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2024-10-26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共9篇)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1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 在新课标的提倡下如何提升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则成为了整个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需通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来加强学生的提升综合的情感修养, 作为历史学科的一名教师, 更是有责任将实际教学中的历史情感灌输给学生, 通过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系统, 来对历史学科的评价情感教育成果来进行推进。而这种目标的实现, 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授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教育方式, 通过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来完成。本文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经验, 通过对新课程下推进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方式入手, 来着重探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目标实现, 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一、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现状

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界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分数教育、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课程的传授置于精神情感教育中, 如何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敬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国内、外的趋势发展进行有效洞察来提升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虽然我国的历史教育中一直包含着情感教育, 但传统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仅仅是局限于一种问答形式和原则性回复, 例如“对xx历史事件的感悟”、“对xx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等, 即便学生在引导后给予了准确答案, 也无非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背诵和定位。这种情感教育方式对情感目标教育是实现是极其不利的, 而且它本身也缺乏一种实操性。所以,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这种教育方式尽行改革和创新, 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 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 最终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合二为一。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教育情感的方式分析

首先, 要通过学生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的阅读来提升个人思想认识, 通过教师所设的历史背景来感悟那个时代下的思想感悟, 对于一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认知, 历史教师应当给于一定的情感渲染, 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认知、接受、肯定的同时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一种情感上的表达, 实现深层次的积淀。

其次, 以情感体验为根基来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是非观的判断, 通过相应的价值取向来深挖历史。对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老师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 同时师生还能够在此期间来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 无论是赞美还是反对、感动或者愤怒这都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表达, 通过事件内部的本质变化和外部情感体验来进行价值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变化, 它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表达的一种基本训练。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一种“导师”的责任, 通过强烈的角色感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同时, 一方面要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与历史角色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站在一个相对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最终实现情感体验的生化与鲜明。

最后,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和深化挖掘, 来以一种正确的历史情感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进行约束。然而, 包括历史教育情感在内的态度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保护,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是情感、意识和意志的表现, 它本身还是历史对人类教育的一种升华和最高体现。想要通过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讲述和渲染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洗礼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必须通过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来让学生进行体验。另一方面, 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历史教育情感产生认知的过程, 还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引导, 只有通过这种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情感共鸣, 最终以一种理智、高尚的情怀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 同时通过对历史教育的特点, 来树立坚定的信心、陶冶美好的情操, 真正的将这些传统道德和美德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分析

一方面, 良好的历史教育情感能够将现代素质教育观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作为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 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背景上, 还要让学生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有所感悟, 通过对前人的得失、功过来总结经验, 真正的做到在学习中生存、在交往中进步、在创造中发展, 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内心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 历史教育情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进程历史教育情感的引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将历史由一门学科转变为一门爱好进行研究, 这种教学积累能够为新课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总之, 我们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来对历史教育情感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手段, 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完成与实现, 努力的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7) .

[2]程刚, 徐美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12.

[3]徐东.历史教育情感引入及实践教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12.

情感教学目标在历史课中的作用 篇2

一、利用导入语言创设情感色彩

现在历史教材结构跳跃性大,上课之初,学生对教材不但有空间距离,也有情感上的距离。一席饱含感情的导入语言,能让学生倍感亲切,消除教材、感情上的距离感,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到即将实施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学《土地改革》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语言是:旧中国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息高。占农村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中农,却很少有土地。他们终年辛劳,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一些破产农民卖儿卖女来抵债度日。是什么原因造成旧中国农民如此贫穷呢?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土地改革。这样借助情感性语言给学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实现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情感方面、思维方面的优化组合,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又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情感交流和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师生交流对话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呢?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改变自己语言的单向性、纯逻辑性,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具有双向性、民主性、真诚性和幽默感。

语言的双向性和民主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表达,应该把学生当成民主平等的一方,要充分尊重学生,改变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学方法,不要用“要怎样做”、“必须做”和“不要怎样”等强制性语言去表达教学目标。教师要理解新课程的内涵,语言要平等谦和,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从学生那里学到有益的知识。这样,采用活动性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使教师的语言具有双向性和民主性,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观点新颖,成为了课堂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孔子曰:“教学相长也”,我也在学生身上领会到创造的激情,把一堂普通的历史课演绎成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课堂语言的真诚性和幽默感,要做到师者说真话,坦露真情,言必行,行必果,不弄虚作假,绝无欺瞒之语。幽默是智慧的显现,语言幽默具有机智、诙谐等特点。语言真诚体现了教师内心世界的宽广,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它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用朴实幽默的语言讲述教材中的感人故事,再现真实的历史,给学生以巨大的震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事件链接时情感语言的特色与作用

