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的价值(精选12篇)
课堂讨论的价值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讨论教学的广泛展开, 不仅是因为它是课改理念的体现, 更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而在低年级进行讨论教学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课改之初, 有的教师认为在低年级进行讨论教学不切实际, 因为低年级学生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表达能力的发展都不足以进行独立的小组讨论。而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观念的转变, 大家都意识到作为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讨论”这一概念, 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 明确要达到的预期, 采取适当的讨论方式, 我们也能为低年级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讨论课堂。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 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 而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为了防止这样的特点被课堂的严肃氛围所掩盖, 教师除了利用有趣的情景外, 还可以为他们设计出简单的问题, 或者应用生动的演示使他们能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加入到课堂讨论中。既减轻了学习的紧张感, 又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发挥作用。
例如, 在进行“9加几”的教学中, 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那么方法会有很多, 虽然这也符合算法多样的要求, 但是我们还要尽量帮助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 那么我就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觉得简单的方法, 并在小组中说一说为什么简单以及具体的计算过程, 再进行集体交流。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出演示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方法简单。这样的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们都乐于接受。当然, 在有趣的操作之后, 还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这样的思维过程, 这样才会使学生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 都希望取得好成绩, 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很多情况下, 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 人们才不断地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样, 成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反复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为提高数学能力打下心理基础。因此在讨论教学中, 要注意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表现机会, 在解决较简单问题时甚至要给一般学生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解决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时, 只有小组讨论的形式才会使每一个学生放松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之后每一个学生都会将自己的见解进行补充, 集体讨论时就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之后, 再让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既帮助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也使他们体会到另一种成功的感觉。这也是在小组讨论中打下基础的。在讨论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时, 可以直接听一听每个组中有困难学生的意见, 在这样的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 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三、相互学习增进友谊
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 思维过程和结果比较单一,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 对学生的继续发展不利。而课堂讨论可以促进课堂信息的多向交流, 扩展思维, 开阔思路, 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群、合作的时代意识。这样就可以使低年级学生能够相互学习, 发现各自思考过程的优点和不足, 并且养成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 同时在学习中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四、解除疲劳提高效率
讨论教学对低年级学生能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这也是讨论教学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特殊作用。众所周知,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 过去的传统教学中甚至要专门抽出课堂教学时间来给学生活动休息, 以利于进行下面的教学。而课堂讨论教学本身的课堂氛围就比较活跃, 学生们会常处于兴奋状态中, 一节课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就是说经过新课的讨论教学之后, 可以接着进行应用的讨论教学, 使课堂处在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比如, 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时, 讨论完确定位置的方法后,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各自在教室中的位置。
总之, 作为教师, 要不断学习新理念, 更新观念, 掌握好进行讨论教学的时机, 使讨论教学在低年级阶段也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课堂讨论的价值 篇2
**医院举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
6月7日下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党代会、县“两会”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和县卫生局党委要求,***组织30余名党员代表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暨“学习雷锋、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书记首先介绍了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并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学习。
讨论会上,各位党员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从多层次、多视角对价值观进行了阐述,提出要立足岗位,以“仁爱”立医,以“廉洁”行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意识,以缓解百姓“看病贵,就医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老百姓提供“诚信、便捷、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整个讨论现场气氛活泼、富有成效。最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开展此次大讨论活动要以“学雷锋、优服务、树新风”为载体,要以“做什么样的卫生人,我为玉环卫生发展做什么”为主题,把开展“学习雷锋、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实际工作中,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据悉,该院将通过开展座谈、征文等载体,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大讨论活动,开展“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活动,定期举办业务竞赛、技术比武和优秀服务窗口、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以及组织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
普世价值讨论断想 篇3
价值,从哲学上考察,反映客观事物对人的特定功用,有使用价值、认知价值、善恶价值、审美价值等多种类型。人们常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有时,指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因某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承认或否认而改变;有时,则指人们的价值观念,即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取向或判断,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具有主观色彩。“普世价值”,亦称“普适价值”,意为“全人类适用或共同追求的价值”。前些日子,此词似乎在媒体上颇流行了一阵子。有人牵强比附,有人全盘照搬西方观念;近来,在某些地方,又出现了对“普世价值”论的批判,很热闹。有“理论家”断言,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是资产阶级的观念。
笔者不敏,颇感迷惘。还是从实际出发,举例说吧。
“理论家”们肯定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全人类适用”,那么,它是否具有“普世价值”呢?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是否具有“普世价值”呢?
往前推。西方思想中,人们普遍承认,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都有“合理内核”,这些“合理内核”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往中国古代推。人们现在普遍承认,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中有许多“合理成分”,它们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道德方面考察。清廉、刚直不阿,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奥运会期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否也是“普世价值”或“全人类适用或共同追求的价值”呢?
大千世界,具备真、善、美价值的客观事物不胜枚举;人类有史以来追求的“价值取向”可以上升为“普世价值”的观念也不胜枚举。不过,问题并不能到此为止。
讨论有没有“普世价值”,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思维方法问题。
“水果”与“民主”的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具体和一般的统一。例如,就“水果”而言,世界上存在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水果”,如梨子、橘子、桃子、杨梅等。每种“水果”各不相同,但“水果”之间又都有其共同的“质的规定性”。这就是所有“水果”的共性,或曰普遍性,它使得“水果”不同于“谷物”、“肉类”、“水产品”等其他任何食物,而只能称为“水果”。我们固然拿不出一个一般的“水果”来,但水果的“质的规定性”又客观存在,不是今之论者所谓“虚幻”。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存在于具体之中。我们不能因为见到的、吃到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梨子、桃子、橘子、杨梅,就否定“水果”的存在;自然,也不能否认“水果”作为一种特别食品的“普遍属性”和可以食用的“普遍价值”的存在。同理,民主也是如此。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各不相同。以时代论,有原始共产民主、古希腊民主、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民主等;以地域论,有西方民主、北欧民主、东方民主之分;以国家论,有法国民主、英国民主、美国民主、日本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分,等等。它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存在,各有其特色或特点,但不能否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所实行的民主制度,又都有其共同的“质的规定性”,即民主的“普遍性”或“一般性”。它使得“民主”区别于其他政治制度。人权亦然。各个国家、民族、地域、阶级都可能有自己的人权观,它们是各自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其中包含着共性和普遍性的成分,包含着全人类共同适用或追求的价值。
“人类共同的宝贝”和“更进步一些的办法”
上世纪40年代,为了反对蒋介石集团,中共在重庆的喉舌《新华日报》上曾连续发表社论,将“人民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视为“英美民主政治”的“两大精华”,称之为“人类共同的宝贝”。
当然,同一事物,其价值会因所处时代和环境发生变异。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袖也并未完全否定“西方民主”,没有像某些“理论家”一样视为“毒药”和“洪水猛兽”,而是强调其中有值得借鉴之处。记得1950年代,当斯大林严重破坏法制,大量冤杀自己的同志和人民的情况暴露以后,毛泽东曾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美、法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毛泽东甚至还说过:“资产阶级民主,特别是初期,有那么一些办法,比我们现在的办法更进步一些。我们比那个时候不是更进步了,而是更退步了。”(刘少奇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转述毛泽东的话。《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共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请看,毛泽东在这里承认西方民主的某些“办法”比我们更“进步”呢!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民主都有其不足和局限,例如西方民主,很长时期内被指斥为“富人的民主”,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民主”,这也正是今天的“理论家”们所强调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其中包含着的普遍适用的“合理内核”,例如选举、宪政、法治、监督、制衡、出版和言论自由等等。我们今天正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经验,理应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魄力,广泛吸收、借鉴包括西方世界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加以审慎研究,具体分析其中的精华与局限,取其所当取,拒其所当拒,而不是一听到某些没有听惯的语言,就立刻“神经紧张”起来。
“文革”时期的“清官”讨论与《论语》批判
离开了普遍性,人类将无法思维。
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各种形式的民主。人们是在研究过各时期、各地域、各种形式的民主,抽象出其本身实有的、客观存在的普遍本质,并且在和其他各种政治制度比较之后,才得出“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一结论的。如果批评家们坚持,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没有什么一般“民主”,那么,“民主是个好东西”一类价值判断根本无法成立。 某“理论家”所称民主不是“万能工具”,民主是“悖论”一类价值判断也将无法进行。可以说,离开普遍性,人类将无法传承文明。
人类的文明成果有不同类型。
物质文明,拿过来用就是。苹果,管它是本地产、外地产、西方产,拿过来吃就是。武器,当年美国人送给蒋介石打内战,解放军夺过来,立即用以还击蒋介石,并不因为它是美国产就拒用。
精神文明就复杂了。以“清廉”而言,这是中国人自古歌颂的官场美德,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追求的政风、官风。据说,新加坡的官员就比较清廉。当今中国,亟应继承、借鉴、提倡、推广“清廉”之风。然而,倘若“理论家”们严格起来,告诫我们说:“清廉”是具体的、历史的,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何能继承其他时代、其他国家、其他阶级的道德取向?那么,我们又将何如呢?
