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2024-08-11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精选8篇)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讨论问题

(参考题目)

1.如何评价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3.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袖洪秀全? 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 5.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6.怎样认识义和团的爱国主义及其局限? 7.如何认识革命和建设的关系? 8.怎样认识“告别革命论”? 9.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10.如何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1.作为青年人应当怎样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 12.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学的态度? 13.怎样认识孙中山晚年的道路?

14.如何认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5.怎样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 16.怎样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用? 17.怎样评价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18.怎样认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 19.怎样认识“第三条道路”?

20.如何认识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2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因此, 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 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 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 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 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 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 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 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 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 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 由浅入深, 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 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 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 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 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 以史为据, 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 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 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 “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 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 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 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 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 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 “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 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 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 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 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 “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 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 “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 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 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 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 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 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 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 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 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 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 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 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 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 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 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在时代的大潮中, 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 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 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 年11 月29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 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 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 “纲要”课教学应将十八大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 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 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 应注意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 即:其一, 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 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 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 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 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 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 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 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戊戌变法试图效法明治维新, 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 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 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 年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 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 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 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 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 思想上不断成熟, 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 勤工俭学, 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 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 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发动新文化运动, 创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 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 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 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 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 要脚踏实地, 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脚踏实地, 艰苦奋斗, 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 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 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 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1) .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案例讨论法;教学实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为数不少的同学对该门课并不感兴趣。笔者曾经对湖南财政经学院一个班正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生进行暗地调查,发现玩手机和看课外书的同学大约有20%左右。出现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就粗暴的进行处理,比如没收手机和课外书,甚至取消考试资格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矛盾,而不是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违背了开设思政课的初衷。究其原因,高校教授该课的诸多老师,普遍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而构建合理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能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效的教学模式。

一、“纲要”课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纲要”课案例讨论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设计案例,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法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纲要”课案例讨论核心内涵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及口语表达能力。案例讨论教师要在教学中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指引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教师通过互动帮助学生调动学习兴趣。在案例讨论教学方法中,案例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讨论案例需要学习理论,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探究案例。

二、“纲要”课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作用

案例式讨论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这就可以改变以往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学习纲要,更能加深纲要理论的认识;二是有利于活跃纲要课堂气氛,因为师生通过围绕案例进行诸如提问、答疑、讨论等互动,学生的思维变得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自然产生;三是增加了教学信息和扩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四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就能发现案例反映的问题,并利用知识进行解决,这样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五是提升了纲要课的教学实效,通过案例式讨论教学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改变了以往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纲要”课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精选案例。案例讨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精选案例,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选择“纲要”课教学案例一要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确客观存在且不存在重大争议,这样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能力;二要案例有典型性,只有典型性才有讨论的价值,才能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归纳出重要的原理性东西;三要案例具有育人性,纲要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经过讨论让他们明白祖国的屈辱史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和重要启示何等重要,使他们更发愤图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案例研讨。这一阶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在激发学生潜能方面下功夫,培养他们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能力。教师首先通过PPT呈现案例,并在PPT上呈现问题,然后分组讨论。讨论要求学生语言表达清楚流利,逻辑清楚,语言连贯,有自己的观点,同时老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在讲辛亥革命时,笔者用PPT展示了民族、民生及民权的内容和孙中山向袁世凯妥协的历史资料,甚至摘要了鲁迅的《药》的内容,由此提出问题:“从三民主义看辛亥革命的失败”,要求学生讨论这一问题,然后学生进行回答。学生探讨问题的激情一下子爆发出来,现场讨论激烈,而且产生很多新的观点。老师和学生也进行交流,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也大大提高。这一堂讨论课下来,很多学生收获不少。

3、教师总结评价。教师总结点评,一是要肯定、鼓励学生,肯定课堂发言中的亮点,只有鼓励学生,他们才会有成就感,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些老师只批评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行,结果学生下次讨论课一个也不发言,鼓励也是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也要大胆的指出,不过在讲缺点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不能刺激学生,那样适得其反,在讲缺点的时候也要告诉他们以后努力的方向;三是教师对学生一定要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对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讲透彻,使学生真正明白,而不是含糊其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正面解答;四是要进行问题解读,老师要饱含热情地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学习史纲才会有收获,教他们思考方法也是我们老师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董杰.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增2):2.