事件链接语言要形象、生动、灵活、自然。新课程的历史课本内容跳跃性大,事件和事件联系不紧密,学生容易产生与教材内容不相干的感觉。例如,在讲授《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第一部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其意义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民主和法制建设。两者之间似乎没有联系,但是如果分析上一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就可以知道,中国建国以后,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十年内乱践踏了民主和法制,造成大批冤假错案,人们法制观念淡薄,社会急需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健全民主和法制就顺理成章了。自然、生动的语言使之链接顺畅,化静为动,第二部分内容就呼之欲出了。教师生动的语言,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注入活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平等尊重是情感教育的基石

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有良好的作用。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光荣使命。怎样引导学生呢?教师的情感性语言无疑是对学生实施引导的有力武器。如在讲解《钢铁长城》一课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现代化国防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等兵种的建设,从思想上树立“无国防不立”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政权做出自己贡献的观念。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有时要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有时如丝丝细雨,渐渐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有时深沉凝重,能唤起学生的思考;有时抑扬顿挫、活泼生动,给学生以美的快乐。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而言,是培养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优良媒体。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3

一、设计的原则

1. 全面育人。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的“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全面育人”的课程价值取向,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 体现了时代精神。根据新课程目标, 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消除知识本位和升学取向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重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

2. 尊重差异。

尊重差异不是根据差异填平补齐, 齐头并进, 或只顾两头, 不顾中间。而是根据每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让每个学生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3. 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三维目标”的着眼点, 正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育策略时, 抛弃短视的, 只盯住分数的短期行为, 我们要使学生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意志。

4. 结合渗透。

2006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全面推行课程改革,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也成为人们聚焦的一大亮点。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在教学实践中达到这些目标不可能“分而治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起点, 这一维度类似于“双基”, 强调让学生学得知识, 发展能力, 这是传统教学的侧重点, 也是“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的着力点。“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 掌握方法, 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强调人的意志、品德的培养, 重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维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前两个维度的实施, 也是对前两个维度的意义价值的提升。同时, 在获得知识与技能, 体会过程与方法中, 必然也需要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带得走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工夫。

二、如何设定情感教育目标

首先, 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就目前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而言, 绝大部分历史知识点都包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历史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应该体现在经过过滤、升华了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上, 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 每大类又可划分为若干细目, 可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根据这种分类, 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 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比如, 在讲授《祖国的统一大业》时, 用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用小提琴曲《思乡曲》营造氛围, 朗诵《乡愁》, 同时, 介绍余先生的经历:余老先生生于南京,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 1949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前往香港, 转年赴台湾, 此后飘泊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 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由此来培养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深深的怀亲之爱、乡关之思、爱国之情, 由背景引申开去, 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完成教学任务后播放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在音乐声中将爱国主义娓娓道来: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 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本节内容在设计时要着眼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主要是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育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时期, 爱国主义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付出辛勤劳动。

其次, 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 即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对此,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经过研究表明, 情感内化目标应是一个按不同心理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 它由低到高被划为五个层次, 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这五个层次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布鲁姆等人指出:“在这个过程中, 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 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 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参照布鲁姆的研究, 进行情感教学, 就可以检测和评估学生在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时, 情感内化目标达到的层次。

比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选修四) 时, 我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康熙一生的丰功伟绩, 感知康熙身上的优秀品质, 并通过介绍康熙在少年时期和执政的不同阶段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认识到人在年少时经历一些挫折, 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师生共同吟诵《孟子·告子下》中学生熟知的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识。层层递进, 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生生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目标要想顺利实现, 就必须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 在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科学情境中, 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统一起来, 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 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我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有用, 同时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协调发展。

我推荐的书

《和教师的谈话》, 赞可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情感教育论纲》, 朱小蔓著, 南京出版社

《情感教学心理学》, 卢家楣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4

关键词:教育哲学;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高中历史课程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的三维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针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造成教育的内容只是流于外表,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无法真正实现提升学生情感水平和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的历史教育目标。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就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重新定义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也能认识到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基于教育哲学角度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阐述