我想起“文革”前夜了。那时候,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全国普遍批判“清官”,牵连而及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等一批“清官”,又牵连而及“道德继承论”。据批评家们说,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对立阶级之间的道德没有继承性。无产阶级应该和一切传统观念决裂,自然包拯、况钟、海瑞们的“清廉”是地主阶级的“清廉”,无产阶级不能继承,也不能借鉴。
“文革”中还有一个批判《论语》的例子。《论语》中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此,“理论家”分析说:“学”,孔丘让人学的是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周礼》,对无产阶级说来,何“悦”之有?这一句千古不朽的名言的价值就这样被全部否定了。
迄今为止,人类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如果强调文明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而否认在这种具体性和历史性之中,又存在着共性和普遍性,那么人类多年积累的文明成果就将根本无法继承或借鉴。
今之否定“普世价值”的“理论家”们是否也陷入了同样的思维误区呢?
见“西”就反与见“西”就“迷”的心态都不正常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的重要宣言之一,发布于1948年12月10日。它列出了全世界应该共同遵守或追求的基本人权共30条,如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拘禁或放逐……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等等。
以上各条,当然是“普世价值”,也是人类(包括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经过多少世纪奋力争取而来的共同的“文明成果”。多年来,我们对“人权”这一概念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文革”之中,不仅亿万老百姓的人权横遭摧残,连刘少奇的人权也得不到保障。“文革”结束,人们恍然悟到“人权”的重要,于是,在经过长期的审慎的研究之后,中国政府毅然宣布接受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并先后在25个国际人权公约上签字。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其中说:“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2004年以来,“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日前,国务院有关单位负责人又宣布:“促进人权事业发展已成为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原则。”人们期待我国的人权事业有更大、更广阔、更踏实的发展。
中国政府以上诸种与《世界人权宣言》“接轨”的措施完全正确。它们将大大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当然,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发展条件的限制,《世界人权宣言》的有些“条条” 暂时还无法执行,例如,“教育应当免费”,我们还只能做到“初级和基本阶段”;“完全免费”连西方发达国家现在也做不到。有些条条从理论上看本当如此,但目前实行起来可能还有困难,须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此外,也还可能有些条文仍可讨论,但是总不应该视之为“另类价值”,好像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都不需要这些,要了这些,就会亡党亡国,资本主义就要复辟似的。
中国政府接受《世界人权宣言》是伟大的历史进步。这一“接轨”的历史说明,“西方话语”中有好东西,而只要是好的、比我们先进的东西就都应该借鉴、参考,为我所用。见“西”就怕、见“西”就反与见“西”就“迷”的心理状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足取的。既不笼统、全盘照搬“西方话语”,也不盲目排斥、抵拒“西方话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其实,近年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谈过“普遍性”和“普遍价值”一类问题。
1997年4月7日,江泽民在会见法国客人时说:“中国政府根据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具体国情,努力实现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享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水平。”
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
2008年5月7日,胡锦涛主席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东京共同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说:“为进一步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
同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致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函件中说:“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既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又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上述言论表明,近年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国际社会、东方与西方之间,在“人权”等问题上存在着“共同点”、“普遍性原则”或“普遍价值”;同时强调,要“从基本的国情出发”,“没有统一模式”,各个国家、民族“保护人权的具体措施和民主的表现形式应该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全面的、正确的态度。以此对照,今之主张“全盘照搬西方”和“全盘排拒西方”二者是否都失之于偏?
