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2024-06-28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精选12篇)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篇1

摘要: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民族关系,民族英雄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 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 反而会形成错误概念, 甚至产生不满心理, 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民族感情。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讲述这些问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 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 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 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 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 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等等。历史上, 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难看出,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 在各民族之间, 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 彼此就友好相处, 互相往来, 和平发展, 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 例如, 秦汉的统一, 隋唐的统一, 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 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 甚至爆发战争, 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 例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南北朝的分裂, 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 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 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 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 但在战争之后, 各民族之间, 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 又出现了和平相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 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经济文化受到破坏, 然而, 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 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 各民族杂居错处, 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 民族战争经常发生, 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 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 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 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 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 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 相互支持, 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 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二、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 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 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人, 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 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既不能绝对地肯定, 也不能绝对地否定, 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结论, 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 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 对个别有污点的人物, 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 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军”抗金斗争的事迹时, 有的学生提出: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 不算民族英雄。应当指出, 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主要活动, 他从军二十年, 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宋当时已是腐朽的政权, 当遭到外族的进攻时, 必然灭亡, 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 岳飞抗金, 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 所以, 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就要讲清, 金军南下, 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 金军所到之处, 烧杀掳掠,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 岳飞抗金是正义的, 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他的英勇斗争, 阻遏了金军南下的进程, 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 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虽然他有忠君思想, 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 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 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同他在抗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功绩相比, 显然是功大于过, 他仍然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帝王将相, 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对于他们顺应时代发展, 对历史进程起推动作用的活动, 应该给予客观的充分的肯定。而对于那些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人物, 如秦桧、吴三桂等, 要向学生讲清他们的罪恶所在, 然后给予坚决谴责, 使学生从反面受到教育。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篇2

钓鱼岛归属问题,是中日两国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中国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隶属于台湾省,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非法窃取。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明确规定:“要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1945年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既然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这当然包括在甲午战争中非法侵占的钓鱼岛。

日本认为:钓鱼岛不是在甲午战争中乘机占有的,该岛原为琉球所属,日本是取自琉球;钓鱼岛是无主之地,日本是先占有效,因而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不属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的范围。

两国的观点大相径庭,其焦点是:钓鱼岛到底是不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乘战胜中国之机窃取的?这对澄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至关重要。究竟孰是孰非,还是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还历史本来面目吧。

1885年至1894年上半年的10年,是日本进行侵华战争的准备阶段;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进行阶段。在这11年里,日本政府3次图谋侵夺钓鱼岛,前两次未能实施,第3次终于得逞。

这3次侵夺钓鱼岛的图谋和行动,留下了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完全可以从中看出事情的真相和问题的本质。为了以理服人,客观公允,本文拟主要采用日本官方文件和日本政要的言行作为论据,这样说服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日本政府第一次打钓鱼岛的主意是在1885年。这时,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王国已有6年,并于1884年正式在此建立冲绳县。得陇望蜀,台湾成为日本下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位于日本冲绳县和中国台湾省中间的钓鱼岛,便显得极具战略地位,很自然地被日本军国主义所觊觎。正当此时,一个名叫古贺辰四郎的日本商人扮演了重要角色。此人航行时路经钓鱼岛,发现岛上有大量信天翁栖息,便想在此采集羽毛销往欧洲赚钱,于是在1885年6月通过冲绳县向内务省申请租用该岛。9月初,这份报告传到内务卿山县有朋手中,正中其下怀,立即命令冲绳县对钓鱼岛进行调查并提出意见。9月22日,冲绳县令西村舍三向山县有朋提交了书面调查报告:“盖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鱼钓岛自古皆为本县所称之名。为冲绳县所属,决无异议。然其与数日前所至之大东岛地势相异,而与《中山传信录》中所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相同,无置疑之处也。若果为一者,则已为清国册封之旧中山王之使船所详悉,且各命其名,以为琉球航海之目标。故若效此次大东岛之行,勘察之后即立标桩,恐有所不妥。”(《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这个报告收录在日本的官方档案中,是一篇重要的历史资料,值得仔细解读。钓鱼岛列岛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由钓鱼岛(历史上也称钓鱼屿、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为4.3平方公里,岛上长期无人居住。冲绳县令的报告上说的鱼钓岛指钓鱼岛,久米赤岛指赤尾屿,久场岛指黄尾屿。

很明显,这个调查报告是前后矛盾的。前半段说(钓鱼岛)自古皆为本县所称之名,为冲绳县所属,决无异议,但没有提出任何根据。作为冲绳县令,西村舍三拥护本国政府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也理解内务省要求调查钓鱼岛的意图,不得不予以迎合,作出上述结论不足为奇。但他负有实际调查之责,也不能不说一点真实情况,西村舍三在报告的下半段话锋一转,说钓鱼岛与前不久日本刚建立国标的大东岛不同,无疑就是《中山传信录》中所记载的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中山传信录》是怎样一本书呢?该书是1719年清朝派往琉球的册封使徐葆光所著,很早就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久为日本朝野所认同。《中山传信录》指出:中国赴琉球的海上路线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到达琉球的姑米山。书中特别说明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还说明八重山群岛“乃琉球极西南属界”。这清楚地表明:钓鱼岛在琉球的国界之外,不是琉球领土而是中国领土。《中山传信录》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西村舍三难以回避,在向内务省报告时引用了该书的观点。

西村舍三的结论是“勘察之后即立标桩,恐有所不妥”。为什么不妥呢?因为他明白钓鱼岛并不归属琉球,也不是无主岛,而为中国所有,这一认识当然是正确的。其后,西村舍三根据对钓鱼岛的调查,编成《南岛纪事外编》一书,未将钓鱼岛列岛划入冲绳县管辖范围之内。《(南岛纪事外编》1896年版)

山县有朋看了冲绳县令的报告,虽然心里什么都明白,但并不想因此而罢休,他强辩说:“虽然与《中山传信录》所记载的岛屿为同一之物,但这只是为了掌握行路的方向而已,别无些许归属清朝之证迹。而且,一如岛名,我与彼各异其称,又是接近冲绳县所辖宫古、八重山等无人岛,因此只要冲绳县加以实地勘查,建立国标之事,当可无碍。”(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第119页)山县有朋堪称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全然不顾钓鱼岛的历史和实况,竟要一意孤行。但毕竟事关重大,内务省也不能单独决定,于是行文与外务省会商。10月21日,外务卿井上馨答复如下:“此岛屿近清国之境,较之前番勘察已毕之大东岛方圆甚小,且清国已命其岛名。近日清国报纸等,风传我政府欲占台湾近旁之清国所属岛屿云云,对我国心怀猜疑,我国已屡遭清政府之警示。此时若公然骤施立国标诸策,则易为清国所疑。窃以为目下可暂使其实地勘察,细报港湾之形状及有无开发土地、物产之望,建立国标、开发诸事可留待他日。此次勘察之事,不宜见诸官报及报端为上,万望以之为念。”(日本《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101页)井上馨的观点比较接近冲绳县令的报告,但同级之间的会商说得更直接一些,“台湾近旁之清国所属岛屿”的关键话语虽是引自中国报纸,但未作任何否定,实际上是认同的,并以此为由反对“公然骤立国标诸策”。这时,以侵略中国为重点的对外扩张政策已经成为日本的主体国家战略,统治集团内部早已形成共识,井上馨自然不能例外,他之所以当时不赞成对钓鱼岛动手,只是因为“易为清国所疑”,是从策略考虑的。

井上馨的答复中提到清国报纸的报道,这个细节应该引起注意。这说明日本政府心里很不踏实,在钓鱼岛问题上十分在意中国的态度,随时观察着中国的动向。当时中国报纸上有关钓鱼岛的报道很多,例如9月16日上海的《申报》登出一条消息,题目是《台岛警信》,文中说:“有高丽传来消息,谓台湾东北边之海岛,近有日本人悬国旗与其上,大有占据之势。”“台岛警信”四字大有深意,准确反映了钓鱼岛是台湾所属的历史实际,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对钓鱼岛的关切之情。

