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高中历史教学(精选12篇)
课堂讨论高中历史教学 篇1
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 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探究,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教学就是围绕“问题”的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必须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再加工, 使之适应学生学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优化问题的设计。怎样优化?笔者认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问是课堂讨论质量优劣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斯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设问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贯彻新课标, 着力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向联系, 发展学生多向思维,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设问的范围是有关重大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 特别是与当前时事热点联系紧密的相关历史知识。在设问的技巧上, 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1. 注意设问的综合性。
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结合史实分别指出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中多个章节的相关内容, 时间跨度大, 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 使相关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注意设问的多角度、新颖性和启发性。
在教学实践中, 问题的设置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 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情况, 有的放矢, 多角度变换, 使问题有趣、新颖、具有思辨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辨的热情。
3、注意设问的知识前后联系和类型比较。
在对《启蒙运动》一章进行讲解时, 我问:“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影响?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也出现了启蒙思想, 为什么没有像启蒙运动那样激起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这就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中国近代辛亥革命史实”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 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上提问, 要求学生必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纵向联系, 进行认真思考才能整合出来, 难度较大, 但它远比知识性问题更有必要性, 更有价值。
二、教师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要充分备课, 围绕教材内容的重点、学生的兴奋点或思维的难点而展开。为了突出讨论主题, 可以重新处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前后顺序, 给予恰当的时间分配。同时, 为了广泛地展开讨论, 必须为讨论准备必要的背景知识, 这需要教师在确定问题后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方法以及材料搜集的分工与处理。同时, 给学生以具体的目标, 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当然, 教师也应在上课前做好教学预见。根据学生的心理、教学内容和讨论方案对讨论过程进行合理的预见。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如何?问题有何讨论意义:需要将问题分成几个梯度进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提出哪些不同观点?如何引导和处理这些观点?等等。
三、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
讨论时, 教师首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 为讨论营造民主、活跃、平等的氛围, 让他们充分讨论辩论、各抒己见,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材和教师的观点,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 循序渐进, 把好脉。当讨论出现缄默时, 教师要挑起话题, 打破缄默, 不断启发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时, 特别是出现激烈争论时, 教师要及时因势利导, 回归主题, 继续进行深度讨论, 对学生提出的新颖观点, 要用长远的眼光提出进一步的期待, 以肯定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最后作好总结。总结时, 教师阐明主要观点, 要大力表扬很有见地的发言和表现积极拥跃的学生, 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他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的大胆质疑, 对前人尚未发现的现象和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 独立思考, 进行论证, 即使有不当之处, 得出的某些结论还不是很成熟, 甚至有些偏激, 教师也要欣喜地肯定其创新思维, 并引导学生分析缺陷, 找出缘由, 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进行课堂讨论的这种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高效地参与学习, 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找到自我存在感、成就感, 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 提升他们的各种能力, 这些能力又激发起他们更旺盛的求知欲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拼搏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课堂讨论必须关注、了解学情, 尊重、适应学情, 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出发, 优化教学目标, 调整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精心设计问题的起点、梯度,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从“乐学”到“会学”, 从“会学”到“创学”的转变,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J].历史教学 (津) , 2005, (11) .
[3]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 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课堂讨论高中历史教学 篇2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这两年新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新课程中运用较多的讨论教学法。
[关键词]
历史课堂
课堂讨论
有效性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讨论法并非新的教学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自课程改革以来,在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或诸多报刊、杂志中。一时间,讨论式教学再一次被我们推到了课改的前沿,但更多的声音却是“讨论式教学只能流于形式,很难有实际效果”。在这种声音下,面对讨论式教学很多教师望而却步,能够长久推行更是凤毛麟角了。那么在当代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状到底如何?
