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2024-08-09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共12篇)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1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讲美育不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因为中学各学科联系密切、相互渗透, 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单就历史学科来说, 重视美育教育不仅与历史课内容紧密相关, 也会极大地促进历史教学, 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引起学生兴趣, 就在于历史史实本身的趣味性和美感。正是由于这种趣味性和美感的感染才使学生内心产生愉悦感, 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历史这门学科, 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了知识, 在快乐地参与中培养了能力。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许多教师没有充分重视美育, 把本应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变成了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单纯历史知识灌输, 使得学生常因为厌烦而昏昏欲睡。对此, 许多教师不是自省, 反而常对学生训斥、责罚, 久而久之, 学生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 最后不是放弃, 就是在应付中混日子。

二、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 人类现实社会中充满了美, 人类的历史上当然也充满了美。比如, 忧国忧民的屈原虽一生心系楚国, 却屡遭贬斥, 最后在失意中, 在他的国家日渐走向衰亡中赴江殉国。他的爱国思想在他的诗篇中表现了出来, 而他的诗篇体现出的是一种凄美。再如, 狼牙山五壮士勇斗凶寇, 舍生爱国的事迹体现的是一种撼人心魄的壮美。这些史实作为小插曲讲一讲一定会引起学生共鸣, 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又振奋了学生学习精神, 更会使课堂形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效果。这样的例子在历史课上俯拾皆是,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学生都看得懂, 又不是考试重点就弃置不理。教师应知道, 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经常鼓励, 不断增加营养才会生生不息。教师有意识地在历史课上进行美育教育会对教学起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滋润作用, 绝不应该忽视的。

三、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人是用大脑思考的, 在思考过程中, 大脑的左半部负责逻辑思维, 大脑的右半部负责形象思维。单纯的知识传授仅仅开发了左半脑, 而右半脑则闲置不用, 这是不科学的, 不可取的。美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直观、可感受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教学美育的过程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右脑, 使全脑得以综合开发利用, 从而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可见, 历史课上运用直观教具、投影、幻灯片等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一些直观形象化教学是符合人类生理特点的, 是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美无处不在, 历史课上有意识地进行美育,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快乐和享受美中接受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 更可以使学生在体味历史人物精神美的同时学会明辨丑美, 使学生在体味美的同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受到陶冶而升华,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品德。可见, 历史课上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得以培养提高, 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历史课的美育应适合历史课本身特点

笔者提倡历史课上注重美育教育, 但这种美育绝不能搞成美学专业课, 它应当在历史课的框架内进行, 这种美育在历史课上不能独立出来, 它应该主要服务于历史课教学目的, 这个度的把握是做教师的必须十分注意的, 否则, 历史课肯定不伦不类。历史课上, 教师如果能自觉运用美学知识、原理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净化心灵、催人奋进的美的氛围, 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识, 培养能力。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学生也就会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生愿意学, 也学得好, 达到了更佳的教学效果。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2

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顾春英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倡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以及超越生命,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的教育。笔者所在学校以导师制为切入点,在历史教学中深入开掘学生的生命潜力。

一、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方面肩负着重任,教师要挖掘隐藏在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中的精神财富。笔者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觉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即全体一线教师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想道德品质为重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导师能够通过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方位引导。例如,笔者和学生进行交流时,经常会运用到历史课上的知识。学生考试失利或遇到重大挫折时,我经常会通过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向他们展现生命的顽强意志,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逆境甚至死亡。

司马迁受腐刑而修《史记》,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他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努力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不屈膝投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放弃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清末一心想要变法图强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为唤醒国人的蒙昧,慷慨赴死,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增强了学生抗挫、抗压能力,让他们懂得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真正的生命情感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确立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丰富的历史史料或历史记录片等影像资料,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历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中的日本罪行的时候,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并通过网络设置了专门的论坛,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再与他们一起探讨,收效甚佳。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我让学生先自己编剧本,再根据剧本表演情景剧《雅典公民――我的一天》,学生在表演和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到民主政治的魅力。

关注生命情感,教师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将学习变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体会知识对于生命的意义。教师要真正关注那些除分数以外的、过了若干年当学校所教的知识被淡忘以后还剩下的那点东西――知识当中的意义。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60-01

