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共8篇)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1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
摘要:新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积极开展自主反思,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促进自我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
历史学科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承担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开放精神、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重任,肩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结合,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艰巨使命。
在历史教学的实施中,考察教学,根本体现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有效方法,以及对客观历史作出的合理评价,从而形成长效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有效教学则要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来完成,这与新课程理念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相一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采用一定的教学行为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一堂课除了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外,教学目标的准确理解与制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恰当选用,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一堂历史课的有效程度必须从这些角度考察,也就是我们关注的评价标准。
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还是在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生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过程,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它同时也强调,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无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还是组织协作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学习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等环节,那么,这样的情境靠谁来创设?是教师。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就需要教师事先仔细挑选,或者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这样学生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另外,如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制定,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讨论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自主发展是实现有效历史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同样地,教师的观念转变、知识重构、教学行为的改变也需要教师自己积极建构。这种带有建构性、自组织的专业发展动力是来自教师内部的,并伴随着发展而不断提高其自身职业自觉意识的唤醒。对自主发展有了清醒的认识,教师才会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如新课程在实施中强调过程与方法,自主发展意识强的历史教师,就会认真考虑采用怎样的“过程与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完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以,教师要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中学历史教师应怎样自主发展,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教师自主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学教师往往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并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改善教学实践。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是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案例写作与分析是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分析,教师可以对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现象赋予理性的思考,在理论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激活隐藏在心中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实践,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开展自主反思。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实现有效历史教学良性循环的保障。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增强教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自主反思就是强调教师要自觉自愿地进行反思,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反思的内容须紧扣教育教学实际,如提问的有效性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史料选择的适切性、教学行为的恰当性等,反思可以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总结出实实在在的体会和认识。
如对历史人物陈独秀的评价,学生往往根据教材各章节所提到的内容加以归纳,也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可据事后了解,学生对陈的印象并不深刻,最多只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还有就是大革命中他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陈独秀在学生心中只是一个政治符号,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教育意义了。经过认真反思得出,这样的教学没有“通过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因此,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新理念指导下,我改进了教学行为,创设了情境,提供了一些陈独秀为人处事的事例,让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去讨论、分析、评价,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三)虚心向他人学习。教师自主发展就是要主动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采用拿来主义,向同行甚至学生学习,增强自身教学有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如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听同行的课,学习人家哪怕是一个优点,指出人家哪怕是一个不足,对自己都是一种长进。同时也可以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完善自己的教学。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与同事的交流,都是在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总之,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的是以人为本,新课程的实施,关注的是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这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新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历史教师要抓住机遇,与新课程和学生一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2
一、提高农村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内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促进素质教育, 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地, 课堂教学效率低, 无法完成既定的历史教学任务, 就需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补课,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实在90年代, 我国就提出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更新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改革, 改变满堂灌、死记硬背及题海战术, 实现启发式教学方式,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推进, 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善, 提高教学质量,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进而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 历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 大多使用题海战术, 课堂教学时满堂灌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 教师甚至还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 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我国教育规律, 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大量时间, 但是历史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好造成不利影响。 初中阶段的学生近视率达到80%, 并且存在焦虑、紧张等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历史成为初中阶段中比较重要的学科, 也是评价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准,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历史教学, 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 甚至使新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二、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 农村初中教学中, 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处于强势地位, 所有教学的开展都是为了中考, 历史作为会考科目并没有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重视,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数量及质量并不高。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从教时间都比较长, 观念等比较落后, 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及理念的洗礼[1], 教师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有时甚至无法回答学生提问。 由于教师的素质能力不高,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也不够先进、科学。 教师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 教学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自主发展得不到培养与提升。 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使得历史在师生心中成为一门纯记忆学科, 对历史内容的思考认识不到位, 学生不能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 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对课本内容的整体性把握不够, 使得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都是零散的, 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
三、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1.强化有效性教学的理念
为了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树立有效性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 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 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进步。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而且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人格魅力。 历史教学内容应突出时代特点, 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减少历史概念及理论性的教学内容, 尊重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 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历史的学习需要通过某种方式与途径将其展示出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学生有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最终为什么还是没有杀掉蒋介石反而把他给释放了? ”[2]再如学习《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时, 教师设计了一个比较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制造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提问学生, 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 请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实现有效历史教学。
3.加强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历史是记录过去的生活的,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加强历史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深入挖掘历史, 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学生熟悉的场景、生活事例、语言等, 强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后, 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学生查阅资料, 也可以向身边的长辈等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 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学生不会感到作业的负担与压力, 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
4.科学利用多媒体
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 通过图片、影像等展示,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 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展示课程教学的配套图像与视频等,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通过图文并茂的知识展现, 使学生的思维认识更加丰富, 更快地接受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问题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纪录片:“圆明园从1860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历经灾难:英法联军火烧, 普通百姓伐木烧炭, 民国初期军阀挖尽石材, 1940年北平粮食紧张, 农民进圆明园平山填湖, 可怜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是面目全非。 ”[3]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 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结语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要提高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 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 在历史教学中获取知识, 强化能力, 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自身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伟, 白前静, 段谟发, 梁娟, 吴境.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沧桑, 2011, 01:147-148-156.
