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024-08-19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用8篇)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1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2012-03-23 10:13:57 正值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之际,围绕“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主题,我们在宜宾学院召开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更好地认识和推动解决这一问题,应把握好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形势背景、功能定位和基本原则等问题。

一、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形势背景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全国上下正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还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胡锦涛同志在4月24日召开的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我体会,就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来说,“十二五”时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着力点:一是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三是要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和办学模式,提高学校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上三个方面,体现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即提高质量、打造特色、内涵发展,最终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科学发展任务,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第二十次高校咨询会上也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新型的高校内部治理关系;要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理事会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做了明确的部署和安排,关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试点任务,比如: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等。之后,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会议,组织交流了试点方案,对试点工作做出了深入部署。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包括试点高校在内的全国其他高校,都在认真总结办学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探索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初步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功能定位 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现代大学制度的提出和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起点,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象有些学者所认为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从德国的柏林大学开始,那么迄今已经有2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历史。直到今天,国内外的高校和学者仍在不断对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这说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对我国高校来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更是有其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内涵非常丰富,我认为其中有两条特别重要: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领导;二是必须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实现我国高校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目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起着引领作用。一所高校的制度安排,往往凝聚和反映着学校内在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因此,高校制度设计的理念、策略和思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反映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校核心价值的同时,也反映着我国高校应当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对实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目标起着保障作用。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高校各项基本功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这方面更应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对高校的办学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国家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在国家权力下放后,学校的自我约束就变得特别重要。高校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在办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能够发挥有效的自我监督和防范约束作用。

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问题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实践推动的迫切现实问题;它既要反映高校作为学术组织所共有的基本属性,也要体现不同国家的国情特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更是如此。关于如何深入探讨和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是研究和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以坚持党和国家根本制度为前提。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但它同时也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反映该国的国情,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从自身的国情出发。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要以此为前提,研究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规律及其自身的价值和功能,使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土壤上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二是要将推进大学制度的改革创新与继承优良传统相结合。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而改革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我们要锐意改革,着力排除制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障碍。另一方面,还应看到,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是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和大学制度创新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总结多年来各高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形成的优良传统,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三是要将党和国家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宏观政策要求和高校校情相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这是全国各高校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行动指南。但是,不同层次、类型、区域和发展水平的高校,它的文化基础、制度传统和现实条件不尽相同,不可能实行统一模式的现代大学制度。各高校应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从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逐步探索和完善各具特色的大学治理结构。

四是既要借鉴国外大学制度建设经验,又要努力创造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特色。许多国外著名高校积累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中国的国情,正视我国制度环境的特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之路。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政府与民众、社会、企业、学校的关系日益趋向平等、双向、互动、协同。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紧迫而现实的任务。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 其自身担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使命使其在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上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的独特性。 因此,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成为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提出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提出, 代表着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与时俱进的变革。 从“治理”的内涵看, 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是如此界定的: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 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安排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认同的、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即在于治理政策的调整, 主要趋势表现为减少国家的管控, 强化大学的自主, 引进更多的市场力量, 讲求绩效责任, 并且期待大学与社会有更多的合作。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中等程度大众化阶段。 1998年, 我国共有高等院校1022所, 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 到2012年, 我国高等院校已达2442所, 本专科在校生2391.32万人;1998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3335人, 2012年达到9675人1。 对此, 我们不能只看到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还应认识到高等教育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权益的多样化和民主诉求的不断增加。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方在共同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 既需要“正式”的制度安排, 也需要“非正式”的制度设计。

除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复杂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也已发生巨大变化。 首先,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 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显著增加。过去,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少, 很多人不了解高等教育, 因此, 对高等教育的评价相对较少。 而时至今日, 读大学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利益相关方显著增加, 整个社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了解高等教育, 也就更容易看到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都能对高等教育品头论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要与之相适应。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经费来源多元化, 筹资集资的数量不断增加, 有的高校总体办学经费中的国家拨款已不足1/5。 再者, 完成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走向社会的渠道也进一步变化, 市场在就业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同时,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前所未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和其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告诉我们, 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的概念下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显然已经落伍了。 现实情况要求我国要从高等教育管理向高等教育治理转变, 要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由办教育转向管教育, 由管理转向服务。过去, 我们也认识到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今天我们更应认识到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能力不够现代化的问题。 也就是说, 不只是从上到下管理的能力不足, 而且是多元、平等、协调的治理能力不足。

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目标的要求下, 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部署中, 《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并提出若干具体实施办法:“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 基金奖励、 捐资激励等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1]。 因此可以说, “管办评分离”是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设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突破口。当然, 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来看, 管办评分离是一种相对的分离, 准确的理解应该是管办评的分立、分工、互动与协同。 建设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下仅从“管办评分离”的角度谈一些认识。

二、治理理念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

“治理”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 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协调与互动的过程。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 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 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3]。 “治理”区别于传统的“统治”、“管理”, 它强调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不仅包括公共机构和行为者, 还包括非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在行为方式方面, 不仅包括权力或权威, 还包括参与、协商、谈判。 治理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 在于所有治理主体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的公共目标及行动方案。这就改变了原有的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管理”模式, 而要重构高等教育事务管理的权力体系。推动这一重大改革的起点和主导力量在政府, 没有政府的职能转变, 也就谈不上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治理方面, 应主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向”:

一是在工作理念上实现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应该改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管”字当头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 树立公共服务的意识与理念, 将“为高校服务”落实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之中。政府对高校的服务既包括为高校提供经费支持、国内外教育信息、学生奖贷资助等直接服务形式, 还包括制定规则、维护秩序以及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间接服务。政府与高校之间不仅有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控制关系, 还要有平等协商式关系。

二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向综合运用法律、规划、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积极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在运用政策和运用法律的关系上, 更要善于运用法律进行管理。 因为教育政策不等于教育法律, 与教育法律相比, 教育政策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等特点,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管理高校, 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 教育政策有时会根据领导者的意志而更改, 稳定性、连贯性差, 一旦政策有问题, 后果也会很严重。因此, 政府在服务高校的基础上, 要更加注意运用法律进行“管理”。

三是调整行政行为空间, 政府简政放权, 给高校更大自主权, 激发基层活力。 首先, 中央要向地方放权, 进一步健全完善高等教育由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 以地方政府为主的体制。“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理念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就已经提出了, 现在还需继续深化, 办学还需向基层延伸。其次, 政府要向高校放权。这不仅是对中央政府的要求, 也是对地方政府的要求。 笔者在多年工作中对此感受很深切的一点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省市这一层面更突出, 地方高校的自主权更小。 地方高校的人事、干部、经费等的决定权大都在省市的相关部门。无论是学校人才招聘, 还是教师职称晋升、处级干部任免, 都要省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审批。 一些高校虽有抱怨但又怕得罪权力部门而不愿多言。 因此, 在这一问题上应该十分明确,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高校, 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 放权的主要对象是高校, 而不是由另外的某些社会组织来直接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从而让它们成为“第二政府”。 同时, 政府还要下决心克服立项过多、审批过多的弊端, 真正成为责任政府、 法制政府、服务政府。

