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2024-07-01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共11篇)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应该是立足于精彩的备课。在此,我从自身的体会,根据初中现实教学状况,谈一谈如何处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我以为在组织和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兼顾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一般了解,做到详略得当

从目前客观条件来看,初中历史教师有很多是非专业教师,教学中很容易平铺直叙、主次不分,一堂课上完,只留下一些故事,根本没有历史的观念和印象。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备课中考虑教材内容时,应该首先研究确定一堂课的重点,这是贯彻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那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呢?我以为重点的确定应围绕新课标的课程标准作为根本依据。为使研究问题时更有把握起见,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考虑重点的着眼点。

第一,历史专业发展角度讲,重点即是组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对一堂课来说,一节教材往往叙述几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时这几个历史事件和现象相互密切联系,构成一条发展线索,其中必有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是这条线索中的中心环节,这个成为中心环节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就是课的重点。例如,北师大版七上《“秦王扫六合”》一课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才可能采取的,而这些措施的实行,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是该节的.重点。

第二,从教学活动的要求来看,重点是指教学中的关键。有的内容,它不一定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但它却是讲授过程中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立足点,或是学生掌握知识时困难所在,着重讲好这一部分教材,其他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豁然贯通。具有这种意义的教材也应当确定为重点。北师大版八上《辛亥革命》中,关于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三民主义),这对于学生了解同盟会的性质及目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是教材的关键所在,应该作为重点看待。此外,“大凡关于历史上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以及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战争和疆域的变迁等较复杂的史实往往是中学生知识上的难点所在”,一般我们也可以把它考虑为重点。

第三,从思想教育方面看,重点也可以是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那部分教材。如北师大版七下《开放与交流》一课中,唐时期的开放和对外的频繁交往,进一步促进唐的繁荣,在授课中就应该开放与交流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兼容并蓄的胸怀。

以上三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确定重点时应该根据具体教材作具体分析。

确定了重点以后,如何保证重点得以突出。我认为要做到下面几点:

(1)围绕主线索,组织教材内容,必要时可更动教材顺序。

(2)为更清楚讲清重点,可以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

(3)对重点问题的阐述要集中和透彻,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材料分析、讨论交流等。

历史知识具有系统性、联系性和全面性。一般了解的内容也是对重点内容的补充,因此组织教材时注意重点与一般了解相互贯穿起来,使整个的教材形成有机的联系,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做到详略得当。

二、正确处理教材中的合理补充内容和合理精简

根据各地区的客观条件、当地的人文沉淀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教材可以作一定的合理补充内容和合理精简。

怎样才是正确的合理补充内容和合理精简呢?

新课改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我以为应该合理补充:

(1)在处理重点时,可以补充典型的事例和材料,有利于学生充分透彻地理解。如讲述经济全球化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我们可以引用很多跨国公司的材料。

(2)解释教科书上过分抽象的概念时,我们有必要补充生动具体、浅显易懂的材料来使它具体化。如近代化概念时,必须补充相关的解析。

(3)为更好的服务于新课改,加强与现实的联系,我们有必要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史料、影像资料、文字资料等。

关于合理精简方面,一般我们不提倡精简。每一课内容专家都进行过论证,内容之间相互联系,除非出现下面一些情况可以进行合理精简:

(1)与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关联性不大的材料或内容,为优化课堂教学而精简。

(2)与其他学科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学生已有一定基础。

这里,应该强调是合理的进行补充和精简,目的是围绕重、难点,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虽然,初中历史的备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新课标下,一切是为了课堂,一切是为了学生,课堂教学本不需拘泥,它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篇2

一、以全新的教材为依托、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尊重每个学生, 发掘学生的个性潜力, 做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和培养者。

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在平时, 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 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切中要害, 从多方面启发、引导,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把课堂当作求取知识、探索真理的乐园。

2. 充分信任学生, 给他们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 做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课堂教学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其有创新意识。营造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 有利于学生释放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可以为“主持”,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演”。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下,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活动起来, 活灵活现地充分“表演”。我在讲授《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节课之前, 让学生搜集有关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听了我的任务后, 同学们热情高涨, 开始积极行动了。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图书馆中查《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五千年》《成语故事大词典》;有的学生从熟悉的人那里借阅有关资料;另外, 我也将有关资料直接印发给学生。课堂在历史课代表的主持下, 学生秩序井然、滔滔不绝地演讲各自的成语故事。一节课下来, 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有趣的成语知识, 又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加深了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史实的了解, 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树立了良好的品质。

