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2024-09-17

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精选5篇)

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篇1

新疆的农作物种植品种广泛,种植历史悠久,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大麦、豆类、棉花(包括长绒棉)、油料(包括油菜、胡麻、葵花)、甜菜、麻类、烟草、薯类、果用瓜、打瓜、苜蓿等。

一、新疆农业结构的历史阶段性

新疆农业发展其结构调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农业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为主,以粮食生产作为基础产业。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发展重点开始转向“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此时以棉花为主导的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在保证粮食安全、棉花稳定的基础上,南疆农业结构开始向以林果业为主导,围绕畜牧业的战略方向转移;北疆确立了以畜牧业为主导,围绕畜牧业、调优种植业的新的发展思路。

二、新疆农业结构历史变化特征

按照我国五年计划期来研究,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疆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自“一五”(1953—1957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除“二五”期间略有回升外,其他年份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从“一五”时期的78.42%下降为“十五”时期的39.92%,下降了38.5%,平均每期降幅为3.85%,尤其是自“五五”至“十五”时期下降幅度较大,平均每期降幅为7.13%。主要原因:一是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对粮食的需求下降;二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有了生产其他农副产品的机会和自由;三是由于80年代以后粮食作物生产过剩,收益率降低,导致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

2.棉花的播种面积上升很快。从“一五”时期的6.32%上升为“十五”时期的30.57%,上升了大约5倍。棉花的播种面积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五” 至“五五”为变化幅度不大的第一阶段;“五五”至“十五”为上升幅度较大的第二阶段,平均每期上升5.07%。主要原因有: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加工设备以及管理知识的限制,新疆的棉花播种面积很少,大规模的棉花生产开始于“六五”时期。一方面是新疆有适宜种植棉花的良好自然条件,随着棉花市场价格大幅攀升,种植棉花的收益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加大了对棉花的科研投入,实施促进棉花生产的产业政策,鼓励农民生产棉花。

3.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不大,但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如蔬菜播种面积从“一五”的1.89%上升为“十五”的4.62%,升幅为2.73%,尤其是“九五”到“十五”期间上升较快。其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人们的饮食结构中,粮食消费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而蔬菜和瓜果的消费比重在逐年上升;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蔬菜和瓜果的品种增多,深加工技术提高,蔬菜瓜果的附加值高,收益大,也满足了种植户增收的需要。

4.其他作物的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注:数据来源于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

5.新疆农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4年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已经达到750.7亿元,是1980年(31.00亿元)的24.22倍。在西北五省中,1995年以前,新疆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低于陕西,一直位居第二位,1995年至今新疆均位居第一。

三、分地州农业结构的现状

新疆土地总面积为166.5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由于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形成独特的南北疆农业结构特征。

200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南疆略高于北疆,分别为47.32%和42.75%。其中,南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地区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70.13%,最少的地区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4.92%;北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昌吉回族自治州44.97%,最少的地区是克拉玛依市7.04%。

棉花的播种面积南疆高于北疆,分别为31.22%和16.81%。其中,南疆棉花播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47.43%,最少的地区是和田地区为9.65%;北疆棉花播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克拉玛依市的70.39%,最少的地区是阿勒泰地区为0。南北疆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棉花种植要有适宜的气候,而北疆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不适宜。

果用瓜中,南疆略高于北疆,分别为3.15%和2.14%。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是全疆果用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种植面积均占该地区播种面积的1/10多,达到10.54%;其次是南疆的喀什地区,为4.02%。

油料作物生产中,北疆远高于南疆,分别为10.19%和1.2%,北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油料作物生产均占北疆地区播种面积1/10以上,分别为13.30% 、13.17%和10.73%。

北疆蔬菜的比重略高于南疆,而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蔬菜播种面积占到当地农作物播种面积近1/4,为23.37%。

依据不同作物在该地区种植面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出,2006年北疆农作物种植结构构成依次有: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甜菜、薯类、果用瓜;南疆农作物种植结构构成依次有:粮食、棉花、蔬菜、果用瓜、油料、甜菜、薯类。详见表2:

四、新疆农作物结构的相似性

本文用结构相似系数来动态地反映新疆农作物生产结构的相似性。结构相似系数反映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的状况。用公式表示为:

R10=Κ=1nXikXjkΚ=1nXik2Xjk2

式中,XikXjk分别表示i地区和j地区产业结构中第K产业所占比重;R10表示i地区相对于j地区的结构相似系数,其取值界于0与1之间。系数值越大,表明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高;系数值越小,表明两个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越大。

从表3可以看出,新疆农业种植结构相似系数很高,“一五”到“四五”的R10接近1,说明种植结构非常相似,其间几乎没有调整农业结构。从“七五”和“八五”开始,种植结构略有调整,“八五”时期的调整幅度稍大一些。说明自1956年到2000年的44年间,新疆的农业种植结构很相近,变化很小。

注:农作物种类包括:粮食、棉花、油料、薯类、蔬菜、甜菜、果用瓜、其他。

五、新疆农业结构发展趋势

1.新疆农作物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并已形成四大基地的农业新格局。2006年,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5637.3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2.3%,提出以粮食、棉花、林果、畜产业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2.农作物种植结构近期呈现“五增五减”的趋势。2006年,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呈现“五增五减”的趋势:即棉花、甜菜、烟叶、蔬菜、瓜果类种植面积较大幅度增加,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略减,油料、麻类、药材种植面积通过市场调节较大幅度减少。

3.实现了粮食安全,粮食的播种面积一直在下降。新疆自1960年以来粮食的播种面积一直在下降,自1960年占全疆播种面积的78.73%下降为2003年的37.66%,下降了41.07%;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 185.76万亩,同比减少0.9%。但粮食的产量在增加,近年来,新疆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440公斤左右,除自给有余外,还可少量调往内地省区,出口周边国家,确保了全疆的粮食安全。

4.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从1980年到2003年,23年间棉花的种植面积增加了4倍。2006年,棉花生产继续较大幅度发展态势,全疆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 908.77万亩,同比增长9.7%。

5.林果业刚起步、水果品种较少,但发展前景广阔,正在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2004年,全疆林果总面积1 004万亩,其中环塔里木盆地已经形成800万亩以上的规模,林果产品产量突破300万吨;其中,葡萄128.76万吨,年均增长13.5%;梨36.78万吨,年均增长13.5%;杏76.88万吨,年均增长23.7%;林果产值超过4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达296元。2006年瓜果类播种面积为110.47万亩,同比增长7.42%。

6.基本告别新疆冬季吃菜“老三样”的历史,但蔬菜产业的发展还不清晰,实力还很弱。2004年,蔬菜总产量919.13万吨,以大棚温室栽培为主的设施农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5万亩,生产反季节蔬菜108万吨,极大地丰富了淡季蔬菜市场;工业番茄产量452万吨,加工番茄制品75万吨,占全国番茄制品产量的90%以上,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新疆已成为全国番茄加工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生产基地。2006年,蔬菜播种面积267.71万亩,同比增长5.1%。

7.其他作物的变化呈现不同趋势。2006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225.35万亩,同比下降18.6%;甜菜播种面积141.14万亩,同比增长35.2%;麻类播种面积30.81万亩,同比减少42.9%;药材播种面积22.49万亩,同比减少4.7%;烟叶播种面积为2.15万亩,同比增长2.1倍;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04.09万亩,同比下降1.7%。

摘要:农业结构,也称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地区)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广义农业结构指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比例和相互关系。狭义农业结构指种植业内部包括谷物、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属于现行我国统计制度中的各项种植业类别。新疆农业结构发展趋势形成以下特点: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棉花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林果业发展前景广阔等。

关键词:新疆,农业结构,历史与现状,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宋建华.2006-2007年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分析与预测[A]∥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刘仲康,董兆武.2006-2007年新疆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篇2

