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

2024-09-13

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精选9篇)

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 篇1

一、近现代舞蹈的“民众化”

老一辈舞蹈家吴晓邦曾经强调:舞蹈家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所谓“有心”起码包括两点:一, 有为人生、为人民而舞蹈的基本愿望。二, 在上边的基础上, 进一步有对生活的真知灼见, 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指导。中国近代舞蹈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 无论是从创作题材、表现手法都有了新的突破, 特别是西方舞种的融入更是给中国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新时期的舞蹈样式 (当代舞) 在不拘一格的艺术思维中使得中国的舞蹈艺术趋向一种个性的审美。然而, 其实在舞蹈发展到任何一个时期的时候, 都会走向一种困惑, 舞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面向的审美群体也就慢慢的狭隘开来, 这就意味着舞蹈的审美必须“民众化”被多数人所认同和被同行所熟知, 这样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在政府的支持下, 中国的舞蹈业内出现了国家级的舞蹈政府将赛事平台。比如1980年得创办的全国舞蹈比赛、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项中的“文化奖”这样都加深了行业之间的交流。优秀舞蹈作品面向普通大众, 比如全军文艺汇演向社会大众公开化等这些都加强了艺术取之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中国特色舞蹈。

二、“越民族越世界”的舞蹈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这个理论来看, 中国的民间艺术占了世界的大份额。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折射出的是56个民族凝聚出的“中国精神”。民族民间舞起源于人民群众最原始的生活状态,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中国历史在经历着历史变革的过程中, 民族民间舞更是直接展现和引领者历史变革这条主线, 在近代发展史上中国的民间舞蹈表现出了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民舞在以高昂的姿态屹立在中国舞坛, 特别是进入第三时期之后, 民舞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不论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是在个少数民族地区, 日益壮大成为中国当代舞坛的一大圣景。民族舞蹈家们更是以极大的热忱为中国民间舞蹈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在这一时期的成熟主要体现在舞台实践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无论是中央民族大学还是北京舞蹈学院, 甚至地方个舞蹈院系, 在教学方面质量上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1985年有北京舞蹈学院发起的首届“桃李杯”舞蹈比赛, 策成为了检验舞蹈教学成果, 总结舞蹈教学及创作经验, 提高舞蹈教学素质和表演水平的重要赛事;在舞蹈表演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民族舞蹈团体, 在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起着不可估量的功劳, 使得我国的民族舞蹈事业屹立于世界文化丛林中, 在这一事件也出现了很多中国乃至世界熟知的作品。例如杨丽萍的《雀之灵》、民族大学的《奔腾》、朝鲜代表舞蹈《残春》等。

三、近代舞蹈中的“红色精神”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现在这个大的阶段, 中国的文化事业经历了欲火后的重生, 人们经历获得民主、独立、统一后的喜悦, 同时也感同身受到了十年浩劫的迷茫, 再到之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 历史时刻在变, 人民的生活也时刻在变, 但是有一种中国的精神却一直没有变, 那就是“红色精神”。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 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红色精神”, 中国的红色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不畏艰辛、勇于开拓、谦虚谨慎、勇攀高峰……这一精神被一代一代的中国儿女传承和践行。这一精神让我们再经历着喜悦的时候, 忆苦思甜,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歌颂英武烈士张志新的《无声的歌》和《割不断的琴声》演绎出了他为了革命牺牲爱情和生命的壮举;遇到迷茫的时候, 气定神闲, 《为了永远的纪念》以饱含对十年文化浩劫的痛惜之情, 表现出了对敬爱的周总理怀念之情;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舞蹈大胆的融入了西方现代舞的表现手法, 例如作品《再见吧妈妈》以双人舞的方式表现了革命战士惜别母亲的动人场景, 中国舞蹈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 这一主题的表达永不过时。特别是在表现手法的创新更使得这一“红色精神”鲜亮如初。

四、保持舞蹈文化的独立性

新中国成立之前, 帝国主义对我们国家的侵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打破了中国闭门造舶的国情也使得中国开始瞭望世界, 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伟大领袖邓小平正式提出了走出国门, 迎接世界挑战的旗帜, 其实这两种开放都是一种面向世界, 但是它们之前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开放的含义如果单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说那就狭隘了很多, 我认为它们的区别也在于是否是文化的一种独立。帝国主义入侵时, 中国的文化是遭迫害的, 奴化教育、同化思想、殖民统治等等这一些都是被动地接受, 而改革开放持有的却是中国持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动权。由此可见, 掌握本国文化的主动权, 保持文化的独立性, 是国家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

中国舞蹈经历了萌芽, 曲折发展, 到渐渐地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接受更为新型和抽象舞蹈样式的融入阶段, 这个阶段舞蹈工作者对于发展创新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忱。现代舞的融入以及各个舞蹈之类之间的穿插和借鉴, 为避免中国舞蹈走向单一门类的窠臼中, 起到了解囊相助的作用。我们可以讲现代舞是对芭蕾舞的一种衍生, 现代舞摆脱芭蕾舞的程式化束缚, 更加趋向于一种个性、自由。中国的舞蹈家开始了大胆地从“现代舞与中国文化的兼容”到“如何发展中国的特色现代舞”中来, 这让人意识到, 这种概念性的“中国特色”口号, 极易成为一个文化陷阱, 要么下大工夫咀嚼吃透它, 要么被西方现代舞的教条吞并“文化的独立”, 现代舞发展到今天以南北两派现代舞为主全国各地团地院校都有所发展, 更是涌现出了以曹诚渊、林怀民、金星、滕爱民、江青等为代表的现代舞大师, 广州、上海、北京现代舞团等一系列舞蹈团体的涌现, 出现了很多现代舞优秀作品, 现代舞在中国一直是个褒贬不一的舞蹈样式, 它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无论现代舞以后在中国怎么发展抑或是与中国舞蹈如何融合, 把握好中国文化的独立性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舞蹈发展概论》李炜, 任芳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

[2]《当代中国舞蹈》吴晓邦著, 当代中国图书出版社, 1993年11月第一版。

[3]《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浅析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特色 篇2

