把英国至于不平等的地位, 对于天朝上国来说, 英国只是蛮夷之族, 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独裁的一种彰显, 此后才引来英国以此为借口的对中国鸦片的大肆倾销。第三部分五口通商和关税协定 (第二条、第十条) 。茅海建先生认为:“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 很难简单地以平等不平等来界定。且从长远来看, 五口通商等做法的负面作用在不断隐退, 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直至本世纪 (20世纪) , 正面效应超过了负面作用。” (6)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五口通商也包含着自由贸易的精神, 英国人所带来的先进的工业文明极大地冲击了当时闭目塞听的中国, 使中国也走进了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中。当时的清政府腐朽不堪、卖官鬻爵成风, 而关税协定, 可避免清政府官员的恶意讹诈, 对维护市场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 鸦片战争并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很多学者也都在反思, 近代以来的中西交融, 不宜被过分妖魔化。作为身在全球一体化中的学生, 更多地应该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去看待历史, 教材也应更为客观、全面地呈现历史事件, 而不应直接下一定论。

赵亚夫在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提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即加强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以使我们彻底摆脱经验型教学研究的套路 (7) 。所有教材内容的呈现, 应更多地具有探究性, 引导学生对历史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严谨的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说服力, 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历史史实,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和批判性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黎昕.1993年人教版与20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以《鸦片战争》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1.

[2]赵克礼.中学历史课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赵亚夫.历史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与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 2006 (4) .

[4]林嘉文.对鸦片战争的一些思考[J].西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4 (4) .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12:21.

[6]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 2009 (4) .

上一篇:学进去下一篇:体腔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