[3]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3.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改课题“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路径与载体研究”(院教字[2014]12)

作者简介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4

“微课”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对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浓缩和整合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的“微课”教学理念

(一) 注重逻辑主线,突出“三个选择”

本课程注重历史与逻辑相结合,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剖析,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这一段历史进程进行规律性认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线索。这一点也是贯穿于“微课”教学的主轴。本课程分上中下三编,每编分设综述,而各编综述是在世界历史视野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视野下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国情、历史规律的宏观介绍,也是本课程的逻辑主线。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信息量大,而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尤其对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匮乏,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更缺乏理解。要在有限的时间把综述的逻辑线索讲清楚,学生首先需要明晰这一段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基本的历史脉络,合理运用发挥微课的浓缩和整合历史场景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历史在场感,为教师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历史现象提供较为有效的铺垫。

(二) 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历史。”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学生自觉‘设身处地’地反思中华民族在每一个历史关键时刻所作出的选择,才能让学生在思想深处与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产生精神共鸣。”从课堂教学的经验来看,学生常常更为注意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人物,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本课程每编综述之下都设有不同的专题,也是本编内容的要点,而且这些要点在高中初中历史教材中都有涉及,学生相对熟悉。在微课教学中,可以选择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作一定程度的纵深和拓展,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讨论式、参与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微课”教学设计

(一) “微课”的选题多样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涉及人物众多,事件复杂,线索纷繁,对于非历史专业、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知识背景和结构的不同,在学习中往往难以把握住历史主线。学生通常是对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个历史事件感兴趣则听,不感兴趣则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微课”的`设计应围绕本课程的主题、主线、重点、难点,针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同时注意避免将“微课”内容固定化、模式化,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微课”教学内容。具体来说,一是通过视频编辑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线索复杂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主线;二是通过视频展现学术界对某一历史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使学生理解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看待不同观点;三是参照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学习中经常性的问题制作“微课”;四是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将“微课”内容与时事政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站在现实看历史、回顾历史看现实,真正思考。

(二) 内容上连续性、互补性和实效性

本课程的微课教学内容应与教案编写,课件制作,微视频的选题保持连续性、互补性,体现微课的实效性。首先,针对主线、主题、重点、难点,每节课的“微课”可根据教学内容分为1-3个部分,每部分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其次,控制授课内容、课件以及微视频之间在内容上的衔接;第三,教案的编写与课件制作与微视频三者之间的时间、内容、主次要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合理安排,使三者教学中体现优势互补;第四,教案的编写与课件制作与微视频注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

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微课”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一) 微课”教学与课后作业、课后阅读以及教学实践手册的完成相结合

“微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了较多的信息量,虽然易于学生宏观了解历史线索,但因为缺乏自主分析处理这些信息,仍然会出现课堂听、课后忘的情况。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开列相关书籍,布置相关作业,结合教学实践手册,让学生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习视野。

(二) 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纲要 篇5

1.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4.近代中国,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一章

5.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

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6.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9余年之久。

7.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和在?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章

8.《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9.《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10.《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1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12.洋务运动的思想是中体西用。主张“自强”、“求富”。1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14.资产阶级维新派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翤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

(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公车上书”

(二)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翤同《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四)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六)办报纸。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第三章

15.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16.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7.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和《猛回头》。

18.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0.1911年4月27日举行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21.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2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3.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七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2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第四章

25.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26.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27.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28.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9.五四运动开始时,英勇地出现在斗争前面的是学生群众。这时,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

30.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3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3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

3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4.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北洋军阀主力为吴佩孚、孙传芳。第五章

35.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开始了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36.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

37.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六章

38.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39.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0.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集100多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

41.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42.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有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第七章

43.1945年10月10日,蒋介石毛泽东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44.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45.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剿匪。46.中国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篇6

建党九十周年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起步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这座坐落在林立的大楼中间,颇具异域色彩的建筑,在这里开创了“开天辟地大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是一座外观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民居.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便在这里举行。

会议的最后一天,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房搜查,便改在了浙江嘉兴南湖的这条普通的游船上。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毛泽东曾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非凡意义。从石库门和“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遍及南昌、武汉、瑞金、陕甘宁、延安、西柏坡、太行山……;从这里出发,共产党引领共和国走过一甲子。