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教材,它具有“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启迪人们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积累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的使命感”的教育功能。我们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发扬、光大,从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通过什么方法能使历史走进孩子的心灵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滋润孩子的心灵,要用诙谐有趣的历史故事、歌谣,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一篇朗朗上口的歌谣,甚至一个成语,不仅会使学生清除疲劳厌倦感,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有益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例如在讲到中共为挽救大革命所领导的武装斗争时,引入红军的一段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通过一段歌谣,将学生那种活泼、好奇的心理给以调动起来,愉悦之感悠然而生。

2 滋润孩子的心灵,要用时事热点和学习历史相结合,寻求情感的共鸣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讲,体现了唯物史观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楔机吗?讲到“合同为一家”的时候,联系到最近达赖访问美国,企图分裂祖国的时候,让孩子用事实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理解达赖的行径是可耻,不会成功的。也同把学生的民族感,爱国情绪调动起来,达到了历史教育目的。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3 滋润孩子的心灵,让生活与历史点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广泛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且要使“联系”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在我们的历史课中,围绕相关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出好的思想教育问题,就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要学生走出校门。在讲述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历史时,河姆渡文明,半坡文明历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博物院,参观博物院里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各种青铜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现场也可以清楚的了解了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讲述北伐的时候,可以带他们看有关为了纪念北伐军的实际而树立的纪念北伐将士的纪念碑,使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为了国家统一,为了人民的安定生活,北伐将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4 滋润孩子的心灵,学习历史时候注意烘托环境,熏陶感情,“情贵于真”

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司马迁正当他青云得志时,飞来横祸的“李陵”事件是他深受苦刑。作为一个男子汉来说,宫刑比死刑还要痛苦,但他却最终选择了宫刑受辱,为的是完成父亲的遗愿。最终,他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律之《离骚》——《史记》。”激发学生那种正值、执着,爱憎分明的情操。战国时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多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则”。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及主张,都集中表现了人生观方面的中华传统美德。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把温暖的光反射到心灵深处,触动心灵。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5 滋润孩子的心灵,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和有关影视作品,触动孩子的心,塑造孩子的灵魂

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大量图片和纪录片、影视片断来辅助教学,增强孩子的直观效果,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增,直接感受历史,能够更加的理解历史内容。例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我让其观看有关的图片和影视片断,效果非常好,孩子刚看书的时候没有深刻的感觉,但是看完后,孩子泪眼婆娑,唏嘘不已,愤怒已经充满心堂。同事顺势渲染日本否认暴行的无赖行径,增强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达到了教育孩子的效果。

浅谈历史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4

一、扬弃传统教育观、树立创新理念

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必须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的稳定和单一为基本出发点, 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 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及精确度, 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 这极不利于当前的素质教育。历史课教改的出路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而更新教育观念则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作为历史老师要敢于并且善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出发, 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创造性的“教”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性的“学”, 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师创造性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创新之门。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求知的前提,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强烈的创造欲望, 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习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 形成强烈的内在动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 或者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 或发人深省的警句, 或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等, 只有这样, 学生才愿学、乐学, 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维才会灵活多变, 这就为培养思维能力打开了大门。

三、立足“知识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 历史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即要牢记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学过程中, 教无定法, 但教可择法, 教师要勇于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胆选用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新教法。下面介绍几种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

1、比较对照法

学生历史素质的养成是和历史知识的记忆密切相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历史相关的记忆就没有历史素质的形成, 而科学的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比较对照便是其中一种。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有意识地抓住同类问题的特征,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对照辨别异同。

如:我在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一课时, 引导学生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类史上曾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 进行分析比较, 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 标志性的事件, 代表的时代特征, 重大发明, 以及对人类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最后, 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通过这种比较对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三次革命的认识及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2、课堂分组讨论法

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大胆求新,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讲述拿破仑和他的帝国时, 对拿破仑的评价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 为此我来用课堂辩论的形式来教学。以“是非成败拿破仑”, 为题组织辩论会, 正方、反方各推选同学代表, 发表他们所了解到的拿破仑的重大历史事实, 对拿破仑进行了比较客观辩证评价。通过辩论也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3、设疑置难法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进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掌握创新方法与策略的动力。

如在讲到我国已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时, 发问“请回顾历史, 香港问题是怎样逐步产生的?”又如, 美国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与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等。这些问题挖掘了教材的内涵,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又有助于认识现实问题;学生思维迁移, 富于创造性, 教师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的传播之中, 一举多得。

