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2024-06-26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共12篇)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1

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程度。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关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 生态文明是一个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模式, 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美好生活境界, 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范畴, 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 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生态问题严峻的状况,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科学总结中国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 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 到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到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比西方国家晚, 但工业文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却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进入资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为改变这种恶性局面, 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央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孙万代福祉的大事来抓, 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列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二) 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加快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 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三) 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环境问题, 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的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中, 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 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要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 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安妮.马克苏拉克.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社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4]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高德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更加提醒我们要关注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他们共同的辩证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在自然生活中认识理解改造自然价值;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人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调控力量,肯定了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蕴含着人与自然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他提出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原则是“消耗最小化”,“合乎本性”,这是一种认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思维模式。劳动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劳动,人和自然达到了统一。“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实现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下,生产的目的不是使用价值,人类为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发展,无休止地扩大再生产,资本在运作中不断加大负面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键是明确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合理化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必须取代资本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也就是才能展现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综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见解对于当代社会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他的观点对我们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全球问题,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工业文明所倡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却追求物质利益而舍弃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缺乏保护和建设意识,不合理利用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从而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还威胁了人类的环境安全。要解决这些生态问题,人们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从而未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保驾护航。

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全新的、和谐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就是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属性角度上分析,就是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要求实现不超过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要求在生存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建设生态文明,应在更广范围内,开发更有效地使用矿物能源的技术,提供安全而又经济的可再生资源技术来限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CO2的排放,应通过恰当的技术选择,停止某些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以保护臭氧层,逐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三、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卓越成就。毋庸置疑中国俨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骄人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严重的资源浪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以及令人震惊的生态退化,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换言之,中国的GDP数值很华丽,但是绿色GDP却让人不可恭维。依照2005年“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对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评估测算,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33位。2010年12月,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说,1月至11月,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49起,其中重大环境事件4起,较大环境事件39起。自然灾害导致及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达17起。从事件的起因来看,主要是由企业排污、自然灾害而引发的;从污染类型来看,则主要来自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海洋污染。毋庸置疑,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很突出,形势异常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相对短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2.大气污染恶化、气候变化异常

3.土地荒漠化呈扩大趋势、水土流失严重 4.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功能衰退 5.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骤降

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高强度的资源开采,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型企业的大量存在,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十一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问题。根据“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第一产业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与第二产业相比所占比重大但是发展不强。近些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改变,虽然占GDP总量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下降比例幅度不大。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发展缓慢,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影响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提升,而且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压力,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

2.我国评价机制存在问题。中国采用的GDP核算法是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是从生态学角度讲,GDP不能反映自然资源的损失和生态的破坏程度:从宏观经济角度讲,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和产业结构的落后与否;从思想意识方面讲,GDP不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

3.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注重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传统道德建设很少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下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不够,在环境道德教育以及环境道德实践方面比较薄弱,即使进行了环境教育也是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的效果。所以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态文明意识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转变发展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首先,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二者关系的认识。从过去把后者看作前者的子系统,转为把前者看作是后者的一个子系统,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只有真正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转变发展观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其次,要转变当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发展观。必须彻底扭转经济增长至上观点,转变高投入、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观,减少甚至避免破坏环境,倡导有利于健康且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崇尚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生产、生活观念,使环保观念、意识扎根人心,形成热爱环境的良好氛围,藉此,才能不断改善人们内在的心理环境进而促进外在生态环境改善。

2.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

长远考虑,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中。从国家层面,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

3.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重视资源环境的经济制度,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实行和执行严格、严厉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其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评价标准,培养专业且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采取行动迅速且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切实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

4.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技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3

关键词:生态危机;工业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2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3014804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该俱乐部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升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认识,并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罗马俱乐部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1972年提交了该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它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进而掀起了西方国家的生态主义思潮,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生态问题,反思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笔者将具体分析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主义缺陷,进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以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

一、国际社会的生态危机反思

从理论层面出发,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人类欲求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从现实层面看,一方面,当代环境问题超越了主权边界和地域限制,对人类构成了普遍性的威胁,因此要求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进行应对;但另一方面,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到不同经济集团以及政治实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社会就应对生态危机而达成的共识,削弱了国际社会为应对环境问题而采取共同行动的执行力。总体而言,当前生态主义的兴起既体现了在环境恶化威胁下人类作为整体如何维持生存的担忧,又包含了不同国家作为个体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寻求继续发展的焦虑。

国际社会的环境运动首先缘起于工业文明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伴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深受其害的各国民众纷纷行动起来,环保运动风起云涌,生态主义方兴未艾。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美国学者乔治·马奇就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环境恶化。进入20世纪,美国学者哈里森·布朗发表《人类前途的挑战》,首次公开指出人类必将因为工业文明带来的不节制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以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为标志,国际社会开始从理论层面反思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该报告认为: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过冲”(overshoot),意为意外而不是有意的超出界限。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22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该报告继而得出结论,认为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不可否认,该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该报告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并推动了国际社会在实践层面上采取行动应对环境问题。但是,本质而言,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反思思潮并未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基本逻辑,更未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着眼,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对环境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从批判的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分析工具,批判资本主义生态观,重新审视生态危机就显得尤为必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堪称是地球上存在的最为基本的关系之一。事实上,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一批反思思潮均未能触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实质,因而无法超越工业文明的逻辑,也就难以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彻底的解决方案。总结起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存在内在四大逻辑缺陷,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两分法为特征的二元对立逻辑;将世界与金钱盲目统一的同一化逻辑;盲目相信理性的进步逻辑以及盲目追求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化逻辑。显而易见,这是工业文明下人类不可克服的逻辑缺陷,是当今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所在。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缘起于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盛行于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人类成为至高无上的主体,从此凌驾于自然世界之上。恰如学者所言“在这环绕着喋喋不休的人类主题的无垠可怕的沉默海洋里,掠夺自然猖獗一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以资本为手段,以追逐利益为根本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不是物质生产要素或产品的增长,甚至也不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是交换价值的增长。交换价值至上使得人类将世界盲目地货币化,甚至试图给地球“估价”。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追求利益的本质迫使资本主义在经济增长问题上追求极端的无限化。“资本主义无法限制增长,就像是人无法抑制呼吸一样,任何关于资本主义是可以任意管理和转变的幻想都是大错特错的”。显而易见,不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就无法对环境问题进行彻底反思,也就难以拿出彻底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何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西方思潮盛行几十年,却仍旧难以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念

作为对资本主义最彻底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也包含了应对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首先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构成相互依赖以及双向建构的有机统一整体。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历史无外乎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所谓的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类说来的生成过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自然界对人类的基础性地位,是人类生存基础的来源,人类不应该对自身盲目迷信,更不应该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应当明确“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的时代就颇有远见地指出:“起初我们的确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这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显然,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逻辑,主张将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联同我们的血肉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endprint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以对立统一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普遍联系的视角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既承认自然的基础性地位,但也同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应该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应自然规律,有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超越了极端生态主义的“无所作为”论,另一方面又同时超越了工业文明盲目追求最大化的天然属性。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对自然界全部的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遗迹以及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事实上,通过普遍联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先知先觉地认识到了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可能带来的连锁性的后果。