这年11月24日,冲绳县令西村舍三在对钓鱼岛进一步勘察之后,再次呈文向内务省报告,又对建立国标一事提出质疑:“如前呈文,或事关清国,万一有何不测,则当如何处理?”(《日本外交文书》第23卷)12月25日,山县有朋、井上馨在反复磋商和权衡之后,联合向冲绳县下达指示:“复书面请示,目下勿建立(国标)为盼。”(《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山县有朋、井上馨的决定表现了日本政府既想染指钓鱼岛,又顾虑重重的心态。1885年,中国在抗法战争中获胜,宣布在台湾建省,以名将刘铭传为首任巡抚,正式批准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加强海军建设,这些做法显然对日本产生了震慑作用。这时,日本正在加紧扩军备战,最终要与中国决一雌雄,但究其实力,还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不愿过早地在钓鱼岛问题上打草惊蛇。不敢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毫无法理根据地公然侵夺中国岛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统治集团完全清楚钓鱼岛既不归属琉球,也不是无主岛,用正常手段是无法占有的。

日本政府第2次谋取钓鱼岛是5年以后。1890年1月13日,新任冲绳县知事丸冈莞尔重提旧案。以“基于水产取缔之必要”为由,向内务省建议“乘此际将之定为(冲绳县)八重山公所管辖”。当时,正是山县有朋内阁期间(山县有朋时任内阁总理兼内务大臣),便命内务省县治局处理此事,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始终未能就建立国标、划入版图作出决定。到了1894年4月,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前3个月,出现了新的动向,内务省要求冲绳县收集关于钓鱼岛“属于日本之佐证”,并明确指示要从“旧记书类、口碑传说”中找有用的材料。(台湾《中国近代史集刊》第22期第120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不但预示日本要对钓鱼岛采取行动,甚至也是甲午侵华战争的前兆。5月12日,冲绳县知事奈良原繁向内务省报告说:“自十八年(1885年)中派县属警察勘查以来,就不曾再作实地勘查,因之难有确实情报。关于该岛之旧记书类,以及属于我国之明文佐证或口碑传说等,均付之阙如。”(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121页)这位110年前的冲绳县知事奈良原繁倒是一个老实人,中央政府部门让他寻找钓鱼岛归属本国的证据,意图非常明显,他能够据实报告,很肯定地说“均付之阙如”,却也难能可贵。这个报告原件现存日本国家档案,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重要文献。

于此可知,从1885年到1894年,日本内务省和冲绳县两任大臣、三任知事用了10年的时间,始终没有找到能说明钓鱼岛属于日本或是无主岛的证据,相反,各种史料都证明钓鱼岛是中国所属的岛屿。这是长期以来日本当局迟迟未敢对钓鱼岛下手的重要原因所在。

但是,到了1894年下半年,日本明治政府所企盼的时机终于来到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军事上节节胜利,取得了朝鲜战场、辽东战场、山东战场和黄海海战的决定性胜利,击溃了清军陆军主力,将北洋水师封锁在威海卫内,可以说胜券在握,已经确定了割占台湾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钓鱼岛问题第3次提上议事日程。12月27日,内务大臣野村靖致书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为在久场岛、鱼钓岛树立管辖航标事,冲绳县知事早已呈报在案。系明治十八年时,业经于贵省磋商后,以指令下达。唯因今昔情况已殊,故拟以另文将此事提交内阁会议审议。特此先行协商,敬希核夺。”(《甲午战前钓鱼岛列屿归属考》第114页)野村靖所说的“今昔情况已殊”,并不是找到了钓鱼岛归属日本的新证据,而显然是指战胜清朝造成的新机会。陆奥宗光心领神会,欢欣鼓舞,于1895年1月11日答复说:“本省对此别无异议,应依贵省之见从事。”(《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第116页)得到了外务省的支持,内务省呈文提交内阁会议审议:“居冲绳县所辖八重山群岛西北之久场岛、鱼钓岛,历为无人之岛,然近有至该岛从事渔业者。因需管理之,故该县知事呈报建立标桩,以示其为该县所辖。为准其为该县所辖,乃使建立标桩为要。特呈内阁审议。”(日本《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111页)在甲午战争尚未散尽的硝烟中,怀着开疆扩土的豪情壮志,内阁总理伊藤博文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窃取钓鱼岛的决议。决议称:“本件因别无障碍,应当如议。”(《日本外交文书》第23卷)这是一个历史性文件,对中国、日本和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决议中所说的“别无障碍”和野村靖所说“今昔情况已殊”相互印证,正表明日本政府是乘甲午战争中国败局已定之机才对钓鱼岛下手的。

仔细查阅上述重要文件的全文,找不到任何关于侵占钓鱼岛的理由或借口的论述,如钓鱼岛原属琉球或是无主岛等。只提到一句“无人岛”,但无人岛不等于无主岛,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日本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认为用不着多费口舌了,更主要是因为确实找不到什么能摆上桌面的理由或借口。正如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指出的:“内阁会议并不是在‘慎重证实的基础上’才通过占有钓鱼岛的决定。1885年的时候日本不得不顾虑中国的抗议,而现在,对华战争已经取得了胜利,甚至还确定了夺取台湾的方针,政府是在‘慎重地证实了’这些以前和现在的决定性的‘情况相异’的基础上通过了1895年1月的内阁会议决定,这些岛屿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在1885年时政府由于顾忌到清政府的抗议而终究未能下得了决心,而在1895年政府却趁着战胜清朝之机,下决心把这些中国的岛屿占为己有。”(日本《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118页)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侵夺了中国大片领土,以实现扩张主义野心。在其获得的土地中,有的是通过《马关条约》公然割占的,如台湾;有的是在战争中抢先攻占的,如澎湖列岛;有的则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乘人之危,不进行谈判,也不缔结任何条约偷偷侵占的,如钓鱼岛。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篇3

一、要实事求是地讲述少数民族的历史

1.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大家庭

翻开历史画卷,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少数民族也是祖国缔造者

在历史上,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清朝前期确定的。由此看来,在祖国的发展中少数民族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少数民族开发了边疆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为后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在历史上,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然而,由于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平衡,决定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在历史教学中,要实事求是地讲述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用矛盾的观点看待民族关系

回顾中国历史,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处的局面。

在历史上,民族战争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战争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这是战争在客观上起到的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创造和谐。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是暂时的,各族人民友好相处是主流。各民族之间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历史教学中民族关系问题的讲述 篇4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 汉族和其他各民族是这一大家庭的成员。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 例如, 西北的羌族, 南方的苗族, 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是西周的肃慎, 蒙古族的祖先是商代的东胡, 曾经非常强盛, 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 北方的匈奴族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更多, 不少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族建立的辽, 女真族建立的金, 党项族建立的夏, 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 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管辖的范围更广,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 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 疆域广大, 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在历史上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 我国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的过程中,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政治上看, 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大秦帝国的民族, 就是犬戎族, 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 通过商鞅变法, 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 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在统一北方后, 经过孝文帝改革, 逐步强盛起来,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大融合, 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满族建立的清朝, 不但入主中原, 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我国今天的版图, 基本上是清朝前期确定的。从经济上看, 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 苗、瑶族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 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 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 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 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 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各族人民对地域经济的开发, 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 才使多民族国家成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 各民族曾作出过巨大贡献。例如清朝时期, 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 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 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迹就更多了。

当然, 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既有先进的, 也有落后的, 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 对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较大。例如, 汉族不论在政治经济, 还是在思想文化上, 都起过巨大的作用,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是不容置疑的。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 而是所有民族, 包括历史上存在过但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 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 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在历史教学中, 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历史上的地位, 既不能夸大, 也不能缩小, 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