教育哲学是教育界追求终极价值的体现,它是促进人们发展的动力,但是由于其理解起来深刻晦涩,因此大部分人对其了解并不多,也就无法将教育哲学思想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际上,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实现对教育整体性的把握,为教育事业提供适当的价值尺度。

以教育哲学视角审视历史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深刻地审视历史和社会问题,它关注的是学生通过对关键问题的掌握,以及对历史事实承载的价值的了解,从而探讨出历史学科的本质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以教学哲学的视角去思考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原因。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基本能力和素养,更需要关注学生对生命的完善和境界的提升,例如,人文主义、爱国主义、人生态度、人格和品性等。

二、教育哲学维度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确立

确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应该是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充分理解过去的对话,实现教育、生命、现实三者之间的融合,促进教育生命全面成长。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应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以历史为鉴,培养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教育哲学的角度审视历史的教育价值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确立的关键之处。

1.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高中生通过历史的学习要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历史的真实现象和事件。因此,教师在确定历史教学目标时,要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作为基本内容。但是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要与历史教学的价值追求相一致,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注重对知识的重构和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思想和价值。虽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历史的方式,具有客观性,因此将学科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体思想目标,能促进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的研究方法,提升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

2.三维教学目标

将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与教育资源相整合,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构建,更能体现出情感价值目标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追求的重点,它是连接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桥梁。

3.以现代教育视角确立教学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拓宽学生的教学视野,以现代教育的角度去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世界和未来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但是现代教育的含义在每个国家有不用的理解。如,英国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为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美国认为现代教育更倾向于道德教育,加拿大、澳大利亚则认为现代教育是促进人向社会性发展。无论是国外对现代教育的哪一种理解,其道德教育、精神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是值得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学习借鉴的。在历史新课程中,教学目标提出要求学生能认识世界,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因此,新时代下的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开拓的思想境界和视野,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历史课程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应该坚持面向未来、面向现实、面向世界。这不仅是现代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样是国家对未来主人翁的要求。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历史知识无法代替的,因此要实现这樣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都需要融入时代元素和世界知识,让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能真正了解世界。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5

一、教学目标叙写的偏差

1.混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是教师要达成的教学要求。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截然不同,前者着眼点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后者的着眼点是学生有没有获得进步。

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中出现的诸如“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培养学生……情感”等说法都是用来描述教学目的,而非教学目标的要求。

2.混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例,国家教委制定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因为这一点,许多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往往会添上一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用课程目标代替了教学目标。这里并不是说要舍弃课程目标,而是这些目标大多是中程目标、终极目标,用它们来代替短期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显得空泛了,没有做到具体明确。

3.没有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目标应从三个维度展开,就是要注重学生在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知识与能力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三维目标的确定,使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三维目标本应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呈现其本身教学的价值取向,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实行整合。

但是教师在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时,往往会走入误区。第一种是过度重视“知识与能力”维度,而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由于这两者不是显性目标,不像“知识和能力”那样容易把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不够扎实。第二种是反其道而行之,过度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反而忽略了“知识与能力”目标,感觉一旦强调了知识,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了。第三种是人为地割裂三维目标间的联系,为了写出“所谓”的三个维度,痛苦地做着“外科手术”。

二、应对策略

鉴于以上在教学目标叙写中出现的偏差,笔者提出下列应对策略。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化:行为化、系统化、具体化、综合化。

1.行为化

教学目标是晓之以师生:学生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规范的教学目标由四个要素组成,即Audience,称之为“行为主体”;Behavior,称之为“行为动词”;Condition,称之为“行为条件”;Degree,称之为“表现程度”,简称ABCD型式。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作为开头,在书写时也可以将“学生”省略。教师只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引领者。

行为动词。学生的具体行为如何来描述,需要具体明确,易理解、可测量的行为动词,以便于评价。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体会、体验、认同、感悟、感受”等词汇,用以描述这一维度的达成。

行为条件。学生通过行为条件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有四种情况:一是是否允许使用辅助手段,比如“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等。二是给出相应的提示,比如:“结合……示意图,能找出……”。三是给出时间的限制,如“在一定时间内,能做完……”四是给出行为的情景,如:“通过共同探讨,能说出……要点”等。