4、情感体验活动

情感体验活动, 就是教师要学生们去亲身经历, 模仿某种情景, 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 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

在学习新航路的一栏时, 动员同学们举办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追访历史新闻活动;回到15世纪末, 与哥伦布及其同伴对话;把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新闻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学者、讲解员们公诸于众。这样, 同学们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创造性地再现历史, 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 加深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与认识。

四、鼓励探索、发展创新

学习历史不是只为“学”而“学”, 而是要把历史知识学活, 就是在教学中增加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使学生学以致用, 以史为鉴。以突出历史知识的现实性, 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提问, 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 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才会有创新。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篇5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过去搞革命是依靠了党的领导,现在搞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党,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因为在我们这个底子雹人口多、生产不发达的国家,如果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搞资本主义,将会产生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受穷。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国家教委颁发制定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

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在历史教学中,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 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6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明末农民大起义》时,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饿殍满路图》,并配上一段如悲似泣的二胡独奏乐,音乐接近尾声时,“社会矛盾激化”这六个字跳入屏幕,并不断闪烁,几乎不用一句话,就重现了上一节“社会矛盾激化”这一主要内容。学生兴趣盎然地被引入到《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学习中去。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变抽象为具体,变概念为直观。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三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行方向、航海路线、途经的地方以及最远到达地。这样有效地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上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讲授“洋务运动”这节课中的洋务派和顽固派时,在课件设计中引用两则材料,一则是: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另一则是:“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让学生根据这两则材料总结比较,总结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好教材。如讲“鸦片战争”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精神不振,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这不但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教育。

现代化科技成果用于教学中,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重阳镇中心学校)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7

一、历史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要说明什么是历史教育, 就得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历史呢?古今中外众说纷纭。美国历史学家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历史是人类的成就、希望和挫折、斗争和胜利的记录和解释。”[1]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说:“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联系不断的过程, 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2]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说:“我认为, 每一个历史学家都会同意:历史学是一种研究和探讨。”[3]法国人雷蒙·阿诺说:“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4]而我国对历史定义是:广义的历史, 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习惯上, 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也被称为历史[5]。2002年出版的由周筱斌、葛剑雄著的《历史学是什么》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 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从这些历史学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 人们渴望了解人类的过去, 但人们又不可能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亲临现场。今天我们学习谈论的历史都是经过历代历史学家选择加工, 赋予了历史学家本身主观见解的。历史不可能真正完全忠实地再现过去的真实存在。而历史学家的见解又是与时代价值体系相关联, 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对历史的认识是不具有普遍的有效的真理性的。

什么是教育呢?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和认识是不同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说:“我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 熏染他的意识, 形成他的习惯, 锻炼他的思想, 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 个人便渐渐分享了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6]进入21世纪, 对我们来说, 教育的任务就应是致力于使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那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历史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历史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传统观点认为, 历史价值和意义就是:“微而显, 婉而转。上之人能使昭明, 善人劝焉, 淫人惧焉[7]。“孔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8]“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述往事, 思来者。”[9]今天我们又增加了爱国主义、唯物主义的内容。而西方学人也高度重视历史的价值。培根说, 学史使人明智;柯林伍德认为, 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 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 因此, 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10]。可见中西方对历史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往往把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与国家政治相结合, 西方人则往往把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与个人的成长结合。综合中西方的认识, 历史的意义与价值就显得更为深远重大了。

只有在历史中, 在历史进程所显示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搏击中才能辨明何为文明, 何为野蛮, 才能理解人的尊严与价值。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目的在于使人们知晓人类的文明, 培养人类的良知, 提升人类的美好生活, 增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体验, 培养学生自己对历史进而对社会的认识, 使学生从生物的人成为社会的人, 成为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我们应该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从史籍中去感受历史的鲜活, 从历史人物的回忆录里明白历史的复杂现场, 从历史评论中发散思考的角度, 从历史文物和影像中回忆逝去的年华。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历史演变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在历史学习中历练经验, 在历史的传承中培养爱国主义, 在对历史的尊敬中培养社会责任, 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区分是非善恶。

这就是历史教育的本质!