还是回归学术讨论为好
最近,一些对“普世价值”论的批判,上纲之高,炮火之烈,为近年来所少见,让我们这些不明内情的局外人颇有目瞪口呆之感。
建国以来,我们开展过多次思想理论批判,较早者,如对电影《武训传》、胡适思想、胡风思想、梁漱溟思想、马寅初思想等的批判;较晚者,如对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论、孙冶方的经济思想、吴晗的《海瑞罢官》的批判等。它们都有共同的“招式”,即上纲上线,猛扣政治帽子,或将论者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联系起来。
敌情观念不可没有,但也不应该“八公山草木皆兵”。由于“普世价值”涉及客观世界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历史上和当今世界的各种文明成果等重大问题,因此,可否首先视之为学术分歧和人民内部的观点分歧,以充分贯彻“双百”方针,将道理讨论清楚——既不急于给对方扣政治大帽子,也不急于给对方涂抹西方背景。江泽民同志多次表示,东西方人权观有许多不同,但江泽民同志主张国际对话,何以国内学人之间就不能心平气和地研究、切磋呢?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讨论 篇4
一、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 核心价值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组织, 只有有效实现其核心价值, 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处核心竞争力, 并最终实现经济上的盈利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曾经把“提供富有远见的领导”列为核心价值, 而今天,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转移
这是最原始的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现。图书馆是知识的收集者和传播者, 其价值必然首先在于保障读者获取、接受、利用图书馆中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对所有的知识一视同仁, 实现对于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使得图书馆内的知识排列有序, 方便读者寻找时图书馆知识转移核心价值的首要体现。其次, 对所有的读者一视同仁, 无论年龄、性别、阶层甚至价值取向, 整个图书馆体系都应当为其提供平等高校的信息服务。做到了这两个方面, 图书馆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图书馆, 是一个实现了图书馆基本功能的组织。
2、提供平等高效服务
对知识信息的平等获取包括消除信息鸿沟和信息平等利用。在信息时代, 图书馆需要提供的平等服务不仅仅要为到馆的读者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对于不能到馆阅读订阅的读者, 也应当利用目前的信息手段尽最大可能提供便捷服务, 使其与到馆读者在一等程度上享有同样平等的阅读和学习服务。此外, 各种信息化的技术, 也从技术层面上给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更为高效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够帮助图书馆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实现更为平等的服务。
3、人本主义价值观
这是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新时期提出的新型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种服务和产品也更注重人的成分。图书馆服务作为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同样也受到人本思潮的影响。这种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 从根本上要求图书馆服务以读者的需求为标尺和发展的目标, 从而以此为依据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在最大程度上适合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人本思潮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十分有助于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二、信息时代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提升
信息时代, 带给每个行业以新的生机。对于图书馆行业而言, 却出现了一个相对的困境。一方面图书馆作为知识和科技的中继站, 在很大程度上应当成为高新技术的先驱, 而另一方面, 由于图书馆工作长期处于一种先对被动的位置, 因此众多图书馆人在工作和服务的过程中习惯于墨守成规, 造成了图书馆难于进步的状态。
在信息时代之下, 作为向众多读者提供知识转移核心价值的图书馆,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自身的进步状况:
1、现代化管理手段
各种唾手可得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 推进了众多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对于图书馆行业而言, 信息化时代之下, 对于图书的借阅的精准管理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上。条形码、射频以及自动化库存技术逐渐走到了图书馆管理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图书馆的工作服务效率得到了迅猛提升。同时图书馆人也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对于服务本身甚至是图书馆发展方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中去。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准便捷的搜索方式, 同时实现更广地理范围内的在馆图书查询服务。而同时各种电子化的出版物, 也在很大层面上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借阅, 很多图书的电子化版本, 以及图书的在馆状态信息, 不仅仅能够使图书馆人从很多繁冗的查询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 同时提高图书馆查询服务的质量。
2、精准需求反馈
在读者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图书状态和内容进行查询的同时, 更多读者的需求信息也会被信息系统记录在案。
在目前经济和信息都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 图书馆作为社会经济构成中的一个元素, 必将融入现代经济社会中。如何能够更好更快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是图书馆作为一个经济元素生存和发展的准则。
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出现在社会服务行业之中, 多重信息化的途径能够比以往的多重方式更为有效地获取到客户的个人资料以及需求信息。这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读者的阅读诉求方式, 而变成更为主动的获取读者的需求信息, 进而分析总结出读者的需求趋势等相关信息, 帮助图书馆把握更为准确的社会需求, 制定更为准确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3、扩大服务范围
信息化的不断深化, 网络的发展, 推动着图书馆服务的进步。目前, 已经有为数众多的电子图书馆提供在线阅读服务, 其中包括中国知网在内的几家成熟网站。
作为实体图书馆, 更要在目前已有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化服务, 不断扩大市场, 提高服务质量, 冲破服务的地理局限。具体而言将图书资源信息化电子化, 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借阅效率和借阅的准确率, 对于提高读者获取的知识价值有着重大意义。同时, 将某些热门图书完整电子化, 对于更多人同时借阅电子版本, 提高图书借阅率也大有裨益。这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知识转移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 同时更高效准确的服务, 也是人本思潮的重要体现。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出发, 首先指出了图书馆核心价值在于知识转移、提供平等高效服务以及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三个方面。随后, 针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提升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信息化在现代化管理手段、精准需求反馈以及扩大服务范围方面, 对于图书馆服务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价值观(讨论) 篇5
1.中国环境检测第一品牌。2.环境检测就是STT。3.STT总在您身旁。4.STT,全国一小时服务圈。
5.创造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行业第一。
使命:
1.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在推动环境检测事业的发展。2.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STT核心价值观
1.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关注,致力于客户满意。2.人才:STT最宝贵的资源,是发展的根本动力。3.团队: 共享共担,政令通达,快速高效,信任互助。
4.员工:价值观认同, 艰苦奋斗,勤奋好学, 务实严谨,热情耐心、执着乐观、感恩奉献,正直忠诚,勤俭节约。
课堂讨论的价值 篇6
一、活动讨论法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如,在学习《认清基本国情》的时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采用活动讨论法进行活动。
【活动讨论一】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出:香港特区区徽:紫荆花是香港的象征,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香港特区区徽和澳门特区区徽中各种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真正含义及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讨论法是一种多向式教学模式
活动讨论法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相互的呼应与信息交流,形成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活动讨论二】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学生甲说:“《乡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情感、风俗习惯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学生乙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国的民族意识之中,《乡愁》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现代诠释。”学生丙说:“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学生丁说:“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总结出:(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3)“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顾客价值专题讨论的实施与应用 篇7
关键词:顾客价值,专题讨论,市场营销
专题讨论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但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提前阅读大量材料,课堂讨论花费时间也比较长,所以需要教师限定讨论专题的数量,对教材中的内容精挑细选,尽量选择最重要和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设定专题。
