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2024-07-20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共12篇)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1

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12题“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排列组合题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主张以上观点的思想家。这道题目从全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28%的正答率,在当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属于正答率比较低的题。按照高考命题者预设,这并不应该是当年最难题之一,为什么学生却做不出来?这不得不引发高中历史教师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推翻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摘要:专题体例和通史体例相比,以更多维度阐述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但是知识体系比较零散。高考复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指导学生将分散的个体知识整合为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用表格法、数轴法等方法整理知识。在此基础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3]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90.

[4]冯天瑜,何晓明,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5.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学科整合”的方法,以歌激情,以游戏激趣,以画激起联想,让学生置身于一个音乐化、游戏化、情境化的英语教学氛围之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以歌激情,融音乐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

音乐是人类特殊的通用“语言”,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音乐来传递。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笔者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播放喜闻乐见的英语歌曲,让学生在English的世界里感受听觉的刺激。轻松、优美的英语歌曲不仅能帮助学生从汉语的母语干扰中解脱出来,迅速进入到英语教学的情境中,而且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莫大兴趣。

音乐可以用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它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英语课堂学习状态之中。在每一节课的起始阶段,笔者经常安排2~3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唱英语歌曲,进行热身运动。如唱Good morning,I can say my ABC等,再配上一些活动范围不大的舞蹈动作,学生边歌边舞,使知、情、意有机结合。音乐又可以用于新知识的导入,能让学生轻松地感知所学的语言材料。如,笔者在教“How are you?”这一课时,先在课前播放歌曲Hello!How are you?这首歌旋律优美,简单易学。多次聆听,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上新课时,我让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唱完后,进行提问:How are you?学生争相回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

音乐还可以在课堂中起调节大脑的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感。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大脑容易感到疲劳,有意注意时间短,如果教学内容并不那么容易引起他们兴趣的话,他们爱动的天性就会立刻表现出来,甚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时,让他们欣赏一段优美的英语抒情歌曲,能使他们疲劳的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入后半堂课的有效学习。另外,在教学单词或习惯用语时,笔者还将这些单词和习惯用语编成歌曲,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识记。实践证明:念一念,不如唱一唱。

二、以游戏激趣,融体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读、写等英语实践的机会,而且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中乐、乐中学”。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意识到:“英语学习游戏化”,将体育活动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加强记忆的效果。通过游戏来表现情景,这种情景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由于笔者巧妙地通过各类游戏来帮助学生操练语言,学生学起来快乐,记起来轻松,用起来自如。如笔者在教学生牛津版3A教材时,为巩固open,close,turn on,turnoff等单词和词组,我安排了“听命令,做动作”的游戏。教师发口令“open your book”,“close the door”,“turn off the light”,学生做动作;接下来,学生间相互发口令做动作“open your pencilbox”,“turn on the TV”……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学生不仅掌握了单词与词组,而且还能学会灵活运用。又如,在教学4B这一单元时,我采用猜一猜的游戏:“What’s in my box?”我告诉同学们,盒子里装的是水果,接着就让他们猜一猜。这时,学生怀着好奇心,都想知道盒子里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他们不停地用学过的单词猜着,我也及时出示单词apple,orange,pear……最后剩下lemon,grape还没学过,我就让他们去闻一闻实物,摸一摸再猜,并允许他们用中文表达,然后再出示答案,教会学生认读。在这种游戏的氛围中,同学们既复习了已学过的单词,又接触了新的词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引进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学边玩,从而,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以画激起联想,融美术于小学英语教学中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而美术则可以成为沟通这两种语言的特殊“媒体”。美术所具有的缤纷的色彩,奇妙的线条,直观的形象,都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和不尽的遐想。

美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很广,最实用的要数简笔画。它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起到链接思维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把学生不熟悉的、抽象的单词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如在教“tiger”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老虎,同时写出“tiger”这个单词。同学们看到老虎之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写的单词是‘老虎’。”这种以具体的形象引导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痕迹,增强学生的形体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

用简笔画来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in,on,under,between,in front of,beside这六个介词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几幅位置不同的简笔画。于是,对于这几个介词所表示的方位关系,学生便了然于胸。这比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除此,简笔画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如在巩固学习long,short这一组反义词时,教师以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反义词的词义与特点,使学生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单词图片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卡片,这些色彩鲜艳、直观生动的卡片给学生带来了形象的感知材料。笔者经常注意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单词卡片来复习单词,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因此,美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习的效果。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3

要实现“农远资源”与历史学科的大整合,就应先做好3个整合。

一、教师与“农远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教师能运用农远扩展资源,提高业务水平。

“农远资源库”的扩展资源,如课堂实录、空中课堂、同步课堂等,都含有大量的有价值的专业知识,是许多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这些资源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非常有益。这是一种互动性的学习,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同时又把历史教学实践中好的成果充实到资源库中。在资源共享中,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整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2.提高教师对应用软件与农远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水平。