90年历程,60年执政,人民与共和国一同见证。中国共产党率领不屈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斗,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创造出令世界惊讶的巨大成就,并继续书写新的光荣与梦想。『一』 星火燎原,燃出赤色的新天地

90年前,在这狭小的厅堂,中国共产党人点燃第一簇革命星火。

28年后,在这片古老的大地,赤色的国度,早已屹立世界大国之林。幼年的中共国共产党,引领的共产主义运动被斥为“过激主义”,被视为“洪水猛兽”,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压迫,以至于在成立之初,便处于地下的秘密状态,此后的较长时间,不仅遭到御用文人的恶毒攻击,特务的残酷迫害,反动军警的残酷镇压,但就是这样,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不可遏制的成长和发展起来。当年,它只有几十个成员:28年以后,便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领导中国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

『二』 政党之路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始终坚持自我完善进步、保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品质的历史。我们党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在此回顾党的一大到七大,可以真切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成为一个引领人民走向富裕强盛大国的政党。

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名称和党的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正确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它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中共五大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特别是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重大问题,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难以承担起挽救革命的重任。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党的六大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全党的两大问题:指出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七大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正式建立。

『三』 中国特色 辉煌成就

建国后的60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坚持不懈的奋斗,开辟历史新纪元,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历史新时期,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鉴于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状况和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现象的出现,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经济调整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在这之中中国共产党走过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之后,党对于搞建设必须适合中国国情有了较深切的体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积极应对时代发展要求和环境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成为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六大是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盛会。十六大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历次党代会最好的报告之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十六大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新世纪新阶段开创新局面的旗帜,是最突出的成果;十六大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将掀开党和国家建设的新篇章;十六大产生的年富力强的中央领导层,是党兴旺发达的生动体现。十六大是执政兴国、加强和改进党建的大会,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是总揽全局、规划未来的大会,又是民主团结、承前启后的大会。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本世纪第一次代表大会,担负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使命

此时此刻,中国共产党连同自己的事业,不仅跨入了新世纪,也正在踏进一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与列宁时代、与毛泽东时代的情形不同,就是与邓小平健在时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十六大要在当代世界和中国发生了极其深刻变化的处境下,确定党的历史方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因势利导地向前发展。由此表明这次大会有着明显不同于上世纪历次党代会的深刻内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十六大明确提出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归结为一点,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十六大阐述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这是十分明智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十条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认识水平。十条基本经验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实践基础上取得的。这十三年是建国以来的黄金岁月,所形成的经验,对于我们应付复杂局面,走进新时代,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十条基本经验的最后结论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面向新世纪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30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对今后一二十年这个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周密部署,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具体发展战略:2010年前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是第二步,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是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可操作性的美好蓝图,使人鼓舞,催人奋进。

『四』 展望未来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一个充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7

一、慕课教学形式

( 一) 慕课教学的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Coursera的部分课程提供收费服务“Signature Track”,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你也可以免费学习有这个服务的课程,并得到证书。

( 二) 慕课教学的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 三) 慕课教学中的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 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 。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二、慕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 一) 授课规模较大

慕课的授课规模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授课的科目众多齐全,基本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基础学科门类,二是授课时面向的听众人数众多。

( 二) 在线授课

无需面对面授课,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全天候听课,不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 三) 授课环境开放

慕课课程开放,公众不需要特殊途径和渠道就能进行听课。

三、慕课教学引入的困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展开分析

( 一) 学生的专注度不高

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以近代史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主,主要讲授从1840 年至今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事件的影响,就授课教师表示,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关注度和兴趣不高,在授课时,他们往往选择性学生关注度较高和兴趣较大的部分进行系统讲解,而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和缺乏兴趣的部分,例如“三大改造”和“文化大革命”等部分,往往采取简单介绍的方法,给学生整理总结简单的事件要点即可以。而慕课在进行教学中往往要注重学术严谨性和专业性,因此不能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取舍和侧重点的选择,这样就造成学生在听课时不能全盘吸收,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一跳而过,造成学习内容不成体系,出现知识的断层。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其他课程的慕课教学中,学生在虚拟的网络课堂上难以保持足够的专注和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而对于自己兴趣不高的学科和兴趣不高的学习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但是在慕课的授课中,教师往往是“独角戏”,因此,难以保障学生的专注度。