顾客价值也称顾客感知价值,是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内有学者提出市场营销的实质其实就是创造顾客价值、传播顾客价值和交换顾客价值的社会过程。所以,在讲到顾客价值这一内容时,笔者都会组织班级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以使学生真正掌握顾客价值的内涵,了解该概念在市场营销学中的核心地位,并熟悉增加顾客价值的方法。本文就是笔者总结的组织实施顾客价值专题讨论时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和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商榷。
一、以往研究回顾
为了解以往国内同行关于顾客价值专题讨论发表过的教研论文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篇名”为分类基础,分别用“顾客价值”、“营销教学方法”、“顾客价值讨论”等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截至2016年10月,讨论顾客价值的论文达到3 020篇,讨论营销教学方法的有338篇,而谈到顾客价值讨论的为零。
这些论文中关于顾客价值的论文基本都是讨论顾客价值本身,或者讨论基于顾客价值的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研究,或者讨论基于顾客价值的定价策略、战略定位、品牌塑造等内容的。这些都属于学术研究论文,没有教研论文。而关于营销教学方法的论文基本都是教研论文,但讨论的内容大都是笼统谈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及其改革创新,或者具体讨论某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多维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沙盘模拟教学法等,稍微有些相关的教研论文是谈关于互动讨论法的教学应用的,如马涛(2014)等的“互动式小组讨论法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刘培红(2014)的“引导讨论法在高校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肖超盛(2011)的“专题讨论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导学作用”、张萍(2007)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初探”等。但这些教研论文也只是概括谈论讨论教学法的,即使在举例中也未提及关于顾客价值讨论如何实施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以专题讨论法为主题,分析顾客价值这一概念如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实施专题讨论是有一定价值的。
二、顾客价值专题讨论的实施
(一)组织过程
关于顾客价值的专题讨论,笔者一般安排在《市场营销学》教学的第二周或者第三周。课程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人数大致相等,一般一个班组成5—7个小组为宜,这样方便控制整体讨论时间。
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提前一周布置讨论主题,让学生下去分别阅读顾客价值相关资料;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阅读材料,但不仅限于这些材料。笔者关于顾客价值的讨论一般会让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思考这样三个问题:结合某一企业实际谈谈什么是顾客价值?顾客实际购买的是什么?如何给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考虑现实生活中的顾客价值是什么内容,给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有哪些方式。考虑到现在有很多学生都有创业梦想,所以笔者规定学生可以讨论现实的企业,也可以讨论自己拟创立的企业。
课堂讨论时,学生们按照已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都要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讨论结果,还要推选一人负责后面上讲台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各小组组长负责维持讨论秩序。讨论时间30分钟左右。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则在教室内巡视,回答学生疑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抽签决定上场顺序,或由教师指定顺序,各自派人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倾听并择要记录,并注意随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以备展示后总结时使用。每个小组学生展示结束后,允许下面的学生就展示中的疑问进行提问,展示学生回答。同时该小组的其他组员也可以协助回答,形成全班讨论的气氛。
所有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陈词,这也是专题讨论的关键点。教师不仅要对展示中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包括结论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还要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最后还要结合讨论结果总结讲解顾客价值理论内容,让学生掌握该理论,并明白如何将现实与该理论结合。为鼓励学生讨论积极性,讨论的内容记录各小组都要上交,教师打分作为平时成绩参考。
(二)课堂讨论结果
笔者2015年在为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的学生讲授《市场营销学》时,于第三周组织实施了关于顾客价值的专题讨论。三个讨论问题如前。学生,包括重修的学生,组成了12个互动小组,课堂讨论非常热烈。讨论结束后,笔者按照各小组座次指定他们分别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因为小组众多,无法一一阐述其具体内容,故择其要点和大家进行交流。
1. 涉及行业众多,以创业企业为主。
学生们讨论涉及的行业有服装生产销售、苹果手机批发、婚庆公司、淘宝店、鞋店、酒店、咖啡店、农家乐、美甲店、家具城、健身馆等。行业种类繁多,但基本都属于服务业,这也比较符合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持续增加的发展趋势。这些企业中,有一些是学生自己已经在做的,如苹果手机批发、开农家乐、开淘宝店;其他大部分都属于小组同学讨论的未来拟创立的企业,也就是创业企业。这说明近些年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已经深入人心,高校里普遍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创业讲座、SRTP大赛等的确在大学生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2. 思路比较开阔。
学生们的思路非常开阔,经常可以提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也比较好。例如,有两个小组学生都提出要开办婚庆公司。他们提出要在传统的婚庆公司基础上,为服务对象开展一条龙服务。从拍婚纱照到组织婚庆仪式,再到婚后出现婚姻问题时提供情感咨询师;提供不同主题的婚纱,如凤冠霞帔、动漫系列、欧式婚纱等;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为青年人组织婚礼,还包括为中年人组织旅行,为老年人补惊喜等。他们认为,顾客购买的是有形的产品+无形的服务和情感,所以要让顾客到公司后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又如,一个小组讨论的是开淘宝店,但他们提出的模式是与合众网合作,学生只负责在淘宝上开网店,专心做营销,也就是只负责让顾客下订单,而顾客下订单后的产品包装快递及售后服务则全部由合众网执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降低开店风险;网店宣传形式提出可以做淘宝首页广告、微商、QQ分享、注意购后评价、赠代金券、做商家联合、周边促销等。还有一个商议开农家乐的小组,提出除了顾客自己自驾到场外,还可以专车接送,面对那些既想来农家乐又没车的顾客;农家乐提供吃住娱一条龙服务。吃的方面倡导养生和健康,农家乐自己种植无公害蔬菜、果园,为顾客提供自助采摘活动,厨师做地道的农家菜,感兴趣的顾客和小朋友还可以自己动手做菜;住的方面提供不同的主题房间、帐篷,主题设置可以借鉴很多主题酒店的做法;娱乐方面除了提供通常的麻将、纸牌、棋类、垂钓、唱歌、健身之外,还有带小朋友植树、种菜、采摘等农家生活体验;凡带小朋友来的,一开始就送小朋友礼物,以吸引顾客。从以上举的几个小组的例子可以看到,大学生们虽然接触社会还比较少,但正因为如此,也让他们少了很多思想的束缚,往往可以想出很多天马行空般的绝妙创意。而且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他们影响也很大,他们已经可以得到足够的资讯支持创业梦想。
3. 有无实践经验影响较大。
前面分析中提到有些小组中有同学已经在开淘宝店、在做手机批发,或者家里开的有农家乐,这些同学因为已经有了一定实践经验,所以在汇报讨论结果时往往比其他小组同学更注重细节,提出的想法操作性更强。例如,讨论苹果手机批发的小组在汇报时,就提出了很实际可行的八条结论:保证手机质量;顾客可选多种支付方式;在大学中请大学教师代言,做一些宣传活动;定期举行促销活动;物流用顺丰快递,既快捷又提高了品牌形象;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如免费换机、实行产品联保;根据季节、购买对象进行价格浮动;为顾客提供使用指导。准备开美甲店的小组也提出七条措施:控制成本,提供更多样式选择;注重美甲安全;情感营销,例如通过会员制双倍积分;提供和美甲互补的产品,如咖啡、甜点;塑造优美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塑造准确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价格;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而没有实践经验的通常提出的建议就比较空泛。例如,准备开鞋店的小组就只提出塑造良好环境、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系统服务、价格更低这样三条比较大众化的建议。
4. 注重原创性和品牌建设。
虽然学生们提出的创业想法大都是产品销售或提供服务,但很多小组都提到了生产自己的产品和塑造自己的品牌的想法。例如,服装销售小组提出创业之初主要是销售别人的服装,但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要建立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并且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婚庆公司、家具城、酒店、农家乐等小组也都提出了提供一条龙服务,打通上下游价值链,塑造自己品牌的设想。这说明学生们对互联网时代品牌对营销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且模糊地了解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是整条价值链的竞争,只有打通整个价值链,为顾客提供系统服务,才能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获得竞争优势。
在各小组汇报完毕后,笔者先对各小组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逐个评价了他们创意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也趁机提出了自己对一些小组创意的意见。例如,婚庆公司可以再向上游延伸,加入婚介的服务内容,提供从邂逅、恋爱、结婚直到婚后、银婚金婚纪念庆典等一体化服务,打造婚庆专家的企业名片。最后,笔者还结合顾客让渡价值模型,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加顾客总价值,降低顾客总成本。增加顾客总价值可以从增加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出发,降低顾客总成本可以从降低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出发。讲述这些内容时都具体结合刚才小组讨论中的具体例子。这样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顾客价值的概念,而且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增加顾客价值的方法,并能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从而达到了该讲内容的教学目的。
三、实施问题及未来展望
(一)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组织顾客价值专题讨论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与广大同行交流。