表现程度。每个学生针对目标所能达到的水准是不同的,这里的表现程度是指大部分学生所能达成的最低水准,是基本的、共同的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

2.系统化和具体化相统一

目标设置既要符合“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现阶段、本章节、本堂课的具体目标定位,避免广度和深度上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实际操作中,大家普遍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种比较抽象、非显性的教学目标感觉难以把握。这里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来说明。

(1)过程与方法

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初步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实施过程及其影响的学习,理解国家决策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概况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市场发展的弊端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体验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两者关系上的经验教训。

3.综合化

三维目标的构成,可以用造房子来作个比喻,“知识与能力”就是给房子打地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往上加楼层,只有地基稳固了,历史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面的楼层也才能建得更高。同样,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就难以落实。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将会使历史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目标的综合化。

平时我们较多尝试的是“分解式目标”的叙写,也就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一一叙写,每个维度分解成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为了更好地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我们还可以尝试“整合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所写的的每一点却能把两个甚至三个维度的目标都整合进去,将“三维”的思想融合渗透进教学目标中去。这里以“宋明理学”教学目标为例来说明。

知道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通过朱熹的生平资料,了解朱熹的基本思想和人生价值观,进而了解朱熹对理学思想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

通过相关的小故事来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两者的观点和异同点;

在此基础上认识宋明理学的原因及其重要影响。在儒学发展的历程中,感受儒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感受先哲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感受儒学为人类思想宝库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6

一、历史教育提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表现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关怀人的命运、追求高尚道德、强调身体力行以及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其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理念和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所以我们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任重而道远, 不但要宣传教育使之发扬光大, 还要思考在将来如何避免出现波动和破坏。

赵亚夫教授认为, “成熟的历史教育, 以完善人格为最高目标”, 而“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是发展学生的人格”。这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 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也知道, 决定社会的好坏不是“社会本身”, 也不是其他的物质因素, 而恰恰是“人”, 有什么样的人,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 所以“人”的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绝不容忽视。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 (F.A.W.Diesterweg) 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 体现了重要“人文精神”内涵。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个体, 使他们接受历史教育时, 心灵都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礼;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群体, 使他们受到与时俱进,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教育。他们在学校里, 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 自由探索, 和睦相处, 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学生;步入社会后, 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 积极专研, 快乐合作, 能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二、历史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历史学科主要的教育功能就是培养人文精神, 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又是谋求社会公正, 这就使历史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了公民教育的主阵地。”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具备一定的历史修养和历史知识, 而新时期的历史教育更应发挥公民教育功能。我们历史教师, 应该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公民教育的渗透,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民主意识和现代意识的新时期公民。

何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认识, 也就是公民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 把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国家赋予的权利义务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参与、监督、责任、公德、法律和民主等基本道德意识, 实际上也是“人文精神”在新时期的拓展和深化。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和希望。我们要通过历史教育培养他们和谐合作、充满爱心、理性睿智的品质, 他们将成为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素养的公民, 尤其是当他们成为国家将来的改革者和建设者时, 他们将会把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紧密结合。他们将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个中心来进行。在他们的努力下, 会为市民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富裕、和谐的城市;会为农民提供一个质量、地位、财富、幸福指数不断增长的生活环境;会为各项事业的建设培养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知识突出的高素质人才;会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而努力, 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地位真正落实到实处。

有了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 领导就会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 保证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群众就会拥有“公民意识”, 睦邻友好、遵守法律、参与民主、积极进取, 推动建成和谐社会和实现和平世界。

江泽民同志在《论加强和改进学习》一文中指出: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全民族人文精神, 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堂, 田保军, 王硕旺等编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新课标》.中国言实出版社.