关键词:现代音乐;音乐特色

我国的现代音乐起源于五四运动后期,正是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我国的现代音乐艺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当时的音乐家为了响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使我国音乐艺术发展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即使在当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也依然坚持音乐创作,将古老的中国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各种新题材、新风格、新品种的现代音乐作品,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当时我国的社会背景因素和人们对音乐艺术的不重视,致使我国的音乐艺术起步较晚,发展也十分缓慢,所以当时的音乐艺术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特别是交响乐的创作更是无人问津。

直到20世纪后期,我国的音乐创作才有了明显的进步。从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实践来看,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音乐的表现手段、从写作的艺术观念到创作技法都出现了全方位的“跃动”和“追寻”,无论是音乐创作中的个性,还是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香港作曲家曾叶发(香港文化界联席会议主席)创作的《一调子》,通过对广东音乐表层印象及风格的体验,借用广东音乐基本的特性素材创作而成的。该乐曲以单一性的主题旋律思维作为全曲主干的发展脉络,并且运用“主调多声”的特殊处理方式,以加花变奏的特点进行各个声部之间的组合与调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作者就是运用了现代音乐的创作思维方式,采用“非功能性”的特殊思维处理方法统摄了整首乐曲的发展,而传统的广东音乐并没有突显。就像作者所说的,这并不表示这首乐曲模仿了广东音乐的旋律性风格,与广东的传统音乐也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该曲主要是通过富有特色的配乐方式构筑了交响音乐独特的音乐造型,为主导音乐提供了动力性的发展,这种方式就成为了作品创作的主要环节,其和声的运用也是以主题乐思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关点缀性的特殊处理和安排的。而在线条性的旋法过程中,由对位性的复合性乐思进行组合,使音乐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表现力。另外,在整首乐曲的发展中,作者运用了旋律的各种变化来显现出作品的音乐个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却被新的乐思所掩盖。在交响乐中,各种乐器的组合在音色的点缀上是相应的、互补的,这样一来就使音乐本体的表现力富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这部作品最终在上海进行了首演,给受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受到了音乐论坛的极大关注。而后随着香港的回归、外来文化的引进,这部作品中体现的音乐文化也给当时的现代音乐带来了帮助,这部作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当时现代音乐创作的一个基本概况。

作曲家吕其明(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的交响乐《龙华祭》是为了纪念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70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作曲家为了追思这些祖国的英雄,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深刻的思念之情,以清醇、朴实的音符讴歌了故去的烈士们,该作品获得了“2001年中国音乐金钟奖”。这部作品以传统技法写作而成,旋律的气息非常宽展和平稳,在构思上以凝重的主题思维特征展现,主导乐思始终贯穿在整体乐曲的进行之中。通过单一性的线性乐思发展,融入多层面的乐思交织,使乐曲的表现富有张力。该作品的创作手法是完全传统思维化的,但在以现代音乐为主体的“交响音乐会”中同台演出,同样是显得非常融合,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杨立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创作的中胡与交响乐曲《荒漠暮色》。这部作品是应日本“丝路的回响”执行委员会之约,创作于1998年。该作品采用了中胡“协奏曲”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创作而成,从中胡的独特使用与其特殊的乐器音色上来看,中胡的音乐主要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去表现更多的思想意境。而乐队与各个声部之间的乐思处理,是以不同色彩的音色对比和非常清晰的多种叠置组合而构成,并以浓烈的和声与交织的复调融合在一起,构筑了一幅夕阳映射下的人与自然绝美壮观的风蚀地貌图画。分析这部作品,作者在写作手法上使用了九个音的音阶,在整体创作的风格上,表现出了一种光和色的大写意;在乐思的发展上,借用由中胡演奏的中国古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素材,将基本的音乐主题与《梅花三弄》的主题相互交融,通过核心音乐语汇进行有序地发展与建构,形成一种主导乐思的动力性展开;在旋法上主要是以五度、小二度、三全音作为基本的声部线条进行呈示和延展,和声的构筑也从此派生而出。这部作品从结构上看,整体结构构思采用的是比较自由的形式,不套用任何的曲式结构;从作品的表现内容上看,作品使人脑海中呈现出一幅一望无际的沙漠在暮色中色彩斑斓变化无穷的画面,使人们感受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情怀及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情画意。

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最后的乐园》是于1993年应香港市政局的委托而创作。作者依靠节奏的律动变化和乐思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发展组合,使音乐展现出富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格调。在该乐曲的整体结构设计上,通过全曲三个大部分的结构性的对比,由强与弱、浓与淡、远与近的时空性音响造型,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特殊的音乐思维方式。同时,作品在有限的“山歌”主导乐思的材料使用上,尽可能地去表现出依据于中国民族音乐个性化这一富有特性的基本创作手法,在主题乐思的运动过程中,单一性的小提琴独奏音色与复合性的交响乐队之间的调配组合,显示出音乐中清醇的音色对比。在这种富有诗意的交响音乐思维过程中,“山歌”的乐思时而高亢激荡、时而平稳安静,最后“山歌”远去了,隐退在那无尽的“乐园”遥想之中。

从上述这些作品创意来看,追求个性和富有民族特色是现代音乐的基本特点。这些作品在具体创作中,作者将民族民间性的音乐素材经过细致处理,并巧妙的借鉴到自己的作品中,可见在当时作曲家们已经将民族音乐之根深深地埋在了思想创作中。从这些作品的题材上来看,无论作品内容是否明确主题,基本上每部作品都有标题,由于作品标题的提示作用或者点睛的意蕴,使人们更加关注和理解作品的内容,这也说明了我国现代音乐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同时为了保证其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音乐的创作应更加贴近人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到目前为止,现代音乐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对其将来的发展也有了更明确的保障。而现代音乐的传播不能再仅限于传统的教育,应当将其放在一个大众能够理解的层面,让时代的主人来决定它的存亡,从而使现代音乐可以得到本质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宋景.国外后现代音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2月版.

[2]杨立青.音乐学术的历史轨迹[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8月.

[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4]孟宪福.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0月.