在历史教学中,对常用软件的使用是历史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利用Flash制作演示动画等,这些软件可以为历史教学构建可视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利用农远工程多媒体设备把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学习,并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学生与“农远资源”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1.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形成学习乐趣。

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学提供了30台学生电脑,安装了教学软件,建立了电子教室,接入了宽带网,教师们充分利用设备和资源实施历史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利用“农远资源”中的“育龙资源库”,建立学生个人空间。

农远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学提供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架设校园局域网,并接入广域网,建立了校园网站,指导学生登陆学校“育龙资源库”,要求他们进行注册进入,建立学生自己的空间。在那里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利用“农远资源”,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科教学中,有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叫“学习与探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去发现和体验历史,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及人物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情感教育的目标。“农远资源库”中提供了大量的能够体现课标精神的研究性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源支持。

三、历史教学内容与“农远资源”的整合,丰富教学资源

1.“农远资源”提供大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停地讲解和举例说明,学生因缺乏感性材料,理解历史问题总很是困难。如果教师利用农远资源库中所提供的大量备课素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视频等感性材料,那么不仅历史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利用“农远资源”,建立相关教学内容的资料库。

农远工程开发了很多好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包括:“已有资源”的整理与使用(光盘资源);“下载资源”的收集与使用(天网、因特网资源);“实时资料”的播放与利用(资源库资源)。但这些资源要想与历史学科的内容很好的整合。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就应学会自己建立相关知识的资料库。

当然,“农远资源”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它目前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才能把“农远资源”更好的利用到教育教学中。

小议《历史》和其它学科的整合 篇4

一、历史学习和语文学科的整合

大家都知道文史历来不分家, 语文中有历史, 历史中有语文, 有些语文知识本身就是历史, 比如《陈涉世家》《隆中对》等。历史教师要善于借助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过的语文知识做导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历史的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入框中提到中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不同神话传授说, 教师可以让学生讲小学学过的《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然后导入新课,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以语文知识促进历史的学习。

在学习历代的文化时, 多处涉及到语文知识:文字的发展、历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小学课文中学到的历史故事等, 都是促进历史学习的有利条件。比如, 在学习“长征胜利”的时候, 结合语文学过的课文《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七根火柴》等, 来加深对长征艰难历程的了解, 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的感悟。

二、历史学习和思想政治的整合

河北省的中考中, 历史和政治合成文科综合, 可见政史本身就是一个科目。在学习历代的历史时, 都会涉及这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这都是政治范畴的概念。尤其是学习近现代史, 思想政治和历史的整合显得尤为紧密, 比如, 有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在历史上, 香港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殖民地的?何时被中国政府收回?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谁?就此谈谈你的看法。第一问考查的是近代历史中, 有关英国占领香港过程的了解, 是一道综合性的历史题目。第二问、第三问是政治也是历史题目, 这两问是政治和历史的紧密整合。第四问, 是历史、政治相整合的一道题目, 学生通过对香港历史事实的综合, 和中国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实力增强, 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地站起来, 才能使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得以实现, 从而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到了当代史,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科学技术的成就、世界经济全球化等学习内容, 历史和政治很多内容都是重合的,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过的政治知识来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从而实现历史学习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三、历史和英语的整合

在世界史部分, 教材中出现了双语学习板块, 是利用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外语的阅读来理解历史课本的内容, 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行的认识。比如, 埃及的金字塔一直是人类之谜, 为埃及这个文明古国蒙上一层神秘的的色彩。课本上利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Egypt is“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更衬托出埃及国家的古老和神秘。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中, 为表现法国大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作用, 课本引用了《人权宣言》中的话:Men are born and remain free and equal in rights. (在权力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The law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ral will.All citizens have the right to take part in its making。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订。) 学生通过这些英语原文的阅读, 深刻体会到法国革命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方面的伟大历史作用和意义。

四、历史和生物学科的整合

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 涉及到生物工程技术, 其中提到的分子生物技术、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 都是初二生物所学的知识。此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忆生物课程的相关内容, 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克隆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思考新科技的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新科技趋利避害, 并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另外, 历史的文化艺术内容学习, 还会介绍到一些数学史, 网络技术的应用、航天事业的发展、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艺术的诞生和繁荣等, 涉及到我们中学所学的所有科目, 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辅助历史学习。历史还和生活紧密相连,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字画、瓷器、祖辈留下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古建筑、古老习俗、和历史内容有关的影视剧、课外读物等, 都是历史学习的可利用资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学习的这些因素, 尽力将历史学习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得学生养成自觉从其它学科汲取历史元素, 扩大历史的学习外延。