三、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高校是政府放权的主要对象, 要让高校真正享有独立事业法人组织的各项应有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 已经基本走出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管理模式, 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改革, 一些方面已经进行的改革也还有待深化。应该说, 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提高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高校作为国家、 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 “外接内治”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高等教育法》 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施民主管理。 ”[4]这三方面是一个整体, 指明了高校行使自主权的基本内容。 自主权不是自说自话,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正确行使自主权, 正如袁贵仁部长在讲话中所要求的那样, 必须做好 “面向”、“依法”、“民主”三方面的文章。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其实就是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的社会、面向世界的社会、面向未来的社会。 高校要面向社会定学校之位、面向社会设置专业、面向社会进行教学改革, 要善于利用市场和非市场的机制吸纳各种社会资源, 还要接受社会监督; 所谓“依法”, 就是要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学校事务;所谓“民主”, 就是要依靠师生员工, 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教代会、民主党派、学术委员会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这种民主也包括学校向院系放权, 发挥基层积极性。

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文章, 需要健全校内治理结构, 使校内各利益相关的行为主体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 并且相互协调。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具体实现形式, 这既是我们的经验, 也是现实的最佳选择。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中, 高校缺乏自主权与自身用权不当的问题是同时存在的。高校在呼吁放权的同时, 也要学会用权, 要提高学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能力, 切实行使好办学自主权。 不仅要把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要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高校中屡屡出现的问题, 都与高校不会用权以及权力监督体系不健全有关。 因此, 在政府放权的同时,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培育和提高高校自主办学能力, 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一个重点。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成长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尊重教育规律、遵循教育逻辑办学的良性生态。 政府搭台, 高校走向舞台中央“表演”。 要唱好“这台戏”, 高校自身需要从内到外进行全系统的改变, 创建起一套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适合国家需要与本校特色的治理结构。 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借助来自外部的压力, 更要激发高校内部自觉的动力。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应当制度化, 包括加快学校章程的制定, 应完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 在校内也要有规必依, 使依法治校成为常态。 学校的基本工作制度也不能因为校领导的变更而改变, 而应让制度决定运行, 让合教育逻辑成为主旋律。

四、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

促进高等教育的“管办评”分离, 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将“评”的任务主要交给社会组织来完成, 建立起“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三方协同的格局。

西方发达国家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 普遍重视支持社会组织机构开展教育评估检测。这些社会组织机构大都受政府委托, 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桥梁角色, 与此同时, 这些社会组织机构又表现出明显的中立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 当前, 我国的社会组织建设尚属起步阶段, 这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发展需求极不相称。这样的现状一方面与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缓慢、影响力小有关, 同时, 也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长期以来由政府直接操作、社会组织难以介入而使专业评估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制约有关。

目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高校发展多样化, 社会需求多样化, 质量的标准也应多样化。 因此, 高等教育评价也应是多样化的, 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政府、家长、学生、企业及用人单位乃至中学等社会各方面都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方, 都有评价权和话语权, 所以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就一定是多元多样的, 其中主要包括必要的政府评估、社会评估和学校自我评估。

以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例。 首先, 必要的政府评估还是需要的。 教学质量要有底线, 合格评估就是为了保住质量的底线, 对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国家不能不管。政府用人民的钱办教育, 就要对人民负责, 要有质量交代。其次, 要强调发挥社会评估的作用, 加强中立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的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的建设, 保证社会评估的相对独立性, 这既是质量保障的手段,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对高校的审核评估, 就是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首先进行自我定位, 专业评估机构着重审核学校的实际工作状况、工作结果与学校的目标定位的符合程度, 诊断问题、提出咨询, 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定位目标, 从而改变“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的弊端, 鼓励高校办出特色, 使高等教育以多样化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第三, 要分层分类开展评估。不能把评估都集中在中央, 各个省市都应该有自己的专业评估机构。当前, 全国半数左右的省市已经建立了评估机构, 伴随着《决定》的新要求, 应该普遍建立省市级专业评估机构, 并使之真正专业化。第四, 要实现开放评估, 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评估, 在条件成熟的地方, 可以引入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评估, 鼓励开展工程认证、国际合作评估等多种方式的评估。第五, 在进行外部评估的同时, 更要强调质量建设和质量保障的主体是学校。学校的自我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现在, 有的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一类的机构, 开展对本校教学质量监控, 形成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闭环控制”。笔者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好的教学质量不是评出来的, 而是靠学校实实在在的工作干出来的。

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积极、稳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改革的军令状已经下达, 集合号已经吹响。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 有不少“利益相关方”还是教育系统之外的。我们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 不能不作为, 但是如果没有规划好、没有经过缜密的论证就盲目地去改也是不对的, 而且也是不能成功的。在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 一定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这是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15/c_118164235.htm.

[2]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23.

[3]詹姆斯·Z·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5.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篇3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源于西方,传统上认为是以“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为特征的西方大学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和知识的依赖日益提高,这就从本质上要求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然而,现代化的大学不仅仅是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界定的,而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上进行考量,以现代化的制度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应当是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套维持大学组织健康发展的结构功能规则体系。在这套规则体系中,从内部要求大学的普遍价值得到维持和发展,从外部要求大学的组织运行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顺应时代的需求。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普适价值和中国特色

现代大学诞生在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价值伴随着现代大学的兴起而逐步形成,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在其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与国情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中国特色。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既要借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普遍共识,又要立足中国国情、融入中国特色。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体现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使命,并且始终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尽管每个国家因为政治、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国家的大学都会有其独特之处,但是,人们对于大学制度的国家特色维护并不会也不应该完全脱离大学的普适精神。《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的: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研究者普遍认为,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特性和存在根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是大学最根本、最悠久的传统。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始终是支撑着大学制度维系、发展的根本所在。

2.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注重“中国特色”。一个国家的大学制度, 是依赖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而建立起来的,一所大学的制度构建也遵循同样的原则。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我国大学制度的构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大学制度构建的“中国特色”。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中,应当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探寻教育规律、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一套制度能适用于所有大学。大学作为一个组织,要在运行和发展中摸索出适合自身组织特征的制度体系,使其成为规范和协调组织各种行为的、与组织有关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帮助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责。从组织学的视角来看,把握好以下几点将是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1.明确组织使命,确定组织目标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大学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需求来对自身的组织使命作出明确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延安到北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学校制度必然烙上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其要求与期望的印记。作为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中国人民大学章程》就对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作了明确的阐释,将学校重大的、基本的问题,以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成果与成熟经验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师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它、理解它和支持它,使大学制度成为一种环境、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文化。