3. 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 做学生个性发展的发现者和欣赏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了满足这种渴望, 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 使学生觉得有用武的地方。在上活动课《破解彩陶之迷》这一课时,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片彩陶的造型、颜色和图案等, 然后结合已掌握的历史知识, 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远古传说时代的人类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 他们当时想法怎样。学生们观察了人形陶罐、小口尖端瓶、舞蹈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船形彩陶壶等陶器后, 纷纷举手发言, 风趣、幽默、诙谐地描绘出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这样既创造性地利用了教材, 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又激发了学生发掘历史真相的兴趣。

4. 利用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做学生感受历史、表现历史的合作者和探讨者。

在上《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分工合作, 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 让学生分工扮演秦孝公、商鞅、新兴的地主、奴隶主、劳动者, 在同学们活灵活现的尽情表演中, 他们不但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同学们既深刻地表现了历史, 又感受了历史。

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 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主基调, 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有机的整体加以把握。学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直接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在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乐学的情景, 是推动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最持久的动力。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使他们在陈旧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感受的学中有乐, 乐中有学。

三、以欣赏为主强调关注学生的成长,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1. 建立成长档案, 实行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共性评价。

成长档案袋应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帮助学生感受成功, 感受进步, 得到鼓舞。在评价过程中, 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之间的差异, 否则, 会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评价结果, 使评价缺乏真实性, 也就失去了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 实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手段以发展为原则的个性评价。

建立成长档案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评促学, 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它是师生共同实践、反思、发展、再实践的过程。一方面,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成长档案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另一方面, 教师也应该借助学生这面镜子, 在各种反馈活动中改进自身不足。建立成长档案袋, 必须以激励为目的,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评价方法应尽量多使用分项、分量定性评等级的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多元评价, 使评价正体多元化, 这种多元评价可以让教师、学生、家长共享评价结果。成长档案袋评价应具有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 评价活动的展开应简单、容易操作, 要有针对性。学生各有特色, 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

3. 改革考试方式, 设计能全面考核学生素质的试题, 促进评价机制的完善。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自强精神;感知水平;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18

一、知己知彼,升华民族自强精神

在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说。何谓知己知彼?古人认为:我方行军打仗,要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夺取战争的胜利,不仅要全面透彻了解自己方面的情况,还要全面细致掌握对方的情况。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古人用兵尚且如此,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学生学习历史当然也不例外。知己知彼,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自己,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了解别人。因为历史是一种知识,历史是一种智慧,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更是浸润着爱憎汁液的一种情感。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联系世界近代史,重点分析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投降,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可谓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也是一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在这同一时间,西方列强在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后,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在工业革命后,又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在新航路开辟后,更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史。通过对这段历史对比回顾,可以促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犹如四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很值得每个学生引以为荣。教师讲述这段历史,无疑还传达出另一个信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也是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让学生们在享有中国古代文明自豪的同时,更加坚定创造中华现代文明的雄心壮志。

二、以点带面,提高整体感知水平

历史并不是仅靠记忆进行学习的学科,而是一门有着千丝万缕因果关系的学科。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任何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产生,必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些事件之间、现象之间、人物之间,总存在着某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一旦我们理清了这种因果关系,也就寻找到了问题的总根源或总抓手。确定了事物原因这个“点”,再由此进行发散,搜寻相互关联的事物,于是便会形成事物的“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获取的知识,将不再是片面的、肤浅的,而会是全面的、深刻的。例如:在教学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史时,着重分析两次工业革命这个根本原因,以这个原因为切入点,上联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下系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面”,即欧洲工人运动蓬勃高涨、马克思主义诞生、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历史知识,由点到面,全面把握和感知教材的内容和思想,就会形成历史知识的板块化、系统化,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