二、同一化的历史教育及其后果

我们都说今天的高考类似明清的八股: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 同一试卷, 同一的标准答案, 同一的标准评卷。其实建国后我们的教育就走向了标准化、统一化。统一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全国人民学的知识都是一样的, 几代人学的知识也是一样的, 并且对知识道德评判标准或说是对所谓正确是非都是同一的。长此以往, 人们智慧的大脑就停止了思考了。我们也就习惯了接受, 忘记了怀疑与批判才是学习的精髓。教科书成了学习的唯一依据, 教科书成了唯一正确的标准。学生唯教科书是从, 似乎一切知识都已由教科书解决。我们也不用去思考人类自身和知识发展问题。我们变得在知识上创新上一代不如一代。这种教育制度适合训练工匠, 不适合培养人才。填鸭式教学, 应试教育成了中国教育的代名词。我们学习的历史也就被严格地打上种种标签, 不得越雷池半步。理论太多, 叙述教条, 结论唯一, 脱离社会。历史人物的面具一旦戴上就不得翻身, 历史事件的说法评论一旦作出就不得翻案, 历史结论一旦得出就是金科玉律不容置疑。历史成了政治教育的注释。谁拥有权力, 谁就有了对历史的发言权。个人失去对历史的解释的权利, 也就失去了自由和独立的人格, 失去了成为人的条件。在权威的声音面前, 人们只能聆听, 在听从中人们学会了服从, 在服从中人们学会了崇拜权威进而崇拜权力。而这恰好是人类进入奴役和牢狱通道。想想建国后出现的种种悲剧, 不正是情理之中之事?这样我们获得的历史教育就使得“历史, 或是说一件历史事实, 不但是常为后世曲解利用, 有时候历史完成以前, 就已经被曲解利用了”[12]。

今天的世界竞争日益激烈, 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党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今天的世界也交流日益紧密,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同样需要有世界眼光认同普世价值的新一代。如果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改变, 我们不仅贡献不出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也造就不了具有民主进步意识、能够融入世界社会的一代新人了。

三、新课改对背离的纠正与矛盾

国家颁布的新课标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 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 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 体现多样性, 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 学生不再是仅仅接受简单的现成的知识, 而且要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意识。这表明国家希望教育回到教育的本质。

当前的新课改, 触动了传统教材的模式, 也即改变了全国用一本教材的局面, 出现了一个标准多套教材的新局面。教材和课程标准也从过去的革命史观、阶级史观进步到目前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这是教育改革的进步, 更是时代发展的进步。但还需发展到个人史观 (个人拥有以个人对历史的思考体验作为个人对历史解释权) 。

新课改的最大致命伤是没有同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评价老师和学生的制度, 结果导致课改步履艰难。轰轰烈烈喊课改, 扎扎实实做应试。这就是课改的现状。

这种只改教材不该考试制度带来的结果, 就是时间消解着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热情。除了公开课、观摩课外, 几乎都没有开放式、多样化教学空间和情境, 也没有探究自主、创新实践, 也谈不上学生主体全程参与。教学还是一切以考试为目的, 考试一切以教材为准, 答案一切以同一的标准为准。所谓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成了摆设。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依然是学生考高分的法宝。现实的高考和分数紧紧勒住了教师的脖子。

改革的迟疑与停滞很可能使已有改革成就褪色、期盼历史教改新局面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美) 爱德华·麦克诺尔, 伯恩斯·菲利普, 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第一卷)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5.

[2] (英)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大学活页文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 .

[3][10] (英)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 (法) 雷蒙·阿诺.历史意识的范围.大学活页文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 .

[5]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

[6] (美)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大学活页文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左传.长沙:岳麓书社, 1993.

[8] (宋) 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 1993.

[9] (汉)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10]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8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几乎在每节历史课中, 都要讲解一些历史事件, 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人物, 学生的性格、气质、志向等都属于心理学上的“可塑”阶段。此时, 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学习、仿效那些优秀杰出的英雄人物, 唾弃、鄙视那可耻、阴险的得志小人,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树立起高尚的情操, 远大的志向。