最后,在全面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了彻底的批判,并最终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的积极成果将会沉淀成为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文明系统,因而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要对现行的社会制度进行完全的变革。显而易见,马克思的这番论断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以及人类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对当今西方针对环境问题反思的超越。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包含着相当丰富的生态理念,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承认自然基础性地位以及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为人类指出发展方向的科学理论,因而在人类处理环境问题上必然有巨大的引导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者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最高理想,“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不可否认,中国在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巨大压力。因此,以协调、联系、整体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指引作用。中国政府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的深层次逻辑。

第一,中国政府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意识到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1994年,中国政府率先制定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中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第二,中国共产党以人与自然普遍联系为指导原则,处理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正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并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2012年,十八大再次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其不仅从现实的维度指出了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以及相互依存的现实,而且也将现实维度同未来维度相联系,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未来意义。

第三,中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姿态应对环境挑战。面对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新一届政府进一步落实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进一步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普遍联系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具体而言,新一届政府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结构,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加大环保投入,同时积极开展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提出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难以实现赶超,甚至陷于被动和落后。”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分析了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预计在“十二五”时期,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实施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城市矿产”示范、再制造产业化、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等八大重点工程,预期将进一步推动具有生态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危机的不断升级呼唤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的出现,而中国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环境保护既关系经济发展,也关系社会文明,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环保,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从京都到巴厘岛,世界各国为保护全球环境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就。这是国际社会不断加深认知、不断凝聚共识、不断应对挑战的历史进程。联合国历次环境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共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在环境问题上加强合作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已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有鉴于此,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顺应这一趋势,适时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科学判断应对环境问题对中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念,扎实工作,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由此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应对环境挑战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

[2]德内拉·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李涛,王志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胡志红.西方生态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李克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文明进步[EB/OL]. (2010-06-05)[2013-10-1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05/c_12185908.htm.

[8] BOUCHER D, SCHWARTZMAN D, ZARA J. Another look at the end of the world[J].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 2003,14(3).

[9] JOEL K.What is ecosocialism[J].Canadian Dimension, 2007,41(6).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4

1. 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 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 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 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 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

2. 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 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 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 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 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 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 而是“绿色”的发展。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 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 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改善生存环境。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 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 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 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 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 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 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 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 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 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主观方面的, 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 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 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 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 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 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 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 [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 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 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 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 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 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 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 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 因此, 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 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 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 措施

4.1 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 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 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 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 环境问题相对突出, 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 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 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 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 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 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完善法律制度, 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 违法成本过低, 处罚力度不强, 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2)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 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 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 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 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 利用大众传媒, 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 新时期下,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贯彻生态文明观, 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 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变革合理生产关系, 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 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 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 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根据中国具体实际, 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 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 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 放眼古今,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 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要: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 2008 (1) .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 2013 (1)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120, 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4.

[10]王宏岩.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分析并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途径及其意义,明确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的提出,为努力建设国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相协调,需要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以此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也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执政纲领之一。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重点在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根据以上战略目标,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优化GDP核算体系

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更多地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纳入GDP的核算中,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所造成的损失要从GDP总量中扣除,从而纠正旧GDP核算方式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以及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提出过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指标,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W,Net Economic Welfare)。该指标以是否改善了社会福利为出发点对现存GDP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对环境负外部性所造成损失的扣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定性指标的量化与数据来源等。

(2)加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体宣传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3)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快推进从原来的数量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实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高自身绿色竞争力。

(4)加强大众生态道德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5)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

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领导力。应考虑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如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同时,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法律及政策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民未来的长远打击,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执政纲领之一,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2)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

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变被动的生态欠账补救建设为主动、有规划、大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健康地发展。

(3)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来干涉我们的工业化,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并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保护。此外,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公益活动,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善待生命、关爱生物的道德良知,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权。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党的执政纲领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6

一、人类目前正处于传染病高发期,形势非常严峻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目前正处于传染病高发时期,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题报告《构建安全未来》指出,当代世界“传染病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新病种出现的速度似乎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出现的传染病即以空前地、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速度被发现。SARS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警告流感大流行将难以避免,并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很可能由禽流感病毒的变种导致”;也有其他机构,根据集约化(工厂化)养猪场的猪群高度密集、污染异常严重的状况指出,猪流感的新式进化已经走上“快车道”。新近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印证了这些预测。

专家指出,人类传染病与动物有密切关系,人类与家畜、家禽共有的200多种疾病,基本上是人类行为剧烈改变动物原有生存方式后,由动物传给人的。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几次大传染病,也基本上来自动物。就当代新传染病而言,除了野生动物身上的致病微生物因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之外,现代养殖业的负面作用更大。

二、我国现代养殖业污染问题渐趋严重

(一)粪便等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成为有害微生物孳生的温床

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我国养殖业(主要是畜禽鱼)发展迅猛,排泄物集中且排放量大,对水资源、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仅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量即达17.3亿吨,是工业固体污染的2.4倍,COD(化學耗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和SS(水中悬浮物)严重超标,仅COD含量就达7118万吨,是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中COD含量(1388.7万吨)的5.1倍。现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已成为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严重污染的环境,成为各种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大量孳生的温床。

(二)动物体内化学品毒副残留,不仅严重危及人类食品安全,也为传染病爆发准备了条件

近年国内外发生多次重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如二恶英污染、瘦肉精中毒、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故等,多为现代养殖业滥用化学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等药物的恶果。

化学饲料添加剂属于人工化学合成物(抗生素也多为化学合成),多以煤焦油副产品等作原料,其本身即含有毒性,在合成过程中又很容易受到铅、砷、汞等有毒物质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只是一种模仿天然物的物质,而非真正的天然物,自然界和生物体对它既不认同也不接受,无法将其纳入自然物质循环系统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其所形成的残留,不仅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能顺利分解,而且会产生更严重的毒性和污染。此外,化学合成物在对动物机体作用时,往往改变体内酸碱度和渗透压,从而形成对组织细胞和原生质的损害;化学合成物从动物体内排出非常缓慢,在体内转化过程中还会产生不利于机体的诱导作用。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产生毒副作用和“三致”(癌、畸、突变)的严重后果。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通过食物链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其对动物身体的严重损害,也为疫病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条件。

(三)抗生素的滥用迫使微生物不断变异,导致动物源性传染病不断爆发

除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以促生长外,现代养殖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集约化。但是,集约化养殖干扰和打破了动物原有生活规律,恶化了动物生存环境。导致动物免疫力急剧下降(免疫缺失综合症),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容易生病致死,迫使养殖者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研究表明,抗生素的滥用,严重破坏了微观世界的平衡,对人与动物来说,至少有四大危害:一是诱发细菌耐药。目前,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出现了耐药现象,甚至产生了无药可治的耐药“超级细菌”(最近香港一甲型H1N1流感患者,就是因感染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而致死)。二是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会造成身体损害,有些药物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三是破坏动物体内菌群间的平衡状态,诱发新的感染。四是一旦“超级细菌”广泛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调查发现,耐药问题在养殖业非常严重。由于吃死了人要负责,吃死了动物除经济受损外不用承担其他责任,加上规范与宣传不力,在我国养殖业特别是中小养殖户中,抗生素的滥用已登峰造极。不仅大量使用具有严重毒副作用的已被淘汰的抗生素,就连人类还在试用的某些新抗生素也已用于动物,甚至长期低剂量添加抗生素以促进动物“健康”生长(这种方式更易导致微生物耐药,发生基因变异)。专家认为,许多动物不是病死的,而是过量用药致死。目前一些养殖户已不吃自己生产的商品猪,而吃不加化药的“自留猪”。