[2]贺兰县第四中学课题组, 张秀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 2015, 02:26-28.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改革是推动教学进步的核心动力,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重要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确立这样的综合目标,既是教学改革发展大形势所迫,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所需,实现这样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深入钻研,大力弘扬务实、创新、实干的精神,努力以教改教研的新成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大突破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奠定扎实基础。
一、课堂教学成效牵动历史教学全局,缺乏有效性的保证,就无法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跨越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推进教学改革工作,是教研教改供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教学工作强劲发展的重要引擎,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高标定位认识这一项工作,进一步增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投入到教学研究活动之中。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阵地。在现行历史教学体系中,课堂始终的进行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任何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要凸显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功能,只有牢牢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够保证教学研究方向不偏。其次,必须在教学设计上着眼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整合。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学有效性问题,并在教学设计上落到实处。教学设计活动中要注重整合教学要素,充分兼顾到各个方面,有情感的因素、手段的因素、互动的因素、检测的要素等等。另外,必须在工作安排上将推进教研教改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也不是一阵风而已,要在思想上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将这一项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实干指数”、“辛苦指数”换来教学成效提升的“成功指数”、“效益指数”。
二、坚持高标定位,致力深研细琢,全流程发力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提升
衡量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高低,不仅要看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性,也要看学生实际掌握的效果;不仅要看有没有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还要看运用的时机、内容是否恰当;不仅要看教师的讲解效果,还要看学生的投入程度与掌握状况。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坚持高标定位,对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坐实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与组织工作,打造构思新颖、形式灵活、效果扎实的历史教学课堂。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应当紧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要更加创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应当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诸多优秀的历史教学实录显示,只有将教学方法的优化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上,才能够体现对教学成效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搜集各种教学刊物中的成功经验,向其他历史教师虚心求教,以及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进行提高。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总结和运用了“时间穿线记忆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角色互换复习法”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更加丰富。初中历史教学中蕴含的信息量较为丰富,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更为生动的教学信息,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究需求,也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扎实基础。笔者立足于历史教材进行教学信息的补充,力求让学生能够学得有兴趣、理解得更扎实。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直观形象的画面可以让历史学习更为形象,理解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三是在教学氛围营造上要更加浓情。历史教学需要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笔者在教学中侧重于让学生知古论今、展望未来,受到主旋律的思想教育,让青春期的初中生思想更为纯洁,理想更为远大。在《难忘九一八》教学中,结合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让青少年一代勿忘国耻,增强为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抱负。
三、潜心研究教学对象,把握历史教学特点,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提供强劲支撑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唯有潜心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兼顾教学对象特点,把握学科教学要点,才能够破解制约教学的瓶颈因素,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要将博取众长作为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支撑。教师要养成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教学资料、上网浏览信息等方式,汲取外地学校在历史教学方面的良好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尝试,将他山之石为己所用,从而促进教学有效开展。其次,要将及时研判和调整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抓手。教师要在课堂上开展当堂检测,了解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方面的效率效果,将检测获得的信息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参考依据,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与方法,保持教学的最优化。另外,还要将师生互动作为推动教学深入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的作用,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开动思维,同时也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从思想理念以及设计与组织环节入手,综合推动教学深入开展。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篇4
内容摘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采用史料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学科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高考命题趋势都在重视能力的考查,具体到历史学科来说,高考历史命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命题中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越来越显著,可以这样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无题不材料”,因此准确运用史料,开展史料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历史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包括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史料教学是打造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就谈谈自己关于史料教学的看法。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会正确运用史料,学生能否正确分析史料将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水平,也将影响到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史料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曾经发生在生活中,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但往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总有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陌生感,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也倍感抽象,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观教育等思想教育以及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历史教育。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具体史料,如历史典故,古人的原话、古籍原文,文物、遗物的图片等进行教学的话,就等于建立了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传输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能感觉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就会“使历史变得鲜活”,这有助于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历史,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使得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真实地感知历史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实现。