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2024-05-11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共12篇)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1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认为,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就历史学科而言,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 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 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教学的载体, 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益的基础。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对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曾多次带历史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实习, 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体会颇深。

一、整合教材资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 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只有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体裁、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才能发挥其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实际上,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会发现教材中存在某些缺陷, 即使是新版教材, 由于受教材编制体制、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等条件的限制, 也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因而,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 更不能受制于教材所设计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调整教材结构, 挖掘教材资源, 增加新知识和史学前沿信息充实教学内容, 使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使用教材时, 鼓励学生质疑, 打破教学过程中求同思维的倾向。一是对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提出质疑。二是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随着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 历史教材明显存在滞后性。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 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再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 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地方, 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判断历史结论, 大胆地对教材中的某些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 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 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和论证。学习的能力就是在不断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 敢于挑战前人对知识、概念及定义的定论中提高的。因此, 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 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整合学科资源

历史学科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学科,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必须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 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 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 巧妙地把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 使其服务于历史教学。以历史学科为例:政史结合, 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 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历史现象, 探求历史规律, 深刻地认识历史问题, 如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对现实的看法、对宗教的理解等, 从而获得正确的概念。文史结合, 以史结合文, 以文挖掘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知识,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联系中学语文课中提供的相关历史材料, 增强学史兴趣, 两者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据不完全统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中, 现代文、文言文中属历史性的小说、诗歌、杂文、寓言等体裁的文章有—百多篇, 其中高中部分直接涉及中学历史教材的就有三十多篇,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某些特定的历史现象, 为历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史地结合, 充分利用地理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任何历史事件, 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 任何一个地域必然有它的过去和现在。地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历史把这一地域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科资源整合, 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相关性及知识之间的连接点, 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去思索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究知识及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生成;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整合网络资源

网络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种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等逐步被引入历史课堂。特别是互联网提供的古籍文献资源数据库、在线历史文献数据库、历史教学信息网络、历史信息资源网站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 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 在内容上达到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高度集成;在结构上采用超文本的快速链接和友好互动;在时空上可以随时扩充与全球共享。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和多信息, 大大地促进了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有助于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进步。

但是, 历史教学的发展对历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学会搜集丰富的网络资源, 而且要对其进行筛选、整理、提炼。所选用的教学资源, 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必须覆盖教学重点。不能为了吸引学生, 而将大量的网络资料罗列在一起进行简单堆积, 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和必要的剪切;不能将网络资源等同于教学资源;不能纯粹地为了使用而使用信息技术。总之, 在实际利用网络资源时, 要重视信息化历史课程资源利用的实际效果, 才能达到优化历史学内容, 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理解, 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掌握和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是教师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整合乡土资源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独具地方特色, 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 是学生最熟悉、最感亲切的课程资源。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内容丰富, 如当地英烈人物及他们的事迹;当地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 以及蕴藏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当地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音乐、舞蹈、服饰、工艺、信仰、风俗习惯等。而这些贴近地方、学校、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却无法纳入统一的课程标准和由此开发的教材中, 因为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大多数地区的国情编制的, 其着眼点主要放在全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主线索上, 很多地方史和民族史的内容在全国通用课本中不可能一一叙述, 即使有所涉猎, 也往往是点到为止, 语焉不详。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适当补充、有机穿插一些乡土历史内容, 可补全国通用课本之所略, 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五、整合人力资源

在诸多课程资源中, 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而教师和学生这对具有能动性的人力资源所起的作用最大, 是历史教学资源开发的主体。处理好教师、学生与其他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历史教师不仅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的利用者, 更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 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 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征等, 在教学中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活动和作用, 是作为一种环境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的。因此, 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 用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进行反思, 在探索中不断求得发展和创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作为主导,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 是其他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关键。而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 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 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交往中, 教师的谦虚、友善、公正、真诚、宽容、幽默等品质, 可以使学生的向师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是一种条件性课程资源, 也是一种隐性课程资源, 它虽然不是历史教学的直接内容, 但是它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具有重大影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历史课程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总之, 教师的个人经历、学生的前认知经验以及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情感态度, 都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教学中整合这些“人力”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让教师、学生既成为课程资源的贡献者, 又成为享受者。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 有效地整合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乃至于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材·教法, 2002 (9) .

[2]杜芳.对信息化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 2009 (4) .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2

【摘 要】将单纯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向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转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有关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一些尝试,在积极主动做好硬件、软件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采取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课程 探究式 互动式

一、对整合、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1.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同、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整合强调了对个体性的承继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自身特性,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同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在某种目标的导引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

2.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多要素作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还有一种相对广义的,即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融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说,被整合的个体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等。这些个体在统一目标之下,经过精心的设计、培育和转化到和谐、互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

二、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以来,国家编写了很多新的教材。我们学校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配置了专门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多年以来,我校每个学科都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每个学科都在进行探索,像:“表演历史小品”、“启发式教学式”、“实验教学法”等等。教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看到,这么多年的探索,都无法完全脱离开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溉的地位。在这样一种形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我们很多时候所说的用电教媒体上课,尽管我们的课是在有电脑的教室上的,但计算机和网络并没有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45分钟时间里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讲,计算机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