总之,养殖动物的生存环境严重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抗生素滥用,致使其携带(有些来自野生动物)的某些病原体发生变异,毒性增强,并传给人类,引发传染病,造成重大社会危害。

三、天然物中草药的优势

针对目前严峻形势,除了改变养殖业的卫生条件(如降低集约养殖的密度,利用沼气和发酵床等技术加大对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力度),严格执法(如对于违规违法者严肃查处)之外,应发挥天然物中草药在集约化养殖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动物体质,提高其自身免疫抗病能力,彻底改变目前过度依赖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的局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养殖模式。

据了解,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国际社会开始用天然物来替代抗生素和化学饲料添加剂。欧盟上世纪末开始在饲料中禁止或限制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物、激素、重金属,并确定天然物为其发展方向。如化学最发达的德国,就非常重视开发天然物添加剂产品,在欧洲饲料博览会上,仅德国展出的天然物饲料添加剂即2500多种。另外,美国FDA也开始接受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的申报,日本以“天然质”之名允许领取天然物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在发达国家,发展天然物饲料添加剂和生态养殖,已是大势所趋。

利用天然物为人和动物进行保健、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药食同源”基础上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包括中兽医药)科学。目前中药共有万余种,其中大多数是植物,经常用于饲料添加的有200余种。 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方向已由原来的“微观科学”、“还原论”转向物质的“宏观科学”、“系统论(整体论)”。对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的“指纹图谱”的物质微观研究,已转向对天然物的“作用功能的宏观研究”。这一转向,有利于揭示物质间的关系和天然植物对有机体的作用机理。

近年来实践已取得宝贵经验。值得称道的是,多年来,为克服现代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药物的负面作用,我国一些专家与养殖企业一直在继承传统中兽医药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并已取得宝贵经验。

如北京农学院谢仲权教授,数十年致力于有关研究,出版了《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全》等学术专著,还主持制定了《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通则》等国家标准,其成果在一些企业应用后成效显著。山西省运城市临猗黄河鱼病研究所,从1997年开始尝试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或药物来防治水产动物病害,成功地解决了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饲料添加剂所造成的污染环境、药物残留危害食品安全等问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为北京奥运会专门生产的绿色猪肉,“不添加防腐剂”,“免疫采用天然中草药”,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研究、实践与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学习与推广。

利用中草药养殖,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符合科学发展观。一是改善了养殖条件(中草药在净化空气与水源方面也有很好功效,可用于改善养殖环境),可以减少传染病爆发几率,产品绿色环保,提高了食品安全率,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成本。二是按照中医药学方式使用,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如按“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提取1公斤麻黄素要破坏5亩草原,提取1公斤紫杉醇要耗费1万公斤珍贵的红豆杉树皮);可以大大节约生产成本(植物的化学成分结构复杂,有效成分很难提取)。三是绿色产品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企业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可以获得双赢。四是中草药添剂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既可以增加人口就业,又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养殖业与种植业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绿色经济。五是中草药不受西方知识产权制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加工简便,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四、创建中国特色生态养殖模式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问题非常重视。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促使中医药事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但在养殖业,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与体制上的制约因素,物美价廉的天然物中草药的利用还相当滞后,不仅产品品种和总量很小,且市场处于无序状态。

首先,有必要将建立以天然物中草药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生态养殖模式,并纳入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纲要。要积极引导,在政策与经费上予以倾斜,国家应设立专门机构主管制定规划、培养人才、组织科研和宣传普及等有关工作。并在各级饲料工业协会内设立“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会”,开展相关工作。鼓励相关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开发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防疫组方。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其次, 应按照《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通则》(GB/T 19424-2003)等国家标准,确定品种目录与用法剂量等。可以参照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名目,鼓励将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用于饲料添加剂和治疗;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仅用于治疗(由于人与动物在生理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有个别中草药品种需根据实践情况确定)。今后根据研发数据再做调整,进一步确定专门用于饲料添加的品种目录。

第三,对利用天然物中草药改进动物集约养殖方式的成果,组织有关专家,按照使用效果(如动物抗病能力、产品品质风味以及养殖环境等指标)和效益进行评估鉴定,确有成效者,应大力宣传与推广。

第四,就养殖业限制乃至禁止化学合成物和抗生素问题进行调研,并确定时间表,条件成熟时出台相应法规。

我国作为中医药学的原创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在这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利用独特的天然物中草药优势,我们一定會创造出一种中国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养殖模式,不仅造福中国,更会造福人类。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并以独立篇章系统的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又进一步的提醒我们要关注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1.1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其基本含义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1.2 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他们共同的辩证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在自然生活中认识理解改造自然价值;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人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调控力量, 肯定了只有发展生产力, 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蕴含着人与自然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他提出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 原则是“消耗最小化”, “合乎本性”, 这是一种认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思维模式。劳动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 通过劳动, 人和自然达到了统一。“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即对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实现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 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下, 生产的目的不是使用价值, 人类为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发展, 无休止地扩大再生产, 资本在运作中不断加大负面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键是明确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建立合理化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必须取代资本主义,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也就是才能展现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综上,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见解对于当代社会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他的观点对我们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2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由于人们热衷于追逐经济效益和对金钱的盲目崇拜, 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依次被打破, 以破坏环境来换取所谓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处处可见。在中国, 这一现象更加突出。我国的环境形势并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虽然土地广袤、幅员辽阔, 国土总面积达到约960万平方千米, 但是可耕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当前,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虽然自从实施《土地管理法》以来, 耕地减少速度趋缓, 但总体上仍然表现为减少趋势。

有多种原因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 其中尤以建筑占地最为严重, 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 由于整村迁移导致出现了荒村现象, 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中荒”现象, 看似村子面积扩大了, 但村中间的老宅都荒置了。以上这些现象也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与不合理。其次基础建设占地, 如铁路、高速公路等。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 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2.2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 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 占国土面积的5.9%。尤为严重的是, 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 虽然政府积极实施了相关政策, 但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在我国西北地区, 土地沙漠化现象甚为突出, 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 自然环境的恶劣, 如缺水, 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 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继而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 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过度的人类活动时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之一。

2.3 森林资源不仅缺乏而且急剧减少

据统计,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全世界位居第120位, 同时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由此可见, 我国森林资源是极度缺乏的, 这种极度缺乏森林资源的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一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 另一方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与此同时, 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2.4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大量的物种面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我国是不仅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淡水资源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 若按人均计,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造成以上问题突出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主要是自然的原因与人为的原因, 从地理分布来讲, 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 东部南部占有面积大, 而西部北部占有面积少, 由此导致有些地区洪灾严重, 有些地区干旱半干旱。从人为的原因来看, 我国人民的自我珍惜用水, 借阅用水意识不强, 水资源浪费问题突出。而与此同时造成大量物种灭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自然方面是生存环境的恶化, 而人为方面却是人类的过度的开发与非法捕杀等。