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

在中国历史上, 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 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 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 彼此征战的分裂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 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 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 以及各个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 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在历史上, 多民族的中国一直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难看出,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 在各民族之间, 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 彼此友好相处, 互相往来, 和平发展, 国家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 秦汉的统一, 隋唐的统一, 元明清的统一。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 民族之间相互对抗, 甚至爆发战争, 国家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南北朝的分裂, 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同时, 矛盾的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 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 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 但在战争之后, 各民族之间, 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 出现了和平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 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经济文化受到破坏, 然而, 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接近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 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 各民族杂居错处, 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 民族战争经常发生, 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 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 历史上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 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 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 相互支持, 共同缔造和发展多民族的伟大祖国, 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本质和主流。

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要一分为二地分析讲解

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怎样的人才能算是“民族英雄”?汉民族把岳飞, 文天祥作为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是民族英雄。有人则认为, 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 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人, 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 究竟应该怎样确定?我们认为, 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 既不能绝对的肯定, 也不能绝对的否定, 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结论, 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 从而确定其是怎样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 对个别有污点的人物, 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比如, 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军”抗金斗争事迹时, 有的学生会提出, 岳飞抵抗的金兵也属于中华民族, 岳飞还镇压过农民起义, 所以不能算民族英雄。这时, 教师应当指出, 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主要活动。他从军二十年, 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学生会提出, 宋朝当时已是腐朽的政权, 当遭到外来游牧民族的进攻时, 必然灭亡, 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岳飞抗金, 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 所以, 从这点看他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 金军南下, 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金军所到之处, 烧杀戮虐,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 岳飞抗金是正义的, 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他的英勇斗争, 阻碍了金军南下的进程, 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 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虽然他有忠君思想, 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 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 岳飞在抗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历史功绩同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相比, 显然是功大于过, 岳飞仍然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

另外,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帝王将相、文臣武将等, 我们也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如果他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对历史进程起过推动作用, 如秦始皇、武则天、戚继光等, 应当给予客观的充分肯定。而对于那些阻碍了社会发展, 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历史人物, 如慈禧太后、秦桧、吴三桂等, 要向学生讲清他们的罪恶所在, 然后给予坚决谴责, 使学生从反面受到教育。

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 篇5

刘江永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

课程前言

王鲁湘: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但是近来中日两国就钓鱼岛问题所引发的争论,让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现在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公开在钓鱼岛海域开展活动,日本政府在讨论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时候,也不再遮遮掩掩,日本驻华大使,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理性表态,非但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认可,反而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弹,日本政府也迫使驻华大使公开道歉,这本身就足以说明,日本政府正在打着所谓名义的幌子公开蚕食中国的钓鱼岛,那么,如何看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有哪些历史文献可以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如何看待今日中日关系的走向,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让我们欢迎刘教授。

刘江永:谢谢。

王鲁湘:刘教授您好。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刘江永教授。

解说:刘江永,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2010年任第五届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刘江永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主要研究方向是日本及东亚地区,迄今除完成国家相关研究课题和研究报告外,出版单独及合著书三十余部,发表论文及专业文章四百余篇,其中多篇在国内外获奖,刘江永教授长期从事中日关系及钓鱼岛问题研究,在2011年1月13日《人民日报》权威论坛专栏发表长篇文章,《从历史事实看钓鱼岛主权归属》。

一、访谈

王鲁湘:刘教授您好。刘江永:您好。

王鲁湘:今天我们在《世纪大讲堂》谈一谈现在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中日关系中间的钓鱼岛问题,那么现在感到困惑的就是,在中日关系到了恢复正常化四十年,应该说到不惑之年的时候,出现这么一个大惑,突然钓鱼岛问题怎么就变得好像一下就泛起来,而且好像变成一个中日两国关系中间就已经绕不开,不能再搁置的一个问题了。刘江永:这个问题在中日之间,长期悬而未决,在四十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两国的领导人曾经为了实现邦交正常化,就钓鱼岛问题的争议采取了一个双方暂时把它放一放搁置争议,恢复两国邦交正常化,1978年中日两国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当时两国的领导人也是这么处理的,但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生效以及中日两国在1996年加入这个公约,日方开始立场倒退,就是不承认有领土争议,把钓鱼岛,它叫“尖阁列岛”作为划二百海里专属经区的基点,这样的话问题就更加的复杂了,同时日本的右翼势力也不断登岛,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日本政治右倾化在抬头,一些右翼势力他们想利用钓鱼岛的问题挑拨中日关系,并且彰显他们的存在。

特别是今年,邦交正常化四十年了,两国关系应该更好,可是他们这些人不愿意看到这个前景,所以特意要在这样一个四十年,要把钓鱼岛问题炒热,来干扰中日关系的大局,破坏两国国民的感情。

王鲁湘:实际上钓鱼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恐怕也主要是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现在正在利用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是根据什么东西对日本的势力进行左右划分的,而且日本的右翼势力到底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日关系?

刘江永:因为右翼在日本的历史上是由来已久,在战前就有,战后他们有些实际上是有一些黑社会、暴力团的性质,但是在日本社会这些暴力团、黑社会它是受到取缔的,所以它以一种叫做政治民主或者叫言论自由、成立政党,成立政治团体是不受限制的,所以这些人他们就组织了一些右翼的团体,这些在日本他们自己有界定。

但是在我们看来它基本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就是这些团体,它是在历史问题上,是美化侵略历史,是否认日本有战争侵略的行为,称那场战争是解放亚洲的战争,当然也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另外在台湾问题上,他们所谓的“亲台”实际上是支持台独,那么在钓鱼岛问题上,更是千方百计来篡改历史,甚至来篡改日本的外务省的文献。篡改中国的有些古文献,他们擅自加以解释,这样的话来蒙骗一些日本的公众,同时他们有些是属于言论、思想,有些是属于制造一些教科书,还有属于叫做“行动派”,甚至实际上有些是有暴力倾向的,所以这样的话右翼势力在日本虽然人数是有限的,但它的能量是不容低估的,他们有自己的舆论阵地,甚至有电视、有网络,在全国搞行动,当然我认为有些参与它的活动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打工、赚钱,就是一天给多少钱,上街喊喊口号,有些确实也是对社会感到很迷茫,有些年轻人,比如自己的抱负没有办法施展,又觉得日本的经济非常的不理想,这个社会比较沉闷,他们也想释放一下自己能量,所以有些人加入右翼组织,他们也有很多困惑,走到半截走不动了,有时候又开始反省。又回归正常的社会,日本社会是个多元的,我们也不要看日本右翼就好像是青面獠牙,其实我跟他们也有过接触,我觉得人和人之间接触说明自己的看法,不一定说服,但是有一个比较平等的。

王鲁湘:沟通。

刘江永:沟通和这种交流,这个是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了解,也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改善。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刘教授的演讲,他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

解说:中日钓鱼岛问题再次发酵,如何看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有哪些证据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历史文献是怎么记载的,钓鱼岛又缘何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世纪大讲堂》,《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正在播出。

二、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一)地理结构

刘江永:首先我想讲一下就是有关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从地理结构,可以对这方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手头有一个展板,通过这个展板可以看到,钓鱼岛在这个位置,钓鱼岛它是一个由黄尾屿还有赤尾屿组成的这样一个列岛,钓鱼岛它的位置正好是在中国大陆架的边缘地带,颜色浅的是中国的大陆架,颜色深的是冲绳海槽,中国和日本的海上边界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什么呢?就是赤尾屿到日本那霸,那霸最西边的岛屿,这个岛屿叫久米岛,古代叫古米岛或者叫姑米岛,是在这之间,这个地方是日本目前,冲绳石垣市的位置,日本说“尖阁列岛”也就是我们的钓鱼岛是归石垣市管,这个石垣市的位置就在这儿,从地理上看,这边是台湾省的宜兰县,台湾是从1871年,当时中国福建省实际上是管辖台湾,在台湾有一本重编的,《重纂福建通志》,这本书当中1871年就提到了,宜兰县,当时叫噶玛兰厅。