摘要:历史课标要求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要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历史学习自觉和其他学科整合的习惯, 扩大历史学习的范围。抓住历史和语文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对历史内容的理解。促进历史和政治学科的整合, 实现历史学习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通过双语阅读, 促进学生对世界历史内容的理解。利用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促进。还要注意利用丰富的生活课程资源学历史。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上传: 易宜忠

更新时间:2012-5-17 10:06:08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亡国者,必先亡其史‟,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笔者将从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课外教学中简略的阐述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它不但能拓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而且能培养他们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当前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时代特征。

一、认清历史德育的紧迫性

前一时期,曾发生过某演员将类似日本军旗图案的衣料充作广告时装的事件,无独有偶,一些商店为了揽客,竟然也将“清朝兵勇”、“印度巡捕”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当作牟利手段来张扬。此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其他与史实相左背离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现象。“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历史德育,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我们的学校教育成果评估标准,目前仍未完全摆脱看重“主课”成绩而忽视学科德育渗透的束缚,人为地制约了德育效果。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尽快改观,那么“忘祖数典”的现象还可能不断发生,道德失衡的悲剧还将会继续上演,这对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显然有着严重的消蚀作用。因此,我们的道德纠偏,确已到了关键地步。《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这也为进一步从历史教育中提升德育功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强化历史德育的可行性

各种历史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不乏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典例,这些具体内容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实施历史德育提供了客观条件。

1、历史事件的德育内涵: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社会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凝聚着古今中外人类道德品质在各方面的反映。无论是人民革命斗争,还是科技成就的诞生,其过程中都体现出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出人类社会积极进取的价值内涵。

2、历史人物的德育内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时势造英雄。历史人物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便相应展现了社会环境中道德规范的一隅。充分利用其特性,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牛顿的思考探索,方志敏的清贫坚韧,周恩来的雄才大略,以及由历史人物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格言等内容,均能对青少年产生长期的道德指引作用,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更具有榜样的示范力量。

3、历史文化的德育内涵: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需借助于相应的时间显示和空间方位,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如五四运动、北京天安门广场,还有人文观念、思想进化等,其蕴含的德育价值,是值得进一步发掘的。

三、突现历史德育的多样性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德育的发展,“德育成了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利器”历史德育要取得实效,应当寓德于史,不断寻求其新的契合点。

1、道德归类法:将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不同道德修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予以归类,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加升印象,形成初步的道德观。

2、日期提示法:在节日和纪念日到来之际,提醒学生注意重温历史的一页,加深对历史德育的感受程度,诚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所指出的“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能“使人们……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参观访问法:结合春、秋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乡土历史教育功能,在已有的历史教育资源中追寻历史德育的线索,寓教于乐,巩固德育效果。

4、影视再现法:作为综合性艺术和现代传媒组成部分的电影电视,能生动再现历史的原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或直接通过人物和事例折射其道德光泽,或间接将融合于内容的道德文明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此,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要好”。通过观摩和评论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能对学生的成长起熏陶作用。

5、角色体现法:通过主题班队会或其他形式,模仿正面历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它适合了青少年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心理特征,久而久之,会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起潜移默化的效果。

6、形象摹拟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将历史上留下深刻道德印象的人物形象,通过视听手段刻画出来,显示其真、善、美的道德内涵,变历史德育的“无形”为“有形”,巩固并加深正面历史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历史德育几乎覆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然而其核心主要是包括爱人民、爱科学在内的爱国主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社会演进中历尽沧桑凝聚而成的爱国情感和由此而辐射出的英雄事例,成为我们时代最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充分发掘历史德育的资源,使它在素质教育中体现“与时俱进”的重要价值,应当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开展道德建设时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四、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感染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教学方法的再现不同类型的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会油然而起么!所以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场面,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表现优良传统。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3、教师情感的熏陶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将沉没的当儿,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五、历史学科课外教学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曾进行如下活动:

1、开展“学史一得”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形式。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革命热情,产生对家乡、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心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几年来在省市历史教研会的组织发动下,活动开展得很广泛,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2、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是由于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几年来我们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绘制了二百余张历史人物画像,制作了几十件模型教具,有些教具还在省市的评比中获奖。

3、利用历史文物进行德育利用文物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好方法。我们曾从三个方面开展这项活动。(1)考察历史古迹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组织学生先后参观考察了凌源红山文化遗址、仙灵寺商周遗址、义县北魏万佛堂遗址、兴城明代古城和山海关古长城等地。使学生看到祖国悠久历史,壮丽山川,认识到人民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2)进行文物收集几年来师生共收集了一百多件文物,其中有古币一百多枚,还有原始人使用的石器、红山原始人类的遗骨、明清瓷器、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等,还收集了志愿军援朝使用的茶杯,解放战争时用过的子弹等。通过对文物的收集和考证,学生们的思想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3)进行“文物”展览我们将收集的文物分类、编号、考证,书写说明词,然后进行展览。几年来我们曾多次进行了“伟大祖国在前进”,“中国古代货币”,“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等展览。由于文物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真实、信等特点,易为学生们接受和理解,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总之,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德育的主体是广大的学生,单纯的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给孩子们以一定的教育。育人德为先。历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德育作为出发点,教育我们的孩子们都有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 要]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稳定内化的道德感。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渗透德育