1. 创意的落实考虑不足。
和学生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有关,一些小组的创意很不错,但往往不够具体,操作性方面落不到实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鼓励学生多参加企业实践外,还可以通过督促学生增加讨论前的阅读量,将创业想法和SRTP、挑战杯、营销大赛等结合起来,以赛代练,多思考创业想法,增加其可行性。
2. 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课堂讨论时,总会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讨论,但总会有个别学生在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对讨论并不积极。因为讨论和上台发言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所以这些学生“搭便车”并不会受到什么惩罚。这虽然主要影响的是学生自己,但也多少会影响到讨论气氛。笔者认为,可以考虑老师巡视时做专门记录,在发言提问阶段专门点名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用外力迫使他们参与。一旦形成习惯,这种不愿参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3. 小组过多,评论不够深入。
这也是本次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因为这次班级人数较多,而且还有很多重修的学生。本班学生已经组织了8个小组,重修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又自己组成了4个小组,从而造成小组过多的问题。小组多了,虽然讨论内容可能更多样化,但每个小组汇报的时间就受到限制,汇报不够深入。教师评价时也无法更加深入全面评价每个小组。这是后期需要注意的,所以建议5—7个小组为宜。
(二)未来实施展望
对于以后如何组织类似的专题讨论,笔者也有一些想法。
1. 借助团队游戏,培养团队精神。
专题讨论因为要组成互动小组,每个小组其实都是一个团队。如果仅仅只是进行课堂讨论,很难培养出团队精神,所以笔者考虑可以借助于现在比较流行的拓展训练、团队游戏的形式,让每个小组给自己起个响亮的名字,每次讨论前组织开展一些小的团队游戏,让学生对小组形成认同感。这样做可以一箭双雕,既能更有效地开展专题讨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以后步入职场提前做好准备。
2. 创业企业常态化。
以前一般每次专题讨论学生都会针对讨论专题设想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这样讨论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因为讨论的企业变来变去,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笔者设想可以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一开始让学生组成小组时,指导学生直接组建公司,小组中每个同学都在公司中担任不同职务。在课程后续每个专题讨论时,都以该公司为讨论主体,例如讨论该公司的营销环境、该公司的顾客价值、该公司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等。这样整个课程结束时,学生对这个创业公司的各方面思考将比较全面,即使以该公司为例参加挑战杯或者营销大赛,或者直接创业,都将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学生对如何分析企业营销环境和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的考虑也将更贴近企业实际。
参考文献
[1]肖超盛.专题讨论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导学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2):102-104.
[2]张萍.“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07,(7):180-181.
[3]马涛,李玉明,方成民.互动式小组讨论法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4,(10):127-129.
人才定义大讨论及其成果的价值 篇8
一、主流性人才定义的形成过程
人才定义与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相伴而形成。它经历了从提出到形成再被中央认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9年~1989年) :人才本质特征的初步揭示, 人才定义内涵核心要素的基本形成。这是我国人才学的初创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经济建设需要大批人才, 邓小平指出, 人才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于是人才学应运而生。在人才学产生之初, 首先发生了什么是人才的大讨论。雷祯孝、敢峰、王通讯等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人才定义问题。雷祯孝和蒲克在《应当建立一门“人才学”》一文中指出, 人才“是指那些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效果, 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这个人才定义首次揭示了人才的三个重要特征:一是人才的劳动性质的创造性, 而不是模仿性和重复性劳动;二是人才的劳动价值的超常性, 比一般人的贡献较大;三是人才作用的进步性, 对人类进步起促进作用, 而不是阻碍作用。这为我们把握人才的本质属性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勾画了人才定义内涵的核心要素, 奠定了科学人才定义的基础。
1981年, 王通讯也对人才的定义作了阐述, 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 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这个定义在强调人才创造性、进步性、较大贡献性特征的同时, 还特别强调了人才存在于各行各业, 揭示了人才的广泛性, 这就为以后“大人才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3年, 叶忠海等在《人才学概论》中指出:“人才, 是指那些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 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能和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 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这个定义重点补充了人才的素质特征, 强调了人才创造性劳动存在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 揭示了创造的广泛性和实践性。
此外, 在这个时期人才定义的大讨论中, 钱学森、谈家桢、吴明瑜等一些科学家也对什么是人才发表了看法。他们强调人才的广泛性、多样性, 认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包括工农群众在内, 同样有大量的人才。
总之, 在这个阶段的人才定义争论中, 尽管众说纷纭, 表达方式不同, 但揭示了具有共识性的人才的基本特征, 如劳动的创造性、贡献的较大性、作用的进步性、素质的良好性以及人才的广泛性等, 这些人才基本特征的揭示为构建人才定义基本要素奠定了质的基础。
第二阶段 (1990年~2002年) :人才定义内涵的完善, 主流性人才定义的基本形成。这是我国人才学的基本确立时期, 其标志是:1990年2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第3版) 将人才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了“社会科学总论”之中, 编码C-96。1992年人才学被国家承认作为三级学科列入《学科分类与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学科代码:630.5520。其间, 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定义也基本形成。1990年到1992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学教学丛书》, 其中叶忠海主编的《普通人才学》将人才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能以其创造性劳动, 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这个人才定义在继承和保留了人才学初创时期诸人才定义中精华的基础上, 将学界曾提及的人才时代性特征用“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这个限制词补充到了人才定义中,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才观。至此, 人才的社会历史性、创造性、进步性三个本质属性在人才学界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 人才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定义也基本形成。
2000年, 罗洪铁在《“人才”含义之商榷》一文中, 根据传统的“德才兼备”人才标准观和前期人才定义讨论中提及的人才素质问题, 重申“良好的内在素质”是人才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内在依据, 是人才的重要特征, 并将其重新补充到了人才定义之中, 使人才定义的内涵要素进一步完善。
综合人才学界对人才定义研究成果中的精华, 人才定义可表述为:“人才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 具有良好素质并能以创造性的劳动, 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这一人才定义包含了人才的时代性、才能性、实践性、创造性、贡献性、进步性及广泛性和相对性等基本特征。
第三阶段 (2003年至今) :科学人才观提出, 主流性人才定义内涵得到中央确认。2003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 (以下简称《人才工作决定》) , 直接汲取了人才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形成了科学人才观, 对具体的社会主义人才作了阐述:“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同时还强调,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可见, 《人才工作决定》完全确认了人才学中具有代表性人才定义的内涵要素, 人才的素质良好性、劳动创造性、贡献的较大性、作用进步性及其社会历史性等本质特征在《人才工作决定》中均被充分认可、吸纳并得到广泛运用, 这标志着人才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定义内涵在国家权威文件中得到确认。
二、人才定义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人才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定义对人才工作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促进了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科学化。
(一) 促进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
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对唯学历人才标准观的突破, 直接为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提供了科学指导。
在“四唯”人才标准观的影响下, 20世纪各级政府的人才规划普遍实行以学历和职称标准作为预测和规划人才总量及层次结构, 而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排斥于人才规划之外, 这种人才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 影响了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
根据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内涵, 《人才工作决定》再次提出要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 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特别补充强调了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在科学人才观指导下, 各级政府在《十一五人才规划》中, 普遍将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列入预测与规划中, 从而提高了我国人才规划的科学性, 推进了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