一、教学案例

初一时, 我在一节历史课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来这里读书是为了什么?请说出你的心里话。”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俺爹让俺考大学, 考上大学就不用种地受罪了。”“我想学文化, 以后找一个好工作, 不用像俺哥那样下煤窑了。”“俺妈怕俺长大打光棍, 想让俺考上学校, 才能娶上媳妇。”只有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朗朗地回答:“俺想考老师, 俺村没人教书, 原先只有一个代课教师, 嫌不挣钱, 又到外地打工了。俺要是考上师范了就能回村好好教书了。”小女孩的话深深感动了我, 也震动了其他同学, 我发自内心地表扬了小女孩, 并立刻抓住时机, 给学生讲述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讲述了岳飞从小受母教诲, 刺下“精忠报国”之字, 也立下了“精忠报国”之愿。那节历史着重讲述西汉史, 我特意详细地讲述了西汉军事家韩信的故事, 特别是对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的史实究根论源, 当时韩信风华正茂、舞刀弄剑、血气方刚, 何以能忍受那几个地痞无赖的蛮不讲理、飞扬跋扈?就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推翻暴秦, 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为万世安乐誓建奇功……下课的铃声响了, 同学们还沉思在我的讲述中, 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一节最好的历史课, 但这些距学生或远或近的历史人物从小立志的故事, 在他们心灵中一定会有深刻的影响, 对陶冶或修正他们的志向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的研究 篇9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教师在公民教育方面现状

1、教师没有在思想上对公民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代的历史教学老师, 大部分还是受传统的应受教育影响很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于, 考试分数才是王道。不管是升学率还是平时评优秀先进, 分数的高低往往能决定一切。因此, 大部分教师的思想着重点是教材知识点教学。尽管在讲述对外战争争取民族独立这样一些专题章节的时候, 教师也往往只是对公民教育置若罔闻。这种思想的根源是十分可怕的, 他往往决定了学生不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任何有关公民教育的信息, 紧接着学生对公民教育也便不会放在心上, 最终导致学生对法律上公民的权利义务都不是很明晰。思想决定行动, 重视决定细节。因此, 笔者认为, 端正一种公民教育的良好思想, 才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

2、教师没有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公民教育进行传播。

虽然有些教师思想比较应试化, 但是在传授教育的时候往往对公民教育有一定提及。有的教师一时间兴起, 还是滔滔不绝。但是不得不承认, 教师往往没有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来灌输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往往只是传统的“一言堂”, 只顾着自己讲的兴起, 不会管太多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方式其实是很关键的, 他是一种媒介, 这种媒介如果运用的好, 再枯燥的学科也可以讲的活灵活现, 如果运用不好, 再有趣的学科也会讲的学生昏昏欲睡。

二、在中学历史教育中, 教师有效传授公民教育的对策分析

1、抓住典型案例, 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 有很多典型的爱国英雄案例。这些爱国英雄, 大部分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把自己的人格利益降低到了最低。这些爱国英雄, 在历史这样一个长河中, 不胜枚举。笔者认为, 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的公民意识。保卫祖国, 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尤其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战争的时候, 爱国主义思想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显现。教师在教授中学历史的时候, 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些典型的案例, 如实地陈述这些人物是怎么样为了国家的利益, 不顾自我的。诸如此类的案例讲多了, 公民意识便会在学生的脑海里面扎下深根。

2、联系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面挖掘生活中的公民教育。

这一教学方式十分重要。作为我国公民, 都会享受很多公民权利同时还会承担很多公民义务。这些权利义务不只是在课本上面进行单纯的宣传, 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比如在历史课堂教育中, 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一个权利夯实的教育。在选举历史课代表, 在选举课堂任务分配人等一些活动中就可以考验这些权利。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育过程当中, 教师也可以挖掘出与当今学生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一些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往往是真实可人, 栩栩如生。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3、开展课堂交流, 增强师生公民话题互动。

笔者认为, 公民思想教育虽然和实际联系的很紧密, 但是必要的思想交流才能产生出更大的思想火花。教师不要一言堂, 而是把更多公民的话题留给学生。公民的话题因为是比较崇高的, 学生讨论起来会比较严肃以及比较认真, 这样为取得更大的效果奠定了基础。老师要把握好话题, 话题既要和现实生活中公民权利义务相关, 同时还要和相关的历史课程相关。教师一定要把握平衡点。话题一方面要有趣味性, 另一方面还有悬疑性, 最为关键的是, 话题必须要有教育性。

4、运用多媒体教学, 定时观看有关公民话题的电影。

教师教学方式需要改进的一个良好的方式就是运用多媒体。对媒体不仅仅是指的PPt, 还可以指相关的电影或者记录片。截止到目前为止, 这种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已经被众多的老师所采纳。老师总是喜欢抽取几堂课来放几场电影或者记录票, 让学生们重温历史的那个画面。这种电影就可以选择和公民教育最大限度相联系的。多媒体教学, 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们更多的放松空间, 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直观和思考空间。学生完全被解放开了, 不再是看问题那么局限了。对公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历史人物演绎的模型更加了如指掌了。也会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去追寻了。