三、在改革的路上积极地探索

本人近年来也在努力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是本人的一些肤浅的经验。

通常在我的课堂上,一节课分为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自由分组”、“资源支撑,合作探究”、“对话交流,自主构建”、“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应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品质。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学科学习任务,因而可以结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将具体学科中的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兴趣。教师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使得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若干个步骤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每个步骤关键之处设计问题,只有前一个问题攻克了,学生才能去攻克另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浅白,一句话就可以回答,学生则会兴趣索然无味,就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问题的选择和设计,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选择和设计,有针对地对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其活动。教师应在思维的关键处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在要求学生设计、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中,我应用Powerpoint把卡通片的部分精彩内容用媒体剪辑到课件中,让学生首先有个总体的认识,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一种思考、急于想了解的状态,把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再提出问题,“二战如何爆发?开始的标志,大战的转折点、性质、影响极其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等等”,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背景资料、电影片段,反复研讨课文,找出了答案,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2.明确目标,自由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当一大堆问题提出后,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展开学习。这样既能保证绝大数的问题都可以研究到,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为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协作小组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制定学习计划和明确分工,应让学生明确详细的学习计划、科学的目标和有序的分工是完成探究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师应在过程中予以一定的指导。

3.资源支撑、合作探究

利用主题网站或搜索引擎收集相关资料加工、整理。网页上的很多信息不是全部有用的,如果学生只会把网页整个保存,而不进行整理、加工,这就不利于学生消化和掌握探究来的新知识。学生应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主题,下载和主题相关的信息,这里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一般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小组讨论及总结”等环节来实现,在传统的教学进程中由于班级集体授课和每节课时间的限制,在一堂课上老师只能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并就课文进行分析,实际能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的机会很少。要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合作讨论,即全身心参与整个过程。这里,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通过编制大量与当前课文紧密配合的课件(通常称之为“同步历史资料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教《商鞅变法》这一课时,我在课件里面设计了相当数量的课外阅读范文书本上没有的课件,这类课件不仅能提供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料,还可通过改变显示时间的长短和适当的提问与测验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在我讲解完课文后,我就按照学生的能力高低,给每个学生从计算机中选择若干不同层次的课件来进行学习。这样,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这节课有事可做,而且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若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随时在计算机上查询,并且他们这时的查找不会是漫无目的的,这种自主、交互的阅读学习方式,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既可以大大增加每一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在此基础上,还可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全班性的讲历史故事或历史小品竞赛,通过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29-02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理性是历史思维的核心。而情境学习就是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者通过参与真实或仿真的任务活动,与已知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使知识情感化、条件化,从而对学习者的行为、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都发生积极影响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有效的历史教学所追求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历史的真实、反思历史的本质。所以,历史课堂的第一要务是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而非空洞说教。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入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等多重角度获取生动形象的历史体验,首先会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新颖有趣,创设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其次更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走近历史,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理性深刻地思考历史,深入浅出地表达历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

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为例,在讲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笔者先请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接着将从网上下载的多幅圆明园残迹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请学生在悲伤的背景音乐中结合影片和图片发表感想。他们从影片和图片的欣赏中对英法联军的暴行和当时清朝政府的落后腐败愤愤不已,纷纷表示要发奋学习,振兴中华。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当讲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将剪辑的《南京大屠杀》电影播放给学生看,为学生展示从网上下载的多幅南京大屠杀图片,此时还有什么比将历史上的血腥场面播放、展示出来更能让人感到震撼、触目惊心的呢?只有当历史的面孔不再干瘪,学生才能产生亲近历史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才能由此展开。

2 巧用信息技术,营造历史教学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历史因不可复原性,比较适合自主探究活动,其中基于主题的历史学习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一个有效途径。

历史教学的自主探究的操作过程:1)把历史教学中一些疑点、焦点、热点问题,分成众多小主题,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2)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每组3~5人;3)每组根据成员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探究主题;4)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各小组将研究成果制成专题网页或多媒体课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教师通过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5)当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某小组研究的相关主题时,就让选择这个主题的小组的学生代表来当主讲人,用自己做的课件,给同学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刚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当中的三个: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笔者将这三个重大发明分别布置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让他们事先收集资料、自主探究。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笔者提供给他们每组一份评价表,内容有:明确每项发明的诞生时间、相关人物、工作原理、意义等,动手实践活动是尝试活字印刷术、尝试制作指南针。在课堂上合适的时间,请三个小组的代表分别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和演示。