[2].陈旭光著.《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教育初探》, 西安未来出版社.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7

一、三维目标落实存在的误区

1. 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太过肤浅。

有不少老师认为三维目标只是旧课程中备课目标的翻版、变式, 这种想法使教师少了一份凝聚精神、重塑灵魂的热情, 也使学生少了一份参与教学、探究知识的活力。有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强调某知识点是新课标规定的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这些目标;有的把三维目标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归纳整理。这种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看似重视三维目标的背后, 其实是完全无效劳动, 因为他们又在重复死记硬背的模式, 只不过原来背的是考试大纲, 现在背的是三维目标。

2. 三维目标的设计不能融为有机整体。

有人说, 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 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 才有生命力。但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 有些教师并不关心如何优化课堂设计。他们不懂得学习不仅是求知活动, 也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 它包含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石, 也是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载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则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3. 三维目标的设计严重脱离教学实际。

三维目标设计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趋向有两种:一种倾向是目标不能满足学生探究新知的需要。我们常常把学生的知识素养定位在零度, 所以总是把其他课上的东西一遍遍地贩卖给学生, 低估了学生的水平。另一种倾向是教学设计完全脱离了知识的基点, 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老师一味求新求奇求偏求难, 令学生思维混乱、无所适从;还有的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既无铺垫也无引导,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令学生疑窦丛生、茫然无措。

4. 三维目标的落实生硬僵化。

三维目标究竟联结在何处?有人说统一于知识, 有人说统一于能力, 有人说统一于过程, 还有人说统一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 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老师把三维目标生硬地剥离, 上课时背诵或默写知识点就是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讨论或者表演就是讲求过程与方法, 而假大空地抒情一番就等于是强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 他们的课堂前后段落衔接十足生涩, 教学语言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所云, 至于思想升华和情感则纯粹成了思想教育或政治说教。要纠正上述误区, 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完善自己。

二、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1. 三维目标的确定必须严格依托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通过三维目标来实现, 所以三维目标设计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以《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 课标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可这样制订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史实, 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的情况。“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前整理资料让学生掌握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 通过视频、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 通过模拟表演让学生体验国家领导人制定国策的艰辛, 增强为公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回顾, 体会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感受港澳回归后人民的豪迈情怀。 (2) 欣赏《七子之歌》, 形成为祖国统一出力的历史情感; (3) 展望台湾问题的未来, 培养胸怀祖国、情系中华的情怀。

2.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应当成为全部教学活动的立足点。

任何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滋润都要立足于知识体系的建构。我首先重新整合了本课知识点, 把整节内容分解为四个板块:一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国家统一问题的由来;二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三是“紫荆花开满园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四是“何时海峡再撑舟”———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使学生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二部分通过表格方式呈现了“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 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了一国两制的丰富内涵;第三部分通过播放视频、音像资料等, 引导学生分析港澳回归的伟大历史意义;第四部分通过学生搜集的大量新闻资料, 让学生分析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政治因素。

3. 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应当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这里的“过程”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外在的学习活动过程, 如资料收集、分组学习、合作探究;二是指内在的学习思维过程, 如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 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 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 等等。“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 “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本课时, 我通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整合港澳台问题资料。在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时, 组织学生编排了现场记者招待会, 相信他们在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已经感知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意味的历史。

4. 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成为引领新课程实践的行动指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我们不能容忍历史课堂变成一潭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死水, 也不能容忍历史课堂变成没有真实情感体验的秀场。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与情感在死水中激起波澜, 用自己的深沉和理智在秀场上砌起知性的高墙。本节我以邓丽君的歌曲引入主题, 以中英街今昔对比展现一国两制的历史, 以《时代周刊》为香港问题的失误而向国人道歉告诉学生一国两制方案何等睿智, 以余光中的《乡愁》展现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景, 以2008年两岸“大三通”引导学生感受国家统一的趋势, 最后以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的话“飞起来了, 就不要再停下来……”留给学生一个挥之不去的悬念。

5. 以超常规的作业设计继续实践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

本节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2008年4月29日凌晨, 台湾作家柏杨病逝。生前他严厉批驳‘台独说’。2007年底他被陈水扁的一席‘戒严说’气得病倒。马英九专程前去探望, 并题了“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八个字送给他。”请思考:假如你是一位随行的新闻记者, 请以《马英九殷切告慰中国的良心》为题写一篇马英九答记者问模拟实录。这个作业属于情境设置型作业, 没有超越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需要学生以充裕的知识、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去完成。

三维目标是一棵树, 知识与能力是树的根, 过程与方法是树的主干和枝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树叶和花。没有了根基, 就长不成一棵完整的树。而我想, 假如没有了我们的辛勤浇灌, 这棵树依然不会枝繁叶茂。多么希望在新课程的实验田上播下今天的种子, 收获明天的期待。