中学生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才是德才兼备;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做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学历史渗透德育的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世上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内部联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确定。

(一)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托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二)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三)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优美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能深深的吸引并最终打动和征服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之心。女娲造人、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秦灭六国、长平之战、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垓下之围、匈奴西迁、昭君出塞、三国鼎立、三顾茅庐、黄袍加身、蒙古西征、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一定能让学生在聆听中洗涤灵魂。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天下为公的爱国奉献精神、勤劳俭朴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强暴的自强不息精神等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可找到鲜活的事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节约标兵”雷锋等等。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之才做出应有贡献。

(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我们应该牢记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而这一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可尊可敬的优秀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他们的名言、名句、名联,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但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更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极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充分利用课堂、历史教材及地方史来对中学生进行渗透德育

(一)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要求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因此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科成为了所谓的“副科”,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演小品,围绕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素材都由学生自己寻找,学生通过自己看教材、看课外书、找资料,自编自导,讲故事、演小品,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又完成了自我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方向盘的作用,切不可放手不管。

(三)充分利用历史的资料、信息

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这些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充分利用地方史的教材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易于接受,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如抗金顺昌大捷、阜阳四.九暴动等。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学习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

(五)组织积极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来临时,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功能,同时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形成可以面向全年级或全校学生开展,可以举办图片展览,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图片可由学生自行收集。(2)播放录像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学生,播放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使学生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时,对中华的石窟艺术,可以播录像片,把石窟艺术的雄奇,精美展观在学生面前仿佛使他们融入到艺术的海洋里,还播放了《七七事变》、《长征》、《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的影片。这样的形式学生深受喜爱。(3)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教师要求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写秦始皇、曹操、陈独秀、拿破仑等的小传。(4)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报告。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5)历史故事报告会或演讲会、历史成语故事会等。可以分组,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感到为集体争荣誉。这项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学生的喜爱,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这种教学效果很好。(6)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德育教育。通过这些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如有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等,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史实,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更能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要实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创新和尝试,但是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只有将渗透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以达到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目的。

【参考书目】

《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郭东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素质教育手册》(下)总编:柳斌

主编:周宏、高长海,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安徽历史》徐贵亮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华上下五千年》袁野主编

作家出版社 七、八、九年级人教版历史课本教材

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计划 2015-12-17 13:31:49

来源:

点击:33

悠悠中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正是今天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这就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的“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也正是在总结了“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二、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1、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者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而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大治局面的出现,无一不是政治改革的结果。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2、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明的发展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因此,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3、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善于兼容并蓄,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1、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如孙膑双膝被残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受迫害被处宫刑后发奋著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王羲之练字洗笔成墨池;祖冲之历经万次演算得到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如坚持“直笔”修史,正确评价人物的司马迁;著《论衡》要对古往今来的学说进行秤量和品评,而后区别是非真假的王充;拒绝高官厚禄引诱,绝不放弃自己的《神灭论》主张的范缜等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在智能上使学生明白了他们的真理观点出现在当时的进步性,理解了他们的学说内容,学说出现的背景,统治者为什么迫害他们的原因,而且在情感上也使学生对他们勇于坚持真理精神产生崇敬之心。

3、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反对邪恶

历史教材中,例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甘当儿皇帝的石敬瑭;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贪污之王”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昧卖国的慈禧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四、以史为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上科技的发明与创新、每个历史阶段的改革与革命,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都为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我们今天享受到的每一个细小的东西,在历史上都曾经只在人们的理想中存在,都是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千辛万苦的代价,这些理想的东西才变成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这些曾经是理想的东西的实现,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一代人都为人类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努力,后代人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想目标,进行新的奋斗,这才有我们的今天。理想的实现是没有止境的,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会很自然的为我们提出更多新的目标来。无数新的课题放在我们面前,就像无数颗明珠,看我们有没有志气去摘取,这正是历史放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以此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历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们的理想要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实现,否则就不能,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历史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使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有这个时代的理想,鼓舞人们去争取新的进步。这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上无数的历史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他们执著、高尚、勇于开拓、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6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7

近几年我们看到,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通过计算能力的考核渗透人口意识和资源意识,英语阅读题通过阅读理解考查地温变化规律等。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中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本文立足浙江,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与浙教版科学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提出整合的原则,进而归纳出对上述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1.它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需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出要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内容,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层面之多,非其他学科所能及。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浙江在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门综合性课程中把地理知识进行了分科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对跨学科地理知识采取的处理方式,生硬地打破了两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原本立体、连贯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知识片段。其实这两个学科在教学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整合起来,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的社会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跨学科整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一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是对他们学习生涯一个很好的引导。