2.5 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人口素质低, 同时各种污染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 截止2013年底, 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亿6000万, 并且每年人口净增长达730多万。中国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2010年, 文盲率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4.08%, 2011年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6.5%,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种污染层出不穷, 其中, 尤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大肆发展第二产业, 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 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之一。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由于国土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同时在我国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 更要珍惜每一寸国土。同时如何合理安排有限的国土空间布局, 也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包括: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首先促进国家级重点经济带均衡发展;其次加快多式多通道联动建设;第三, 积极培育经济带上新的增长点;第四, 强化国家级经地带与区域性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城市群:首先, 积极开展城市群发展规划试点;其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三, 努力推进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第四, 支持和鼓励城市群内部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首先, 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其次, 加强经济区发展规划;第三, 把经济区作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第四,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努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首先,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其次,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第三, 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第四,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有重点、有选择的培育增长极:首先, 释放边境城市发展潜力;其次, 培育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第三, 鼓励陆海统筹。

第二,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节约资源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同时也是关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一要牢固树立全民节约资源理念。二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同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三是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仅是人类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不仅要加大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综合治理, 政府更应该加快水利建设, 不断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比如地震、火灾。坚持以预防为主同时综合治理。强化群众的健康环保意识。良好的制度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 同时也要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 同时预设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 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保护制度。更要加强生态文明方面的宣传教育, 以增强全民节约、环保以及生态意识, 营造和谐的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 2013, (01) .

[3]邓春芝, 仲晓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当代, 2013, (01) .

[4]刘克稳, 刘峰江.深刻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1) .

[5]邓玲, 严明金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登[N].光明日报, 2013-01-23.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 坚持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

(2) 秉持循环原则,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口, 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要解决此类矛盾, 必须追根溯源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 秉持适度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握其度, 不能超过其度的数量限制, 应当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存足够的空间。

2. 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是三种关系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一对关系, 并且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 生态文明对象的全面性。它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 包括整个物质世界的所有生物。第二, 生态文明生产的全面性。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时, 在生产满足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前提下, 人类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

再次, 平等性具体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 人类自身的平等性。另一方面, 人类与自然界的平等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哲学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具体又包括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唯物论基础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 也就是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们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一方面,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也是构成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另一方面, 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可以反作用于自然界

2. 辩证法基础

(1) 自然界存在着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性, 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提到人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即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自然界的制约。

(2) 在物质世界中,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 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具体表现为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3) 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不能只片面的看到人与自然的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 而应该在承认人与自然存在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的前提下, 看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也就是统一性,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认识论基础

(1)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而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对象性关系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对象性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2) 生产劳动实践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类在对待生产实践时, 不能只关注生产实践带来的收效, 而要着重考虑这种生产实践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客观状况, 能否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并且具体包含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内容。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即关注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 有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哲学思想。这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具体包括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和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本理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学中是一以贯之的。他还认为“天人相类”, 天人之间具有微妙的相互感应关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张载讲的“民胞物与”——即不仅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兄弟, 而且天下的物也都是我的同类, 这就决定了个人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的态度。“民胞物与”是“天人合一”观念在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积极进步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克服和批判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消极保守的因素。

第二,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就是说自然界是由“道”化生的, 并且道的运行不受人为控制, 属于天地之间至高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而然。道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 实现人道契合, 人道为一。老子还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因此, 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的创造活动不应忽视自然之理, 更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 而要顺应自然, 遵守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吸收和继承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又克服和批判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第三, 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它阐发了一种尊重生命的理论,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佛教认为, 生命对于所有生物都是珍贵的, 人类凭借其卓越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成为物质世界的主人, 但绝对不能因此而伤害其他生物。同时, 佛教也认为, 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皆有佛性, 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吸收和继承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慈悲高尚的因素, 而且克服和批判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消极保守的因素。

总之,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经典理论, 是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 分别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 道家道法自然以及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理论之中, 它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中共中央十八大政治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18

[5]王国轩,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22

[6]方丽平, 孟子[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32

[7]王国,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2

[8]马勇, 董仲舒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2010:18

[9]何安峰, 论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饶尚宽, 老子第五章[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55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9

中原城市建设正飞快的发展,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样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首先,城市形象缺少特色。作为中原地区的城市,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必然要体现出中原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城市景观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景观设计千篇一律,产生单调的效果,同样的模式,使城市景观失去了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的体现。其次,城市整体景观和环境不协调。城市建设一方面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

(一)中原城市环境特点及现状

针对中原地区的环境发展现状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原地区城市化加速与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城市水资源短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大幅攀升,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其次,中原地区的环境问题还表现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最后,城市用地面积的成倍增加,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也无疑降低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力。

(二)环境与景观的联系

城市环境,从广义讲是指城市领域的所有事物,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植物、水体、山脉、丘陵等。从狭义上讲是指城市内部、建筑物外部的空间、场所及景观集合。

一般我们将城市环境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与定义。

形式层面:即人通过感官能够体验到的一切:方位、形状、尺度等等。形式层面直接对人的感性形成刺激,使人情绪上产生反映。

意象层面:形式层面所包含的结构性要素,是通过空间的结构框架、功能使用及典型符号所表现出的内涵,它可以表述环境的特征、用途、与人的相关性。与形式层面相比,它须经过理性的辨认才能引起知觉反应。

意义层面:即隐藏在形象结构中的内在文化涵义,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二、中原特色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创新研究

(一)利用自然解决问题

早在英国生态学家斯坦利在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时,就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生态学发展应用的一个转折期。在世界经济的纽带上,发展是不可能停止的,如何来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

所谓利用自然解决问题指的是我们既然已经通过研究知道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那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对症下药。城市中的“生产者”是没有办法得到的,在没有新型能源的前提下,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生态系统提供,就这一点来说,从别处汲取适当的能源和物资不会造成破坏性的打击和影响。关键的环节在于“分解者”的缺少,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工的覆盖面大,产生的废物多种多样,在很多废物的分解上难度非常大,即便在其他的生态系统中,想要分解一些废物也需要花费十年或百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排放肯定是不可能的,少排放同样也是很难做到,那么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莫过于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尽可能多的创造“分解者”来减轻对其他生态系统的负担。

1. 空气净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认为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是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空气净化不光是自然科学的课题,也是各个学科的综合课题。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针对雾霾的主要成因,通过生态景观设计学的方法来解决雾霾问题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选择。