[5]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关于中国现代古典舞蹈的未来发展 篇3

一、中国古典舞蹈概述

(一) 中国古典舞的涵义

对于何为中国古典舞, 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 “古典”一词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经典”, 其应该是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发展成的一种动态艺术风格或者结构。“古典”一词体现了所言事物内部的一种规范性、严谨性、传统性、典雅性, 以及代表性;从“中国古典舞”一词或者这一说法中, 我们应该看到其至少要有四层涵义:第一, “中国”的;第二, “古典”的;第三, “舞蹈”的;第四, “时代”的。“中国”代表了它的民族特性及审美倾向, “古典”阐释了它的艺术风格, “舞蹈”说明了它的艺术表现形式, “时代”指的是它的形成或者发展时间阶段。概括而言之, 就是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性及审美倾向的、具有明显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风格的、在历史上形成并在现代得以继续发展的舞蹈艺术形式。中国古典舞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进程中,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保持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风格与气派。

(二) 中国古典舞的精神与意识

中国古典舞蹈所具有或者体现出来的精神、意识, 其真正形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之中, 其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相一致的;我国当代舞蹈先驱吴晓邦先生在他的著作《舞论续集》中就说中国古典舞的概念、精神及意识是与中国古代作家与民共忧患的精神内涵相一致的, 他也将中国古典舞蹈的所现出来的精神、内容称为古典精神或者古典意识;中国古典舞蹈所体现出来的古典精神、古典意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是作一种“中国传统”被传承下来的, 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本质。这里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精神、意识的“中国传统”, 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狭义的“中国传统”是指与舞蹈创作者有关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意识, 其直接影响到舞蹈作品的内容及所要表现的精神;广义的“中国传统”, 则是指庞大中华民族群体所共有的各种生活习俗及其背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它决定了“中国古典舞”背后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 即中国古典舞蹈的精神与意识。

二、中国古典舞蹈在现代的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源于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 不断的发展、完善于各个历史朝代之间, 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民间艺人都对中国古典舞蹈发展作出了贡献;临近现代中国古典舞迎来了大完善、大发展的时机, 实现了从形成到成熟再到完善的转变。

(一) 20世纪中期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发展进步

进20世纪中期, 中国古典舞蹈实现了发展的“两大步”;第一步, 就是20世纪50年代由北京舞蹈艺术学校筹建、老一辈舞蹈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中国古典舞教材研究与编写工作, 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古典舞蹈教学的水平, 加速了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第二步, 就是依据现代人审美意识的变化, 对中国古舞蹈的设计、表演程序等进行了积极的改造, 将那些陈旧的、不符合时代审美要求内容、形式剔除掉, 并赋予中国古典舞蹈新的时代美感, 基本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现代古典舞。这一时期中国古典舞蹈发展是与老一辈舞蹈家的贡献分不开的。

(二)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复兴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对《丝路花雨》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舞蹈再次激起了社会对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关注, 《丝路花雨》以中国敦煌壁画、泥塑中的古典舞为再创作素材、内容, 开创了中国古典舞以静态文物、文献资料进行创作, 旨在复活中国古典舞的先河, 也在国内唤起了一阵汉唐之风;接着仿古典乐舞的出现, 又再一次将中国古典舞蹈发展推向辉煌, 其中以《仿唐乐舞》为代表, 把失传了几百上千年的古典乐舞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成功且全部复活, 并以更加完整、丰富, 更加多姿多彩的舞蹈形态展现给世人。

三、中国现代古典舞蹈的发展措施与建议

中国古典舞蹈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色, 在面对强大异域文化冲击情况下, 我们有必要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土, 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积极融合外来优秀文化, 力求在新的道路上再创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辉煌。

(一) 丰富中国古典舞创作素材

创作素材是中国古典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舞创作素材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 进一步丰富中国古典舞蹈创作素材是实现中国古典舞蹈未来健全、健康发展的基础。丰富与整合中国古典舞蹈创作素材料是必要的, 在中华民族悠久与广漠的文化土地上, 有着丰富的中国古典舞蹈创作素材, 抱着传承、谨慎的探索精神, 进一步挖掘古典舞蹈创作素材, 为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传承及学科教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始终坚持“和谐”发展原则

“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品格,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整体体现, 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其也深深的影响与指导着我中华民族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命体验, 也同样指导着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为实现在中国古典舞蹈未来的健全发展,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原则, 特别是对中国古典舞蹈学科的构建, 更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及开放式的思维接纳新元素, 通过反复整合, 最终为我所用。

(三) 舞蹈创作继承与创新并重

要想实现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健全、健康发展, 就必须大胆的进行开拓创新, 在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国古典舞蹈已有精华的基础上, 寻求一条属于中国古典舞蹈自己的发展道路。首先, 要将中国古典舞蹈创作与时代接轨, 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促进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演变;其次, 以现当代为立足点, 尝试将中国古典舞蹈构建成一门独立学科, 在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与教学支持下, 再续中国古典舞蹈的辉煌。

参考文献

[1]侯丽娟, 吕畅.浅析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J].音乐时空, 2016 (02) .

[2]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 2010.

[3]赵新慧.中国古典舞的特质及其理念[J].戏剧之家, 2015 (02) .