2.基于组织优势和时代需求,制定大学战略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原则。如同文学艺术一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单纯的跟随战略让中国大学无法实现对国外先进大学的超越,更无法立足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吁全社会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呼吁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引领国学教育、弘扬国学传统;抵制教育过度产业化、功利化思潮,不仅关注自身的学术传统,而且更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使命,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我国国情、适合学校发展的大学制度。这些重大措施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自省、自重、自律意识的形成,提升了学校按自身规律自主办学的能力,提升了学校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彰显了大学活力。

3.实现学术自由和提升行政效率并举双赢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特征,但为了保障学术活动蓬勃发展,还必须有一套支撑有力的行政管理系统。学术活动本质要求充分的自由和自主,而行政管理则要求明确等级、划分责权。只有有效地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充分释放制度的活力。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一级教授聘任的试点工作,健全校级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院系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机制,在学术性事务、学术性评价、考核、晋升方面,充分地体现“教授治学”的宗旨。同时,学校致力于建设职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合理设置行政机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行政机构的管理权限及其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这些措施理顺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为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学术自由与行政权力双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理顺组织内外关系,确定组织内外界限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在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外界对知识的依赖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很大部分也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如何在遵循契约精神的前提下,重塑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把三者的边界通过大学章程的方式予以固定和明确。在具体举措方面,通过建立学校董事会,吸收政府、企业界、文化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代表参与,获取社会支持并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重大事项,如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察;完善社会参与办学模式,探索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建研究院、产学研基地的新形式,为社会输出智力支持。这些措施既保障了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又建立了规范的外部支持机制和监督机制;既呵护了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又保证了学校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养,保持生机。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是大学活动的精神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大学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对此,我们应该珍重使命,弘扬理性思维,既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又切合本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要考虑高等教育的规律,也要考虑大学自身的组织特点;既注重环境的营造,又注重内在信念、价值的培育。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现代大学制度基础。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钱学森之问”就可能会有答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21世纪初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进展与趋势[M].刘楠,侯怀银.大学(学术版) 2011.13-19.

[2] 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面及其关系[M].宋旭红.现代教育科学,2005.20-22.

[3]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M].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200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刘向东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4

A.官员关系畸形 B.腐败问题严重 C.民主决策执行不力 D.干群关系紧张

2.本讲中提到的“任何一个权力组织和机构,绝不可‘三权’集于一身”中的“三权”不包括()。

A.决策权 B.执行权 C.监督权 D.授予权

3.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包括以下哪项()。

A.知情权 B.保密权 C.申诉权 D.保留意见权

4.根据本讲,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的三大原则中不包括()。

A.积极 B.稳妥 C.有效 D.效率

5.本讲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决权力的三大问题,其中没有提及()。A.权力配置 B.权力来源 C.权力运用 D.权力制约

二、多选(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1.根据本讲,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包括()。

A.机构扩大 B.职能科学 C.结构优化 D.廉洁高效

2.本讲选人用人标准中的“一正三邪”的内容包括()。

A.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B.裙带关系 C.拉帮结派 D.买官卖官

3.根据本讲,政治体制改革的七项重要任务包括()。

A.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B.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C.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D.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本讲认为,我国民主选举注重实质,较为透明。正确 错误

2.我国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受本级党委领导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

正确 错误

3.我国政治权力过分集中,主要是指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配置不科学。

正确 错误

4.根据本讲,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5

彭海红

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在邓小平的一系列谈话中,有一问题很重要,却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月18日下午,在长沙火车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向邓小平汇报说湖南在大灾之年仍能夺得农业大丰收时,邓小平说:“这样的大灾害,不要说第三世界国家受不了,就是发达国家也受不了。只有我们中国,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战胜这么大的灾害。”1月23日上午,邓小平在珠海询问过广东农民的收入情况后又说:“去年受了这么大的灾,没出大问题,我们承受得了,而且解决得很好。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邓小平两次谈到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问题,足可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正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为重要标志,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化的大农业。

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40%),且耕地规模狭小、耕地质量较差,其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不利

于推广农业高新技术。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城镇化率可达到70%,这意味着在短短20年中,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镇。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亿农民生活在农村。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不能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的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必然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社会化大农业。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本不能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说明,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至少应该具备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农民等几个要素,并体现出较高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较高的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等几个重要特征。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的转变。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就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统一经营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至少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二是,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也应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允许土地向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允许他们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三是,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也是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基础最好且最重要的内容与层次之一,在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无论是促使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还是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统一经营能力,都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在发挥家庭分散经营活力的同时更好地体现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更好地顺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

二、集体经济制度是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

正是在深刻认识到一家一户小生产局限性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将土地私有化基础上的小生产改造成为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化生产。尽管后来遭遇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挫折,中国农民却由此走上了由落后的、分散的小农逐步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转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农业集体化的制度成果即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却保留下来,并且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农村改革之初,邓小平支持农民对包产到户的探索和实验。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终方向是集体经济;认为,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1980年,针对有人认为实行包产到户会影响集体经济的顾虑,邓小平指出:“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也还是生产队。”这说明,邓小平此时还是认为,农业集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集体,而非单个的农民。到了9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步骤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村会在机械化水平、管理经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集体收入等四个方面为农业集体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到那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有发展变化。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

众所周知,江泽民也十分重视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他在一次视察中曾说过,从长远趋势来说,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要逐步走上新的集约化、集体化道路上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且强调,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这说明,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集体经济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开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制度基础,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重视和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切不可无视甚至诋毁、边缘化农业集体化留给我们的这项制度遗产。

三、发挥集体经济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目前,广大农村“有村集体,而无集体经济组织;有集体经济组织,而无集体经济实体”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到2009年底,全国62万个行政村中,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只有25万个,仅占40.5%。据农业部相关资料,2006年,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为258813个,仅占汇总村数的43.1%,比2000年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根据2009年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2008年、2009年分别有41.8%和46%的村集体有经营性收益,而其中缺乏有集体经营收益的统计。

也正因为如此,当提到农村集体经济这一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农村,还有集体经济吗?”国内外一些学者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过程看作是“去集体化”的过程或者“非集体化”的过程。