3.它是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的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强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现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能够从实质上落实“课程整合”的理念,因此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尝试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学科相关性的统计验证

众所周知,课标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枢纽,不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科教学与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根本依据,起纲举目张的核心效用。而教科书作为课标实施的载体,课标整合的程度决定了教科书整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课标整合是该项研究展开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关键一步。

2011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历史与社会分为三个主题。其中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是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如下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2011版初中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以自然地理为主的是主题二“人类生存的地球”,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基于教材的主要相关内容比较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与科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门学科中部分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是以自己的学科特色进行呈现的,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等,两科有交叉,在章节呈现上有所不同,但部分知识相关性非常大,进行整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对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与原来政史地分科教学比较,自然地理知识加入了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习的内容,其内容注意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联系,知识的呈现具有综合性、连续性与系统性。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开展地理问题教学,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吸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借助教研活动或备课活动积极推进学科整合

为进一步关注整个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更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后续性和系统性,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很有价值。两个备课组活动同时进行,可避免重复与无效劳动,正确把握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要求,统一文字表达等,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充分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通过实践教学来合理处理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先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习到地球仪、经纬线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如何绘制平面图,地形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天气和气候等知识,同时发现科学学科中有关地理的知识面广泛,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中的地球及空间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科在知识讲解中的先后顺序,比如讲地图三要素、经纬线、地形类型等知识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先讲授,在科学学科中再作拓展教学。

4.开设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2015届学生要求进行选课教学,学校可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科学兴趣小组,开发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课程可由某一科教师独自讲授,也可由两科任课教师分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整合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弄清楚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思考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的一个角度,是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存在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而不好理解有些内容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用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办法开展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董寅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内容、形式与原则[J].地理教学,2013(4).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7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 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景, 变抽象为具体, 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 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干巴的历史概念活起来, 生动而迅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探究学习《对外开放》这节课时, 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邓小平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所作的伟大贡献, 我利用课件展示一段情景材料: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 学生低声跟着伴唱的同时, 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 (1) 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举例说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 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各是什么? (3) 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学生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 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风姿, 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欣赏完歌曲后, 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 结合以前所学知识, 同学们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 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 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而采用信息技术, 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将知识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 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如在学习《战略大决战》一节时, 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及三大战役的进程往往因地理知识所限, 难以理解。在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几幅动态地图, 通过流动的箭头把敌我双方的攻防路线及战略态势进行演示, 再配上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录像片的有关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 注意力集中, 精力旺盛, 不仅较清楚了解战争进程, 理解我军作战方针和意图, 更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历史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 其间的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如何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通过视频播放、图形动态演示、老师生动讲解点拨,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轻松地获取知识, 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比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要美观便利得多, 也更能顺利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如:在讲授“19世纪末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时, 先把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法国、英国、俄国六国的国名在屏幕上呈现出来, 然后让学生思考:看似互不关联的这些国家会发生怎样的组合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随着学生表述, 我用动态图形生动准确地演示其错综复杂的矛盾。这样不仅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学生也印象深刻, 回味无穷, 并对这节内容提升到全面系统的认识, 即:一个规律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组矛盾 (法德、英德、俄奥) →两大集团 (同盟国、协约国) →世界大战。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历史课堂中,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 然后进一步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需要动脑思考, 反复研究, 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 并试图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 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知识, 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 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各种能力, 学会了学习。例如在“文革”十年一节, 课前安排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搜集有关资料, 并针对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我协助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课件,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 更通过同学们搜集、思考、讨论, 充分利用眼、耳、脑、嘴多种感官的参与, 加深认识。这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 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从而学会了学习,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 为历史教学带来了众多好处。但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毕竟是辅助性教学, 从近几年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情况来看, 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看得太高、太偏, 以至于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可以取代历史教师的地位, 这些情况将导致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不相符。有很多人片面追求课件使用率, 在课件制作中不分青红皂白、不分重点难点就将整节课的教案或黑板都搬进课件, 不顾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规律, 让学生跟着教师或课件的思路走, 而没有自己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思考问题的时间, 使新的技术仍陷在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 失去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意义。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 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 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 突破时间、空间、抽象的限制, 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开拓学生视野,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 优化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不仅要有熟练的应用技术,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我们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勤于学习, 敢于探索, 勇于实践, 善于总结, 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 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拓展空间, 能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景, 变抽象为具体,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将知识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的目的, 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 更能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 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 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从而学会了学习,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8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 人类社会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生产、学习、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以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 它在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便捷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 例如有的学生沉迷于游戏、网络不能自拔, 有的学生经不起不良信息的诱惑, 误入歧途, 荒废学业,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特网上一项针对我国中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研究显示:用于玩游戏占48%, 用于聊天占24%, 用于学习、查找资料占16%, 用于其他方面占12%;而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他们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进行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占了67%。相比较之下, 我国学生所缺乏的不是需求, 而是如何消除因特网的负面因素, 如何用好互联网, 使因特网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有效工具。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信息素养