(二) 促进了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观的产生
人才定义揭示了人才的本质属性创造性, 这为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
在唯学历人才标准观的影响下, 一度文凭热骤起。在各种人才政策中, “学历”成为最显眼的字。社会上出现了盲目追求学历文凭的现象。学校成为学历文凭的“生产车间”, 学生为文凭而学, 教师为文凭而教, 凡是考试要求的则教, 否则就弃之不学不教。在这种人才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正如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只能是唯书、唯上, 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在文凭至上的大潮中, 许多人才学研究者明确指出, 文凭只是一种学习经历的证明, 学历不等于人才, 人才的本质属性是创造性, 创新创造是能力的核心。这对遏制文凭热、确立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观起到了助推作用。2001年,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峰会”上提出, 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性意义, 要把它放在突出位置。《人才工作决定》中根据人才的本质特征, 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强调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是对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人才培养观的否定, 确立了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观。
(三) 促进了人才考评、选用标准体系的科学化
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对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最重要贡献是, 直接为人才选用、考评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古到今, 由于人们对人才概念的认识不同, 因此在考评、选用人才标准上以己度人, 各自立度, 导致“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业绩用人”及“科学考评”失去了客观基础, 这是人才史上的一个悲剧。
20世纪80年代, 王通讯在其所著《宏观人才学》中根据人才定义的内涵, 提出了人才考评“三态说”, 即在考评对象政治上可以信任以后, 主要考评人才才能的持有态、发挥态和转化态。持有态是指掌握系统知识的状况、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创造力的高低, 也就是潜在的劳动能力;发挥态是指在已有潜在劳动能力的基础上发挥的状况;转化态是指人才劳动转化为成果的状况。王通讯认为, 持有态主要“考能”, 发挥态主要“考勤”, 转化态主要“考绩”。这就为人才考核测评指标体系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 《人才工作决定》根据人才学研究成果, 提出了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并要求“完备人才评价标准, 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 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建立以业绩为依据, 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2006年7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重申“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就是要全面考核品德、知识、能力;注重实绩主要是注重绩效;群众公认就是实绩必须由群众认可, 考核要体现民意。根据人才定义的内涵, 只有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 人民群众才会认可。可见, 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和人才考评“三态学”的精神实质已被中央在综合考评原则中所采纳。
人才标准是对人才本质特征的具体衡量把握, 它对人才考评指标体系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人才选用一般又依据人才考评。因此, 人才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定义从根本上为评价和选用人才标准确立了理论依据, 也真正为“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确立了科学依据和客观标准, 避免了“重德主义”、“重智主义”或“重功主义”的人才标准观的片面性。
(四) 促进了鼓励人才创新分配政策的产生
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揭示了人才劳动的创造性和贡献的较大性, 这直接为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 在我国存在着人才价值与价格背离的现象, 把人才当做廉价劳动力, 对高层次的人才支付低水平的薪酬。传统的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高素质的人拿去的比带来的少, 而一般劳动者拿去的比带来的多, 甚至一度出现脑体倒挂的分配现象。出现人才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人才价值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表现为:重有形的经济价值, 轻无形的文化精神价值, 忽视社会科学价值;重直接的商品生产劳动价值, 轻服务、管理、科技劳动价值, 忽视后者在价值创造和社会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重现实性价值, 轻潜在性价值, 忽视人才劳动价值的预期性, 由此导致在分配制度上不可能有最具效价的激励方式。
人才定义的大讨论, 促进了人们对人才价值的全面深入的认识。早在1985年全国第二次人才研究学术讨论会上, 荣高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出“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价值的因素, 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1994年, 苏骏林、王通讯在他们主编的《人才资源学导论》中更明确地提出:“人力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积极性, 必须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 让人才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得到相应的肯定和回报。对此, 匡亚明在1985年全国第二次人才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人才问题与激励资源制度密切相关”的命题。1997年, 上海在《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对策研究总报告》中提出了“提高人才的收入, 解决脑体倒挂, 使工资基本上能够成为人才的价格”的观点。因此, 2001年,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劳动价值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解决科学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报酬问题。《人才工作决定》和十七大报告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 确认了“人才资本”概念, 并提出要“探索产权激励机制”, 要“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 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护”。可见, 人才定义中的人才创造劳动和较大贡献的思想观点, 已成为国家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 促进了鼓励人才创新分配政策的产生。
人事档案现实价值讨论 篇9
一、人事档案的内涵
人事档案是对于个人轨迹的完整记录, 它与众多社会资源紧密相连, 对于个人以及用人单位都十分重要。
通常而言, 人事档案会对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众多方面都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记录。它包括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重要事件记录, 通常从成年开始, 由就业单位或就读学校进行创建, 用以记录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状况、思想品德、个人经历、主要成绩、重大错误以及日常的工作或学习能力评估和状况同时包括了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受到的重要奖惩等众多方面信息的原始记录和辅助材料。
通常而言, 人事档案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学习阶段的各类入学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参加各种组织的相关材料、以及毕业登记表等。其中参加组织形成的材料通常包括入团或入党等申请书、志愿书、转正申请以及考察表等。此外, 档案中还应当包括工作材料, 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履历、职称晋升状况、职务描述以及工作变迁情况, 以及必要的奖惩记录。对于一个阶段的工作, 也可以将单位的评审意见附进档案中。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及高校毕业生对于工作更为自由的选择, 对于人事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忽视的态度。企业基于业绩的考评方式, 以及众多小企业的灵活用人方式, 都将档案的作用压制到了最低的限度, 但是从整个社会范围上看, 档案仍然起着其他证件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二、人事档案的价值
1、人事档案对于个人的价值
人事档案对于个人而言举足轻重, 但是随着人才流动的越来越频繁, 以及众多小企业用人更多的灵活性, 加之人事档案通常都在学校、单位以及人才市场进行委托保管, 只在升学、求职等工作学习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才出现, 使得很多人对于人事档案的价值明显认识不足。
通常而言, 人事档案需要存放在有档案托管资格的部门中, 而对于将档案存放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等具备人事档案保管资质的部门里, 将能够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以及政治待遇, 如保留原有身份、工龄或职龄的连续计算、国家规定的正常工资调整、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出国政审、组织关系转递管理、代交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公积金缴纳、出具以人事档案为依据的各种法律证明等等。而对于档案一旦遗失或没能存放在正规机构中的情况, 将严重影响其相关社会福利, 一旦失业无法领取失业救济金, 各类社会保险也不能办理, 对于工龄等计算也将严重受损。
2、人事档案对于组织的价值
毋庸置疑, 人事档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最基本、最权威借鉴以及支持作用。然而目前社会上存在很多对人事档案采取回避态度的企业, 这些企业增加了人事档案的问题风险, 同时也对企业和个人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对于灵活用人的中小企业而言, 他们常常会错误地认为档案于人员的选用没有直接联系, 因此对档案不加过问, 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对于保险缴纳责任的逃避, 导致了人事档案目前在企业严重的尴尬境地。