其实,在全国已有不少高水平集体经济的农村。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还是西北边陲(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在彩云之南(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还是白山黑水之间(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在中原腹地(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临颍县南街村等等)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都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就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普遍认为适合搞家庭经营的西藏地区,也开出了集体经济的奇葩(西藏那

曲双湖特区嘎措乡)。这些高水平的集体经济农村,遍布大江南北,犹如星星之火,闪耀在中国大地。它们为中国广大农民树立起了一面面旗帜,指引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在有的地方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在有条件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和领导广大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当然,当前发展集体经济,并非强制性地实行生产资料的“一大二公”和“大呼隆”,而是根据各地实际,在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努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国广大农民才能继续牢固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才能够战胜各种不可预料的农业风险。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的时候,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这一角度,呼吁人们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公平对待农村集体经济,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希望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早日迎来发展的春天。

中国高校必须强力推进特色发展 篇6

——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之感悟

韩延明

摘 要: 高等学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学校的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由于办学发展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致使特色发展褪色或缺失。潘懋元先生的高校特色发展理论表明:科学分类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前提;理性定位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凝练办学理念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引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学科特色是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分类评估是高校特色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高校;特色发展理论;特色发展策略

高等学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学校的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温家宝总理对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1]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类别的历史使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彰显特色。高校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高等教育整体的高水平提升。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以一颗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炽热之心,以教育家的视野和情怀,把脉我国高校发展,以专著、论文、学术沙龙、报告、演讲、座谈等各种形式,多次阐释其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理论。作为他的弟子,我深受教益和启迪。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经济背景下,研读潘先生的高校特色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新世纪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学习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校特色发展的内涵解读

从对比的视角分析,特色就是立足于同种事物的独特差异性及其美誉度,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高校特色发展,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师生与社会普遍认同的、具有独特品格和较高美誉度的发展特征。高校特色发展,体现了一所高校的优质发展特征,是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是通往创建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必由之路。“大学只有各具特色,各发其音,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2]通过研读潘先生的高校特

色发展理论,可以看出,高校特色发展集中体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1.独特性和美誉度

高校特色发展,是一所高校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办学风格、鲜明的个性展示和较高的美誉度与公信力,独特性是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创新,即“人无我有”。不同高校总有区别,但区别本身并不等于特色,只有这种区别具有较高的美誉度,且这种美誉度达到其他高校短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构成一所高校的特色,即“人有我优”。

2.层次性和稳定性

高校特色发展的层次性,是和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和高校的基本功能密切关联的。唯此方可凝炼特色,社会方能予以认可。高校特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其内容呈现多元化,各个层面的特色建设彼此联系、相得益彰,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高校特色发展建设的综合性目标体系。高校特色发展不是一种暂时、局部、突如其来的发展现象,而是在长期的健康的办学过程中,依据其办学传统

和文化传承,在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即具有相对稳定性。

3.现实性和认同性

高校特色发展,反映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并对办学主体和学生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像“隐形的翅膀”,支配着高校内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流向最能体现和突出高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项目。高校特色发展是高校的“名片”,影响广泛,也是高校被社会认同或赞誉的焦点和亮点。

4.发展性和创新性

高校特色发展,不仅是对过去办学经验的理性延伸,更是对高校未来发展的远景前瞻。它是一个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特色时空相联系的动态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内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高校特色发展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同时,高校特色发展需要办学主体面向未来的发展远景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共进,凸显人类进步和

大学精神。

二、高校特色发展褪色的原因检视

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讲到:“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的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高校特色发展,“正如一支交响乐团不能没有小提琴,也少不了大提琴。大学一定要定位准确,注重办学特色,如果所有高校都追求‘大而全’,中国就不会诞生世界一流大学”。[3]但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我国高校特色的丧失和追求的趋同日盛,以至于不少高校已毫无特色可言。有专家戏称:没有特色是当前中国高校最大的特色!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基础比较弱、建校历史比较短,出现了明显的盲目模仿和追赶时髦现象,表现出一种不切实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少高校热衷于“移植”,盲目地生搬硬套国外和国内一些高校的理念和制度,最终搞得不伦不类,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在追风中丢掉了根本。同样,有些建校时间较长的高校也在逐渐丧失曾经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特色,名校特色日益消退。基于高校内因的思考,造成我国高校特色褪色或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办学发展定位不明确

黑格尔曾说过:“位置就是一种性质”。决定高校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高校的“位置”。换言之,即高校的“自我定位”。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少高校盲目求高、求大、求全,较为严重地存在“错位”、“缺位”或“失位”问题。正如潘先生所说:“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4]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力,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趋同现象。导致大多数高校是一个办学模式、一条发展路径、一种培养规格,按照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造成了“千校一面”、“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低效局面。

2.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当今,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能较好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间的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如潘先生指出的:“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而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却是单一化的甚至是盲目无序的。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导致了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的发展,直接阻碍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5]

3.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按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以及学科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求热,不考虑学校自身的积淀基础,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学科拓展目标。就专业设置而言,一方面,专业设置带有浓厚的市场色彩,盲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出随意性、应急性、粗放性。学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办学条件盲目争设热门专业。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远远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匹配,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规模效益低、造成资源浪费,人才培养难于达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要求。另一方面,高校热衷于申报新专业,而开办后的新专业管理难以到位。部分高校倾向于外延拓展,过度开发,不讲条件地申报新专业,而专业批办之后,却忽视新专业的基本条件建设。有些学校专业设置数量较多,而图书资料、师资条件、仪器设备、实践条件等方面办学实力又严重不足。再者,专业设置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吻合。不同院校未能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竞争,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特色不突出。此外,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不能有机结合,导致专业不能很好地支撑学科的发展,学校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了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两张皮”现象。

4.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现行的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在客观上刺激了高校追求“大而全”。目前,政府投入依然是学校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但高校要想得到政府的资助,必须迎合政府制定的标准和条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制定的标准存在过于狭窄和“一刀切”的弊端,恰如一个限制高校特色发展的“紧箍咒”或“瓶颈”。[6]自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以来,学费收入成为我国高校筹措办学经费的主要部分,按照现行经费拨款政策,办学规模决定着高等学校的学费收入。在此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下,高等学校普遍求全求大。与此同时,社会资源的流动体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资源总是流向高、大、强、全的群体。受益最大的往往是那些办学层次高、学科门类全、师资力量强、在校生人数多的综合性大学,这客观上加剧了那些尚未“达标”的高校争专业、争合并、争升格、盲目扩招的趋势。此外,由于学费成为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高校为了增加经费,纷纷举办自考班、高职班、独立学院,大量招收自考生、专科生,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哄抢生源的局面,以致高校的办学层次越来越多,专业越来越杂,办学目标越来越模糊。