在这个部分就是有关于钓鱼台的记述,所以台湾他们讲是拥有钓鱼岛,主要也是依据在清朝的时候,中国大陆《重纂福建通志》而来的,第二个展板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是钓鱼岛它的位置,距离中国的台湾省,还有石垣市大约是在九十海里,都是在九十海里的范围,这个地方是冲绳最西边的岛屿,也就是刚才说的久米岛,古代叫古米山,赤尾屿在这上没有标出,大概应该在这个位置,所以中国和日本的海上边界,应该是在这个位置。

(二)古代文献

第二个,我们从钓鱼岛它的古代文献来看一看,为什么钓鱼岛属于中国。在中国的古代文献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我们现在能查到的就是1403年《顺风相送》,这本书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从福州到日本的,当时实际上并不是日本的,而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就是琉球王国,从中国福州到琉球这个海路,要经过钓鱼岛,当时叫钓鱼屿,黄尾屿和赤尾屿,这个比日本占领琉球之后,发现钓鱼岛早了五百多年,另外在中国的历史上,官方有关钓鱼岛的记载就更多了,这主要是在明清两代,中国的册封使从中国的福建渡海到琉球王国,去册封它的国王,在中国的清朝的历史上,册封使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册封使,大概是1719年的就是徐葆光,徐葆光他在他写的著作《中山传信录》当中就特别指出,古代琉球一共有三十六个岛,这三十六个岛就不包括钓鱼岛,关于具体的地理位置,《中山传信录》当中也提到了,钓鱼屿、赤尾屿、黄尾屿,并且还指出,八重山群岛这个部分有八个岛。这些岛屿是琉球最西南的属界,也就是说古代琉球王国的边界是到古米岛,还有八重山群岛,这是它最西南的边界,这里面也不包括钓鱼岛。

有关钓鱼岛属于中国,不仅是中国的有关当时的一些出使的使者这样记载,而且在1561年和1562年之间,中国著名的,当时是荡寇英雄可以说,也是浙江提督、就是胡宗宪,他当时组织编纂了有关中国海防的海防图,在这个海防图当中,也是明明确确的画有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也就是说从明朝那时候开始,中国已经把钓鱼岛列岛作为海防的要地,在中国海疆上已经标出,并且是中国必守的国土,那么中国是这样,日本又是怎么样呢?日本最早有关钓鱼岛记载的就是日本的叫林子平这个人,他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当中就是有一个图,画的叫做《琉球三十六岛之图》,这边是琉球的三十六岛,而在这个图的另外一侧画的是中国,还有从中国到琉球去的海上的一些岛屿,这些岛屿,这是在日本地图上第一次出现。

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岛,而且它的颜色也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跟中国大陆颜色是比较一致的,当然台湾这个地方是不一致的,当时称为小琉球,台湾在汉朝的时候特别是在东汉,就已经进入中国的版图,当时叫夷州,后来也有称为叫小琉球,当然在十六世纪,当时明朝的使者叫郑舜功,曾经到日本做过考察,也是从海上走的,他留下了一本书也是提到,钓鱼屿是小东小屿也,这个小东是当时台湾的一个别称,而当时台湾这个小东实际上是在福建所辖范围之内,从元朝的时候,那求是澎湖巡检司来管台湾,所以有关钓鱼岛,它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且是属宜兰县管辖,实际上是离不开明清两代,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使用,并且纳入海防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三、行政管辖权不能解决钓鱼岛主权问题

解说:日本吞并琉球,琉球只有三十六岛,而不含钓鱼岛,那么日本是如何窃取钓鱼岛的呢?《国际法》为何不能成为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法律依据,日本强调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美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世纪大讲堂》,《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正在播出。

(一)冲绳(琉球)在历史上是中国的藩属国

刘江永:我们再谈第二个问题,既然是中国的领土,可为什么跑到日本的所谓的管辖之下呢?就是日本它是怎么样窃取钓鱼岛的,这一点我觉得非常的重要,首先要澄清一个历史事实,就是冲绳在历史上它是一个独立的海上王国,是属于中国的藩属国,从1372年杨载出使琉球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这种关系,琉球王国是靠中国给它的册封获得它的正统的地位,来统治和统一整个琉球列岛,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609年,为什么?因为在此之前日本它还没有统一,在当年经过了一个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最后是由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之后由于内部有些“大名”分地不均,引起了国内的矛盾。

于是乎,丰臣秀吉利用日本国内战争积蓄起的军事能量,为了把国内的矛盾转移到海外,他就在1592年和1597年两次发动了侵略朝鲜半岛的战争,而他的目标是要吞并整个中国,甚至要把印度纳入日本的统治范围,要定都于大明的北京,就是把他的首都定在北京,所以可以看出当时丰臣秀吉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对朝鲜半岛的入侵就是近代扩张的一个侵略战争的历史的渊源,这两场侵朝战争,都在当时明朝和朝鲜联军的共同努力作战下被打败,之后,丰臣秀吉的部下,就是当时丰臣部队的第四军萨摩藩,它的主要将领是岛津家族,他们回过首来,开始向琉球王国扩张,这也就没有过几年,也就是说从1598年失败之后,他们开始向琉球,也就是在十年左右之后开始向琉球进犯。

当时因为琉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守礼之邦,没有多少军队,所以被萨摩军团被打败,琉球的首里城被占领,他们的国王被俘虏到日本的萨摩,现在的鹿儿岛,这样的话,日本逼迫他们投降,同时告诉他们要进贡,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概有两百年间,就是表面上琉球王国仍然向中国朝贡,接受中国册封使,但是实际上日本也要求它向日本朝贡,这样的话日本就是取得了和中国好像在琉球这个问题上相对平等的地位,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琉球王国的两属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琉球王国它过去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我们又讲到,钓鱼岛不属于琉球三十六岛之中,既然琉球都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何来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呢?我们再往下看,日本是在1871年,当时俄罗斯正在入侵新疆,中国新疆伊犁地区,中国清政府是对付俄罗斯入侵,还是应付海上倭寇。当时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实际上是有不同的主张,可是日本利用中国在遇到这种国内的矛盾和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它见机而作,在1872年就他琉球国公然地改成了叫琉球藩,琉球藩就变成日本的一个藩,再往前走,到了1879年,那个时候日本中间经历了一个就是利用日本小田县,现在的冈山县,有四个日本人在台湾被害,利用这件事情开始向清政府发难,他们说在1871年的时候,曾经有五十几个八重山的人也在台湾遇害,现在要新账老账一起算,他们说如果清政府不管,他们就要出兵来管,这就导致了1874年日本第一次出兵台湾,而在这时清政府被迫和日本达成了一个叫做《北京专约》,其中提到日本此举是一个叫做所谓的“保民义举”。并且向它赔偿了一些战争费用,日本就抓住了一条说,既然如此八重山这些人是我的国民,1879年它就把它占为己有,清政府说我说的并不是八重山,而是指的你那个1873年的小田县人,日本说对不起,你没有写清就是指的八重山,我琉球,就是指的是冲绳。

(二)日本窃取钓鱼岛经过

所以日本是通过军事扩张,通过可以说武力与贪欲占领了琉球之后,就开始在1884年,有一个叫古贺辰四郎的人,他发现了钓鱼岛,他就请求日本批准他到那去给大授权在那建立一个据点,去搞什么呢?就是一些信天翁的羽毛向欧洲出口,一些贝壳可以做扣子,他要去开发,日本政府当时还拿不准,于是秘密地派出了冲绳县一些人,到那去调查,也就是琉球国原来的一些人去调查,调查了三次结果是什么?简短截说,就是说认定这些岛屿很可能就是《中山传信录》中国已经命名的钓鱼岛。

黄尾屿、赤尾屿,如果日本要占,可能要跟中国形成对立,何况中国清政府,清朝册封使都已经知道这些岛屿名称,并且在清朝有很多报纸,当时已经风传就是,这些岛屿有日本人登岛,并且树立旗帜,好像想占领,劝清政府要小心,所以日本就把这些调查的结果报告了当时的内务生和外务省,于是他们没有敢动,为什么?因为1885年,刚好是中国接受了日本1874年入侵台湾的教训,开始发展中国的海军,北洋水师就是在那年有四艘铁甲舰在英国、德国制造下水,日本对这个非常地警惕,于是他们怕打草惊蛇,就把这件事情压下来。

