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院校研究

2024-08-10

中国特色院校研究(精选12篇)

中国特色院校研究 篇1

摘要:针对思政课程教学, 我们围绕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进行了深入探索。我们认为, 要想提高其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整合教学内容:让思政课“亲”起来;二是变革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三是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动”起来;四是强化教学功能:让思政课“净”起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女大学生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女大学生已经占据了高校的“半边天”,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女主人”。因此, 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 就必须考虑当代女大学生的特点, 使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更加贴近女大学生, 适合女大学生, 让思政课与女大学生“亲”起来, “活”起来, “动”起来, 使她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思想得到升华。

一、整合教学内容:让思政课“亲”起来

一提及“思政课程”不少学生都畏而远之, 或厌而远之, 好像“思政课程”讲述的仅仅是毛泽东的思想、邓小平的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与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隔着千山万水、十万八千里。为了拉近学生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的距离, 让思政课程与学生真正“亲”起来, 我们对《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1. 整合教材内容, 彰显理论魅力。

为了充分展示理论的魅力, 让理论能够彻底说服人, 我们将教材内容做了进一步整合, 实施了专题教学。理论如同艺术, 要想吸引人、说服人必须能够展示其独特魅力。而《概论》课程的魅力所在就是能够直面人们所关心、所困惑的问题, 帮助人们“澄清模糊认识, 解除思想疙瘩, 化解认识困惑, 驳斥歪理邪说”, 使人们能够自觉地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服务社会, 造福人民。

2. 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展示时代气息。

《概论》课程讲述的不是放在古埃及金字塔中的千年木乃伊, 而是能够反应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精华。我们进行专题教学时, 也应该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如党的十八报告的相关内容。

3. 剪辑现实生活, 让学生走进其中。

思政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时代气息, 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事情。教学即生活, 生活即教学。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一部《概论》课程, 实际上展示的就是一幅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追寻幸福生活, 缔造美好未来的画卷。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 人民的一员, 必须参与其中, 要求他们不仅能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而且还要能够善于洞察身边的问题, 自觉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变革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仅仅是来“教”的, 学生仅仅是来“学”的, “讲—听—读—记—练”构成了它典型的教学模式。也许这种教学模式, 在创建之初, 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 面对90后, 这群充满朝气而又富有个性的女大学生来说, 恐怕这种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了。为此, 我们构建了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 其目的在于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第一, 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观众”或“听众”变为“演员”。熟知的东西未必真知, 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可能记忆终身。以前, 我们总是把学生当做“观众”或“听众”, 认为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好学生。现在,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以认识的主体和思维过程的主体的身份参与进来, 做好演员。第二, 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事事不放心的“家长”变为对课程进行导航的“导演”。以前, 在教学中教师总是把一个个鲜活的“学生”比作花草, 自己则是不辞辛苦的“园丁”, 整节课四十五分钟, 教师填鸭了四十五分钟, 甚至连教学专家都认为讲得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现在要求教师做好导演,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在教师的主导下, 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 把每场“戏”演好。

三、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动”起来

一言堂式的“灌输”教学方法, 让本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程变得索然无味, 成了学生眼中名副其实的“睡觉课”“酱油课”。难怪程恩富先生非常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占用那么多资源, 花费这么多精力,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 竟然有日渐多的重要人士和社会公众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感觉和思想结论”。这不得不叫我们反思思政课程强制性的教条式的教学方法。为此, 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让思政课真正“动”起来。第一, 实施团队教学。团队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方式, 它通常是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 一般是由4—5人组成,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意识。第二, 实施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寓教学内容于情境之中, 通过课堂游戏、欣赏视频和角色扮演等方式, 使《概论》课程中较为概括性的和抽象性的理论变得异常具体、生动和形象,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 升华思想。第三, 实施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强调以学生的自身活动为教育过程中心, 从学生的自发兴趣出发, 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活动教学如认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制作性活动和探究性活动等, 不仅使学生都“动”起来了, 让学生在“做”中深刻理解了理论, 学到了知识, 而且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的灵魂得到了触动。第四, 实施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以期得到正确结论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有辩论式讨论、对话式讨论、演讲式讨论和设置情境式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讨论式教学, 学生不仅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中辨明了是非, 明白了道理, 提高了认识。

四、强化教学功能:让思政课“净”起来

我们开设思政课程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理论, 了解一些知识, 其核心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得到提高, 思想得到升华, 让学生真正“净”起来。第一,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功能, 让学生的思想“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销售’思想信息产品的影响, 使被说服者逐渐形成社会上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 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功能要求我们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验思政课程的理论魅力, 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真正“净”起来。第二,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行功能, 让学生的行为“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行功能是指在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基础上, 使思想转化为行动, 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不是培养“道貌岸然”的所谓理论大师, 而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最美”公民。

参考文献

[1]张晓林.以理论的魅力吸引人[N].人民日报, 2009-6-26.

[2]习近平.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 2013-3-27.

[3]程恩富.当代信仰危机的七个深层次原因[J].求实内刊, 2004 (8) :37.

[4]刘常春, 赵浩政.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黑河学刊, 2011 (12) :113.

[5]刘畅, 余晓捷, 郑彩霞.高职院校德育课活动教学法模式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7) :30.

[6]覃事太.如何增强思政教育的劝服功能[J].光明日报, 2012-8-15.

中国特色院校研究 篇2

摘要: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建设是其核心内涵之一,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各有千秋,在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探索高职院校特色建设路径等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与示范作用。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类型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一是特色,二是水平。特色体现水平,水平支撑特色,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一、高职院校特色内涵与特征

广义的高职院校特色指的是类或群的风格,是指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之所在。狭义的高职院校特色是指一所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目前关于高职院校“特色”最官方和最权威的解释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特色”的描述,即“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高职院校特色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反映、折射和物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势、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并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传承、积累,进而形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既可以表现为院校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独特风格,也可以扩展为院校的整体风貌,它具有独特性、匹配性、积淀性、目的性、公认性、稳定性、发展性等属性。

二、高职院校特色理论体系

基于高职院校特色内涵,高职院校特色理论体系可以分动态体系和静态体系两个方面。

1.静态特色体系

静态特色体系着眼于在某一时间点上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方式和风格特征,包括:

(1)办学思想特色:高职院校要特色发展,就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思想。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及社会资源,实行差异化发展,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人才培养特色:高职院校必须要思考如何吸引社会力量,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和实训效果,形成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和又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人才培养特色。

(3)专业及教学特色:高职院校的特色根植于专业及其教学之中,专业特色的彰显程度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创新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高等性、职业性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4)科研及技术创新特色: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及技术创新要具有针对性、突出专业特色,紧跟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实践价值,努力服务于实践教学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5)社会服务特色: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扎根地方,其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服务项目需要紧密地服务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

(6)校园文化特色:环境可以塑造人,包容、创新的制度环境,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都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助于师生健全人格的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人生的价值创造。

2.动态特色体系

从发展的视角看,动态特色体系包括:

(1)创建特色:高职院校要善于发掘特色、培植特色,从现有的资源中找出优势资源,加以精心提炼并外化为特色。

(2)保持特色:高职院校的特色一经形成,就必须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独特性,不断强化全校师生认知和社会的认同,进而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3)发展特色:特色本身是相对的,没有创新,特色就会失“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特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体现新的个性,这样的特色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发展力。

三、首批28所示范高职院校特色分析

首批28所示范高职院校在充分把握广义高职院校特色和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可谓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大体有以下几类:

1.做精龙头专业、着力打造专业群模式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财税专科学校等为代表。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精准的办学规模(在校生约为4000-7000人);②在做精龙头专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专业群,全校各专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③教学体系贴近岗位技能实际需求,毕业生取得技能证书含金量和通过率较高;④对口就业率较高,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在行业(或区域)内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以浙江金融学院为例:该校有在校生约7000人,在做精龙头专业——金融专业基础上,打造专业群,共设置了金融管理与实务等23个专业,各专业之间联系紧密,目前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学院以“一年熟练岗位、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主管、七年实现发展、九年成就事业”的要求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累计输送了近5万名金融经济人才,约占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的1/4,在浙江省金融系统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影响力,前期毕业生大多已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业务骨干,有近百名校友成为省级分行及以上领导,其中支行副行长以上干部5000余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品牌,被誉为浙江省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2.紧密服务地方经济,深入开展产学研农职教模式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代表的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处非中心城市,办学具有规模(在校生约为10000-16000人)。

(2)按照“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的思路建设专业,彰显“农职教”特色,如杨凌学院该校立足于农、林、水等设置专业群,新疆农职院围绕农、畜、林等设置专业群。

(3)深入开展‘产学研’、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学校产业上规模。以杨凌学院为例:该校地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有在校生约16000人,学校立足于农、林、水等为主干设置七大类专业群,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原则,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平台,与100多个县(区)政府、8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共同打造了面向社会、开放式、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大平台,探索了多种互惠合作模式,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特色,其科研项目、经费、奖项等多年来居

陕西省高职院校首位。

3.依托产业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产业链模式

这类高职院校主要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等。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合适的办学规模(平均在8000-10000人);②依据产业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产业链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群,如长春汽车高专依托中国一汽、湖南铁道依托中国南车集团、成都航空依托中国航空总公司、平顶山职院依托平煤集团等;③校企结合紧密,注重技能实训,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对较高;④在产业(或区域)内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长春汽车高专为例:该校2009年由中国一汽交由长春市政府主办,实现政企共建,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的建设目标为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汽车职业教育基地,坚持“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办学理念,以跟踪前沿需求,服务企业用户,校企融合办学为特色,依托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汽车产业链人才需求,围绕汽车产业链设置15个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或省示范专业。学校与一汽大众公司等联合开发多种订单班,订单班数量达33个。企业对该校毕业生认可度相当高,2011年该校毕业生总人数1482人,共收到2864个岗位需求,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65.1%的学生毕业生后走上了复杂技术工种等高技能岗位,主要集中在汽车业的大型企业,毕业生就业城市远至成都、佛山、大连等,在汽车行业内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4.培养区域经济升级转型急需的“技术型+服务型”人才模式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校等为代表,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依据区域经济或产业设置专业,多为现代制造业或现代服务业;②校企结合形式多样,生源就业以区域为主;③社会服务及培训意识强;④开放程度高、资源整合力强。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有在校生8000多名,学校以“开放程度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内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目标,践行“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指向,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把产学研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学校立足宁波,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培养后备军,生源中26%来自宁波市,71%来自浙江省(含宁波市),2010届毕业生约55%在宁波市就业,学校坚持走“产学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道路,把研究机构建设作为提升学校研究实力的突破口,部分仪器设备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年社会培训达19万人次,形成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

5.全面领先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成果、科学研究等多项指标领先全国其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标志性成果全国第一。据西班牙《全球大学网络数据排行榜》对全球1.5万多所高校排序中,该校排名第1686位,在全国所有入围的988所高校中排第80位,高职院校中名列第一。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拥有国家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7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国内63所高校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协议,全校共有90多名博士和硕士生导师,已招收11届研究生。学校应用为导向的高职科研模式特色突出,重视产学研合作、科研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2002年以来连续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以来连续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校重视对外合作办学和社会服务及品牌形象,先后与海内外8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大力开展各项社会培训工作,每年各项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达5万人次,充分发挥示范校的辐射作用。

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建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秉承“敬业乐群”的校训,自觉传承、弘扬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著名职业教育理念。明确提出办学要坚持“四个导向”,即以市场和社会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国内和国外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为导向,并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强化,在教职工的教育观中强化,在学生的职业观中强化。学校连续4年在江苏省专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均名列第一,平均分高于本三分数线。同时,由于学校长期推行“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就业从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主干专业的毕业生年年呈现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毕业生满意度不断提高。根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201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88%),比2009届(82%)高6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届(79%)高9个百分点。

1.准确定位,科学筹谋,学校发展目标高远

学校党政领导准确定位,科学谋划,确立了在“十二五”规划发展期内,立足南京、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融入国际,以培养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区域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校承担的我省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强校试点单位、新能源应用示范校、大学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服务水平,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2.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学校紧抓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联系,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将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作为学校站在高起点高平台上继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根据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学校紧紧抓住江苏大力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契机,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实施专业拓展与更新,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管理新机制,近两年先后新增设为联网专业和新能源应用与装备制造专业,并同时启动了新能源技术示范校园建设项目。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拓新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课程标准不仅引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还根据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按能力目标构建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为主体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学校依托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进一步建立战略性紧密合作企业,增建校外就业实习基地,既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项目的需求,又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办学特色 路径依赖

在当前高教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要把特色办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培育独特的办学特色,才能实现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从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而,研究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具有战略高度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

一、特色办学简述。

(一)特色办学概念。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指标体系中明确地说明:“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依据此《评估方案》,笔者认为,特色就是在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之前已经存在,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发展方式和能够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优良传统的办学思路和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它既可以是学校及其领导班子的集体意志表现,特别也是校长个性的外显,更可以是学校某一方面、某一点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亮点。

(二)特色办学的特征

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办学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办学特色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应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个性风格。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属于高等教育体系,脱离不了大学的本质属性,即必须要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己任,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特色个性存在于大学共性之中,但又凸显于共性。笔者认为,特色办学除了具备大学的基本属性之外,还需要五种鲜明特征。概括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征表现在跳跃性、独创性、发展性、稳定性和公认性五个方面。跳跃性决定其发展时间,独创性决定其发展方向,发展性决定其发展态度,稳定性决定其发展结构,公认性决定其发展程度,五种特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在新建本科院校打破原有平衡上实现一种超越和突破。

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内涵。

根据办学特色的显性和隐形两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办学特色是显性与隐形的统一,即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既包含了物化的存在,又包括办学意识和理念的存在。具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理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

(一)办学理念特色。办学理念特色是特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与重点院校的办学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面临的办学环境也更加严峻。所以此时就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凝练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包括对办学目标的设计、价值追求、角色定位等问题的准确把握。

(二)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特色专业优势学科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石。新建本科院校不可能占有学科专业所有领域的制高点,而应有其特色,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特色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新建本科院校要形成学科专业特色,就必须立足于学校原有的基础和实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地方性鲜明、应用性显著、适应性良好和竞争性较强的品牌特色专业体系,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懂生产、能建设、善管理、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不仅体现在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体现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等方面,以此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特别需要培养通识兼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建设要特别注意通识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的结合。

(四)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反映大学之精神和理念,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保证。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术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内涵,在一所高校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营造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许硬件设施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校园人文精神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长期积累、积淀。

综上所述,决定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因素有很多,除此之外,还有学校的管理模式特色、师资队伍特色、对外交流特色、联合办学特色等方面。但不管因素有哪些,总是为“办学特色”而服务,只要抓住了核心,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建设就有了突破口,就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四、结论

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作为一种对整个学校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反映的是把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以及当代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紧密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然选择办学特色研究,唯有此,才能彰显特色,打造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

[2]庄严,《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2。

中国特色院校研究 篇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群体分化现象日益突出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不可能走全民共进的路径, 而是要分人群有差异地推进。胡锦涛同志曾提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 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 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论述深刻地指出要把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首要人群。这其中高职高专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他们将广泛分布在我国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第一线,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部分群体的政治素养将会对中国未来主流意识形态起决定性作用。对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路径进行研究, 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受众分析