事实上,受到旧课程内容的影响,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制约,教师认识上的误区、缺乏操作的经验技巧甚至学生因素的影响,其应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教科书的问题,很多老师认为其时序性不够,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划分割裂了历史进程本身的整体性,内容很多重复,专题式的安排脱离了学生的通史基础知识严重不足的实际,使初高中教学脱节,教学工作很难展开。
②时间紧,内容多。新课程内容多,有些内容比较难,按照课标和指导意见的要求,一周3课时的教学时间就显的很紧,(想想看学生一学年要学完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3本书),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老师们为赶进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实践新课程的诸多目标,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③与新课程相应的评价体系远远没有建立。从历史这门课来看,现在的评价方式仍然只有考试,而考试的内容,从平时的配套练习到地级市的统考,不是知识太老旧就是太简单,所以现在的状态仍然是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围绕考试而教。
④教师们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很不够,很多人对新课程的热情不足,当然这也有客观的原因,比如说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制约,还有就是老师们很多都太忙太累了,在高考制度下,考试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让老师们放不开手脚,所以上课一般都是老一套,没有多大的变化。
⑤讨论法未能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中很少应用,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仍唱主角。很多教师都认为,课堂时间有限,每节课需花费大量时间讲解书本知识,时间已经很是紧凑,实施讨论法必定会缺乏足够的时间。再加上学生能力有限,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岂不是得不偿失?
⑥很大部分“讨论法”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讨论,但是教师仅对那些“标准”的答案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这样的讨论,最终目的仅仅是希望从学生嘴里套出教师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答案,目前很多历史课的“讨论”就止步于这种简单的形式。
⑦很多教师对课堂讨论法存在误解,往往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就叫“讨论”。实际上,这种提问的方法只能使得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在寻求答案。而真正的讨论法必须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互动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以此来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现在学生的负担很重,除了课堂的时间,课外能给历史这门课的时间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做足文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又努力实践新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目标。怎么做到呢?我想办法总会比问题多的,只要我们能去想去大胆实践,在这里,从我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适当的课堂讨论是很好的办法。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讨论式教学,归根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更多的发挥引导作用。而在我们教学实践活动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学生启而不发,以及讨论式教学的耗时低效。其实,讨论式教学并不如我们惯性思维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师设问,学生讨论。它的实施需要如下条件:
第一,教师必须端正自身认识。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讨论活动只是供人欣赏的花瓶,那就自然缺乏深入讨论的动力,学生的配合与否,教学效果的良莠也就无从谈起。也只有教师的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会有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
第二,研讨式教学需要适当的情景设置。这往往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容易被忽视。一段音乐、影视、一段美文佳句,哪怕是一段争吵,都会使学生更加投入到你的课堂当中,进而参与到你所设计的讨论活动中来。有一句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优秀的引导者。以恰当的方式引起学生在同一问题上的共鸣,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课堂导入,而是在整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时刻在你设置的情景之中,如身临其境,让他们的发言不由自主。其实,教师情景设置就是让学生成为“情景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通常希望学生能够一语道破天机,甚至时常发生越俎代庖、急于求成的错误。对于学生的讨论我们应理性对待,不可一味以宣判的口吻评价。只有教师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你的学生才能在争辩中得到真理。这就如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法”。学生在讨论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此时需要我们设置新问题帮他找答案,当然,更高水平的要求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会关注一些看似与本科教学不相干的问题,有时甚至可笑,这些问
题往往被我们忽略不计或宣判死亡,殊不知,这些问题恰好可能是学生的兴趣激发点,在此深入发掘或巧妙地转入正题都是解决良方。总之,我们应善待学生的每一个讨论成果,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讨论氛围。
第四,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讨论法的局限和优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讨论法也不例外,讨论法最令人质疑的可能就是它所需花费的时间了。如果一学期只搞一、二次讨论课,学生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但是如果经常性地采用讨论法,学生的查阅资料、组织材料及表达能力会不断进步,所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现在的学生之所以负担重主要是由于要做太多枯燥的、搬运工似的功课。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一旦他参与到讨论中并且获得满足的话,那么这就被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成为负担了。更何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获得合作探索的珍贵成果,这比教师单纯的传授印象更深刻,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因此,从长远来看,讨论法无论从时间还是效果来看都是很经济的。
第五,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命题告诉学生,布置必要的一些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当然适当的分组也很重要,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规模一般以6人左右为宜,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其它组员人人做好发言的打算,这样可以避免有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有机可乘,养成了不动脑的坏习惯。
第六,教师所提供的讨论命题必须难度适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源于教材,但要高于教材。不是所有教材都适宜讨论,只有富有启发性和一定难度的教材,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命题过难,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命题过易,学生无需积极思考就能说出答案,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如在讲到“罗斯福新政”时,让学生讨论“罗斯福新政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比提问“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要好得多。事实证明:只有在不难不易的时候,学生才有探索的积极性。
第七,教师必须做好一个引导者的工作,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在讨论过程时不能过分介入,但也不能袖手旁观。如果过分介入就会失去讨论的意义,若完全是旁观者,讨论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漫无目的的闲聊如在讲到“文艺复兴”时,可以提出:文艺复兴是不是真的要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学生通过事先的预习,应该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因势利导,进一步让他们讨论:既然不是真正想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那为什么要打出这样的旗号呢?一步步将讨论引向纵深。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当讨论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及时用肯定的态度指出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及时提炼出学生发言中所隐含的新观点,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第八,学生的精力处于“低谷”时。教育心理学理论证明,课堂开始后10分钟,学生思维还未进入最佳状态;最后15分钟,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两段时间里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注意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提出蕴涵学生创新、思维空间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迅速简明回答问题,学生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很快转入兴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思维被迅速推向高潮。
第九,学生认识发生偏差,见解产生分歧时。在课堂讲授和练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某些内容发生理解偏差,见解分歧,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辩。然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统一见解。