三、小结

在当代的中学历史教学中, 离开不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在我国先行的教育体制下并没有完全展开。公民教育也应该从学生开始抓起。教师也应该利用中学历史教育这样一个契机, 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引导。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入手, 这四方面包括抓住典型案例, 培养学生爱国思想;联系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面挖掘生活中的公民教育;联系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面挖掘生活中的公民教育;运用多媒体教学, 定时观看有关公民话题的电影等, 只有这种多渠道同时进行, 才能够在公民教育上面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利民:《中学历史中的公民教育》, 2011年。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一、情感的含义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心理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的确, 没有情感的体验, 就没有知识的创造, 没有美的欣赏, 没有学生健康的成长。历史教育就是通过一件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言行扣动人的情感之弦, 使人心灵受到感染, 并通过情感的体验, 产生对美的热爱和对丑的厌恶, 从而得到精神人格的升华。历史上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闪光的语言, 美好的心灵, 壮丽的人生, 我们都为之所吸引, 并为之感动。无论是兴奋还是忧愁, 都是一种肯定的情感, 人们正是在这种情感陶冶中, 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 情感教育能使学生获得正常的、合理的情感需要满足,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热情。

我们所教的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 而是活泼好动的年轻学生,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 渴望教师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爱, 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挚的爱, 就会有一种信赖、鼓舞的内心体验, 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及时肯定和赞扬, 恰当的、及时的鼓励, 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学习活动积极合理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就会形成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2. 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的某些领域和地方道德缺失, 人与人之间缺乏爱心、诚心, 缺乏友情、亲情, 都需要情感的抚慰和补偿。美与善是统一的, 这是中华民族对完美人格的传统要求。这说明美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有着主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叙述生动感人的情节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热爱向往和对假恶丑抵触的思想感情波澜, 使外在的道德律令变为内在的道德情感, 使其心甘情愿地身体力行。只有这个时候, 道德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们对善的追求也才会达到“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境界。所以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教师在历史讲解和评价中, 颂善贬恶, 扬美抑丑, 起到端正品行的作用, 能促进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3. 情感教育有助于鼓舞学生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

每个青年学生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 这种理想的实现除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强壮的体魄外, 还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热情。列宁对情感的力量讲得非常明确, 他说:“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为崇高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行为中的巨大力量有很多例子, 比如近代史维新变法中的谭嗣同,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陆浩东, 共产党人方志敏、夏明翰等, 举不胜举。在革命战争年代, 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前辈,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就是因为他们充满着推翻剥削制度的激情;在当代,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又有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正是因为他们有振兴中华的热忱。

三、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

“教学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情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师生的情感交流活动, 所以, 它的情感性也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丰富的情感, 并且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教材内容、学生这些最基本的教学要素, 都要有高度情感化, 都应该暗含丰富的情感, 一旦进入历史教学的具体过程, 情感就会最大限度地被释放出来。

1. 教师要培养和丰富自身的情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的情感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本身的形象上, 如教师的仪表风度、着装打扮、言谈举止等, 学生在对各种事物产生情感时, 都是从直接感触到的感性形象开始的。另一方面, 教师的情感还要与所教的内容情感协调一致, 讲授战斗的场面时一定要慷慨激昂, 讲授喜悦的内容时一定要轻松活泼。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 心灵会受到感染, 情感会起波澜。教师在讲课时, 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神情等外部手段, 特别是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 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 让学生从平静状态进入情感涌动的世界, 从而对他们进行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情感教育。

2. 结合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情感。

心理学认为, 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景。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设法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氛围, 寓情感教育于各种情境之中, 使其耳濡目染, 如春风化雨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我们的历史教材内容一般过于简略,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讲授中通过典型的历史现象、曲折的事件情节和人物的外貌形象, 以及典型的历史环境, 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和刻画, 借以增强叙述的形象性。生动感人的情节, 能有效地把过去的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特殊的情景, 会形成强大的情感辐射, 叩击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的兴奋度倍增, 感情十分投入, 迅速而充分地进入情景, 进入角色, 陶冶性情, 培养情感, 净化心灵。学生只有完全进入情景, 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才能走进历史之中。