参考文献

[1]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8

关键词:布卢姆,情感教学,历史情感,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指的是对知识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经过内心 体验到形 成行为规 范的连续 变化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经过研究认为,它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历史情感教育目标层次的结构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接受。即课堂上学生愿意接受和留心某种特定现象和刺激的存在。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愿意参加课程的学 习活动。第二,反应。即学生对所关注的现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投入到历史研讨或活动中并从中得到满足,产生兴趣,乐于与他人合作。第三,评价。在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标准,并用以对 特定的现 象行为或 事物进行 判断。在课堂讨论或研究性学习中,对历史人物、事 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认真、努力并能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第四,组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将多个价值标准组成一个体系,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形成个人价值观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并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和历史学习有自己的看法。第 五,性格化。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和内化,使个人品行规范化、固定化,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学习认真而有 成效,在集体中表现出合 作精神,能够按照 自己的理 解诠释历史。

情感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低到高呈递进形态的,前一个目标层次为后一个目标层次打好基础,后一个目标层次建立在前一个基础上。这就为我们设计情感教育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在讲述《甲午战争》这一课时,笔者主要运用讲述、创设情境、运用史料等教学方式,结合布卢姆情感教学的理论以形成一种情感教学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一、以讲激情,形成学生外部情感体验

在“接受”这个情感水平层次,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这一 水平层次,只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或喜、或惜、或悲 这些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就达到了这一水平层次的要求。“接受”是情感教育目标的初级层次。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采用诗歌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与诗人一起产生强烈的共鸣,并透过诗人的悲愤而领悟到蕴含于描写之中的理性要求,从而引发出关于历史与现实的深沉与思索。比如:

黑云萆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火光所到 雷宫詹,肉雨腾飞飞血 红,翠翎鹤顶 城头坠,一将仓皇 马革裹。

———黄遵宪《悲平壤》

通过师生讨论的 过程,把讲解的 重点放在 对叶志超、左宝贵两名清军将领面对危难时刻时表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通过时人黄遵宪诗歌的衬托,左宝贵浴血奋战的悲壮和叶志超胆小怯战的丑态,在同一时间里各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人物的鲜明对比,给学生造成一种思维的冲击,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确立了鲜明的爱憎感情。

二、以情深化知识,确立学生内部的情感态度

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以情感 体验为基 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使学生情感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开始由外部的情感体验发展至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这是情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 一环。这个情感水平层次既要让学生深入历史,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判断,促使情感体验的升华,又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认识,确立鲜明的情感态度,从而达到情感教学的“组织、价值评价”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中日海军实力的对比,黄海海战的过程及统治者应战的态度来设置“启情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情深化知识,让学生对甲午战争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

首先,笔者又把中日双方性能最优的船舰做了一下对比:“中国的铁军舰定远号,舰长93.87米,宽17.9米,排量7335吨,航速14.5节,火炮23门,鱼雷管最 多4具,编制331人。吉野号巡 洋舰排水 量为4150吨,宽14.22米,航速23节,编制385人,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舰上装有 各类火炮40门,鱼雷发射 管5具,其中152毫米“阿姆斯特朗”型速射炮4门,120毫米“阿姆斯特朗”型速射炮8门,47毫米速射炮22门。”由此得出结论:日本的舰队各项指标均超过中国,中国亚洲第一水师的优势已不存在。接着,可以让学生阅读历史资料,例如:

详考各国刊行海军册籍,内载日本 新旧快船,推为可用者共二十 一艘,中有九艘 自光绪十 五年后分 年购造,最快者每点钟二十三海里,次亦二十海里,次亦二十海里上下。我船订购在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未精造至此,仅每点钟行十五至十八海里已为极速,今则至二十海里矣。……至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舰。