【摘要】: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人脑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趋向非平衡状态的过程。本文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探讨了该理论与中学历史的关系及运用它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耗散结构历史教学

一、耗散结构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它成功地揭示出一切生物系统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趋向非平衡状态。几十年来,该理论已逐步发展为一门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包括教育科学)。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实际是一次飞跃——质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这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必须通过一个自组织 过程。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输入负熵的过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可以看作是一耗散结构。对从事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其大脑中知识熵 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由于不可避免的遗忘而产生的熵增加和由于学习时吸收信息而得到的负熵。根据历史学习的有序原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实际上是将表面上杂乱无序的历史知识,根据其内涵、本质及内在相互联系,逐步变成有序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不难理解,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高效益的历史教学系统就是一个耗散结构。因此,如果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将会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给历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二、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1、进行开放式教学,广泛摄入信息。

一个系统只有在充分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有序,有序的结构需要不断地输入大量的信息并与外界环境 不断地进行交换信息才能维持。封闭(孤立)系统是无法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始终都只能变为混沌无序。学生在学习中大脑的认识结构是不断地从混沌到有序,因为学生的大脑在学习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他们一方面不断地吸收大量的新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大脑旧知识信息会产生遗忘。如果不断吸收新知识信息的同时又不断运用、巩固旧知识信息,就会使遗忘减少到最小值。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主要问题就在于过于封闭。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缺乏信息交流,输入学生大脑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纠正、补偿,学生学习思维过程和疑难也很少被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也难以消化,一知半解。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思维系统的全方位开放,可使大脑处于足够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混乱无序变得条理清楚。

具体措施如下:(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及对教师的情感,使学生想学和爱学历史。(2)、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实践,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系统开放。在课堂上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动手时间,多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课外作业。多运用录音、挂图、录像和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尽可能让有关信息通过视、听、嗅和触等感觉器官多渠道地输入学生的大脑。(3)、提供多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与想象,激活大脑中的有关信息。提倡一题多解,允许学生提不同的意见,培养发散思维 1

等。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既可以让学生参观战争遗址、观看有关电影(如《地道战》、《屠城血记》)等,又可以结合时事,(如针对目前日本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以及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事。)让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并进一步了解此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等。努力实现并提高该历史的教学目标。

2、构造非平衡思维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普里高津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稳态时,更加有利于负熵流(信息量)的输入,从而达到更为有序的状态。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非平衡状态,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话,那么,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都很容易发生共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随着认知矛盾的解决进入更高的有序状态。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构建思维的非平衡态。那么,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思维系统处于高度非平衡状态呢?

(1)兴趣激活教学法

要启动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从有趣的问题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活教学法就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激励学生兴趣,去掉思维惰性,开发创造意识,使学生处于平衡的思维系统立刻打破,达到更高层次的非平衡状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使学生产生一种“历史就是记记背背,与现实没多大关系”的观念。要尽一切手段去调动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2)矛盾情境教学法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或有意引导,从而产生矛盾情境,使学生深刻认识错误,促其大脑接触新刺激,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让大脑的劳动处于紧张而愉快的状态。从而提高科学思维及求异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系统远离非平衡状态之后达到更高的有序状态。例如,学习“鸦片战争”的原因时,我们知道: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因此,有同学认为,战争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如果老师问:中国为什么要禁烟?如果中国不禁烟,战争还会发生吗„„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进入了一种矛盾情景状态,思维便开始处于一种强烈的非平衡状态,它能激发自身去反思,去寻找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与本质的理解。