过去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时, 由于坚持传播者本位, 忽视对受众的分析, 导致传播演变为刻板的政治宣传, 使部分受众不仅不能接受理论, 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就要注意对受众的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受众主要是高职高专学生, 他们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普通社会成员相比较, 他们接受过相对较长的学校教育,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同时, 和本科院校学生相比, 又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 感性化程度高而理性化程度偏低, 价值目标短视和功利化, 对政治理论漠视等不足。这些特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方面, 集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 有学习热情但情绪化较强

高职高专学生有进取心, 多数也比较乐观向上。但学习情绪化较强, 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 而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 (1) 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 如果思政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堂气氛会相当活跃;一旦学生对教师话题失去兴趣, 气氛会马上降低。

(二) 学生主体性激发难度较大

如果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即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那么对于理论传播将会事半功倍。因为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让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但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感性思维较为明显, 对相对抽象的理论有某种排斥, 较难激发其学习的主体性。尤其是在进行理论传播时, 如果过度偏重理论解读,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

(三) 学习的干扰因素较多

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低于本科学生, 对知识的接受欲望不强, 尤其是学习毅力差, 体育活动、校园活动、网络游戏等都会对其学习产生很大干扰。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加上学制较短, 过早接触工作岗位, 对理论体系传播也产生一定干扰。

二、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路径体系的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实质是通过传播者有意识的传授活动, 使受众获取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品质。由于内容较为宽泛, 并且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加上受众处于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不可能是单一形式, 而是要构建起多元化的传播路径。在高职高专院校具体环境中, 应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综合考虑理论的特质、传播的可能路径及其相应的效果, 构建起以思政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以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为软环境, 以新媒体为新途径的系统性传播体系。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主渠道

2006年以来, 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传播,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这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系统讲授, 向学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目前本门课程普遍被高职高专院校列为必修公共课, 学时数在64学时左右。《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提高认识、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 理解、拥护、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自信心与责任感。该课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较大关联。上述课程能够系统规范地向学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及党的最新政策等, 传播者为专任政治理论教师,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系统的理解, 因此在向学生传播理论方面, 思政课拥有无可比拟和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 和本科院校一样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主渠道。

(二) 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软环境

相比于本科学生,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其培养模式和自身个性, 与社会接触更为密切。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主流是健康积极的,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共识, 民主社会在迅速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逼近现实。这些都为理论体系传播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应当自觉利用。同时还应看到, 社会文化中也有一定的不健康因素, 比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 漠视政治现象较突出, 这些对高职高专学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理论体系传播起到干扰甚至破坏作用, 应予以克服。

(三) 网络等新媒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新途径作用日益突出

网络等新媒体具有传播方式快捷, 有一定的互动性, 传播空间广泛, 受众面较宽等特征, 对高职高专学生影响极为广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 新媒体完全可以成为新型的重要传播平台, 如能善于利用, 必将发挥出巨大作用。

三、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路径的具体分析

(一) 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前文已经提及,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中具有其它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是传播主渠道。但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几乎是最难上好的课程, 学生不愿意学, 教师总抱怨学生素质低, 学科面临边缘化。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固然跟课程理论性偏强、高职高专学生特性有一定关系, 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教师没有把课程优势发挥出来, 没能营造出有吸引力的课堂。 (2) 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作为理论传播者, 教师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用, 要有坚定的信念, 避免一知半解, 更不能阳奉阴违。其次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 了解受众特征, 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通常都是思政等专业科班出身, 他们有大学经历, 了解大学生活和大学生特点。但高职高专学生有自身特性, 教师要学会分析学生, 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设计授课方式。比如高职高专学生理论基础偏差, 授课时应注意内容选取上要相对简单一些, 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再次, 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增强教学吸引力。本科院校可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高职高专学生有吸引力, 教师应综合学生特点、授课内容等,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最后, 教师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避免空洞的讲授理论。一方面, 过多的理论讲授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只有与现实结合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教师要注意将社会现实融入到理论讲授中, 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 这样既增强课堂吸引力, 又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并能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发挥出校园文化在理论体系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校园文化对高职高专学生有潜移默化影响, 这其中最突出的要素包括辅导员、学生社团和校园活动。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辅导员政治立场不坚定, 经常有意无意发牢骚, 对学生的影响会是致命的。相反, 辅导员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能从小事上体现出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 将会对理论体系传播起到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3) 学生社团是高职高专学生重要的课外活动平台, 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 如能有针对性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 效果同样会非常好。同样, 在校园活动中, 学校学工部门也应该适当安排时政内容, 将理论体系的内容融入到时政报告中, 比如当下可以进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等, 使校园文化展现出传播理论的独特正能量。

(三) 发挥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手段的作用

相比于传统传播手段, 网络等新媒体确实有极大便利。在高职高专院校, 网络对学生吸引力尤为明显, 并日益成为高职高专学生重要信息源。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时, 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的技术优势。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教师及学管部门等人员应掌握相应知识, 高度重视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 通过网站、论坛、QQ群等平台,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网络上传播给学生, 与庸俗腐化思想抢夺阵地, 把网络变为传播理论的新战线,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在高职高专学生中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长期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当前在许多具体操作问题上还没有成熟的机制。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 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 也亟需探讨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机制。如何尽快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 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限于水平, 本文仅做了肤浅探讨, 期待能抛砖引玉, 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詹春燕、赵欣:《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载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年第5期, 第55-56页。

[2]喻嘉:《对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载于《学理论》, 2012年第19期, 第204-20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篇5

优秀成果评选办法

为展示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发现、凝聚和激励高校理论人才,促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经报部领导同意,我们将组织评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具体办法如下:

一、评选单位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二、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奖。

2.奖项等级:分设一、二、三等奖。按照确保质量、宁缺毋滥原则,允许奖项有空缺。

3.奖励办法:颁发获奖证书。

三、申报范围

1.申报成果:党的十七大以来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专著或论文。丛书只能以其中的单本著作申报。多卷本著作可整体或以其中独立完整的单本著作申报。

2.申报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每校可申报3项(著作最多报1项)。

四、申报程序

1.申报组织单位:由各高校党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申报。本办法同时发往部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或相关单位,请收到本办法的相关单位主动向党委宣传部申报。评选单位不接受个人申报。

2.申报者:申报者可为个人,也可为集体;合作研究成果以第一署名人申报。一人限报一项。

3.申报推荐:请校党委宣传部签署初审推荐意见。初审内容:⑴申报资格是否符合规定;⑵申报成果是否符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⑶《申报评审表》成果简介是否准确、客观。初审合格后,请在《申报评审表》“学校初审意见”栏中签上“同意推荐”。

五、申报材料报送

1.提交本单位《申报一览表》1份、每项成果3份(可以复印)、《申报评审表》3份,及上述申报材料的电子版文档(专著除外)数据光盘1份。请将上述材料邮寄至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处。接收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为2010年9月10日。申报材料免予退还,请自留底稿。

2.《申报评审表》和《申报一览表》电子版可在教育部社科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tp://shekzx.moe.edu.cn)。

六、评审标准及表彰

1.评审标准:获奖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体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

2.评选结束后,由评选单位适时召开表彰暨理论研讨会。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处

邮编:100080

联系人:郑丽平王炳权

联系电话:010—62514714或62514698

电子信箱:jiaoyubujidi@163.com

附:1.《申报一览表》

2.《申报评审表》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院校研究 篇6

关键词:旅游专业 特色 发展模式

1.渝东南旅游院校旅游专业发展特色提升

结合学校及重庆市的教育发展规划,适应渝东南地区经济建设需要,面向成渝经济区、西部广大区域甚至东盟区域,旅游管理专业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力争经过3~5年的时间,使专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一个教学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合理,教师队伍优良、教学条件现代化、教学管理规范高效、教学质量和水平较高、特色优势突出、在全市高校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优势专业。