三、因势利导,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知识信息量大,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因势利导,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绝非一项简单工程。大量历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占有了大量的史实,理清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才有可能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迸发出创造性的思想成果。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时,紧紧抓住几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疯狂瓜分中国等历史事实,由浅入深,层层设问,最后让学生通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水到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这时候学生思想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又如在详细介绍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史和工业革命过程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分析英、法、美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只有到了对英、法、美的历史状况有了透彻、全面的了解,并蓄足了知识的势的时候,学生才会对欧、美的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生认识上产生的质的飞跃,自然会引发学生去深刻认识并认同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也才会更加对自己所肩负的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到不可旁贷。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 篇4

发布者:陈琳 发布日期:2011-12-01 2009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在我省全面推行。这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笔者认为高中历史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通过教学活动实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也有一些体会。

一、在“得”方面:

①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薄弱,及时调整教学重心转向基础教学,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特别注重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的衔接,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及历史理念。

②发现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差,甚至对简单的历史问题都无法理解,至于历史方法、历史解题技巧更是一窍不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放慢教学进度,注重对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注重解析历史问题方法得训练,技巧的启发,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服务大多数学生。

③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的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例如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时,我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相关问题,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构建知识网络等。在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则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注意宏观、微观相结合以及把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的标准。对社会热点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辩能力。

④课改带来了历史教学许多新问题,如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目的的不同等。在教学目标方面,新课标要求实现“三维目标”,特别是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不仅是教授历史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在教学方式上,有意识的采用探究式的方法,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在“失”方面:

①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②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③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④虽然在上岗前参加过新课程培训,但在具体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理。

三、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以后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正:

①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②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③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④、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填鸭式” 教学方式,充分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篇5

张军田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最大困难是学生早已形成的对历史科目的轻视态度以及对其重要性认识单一导致的课前不预习或预习不细致,这与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是对课本基础知识不知道,甚至发现重点知识的能力不足;基础知识的欠缺导致课堂上不积极参与讨论,思维上不活跃;上完课后及时复习。对策是:首先是在高一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就给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讲述和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员。其次在每次上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并组织学生课前复习,进行学习历史主动意识和习惯培养。课堂上提问,检查学生对已经学过内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题目,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个方法在高一尚可进行,至于在高二理科班是否有效就很难说。第四课前利用PPT展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框架,明确告诉学生这些是应对考试的最低水平要求。即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学生所必需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迅速在书本上查找,熟悉知识。为老师进一步突破难点和重点打下基础。

第二大困惑是学校教务处给与教师每周两节的教学时间与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对学生能力培养所需时间之间的矛盾尖锐。表现:为了落实新课标下教学是教学要求导致进度缓慢,无法完成必修(Ⅰ)教材的教学任务;目前我校高一学生和高二理科班学生仅仅凭借课堂所听内容应付考试,教学测试成绩低下,在课堂上对学生应该进行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因为学生的轻视,教学内容量等因素的叠加难以进行或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教师的教学日益艰涩。为此,老师要采取的对策:第一侵占学生的自习时间进行补课。出现进度缓慢原因是教师对于新课标下高考研究不清晰和没有经历新课标下高考所致。高考到底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并未给与指出。课程标准所给出的仅仅是学生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基本标准。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据高考试题命题中体现出的倾向和通过网络了解到的高考信息备课。对策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上课后老师先利用PPT展示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可以构建知识框架,然后老师将自己整理的本节完整的知识框架呈现出来进行巩固。最后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先通过PPT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再鼓励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部分题目以高考方向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能力。可是新出现的问题是:通过讲解某些基础的概念学生终于弄懂了,由于课时的限制使得这些知识的在拓展应用却无法进行,使得刚刚建立的知识无法巩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化为乌有。因为老师要赶进度。对策三是老师降低教学要求简单地过一遍教材,让学生知道本节的主要和重点知识即可,这种做法既可以提升教学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成绩,可是久之就会使历史教学陷入照本宣科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恶劣处境。而第三种做法是老师们极不情愿去做的。