3. 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进入强烈的情感体验状态。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初, 都有一种渴望获得情感的心理欲求, 学生这种情感期待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 也渐渐被激活、调动起来。在历史课教学中, 除了教师讲解知识以外, 还要学生积极参与, 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历史书籍或看电影电视,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他们可就他们所读、所看、所听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听,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讲解历史故事中, 也会产生情感波澜:爱我所爱, 恨我所恨, 表现出鲜明的情感倾向。

总之, 从历史教育的现状来看, 要更加迫切地突出其情感性。历史学科只有在它不仅对学生的智慧发生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发生作用时, 才能真正发挥其学科的教育功能。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应时刻记住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活动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把历史课上得充满情感, 上得生动活泼。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从情感的含义、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浅谈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篇11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人文教育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求更多有能力的人才,还需要越来越多的能力和品德都具备的人才,这样才能推进全社会的进步。在近代,一些国家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学校教育也同商业利益挂钩,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工作的热情感,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情感的空虚。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后,对情感的追求使他们更加注重对教育的追求,强烈呼吁人文教育。人才的素质能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速度,所以现在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人文教育。在我国,为了使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涌现。所以,现在需要进行的人文教育能培养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国家对学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在多年的教育发展中,人们对于“人文”的普遍看法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在人文教育中,对文化的理解不是仅仅指的知识,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总称。这种财富不仅包括文化财富,还包括物质财富。在进行人文教育时,需要让学生提高对人文科学的掌握程度,通过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利用各种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使他们的内涵不断加深,反应在人的外在就是具备文明的举止、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待人接物上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内涵,散发出人性的魅力。

1.社会的不断进步是依靠人的能力来促进的。只用充分利用具备各种能力的人才,才能使人类的经济生活获得发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科学性的眼光,对经济的发展具备敏锐的判断力。时代的进步,决定了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态度投身社会。崇尚科学已成为人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精神力量,或者说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两者的关系看,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越能刺激科学精神的发展,这种科学精神能使人更具备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但是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并不代表他就具备科学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会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科学精神来促进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在科学知识的培养中,学生能形成对事物正确、客观的判断力。

二、历史教育如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从人文教育的内涵来看,我们知道在人文教育中也包括了科学教育,是比传统教育范围更广的教育方式。在人文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教育和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含量上有一定的相同点,不同的是传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不重视,只是对学生成绩的高低进行评价。在人文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让他们对知识能熟练运用,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眼光和经验来分析问题。历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关心的则是人的精神世界。从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历史教育来看,显然更加侧重于科学性,而不是人文性。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更多的是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人文精神的涵养。如何才能使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呢?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改革历史教学内容。在历史教材中,历史事件都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编写的,这种顺序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还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融入到历史课堂中,从学生更近的现实事件中对学生进行感化,使他们形成对人对事的一种美的情操,把学生培养成高品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利用这些事件让学生体会人性中的美好,使他们树立大公无私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2.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了解和深入是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引导的。而传统教学中的教育方式是通过灌输把学生变成一个个相同的知识容纳器,他们的思维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能力的强弱只是在记忆知识的多少上有差别。在面对需要把历史问题中吸取的经验运用到现实中的问题时,就会不知如何解决。死板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对知识生搬硬套的“人才”。在人文教育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主,根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这种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总之,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出发,把人文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为了提高学生对事情的判断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拓展历史视野,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为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 篇12

一、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外均要做到行为世范、以身作则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改革创新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具备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及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 历史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做到行为世范、以身作则, 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去。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道德关系。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爱国的品质和情感, 那他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也不是一个共和国的好公民。感情是心灵的火花。要使学生对祖国产生最深厚的感情, 必须有鲜明而生动的内容去拨动他们的心弦, 从而触发他们心中蕴藏着的激情。

如在讲授《戚继光抗倭》一课时,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楷体字部分, 其中有这样一句:“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从这一句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 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 而这些独生子女普遍是在温室里成长, 在长辈们的溺爱中, 他们无忧无虑, 养尊处优, 缺乏进取心和创造性, 心理承受力差, 普遍缺乏吃苦精神。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是用这样的语句来教育学生的:“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 想想革命老前辈。”笔者认为“吃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非一定要走长征路, 一定要去抗洪抢险, 一定要去保家卫国, 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自律是信心和力量的体现;能自我约束, 需要与自身的懈怠、放任颓丧进行不懈的抗争。战胜自我比战胜外物更需要坚强的意志。战胜不了自身的顽疾, 就不能达到自律的境界。现代社会的学生, 能经常战胜自我就是一种很好的吃苦锻炼。