关于活字印刷术,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在网上找来的资料,消化吸收、加工整理后,制作了课件。他们播放了视频《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并且播放了视频《雕版印刷术的工艺流程》,通过二者的比较,清楚地表现了活字印刷术的先进性。这个组还展示了他们用橡皮、土豆、木头等材料制作的活字及其印刷品,有的成员还当场演示印刷过程,给其他学生以亲眼所见的感性认识。关于指南针,这个组的学生通过播放视频《指南针的原理》,向大家介绍指南针的原理;通过观看视频《宋代指南针装置四法》,他们制作并且演示了简易的指南针,包括水浮法、指甲法、碗唇法、缕悬法,学生作品虽然简朴,却十分珍贵,因为它们是学生动手动脑的产物。关于火药,这个组的学生用图片展示并说明了火药发明的有趣故事,用视频展示了古代几种重要火药武器及其原理,如“一窝蜂”“火龙出水”、火箭、突火枪、火炮,还有万户载人火箭的尝试。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独特作用,这一学习过程才能在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下完成,也才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

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反馈练习等六个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创设学习情境,用问题的形式推动教学进程,情境和问题要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进入情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评价。

在这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体,许多学习目标都要通过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和思考才能实现;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因此,建构主义思想,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思想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以“外交关系的突破”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具体包括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三个重大事件,其中又以中美建交为全课的核心,因为中美关系是当时我国外交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事件,学习目标是:理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了解中美建交的过程,理解中美建交的意义。笔者制作的网页课件中,关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提供了纪录片视频《美国深陷越南战场》《中苏珍宝岛事件》《美苏争霸》,设置的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为何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学生通过观看这几个视频,看出这一时期美苏争霸中美国陷于劣势,想要拉拢中国和它共同对抗苏联,而中国与苏联关系出现恶化的迹象,也想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关于中美建交的过程,提供了视频《中美建交的过程》,包括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等,设置的问题是:请你总结中美建交过程中的大事。关于中美建交的意义,提供了一些文字史料以及重要人士的言论,设置的问题是:中美建交有什么意义?学生查看网页中提供的历史资料、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后,使用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效果,并且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参考文献

[1]李明赞.我的历史教育思考: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7):11-19.

[2]李明赞.我的历史教育思考: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8):12-17.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4

有效教学把关注点从教师行为转向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上, 教师课堂讲得是否精彩, 内容是否丰富,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都必须以学生是否有了发展为依据。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这与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四步八自”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校“四步八自”模式提倡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 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整合, 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和价值观形成, 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 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 也就是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使历史课堂收到最大的效益?关键在于教师。新课标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专门的阐述, 这对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再是以往只重视教科书、只教教科书的观念和做法, 而是将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的视野大为扩展, 积极开发校内校外的多种历史课程资源, 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材料。一般来说整合历史资源,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历史教科书的资源整合。历史教科书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但它却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专家编写教材时往往着眼于教学的共性, 着眼的是学生的整体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对其重组、加工和活用, 不管是“大刀阔斧”还是“小试牛刀”, 重点是要提升其文本资源价值, 这样也能避免授课中照本宣科之嫌。

(2) 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不是绝对的、孤立的, 往往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我们处理教材时, 应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主, 尽可能地去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素材, 既充实了历史课程资源, 又能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这也符合今天的课改注重综合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向。例如,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语文课程内容, 在讲授秦的灭亡时, 可联系贾谊的《过秦论》;讲“安史之乱”时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句子等。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历史教学中也可以向地理学科拓展。例如在讲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时, 只采用故事讲述法, 学生对“西洋”这个空间概念会不能理解, 而在教学中运用《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一边讲解, 一边演示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学生将会得到非常直观鲜明的印象。历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决定了历史课程教学还可以合理渗透政治、音乐、美术、物理、化学以及建筑、民俗等各种知识。

(3) 网络资源的整合。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 不仅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 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的效果,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而且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优势, 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归纳, 为我所用, 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比如在学习《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时, 大小和卓和回部等名词比较枯燥难记, 引入《还珠格格》中的香妃故事就可增加趣味;学习《战略大决战》时, 可与电影《大决战》相联系。

(4) 社会资源的整合。新闻时事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课本知识与时政相结合, 这既可以作为历史教学有益的课程资源, 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 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同时当地社区环境、历史遗迹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而这些又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地的历史遗迹, 学生会有所了解, 把它们引进课堂,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 陶冶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操。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篇5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各种史观陆续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如何把握并运用史观解答历史问题,成为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笔者通过介绍中学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史观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观念,并进一步强化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史观整合运用

一、史观的概念及分类

史观,也被人们称为历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史观有多种,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英雄史观、民族史观等。近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为了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以及应对高考,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史观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灵活运用。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二)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四)现代化史观

现代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其中,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现代化主要是指理性化和科学化。

(五)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社会问题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都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二、史观的运用与整合(一)史观的运用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主要是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突出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在讲到必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等模块时,多用到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强调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在讲到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战后经济全球化时,多用到全球史观。如评价早期殖民扩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欧洲殖民国家和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更应当站到全球史的角度,考虑其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影响。

3.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主要提到两种文明,即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明的撞击。以鸦片战争为例,英国战胜了中国,实质上是工业文明战胜了农业文明。

4.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立足于社会转型,主要涉及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侧重近代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不同的国家,国情和领导阶级不同,现代化进程也不同。如欧美国家起步较早,故而走在现代化的前列,而亚非拉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起步较晚,导致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以中国为例,现代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步履维艰。