思考以往传统的课堂, 我们只是注重知识的重要性, 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技术性, 从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上网, 但由于疏忽了对他们的引导,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被网络游戏、娱乐信息、聊天交友等吸引了过去, 以至学校的微机房竟被部分学生理解为了新型网吧, 这正是我们学生缺乏信息素养的表现。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成员 (人) 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要求中学生能达到: (1) 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2) 能够熟练地甄别评价信息; (3) 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4) 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那么, 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三、构想与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欣赏者。在引导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 同样应该遵循该原则, 教师创设情景,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 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体会、领悟。我们以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作为切入点, 它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或开放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历史老师合作, 以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主题, 开展了四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按照“确定主题-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交流分享成果”的流程进行。整个过程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 采用开放的课堂, 具体过程如下:教师根据主题提炼出一系列子问题, 例如:“查阅有关明朝建立初期的社会资料, 思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目的”、“查阅有关明内阁设立的材料, 理解分析明内阁制设立的原因及影响”、“清雍正帝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是怎么样的”、“查阅、理解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前因后果”等等小问题, 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 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 制作研究成果演示文稿, 教师组织集中汇报交流, 最后一起建构归纳出“明清君主是如何加强专制统治”的蓝图。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一项活动, 同学们明显感觉到和以往的课堂相比, 整合后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丰富了, 同时也感觉到不如以前听课那么轻松了, 现在上课变得很“忙碌”, 因为以前只要坐在下面聆听老师已经“咀嚼”好的知识, 而现在什么都需要自己去研究解决, 但是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 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记得更牢了。

通过和对照班 (传统教学) 的比较, 实验班的学生掌握了更多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 遇到问题时不再是一味地以老师的讲解为权威, 他们知道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通过自己的分析、判别来解决问题, 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有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信息素养的提高, 这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思考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老师的博学在网络面前尤如荧火之光, 老师研究的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知识本身, 而更关键的是研究学习知识的方法, 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综合性必修课程后, 学法的探讨更是势在必行, 教师引领学生开展专题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使学生真正有所受益, 终身受用。

问题二:网络广告泛滥成灾, 大量网站内容粗糙, 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网络, 严峻的事实逼迫老师、学生不得不利用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考虑去建立一个支撑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平台, 而这需要教育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专家等的共同合作努力, 从而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教师带来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和契机,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但同时也应看到,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还是一个新兴事物, 有许多问题急待我们去思考、研究、探索。相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必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 人类社会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生产、学习、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以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 它在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便捷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 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扬长避短, 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正是需要我们迫切思考、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9

数学学习是一种锻炼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的重要学习学科,而初中作为关键的转折期,数学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针对目前数学学习难度和抽象性,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简化和优化, 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其中学科整合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即利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将其他的学习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科整合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初中数学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1.1 扩展知识容量 ,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

目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已经由传统的单一技术人才转为综合性人才,而进行学科整合:一方面是满足数学这门科目的应用特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掌握数学的概念,而且还需要学会运用,用数学知识和理念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增加他们的逻辑能力和关联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即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而让学生通过不断扩展思考和想象,保证创造力,并且通过教育让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1.2 降低学习的难度 ,保证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的思维方式是复杂且抽象的,而数学题型也是千变万化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才刚刚形成,对于这种抽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很容易会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所以采用学科整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特点弥补数学学习的弱势,例如物理科目的实验性、信息科目的直观性等;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1.3 提倡科学教育理念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进行学科整合是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的一个巨大转变,即由传统理念转化为科学理念的重要过程,体现出数学的灵活性. 像在传统理念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掌握的过程,而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数学教育通常采用的是“题海战术”,也将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对于数学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是适得其反.

2. 初中数学学科整合方案

2.1 与物理思想进行整合 ,体 现实验性

众所周知,物理也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但是与数学科目具有本质的差异,即像物理教学较数学教学而言比较直观,究其根本,还是由于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比较多,而数学教学显然缺乏这种直观的操作过程, 从而导致教学难度,所以将物理思想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实验性和直观性. 例如:将以下问题,通过函数进行表示:例题1、铜的密度是8.9g / cm3, 假设铜的质量为M, 随着体积V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列出公式,即M=ρV,那么ρ=8.9已经是一个固定数值,M和V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积的铜块称出质量对比,从而发现M和V是成正比关系,最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2 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 ,体 现直观性