院校旅游专业的专业特色主要可以概括为——“构建一个系统、打造一种模式、贯彻两种理念、依托三大区域”的“四项”特色。

1.1 构建一个系统——产学研一体化专业系统

专业新的培养方案的出台及学院为老师们搭建的专业平台都体现出旅游专业师生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学生2012培养方案中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综合知识的拓展、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做了系统的设计。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统一,校内学习和社会锻炼融合,大学学习和就业协调。对于教师,充足的教学科研准备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师生共同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系列专业的产出。

1.2 打造一种模式——“一车、双马、四轮”模式

随着全国范围内大多数院校旅游专业招生规模的微缩,教师和学生的比例逐渐扩大,这种趋势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最大好处在于教师可以有更多精力好好培养学生个体。这也促进了旅游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模式的诞生。精细化培养模式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个体,以“一个都不能掉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执着来面对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就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探索,将精细化培养模式具体化为“一架马车、双马齐驱、四轮协作”,将学生培养层次化、导师制、专业服务理念企业化等思路和具体方式贯穿其中。

1.3 贯彻两种理念——人本化、企业化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本化服务理念成为旅游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基因。对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诉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业、性情、特长、爱好等,和学生一道确立其专业性向、培养层次归属,为其量身定制培养子方案。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其配备专业导师。同时协调班主任、辅导员随时关注个体的生活、感情。老师陪伴并引导他们在大学4年中如何为人生贮备能量。

企业化运营理念。旅游专业借鉴国内外先进旅游院校的企业化发展模式,将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合理改革,建设企业管理化的旅游专业。管理机构合理企业化,将整个专业设立成模拟意义的集团企业,设置与企业相应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基础层。

2.渝东南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通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旅游专业逐渐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思维,继承其合理内涵,拓展其广阔外延,丰富其单一途径,改革其固有范式,寻找到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所依托区域的社会及旅游业发展做贡献。从学生进入学校到毕业离校工作,再到与学校合作的全过程,本专业实现各阶段精心设计、阶段上升,一切为学生服务的“一架马车”整体配套环节;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素质综合化和就業无忧化为两项重要驱动——双马齐驱;以“课程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工学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企业化、实践模式创新化”为四大具体举措的四轮协作。

2.1 一架马车

所谓“ 一架马车”,即是将从专业招生一直到学生很好地就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中间环节里,我旅游专业教育的角色比喻成一辆肩负一定使命的马车从启程地到目的地所经历的环节:①从学生进校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发掘,获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偏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等学生情况,通过定性分析预测学生的发展方向,对其初步划分培养层次;②按每个层次的培养子方案对其开始培养,就各个层次中不同的基础知识架构,不同的层次素养,不同的实践技能,不同的社会从业心理等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配置不同的课外提升训练,搭建不同的实训平台,指定不同的负责老师(学生培养导师制),做差异化、层次化培育。③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才、都会有职业的分化、方向的差异化,从几个层次的就业发展情况和对本专业教育的信息回馈,毕业学生继续与母校密切联系,专业继续想学生提供一系列层次化后续服务和支持。

2.2 双马齐驱

“双马齐驱”主要指在旅游专业整个人才培养中,以“加强学生素质综合化”和“促进就业无忧化”为两个并行的重要驱动。加强学生素质综合化即是运用各种战略措施,包括“三观”的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时的关注和认识引导,对学生情商、逆商、学商、娱商、灵商等的引导与培育,学生寒暑假、校内课余时间的计划和具体参与的丰富的社会活动的反馈交流,对多学科、社会多层面知识的涉入和融汇等,来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作为人的生命的尊严性、丰润性、趣味性、价值性和合理弹性。

“促进就业无忧化”主要强调考核体制的“双证化”。将课程内容与高等教育素质要求及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相协调,实现“课证融合”,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学校和社会、学生和社会的零对接。以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为载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健全顶岗实习管理,确立重点建设基地,将其建成为“政校企研”融合、联合培养的教学基地,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联合教学实训,将课程考核与生产考核相结合,提高顶岗实习成效,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

3.地方旅游院校旅游专业发展思路与举措

根据重庆、中国西部和东盟合作组织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大特色,重点发展三个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四种能力的“1434”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工程进行建设,以行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强化校、政、企、研结合办学特色,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为重庆、西部地区乃至东盟国家输送具有“四种能力”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突出四项特色”,是指突出旅游专业办学和培养人才的“构建一个系统、打造一种模式、贯彻两种理念、依托三大区域”的“四项”特色。构建一个系统——产学研一体化专业系统,强调“校、政、企、研”高度融合化的专业系统;打造“一车、双马、四轮”的创新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实施、贯穿两大理念——人本化和企业化理念;立足渝东南民族生态区域、中国广大西部民族特色区域及东盟区域。突出这些专业办学特色,即以行业为依托,建立学校、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四方共建,坚持专业发展与旅游行业发展紧密相连,师资建设和学生培养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互为提升的特色办学模式;以人才培养的本质理念——人本化理念来培养每一个学生,层次化、导师制等作为其举措;以新兴教学机构运营模式——企业化模式及理念来创新、激活培养机制;针对本专业所在区域的旅游产业面向民族地区、面向西部、面向东盟,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特点,培养适应特色区域的特色产业发展的管理人才。依托中国新型活力之都——重庆、西部——东盟的桥头堡,大力推进新直辖市地区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旅游扶贫工程。

“重点发展三个专业方向”,是根据本专业的办学实际情况,重点

发展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充分利用覆盖多个区县的规划实习基地和“旅游人才培养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多家四星级及以上的夸省市酒店、众多著名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和旅行社,坚持“校、政、企、研”的办学理念,立足于重庆,面向西部民族地区、面向东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搞好专业建设。

“着力培养四种能力”,是指按照“四种能力”建设的需要,调整和修订专业培养计划,以课程为基础,以科技活动、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过硬,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

3.2 地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具体举措

继续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继续推进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教学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旅游规划师、导游资格证、全国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达到90%,促使学生向全面素质的精英型、职业型、技能型方向发展。

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投资20万元,完成一些具体任务:①2013年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学》年课程建成精品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完成课程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完善网络资源,从而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②2014年将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料整合成教学资源库,开发远程自主学习平台、教学质量考核管理系统,开展成果推广与应用培训。同时,将《景区模拟规划》等实训课程完全模块化、基地化、校地深度合作化。③2015年将《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建设为市级精品课程。2016年将《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为市级级精品课程。④2015年申报《旅游资源学》为校级精品课程。⑤2016年将《景区模拟规划》、《三维GIS制图实训》《Auto CAD制图实训》等专业核心实训课程建成校级重点示范实训课。

①教材的选用: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旅游教育的需求以及学生和专业的特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突出的国内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②教材的开发:极组织本专业教师与全国甚至国际上优秀旅游院校、旅游企业、政府研究机构合作编写鲜明特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2012年已編写出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和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色的教材《旅游社会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

力争到三年末,与其它旅游高校、旅游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旅游规划新概念新视角》、《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等1-2本,将行业标准渗透到教材体系中,注重规范、创新的案例教学教材。建成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同时利用校园网、互联网随时可以查阅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内容。