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 篇4

一是明确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体系建设目标。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规划进一步提出了“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体系建设总要求,并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体系建设工作的原则、方针和步骤。一是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即在体系定位上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服务于社会需求、人们就业需求或职业发展需求。二是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即在体系设计上要体现系统性、整体性,着重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机制和国家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即在体系建设实践上要根据各地区、各行业实际,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协调推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强调要拓宽职业教育功能,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办职教。规划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新认识。一是重视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特征,提出“统筹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为人的终身职业发展服务。二是强调了“大职业教育”特征,建立大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基础。三是重申了要继续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社区服务功能,“鼓励职业院校探索社区化办学模式,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三是强调要加强内部有机衔接,提高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规划首次提出了“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一突破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促进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劳动就业体系相适应。

四是突出强调推进外部有序对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规划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和对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政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机制。

五是着力创新学习制度,搭建人们成长成才的立交桥。职业教育是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规划提出,一是要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探索同一层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课程互设、学分互认、学生互转的机制,推动应用型本科课程进入职业院校。二是要沟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三是深化入学制度改革。适度扩大高职单独招生试点规模,扩大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规模,鼓励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 篇5

一、推动了编导对题材内容广泛性的发展

皮娜·鲍什的创作理念是大胆的, 新颖的, 诚实的。她注重把对人性的揭示作为至高无上是终极关怀, 她的舞蹈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 其理念一直影响着全世界艺术界, 更是推动了中国在对现代舞编创方面的理念创新。现代舞是可以讲述当下人类的内心情感和描述人类生活状态的舞种, 更贴近人的心灵与灵魂, 因此可以取材的范围很广泛。

欣赏皮娜的作品, 会引起观众的自我审问, 会引发观众探视社会现象的好奇心, 内心受到震撼的同时, 心灵在不自觉中被洗礼, 而中国许多作品并不能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如此所创作的作品, 观众只能抱着欣赏一种艺术形式的态度, 而并不是真正的喜爱和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真正选择买票去看一场舞蹈的人很少的本质原因。中国的现代舞正在发展的阶段, 有部分的舞团所创作的舞蹈正努力的接受外来名家思想文化之下, 编创自己的舞蹈。例如许多现代舞作品, 除了新颖的舞蹈肢体语言外, 更强调一种对自身的关照与内敛。“像《那一年这一天》, 编导对舞蹈题材、主题的创新, 和别出心裁的舞台布景, 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编导在这方面的努力。但仍觉得在作品题材的选择和内涵的提炼上, 如何脱离‘小我’的情绪纠结而走向具有人类终极关怀的‘大我’, 这可能编导家们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启发了编导对舞美设计创新性的发展

皮娜·鲍什特别注重舞美在舞蹈剧场中的运用, 她的每一部作品, 都运用了十分出色的舞美及场景的布置, 这些思路影响了大批中国现代舞编舞人。皮娜的剧场舞台上虽然是破碎凌乱的, 但并不是乱无章法, 在破碎中体现了一种更深层的意味, 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 哪怕空间里的每一分子, 都在代表着皮娜的思想。将舞美设计上升于一种编舞者思想的体现的做法很少见, 皮娜的舞台设计不是辅助于服饰和动作, 而是主要通过空间和肢体来呈现舞蹈。

中国许多的舞蹈作品的舞美设计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辅助于服装, 辅助于舞蹈作品, 辅助于动作, 辅助于更好的编创, 缺少了大胆的创新性, 呈现出浪费舞台资源的局面, 舞台也只是摆设。但有一些现代舞的出现, 正努力逐渐改变这一现象。尽管这些作品的处理加工并不是每个都很成功, 甚至有些“怪异”, 但是它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对于当今浮躁的风气下, 显得尤为珍贵。如何将舞台设计的运用更好的结合舞蹈和表现舞蹈内涵, 如何创新将舞蹈作品的场景走出舞台的限制, 如何将舞蹈剧场更加贴近世界的真实生活, 如何让观众看到的不是高科技与炫丽, 而是一种有利于呈现舞蹈内涵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 这同样也是许多现代舞编导该思考的问题。

三、引导了编导对动作含义深刻性的追求

皮娜·鲍什一直偏爱动作的重复, 目的是为了强化舞蹈的真实性, 将现实中那些黑暗充满暴力、丑恶, 通过动作之间的重复和刻意间的停顿, 让观众留意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可怕的关系。每一次的“重复”都赋予了新的意义。

“重复”中蕴含着皮娜对艺术的思考和诠释, 简单的说是“诚实”。而诚实则意味着正视与接受。中国的现代舞所缺乏的就是“诚实”, 虽然中国的现代舞作品中也出现了动作的重复, 段落的重复, 但这些“重复”并没有更深的内涵, 并不能直指人心, 更彻底的揭露人性及内心。中国的现代舞编创中, 很少能看见“重复”的意味, 总觉得重复便是代表舞蹈动作上的“词穷”, 这种想法如此之看是可笑的, 许多编导在编创的时候, 只为了动作的一气呵成, 由于受到中国古典舞的影响较深, 更讲究动作气韵上的连贯性, 看过一些现代舞作品中也有动作经常性的重复出现。这种因动作而动作, 着重于如何动, 这与皮娜的为何而动的思想背道而驰, 重复不可耻, 当一部作品的动作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这样的作品在当时只会让人赞叹这个演员的动作做的如何的好, 但也只是过眼烟云, 永远不会带给观众们所想要的艺术享受。

“舞蹈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则是现代舞赖以生存的基石, 亦是现代舞的宿命。”我们应仔细探究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理论, 吸收其中的精华之处, 努力与我国文化倾向、传统文化相融合, 打破传统的束缚, 剔除对于文化的粗制滥造, 赶走现代舞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直面现实、大胆创新, 使得中国的现代舞人可以自由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舞, 使得中国的现代舞能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舞, 找到其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舞蹈史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刘晓真.舞动的调色板——第三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观察.[N].舞蹈杂志.2010 (6) .

[3]于璐李鸣曦.谈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以及与戏剧的联系.[N].群文天地.2010 (12) .