(3)逆向思维教学法

一直以来,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一直是中学历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一些非逻辑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相比之下,它更灵活更有生命力,更容易让大脑处于一种高度激活非平衡状态。非逻辑思维一般有求异、逆向、发散、联想、类比等思维,对于这些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例如,我们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一节时,得知太平天国的历史转折点是“天京变乱”。由于“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最后失败了。在此,我们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会不会失败?”答案是肯定的:太平天国还会失败。这就促进了学生对历史本质与规律的掌握。这也是逆向思维成功运用的例子。逆向思维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可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由于它与常规思维“唱反调”,所以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3、构建密集信息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输入大量的历史信息。而只有形成知识密集的历史信息库,才有可能向学生连续不断地输入有用的历史信息,才有可能达到稳定的有序结构。要向学生输入历史信息,就涉及到信息源的问题。除了教材等为当然的历史信息源外,作为教师还应主动积极地构建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充实的历史信息库。如平时注意收集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历史文献、实录、历史题材的影视等资料,还可组建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

动,组织参观访问,承办历史板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能优选历史信息传递渠道,发挥历史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感知记忆特点,正确处理、高效使用信息源。这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又有灵活机智的教学技巧,既有灵巧的动手能力,更有规范的板书设计等技术,还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等。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整历史信息的传递。学生是历史信息的受体,对教师传来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加工和取舍,并向教师反馈信息或向外发布信息。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实现历史信息传递的有效控制。

4、科学合理地减少遗忘量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要提高大脑的有序程度,还必须尽量减少因遗忘产生的熵增加,因此科学合理地减少遗忘也是提高学习有序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减少遗忘,一方面要注意信息输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力求做到正确理解、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内容更是要理清思路,辨别异同,掌握关键。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对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及直接原因的分析,必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理解与答案,否则学生会越学越糊涂。在知识的记忆上,应多介绍一些记忆的方法与决窍,多强调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另一方面,还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复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复习主要是讲究“时”和“习”。这首先要把握好复习的时机:根据遗忘规律,针对不同的内容确定复习时间。一般是在还没有完全遗忘时复习较好,但也不宜过早。因为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才行。其次,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力求形式多样、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和总结,努力做到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又有新的认识、新的提高。对一些比较复杂、繁烦的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多次复习才行。

5、摆正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从根本上摆正了学生主体的位置。由耗散结构理论可知,耗散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活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即开放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下,一旦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阈值,系统将产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自行产生的组织性的现象就是自组织现象,自组织才能产生新的结构。学生思维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从外界吸收各种历史信息,但最终要自己经过加工处理分析,重新融合到大脑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摆正和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哪一科,包括历史,一般都遵循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课外练习。世界教育史上,不管是夸美纽斯,还是凯洛夫、布鲁纳,这些教育家们提出的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这些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的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能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因此,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构建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已使我们创造了不少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模式;碰壁——点拨教学模式;自主——指导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并应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

(2)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激发、引导、说明、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作用不明,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这种过分注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和忽视对学法研究的现象已落后了,我们必须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结构化问题、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进而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目标,包括历史学科在内,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但由于经验不足,所以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结构化问题教学模式仍相去甚远!通过多年来教学实践的摸索与尝试,对于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有了些许见解,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仍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充实、完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与学的实践谈几点我个人的见解与反思。

首先,积极参与教改创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侧重于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 教师已经习惯了一言堂,满堂灌,就教材讲教材。而学生也养成了不乐于动手动脑、坐享其成的习惯。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又是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所以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那么,我们将如何转变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模式呢?其实“有效结构化问题教学法”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有效结构化问题教学法”首先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需要每一位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学目标提炼成一系列具有鲜明逻辑关系的结构化问题,并且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做到科学合理、逻辑紧密、层层深入;然后再以结构化问题为主来设计教案;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通过不断变换问题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一、小组建设

(一)分组方式:全班分成6个组,每个组6--7人,并且每组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每组确定一名组长,总体负责组织、协调本组学习任务的分配和整合工作。

(二)每组任务: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是针对所给问题的个人独立思考、学习,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组内初步交流,最后是全班各组之间的竞赛交流准备。

(三)组内分工:

第一,要求各组统一提前查阅有关赫鲁晓夫生平事迹资料,认真预习《苏东的艰难探索》,做好学习准备。

第二,要求各组每位成员针对所给问题做出答案,然后经过组内讨论、探究,将最后议定答案写在小组共同的作业本上。

第三,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一起逐题讨论每一个问题提的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