5.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侧重于对社会下层人物和社会习俗的研究,通过下层人物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历史视野。如讲到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时,可以从当时小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习俗入手,通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面貌。此外,政治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便是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入手,揭示由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引发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史观的整合

虽然有不同类型的史观,但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需要整合不同的史观来更全面地阐述问题。如评价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时,我们应结合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这三种史观进行评价。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殖民扩张将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卷入世界市场,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欧洲国家在侵略和掠夺亚非拉国家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又如,在讲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我们也可以用现代化史观去评价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得出客观的结论。如评价洋务运动时,我们可从洋务派兴办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具体措施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则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和领军人物。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6

一、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历史教学复习容量

从今年开始,高考命题将统一采用全国卷,不管是从试题结构,还是试卷难度都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构建高三复习课高效课堂教学角度出发,必须要对近几年全国高考卷命题特点及其体现出的命题趋势进行研究,以指导之后的高三教学。不难发现,材料型情境试题几乎成为近几年高考历史的唯一题型。这一现象对我们构建高三高效课堂的启示是:必须将材料引入课堂,必须将大量材料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高三历史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课堂容量大,历史资料繁多,结论又是以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得出的。为此,教师或需将大量课外资料带进课堂,或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大量材料,如果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节省时间,以便师生交流、互动,及时反馈,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强教学效果。而且在制作课件时可以用不同颜色标明重难点,易错易漏的地方,便于学生集中精神,迅速把握大量有效信息。这样,老师所占用的时间缩短,但内容扩充,留给学生的时间更多,也更能符合复习的特点。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全国卷更加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查,但前提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增强其理解力。因此,将教材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体现教材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突出主干知识至关重要。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对主干知识的整合,将历史知识进行纵向的、横向的多方位的延伸、交叉和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用不同软件将知识结构图制作出来,再用电脑展示,将历史知识结构图按形成过程加以演示,教师边讲解、边点击,一步步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既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复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4~18世纪)这一专题时,可以采用如下“知识结构图”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

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头绪繁多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变得清晰明了,学科知识体系一目了然,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联系迁移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对能力素养的考查占据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现在所提倡的学科素养考查。“能力立意”已完全取代“知识立意”,特别是对历史知识的联系和迁移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强化。高三历史教学课时紧、任务重,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则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历史联系能力和迁移能力,用信息技术辅助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复习“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这一专题时,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如下思维导图:

再如:复习“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时,利用课件直观展示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英国发生的五要素(政治前提、物质条件、科技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接着提问学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掌握分析工业革命的五个要素,使学生对知识达到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其他两次工业革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还可通过相应史料揭示晚清的落后面貌,进一步提问:为什么那时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引导学生从“封建专制制度、资本流向土地、市场狭小、技术落后、自由劳动力缺乏”五个角度入手,这样一来,就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解题逻辑思维能力

在历史试卷训练中,学生失分的关键在于审题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欠缺,因此高三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历史审题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训练。以往教学中往往题的分布零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做到方便实用。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把教学内容中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使学生所学历史知识以图表、文字、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发挥学生思维创造性、引导学生解决历史问题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在训练材料解析题时,使用投影让屏幕显示材料,在重要语句下划线或闪现,有利于学生根据教师点拨的思路思考,然后回归教材,联系所学知识,根据各方面信息的汇总,去伪求精,再让学生总结问题的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屏幕显示正确答案。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比上课老师念答案,学生抄答案要有意义得多。

虽然信息技术对于提升高三历史复习课有效性有很大帮助,但也要避免使用上的一些误区。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把多媒体教学当成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认识不到位,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比如:多媒体课件问题:字体颜色太淡,字号太小,模版不统一等问题,我们做多媒体课件是给谁看的?当然是学生呀!说明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首先,应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放在辅助常规教学的位置上。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我们教师选择教学的唯一方式。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依据课程标准对原有的课件资源加以改造或删减整合取舍,页面多达几十张,使教学活动进入疲态教学阶段。因此,课件内容选择要避免贪大求全。一节课的课件篇幅控制在十张左右的幻灯片,要化繁为简,课件的内容对本节课知识的展示都是提纲挈领式的。展示整体知识结构与展示史料相结合,高度关注规律的总结,特点的探寻,原因的归纳。这样课件不仅简单耐用,而且也留给教师以更大的发挥空间。

其次,课件制作要循序渐进。一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整个课件缺少中心环节,整个篇幅平铺直叙,如果教师不加以强调,学生注意不到哪个知识点是重点或者难点。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握好课件字体的大小,把握好教学层次,适当引出重点、难点加以分析。

最后,课件版面设计要兼顾整体性。当我们要对多则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时,不同时摆在屏幕上,不利于进行比较分析。所以,对于要进行比较分析的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应设置在同一张幻灯片内。当我们将材料和问题放在不同页面上时,不利于抓准题干的关键词以及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因此,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应设置在同一张幻灯片内。通过这样的处理更方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做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并不是为使用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那么对构建新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15-46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坚.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A],北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7.