医药院校特色文科专业发展研究 篇7

1医药院校特色文科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公办独立招生的医药类院校共80所[1],仅有7所学校无文科专业,73所学校设有文科专业。根据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网站各院校2011年上半年更新的资料显示,各院校文科本科专业设置从1个到10个不等,而又以设置2到4个文科本科专业的学校的比例最高(见表1)。

医药院校开设的文科专业涉及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共有公共事业管理、英语、社会体育、保险、经济学等32个相关或相近文科本科专业(见表2)。

就当前我国医药类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经验以及现实情况来看,医科类院校大多结合本校的文科师资、社会需要等现实情况,发展与医学交叉的特色文科专业。如医学与体育结合而设置的运动康复与健康、运动人体科学等教育学类专业;医学与管理交叉而设置的卫生信息管理、药物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方向)等管理类专业[2]。而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则定位为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医药企业、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业从事行政、管理及技术服务的专门人才。

2医药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定位与取向

已有学者撰文指出,多科性是国内一流医科大学的基本要求[3]。特色文科专业的设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医科类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二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来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了陈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从生理扩展到心理,从病人扩展到健康人,从医院扩展到社会,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较高的人文素质[4]。办好特色文科专业有助于医科类高校人文氛围的形成,在医药院校内发挥辐射和影响作用,有利于提高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医药专业学有余力并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辅修某些文科专业,拿医药专业和人文类专业双学位[5]。通过文科专业的学习,使医药专业学生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学会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应如何善待病人,开阔思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从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来看,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结合,产生社会需要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医科与文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结合,是互利双赢的事情,也是社会高度综合化,社会需求精细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一些学校在探索培养医、文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新乡医学院“医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备医疗处方和体疗处方的双向处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产生了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高等医学院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有利于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共同发展[6]。从“单科性”向“多科性”转变是医学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7]。医事法学、医学英语、卫生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管理、医疗保险实务等医、文交叉的特色文科专业的开设,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推进了医学科学的教育与研究。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医药院校,“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医药专业人才”。

3医药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路径及策略

当前我国医科类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要发展好文科专业,并发挥文科专业对医药专业的积极影响,需要及时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为文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内外部条件。在思想上,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地推进文科专业的发展,促进文科专业建设上水平。但是,又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科齐全、形式完备与规模扩张,要量力而行,按需而为,分步骤发展。第一步,依托强大的医药学背景优势,设立社会急需的,医、文交叉的文科专业。在这一阶段,文科专业旨在丰富和扩大医药学教育的内涵,还处在为医药专业服务的次要地位。第二步,促进文科专业上水平,齐全文科专业门类,并形成一批得到社会的认可、具有医药院校特色和优势的文科专业。在这一阶段,文科专业的独立性、话语权在医药院校逐渐增强。第三步,文科专业的学科体系更加完整,文科专业水平达到与医药专业相当的程度。在这一阶段,医、文实现着同一水平的渗透与对话,医、文相长、比肩发展的局面呈现。

医药院校在发展文科专业的过程中,不能贪大图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一,要继续坚持医、文学科交叉的特色文科发展策略。事实上,与医交叉、渗透,设置特色文科专业,是医药院校多科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通性经验。如文科专业设置较多的泰山医学院,将其从单科医学院校发展为多科性院校的办学特色之一提炼为“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医学科学向相关学科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8]医药院校的优势在于拥有比较强大的医学学科基础,依托医药专业创办相关文科专业,是其他类院校所没有的优势。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少数医药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没有实施合并的医科类院校绝大部分(73/80=91%)设立了文科类专业。医药院校已出现了一批医、文兼通的专家学者,部分学校的文科类专业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在医药院校发挥出了自身的影响力。这些都为医、文交叉的新兴文科专业进一步提升水平在师资力量、科研基础等方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对于某些特色不明显,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文科专业,医科院校要及时根据社会需求采取调整方向、收缩招生规模等措施。

第二,要注重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学科交叉的专业特征,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种知识和多面的能力。管理、语言、体育、经济和法学等学科与医药学科交叉所设立的各种特色文科专业,其培养的人才需要懂得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领域、跨学科的新兴专业特色,要求学生们具有综合运用多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同时,由于较缺乏对口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医科类院校培养的文科类人才毕业后从事理论研究的较少,因此学生的应用型特征较其他专业更强。学生知识上的宽口径与较强的能力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特征,是医药院校特色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要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专业定位等诸方面,研究医药院校的文科如何做到以医文结合为基础,体现文科特色[9]。只有把握社会需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医药院校的文科专业才会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医药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障碍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药院校是以医药专业为主体,兼及文、理、工等多学科类型的学校。依托医学发展起来的其他学科,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上处于服务和依附医学专业的次要地位。薄弱的基础和次要的地位,使医药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内外部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

4.1 医学专业的抑制效应

医学专业对文科专业的发展存在抑制和促进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文科专业需要借助医学专业的力量体现自己的特色,增强与其他类院校文科专业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医学专业的强势又阻碍着文科专业的发展。这里重点谈谈不利于文科专业发展的一面。医药院校确立的是“以医为主”的发展思路,在传统和氛围上都可能有“重医轻文”的倾向[7]。学校必然集中有限的人财物优先发展医药专业,文科专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医药学科的发展。在经费投入、师资培养与引进、学科建设、研究平台的设立等各方面,医学专业均得到政策倾斜。文科与医学专业处在不平等的发展地位上,处于强势地位的医学专业抑制着文科专业的发展。而上级主管部门,在文科专业硕博士点的设置、基地建设、科研项目评审等方面,也会偏向其他文科专业较强的院校。内外部不利的发展环境,使医药院校的文科专业发展处境艰难。因此,树立医、文平等发展的观念,适度扶持弱势专业,对医药院校文科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4.2 文科专业人才引进困难

师资队伍是制约文科专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医药院校文科专业能否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医药院校专业性强,人文底蕴薄弱,文科师资队伍的总体质量不高。近年来,随着文科专业的迅速发展,文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亟需加强。但是,由于缺乏文科专业的硕、博士点,不能为文科人才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医药院校对高级文科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与综合类、师范类、政法类、外语类等院校争夺文科人才的竞争中,医药类院校处于相对的劣势。当前,医药院校的文科人才心理不稳,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现象。再加上文科专业人才的自我培养能力与引进力度无法与医学专业人才相比,医药院校文科人才匮乏现象显得愈加严重。因此,如何提供优厚条件,为文科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对文科人才的吸引力,进而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文科师资队伍,成为医药院校推进发展文科专业发展的头等要事。

4.3 旧有制度、管理模式的弊端

虽然已是多科性院校,但医药院校的相关制度、管理模式还没有适应形势及时进行调整。长期以来,医药院校形成的一套适应医学专业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在某些方面对文科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文科专业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评价标准、科研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不能采取与医药学科完全一致的方式方法[7]。医药院校的管理者以医学专家为主体,学校的话语权、裁判权、监督检查权等大多掌握在医学专业管理者手中,文科的诉求和特殊性得不到体现,文科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倾听文科教师的心声,消除医、文之间的隔阂,在校级领导层,以及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等要害管理部门配备文科专业人才担任中高级管理者,制定符合多专业发展、多种标准的管理制度,是当前多科性医药院校推进文科专业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前,医药院校发展特色文科专业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为文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坚定信念,创新思维,实现发展文科专业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转变,一定能够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与共赢发展,医药院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必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http://gkcx.eol.cn/schoolInfoSearch/yike/yike 1.htm.

[2]王莉,吴砂.医学院校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6):57-58.

[3]文历阳.国内一流医科大学的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探索,2004(2):2-5.

[4]唐雪梅,王明真,刘东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4):293-294.

[5]梁耀元,柳亮,莫书荣等.医学院校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基于专业设置的角度[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7):473-474.