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 篇6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融合

艺术的灵感是存在于生活中的, 同时要超越生活本身, 因此, 每一个艺术形式全部都是和其他共同存在的, 不一样的艺术手段和类别之间都要有非常密切的内在关系, 要使用不同的挖掘方法来进行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发展, 以此来确保适应以及跟上时代的潮流, 在多种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闪耀。

一、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舞蹈的特征

(一) 民族民间舞蹈特点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进行了传承, 在中国民族的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舞蹈, 使用我们的四肢来进行传递自己的感情, 它在不同的民族职工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同时在人民的大众生活中非常常见。舞蹈的最初作用是为了祭祀活动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祝贺形式, 就像每一个民族的节日的庆典等, 都需要代表性的舞蹈来表示尊重, 虽然每一个表演方式都不相同, 可是大部分都是对最初的信仰进行了尊崇, 就比如说:“木鼓舞”的又来就是为了在苗族进行祭奠央公央婆。这样的不同形式的舞蹈都会拥有非常明显的地形特点, 由于在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就会导致每一个民族的四肢表现方式都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 还有以及对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包含以上的特征, 各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不一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就会表现出自己民族的各种信仰, 以及民族的美感以及历史状况, 这样的艺术就会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质。

(二) 现代舞蹈的特征

现代舞是从欧洲发扬光大出来的一种舞种, 作为整个20世界的舞蹈, 为了和芭蕾舞蹈形式形式进行抗衡而出现的。经过百年的时间的进步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了非常大的进步, 表示着自我先进的思维以及上升的空间, 已经是人类舞蹈发展过程中不可小觑的关键流派, 同时还深深的对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的现代舞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气息, 拥有非常丰富以及不断变化的舞台调度情况, 拥有非常天马行空的自由的肢体表现形式, 主要是将四肢作为工具, 将动作成为媒介, 不依靠语言表达以及故事的发生流程来进行表现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现代舞是来源于现代的生活方式, 人们对于这种舞蹈形式非常了解, 主要是由于多数的代表了人们在整个现代生活中所想要表达的, 以此会带给人们强烈的认同感觉, 具有非常坚强的生命力。而且在现代舞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和人体运动规则相同。非常明显和特意的符合自由线条的美丽, 要非常擅长表现人们心底里面的感情, 让感情随着舞蹈表达出来, 同时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

(一) 在追求技巧中进一步发掘舞蹈中的现代元素

舞蹈中的技巧是舞者想要表达自己心情的四肢动作的突出现象表现方式, 现代舞中的技巧就是动作的快慢、疏密、轻重的变化, 就是非常明显独特的技术独特, 就是最佳有力表达情感的技巧。

(二) 在基于现代舞蹈创作的基础上继承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

当今社会中,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想要更加理智的对待整个现代的生活方式, 就要在各种新潮的舞蹈方式前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进行传承工作, 不管会出现怎样的改变, 不能对民族传统的东西进行肆意的改变, 对于作品的改编工作也要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相符合, 更加凸显出民族民间的舞蹈价值。

(三) 在情感表达中体现时代性

通过舞蹈来表现情感是非常常见的, 人们的艺术美感的追求, 就是为了在精神上寻求满足, 以及对自我精神的刺激, 产生了一种虚幻的难以自拔的感受, 就是当代生活的人们非常想要得到的一种不同于任何形式的深深的思维美感。创造舞蹈的人要非常聪明, 非常了解当代人们的思维以及审美观念, 从审美的标准以及审美的向往来着手, 表现的更加新潮刺激的现代感情。要突出民间民族舞蹈的民族精神, 还要突出当代人们的情感倾向, 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感的舞蹈。

(四) 对民族舞科学合理的传承

传授民族舞的过程中, 就是将全盘的进行传承下去, 同时还要将其和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相结合, 还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 要扩展传统的民族民间的舞蹈以及舞蹈动作, 要首先对传统的民间民族的舞蹈着手,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民族舞的精髓以及最先想要表达的想法, 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让民族舞的精华吸收, 就是民族舞的根本, 同时要融合现代元素的民族舞, 首先要对民族舞的本身的特征进行完全的讲述, 同时要安排对民族舞和现代舞的相互结合, 相互融合起来, 这样可以更加深入的让我们了解到两种舞蹈的内涵, 同时可以从人们的反馈中知道民族舞和现代舞之间最好的融合地方, 这对于整个民族舞蹈的了解学习以及传承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以此, 对于民族舞来说, 传承并不是盲目的吸收而已, 要在更多的了解情况下, 和现代舞进行完美融合起来, 寻到时代特征的民族舞的方法, 让民族舞和现代舞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传递。

三、结语

虽然现代舞并不是我国的传统舞种, 也并没有我国的历史文化气息以及风俗习惯为前提条件, 可是其中包涵着每个人对于生活的不同认识, 因此不管是对于现代舞中传达出来的动作技能还是其表现模式都可以让大众接受。现代舞具备非常强劲的竞争技巧以及适应手法, 同时会不断地受到民族舞以及整个民族民风的影响, 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处于一种被动的情形, 因此要促进现代舞更好的进步, 就要将其与民族舞或者其他舞种相融合。

参考文献

[1]罗晶.现代舞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 2015.

[2]艾鹏.民族舞教学的现代舞元素融合探究[J].赤子 (上中旬) , 2015, 17:43.

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篇7

农业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生产, 有一个按季节进行耕作的自身存在的规律;第二, 农业生产有生产耕作时间与人们的劳动时间不相一致的问题;第三, 农业生产有一些特殊的特性, 如农业生产有外部性、公共产品性、弱质性、不稳定性等特殊性。因此, 农业生产过程中就必须遵循农业生产自有的特点与自然的客观规律。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首先,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农业是提供我们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产业。其次,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建国几十年以来, 我国的农业为支持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部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农业剩余, 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城镇化, 农业就必须要实现更快的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 年均GDP增长近10%,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总体小康。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农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需要更多的农业新技术和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农业要想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也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大力支持,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 从农业中转移的经济利益绝对不可能超过农业剩余, 否则农业就不能够扩大再生产, 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就要充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和对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支持。如果为了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不重视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的政策, 就会影响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步伐。因此, 在农业实现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支持的历史重任后, 随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 不稳定性, 外部性, 公共产品性等特性, 农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 农业的发展已经很难与社会与经济发展同步, 为了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进而实现社会的公平, 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即工业反哺农业。因此, 随着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逐步降低, 政府必须逐步提高对农业的保护水平。近年来, 我国实行了免除农业税、实行了粮食保护价及对农业的各种补贴政策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

二、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 产品的贡献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非农业部门的食品消费主要来源于农业部门。我国近年来由于耕地扩张的可能性不大, 甚至有人为占用减少的趋势, 加之工业部门对玉米等主要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 导致工业部门与农业对部分农产品争抢原料的现象, 既影响了与农产品原料有关的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又导致了猪肉为代表的食品紧张, 从而引起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 农业生产对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品, 例如:农药、化肥、农业各种机械设备等需求会越来越大, 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导产业往往是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产业, 因此, 农业对国民经济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的产品贡献是十分重大的。