他们认为如果日本要占领这些岛屿,毕竟涉及到跟中国的谈判,而现在时机不对,只能是调查港湾,和有待开发的物产而已,现在先放一放,放一放它干什么了,它可没闲着,正是从1885年开始,日本向中国大陆派遣了,各种各样的军事间谍,在1887年制定了为期五年的《征讨清国策》,就是向清朝发动战争的军事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舰计划,针对北洋水师,日本大兴与军舰的建设,不久就超过了北洋水师的实力,在1892年日本完成了军事计划,于是我们就看到,1894年一场甲午海战,中国北洋水师在战败之后,不得不向刘公岛方向,从辽东半岛向刘公岛方向撤退,在这个时候,也就是日本政府再次提出,钓鱼岛的问题,结果在甲午海战的战火当中,战争还没有结束,日本内阁在1895年1月14号,秘密决定在钓鱼岛建立日本的国标,把它纳入所谓的冲绳县,所以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外交文书》第十八卷,第二十三卷,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些历史的记载,也就是说钓鱼岛是在日本还没有等到《马关条约》谈判就通过战争,通过武力的方式秘密地霸占,这就叫从中国的窃取,这个历史经过都在日本的外务省的外交文书当中有明确的记载。

而且最近还发现了一个证据,就是日本它在1894年,甲午战争前两个月,也就是1894年2月15日前后,它们又让冲绳县去调查,调查的结果它们非常失望,因为冲绳县的知事当时告诉它们,我们从1885年的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后,就没有再行考察,我们手头没有新的确实的报告可以提供,并且补充说明,我们关于这些岛屿,没有古代记述的文献,也没有可以佐证是我邦,就是是日本的还有口头的传说,我们相关的只是说八重山的岛民,有时候去捕鱼狩猎,仅此而已,所以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窃取钓鱼岛之前,它已经明明地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而不是无主地,它们虽然多次强调是无人岛,看不到清国统治的痕迹,但是实际上,钓鱼岛只有那个主岛是有淡水。其他的黄尾屿、赤尾屿都没有淡水,是不适合人居住的,是没有人统治的,那当然是很自然的,现在还有很多无人岛,难道这些无人岛都是无主地吗?不是,这是在国际法上偷换概念,所以我们从这个历史过程来看,日本它对钓鱼岛,说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是毫无历史依据,也没有国际法的任何依据。

(三)日本目前仍实际控制钓鱼岛的原因

可是话说回来,为什么它现在还是强调,它在实际控制呢?这个当中就和一个什么呢?美国因素相关,美国是在1945年以后,以所谓托管的形式军事占领了琉球,因为早在1950年到1951年日美两国它们在订立《旧金山和约》的时候,由于它们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中国政府的参与的,这种所谓的和约,当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当时他还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没有中国的参加,无论《旧金山和约》的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坚决反对,都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并且特别在这个声明当中还指出,迄今的国际法的文献,没有授权美国单独地去托管琉球,也就是说中国从那个时候就反对,美国对琉球的所谓的托管,但是到了1971年美日两国订了一个《冲绳归还协议》,1972年5月正式生效,就是把钓鱼岛按划经纬线的方式,就又送给了日本,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提出当局也提出了抗议,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很多地方的华人华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于是乎美国慌神了,美国就做了一个最终的决定,美国国会和美国政府表示,美国的立场是,第一交给日本的只不过是钓鱼岛,它的行政管辖权,而有关主权问题,有关各方去协商解决,美国的态度并不影响有关各方任何一方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的权利。

美国的立场,也就是说在主权问题上它采取一个模糊的中立的立场,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看钓鱼岛,就是在美国的这种所谓的交给日本的行政管辖权,这样一种非法的行径之下,日本立刻就是派出了它的海巡当局来管控了这个地区,这个也就是在《旧金山和约》生效同时,《日美安全条约》生效,美国作为日本的后盾,一直实际上是在利用钓鱼岛的问题,使中日两国始终围绕钓鱼岛就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新的妥协的条件,而且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前,美国的新闻发言人还甚至讲,如果你要问我钓鱼岛,它叫“尖阁列岛”,是不是包括在《日美安全条约》的范围之内,那我只好说是,这个立场从《日美安全条约》来看,也是站不住脚的,也是非法的,因为钓鱼岛的主权在美国的立场上看没有解决,而《日美安全条约》第五条,它的规定是当日本行政管辖下的领土遇到了攻击的时候,美国可以提供保护,根据各自的法律提供保护。

既然没有解决主权问题,何来领土呢?只是一个所谓的管辖权,行政管辖权,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认为中国政府早就表示过坚决反对美国的所谓把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这样一种非法的行经,中国政府决不接受,到现在又把它纳入《日美安全条约》的范畴之内,这更是不能接受的,我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四、现场提问

解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倒退,为中日关系蒙上阴影,日本政府的无理取闹,让钓鱼岛**一再升级,怎么应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发难,如何回应日本所谓的铁证,《世纪大讲堂》《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正在播出。

王鲁湘:非常感谢刘教授精采的演讲,在他的演讲中间,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它的整个的发展过程已经变得非常的清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那么我们现在开始进入现场提问的阶段,有关钓鱼岛的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或者还有一些问题想继续请教的,请举手。

学生:您好,刘老师,您刚才的演讲就钓鱼岛的问题,谈的很多中方的理由和根据,就我所知吧,所有日本一些说法是认为,中国曾经承认尖阁列岛,也就是现在中国的钓鱼岛是日本的,您对这种看法有什么了解,能谈一下吗? 刘江永:的确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大概有这么三种,它们所认为的是理由或者是依据,第一个所谓理由,就是在1919年,当时中国福建、有些渔民,漂到八重山去了,那个时候日本已经把琉球吞并了,所以当时中国有一个驻长崎的领事叫冯勉,曾经给日方一个感谢状,不止一份,大概有那么三四份,这感谢状当中就提到了什么呢?就是八重山郡里边有一个“尖阁诸岛”,于是现在日本石垣市它的市长,最近也在杂志上发文章,就是说这是我们的铁证,你看这个是中国的领事嘛他感谢了我们,但是我们仔细地想一想,或者说我们可以向日方说明的是,从1895年,日本利用甲午之战争窃取钓鱼岛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无论根据《马关条约》,还是根据日本的实际的统治状况,包括钓鱼岛在内,整个台湾都是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这份感谢状,它根本就不具备任何的法律依据,它充其量只能证明什么,就是证明当时的中国政府官员已经认识到了,日本是把钓鱼岛已经改成“尖阁列岛”,而且“尖阁列岛”是在所谓八重山,这个管辖之下,充其量就是说在当时认定了这点,但是它不足以说明,中国政府自古以来就认为钓鱼岛叫“尖阁列岛”,“尖阁列岛”是八重山的,这完全是两回事。