[3]马桂霞.浅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1.

[4]狄丽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7

学校装备了声、色、影、音功能兼容且能互动的电子白板, 我的教学思考和探究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托的教学工具, 在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与电子白板的零距离探究后, 下面就“电子白板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初探高三复习课的高效模式”进行论述, 恳请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有序摸清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 精准发挥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

我校装备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 该白板不仅提供了声、色、影、音功能的兼容, 还提供了教学资源库、透明页、屏幕页, 新建页面和自定义背景页, 五种不同性能输写笔、放大缩小、内容存储、遮屏和现场摄影等功能。

电子白板的功能很多也很全面, 但不能也不可能不应该同时运用于一堂课, 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目的, 精准发挥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 电子白板的功能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如五种性能的输写笔, 非常方便。 比如硬笔我基本用来进行圈点或者几个简单的输写, 而毛笔我会用来进行较大面积的板书, 因为这个模式模仿了毛笔写字的效果, 能让我写字的粗细部分都一一显示出来。 激光笔是我经常选用的工具, 对讲义的重要部分用它标识, 它会在我标识的时候闪烁, 使重点更清晰。 当我再选中下一个重点时, 上一个标识线会自动消失。 而荧光笔则能让我写出半透明的字, 既能进行批注, 又不会遮挡原来的文字。 智能笔就更可爱, 它能识别不少几何图形, 我随手划个不是那么标准的圆, 它马上帮我展示出一个标准的圆形。 历史课居然实现美术课的艺术感, 是我之前从未想过可能拥有的感受。

二、有效整合教学白板的本末位置, 努力实现高三教学的高效目标

高三复习课的高效目标必须依托教学与白板的有效整合, 不能教学的本与技术的末倒置, 更不能让学生学的主与老师教的次颠倒。 高三复习课的课型很多, 不同的课型电子白板功能的使用不一样, 整合方法不一样。

试卷讲评课:首先, 在课前批卷时做好错题统计工作和错题的错因分析工作, 并在分析错题的基础上建立错题变型库。其次, 在上课时选用白板透明页的功能, 打开word文档试卷 (和学生手上的试卷一样) , 再使用放大功能把每一个错题单个呈现在电子白板显示屏上, 根据批卷情况使用标注功能一一讲评。 在讲评时使用电子白板的功能键不断调用错题变型库里的变型题, 邀请学生按照老师刚才所教的方法标注变型题, 针对学生错题的原因反复训练, 直至纠正学生的错误。 当然, 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标注的时候, 不能忽略台下的学生, 要求台下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学案上同一题目上进行标注, 并用手机拍照学生的标注结果, 即时上传到电子白板屏幕, 与台上学生同台竞技。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课时复习课:复习课, 特别是高三的课时复习课, 不仅不应该放弃课堂导入, 还应该优化课堂导入, 改变一进课堂就是“上节课我们讲到……, 这节课我们继续”的模式。 要让学生期待历史课, 就要带给学生精彩而有深度的课堂导入。 如:在复习必修二的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 我使用电子白板的影视功能先给学生播放会动的 《清明上河图》视频, 让学生谈观后感。 再播放《卖炭翁》的朗诵, 让学生谈听后感。

最后设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农民智慧又勤奋, 日子却过得贫穷又悲催?

电子白板影视功能的运用, 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大脑, 活化了历史, 也激活了历史课堂,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历史课前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讨论、揣摩我会怎么导入课堂, 还打赌我的导入和自己设计的导入谁的更好。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 正在进行有效思考。 有了这样的教学与白板的有效整合, 学生上课不会再打盹开小差。

专题复习课:高三专题复习课是比较难上好的, 知识容量大时间, 跨度大, 要兼顾专题的知识框架和史实的记忆与背诵, 整体和细节都不能忽略。 如有效借助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 这些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如我在复习小专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时, 借助两张图表 (见《电子白板赋予历史图片教学的魅力》) , 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 成功地开设大市级公开课。

三、预见电子白板教学的各种弊端, 防范高三教学表演的无效后果

“技术搭台, 教学唱戏”,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为舞台, 先进的技术就是支撑舞台的台柱之一。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无疑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提高:一能提高教与学过程中双方的交互能力,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使得基于新课程改革后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和谐顺畅, 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 二能使信息与资源分享变得更简洁、随意和丰富, 提高课堂教学调用教学资源的效率。 三能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和传统课堂教学设施的革新, 教师可以完全脱离黑板和传统讲台而进行教学, 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字化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更加自由和顺畅, 教学容量进一步扩展。 四能挑战传统, 改变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 促使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但是, 一堂课的质量, 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学得好不好, 而不是关注用了哪些先进技术。 评价电子白板课时, 更应该看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和“学”是否已经成为教师的常态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常态学习行为, 是否真正在展现“教”与“学”的过程, 而不是先进技术功能的表演过程。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8