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容量以及学生能力要求与高考考试要求之间取舍标准让教师深感困惑。如何把握对新课程教学下教学容量、思维能力培养对教师来说是并不是十分清楚。教师通过做银川近三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动向,市教育局从银川请来专家给老师们讲解了银川一中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做法的理论。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更希望得到学校或真正研究高考的专家方向性的引领。可是这些真正期盼无法实现,教师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摸索着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高要求和将所掌握理论落实到教学实践积极性不高的矛盾。教室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手中有了电脑和网络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是新课标下的教学,这些仅仅是外在表现,关键是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这些改变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课堂积极性、主动性的多寡,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上动态的生成性问题处理的态度方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改进办法等都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在历史课堂上具体呈现出来是什么样子或者是什么模式教师并不十分清楚。这种矛盾具体体现:第一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学生回答后就让该生坐下。教师没有对其追问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或理由是什么。我认为如果学生答对了,教师对应该对学生进行追问,问其得出结论的依据或理由是什么,这样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法指点。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老师进行热情表扬,这种做法既可以激发回答者的积极性也可以使那些追求上进的学生效仿这种做法。如果学生答错了教师没有给其指出错在哪里。第二有时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教师没能给予耐心细致解答或者解答了但没有抓住教育的契机。面对这种情形我认为应该心平气和地给予解答,并表扬学生这种敢于提问的勇气,这种做法可以无形中鼓励学生对于自己的疑问勇于质疑并开口询问,有利于课堂民主气氛的形成。第三对于课堂上生成性的东西教师不敢拓展或不善利用。比如讲授汉代察举制度选官制度弊端时我举了“为母埋儿”的故事,学生在课堂上开始了各种议论,其中一个学生要求重新讲解这个故事,我满足了其要求。他对这一故事细化,讲述了许多具体情节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听的很认真。这一版本的故事和我PPT上展示的情节差别很大,我的故事来源于史书,情节简单,而他的故事来源于故事书。我当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真伪鉴别方面的教育,而是让其坐下。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和牢记每天上课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这样教师就会在备课时设想自己这一教学效果采取预防措施。

新课标下老师的备课时间与教师教学理论学习时机发生了冲突,教师的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新课程标准下对老师备课、熟悉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搜集教学展示所需材料、制作并修改课件是十分费时间,可是学校组织的各种频繁教学听课和部门安排的事务繁多,使得教师无法静心学习理论。这种冲击对班主任的教学、备课和教学思考影响尤其很大。面对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只求粗略带过不求精细、应付差事弄虚作假者也有、面对什么都必须做什么都做不好的局面,教师只能在叹气和无奈中疲于应付。对策认为学校教研室在制定听课数量依据讲课和点评所起到的效果,而不是仅仅是要求听课的数量。对于备课的组备课活动应考虑备课实效而非每次开会的记录。对于班主任工作应该做一些解放,加强班级自主化管理程度,让学生自主管理而非什么事情都是班主任亲历而为。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篇6

一、转变传统观念,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求知欲。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要将原本唱主角的地位转交给学生, 通过让学生自学或课堂讨论的模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 要想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创新, 教师在讲课时, 应注重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表达出活生生的历史画面, 而不是照搬照抄枯燥的考试内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者图片的方式, 让学生多了解真实的历史, 让学生在历史画面中激发起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及求知热情。

3. 教师的教学目标应由原本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将原本被动的教学转为学生主动的思考, 这是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在近年来的中考历史试题中, 已经越来越多的注重主观题的考核, 也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 这也说明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模式, 素质发展才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的教科书在整体结构上尽量按照整个历史阶段贯穿的形式设计, 避免知识结构的分离, 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相关内容整合。从初中历史的知识构成来看,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注重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汲取了考试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精神素养。在这种课程标准下, 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 基于初中历史的特点,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 将历史场景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用提问的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历史教学不能随意对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进行修改, 更不能歪曲真实的历史背景, 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不能歪曲事实。但是, 尊重历史事实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死记硬背, 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想法, 自觉培养创新意识。例如, 在讲解明末农民战争与清军入关等有关历史背景时, 教师若仅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由李自成率领农民开展起义的经过, 或者清朝建立了统一的政权, 成立帝皇地位等文字描述, 那么学生必然会对历史的学习失去兴趣。但是, 教师可在课堂采取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假设若李自成在起义中能够打败明朝的剩余部队, 那么起义的结果又是什么样?或者比较明末农民起义与过去的农民起义有何区别?通过这些问题, 让学生大胆思考, 并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 教师要给予肯定与表扬, 对于回答有错误的同学, 教师不能一味批评, 应该以鼓励为主, 并指明正确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能够主动开拓思维思考历史, 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初中历史课程中要求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笔者通过以上一些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 依靠学生, 发展学生。这样, 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心理状态, 提高课堂效率,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汲取文化知识与培养综合素质相结合, 这种变化对教师授课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素质

参考文献

[1]魏守幸.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18) .