可见,史料教学既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史料教学,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对历史的学习,就是要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它对当时及至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学生仅凭老师的讲解很难理解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很容易忘记,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牢固,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学习历史乏味,课堂上也不积极发言,使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但是这时老师能选取恰当的史料,选择最佳的时刻进行史料教学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读史,并根据自己对史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相关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观点。实际上老师这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我在讲授历史必修二的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节内容时,若用传统方式来讲授新政内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可能过后就会忘记,但我采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就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严峻的形势,让学生们来扮演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为总统解决当时的难题出谋划策。授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当时美国存在五大问题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中美国的难题,思考总统先生现在需要智囊团的建议,学生实际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情境,积极地帮总统想金点子。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我实际上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学生想金点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可见,史料教学既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1、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谈起阅读问题,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而且会认为阅读能力应由语文学科来完成。其实不然,从我多年从教历史学科的教学经验及近些年来我们地区高考情况来看,我们有相当部分的高中学生不具备与新课程所要求的相应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本来历史学科就有其特殊性,史料的来源、史料的分类特别广。有源于出土文物、遗物、典籍原文、古人原话、后人评论,有文字型的史料、图表式的史料、还有图片、地图、数字式的史料等等,学生阅读这些史料时,读过了但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就都存在困难。所以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 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恰当的史料,教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教学生如何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教学生如何读史料时不会遗漏相关信息点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对史料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即而形成正确观点。
2、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观点和结论并非唯一,我们有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比如,一提到隋炀帝马上就想到“暴君”„„但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有其两面性,那么才能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史料,由学生根据史料中的信息,做出客观的评价,做到论从史出,比如,我在讲《罗斯福新政》时,要对罗斯福的新政进行评价,老师当然不能把自己的评价观点强加给学生,我当时采用的办法是给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第二种观点是: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当我把两种观点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得结合所学知识,想想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罗斯福新政?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求异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除 了历史知识的教授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其思路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元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可能孤立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史实来进行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然后向发散性思维拓展。但是教师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仅仅把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全方位的思考,则有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授《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节内容时,在讲到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三段材料,材料一是殖民扩张给欧洲资本家带来的巨额的财富。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不同影响,一是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和贫穷,一是殖民地人民从欧洲殖民者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殖民地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材料三是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三段材料从不同角度上展示殖民扩张带来的不同影响,学生就能根据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上,全方位地理解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然,采用史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史料的选取,史料一定要对解决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要能通过史料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史料的运用也要注意时机,不能出现史料的堆砌。
有效的历史教学 篇5
“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应该首先关注哪方面的问题?”这个话题曾在2007年的国家级刊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进行过广泛的征文,本人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也不断地在探讨、摸索。下面就借着本次学习所提供的机会谈一谈本人的鄙陋之见。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表述。”历史课堂教学中艺术化的提问,正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设计艺术化的提问是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传统的历史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并非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知识,教材的根本特征已经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材只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促进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建构。例如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作用,传统的问法是隋朝大运河的建成有何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提问总是把提问的针对性集中在课本知识上。这样的提问确立了教材和教师的绝对权威性,限制了学生自己对事物的反思批判。这种远离生活情境“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提问观与新课程的教育观相差甚远。如果这个问题换成这样的问:“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对后来的社会发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种提问方法体现了教材只是“范例性”的新观念,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而是针对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的思维过程,针对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教学提问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学生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因为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提问一定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呢?