这里边我顺便再要提示一下,日本的民众,他是生活在他的语境当中,他是生活在他的这种对钓鱼岛问题认知的这种思想的共鸣当中,他从小就绝大这是我们的,我们实际管辖,那就应该是我们的,中国不对,比如说这里边日本有些人提出了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看法,就说你们中国的地图曾经1958年,你们中国的地图,叫做世界地图,这个地图里边画的是日本的版图,就有关于“尖阁诸岛”在我们冲绳的部分,就是这个图,日本国会一些议员居然把这个图在日本国会开会的时候,做成大概有两米高的展板展示出来,告诉日本议员说,你看中国1958年就在这个地图上,就已经划定是我们“尖阁诸岛”。发现石油了,中国好像要搞霸权了,并且在日本的电视台播出,这个影响就非常大,但是这个地图,经过我自己的考察研究,我发现这个地图实际上它有很大的值得商榷的部分,因为什么?因为这个地图在它的封皮上,明确的有一行字标注了,就是中国部分国界线,根据抗日战争前申报地图绘制,它加了一个注,为什么加这个注,因为《申报》是一个非常有理式的一个老报,大概在1871年前后,在上海成立,它曾经揭露了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这个事实,但是在日本占领上海之后,在大概1941年前后,日本就把《申报》接管了,所以抗日战争前《申报》社的地图,那无非就是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到1945年至今,至少这个时期,甚至到1938年之前,这个地方,中日之间的一些地图的表述,也可以说是按照日方的表述来记的,即使这么说,可能一些日本人也不会接受,为什么?因为他会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你都成立了这么多年了,难道你们自己就没有地图吗?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必须给我们自己提出问题,就是在1958年之前,中国还有没有地图不是这样的,还有没有中国地图,在日本这个部分就没有所谓“尖阁诸岛”或者是钓鱼岛的,经查是有的,包括这个展板,可以供参考,我查的并不全,但是我查到比如像1953年,中国的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就是《新世界分国图》,这里面因为当时冲绳是由美国托管和占领,所以在日本的部分,根本就没有冲绳,更不用说钓鱼岛了,有关冲绳这个部分,的确也有一个冲绳的图,那个冲绳的图当中就根本没有画所谓的“尖阁诸岛”。

另外,在1956年这个也有一个关于,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的《世界分国图》,这个地图,比刚才出示那个地图(1958年地图)要早两年,有关日本的部分,实际上是没有所谓“尖阁诸岛”或者钓鱼岛的,也就是说这个地图它同样的位置上所记载的是,这个地图是按照我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的,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地图科学工作者,他们很严谨,这样的话,我认为这个东西应该向日本的公众也加以说明。

学生:刘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因为日本政府宣称,它们通过先占原则或者时效原则,它们已经实际拥有了钓鱼岛,那请您从国际法的角度给我们谈谈这种说法成立吗?

刘江永:日本它们强调它们是有国际法的依据,拥有钓鱼岛,刚才我回答那个问题就是它的所谓依据之一,第二个就是它提出日本是通过先占原则来取得钓鱼岛,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先占,这个国际法的原则,实际上也是在殖民主义时期订立的,它是指当没有任何国家拥有土地包括岛屿,有的国家最先发现,最先利用,最先管理,那么它就有权利先享有领土,先占原则实际上,是殖民主义时期,像欧美、它们对外殖民扩张的时候一些航海没有达到的岛屿,它们就占领了,包括现在,比如亚太地区,可能还有法属的一些岛屿,都是这么来的,那么问题在于日本它依据先占原则来说它拥有了国际法的依据,这个有非常非常大的可以说需要质疑的部分,或者干脆说这根本站不住。

首先呢,我刚才已经讲,钓鱼岛,它根本就不是无主地,它是无人岛,但是不是无主地,是中国的领土,(日本)不能趁着甲午战争,等于是把中国通过战争打败之后,没有经过和中国的谈判就把中国的领土划为己有,这个就是一种巧取豪夺,这根本跟先占毫无关系,如果说是日本真想先占的话,它在1884年发现了为什么不一起就占了,为什么要等到十年在战争期间出手占领了,那么为了证明这一点,日本其实也有许多说法,比如说它们认为,中国没什么地图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这完全是由于它们不学习,它们光是利用自己掌握了一些材料,在蒙骗一些民众。我刚才举的那个是一个展板,关于海上海防图的展板,那么我手头还有一个,就是清朝,1863年,《大清一统舆图》,这个图明确地记载了,黄尾屿、赤尾屿,还有钓鱼岛,这个时候相当于1895年,要早几十年,怎么能说它是无主地呢,既然是有主的,那么日本以无主地的这种国际法依据去占领钓鱼岛,它本身就缺乏大前提,所以说,这是根本站不住的。

王鲁湘:下一位同学。

学生:可以说听了您的这个讲座,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无可争议的领土,这一观点是无可争议的,但是面对日本政府,可以说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我国应当如何更好去应对。

刘江永: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问,我认为中国非常重要的,应对之策,或者我们应该采取的一个步骤,向我们身边的人,向我们接触到的日本的观众,一般的民众去谈我们的看法,日本的观众也需要了解,这个事实的真相,关于钓鱼岛问题,我们除了要关注要关注,它的具体问题怎么处理以外,还要考虑另外几个层面,第一个,就是跟钓鱼岛相关的,有关海域的危机管理问题,如果我们解决不了,但是不能让那个地方一天到晚老出事,这样的话有可能和平的状态就被打破,那样就可能使局部的敏感问题,影响我们两国关系的大局,这只是日本右翼势力他们最乐见的,而不是两国人民所乐见的,谢谢。

王鲁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如何处理钓鱼岛的归属是中日关系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两国关系冷暖的焦点,那么这个难题如何解决,怎样防止这样一个难题来影响中日关系的大局,这个对于双方的领导人都是一个考验,对于两国的民意也是考验,刚才刘江永老师为我们解读了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列举了钓鱼岛归属于中国的有力证据,并揭示了日本窃取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事实,回应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头的种种质疑,我们再一次感谢刘江永老师,也感谢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收看本期的《世纪大讲堂》,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民族关系 教学 思考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民族关系呢?

一、以尊重各民族的观点指导教学

虽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 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 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 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 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二、正确对待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分裂问题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 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 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 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 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 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 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滿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 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三、加强对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任务的积极评价

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关系的主流,广大人民赞成团结和统一,反对分裂和战争,对于为民族团结 作出贡献的人物,新编历史教科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汉朝时呼韩邪单于归汉,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 友好关系。课本用竖排黑体字印了双方约定的内容,说明呼韩邪单于是匈奴族杰出的政治家。他又向汉朝提出 和亲请求,昭君出塞,进一步加强了汉匈之间的团结,发展了汉匈之间友好合作的关系。课本的两段小字、一 幅插图、一段竖排黑体字“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来肯定和赞扬昭君出 塞的重大意义。例如,关于张骞出西域,课本有一段小字叙述了他第一次出使的经历,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张骞忠于祖国、百折不 挠的优良品质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第二次出使促进西域各国与汉朝建立友 好关系,推动了西域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又如,唐太宗李世民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课本用竖排黑体字印了他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之如一。”因此李世民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称他为“天可汗”。他答应了吐蕃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文 成公主入吐蕃时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汉藏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唐蕃第二次通婚,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使汉族文化进一步传播。课本用竖排黑体字印了尺带珠丹的上书,说明唐 与吐蕃的关系更加密切,已经“和同为一家”了。清朝时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长途跋涉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课本以三 段小字并配以插图描述了渥巴锡粉碎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种种困难,完成东返祖国的壮举,以及回来后 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妥善安置的情景,指出渥巴锡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参考文献】

[1]邹涛.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方法[J]中学历史,2011(03)

[2]沙平.初中历史教学中民族关系问题的讲解策略[J].学习导刊,2011(10)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篇7

一、问题教学法的程序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问题设计, 基本形式是讨论, 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程序如下:创设情境→启发发现→讨论探究→网络设计→迁移应用。

这些问题一般要能体现基础性、启发性、多样性等特点。要把教学目标具体化, 使之成为师生可以共同检查测定的指标, 要体现重点难点, 要适合学生一般发展水平和层次差异。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 (1) 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 (2) 问题情境的分类 (3) 问题情境的设置。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1. 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 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

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 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 必须换个角度, 换个方法, 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2. 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和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1. 它有利于学生重视课本,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它有利于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的状态, 变被动

地听为主动地学, 变机械地记忆为主动地思考, 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有成效。

总之, 只要教师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 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 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 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吴宝瑞.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北人民出版, 2009, 11.