( 二) 教师不能与学生互动

在近代史的慕课教学中,教师从头到尾都是独自授课,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办法和学生采取互动,也没有办法让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自我讨论,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被完全的切断了。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解介绍时,教师应该尽量的减少讲解,而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介绍部分,学生才能在讲解中加深印象,而对于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分析时,应该让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自我学习后向全体学生以及教师汇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慕课的学习中,这样的方式都无法进行。慕课本身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大课堂的容量而应运而生的,但是却违背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教师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初衷,因此,这会造成绝大多数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 三) 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

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保障。一是课堂良好的授课效果,二是学生课下的复习巩固,三是教师的后续考察测评。考察测评的最为重要的形式就是考试,这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检验。但是慕课的重点在于授课,而考核形式和考核效果一直被外界诟病,这不仅是近代史纲要慕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其他科目的慕课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在考核中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反思总结自己的授课,通过对学生掌握状况的评估调整授课的重点,可以发扬自己已有的优点,又能改进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教师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四、结束语

慕课教学在我国的开展已经走过了初期的起步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贯彻已经积累的经验,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大胆尝试解决,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大胆革新,做出突破。只有解决慕课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才能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我国科技兴国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慕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重庆大学,2012.

[2]陈雪庆.浅谈慕课教学中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D].北京工业大学,2012.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8

提 要:微观案例教学是解决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面临的吸引力及可接受性不高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策略。微观案例教学在选择微观案例时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既定教学问题,侧重贴近学生的大众生活视角呈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并兼顾启发性和成就感。在运用微观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则可运用 “厚描”手法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式理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获得学生的接受和认可,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功用。

关键词:微观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选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在高校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门课程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吸引力及可接受性不高成为了教学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尝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引入一种可以称之为微观案例教学的新策略。微观案例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些真实的、具体而微的材料作为教学载体,使学生通过對材料的感知、思考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标。微观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强调采用细微的、多元化的、大众日常化的,而非宏观结构的、精英式的、长篇大论式的案例,在案例的加工及运用上更侧重于“厚描”式的手法以及体验性的理解。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微观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微观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新模式能否发挥其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键在于微观案例的精选与合理运用。恰当、精彩案例的选择是提高课堂实效性,达到教育目标的前提保证。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所选择的微观案例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微观案例的选择必须能够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及特点,符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并具有说明或辅证某一理论问题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在高校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宗旨在于以中国近现代这段历史为依据及载体,说明“三个选择”及 “两个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及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进行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历史教学应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因此教学中所使用的微观案例首先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原则,以某一理论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选择案例。这也符合历史研究的特点,法国学者安托万·普罗斯特在《历史学十二讲》中提到:“历史学家不可能先去搜集资料,然后再进行解释。只有当他心中已经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他才能着手去搜寻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资料。” 教师在选择微观案例时更应该反复推敲,谨防其中存在消极负面的信息以及容易误导学生的内容。

第二,微观案例的选择应侧重大众日常生活视角的呈现。

微观案例教学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面临的困境并借鉴微观史学研究的合理之处而提出的全新教学策略。微观案例教学从微观史学中汲取到的最重要的养分就是从“眼光向上”的研究转为“眼光向下”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更加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普通人群,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长久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被学生质疑其历史讲授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历史仅仅是为胜利者谱写的赞歌。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宏观历史叙事里,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细节被淹没在了宏大叙事里面,只见战争不见士兵,只见国家不见人民。如何让真实的历史细节打动学生的心灵?认知心理学认为,离自己近的行为更能影响自己,在面对近现代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时,学生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置身事外,无动于衷,原因在于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都与今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自己毫无关系。必须寻找让学生产生“共情”的案例引发学生共鸣,而这样的案例往往不一定是宏观的民族国家,更不一定是时时处处高亢的口号。现代历史研究提出了“泛史料意识”,几乎一切事物都具有史料价值,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解读和使用。著名学者顾颉刚认为,谚语的价值胜过圣贤经训,民间歌谣比名家诗词更重要,野史笔记的意义不低于正史官书。 这些更贴近普通人的史料对于学生往往更有说服力也更能使其产生“共情”。