第十,最后要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引出结论,提高认识。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观点归纳为几类及其相关论据,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史论统一,强化认识。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得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
虽然目前课堂讨论的运用还不是非常之普遍,但是这一方法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更重要的是,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形成了“兴趣——探索——提高”的良性循环。
另外,现在高考的倾向,不仅是死板的知识点,更是一种历史思维的全面性、科学性、创造性,而这些单靠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实现的,把握新课程实践的契机,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讨论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如何有效的展开讨论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探索的还很多。
参考文献:
[1]刘立新
“中学历史课堂讨论教学质量的思考”
《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2]陈红
“历史新课改和讨论法教学的实施”
[3]胡阳新
“现代开放式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4]《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人民日报出版社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篇3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主要做法是: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三)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 ,掌握好火候 。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 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 言;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
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
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四、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一)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
(二)“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
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三)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在讨论出现高潮,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篇4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问题,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在命题时应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三)
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在讨论中,学生对如果前苏联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前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可能避免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分发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使学生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并要求发言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挑明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作好总结。在总结时,教师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实事求是地介绍了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在程度上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拟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一)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
(二)“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学生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三)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学生强化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学生锻炼了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较全面地提高了素质。
(四)在讨论出现高潮,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辩论欲望,从而使能力获得了跳跃性的提高。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讨论 篇5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学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最大限度的扩充着数学知识,提高着数学学习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所以,身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自己全力去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开创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方法;得到进步;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45-01
学好数学不仅需要学生的勤奋努力,更需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用力“不在多,而在巧”的道理。而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课堂效率是不容小觑的一部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作为教师,不但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提出指导改进的意见,更应该针对这方面进行适当的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的开发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而做到更为高效的去学习数学、热爱数学。下面,我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如下几点讨论。
1.在课堂上做到理论知识与经典例题相结合,保证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
数学的解题大部分依赖于解题方法的使用,只要学生能够选对正确的解题方法,那么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题这部分内容却恰恰是大部分学生都头痛的知识点。此时更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引导学生发现解题中的常见的突破口,从而在考试中能够更大程度地节约答题的时间。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论知识与经典例题相结合进行授课。数学的理论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学生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想要解对题目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对每个基本定义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够在解题中更为熟练的进行运用。而经典例题的讲解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套用到所见的题目之中,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一个小细节的不同,就会演变出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做到灵活的变通。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学做经典的例题,让学生更为清晰的看到教师是如何进行解题的,包括寻找题眼、确定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教会学生解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真正融入进数学课堂中来
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优秀的课堂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很多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数学是困难的、枯燥的。从而内心中一直隐隐约约对数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没有充足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真正学好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点进行教学上的改进,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创建积极活跃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只有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才能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才能最大限度的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教师创建优秀的课堂氛围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魅力,而且更应当钻研出相应的教学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与数学学科有关系的小故事、小笑话,调节课堂紧张的进度,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放松,从而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内容,对课堂的效率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3.积极创新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能力提高