———李鸿章《覆奏海军统将折》

阅读完材料后教师提问题:从材料中找出北洋水师军事装备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学生:“购舰较早,西方的技术并未完善。”教师:“为什么不 改进?”学生:“没钱。”教师:“为什么?”学生:“慈禧修颐和园,过六十大寿。”教师:“不修颐和园就能改进装备了吗?”不出笔者所料,通过前面一系列事件的讲解,学生的情绪已经相当高昂,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会。”教师:“为什么?”学生:“清政府腐败。”教师:“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象。透过这一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最后,笔者又补充道:“在日本海 军购得吉 野号后,英国阿姆斯壮公司原本欲推荐予清廷的吉野号的改进设计同型舰———布兰科· 恩卡拉达 号。该舰配有8英寸炮2门、6英寸速射炮10门、47毫米速射炮12门、鱼雷发射管5门,除航速慢半节以外,火力和装甲都在吉野号之上。这艘军舰本由智利海军订购,但智利方同意转让给清政府,但由于当时清廷已停止购舰一年,加上要为慈禧太后祝寿作准备,该舰最终在1895年竣工后由智利 领去。清政府 失去了最 后一次改 进装备的 机会。”在讲解过程中笔者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扼腕叹息声。学生找到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了,而且笔者感觉到他们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国的情感。

三、情识交融,建构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不断深化。师生在对情感的反复感悟,对价值观念的多重审视中,将情感态度的倾向组织成系统的价值观,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我们情感教育的最高目标“性格 化”的阶段就 基本达成 了。但“性格化”情感目标 的实现不 是一朝一 夕就能达 成的。希望通过对个别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对个别历史人物的渲染来实现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它的实现 是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坚持。

笔者在此过程中介绍了一段有关李鸿章去日本 签订条约过程中的小插曲,希望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理智。

“1895年3月,李鸿章在驶往日本的轮船甲板上,吟了一首诗:‘万千波涛离海滩,天风浩荡向鸥闲。舟人哪识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来到马关,在与日本 第三次谈判结束后,李鸿章乘轿回行馆时遭到暴徒枪击,子弹穿过他的左边颧骨下方,几乎昏死过去。日本医生认为只要取出子弹,静养,不费心劳神,可痊愈,但李当时认为国家危在旦夕,促成和平刻不容缓,所以宁死也不取出子弹。并凄苦哀叹:如果我死了对国家有 好处,那么我就去死。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过程中,李鸿章利用这个事件作为筹码大做文章,迫使日本人修改了很多条款,比如把赔款从4亿两还价到2亿两。”

同时,笔者又展示出梁启超作为同时代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长。”

———梁启超《李鸿章传》

果然,这个小插曲在当时的课堂上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有学生叹息道:“李鸿章真可怜。”又有 学生议论道:“李鸿章也是爱国的。”等等。总之,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对李鸿章的认识不再是单一苍白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了,他们能够深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感受历史人物的无奈与悲凉了。接着,笔者引用了日本学者德富苏峰对李鸿章的评价:

“彼在支那文武百僚中,确有超卓之眼孔,敏捷之手腕,而非他人之所能及也。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 藩,恐亦让彼一步,而左宗棠、曾国荃更无论也。……

彼囤练淮军于天津,教以洋操;兴北洋水师,设防于旅顺、威海、大沽;开招商局,以便沿海河川之交通;置机器局,制造兵器;办开平煤矿;倡议设铁路。自军事商务工业,无一不留意。其办理之有成效与否暂勿 论,然要之导清国使前进以至今日之地位者谁乎?固不得不首屈一指曰:李鸿章也。

中日之役是彼一生命运之转潮也。彼 果自初蓄 意以主战乎?……一言以蔽之,则中日之 役,实彼平生 之孤注一掷也。而此一掷不中也。遂至积年之劳绩声明,扫地几尽。……”

———梁启超《李鸿章传》

最后,笔者又布置了一个加分作业:历史小论文《你眼中的李鸿章》。笔者希望给学生的资料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能够带着对李鸿章新的情感体验,摒弃传统的苍白的评价,通过自己搜寻资料和认真思考,还历史人物一个中肯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理性看待事物、评价人物。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 篇9

关键词:高师历史教育 目标 定位

引言

回顾十几年的高师历史教育改革成果,总的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有些方面仍然显得比较陈旧,缺乏大胆的改革意识,与时代发展不相符。步入21世纪的高师历史教育,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必须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这是时代的呼唤,它需要历史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把握时代脉博,紧跟时代步伐,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从封闭性的教学转向开放性的教学,培养出素质合格、个性特长鲜明的人才群体,以适应五彩缤纷的社会需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一、以往高师历史教育改革的成效与失误

近年来,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正在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高师历史教育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大力的改革,课程多样化,有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普遍开设了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等必修或选修课程,这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人们探讨的重点从单纯地研究“教”法,到更广泛地研究“学”法,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方法研究的一个趋势,这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结果,又是思想解放、历史教学观念更新的结果。