另一方面,高校功利性行为日益凸显。不少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缺少远景规划,拓展新校区、争硕士点和博士点、争省部级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等等。而对在短期内难见成效且难以量化的工作,如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深层次问题,则不去考虑或无暇顾及。

三、高校特色发展的策略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展任务》中明确强调: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若干所高校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高校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然而,如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潘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大学校长说:“特色不是上面封的,不是专家定的,特色只能是你们自己搞出来的,从认识到行动自己搞出来的。特色必须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外在的不能代替你定特色。”[7]高等学校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应当认真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上凸显特色。[8]

1.科学分类:高校特色发展的前提

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体系,不仅有利于建立高等教育新秩序、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有序竞争,而且有利于高等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形成。鉴于此,潘先生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9]

第一种类型是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高校或“研究型”高校,其培养层次为: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硕学闳才。在我国,以“985工程”高校和部分“211工程”高校为主体。

第二种类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其培养层次为:本科(学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包括一部分“211工程”高校、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

第三种类型是职业技术高校。也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其培养层次为:专科(副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职业技术本科(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职业技术硕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从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这一类型的院校,当前应当以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为主,但随着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渐延伸为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也可转入应用型本科继续学习。同时,潘先生认为,三种高校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并无层次高低之分,更无社会地位优劣之别。[10]每一所高校都应在高等教育的分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发展方向与战略,突出自身特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2.理性定位: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大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自身不同的定位。高校的理性定位,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所指出的:“谈到特色,必然要涉及高校的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高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11]高校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充分论证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选准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为高校特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复杂性和学科科类的多样性,高校定位的战略选择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思考,努力在各层面坐标的交汇点上选择最准确、最科学的定位。

首先,要从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上科学选择高校定位。高校应审慎选择以本科教育为主还是以专科教育为主,是办成学术型大学还是办成应用型本科高校或职业技术高校。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定位准确,就能在该层次高校中“独树一帜”。正如潘先生所言:“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培养不同层面的拔尖人才、一流人才,都可以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一流大学”[12]。如果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定位不准确,就可能在办出特色上走弯路。宁波某高校是一所新建地方院校,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后在实践中深感目标与现实差距太大,由此高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以特色创一流,把高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新型高校”。

其次,要从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上科学选择高校定位。我国的高校,有的是面向全国的国家重点高校,有的面向大区,有的则以面向高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为主,相当一部分则是面向省级政府所属地区(市)或中心城市。面向地方的高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出特色上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鼎力支持,从而在高校之林彰显自己的办学优势与发展特色。

再次,要从高校所处的科类结构上科学选择高校定位。在高校的科类结构上,有综合性高校、以某学科为主的多科性高校及单科性高校等。在单科性高校中又有农林、医药、财经、政法、石油化工等科类。高校只有在各自所处科类结构层面上准确选择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个性特征,才能真正卓有成效地实现特色发展。以某学科为主的多科性高校,如果盲目追求“综合性”、“大而全”,就会因失去高校原有的主科优势和特点而褪“色”。同样,单科性高校盲目追求“多科性”、“综合性”,搞“小而全”、“多而杂”,也会“舍本逐末”,丧失学科特色和优势。

3.凝炼办学理念:高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潘先生认为:“高校实现特色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证明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如果学校没有自己的理念,只看统一的、规范的排名榜,然后跟着排名榜的指挥棒转,为建立一流大学而建立一流大学,那你永远建不成一流大学。”[13]“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14]高校办学理念,就是人们对高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体系。高校办学理念是高校特色发展的灵魂,这已为国内外诸多名校的办学实践所证明,它对于一所高校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完美结合。高校一旦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就能在其引领和激励下克服重重困难,用创造性劳动推进高校的特色发展。同时,办学理念具有宏观的规范性,约束和制约着高校的教育活动与办学行为,使高校沿着特色发展的路径开拓前行。

4.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潘先生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外部关系基本规律和内部关系基本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就是教育的社会关系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必然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主动与现代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15]

(1)调整课程结构。为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课程应注重各科目之间的统一性,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课程宜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掌握,而非知识的灌输。应由学科专家、任课教师、企事业部门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课程安排应增加选择的弹性,以方便学生学习。要在高校课程中注入为学生将来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知识元素,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业、不断发展自身能力、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合格人才,而不是仅仅偏重于训练学生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要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帮助大学毕业生在谋求职业时有最大限度的流动性和选择性。

(2)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目的,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和充盈着生命的活力。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学。要从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开发智能型教学转变,从固态封闭型教学向动态开放型教学转变,从教师主导型教学向学生主学型教学转变,从培养单一型专才向培养综合型通才转变,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从统一培养向因材施教转变。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专业特点等因素,选用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模式。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高校特色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掌握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技能的过程。通过教学计划的安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6]这是高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质。

(4)在各类高校之间架设“立交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对此,潘先生如是说:“第三种类型高校的学生,可以补修若干理论课程而考转第二种类型高校以至第一种类型高校;第二种类型高校以至第一种类型高校的学生,也可以补修若干职业技术课程考转第三种类型高校;第一种类型高校与第二种类型高校之间也是如此。为了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性向或就业的需求选择专业,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选择而不必强求划

一、过多限制。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困难的境况下,这种“以生为本”的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17]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略,既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拔尖人才,也需要培养大批普通的实用技术人才。

5.强化学科特色: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潘先生认为,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应当“加强各类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18]首先,学科建设是高校特色发展的“龙头”,在高校特色发展中起核心作用。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基础,教学质量是评价学科建设的主要指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推动和深化专业、课程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能够为课程提供优质资源,改善课程结构,形成精品课程,优化和丰富课程体系,推动和深化课程建设。同时,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和一流的科学研究队伍,社会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信任感,因而才能提升整体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

其次,在学科的内涵发展方面要形成自身的特色。无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包括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也可以分为知识的原创型和知识的应用型两个方面。其中,应用一定的知识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并取得成果,进而转化为生产力或新产品,应当是学科特色发展的重要体现。

再次,强化学科特色,需要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强化学科梯队建设,是形成学科特色的根本举措。应当建立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等合理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梯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和引领功能。

6.分类评估:高校特色发展的保障

高校评估机制,是对高校特色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高校评估,主要是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有意识地将“办学指导思想”作为一项首要指标,用以引导高校重视“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并突出特色发展。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特色项目”被列为一级指标,并且明确规定,没有鲜明的特色不能评“优秀”,“良好”的必须有特色项目。