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已有几年,此次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课程类型、学科体系、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编制,它能否在实践中顺利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令人关注。及时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对于推进历史新课改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问题:内容太深,出现新的繁难、杂。

新教材使用两个循环,师生们普遍感到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具体说,就是教材弹性太大,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完成。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因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知识密度太大的新问题。例如人教版必修第七单元第3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关于“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而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用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若展开来讲,时间就不够;若不展开来讲,学生就会不知其所以然。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而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基础大都较薄弱,学生的历史素养普遍较低。因此,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而学生也是“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经验积累等都不足以在新课程教学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从而造成教学中新的误区。

(二)教师的问题:未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 理念或墨守成规,或矫枉过正。

一些历史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思教育观念的更新。在他们看来,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他们把教材作为唯一的知识来源,忽略了教材仅仅是“学本”这一事实,导致学生对所学习历史毫无兴趣,其学习历史的唯一目标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教材或资料,争取考出好成绩,向教师和家长“报喜”。这样学生便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

另外,有些教师一方面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的分析,对所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简单的全面否定,另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教育理念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结果弄巧成拙。

2. 课堂教学“创新”有失误。

(1)创新活动不顾对象。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考虑教材的难易度,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对以后的教学产生了不良后果。设计过于简单时,学生认为不值得加答,就会不专心思考,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设计复杂时,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难免会垂头丧气,对以后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虽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耐挫能力,但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对这些人生经历不多的孩子来说,容易使他们失去自信心。因此,不论是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的课堂活动,都必然使大部分学生闲置,限制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发挥出来,更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效果。

(2)标新立异,忽视科学。一些教师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往往不顾历史科学性原则,任意标新立异。

(3)固守预案,应变不足。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在课前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设计得面面俱到,这本无可厚非,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发展。一些教师在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因而课堂教学往往出现与“创新”教育相去甚远的情况。

3. 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历史课堂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动得多了,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因缺乏考试评价体系和可信度而被淡化,历史教学仍未走出应付功利性考试的圈子而正逐渐丧失历史教育精神培养的本义。

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存在误区。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的历史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利于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可以说,历史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很多历史教师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本末倒置,教学活动受控于多媒体课件;极端依赖教学设备,教学基本技能退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过滥,变“人灌”为“机灌”;信息量大,缺乏精炼;喧宾夺主,课件内容过于花俏,等等。

(三)学生的问题:学习兴趣、动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

兴趣是一种求知欲,是学习的永动机,要让学生有欲罢不能的欲望,教师就要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但是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现实选择,尤其是在目前这个日趋功利的社会。目前新高考方案尚未出台,传说颇多,更由于教材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历史教材不感兴趣。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四)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的滞后已经成为推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的最大障碍,成为整个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教学评价包括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领导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效果的评估。对一节课的评价,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个别学校领导还停留在追求分数上,一切看分数,以致学生、家长、教师不得不向分数看齐。所以我认为高中教学已经异化为小学、初中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拿到高分,由此也培养了一批缺乏知识内涵、文化底蕴和思辩能力的懒汉。

二、对策探讨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提出了一些办法和对策,具体如下:

(一)更新教学观念。

学校和教师都要更新观念。教师应该明白我们要更新的是陈旧、过时的,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而不是一切教育观念,对传统教育观念应该“扬弃”,而不是“颠覆”。领导的观念也要更新,要变更评价的手段等。

(二)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

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层次的内容都提出达标的要求。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我都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我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如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当众表扬,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同时将学生的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历史图表等制成展板,对全校师生进行展览。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学习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三)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新课程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并不矛盾,该教的教师要大胆教,不要怕有传授知识的嫌疑;该放手时教师要大胆放手。教师不能误以为新课程未强调基础知识就不需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不能只注意课堂形式的活跃,而忽视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新课程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但并不否定知识的重要性。

(四)教师与新课程同步成长。

新课程的几个模块涉及领域广,知识深邃,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一方面,社会、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的平台、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五)把握课标,用好教材。

教师要把握课标的方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教师要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自主学习。

例如我在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抗日战争》一课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改变了教材中的编排顺序,编制了以“山河抗战”为主题的新内容。(山脉:太行山;河流:松花江、长江、怒江)以地域划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情况,让学生体会到全民族全面的抗战。同时我把从网络上搜集来的有关图片资料显示出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并适时补充在抗日战争中南京守军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事迹和“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史料,以此教育学生勿忘国耻。

(六)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教师要综合采用观察、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而且要注重质的评价,更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课的考评内容不以一次期末笔试为终结,其中还包括平时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个性品德、学业能力和收获等。我要求学生建立平时历史学习档案,设计个人成长记录卡,在学习档案中存入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搜集的历史资料、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等,在成长记录卡上记录历史学习感想、体验、收获、不足等。这样的评价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激发了教师的热情,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总之,新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任重而道远。课改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教师去适应新课程,而不存在新课程适应教师,因此,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与时俱进,转换观念,把握角色定位,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光.深化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刍议[J].青年文学家, 2009, (10) .

[2]郭学信.人文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J].历史教学问题, 2007, (06) .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篇9

一、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知识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设计问题,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活动。

(2)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要遵循这个原则,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新知识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训练。

(3)启发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的好与差。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在“启发”二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二、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历史知识的丰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逐步延伸发展的结构特点,学生也具有这样的认识规律,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遵循以上三个原则,这是历史学科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思路,根据知识的结构,合理设置好问题,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引入新课时问题的设计。在学习新课知识之前,我们都要设计一些小问题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引言和铺垫。在采取复习导入时,复习的问题一定要选择与新课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一般按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基础性问题,即教材中有归纳总结性的知识点。二是过渡性的问题,即选择一些与上下文相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直入主题,此环节时间不宜过长。

(2)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学习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在学习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对新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对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极其重要。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体现浅层次引导问题、深层次研讨问题和高层次挖掘问题。是不是每一个新知识都要按照这三个层次去设计问题呢?这就要根据新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定,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即可。①浅层次引导问题的设计。例如,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什么?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如何?这些浅层次问题的答案,教材中都有,学生只要看书后就很容易地解答。②深层次的研讨问题的设计。在历史教材中每一课中都有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内容,恰当地、合理地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达到挖掘教材的深层次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中的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对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讨论或辩论。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深层次研讨问题。③高层次挖掘问题的设计。高层次问题的挖掘和设计,需要老师在备课中,充分掌握历史知识的衔接性和贯穿性,能深度挖掘教材的难度。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秦王扫六合”的教学中,在学习了本课后,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为对“秦始皇的功与过”进行高层次延伸,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 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针对秦始皇的功绩与过错进行归纳总结。在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辩论,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 一方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另一方为“过大于功”,进行课堂辩论,从而达到高层次挖掘问题。

(3)巩固与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新课后,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巩固训练环节。此环节的问题设计也必须要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精心设计配置相应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包括基础问题、中档问题和提高问题等。使一部分学生完成基本问题即可,训练他们的技巧,发展思维。对另一部分学生要求完成提高问题,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篇10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 问题意识”培养现状与原因

近几年来, 很多初中生的课堂表现如下:并不关注教师所问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 大部分历史教师都是针对课本内容中的问题提问, 以此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但大多数初中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漠不关心, 经常会答非所问。 从过去的调查中可知, 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基本不会在历史课上提问, 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 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 不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甚至于部分学生对历史抱有厌恶的态度,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传统教学的评价影响深远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考试成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往往为了保证升学率, 会选择放弃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只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力, 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问题;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大部分教师只希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学习中,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够重视, 导致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 很多历史教师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 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之很多教师不关注教学进程的训练与探索, 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总是将课堂时间用来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 久而久之渐渐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也会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思考, 致使历史课堂教学死板、乏味,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3. 教师设计历史情境的能力比较

初中历史内容比较丰富,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 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活动中,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1. 善于应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能力与意识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 历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 学生难以发现,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提出问题。通常教师可以应用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 利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打破思维局限性, 从而形成问题意识。

例如:在《 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这一课教学时, 教师要为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段革命的发生背景与原因, 同时向学生讲解革命造成的影响, 在教材指导下, 拓宽学生认知, 只是这种认知方式有一定的固定性, 经常局限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中与教材中。 因此, 教师须要主动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 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需要巨大的经济与资源作为支撑, 而英国是从何处获得经济与资源的? 通过教师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主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时间, 研究英国政府在当时提出了什么政策。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来搜索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2. 激发学生求知欲