[2]伍燕嫦.新课程下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30) .

[3]王振平, 崔纪民.谈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J].文科爱好者 (教育教学版) .2009 (4) .

[4]王柱根.论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9 (12) .

浅议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 篇7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课程内容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历史教学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其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和形象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历史知识。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变化过程。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境况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下面浅谈我的想法。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觉得烦琐、抽象、枯燥。部分同学接触大量时间、人物、事件以后,觉得难以记忆,感觉比较乏味,而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只愿意听,乐于记生动形象的人物事迹和故事。备课时,我会搜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典故,并将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将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场面,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明朝君权的加强》备课时,我加入了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除的出身并设计了相关导语:从乞丐到和尚到参加起义,当皇帝之前他的生活可谓是颠沛流离,在乱世中,他凭着他足智多谋和勇敢而脱颖而出。从乞丐到皇帝,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实现这样的人生飞跃呢。让我们带着对朱元璋的好奇走进明朝吧。通过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间隙,通过搜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小故事以及探究性问题,使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至课堂活动中来,我在备课阶段会准备一些问题,并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学生会因老师的提问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松懈。我会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有可能是新课的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抽签提问法,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对每次提问进行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真实记载各个王朝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 关系等诸多内容的一门学科。它的特点是真实性,在文字上偏重于叙述。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就会显得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只是抽象地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倘若我们能够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针对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大的特点,讲些趣味性的故事,则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注意历史故事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单边讲授,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出现走神儿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就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要做好这一点,除了教师的生动讲述外,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疑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往往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如:讲恩格斯的早期活动时,我这样提问:“恩格斯当工场主的父亲不让其上大学,是不是让他早些‘下海挣钱当‘百万富翁呢?”这一问题联系当前实际,新颖有趣,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从而牢牢记住了相关的知识。

三、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形象直观、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具有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多种媒介的交替演示,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各种人体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8

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由于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双基”,使得过去的语文课堂比较呆板。《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应由过去重知识传授发展到现在注重学生内心灵性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我们应借课文这一载体,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和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人格。

二、过于重视学生的互动体验,课堂缺乏理性引领和客观评价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为此,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一方面,过去那种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方式逐渐被教师们摒弃;另一方面,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师生交往的“互动”式课堂,越来越成了教师们的课堂追求。于是,小组活动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得很。学生有着前所未有的表达机会。可是,当我仔细观察这些课堂的时候,却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所谓“自主、探究、合作”,就是自由说话。教师东瞧瞧、西望望,成了旁观者。课堂活动缺乏严密的组织,更缺乏教师理性的引领和评价。热闹的一堂课下来,学生说得很尽兴,但实际上教师却没有真正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三、过于重视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缺乏教学智慧

新课改下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设计。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好,形式丰富,手法多样。但总给我一种华而不实、缺乏语文教学智慧和内容的感觉。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篇9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杨明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探索一条化学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探究 实验 主体 创新 障碍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更是刻不容缓。

一、改革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要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亲身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从直观、具体、鲜明、形象的 实验现象入手,用眼看、动脑想、亲手做等感观密切配合,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将前人认识成果转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完成认识的飞跃过程。因此,注重实验的探索性,以此为宗旨进行化学教学,在理论上也是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新课标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空气中CO2含量的测定”实验,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燃烧匙伸进集气瓶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还要由上而下缓慢插入?对CO2性质的教学,设计“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等探索性实验等。实际上,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标准》规定了“新教科书”尝试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⑴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体现探索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果探索、实验法、实验方案探索等,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⑵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学会探究,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⑶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重视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意味着突破、革新、进步,主要表现为较强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实验的探究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实验中出现的错误、疑问及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可以调整实验的次序、操作步骤,或将有关实验进行重组、整合,设计实验习题,以加强实验的探究功能。