一、抓主干———整合主干知识

在每一单元中, 主干知识可分一级主干、二级主干、三级主干。一般来说, 每一章的标题就是那一章的一级主干, 每一章下含的每一节的标题就是二级主干, 每一节下含的子目就是三级主干。只要抓住这三级主干, 那这一单元主要的知识也就基本把握了。所以我认为单元主干整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课本目录或课本标题, 分层次写出知识点, 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把握, 从而构建起本单元的主干知识网络。比如《中国近代史》下册第一单元主干知识可以这样整合:

二、串果子———整合小专题

在单元复习中, 适当穿插一些小专题复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即是遇到同类或相关问题时要注意串联起来, 以使知识更加线索化系统化。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两种。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纵向整合知识

例如:当复习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这一单元时, 对于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知识点, 就应该前后联系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兴衰过程”这一小专题整合起来。可以从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开拓;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20年代 (一战后) ,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爆发和发展,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获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瓦解;二战后,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亚非拉独立国家日益增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瓦解;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瓦解六个阶段使这一知识线索化系统化。

2.按历史事件的诸要素横向整合知识

例如:当复习到17~18世纪清朝的历史时, 可中外联系起来, 把“17~18世纪中西历史状况”这一小专题整合起来。清朝的状况和西方的状况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去对比整合。从清朝方面看,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军事上:军备落后, 军队战斗力下降;思想文化上: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政策。从西方方面看, 政治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 英国等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军事上:军备先进, 有坚般利炮;思想文化上:追求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盛行;对外政策上:大力推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三、集嫩叶———整合细节知识

近几年来高考的历史选择题考得细而活, 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课本的大字小字, 地图或表格, 或是书脚上的注释都有可能出现在考题中。所以平时复习中加强对细节知识的整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例如:当复习到国联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 (东北由列强共管) 时, 想想“之前对哪一国也有过类似的处置?” (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当复习到《何梅协定》的内容 (规定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时, 想想“历史上哪一条约有类似的规定?” (《辛丑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当复习到李济深于1933年建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时, 想想“当时中国有几个政权同时并存?) 。 (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伪满洲国。) 当复习到遵义会议时, 问问自己: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纠“左”) 此前哪一次会议进行了纠右? (八七会议) 在哪一运动中从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9

一、挖掘并运用乡土史的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 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 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因为它描述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地方的历史, 学生最感亲切, 感染力也强。利用乡土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 进而热爱家乡, 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昆山膏腴沃野、物产丰饶, 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自古就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成为商贾往来之地, 并曾盛极一时。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石器时代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历朝历代都孕育出众多的名士鸿儒, 朱德润、归有光、魏良辅、顾炎武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存, 那句家喻户晓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 至今仍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对昆山乡土历史的开发和利用, 有利于学生了解昆山辉煌的历史, 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进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能使学生树立革命乐观主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从而形成科学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乡土史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的, 他们对于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至山水草木等, 都有着特殊的、浓厚的情感。对此, 学生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这样, 教师在教授涉及家乡的史事时, 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乡土教材,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乡土材料的运用, 使学生易于形成历史表象, 进而形成历史概念。心理学认为, 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往往是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地区比较熟悉, 而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乡土史料与学生耳闻目睹的环境有关, 这样学生的脑海里就容易形成较清晰的历史表象, 塑造出较为生动的历史形象, 并使一些书本上抽象的概念知识, 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感受和验证, 这样有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乡土史的教学, 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有利于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的各项任务, 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活动, 能够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 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 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乡土历史的教学, 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只要历史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充分利用这样的条件, 就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 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实物和图片, 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历史遗址和历史博物馆,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使学生通过亲身观察, 了解到历史的真实情况, 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过程, 体会到历史与现今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有关的乡土史料, 进行具体而形象的讲述, 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 乡土史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由于乡土史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 因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培养和训练, 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本地区周围乡土史料和史迹的搜集调查、访问参观, 通过组织学生对本地区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座谈讨论及出版专刊、墙报等活动, 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国外和国内的经验表明, 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 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地参与教学活动, 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整合乡土资源的策略

乡土史对学生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人们日益重视历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充分利用服务的。通过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把它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 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教会学生开发、利用、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筛选、运用各种信息,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进行专题研究与讨论。

对于高中生来说, 会学习 (指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思索、会研究 (指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应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懂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不会查资料, 不会分析、解决问题, 不会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缺乏基本的训练, 而且“唯上、唯书”的倾向十分严重。长此以往, 将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 我们把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落脚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上。针对乡土历史中某一典型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教师可选择大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主题, 指导学生围绕主题确定论点, 收集材料进行准备, 在讨论中各抒己见, 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和评点。

(二) 开展读书、读报和演讲活动。

首先教师要精选与家乡相关的古诗词、历史文学作品和报刊组织学生阅读。然后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 从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 并进行重组、整理、加工, 形成一种生动活泼, 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 最后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演讲。

(三) 利用寒暑假及“五一”、“国庆”长假, 指导学生对家乡旅游景区的人文景观进行实地考察。

结合教学内容参观相关历史文物及历史遗迹或调查、搜集、整理家乡历史变迁的相关资料, 参观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等,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的意识。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 为乡土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