但是,理性思考几年来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难发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追求一流、向名牌大学看齐或攀比的倾向,评估方案大多按照重点院校标准设定,使得一些地方、部门院校及办学层次不高的院校不是失去信心就是盲目攀高。从原有评估指标体系来看,如果在评估中试图对所有被评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都以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很容易出现一个悖论,即,我们期望通过评审“特色”,促进高校特色发展,但是结果可能是高校的“特色”趋同,或者不是生长出来的“特色”,而是文字上编制出来的“特色”。在笔者参加的几次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突出的印象就是特色不“特”,特色无“色”,缺乏鲜明的特质,不能得到全校教职员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许多高校反映,自评报告中最难写、也最令校长头疼的部分就是学校的“特色项目”。这一问题亦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部2008年4月召开的“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上,副部长吴启迪第一次公开表示,评估方案对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目前高校教学评估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19]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潘先生早在2003年就提出:高校评估要进行“分类评估”。“应当按不同类型高校制订不同的评估指标,至少应按三大类型制订三种或更多的分类评估指标,使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开展公平的竞争。”[20]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高等学校依据卡内基基金会制定的大学分类表进行分类发展,并在各种评估体系中,都以卡内基的分类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评估。因此,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可以争取“优秀”,这样可以促进高校的特色发展,增强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潘先生富有真知灼见的提议,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认同,并予以实施。有专家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要采取不同的评估模式;评估结果只在同类之间比,不搞排名;评估结论以定性为主,重在促进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认为:“上述评估方法便于操作,导向明确,可以避免攀比心理,远离功利行为;同时还能充分体现高校的主体地位,突出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重点,减轻高校不必要的压力。”[21]近闻江苏省设立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评价机制”,具体要求是:“根据高校不同类型、目标定位和办学要求,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政府对高校实施绩效考核和拨款制度,试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对高校评价制度。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考评、教学质量评价、社会评价高校工作等机制。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22]

特色发展内涵提质的高校读本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11月08日05:22 来源:重庆日报

纠错|收藏我要推荐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网 学校灵湖风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冶金技术与设备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垃圾焚烧发电研究院中试基地。

重庆市大学生党员宣誓活动暨“高校党旗领航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学校举行。

核心提示

8年,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再到研究生教育试点,从老校区办学到整体入驻大学城办学,从规模扩张发展阶段到内涵建设发展阶段,重庆科技学院完成历史性的三大跨越。

8年,在校本科生人数从781人增长到18000余人,增长了23倍;年科研经费从不到500万元增长为7500万元,增长了14倍;学校净资产从不足3.5亿元增长为超过22亿元,增长了7倍;学生获得了420余项省市级以上奖励,学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在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8年间,年轻的重庆科技学院演绎出令同行惊叹的发展速度。如今,面对第二战略发展期,学院正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强本建硕、打造学科、合作开放、造就名师、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蓄势谋远,团结奋进,努力朝着创建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力迈进。

特色立校 做强本科人才新品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能否考上大学转为如何能考上好大学。面对激烈竞争,一所年轻的高校该何去何从?

“高校发展的出路在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在于特色发展。”重庆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魏世宏介绍,通过展开人才培养大讨论,学校确定了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打造特色,在特色上塑造本科生品牌的发展战略。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按照这一思路,学校依托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走特色发展之路。

以服务“两业两域”彰显学科特色。学校综合分析自身发展历史和机遇,提出立足石油冶金行业、安全领域和重庆地域等“两业两域”,围绕行业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学科生态,着力构建特色学科群。在不断凝练和建设中,学校已形成了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引领的近20个一级学科和50多个学科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安全技术工程已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在夯实本科教育学科基础的同时,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突破。2011年,学校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工程两个领域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进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行列。

以合作教育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学校立足行业、服务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开设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等39个本科专业。广泛吸纳社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重点解决好企业如何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问题。与石油冶金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13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和200多个就业基地。与中石油联合建立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与重钢集团联合建立的冶金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学校获批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

以特色管理激活优势资源提升人才质量。学校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着力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通过深入、系统和配套的改革,学校正努力探索和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体现学校校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营造了适应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制度文化环境。

学生为本

打造阳光自信新形象

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成才也成人?学校认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源泉。

近年来,学校树立了“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工作理念,构建了“ESM”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为此,学校实施了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五大”主题教育,打造学生健全人格。为了给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学校又实施了阳光关爱工程、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素质培养工程、能力培养工程、四进公寓工程“五大”服务工程。

在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出路方面,学校搭建了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外语教学体验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公务员考试培训中心、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七大”服务平台。

“阳光、自信、包容、进取”这就是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给外界的良好形象。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舍己救人英雄李恒太烈士、重庆市道德模范胡幸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竞赛等课外科技竞赛中连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女子足球队3次蝉联重庆市大学生足球赛冠军,荣获全国大学生足球赛亚军、季军。近年来,毕业生一次签约率高达90%以上,在重庆市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人才强校

助力转型发展新动力

人才队伍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名师造就工程,以“一德两化三能力”为抓手,大力实施“团队培育计划”、“科苑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卓越学者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和“青年教师三种经历计划”,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从2011年开始,学校每年公派30名中青年教师出国学习深造,连续选派5年。合校以来,学校专任教师增加到1010余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达481人,博士18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90%。

依靠优秀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建成了重庆高校石油天然气工程研究中心、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近5年来,全校共主持国家级课题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6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大软科学课题1项;各类省部级纵向课题258项;2011年科研经费突破7000万元。全校共发表科研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SSCI、ISTP等各类检索和收录论文800余篇。获批专利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建立了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4个、重庆市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校分批次投入1000万元培育了60余个创新团队,其中2个团队入选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开放办学

点燃地方经济新引擎

开放办学是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社会贡献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主动探索校企合作、政校合作、院所合作等育人的路子,把建设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深度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品牌。”重庆科技学院院长严欣平说。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构建了学校、政府、企业间的互惠共赢模式,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助推市政府与三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重庆科技学院的协议;与政府部门、三大石油公司、武钢、西南铝、重钢等8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重钢集团、重庆市科委共建了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中国安科院联合共建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共建了“航空航天功能材料与元件研究中心”。学校被誉为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

据了解,井控技术培训基地被中石油领导评价为“达到了国际水平”;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与中石油合作研发的深海钻井设备被成功应用于981海洋钻井平台;航空航天功能材料与元件研究中心研制的磁性元件被用于神舟系列„„这些颇有分量的成果,无不彰显出开放办学的显著成效。