第四,推荐同学代表全组答辩,本组其他成员做好补充准备。

二、教师准备

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所要解决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将课本知识分解成几个结构化问题,按内容列出需要学习的题目,每个题目根据答案多少、难易程度给出相应的责任币,每组题目相同。由教师直接指定某个小组回答或让某个小组临时指定其他小组回答。回答问题时,其他小组成员不得提示,提示则扣分,目的是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准备答题,都为小组做贡献;如答不出,本小组成员可以继续补充回答,补充正确本小组不扣分;如本组成员仍回答不出,则由其他组同学自由抢答,相应给答不出的小组扣一个责任币,给抢答正确的小组加上;目的是使学习程度相对较高的同学也得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培养小组合作团结精神。

知识题目如下:

1、赫鲁晓夫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课本第75页的材料阅读,想一想: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

4、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5、我们应如何客观看待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

(提示:请从进步意义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

6、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改革?

7、匈牙利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8、请你试着从匈牙利改革措施中分析改革的成效。

9、拓展延伸: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的改革历程中,你得出哪些认识?

(提示:可从实事求是、重视民生等方面考虑)

三、注意的问题

(一)每个小组要安排时间控制员和讨论问题音量的控制员,不能让个别学生坐等答案或借机闲谈,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二)学生必须提前预习、充分准备;必须是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防以个别代全体,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三)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巡视时,随机加入到小组学习活动,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四)当某小组给出答案,其余各组补充完毕后,对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就没必要再讲。对于那些学生仍存在疑问的问题,老师要予以重点讲解,并给出该问题的标准答案。

(五)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对所学知识及时做好归纳或小结,为学生展示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链,并且给学生一点儿时间在笔记上及时整合知识。

(六)最后,可以通过小组比拼的形式继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当堂巩固、记忆。

总之,通过“有效结构化问题”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与竞争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回答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对集体的责任,从而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教与学的方法成功之处则在于真正做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当然“有效结构化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自信心不足,声音不够洪亮。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这些学生给于充分鼓励,并对他们能主动回答问题予以及时表扬(尤其是后进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回答问题的表述不够确切、完整;再则,回答问题的思路不开阔,仍停留在对问题表象的认识,且不能做到活学活用。

综合以上几点思考,我觉得“有效结构化问题教学法”是否能真正发挥其巨大作用,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是否有勇气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是否有勇气面对挫折与失败,是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一切都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心态与自身实力。另外,我们还要从所属学科特点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各自学科特点的教学之路,真正让“有效结构化问题教学法”走进我们的课堂,取得硕果!

参考文献:

[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西安市教育学会,2010年8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篇4

一、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意义

(1) 引进社会热点,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历史教学资源不能仅仅停留书本之上, 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例如, 课外辅导书、新闻资料、报刊、电影等,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 “社会热点教学”作为新兴的课程教学概念, 也是对新型历史课改的有力理论支持。但是, 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教学资源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等, 这就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对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 历史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 它来源于生活, 发现于生活, 这就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大胆开发社会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感染力, 促使历史知识形象化, 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及批判能力。

(2) 引进社会热点, 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 进行中外对比、古今对比。这种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拓展知识面。例如, 学习“商鞅变法”时, 涉及的贪官污吏, 教师可以引入当下社会的热点:薄熙来案、周永康案中涉及的贪污腐败, 激发学生展开讨论, 并积极查阅相关知识, 做出总结, 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及对现实的针对性批评, [1]然后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向往, 并和同学分享, 引发自我的历史思考, 拓展自我的历史思维及知识面。

(3) 引入社会热点, 提升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简单的书面历史教学, 其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批判、对当前的借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当下问题, [2]并利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例如, 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引入当前台湾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对台湾问题展开分析, 让学生明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锻炼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 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引入社会热点对学生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1) 引入社会热点, 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孔孟教育, 还是瓷器、丝绸, 等等, 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 学习“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如中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和嫦娥一号等, 通过多媒体播放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后教师进一步讲解科技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进社会热点, 强化民族责任感。回顾历史发展, 我们知道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稳定团结。[3]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就要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 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课时, 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入2014年3月初我国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 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国家、反对恐怖暴力威胁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