(二) 要素的贡献

农业部门提供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大面积推广, 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急剧扩张的非农业部门, 使非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十分充足的可利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 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实现了有效的转移。200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农业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84.1%, 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城市化率仅为36.2%。说明农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出现了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过剩, 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结构失衡现象。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加大对农业有关的大学与职业院所的扶持力度, 扩大其招生比例, 提高农业类学生的补助并可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实行定向培养,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高素质的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掌握现代专业知识的农业劳动大军。由于农业新投入资本的资本产出比率低于非农业, 而且通常非农业部门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高, 按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导致农业资金向非农业转移。非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作为生产和活动的场所, 为此, 取消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改为土地国家所有, 农民有占有、使用、处置、收益权, 使农民从农地非农化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国家所有就是要使农业用地非农化要由国家统一调控, 确保粮食安全与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市场的贡献

市场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 农民日用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也会使农业对农产品, 如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备等农业用工业品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在提高农业自身的市场化程度的同时也满足了其他非农业产业对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 同时农业还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了大量外汇。

三、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现代农业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农业。现代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 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 如化肥、农药与农业用机械设备等, 因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现代农业是人们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化学和生物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成果, 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农业。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 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实现农业机械化。第二, 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 用现代生物、化学、耕作与栽培等技术及现代饲养技术等, 不断培育出高产作物与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第三, 用现代科学方法经营管理农业。第四, 集约、高效、持续。追求集约化、高效率并不是无限制的, 它必须以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限度, 即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 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三者相互作用与促进。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第六, 走以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 并调整农业的发展方向, 改变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第七, 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尊重自然规律,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林、牧、副、渔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全面发展。因此,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要全面规划, 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总之,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人力资本是关键, 应当加大对各级各类农业类及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关的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投入力度, 确保在10年后有一亿经过专业培养的从事农业及与农业服务有关的劳动力。假定10年后中国人口为16亿, 从事农业的人口为4亿, 即每户家庭至少有一位懂现代农业知识、技能的新型农民, 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最基本的前提和保障。第二, 加快农业土地产权人格化改革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对土地有了使用权, 激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 农民收入等农村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将土地产权人格化给农民,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土地产权制度, 同时, 国家保持对土地的最终所有权, 确保粮食安全与统一规划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实行物力资本 (包括土地、机械、资金等) 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集约化自主联合劳动制度, 收入按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双产权进行分配, 实现经济分享。这是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匹配的制度按排, 最终实现集约化集体经营的二次飞跃。第三, 建立与现代化农业相关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组建为双产权制度的自主联合劳动为特征的公司, 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与生产效率。第四,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发展。实现一村一乡一品到一县一品。实现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第五,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农田水利建设, 饮水、交通、电网、通信、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内蒙古的十覆盖成功经验, 实现全面覆盖, 不留死角。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六, 根据财政收支状况, 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继续完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政策。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第七,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 组建农民银行, 增加对农民政策性贷款的数量, 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外部资金支持并参与农业与农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第八, 继续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政策, 逐步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第九, 完善农民低保、养老、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提高保险覆盖范围, 降低农业风险,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我们深信, 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有几亿农民的努力奋斗, 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不久的将来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终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炳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程序, 晓光·曾, 尔太·王.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3]潘家华.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特色的近现代舞蹈 篇8

本专题近两年来高考侧重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突出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特征的考查, 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的考查。从题型上来看, 对改革开放前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的考查基本都是选择题, 一般不会设置材料解析题进行深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以选择题为主, 兼具材料解析题;上述题型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 答案设置侧重基本史实、基本概念, 对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考查则相对开放, 体现了一些新的历史观念和历史解释。

2016年复习备考过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依旧侧重于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考查,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灵活多变, 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重点, 由于主题的敏感性, 开放式地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试题依旧会较少。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福建卷文综第18题) 图1为中国1952—1960 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1956年, 图中1956年工业总产值略高于农业;三大改造期间指的是1953—1956 年, 图中农业总产值在1956年之前略高于工业;“一五”计划期间指的是1953—1957年, 图中1956年后农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 A、B、C三项均不符合图片信息。“大跃进”始于1958 年, D项符合图片给出的信息。

变式练习图1 (参见示例1) 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B.“大跃进”导致工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C.1960年中国初步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国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其高速增长符合国情

【答案】B

【解析】从图表信息可知, 社会主义改造后农业总产值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A项不符合史实;1960年中国工业畸形发展,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既没有改变中国作为农业国的现状, 也不符合国情, C、D两项也不符合史实。

示例2 (2015 年海南卷历史第23 题) 1956年, 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 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 与此同时, 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 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答案】C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展开, 不难判断B、D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农村在1958年后实行人民公社化, 政社合一, 权力高度集中, 农村基层政权管理控制空前强化, A项也不符合史实。

变式练习1956年, 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 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 与此同时, 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 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由此可见

A.包产到户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曾广泛存在

B.包产到户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实现形式

C.包产到户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温州被抵制

D.包产到户是农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坚守和探索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广泛存在”和 “主要实现形式”不符合题目要求;温州在1956、1957年就已经出现包产到户, 而在1958年才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不对;在20世纪50至70年代, 面对农业全盘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些地方的民众冒着压力作出了自身的探索, 这是值得肯定的, 也为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群众基础。

示例3 (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11题) 图2和图3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图2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C

【解析】从图片关注的对象看不出民族工商业与列强之间的关系;“1949年3月”国民政府还未覆灭;从逻辑上看, 中国社会贫富悬殊不是1949年才开始出现的,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变式练习图2 和图3 (参见示例3) 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有几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符合史实与逻辑的是