[6]傅兰英,杨晓林,凌文杰等.“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96-99.

[7]韦波.医学院校发展相关学科的理论探讨与战略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3-896.

[8]李国庆.继承创新发挥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33-34.

中国特色院校研究 篇8

一、教材“一刀切”, 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 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目前使用的《概论》是专科生、本科生通用的, 存在过于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忽视时代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 时代气息感弱等问题, 教学内容与实效性相脱节, 许多学生难以接受。 通过调查发现, 有接近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教材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所学内容是重复的; 有超过45%的认为需要编写一套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概论》课程授课主要以大班为主, 有的班达到200人, 学生人数多, 教师很难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了解学生心理, 教学缺乏针对性, 这种过于理论化、理想化、形式化的教学内容很难获得大学生的认可。 因此, 要整合《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把理论和社会实际、学生特点紧密结合, 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教材, 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教师教学缺乏实效性, 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是学生的导师。 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首先, 教师的授课内容要有吸引力。 通过调查, 接近31%的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有影响, 有接近67%的认为教学内容一般, 可以接受;接近60%的受访者认为老师所讲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性较强;通过调查发现, 有66.5%的被调查者不喜欢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 缺乏激情和新颖;有接近30%的认为最喜欢老师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超过66%的认为对时事热点最感兴趣。 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需要,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 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时代性。 通过调查发现, 有66%的被访者喜欢教师教学互动, 51.8%的认为展开社会热点难点辩论等方式学生比较认同; 超过47%的认为师生平等参与、师生平等互动性教学模式学生比较喜欢;目前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普遍满意; 有48%的认为有时候老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37.6%的认为教师缺乏必要的诙谐和幽默。 因此, 《概论》课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 创新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最后, 教师自身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魅力。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表现程度, 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学习 《概论》课程的兴趣。 调查发现, 教师的思想品德、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和授课热情是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要因素; 有46% 的受访者认为幽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在教学方式、语言风格、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方面提升自己;有95%的认为教师应该每年进修。很多学生认为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事业心和责任感, 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并关爱学生, 有人格魅力、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 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较宽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和新颖的视角。 所以, 当今时代的思政课教师, 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以满足学生的期望。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缺乏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有了兴趣, 才有学习该课程的动力。 调查发现, 只有41%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比较重视; 有接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必修课必须来上;有60%的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向老师提问题, 因此思政课的教学气氛一般, 互动较少, 很少有同学发言, 存在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有很多学生因为不感兴趣、不想回答或者羞于回答或不愿主动回答。 因此,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老师的方法和手段, 只有学生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概论》课的学习效果才会显现出来。

四、《概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 理论和实际脱节

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程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查发现, 目前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普遍评价不高。 很多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可以扩大视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更多了解社会、锻炼制度的胆量和心态, 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 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调查中针对实践教学, 学生提出了很多建议, 要求学校和社会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条件、组织好假期参观、实习和社会调查;构建成熟的思政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编写相关教材、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和领导要重视等。 如何提高《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总之, 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发现学生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有97.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还是有作用的。 很多学生对于如何上好《概论》课程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接近50%的认为目前《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 要想提高《概论 》课程的实效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型的教学模式, 增强教学双向互动问题;要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等各种要素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何绍铭.HE Shao-ming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期刊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 (5) .

[2]曲建武, 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5) .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篇9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模式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传统的英语专业最初主要设置在单一的外语院校、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重点理工院校率先创办了“科技英语专业”或“专业用途英语专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院校也相继设置了英语专业。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设有外语学院或外语系的院校达近千所, 其中1/3以上设置在理工院校。而在外语专业内部, 英语、日语、俄语专业数最多。其中, 英语专业学科点发展最为快速, 尤其在高校扩招这10余年中更是突飞猛进, 一举成为学科点膨胀最快的专业之一。

理工类院校的理工类学科通常具有较高的实力, 知识结构的分布也比较宽广。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特色在于将学校的理工科背景和氛围加入到外语办学理念中, 将英语与科技传播相联系。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大都是建立在长期的教学基础之上的。相比专门的外语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文科的英语专业, 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探索出具有理工科特色的英语专业办学之路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世纪对英语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新要求

任何一个有意义论点的提出必须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才具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寻求特色发展之路, 这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一方面, 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教育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 在师资队伍、图书资料、教学管理经验、人文环境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其英语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和采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沿用了传统的英语基础教育, 因而其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英语专业基础优势, 也不具有专业应用优势。

另一方面, 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的英语特色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我国的涉外服务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的发展和新行业的出现使得英语的服务面不断拓宽, 新业务不断涌现, 英语服务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为了适应社会对特殊英语人才的要求, 理工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使英语与这些学科形成相互渗透的良性互动, 从而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由此可见, 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更具有培养英语特色人才的先天优势, 可以从不同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数个专业方向, 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既可发挥自己的特长, 确立自己合理的位置;又可避免因一哄而上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 有利于形成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

综观各类开办外语专业的院校在课程设置的安排上, 均体现了各校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方面的努力。师范类院校和行业型院校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 开设的课程与其行业或专业性质吻合, 例如, 师范类院校除强化教育理论、教学法、心理学等教师素质培养课程外, 着重于人文、科技知识面的拓展, 同时强调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 学会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使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行业型院校如旅游、翻译等极为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从当前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看, 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很高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外经贸专业知识与技能外, 还要求具备化工、机械、电子、工程、建筑、材料、土木、财经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而在理工科院校中, 这些方面的师资、教材、课程、实验手段等方面都可以现成提供, 可向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入门或介绍性课程, 并了解主要的实验设施和工艺流程。

三、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

高等院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包括学历教育说、通识教育说、基础教育说、职业教育说和精英教育说等, 具体到理工科院校, 我们认为英语教育应该倾向于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随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四位一体”式发展, 材料、机械、商务、科技研发、对外合作、工程建筑、生化研究等领域英语业务和涉外英语业务都需要跨专业的英语人才, 对此, 理工科院校有其自身优势。因此, 理工科院校英语教育的目标应首先定位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 以普通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 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的特色, 将英语与这些优势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而拓展满足社会需求的英语新兴领域。

确立这样的目标定位, 既是对目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有效回避, 也是对现有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先, 理工科院校开办英语专业确实面临很多现实困境, 例如,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不足, 图书资料缺乏等, 其培养能力实难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抗衡, 因此, 理工科院校必须面对自己的现状, 正确对自己的英语教育进行目标定位, 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社会认可的英语特色人才。

其次, 理工科院校的英语教育必须与其优势学科相结合才能谋求生存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 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因此, 具备英语和相关专业双重背景的学生, 将在这些特定的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理工科院校培养英语特色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最能体现这类院校英语教育的特色和价值。开设特色课程, 编撰特色教材, 实行多学科联合授课, 将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结合起来, 做到既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训练, 又兼顾到学生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 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英语特色人才, 这是理工科院校切实可行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四、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

理论的论证需要实践的支撑, 因此, 理工科院校英语特色人才的培养必须寻求符合自己发展的实现路径。

1.英语专业建设要与社会发展需求想适应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交叉学科不断涌现,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 从而对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呼唤宽口径、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当今社会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英语、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专业的要求, 培养复合型人才, 理工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有不同的侧重面, 课程的内容和深度也要依据各校的生源、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状况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2.加强双学位建设

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生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 又修读其他专业而获取的学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既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特色人才的需要, 又满足了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还可以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甚至还可以整合高校之间的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我们建议学校开展英语双学位建设。在全校范围内, 面对所有专业开设英语双学位课程, 选择双学位课程的对象可以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学制采取“2+2”模式, 即学生在三、四年级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 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学习英语专业课程。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是:首先, 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公共课程的学习任务较重;其次, 很多主修专业的课程大三才开设, 如果从一、二年级就选修英语双学位课程, 将无法使英语与其专业结合起来, 从而有悖于我们开设双学位的宗旨。

3.开设辅修课程

经过调研发现, 很多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 但出于经济、时间等方面的考虑, 他们无意获取英语双学位。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了使他们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英语知识, 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辅修课程,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增强其择业竞争力。

五、结语

由于各院校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就业需求情况不平衡等, 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道路。应该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 加强与其它学科专业的师资合作。对复合型人才的复合程度以及市场需要何种类型的复合人才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选择复合的专业, 克服盲目性, 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受到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为英语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效率, 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 使外语专业永葆活力。作为理工科院校利用其办学实力, 可以培养出具扎实语言基本功, 能用外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译活动, 具备外经贸、英语和企业管理知识, 同时又具有某些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工艺、制造和实验过程的复合型人才, 是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周文岭.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 .