3. 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许多学生都是在长辈们的溺爱中生活, 不经常与外界接触, 独来独往, 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往往不强。在问及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念是什么时, 列在第一位的是个人利益, 第二位的是“一切向钱看”, 而作为社会主义主导道德的“为人民服务”却列在倒数第一位。为此, 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讲授《“药王”孙思邈》一课时, 可以给学生讲“药王”孙思邈是怎样关心百姓的疾苦, 怎样“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讲述当代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是怎样为了人民而不顾自己等。

二、教师要善于在历史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历史教材本身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因此, 如果教师能紧紧围绕大纲的教材, 结合实际, 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形式, 在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显性德育信息, 还应该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德育因素, 然后将德育目标的突破和渗透寄托在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 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延伸德育渗透的效果。

1. 利用典型历史人物进行渗透

历史总是由具体的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的。因此, 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就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这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入手来强化德育渗透。这些历史人物可能是有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革命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 历史教材给我们历史一线教师提供了可供自由发挥的更大的德育渗透的空间, 但前提是必须具备科学的善于挖掘和捕获课本中各种德育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并以此为突破口来强化渗透。

2. 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 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 而重要的历史事件也能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 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适时地穿插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比如,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联合国宪章》和《日内瓦公约》制定的历史背景, 可以补充长平之战、珍珠港事件、卢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等事件, 从而让他们理解战争的残忍性和它带给人类文明的灾难和破坏, 从而珍视和平、维护和平, 拥护党和国家实施的维护“和平和发展”大局的一系列国家政策。

3. 在历史课题研究中进行渗透

课题研究是历史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也是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空间的继续和拓展。教师可以将历史课程中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型课题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指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完成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收获感悟、培养能力, 从而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渗透。

研究型课题重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要在指导过程中引导他们开展研究, 更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科德育特点渗透并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比如曾经有教师给学生提出“崇明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研究”、“指南针的西传与地理大发现”、“某县乡土文化”等课题, 学生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个学生在完成了课题研究后在结题报告中写下了这样的收获与体会:“我们通过这次的研究调查, 了解了不少家乡的传统婚礼习俗、风土人情, 让我们对家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也激励我更加热爱家乡。这次的调查研究让我们真正地体验到了什么是‘自主’。从资料的收集到社会的调查, 什么问题的解决都要靠自己来想办法, 这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调查让我们走出校园, 走出家庭, 走向社会。它锻炼了我们的社交能力, 也丰富和加强了我们的实践经验和行动能力。同时论文的撰写, 数据的分析、归纳和统计都带给我们极大的新鲜感和能力的提高。当然, 加上老师的鼎力支持和指导, 帮助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课题。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无论是文献资料, 还是网络资源, 对崇明的传统婚礼习俗, 都诠释得很不透彻, 我们希望在今后, 用自己的力量收集更深入的资料, 把它提供给有关方面, 使之更完备。”

三、历史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形式与艺术,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岳飞抗金”这一历史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坟筑庙来纪念岳飞呢?在现代社会, 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一个人?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观念, 引导学生理解流芳百世的含义,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这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作用。

2.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观念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 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关于“指南针和火药”内容的教学中, 引用鲁迅先生的话, 指出我国虽然是这些发明的创始国, 但古代却更多地将其用于看风水、敬鬼神等迷信活动, 而这些发明传播到西欧后, 却被用于航海, 用来推动资产阶级革命, 用来造子弹抵御敌人, 让学生从中懂得爱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社会性表现为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历史课的教学中, 笔者紧密地结合课文内容和具体事例, 引导学生联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等古训, 理解仁人志士在历史危急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 勇敢地承担起国家、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今后承担起社会责任奠定思想基础。

4.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自强不息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时, 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优秀民族,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理解与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的深刻意义,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例如, 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时, 可以首先让学生回顾祖国宝岛在不同历史时期地名演变的过程及与祖国大陆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 认识到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是祖国不可分裂的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正义性, 并联系当前实际理解我们坚决反对陈水扁之辈搞“台湾独立”等行径的正义性。

总而言之,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 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 除了要做到以上三点提法和遵循学科的特点外, 还要做到细水长流、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曲淑贞.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5)

上一篇:寿胎丸加味论文下一篇:单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