扬尘现象是我们通过改善城市设施可以充分减轻的现象,这种现象无法避免,但是只要做到最大幅度的缓解到不加重雾霾天气的程度即可。扬尘可以说是雾霾的最关键因素,没有尘就没有霾,我省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密集,随之车辆、楼房、工厂等也巨幅增加。总结我省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1)车辆。我省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都采用了我们常见的花圃和路肩做的高出汽车通行的路面设计。我们只需要对马路牙的底部进行一些细小的变化,比如加一道不是很深的沟槽,这样既不会对行驶车辆造成危险,也可以更好的收纳被雨水冲刷的灰尘,而环卫工人在清扫的时候,只需要配合一些专业的工具对沟槽进行清理,也避免了用扫帚把灰尘扬起的问题。(2)建造业。施工中的房屋同样会带来很多的尘土,并抛向空气中,在施工作业中的尘土无法完全避免,只能依靠平时施工的具体操作来实现,解决难度相对较大。反之相对容易操作的是施工材料运输方面,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工厂的出门处设置清洗装置,在来往于工地和工厂的车辆底盘和轮胎进行冲洗,这样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尘的流动。93)工业。工业扬尘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课题,至今为止仍然困扰许多专家学者,经济要发展,工厂就不能停工,不停工就会产生灰尘。

2. 城市河流净化

随着中原经济的发展,城市河流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由过去以防洪、供水功能为主向满足防洪、供水等综合功能转变。但是由于城市河流污染严重,再加上水源的减少,想要使得城市河流发挥上述功能,水质改善是首要的工作。

在水质改善方面,近些年兴起的水质原位净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对城市河流的水质进行改善。主要原理是在原有的河床不变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微生物、酶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对污染水体进行就地处理。比较于物理和化学方法,生物方法更具有操作简单、性价比高、杜绝二次污染等优势,可以在中原区城市河水净化中采用。

3. 绿化的量变与质变

经过问卷调查随机100名郑州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有90%以上的居民认为郑州的城市生活质量很差,而这90%的居民中几乎所有人认为空气和污染在没有办法停止排放的前提下多种树就可以解决。

分析这个调查的结果,反应出两个最直观的现象:一是我省城市居民对绿化的认识并不全面,大量的种植植物,确实是可以带来净化城市污染,缓解雾霾等现象,但这并不科学。第二个现象是城市的生活质量的确不高,因此这个现象导致了中原区的很多城市给人们心中留下了脏乱差的形象,基于这种形象之下,大家更不会去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我们必须要从城市绿化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这不单单是在一块规划出来专门用来建设城市景观公园的区域,而是应该存在于各个地方。

(二)通过设计引导行为

意识决定行为。在当前市民对城市居住环境抱有不满的时期,改变光靠政府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城市的居民们的携手共建。如何达到提高人们对生态景观的认知,是现阶段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任务。(1)概念性的景观设计是一种超前的设计体现,它可以适当的出现在城市景观当中。(2)从问卷中我们不难分析得出,我省居民对生态的认识并不全面,大部分的居民依然认为只要有绿色的植物,自然就会发挥其效应。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十分的低下。设计并建造科普景观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抽象设计,让人们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方式,引导着人们去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利于共建绿色城市,这种力量可以说是巨大的,如果城市中每个居民都愿意以身作则,节能减排,那么这种蝴蝶效应比兴建更多的生态景观去治理遭到破坏的环境要见效更快,同时,每个城市景观的经营者就会慢慢发生变化。3、绿色出行可以说是最适合中原地区的城市现状,因为人口密集导致车辆众多,相对应的许多城市环境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摘要:本次课题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综合多门学科,提出针对中原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法尝试,从而因地制宜的做到改善城市环境以及通过设计倡导绿色生活。在结合了中原特色文化地基础上,分析当下中原区存在的环境因素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对改造和建设中原城市景观的探索,致力于通过设计带来城市形式美的同时,做到运用生态原理缓解中原区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倡导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环境特点,解决办法,中原特色

参考文献

[1]格兰特·W·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

[4]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弗瑞德A斯迪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园林植物及生态》.重庆市园林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贾宝全,王成,邱尔发.《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3(1).

[9]宋志钢.《浅析节约理念下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3(2).

[10]洪剑锋,华征跃.《浅析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3(2).

[11]张志永,杨军.《城市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法研究》,北方园艺,2013(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的状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 主要包括文化内容设施、文化活动方式、文化品位境界、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生态状况的优劣, 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高低。

当前我国的文化生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迫切需要政府重视保护和培育文化生态, 迫切需要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承弘扬文化生态。我国文化生态比较脆弱, 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一旦毁损, 就无法再生, 一些民间技艺一旦失传, 就会永远消失, 传统村落一旦拆除, 就会连同文化遗存一起消失。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文化生态, 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当前,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 所以政府高度重视, 并且设有专治环境的环保部门, 因为人们只能遵循大自然顺应大自然, 而不能破坏大自然惹恼大自然, 否则要危及人的生存。但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却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因为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恶果, 并未像破坏大自然那样遭到激烈反弹, 其危害往往是精神方面的, 比如败坏风俗直至道德沦丧, 比如丧失文化家园而精神空虚。这种污染和破坏往往是潜在的, 短时期内往往不会有明显的危害, 只有用理性认知才会明白其中的要害。

保护和建设好文化生态, 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是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实践分析

(一)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发展定位

近年来, 漳州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身传统文化特色, 提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总体发展定位, 深化“一中心六组团”的分区规划, 深入开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体系的研究, 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体系。同时, 在具体工作方面, 首先对城市夜景工程进行整治, 同时对城市天际线、轮廓线、景观线、交通线“四线”进行科学规划, 打造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其次对碧湖生态园、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等20多个重大市政公建项目进行论证规划, 打造适合闽南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空间。

(二) “百姓富、生态美”发展主题

2014年漳州提出发展主题聚焦“百姓富、生态美”。规划建设九龙江西溪南岸, 该区域基本属处女地, 没有大型项目和大型建筑, 专家的一致意见是建设风貌必须尽显闽南文化特色;同时, 高起点开发圆山新区, 该区域发展定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此提升和支撑九龙江西溪南岸建设。圆山高新区的开发, 目前已经把龙海九湖至漳浦马口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走廊。闽南古厝文化特色尽显国道324线主干道两旁, 中间建有绿道和驿站, 主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形成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主干道。传统古村落和历史古迹尽量保留, 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 规划建设“四馆一院”

“四馆一院”, 即是城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和大剧院。是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馆一院”是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建设的重点项目, 对提升漳州市形象品位将起重大作用。

2014年, 漳州市将两家设计院——厦大建筑设计研究院 (方案B) 和美国一可建筑设计事务所 (方案A) 交至规划局, 并组织文史、建筑、园林等众多专家进行论证研究。最终方案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上公布, 并在漳州市主要公共场馆向市民展示, 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后最终选定方案A。之后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就相关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再征求公众意见, 形成“四馆一院”总体方案核发。

(四) 强化项目带动战略

文化产业是低污染产业, 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漳州市特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闽南文化、漳台文化、海商文化、土楼文化和红色文化, 按照“一县一园区”的思路, 各县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将各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物史迹、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文化资源开发出来, 加强创新融合, 相继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目前, 漳州市已建设有15个县域文化产业园区, 并已经获得省文改领导小组正式备案, 目前累计完成设施投资约35亿元, 吸引中资和外资文化企业200多家入驻, 总产350多亿元, 初步形成一县一园区的发展态势。

三、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对策思路

近年来, 我国对区域特色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 相继出台不少政策措施, 作为地方政府应抓住契机, 把保护区域特色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 重视博物馆、艺术馆配套建设