[2]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 2006, (10) .

[3]王晓红.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途径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 2010, (4) .

[4]李洛丹.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学理论, 2010, (7) .

民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 篇10

我国的民办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与国外民办高校在办学环境、内部组织、办学条件等有着重大区别, 为了有意义地研究其办学特色, 本文只选择国内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本课题组于2010年12月底使用中国知网, 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三个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使用检索式为:SU= (&apos;民办&apos;*&apos;高等教育&apos;) *办学特色。检索到期刊论文共有130篇论文, 本次检索查全率有所保障, 而查准率偏低, 但也反映了国内研究状况。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组分析, 其中, 期刊论文94篇, 硕士论文35篇, 博士论文1篇。对于这130篇论文按年度分组分析, 得出文献发表年度统计表如下:

可以看出, 每年关于民办教育办学特色的论文基本上是逐年增加。1999-2002年之间由于民办本科刚处于起步阶段, 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之后才开始保证逐年增长。其中, 民办二级学院于2004年规范使用“独立学院”这一词之后, 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相关论文数量增长显著。2010年由于部分学术论文尚未收录入数据库, 数据不能代表2010年实际数量。

在检索到的学术论文当中, 根据相关度粗略分析, 专门论述民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称之为相似论文, 约10篇;论述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或民办高校办学方面的论文称相关论文, 约30篇;论述其它高校类型 (如高职院) 办学方面或者办学理念等方面的称无关论文;约90篇。论文相关度比例呈1:N:N2, N≈3, 与学术研究相关理论相符。

综观检索到的文献中, 对于办学特色的内涵、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办学特色存在问题、办学特色实施途径等获得了重大突破。

二、办学特色的内涵分析

办学特色的内涵分析多数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 其理论内涵不局限于民办高等教育, 对于一切高等学校, 其理论分析均有参考价值。

在各种理论中, 以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比较有代表性, 它认为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其中刘智运还在此理论基础上认为在办学风格、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1) 。

办学特色内涵的本质, 还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 郑金洲、于果、等学者均赞成这一观点。郑金洲在《办学特色”之文化阐释》中认为这种文化的各个层面———精神、制度、行为及物质设备上均有别于其它学校。

三、办学特色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论, 物质的存在方式总在不断变化中, 在内因和外因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国内学者进行办学特色影响因素分析中, 也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这两种因素。

在内部影响因素分析中, 多数学者认为学校领导结构、学校传统、办学理念、师资、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有些学者尤其认为校长对一所民办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影响力最大, 其对于学校传统、办学理念等均有影响力, 是一切内部影响因素的根本。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软肋,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在身份、地位上均与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关系不够密切。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个较新的事物, 离教育宏观管理还有一定距离。

王有才在《高等学校办学特色探析》一文中认为, 外部因素包括两部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等顶层设计, 学校所在地区特征、对学校的财政投入影响大学发展。内部因素包括大学校长、学校传统、办学理念、优质资源四个因素。

和飞在《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中认为, 办学特色上升到哲学层面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上的特色;第二是政策环境、制度模式、要素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第三是物质环境、校园建设方面的特色。该文对办学特色的内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提纲掣领的分类, 但是对民办本科院校如何形成办学特色问题上没有进行探讨。

刘智运在《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中认为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四个方面, 并认为“最重要, 最值得强调的影响因素”是校长和教师。该文对办学特色的内容理解比较全面, 对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也做了一定的探讨, 但是对民办本科院校如何形成办学特色问题上也没有进行研究。

综上学者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辩证唯物论相符, 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办学特色存在问题分析

在各种影响因素的条件下, 办学特色的建设还存在很多具体的问题。

柯星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问题研究》中指出存在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办学思想存在误区;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办学条件不容乐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质量水平不高;科研力量较为薄弱。

李智干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说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存在以下问题:办学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四个部分。

马德坤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 阐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存在问题有五点:管理体制没有特色, 办学定位不明确, 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不明朗, 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不明显, 缺乏特色的学科专业;缺乏特色的师资队伍

综合对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的描述, 对于问题分析与与各学者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与各学者所在的高校的办学条件存在很大的联系。各学者并不能给出统一的观点。根据存在问题的分析办学特色的实施途径也存在着重大的不同。

五、办学特色实施途径分析

由于各学者对于办学特色存在问题的认识不同, 其分析得出的实施途径也各不相同。在各问题分析的配合下, 实施途径也重点在于解决存在问题。

李智干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给出办学特色对策:一、准确合理定位, 明确培养目标。二、优化专业设置, 改革课程体系。三、注重外引内培, 加强师资力量。四、重视产学合作, 强化实践教学。

李望国, 刘方毅, 何小初在《坚持民办特色办好民办本科院校》一文中提出实施办学特色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突出英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好教学教材五个方面的建设。

马德坤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给出了1.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形成特色尤其在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方面大胆探索。2.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形成特色。3.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由母体高校、自建和兼职三方面着手。4.课程建设要大胆创新形成特色。

唐亚厉, 唐亚凌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探讨》一文中认为办学特色的实施应从明确办学目标、确定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四个方面入手。完善课程体系中要求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实施途径的分析, 各学者对于存在问题的分析均得出了较好的建议, 对于存在问题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但多数学者无法给出在存在问题的放诸所有民办本科院校的一般性解决方案。这是学者研究不能突破的一个局限, 实际上想要突破这一局限也似乎不可能。

六、小结

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沉淀,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要获得更好的发展, 必须注重促成办学特色的形成, 从而使民办高校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民办高校必须对所在环境有透彻的认识与研究, 从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向更健康有活力的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 (3) .

[2]李智干.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广大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中央苏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研究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苏区职教;办学特色

一、江西苏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自鸦片战争之后,《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江西与全国各地一样饱受列强的欺压,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加之维新思潮的影响。维新派思想家文延式告假回到江西,向官员们倡导教育改革,对旧有的传统书院进行了革新,不仅引进了西方学科,还请来了洋老师传道授课。同时开辟新学堂,实行新式教育。彼时,清政府颁布了第一个法定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该学制虽未能实施,但初步建立了一个的职业教育制度,将职业教育划分了等级。1903年的《奏定实业学堂章程》,确定了实业学堂的办学宗旨,于1904年开始颁布实施。此时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虽然已经起步,但一直发展艰难缓慢,一度出现生存危机。

到了民国初期,旧的学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壬子葵卯学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壬戌学制》就是此时诞生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学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的地位大大提高,教育改革也随之而来,1938年颁布了《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办法》。在1928~1932年间,通过了“戊辰学制”,随后颁布了《中学法》、《师范学校法》和《职业学校法》等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江西苏区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27年至1932年间,黄炎培先生曾两次到江西,帮助江西职业教育发展进步,以至于江西全省拥有职业教育院校8所。到了1940年,江西职业院校更是多达22所。