1、对探索性实验进行改进,加强实验的探索性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本身就具有探索性,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做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时,学生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时,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却没有燃烧,学生对此实验现象虽然产生极大兴趣,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学生根据此现象并不很容易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维,当杯中温度已达到80℃时(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还有氧气吗?再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见水中的白磷不能与足够的氧气接触,是不能燃烧的。这时我们可以给水中的白磷创造一个和氧气充分接触的条件,教师可补充如下实验:将氧气袋中的氧气通过导气管直接通入水中白磷的上方,使足够的氧气和水中的白磷充分接触,结果水中的白磷因燃烧而出现火花,现象非常直观。学生在获得鲜明、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很容易归纳总结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和氧气充分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知道可燃物燃烧条件后,在实际应用上就不难理解灭火的原理了。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看出,对于本身具有探索性的实验,我们可以改进实验方法,补充实验内容,增强其探索性,在课堂教学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2、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应该对这些实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使其变为探索性实验。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课本上只说明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将镁片、锌片、铁片分别放在三个培养皿中,上课时,将三个培养皿同时放在投影仪上,分别加入稀硫酸或盐酸,把反应产生的现象借助于投影仪投影到银幕上,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三种金属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片很快反应完,速度最快;铁片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速度很慢;锌片放出气泡的速度介于镁与铁之间。这样的演示实验现象直观,可见度大,效果好,通过观察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而不用镁和铁,是因为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氢气。又例如 Cl-和 SO42-的检验实验,教材中只说明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学生往往对实验中加入稀HNO3的作用不理解,认为加入稀HNO3是多余的。教师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可补充下面实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都可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溶解了。通过对比实验,检验Cl-或SO42-时,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溶于稀HNO3。学生看到上面对比实验的不同现象,很容易理解稀HNO3的作用是防止CO32-等的干扰。在做物质性质的验证性实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如在讲CO还原性时,要做CO还原CuO的实验,边讲边做,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通入一会儿CO才能加热CuO,前面有无雷同?通过回忆、讨论,可知氢气还原CuO与此实验有类同,由于CO和H2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混合产生爆炸,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CuO是防止此事故的发生。还可得出综合性结 论:任何可燃性气体混入一定量空气,点燃就会爆鸣或爆炸。学生通过回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既可训练其抽象思维,还可扩充知识面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对验证实验的改进中,有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掘实验的潜力,力求把实验的验证性改为探索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知识,并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学生独立设计探索性实验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还是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服务。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探索性实验时,教师不要一包到底,把实验方案、步骤、结论以及实验所需仪器、药品都交待给学生,学生只按老师所讲的去做,验证一下而已。教师应该只提出探索性问题(即实验习题),其它工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例如有如下一个实验习题:怎样用三种最好的方法制取CaCl2溶液?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制取CaCl2溶液的可能方法,要求学生对每种方法都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四人一组分头进行实验,对每种实验方案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自然要舍弃实验步骤复杂的、原料成本高的、产率小的方案,最后找出最好的三种方法:CaO、CaCO3、Ca(OH)2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aCl2溶液,这三种方法实验步骤最少,原料成本最低,产率最大。学生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学会了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在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实验形式,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 对学生而言,学习就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只有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实际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教学必须优化实验形式——立足于做,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的制法时,可提出“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教师再次强调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最后把他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学生在完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把自认为最有创意的想法展示给同学和老师看,他们的心情是十分愉快和激动的。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自己的设计成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了,为今后主动学习化学又迈进了成功的一步。

再如,改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课外活动和家庭实验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形式上也比较灵活,还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便于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觉自理的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可以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做想做而未做的实验,以及通过实验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例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一个家庭小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里含有碳和氢。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并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优良的实验方案,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又如,如何用厨房里的物品设计熄灭蜡烛实验;如何用废弃的物品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药水瓶、旧电池等设计一些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这些小小的制作,小小的发明,为将来学生成为科学的创造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和“玩”两大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这门学科有着神秘感新鲜感,这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立志为化学事业奋斗的最佳时期,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恰是最好的手段。所以,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犹为突出。然而,初中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以下两种心理,这两种心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十分有害。