博物馆、艺术馆是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漳州市博物馆设立较早, 现建筑面积只有4600多平方米, 内只设3个展厅, 后来增加“漳台民间文化陈列”“漳台族谱对接成果陈列”“爱国华侨康荣茂赠品陈列”“沈柔坚书画作品陈列”等系列展馆。这些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按照“四馆一院”的规划, 新馆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应增加配套展区如下:开漳文化展区、开台文化展区、闽南民俗文化展区、闽南宗教文化展区、闽南宗族文化展区、闽南方言展区。漳州市艺术馆没有专门的馆区, 目前只有面积不大的工作室, 主要设置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如漳州木版年画展示、漳州南词传习所、剪纸传承人工作室、国标舞培训中心等, 总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

闽南民间艺术如闽南民间曲艺、闽南民间歌谣、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戏剧、民间书法绘画以及漳州剪纸、刺绣、雕刻、灯谜等, 门类较多, 每一门类里又有许多品种, 如闽南戏剧, 有人戏和偶戏, 人戏又有歌仔戏、高甲戏、竹马戏。闽南民间艺术传承几百年, 内容丰富多彩, 有些项目艺术水准很高, 如大鼓凉伞舞是漳州一带所喜爱的民间舞蹈, 据传是明朝闽南百姓获知抗倭英雄戚继光打败了倭寇, 跳起大鼓凉伞舞庆祝胜利欢迎戚家军。闽南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每一个品种都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 所以闽南民间艺术能够一代代传承, 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 应设立闽南民间曲艺展区、闽南民间歌谣展区、闽南民间舞蹈展区、闽南戏剧展区、民间书法绘画展区、闽南民间手工技艺展区等。应加强创作开发, 发展成有文化产业。

(二) 建设民间工艺园

挖掘传统民间工艺, 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大有可为。上世纪90年代, 闽南工艺品行业发展有2800多家企业、行业工人将近50万人, 产值高达100亿元人民币。2001年开始滑坡, 首先是纺织品出口额减少, 工艺品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 不少工艺品企业转行或倒闭, 比如东莞以树脂和陶瓷为主要代工产品的工艺品和闽南工艺品企业越来越少, 厦、漳、泉从十年前鼎盛时期的2800家企业, 骤减到今天的800多家, 产值也只有顶峰时期的50%。不少专家在充分研究之后发现, 传统中国文化特色是工艺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发展自有品牌是闽南工艺品企业复兴的重要之路。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 源远流长。从城镇到农村, 各种古建筑中石雕不乏精美绝伦之处, 上元之夜, 令人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花灯;大大小小庙寺中泥塑木雕栩栩如生, 古街市上各色工艺童玩, 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民间工艺美术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 很多闽南人对民间工艺美术情有独钟, 推动着它不断发展更新。闽南民间工艺美术, 有其显著的特征。第一, 巧妙利用大自然各种材料资源, 如利用闽南花岗岩石头进行雕刻, 创造出各种石雕、石刻如鬼斧神工, 令人赞叹不已。第二,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又根植于民间的各种节庆民俗活动之中。大大小小的寺庙中都能看到能工巧匠们的精彩作品, 有些重要庙宇往往就是一座闽南民间美术、工艺的博物馆。在各种岁时节庆中, 人们都能看到各种灯笼和踩街游行, 同时也能看到民间歌舞、闽南戏曲, 在这些活动中, 具有闽南特色的纸扎、皮雕、刺绣、竹编、木雕等工艺品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第三, 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又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门楣梁栋上的彩绘, 古厝中镂空精雕的窗格, 日常生活中各种草编、竹编, 生活用品中的瓷盘陶壶, 完全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久而久之, 人们也离不开它。在闽南地区, 你会感到你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 处处都有精彩的艺术品。

(三) 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

饮食生活习俗是区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具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一天伊始, 晨起洗漱完毕一般都要泡茶饮用。茶叶在闽南话不叫茶叶, 而称“茶米”, 与大米齐名, 可见其重要性。闽南人的主食是稻米, 习惯上早晚吃稀饭, 中午吃干饭, 稀饭在闽南方言称为糜、“安糜仔”, 干饭称为“粒饭”。不同的节日, 有不同的传统食俗, 如除夕夜吃年夜饭要“围炉”, 桌上除各种丰盛的菜肴外, 还要放炉火, 里边放木炭, 用于温酒和热汤, 象征全家围炉团圆。闽南地区靠海, 正月十五除了吃汤圆闹元宵, 还要吃牡蛎煮面线。此外, 婚丧嫁娶要做打卤面请客人等。在长期发展与传承中, 逐步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闽南菜和闽南小吃, 五花八门, 形式多样, 风味独特。这些独特小吃从闽南地区发源, 流传到台湾和其他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地区中。漳州独特风味小吃的总数超过200种, 所以要建设闽南民俗小吃一条街, 展现闽南特色的饮食文化, 建议在圆山新城重新规划推出。

闽南人在享受生活中当然少不了美食, 闽南独特小吃中实际上蕴涵着丰富的闽南文化内涵, 不少小吃还有传奇故事, 组成饮食文化一部分。小吃之所以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除了注重独特的风味口味外, 还有其食材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多样。漳州小吃品种繁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式样也在不断翻新, 如漳州卤面、肉棕、五香、沙茶面、麻糍、耗仔煎, 等等。

(四) 凸显区域特色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是区域特色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闽南建筑文化最富特色的是红砖“古大厝”建筑, 其特点是三开间或五开间, 还带两边对称的护厝。纵深方面有二落大厝、三落大厝、四落大厝, 厅是大厝的中心, 三开间就是厅的两边各一间厢房, 五开间即厅的两边各两间厢房, 墙体的主要材料是红砖, 最重要的特色在屋顶, 穿斗式木构架, 上铺红瓦及瓦筒, 屋脊为燕尾形和马鞍形两种。闽南民居的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富有特色, 学者称这个区域的民居是“红砖文化区”。另外, 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 诸如土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摘要:保护和建设好文化生态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是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地处福建南部的漳州市正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和建设“四馆一院”, 应突出区域文化特色, 重视博物馆、艺术馆配套建设, 建设民间工艺园, 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 凸显区域特色建筑文化。

关键词:文化生态,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开发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升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生态建设[J].学术论坛, 2013 (06) .

[2]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01) .