原国家教委组织实施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已经推行了多年,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随着世界范围内高教改革步伐的加快,其失误也日益明显,主要如下:

失误之一:课程设置远离中学实际,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高师历史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中学历史教学相脱节的现象。

失误之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没有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我国高师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六大模块,其中教育类课程仅占总学时的5%,而最能体现师范特点的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失误之三:忽视市场要求,培养单一型人才。我国高师历史专业培养专业化倾向明显,从而导致历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职业适应性比较差,难于适应市场的需求。

失误之四:培养模式陈旧单一,较少借鉴国外先进历史教育模式。我国高师历史专业培养模式十几年不变,而国外历史教育模式已经有了新的突破,这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

这些失误大多由客观因素造成,当然也有主观因素。

二、高师历史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定位

当前,高师历史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质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新型师资需要,不能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不能适应迎接来自各方面挑战的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以“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师范特色,面向中等(及其以下)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重新给高师历史教育改革定位,更新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调整各专业课程体系和学时比例,削枝强干,优化结构,强化实践。

关于师范院校的教改,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8月提出总的要求强调指出:“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要改革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加强高师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现高师教育的特点。”因此,高师历史教育改革的目标应是通过高师历史教育能够培养出素质全面、教师职业技能完善、能够胜任今后教学工作的学生。

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高师历史教育改革的定位应该重在四个方向:

1.关注中学,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大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但是,目前的情况是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相互脱节现象,致使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中学历史教育。所谓师范性,是指高师定向型的培养目标、明确的人才规格所决定的在管理与教育方面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师范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离开了对学生的严格的教育与实践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培养学生的教师技能和教学能力,要突出重点,要有全盘计划安排。

(1)加强课程设置改革与建设

基于对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学校应注意将现代化的教师技能列入教学的重要位置,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师的基本技能上加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将其列入教师现代化技能的范围,使学生尽早掌握现代化教育的技术和手段。

同时,要在认真贯彻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要求》(试行)的基础上,开设好《普通话》《教师口语》《应用写作》《书法》等教师职业技能课。

(2)强化学生授课训练,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师范院校可以充分运用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演讲、教育见习、教育调查、上台讲课等,树立学生的师范意识,从进校开始就要进入教师角色,增强接受教师训练的主动性,改变“怯阵”心理。

(3)加强教育行为技能和教育艺术技能的培养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协调起来,就需要掌握教育行为技能。高师学生的教育艺术技能培训重点是中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它是在学科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训练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造

2.面向市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高师历史专业要面向市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拓宽专业口径

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工作难找,主要原因就在于专业口径过窄。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努力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按文理贯通原则去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除外语、计算机外,多设置些与市场经济需求挂钩的课程,发挥历史专业特色。如逻辑学、现代科技知识、生产管理史等,培养出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跨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2)拥有广博的相关知识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用“大教育”“大科学”的观点来对待“新型师资”的培养。要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宜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选修课,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各方面的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

3.关注个人,重视人格培养

赵亚夫老师在《中学历史教育学》和多篇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历史教育的“人格”教育目标,把我国的历史教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里的“人格”,应该是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它是做人的根本,同时也是高尚师德的基础。历史教育不仅在观点、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成熟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心理健康和审美情操方面,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也有重要影响。

4.迎全球化浪潮,借鉴国外先进历史教育模式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高师历史教育,首先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国际化,培养出在思想、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师资。为此,高师院校要瞄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与规则,从本国本校实际出发,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加大课程中和学校活动中国际知识、国际理解和外国文化的比重;加强信息交流和情报网络期刊等基础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选择优势学科重点扶持等手段,推动高师历史教育国际化。

总之,正确定位今后高师历史教育改革的目标,在切实总结以往高师历史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充分认识历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将今后历史教育改革工作具体定位于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目标上,以满足于社会的多层级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9期.

[2]刘尧:《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的发展思路》,《教育与现代化》,2001年第3期.

[3]李宝岑:《高师办学要切实突出师范性》,《琼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4]左伟:《构建高师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9期.

[5]左伟:《构建高师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9期.

[6]钱珍:《历史教学的人格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

[7]刘尧:《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的发展思路》,《教育与现代化》,2001年第3期.

上一篇: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下一篇:厨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