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育论文

2024-06-20

初中历史教育论文(精选10篇)

初中历史教育论文 篇1

初 中 历 史 教 育 叙 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处处呈现新课程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那么属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是否落到实处?评价是否多维而全面呢?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如何真正与学习评价的有效性相结合?

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改革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确定新的评价目标

过去我们一直理所当然的认为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客体,但现在看来,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而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教”与“学”的状况才是评价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模式应该具有这样三个层面的基本功能:

1、对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面做一个测定;

2、对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程度做一个判定;

3、充分激励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和探索欲望。

这样的功能定位意味着纯书面的考试本身并不等同于评价,而仅是评价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为评价提供一定的量化资料。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对老师“教学”的反馈性评价。

根据评价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原则,为了尽可能做到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评价,我把认知、情感和技能三者都确定为评价目标。总体而言,认知领域包括对基础的、重要的历史知识、概念和原则的了解和掌握;情感领域包括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技能领域包括思维能力的基本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通过对本校初中一年级进行的分组学导模式的实验,本人认为初一主要是中国古代史,重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初步学会概括历史事实,能按要求把相关的事实归类。

二、评价方法的具体运用

(一)开、闭卷的书面考核,成绩的核定采用百分制。闭卷部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主要考察认知水平。这与现行的考试不冲突,实验证明,采用“分组学导”模式的班级闭卷考试成绩略高于不使用实验的班级。本人认为,这与平时参与分组的学生能当堂巩固所学知识要点,及时消化有关。考卷部分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和评价能力。由于目前使用的考试方式中最终以考试成绩为准,开卷考试部分只能在平时进行。在本人的“分组学导”实验班里,每堂课上均有重点地提出测试学生思维能力和基本实践技能的探讨题目,有计划的训练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例如,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我提出问题“三国局面形成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学生概括出正确的答案,也学会了分析历史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了初一学生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这方面的成绩记入成绩册,作为日后分析实验结果的资料。

(二)编辑历史题材的小报,成绩的核定采用等级制。小报内容要求包括几部分(1)生动有趣的历史题材的图表或图画的绘制。(2)对人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3)及时展示人类文明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历史新闻快递。编辑历史小报是用以判定学生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水平和是否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编辑历史小报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作品中出现柱状图分析战争实力对比,引用著名人物的语言评价历史任务,结合事实思考问题从中得到启示等较独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学生的潜力。另外,通过对历史小报的点评和展示,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化了历史课程的学习,分组学习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小报的制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没有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反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口试的考核方式,成绩的核定采用等级形式。口试前先由教师提供多个口试题目,每组学生抽取一个题目,然后每组代表口头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这种方式本人认为

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考察方法,它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学生史料搜集、整理、分析、综合能力和文字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也是一种考验,有利于检验学生是否形成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一人阐述,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往往能全面的回答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综上所述,改革评价将会更好的体现分组学导模式的优越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把分组学导模式的优越性发展下去,并在如何更好的做好教学评价上有所发展。

初中历史教育论文 篇2

一、对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定位

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 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 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那么,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

它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教育,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那么,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创新性教育怎样体现呢?“创新性有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 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新性, 如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新性, 是指相对于个体开发的可能性和自我潜在能力的创新性, 如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思维过程所产生的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笔者认为, 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是他们在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创造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现象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能够从历史史料、历史现象中发现有别于他人的见解、观点。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 从人类祖先筚路蓝缕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 从金字塔、万里长城的雄浑到穿越苍穹的火箭、宇宙飞船, 从古拙质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精美的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 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明确, 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先人们的创造才能不断地进步, 从石器时代逐步进入到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人类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创造活动而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价值。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至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 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激情。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 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一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立, 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此,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初就一针见血地批评说:“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 好像是学的事体, 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 居然是学校;说起实在来, 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 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他和学分离了。”为改变这种状况,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合一”“创造教学”的思想。从本质上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 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 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 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 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 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 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 历史综合素质差, 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 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 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三、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1) 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 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 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 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 (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 。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 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 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 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有的严肃性, 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 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 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 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2) 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 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 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 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 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读死书, 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 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 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 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 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 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 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创新精神,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 乐于、敢于探索未知, 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 在他们的心灵中, 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例子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 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 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式, 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 真正做到论从史出, 寓论于史, 史论结合。我想, 有这几点值得注意:

(1) 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 (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 进行分析, 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 并启发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 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 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 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 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 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 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 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然后, 教师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不一样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 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 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 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 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 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他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 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 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 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 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 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 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因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几乎都爆发过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于是, 教师可着重分析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那么, 在以后学习“明末李自成起义”的时候, 就让学生参考秦末农民起义, 分析其作用。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 但是撇开具体原因, 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 也有的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 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 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 不能全面概括。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 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 其爆发原因尽管不同, 但都有相同的因素, 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 回答得很到位。通过实践我认为,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感性到理性, 由模糊到清晰, 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从“教会”, 到“学会”, 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 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3)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 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 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 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 这个理论是否严谨, 是否完善, 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 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同专题讲座一样, 专题辩论亦离不开历史教师精心准备这一环节, 只不过这一环节的实施者既包括历史教师, 也包括学生。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工作的指导作用上。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 教师然后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丰富的资源, 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 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胜谁负并不重要, 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 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 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 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然而, 要做到全面落实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智慧潜力, 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工程, 它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精神主体的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才能完成。对此, 我们有信心和决心, 期盼取得可喜的成绩。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应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 而应利用学科知识, 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 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地位, 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初中

参考文献

[1]李袆.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的构想[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1) .

[2]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 1999 (5) .

初中历史与情感教育 篇3

2001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被正式提了出来,并成为衡量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里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情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历史情感教育,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善于探究,善于思索,并把自身置于历史发展当中,获取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吸取历史上失败的教训,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

1.教师情感的表达要适当。教师情感的表达要平和、适当,注意情感和理性解释的和谐,既不可毫无表情,冷若冰霜,也不可以情害意,热情过火。历史是科学不是艺术,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指导学生情感教育的标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深入到当时历史环境中去,不能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教育学生。

2.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心理和认知特征,设计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初中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有欠缺的地方,教师在设置教育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在讲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中曾设计了“匈奴在历史上做了哪些贡献”这个思考题,本来想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所共同开创的,进而使他们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初一学生认知水平所限,对这个问题显得很迷茫,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在设计情感教育目标时,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历史课上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教师要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情感。情感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情感的交融,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最后,教师在讲课时,要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例如,在讲授战争场面时,教师语言要慷慨激昂,把战争恢宏的场面和战争的残酷性展现出来,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教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感情,教师要对在历史上做出过积极贡献的民族英雄、政治家、思想家乃至人民群众有着深深的敬意;对出卖国家、阻碍历史发展的人物,教师要充满蔑视,这样学生在感染中也能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教育是师生双方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这种交流的达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我认知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很少让学生参与进来,这种被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例如,在准备初一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及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两课时,我让学生表演两个历史剧,一个是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措施;另一个是昭君出塞。在准备过程中,无论是演员的挑选还是话剧的编排,我都让学生自己去准备,我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结果学生非常高兴的参与到其中,他们准备资料,制作道具,并且很认真的进行排练。其实,当他们真的把自己融入到历史角色中的时候,就会对历史人物形成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二是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去探求知识。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自己喜欢的历史问题,教师在讲授时,不妨鼓励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讲述出来,并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可以趁机进行点拨,做到师生情感上互动。当然,还可以举行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情感的落脚点。

3.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情感教育。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实现,教师可采用讲述法,介绍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探究。例如,讲完汉武帝的大一统时,教师可相应介绍汉武帝消极的一面,如重用酷吏、不爱惜兵力、迷信谶纬学说等,这样学生在评价汉武帝时就会比较全面公正,进而也能在情感上认同人无完人的道理。此外,天津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有许多名人故居及其它历史古迹,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将传授历史知识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当然,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生观看历史图片或视频录像,对学生进行视听的直接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很喜欢参与历史剧的表演,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讲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我中间穿插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剧表演,学生参与热情高,观看得也认真。这样,把昭君出塞的过程、影响,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之,从当前历史教育的现状来看,突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历史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严肃、科学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使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同时,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真正建立起一种心灵的沟通,这样我们历史课也不会再是死气沉沉,而是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篇4