A.记者关注底层民众生活, 是为了揭露国民政府统治的腐败无能

B.记者在上海拍摄这些照片, 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在其他地方不可能出现

C.记者通过相机记录事件, 对下层民众是否存在同情心我们不得而知

D.上海此时已经解放, 记者拍摄的场景可能是伪造以污蔑新生的人民政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图文信息, 我们无法直接判断记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能确定A、D两项正确与否;记者拍摄的现象有可能在其他时间、其他空间出现, B项的判断过于绝对。

【重点突破】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20世纪50 至70 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 “一五”计划。①基本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②建设成就:鞍山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公有制基本确立。③历史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以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2)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以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②评价: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后期存在一些缺点, 遗留了一些问题。

(3) 中共“八大”。①内容: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②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正确探索, 但由于党内错误的发展, 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被坚持、贯彻下去。

(4) “大跃进”。①表现:片面追求高速度, 不断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出现农业“放卫星”、工业全民大炼钢的现象, 浮夸风盛行。②影响: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困难;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 人民公社化运动。①表现:大规模地合并原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建立人民公社;将许多农民个人财产收归公有, 提高公有化程度;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 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②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6) 国民经济的调整。①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时间:1960年冬开始。③表现: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④ 影响:1965年,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由于对“左”倾错误的根源缺乏认识和清算,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国民经济再次遭遇劫难, 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2.经济体制改革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 时间:1978年12月。②主要内容:思想路线上,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上, 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③历史意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新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背景: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非常重要。②开始:1978 年, 安徽省、四川省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③理解:家庭是生产单位;联产是发挥集体优势;承包是指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承包经营;责任是指农民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制是经营体制, 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④影响: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以及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②标志:1984年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展开。③措施: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中心环节) , 实行政企分开;发展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之后,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④影响: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 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① 历史背景:1978年以来,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但需要突破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中国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改革步伐放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是其历史原因) 。②时间: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时。③主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发展观。④历史意义: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思想的解放, 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①明确目标: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涵, 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逐步深化:1997年中共“十五大”之后, 基本经济制度建立, 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 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⑤历史意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注意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的基本史实, 1949—1978 年中国重新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 1978年以后中国对外开放实际上是再一次融入整个世界。

(2) 注意1978年以后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的进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 注意1978年以后对外开放的进程既是改革的进程, 也是思想解放的进程。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关注民生)

1.变迁表现

(1) 物质生活。①衣:男装从长袍马褂到西装、中山装;女装从旗袍及其改良到苏式服装。②食:从传统特色饮食到西餐 (面包、咖啡) 。③住:从四合院到欧式洋房。④ 行:旧式有轿子、马车;新式有洋车、三轮车、自行车, 轮船、电车、汽车、飞机。

(2) 习俗礼仪。①习俗:婚姻习俗从封建礼教到删繁就简、婚姻自主;其他风俗如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②礼仪:社交礼仪从跪拜作揖到点头鞠躬、握手致意;妇女解放从批判旧礼教到重视女性受教育权。

(3) 通讯传媒。 ① 通讯:从传统驿站 (官方) 、民信局 (民间) 到现代邮政、电报、电话、互联网。②传媒:了解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刊物;了解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了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时代的到来。

2.变迁特点

(1) 新旧并存。新式与旧式、现代与传统并存。

(2) 中西共融。中式与西式、中俗与西俗共融。

导致上述变迁特点出现的历史根源是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3.历史评价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体现,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生的改善;在学习、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和风格。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 用于工业部门的占52.4%, 其中用于重工业的占88.9%, 用于轻工业的占11.1%, 五年新增固定资产达到460.3亿元, 其中工业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00.6亿元。在此期间, 苏联援建的15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 中部地区也建立了一批新的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企业。对此解读存在争议的是

A.重工业生产突出, 轻工业相对落后

B.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初步搭起了我国工业新布局的骨架

D.经济建设中存在严重的急躁冒进

2.下表是对1957—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统计 (单位:万吨) , 对此评析不正确的是

A.1957—1958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上升趋势

B.1958—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较快下降趋势

C.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上升的原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主要农产品产量下降的原因

3.图4这张股票的发行有利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4.20世纪50 年代,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蚂蚁啃骨头, 茶壶煮大牛, 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图5~8的宣传画与这一顺口溜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相一致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5.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群农民在20世纪70年代末秘密签订契约:“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我们干部作 (坐) 牢割头也干 (甘) 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根本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

C.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正向小康迈进

6.1984年3 月24 日, 福建省55 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 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松绑”在当时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扩大公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

C.允许建立非公有制企业

D.将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

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图9票证的取消到图10票证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8.1978年9月, 邓小平到东北考察, 发表“北方谈话”。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嘛!毛泽东思想也要发展嘛!……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 可见思想僵化。”“我们的思想开始活跃, 现在只能说是开始, 还心有余悸。要开动脑筋, 不开动脑筋, 就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 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 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凭上级指示, 或中央发的文件, 或省里下发的文件, 能解决所有具体问题吗?”他针对的是

A.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

B.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

C.以个人崇拜为核心的“左”倾思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行中受阻碍

9.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自己的封面上, 图11 是1985 年的封面人物, 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 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政治体制改革

D.“一国两制”构想

10.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其表现是

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②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③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于1912年1月2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 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 (注: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公元1912年1月1日) , 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而民间还继续沿用农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国号纪年取代帝王年号纪年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B.沿用旧历有利于安排农事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C.上述材料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新旧并存、中西共融的特点

D.上述材料中的做法较少受到西俗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12.图12 是林徽因 (右一) 1916年就读北京培华女中时的校服照。 下列结论可以直接得出的是

A.西式服装受到一些青年学生的欢迎

B.中国的传统服饰彻底淡出历史舞台

C.大部分国人已经采用西方的生活方式

D.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风俗变化不大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26分, 共52分)

13. (26分)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生产领域被统统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原来还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的市场调节基本退出经济领域, 形成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这种中央集权过多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是同当时的理论认识即“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相联系的, 也是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影响分不开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 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 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材料三1982年宪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修改委员会副委员长彭真在1982年11月26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报告》中解释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七条规定, 将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等相关条文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 完善宏观调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基本因素。 (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计划经济为何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6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宪法第十五条的修改变化及其影响。 (8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6分)