(四) 开展乡土历史日活动。

这个设想是受到美国“全国历史日” (National History Day) 的启发, 它是以美国6—12年级的中学生为对象, 配合课堂历史教学举办的全国性历史竞赛活动。每年的历史日都有一个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期间, 历史教授, 高校历史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学历史教师和博物馆员大力协助, 计算机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网上信息服务, 甚至总统图书馆也对参赛者开放。在研究过程中, 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在学术上和知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增强了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同时, 活动大力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做法, 为21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做了素质和技术上的必要训练和准备。活动也有助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10

一、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重要性

1.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创设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影视资料, 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动静结合的多媒体素材的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 营造历史情境, 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剖析历史事件, 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在历史传统教学中, 往往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来突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却经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色、声、动感相结合的优势, 可以使学生观其象、闻其声, 从而更快、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3.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增加课堂容量,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历史新授课教学中, 基本史实和一些较难表达清楚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地图等可以在课前收集筛选相关资料制作成课件, 一方面能拓宽视野, 另一方面材料丰富, 论证准确, 省时省力。在历史复习课中,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能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效果, 极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1. 找准整合点, 提高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性。所谓“整合点”, 通俗来说, 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的切入点。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1) 导入新课, 走近历史。教师展示纸币实物并出示PPT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钞票图片、实物) 。学生思考: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国家?整合点:将实物和图片媒体整合起来, 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触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快速融入课题环境。

(2) 策划展览, 感知历史。教师出示唐宋时期经济成果图片, 引导学生策划展览。学生结合教材, 合作探究, 将图片分类, 布置展厅, 拟定各展厅的主题, 并说明分类、命名的依据,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整合点:PPT图片与文本知识的整合, 图文结合形成放大效应。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图片归类整理, 厘清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生成鲜活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3) 分析原因, 解读历史。 (1) 教师出示《耕获图》, 播放《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视频以及相关的文字史料, 引导学生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然后小组展示。 (2) 教师演示经济重心南移的动态图及“苏湖熟, 天下足”、“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总结提升。学生由此加深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整合点:将文本与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有机整合, 补充静态文本所缺失的动态信息。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性, 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 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抽丝剥茧、深入理解经济中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从而轻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4) 出谋划策, 感悟历史。教师播放MTV《南通好家园》, 请学生为南通快速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出谋划策。整合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心理情感点有机结合。设计意图:通过入情入境, 引起学生心理共鸣, 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增强对家乡建设和发展的认同感。实现本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达到知行统一。

(5) 总结归纳, 结束新课。

(6) 牛刀小试, 当堂反馈。用抢答、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再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神奇。

从这个课例中, 我们可以发现:整合点可以是知识点, 也可以是支持能力发展的过程和方法, 还可以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头或结尾处, 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关键处。一节课中可以有几个整合点, 可以贯穿课堂的始终。寻找“整合点”的落脚点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因此, 我们要找准确的整合点, 做精彩的整合。

2. 剖析整合点, 提升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层次。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低级层次是情境激趣, 即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这一层次的整合点容易操作, 使用广泛。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中级层次是突破重点难点, 即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从而帮助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将“整合点”落实于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本身, 使“整合点”直指课堂教学核心, 优化课堂, 突破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瓶颈”。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篇11

关键词:乡土历史资源 校本课程 课程改革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应试,更应该充分发挥历史课之人格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尤其是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家乡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立足“知行意合一”,制定课程“三维目标”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可以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而乡土历史是在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一片瓦当、一块残碑、一座建筑,都蕴含着历史信息,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在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中,勾画着对未来的美好习憧憬,从而达到了“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

以乡土历史资源《闵家场古镇和南北丝绸之路》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

1、知识和技能

知道闵家场古镇的地理位置、历史盛况、闵家场古镇作为港口的历史沿革、今天梵净山的旅游开发情况;认识开辟南北丝绸之路选择闵家场古镇作为货运中转站的原因、闵家场古镇历史变迁的原因、梵净山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预期。

2、过程和方法

学会从网络、图博中心、文化馆、县志办或其他渠道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学会分析、处理原始资料,能及时确定和深入探究课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调查中提高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感受前人的智慧,认识“义利兼顾”、“精致和谐”的家乡人文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了解梵净山的开发现状,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期望学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即预期的有效的教学效果,实现知识、情感、行动的和谐统一。

二、立足课程“二次开发”,选择课程内容

梵净山的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哪些内容可以引用?以怎样的原则进行整合?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立足于历史课程的“二次开发”,科学地选择了学习内容。

政治史模块:结合江口历代行政区划的调整,结合提溪土司、省溪土司和三山蛮起义、红号军起义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情况。

经济史模块: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分析自然经济的特点;从闵家场古镇看明清江南商业城镇的发展;以江口纸坊、染坊、碾坊、油坊等古代手工业的解体为例,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结合江口县百年历史沿革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演变历程。