虽然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长期加以运用,学生会对课堂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倦心理,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毫无新意,学生课堂效率降低等等不良影响。依我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的新鲜程度,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对一些开放性课题进行讨论,对于开放性课题,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仅仅运用教师讲解的方法,学生很难对多种解题方法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通过讨论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的交流彼此的思想,从别人的思维中得到灵感与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的记忆程度,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得到应有的能力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的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使数学课堂得到创新,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是一种一举数得的方式。
4.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以求达到共同进步的成果
除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辅助,学生之间的互助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对学习进行辅助,以求达到共同提高的双赢局面。例如: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一来可以让学生从对方的错误中得到认识,一种题目的错误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犯的错误又是有共性的,学生在批改作业的同时可以发现许多错误之处,让学生从这些错误中得到教训,避免自身在下次解题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二来数学中存在着“一体多解”的解题方式,即同一个题目具有多种方式的解答方法,通过批改作业,学生可以学习到多种多样的解题方式,从多种方式中得出总结,最终寻找到最简便又有效的解题方法,对学生本身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情。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一帮一”的辅助模式,由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一个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帮助过程中不断的巩固自身的能力与技巧,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学习对方学习中的优秀之处和优良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总体能力,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同时提升团结心理,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
5.重视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反馈,依据学生意见不断进行改进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的重视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反馈。由于年龄的差距和一定的代沟,教师对于课堂的感受往往与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获取学生对于课堂的意见,并且根据学生的意见及时对课堂模式、课堂进度等内容作出适合的改进,以求数学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契合学生的需求,以便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和最高的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要做学生的优秀师长,同时也要做学生最好的朋友,让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能说、敢说,并敢于对教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漫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篇6
关键词:课堂讨论 命题 启发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 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 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三)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 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 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 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 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一)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 ,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 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
(二)“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三)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爭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在讨论出现高潮,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开展 篇7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命题的原则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 贯彻课程标准, 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 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 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 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 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 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相关内容, 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 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
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 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 将知识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 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 加大知识贮量, 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 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 得到启示, 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3、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
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 捕捉其规律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 若苏联不出兵, 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讨论中, 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 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 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 如南斯拉夫那样, 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 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 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获得极大成功, 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 提出目的和要求, 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 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 其余为补充发言人, 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 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 查阅有关资料, 写好发言提纲, 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 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 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 尽可能讲普通话, 口齿清楚, 措词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 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出现沉默时, 老师要拨开话题, 打破沉默, 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 特别是出现争论时, 教师要因势利导, 紧扣主题, 将讨论引向纵深, 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 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 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 即使有不妥之处, 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 甚至走入“误区”, 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找出不足, 分析原因, 走出“误区”, 变不足为圆满, 变错误为正确, 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 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 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 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 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 是局部的、暂时的, 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 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 这对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 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 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 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 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 收到了如下效果:
1、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了学术气氛, 学生普遍反映:
“课堂讨论一道题, 课外狠下十分功”。
2、“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 认真查阅资料, 写好发言提纲, 并积极争取发言。
这样, 既动了脑, 又动了手, 还动了口, 印象自然深刻, 记忆必然牢固, 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3、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写发言提纲, 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 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4、在讨论出现高潮, 特别是发生争论时, 学生本能地产生
强烈的参与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 从而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
5、课堂讨论的收获, 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
小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篇8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是开展有效课堂讨论的前提
要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就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了解学情, 科学分组。在小组构成上, 布鲁纳曾提出5~6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人数, 不仅要注意人数的分配, 还应分析学情,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性格互补。在一个班级内, 尽可能做到公平分组、平等竞争。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间的竞争, 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分完组之后, 就是选出组长, 对组员分工, 让每位成员明确职责, 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努力, 在合作过程中体验学习。
二、教师精心备课、合理设问, 这是课前准备的核心环节, 也是关系课堂讨论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 提出讨论的目的和要求, 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 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设问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地备课标、教材、学生。要有的放矢, 明确主题,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避免提出一些太过专业和冷僻的讨论主题。设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设问要体现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或有较大争议的地方, 问题情境要具有思考的价值,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次, 设问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要使学生产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 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亮点, 实现教学的过程生成。
三、预设课堂, 准备充分的材料, 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由于知识“瓶颈”或占有材料不充分等原因, 致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从而影响课堂的有效讨论。因此, 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 一是要做好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 查阅、收集好相关的资料, 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释疑、引导。二是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和详细的材料, 让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有据可依, 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从而实现有效讨论。同时要动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整理成文, 进行语言润色, 注意思维逻辑的严密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布置学生下节课要讨论的题目, 再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图片、历史遗物等, 并形成文字材料, 这样在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学生在讨论时能做到有理有据有效, 从而得出结论。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搞好课堂讨论的重要条件
讨论时,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 高屋建瓴, 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 教师要打开话题, 打破沉默, 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 教师要因势利导, 紧扣主题, 将讨论引向纵深, 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 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 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学生即使有不妥之处, 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够成熟, 甚至走入“误区”, 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批判性思维, 并引导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 分析其原因, 走出“误区”, 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课堂讨论高中历史教学 篇9
所谓的分组讨论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突破和补充,它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分组讨论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分组讨论下,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自体验到学习知识的过程,改变原来“被动挨打”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内有分工,有任务,小组内、小组间还有讨论。“要强”、“好胜”是人的本性,更是年轻学生的本性。谁不愿意通过完成小组任务来证明自己?谁不想在争论中获胜?谁不想把问题阐述得更深刻?于是学生有了压力、 动力,其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2.有利于加强学生相互交流沟通能力,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与发展
实行分组讨论,小组内无论哪个知识层面上的学生,在这样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都乐于进行独立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生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这就使更多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所以分组讨论模式非常有利于面向全体,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和社会成员意识的形成。
3.搭建学生乐于展现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一言堂,有的怕影响教学进度,基本不提问或很少提问。且敢于回答问题和能回答问题的,多半是一些成绩好的或外向大胆的学生,其他大部分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没法得到满足。 但是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下,可以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小组讨论因每组人数少,学生心理压力小,气氛活跃、民主、平等、和谐,每个学生会很自然地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讨论中。学生十分乐意进行交流,倾听、思考他人的观点并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把握。学生发言、交流、争论多了,胆子大了,思维清晰了,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步增强了。而且分组讨论教学法还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和竞争力,创建和谐、民主班级的重要渠道之一。
由于分组讨论教学法有这么多的优点,因此许多教师都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尤其在公开课上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看起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给人产生很不错的印象。但是这样的课听了几节后,笔者深深地感到在热闹的背后需要改进的东西太多。现在一些教师使用的分组讨论教学法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使之得到充分发展。当然真正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 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没有真正“惠民”。而且危害更深的是,长期受这种假讨论的熏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对其成长极为不利。
二、分组讨论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所讨论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为了讨论而讨论, 流于形式
有些问题在教材上直接就能找到答案,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也锻炼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所谓的 “讨论”并争相发言,形式很热闹,但没有实际效果,只是浪费时间。
2.讨论小组安排不科学,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偏离了教学目标