14. (26分) 农村人口的流动体现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 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 清清楚楚的, 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 一代一代地下去, 不太有变动。这个结论自然是应当加以条件的, 但是大体上, 这是乡村社会的特性之一。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由于地区性经济差距仍在扩大, 天灾人祸不断, 人口与资源的冲突日益严重, 土地承载力下降, 而城市近代工业的吸附力有所加强, 边疆开发也吸纳了部分人口, 因此, 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在继续进行———大量人口离开农村虽然减缓了农村的人口压力, 但也加剧了农村的破产, 大量田地荒芜, 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这也是国民政府长期对农村社会缺乏应有的投入造成的严重后果。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据测算, 2013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已超过40%, 照此趋势, 到2016年, 这一比例将达到50%。现在, 在很多农村留守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据统计, 目前农村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合计约1.5亿。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 农业耕作缺乏充足的劳动力, 许多耕地被撂荒、住宅被废弃、田园荒芜。同时, 不少农村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也遭到了污染破坏, 青山绿水不再, 鸟兽鱼虾难觅, 垃圾靠风刮, 污水靠蒸发, 雨天泥水路, 环境脏乱差。

———《党的文献》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6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8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农村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次原因。 (8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乡村社会的变迁? (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 经济建设中是否存在急躁冒进是有争议的, 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符合史实, 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1978 年以后的事情, C项错误, 符合题意。

3.D 【解析】该股票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包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 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D项正确。

4.C 【解析】题干中的顺口溜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与图5、6、8相一致。图7反映的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C项正确。

5.C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C项正确。1956年后农村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在全国普遍推行, B项错误;当时农村未解决温饱问题, D项错误。

6.B 【解析】20世纪80年代, 增强公有制企业的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B项正确。

7.C 【解析】图中粮票反映的是政府在控制资源的配置, 股票是市场在配置资源, 这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C项正确。

8.C 【解析】注意“1978年9月”的限制, C项正确。A、B、D三项均是1978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 错误。

9.A 【解析】中国20世纪80年代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别, 被认为“远离马克思”, A项正确。

10.B 【解析】① 是1978 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③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排除。B项正确。

11.D 【解析】阳历即是公元纪年, 与西俗相关, D项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12.A 【解析】B、C两项过于绝对, D项与题目意向相悖, 均错误。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 (26分) (1) 中央集权, 政府排斥市场调节;当时的理论认识存在局限;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6分)

(2) 经济体制改革事关全局, 需要走出理论误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推动认识深化。 (6分)

(3) 变化:从把计划经济视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到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走市场经济道路。 (4分)

影响: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4分)

(4) 政府下放权力;突破理论误区;吸收人类智慧;循序渐进改革;结合本国国情;法治意识觉醒。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14. (26分) (1) 直接靠农业谋生, 附着于土地;世代安土重迁, 血缘意识、乡土意识浓厚。 (6分)

(2) 地区性经济差距扩大, 城市等地的吸附力加强;天灾人祸逼迫;农村土地承载力下降;国民政府长期缺乏投入。 (8分)

(3) 表现:农村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 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农村荒芜化, 环境恶化。 (4分)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后,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发展滞后, 城乡发展失衡。 (4分)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凸显中国特色 篇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阐述,引起了国内各界的积极反响和回应。讨论过程中,多数学界同仁的关注焦点集中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而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整体性关注不足。更有一些学者简单套用西方“治理”理论解释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偏离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出发点和基本内涵。因此,全面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前提及中国特色,对于正确把握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不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全部。总目标内容涵盖两项紧密相连的内容: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二者的关系看,前者是目的、前提和基本内容,后者是手段、方法和表现形式。

毋庸置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最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离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就失去了目标,国家治理就迷失了方向,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有可能转向全盘“西化”。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条底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 发展”。

国家治理涉及两个基本要素:理念和制度。现代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理念是制度治国(即依法治国),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就是指国家制度体系现代化。

国家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现代化应该确立衡量标准,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内容上具有公共性,包括民主、法治、平等、公正、参与等特性;二是领域上具有全局性,包括良善的政府治理、高效的市场治理、和谐的社会治理;三是形式上具有层次性,包括人民主体的基本制度、规范系统的具体制度、科学合理的体制、灵活多元的机制等;四是关系上具有系统、协同等特性。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若实现“善治”,还需要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基础,治理能力提升有赖于治理体系的完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能更有效地发挥治理体系的功能。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地表现为党领导人民依据完善的制度体制机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治理;具体地表现为持续提升的制度执行能力,即在治理实践中体现为把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内在地表现为正确理解制度价值的能力、忠于和遵守制度的能力、原则性前提下灵活适用制度的能力;外在地表现为依法治理、民主协商、公共服务、责任承担、动员整合、风险化解等能力。

只有全面深化制度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不断提高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目前通用的“治理”一词于20世纪最后十年在西方开始流行。西方意义上的“治理”可概括为:治理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治理危机”;治理的目标是推动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变革;治理的价值取向是西方民主;治理的样板是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政治经济基础是多党制、三权分立、私有化;治理的典型形式是多中心平等共治。可见,西方意义上的治理,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活动,具有特定的政治背景,富含完整的政治价值,拥有清晰的政治目标,承载特殊的政治 使命。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国家治理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国情和中国基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立场下的治理现代化,而不是治理的“西化”。

首先,中国特色的治理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前提下的治理,是有明确领导核心的合作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施的民主、依法、科学、有效的治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治理,而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多中心”治理。

其次,中国特色的治理是在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而不是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治理。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前提,完善和发展国家基本制度是目的,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是主要内容,创新具体制度机制是重要任务。

再次,中国特色的治理是既包括治理公共事务、满足公共利益能力现代化的治理,也包括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治理政务能力现代化的治理,而不是孤立强调某一方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

最后,中国特色的治理是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治理,既坚守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制度等政治原则,也充分关注其他国家关于治理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西方“治理”中管理性、技术性突出的有益 要素。

上一篇:奥斯卡奖下一篇: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