文化史模块:思南文昌阁与科举制度、傩戏与梵净山民俗文化等等。

课程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教材与乡土资源、课内与课外、人文素质与中考应试的有机整合,在尊重学生基础的前提下,实现了“以学定教”。

三、立足“学以致用”,转变课程实施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应从做中学。因此,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立足“学以致用”,多途径地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途径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重难点适当补充乡土史课程资源,可缩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途径二: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史以专题的形式,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节假日或其它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走访历史遗址、展示学生的成果(如历史小论文、专题小报或专题图片等),以加深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途径三:举办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文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途径四: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主题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掘,侧重于从“是什么”向“为什么”过渡,即深入解释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的客观史实,进而做出评价。

总之,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上,要选择恰当的活动方法,使教学在情境的创设、过程的实施、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教与学。

四、立足“自主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体验、经验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要立足“自主发展”的原则,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活动探究过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平时的活动记载,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主动意识、合作意识等进行评定,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总结性评价是综合学生互评、指导教师和辅导专家对学生成果的评价,课程结束时进行。

聂幼犁教授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依托梵净山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校本历史课程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实质,梵净山文化的传承也将随着课程的深入实施而幽香不绝。

参考文献

[1]王苏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研究,2002(6)。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实效 篇12

一、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整合

比如必修Ⅰ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与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可以进行整合教学。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辛亥革命”一课中, 课文主要叙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 重点阐述了临时政府的法令措施, 尤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选修Ⅱ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中的第四课“近代中国创制民主制度的斗争”中对《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的表述更为完整。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第一次授课时就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专题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介绍英法美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各国代议制的政体形式和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参考选修Ⅱ专题二中的“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和“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以及专题三的“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曲折的民主之路”等内容, 对英法美等国民主制度确立的艰难过程及其内容和评价进行知识整合, 以求达到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二、必修课各模块之间的整合

比如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与必修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可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如下图所示:

三个必修模块分别以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为主题, 因此, 三个必修模块的整合必须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建构历史阶段的知识体系, 保证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完整而深刻。

三、必修课内部专题之间的整合

同时代的中国与西方可以进行比较性教学:比如, 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可以联系起来整合教学。不同时期的同一问题, 进行启发性教学:比如, 必修Ⅱ:“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与“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亦可以联系起来整合教学。

四、专题内课与课之间的整合

比如, 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以下四课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可以合并三、四课, 以朝代为时间顺序, 以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 理清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认识其历史作用。又如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也有四课:1.民主政治的摇篮;2.卓尔不群的雅典;3.罗马人的法律, 教学中可以合并1、2课, 以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特点、优越性与局限性为核心内容, 深刻认识此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五、对每一课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比如人民版必修Ⅱ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 教材有三部分内容:分散的文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文明的链接。在教学中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及实际教学需要, 可对教材内容整合为三个部分, 即文明的链接、文明链接的影响和文明链接中的中国。其中文明链接的原因, 也就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虽然课标没有提及, 但对分析文明链接的影响非常重要, 当予以补充;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课标要求学生掌握, 但教材中没有提及予以补充, 文明链接的影响一目是教材重点阐述的内容, 是本课的重点, 但教材叙述得比较散, 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提升, 补充材料, 引导学生从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对亚洲、对世界、对人类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对文明链接的影响进行分析, 使结论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关于文明链接中的中国一目是补充的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增加有效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而教材中原有的分散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则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其他予以淡化。

六、本学科内容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

必修Ⅰ中多次涉及到的国体、政体、法律和必修Ⅱ中涉及到产权制度、股份制、外向型经济概念知识, 主要是政治学科的学习内容, 耕作技术、大河流域、气候、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地缘等概念知识, 主要是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必修三文化史专题涉及思想、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 游刃有余地驾驭文化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 还应有深厚的国学基础, 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 文学、音乐、美术的欣赏鉴别能力, 一定的物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知识……面对这种情况则需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与合作, 争取相关学科的支援。

七、参照其他版本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课标对必修Ⅰ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 都包含有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 体现了17、18世纪的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增强并凌驾于国王之上, 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过程, 但是不同的是人民版、人教版的教材叙述重过程、轻结论, 尤其是人民版在叙述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之后, 还介绍了19世纪议会与内阁之间的权力斗争;岳麓版和大象版则两者并重, 尤其是大象版还专门设立一个课题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这些内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可以相互参照, 取长补短,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不论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都必须以课标为指导, 切不可为了追求内容的有趣、形式的鲜活而背弃课标的要求和精神。

八、正确处理通史与专题史的关系

搞好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 理想化状态应是在系统地学习通史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史的学习。初中历史新课程虽然是通史体例, 但新课程对初中历史的要求大大降低了, 基础知识大量减少, 知识体系弱化, 使得进入高中专题史学习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和许多至关重要的起铺垫作用的知识内容严重缺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研究比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 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 及时查漏补缺, 补充高中新课程学习必需的背景知识, 随时梳理通史结构, 构建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声乐演唱及其美学意义下一篇:现代家居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