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14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和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合作科研等多形式的交流合作。美国卡万塔能源有限公司出资430多万美元与学校联合共建垃圾焚烧技术中试基地,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研究;惠普公司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学校联合共建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与学校共建生物材料与活细胞影像技术研究所;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与学校联合开办了语言课程,成立了墨西哥与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党建保障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学校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力推进学校第二战略期科学发展进程。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启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和谐之家成才导航、自主学习成才导航、社团成才导航等五大成才导航计划等,连续3年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注重抓好组织建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五下基层三走进”活动。创新性开展了基层党组织每学期一次党课、一次党日活动等“四个一”活动,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及“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抓党建经费的专题化,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颁布了《重庆科技学院党支部工作条例》,编印《党支部工作流程》等;抓党建研究的项目化,制定了《重庆科技学院党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抓基层党建活动常态化,举办了学生党员专题轮训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的基础知识竞赛,“深入抓党建强力促三风”活动已打造成学校党建工作品牌。

以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民主评议及质询学校重大事项制度的建立,使教代会暨工会会员广泛参与了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制度,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共青团、学生会和关工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及“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之家”。学校共青团工作连续两年获重庆市共青团工作目标考核特等奖、关工委获评“教育部关工委先进集体”。

此外,学校还不断深化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使创先争优活动体现重在实践重在发挥作用,坚持不懈地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现实问题。

文化引领

构建师生共同精神家园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重庆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兴校”战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教育振兴而团结奋斗。

近年来,学校从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以“树学术之风,长大学之气,扬人文之道,展艺术之美”的理念培育校园文化。强化校史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师生的行业情结、红岩情结、重科情结3种情结。大力研究和宣传学校校训、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及“三创”精神、三大战略、发展思路等办学治校文化。

学校形成了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校园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带薪实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红五月·青年成才”主题系列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健全完善支持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精品创作的机制,建设稳定的文化队伍;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学校文化特质,培养了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大提升了学校影响力。

上海市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推进高校特色发展

教育部简报〔2012〕第37期

编者按: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近一年来,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2012年3月22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促进各地各高校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特编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专辑”,供参考。

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建设转型,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色发展。

加强市级统筹,推进综合改革。一是建立市级统筹机制。充分发挥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会商机制作用,建立市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全市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27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二是转移经费投入重点。“十二五”期间增加140亿专项资金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其中70%用于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资金的70%用于人才培养。投入重点由注重校园、设备等硬件建设向注重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等内涵建设转移,由注重具体的分散性项目向注重高校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整体性项目转移。三是统筹学科专业布局。依托部属高校,建设上海数学中心、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力争跻身国际一流水平;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开展“现代都市工业学科专业群建设”等21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计划,重点建设护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200个高职高专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引领特色发展。推进高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一是创一流,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部属高校发展,优先配置土地、校舍等资源,在“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设中,给予1:1配套资金支持,促进其在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二是重应用,促进地方院校特色发展。引导地方院校结合社会需求,在特色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品质提升。与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共同支持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建造教学科研试验用船;建设44个市级重点和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连续5年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增投入,引导民办院校提高质量。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对民办院校分类给予财政专项支持,促进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评估督查。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创办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建设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上海纽约大学,与中科院合作筹建一所教育、科研、创业融合的研究型大学。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质量。联合下发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相关文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市场运作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支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世界顶级企业成立联合学院。三是强化评估督查,保障持续发展。建立高校专业预警机制,向社会公布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名单,并相应调减招生计划。建立教育财政专项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和跟踪问效机制,逐步扩大财政绩效评估范围。

竞争中赢主动 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必然选择

2007-02-1

2中国教育新闻网

唐景莉 杨晨光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加强高校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是简单的规模和学位层次

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编者按: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高校结合各自的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特别要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在办出特色上做文章。

为配合和推动高校抓质量的工作,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加强高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系列报道,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介绍一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起到相互交流和启迪的作用。

“特色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离开它,你就会窒息而死。”一位大学校长这样感慨。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向与会的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提出了“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的问题,总理的关注在高等教育界引发了深入的讨论。

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在直属高校咨询会上,从教育部领导到高校的书记校长们,大家已经形成共识,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优势、看特色,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才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特色迷失,一些高校正在失去自身优势

日前,广东唯一具有本科航海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广东海洋大学组织了一场学生招聘会,30余家航运企业来校,该校航海学院2007届学生223人参加招聘会,当天就有81.1%的学生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坚持特色发展使广东海洋大学在规模、学科、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该校领导也发现,办学的海洋特色逐渐被日益膨胀和扩大的非海洋专业所冲淡,学校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办学特色正面临严峻考验。学校党委书记刘卫国说,作为行业特色很强的学校,为了防止和避免办学特色的迷失,我们必须坚持海洋特色、海洋使命,这样才拥有了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东西,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只有坚持海洋特色,学校才能“前途无量”。

大学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优良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十五”期间,在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推动下,高校的规模和层次普遍得到提升。但目前部分新建高校贪大求全、盲目攀比的心态以及千校一面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高等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学校总是把前途寄托在“升格”上,兴奋点都转到办本科上面,结果学校变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说,一些学校正在慢慢失去自身应有的办学特色,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直面高校办学特色迷失的问题,必须科学认识大学办学特色的现实意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必须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样保持多样性。坚持办学的多样性,实行分类定位,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社会分工的必然选择。”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如是说。

特色立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曾经在1998年到2000年间连续获得3个诺贝尔奖,如今这所学校在美国已经是公认的一流大学了。但是20多年前,它在加州大学的9个分校中也是二流的。成功的关键在于该校化学系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但是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而没有选择当时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都在研究的热门方向,终于获得了成功。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美国化学和物理学界学者都很希望能够去访问的地方。

应当说,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和风格在一定的时期或范围内形成了其他大学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并以此确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规模和学位层次,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国人民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不是趋同式地把自己发展成为综合程度更高的大学,而是实施了差异性的发展战略,不贪多、不图全,有选择地追求卓越。一方面,建设较为齐全的大文科,另一方面也按照“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和“少而精”的原则发展,发展了少量理工学科。人大校长纪宝成指出,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我们大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认为,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学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规模适度、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并不是学科越多越好,办学规模大不等于办学水平高。我们不去拼规模,而在乎特色与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有多强。

据悉,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将特色项目与七个一级指标单列,充分体现水平评估对特色项目、办学指导思想等有关办学特色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特色纷呈的高等学校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科特色,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

连续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跻身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纺织类论文被SCI、EI、ISTP(即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的数量,连续三年居世界同类院校之首,并于2005年第一次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东华大学的发展很具有说服力。

东华大学的综合实力比不上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但是该校纺织学科群的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良好的声誉,具备了全面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和实力。学校对优势学科的有力托举,使一批标志性成果喷薄而出,如“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仪表特种玻璃”、“宇航员排泄物收集装置”等科研成果,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华大学在此领域的优势和对国家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国内其他大学在短期内难以替代的,这就是学校存在的社会价值。正如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所说,我们不追求学校学科发展中的“全能冠军”,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特色学科不仅要做全国的“单项冠军”,还要冲刺世界的“单项冠军”。