我是五堡学区的教师王兆龙。2011年第一学期我参加了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我通过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初中历史学科教材的整合和取舍》、《初中历史事实教学研究》三门课程,并发表了13篇学习日志,撰写了工作总结,并在教学中大胆实践,这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学习掌握了分析教学内容的科学方法,认识到以前分析教学内容肤浅,正因为没有正确分析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选择上有了失误,教学内容的分析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而教学方法又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以通过学习是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其次,教学内容分析离不开教材知识的整合和取舍,历史知识是具有连贯性,同时也具有跳跃性等特点,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加强知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在这次培训中,通过学习,看到一些老师大胆实践,勇于思考的精神感染了我。如有的教师从“记忆型课堂”和“思维型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区别谈起,指出历史课中“过程和方法是指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开发潜能就是开发思维的潜能”,并结合例题较具体地讲述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关于学分评定的思考,他们从社会认同对学分评定的影响,学分评定与教学资源的关系,学分评定对教学结果的影响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真诚而务实的作风令人感动。

第三,通过学习,我获得并深化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且是全体学生和全面和谐的发展,还要尊重个性与共性的发展。教师应该在这些行为方面转变:学会默默倾听来接纳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与问题来关注学生;友善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引导学生并澄清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特征是:

(1)自主学习。自定目标、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2)合作学习。即团队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探究学习。创设情境、独立选择、发现问题;(4)探究活动。经历过程、情感体验;

(5)获得发展、掌握方法、建构知识。还有专题设计、有效教学、学业评价、教师成长等等方面的收获。

第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历史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增加了教学容量,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我觉的对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建议:

(1)今后在培训网上可以多存储一些课堂实例,我们可以随时观看和聆听。

(2)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果遇到困惑,希望能及时得到导师的点拨和帮助。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有很大的收获。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掌握了新形势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素质教育对教师任务的要求,以及

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5

初中是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时期,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历史课程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培养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历史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应试考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了解历史、借鉴历史的能力。历史课程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帮助。初中学习也是重要的转折阶段,此时学生的心智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历史课程具有传承古代经典文化,发扬中国特色文化桥梁的作用,意义特殊。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知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对于学了历史知识之后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教师很少关注。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1.1初中历史教学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的整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

1.2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

第 1 页 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解释。

1.3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通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2.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关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本身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努力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培训,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相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其二,应该加强历史教师的师德教风建设。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开放性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可以做得更好;

第 2 页 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注重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发言,当众表扬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到下个层次的学习,真正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不仅使师生关系和谐,而且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3.实施素质教育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因为多媒体教育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强化学生的记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它的直观、可视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具有信息量大、范围广、摄取便捷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初中历史教师如能正确使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

第 3 页 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4.初中历史教学面临变革

能彻底解决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理想方法是全体学生不以成绩为标准而已获取知识为目的来学习,当然,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在我们只能寻求另一种变革方向。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算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变革,自从新课改2018年在全国推行以来,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广大的农村,新课改还有待继续推进。对新课改的优越性,很多学者已经详细介绍,笔者在这里就介绍几点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所感受到的,有待改进的地方。

4.1历史评价方法过于复杂,难以量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总之就是多元化评价,实施中有作业法、抽查法、测验法,自我评价法等,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工作量大,主观性强,难以保持公正客观。

第 4 页

4.2学生成绩考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期末的成绩才是真正重要的,此法过于单一。笔者觉得可以参考大学生的成绩核定方法,将平时成绩计入期末综合成绩,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二者综合作为最后成绩。这种将考核放入平时也可以促进同学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几次作业,某处测验,某处抽查等。

初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兴趣为重点,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不应该制约学生开拓的思路,而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培养,呆板的课堂气氛将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通过现代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构筑生动、活泼、积极的课堂气氛。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历史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水平,以及培养历史的学习能力。由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体验历史学习中的乐趣。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丰富课内外的历史学习。教师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历史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建设。

初中历史教育论文 篇6

历史学科描述的都是学生所不曾经历的“过去时”,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不仅容量有限、传递速度慢,而也没有多少自主性和选择性。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师生总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对待历史知识,缺乏历史体验,无法领略历史内涵的凝重与多姿多彩。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着日复一日的枯燥和机械,而河北省远程教育培训,使我意识到,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使初中历史教学积弊有望大大改善。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利用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它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使人们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信息技术,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化难为易,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而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