有的是小组人数分配不合理,人数太多,座位分散, 不便于讨论,如有的教师将一个班五十多人,按照四列课桌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每组十四五个人,前后七八排, 怎么讨论?也有的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学科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将成绩相对较差的分在一组,结果是成绩好的组讨论得热火朝天,成绩较差的组冷冷清清,汇报讨论结果时也只是个别组、个别人与教师进行交流,其他组、其他人则是旁观者。
3.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讨论时间太短,交流不深入
教师在课前没有要求学生做准备,上课提出问题直接讨论交流,这样往往只是少数基础好的、反应快的学生能迅速投入,而基础差点的只能坐在那儿“看戏”。就是参与讨论的学生也往往只能就事论事,讨论交流不深入,思维、视野不开阔,而且常常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学生刚刚来了兴致或讨论才渐入佳境时,教师却只能喊停。这样的讨论效果也很难保证。
4.教师也成了“局外人”,无法掌握学生的讨论进度和深度,更不能引导问题向更深层发展
不知是上课教师缺乏经验还是为了教条式地体现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讨论时他仍在讲台上楞站,站时间长了就在教室里漫无目的地走走,或象征性地巡视一下。学生讨论结束也不去对学生讨论的过程、结果做简单评价,对存在问题作纠正,对讨论进行补充并总结,而是“好,这个问题就这样”就匆匆去赶下一个问题了。
5.更有甚者,少部分教师纯粹在作秀,走形式,搞 “形象工程”
有些教师为了在公开课上能体现新课改精神,使公开课精彩,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在两三个组,并且把所讨论问题的结果或几种可能情况都事先给这些学生,甚至安排好大家该如何表演,如何把课堂一步步推向 “高潮”,让听评课老师、领导 “惊讶”。至于其他组、其他学生只要做好“群众演员”和“保密人”即可,不能把“秘密”告诉听评课老师。公开课过后则一切照旧。
三、搞好分组讨论教学需要做好的主要工作
1.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逐步了解并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
由于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采取的是传统的讲授法,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对自主学习不习惯,更缺乏信心,对分组讨论教学法不了解,所以教师如不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讲解分组讨论的步骤流程、注意事项,阐明其对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意义,学生还会在思想上和操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当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有必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不然会产生误解,认为老师在瞎搞。
2.分组要科学合理均衡,小组要保持相对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每组以五六人为宜,多了很难做到人人参与,少了讨论没有了氛围;每个小组整体实力要差不多,学科优生、中等生及学困生比例要合理;小组内部分工要科学,要选那种不只学科成绩好,而且有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既让组员的长处得到发挥也要使组员的“短板”得到锻炼的学生当组长。另外小组要稳定,不要老是变动,这有利于组内磨合,交流深入,也有利于小组间竞争。
3.教师要精心准备和筹划讨论问题,设计问题以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为原则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首先就是要对自己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于控制讨论问题的难易度,对讨论的过程和结果的“度”也才能把握住。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讨论,浅显易懂的或大部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以解决的就没必要讨论了;对超出学生讨论能力范畴的, 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也不需要讨论。总之,讨论要有真正价值所在。例如在上必修二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这一课时,在讲授完“海上马车夫”和“日不落帝国”这两目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题:为什么无论作为曾经的殖民大国还是欧洲大陆霸主的西班牙、荷兰和法国都先后败在英国这个岛国之手?这个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但不是太难,学生根据刚刚所学通过讨论可以答出大部分。
4.教师要深入讨论之中,由旁观者变成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点拨者
学生毕竟是孩子,自觉性不强,会有小部分人不积极参与,或趁机开小差甚至捣乱。教师要督促和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表扬,帮助小组长维持秩序,使讨论热烈、激烈但不混乱。教师最好还要深入到某一个小组中作为一名普通成员参与讨论,这样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在学生把握程度、讨论的方向等方面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掌握,对讨论大方向出现偏差的做出及时的纠正。并且通过参与为下一步的点拨做准备,或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变化对之前的备课设计做出及时调整。
历史教学“课堂讨论”之我见 篇10
一、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设计讨论命题,并进行课前准备,以此来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要匠心独具,结合现实,联系高考命题考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1.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
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2. 注意命题的横向联系。
如“明朝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设置了殿阁大学士,而几乎同一时期的英国成立了责任内阁制,这两种内阁的职责是否相同?作用是否一致?”这样做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形成一个横向的联系。
3. 加强命题知识的纵向联系。
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以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要是适合国情的体制就是合适的体制,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4. 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这节课时,在分析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时,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英运动;清政府上下对于鸦片战争的态度;专家眼中的鸦片战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真正去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只告诉他们一个答案。当材料展示的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在讨论时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这样的“课堂讨论”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事半功倍的。
三、课堂讨论的弊端
课堂讨论高中历史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课堂讨论 积极作用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学生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知识,需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而教师更是应该将培养学生自身合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团结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主要是借助课堂讨论来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能让学生及时阐述自己想法,而且还可以在教师正确指导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其他学生思维相融合,从根本上改善整体学习效率,提高高中历史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历史教学长远发展。
一、调动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从本质上来讲,高中历史教学环节中,课堂讨论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其实质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在正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结果的显示,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更是激发学生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例如:在《朝鲜战争》课程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述朝鲜战争的发展背景与经过,甚至是起因,引导学生对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但是,往往实际与想象的结果相背离,由于学生生存年代的差异,无法意识到朝鲜战争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朝鲜战争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女同学而言,其兴趣的激发更是难上加难。针对此,教师可在正式开展朝鲜战争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播放相关朝鲜战争记录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朝鲜战争的残酷与真实,结合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营造课堂讨论的教学氛围,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教学氛围之下,则会造成思维模式的定向,思想与行为等方面更无法得到全面地解放。