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若干个一流学科,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也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它们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由此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和确立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

“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表示:“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声望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学者,才能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成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任何学校都要集中精力建设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

只有一大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只要每一所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等,确定更高的目标,形成各安其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就能脚踏实地地为国家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2012年06月14日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http://edu.zjol.com.cn问: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 答:我校通过实施特色本科战略,主动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4+1”、“3+2”的双学历或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各类特色班,促进交叉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合作,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建设覆盖文理、教师教育、工科与商科的若干特色与品牌专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建有启新学院,设立“理工实验班”,为“理工实验班”的学生配备学习导师,共同确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并确保考生在专业分流时可以申请在理科招生的专业中任选一次。

学校实行学分制,采取灵活的自主选课制、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设立创新学分,建立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学生入学后共有5次机会可申请转专业,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末,可申请跨学科门类转专业;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末,可申请转入本学科门类内的其他专业;第五学期末可申请转入二级学科门类内的相近专业。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修读辅修专业。达到要求的学生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学校参与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建设特色专业 培养特色人才(图)http://

2011-06-24 13:46

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天津商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特色专业,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

多年来,天津商业大学主动适应现代商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在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金融学、财务管理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专业被评为“天津市品牌专业”。目前,天津商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建设又向纵深发展,开办了会展经济与管理、高尔夫经营管理等新专业,并成立了天津商业大学——光大期货研究院,标志着校企合作专业向研究生教育和广泛的课题研究方向拓展。

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一所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天津商业大学校长刘书瀚认为,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合;要与本校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和校园文化相符合,打造特色专业则是培养特色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专业建设中,天津商业大学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把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研究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充分实现职业和岗位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抓住特色专业这个载体,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使毕业生择业和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发挥优势——

提升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近年来,天津商业大学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配置办学资源。构建了具有商科院校特点的“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模块+商学素养模块+创业教育模块”的课程体系,搭建学科基础课平台,并且加大英语、法律、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比重,为学生成才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商业道德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聘请具有突出创业业绩的企业家组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举办企业家论坛、加强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强强联合——

拓展中外合作专业领域

天津商业大学始终坚持研究和践行教育思想的开放性,确立了“三个引进”的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一是引进优势的教育品牌。2002年,天津商业大学与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班项目,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管理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二是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上采用国外最新的原版教材和教学方法,在师资力量上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国际合作项目的专业课教师队伍都是由中外双方组成,70%的课程都由外教授课。三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2004年,该校与美国州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培养酒店及旅游管理人才,借鉴美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经验,创新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学生毕业时授予中美双方学士学位。目前的三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在校生近千余名。经过近6年的探索,这个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办学条件、优质的生源、优质的业界支持和优质的教师队伍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2007年获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称号;2008年顺利通过美国南方教育委员会的评估并获得好评;2009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实验区。

优势互补——

加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天津商业大学把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等方式办出专业特色,培养特色人才。该校机械学院与LG集团联合培养制冷方向本科生。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与深圳爱迪尔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对珠宝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依托商学优势,在培养学生珠宝鉴定及加工的基本技能基础上,特别注重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珠宝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宝石鉴定、加工、款式设计、首饰评估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珠宝企业管理与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特色专业教育教学中,天津商业大学还充分发挥优势,广泛扩展中国经济学的留学生教育。为了让广大留学生更好地、更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经济,开设了面向留学生的中国经济学专业,并根据留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了四种学制的课程班和学历班,使留学生熟悉中国经济、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提高他们运用汉语进行经贸活动的实际能力。目前,天津商业大学正在筹划建立新加波、韩国教学基地,从教材到专业课程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学。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7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初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一个文化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自明’, 明白它的来历和形成过程, 它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归’;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可以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十六个字:“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在这里, 文化自觉有三层含义:第一, 全面认识自身传统文化之自觉。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的基建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第二, 勇于吸收对外来文化之自觉。承认并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并借鉴吸收其中优秀的文明成果, 最终达到强基固本的目的。第三, 着眼提升创新未来文化之自觉。在全面认识自身传统文化和吸收改造外来文化的基础上, 自觉通过文化创新, 完成文化转型, 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世纪新阶段, 多种思想文化和异质文明相互激荡更加频繁,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来说, 应做到自觉“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自觉“博采众长”外来文化和自觉“建设创新”未来文化三个方面。

1. 自觉“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传统文化必然会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代文化有相冲突的地方。因此,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以客观积极的态度全面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与时俱进, 做到古为今用。在此基础上自觉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保持民族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2. 自觉“博采众长”外来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与其他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交锋和交融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世界的, 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有容乃大的气魄。尤其在当代, 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 不断汲取西方文化中先进、有益的文化成果, 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从而完善、发展和壮大自己。

另一方面, 要注意这种吸收并非照抄照搬, 更不是盲目拿来, 而是在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原则下进行分析、鉴别, 择善而从。所以, 我们必须理性、科学地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 分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在此基础上对其优秀成果加以创造性吸收, 融合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之中,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自觉“建设创新”未来文化

文化创新, 就是要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 不断的整合文化资源, 推进文化创新, 它是文化自觉的落实与实现, 也是文化自觉的最高要求。中华文化五千多年依然绵延不衰,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她自身具有纳新吐故的能力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可见, 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此外,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使中华文化能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必须大力进行文化创新, 并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 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总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做到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要: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自觉性在文化发展上的体现, 是建设先进文化必备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文化自觉不仅能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而且能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文化自觉是当代中国文化不断进步的时代需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北京大学学报, 1997 (3)

[2]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210-211

[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5]谷少杰.文化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实事求是, 2012 (2)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8

回良玉要求,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制机制。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各有关方面要分工負责,密切配合,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大思路上形成共识,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关键环节上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二要完善投入支持机制,坚持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优先支持的位置,引导鼓励各方面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三要健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四要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社会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摘自《农民日报》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方案》

方案的具体内容为:

一、规模化种植。在全国蔬菜重点发展区域、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创建县,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的要求,选择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开展创建活动,推动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设施蔬菜集中连片面积(设施内面积)200亩以上,露地蔬菜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10项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使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蔬菜标准园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蔬菜标准园的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有条件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四、品牌化销售。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加大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蔬菜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五、产业化经营。蔬菜标准园创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

农业部部署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改革有关工作

近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改革有关工作。农业部决定以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为主题,从2010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产业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上一篇:宝贝生日经典祝福短信下一篇:小学开学典礼及表彰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