[3]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 2004 (01)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1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的,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不仅严重影响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安全,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是的,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改变落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汇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方方面面。而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共识。因此,在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建设好文明生态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基本原则

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而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要明确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即生态承载功能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和谐社会建设明显进步;要遵循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变化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一是生态至上、绿色发展,区域—体、优势发展的原则;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原则;三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三是“五个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相统一,改革动力与精神动力相统一,试验性与示范性相统一,历史『生与开放性相统一。切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这就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区域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适度开发、发展生态经济、加大智力与科技扶贫力度和重视生态文化等策略,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握节奏,循序渐进。努力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的要求。要继续坚持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加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置于五位一体的大局中来认识、谋划和推进,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伟大事业中”的宏伟目标,为实现“美丽中国”作贡献。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着力建设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化、产业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保护先行,规划引导,建设巩固,发展反哺,教育普及;要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突出扶贫的拉动作用。坚持工程项目化,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统筹城乡领域坚持集群式的谋划项目、建设项目,把政策机遇、资源优势、民生需求细化实化为一个个可以运作的具体项目。谋好项目、建好项目、服务好项目、考核好项目。

(一)科学规划,精心布置。科学种田,越种越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走向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做好与区位、区情、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发展规划。一是因地制宜。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二是深谋远虑。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和增加项目建设。

(二)高瞻远瞩,求实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是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以生态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做到寓生态建设于扶贫开发之中,实现“开发扶贫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一是系统而超前。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走一步而活全盘;要远见卓识,即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超前;二是求实而创新。实情要看得准,吃得透,要尊重群众的实践,抓实施见实效;三是多措而并举。实行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与计划生育相结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通过科技扶贫,改变贫困地区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掠夺性生产等。

(四)强化意识,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要强化生态立村意识,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一是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向群众宣传并解释贫困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广大儿童、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牢固树立他们“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和观念;二是增强生态防护型观念。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防护型发展理念,建设宜居生态乡村,打造和谐幸福家园;三是增强经济效益型观念。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程,走综合开发、生态养殖之路;四是增强景观休闲型观念。开展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创建活动,推进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建设观光自采果园生态村。将创建工作定位在森林旅游产业型文明生态村。

nlc202309020106

(五)突出重点,强基固本。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一要加快以土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跨越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特色农业、旅游业和生态基地,为跨越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二要坚持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六)区域—体,构建体系。一是以生态规划为纲领,着力推进区域—体化。从保护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出发,以统筹编制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力争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二是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支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探索拓展新型农业形态;三是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七)生态移民,输出劳力。“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一是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当收发室和传声简,不照本宣科和照搬照转,本着有利于促进“进退还”战略的实施来开展工作;二是支持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户通过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解决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相结合,开辟解决温饱的新途径。除享受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外,各地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确保搬迁一户解决一户温饱;三是组织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并增加收入。

(八)大力扶持,奋发图强。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和建设生态,确保投^,将封山育林纳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倾力相助。要固本强基。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基本生产条件,开发基础产业;要以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二是独立自主。找准自身优势,确立兴农富民发展战略。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

(九)创新思路,生态旅游。要转变观念,把生态建设置于“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去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观。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一是将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要广开思路,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二是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三是疏堵结合,处理好封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十)提升服务,提高质量。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一是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如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善信息通讯网络等;三是发展公共服务产品。以均衡共享为导向,着力发展公共服务产品。全面加快建设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十一)发展产业,文明生态。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绿色品牌为主题,鼓励文明生态村发展生态型农业。强化产业发展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新跨越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与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协调发展。

(十二)以人为本,生态村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要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增强等方面入手,弘扬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前提与保障。一要强化生态文化意识,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要繁荣农村生态文化,引导农民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步推进。重视科技教育扶贫,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十三)文化生态,民主生态。“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要坚持保住青山绿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一是弘扬生态文化。要完善文化设施,强化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就要增强生态文化意识,积极发展群众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繁荣农村生态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生态文明村要从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四)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要重塑消费模式,力行生态文明理念。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扶贫开发模式。强化政府主导推动,市场主体开发,农民主动参与,部门积极服务。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二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扶贫精品。依托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依托红色革命基地打响红色旅游品牌,依托公路便捷的交通条件打造“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

(十五)创新管理,长效机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生态长效机制。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二是制定严格的村规民约,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土地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大于25°的山坡上继续开荒,开荒的要退耕还林;三是制定和实施植被恢复、补种计划。推广农村新能源。针对农村能源利用及需求状况,进行改进能源使用方式,发展可替代能源系统。顺利进行;四是以建管并重为原则,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落实责任。生态扶贫务必到村到户。干部包扶到户,实体带动、效益到户,异地开发、移民到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还是用十八大名句作结吧:“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12

一、发展花生生产的重要意义

花生资源的开发关系到国民食物安全、居民营养与健康、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1.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农产品已经由主要供应大国转变为需求和消费大国, 导致了我国农民出现了“卖豆难”“卖菜籽难”等现象。造成这种“多难”的原因是外来转基因大豆长期大量的涌入, 冲击了国内油脂业, 阻断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的链条, 农民利益很难保障。近年来, 大豆、油菜籽价格低迷, 惟有花生价格一直攀升, 从2001年每吨3800元到去年的5500元 (大豆价格维持在4100元左右) , 但主产区面积较难扩大。兴安盟花生平均亩产为200千克, 含油率为50%左右, 大豆亩产175千克, 含油率为20%左右, 每亩花生所能生产出的食用油数量是大豆的4倍;农民种植一亩花生所获得的收入达1360元, 而种植一亩大豆所获得的收入仅有717元, 种花生比种大豆每亩可为农民纯增收425元。发展花生生产, 增加油料作物比例, 是轮作倒茬、调整种植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 改善居民膳食营养, 预防疾病

花生蛋白质含量高达26%~32% (而牛奶为3%、鸡蛋为14%、鱼肉为25%、猪肉为16%、小麦为8%~9%) , 而且花生蛋白品质好, 90%以上为球蛋白, 含18种氨基酸, 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花生蛋白与大豆蛋白接近, 且更易吸收。开发蛋白质资源, 是解决居民蛋白质摄入量低的一个重要途径。

花生含脂肪43~55%, 其中75%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 含量约为54%, 仅次于橄榄油, 不含胆固醇。每百克花生油的含锌量达到8.48毫克, 是色拉油的37倍、菜籽油的16倍、豆油的7倍。锌能够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 激活中老年人的脑细胞, 对延缓衰老有特殊作用, 具有“长生果”的美称, 可改善人民的健康消费需求。

花生仁含10%~13%的碳水化合物, 消化系数达90%, 其中约6%为非淀粉多糖和2%为可溶性纤维。不可消化多糖 (棉子糖和水苏糖) 含量只相当于大豆的1/7。

花生富含微量营养素, 特别是B1, 叶酸、烟酸, 维生素E和难以获取的锌、镁、钙、铁、硒、钾等包括13种维生素和26种矿物元素。人体需要的42种营养素, 花生就含有39种。营养专家根据最新科研成果指出, 花生及其制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活性化学物 (植物固醇、白藜芦醇、皂角苷、抗氧化剂) , 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 具有抑制癌症的发生, 降低血脂, 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 预防心肌梗塞、脑栓塞、心脏病等特殊功效。花生的生血糖指数很低 (14) , 可减少患II型糖尿病的危险。

花生含有高单不饱和脂肪酸, 刺激小肠释放饱腹信号来抑制饥饿感, 有利于维持体重或减轻体重。含有很低的盐分, 有利于降低高血压。

花生含有天然膳食纤维, 维护胃肠道健康;食用花生不产生腐蚀酸, 有利于牙齿健康。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将花生和花生酱列为健康饮食的推荐食物。美国心脏学会大力提倡食用橄榄油、花生油。传统的地中海性膳食广泛使用花生及其制品。许多发达国家将花生制品当成一日三餐的必备食品, 将花生油、橄榄油、昆士兰果油视为健康、时尚的坚果油脂, 花生油就是中国的橄榄油。在中国目前膳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 推荐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花生可起到平衡膳食, 改善国民营养状况, 经济有效和方便安全, 有助于改善居民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全球性问题和营养摄入不平衡问题, 通过食物强化的方法全面改善公众营养是一个非常适合的途径。