第一,多角度提问,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我没有直接问明清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情况?要求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情绪明显高涨,学会积极思维所学过的内容,从秦始皇的灵渠到隋朝的大运河等等。最后会得出结论:经过路线是沿珠江经漓江,过灵渠,入湘水,进洞庭,至武昌,再沿长江而下到南京,最后由大运河北上到北京。沿途会看到江浙的蚕桑等繁荣的商品经济,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棉花、甘蔗已推广到全国,手工作坊发达,有许多宦官在进行特务活动,随意逮捕百姓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第二,比较性提问,培养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比较可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这两种形式的比较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比较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比较思维得到训练。第三,综合性提问,培养聚合思维能力。综合水平的提问,不仅需要学生的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所以这类提问最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习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我曾经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假如有一天杨贵妃突然醒来,得知后世对她的评价后,她感到委屈。她感到唐朝由盛转衰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如果她今天在这时,会怎么诉说委屈呢?这个思考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但这个有趣的情景一出现时,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学生在置疑的活跃状态中,自己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学生观点,认为唐朝衰退的原因主要是:(1)唐玄宗暮气沉沉,不理朝政,一心只想纵欲享乐;(2)唐玄宗重用奸唐人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使唐朝政治更加腐败与黑暗;(3)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逐渐被破坏,为了加强边境防卫而设置的边镇节度使势力不断发展,终于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4)天宝年间,贪官污吏肆意搜刮,租税十分繁重,阶级矛盾尖锐。当然杨贵妃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对她的宠爱,使唐玄宗更加昏庸。因她引起的裙带关系使杨国忠踏上仕途等,但这些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经常设计一些没有现成答案的综合性问题,只要创设好历史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这样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得到了训练。
(三)问题的设置要有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时代性。新教材所选择的是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加强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问题赋予新领悟和阐释,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形成正确历史意识和历史感。
所以历史课堂提问也要有时代特点,能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例如,我在上《隋朝的大运河》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隋朝以前长安城为什么长期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而在唐之后,几乎不再作为政治中心?从中给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个问题很有时代性,原来长安城的兴衰与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注意可持续发展。想到北京的沙尘暴和唐朝时的长安有惊人的历史相似之处。如果不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北京有可能会和长安一样,丧失作为国都的条件。历史敲响了警钟。所以历史提问一定要有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对历史的解释中让学生预见社会和个人的未来任务,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四)问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无论是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提问,作为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也需要具有趣味性,维持学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采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增加提问的趣味性。如在学习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在某个朝代的一个冬天晚上,北方的一个家庭里,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其中一个老人正在抽烟,一个孩子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吃大米饭,三人身上都穿着新棉袄。请问这种生活情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有兴趣。如果这样问:原产美洲的烟草、番薯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来说是索然无味。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6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那么如何在40分钟的教学中,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以下我将结合这学期教学经验加以总结。
一、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与提高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中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老师“满堂灌”、“填鸭式”,师生互动少,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倡导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首先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纳入到教学主体范畴,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平时的教学,让历史课堂动起来。
2、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鼓励师生、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3、用自己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高尚的人格去吸引和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他不单单是一名历史教师,他必须达到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用自己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高尚的人格去吸引和感染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崇拜老师,因喜欢老师而乐于学习,这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完善、优化教学方法
(一)巧设导入,引人入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好的导言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就能为整节课甚至是以后的课程讲授奠定良好基础。如七年级上历史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时,我
以“梦”为切入点:“大家晚上睡觉都做过梦吧?……那大家知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因某人发的一个梦,结果给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人是谁?又做了怎样的梦?我们通过这节课一起来了解。”当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唤起,一切就变得容易多了。
(二)在教学过程中英注重新颖教学方式的设计
1、虚拟历史情境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虚拟历史情境法设计问题“如果你是某某人(或皇帝或英雄人物)你该怎么办?”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活跃他们思维,调动他们兴趣,提高效率。
2、模拟辩论探究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或事件争议不休,通过辩论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历史,去主动分析、思考、主动探究,让他们从中寻找乐趣。
3、联系现实生活法
历史教育教学中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事件、现象,在教学中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留意发掘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恰如其分的参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多媒体辅助视听法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包括资料数据、声音、录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中,使学生增加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分析问题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终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的状态。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7