(一)“害怕”心理

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十分有限,不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作用等;同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动手能力较差,这些因素使初次接触化学试剂,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心理上产生很重的负担。初中教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明确指出:“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有毒的。”“不要用手触摸化学试剂,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为了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在做学生实验前,教师都回一再向学生说明实验的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例如,在做学生实验五: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时,老师告诫学生,硫酸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等。这一切,会使学生感到:化学试剂、药品,甚至使用的仪器是“脏的”、“有毒的”;做化学实验 有危险。从而畏之如虎,产生“害怕”做化学实验的心理,有的学生到了化学实验室,不敢用手碰任何东西,连气体的味道也不愿闻,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例如,在做学生实验五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检验氢气的浓度,究其原因,是害怕“爆炸”;还有些学生不敢点燃,也是害怕“万一发生爆炸。”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若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实验教学不仅达不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害怕做化学实验,进而害怕学习化学,失去学习热情,对培养化学人才有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1、端正思想,准确示范。

教师应从第一节化学课、第一个化学实验开始,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观察、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违反实验操作规程,粗心大意造成的。只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胆大细心,是没有“危险”的。从而在思想上解放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备好每个实验,以准确、规范的操作成功地完成每个实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课堂演示的不规范,实验的失败都将在学生的心理上投下阴影。

2、以生教生,个别辅导。

教师适时地请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先生”,让他们为学生演示,鼓起学生的勇气,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选择一些较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请胆小的学生操作并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个别特别胆小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采用手把手的教,教会为止,杜绝歧视、讽刺胆小的学生。

3、开设活动,提高能力。

教师及时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游戏”心理 化学实验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特别是实验中颜色的改变、气体的生成、沉淀的产生等现象,无不深深吸引着学生,教师往往也利用化学实验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初中学生正值少年时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刚学化学,尚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些学生一味追求实验中的现象,以“游戏”的心理做实验。以这种心理观察和完成实验,只能看到实验的表层现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大的阻力,也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许多学生被耀眼的强光吸引住了,却忽视了生成的白色粉末,而这才是本实验所要说明的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有个别学生到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把桌上各种化学试剂相互混合,这极易造成严重的实验事故,究其原因,他们只是想看一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那么,如何克服这种以观察现象为实验目的,把实验当游戏的心理呢?

1、加强教育,确立目标。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纪律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实验本身也是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化学实验是我们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只有严格按照实验规程,遵守实验纪律,才有可能完成我们的学习、研究任务,它不是游戏。同时,在做实验前,为学生设计好实验目标或学生自己设计,明确通过实验要获得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从而重视实验。实验后,教师及时检查实验记录,督促学生做好或观察好每个实验。

2、及时引导,开发思维。

学生有“游戏”心理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的对待实验的思维方法,教师对初中生的“好奇”及时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按观察——分析——引申的科学思维方式去对待实验。例如,在做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有蓝色沉淀,天平任平衡。进一步分析:蓝色沉淀是一种新的物质,表示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而天平平衡则表示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由上可以得到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再进一步引申:实验中反应物之间进行反应是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却没有,它们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新的物质。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 篇10

一、创设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学习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培养他们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授“难忘九一八”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在松花江上》,让学生在悲怆的歌声中感受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以及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听完后,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的背景是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以此引入教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灾难深重的年代,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充分利用辅助手段,帮助消化理解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较好地配合了文本内容,一些较难记忆的历史内容通过插图的形式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记忆。由于教学中的插图很多,限于课堂时间,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所以,利用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商鞅舌战图”的讲解,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

三、认真钻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一)课堂语言表现能力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教师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心理学知识能力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课堂结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遏制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思考,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构建读、说、析、悟、练五环节的课堂结构。

1.读。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读是教学的开始部分,时间控制在6至8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章、节、段、句之间,特别是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教师列出的问题。初步读懂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解惑释疑。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學生个别辅导。

2.说。在读书的基础上,选几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学生感到我在学习中受益,在参与中快乐。

3.析。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四)激发学生情感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情感比较突出的事件,通过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避免历史教学中的生硬、单调,培养学生的情商。最后达到“事件”和“情感”的交融,学生会对历史事件记忆深刻,达到历史课应该达到的目的。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要重视历史地图教学 篇11