信息技术是一种直观的表现技术,而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普及到了初中教学中,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将信息手段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增加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即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高效和便捷,省去了教师书写题目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和多变,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圆”的基础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绘画过程视频,首先视频展示一张空白的纸,上面有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然后通过圆弧将这三个点一一连接形成一个圆. 当然, 也有学生保持怀疑的态度,这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一名学生负责打点,一名学生负责画圆,完成后两人交换进行一次,从而通过信息技术设备对直观的图形进行展示,让数学概念和思想更加直观,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 结语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10

一、教育技术环节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追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不顾客观硬件建设实际,不管学科教学需要,不考虑教师的教学特长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信息技术层次,一味强调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甚至盲目追求网络环境教学,致使整合课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意。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互动方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但同时也强调这些都是手段,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些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手段诚然重要,但目的更为重要。

二、教学推进环节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设计的完善,从教学内容的呈现到教学环节的展开,从师生的课堂角色转变到教学信息的多点交互,从教师主宰课堂到民主探究学习,建立起了一整套全新的教学模式。然而,新的教学模式绝不是凭空能够建立起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在改进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继承了传统教学中的养分,如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分组讨论教学、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板书、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等等。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同时忽略传统教育技术中的精华,有的课堂教学板书敷衍了事,有的课堂导入随心所欲,有的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小结,使整合课背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需要。如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最佳整合,这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表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进行整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评价环节的整合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评价中绩效评价颇受青睐,许多整合课都采取对学生所学知识当堂检测的做法,通过学生的创作活动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应当说,绩效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形式,但它绝不是唯一有效的评价形式。从系统论上说,如果课堂教学是一个大系统,那么,教学评价就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既成系统,就应当有组成系统的要素。就教学评价系统而言,除了绩效评价形式外,还应当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以及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融多种评价于一体的综合性评价,兼顾了过程与结果,更有利于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特点,将上述评价手段综合起来参与教学评价,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条件下课堂教学评价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四、教学特色环节的整合

教学特色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教学特点与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惟妙惟肖地用语言创造出独有的教学境界;有的教师擅长组织教学,教学手法花样迭出,教学场景生动活泼,美不胜收。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个人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知识结构,人格修养,技术能力等成为教学特色形成的主观基础。不同的专业学科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校办学追求等成为教师形成不同教学特色的客观因素。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孕育出教师不同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传统教学整体上讲究严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条件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协作学习与民主探究中,充任“导演”角色,以学生美妙的表演体现导演的高明,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根据主客观因素变化,与时俱进,将现代教学策略与固有教学特色整合起来,努力打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条件下的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

浅谈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篇11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先进教学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实现丰富历史教学手法,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史料,开展问题的研究,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转变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就是尽力转变传统的角色和模式,以便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

一、扩大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以往简单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多种感知方式,更生动更直观更鲜明地传递教学信息,使之立体化,形象化,像幻灯片投影机通过听觉渠道,使学生如见其形,录音机、收录机通过听觉渠道使演戏教育者如闻其声;而电影、电视、计算机模拟通过多种感知渠道使学生不仅如闻其人,如见其形,而且使学生如临其境、感知动态全方位信息。比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可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仿佛又回到“整天价在关外流浪”的岁月并及时掌握了九一八事变的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在讲《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事件头绪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学生很难掌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各录像片段等有面的排列起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好像亲自指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当然对其中的内容也就掌握的非常深刻,学习效率肯定大大提高。

二、视昕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一个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效果好。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减轻负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观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轻易地巩固地系在已经嵌入我们脑中的图画上”。这是经过反复印证的科学结论。历史多媒体教学一般说来是课本重要内容的重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以及一些古代文化遗存,通过多媒体再现给学生,具有极鲜明的形象性和提高刺激强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了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四、引导自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填灌式传统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因此不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的主体也不能够得到根本体现。教师是权威,书本是权威,学生不能怀疑。这样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开始的第一步就被挡住了,当然也就不可能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的介入首先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途径,学生主动性得到解放,有利于学习主体主体作用,有利于他们开动脑筋、探究、想像、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使用信息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都要的位置。历史教师不仅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以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

再现历史局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的接受熏陶。

实践已经证明,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意义重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正确使用多媒体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求知的氛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古今于一瞬”。能较好地解决历史的过去性,使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篇12

在当前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在实际上课的时候, 大多数教师目标注意的重点往往停留在课件的制作是否完美, 环节过渡的是否自然, 交互性如何等等。在实际的制作中, 如Powerpoint幻灯片往往注重的是画面是否漂亮, 链接是否流畅, 结构安排是否十分合理;网络课往往注重的目标是人机、师生的交互性, 以及教学流程的开放性等等。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新课程力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再看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以及要求: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教学时, 在目标的制定时, 教师往往容易进入误区, 陷入纯粹的一些技术性的环节或问题中不能自拔, 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就像有的专家认为:“太依赖技术可能是一个较为危险的选择”;“技术是一个必要的物质条件, 但活的灵魂是学生和老师”!当然这和当前的评价制度有关, 后面还有论述。笔者认为, 目标制定的重点应在于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多媒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非简单的技术指标。