一、立足教材分析, 明确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了一扇窗口,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材是活的, 不是死的。因此,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是向学生交代大量的教学内容,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认知和主动参与, 感受智慧生成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具体而言, 教材分析不应局限于所教的教材本身, 还应结合初、高中教材, 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 从不同角度总结所用教材的优缺点, 以便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
首先, 从纵向上看。尽管在具体的历史知识上, 高中和初中的历史教材有许多重合之处, 但高中的教材在视角上更多元, 更强调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并不局限于个别史实的记忆。以夏史研究为例, 《初中历史》 (七年级第一学期) 的表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停留于以时间为序的基本史实的描述;而《高一历史》 (第二分册) 的表述为“文献和考古中的夏文化”, 通过结合文献资料和相关考古发掘, 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突出获得历史结论的途径, 强调一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的比较分析, 有助于更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其次, 从横向上看。对教材的分析, 应重点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并与其他版本的教材做横向比对, 在此基础上把握所用教材在编写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 以便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思路。
试以上海在2007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的“余版”教材和曾经短期使用的“苏版”教材以及最早的“人教版”教材相对比, 不难发现, 新的“余版”教材综合了二者的长处, 既突出“苏版”教材中文明史的理念, 又弥补其史料不足的缺点;既吸收了“人教版”教材体系分明、历史感强的长处, 又摒弃了很多陈旧的史学观念, 通过结合小字或设置“知识链接”、“名家论史”等栏目的方式, 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吸收进来, 强调对学生历史通感、多维视角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当然, 目前使用的新版教材并非尽善尽美, 不足之处依然存在。例如:少数课后问题的设计与教学内容存在脱节;教学内容的前后延续上有局部的断层;部分内容的学术色彩、专业色彩过于浓厚, 学生不易理解;个别图片和文字存在误差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认真研究, 合理把握教学的度, 并适当向学生澄清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有学者这样指出:“从根本上说, 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 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1] 换言之, 历史教学的着眼点,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 而是为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服务。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由思考的精神, 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多种视角, 并在其中发展自我定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在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
二、贴近学生实际, 以学生发展为本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最近发展区”[2] 。在“最近发展区”中, 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 有知识的、能力的, 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师的教学行为, 包括教学手段的实施、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法、途径的不同, 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这个区域中发展的程度。因此, 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发展水平, 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1.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
首先,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的完整性、辩证性、逻辑性、假设性等方面已有所增强, 随着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 他们能够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的了解, 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提出假设并加以判断。他们不只是看局部, 更能着眼于整体;不只是看现在, 也能远眺到未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则经常表现为一种下意识的回应。例如, 在讲到长平之战, 秦军坑杀赵军40余万降卒的过程中, 有学生很快提出:“当时的总人口有多少?赵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士兵?司马迁的记载一定可靠吗?”这个问题中, 既涉及具体的史实, 也涉及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可以说含金量很高。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反映出简单的表层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真正吃透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 很难及时有效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契机。
其次, 由于种种原因,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相对比较薄弱,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不足, 以致容易出现一些思维上的混乱。例如, 在请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评价“为什么说古代罗马从共和制发展到帝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时, 不少学生以罗马帝国时期的繁荣局面来论证帝制的进步性, 这犯了历史研究中“以果推因”、“本末倒置”的错误, 将一个历史事件的结果看成是引发其产生的原因或条件, 缺乏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再如, 在考试中, 学生经常只看问题, 不看提供的材料, 给出一个意思正确却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往往得不偿失。这些问题, 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加以纠正,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
2.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认知情况分析
开学第一周, 我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5个班级中, 任选1个班级做了问卷调查, 总结和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情况。根据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的统计, 尽管有54.76%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和“很感兴趣”, 但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比较扎实”。90.5%的学生表示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于历史课上教师的讲述, 其中有62%的学生另外还通过课外阅读和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获得历史信息。问题在于,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有相当程度的兴趣, 也能主动地去接触和历史相关的信息, 但真正学好历史的学生却很少?排除学科差异和功利化学习的因素, 我认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身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贴近学生, 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 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无效的;反之, 如果一个问题全体学生都能回答, 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多达69.1%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感兴趣。虽然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早已脱离了纯粹讲故事的阶段, 往往更强调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突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培养学生从理性的高度思考历史, 但我认为,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本身就是来自于具体的史实, 与其抛给学生一个个的结论, 不如通过典型的事例, 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认识。
以《高一历史》 (第二分册)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为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革时期, 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变革层出不穷, 历史信息多, 线索乱, 传统的讲述法往往是从经济基础入手, 逐条分析各个领域的变革, 思路清晰, 但容易显得枯燥, 比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这种方式讲完一堂课之后,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抛开条条框框的束缚,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如泓水之战、吴越争霸、齐桓公称霸等, 展现这个时代的变革, 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学片段:
师:迁都到洛邑的周平王穷困潦倒, 只能向邻近的郑国借债度日。公元前763年的某一天, 郑国突然发兵吞并了邻近的胡国, 打响了春秋诸侯争霸的第一枪。这时候, 如果你是周天子, 你会有什么反应?
生:生气, 非常生气。
师:为什么?
生:因为按照西周时候的土地制度, 土地是属于周天子的, 不能随便兼并。
师:那如果你是周天子, 你打算怎么办呢?