一、当前重视历史地图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往往有以历史地图信息为载体的问题。2004年江苏省高考试卷中的第29题,要求学生从春秋、战国和秦朝疆域等三幅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可算是依托地图信息设计试题的典范,在最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中都作为例题加以引用,从中可见历史地图教学的重要性。

再从当前的学生现状来看,加强历史地图教学,更有其迫切的必要性。有关统计和平时学生应试状况显示,学生普遍存在空间概念差的问题,可谓“胸中无丘壑”,这实际是一贯以来应试教育的消极后果。前两年地理学科不列入高考科目,许多学校地理课的教学不正常,导致学生的基础很差。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地图教学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种好自留地”的份内事。

笔者以为,基本的对策就是教师要正视这个事实,重视历史地图的研究,把历史地图教学作为基本的目标要求纳入教学目标体系中,通过平时的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读图兴趣和能力。在平时的练习和考查中,要有意编选历史地图类试题,更要鼓励学生养成平时多用地图的习惯。总的说来,在当前条件下,提高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能力的主导力量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为创设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并能解读历史地图。当然不管怎样,教师提高和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意识是前提。

二、如何进行历史地图的探究性教学

1. 单张地图的教学案例

对于相对静态的方位图和分布图,教学重点是一个“明”字,就是要指点准确,明明白白。如城市布局图,以“唐长安城”图为例,让学生在读图中感受城市规划布局、功能区划的严整;进一步启发学生查找相关的数据,体会其范围的广大;教师可进一步提示学生对“坊”“市”分置进行思考,认识当时商业活动的进步与局限;还可以加深认识古代封建城市以政治性为主的功能特点。

对于相对动态的形势图,关键是一个“清”字,即引导学生首先弄清形势变化、行进线路等,进而探明其中的各种关系。如“两汉时期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外交通新纪元从此开辟。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目光沿着交通线走一走:长安是当时的国都,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今甘肃敦煌,分两路进入今新疆地区,分别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和北缘,到今新疆西部;然后跨过葱岭,即今之帕米尔高原,又分两个方向,一路向南赴南亚,到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另一方向继续西行,或经今伊朗到两河流域、北非,或经里海北到黑海沿岸。而海路,由南部沿海的广州等港口出发,向南到东南亚、南亚,继续前进可到达波斯湾。还可以展示可以反映丝路沿线一些重要地方地形地貌特征的图片,增强对丝路征程的感性认识。由此诱导学生想象体会: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在当时的交通物质条件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古代中国是开放的国度,中华民族曾经是探索的民族,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理应在开放求索中重振古国雄风,才不愧对先祖。

对于动态性强的地图,还可以做成多媒体动画效果,在各个节点,做出动态,这样的直观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也会更巩固。

2. 多图结合的教学

多图结合(两幅以上),可以把历史变迁的信息呈现出来,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变化,并进一步去探究变化的历史原因,更好地、形象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这种方法适用于探究历史专题或复习巩固历史问题。

在新课程必修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中,以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为主线,可以把“西周分封形势”图、“秦朝形势”图、“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以及“元朝形势”图按先后顺序呈递,通过地图来直观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秦朝实行的郡县制、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制、元朝的行省制,并进一步联系思考这些制度实行的原因、作用和影响,发现理解变化的规律。还可以注意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当时是属于哪个行政区划,增加亲切感。

元朝对外交通盛况空前,如果把汉朝与元朝的中外交通示意图一起呈现,让学生去发现这样一些特点:两朝都是海陆并举,但汉代以陆路为主,元代海路大大发展,线路更多,到达范围更广大,汉朝以内陆的长安为中心,元朝以近海的大都为中外交通的中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总结出这些特点,然后追问:造成汉、元两代不同特点的原因有哪些?启发学生拓展思维,去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逐步找到正确的答案。地图在这里就是问题研究拓展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从中知道了,元朝相对于汉朝,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更强大,疆域更广大,造船航海技术更高,江南已成全国经济重心,政治中心移到了华北,大都有成为海陆交通中心的客观政治和自然条件。

上一篇:同余问题线段和差问题下一篇:英语日记之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