2 内容选材时的误区

除了目标之外, 在确定课件要用的实际内容时, 教师往往陷入的误区是:容易走极端, 注意了“量”而忽略了“质”。往往只顾强调多媒体课件的高密度、大容量, 而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在做完课件或在别人听完课后谦虚或“意犹未尽”的表示:做的不太好, 还须进一步完善!这就反映了我们教师的“片面”的“求全”心理。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不要忘了, 当今世界的信息源太多, 光靠我们老师自己去查找是永远找不完的。面对着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很多学生是“爱你在心口难开”, 以前教师和学生偶尔上一次多媒体课的时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在逐渐淡去, 现在很多时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奈和尴尬;在教师选择的大量的内容面前, 学生好像只有感官的刺激, 以及过后的麻木, 这样的做法和效果无疑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设定教学内容时, 要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 适时、适当的选择课堂必须的教学素材, “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 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而不是盲目的“广撒网, 少捕鱼”。

3 教学过程中的误区

在当前的学科教学多媒体的应用环节中, 反映在课堂教学上, 有些教师还容易陷入只停留在表面, “换汤不换药”的误区。如:课件代替板书:在当前的学校中, 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掌握诸如Authorware;3DS-MAX;Photoshop等交互性比较强的软件, 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容易掌握和实践的Powerpoint, 这样就会陷入另外的误区:在这样的多媒体课上, 只不过是比以往多了几张图片, 几个视频, 引来学生几声“哇, 好漂亮”!的惊呼罢了, 一张张的幻灯片还是文字的堆积, 只不过是节省了板书的时间, 从而达到我们津津乐道的“高容量、高密度”。试想, 这样的幻“灯”片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 不就像“走马灯”吗?这样的“灯”, 带来的不就是“走马观花”的效果吗?就像有的专家认为:“我们被机器牵着鼻子走, 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 我们生活在工具的理性之中, 失去了人类的‘终极关怀’”!

网页代替教材: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平民化, 很多网络课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且不论网络课究竟该如何去上, 单看老师的网页做的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可以比美“搜狐”“新浪”。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这样的做法不就是把课本或者教科书抛开, 再进入到所谓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课本里吗?只不过是教师人为的把书上原本没有的资料, 信息等等加了进去, 使原来“单薄”的课本变的“充实”起来, 恨不能把整个世界上所有相关的信息都放在自己设计的网页中才甘心。试想, 一节课才短短的45分钟, 在全国上下都在高呼“减负”的时候, 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在“增负”?我们的这种做法, 无异于“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限制了学习者独立进行无限联想的思维空间, 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自始自终是被动的接受各类经过加工的信息, 这时网络代替了人类的思考”。

师生地位的尴尬:在新兴的网络课上, 教师的地位如何摆放, 很容易陷入误区。“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大家都熟悉的理论依据, 关键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如何把握:教师如果讲多了, 或者“引导”多了, 容易陷入“婆婆妈妈”、“罗嗦”,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干扰学生自主探索的误区;老师如果太注意“淡出”舞台, 可能又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一节课搜索不了多少信息。而且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之间的差距, 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等等外界因素又增加了我们进退维谷的难度。与此同时, 我们的学生在网络高速生产的资讯洪流中, 不断的记忆, 不断遗忘, 其结果就是, 人类与真实更加疏远, 师生感情的交流更加缺乏, 使我们的多媒体课没有了人文关怀, 太多了机器的冰冷。

4 评价时的误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科上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我们不能“花钱买个热闹看”!换个角度讲, 老师们也不能花上几个礼拜的时间辛苦做出一个课件就是为了个热闹的气氛, 为了一点热烈的掌声!这就牵扯到了评价的误区。归根到底, 以上产生的些许误区, 很大程度上是受我们评价制度的错误引导造成的!笔者听过几节学科上的多媒体公开课, 大多数评课的老师讲的重点甚至是第一句话就是“某某老师的课件做的很精彩, 我们自愧不如------”等等一类的话。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不管多媒体、少媒体甚至没媒体、超媒体, 都是为了教学效果更好而设置的, 一节课用了多媒体技术不见得就比没用好, 而我们大多数评价者潜意识里都把它放在了一边, 评价的重点往往在教育技术的技巧方面, 从而导致教师上课的心思重点不在如何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实际兴趣、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上, 而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课件的观赏性、如何人机交互性更强等方面上。此举无异于“买椟还珠”, “本末倒置”。因此, 建议评课的时候应端正自己的出发点, 一切从上课的实际效果出发, 从学生获得的发展能力出发, “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 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才能避免误区的深入和扩大。

上一篇:门票上涨下一篇: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