生:很想制止, 但制止不了, 没那个能力。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
生:天子权威的衰落。各国纷纷效仿, 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通过多次教学准备和实践摸索, 我认为, 结合典型事例,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是激发其探究学习兴趣的关键, 同时, 也能使学生自觉地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 发现和感悟历史, 体验历史中蕴涵的人文魅力, 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现代公民。
三、完善有效教学准备的几点基本思路
首先, 引用赵亚夫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学目标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3] 事实上, 在实施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为教学目标贴了很多标签, 却无视实际的教学效果, 形成“一张纸, 两张皮”的局面, 这种做法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也完全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必须严格摒弃, 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备教材、备学生。
其次, 教学准备的关注点, 并非教师的教学技术层面, 而是学生的学习层面。教师应通过日常教学、作业、试卷、网络等多种渠道, 尽量多听取学生的想法, 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 我从这堂课中能学到什么?”让学生参与自己的教学评价, 从他们的眼中反观自己教学的成败, 其意义是几堂公开课或研讨课无法比拟的。
最后,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从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尽管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课堂教学, 但不断反思和修正的结果, 既能够形成多维的教学模式, 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情景尤其是突发的教学情景下更好地引导学生。
总而言之, 要想让学生“用心”学, 首先教师自身必须要“用心”教, 不仅“教教材”, 更要“教学生”。通过精心地教学准备、实施和反思, 不断挖掘历史教育的人文内涵, 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充分发展个人的能力和个性, 意识到自己是有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 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提供具有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73.
[2]张人利.教学有效性判断是评课的基本依据[J].现代教学, 2007 (1/2) .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7-01
引言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互动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建立互动教学能够带动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更主动开心地去学习,减少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调与沉闷。基于此,本文也就围绕着互动教学展开如下几点探究:
一、互动生成方式的预设能力是很重要的
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需要优化教学目标,要能够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预设互动生成。课堂的预设生成要在学生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便于学生接受。比如说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教授,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公报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基于这一教学内容是不需要进行拓展的。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在上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再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也能够使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比如说,上课一开始师生可以一起先回顾一下上节课的主干知识,按照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先讲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接着再讲“中美关系正常化”等一些内容。这种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教学,既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有实效,而且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更积极了,更愿意参与进来。
二、互动的空间在于弹性预设
这里所说的弹性预设主要指的是在教学内容上也适当地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想象范围,要切实地制定出以学生为学习核心的措施,为实现学生充分想象的目标做好铺垫。弹性预设的重点则在于强调教学方式实现的主要方向,促使其灵活性能够更加积极地显示出来。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经历,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这也历史在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学生们的情感态度是无法从内心实现的,这也需要借助于教师的互动教学才能顺利完成。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以弹性预设为基础,同时还要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性为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富有创造性。 比如,在探究“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准备资料,课上再由学生发问,问题则由其他的学生进行作答。这样,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对于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更容易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则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匈奴这个种族真的存在吗?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呢?”同学们也都众说纷纭。此时,根据学生的疑惑点,教师在适当地加以指导,则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了。有些学生则会提出:“王昭君和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恋爱史也是真的吗?”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都是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的。学生之间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谈论,最后再由教师为大家揭晓这个谜团,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所看的书籍以及在电视上所得的描述把真实的情景描述给学生们听,学生们也会聚精会神地听,效果则非常不错。
三、把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步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一些问题则开始有自己的认知能力了。在这个半成熟的时期,学生们的情感表现也是非常强烈,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各自的情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也希望在课堂学习上教师不要再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知识,他们希望教师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把一些知識以典型实例或者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说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理论和真真切切的情感。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要想有效地提高师生间的互动,需要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巧妙地激发他们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的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过程,从而引发学生们的积极思考,为有效地实现从知识到情感的全方位互动奠定基础。
例如,在探究“台湾问题”相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把握学生的爱国情感,先从台湾的沧桑历史作为切口,然后再鼓励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学生们也都能够在互动中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将各自的看法发表出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教学质量上升到更高的档次。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但是如果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更是一种能力了。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能回答问题,也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就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着每一课的重点内容,精心地设计好供学生探究的课题,其中,题目要体现梯度性以及探究性。在讲课的过程中,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进行分类整理,分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想学”为“乐学”,进而再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
师生互动主要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个重要宗旨,教学中,师生充分地动起来,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既能够获得最大的收效,也能够让教师也真正地成为受益者,既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对组织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是大有益处的,为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服务的。
参考文献:
[1]杨爱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3(13).
[2]赵灿东.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法.云南教育,2005(35).
[3]刘丰宪.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1(09).
[4]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树同教育科研,2006(3).
【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推荐阅读: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09-29
中学历史有效教学09-16
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05-12
有效教学的高中历史10-17
有效教学走进历史课堂07-24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01
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05-11
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06-01
初三历史教学的高效性09-09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