(三)、实现交互,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

兴趣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 篇7

关键词:故事,图片,互动,兴趣

一、巧妙提问, 营造气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讲五四运动时, 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时, 有礼炮54门, 齐鸣28响?”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先提出问题, 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斗争, 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 为什么要纪念五四运动呢?五四运动是怎么一回事?以此导入新课———五四爱国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 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开始讨论, 教学气氛逐步形成, 大家快乐学习的场景基本形成, 这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及观看插图。这样的开头,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的学习作了铺垫。著名教练米卢的“快乐足球”的理念, 把中国足球队带进国人期待了几十年的世界杯赛场。同样, 快乐的学习氛围也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好插图, 拓展思维

教材中有一些插图, 如人物插图的秦始皇图像、孙中山图像等, 不同时代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服饰, 不同的人物拥有不同的气概, 比如, 秦始皇霸气冲天, 一统天下;孙中山忧国忧民, 坚忍不拔。要领略不同时代的景象, 不同人物的品质, 单纯依靠教师讲是不行的, 关键是要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去观察, 如果不指导学生看图, 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形象, 也难表达作品中的高超艺术, 学生也难以领悟出人物内在神韵。插图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大量图片信息的输入,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历史课本的许多文物插图, 仅观察画面是无法达到课文记述要求的, 这就需要扩展介绍有关知识, 增强观察的深刻性、理解性。在认识这类插图时, 要围绕画面的内容, 说明其背景、产生的经过、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张择端的画卷, 描绘了当时都城中汴河两岸的风光;全卷总长5米多, 共绘人物550多个, 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 车辆约20辆, 大小船只20余艘, 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 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 表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古今对比, 激发情感

通过古今历史事件的比较, 展示祖国历史发展过程, 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学习热情。

从鸦片战争伊始,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从清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 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百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包括强迫中国割地赔款、开发通商口岸、控制中国的关税、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等等。中国人民被这些创深痛巨的不平等条约压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段更加艰难困苦的阶段。先是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沦陷, 三千万东北同胞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后来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大半个中国领土沦丧。这种国破家亡的痛楚, 深深地印入几代中国人的心底。抗战胜利后, 中国人民又被拖入了内战的深渊,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被无情地击碎。

通过对上述历史的讲述, 使学生懂得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 为什么这样贫穷。这是统治者的腐败, 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要使中国富强, 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参与其中, 互动教学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 年代、人名、史实颇多, 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 除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 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 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 每讲一个民族, 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贴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 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 学生分别扮演唐王、外国使臣, 演绎万国来朝的情景, 这样, 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形象记忆, 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五、以情感人, 讲好故事

情感是人的内心活动, 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 有支配行为的独特作用。教师通过深情讲解历史故事,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 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一百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 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 把他拘留了十几年, 而张骞始终保持节操, 忠于祖国时, 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 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 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 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十几年的磨难之后, 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 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情感, 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 那就不但学不好, 而且会觉得负担很重, 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反之, 只要有兴趣, 思想就集中, 容易学得好、记得牢, 即使学习时间长些, 内容多些, 也不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 我们开发学生的智力, 必须注意激发其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又增长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 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谈初中历史课堂情感教育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教育;人生观

著名学者葛兆光教授对历史的价值有一段精辟的比喻:“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觉,使人们一想起故乡就觉得亲切,使互不相识的人一提到故乡就有‘同乡甚至有‘同根的感觉。‘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始终存在着眷念,这就是历史的价值。”诚然,历史的亲近感不是来自冷冰冰的过去的年代、人物和事件,而是我们透过历史迷雾的所悟所得,是可以引起我们共鸣的情感体验。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既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应对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又通过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样既避免了历史学习中单纯知识灌输的枯燥,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可谓一举两得。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分析原因,升华认识,引起情感共鸣,树立热爱学习的信念,为将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情感升华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

二、拓展课程资源,推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现行版本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及课后知识链接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历史知识有更深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此外,现在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很普遍,历史教学用多种媒体和各种手段,可以增强训练内容的感染力。有时候,历史课的某些教学内容确实存在比较枯燥、抽象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采用多种辅助手段使内容呈现“活”起来,其教学效果将改善不少。因为教师可优化组合这些媒体手段,将音乐、音像等视听材料镶嵌于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直观教具的结合,呈现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这样既可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不足,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对历史课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三、找准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相长体现的是师生互动,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注意借助历史上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笔者经把杰出历史人物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高尚品德去熏陶学生,必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教授“中西方古代思想史”时,教材中提到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亚里士多德的“吾爱我师,吾尤爱真理”,这些都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优秀人物的名言警句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激发学习热情