而事实上, 人事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单位人事部门提供依据。人事档案是对人员历史最忠实的记录, 通过档案, 用人单位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到应聘人员的真实履历, 以及其它有关部门对于该人员的评价等相关信息, 这对于更为精准的启用相关人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同时对于档案的重视还将极大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人事档案的价值提升
人事档案的价值提升, 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每个人的面前。鉴于前文中从个人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讨论了人事档案的价值所在, 下面也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应当如何提升人事档案的现实价值。
1、从个人角度而言
对于每个人而言, 必须明确认识到人事档案的现实意义。人事档案不仅仅是对于个人足迹的忠实记录, 更是社会对人个人的一种认可。对档案没有妥善存放, 就无法实现社会对个人的可视性, 严重影响对于工龄或职龄的累积, 各种社会保险更是无从谈起。
目前, 随着教育的普及, 通常个人档案都由学校进行建立, 在毕业的时候应当注意到人才市场办理落户手续, 或者交由新的单位进行保管, 或是委托单位人事部门进行进一步托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够有效正确地享受到各种与档案相关的社会福利。
此外, 作为个人而言, 应当将档案与自身利益相联系,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档案。同时, 应当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档案。通常毕业生无视档案, 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落档会产生费用, 另一方面落档可能会很麻烦, 耽误工作时间;而同时对于社会保险更是能省就省, 总觉得占用了目前的可控资金。但是从更为长远的角度看, 档案早一点落到相关的部门, 比如人才市场, 而不是拖着让档案滞留在学校, 将有助于工龄的提早计算, 对于长远发展大有裨益。而早一天开始缴纳社会保险金, 更是能够从众多方面加强对于未来的保证, 非但不是对资金的浪费, 反而是对资金的节约。因此, 积极地对待档案, 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2、从企业角度而言
对于企业, 人事档案是对于人员的详尽而可靠的描述。虽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和人才市场打交道可能会意味着承担部分社会保险费用, 但是同时却可以得到人事档案中最为详尽的信息, 对人员的聘用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 随着相关法规的形成和完善, 对于聘用人员社会保险金的相关政策将日益明朗, 作为目前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各个企业有必要充分正视档案的有关问题。这不仅仅是对于企业用人的利益保障, 更是对企业自身的一种保障。
课堂讨论的价值 篇10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一、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更加落后。未解决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 于是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然而硬件条件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普遍的改善, 但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才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 指引出课程发展的愿景。课程改革中面临了诸多价值权衡, 如何有的放矢, 就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实施的价值追求。而决定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应当是课程面向的对象。课程的价值取向通过对课程面向的对象的需求的分析着手, 了解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使课程更具有内涵和深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把握了课程价值观选择, 选择课程价值中较为符合课程面向的对象的迫切需求, 并以之为目标组织课程。概言之, 课程的价值取向对整个课程活动有着决定性的调控和掌握。
二、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现存的问题
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课程改革的贯彻有直观影响, 师资缺乏、办学条件差和传统观念束缚等无一不是大问题。然而这些都折射出在价值取向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观念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缺失。
(一) 农村义务教育的目的过于单一
传统观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一致, 家长和教师的传统观念偏重升学教育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很大影响。许多教师担心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所有的教学活动依旧是为升学而设计。农村的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仅仅只有升学一个目的。[1]这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沦为应试教育, 难以回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也不符合农村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多元化就业的需要。农村义务教育的目的的单一化导致农村学生必须在相对较差的条件下, 参与严酷的升学竞争, 对农村青少年的成长有极大的危害。
(二) 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对就业需求的回应
虽然升学在农村依旧被视为改变命运的一条途径, 但是这显然并不是所有农村青少年都能进入理想的学校。那么当义务教育完成后他们即将面临就业时, 就会发现, 义务教育中缺失的就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对他们来说是缺少了多么重要的一课。[2]虽然常言道社会是个大学堂, 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但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在响应农村急需的职业技能需求和学生初步融入社会等方面的缺位已经不能简单将这部分责任推给社会, 正因为这部分的缺失, 他们在社会中学习时会付出更大的精力甚至走很多弯路, 这让我们在思考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时就不得不考虑到我们做得是否足够。
(三) 缺少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充足的软硬条件
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教师一方面需要费更多的心力照顾学生, 一方面个人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行为并没有体现在相应的价值取向中, 而是简单将课程改革理解为换了新教材, 没有深入参与课程研究和扩展。因此许多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措施往往流于形式。本质上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应试之外的课程的有效倾斜, 让不少孩子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产生厌学情绪, 另一方面授课形式缺乏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资源的支持, 在照本宣科等古板的教学方式下也无法让农村学生体会到求知的乐趣。如果学习对与学生成为一件苦难的事情, 又怎能期待这样的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合的人才呢?
(四) 评价标准亟待多元化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不断在淡化考试的评价权重, 但是升学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式, 如何让人不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而这种一切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 使得很多课程改革的措施被搁置, 即使做了也是敷衍了事, 挂羊头卖狗肉, 所以课程改革做了多年实际收效依旧甚微。
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建议
(一)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应当实现课程的优化重组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应当打破旧的升学为唯一价值取向的观念。课程改革是应该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应当是基础性的, 明确面向农村青少年, 有利于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3]这就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组合, 减少课程门类, 有助于消除分科课程的弊病,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当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有机组合、整体优化, 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也释放教师肩负的压力。才能有精力将教学的价值取向扩展到升学以外的方面。
(二)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应当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关键动力。[4]扩展农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就是要加强课程改革中劳动与职业技术课程、体验和活动课程所占比例, 增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身体力行的能力, 农村本身有着很多别处不具备的实践条件, 如果我们忽视其自身优势, 而是讲求学习一些没有实用性的知识如何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呢?这就需要课程改革中增加实务的比例, 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应当实现课程的本地化
能够得到群众普遍认可的, 往往是本地化的, 也就是俗称的接地气的东西。课程改革中也要树立本地化的价值取向。在课程设计上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 在课程设计与开发上独运匠心, 这样才能适合农村青少年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增添相应的弹性,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通过本地化的元素的加入必然会从点滴上改观学生乃至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认识, 逐渐形成普遍认同的教学模式。
综合起来,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当从盘活现有资源开始, 先优化现有的课程逐步加入新的价值取向的课程, 结合本地化和实用性的课程逐渐改变对当今农村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洪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解困之策[J].中小学管理, 2006 (10) .
[2]庞守兴.农村教育到底为了谁——对当前发展农村教育两个误区的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8) .
[3]“基础教育新三片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研究”课题组, 朱小蔓, 曾天山.湖北农村教育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6 (08) .