三、总结

总之, 让社会热点走进初中历史课堂, 无论是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还是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 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就要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 锻炼学生的批判分析能力, 让学生理性看待历史, 客观评价社会热点。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进与实施, 革新教学传统, 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已是当下所有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 社会热点已经是很多人们最为热议的话题, 同时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当地教师积极大胆引进社会热点, 通过将历史与现实对比使学生产生心灵的触动, 感受历史,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至此, 本文对如何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作出分析, 通过对当前的历史教学现状、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的意义及其对学生爱国情怀的教育方面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 论证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热点,融合,高效

参考文献

[1]曹国华.整合时政热点材料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36) .

[2]林跃.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J].考试周刊, 2010 (11) .

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篇5

一、教学目标的拟定分析

本课课标的要求: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 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描述, 教师以常州市新北区推行的板块三串式要求梳理出教学目标:

1. 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

2. 通过材料概括分析启蒙思想基本内容, 了解启蒙思想的基本内涵。

3. 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 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流程的展示与分析

【感悟心得】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的感悟:

1.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中心主旨就是用这一模块化设计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为核心进行问题教学设计。同时, “学生活动串”有了明确清晰的设计要求, 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进行。第三个板块“反馈串设计”进一步要求体现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行为。新课程强调课堂的交互性、评价的多元性。“反馈串设计”这一模块正是体现这一理念。这样“板块三串式”完成了教学环节的第一次循环互动。

2.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是横向的三串为一个整体, 纵向来看, “问题串设计”也是一个逻辑整体, 板块与板块之间也是一个整体。既然是“串”, 本身就是完整的体系构建过程, 是一个循环过程。具体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求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已有的思维发展为基础, 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 通过问题或者活动逐步深入, 以此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生成过程。本课实例中, 在第二板块启蒙运动的探究教学中, 六个主题活动分别按照一般逻辑思维层层推进:背景、概况、影响与比较。这符合学生一般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同时, 板块与板块之间应体现内在的关系。在本课案例中, 各板块之间基本是平行的。应该说, 历史的时序性、事物发展的因果性必然要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其基本规律。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

3. 中学教学过程整体以模块化结构设计, 能有效突出框架结构。由于历史的广泛博大, 容易导致课堂偏离中心, 出现无序性。以板块三串式设计教学, 较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同时, 问题串的设计能体现出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性与内在逻辑性。

4.“思想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学生的感悟。本节课教师大量运用资料与图片以感性认知逐步引导学生递进式感悟启蒙思想。所引用的材料大部分来自生活常识、漫画等, 以小见大, 以微知著, 使得原本比较深奥的思想理论具有生动性。

综上所述, 以“板块三串式”构建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模块化的结构能增强历史课堂的体系化、针对性与可控性。同时也有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学生活动串与目标反馈串其实是一个整体, 不宜割裂。如:“投影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头像, 设问“他们分别是谁?”后, 以连线题的形式, 让学生一一对应代表人物与其基本观点”,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 可以让学生直接回答连线结果, 但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为了体现“三串式”, 有故意停顿、人为强调学生动作的嫌疑。最好让教师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 并拟订几种方案, 或者依据班级情况, 预设学生学习情况作进一步深入的设计。

摘要:有关思想方面的教学一直是历史教学难点之一。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精神文化的内涵, 又要引领学生进行再生成, 感悟历史、思考当今。如何才能化解课堂时间的紧迫与思想文化的高度、抽象之间的矛盾?在听完依据“板块三串式”课堂设计而开设的公开课———《引领时代的思考》, 作者有不少感悟。作者就关于“板块三串式”结构下的小组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谈谈感悟。

上一篇:搞好中学音乐教学下一篇:新中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