历史教科书中有一些本身就含有显性情感因素的内容,教师必须研究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发掘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把它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如介绍司马迁与《史记》时就可以这样讲:“司马迁在遭李陵之祸后,身心俱损,也曾萌生过死的念头,但当他想到孙膑在身受取掉膝盖骨的酷刑后依然矢志不渝,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屈原在屈辱流放中仍忧国忧民,写出千古不朽的诗篇后,他毅然决然地倾尽全力,写了这部经典之作。”这样,我国史坛巨匠司马迁百折不挠、奋笔疾书的崇高形象就会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怎能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呢?当然,同一个史实,启情点不同,在情感教育上的作用不同,适用的对象也不同。如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杰出贡献,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材料。但教材中充满了数字,内容抽象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教育论文 篇9

一、合理把握高中历史教材

1.理解教材培育重点。教材是教师讲课内容的指导,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了解通过教材的讲述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掌握、哪些内容是简单了解。只有分清教材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灵活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

2.整合教材学以致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化的体系架构,存在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容易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整合与当前讲述内容有关的知识,将不同模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意识地将知识贯穿起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其他的内容或者建议学生看一些补充材料、思想评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二、创新高中历史教法

1.兴趣教学法

(1)增加适当的课外知识。教师在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在课本之内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讲述武则天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武则天的无字碑。

(2)转换师生角色。尝试让学生来当老师,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再加以补充。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度。

(3)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理解。

很多事情,通过语言表达,往往很难描述当时的景象和心理,但是通过电影、电视、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就可以情景交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促进感情的升华。

2.场景教学法

即合理借用教材中的环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各种不同角色的身份来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各个国家的代表各抒己见,或者以谈判会的形式理清不同国家的立场等等。场景教学法,首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场景中来开阔自己的思维;其次,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风度,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最后,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待问题的看法,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表扬正确的,提高教学质量。

3.交叉串联法

历史知识主要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的,那么历史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基本要素着手,通过这几个基本要素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例如,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列出不同年份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地点为线索,可以按照地区、国家、同盟等来讲述历史之间的联系;以人物为线索,可以讲述某个人物所经历的年代和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人物和时间中去理解历史背景作用于人的结果;以事件为线索,可以讲述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历史就是由无数的事件一一组成,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规律。矛盾是贯穿历史的一个重要线索,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要理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了解矛盾发生及解决的过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每一段历史。历史知识就像一张网,交叉串结,我们要能从任何一个节点纵向或者横向或者交叉地理解历史。这对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用一些索引、剪报、抄录的方法来交叉串联知识;学生在此中也会积累相应的经验,并能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加深理解。

4.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让教师针对某一个历史知识点提出在学生学识范围内的有一定讨论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表述,最后教师讲评。运用课堂讨论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将历史知识很好地串联并且加以思考,了解历史,评说历史,做学习历史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尝试,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积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断提升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明高一历史新教材教法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1年02期。

2.刘晓平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研究通讯,1998年12期。

初中历史教育论文 篇10

一、利用常规教学渗透爱国情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学习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爱国意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思想及行为的理解也就更加有效。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素材,不仅有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知识,还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如爱国英雄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黄继光、钱学森、王进喜等,还有许多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激情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的素材。总之,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爱国主义因素众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挖掘爱国主义因素,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媒体、人物故事、文本素材等方式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渗透。

二、利用历史课外活动培养爱国情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但是,课外活动并不是放任自流的,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教育规律有效指导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情境,从而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受到耳濡目染。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历史专题讲座、节日文化、游览名胜古迹、重要任务诞辰纪念及生平回顾等等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注重情感熏陶,注重历史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激烈性,再加上各种古代文学形式的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利用乡土历史素材深化爱国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利用乡土历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体现自主性,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自主渗透和深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一切学习都是在教室里,这很难满足探究性学习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在确定某一历史探究主题,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此外,为了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地方图书馆、党史办公室、博物馆等中去搜集乡土素材,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听树说话-优秀作文下一篇:人工天河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永恒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