事实上, 问题意识也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形式之一, 只有学生对初中历史具有足够兴趣, 才可能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 从而主动探索知识, 并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疑问, 这就促使学生产生“ 问题意识”。 教师也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也就是在传统教学观念基础上, 结合新型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尤其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借助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将一些抽象概念转变成具体事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如:在“ 卢沟桥事变”与“ 七七事变”教学中, 教师可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 让学生了解作战过程, 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 将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灵活、有趣。 而且多媒体视频的应用, 可以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有新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这段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原因, 同时分析该事件在当时产生的一些影响,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想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由灵活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天性得到解放, 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敢于质疑, 并积极地进行思考。 在传统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要求比较苛刻, 导致学生不敢提出疑问, 只能被动地学习;即便部分学生提出了质疑, 教师也会严厉地责问与批评, 致使学生积极性受到伤害, 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 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一些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 教师应该予以鼓励,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部分学生会提出疑问:皇太极虽然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但他生前也做过很多错事, 他抢夺了多尔衮的皇位, 这就是不义之举。虽然这些问题比较片面, 但是证明学生在认真思考。 当然学生提出质疑后, 课堂上学生就会互相讨论, 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这个时候教师不可以批评学生打乱了课堂秩序, 而是要应用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首先教师要示意学生安静, 然后评价学生提出的质疑。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 关于皇太极继承皇位这件事, 历史上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是皇太极以自己过人的才智夺取了皇位, 也有人说努尔哈赤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皇太极。不管人们如何评说皇太极这段历史, 但是不可否认, 皇太极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尤其在位期间, 更是国泰民安。最后, 教师应该告知学生,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生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评判, 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 又要批评不好的一面。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反思 篇11

在文化问题的争论中,九十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段经典公案,它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进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当时及今后的发展路径。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新文化运动也向来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当时的那场文化大辩论所涉及的内容之广泛,触动问题之深刻,实非教材上几页概括性的文字所能解释清楚,所以十分有必要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辨析和审视。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大潮涌起,已成席卷之势,凡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都能赚上几分眼球,这就把中西文化之辩这一新文化运动时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以汉字为例,最近不少人呼吁恢复繁体字,认为只有繁体字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附和者也为数不少。遥想九十多年前,以钱玄同、刘半农为代表的一干新文化干将极力鼓吹取消汉字,采用西方的字母文字。前后对比,相去何止万里!为什么竟有这么大的反差,课堂上的学生常有此问,作为教师,又如何回答呢?笔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崇尚科学、民主的精神,也有对中国固有文化的自卑感和自信心的缺失,而且这种文化基因就像种子一样,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反而愈发成长,结出种种怪果。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驱除已经在国人头脑中扎根的文化自卑感。国家提倡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学历史教育实有不容推脱之重责,但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在新文化运动章节的教学中,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功课。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特点,其内在生命力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在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文化的原因,但也不能全部归因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末清初达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顶峰,其思想内核与同时期西方的启蒙思想有相近之处,而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传统文化中的鲜活气息一度消沉,稍后清王朝的封闭、禁锢政策更使得中国的文化死气沉沉,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发展步伐。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的打击下,国人萌生出“变”的意识,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思想文化的顺序逐层深入,洋务派、维新派的主张被认为于中国的沉疴无法奏效,而思想文化这一社会结构中最稳定也是最深层次的因素被人们发掘出来,当做挽救中国的最后法宝。正所谓积重难返。当时受西方文化影响深重的一批有识之士,在中西势力对比极其悬殊的事实面前,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和痛恨,于是才有了那些现在看来令人震惊的主张和言论,那是当今的我们根本无法切身体会的。这样的历史背景准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一方面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可观的心理评价。这就是历史情境的作用,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考虑的课堂背景因素。

其次,多层面、立体化地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全景。新文化运动争论的双方都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思想者,他们的思考有可取之处的。虽然当时中国的历史发展要求除旧立新,但对“旧”的一面应该辩证地对待。仍以汉字为例,当时主张废除汉字者如钱玄同声称:“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鲁迅也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瞿秋白甚至以为“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这些主张的确令人震惊,须知文字是文化的血脉所赖,就像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占领区的奴化教育首先要推广日文而消灭汉语一样,欲亡其国,先灭其文字,如果真如上述主张那样,今日之中国,还能称为中国吗?因此,在授课中,要尽可能全面展示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对新文化运动中各派的主张要辩证地看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其“新”的一面的描述和肯定。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和评论新文化运动对其后中国文化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激进派的主张并未全部实现,但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打击却十分巨大。当下的文化倾向,无论是唯科学论、全盘西化论,还是传统至上的主张,都有值得反思之处,而这些倾向可以说是在新文化运动时就埋下了伏笔,所以,追究其身后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还以汉字的问题为例,当前,不仅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对汉字本身质疑的声音仍然时有听闻。有论者认为,在计算机时代,汉字的形式和本质,与计算机编码的原则不相符合;同时,使用汉字不利于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学习,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落后于西方世界的根源所在。对此种论调,我们不妨一笑置之,但其背后的文化推动力量却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在授课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生命力正体现在其能自省、自新。

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力,不妨以“新儒家”思想为钥匙。新儒家思想在台湾、香港和海外汉学界有深厚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体系中涉及甚少,教师可将其精华及其要领授予学生,有利于启发学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发现其新的生命力。

比如,新儒家重新解释了“内圣外王”的儒家核心思想,在现代条件下,“外王”就是科学与民主,因此由“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又如由儒家文化开启的资本主义,即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近几十年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例证。这些新颖的思想是这个传统思想与时俱进发挥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指导,中学生有选择性地接触新儒家思想,对其树立健康积极的文化观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有争议性的和探讨空间的文化问题是开启学生历史思维的窗口,教师务必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思考,应尽量避免文化上的形而上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文化问题作辩证考察,一方面采用文化相对论的方法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只有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其具备甄别良莠的眼光,扬弃各种文化资源,为我所用。这应当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陈独秀主编.新青年[M].上海:上海群益书社, 1916~1918.

[2]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

[4]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4.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两个易混淆问题 篇1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易混淆问题,纠正

我国地域辽阔, 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 在一些边疆或偏远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中, 历史专业毕业者不是很多, 因此,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显得知识储备不足, 还有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我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时常发现这类问题, 现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将教师常见的两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提出来, 共同探讨。

一、关于“开元通宝”的问题。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 (2001版) 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讲述了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课本第30页右上方展示了唐朝的“开元通宝”和日本的“和同开珎”, 用以比较说明日本的货币受唐朝货币的影响。然而, 有的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时, 错误地讲述为:“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时铸造的。”这些教师都是按字面理解, 并没有注意到图片下面“始铸于621年”的提示, 更没有深入了解“开元通宝”这一货币的铸制经过。

唐朝建立之初, 通货状况极度混乱。《旧唐书·食货志》记载:“ (唐) 高祖即位, 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 (621) 七月, 废五铢钱, 行开元通宝钱, 径八分, 重二铢四絫, 积十文重一两, 一千文重六斤四两。”[1]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 在我国钱币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我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 实现了价值尺度的一体化, 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 沿袭近1300年。而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则是从713年至741年。由此可见, “开元通宝”中的开元与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并无关联, 因此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于台湾的“统一”与“回归”问题。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 (2006版) 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有的教师在讲课时有“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早日回归”这样的陈述。

台湾曾在明朝中期和甲午战争后两度被外国殖民者侵占, 又分别在1662年和1945年回归祖国。蒋介石败退台湾后, 形成了两岸对立状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两岸关系已经由原来的“誓不两立”发展到“九二共识, 一中各表”。虽然目前两岸双方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 然而我国政府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这一立场, 在台湾问题上, 提出了“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因此,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在谈到当前海峡两岸之间关系时应该用“统一”一词陈述, 而不能用“回归”一词。

以上两个问题仅供老师们参考, 不妥之处, 还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旧唐书·食货志.

上一篇:复杂通信拓扑下一篇:市政管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