第三,微观案例的选择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必须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及理解来实现,学习的虽然是过往的历史,但却是为现实和未来服务的。历史是载体,现实和未来才是本质和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用的微观案例时也并不局限于近代史,可以通过现实与历史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生动的阐释历史问题。比如讲授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华文化渗透就可以用今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可口可乐等标志性商品以及好莱坞大片逐渐对华进行文化渗透的政治野心作为案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激起学生共鸣,也对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对华的阴谋野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历史可以察古知今,述往思来。反过来,今日的案例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过往的历史,并真正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好的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第四,微观案例的选择既要细致新颖又要紧扣主题。

微观案例教学模式中的“微观”既体现在案例选择的“眼光向下”,其对于大众日常生活视角的偏重,同时也体现在案例的短小精干和形式多样上。在实际教学中,长篇大论的文字资料往往难以吸引学生注意,也很少有学生能完整的阅读并分析材料。要想提高纲要课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案例的选择就必须别出心裁、细致新颖,其形式并不拘泥于文字资料,图片、视频、歌曲、诗歌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加以运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颖,就难免陷入发思古之幽情或寻奇猎艳的误区。历史是纷繁复杂、无所不包的,可以选择的资料浩如烟海,这就容易导致主题被纷繁而琐碎的历史所淹没。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宏观把控,注意抓住问题的关键。课堂的“灵魂”在于传递给学生的最核心的意义。选择的微观案例也是必须要为既定的问题和教学目标服务,既要保持案例材料的趣味性,又要兼顾其使用的效果,否则即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饱满,最终未能达到解决既定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目标,不仅学生最终没有太多收获,而且耗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

第五,微观案例的选择应兼顾启发性与成就感。

微观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参与性。微观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进而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例证展示说明。重视学生从接触案例到思考并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微观案例选择就必须给学生留有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空间,且应难易适中,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既不能过于直白一目了然,也不可晦涩难懂,兼顾启发性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才能提高纲要课的课程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微观案例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

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微观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运用的可操作性更强。由于微观案例教学不追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讨论再到课后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整过程,案例本身是具体而微的,因而学生对微观案例从感知到思考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会过长,可当堂展示微观案例进行分析并解决既定教学问题。这样的微观案例教学可以被贯穿于每次教学活动。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更好的加以整合,从而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运用微观案例进行教学时,应注意通过 “厚描”手法创设情境,注重学生体验式理解。微观案例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细致新颖又贴近学生的案例带给学生情感上的冲击,产生“共情”,从而吸引学生。然而短暂的冲击过后,要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除了对案例的精选和编辑,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与运用。陈寅恪先生认为:“对于一个历史现象,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之理解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人”才是纲要课教学的核心,案例必须走入学生的内心,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从观念上触动学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 Geertz)提出的“厚描”(thick discription)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关于“厚描”,格尔兹解释道:“不应该将理论构筑和整理抽象规律作为任务,而是使厚描成为可能;不是通过个案进行概括,而是在个案中实施概括。” 格尔兹的这一理论与微观史学“眼光向下“不谋而合。也就是说,教学所使用的微观案例可以是形式多样的,但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短小精干的案例中必然蕴含着大量可以加工处理的细节和线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代替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但却必须注意观察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反映,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隐含的细节和线索,通过语言及情感态度等对案例进行“厚描”式的处理,以此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产生“共情”,并最终分析得出结论。

结语

微观案例教学是在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策略,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案例选择上的形式多样、细致新颖、“眼光向下”的大众生活视角呈现以及运用过程中“厚描”方式的运用带给学生的体验性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微观案例教学确实起到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该门课程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更好的发挥纲要课思政教育功用的作用。但微观案例教学并非解决纲要课所面临困境的万能钥匙。正因为微观案例教学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涉及跨度较大、宏观性较强、内容相对复杂的重大理论问题时就必须将问题加以分割,选择多个微观案例综合运用或微观与宏观案例结合使用的教学策略。更有必要将微观案例教学与学界方兴未艾的渗透式教学、参与-体验式教学、专题教学及问题教学进行更为合理的综合运用。如何不断丰富完善微观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策略还有待与更多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同仁共同探究。

参考文献:

1、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M]. New York:Basic Books,2000.

2、[法] 安托万·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 [M].王春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李剑鸣.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李璧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4、杨惠民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王炳林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辽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观案例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JGZXS13011)的成果。

作者简介:1、崔璨 (1982-),女,遼宁省铁岭市人,辽宁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学习应靠自觉下一篇:销售5年职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