课堂讨论的实施策略 篇11
一、目的明确
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什么问题、何时让学生讨论,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或为加强知识间的沟通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问题的选择应遵循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等原则。
二、把握时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处。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1.当需要突出重点时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需要扩展和深化知识时
课堂教学要“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3.当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偏差时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4.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5.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三、把握火候
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火候,可以概括为四度,即梯度(如设置知识台阶)、跨度(如知识块之间的联系)、深度(如要求的难易)、密度(如容量的多寡)。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地提醒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导他们去与新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四、形式多变
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释疑;也可以是自主式讨论,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以分成两组,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
五、延缓评价
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延缓评价,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在找出最佳方案之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讨论的过程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氛围宽松
为使讨论顺利开展,教师应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藏起来,适当“稚化”,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阐释与交流,得到民主平等情境下的修正、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充分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恰当的讨论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讨论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讨论的价值 篇12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教育,身心健康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休闲体育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休闲体育能力,应包含学生主体对休闲时间的有效利用,余暇休闲时间应成为学生进行体育艺术文化修养塑造的支配时间。所进行的活动对学校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有益的影响,体现高校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教育功能,同时拓宽与社会群众性休闲体育活动相互影响的通道。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校内外休闲体育活动内容,起到普及健身教育的楷模作用。
1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初级概况
1 . 1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块的形成
(1)休闲体育的广义泛指人们利用余暇休闲时间、节假日,从事快乐愉悦的健身健心体育活动。民族休闲体育的狭义是人们利用休闲时间,参加带有民族色彩的体育活动,包括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活动是各民族高校生把课堂上学习的体育基本运动知识、基本技战术、基本游戏规则、基本组织方法、基本演练形式在课外余暇休闲时间,有机的与民族的、民间的、本土的、校本的、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相结合,进行愉悦健身健心和欢乐锻炼的活动。形成民族地区高校特有的新型体育教育拓展模块。
(3)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开展形式带动了全社会群众性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民族高校生们随地而宜的游戏组织方法、简易动作组合的锻炼手段,鲜明民族特色的表演姿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当前在我国各城镇街道、公园、广场、社区随处可观赏道的集体保健气功操、民族歌舞健身操、武术健身操、广场体育舞蹈、舞龙舞狮、团伙踢毽球、街头篮球、群体太极拳晨练等休闲体育活动,其源泉多来自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们休闲体育的编创活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代表着我国休闲体育教育的领先水平。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客观上起到了普及教育的效果。
1 . 2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来源
(1)来源于学校所在地民族群众传统休闲体育活动的日常锻炼习惯。北方民族地区:滑冰、冬季越野跑、社区体育舞蹈、拔河、摔跤、爬山、滑雪等。南方民族地区:爬竹竿、登山、戏水、划竹木排、广场体育舞蹈等。
(2)来源于本学校形成的校本传统休闲体育活动。学校传统体育游戏活动:集体毽球、跳大绳、舞龙舞狮等。学校传统普及体育运动项目:羽毛球、乒乓球、街头篮球、九人排球、沙滩排球、沙滩足球、划船、木球等。
(3)来自于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项目的爱好。自愈自乐类:踢毽子、跳绳、荡秋千、跳绳、飞镖等。集体健身舞蹈类:腰臌表演、秧歌表演、民族歌舞健身操、竹竿舞等。身心保健类:太极拳、保健气功、身形呼吸操、棋牌类等。野外体能锻炼:自行车、徒步郊外等。形体与身体素质训练:形体力量练习、形体柔韧练习、形体舞美训练等。
2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
2 . 1民族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对社会群从性体育活动的影响
(1)民族地区的群众传统休闲体育活动,影响着所在地学校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拓展。而民族地区高校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民族化、青春激情化、集体化特色感染了社会群众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对社会休闲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当今我国大街小巷流行的集体蒙古族歌舞健身操、藏族歌舞健身操、维吾尔族歌舞健身操休闲体育锻炼,最初就发自于内蒙古、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们自编自愉的休闲体育锻炼活动。民族传统的腰臌、秧歌表演、舞龙舞狮等群众性休闲体育活动,其演艺的多样化、集体化锻炼方式,也多来自于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们的创编。
(2)高校各民族学生利用休闲时间,将各自家乡民族的传统特色运动方式方法融入在学校的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中,形成了民族地区高校生休闲体育活动的风格。各民族学生在健身操活动中往往都能表现本民族鲜明的运动肢体姿态特色。如:维吾尔族同学的“移颈”“打指”“翻腕”;哈萨克族同学的“动肩”和“跳马步”;蒙古族同学的“抖肩、翻腕”;藏族同学的“长袖挥舞、连臂踏歌”;满族同学秧歌形体的扬、蹲、盘、跺、摆、颤式子;黎族同学的欢快竹竿舞节奏跳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学的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队列;南方少数民族同学的载歌载舞;汉族同学太极拳练习中,肢体动作与精气神混为一体的意念境界等。这种融入多民族体育文化特点的休闲活动风格,又被学生们带回到家乡,带回到社会,丰富了社会群众性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
2 . 2民族高校休闲体育活动的隐性文化作用
(1)以往高校的体育表演项目,都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较长时间专项训练后,才能参加舞台表演。随高校休闲教育的开启,普通高校生已有能力在休闲体育活动中以集体性、简易性、整齐性、随机参与性方式在公共文体活动场所进行自愈自乐表演。如海南黎族地区高校生休闲体育活动中随时随地表演的打竹竿;蒙古族地区高校生们随时能表演的摔跤出场舞和马刀舞健身操;新疆哈萨克族地区高校生们随时能表演的“黑骏马”骑马舞健身操;新疆维吾尔族地区高校生们随地都能跳的“麦西来普”舞蹈健身操等,不但能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群众中表演,还随时能在节假日和旅游景点进行表演,邀广大群众参与互动,充分体现休闲体育艺术文化的功能。
(2)高校各民族学生休闲活动目标,以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相互交流。活动规则不受体质、技术难度水平的限制,运动量可自行控制,各民族学生能在一起相互学习传统体育的锻炼方法,相互吸引、相互融合、其乐无穷。很多民族高校生休闲活动时间多喜欢参与到体育舞蹈的华尔兹、伦巴、探戈舞等锻炼人群中,在这种集形体美、音乐美、舞姿美、服装美融于一体的活动中,民族高校生往往有意无意的把其民族舞蹈的舞姿融入到体育舞蹈中,产生出各种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心灵愉悦和民族情感的升华。整个过程贯穿了休闲体育教育对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拓宽了高校休闲体育文化氛围。
3休闲体育教育活动促进民族高校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 . 1闲体育教育活动对各民族高校生身体健康的改善作用
(1)民族高校学生闲暇时间参加休闲体育锻炼,能使学习和生活压力得到释放,生理机能得到改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质水平逐年增强。民族高校休闲体育教育贯彻休闲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改善的原则,休闲体育活动内容贯彻娱乐、健心、健体的原则。
(2)太极拳活动能改善大脑皮质功能,对神经衰弱、思想抑郁者有积极改善作用;体育舞蹈对平足、体姿协调性差有积极改善作用;民族舞曲健身操对身体运动协调性及心血管机能有积极改善作用;形体健美、舞美训练对增强人体力量、柔韧素质有直接影响;街舞表演对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转换及提高身体灵敏性有积极改善作用等。
3 . 2闲体育活动对各民族高校生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
(1)参加休闲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消除大脑神经的疲劳。多样形式的休闲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机性刺激的手段,能使各民族高校生心理幸福指数调至较佳状态,对增强心理健康有积极改善作用。
【课堂讨论的价值】推荐阅读:
课堂讨论的困惑08-08
课堂讨论的方法与策略06-16
课堂讨论的机制与策略10-29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07-25
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11-28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讨论07-09
课堂案例讨论06-24
数学课堂讨论10-09
课堂讨论刍议11-05
政治课堂小组讨论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