3. 改善生态,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花生为半干旱的豆科植物, 根瘤固氮。据研究, 亩产荚果150千克花生每亩可固氮5~7.5千克, 相当于尿素10~16千克, 约有三分之二花生吸收, 三分之一留在土壤里, 成为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良好前茬, 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茬口增产20%~30%。种植花生可减少化肥使用, 培肥土壤, 防止土壤退化, 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花生茎叶、饼壳是优质的动物饲料, 为畜牧业生产肉、奶蛋提供保障。花生榨出后的油粕还有脂肪6%~8%, 蛋白质提高到50%以上, 含量远远高于大豆粕。食用后不会产生食用大豆蛋白常出现的腹胀、嗝气现象, 可消化率高达90%, 适口性好, 是优质的牲畜精饲料。花生茎叶含蛋白质12%~14%, 花生壳含蛋白质7%, 还有其他多种养分, 亦是良好的饲草。用一亩地所产的花生饼叶壳, 再掺上其他饲料可喂成两头100千克的肥猪, 并可攒优质圈肥2万千克, 可保证四亩粮田的优质肥料, 促进养殖业发展, 做大、做强农副产品产业链条, 促进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4. 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出口创汇

花生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 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 我国的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惟有花生例外, 其原料和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 可大量出口创汇;花生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6200~7000元/吨的范围, 而中国市场价格一直徘徊在5000~5500元/吨, 出口价格比国际约低20%~30%。由于我国花生价格和成本与国际市场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国际竞争力强, 每年保持5~7亿美元的出口创汇额, 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出口国。与花生相比, 我国其余油料作物几乎没有出口。而且花生油可以大量替代进口转基因美洲大豆油, 从而节省外汇。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中国对植物油的消费量在过去的20年间持续增长, 花生油的消费量达到了市场份额的25%, 位列大豆油之后。近5年来, 全球花生油年产量520万吨左右, 同期我国年消费花生油约190万吨, 是世界上花生油的最大消费国。目前, 中国的花生油的市场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花生油相对较低的市场占有率预示着花生生产存在很大的潜在增长空间。为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兴安盟农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应大力加强花生生产的发展。

5.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减少油料进口

中国食用油短缺, 每年近1/3需要进口, 进口油脂形成对我国油料和油脂产业的冲击。进口油脂不仅数量大, 且多为转基因产品。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有1/3以上要完全依赖转基因油料的进口, 势必威胁到我国食物的战略安全。

发展花生生产, 大幅度增加花生面积和产量, 利用较少的土地生产更多油料和蛋白, 节省土地来发展粮食生产, 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 可以减缓对进口油料的依赖, 减少油料进口, 减少进口转基因油料新产品带来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维护国家农业安全和国家粮油安全。

二、兴安盟花生生产资源优势和潜力

1. 有效利用贫瘠干旱沙壤地

花生是半干旱作物, 有较强的耐瘠薄干旱能力, 喜欢沙质土壤, 适宜花生生长的环境地域广阔, 在我国除西藏和青海以外均有种植, 长江以北产区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65%~70%, 长江以南产区占30%~35%。适宜种植的区域及范围, 一般要求无霜期为120~130天以上, 有效积温小于等于2600℃以上, 光照总时数为130小时左右的生态环境下都可以种植, 在兴安盟扎旗、前旗、突泉东南部地区和中旗大部分地区有近200万亩沙壤耕地适合种植, 可有效利用贫瘠干旱沙壤地, 防止土壤沙化和荒漠化, 促进沙质土壤开发。建立“东南部花生生态产业带”, 既可取得经济效益, 又可遏制荒漠化蔓延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2. 种植花生效益比较高

花生初级产品价格居中国七大粮油作物首位, 花生的价格高于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等, 单位面积投入少, 产出效益高, 收益率高。花生播种晚, 不与大豆、玉米播种争农时, 减少春季抗旱播种压力, 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省工、省水、省肥、省时的特点, 一般花生亩产可达200千克, 亩收入1360元, 亩纯收入可达1152元;相同地块玉米亩产600千克, 亩收入1140元, 亩纯收入近842元, 花生亩纯收入比玉米高出310元。与相同地块种植大豆相比, 亩产175千克, 亩收入717元, 亩纯收入425元, 花生亩纯收入比大豆亩纯效益增加727元。且花生有利于农作物间作套种, 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产和种植收益。

3. 花生无病害

与山东、辽宁等高积温种植区相比, 这些地区耕地少、常连作、迎茬种植高温多雨、发病重, 造成大幅度减产有的甚至绝收。兴安盟种植花生年限短、耕地多、轮作年限长, 无病害发生, 产量效益相对较高, 且稳定。这也是近年花生价格持续上涨, 这些老区花生面积为何无法实质性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兴安盟花生采收季节时值9月下旬, 气温凉爽, 非常适宜荚果自然晾晒, 不霉果, 无黄曲霉污染, 其他一些地区常因高温高湿晾晒, 保管困难, 受到黄曲霉污染, 在出口过程中遭到拒绝。

4. 生产环境无污染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农业食用安全问题是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大问题。兴安盟土水气纯净, 无污染, 农民习惯施肥量小, 产品无公害, 品质好, 适宜打造绿色品牌, 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而我国花生主产区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降低了花生的品质。由此导致中国花生出口的比例徘徊在5%左右, 出口价格远低于美国和国际均价, 农民增产不增收, 出口时常遭遇壁垒。

三、对兴安盟花生生产的建议

1.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舆论引导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让消费者了解花生及其制品的高营养价值, 提高对我国花生在世界上所处地位和优势的认识, 使人们重新认识花生的营养保健防病作用和经济价值。

要大力宣传发展花生生产经验和致富典型, 形成舆论强势, 增强广大农民大力发展花生生产的信心, 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大力发展花生生产的广阔前景和致富希望, 把他们发展经济热情和资金引导到大力发展花生生产上来, 推进花生生产发展。

2. 合理规划, 促进区域性规模化种植

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 建议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 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规划, 更好的发挥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 连片开发建基地, 发展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 组织规模化生产, 克服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不足, 促进优质专用花生的区域性规模化种植, 要通过规划推动、专业协会带动、市场拉动, 促进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产业带。花生生产要高起点、高标准, 全面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发展, 产品生产销售可直接瞄准国际市场, 改变低收益的状况,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 制定优惠政策, 专项推进

应在关注“三农”的总框架内把花生生产重视起来, 各级政府每年拿出部分支农资金用于专项扶持发展花生生产, 尤其是贫困地区更应优先发展, 将其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列入扶贫开发计划, 加大扶持力度。各级金融部门在贷款数额、无偿、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花生生产开发应采取专项推进的方式, 建立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确定发展目标, 齐心协力抓好花生生产的发展。

4. 提供优质服务, 拓宽服务领域

上一篇:狭长受限空间下一篇:新能源需国家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