二、教学主题的设定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历史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主题的设定进行具体明确。通常来讲,若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间,教学主题的设定缺少一定的深度,会影响课堂讨论的应用,使学生不能正确找到讨论重点,无需借助其他资料即可完成谈论。换而言之,历史教学设定讨论主题时,应保证讨论过程具有一定价值,论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本节教学内容,并且在进行不断讨论后,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对“中國近代史”进行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西制度存在的差异,并对其各自优劣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清王朝所受到的压迫以及原因。对此,教师可以设定“资本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差异”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这一主题虽然和教材相符,但是学生只需借助教材即可完成讨论。所以,教师在对这一内容设定课堂讨论时,可以设定“若清政府被西方列强完全统治,则中国政治体制将会以何种状态呈现?”这一问题的设定,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极阐述自己观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会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三、对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升华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教学的主体地位。例如:从甲午战争中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教师可通过讨论问题的设定:“洋务运动是否将中国带领至富强发展的道路?”根据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甲午战争战败,可知洋务运动并没有将中国引入富强发展的道路中。结合讨论的结果,教师可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如你是清朝参加洋务运动的官员,如何实现“自救”?”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清末期闭关锁国产生的后果进行强化记忆,并以此为戒,实现中国的长远性发展。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讨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充足地自主发挥时间,实现学生教学主体化的运用,更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客观体,促进学生主观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引导作用的展现,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营造活力性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思维的全面调动。
结束语:
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课堂讨论作为高中历史的教学关键,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在学习效率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具体研究后,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其原因为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课堂讨论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并对课堂讨论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课堂讨论可以真正发挥自身作用,为改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提供有力帮助,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历史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怀周.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教师,2014(27):107-107.
[2]李国栋.浅析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良性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49-49.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讨论 篇12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历史实现高效教学离不开导学案这一重要教学模式, 因为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探究导学案问题, 重点是整理知识, 特色是思考阅读, 着力点是对练习进行巩固。教学实践表明,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的格局, 教师不再是过去的管理者和指挥者, 而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学生也不再是过去的被动学习, 而是主动地去构建知识。导学案可以详细地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 还提供了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平台, 储备了知识, 以促进进一步学习并提供借鉴经验。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环节
1. 导学案的编写
认真严肃地编写导学案是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础工作。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先做好准备再进行导学案的编写, 具体的准备工作有: (1) 对教学大纲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 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 导学案设计要确保围绕学习主题, 不能局限于教材, 要善于随机应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要认真地去了解学生、了解学情, 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知识经验水平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 从而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来设计导学案。准备好上述两项工作后,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按照主体性原则, 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遵守指导性原则, 对学生在学法和深度上的学习予以指导;还要遵循层次性原则,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予以充分的尊重, 设计学案时注意其层次性。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编写导学案时, 不仅要对学生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 也要让学生适当地参与进来, 使得导学案更适用。
2. 学生依案自学
导学案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围绕一定的目标来进行。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时, 历史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预习目标和任务, 这也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结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 并且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来监督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因此, 学生要善于抓住重点, 结合导学案进行自学, 清楚地构建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和脉络, 在反思环节做好总结和反思。
3. 交流讨论
教师要善于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更要善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历史教师要给学生自学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再去了解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从而引导帮助其掌握好重难点知识, 解决方式可以有交流讨论等;历史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过程, 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从旁指导学生的讨论, 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树立正确的观点, 还可以作更详细的解析。
4. 精讲答疑
经过上述的自学和交流环节, 学生也开始了解和认知新知识。历史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 进行精讲答疑, 这要与课堂教学重难点相结合, 解答和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疑问。另外, 要给学生留足自由交流的机会, 教师的讲解要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 对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 培养学生的兴趣, 巧妙设计各教学环节, 以便进一步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5. 达标总结
达标, 也就是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历史练习题, 从而了解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 实现本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同时, 设计习题要兼顾知识的基础性和思维性。总结是学生对自己的全部学习过程的总结, 既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过程, 又是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构建的过程。
三结束语
总之, 将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用于历史教学当中, 要对师生间的角色进行精准的定位, 将“导”和“学”都贯穿起来, 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同时注意不能过于侧重某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教师既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 又不能让学生完全地放任自流。要将师生间的地位理清, 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师要对课堂生成性资源加以重视, 不要受学案的约束, 要重视课堂生成, 并对学生的积极性加以重视, 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课堂讨论高中历史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环节”预设性探究10-17
课堂讨论式教学09-28
体会讨论式课堂教学06-21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讨论07-09
“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大讨论”学习资料06-28
课堂案例讨论06-24
数学课堂讨论10-09
小组合作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创新08-26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实效性10-11
政治课堂小组讨论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