二、江西苏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区域性

江西苏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造船基地,同时也是部分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然而,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也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农产业,农副产业,林业以及景德镇特色陶瓷业。1927年时,农业类院校数量就占总数量的40%,林业类院校占院校总数量的10%,陶瓷类院校占院校总数量的10%。不仅如此,在校址的选择方面,也是尽量贴近实地,最大限度利用当地产业资源进行实地教学。比如省立星子林业学校坐落在庐山枯岭,景德镇陶瓷大学位于千年瓷都景德镇。这样的区域性使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能够方便寻找实习实训的场所和合作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经济链接能够互相推进发展,使教育-经济-生产相对来说能更紧密的连接起来。

(二)多样性

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多种成人教育为辅的一种教育形式。1940年,在江西苏区22所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中,包括省立3所,高级省立5所,初级省立4所,私立6所。这6所私立院校包括女子初级职业学校,园艺职业学校,多省联合创立的中国陶业学校等。对成人的教育培训主要包括补习教育、成人教育、特种教育以及百业教育。这种政府办学为主,省立、县立、私立、联立等多种办学形式联动的形式,为江西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

(三)灵活性

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学年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了灵活性。省教育厅长陈立江在1928年的《改造江西教育计划中》说“修业年限,一至四年可以伸缩。难者便多习几年,易者便少习几年,总以合乎该项科目需要的适当年限为标准”。这使得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在学年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虽然1932年在学制上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这种学年的灵活性还是得以保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实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适应经济发展变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删减了一些无用的普通课程,增设了实用型更强的职业课程。将课程按性质划分为:普通职业课程、特殊职业课程和技术职业课程。普通和技术职业课程为必修,特殊职业课程为选修,选修课程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责任,帮助学生发挥其特长。

三、如今的苏区职业教育特色

(一)规模扩张迅速,层次结构多样

在2002-2005年的四年时间里,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由四所增加到十所,招生的生源数也从7224人增加到30000余人。2009年,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增加到近20万人,校均规模增加到20000余人。当时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历史短,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良莠不齐。到2008年,江西全省拥有50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占全省高校的72%,在校生达41.7万人,约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55%。有独立或半独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有独立或半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从边缘化向主流化转型

从创建职业大学到高职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下,江西苏区职业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就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而言,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直到近年来,江西高等职业教育才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才逐渐确立了在江西高等教育版图上"半壁江山"的历史地位。

(三)办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

在经费筹措上,政府拨款不再是学校唯一的经费来源;在办学体制上,国家办学的单一形式被取代了,公办、民办、企业办学成为了新的主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由传统单一模式向工学结合新模式转变,"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产学研体化"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I.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

[2]张邦琏.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J].职教史研究,1987(03).

[3]吴宗慈.江西通志稿:第23册}z1.南昌:江西通志馆,1949.

[4]李建明,汪冰.基于江西高职院校办学现状的理性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

[5]王才友.50年来的江西苏区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10(06).

[6]陈柏松.特色就是生命一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综论[fJl.专家论坛,2010(1).

民办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篇12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办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1]因此,民办院校要更好地发展,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研究就势在必行了。

1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诠释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人才培养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models for talents cultivation)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2]。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的教育过程的总和。

2 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之间的差异

民办院校虽然在目前发展形势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与公办院校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校办学基础、生源、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监控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的差异,具体体现如下:

2.1 办学基础的差异性

办学基础是学院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办学基础,就没有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也就是办学基础决定了学院的发展。公办院校有着来自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支持,而民办院校的发展全部是依赖于自身的条件,没有国家、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属于自给自足型,这就决定的民办院校要向持续、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只能依赖于自身,与公办院校的起步上就自然而然的拉开了距离。

2.2 生源的差异性

生源的好坏会反映出学院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公办院校的生源是有一定保障的。国家、社会、企业对公办院校有着很好的评价,这就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特有的观念,报考院校必然会是公办院校,公办院校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一本或者二本线的学生,无论是学生的分数还是素质相对而言也就比较高,从而也就决定了公办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是比较高的。民办院校属于一种新生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的地位也就是无可置疑的。其生源基本都是三本生或者专科生,学生的分数和素质相对来说就低一点(当然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还是比较好的),民办院校在生源方面就落后于公办院校。

2.3 师资队伍的差异性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反映了一所院校发展的好坏。公办院校的师资队伍是由来自于本校或其他大学的专家、学者、教授等组成,基本都是自己的专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随时的,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学院的发展、人才培养都有着优势。而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是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的数量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资深专家、教授、学者都是聘用外校的,这部分教师在完成完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回自己的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指导时间和地域都会受限制,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会必然影响到学院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2.4 教学设施的差异性

教学设施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公办院校的教学设施会受到国家、社会、企业等等的大力支持,教学设施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而民办院校的教学设施都是由自己出资配备,会受到学院资源的限制,所购置的教学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当然也会受限,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2.5 监控保障体系的差异性

监控保障体系的完善性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公办院校的监控保障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学校有专门的机构来完成此项任务,定期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会根据具体的政策及时解决,并及时做出决策。民办院校的监控保障体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微弱的,部分院校没有自己独立的监控保障机构,没有专业人员来实施这一策略,所以,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查也就会存在一定的漏洞。

3 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民办院校无论是起步还是其他的办学基础、生源、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都是落后于公办院校的,所以,在目前的教育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要想持续、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然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重要的改革,也就是培养的人才要有特色性。作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民办院校发展的种种特性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民办院校应该改革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在继续走自己原有的道路,目前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特色性,突出应用型特点的同时,体现其特色,这样才会满足“就业导向”的需求,也才使学生毕业后适应于社会的需求,满足他们的就业期望。

3.2 学科建设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民办院校的学科建设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就阻碍了学院的发展,同时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决定了一所学校的生存。民办院校应该根据学院自己的特点及地域文化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而不是盲目的跟从。特色的学科才会培养出特色的人才,因此,民办院校的学科建设应该是具有特色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民办院校的教师都是属于学术型,只是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社会的实践性缺乏一定的认识,更不用说实践经验。因此,民办院校应该聘用一部分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到校任教,这样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且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与自己的自己的“临床试验”联系起来讲授,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更便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理论知识又了更深一层认识。所以,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应该是一支“双师型”的高水平的队伍。

3.4 产学研相结合

公办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很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民办院校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建设。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只是来自于书本、多媒体、报纸、网络等,都是纯理论的,没有实践经验或临床实验,这些学来的知识也就只会是死知识。所以,只有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才能把理论知识变为实践经验。民办院校应该与社会、企业等紧密结合,多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亲自体验、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能。

3.5 教学设施的建设

公办院校的教学设施属于一流的设施,对学生的发展、创新、特色性的建立都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对于人才培养也具备了更优越的条件。民办院校在教学设施方面还有不完善性,与公办院校间有着一定的差距。只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才会有特色性的人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学设施来完成自己的目标,为达到一致的目标而努力———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特色性。

3.6 监控保障体系的完善

监控保障体系是衡量一所院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学校要持续的发展,要有一套完善的监控保障体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有监督体系作为保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更加完善的修改,从而促使人才的培养,更加体现出学院的特色性。

民办院校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院校要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具有特色性,才可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发挥自身的作用,促使社会的发展。以上的观点是作者本人自己对民办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本人还会继续关注此方面的问题,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05):28-29.

[3]于果,陈方红.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创新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J].民办教育研究,2007.6(3):26-29.

[4]孔繁荣.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朱健,刘巨钦.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8(5):393-396.

上一篇:新时期如何安全行车下一篇:英汉被动句对比